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Graves 病合并糖代谢异常一级亲属胰岛素抵抗研究

    作者:许峥嵘;刘明;孙海峰;谷君;史丽

    目的:观察Graves病(GD)患者一级亲属的胰岛素抵抗情况。方法:对GD 患者一级亲属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OGTT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并分析胰岛素抵抗情况。结果:GD 患者一级亲属组OGTT各时点血糖、胰岛素水平及HOMA-I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胰岛素作用指数(IAI)、HOMA-β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GD患者一级亲属组存在胰岛素抵抗。

  • 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创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业钊;苏海庆;张霞;覃敏培;陆冰冰;陆燕飞;赵彩红;蒋芳艳

    目的:通过与增强CT对比,探讨超声造影在创伤性脾破裂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并与增强CT在其诊断和分型中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40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增强 CT 和超声造影诊断创伤性脾破裂的准确率均为97.5%,两种方法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 =1),超声造影判定真性脾破裂14例,包膜下脾破裂9例,中央性脾破裂16例,超声造影分型准确率为92.5%(37/40),增强CT分型准确率为90.0%(36/40),两种方法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7,P >0.05)。结论: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分型中有很好的一致性,超声造影可准确判定脾脏受损的范围及程度,从而较准确地判断损伤分型,在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石河子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血清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Ⅳ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王忠;陈少泽;赵若飞;杨军;王丽;翟志红;任宏强;郑丽华

    目的:研究石河子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血清CaMKIV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石河子市15社区高血压患者146例,血压正常者142例,收集血压、体质指数、腰围、血脂等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 CaMKIV 水平,运用 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对照组血清 CaMKIV 高于高血压组(P <0.05);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清CaMKIV与TC、TG、HDL-C、LDL-C均无相关性(P >0.05),与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且与后者相关性更加明显(r分别为-0.304、-0.452,P均<0.05);与舒张压≥100 mmHg 组相关性更加明显(r =-0.571,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示CaMKIV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OR(95%CI)为0.919(0.904~0.957)]。结论:CaMKIV与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值呈负相关,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

  • 内括约肌部分切除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吻合保肛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麦建全;杨景先;庄潮平;黄辉宏

    目的:评价低位直肠癌患者行部分内约肌切除术后的肛门功能。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为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partial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pISR),并与同期30例行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total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tISR)的直肠癌患者比较,观察术后患者肛门控便功能。结果:tISR组10例术后出现肛周粪渍性湿疹,2例结肠黏膜脱出,1例吻合口狭窄。pISR组5例术后出现肛周粪渍性湿疹,无结肠黏膜脱出和吻合口狭窄。两组均不需术后因肛门失禁而改道。术后pISR组肛门功能良好率均高于tISR组,术后1、3、6、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ISR手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能更好地保留肛门功能,是一种安全的保肛手术方法。

  • “T”切口对白内障合并高度角膜散光患者光学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晓红;董志军;董薇丽;张铁民

    目的:评价“T”切口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伴角膜高度散光(>2.0 D)患者光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A组30例(30眼),常规11:00位3.0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试验组B组30例(30眼),首先完成与对照组同样的手术操作,然后以陡峭子午线为中心,可调钻石刀做成对的“T”切口,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角膜散光矢量,术后3个月5 mm 瞳孔直径下3、4、5、6阶像差,总体高阶像差,总体像差及球差、彗差均方根(RMS)值及斯特尔比率值。结果:两组术后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角膜散光矢量J0及P,B组术前与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 A组与B组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组彗差、S3、S5、S6、Sh及Sg均方根值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斯特尔比率值A组为0.006±0.002,B组为0.019±0.0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T”切口可以提高白内障伴高度角膜散光患者的视功能及光学质量。

  • 应用双源冠脉CTA图像测定研究心包内脂肪与冠脉斑块及狭窄程度的关系

    作者:潘志明

    目的:应用双源冠脉CTA图像探讨心包内脂肪与冠脉斑块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73例存在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与不同冠状动脉斑块类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有、无低密度斑块分组之间的心包内脂肪(EAT)体积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冠状动脉斑块类型分组之间的EAT体积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 <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MP 组EAT体积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5)。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组之间EAT体积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 <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Ⅳ级EAT体积显著高于其他3组(P <0.05)。有低密度斑块组EAT体积大于无低密度斑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AT 体积与血管狭窄程度、斑块性质等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此EAT体积可作为评估冠心病的风险独立非创伤性指标,在临床予以推广试用。

  • 处理前精液参数与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欢群;周文;王红梅;陆杉

    目的:研究处理前精液参数与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科284个 IUI周期,参考WHO 第5版精液参数下限,将处理前丈夫精液如下分组:禁欲时间(<3 d、3~5 d、>5 d)、黏稠度(正常黏稠、高度黏稠)、pH 值(<7.2、7.2~7.4、7.5~7.8)、浓度(<20×106/mL、20~40×106/mL、>40×106/mL )、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40%、40%~50%、>50%)、前向运动精子总数[<20×106、(20~50)×106、(50~100)×106、>100×106],分别比较各组间的周期妊娠率。结果:共完成284个IUI 周期,临床妊娠47周期,总临床妊娠率16.5%;处理前精液黏稠度、pH 值、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各组妊娠率虽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但高度黏稠、pH 值<7.2、前向运动精子总数<20×1063组与对应组别比较,妊娠率均降低;禁欲时间<3 d 组妊娠率较其他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处理前精液浓度、pH 值、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与IUI临床妊娠率应无明显相关性,而禁欲时间、黏稠度、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与IUI临床妊娠率是否存在相关性,还需统计更多的周期数。

  • 冠心病相关炎性因子与冠心病患者TIPE2 mRNA水平的关系

    作者:王娟;崔景晶;李小梅;王东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相关炎性因子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 TIPE2 mRNA 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冠脉狭窄的患者100例,及冠脉无明显狭窄的非冠心病者30例。采用 ELISA 法测定血浆中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采用 PCR法测定 PBMCs 中 TIPE2 mRNA 水平。结果:(1)两组间 VCAM-1、MMP-9、MCP-1、TNFα、IL-1、6、8细胞因子具有显著性差异;(2)TIPE2 mRNA 结果:冠心病组中 TIPE2 mRNA 水平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3)炎性因子与 TIPE2 mRNA 的相关性:VCAM-1、MMP-9、MCP-1、IL-1、6细胞因子对 TIPE2具有显著性影响(P <0.05)。结论:提示 TIPE2可能通过调节 VCAM-1、MMP-9、MCP-1、IL-1、6细胞因子的水平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TESSYS 技术与开放手术在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作者:杨林;鹿洪辉

    目的:比较TESSYS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09年6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69例中,选择椎间孔镜手术37例,开放手术32例。术中观察腰椎椎体后缘病变部位的具体表现以及相邻椎间盘情况,手术清除病灶后随访6个月。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采用VAS和JOA评估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2组患者术前VAS 评分和JOA 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ESSYS 组腰腿痛 VAS 评分从术前的(7.63±1.44)分下降到(2.51±1.23)分(P <0.05),JOA 评分从术前的(10.51±3.24)分升高为术后(26.98±3.74)分(P <0.05),改善率89.1%;开放组腰腿痛VAS 评分从术前的(7.52±1.35)分下降到(2.46±1.14)分(P <0.05),JOA 评分从术前的(10.67±3.18)分升高为术后(25.25±3.49)分(P <0.05),改善率79.5%。2组间术后VAS评分和JOA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 TESSYS 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开放组(P <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TESSYS技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疗效相当,但是安全性更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的优点。

  • 原位肝移植围术期核心体温变化趋势及应对策略

    作者:于冬男;李鹏;吴群林;盛恒炜;于卫

    目的:通过监测围术期动脉血温,描述肝移植体温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原位肝移植术的动脉血温数据。根据手术步骤选取30个时间点监测股动脉血温,按原因分为6个阶段:1个稳定期,3个下降期和2个恢复期,计算各阶段体温上升和下降速率。结果:肝移植手术体温呈现平台(P =0.56)、缓慢下降(P =0.001)、迅速下降(P <0.001)、剧烈下降(P <0.001),迅速上升(P <0.001)和缓慢上升(P <0.001)的趋势。供体进入腹腔后血温下降速率为(-1.93±0.44)℃/H;开放期间以(-19.56±5.38)℃/H 速率从开放前(34.04±0.84)℃降至开放后1 min 时的(32.42±0.94)℃,随后9 min 以(11.41±2.49)℃/H速率回升至(34.13±0.84)℃。术程血温下降(1.38±0.9)℃(P <0.001)。结论:肝移植体温变化呈现“V”形,门静脉开放后1 min为低值。供肝置入腹腔和开放为影响体温重要的原因。

  • L-PGDS与内脂素在人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高建伟;周志强;吴成稳

    目的:探讨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 D 合酶(lipocalintype prostaglandin dsynthase,L-PGDS)与内脂素(visfatin)在人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变化及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人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32例,以及肠系膜上动脉、脾动脉标本共15例(对照组),根据病理切片HE 染色将斑块分为不稳定斑块组14例,稳定斑块组18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各标本L-PGDS和内脂素蛋白的表达。结果:3组间内脂素、L-PGDS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蛋白=76.586,17.439,P <0.01)。与对照组比较,动脉粥样硬化板块中内脂素蛋白的表达增高(P <0.05),L-PGDS蛋白的表达减低(P <0.05)。不稳定斑块组内脂素蛋白的表达较稳定斑块组增高(P <0.05),L-PGDS蛋白的表达低于稳定斑块组(P <0.05)。相关性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板块中内脂素与L-PGDS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蛋白:r 稳定斑块组=-0.664,P =0.003;r 不稳定斑块组=-0.534,P =0.049)。结论:内脂素水平的上调与L-PGDS水平的下降可能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与斑块的稳定性有关。

  • 肝细胞癌中趋化因子CXCL5及其受体CXCR2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申九妹;成元华;郑启忠;余梦懿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5(C-X-C motif ligand 5,CXCL5)及其受体CXCR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 两步法检测51例 HCC 病例中 CXCL5、CXCR2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结果:(1)HCC中CXCL5、CXCR2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64.7%、68.6%,高于癌旁组织(17.6%、15.7%,P<0.05);CXCL5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TNM分期及血管浸润有关;CXCR2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及血管浸润有关。(2)HCC 中的 MVD 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 <0.001),与CXCL5、CXCR2的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3)CXCL5、CXCR2蛋白高表达组,HCC 复发率及转移率均较高。结论:CXCL5、CXCR2高表达可能促进了HCC的发生发展及HCC内微血管生成,可用于HCC的预后评估。

  • 尿脱落细胞染色体畸变与膀胱癌组织学关系的研究

    作者:冉俊武;吕军;王尉;曾钦松;陈晓东;胡卫列;王伟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尿脱落细胞常见染色体畸变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99例患者尿液标本采用 FISH技术检测9p21位点及3、7、17号染色体的畸变,并收集术后肿瘤分级、分期信息。结果:(1)3、17号染色体的畸变率在不同分期、分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7号染色体的畸变率在不同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同病理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9p21位点的畸变率在不同病理分期、分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病理分级、分期越高,3、7、17号染色体扩增倍数越高。分级、分期越低,9p21出现缺失几率越大;分级、分期升高,9p21出现扩增几率越大。结论:4种染色体畸变尤其是扩增与膀胱癌恶性度、肌层浸润密切相关,多倍体数目可能成为膀胱癌预后预测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 PFNA与DHS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新宇

    目的:比较和分析PFNA钉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83例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病例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选择两种不同内固定手术方式(PFNA与DHS)。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FNA钉较DHS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早期下地活动,早期功能锻炼,以减少并发症及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具有一定优势。

  • 正常子宫肌层在不同月经周期中的MR定量研究

    作者:刘梦秋;刘影;曾飞雁;王昌新;黄寒梅;程惠敏

    目的:探讨健康女性子宫肌层在不同月经周期的厚度、信号强度及表观弥散系数值的变化。方法:采用3.0T MRI分别于增殖中期、分泌晚期、月经期对36例年轻健康女性行3次子宫MR检查,研究子宫体、子宫颈肌层在不同月经周期的厚度、T2WI信号强度及ADC值变化。结果:(1)宫体肌层、结合带厚度于增殖期、分泌期与月经期有明显差异;宫颈肌外层厚度于月经周期各期无明显差异;(2)宫体肌层、结合带的信号强度在月经期与分泌期间存在差异;宫颈基质环的信号强度在增殖期与月经期间存在差异,增殖期、月经期宫颈肌外层的信号强度与分泌期相比均存在差异;(3)宫体肌层及宫颈肌外层的ADC值在月经周期各期间无明显差异,增殖期、分泌期的宫体结合带ADC值与均与月经期间存在差异;宫颈基质环ADC值在增殖期与分泌期间存在差异。结论:不同的月经周期中,子宫各肌层的厚度、信号强度及ADC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诊断不同类型的子宫疾病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以达到选择正确的检查时间窗的目的。

  • 体质指数、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作者:魏文峰;于艳彬;李阳;黄宏超;刘子杰

    目的:研究体质指数(BMI)、超敏 CRP (hs-CR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探讨 BMI、hs-CRP 和 HbA1c 联合测定对 GDM 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80例GDM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孕检正常的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BMI、hs-CRP和HbA1c ,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s-CRP和HbA1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BMI为超重及肥胖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BMI、hs-CRP和HbA1c与GDM进展密切相关,采用BMI、hs-CRP和HbA1c联合测定利于GDM患者早期诊断,对于临床干预治疗和预后均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 初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ABL激酶区基因突变的研究

    作者:邢宏运;卞铁荣;李晓明;吴鹏强;胡敏;李攀;陈燕

    目的:探讨初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患者 BCR-ABL 激酶区基因突变,了解初发患者BCR-ABL激酶区基因突变导致甲磺酸伊马替尼(IM)耐药率,为患者实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初诊CML患者外周血或者骨髓,采用巢式PCR结合核苷酸序列测序的技术检测BCR-ABL激酶区基因突变。结果:共检测了87例患者,其中3例患者分别存在M351T、Q252H、Y253H 突变,1例加速期,2例急变期,随访证实该3例患者均对IM耐药;1例慢性期患者检测出ABL激酶474氨基酸位点之后存在35 bp插入突变,但临床随访证实其对IM敏感;2例急变期患者存在第八外显子缺失,并对 IM 耐药。结论:初诊CML 患者存在 BCR-ABL 激酶区基因 IM 耐药基因突变,尤其是处于加速期、急变期患者,早期检测BCR-ABL激酶区基因突变有利于患者早期选择合适的一线药物行个体化治疗。

  • 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发生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作者:谷梦楠;罗建方;黄文晖;薛凌;陈纪言

    目的:探究主动脉夹层DeBakey Ⅲ型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方法:入选2014年5-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内科病房住院的主动脉夹层 DeBakey Ⅲ型患者43例为病例组,另外入选27例排除夹层的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各项检验指标,采用χ2检验或 t 检验进行两样本单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与主动脉夹层 DeBakey Ⅲ型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中高血压病患病率(93.02%vs.18.52%, P=0.000)、吸烟者比例(34.88%vs.11.11%, P=0.027)等指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OR=5.148,95%CI =[2.209~13.058], P =0.001)及血浆白蛋白水平(OR =0.709,95%CI =[0.541~0.929], P =0.013)与主动脉夹层DeBakey Ⅲ型发生密切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是主动脉夹层Debakey Ⅲ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浆白蛋白水平是其保护因素。

  • TSLC-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胡华;阳帅;王晓瑜

    目的:探讨TSLC-1蛋白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SLC-1蛋白在2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和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SLC-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2.50%(9/40),低于甲状腺良性病变(90.00%)(P <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中 TSLC-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 TNM 分期密切相关(P <0.05)。结论:TSLC-1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 B-Lynch缝合术、Bakri球囊填塞术、子宫动脉结扎术在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翠丽;万俐

    目的:探讨 B-Lynch 缝合术、Bakri 球囊填塞术、子宫动脉结扎术在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分娩后出现产后大出血的5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B-Lynch 缝合组、Bakri球囊填塞组、子宫动脉结扎组及联合手术组(Blynch +子宫动脉结扎、Bakri +子宫动脉结扎、Bakri + Blynch +子宫动脉结扎组),分别比较3种手术方式单用和各种手术方式联用的临床效果。结果:Bakri球囊填塞组、B-lynch缝合组、子宫动脉结扎组的手术时间、24 h中性粒细胞计数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akri 球囊填塞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 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输血量、24 h血白蛋白均显著的低于B-lynch 缝合组、子宫动脉结扎组(P <0.05)。 Bakri球囊组子宫切除2例、成功止血24例(92.31%),B-lynch 组子宫切除3例,成功止血5例(62.5%),子宫动脉结扎组子宫切除3例、成功止血3例(50.00%),Bakri球囊组成功止血率显著高于B-lynch 组(字2=4.333, P =0.037);Bakri 球囊组成功止血率显著高于子宫动脉结扎组(字2=6.619, P =0.010);子宫动脉结扎组与B-lynch组的成功止血率比较差异不显著(字2=0.219,P =0.640)。5例出血量>1500 mL的患者采用单一手术方式止血成功率为20%显著低于联合手术止血方式的75%(P <0.05)。结论:Bakri球囊宫腔填塞术可以作为治疗产后出血除药物治疗外的第一选择。联合运用B-lynch背带式缝合术、Bakri球囊宫腔填塞术、子宫动脉结扎术能有效的减少因凶险性产后出血所致的子宫切除的风险。单独使用以上任何一种手术方法治疗严重产后出血的疗效是不确定的。

  • 心衰患者基础左室射血分数影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分析

    作者:王晓晨;胡章乐;盛建龙;许邦龙;吴继雄

    目的:研究心衰患者基础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CRT 治疗心力衰竭54例(男31例,女23例),平均年龄(59.93±9.42)岁。根据LVEF 将患者分为A 组(LVEF≤35%)和B 组(LVEF >35%),术后随访症状、超声和心衰恶化引起的主要不良事件,比较手术前后心功能分级、LVEF变化及CRT反应率。结果:术后两组心功能分级改善程度无差异。术后3个月和12个月A组LVEF增幅显著高于B组[(5.08±2.81)% vs (2.45±1.80)%,P <0.05;(5.38±2.92)% vs (2.39±3.53)%, P <0.05]。 A 组 CRT 反应率显著高于 B 组(66.1% vs 33.9%,P <0.05;81.25% vs 47.83%, P <0.05)。术后12个月两组 LVED 均减小,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无差异。结论:CRT 总体疗效显著,LVEF≤35%心衰患者CRT反应率较高,术后心功能改善明显。

  •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NF-κB p65活性与血清丙二醛水平升高

    作者:张海三;张红星;张姣媚;刘保平

    目的:探讨 Graves ( GD )病患者血清丙二醛( MDA )水平及 NF-κB p65亚基活性,了解其免疫、氧化应激状态。方法:纳入 GD 患者(患者组)90例与健康对照(对照组)82例,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其血清 FT3、FT4、TSH 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测定 MDA 水平及淋巴细胞 NF-κB p65活性。应用 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t 检验分析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清 FT3、FT4、TSH、MDA 水平及淋巴细胞 NF-κB P65活性,pearson 相关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患者组血清 FT3、FT4、TSH 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小于0.001;两组间血清 MDA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9.91,P =0.000;两组间淋巴细胞NF-κB p65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9.84,P =0.000。患者组血清MDA水平与血清FT3、淋巴细胞NF-κB p65活性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4、0.661,P值分别为0.001、0.000),与TSH负相关(r=-0.261, P =0.013),与 FT4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 r =0.104, P =0.329)。 NF-κB p65活性与 FT3正相关( r =0.287, P =0.006);与 FT4和 TSH 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结论:GD 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NF-κB活性及血清 MDA 水平增高,与 GD 严重程度相关,减少氧化应激与免疫损伤应成为 GD 治疗过程中考虑的重要因素。

  •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喉癌喉功能保全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曾建强;张相民;蓝小林;温小平;罗克勍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喉癌喉功能保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喉癌喉功能保全手术患者,随机分配为2组:研究组(A 组),行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对照组(B 组),行传统气管切开术。记录并观察操作过程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f)的变化、气管切开操作和喉癌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皮肤恢复情况。结果:(1)在扩张气管时,A组对SBP、DBP、HR的影响明显小于B组,对f的影响两组均无明显差异;(2)在气切操作时间及出血量A组明显少于B组,但两组整个喉癌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3)术中B组发生2例气道梗阻,且术后切口疼痛和切口渗血明显多于A组,A组的皮肤平整性明显高于B组。结论:只要较好的掌握微创气切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操作技术,在喉癌喉功能保全手术患者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 屏气与呼吸触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量化肝脏脂肪含量的比较

    作者:林楚岚;江桂华;刘金武;李武铭;颜剑豪;梁联保;全显跃

    目的:比较多次屏气与呼吸触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hydrogen 1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对肝脏脂肪含量量化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方法:60例受试者使用1.5 T 磁共振扫描仪在肝脏Ⅶ段分别行多次屏气和呼吸触发1H-MRS采集。分别记录波谱曲线中亚甲基峰和水峰下面积,计算脂肪分数。计算两者的Pearson 相关系数、Bland-Altman 95%一致性界限和一致性相关系数。结果:多次屏气和呼吸触发1H-MRS 得到的平均肝脏脂肪含量分别为(8.6±8.7)%和(9.4±9.3)%,两者高度相关(r =0.973, P <0.0001;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5)。用Bland-Altman方法,91.7%点都在95%一致性界限内。结论:多次屏气与呼吸触发1H-MRS均能用于量化肝脏脂肪含量。这两种方法高度相关且一致性良好。

  •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

    作者:雷克竞;李永佳;唐国红;张本金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体格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存活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32例做为干预组,选择2011年11月以前出生的9~15个月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连续收录32例做为对照组,对干预组早产儿实施早期干预,定期进行体格发育评价、神经运动检查及智力测验,随访至校正年龄1岁;对照组仅于校正年龄1岁时进行随访。结果:体格发育方面1岁时干预组快于对照组,干预组1岁时智能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智力低下及脑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干预措施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体格及智能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能降低早产儿智力低下及脑瘫的发生率,提高其远期生存质量,且以家庭为中心,方法切实可行,基层儿童保健医生应大力宣传推广。

  • 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状态的改变

    作者:林思园;张利华;李想娣

    目的:调查新辅助化疗是否改变乳腺癌ER、PR和HER2状态。方法:回顾性检测123例完成新辅助化疗患者和113例没有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空心针活检组织和手术切除标本 ER,PR和HER2免疫组化表达情况。结果:123例完成新辅助化疗患者中有15(12.2%)例发生ER状态改变,而113例没有行新辅助化疗患者中仅4例(3.5%)发生ER状态改变(P =0.015)。123例完成新辅助化疗患者中有21例(17.1%)发生PR状态改变,而113例没有行新辅助化疗患者中只有7(6.2%)例发生 PR 状态改变(P =0.010)。在123例完成新辅助化疗和113例没有行新辅助化疗患者中,分别有20例(16.3%)和6例(5.3%)发生HER2状态改变(P =0.007)。结论:新辅助化疗确实改变乳腺癌ER、PR和HER2受体状态。活检组织ER、PR和HER2受体状态用于手术后进一步系统辅助治疗是不可靠的。因此,应该考虑以残存乳腺癌组织为样本重新检测这些反映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标记物以便改进接下来的辅助治疗方案。

  •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浆脑利钠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与临床观察

    作者:黄坤美;吴永忠;赖伟权;盛学梅;余连芝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浆脑利钠肽(BN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及其在预测冠状动脉损害中的价值。方法:将93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BN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析研究川崎病患儿血浆BN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BN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增高(P <0.O5);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川崎病患儿血浆BNP与D-二聚体存在正相关(P <0.05)。结论:血浆BN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凝血功能状态有助于对川崎病患儿急性期病情的判断和预后的评估。

  • 个体化腔内单分支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26例

    作者:程光存;严中亚;申运华;卢中;吴一军;雷虹;朱正艳;汤丹丹;程明光;董贵福;姜波

    目的:总结个体化腔内单分支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治疗在26例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对26例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手术治疗,26例患者以个体化腔内单分支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治疗,采用改良心肌保护液。结果:26例患者以个体化腔内单分支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治疗,深低温停循环(DHCA)加选择性脑灌注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26例,术后1例患者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放弃治疗,5例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4例出现一过性肾功能障碍,无手术中死亡,无术后严重低心排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均治愈出院。26例患者中,25例痊愈出院,1例自动出院。结论:新型个体化腔内单分支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简化了手术步骤,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手术中采用合适的脑保护方法,术后及时处理并发症,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该技术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过程中视力和立体视觉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少芳;周瑾;刘恬;项道满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在弱视治疗中矫正视力和立体视觉的变化及差异。方法:筛选127例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分为远视性及近视性两组。分别在弱视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测定其矫正视力和立体视觉的变化,采用配对t 检验分析治疗过程中矫正视力和立体视觉的差异性,分析矫正视力和立体视觉的相关性。结果:弱视治疗后各时间段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矫正视力均较近视性患儿显著性提高,但两组间的立体视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弱视治疗过程中立体视的下降值与矫正视力的提高量之间无显著性相关(r =0.13, P >0.05)。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中矫正视力的提升速度快于立体视,弱视治疗过程中在提高矫正视力的同时,应该注重立体视的训练。

  • 经肛门改良Soave术Ⅰ期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赵成鹏;段永福;周晓波;梅孝臣

    目的:观察经肛门改良Soave 术Ⅰ期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D)的近期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132例HD患儿于全身麻醉或骶管阻滞麻醉下施行经肛门改良SoaveⅠ期根治术,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共切除肠管标本19~56 cm,平均(35.07±3.15) cm;平均手术时间(120.48±18.34) min;术中平均出血(45.74±8.14) mL,所有患儿均于术后24 h 内恢复肠道功能,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总优良率为90.90%。 Cox 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吻合口狭窄、肠炎等并发症是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优良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经肛门改良Soave术Ⅰ期根治小儿HD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肠炎及吻合口狭窄是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在术前HBV低复制患者肝移植术后抗病毒疗效及经济学对比

    作者:王颖;蔡常洁

    目的:对比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在预防术前HBV低复制患者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疗效及经济学对比,探讨肝移植术后预防HBV再感染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自2006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行肝移植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分析术后随访血清学转阴及HBV再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恩替卡韦组51例,术后1个月累积转阴率98.04%,发现3例出现再感染,再感染率5.88%,平均转阴时间9.73 d。拉米夫定组26例,术后1个月累积转阴率100%,有3例出现了HBV再感染,再感染率为11.54%,平均转阴时间为5.11 d。恩替卡韦组与拉米夫定组的平均转阴时间、累积转阴率、再感染率,累积再感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HBV低复制的情况下,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对术后HBV再感染的疗效相当,拉米夫定更经济。

  •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通过其局麻作用而非全身作用减轻异丙酚注射痛

    作者:梁凌;黄品婕;罗晨芳;罗刚健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减轻异丙酚注射痛机制是通过其对血管壁的局部麻醉作用还是通过作用于神经中枢的全身作用。方法:选择在静脉全麻下行胃肠镜检的患者430例,根据诱导方式不同随机分为:A组,右手背大静脉予生理盐水2 mL; B 组,右手背大静脉给予利多卡因40 mg; C 组,左侧手背大静脉给予利多卡因40 mg,3组给予上述预处理液2 min 后,右侧对称静脉泵注异丙酚(总量为2 mg/kg)。异丙酚泵注量达0.5 mg/kg 时,行VRS评分。酌情追加异丙酚。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结果:无痛率:B组低于A和C组。与注射前相比,注射后1、3、5 min平均动脉压有下降。与注射前比较,注射后5 min心率有下降。结论:同条手背静脉预注利多卡因40 mg 可以减少异丙酚注射痛。一侧手背静脉预注利多卡因40 mg 不能减轻另一侧手异丙酚注射痛,考虑利多卡因减轻异丙酚注射痛主要以局部作用为主。

  • 氟伏沙明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

    作者:刘君;肖扬;马益敏;常娟;魏巍;黄小红;吴宜嘉;郭建雄;余波

    目的:观察氟伏沙明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中、重度癌痛患者各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羟考酮缓释片,试验组加用氟伏沙明片,至疼痛缓解,比较各组疼痛缓解程度、羟考酮缓释片用量、生活质量和副作用。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疼痛缓解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缓释片日均消耗量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中度癌痛无显著差异,重度癌痛有显著差异(P=0.035)。癌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后明显下降,试验组在一般状态、日常活动、情绪和睡眠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副反应近似,其中便秘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26)。结论:氟伏沙明联合羟考酮缓释片能有效控制癌痛,减少羟考酮缓释片的用量及部分副作用,并改善生活质量。

  • 脂联素和JNK1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中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关丽嫦;高慧亭;徐丽姝

    目的:建立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检测血清及肝组织脂联素的含量,观察 JNK1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表达,探讨脂联素和JNK1在高脂饮食导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 大鼠18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普通饮食(ND组)、高脂饮食(HFD 组),生物化学法检测血清转氨酶(ALT、AST)、空腹血糖及血清和肝组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分光光度计测定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AD)及 FFAs,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及肝组织脂联素(ADP)、肝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胰岛素和TGF-β1,Western blot 检测肝组织 JNK1、P-JNK1。结果:与 ND 组比较, HFD 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HOMA-IR、血清 TG、TC、ALT、FBG、TGF-β1及肝匀浆 TG、TC、MAD、FFAs、TNF-α均明显升高(均P <0.05),血清及肝组织ADP含量及肝匀浆SOD活力明显降低(P <0.05),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显著增高(P <0.05),肝组织JNK1蛋白表达、P-JNK1水平均升高(P <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肝脏脂肪沉积伴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同时TNF-α、FFAs 水平升高,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其机制可能为上述因素激发了肝细胞内JNK信号通路同时抑制了脂联素的生成,进而产生和加重了NAFLD。

  • 白介素33激活P38-MAPK通路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江洪;马瑞松;李元红;胡笑容;李雪飞

    目的:探讨白介素33(IL-33)是否通过调控P38MAPK通路影响心肌缺血再灌(I/R)损伤。方法:应用大鼠心肌 I/R 模型,将32只成年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IL-33组、IL-33+SB230580(P38通路抑制剂)组。检测血清中 LDH、CK 水平及心肌组织中 TNF-α、IL-6、总 caspase-3、活化caspase-3、Bcl-2、Bax、磷酸化P38(p-P38)表达。结果:再灌注4 h 后,IL-33可明显降低 LDH 和 CK、TNF-α、IL-6、Bax 的表达和caspase-3活化,增加Bcl-2、p-P38表达(均P <0.05);SB230580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弱IL-33的作用。结论:IL-33可以通过P38-MAPK 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和心肌细胞凋亡保护I/R心肌。

  • SiRNA抑制CDK6表达阻滞大肠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展

    作者:张渝;刘展;方圆;阳佳;张明亮

    目的:探讨SiRNA抑制CDK6表达后对大肠癌细胞生长及周期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DK6在大肠癌与大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SiRNA转染抑制CDK6表达, MTT和流式细胞仪被用来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改变。 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周期因子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大肠组织相比, CDK6基因在大肠癌中表达明显增高。下调CDK6表达后,大肠细胞生长能力明显降低,且细胞周期也出现G1/S转换障碍。机制分析显示,在抑制CDK6表达后,细胞增殖相关因子CDK4和CCND1下降,而P21表达明显提升。结论:CDK6作为候选癌基因通过调节CDK4、CCND1及P21表达影响大肠癌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周期转化。

    关键词: 大肠肿瘤 CDK6 siRNA
  • p53通过调控miR-148b抑制肺癌细胞PC-9的增殖

    作者:傅寅佳;杨熹;来森艳;曹小年;王桂华;胡俊波;李襄

    目的:探讨 p53在肺癌 PC-9细胞中对微小 RNA-148b (miR-148b)表达的影响、相应分子机制及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肺癌PC-9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瞬时转染p53真核表达载体,建立高表达p53的实验模型。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p53在PC-9细胞中对miR-148b表达的影响。通过使用miR-148b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检测p53对miR-148b 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通过转染miR-148b 特异性抑制物(Inh-148b)低表达 miR-148b,使用 CCK8法检测 miR-148b 对 p53在肺癌细胞增殖调控过程中的作用。结果:高表达p53可在肺癌PC-9细胞中促进miR-148b的表达;高表达p53可增强miR-148b启动子的活性;低表达miR-148b可减弱p53对肺癌PC-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 p53对肺癌细胞PC-9增殖的抑制作用部分依赖于miR-148b。

  • 血浆和肽素与多发伤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及短期死亡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梁亚鹏;刘志祯;尹其翔

    和肽素是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 AVP)前体C 末端成分,在急性心肌梗死、脑损伤、脓毒症等危重患者血浆中明显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1-2]。多发伤伤情严重、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而目前医生对其伤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主观性较大,尚无客观、有效的实验室评价指标。多发伤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剧烈,推测其血浆和肽素可能有明显变化。本研究通过对114例多发伤患者进行血浆和肽素测定,探讨其与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及短期死亡的相关性。

  • ICU患者红外线耳温仪与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的差异性与相关性

    作者:冯金华;聂孟珍;李卡;杜爱萍;田永明

    在重症监护病房对患者体温进行准确监测,有助于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为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目前,我国91.42%以上的三甲医院仍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4]。随着WHO推行“全球医用汞消除计划”,我国政府也将水银体温计列为限制类项目[5-6]。探索新型体温监测方法成为ICU 医护人员共同面临的问题。近年来,红外线耳温仪已逐渐运用于临床,但其测温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仍待评估[3]。本研究探讨了红外线耳温仪和水银体温计对 ICU 患者体温监测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以为红外线耳温仪的运用提供科学依据。

  • 经皮肝动脉插管术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高小玲;辛琳;贾学平;朱虹;江必武

    肝硬化失代偿期是各种慢性肝病的终发展阶段,长期以来一直缺少有效的治疗措施。干细胞具有多项分化潜能,在特定环境下可分化成肝细胞,参与肝脏损伤的修复和重构、恢复肝功能及减轻纤维化程度[1]。脐血干细胞经皮超选择性肝动脉移植术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有效方法。近年来我科采用经皮超选择性肝动脉移植脐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50例,现报告如下。

  • 成人孤立性ACTH缺乏症5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孙婵;王志芳;郑丽丽

    成人孤立性 ACTH 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特点是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drenal insufficiency, AI),低或无皮质醇产生,除了ACTH 低下,垂体其他激素分泌正常或短暂的可逆性异常,没有其他结构性垂体缺陷[1],并排除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应用以及垂体瘤术后所致的 ACTH 缺乏。

  • 早期补救ICSI的实用性研究

    作者:葛斌;杨智敏;刁英;杨名慧

    授精失败是指卵细胞不授精或受精率低下(授精的卵子个数小于 MⅡ卵子总数的30%)是 IVF 实验室中常见的难题,发生概率5%~10%[1]。此情况多见于原发不孕5年以上的患者,患者由此可能被迫放弃此次周期治疗,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而及时进行早期补救 ICSI 是避免授精失败的重要方法之一[2]。

  • 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

    作者:常巍;王达义;李兵奎;尚晖;吴亚鹏;郭振鹏

    下颈椎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可导致颈椎结构严重破坏,患者常发生四肢瘫痪,甚至危及生命[1-2],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手术风险、难度较大[3]。我科从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28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淋巴结清扫难点体会

    作者:谢权;彭勃;梁贤文;孙光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目前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已经得到证实,越来越多的文献[1-4]报道显示:在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数量上,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然而,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难度大,如何安全、有效的进行淋巴结清扫,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科自2010年7月开展腹腔镜,截至2013年9月已完成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210例,本文就腹腔镜胃癌淋巴结清扫的难点和策略进行探讨。

  • 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后急诊处理的效果分析

    作者:赵景新;王瑜;魏然;曹海营;孔庆柱;金宇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肘部骨折,近些年来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取得了很大进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好方法,可提供稳定的固定且大大减少了并发症,已经被广泛应用。切开复位骨折愈合慢、创伤大,并发症较多已不适用,但目前在闭合不能复位情况下也经常使用,目前大多学者多对手术方式进行分析[1-3],尚无对其闭合复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回顾我科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86例,探讨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后8h 内简单复位骨折是否影响手术是否闭合或切开。

  •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磊;程品晶;单国平;李浦

    放射治疗技术是现代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据国内外文献统计发现,恶性肿瘤患者中有50%~70%需要进行放射治疗[1]。20世纪40年代初期,放射技术就已经开始用于治疗肿瘤患者,并在60年代随着医用直线加速器的广泛应用得到极大的发展,临床治疗效果也得到了肯定。近十多年来,基于计算机技术于医学中广泛的应用,影像学以及医疗仪器设备的进步,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得到了变革性的发展,进入图像引导放疗的“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时代,而在2002年,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helical tomotherapy,HT/TOMO)一经问世便获得国际放疗界的肯定与推崇,将其认为是放疗历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发明,把放疗真正的引入了IGRT时代。

  • 甲状腺癌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宏伟;韩晓晨;胡耀杰;胡万宁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1],是近20年来发病率增长快的实体恶性肿瘤,年均增长6.2%[2]。尽管大多数甲状腺癌预后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死于转移和复发。目前通过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判断肿瘤的预后是国际上的热门研究课题,有关各大肿瘤的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讨也越来越深入,不仅可以更早更准确地预测临床结局,同时也为靶向治疗和评价疗效提供了相关的参考价值。现就甲状腺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微粒的疾病治疗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镜湖;陈建英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 BM-MSCs )是来源于骨髓的一种能分化为骨、软骨、骨骼肌、骨髓基质、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其他结缔组织的成体多能干细胞[1]。 BM-MSCs 移植能对心肌梗死、卒中、肺损伤、糖尿病等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起修复作用及延缓组织器官疾病的进展[2]。然而,由于损伤组织的局部缺血缺氧环境,90%以上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体内后72 h 内死亡[3];同时,Li 等[4]研究发现局部或全身性地移植BM-MSCs ,仅有一小部分细胞能融合进损伤组织并存活。由此可见,BM-MSCs 发挥对损伤组织的修复及再生作用,并不完全依赖于其移植分化,BM-MSCs 的旁分泌功能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BM-MSCs 的研究认为[5],许多细胞,包括 BM-MSCs ,能在激活或凋亡时通过旁分泌机制产生膜微粒(microparticles,MPs),其携带表面受体、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脂类、mRNA 和 microRNA 等,实现细胞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并发挥与来源细胞相似的作用[6]。本文就近年来 BM-MSCs 来源的膜微粒在疾病治疗中的机制作一综述。

  • SWOT分析在门诊前臂骨折患者手法复位术后健康教育的应用及护理效果

    作者:李丹凤;刘舜杰;黎庆卫;杜雪莲

    目的:通过对前臂骨折手法复位术后患者进行 SWOT 分析,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促进患者术后的伤肢功能康复。方法:180例前臂骨折手法复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 SWOT 分析,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并定期追踪随访,两组均干预12周,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前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满意度、前臂功能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将SWOT分析法应用于前臂骨折手法复位术后患者,制订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前臂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 血液透析患者运动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作者:董永欣;时秋英;徐甜甜;臧格

    终末期肾脏病(ESRD)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与生活质量下降、高病死率、高的疾病负担有关,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显著增加[1]。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应用广泛的替代疗法[2],由于治疗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患者生存质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3],其中以 MHD 患者体力活动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群为明显[4]。因此,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深入探究影响患者运动的因素,为临床制定提高患者体力活动水平的针对性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何吉;尤振兵;田文泽;汪娟;郑欣;徐达夫;孙永建

    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18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医护一体化护理(研究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编制的生存质量问卷调查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抑郁和生存质量。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相似(P >0.05);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前生存质量相似(P >0.05)。手术后研究组总体健康状况、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疼痛、失眠及呼吸困难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可以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培土生金法贴敷磁疗护理肺脾气虚型小儿久咳效果

    作者:曹颖;庆方;刘方毅;李少芳;来明霞

    目的:探讨用中医外治方法替代内服中药护理小儿久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久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中药或中成药口服,观察组采用培土生金法选取穴位,贴敷曼吉咳喘磁贴。均以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好转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用穴位敷贴磁贴护理久咳患儿与内服中药治疗取得了同样的效果,且小儿依从性显著提高,是中医护理小儿久咳的新途径。

  • 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丁翠华;邱鹏程;陈保坤;高兰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筛选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手术室行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的2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分别是4和6.5 d、4321和5765元、2.3%和11.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7.7%和86.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手术室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效果好,不但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达到优质护理目标。

  • 不同类型肠造口者生存质量和自我效能的关系分析

    作者:王惠珍;秦芳;苏茜;甄莉;张琰;马玥;朱木兰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类型肠造口者生存质量和自我效能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国内多所三甲医院不同类型(临时及永久性)277例造口者,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C-COH)及造口患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类型造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临时性造口者的生理健康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永久性造口者(P <0.05);不同类型造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永久性造口者的社交自我效能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临时性造口者(P <0.05);不同类型造口者的生存质量与自我效能均呈显著正相关(P <0.01)。结论:不同类型肠造口者的生存质量及自我效能均处于中等水平,两者呈高度正相关。医护人员应同时加强对不同类型肠造口者生存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关注度,根据其生存质量特点,分别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自我效能维度干预措施,以提高不同类型造口者的生存质量。

  • 呼出气体中丙酮的检测在1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臧宁;徐邦牢;翁瑜君

    目的:探讨呼出气体中丙酮在1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方法:对健康对照组、1型糖尿病组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呼气丙酮含量、全自动生化仪的己糖激酶法测定空腹血糖以及高压液相反相阳离子交换层析法(HPLC)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A1C),并对3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1型糖尿病组中呼气中的丙酮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1);在1型糖尿病组,丙酮分别与空腹血糖、胰岛素注射后1、2 h 血糖水平均有很好的相关性,与分组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4.5~6.0,6.1~7.0,7.1~8.0,8.1~12.0%)呈线性相关。结论:检测呼气中的丙酮有助于1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血糖监测,其敏感性与传统的血糖测定相近,能及时反映患者血糖波动情况。

  • 四妙汤不同温度外敷对膝关节急性滑膜炎患者的影响研究

    作者:周小萍;冯小波;李丽莉;肖朝林;文庆;林明春

    目的:研究四妙汤不同温度外敷护理对膝关节急性滑膜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膝关节急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观察1组50例,观察2组50例,观察3组50例,对照组50例。4组患者均行相同方案的临床基础治疗及护理,并取四妙汤中药方剂予以外敷护理干预。而在四妙汤外敷温度设置上:观察1组为10~20℃,观察2组为20~30℃,观察3组为30~40℃,对照组为先冰敷后常规热敷(50~60℃)。护理后12d,评价4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于4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第6、12天,测量患者的膝关节周径、膝关节屈伸度,评估膝关节疼痛程度;同时检测患者膝关节液中的IL-1、IL-6、TNF-α指标值。结果:观察3组、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观察1组和观察2组(均P <0.05)。护理后第12天,观察3组、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膝关节周径均短于观察1组和观察2组,平均膝关节屈伸度均>观察1组和观察2组,平均VAS评分均低于观察1组和观察2组,均P <0.05。护理后第6、12天,观察3组患者的平均IL-1、IL-6、TNF-α指标值均低于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均 P <0.05)。结论:30~40℃是四妙汤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湿热型)急性期恰当的外敷护理温度。

  • 董氏奇穴联合辨证施灸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作者:钟敏莹;吴思平;许一吟;陈杏丽;魏丽君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联合辨证施灸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腰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董氏奇穴联合辨证施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补充维生素等常规对症处理。观察两组术后患者首次正常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以及腹胀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治疗组腹胀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3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董氏奇穴联合辨证施灸能有效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进展

    作者:唐煜;黄乐富;王乐丰;张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进展,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在高龄人群(≥75岁)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不及时、存在众多合并症、缺乏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数据指导治疗,导致老年AMI患者的预后不佳。针对老年AMI患者治疗策略的选择需考虑个体差异,现将老年AMI 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的选择综述如下。

  • 广州市居民卫生防病知识知晓与健康行为养成现况调查

    作者:李贝;张屹立;洪伊敏;李亚玮;周增桓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卫生防病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养成现况,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3区(市)9个街道18个居委会的2790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为78.14%,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为74.77%,健康行为养成率为48.14%;女性的行为养成率高于男性;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基本知识知晓率低于5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重点知识知晓及行为养成率高于5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城市居民的知识知晓和行为养成率均高于农村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员;知晓率及行为养成率与学历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注重培养和强化居民的健康信念和行为转化,加强对中老年人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的普及和加大对中青年人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的教育、宣传,进一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加强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社区综合干预。

  • 广东省肿瘤3项医疗技术培训基地建设现状探讨

    作者:李虹;邓国娜;郭洁吾;邱森玲;范卫君;张福君;崔书中

    目的:分析问卷调查并探讨肿瘤3项医疗技术规范化培训基地(简称基地)建设及培训现状。方法:选取肿瘤3项技术能力审核≥90分的三甲医院6家设8个基地作为研究对象。结果:8个基地建设中硬件条件全部符合认定、6个符合培训师资职称与人数要求、年完成技术例数热疗与粒子技术符合率为100%、消融技术符合率为80%。学员在培训期间参与完成技术操作消融与粒子技术基本达标、热疗技术未达标,培训前后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成绩具有显著差异(P <0.01)。结论:应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重视软件和师资队伍建设,严把培训师资质量关;强化临床技能训练和规范考核流程,针对原专业调整培训内容比例。

  • 2015年《实用医学杂志》协办单位及理事名单穴按单位名称的汉语拼音排序雪

    作者:

  • 应用动态的功能指标指导容量治疗

    作者:阮祥才;郑彬;佘守章

    手术患者要输液,几乎人尽皆知。然而,如何输液,可不是一个普通的问题,可能会难倒很多临床医生。一般来说,术者和麻醉医生共同负责患者围手术期的输液,也就是管理容量治疗。可是,对于我们的外科医生和麻醉科医生来说,输液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难题。

  • 乳管镜与乳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疾病诊断价值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付明刚;刘莎;郭丽英

    目的:系统评价乳管镜检查及乳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的诊断效能。方法:检索 Cochrane 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CL)对照试验注册资料库、循证医学数据库、PubMed 数据库、中国维普建库至今国内外关于乳管镜检查及乳管造影对乳头溢液诊断对比的文献。筛选出文献8篇,记录数据,用Meta分析的相关软件Metadisc1.4和 ReviewManager5.1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项研究的患者共1170例, meta 分析结果:2种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2%和78%;特异度分别为51%和50%;S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6和0.705,Q*值分别为0.715和0.657。2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相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乳管镜的诊断效能大于乳管造影。结论:乳管内视镜对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优于选择性乳管造影,可以取代乳管造影。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