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R全腿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

    作者:陈志辉;金德勤

    本文介绍了应用CR Full Leg/Spine软件进行全腿全脊柱X线摄影方法.

    关键词: CR 脊柱 摄影
  • 手法调整脊椎解除腰膝腿足疼痛

    作者:雷永平;王遵来;弥颖琪;王永锋

    腰腿膝足疼痛患者临床上比较多见,其病因比较复杂,治疗方法也比较多样:如药物、理疗、小针刀、推拿、针灸、药物导入、熏蒸及各种手术治疗等.通过这些方法的治疗,疼痛得到控制或消失,但是复发率比较高,往往在短时间内复发甚至比初发更重,使患者烦燥、苦恼.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三多"侧旋转调整法,"三多"即多靶点、多部位、多关节.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部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

    作者:常浩胜;张树峰;王波;罗建成;邢永军;鲁飞国

    自1999年,应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6例,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 以双下肢水肿为首发症状的结节病误诊1例分析

    作者:阳青松;肖宏;胡慧军

    对以双下肢水肿为首发症状的结节病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8岁.既往体健,主因双下肢水肿4个月余,发现皮下结节7个月余,胸闷2个月余人院.患者于2006-12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咨询中医后开始针灸治疗,效果不明显.2007-01初开始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水肿于2007一03初消退.2007-05在右小腿发现2个皮下结节,后相继在左侧膝关节和右下肢中部发现结节各1个,皮下结节质较硬,推之不动,有压痛.就诊后继续激素治疗,皮下结节于2007-06初消退.患者于2007-10下旬出现胸闷、活动后气短等症状.行肺CT检查示:大量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3次抽取胸腔积液,性质均介于漏出液和渗出液之间,未明确诊断,考虑肿瘤的可能性大.后至肿瘤专科医院,在纵隔镜下行纵隔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为:非干酪样上皮细胞肉芽肿.

  • 一氧化碳中毒致右下肢水肿误诊1例分析

    作者:阿丽努尔

    现将一氧化碳中毒致右下肢水肿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1岁.于住院前3 d、睡眠7 h后突发右下肢肿胀,活动不能,当时救治我院.以右下肢深静脉血栓、肿瘤伴急性出血收住外科.住院期间给予活血化瘀及利尿等对症治疗,但未见效,继而出现少尿、恶心及呕吐.经我科会诊后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转入我科.血BUN 57.8 mmol/L,Cr 995 μmol/L,血浆总蛋白46.7 g/L,白蛋白23.4 g/L,ALT 979 U/L,AST 3 324 U/L,谷草同功酶726 U/L.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小腿复杂伤软组织缺损18例的护理

    作者:朱桂兰

    我科2009-08-2010-08对18例小腿复杂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除使用负压引流外,还将创面用生物透明膜封闭形成一个密闭引流系统,有效防止外界细菌入侵,改善创面血运,促进肉芽生长[1],达到创面快速愈合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负压封闭引流术52例的舒适护理

    作者:徐爱花

    目的 总结对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方法与体会.方法 对52例行VSD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结果 5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提示术后保持有效引流是关键,出血和发热是病情观察的重点,低蛋白血症和贫血、伤口疼痛需及时处理.结论 对行VSD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提高护理服务内涵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 腿部肌肉包虫病1例

    作者:谭洪亮;孙金成;张宪岗;马跃

    患者女,37岁.藏族.5年前发现左大腿根部有一拇指大小肿物,因无疼痛和任何不适未予重视.近年来肿物逐渐长大,行动不便,遂来我院就诊,以"左大腿根部良性肿物"住院治疗.既往体健,无包虫病及结核病史.

    关键词: 包虫病
  • 高频超声诊断小腿疾病的应用进展

    作者:柳展梅;吕海霞;赵新宇;张颖

    随着高频超声的问世及超声宽景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医学在骨科和运动医学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往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X线、CT和MRI,与之相比,高频超声检查具有实时、便捷、无创、无辐射的优点,在功能状态下能够良好显示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等结构,因而成为骨骼肌肉系统疾病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本文就高频超声在小腿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下肢静脉病变顺行造影X线表现

    作者:黄永火;欧阳羽;欧阳祖彬;冯新明;袁书伟;朱明霞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病变顺行造影X线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211侧)下肢静脉病变顺行造影X线表现.结果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118侧,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23侧,单纯性瓣膜关闭不全16侧,血栓形成18侧,静脉血管狭窄、管壁毛糙17侧,静脉瘤或弥漫性血管湖12侧,先天性下肢静脉发育异常7侧.结论下肢静脉病变顺行造影能为临床诊断或治疗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

    关键词: 静脉造影术
  • 16排CT用于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成像研究

    作者:潘爱珍;甘毅;罗灿华;陈涛;郑建忠

    目的探讨16排CT血管成像在腹主动脉及下肢阻塞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硬化、阻塞性病变患者行16排CT容积扫描及血管三维重建,其中15例接受人工血管或支架植入术.结果26例共494节段,血管重度狭窄97节段,闭塞83节段.95节段行DSA检查,仅2节段CTA与DSA分级不符.结论16排CT血管成像在评价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方面与DSA结果基本一致,是一项高度准确的成像技术和非侵袭性检查方法.

  • 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价值

    作者:周玉斌;徐克;冯博;苏洪英

    目的探讨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性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下腔静脉置入滤器后,应用经颈静脉髂-股静脉血栓清除术、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等多种血管介入技术进行综合性介入治疗.结果滤器置入成功率为100%,7例患者经上述综合性介入治疗后有5例患者血栓完全清除(71.4%),1例血栓部分清除(14.3%),1例无效(14.3%),5例血栓完全清除患者术后随访2~53个月(中位随访期29个月),临床无症状复发.1例血栓部分清除患者术后症状减轻,随访期内症状反复.7例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肺动脉栓塞,6例随访患者随访期内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结论经颈静脉髂-股静脉血栓清除术、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及PTA等介入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治疗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简便、实用、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手段.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丽;马燕兰;苗军;张明学;黄敏;王蔚

    目的: 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下肢肿胀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3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于术前1d,术后1,3,7d晨测量下肢髌上、髌下、踝上各10cm周径,空腹静脉穿刺采取血样,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术后1d下肢周径明显增加(P<0.05),7d时逐渐缓解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术后1d明显下降(P<0.05),术后3、7d逐渐上升超过术前水平(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术后逐渐增高,于3、7d时明显(P<0.05);红细胞变形能力(TK值)术后7d时明显升高(P<0.05),表明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下降;下肢周径与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THA术后早期下肢肿胀不能作为DVT形成的依据,但因下肢肿胀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变,仍应做好下肢肿胀的观察与护理.

  • 160例臀肌挛缩症并双下肢不等长病人的术后功能锻炼

    作者:杨晓霞;李素云;喻娇花

    报告了采用包括2种自行设计在内的功能锻炼方法,对160例臀肌挛缩症骨盆倾斜合并双下肢不等长病人进行的术后功能锻炼.从术后第1天即开始进行,包括双下肢提蹬训练、骨盆摆动训练、"一字步"训练、并膝下蹲训练、交腿训练、关节持续被动锻炼等,并做好出院指导.本组获得随访6~24个月,其中优133例,良22例,中5例;有效率100%,优良率96.88%.认为包括自行设计的双下肢提蹬训练和骨盆摆动训练在内的功能锻炼方法,可有效矫正臀肌挛缩病人的骨盆倾斜,恢复双下肢等长.

  • 14例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吴逸炯;沈明

    报告了14例综合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本组发生单纯穿刺点出血11例,经重新压迫止血后出血停止;鼻出血合并穿刺点出血1例,经压迫止血30min并停用抗凝药物24h后未再出血;颅内出血和肺栓塞各1例,经救治无效死亡.

  • 胫骨迁移血管再生治疗21例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护理

    作者:罗荣;孙淑铭;王春玲;靖冬梅

    胫骨迁移血管再生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一种新方法.报告了21例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用皮肤温度仪监测下肢温度,做好足趾溃疡换药.术后重点做好胫骨迁移外固定护理,采取措施保护患肢和迁移装置,对固定螺钉的皮肤定时进行消毒,密切观察皮肤温度,1周后鼓励患者带迁移装置拄拐行走.本组1例发生局部皮肤感染(已治愈).19例成功,2例失败.

  •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作者:贾燕瑞;张望德;孟洁

    报告了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216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术后将患肢垫高20~30°以促进静脉回流,密切观察敷料有无血性渗出,并根据不同原因导致的疼痛给予不同处理.在并发症观察与护理方面,主要包括皮下血肿,肢体感觉异常、麻木,皮下硬结、感染.本组1条患肢出现切口感染,3条患肢出现小腿软组织蜂窝组织炎,8条患肢出现皮下硬结,12条肢体感觉异常、麻木,21条肢体出现皮下血肿,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

  • 老年病人下肢动脉血管闭塞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作者:张建华;李淑玲

    回顾性调查分析了10例发生下肢动脉血管闭塞的住院老年病人,认为发生下肢动脉血管闭塞的危险因素为:①受老年人血管生理病理改变的内因影响;②受与血管病变有关的疾病的影响;③活动受限,下肢血流减慢;④其他间接因素如骨折、吸烟等;⑤某些诱因,如烫伤、甲沟炎、摔倒、感染使局部病变加重.主要临床护理经验:①重视预防宣教,加强临床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②加强足部病变的护理,预防或控制下肢动脉血管闭塞症的并发.

  • 血管腔内超声消融术治疗急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作者:车兰;马韦韦;杨敏;郭萍

    目的:建立和探索血管腔内超声消融术治疗急、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制度和措施.方法:总结19例患者的护理经验,制定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19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术前准备,术后均未发生肺栓塞、下腔静脉滤器并发症、溶栓导管并发症及出血倾向,症状与体征均于10天内消失.结论:血管腔内超声消融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大、恢复快等优点,术前、术后实施合理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 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谈晓芳;徐群;何斐英;吕淑萍

    尿激酶溶栓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之一.对26例实施该疗法的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认为对于下肢骨折行溶栓治疗的病人,应重视术后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和保暖,避免在患肢行静脉穿刺,抬高患肢并禁烟,加强患肢肿胀、皮温、疼痛、血运的观察.溶栓治疗应注意药物现配现用,密切观察有无黏膜出血,定时监测凝血功能.本组有22例(占84.62%)治疗7d后症状明显改善,4例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好转,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274 条记录 1/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