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H.pylor相关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的核因子-κB活性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荣火;周宇;胡红松;李学锋;黄素娴;郭中秋;黄妙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相关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的NF-κB活性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浅表性胃炎(H.pylori阴性)30例、H.pylori相关性萎缩性胃炎40例和胃腺癌32例;14C呼气实验检测H.pylori感染及其程度,血清抗H.pylori抗体检测既往H.pylori感染情况;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测NF-B活性,病理检查确诊.结果: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与H.pylori感染程度无关联(C系数约为0.067).H.pylori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组NF-κB活性(9 343.5±1 994.3)与浅表性胃炎组(7 139.7±954.3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pylori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组NF-κB活性与胃腺癌组(10919.0±3 338.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关联性分析,C系数约为0.47.结论:H.pylori相关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的NFB活性变化呈中度正相关,NF-B途径可能在H.pylori相关性萎缩性胃炎向胃腺癌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价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继荣;徐进;曹黎明

    目的:评价多巴酚丁胺药物负荷试验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出院随访病例27例(男15例,女12例),患儿年龄均偏小,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存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损害,心电图采集用美国GE公司生产T2100活动平板,多巴酚丁胺剂量从5 μg/(kg· min)开始,逐渐递增,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改变等,大负荷量20μg/(kg·min).结果:12例出现发绀、面色苍白低灌注症状同时伴ST段改变;6例出现J点后40ms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降≥0.05mV;6例出现ST段抬高≥0.1mV;3例出现极度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终止试验.提示ST段改变出现的时间越早、持续时间越长、改变数值越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结论:对于小年龄的婴幼儿川崎病病例,多巴酚丁胺药物负荷试验可作为冠状动脉损害长期随访、评价及制定进一步治疗措施的重要依据.

  •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

    作者:林广君;高政;罗冬冬;孙文芳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对64例VCIND患者、66例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等)或明显(脑梗死和脑出血等)的非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及61例同龄健康者观察,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sTSH)水平.结果:VCIND组T4、FT4水平明显低于CVD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VD组T4、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FT3、T3、sTSH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T4、FT4可能是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

  • 硅胶球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凤春;田锋;许学亮

    目的:观察以双腔硅胶球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疗效.方法:91例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组46例,胸腔内置入双腔硅胶球囊导尿管.2周后比较有效率、脱管及堵管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总有效率86.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堵管8例、脱管5例,治疗组堵管2例、无脱管,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腔硅胶球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不良反应少,优于中心静脉导管法.

  • 广东女性人群μ受体基因118A→G突变对吗啡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张双全;王刚;李少英;谭秀华

    目的:研究μ受体基因(OPRM1) 118A→ G突变对吗啡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PCR-RFLP法测定广东49例健康女性人群OPRM1 118bp处等位基因的基因型;根据基因型将受试者分为AA组、AG组、GG组,测定基础痛阈值和吗啡干预后的痛阈值.结果:各种基因型所占比例GG(8,16.3%)、AA(18,36.7%)、AG(23,47.0%).各组受试者给予吗啡干预后痛阈值较基础痛阈明显升高(P<0.05);干预后痛阈与基础痛阈间的差值,GG组明显小于AA组(P<0.05)和AG组(P<0.05).结论:发生OPRM1 118A→G突的GG型基因女性携带者的吗啡镇痛效应明显弱于野生型(AA型)和杂合型(AG型).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汤鲁明;邓应彬;王林霞;潘国权;王敏;叶璟;严纯雪;张丹如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5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CRRT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治疗5d后,体外分离、培养外周血T淋巴细胞,采用MTT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IL-2的分泌量.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1.4%,明显高于对照组59.5%(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T细胞增殖反应及IL-2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CRRT治疗脓毒症疗效明显,并能有效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 重症卒中相关性肺炎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吴玉娟;朱明;杨贺英;李秋宇

    目的:探讨影响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7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SAP患者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年龄、有无糖尿病史、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是否气管切开及呼吸机治疗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AP预后不良与GCS评分<8分、年龄≥65岁及气管切开有关.结论:GCS评分<8分、年龄≥65岁是SA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气管切开对意识障碍伴呼吸功能不全的SAP患者有益.

  • 结核分枝杆菌Rv2041c重组蛋白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冯金栋;阳幼荣;吴雪琼;张俊仙;赵卫国;刘宇;梁艳;白雪娟;王兰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Rv2041c重组蛋白在结核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痰涂片、培养及3个商品化的结核杆菌抗体试剂盒为对照,应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54例结核病患者、49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血清中抗Rv2041c抗体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其诊断结核病的临界值,并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结核病组抗Rv2041c抗体表达水平[(151 999.0±25 035.8)pg/mL]明显高于非结核呼吸病组[(41 419.4±5 692.8) pg/mL,P<0.05],其中痰菌阳性结核病患者血清中抗Rv2041c抗体水平高于痰菌阴性结核患者,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2041c抗体诊断结核的灵敏度(70.4%)明显高于痰涂片和培养(20.4%)、韩国结核抗体试剂盒(24.1%)、北京现代高达结核抗体试剂盒(33.3%)(P<0.05),略低于上海奥普结核抗体试剂盒(77.8%),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2041c诊断结核的特异性(89.8%)明显高于上海奥普结核抗体试剂盒(66.7%)(P<0.05),略高于北京现代高达结核抗体试剂盒(84.8%),略低于韩国结核抗体试剂盒(97.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Rv2041重组蛋白具有较高的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价值.

  •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与双气囊小肠镜在不明原因腹痛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周建伟;潘杰;侯俊良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与双气囊小肠镜(DBE)在不明原因腹痛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1例不明原因腹痛患者,同时行MSCTE和DBE检查,结合内镜和(或)手术病理、临床随访等,比较两者对不明原因腹痛病因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结果:MSCTE和DBE的病变检出率分别为63.41%(26/41)和87.80%(36/41);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0.73%(29/41)和92.68%(38/41).结论:DBE对不明原因腹痛患者的病变检出率、诊断准确率均高于MSCTE; MSCTE对小肠肿瘤、克罗恩病有一定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MSCTE可作为DBE检查前筛选性检查,对DBE进镜方式选择提供有效的帮助.

  • 血清铁蛋白对军团菌肺炎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裴利宏;王朝辉

    目的:评价血清铁蛋白在军团菌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7-12月疑似肺部感然的患者80例,后经诊治后分为典型细菌性病原体所致肺炎组、军团菌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以及其他病原体肺炎组(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记录各组患者的外周血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痰细菌培养、血培养等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APACHEⅡ评分.铁蛋白的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结果:典型细菌性病原体所致肺炎组、军团菌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以及其他病原体肺炎组铁蛋白水平分别为335(246~ 592)、1 086(399~2513)、192(166~ 297)、189(147 ~ 28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898,P<0.01);两两比较显示,军团菌肺炎组铁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典型细菌性病原体所致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以及其他病原体肺炎组(U值分别为0、18.000、81.000、20.000,P<0.01).对诊断为军团菌肺炎组的铁蛋白和APACHEⅡ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r为0.599.取400 ng/mL为临界值,铁蛋白诊断军团菌肺炎的敏感性为70.3%,特异性为63.3%;而临界值为600 ng/mL时,敏感度为66.9%,特异度为100.0%,诊断正确率为66.9%.结论:血清铁蛋白在军团菌肺炎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时机选择

    作者:方永平;罗云藩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机选择.方法:选取2008-2011年因急性胆囊炎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130例,根据症状出现与手术的间隔时间分为3组,A组(发病3d内手术)36例、B组(发病4~7d手术)59例、C组(出现症状7d后手术)35例,对不同组别患者的并发症、住院时间、预后等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间的并发症、住院时间、预后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首诊即为急性胆囊炎的患者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效果与就诊时间无关.

  • 新生儿气胸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吉玲;陈丹;李智瑞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2 286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气胸的相关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2 286患儿中发生气胸的有36例,气胸的发生率为1.57%.单因素分析显示:剖宫产、胎龄、产时窒息复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湿肺(TTN)、机械通气是新生儿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剖宫产、胎龄、NRDS、TrN、肺炎、机械通气是新生儿气胸的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8.542、1.361、17.283、48.271、24.978、10.526,P均<0.05).结论:新生儿气胸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剖宫产、胎龄、NRDS、湿肺、肺炎、机械通气.

  • 精确CT引导定位局限性肺磨玻璃影的临床病理和手术模式探讨

    作者:魏立;赵松;陈明耀;朱晓明

    目的:探讨精确CT引导定位局限性肺磨玻璃影(GGO)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手术合理模式.方法:通过对92例局限性肺GGO术前精准定位,结合影像学特征和术中快速病理结果,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结果:92例手术切除的患者有42.4%为良性病变,57.6%为恶性和癌前病变.肺结节中GGO的比例<50%和≥50%两组中,比较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肺结节中GGO的比例<10%、10%~ 50%和≥50%三组中淋巴结转移率、3年和5年生存率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对于局限性肺GGO我们应持积极主动的态度.手术的切除要结合GGO的比例、结节的大小、快速病理等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避免盲目扩大手术指征和手术范围,又不能延误手术时机,毕竟手术有较高的5年生存率.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加圆韧带悬吊对性生活的影响

    作者:张琪;陈雄;陈琪珍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加圆韧带+阴道顶端悬吊重建盆底对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妇科住院的LAVH两组患者共50例,均为子宫良性疾病.观察组:28例行LAVH联合盆底重建悬吊术,对照组22例未行圆韧带悬吊的LAVH患者.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阴道长度为(9.43±1.14)cm,对照组:术后6个月阴道长度为(7.49±1.0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性生活评分(8.71±1.41),12月性生活评分(9.39±1.07),对照组:6个月性生活评分(5.18±1.84),12个月性生活评分(7.3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产生,而且随访时间内临床症状均逐渐减轻或者消失.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圆韧带悬吊,不增加手术风险,对术后性生活的影响小,更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 CBM复合物对MALT淋巴瘤和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发展和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松;杨文秀;裴媛媛;郭宏伟;方艺

    目的:了解黏膜相关淋巴瘤异位基因1 (MALT1)、B细胞淋巴瘤10(BCL 10)、含caspase募集结构域的膜相关鸟氨酸激酶1 (CARMA1)在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x-DLBCL)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对两种淋巴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常规HE和IHC染色筛选病例78例,检查CARMA1、BCL10和MALT1蛋白的表达,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淋巴瘤中三种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均P=0.001),Ex-DLBCL中BCL10表达高于MALT淋巴瘤(P=0.027);与CARMA1、BCL10阴性组比较,相应的阳性组临床分期较晚(P依次为0.033、0.011)、Ki67≥30%的病例增多(均P=0.001).三种蛋白不同的表达组合与淋巴瘤类型、分期、淋巴结累及率和Ki67表达有相关关系(P分别为0.022、0.023、0.020、0.008).随访分析:三种蛋白不同的表达组合病例之间生存状况有明显差异,以全表达病例生存状况差(P=0.015).结论:MALT淋巴瘤和Ex-DLBCL都高表达CARMA1、MALT1和BCL 10;2.CARMA1、MALT1和BCL10表达对Ex-DLBCL及MALT淋巴瘤的临床过程和预后有一定影响,三种蛋白同时表达可能是两种淋巴瘤独立的不良预后相关因子.

  •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30例临床分析

    作者:彭冬先;何援利;王雪峰;刘木彪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经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行LESS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单孔组),30例行常规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常规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等多项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或由单孔改多孔手术病例.术中均无肠道及泌尿道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单孔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单孔组均明显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结论:LESS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不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更具有微创、美容的优势.现阶段筛选合适的病例开展LESS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所致咳嗽相关性的系统评价

    作者:黄鑫炎;张欣;郭禹标;谢灿茂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所致咳嗽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手工查阅其参考文献.后一次检索时间为2010年9月.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纳入研究,评价研究质量,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ACE基因I等位基因多态性与ACEI所致咳嗽有关,OR=1.44 (95% CI:1.09,1.89)(P< 0.05);Ⅱ基因型与(ID+DD)基因型相比,OR=1.68(95% CI:1.19,2.37)(P<0.05);不同性别人群ACE基因Ⅰ等位基因频率与咳嗽的相关性的亚组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显示Ⅰ等位基因和Ⅱ基因型与ACEI所致咳嗽的发病有关.有必要设计大样本研究,以进一步研究不同人群中该基因及其他因素对ACEI所致咳嗽的影响.

  • 经额中回入路联合脑室灌洗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崔永华;夏咏本;李爱民;张立勇;韩清;陈恒林

    目的:分析经额中回入路联合脑室灌洗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额中回入路联合脑室灌洗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17例(A组),以传统的单纯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该类患者27例为对照组(B组),并相互比较.结果:随访1~6个月,按GOS评分.A组,恢复良好5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B组,恢复良好3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9例.A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额中回入路联合脑室灌洗引流是治疗重型脑室铸形血肿的有效手段,能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邱建平;郭爱军;谢乐

    目的:研究腮腺浅叶腺体区域切除与传统的腮腺浅叶腺体全切除这两种术式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31例腮腺浅叶肿瘤患者,其中123例行肿瘤及部分浅叶腺体切除和局部面神经解剖术,108例行肿瘤及全部浅叶腺体切除和面神经解剖术.比较术后唾液腺分泌功能、涎瘘、暂时性面瘫、味觉出汗综合征、凹陷畸形、肿瘤复发等随访情况.结果:腮腺浅叶区域性切除组在保留唾液腺分泌功能、减少暂时性面瘫和味觉出汗综合征、减轻面部凹陷畸形方面明显好于腮腺浅叶腺体全切除组(P< 0.05),而涎瘘和肿瘤复发方面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腮腺浅叶腺体区域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腮腺浅叶腺体全切除术.

    关键词: 腮腺 良性肿瘤 手术
  • E-钙黏蛋白在宫颈上皮瘤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麦振声;吴海燕;黎清;徐建平

    目的:探讨E-钙粘蛋白(E-cadherin)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56例宫颈C1N组织及19例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并应用阳性细胞百分率表示E-cadherin表达的强度.结果:E-cadherin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宫颈CIN组织及宫颈鳞癌组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57.1%及36.8%(P<0.05);在正常宫颈上皮E-cadherin呈现膜表达,而在宫颈CIN及宫颈鳞癌中E-cadherin的膜表达减弱或缺失,呈现出胞浆表达.E-eadherin在宫颈CIN Ⅰ、Ⅱ、Ⅲ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7.5%、55.0%、35.0%(P<0.05).在Ⅰ期、Ⅱ期、Ⅲ期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8.6%、40.0%、50.0%,(P>0.05)结论:宫颈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的下调及表达的重新分布参与了CIN及宫颈鳞癌的发生.

  • 亚低温启动时间对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作者:谢富华;张姗姗;熊旭明;谢长江

    目的:探讨亚低温不同启动时间对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所有患者分为A组(常规治疗)、B组(2h后亚低温治疗)、C组(2h内亚低温治疗);比较各组Glasgow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ADL),各组患者临床预后,平均脑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动态脑电图分级.结果:C组较A、B组Glasgow评分提高,ADL评分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组临床预后较A、B组好,总体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C组Vm较A、B组下降,PI、RI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之间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组动态脑电图分级中预后良好率为30%,A、B组分别为26.2%、25.0%.结论:2h内启动亚低温治疗对改善成人HIE的临床预后有积极意义,其可能是通过降低脑能量及氧的消耗,拮抗脑血流痉挛,防止脑过度灌注发挥作用.

  • 抗病毒治疗对不同类型HCV感染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作者:申红玉;叶春艳;柳龙根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不同类型HCV感染者外周血中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丙型肝炎患者2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65例、肝硬化患者52例和健康对照者32例,分别抽取患者在治疗初期、治疗后和随访24周时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reg细胞的表达频率,同时检测患者HCV-RNA和肝功能,ELISA法检测IFN-γ、IL-2和IL-10等细胞因子.结果:(1)急性丙型肝炎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后外周血标本中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HCV-RNA和ALT均有较高的阴转率(80%以上).慢性丙型肝炎组患者(12.32±4.51)%和肝硬化组患者(18.17±4.16)%外周血中Treg细胞频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69±2.16)%(P<0.01),抗病毒治疗结束后[(7.66±4.03)%,(15.24±4.28)%]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慢性丙型肝炎组有66.2%的患者获得了SVR,肝硬化组亦有40.4%的患者获得了SVR,且获得SVR患者的Treg细胞频率明显低于本组未获得SVR患者(P<0.05).(2)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获得SVR患者外周血中随着Treg细胞频率的下降IFN-γ和IL-2明显升高,而IL-10则明显降低(P<0.01);未获得SVR患者的IFN-γ和IL-2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IL-10表达亦相反(P<0.05).结论:Treg主要通过抑制HCV特异性Thl细胞反应来实现疾病的慢性化,通过抑制或去除Treg细胞来刺激HCV特异性免疫反应或许是治疗慢性HCV感染的一个新策略.

  • Annexin-1与VEGF-C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作者:郭权威;黄壮士;刘晓东;陈刚;张建华

    目的:检测膜联蛋白-1 (Annexin-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食管鳞状上皮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8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癌旁正常鳞状上皮中Annexin-1与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Annexin-1在癌旁正常食管鳞状上皮中67例(83.75%)呈阳性表达;在鳞状细胞癌中31例(38.75%)呈阳性表达,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Annexin-1表达下降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VEGF-C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57例(71.25%)呈阳性表达;在食管癌旁正常食管鳞状上皮中37例(46.25%)呈阳性表达,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VEGF-C表达升高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Annexin-1与VEGF-C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596,P<0.05).结论:Annexin-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有不同程度的丢失,而VEGF-C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上调,两者很可能成为食管癌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测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指标.

  • 生殖道细菌感染对妊娠结局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胡小平;杨春艳;吴淑燕

    目的:研究生殖道细菌感染的种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期间,首次产前检查时间为妊娠16~20周,无内外科合并症,平均年龄30.1岁孕妇.首次产前检查即行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将产妇按照首次产前检查是否存在生殖道细菌培养阳性(指细菌培养有菌生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妊娠35~37周再次行生殖道分泌物细菌培养,观察各种带菌状况及处理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妊娠早期、妊娠晚期及新生儿拭子、胎盘拭子细菌培养阳性细菌如下:B族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及粪肠球菌(2)早期生殖道细菌培养阳性且有症状组总体较对照组及无症状组发生感染比率增加,具统计学意义;使用抗生素干预后可以有效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具统计学意义.经抗生素干预者,发生新生儿感染机会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仍有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1)B族溶血性链球菌生殖道感染是导致严重母儿并发症的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氏菌及粪肠球菌所致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对母儿亦存在影响;(2)在初次产前检查即需行生殖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对于有自觉症状者及细菌培养阳性者,进行规范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母儿并发症发生;分娩后对于生殖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者需使用敏感抗生素预防性用药,并密切注意新生儿情况.

  • 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对鉴别感染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分析

    作者:黄宇筠;黄鑫炎;罗益锋;郭禹标;谢灿茂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降钙素原(PCT)检测在鉴别感染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作用.方法:选取胸腔积液患者96例(明确病因后分感染及恶性组),抽取胸腔积液,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及酶联荧光分析(ELFA)法检测HS-CRP及PCT浓度.结果:胸腔积液PCT、HS-CRP在感染性及恶性胸腔积液组中分别为[0.53(0.8 ~ 1.003)]ng/mL、[0.05 (0.05 ~ 0.05)]ng/mL及(8.949±2.078) mg/L、(5.371±1.323) mg/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在鉴别感染性与恶性胸腔积液中,胸腔积液PCT及HS-CRP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在0.857以上,胸腔积液PCT联合HS-CRP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37.以恶性胸腔积液为对照,诊断感染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PCT的佳诊断截点为0.055 ng/mL,胸腔积液HS-CRP的佳诊断截点为6.625mg/L.结论:胸腔积液PCT、HS-CRP及胸腔积液PCT联合HS-CRP检测在感染性及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作用,联合指标优于单个指标.胸腔积液PCT≥0.055 ng/mL、HS-CRP≥6.625 mg/L有助于鉴别感染性与恶性胸腔积液.

  • 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分析

    作者:颜利求;廉铮;韩立宪;曹绪芬;赵荣诚;郑晔;郭楠;韩佳;于靖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与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因疑诊冠心病于我院行冠脉造影的1 449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资料.结果:与绝经后冠心病组比较,绝经前冠心病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患病率低(P<0.01),而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以及吸烟率高(P<0.01),不稳定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高(P<0.01),双支、三支病变以及B型、C型病变的发生率低(P< 0.01),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比例低(P<0.05),接受氯吡格雷、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以及降糖药物治疗的比例低(P<0.05).结论:绝经前冠心痛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及复杂程度低,但不稳定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高,接受血运重建患者的比例低,药物治疗方面不如绝经后女性冠心痛患者积极.这可能是绝经前女性冠心病患者死亡率高及不良预后的原因之一.

  • SIAH2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吴珏堃;唐勇

    目的 探讨SIAH2对乳腺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揭示乳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MDA-MB-435s,MDA-MB-468,MCF-7中SIAH2的表达情况,将SIAH2高表达的MDA-MB-435s细胞通过RNA干扰的方法敲除SIAH2基因,通过MTT试验、划痕试验、Transwell小室侵袭试验检测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变化.结果:SIA H2被敲除后MDA-MB-435s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运动能力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AH2参与调控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运动,可能是乳腺癌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的有效靶点.

    关键词: Siah2 RNA干扰 迁移
  • 磁共振动态增强曲线在孤立性肺结节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智勇;张婷婷;李梦颖;宋清伟;白秀玲;谭艳梅;伍建林

    目的:评价磁共振动态增强曲线对肺内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期间行MR扫描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孤立性肺结节病例55例,女28例,男27例.所有患者MRI检查包括常规MRI、DCE-MR.依据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走行情况分为五种类型曲线.结果:A和B型曲线是肺癌的主要曲线类型,占恶性结节的96.55%(28/29),其恶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指数分别是73.68%、94.12%、96.55%、61.54%、0.678.D和R型曲线是良性结节的主要曲线类型,R型曲线以结核球和错构瘤为主,结核球以R1型曲线为主,而错构瘤以R2型曲线为主.结论:肺结节的DCE-MR强化曲线可分为5种类型,并对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对520例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疾病患者的诊治分析

    作者:李舒丹;金杭斌;张筱凤;吕文;张啸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众多胆管病变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诊治的结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临床诊断为胆囊切除术后众多胆管病变患者的520例ERCP资料.结果:520例患者均行ERCP诊治,结果为单纯胆总管结石384例(73.85%),胆总管良性狭窄90例(17.31%),其中明确为手术中胆管损伤后的长期胆道狭窄11例,胆肠吻合术后所致胆总管残端的盲袢综合征8个(1.54%),壶腹部肿瘤9例(1.73%),胆管癌10例(1.92%),肝门部肿瘤13例(2.50%),胆道蛔虫症6例(1.15%).结论:胆囊切除术后胆管病变以胆总管结石为多发,其次为胆总管良性狭窄.而对于胆囊切除术后胆管疾病,ERCP诊治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措施.

  • 骶尾部脊索瘤的中长期治疗评价

    作者:柯晋;张余;黄华扬;夏虹;尹庆水;张涛;徐亮;王庆

    目的:探讨骶尾部脊索瘤的临床特点,并回顾11年来4例骶尾部脊索瘤的治疗结果.方法:2000年4月至2011年11月我院共收治4例骶尾部脊索瘤,手术时平均年龄为62.8岁,均为男性患者,全部采取后侧手术入路,其中2例因复发共进行了2次切除手术,2例因复发共进行了三次切除手术.结果:2例患者死亡,1例死于脊索瘤转移,1例死于肿瘤复发后衰竭,另外2例为带瘤生存,所有4例患者均未出现下肢功能障碍,1例出现了术后大小便障碍,1例术后出现伤口延迟愈合.结论:骶骨脊索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但手术难度大,术后复发率高且复发周期短,目前如何提高治愈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自制颅表定位器辅助立体定向置管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6例

    作者:黄启锐;黎源

    目的:总结自制颅表定位器辅助立体定向置管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共收治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15~30 mL)患者76例,采用脑立体定向仪配合作者自行设计的颅表定位器定向穿刺置管,尿激酶冲洗溶解引流血肿.以国内统一制定的脑卒中疗效评定量表评定,分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等.结果:治愈35例(47.0%),显效21例(27.0%),有效17例(22.0%),无效2例(2.6%),死亡1例(1.4%).术后CT证实本文所置引流管走向与血肿的长径平行,并位于血肿中心.结论:作者自行设计的颅表定位器,能帮助决定穿刺路径并使所置引流管处于血肿的佳位置,以便充分引流.

  • 应用改良Kugel补片治疗成人马鞍疝的体会

    作者:白明辉;董玉宁;刘建洛;汪传一

    目的:探讨改良Kugel补片治疗成人马鞍疝的技术操作要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应用改良Kugel补片修补45例成人马鞍疝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除3例出现阴囊浆液肿外,其余42例均并发症,随访1 ~ 30个月,无腹股沟疝复发,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改良Kugel补片治疗成人腹股沟马鞍疝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

  • 自固化磷酸钙载万古霉素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

    作者:陈欣志;范天凤;田再杰;乔国勇;马智林;姚章喜

    目的:评价自固化磷酸钙载万古霉素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以来,采用自固化磷酸钙载万古霉素治疗创伤后形成的慢性跟骨骨髓炎22例,对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和X线评价.结果:全部病例获得24 ~ 43个月随访.切口2~3周愈合良好(4例应用局部旋转皮瓣;2例术后切口处少量淡黄色渗液).术后4~6周时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恢复至正常水平,8~ 12周载万古霉素的自固化磷酸钙与宿主骨愈合良好.随访24 ~ 43个月自固化磷酸钙大部分已吸收,新生骨小梁塑型良好.全部患者获得正常行走功能.结论:自固化磷酸钙载万古霉素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修复骨缺损和治疗感染同时进行,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的新方法.

  • 经皮手法穿刺置椎弓根钉技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骨折

    作者:陈云生;陈荣春;郭朝阳

    目的:研究经皮手法穿刺置椎弓根钉技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中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经皮手法穿刺置钉技术治疗无神经损害的胸腰段骨折患者22例(研究组),与随机选择同期经骶棘肌入路开放手术治疗的20例同类患者作比较(对照组),评估经皮手法穿刺置钉技术的临床运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时间及住院时间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末次随访时伤椎复位、后凸角矫正、VAS及ODI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运用经皮手法穿刺置钉技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骨折能取得良好的中短期临床疗效,而且手术创伤小,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脊柱微创技术之一.

  • 垂体瘤手术及其并发症的防治84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国;卞晓星;袁雪松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11年3月我科84例垂体腺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并行并发症相关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60例,次全切除18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后复发4例;术后尿崩症47例(58.75%),低钠血症8例(9.52%),视力下降5例(5.95%),脑脊液鼻漏1例(1.19%),鞍内血肿3例(3.57%),迟发性硬膜外血肿1例(1.1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内分泌功能状态和手术方式不同影响垂体瘤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熟悉手术局部解剖、熟练掌握显微镜下手术技能,可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 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作者:赵亮;梁广路;杨庆生;赵翔伟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睾丸精原细胞瘤CT特点.结果:12例精原细胞瘤均表现为单侧睾丸增大,大部分边界清楚,呈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的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密度肿块,6例见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有分隔样强化.结论: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患者年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

  • 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治疗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光勇;张建华;周永焕;聂宇;敦先礼;李有方;周廷玉;钟斌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和锁骨钩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2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83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采用保守治疗(A组)和锁骨钩铜板内固定治疗(B组),并获完整随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于治疗前、治疗后16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系统进行评定,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的疼痛变化、肩关节的功能变化.结果:83例均获得随访,其中A组23例,B组60例.平均随访时间22个月.所有B组患者1年后取出内固定.治疗前A、B两组VAS、ASES、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取出后16个月随访时A、B两组VAS、ASES、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板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手术简单,创伤较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临床疗效优于保守治疗.

  • 腹腔镜对68例女性非对称性内生殖器发育异常的应用价值

    作者:谭金凤;王宁宁;张红霞;冯丽萍;洪姗姗;刘斌;丁慧娟;黄建昭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女性不对称性内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1998-2008年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诊治的68例不对称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残角子宫49例,单角子宫7例,残角子宫合并单角子宫7例,阴道斜隔综合征5例.合并子宫腺肌症7例,卵巢巧克力囊肿6例,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盆腔粘连16例,输卵管伞闭锁7例,、进行残角子宫切除25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剔出9例;盆腔粘连松解13例,输卵管整形6例;5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中3例进行腹腔镜下阴道斜隔切开手术,2例加用宫腔镜下辅助切开.结论:腹腔镜下直视诊断和治疗不对称性生殖道发育异常有独特的诊断价值,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为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的快速、准确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并能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封堵器脱落的介入治疗

    作者:张云涛;郭立新;金敬琳

    封堵器脱落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中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出现封堵器脱落,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若能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取出脱落封堵器,可避免外科手术.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笔者共完成先天性心脏介入治疗130例,其中2例患者于术中发生封堵器脱落,通过介入方法取出脱落封堵器,更换封堵器材,实现成功封堵.总结报告如下:病例1女,22岁.2010年9月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术前经胸心脏彩超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直径约3 mm,使用6 mm Ampla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行封堵术.封堵术后左心室造影,显示心室水平分流消失,释放封堵器后封堵器脱落移位至左下肺动脉,位置固定.封堵器螺母显示不清,使用圈套器抓住封堵器腰部,拉至鞘内,取出封堵器.更换10 mm Ampla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行封堵术,封堵成功.

  • 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1例

    作者:吴玉才;郭智俊

    患者男,76岁,因全身丘疹、结节,伴瘙痒1个月余,于2011年9月26日至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1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颈、躯干、四肢出现散在分布的红色丘疹、结节伴瘙痒,皮损渐渐增多.曾于外院诊断为"湿疹样皮炎",予抗过敏、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具体治疗不详),疗效欠佳.发病以来,患者无发热,饮食睡眠尚可,乏力,大小便未见明显的异常.既往患有2型糖尿病5年.家族中无皮肤肿瘤病史.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差,轻度贫血貌,右颈、双侧腹股沟可触及绿豆至黄豆大小淋巴结,活动度尚可,无粘连,无压痛.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皮肤科情况:颈、胸、背、臀、四肢多浸润性暗红色丘疹、结节及少许淤点、淤斑,结节1 cm×1 cm~2 cm×2 cm,质韧似橡皮样,与表皮粘连,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20.38×109/L,中性粒细胞13.80×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4.12×109/L,单核细胞绝对值:1.83 × 109/L,红细胞3.13×1012/L,血红蛋白74 g/L,血小板64×109/L.

  • 食管癌术后并发胃石症1例

    作者:汪黎阳;宋海珠

    患者男,56岁,因"食管癌术后6个月余,恶心呕吐4d"入院,患者于2011年8月5日因进食后哽噎感行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贲门低分化癌,CT提示无远处转移,遂于2011年8月18日行"食管下段贲门癌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术",术后病理提示:肿瘤约3 cm×3 cm,质地硬,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浸润食管全层,并累及齿状线下胃组织,浸润胃壁全层,脉管内见癌栓,间质内神经束受累,上下切缘未累及,贲门周围淋巴结(7/9)见癌转移.术后一直口服多潘立酮及质子泵抑制剂,予4周期紫杉醇+奈达铂方案化疗,期间配合5-HT3受体拮抗剂止吐.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例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李健;陈智;杨婷;胡勇;魏莎莎

    患者,男,69岁,因"意识模糊4h"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面部及左上肢麻木,伴一过性言语含糊,无肢体活动障碍.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史.查体:血压140/100mmHg,余生命征平稳.心界不大,心率90次/min,房颤心律,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肺腹无特殊.嗜睡,言语含糊,时间、人物、地点定向均无法正确回答、记忆力差,100减7不能算出.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存在,无眼震,右侧鼻唇沟变浅,嘴角向左歪斜,伸舌无偏斜.运动觉异常.右上肢肌张力高.四肢肌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存在,病理反射(-).跟膝胫试验右侧笨拙.脑膜刺激征(-).头颅CT无明显高低密度影.心电图:心房纤颤.诊断为急性脑梗死,予清除氧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脱水、改善脑供血、对症治疗.

  • 子宫肌瘤合并肌壁间妊娠漏诊1例

    作者:蒋雪霞;孟君

    何某,女,42岁,已婚,农民,汉族.因主诉:不规则阴道流血2+月,B超发现盆腔包块1d.于2012年05月16日入院.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律,1月份因孕4+月自然流产,阴道流血10d后止,当时未予重视未就诊.3月初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少,色淡红,多次至区中心卫生院及区人民医院就诊,查妇科B超提示子宫肌瘤(未见验单).予口服止血药物治疗后(具体不详),症状未见明显缓解.现因阴道流血仍未净,出血量增多,故于昨日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查妇科B超示:(1)子宫肌瘤(4.9 cm×5.0 cm) (2)宫颈肥厚(3)右附件区囊性回声(2.1 cm×1.5 cm),建议随访.医师建议住院治疗.症见:精神可,阴道少量流血,色淡红,无恶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心慌,无腹痛腹胀,带下量多,色白,有异味,胃纳可,二便调,夜寐安.既往史:既往体健.

  • 胃镜下夹闭食管胃吻合口瘘1例

    作者:胡建军;谢晓平;孙家驹;贺兴

    患者苏某,男性,49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来院就诊.入院查体:消瘦面容,双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查体无异常.胃镜报告:距门齿20cm处见食管环壁狭窄,黏膜糜烂,触之出血,胃镜通过困难.取活检病理报告:食管鳞状上皮癌.胸部CT扫描见:第三、四胸椎水平,食管壁增厚.经常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气管双腔插管下,经左胸两切口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手工吻合.术后第7天患者出现发烧,吞服美兰后颈部伤口下端及左胸引流管内有蓝色液体流出.考虑为"食管胃吻合口瘘".故禁食、深静脉营养.拆除颈部伤口缝线,敞开颈部伤口下端引流.保持胸管引流通畅.术后第10天,患者胸管引流减少,体温正常,但颈部分泌物仍多.术后第20天,行无痛胃镜检查发现:吻合口左前壁见一长径约5 mm之卵圆形之瘘口(见图1:瘘口).

  • 兄妹共患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

    作者:张昊翔;魏立;王磊

    患者A,女,藏族,17岁,因"腰痛、腹痛伴面部浮肿1个月"于2011年3月收入我科.体温37.4℃;右侧肾区叩击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WBC 1.1×109/L,Hb 82 g/L,PLT 29× 109/L.Cr41.2 μmol/L,LDH 1 328 U/L,AST 122U/L,ALP 232 U/L,Tbil 15.7 μmol/L,ALB 27.9 g/L,TBA 24.0 μmol/L.PT17.4 s,TT 16.7 s.网织红细胞计数4%.骨髓涂片提示IDA.外周血涂片可见组织细胞吞噬象.心电图正常.肌钙蛋白(-).胸片:双肺广泛斑片状阴影,不排除感染.全腹CT:脾大;右肾积水.诊断:全血细胞减少待查;嗜血细胞综合征(HPS).予抗感染、输血支持治疗.患者全身情况进行性恶化,入院4d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

  • 胸腺肽α1辅助治疗老年COPD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洋;马经平;张家洪;陈少华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并了解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α1辅助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血气分析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各指标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治疗辅以胸腺肽α1能明显提高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疗效,并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 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辅助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龚文魁;王美容;何建伟;李丽;周幼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复合瑞芬太尼辅助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12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右美托咪啶组(D组);右关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DR组);瑞芬太尼组(R组).D组与DR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15 min静脉泵注DEX.记录入室后静卧10 min (T0)、注药后5 min(T1)、10 min (T2)、15 min(T3)、切皮即刻(T4)、处理上级时(T5)、切除腺体时(T6)、术毕时(T7)的平均动脉压(MAR)、心率(HR)、OAA/S及Ramsay 镇静评分,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结果:与D组比较,DR组MAP及HR于T5、T6时降低(P<0.05);与R组比较,DR组MAP及HR于T2~ T6时降低(P<0.05).与D组及R组比较,DR组E、ET、Ang-Ⅱ于T5~T7时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辅助静脉麻醉能更好地抑制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褚卫明;那丽颖;黄利华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拉米夫定组42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42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阿德福韦酯10 mg/d.均给予常规护肝及支持对症治疗.在治疗24、48周时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两组ALT复常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V DNA均较基线值降低,且随治疗时间延长降低更明显;治疗24周时两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相似,治疗48周时B组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治疗后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未见统计学差异;B组患者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拉米夫定相比可以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值得临床推广.

  • 丁卡因胶浆全麻患者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田香

    目的:观察丁卡因胶浆在全身麻醉时气管插管及拔管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丁卡因胶浆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丁卡因胶浆组在麻醉诱导前采用气管导管套囊部涂擦丁卡因胶浆2.5 g,再行插管;对照组无特殊处理,诱导后直接插管.两组患者均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1 min (T2)、拔管前1 min (T3)、拔管后1 min(T4)、拔管后5 min (T5)、拔管后30 min (T6)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麻醉至拔管时间、拔管时躁动例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至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组拔管时5例躁动,C组拔管时20例躁动.组间比较:T1及T3时间点两组患者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组T2、T4、T5、T6时间点SBP、DBP、HR均低于C组同一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D组各时间点比较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2、T4、T5、T6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均高于T1时间点,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卡因胶浆能降低全麻术中插管时、拔管后的心血管反应,并且能减轻拔管后患者的声嘶、咽喉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 自制弯钩与使用膀胱镜拔女性双J管的对比

    作者:商昌欢

    双J管的拔取方式多样,有经膀胱镜、弯钳钳取及联合B超钳取、双J管带线法等,作者自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对56例女性患者分别采用膀胱镜和自制弯钩拔取双J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成年女性,年龄18 ~ 70岁,平均45岁.其中50例为上尿路手术留置双J管作内引流,6例为逆行插双J管.双J管留置时间为3~4周.1.2 弯钩的制作方法 选用气管导管芯,去掉塑料表皮,或使用骨科克氏钉,前端弯成"η"型,导管长约20 cm,回弯部分1 cm,口宽0.5 cm.

  • GAL-3、CK19、HBME-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帅;任建强;潘炯

    目的:通过比较Gal-3 (Galectin-3)、CK19、HBME-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良性甲状腺病变中表达的差异,探讨这三种分子标志物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80例良性甲状腺组织中Gal-3、CK19、HBME-1三者的表达情况.结果:Gal-3、CK19、HBME-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2.5% (73/80)、97.5%(78/80)、96.3%(77/80),绝大多数强阳性表达;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5%(22/80)、16.3%(13/80)、13.8%(11/80);正常甲状腺组织均表达为阴性.三种分子标记联合检测用于区别甲状腺乳头状癌及良性病变其灵敏度为:76.0%,特异度为100.0%,正确率为88.0%.结论:Gal-3、CK19、HBME-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病变,其检测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良性病变之间的鉴别诊断.

  •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作者:田红;王茂鑫;陈捷

    目的:应用寡聚核苷酸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应用包括人类全基因组47 000个转录本的Affymetrix U133plus 2.0 Array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3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组织,3例正常鼻黏膜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并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和路径分析.结果:基因芯片筛选出大量差异表达的基因,显著上调的基因数有912个,下调的基因数有1 174个,一些参与重要细胞功能的基因路径中的多种基因呈现明显的差异表达,包括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相互作用、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Jak-STAT信号转达通路等.结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基因表达谱与正常对照组织间存在明显差异,一些基因及其涉及的基因路径的表达失调可能与疾病发病机制相关.

  •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对HepG2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刘瑶;黄文峰;黄才斌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对HepG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HepG2瞬时转染HBX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X(HepG2/HBX),转染pcDNA3.1的HepG2细胞和未转染任何质粒的HepG2细胞分别作为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转染后48 h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的变化;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RT-PCR检测PEG10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为(4.8±1.8)%,空白和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9±1.4)%和(11.7±2.2)%,P< 0.05.实验组细胞体外侵袭力增强(P<0.05),PEG10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HBX通过上调PEG10的表达,抑制HepG2细胞凋亡并增强其体外侵袭能力.

  • 多种荧光探针联合检测在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方鹏;张国平;曹鹏飞;徐宏向;高银;赵谢兰;李晓林;陈方平

    目的:探讨多种荧光探针检测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GUS)患者1q21扩增、13q14缺失、P53基因缺失发生情况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q21、RB1、D13S319及p53四种DNA序列特异性探针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19例MGUS患者上述各种核型异常.结果:19例MGUS患者中,1q21扩增1例(5.3%);13q14缺失3例(15.8%),其中RB1、D13S319探针同时检出1例13号染色体异常;P53基因缺失1例(5.3%);上述核型异常总的发生率为26.3%.结论:13q14缺失在MGUS中发生率较高,多种荧光探针同时检测可提高检出率,多探针FISH技术有望成为MGUS的新评价标准,可作为MGUS的常规检查方法.

  • Livin和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马玉英;张朝霞;陈素琼

    目的:探讨Livin和半胱天冬蛋白酶-3 (Caspase-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76例胃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Livin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2)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胃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Livin和Caspase-3分别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Livin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3)Livin阳性组平均凋亡指数(AI)低于阴性组(P<0.05);Caspase-3阳性组AI高于阴性组(P<0.05).(4)有随访结果的56例中,5年总生存率为46.8%.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Livin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1) Livin和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导致细胞凋亡不足,可能是胃癌形成的机制之一.(2)Livin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

  • 腹部卒中4例误诊分析

    作者:蒋薇;陈小苑

    腹部卒中是指自发性腹腔内出血、自发性肠系膜血管破裂出血,又名腹部中风.该病罕见、凶险、诊断困难、病死率高,是临床医师不太熟悉的危重急腹症.2006年至今,笔者医院收治的术前误诊、于腹腔镜盆腔探查术中、术后确诊为腹部卒中的患者共4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0、22、24、29岁.1例发病前2个月有盆腔炎病史,1例停经40d,余2例无基础病.

  • 经皮膀胱穿刺联合TUPKP治疗BPH合并多发性膀胱结石

    作者:曾四平

    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我们采用经皮膀胱穿刺造瘘、输尿管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联合TUPKP治疗BPH合并多发性膀胱结石23例,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年龄59~81岁,平均68岁.均有膀胱过度活动症及排尿困难等BPH临床表现,所有的病例均经直肠指诊、KUB平片、超声、PSA及尿流动力学检查证实为BPH合并膀胱结石,其中有3例膀胱手术史.23例均为多发性膀胱结石,结石直径0.8~4.0 cm,平均1.8cm;前列腺重量35~ 110 g,平均55 g;IPSS评分18 ~ 30分,平均22分,QOL评分4~6分;大尿流率4 ~ 10 mL/s,平均为7mL/s.

  • 闭孔疝18例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作者:葛清萌;胡允胜;郭军号;蔡逊

    闭孔疝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盆腔疝,约占所有腹壁疝的0.05%~1.4%[1],好发于消瘦、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老年女性.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表现为反复发展性肠梗阻或患侧股部疼痛,术前误诊与漏诊率较高,若延误治疗易引发疝绞窄、肠穿孔及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2].因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8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高龄重度骨质疏松症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技巧与策略

    作者:冯灿林;黎霭云;梁灿荣;刘燕新;关信潮;白波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高龄患者的常见骨折.2005年6月至2012年1月我院选用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重度骨质疏松症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66例,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6例,男24例,女42例.年龄85 ~ 102岁,平均89岁.左侧29例,右侧37例.所有患者有内科等科并存症不宜长期卧床,以避免因内固定术后卧床时间长而导致全身性严重并发症,并患有重度骨质疏松症.股骨转子间骨折按Tronzo-Evans分型:Ⅰ型0例,Ⅱ型6例,Ⅲ型30例,Ⅳ型26例,V型4例.所有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非病理性骨折.

  • 肥胖患者行全腔镜下心内直视手术的诊治体会

    作者:夏春秋;仲崇俊;王春战;程云阁

    微创外科是现代外科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电视胸腔镜(腔镜)技术是微创外科的重要方法,自腔镜技术在心血管外科领域得到应用以来,现在完全电视胸腔镜(全腔镜)下心脏手术的适应证正逐步扩大,但患者的肥胖给全腔镜心脏手术造成一定困难,有时被迫改行常规切口手术[1].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我们采用外周体外循环全腔镜下心脏手术11例,其中肥胖患者3例,我们采取多种方法改善显露,取得了较满意的手术效果,初步体会如下.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神经传导速度研究新进展

    作者:胡莉琴;王春芝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普遍的成人运动神经元病,1869年由Charcot首次报道,是一种快速进展的、致命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变性病,主要累及大脑皮质、脑干和脊髓的神经元.这种广泛的神经元退化会导致肌无力、萎缩及痉挛.ALS病程是分阶段的,病因及发展过程形式多样,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来缓解其进展[1],利鲁唑也只能延长2~3个月的生命,80%~90%的患者从出现症状开始平均2~3年死亡[2].尽管目前ALS有适用的诊断标准,但因其临床特征多变性及缺乏生物学标记,诊断仍很困难.神经传导的研究对于诊断ALS是一种相对精确的方法,对于早期诊断、诊断疑似ALS排外其他原因引起的疾病方面很重要[3].在此就ALS的神经传导速度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 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评估

    作者:刘金涛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免疫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与疾病相关自身抗体被发现[1].重视自身抗体检测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ALDs)检出率具重要临床意义[2],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cirrhosis,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及其间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s,OS)[3]等,特点是在肝脏出现病理性炎症损伤的同时血清中可发现与肝脏有关循环自身抗体[4],自身抗体检查有重要意义.

  • 风湿性疾病贫血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作者:王佳;刘毅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类多系统、多脏器受累的疾病,血液系统异常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在疾病初期即可出现,易误诊为单纯血液疾病,如贫血、白细胞异常及血小板异常等,其中又以贫血为血液系统常见的改变,且贫血程度与疾病的活动度密切相关.故深入了解风湿免疫性疾病贫血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对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损害具有重要意义.1 风湿性疾病贫血的流行病学及分类 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及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伴发贫血为多见.

  • 糖代谢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

    作者:刘洋;许新华

    早在1959年,Joslin等[1]就报道了肿瘤和糖尿病在同一患者出现的问题,但当时尚缺乏有力的证据.1960年,两者的联系在一人口普查时被再次提出:肿瘤更易出现在有糖尿病的患者[2].2009年12月,美国糖尿病学会和美国癌症协会联合发布了一项公告,即2型糖尿病(T2DM)与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增高有关,且与无糖尿病的癌症患者相比,有糖尿病的癌症患者短期、长期病死率增加.由此关于糖尿病和癌症之间的关联性成为研究的热点.经多项流行病学、临床观察显示,两者有着某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并有相互促进的作用.现将关于糖代谢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综述如下.

  • 基于Rho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作者:鲁秀敏;邱春红;崔会会;王永堂;伍亚民

    脊髓损伤(SCI)后轴突再生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髓磷脂抑制分子的存在.尽管不同抑制分子上游信号通路不尽相同,但终均通过共同的信号分子Rho小GTP酶介导轴突再生的抑制作用.因此Rho的活化是不同抑制分子阻碍轴突再生的共同信号通路.目前动物实验中相关脊髓损伤修复的一些有效治疗方案已取得一定进展并开始向临床试验转换.本文将进一步探讨以Rho为靶点治疗SCI的策略及其在基础与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 辛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构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影响

    作者:周程;刘福林;李鹤飞;李亚琴;周晓东;徐占稳

    目的:通过研究辛伐他汀干预治疗兔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斑块组成结构及兔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及其二者的相关性,探讨MIF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意义及辛伐他汀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腹主动脉球囊拉伤、高脂饲养构建的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辛伐他汀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组;观测各组实验对象腹主动脉斑块纤维帽厚度,并获得纤维帽的厚度与脂核横截面厚度的比值;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斑块纤维帽较薄,脂核相对较大,他汀干预治疗组斑块纤维帽厚度明显高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而脂核厚度则相对较小;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MIF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干预治疗组MIF水平较模型组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干预可以改变斑块的组成结构,降低MIF水平,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更加趋于稳定.

  • 药用真菌杨树菇活性组分对荷瘤小鼠的生殖毒性

    作者:梁一;白娟;孙慧

    目的:研究药用真菌杨树菇活性组分对荷瘤小鼠的生殖毒性影响.方法:使用HP-20大孔吸附柱分离杨树菇抗肿瘤活性成分Yt成Yp、Ys,构建荷H22小鼠模型,瘤内注射活性组分(2.5 mg/kgYp、2.5 mg/kgYs、5 mg/kg Yt),通过小鼠体重变化、雄鼠睾丸组织切片、精子活力及活率来研究活性组分的生殖毒性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瘤内注射Yp、Ys、Yt对荷瘤小鼠的体重及精子活力无显著性影响,睾丸组织也无明显病理变化,但显著地抑制精子活率.结论:杨树菇抗肿瘤活性成分可能会有雄性生殖毒性,需要进一步的分离纯化促进其合理利用.

  •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CA-1+/CD45+/CD31+亚群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

    作者:贺继刚;沈振亚;滕小梅;余云生;叶文学;黄浩岳;丁英龙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BMSCs)亚群SCA-1 +/CD45+/CD31+在心肌修复中作用.方法:以小鼠心脏干细胞表面分化抗原检测mBMSCs后以CD45、CD31为标准分选得到四个亚群.各亚群及未分选群和心肌细胞共培养后检测α-actin、Cx43、Desmin、cTnI的表达.将SCA-1 +/CD45+/CD31+注入心梗小鼠体内完成心功能测定及心脏DIR成像检查.结果:各组均表达心肌特异性分化抗原.SCA-1+/CD45+/CD31+表达的量更多.心脏彩超及心脏DIR成像提示SCA-1 +/CD45+/CD31+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其他亚群及未分选群.结论:mBMSCs为一多克隆的细胞群体.SCA-1 +/CD45+/CD31+向心肌定向分化及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其他亚群.

  • 清胰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结肠黏膜下神经节VIP神经元的影响

    作者:李小玲;林中;郑清华;袁园;程晓雯;刘颖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服用清胰汤前后结肠黏膜下神经节(submucosal ganglia,SG)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immunoreactive,VIP-IR)神经元变化.方法: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制作SAP大鼠模型,进行小肠推进比测定及胰腺病理评分的比较,通过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结肠SG的VIP神经元比例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AP组胰腺病理损害重,小肠推进比减低,结肠SG的VIP-IR神经元表达增高(P<0.05);清胰汤组的表现则介于SAP组及假手术组之间(P<0.05).结论:清胰汤能改善SAP早期胃肠动力紊乱,可能与肠神经系统VIP阳性神经元重塑有关.

  • 食蟹猴肝纤维化不同阶段对丙泊酚代谢的影响

    作者:刘辉梅;庾俊雄;丁可;谭永星

    目的:通过制备食蟹猴肝纤维化模型观察不同程度肝纤维化对丙泊酚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食蟹猴14只,采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高脂饮食和饮酒精造模,于造模前、造模后第4、8、12、16周末将动物分为M0、M1、M2、M3、M4组,以氯胺酮+东莨胆碱+咪达唑仑肌注麻醉动物30 min后输注丙泊酚8 mg/(kg·h)60 min,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HPLC法测丙泊酚血浆浓度,记录苏醒时间.结果:S0、S1、S2、S3、S4期分别为14、12、10、8、7只,S4期与S3、S2、S1、S0期比较,TP、A/G改变明显(P<0.05);食蟹猴苏醒时间在S4期比前四期明显延长(P<0.05);丙泊酚血浆浓度在苏醒时无变化(P>0.05),其余时间的血浆浓度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增大,S4期与前4期比较明显增加(P<0.05).结论:食蟹猴早期肝纤维化不影响丙泊酚的代谢;但是肝纤维化S4期,丙泊酚的代谢减慢,停药后食蟹猴苏醒时间延长.

  • 小蔓长春花提取物对脑梗死大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靳萍奎;姜相明;顾平;王彦永;崔冬生;耿媛;赵红敏

    目的:研究小蔓长春花提取物(vinca minor linn extract,VML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线栓法可逆性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模型,并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观察不同时间点VMLE对MCAO大鼠神经行为、认知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VMLE能使MCAO大鼠的神经行为明显改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认知功能明显提高.结论:VMLE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很好的脑保护作用.

  • 节力原则在髋部骨折患者翻身的应用效果

    作者:萧佩多

    目的:探讨节力原则方法在髋部骨折患者翻身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96例髋部骨折患者分为传统翻身组、床单翻身组和节力翻身组,各32例,观察患者及操作者的主观感受,观察患者翻身后患肢疼痛评分等.结果:节力原则方法翻身在患者主观舒适比率,对护理满意度及操作者主观省力感受比较均优于传统翻身组、床单翻身组.结论:节力原则方法翻身综合考虑了髋部骨折患者安全、患者参与、人体力学原理,有效地保障了患者安全,减轻了患者痛苦,而且更加省力,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是一种安全、简便、高效的翻身法.

  • 初产妇产后母亲角色适应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玲

    目的:对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方法:选择200例初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母亲角色适应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情况评价量表、母亲应对方式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共收集合格问卷182份,母亲角色适应总分为(52.47±6.25)分,其中适应良好74例(40.7%)、适应中等78例(42.9%)、适应差30例(16.5%).婚姻状况、是否计划妊娠、丈夫关心程度、社会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为母亲角色适应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产科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 CT增强检查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作者:罗民;闭崎成;陈其锋;谢董悦;梁小琼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标准在CT增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参与CNP标准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在检查时间、造影剂渗漏、因注射故障导致检查中断、护理差错、患者满意度及合作者CT技师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检查时间、因注射故障导致检查中断,患者、技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NP标准化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能提高患者和合作者满意度.

  • 护理干预在限制会阴侧切中的临床探讨

    作者:宋亚琴;马锦琪;徐惠英;宣凌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分娩过程中限制会阴侧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3个月18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传统组与观察组各180例.在分娩过程中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传统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结果:应用护理干预后,会阴侧切率明显下降,P< 0.05.结论:分娩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限制会阴侧切.

  • 新疆乌鲁木齐市2009-2011年非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王泉;吴龙章;李君莲;綦迎成;许苗;马瑞英

    目的:了解和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3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感染趋势、分布及耐药情况和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NTM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3年间新疆乌鲁木齐市患者痰标本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菌株,按照中国防痨协会制定的《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进行分枝杆菌菌型鉴定.对鉴定为NTM的菌株采用比例法进行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和乙胺丁醇(EMB)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3年间共收集到3 674株分枝杆菌,其中分离出NTM 183株,占4.98%.对INH、SM、RFP和EMB的耐药率分别为97.3%、92.9%、73.2%和78.1%.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发热、咯血等,其临床症状酷似MTB引致的结核病,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疗效差甚至无效.结论:NTM肺病的临床特征无特异性,病程长,常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差并呈现高度的耐药性.因此如何解决NTM肺病临床治疗差,是迫在眉睫而又亟待解决的一道重要难题.

  • 临床医学实验室非配套试剂使用性能验证

    作者:周锡铧;邸玉玮;戴耀宗;董晖;黎艳湘;马建宏

    目的:以AU产淀粉酶试剂(AMYX)为例,探讨临床医学实验室在使用非配套试剂前,进行多项要素性能验证的方法.方法:取低、高值两份临床新鲜血清样本,重复检测10次,计算均值、SD、CV%,评估使用AMYX试剂检测的批内重复性.检测高、低两个水平液态人基质血清质控物,1次/d共20 d,计算均值、SD、CV%,评估批间检测变异.收集在34~1 233U/L范围内的20份新鲜血清样本,使用配套试剂、AMYX分别双份检测,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2提供的方法进行比对,验证准确度.用高、低值临床血清样本配制6个浓度混合样本,双份检测,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6-A进行AMYX线性范围的评价.使用AMYX试剂检测20份来自健康人的新鲜血清样本,验证正常参考范围是否适用.结果:AU产淀粉酶试剂(AMYX)的批内检测低值样本CV为2.87%,高值样本CV为1.49%.批间检测低水平质控物CV为1.80%,高水平质控物CV为2.00%.与配套试剂比较,y=0.98x-0.62,R2=0.998,以1/4CLIA'88TEa(30%)=7.5%为可接受标准,估计误差SE=9.4U/L< 37.5 U/L.在31.5~1 233 U/L范围内,AMYX检测结果符合一次方程,呈线性.20份来自健康人的新鲜血清样本检测结果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结论:AU产淀粉酶试剂(AMYX)与仪器配套试剂(AMY)检测结果可比,其批内、批间变异符合实验室要求,线性范围与厂家提供的一致,正常值参考范围适用,AMYX可用于临床实验室日常检测.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俊玮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并发症,与骨痛、骨折、肌肉功能、心血管疾病、性功能、免疫功能、瘙痒症及钙化等有关,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1].1 对SHPT发病机制的研究 在细胞外高磷、低钙及血清骨化三醇明显降低的持续影响下,甲状旁腺素(PTH)的合成和分泌增加.同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表达增加使肾脏残留的1-羟化酶的表达下调,导致骨化三醇缺乏.近年来对磷调节分子机制的研究表明FGF-23和其受体FGFR1在其中起重要作用[2].FGF-23是一种激素,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生成的产物,由高磷和骨化三醇刺激产生.FGF-23与FGFR1相结合并使其活化,后者仅在与Klotho跨膜蛋白同时表达,即作为Klotho-FHF受体复合物时才发挥其功能.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