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本刊由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主办。1980年创刊,叶剑英元帅题写刊名。本刊以反映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及驻京部队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成果和军内外科技信息为目的,介绍医教研最新成果,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促进军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医院的现代化建设。本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认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国内《中国生物学文摘》等检索刊物摘转的主要刊源。本刊属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消耗期刊(K)R102;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Z)R102;《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军医进修学院学报》以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三个版本公开发行
3个月
1. 本刊为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主管主办的大学学报类及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是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哥白尼索引(IC)收录。现为月刊,主要登载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方面的论著、病例报告、技术交流、述评、综述等。综述要求为国家级或省部级(军队)基金项目。面向全国征稿,欢迎全国医学领域的广大作者投稿。
2. 本刊免收作者审稿费与版面费。
3. 来稿需附单位介绍信。介绍信应证明内容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未一稿两投等项,如系基金资助课题或拟申报科技成果项目,请注明。
4. 本刊来稿请用Word排版、小4号字、A4纸打印。首页信息:中英文文题(论著、综述);中英文作者姓名(全部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单位、城市、邮编、国名;“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如系基金资助附基金中英文名称和编号;第一作者“作者简介”:姓名,性别,最高学位,职称,行政职务,研究方向,联系电话,Email;通信作者信息:姓名、性别、学位、职称、行政职务,英文:Corresponding author:WANG Yu-fang. Email:XXX或The first author:HUANG Li. Email:XXX。
5.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发出是否录用(修改)通知,若超过3个月未收到通知,视为不采用,请自留底稿。文稿刊出后,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杂志2本。
6. 来稿切勿一稿两投。若来稿已审定、排版或刊出,一经发现一稿两投,酌情给予处罚。
7. 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如不同意删改,请改投他刊。
8. 本刊已加入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期刊”等,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请改投他刊。
9. 投稿地址:北京市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853; 电话:(010)66936767;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影响因子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发文量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影响因子: 0.81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审稿流程:投稿-编辑初审-专家外审-主编终审-安排刊期-见刊
不是,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主管主办核心期刊杂志
投稿可以在官网http://jyjx.cbpt.cnki.net,也可以咨询我们帮你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目的 评价手术治疗伊马替尼耐药后肿瘤局部进展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34例伊马替尼治疗耐药后肿瘤局部进展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其中24例接受手术联合伊马替尼治疗(联合组),10例患者单纯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单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获益的情况,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比较手术+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伊马替尼耐药后肿瘤局部进展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原发部位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联合组患者的PFS及OS均要优于单药组(PFS:17.8个月 vs 10.5个月,P=0.019;OS:48.9个月 vs 30.7个月;P=0.011).结论 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伊马替尼耐药的局部肿瘤进展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目的 探讨海南西部地区围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危险因素,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7年海南西部地区15家医疗机构分娩的围生儿.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和对照组各1382例,收集两组的相关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CHD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异常生育史、CHD家族史、孕期吸烟、孕期饮酒、烫发或染发、孕早期感染、孕早期服用药物、孕期放射线接触史、房屋装修、工作环境污染及母亲梅毒感染与CHD发生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异常生育史(OR=2.614,95% CI:1.718~3.926)、孕期饮酒(OR=4.182,95% CI:2.956~5.862)、孕期吸烟(OR=4.526,95% CI:3.215 ~ 6.913)、孕早期感染(OR=2.317,95% CI:1.502~3.473)、孕早期服用药物(OR=5.112,95%CI:3.426~8.104)、孕期放射线接触史(OR=9.204,95% CI:5.802~20.624)、房屋装修(OR=7.318,95% CI:4.517~12.438)、工作环境污染(OR=2.873,95%CI:1.768~4.305)及母亲梅毒感染(OR=8.916,95% CI:5.308~16.127)是发生C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海南西部地区围生儿CHD危险因素众多,应针对性地加强孕期健康教育,降低CHD的发生率.
目的 分析胎盘早剥漏诊、误诊原因,提高早期确诊率,减少母儿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2011年1月-2016年6月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胎盘早剥发生率0.33%(153/45 837).轻型胎盘早剥74例(48.4%),重型胎盘早剥79例(51.6%).有明确发病诱因79例(51.6%),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因素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腰腹胀或腹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超声检出率62.9%.子宫胎盘卒中18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例.剖宫产118例(77.1%),阴道分娩35例(22.9%).死胎16例,死产2例,新生儿窒息12例,新生儿死亡1例.结论 胎盘早剥临床表现易与先兆临产、临产或胎儿窘迫等混淆;后壁胎盘、发育异常的胎盘等发生胎盘早剥时,超声容易漏诊.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对我科2015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18例HIV/AIDS合并OSAHS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重度OSAHS2例,中度OSAHS7例,轻度OSAHS9例,病因有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鼻中隔偏曲、肥厚性鼻炎.经手术治疗后,16例OSAHS症状完全消失,2例症状明显改善.术前扁桃体疾病组和鼻腔疾病组ESS评分为14.54±3.61、15.29±1.60,术后ESS评分分别为8.00±2.65、7.00±1.91,各组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AIDS合并OSAHS患者在明确诊断、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实施个体化手术治疗,对改善OSAHS症状疗效肯定.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4月于我院确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保乳手术组和改良根治术组,随访5年后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DFS)和美容效果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共纳入237例患者,平均年龄(42.03±9.65)岁.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术(110例)和改良根治术(127例).局部复发率保乳手术组为3.6%,改良根治术组为4.7%(x2=0.173,P=0.755);远处转移率保乳手术组为5.4%,改良根治组为7.0%(x2=0.265,P=0.607);DFS保乳手术组为93.6%,改良根治术组为92.1%(x2=0.233,P=0.629).保乳术后1年乳房美容效果优于改良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62,P<0.001).结论 保乳术临床疗效与改良根治术相当,但保乳术后乳房美容效果更好.
目的 分析高龄双胎妊娠产妇的临床特征,探讨孕产期的管理经验.方法 将本院产科2013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双胎妊娠产妇262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5岁者67例为高龄组,年龄< 35岁者195例为非高龄组,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孕产一般情况、孕产期并发症和母婴妊娠结局.结果 高龄组与非高龄组体质量指数、初产妇与经产妇比例、自然受孕与辅助生殖受孕、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ichorionie diamniotic,DCDA)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 diamniotic,MCDA)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龄组子痫前期[11例(16.4%) vs 14例(7.2%)]、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23例(34.3%)ys 31例(15.9%)]和产后出血[38例(56.7%) vs 42例(21.5%)]发生率均高于非高龄组(P均<0.05),早产率也高于非高龄组[47例(70.1%)vs106例(54.4%)](P=0.024);两组新生儿窒息、病理性黄疸、感染发生率以及转NICU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高龄双胎妊娠产妇的子痫前期、GDM、产后出血和早产风险更高,但新生儿不良结局风险并未显著升高.
目的 旨在研究CA19-9用于西妥昔单抗联合一线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评价及在预后预测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2012年6月-2017年6月在我中心接受以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FOLFIRI为一线方案治疗的RAS基因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78例,分析其治疗过程中CA19-9疗效评价与RECIST标准疗效评价的关系,并通过Kaplan-Meier曲线分析基线CA19-9水平正常(n=30例)和基线CA19-9水平升高(n=48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结果 与RECIST标准相比,CA19-9用于评价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的灵敏度为87.7%,特异度为70.6%,阳性预测值为86.5%,阴性预测值为72.7%,准确度为82.2%;基线CA19-9水平正常患者较基线CA19-9水平升高者PFS更长(9.40个月 vs 7.45个月,P=0.010).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一线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时,CA19-9可作为疗效评价的重要辅助指标,并对预后有一定预测作用.
目的 探讨梯度增强机算法模型在预测重症手足口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5-12月住院部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资料.使用R软件(V3.4.3)进行资料分析,分别构建梯度增强机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并对两者的模型预测性能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1137例手足口病患儿,平均年龄为2.0±1.4岁,其中男581例,女556例.对于梯度增强机和Logistic模型,其预测正确率分别为82.1%和76.4%,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95% CI:0.796~0.829)和0.752(95% CI:0.693~ 0.731).输出梯度增强机的预测变量重要性,前3位分别为白细胞计数、肠道病菌71(EV71)结果和中性细胞比率.结论 梯度增强机模型可以用于预测重症手足口病,且相比于传统Logistic算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目的 探讨在神经导航及虚拟内窥镜的辅助下,采用内镜下颞角脑室造瘘+脑室内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孤立颞角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13例非肿瘤占位引起的孤立颞角患者.将患者术前MRI数据(T1、T2、3D-SPACE等序列)导入3D Slicer软件中,三维重建患者的虚拟内窥镜,据此设计造瘘口并制订手术方案.在神经导航的辅助下,采用内镜直视下颞角脑室造瘘并释放金属支架.观察手术成功率、临床症状的改善,并定量计算颞角体积的变化.结果 纳入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4~60岁,平均年龄36.4.±15.0岁.没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有所改善,未发现症状加重及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平均随访时间24.7±20.4(4~59)个月.术后4个月孤立颞角的体积(67.41±89.9) ml较术前(100.59±108.3) ml显著下降(P=0.006),平均体积变化率为35.50%±32.03%.其中1例体积虽无明显变化,但临床症状改善较明显;1例术后1个月时体积下降20.69%,但是术后4个月与术前比较,孤立颞角体积增加24.75%,患者没有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再次加重的情况,无肢体无力症状,仍正常上班,头颅MRI可见支架位置良好但支架内有脉络丛堵塞.结论 在虚拟内窥镜及导航协助下,内镜下颞角脑室造瘘+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孤立颞角,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目的 分析术前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在预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初次确诊的63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通过ROC曲线分析寻找PLR预测淋巴结转移的佳Cut-off值,再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甲状腺髓样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ROC曲线分析得出预测甲状腺髓样癌淋巴结转移的PLR佳cut-off值是107.9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甲状腺外侵犯(OR:4.255,95%CI:1.158~ 15.640)、PLR≥107.955(OR:8.384,95%CI:1.934~ 36.353)均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术前外周血PLR值可辅助预测淋巴结转移,高PLR值预示患者淋巴结转移概率较大.
目的 分析本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谱的特征与规律.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3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于抚顺市矿务局总医院儿科门诊、病房就诊的860例患儿,通过采集鼻咽拭子标本,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分析各病毒感染与季节、年龄、性别的关系及特点.结果 共检出病毒阳性患儿273例,总阳性率为31.74%.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型(Flu-A)、流感病毒B型(Flu-B)、副流感病毒1型(PIV-Ⅰ)、副流感病毒2型(PIV-Ⅱ)、副流感病毒3型(PIV-Ⅲ)的阳性率分别为20.23%、5.23%、2.91%、1.28%、2.21%、1.98%、3.84%.在不同年龄段中,病毒总检出率高的是0~6个月婴儿组,为28.94%.呼吸道病毒在冬季的检出率高(50.92%),夏季的检出率低(7.69%).不同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检出率不同,毛细支气管炎的检出率高,为45.71%.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冬季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及呼吸道疾病的检出率均有差异.病毒的早期识别可减少误用和滥用抗生素,指导临床诊疗.
负压创面疗法引入临床以来对难愈性创面的治疗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了解有助于指导临床应用或改进其设计.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负压创面疗法研究的新进展,将其作用机制分为两方面进行综述:1)宏观层面的物理作用,包括牵拉作用、界面应力作用、流体清除和创面环境控制;2)微观层面的分子调节,包括诱导细胞因子生成、减轻炎性反应、增加神经肽含量和改变细菌负荷促进愈合作用.
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根部出脑干区(root exit zone,REZ)被微血管压迫后,神经表现出异常兴奋状态,以阵发性抽搐为主要症状.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常用方法,有助于消除局部血管压迫,恢复面部神经的功能.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关键是责任血管的辨别,分开压迫神经根部的责任血管,解除其对面神经的压迫.神经电生理监测通过识别责任血管、记录面神经支配肌肉判断减压是否到位等功能配合微血管减压术用于治疗面肌痉挛效果显著.本文就异常肌反应(abnormal muscle response,AMR)、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异常肌反应和Z-L反应(Z-L response,ZLR)联合作用等神经电生理监测手段应用于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时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阐述.
热射病(heat stroke,HS)是指严重危及生命的致死性中暑,大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功能损伤.高热、炎症反应、热应激等是导致CNS损伤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也是导致H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了解HS的CNS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方法,有助于提高对HS疾病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救治,从而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和低免疫原性的干细胞,其可在炎性因子的作用下通过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调节自然杀伤性细胞活性、阻止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分化和调节固有免疫细胞等多种途径发挥抗炎作用.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它也能够分化为脂肪、骨、软骨等多种组织细胞.多项实验表明,MSCs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炎症性肠病、急性肺损伤及其他炎性疾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胸椎管狭窄症(thoracic spinal stenosis,TSS)发病机制不详,致病原因多样,包括遗传、局部力学因素、老年性退变、内分泌因素及微量元素代谢异常等.TSS常同时存在胸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及黄韧带骨化等多种病理变化,且患者常同时伴颈、腰椎疾患,病变累及的节段范围不定,可仅1节段受累,也可发生于全胸椎,所以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手术治疗是其唯一有效的方法,若不及时手术解除致压因素,则会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手术损伤脊髓的风险较大,术后极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本文对该病病因、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肾脱细胞支架是生物人工肾重要的材料支撑,理想的肾脱细胞支架应具备血管网络和独特的组织特异性结构,既有与天然组织相同的机械强度,又能提供微观和宏观的组织框架结构,利于细胞增殖分化,终完成工程化的器官构建.本文就肾脱细胞支架的制作方法及质量评价、脱细胞支架再细胞化、肾生物打印技术、未来发展潜力及面临的挑战等做一综述,为未来实践提供参考.
PET/CT和PET/MRI是多模态分子影像学检查技术,分别整合了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与CT和MRI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妇科肿瘤临床诊断中.本文阐述了PET/CT和PET/MRI在宫颈癌患者诊断分期、临床决策、疗效评估及复发评估中的临床应用,并对目前相关循证医学证据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YAP1和P53蛋白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 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B-NHL)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经病理科确诊的60例B-NHL(病例组)与25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对照组)中YAP1和P53蛋白的表达,60例B-NHL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 49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7例,套细胞淋巴瘤4例,后两者归为惰性组B-NHL.结果 YAP1在B-NHL中的总体表达阳性率为68.3%,其中在DLBCL中的表达率为61.2%,惰性组B-NHL和对照组的阳性率均为100%,YAP1蛋白在DLBCL表达阳性率低于惰性组B-NHL和对照组(P均<0.05).P53在B-NHL中的总体表达阳性率为16.7%,其中在DLBCL和惰性组B-NHL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8.4%和9.1%,在对照组中未见表达.P53在B-NHL和对照组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AP1和P53在B-NHL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YAP1可能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参与了部分B-NHL的发生发展,但与P53蛋白表达无关.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及8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中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26.34±4.22)μg/L vs(37.25±5.10)μg/L,P=0.000];PD-1+及CD4+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56.83±4.12 vs 62.31±3.89,24.12±5.44 vs 33.54±4.12,P均<0.05),CD8+及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26.31±5.19 ys 23.31±4.28,0.82±0.24 vs 1.31±0.32,P均<0.05);胃癌患者外周血中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PD-1+及CD4+T细胞亚群及CD4+/CD8+呈显著正相关(r=0.716,r=-0.679,r=-0.537,P均<0.05),与CD8+T细胞呈显著负相关(r=-0.624,P< 0.05).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低于健康人群,其与PD-1+、CD4+T细胞亚群及CD4+/CD8+呈正相关,与CD8+呈负相关.
目的 比较三维立体培养(3D)的间充质干细胞与传统贴壁培养(2D)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探索前者在细胞移植治疗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分离人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别运用传统贴壁和改良的三维立体方法培养间充质细胞;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两种不同培养方式下的细胞变化,同时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二者凋亡情况以及细胞直径,应用RT-PCR和ELISA的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其分泌营养因子和抗炎因子的能力.结果 3D间充质干细胞大小均一,成球形聚集生长;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显示在细胞凋亡方面,两种培养方式无统计学差异(91.6% vs 96.0%,P=0.234);3D间充质干细胞的直径明显小于2D间充质干细胞(10.15 μm vs 16.31 μm,P< 0.001),降低了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PCR结果示3D间充质干细胞的分泌营养因子(VEGF,NT-3)和抗炎因子(IL-4,IL-10,IL-11,IL-13)能力明显增强(P均<0.05);ELISA结果示3D间充质干细胞在VEGF的表达上明显强于2D间充质干细胞(222.50±1.23 pg/ml vs 118.07±6.75 pg/ml;P=0.002).结论 相比于2D间充质干细胞,3D间充质干细胞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可作为将来细胞移植治疗临床试验的种子细胞.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报道不少,但引起对称性脑白质病变少见[1].我院成功救治1例对称性脑白质病变的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病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 患者女,22岁,未婚,学生,河北保定,主因“间断发热6d,间断抽搐、意识不清19 h”入我院.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部发育畸形,由体循环动脉供血,与正常支气管相通或不相通,形成无呼吸功能的囊肿.肺隔离症分叶内型和叶外型.叶内型和正常肺组织有共同的胸膜,而叶外型有独立的胸膜[1].叶外型肺隔离症在成人中常诊断为偶发的腹膜后肿瘤,确诊通常依靠外科手术切除后行病理检查[2].我科收治1例叶外型肺隔离症合并支气管源性囊肿疑诊腹膜后肿瘤的患者,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extrinsic allergic alveolitis,EAA),是由于易感个体反复吸入各种抗原物质引起的一种过度免疫反应综合征[1].因抗原物质引起的炎症反应不只局限于肺泡,也包括末端细支气管、肺泡及其周围间质组织,又被命名为“过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HP)”.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多不典型,可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等.肺部影像学亦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率高.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我院呼吸科诊治的1例EAA患者的发病、诊断、进展、治疗、痊愈等过程,着重阐述EAA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罗道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是一种易误诊、易复发、病因不明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于1969年首次被Rosai和Doffman描述为一种罕见的临床病理实体[1],常见的症状是大量无痛颈部淋巴结病变.本文报告1例以鼻腔肿块伴间断鼻出血发病、多次术后复发的病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于无伴发淋巴结病变的鼻腔肿物鉴别的认识.
临床治疗应以优化患者预后为目标.干预者、干预手段和疾病风险三者共同决定了患者的预后.循证医学方法侧重于研究干预手段和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技术的进步使得将干预者因素纳入预后评价成为可能.因此,笔者提出“预控医学”的理念:以患者预后为终导向,以统计分析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方法相结合,审慎评价疾病风险、干预手段、干预者三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在患者可选择的范围内,判断优干预者及相应优干预手段预控疾病风险,终实现患者利益的大化.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9 | 01 02 03 04 |
1998 | 01 02 03 04 |
1997 | 01 02 03 04 |
1996 | 01 02 03 04 |
1995 | 01 02 03 04 |
1994 | 01 02 03 04 |
1993 | 01 02 03 04 |
1992 | 01 02 03 04 |
1991 | 01 02 03 04 |
1990 | 01 02 03 04 |
1989 | 01 02 03 04 |
1988 | 01 02 03 04 |
1987 | 01 02 03 04 |
1986 | 01 02 03 04 |
1985 | 01 02 03 04 |
1984 | 01 02 03 04 |
1983 | 01 02 03 04 |
1982 | 01 02 03 04 |
1981 | 01 02 z1 |
1980 | 01 02 z1 |
编辑人很好,现在材料已经都齐全了,就等着录用相关材料了,投这本杂志的时候,初审大概10天还没消息,可以稍微催一下,催稿之后第二天是周五,就发给我了,从投稿到录用4个月左右,速度很快。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投了一篇病例报告,返修意见主要是有关格式和参考文献方面的要求,期刊会要求引用文献都是近几年的,导致我文章被换了好几篇基础文献,还好对文章整体没有影响,杂志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