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维生素B12与利多卡因混合穴位封闭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刘京津

    目的:观察维生素B12与利多卡因混合穴位封闭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治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维生素B12加利多卡因穴位封闭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消炎痛片治疗。治疗后行疗效评估,并于3个月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维生素B12加利多卡因穴位封闭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疗效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有利于患者康复。

  • 温针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琛霓

    目的:探讨温针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治疗疗效.方法:用针刺配合艾炙法对以功能紊乱及结构紊乱为主的56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痊愈45例(80.4%),有效11例(19.6%).结论:温针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穴位点压配合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明哲

    目的 探讨穴位点压配合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月9月收治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配合自主康复锻炼的同时,给予口服解热镇痛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点压配合超短波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2个疗程治疗,观察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和72.3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穴位点压配合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有明显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针刺配合艾灸、TDP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50例

    作者:徐冬梅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TDP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均行针刺配合艾灸、TDP照射治疗.结果:50例中痊愈30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针刺配合艾灸、TDP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满意.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应及早介入针灸综合治疗.

  • 多种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刘义;刘淑云;孙云廷;舒春华;石秀莲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调制中频,超声波联合电针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即治疗A组(激光、中频组)和治疗B组(超声波、电针组)和对照组(局部封闭),每组各60例患者,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A、B组患者在关节疼痛、开口度或关节弹响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在治疗10 d左右时基本痊愈,而对照组患者于治疗18 d时基本治愈.治疗A、B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半导体激光联合调制中频、超声波联合电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疗效显著,疗程短.

  • 自咬舌为表现的癔病性颞下颌关节紊乱1例分析

    作者:张勇;刘月栓;张文广

    现将以反复咬舌为表现的癔病性颢下颌关节紊乱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19岁,大学新生.吃辛辣食物时突然出现右侧咀嚼肌紧张痉挛.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情绪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冬叶;叶菁菁;周凤;黎珏君;黄秋雨;万丽红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情绪及其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简明心境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6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91.33±16.38)分,处于中等水平;情绪总分为(37.93±17.0)分;应对方式中得分排序由高至低为:面对(18.81±3.65)分、回避(15.44±4.26)分、屈服(10.41±5.04)分.应对方式中的屈服维度与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情绪总分呈正相关(r=0.463,P<0.001;r=0.187,P<0.05),回避和面对维度与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情绪总分呈负相关(r=-0.286,P<0.01;r=-0.175,P<0.05;r=-0.171,P<0.05;r=-0.221,P<0.01).结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情绪与其应对方式相关.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上应指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颞下颌骨关节病的研究展望

    作者:邢超;张志光

    颞下颌骨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重建功能退化的关节软骨对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仍然是一个挑战。近期的研究表明MSCs具有个体的免疫调节功能并且通过细胞之间的相互接触,分泌各种因子能激活骨关节病软骨的内源性再生。本文就MSCs的生物学特性、关节内注射MSCs治疗骨关节病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MR成像在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治疗方法选择中的价值

    作者:张斐韫;来丹萍;章燕珍

    目的 探讨MRI在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治疗方法选择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1.5 T超导MR,对连续选取的72例MRI确诊为单侧(66例)和双侧(6例)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患者的双侧颞下颌关节,完成开口和闭口斜矢状面T2WI和质子密度加权像扫描,得到78侧可复性盘前移图像.根据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需要治疗的重症状组(45侧关节)和暂时观察的轻症状组(33侧关节).由2名放射科医师完成两组关节盘前移程度的测量,评价关节盘形态(双凹形,双面形、双凸形、圆形、折叠扭转形和后带增宽形)和关节渗出(无渗出、少量渗出、中等量渗出、大量渗出)的情况.2名医师图像评价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两组关节盘前移程度的比较应用t检验,关节盘形变和关节渗出等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名医生对关节盘形态和关节渗出评价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816和0.832,P值均<0.01).重症状组和轻症状组关节盘平均前移角度分别为(54.2±10.9)°和(46.4±9.0)°,重症状组关节盘前移程度明显大于轻症状组(t=3.37,P<0.05).两组关节盘形态改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P=0.277),重症状组关节盘形态改变以后带增宽形为主,轻症状组以双面形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65和5.67,P值均<0.05).两组关节渗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P=0.312),但中等量以上关节渗出发生率在重症状组更高(χ2=6.55,P<0.05).结论 MRI有助于客观判断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的严重程度,帮助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咬合干扰致大鼠咬肌组织蛋白基因产物及P物质表达变化

    作者:曹烨;李锴;傅开元;谢秋菲

    目的: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咬合干扰后大鼠咬肌组织损伤情况以及外周神经介质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和P物质(substance P,SP)在咬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咬合干扰后咀嚼肌疼痛的外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2只)和对照组(3只),实验组粘固0.4 mm厚度全冠制造咬合干扰,对照组模拟干扰过程不施加干扰.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干扰后1、5、10、21 d(实验组每个时间点各3只)测定双侧咬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实验组动物在各时间点测试后于全麻下行心脏灌注,对照组在21 d测试完毕后全麻下行心脏灌注,取双侧咬肌组织,制备石蜡切片,对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抗PGP9.5和抗S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施加0.4 mm咬合干扰后各时间点大鼠表现出双侧咬肌机械刺激痛觉敏感;咬肌组织经HE染色未见肌纤维损伤及炎症细胞浸润;咬合干扰后PGP9.5表达在早期增高并且持续至观察结束;SP表达在5 d时到达高峰,此后逐渐减少,观察结束时与对照组相近.结论:咬合干扰所致大鼠咬肌机械刺激痛觉敏感与肌肉损伤和炎症无直接关系;咬合干扰致大鼠咬肌机械刺激痛觉敏感的初期可能存在外周敏化机制.

  • 咬合垂直距离减低的无牙颌TMD患者髁状突位置的变化

    作者:曹均凯;章捍东;刘洪臣

    目的:探讨咬合垂直距离改变对无牙颌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TMD)患者两侧颞颌关节髁状突位置的影响.方法:对无牙颌TMD垂直距离减低的48例患者恢复垂直距离前后,测量关节间隙.结果:旧全口义齿正中咬合位时,左侧髁状突前间隙左侧小于右侧,后间隙左侧大于右侧(左前1.60mm,右前2.34mm.左后2.80mm,右后1.96mm),差异有显著性.新旧全口义齿正中咬合时相比较,左侧后,右侧前后间隙的改变为新全口义齿小于旧全口义齿(左后2.32mm,2.82mm;右前1.98mm,2.34mm),具有显著性差异,左侧前,右侧后间隙新义齿大于旧义齿(左前2.02mm,1.60mm,右后2.34mm,1.96mm),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恢复无牙颌咬合垂直距离后可以使两侧髁状突位置对称,从而可以治疗无牙颌TMD.

  • 中药联合物理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全君杰;高伟业;李永青;于青松;邓裕青;周肖敏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物理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院治疗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患者共4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物理治疗组与单纯中药治疗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中药联合物理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6.36%,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1.54%.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联合物理治疗组的总体满意度为90.91%,而单纯中药组为69.23%.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物理治疗颢F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具有较好的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应用(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90例

    作者:尹杨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temoromandibulal disorders,TMD)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多用保守方法治疗.我科自2000年2月至今,应用(牙合)垫治疗(牙合)因素引起的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90例,获得良好效果.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液中NO含量变化及临床研究

    作者:王东;常攀辉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治疗前后下颌关节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方法:将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关节腔灌洗+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组(透明质酸钠组),单纯关节腔灌洗治疗组,1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下颌关节液NO含量变化.结果:无症状志愿者1例检测出微量NO(0.17 μmol/L),治疗前两组关节滑液N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透明质酸钠组比单纯关节腔灌洗组NO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对NO有抑制作用,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对关节盘前移位和骨关节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介入与咬合板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研究

    作者:郭奕;王东;彭诚;赵彤;陈晶晶

    目的:观察咬合板和透明质酸钠(SH)关节腔注射介入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颢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咬合板组(单纯戴用咬合板)、单纯SH介入治疗组(单纯关节腔内介入治疗)和咬合板联合介入治疗组,每组32例.治疗3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在开口度和疼痛方面的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3组的开口度均增加,疼痛指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咬合板联合介入组的开口度改变值大于单纯咬合板组和单纯SH介入治疗组,咬合板联合介入组和单纯SH介入治疗组的疼痛缓解程度均大于单纯咬合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联合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戴咬合板或单纯介入治疗,SH在缓解疼痛方面的疗效优于咬合板治疗.

  • 关节腔灌洗结合药物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研究

    作者:王东;查能愉

    自1991年Nitzan等[1]采用关节上腔灌洗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以来,其方法简便易行,较单纯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疗效好.本研究应用关节上腔灌洗术联合上腔药物注射治疗TMD,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张口度及疼痛变化,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 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术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近期疗效

    作者:王毅军;白庆瑞;张维军;王永秀

    九十年代初Nitzan根据关节镜的原理首先提出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上腔灌洗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1].笔者2000年1月-2002年12月用该项技术治疗了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3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 五官超短波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42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爱华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是口腔科常见的多发病,该病症状复杂,部分患者病程迁延,反复发作.1999-06~2002-06,笔者采用五官超短波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42例,并与五官超短波合感应电治疗41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 浮针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继红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咀嚼肌平衡失调,颞下颌关节各组成结构之间运动失常而引起的疼痛、运动障碍、弹响等综合症状.疼痛主要表现为下颌运动时在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出现疼痛,但不红肿.运动障碍为张口受限,但也出现开口度异常(过大)或开口型异常(偏斜或歪曲),开闭运动出现关节绞锁等.好发于青壮年,以20~30岁发病率高,30~40岁次之.开始发生在一侧,有的可逐渐累及两侧.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多属功能性紊乱,只有极少数发生器质性的骨关节改变.此外还可伴有头痛、耳病、眼病及吞咽困难等症状.2008-2011年,笔者应用浮针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0例,并与传统针刺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电针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殿全;余细明

    目的:观察电针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TMJ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电针为主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针刺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观察2组疼痛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为主治疗TMJDS疗效确切。

86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