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中国汉族人头皮毛发分布研究

    作者:王冠;苗勇;冯传波;胡志奇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头发正常分布的特点.方法:本研究共入组了146例健康中国汉族人以及41例雄激素性秃发患者,将头顶部、后枕部及颞部3个区域的头发修剪后进行数码拍照,利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毛囊单位数及毛发数.结果:146例中国健康汉族人平均毛囊单位密度为(74.36±13.33)个/cm2,平均毛发密度为(143.33±28.08)根/cm2,男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秃发患者后枕部平均毛囊单位密度为(77.78±2.99)个/cm2,平均毛发数为(148.12±6.98)根/cm2,低于健康汉族人后枕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中国汉族人以包含2根毛发的毛囊单位类型为主(52.62%).结论:中国健康汉族人毛囊单位密度及毛发密度低于白种人及非洲人.我们的研究为毛发移植医生提供了中国汉族人毛发分布信息,为毛发移植手术中所需的供区量及移植密度提供了定量依据.我们的研究果为中国汉族人头发分部特点提供了一些理论数据,有助于毛发移植医师进行术前评估、手术设计和术后效果评估.

  •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G1238C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卫媛;邹云莲;张黎;尹晓明;周英;丁伟

    目的:研究脑梗死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G1238C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法研究102例脑梗死患者及84例健康对照的VCAM-1 G1238C多态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脑梗死患者及健康对照中VCAM-1 G1238C多态位点均为G等位基因,GG基因型,未发现C等位基因及其他基因型存在.结论:VCAM-1 G1238C多态性与脑梗死无显著相关,说明VCAM-1 G1238C多态性可能不是脑梗死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 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学特点相关性无创指标分析

    作者:农村立;龙腾河;郭堑

    目的: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改变情况,探讨与肝组织学病变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84例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血常规、生物化学检查、甲胎蛋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凝血功能和超声影像学检查等29项指标与肝组织病变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年龄、PLT、肝包膜改变及脾大是肝组织学病变程度相关的独立因素.结论:常规地应用某单项无创性诊断指标尚无法准确地反映肝组织病变程度,联合多种无创性诊断指标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测肝组织学改变.

  • 血清25-(OH)D3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体液免疫的相关性

    作者:刘新慧;张会娟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血清中25-(OH)D3与健康人群有无差异,及25-(OH)D3与AITD患者体液免疫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Graves病(GD)50例、桥本甲状腺炎(HT)30例,健康人20例,检测样本血清25-(OH)D3、甲状腺自身抗体(TSAb、TGAb、TPOAb)及甲状腺功能,并对25-(OH)D3水平与其他检测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GD组及HT组25-(OH)D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D组25-(OH)D3与TSAb、FT3、FT4呈负相关,与TSH呈正相关;HT组25-(OH)D3与TGAb、TPOAb、TSH呈负相关,与FT3、FT4呈正相关.结论:AITD患者存在低25-(OH)D3血症,与患者的体液免疫紊乱密切相关.

  • 肾含钙结晶盐形成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过新民;阮黎;马文斌;黄文胜

    目的:研究肾含钙结晶盐形成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启动子Fok 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超声检查进行分组:80例肾皮质含钙结晶盐形成患者(A组)及80例无结晶盐形成者(B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两组进行Fok Ⅰ多态性检测,分析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A组基因型分布FF:30%(24/80),Ff:50%(40/80),ff:20%(16/80);B组FF:34%(27/80),Ff:60%(48/80),ff:6%(5/80);其中ff分布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F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分别为55%(88/160)和64%(102/160);f分别为45%(72/160)和36%(58/1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VDR基因起始密码子中FokⅠ多态性与肾皮质含钙结晶盐形成有关系,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早期诊断方法在本研究中有着较重要的作用.

  • 体外循环前空氧混合通气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应用的意义

    作者:章征兵;明腾;谢维炎;胡华琨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前空氧混合通气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惠儿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择20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分别在从气管插管到体外循环开始前吸入纯氧(P组)和空氧混合气体(M组).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相同,均按常规行体外循环.在麻醉诱导前,诱导后10、20、30 min时抽动脉血测定氧分压(PO2),抽中心静脉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cTnI)、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观察临床指标.结果:诱导前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在诱导后10、20、30min时M组PO2、cTnI及MDA较P组低,而SOD较P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体外循环前空氧混合通气可以缩小机体与术前的氧分压差,从而减少机体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再氧合损伤,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 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的疗效比较

    作者:吴泽宇;卢晓裕;杜嘉林;赵刚;王志度;林锋;彭林

    目的:比较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0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5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49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组中2例(3.8%)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为(90±40) mL,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的(270±140)mL (P=0.023).腹腔镜手术组48 h肛门排气的患者占46.2%(24/52),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的18.4%(9/49)(P=0.003).开腹手术组需要使用止痛药止痛的患者占55.1%(27/49),明显高于腹腔镜手术组的17.3%(9/52)(P=0.000).腹腔镜手术组平均总住院时间为(8.7±5.5)d,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12.5±7.3)d(P=0.028).两组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性别、年龄、收获淋巴结的数目、TNM分期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较开腹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痛苦少和恢复快等优点,同时能达到根治的要求.

  • 磁共振波谱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海芬;侯启龙;但桂芬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患者30例为实验组,病理活检证实为前列腺增生患者32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波谱成像,比较二者间[胆碱(choline)+肌酸(creatine)/枸橼酸盐(citrate)比,CC/C]的差异,计算出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实验组CC/C=2.06±0.77,对照组CC/C=0.62±0.20,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t=10.265,P=0.001),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0.0%、84.4%、84.4%、90.0%、87.1%.结论:磁共振波谱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血浆miR-221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娅;刘媛;张梅霞

    目的:探讨血浆miR-221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8例成人AML患者,其中初发患者12例(M2 1例,M3 3例,M4 6例,M5 2例),复发患者8例(M2 2例,M3 3例,M4 2例,M5 1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患者18例(M2 2例,M3 6例,M4 6例,M5 4例)及3例正常人的外周血血浆标本.采用基于SYBR Green荧光染料法的茎环实时定量PCR(qRT-PCR),以U6为内参照,用2(-ΔCt)方法计算miR-221的相对表达量,分析血浆miR-221的表达情况.结果:qRT-PCR结果显示,较之CR组和正常对照组,AML初发组和复发组中血浆miR-221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初发组和复发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R组比正常对照组的表达量高,但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miR-221在AML初发和复发患者中的表达量高,在CR患者及正常对照中的表达量低,提示血浆miR-221与AML肿瘤负荷呈正相关,微创的血浆miRNAs检测可作为临床微小残留病检测的新方法.

  •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脑钠肽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闫振富;贾玲

    目的:测定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钠肽(BNP)的浓度,探讨老年DHF患者HCY与BNP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老年病科65例NYHA分级Ⅱ~Ⅳ级DHF患者(心衰组),37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HCY及BNP水平,HCY及各危险因素对DHF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HCY及多种基础疾病对老年DHF患者BNP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血清HCY和BNP水平明显增高(P<0.01),HCY与BNP呈正相关(r=0.582,P< 0.05).不同心力衰竭级别组间比较:随着心力衰竭级别升高,HCY、BNP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DHF患者的HCY是引起BNP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DHF患者HCY与BNP水平随NYHA分级增加而逐步升高,HCY与BNP呈正相关,HCY可能是老年DHF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HCY水平可能作为预测老年DHF进程的重要标志物.

  • 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柏龄;陈文伙;陈跃鸿

    目的:探讨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漳州市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3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狭窄组)的危险因素,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所有除外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102例(对照组)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饮酒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烟、高血压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这3个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吸烟史、高血压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行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与椎动脉狭窄开口相关性高(P=0.003,OR=2.605),吸烟(P=0.009,OR=2.071)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P=0.031,OR=1.952)次之.结论:高血压痛史、吸烟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椎动脉开口狭窄的重要相关危险因素,应加强高血压病的管理和治疗,加强戒烟宣传工作,加强脑卒中二级预防工作.

  • 宫颈癌淋巴结内鳞状细胞癌抗原和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邹美燕;刘丝荪;潘吴媛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淋巴结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和细胞角蛋白(CK)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9例宫颈鳞癌患者的484枚无癌转移的淋巴结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CCA、CK.结果:8例患者9枚淋巴结有微转移,其中SCCA阳性3例,淋巴结3枚;CK阳性7例,淋巴结8枚.对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大于4 cm和小于4 cm两组间微转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复发组患者的微转移率为50.0%(7/14),未复发组的阳性率为6.7%(1/1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无癌转移的淋巴结中存在微转移,可通过联合检测SCCA和CK来提高检出率,术后复发与微转移有关.

  • 降钙素原指导ICU危重患者抗菌治疗的临床价值

    作者:劳永光;黄庆;宋小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于指导ICU重症患者使用抗生素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住院65例ICU危重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PCT组.常规组由医师按照常规抗生素治疗指南标准使用抗生素治疗;PCT组按照PCT水平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如血清PCT≥0.25μg/L使用抗生素治疗,PCT< 0.25μg/L采用非抗生素治疗).比较常规组和PCT组的患者炎症标志物水平,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PCT纽患者使用抗生素后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及临床疗效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T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作为细菌感染早期的一个诊断指标,动态监测ICU患者PCT水平对于减少抗生素使用量及疗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环氧合酶-2和乙酰肝素酶-1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朱陈辉;胡卫列;夏照明;万克松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乙酰肝素酶-1 (HPA-I)在肾上腺皮质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和了解其能否成为肾上腺皮质良、恶性肿瘤鉴别及判断预后的标志物.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NovolinkTMPolymer法检测33例肾上腺皮质腺瘤、14例肾上腺皮质癌及10例正常肾上腺组织中COX-2和HPA-1的袁达情况.结果:(1)肾上腺皮质癌中COX-2和HPA-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肾上腺和肾上腺皮质腺瘤,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COX-2和HPA-1在肾上腺皮质腺瘤与正常肾上腺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COX-2与HPA-1在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癌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4)COX-2、HPA-1的表达与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预后相关(P<0.05).结论:临床上检测COX-2和HPA-1的表达,将有助于早期鉴别良、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和更好地评估其预后,COX-2和HPA-1有望成为肾上腺皮质良、恶性肿瘤早期鉴别和评估预后的可靠生物学指标及生物靶向治疗靶点.

  • 影响新生儿视网膜血管管径比的因素分析

    作者:王丽君;房炳华;薛友余;雷宁玉

    目的:用Image-proplus (IPP)软件对RetCamⅢ拍摄的新生儿视网膜血管管径进行测量,探讨影响新生儿视网膜血管管径比的各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符合筛选条件的新生儿93例186只眼,详细记录新生儿的性别、胎龄、体重、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以及母亲的年龄、母亲是否惠有妊高征及级别等各种因素.于出生后2周内,对所选对象用RetCamⅢ进行眼底检查,将所得的图像用IPP软件进行放大和对比度的调整,测量颞上象限近视盘周围0.5~1.0 PD范围内的变异较小的视网膜动脉直径和视网膜静脉直径,进而计算动静脉血管管径比.对上述因素与管径比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左右眼颞侧象限视网膜血管管径比与妊高征呈负相关(妊高征级别越高,相关系数越大),与校正胎龄呈正相关,与新生儿的性别、胎龄、体重、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以及母亲的年龄等不相关.结论:在早产儿的各种高危因素中,妊高征导致视网膜血管管径比降低,妊高征级别越高,视网膜血管管径比越降低;而校正胎龄增大会导致视网膜血管管径比升高.

  • Ⅰ型电压依赖型钠通道基因突变嵌合体的检测

    作者:石奕武;秦兵;邓维意;高玫梅;于美娟;廖卫平

    目的:寻找鉴定Ⅰ型电压依赖型钠通道基因(SCN1A)突变嵌合体的有效方法,降低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的再发风险.方法:抽取携带已知突变c.5768A> G/p.Q1923R的患儿及无突变的患儿母亲的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将患儿的DNA与母亲的DNA以1∶0、1∶1、1∶3、1∶7、1∶15、1∶31及0∶1混合,对包含该突变位点的片段进行PCR扩增后,进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分析、常规测序及焦磷酸测序(pyrosequencing).结果:常规测序仅能检测出1∶0及1∶1混合样本的突变,而dHPLC及焦磷酸测序均能检测出低至1∶15混合样本的突变,且后者能对突变进行定量.结论:利用dHPLC结合焦磷酸测序的方法能有效快速地检测出低至3%左右的突变,可以避免绝大多数SCN1A基因嵌合突变的漏检.

  • 不同体位对连硬外麻醉下产妇感觉阻滞平面的影响

    作者:常书文

    目的:探讨体位对连硬外麻醉下产妇感觉阻滞平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5 ~ 32岁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穿刺后头低脚高位,而对照组保持平卧位,两组给予相同的局麻药物.观察感觉阻滞平面、产妇满意度、腹肌松弛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各组麻黄碱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平面上升节段数为(8.9±2.2),高于对照组的(7.6±2.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肌松弛优等率(83%)高于对照组(17%);产妇满意度评分观察组(8.03±0.66)与对照组(6.83±0.5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低脚高体位可以使产妇感觉阻滞平面升高,更好地松弛腹肌而有利于手术从而使产妇满意度增加.

  • 自体血联合不同胶体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

    作者:廖万东;胡柳生;石双平

    目的:探讨自体血联合不同胶体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4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以8~ 10 mL/(kg·h)的速度静脉滴注复方乳酸钠.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置管(L2/3↑),腰麻予0.75%布比卡因0.5~0.8 mL;采动脉血400~600mL,然后行AHH术.监测计录MAP、HR、CVP SPO2,T0、T1、T2、T3时Hct、Hb、PT、Fib、APTT;记录血清K+、Na+、Cl-水平;计录出血量、尿量、输液量及手术时间.结果:两组失血量、尿量、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MAP、HR较稳定;与A组相比,B组的CVP升高较快,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T1、T2、T3时的CVP显著升高(P<0.01);与T0相比两组稀释后Hct、Hb显著低于AHH前(P<0.01);两组Fib在AHH后均显著下降(P<0.05),但术毕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T在AHH后明显延长(P<0.05);APTT在AHH后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在T1时间点,A组各时点Na+、Cl-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也显著高于T0(P< 0.05);T2、T3时Na+、Cl-与T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自体血联合不同胶体AHH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不同穿刺途径行选择性脑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金炜;李冠海;张明德;刘献儒;马小桔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和经桡动脉穿刺行选择性脑血管造影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75例患者行选择性脑血管造影,其中37例行经皮桡动脉穿刺设为A组,38例行选择性经股动脉穿刺设为B组.术后对射线曝光时间(min)、手术操作时间(min)、造影剂量(mL)、血管并发症、术后24 h内自理能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的年龄[A组(44.6±6.3)岁,B组(47.8±8.3)岁]、射线曝光时间[A组(21.5±10.5)min,B组(20.3±10)min]、手术操作时间[A组(42.5±10.3)min,B组(41.2±10)min]、造影剂用量[A组(62±15)mL,B组(60±10)mL]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经股动脉途径高于桡动脉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内生活自理能力(A组术后即可下床活动,生活自理;B组术后身体制动24 h,生活不能自理),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经桡动脉穿刺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安全、可靠、血管并发症少的检查方法,可逐步推广应用.

  •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

    作者:范磊;张金盈;张力;赵江涛;张梦瑶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26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慢血流的患者为CSF组,冠脉造影血流正常的患者20例为NCF组.以校正TIMI帧数>27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分别抽取外周血进行EPCs的分离培养,于第10天对EPCs进行鉴定,并于倒置像差显微镜下计数EPCs克隆形成单位,评估两组患者外周血EPCs水平的差异.结果:(1)两组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血脂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CSF组外周血EPCs水平较NCF组明显下降(11.2±2.9 vs.17.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减少.

  • 乳腺内成形术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姚宇锋;唐金海;徐晓明;秦建伟

    目的:评价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行广基带血管蒂腺体组织瓣Ⅰ期乳腺内成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同时行广基带血管蒂腺体组织瓣Ⅰ期乳腺内成形术,术后按放射治疗联合中心标准对乳腺外形进行评估,并进行随访.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乳腺外观评价达优者占54/60,良好者占6/60.随访时间6~30个月(中位时间19个月),无转移复发.结论:实施保乳手术的同时进行广基带血管腺体组织瓣Ⅰ期乳房内成形术,在保证肿瘤根治的前提下保持了乳房外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作者:连建强;董乐乐;于泽;蔚磊

    目的:为完全性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做出新解释,为治疗提出新方案,为进一步研究提出新问题.方法:回顾性研究5例颈脊髓损伤伴发低钠血症患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否认用稀释性低钠或盐耗性低钠理论来解释与指导完全性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治疗.结果:利用原发病机制的新解释指导的治疗方案,5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无一例出现顽固性低钠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结论:颈髓损伤伴发低钠血症是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再平衡,是复杂的、贯序的、相互影响的过程,绝不能从单一方面(稀释性低钠或盐耗性低钠)来理解这一问题.积极补液、扩容、升血压、补钠对治疗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效果明显.

  • 鼻内镜下联合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鼻咽血管纤维瘤体会

    作者:李金奇;梁威飘;李卫红;何植洲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联合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鼻咽血管纤维瘤(N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10年9月诊治的7例N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Ⅰ期患者,2例Ⅱ期患者,2例Ⅲ期患者,术前均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术中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全身麻醉,在鼻内镜下完成肿瘤切除手术,带吸管电凝辅助止血.结果:7例患者肿瘤均彻底切除,手术平均时间(110±33.5)min,术中出血量介于230 ~650 mL,中位数出血量380 mL,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输血,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6年,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联合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NA切除手术治疗Ⅰ期及Ⅱ期NA患者,具有出血量少、肿瘤切除彻底等优点,对局限于鼻腔、鼻咽腔、筛蝶窦及未侵犯颞下窝的外侧区和未侵犯颅内的Ⅲ期NA患者也适用.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动脉血乳酸和氧合指数监测的意义

    作者:林荣海;崔可;张胜

    目的:探讨血乳酸、氧合指数在脓毒症所致的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疾病严重度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对ICU 21例脓毒症所致MODS行CRRT治疗的患者,CRRT时行APACHEⅡ评分,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乳酸值,记录比较CRRT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乳酸水平及氧合指数的变化,以及死亡组和存活组动脉血乳酸水平和氧合指数的差异.结果:存活患者CRRT治疗前后动脉血乳酸含量、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和乳酸清除率有显著性改变.死亡组由于病情重,其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乳酸含量、氧合指数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善.存活组患者的初始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乳酸含量较死亡组低而氧合指数较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亦较死亡组高.结论:监测血乳酸浓度、血乳酸清除率及氧合指数可以较好评估脓毒症所致MODS患者CRRT治疗的疾病严重性和预后.

  • Billroth Ⅰ式吻合在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黄炯强;陈劲松;雷建;柯传烽

    目的:评价Billroth Ⅰ式吻合在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Billroth Ⅰ式吻合(n=34)和残胃空肠Roux-en-Y吻合(n=31)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结果:BillrothⅠ式吻合手术时间明显短于Roux-en-Y吻合,术后患者体重增加程度明显好于残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Roux-en-Y吻合无明显差异.结论:在确保根治的前提下,Billroth Ⅰ式吻合是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后一种比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 老老年起搏治疗人群的病因、疗效、安全性及方法学研究

    作者:杨天睿;郭涛;苗云波

    目的:分析老老年人群接受起搏治疗的病因、疗效和安全性,为改进方法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56例患者资料,分组比较其病因、疗效、安全性及方法学差异,分析老老年起搏患者的特殊规律.结果:≤80岁组冠心病少于> 80岁组(P=0.014),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低于>80岁组(P< 0.001).其他常见基础疾病类型、心律失常类型、术后死亡率(P=0.201)未见组间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起搏治疗后均症状减轻、心功能改善,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好转.再入院率较低,P=0.020;因心律失常或心衰再住院率较低,P=0.045.起搏手术成功率(P=0.217)、平均手术时间(P=0.115)、总并发症率(P=0.906)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术中静脉穿刺平均次数> 80岁组[(2.00±2.00)次]多于≤80岁组[(1.00±1.00次],P=0.001.结论:(1)老老年起搏人群的基础疾病以冠心病多,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主要心律失常,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2)心脏起搏依然是救治老年人严重心律失常高效、速效、长效的首选方法.(3)老老年患者接受起搏治疗的手术难度、静脉穿刺次数、再入院率均较其他人群增加.(4)只要优化手术操作和后期随访,及时发现和纠正相关并发症,老老年患者接受起搏治疗仍安全可行.(5)起搏器植入方法和术后随访方法与其他人群并无本质区别.

  • 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24例

    作者:肖隆艺;关宏刚;曹正霖;沈源彬;王刚;唐佐琴

    目的:探讨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采用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VAS评分,以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半年骨折椎体前缘压缩程度和后凸Cobb角.结果:24例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3.4±1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12±57)mL,均未放置切口引流管,无神经损伤病例,无切口感染病例.骨折椎体前缘压缩程度和后凸Cobb角矫正,术前骨折椎体前缘压缩程度为(55.3±6.8)%,后凸Cobb角为(24.3±4.3)°,术后骨折椎体前缘压缩程度为(8.3±5.8)%,后凸Cobb角为(7.3±3.3)°,两者与术前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半年X线随访内固定稳定,椎体高度维持良好,无内固定断裂、松动发生.术后半年随访骨折节段腰背痛VAS评分0~3分,平均0.8分.结论: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治疗手段.该技术的关键是“盲打”状态下椎弓根螺钉的正确置入.目前该系统尚未能推广使用与价格昂贵不无关系.

  • 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作者:王珏;卓瑞立;原涟靖;刘扬青

    目的:观察运用单侧入路进行椎体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C臂监控下,经单侧椎弓根或椎弓根外侧入路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使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结果:76例161个椎体,经一次或分次椎体成形术后,除1例合并有强直性脊柱炎,术后腰背痛缓解不明显外,其余患者腰背痛均得到明显缓解,术前术后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侧入路只要选好进针点,调整好穿刺的角度方向,将骨水泥注射至前中份即可起到良好的止痛效果,且单侧入路在减少注射损害和手术风险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 乳晕真皮三角瓣填充支撑矫治乳头内陷18例

    作者:童燕萍;王春萍

    目的:介绍一种乳晕真皮瓣填充支撑矫治乳头内陷的手术方法.方法:2007年3月至2011年4月,采用乳晕真皮三角瓣填充支撑矫治先天性乳头内陷18例,将两侧三角真皮瓣向乳头内翻转270°,固定缝合于乳头内上端,以填充撑起乳头.“V-Y”法关闭乳晕区切口,缩小乳头基底部.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乳头感觉良好,内陷无复发.结论:乳晕真皮三角瓣填充支撑矫治乳头内陷操作简单,术后乳头血运良好,外形满意,效果持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矫治乳头内陷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乳头 内陷 乳晕 真皮瓣
  • 微透析在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程玮涛;凌锋;王宁;陈文劲;徐跃峤

    目的:检验微透析监测对于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缺血发作的敏感性.方法:对于10例重型SAH患者,将微透析导管置入患者脑部,在住院期间定期行床边TCD检查,分析检查数据,并收集分析微透析数据.结果:在观察的10例患者中,其中9例通过TCD监测确定了血管痉挛的发生,其中4例出现了新发的缺血病灶.微透析的监测数值与此结果相吻合,出现了乳酸/丙酮酸比值升高和葡萄糖的降低(P<0.05).结论:在重型SAH患者中,发生血管痉挛的情况比例很高.通过微透析监测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微透析监测对于血管痉挛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判性.在发生了血管痉挛后,微透析监测对于治疗的指导意义还有待于更大规模的研究.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影响因素及相关分析

    作者:熊高鑫;黄彰;江华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FF)的影响因素.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行人工髋关节手术患者801例,对发生术中PFF的47例的性别、年龄、发病原因、是否使用骨水泥假体、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类型等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和PFF的相关性.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发生术中PFF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P=0.000,OR=5.299,95%CI 2.636 ~ 10.656),高龄患者发生率高(P=0.000,OR=3.599,95%CI 1.970 ~ 6.575),术中使用生物型股骨假体者发生率高于使用骨水泥型假体者(P=0.004,OR=2.680,95%CI 1.368 ~ 5.248),骨折发生类型多为Vancouver分型中的A1、A2型.结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时,女性、高龄、行翻修手术等可能引起患者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因素会增加术中PFF的发生风险.

  • 95%酒精外阴湿敷致皮疹1例

    作者:汤海霞

    患者女,25岁,以"孕2产1,孕39+5周,下腹坠痛5d"为主诉人院,人院后20 h在会阴侧切下助娩-活女婴.产后第2天出现外阴水肿,给予95%酒精湿敷加红外线照射30 min,1日2次.治疗第3天晚湿敷时患者出现四肢红色小疱疹伴瘙痒,逐渐波及胸背部、颜面部,外阴部皮肤正常,无小疱疹及溃烂.因患者既往无酒精过敏史,且日间静点缩宫素,不排除缩宫素过敏引起药物学疱疹,给予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静点后缓解.

  • 鞍区恶性孤立性纤维瘤1例

    作者:李天栋;王卓才;崔华娟;张小鹏;高寒;王伟民

    患者男,29岁,因头痛3个月伴右眼视力下降7d入院.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示右眼视力下降,Karnofsky评分80分.头颅MRI示右侧鞍结节区见2.9 cm×2.4 cm×2.9 cm的不规则囊实性混杂信号影,实性区呈稍短T1等T2信号,囊性区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明显强化,前颅窝底局部脑膜增厚并可见脑膜尾征.病灶占位效应明显,中线结构局部向左侧移位.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受压包绕其中.

  • 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合并心包、胸膜腔转移1例

    作者:蔡艳军;谢志泉

    患者男,84岁,因"反复胸闷伴胃纳降低5个月余,加重伴气促2周"入院.患者于5个多月前活动后出现胸闷,心悸,活动量逐渐下降,伴有胃纳逐渐下降,曾在外院住院,当时行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心包积液,建议患者行心包穿刺,但患者拒绝,完善腹部CT示肝内多发小囊肿或退变结节;双肾多发囊肿,肝S6段低密度影,性质待定,建议随访.后行磁共振时因患者耳聋不能配合未能成功;同时完善胃肠镜无明显异常.

  • 干扰素治疗骨髓增殖性疾病伴发肺动脉高压2例

    作者:王维;柳志红;何建国;熊长明

    例1患者女,38岁.1996年分娩后发现血象异常,当地医院行骨穿检查,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予羟基脲口服治疗.2008年5月开始α-干扰素治疗.2008年7月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此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休息及夜间亦有发作,并出现双下肢水肿.2008年9月当地医院超声心动图示有心扩大,估测肺动脉收缩压80 mmHg,门诊以肺动脉高压原因待查收入院.

  • 甲状腺内异位甲状旁腺瘤伴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例

    作者:丁金旺;罗定存;雷志锴;王炜;项萍

    患者女,46岁.因"体检时B超发现甲状腺多发结节3周"入院.起病来无心慌多汗、无纳亢消瘦,无全身骨痛、无多饮多尿及精神行为异常.查体:颈部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甲状腺下极可及一质中结节,大小约1.0 cm×0.5 cm,随吞咽上下活动,无压痛.血甲状腺功能及肿瘤标记物正常.甲状腺抗体ATG-Ab 80.9 kU/L ↑,TPO-Ab 229.2kU/L↑.血钙2.92 mmol/L↑,血磷0.75 mmol/L ↓,碱性磷酸酶141 U/L↑,甲状旁腺素(PTH) 146.1 ng/L ↑.

  • 逆行引导插管联合运用PetCO2监测成功解决困难气道插管1例

    作者:谢娟华;彭雪梅;李雅兰

    患者男,45岁,体重75 kg,身高160 cm,因尿毒症晚期入院,拟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右肾移植手术.Mallampntis试验评级Ⅲ级.入手术室,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开放右颈内静脉输液,静脉麻醉诱导丙泊酚2.5mg/kg泵入、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

  • 以腹腔浸润为首发表现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作者:张艳灵;徐春朝;邵化敏

    患者男,35岁,以"腹痛、腹胀伴发热10 d"为主诉,于2010年2月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2℃,脉搏9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70mmHg,神志清晰,精神尚可,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可见散在瘀点、瘀斑,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质硬,活动度差,余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腔充血,胸骨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6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膨隆,皮温增高,全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约3.5 cm,质软,无压痛,莫菲征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孩停药时机及剩余生长能力的探讨

    作者:金献江;罗越;吴慧平

    目的: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CPP)女孩在不同年龄段停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的佳时机,以及其对终身高的影响程度,不同年龄的CPP女孩停止GnRHa治疗后剩余生长能力是否不同.方法:根据停止GnRHa治疗的时间分为3组,GnRHa治疗开始后每个注射日测量身高、体重,检查第二性征和性腺发育情况,每半年复查骨龄和检测血LH、FSH、E2.结果:11.0~ 12.0岁停止治疗时的预测成年身高较10.0~11.0岁停止治疗差异存在显著性,与>12岁停止治疗时的预测成年身高差异也存在显著性.结论:CPP女孩不能过早停止治疗,11岁前即停止治疗,不能真正有效的抑制骨龄进展,同时GnRHa治疗时间不能过长,CPP女孩停药后仍有剩余生长能力,停止治疗后还可继续获得一定的身高.我们认为CPP女孩停止GnRHa治疗的佳年龄为11.0~ 12.0岁,能终获得佳成年期身高.

  • 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防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罗生;何本夫;罗显荣;高兴旺;魏丽霞;廖洪;杨俊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对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防治作用,寻找能够有效防治各种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的理想药物.方法:将Ⅱ、Ⅲ期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人,一组为试验组(放疗+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保留灌肠),另一组为对照组(放疗+地塞米松等药物保留灌肠),观察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对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防治作用及相关血清和临床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在疗程内,随着时间的推移,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不断升高,试验组的CRP增长速度慢于对照组(P<0.05);对比对照组,试验组能显著延长首次直肠临床症状的发生,发生时间分别为(10.3±2.2)d和(13.5±1.7)d (P=0.05);放疗结束后,试验组以1级和2级急性直肠炎为主,且仅出现3级直肠炎2例,而对照组的3级直肠炎发生率要显著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可有效调节CRP水平,减轻放疗所致的直肠黏膜免疫损伤,推迟直肠黏膜炎症的发生时间.

  • 强骨胶囊治疗老年患者colles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董君博

    目的:探讨强骨胶囊对老年患者colles骨折治疗过程的作用.方法:将56例colles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法复位固定术,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口服,1次1片(600 mg),1日2次;治疗组给予强骨胶囊,口服,1次1粒(250 mg),1日3次,两组均连续服用2个月.观察骨折整复后第3天疼痛评分并于骨折整复后第2、6、8周摄X线片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在患者骨折整复后早期疼痛有效缓解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各个时段骨折愈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骨胶囊治疗老年患者colles骨折,早期能有效缓解疼痛,增加骨痂生成,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 万爽力改善Fontain Ⅰ~Ⅱ期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疗效

    作者:谭保平;王红

    目的:观察万爽力对有间歇性跛行的Fontain Ⅰ ~Ⅱ期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70例下肢外周动脉疾病(Fontain Ⅰ~Ⅱ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和血管扩张药物,治疗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疗程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e index,ABI)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分别为78.4%和30.3%,ABI分别为0.81±0.09和0.75±0.0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曲美他嗪治疗后,ABI由0.75±0.12提高至0.81±0.09,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万爽力治疗Fontain Ⅰ~Ⅱ期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 不同剂量艾司洛尔用于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和麻醉复苏的临床研究

    作者:邢群智;韩学昌

    目的:研究艾司洛尔在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和麻醉复苏中的合理用量.方法:120例择期在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门诊患者,年龄18 ~ 55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C组为对照组;E1组为0.5 mg/kg的艾司洛尔组;E2组为1.0 mg/kg的艾司洛尔组.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药物均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总量;BIS、HR、MAP、SpO2的变化;不良反应;检查后5 min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患者达到离院标准的时间.结果:C组丙泊酚用量(3.2±0.3)mg/kg、瑞芬太尼(0.4±0.0) μg/kg明显多于E1[(2.1±0.2) mg/kg、(0.3±0.0)μg/kg]、E2[(2.0±0.2) mg/kg、(0.3±0.1)μg/kg]组(P< 0.05);HR、MAP、BIS的变化C组与E1、E2组及基础值比较显著升高(P<0.05);E1组与基础值比较升高明显(P<0.05),E2组与C、E1组及基础值比较显著降低(P<0.05);术毕5 min OAA/S评分中C组清醒时间(5.3±0.0) min明显低于于E1[(2.6±0.0)]min、E2[(2.5±0.1)min]组;C组留观时间(50.1±6.5) min显著长于E1[(30.2±6.5) min]、E2[(30.4±5.9)min]组(P<0.05).结论:艾司洛尔联合应用于无痛胃肠镜的镇静麻醉中能减轻伤害性刺激的应激反应,其合理用量为1.0mg/kg,并能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麻醉复苏时间.

  • 重组人脑利钠肽与硝普钠在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对照研究

    作者:何东明;严华;符春晖;陈丽媛;黄军章

    目的:对照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和硝普钠(SNP)对急性左心功能衰竭(AHF)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AHF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基础上分别给予rhBNP与SNP,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后液体出入量、全身临床状况、血流动力学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并记录用药过程所有不良事件.结果:给药24 h后试验组的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1 623.5±210.6vs 1 398.6±186.2,P<0.01);治疗72 h后,试验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75.0%vs 50.0%,97.5% vs 72.5%,P<0.01);试验组血氧饱和度的增加及中心静脉压的降低在1、6h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hBNP是治疗AHF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 围手术期静滴血必净对老年人腹部手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陈辉春;金凯;蒲青凡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能否降低老年人腹部手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方法:将全麻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于麻醉诱导前及术后第1~3天将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加生理盐水100 mL,在30~ 40 min内静滴完毕,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第1、3天采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浆中IL-6、IL-8、TNF-α浓度 并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第3天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对患者进行神经精神功能测试,术后第3天评价患者POCD的发生情况.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也用同样的棕色布包裹后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3天TNF-α、IL-6、IL-8血浆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术后第3天POC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降低老年人腹部手术后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增加及POCD的发生率.

  • 热打击对培养人骨骼肌细胞的损伤和释放IL-6、TNF-α的影响

    作者:潘志国;耿焱;刘灏;万军;刘云松;苏磊

    目的:研究梯度热打击对体外培养骨骼肌细胞的损伤和表达IL-6、TNF-α的影响.方法:利用CCK-8法对比各组不同时相细胞存活率和24 h增殖率.采用ELISA法对比梯度热打击量对骨骼肌细胞释放IL-6和TNF-α的影响.结果:对比37℃对照组,热打击组各个时相细胞活力均下降(P<0.001),并呈时间及温度依赖关系.对比37℃对照组,39℃组7h时段及41℃和43℃组各时相增殖率显著下降(P<0.001),并呈时间及温度依赖关系.ELISA检查显示,热打击组IL-6和TNF-α的表达量较37℃对照组显著上升(P<0.001),41℃和43℃组较39℃组显著上升(P<0.01).结论:热打击对骨骼肌细胞具有细胞毒效应,抑制骨骼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释放.

  • 露龈笑相关肌肉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林正权;张毅;黎志明;蓝天

    目的:探讨肌肉过度牵拉导致露龈笑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对7例14侧10%福尔马林浸泡的尸头进行解剖,研究提拉上唇的肌肉起止点,分析各个肌肉的作用部位.结果:降鼻中隔肌是鼻肌的一部分,起源于上颌骨切牙窝内侧和前鼻嵴,分三部止于鼻翼软骨内侧脚基板、口轮匝肌上部分,并与Pitanguy韧带相连;提上唇鼻翼肌、提上唇肌、颧小肌三者呈叠瓦状由内向外、由浅向深与口轮匝肌融合,其中提上唇鼻翼肌、提上唇肌浅层纤维向口轮匝肌内下走行,止于同侧柱状线内侧部分和人中嵴的下1/3.结论:临床上需要根据露龈笑出现的不同位置分别对降鼻中隔肌、提上唇鼻翼肌、提上唇肌、颧小肌做不同的处理.降鼻中隔肌与前部露龈笑、鼻尖卷曲以及鼻唇角变锐密切相关;提上唇鼻翼肌和上唇肌浅层纤维插入到柱状线内侧部分皮肤以及同侧人中嵴的下1/3,参与唇红的翻转,红唇过度外翻需要对该部分纤维进行处理.

  •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组织噬菌体表达文库的构建和分析

    作者:李运雄;孟锦绣;朱平;卢聪;郑少忆;余细勇

    目的:构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脏组织噬菌体表达文库.方法:外科手术治疗中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新鲜心耳组织,用QIAGEN试剂盒提取RNA,用逆转录酶合成cDNA第一链,用长距离PCR合成双链cDNA,SfiⅠ酶切cDNA后过柱分级收集,用T4 DNA连接酶重组连接入λTriplEx2载体,后用λ噬菌体包装后构建成原始文库,用PCR、X-gal等方法进行文库质量鉴定.结果:构建了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组织噬菌体表达文库,原始文库滴度为3.3×106 pfu/mL,重组率为99%,81.25%外源重组片段大于1 kb.结论:成功构建了高质量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组织噬菌体表达文库,为风湿性心脏病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研究策略奠定了实验基础.

  • 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口腔常见细菌的抗菌性能研究

    作者:张晟;麦理想;柳大烈;刘从华;轩东英;章锦才

    目的:检测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口腔常见细菌的抗菌性能.方法:通过扫描电镜检测纳米Ag/TiO2涂层托槽表面微观形态;采用贴膜法研究纳米Ag/TiO2涂层对口腔常见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本研究合成的纳米Ag/TiO2涂层为具有严整组织结构的纳米颗粒膜;纳米Ag/TiO2涂层对口腔常见细菌20min黑暗环境下抗茵率均达到79%以上.结论: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口腔常见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效果.

  • 大蒜素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抑制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葛小刚;周磊;林赛锋;郑志强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抑制及其机制.方法:应用MTT、RT-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细胞形态、P38及Caspase-3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大蒜素抑制细胞生长、凋亡细胞增多(P<0.05).(2)大蒜素作用下胃癌细胞p-P38、Caspase-3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大蒜素能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

    关键词: 胃肿瘤 大蒜素 凋亡
  • 小干扰RNA对鼻咽癌CNE-2细胞Bcl-2基因的放射增敏研究

    作者:田希凤;刘冬梅;张松辉;李国文

    目的:探讨Bcl-2基因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对鼻咽癌细胞的辐射增敏作用.方法:构建Bcl-2基因的特异性siRNA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借助脂质体将其转入鼻咽癌CNE-2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蛋白在鼻咽癌细胞的表达,并检测CNE-2细胞的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基因的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联合X射线照射后CNE-2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组明显降低了Bcl-2蛋白在CNE-2细胞的表达,且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转染联合X射线照射后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增加,且明显高于阴性对照+X射线组和单纯X线照射组.结论:siRNA可以有效干扰鼻咽癌CNE-2细胞内Bcl-2基因的表达,可明显增强鼻咽癌CNE-2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吕玉明;程立明;裴国献;蔡哲;舒峻;张可华;郭丽丽;俞庆声

    目的:采用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3种物质作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基本辅剂,定向诱导犬第2代BMSCs,探讨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和成骨细胞的特征性鉴定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行犬髂骨穿刺,采集骨髓15~ 20 mL,全骨髓10% FBS DMEM培养液进行原代培养.将第2代纯化的BMSCs细胞悬液(调整细胞密度为1×105/mL)接种于含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的DMEM/FI2培养液的培养瓶(皿)中,体外扩增培养、传代.对细胞形态特征进行观察;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骨桥素以及Ⅰ型胶原相关蛋白免疫荧光化学检测鉴定细胞性质.结果:原代培养的BMSCs形态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呈均匀分布生长.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形态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呈均匀分布生长,传代后细胞体积略变大;BMSCs成骨诱导增殖后电镜下细胞呈多边形,可见ALP染色阳性;经成骨细胞诱导培养14 d后,细胞骨桥素以及Ⅰ型胶原相关蛋白表达阳性.结论:BMSCs易于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体外定向诱导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成骨细胞,且所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和功能.

  • 吸痰管引导用于未预测困难插管

    作者:杨吉武;徐建设;陈晔明;朱新运

    尽管有许多预测困难气道的方法,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限,因此未预测的困难气道在麻醉科的日常工作中仍时有出现[1-2].近年,由于许多新的仪器或设备,以及更严格的操作流程不断地应用于困难气道的处理,未预测的困难气道的风险已大为降低.但这些先进的设备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全面推广难度极大.因此人们仍在不断探索简便、实用及可靠的方法应对未预测的困难气道.本文回顾73例未预测的困难气道的处理过程,总结笔者采用的吸痰管引导法在处理未预测困难插管中的作用.

  • 微波治疗肝癌15例

    作者:王江涛;曹刚;张根山;周胜利;徐文杰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起病隐匿,发现时多属晚期,失去手术机会,而常规的放疗、化疗,效果不佳,介入治疗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情的发展,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我们自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共对15例肝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CT导向下的经皮微波治疗(percutan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PMCT),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增生性筋膜炎8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苏智峰;柯儒斌;黄炎;徐新伟;王盈;干耘

    增生性筋膜炎被称为假肉瘤样病变,临床上往往易诊断为恶性肿瘤,其组织形态易与软组织肉瘤相混淆,需同结节性筋膜炎及间叶来源的其他恶性肿瘤作鉴别,该疾病属于少见病种,在各类文献中报道极少.本文通过对8例增生性筋膜炎的巨体检查、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预后分析.

  • “三步法”诊断乳腺炎71例

    作者:郭婧昀;叶长生;姚广裕;顾繁;陈路嘉;陈睿婷;李文姬

    乳腺炎是一种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伴或不伴感染的乳腺炎症,包括感染性乳腺炎、非感染性乳腺炎、癌性乳腺炎,其诊治的终目的是排除癌症和对症治疗[1].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住院诊治的71例乳腺炎病例,旨在对乳腺炎诊治思路进行讨论.

  • 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左房折叠术14例

    作者:王强;吴伟敏;姜敏炎

    心脏瓣膜病尤其是二尖瓣病变,因血流动力学的长期异常改变,可致心脏各房室腔扩大,形成巨大心脏,临床多见左心房巨大型[1].巨大左心房如不纠治,终可发展为左房血栓、咯血及右心衰竭[2],因此对于中、重度二尖瓣病变伴巨大左心房患者需要手术干预.我科于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127例瓣膜病患者,对其中14例巨大左心房的瓣膜病患者在瓣膜置换术同时实施了左心房折叠术,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已有的临床经验如下.

  •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心室颤动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作者:刘祖秋;傅国胜;陈振云;熊海刚;陈华山

    冠心病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与之相关的并发症日益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是诊断冠心病和评估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近年来国内已广泛开展该技术.心室颤动(VF)是冠状动脉介入期间的严重并发症.本文回顾我院2001年5月至2011年5月因胸痛在我院接受CAG的患者3 600例,其中9例发生VF,发生率0.25%,现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探讨防治措施.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明琰;陆东风;何文凯;卜彤;王涛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慢性心衰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被激活,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呼吸困难[1].难治性心衰又称顽固性心衰,指应用一般纠正心衰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血管扩张剂、洋地黄、利尿剂应用而无明显疗效者[2-3].脑钠肽(BNP)具有利尿、利钠、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及RAAS的活性、抑制心肌纤维增殖等多种生化效应[4].本研究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观察其短期疗效,为顽固性心衰的治疗提供依据.

  • 人乳腺球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侯永强;刘金彪;王新征;梁仁杰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1-2],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万人发病,50万人死亡.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并且有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的趋势[3].乳腺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长期作用、逐步发展的过程.人乳腺球蛋白是一个乳腺相关糖蛋白,它是一个分泌素家族(包括子宫球蛋白和lipophilin)成员的远亲[4].与其他分泌素家族成员不同,乳腺球蛋白在乳腺组织中特异表达,研究[5]表明,该蛋白是检测前哨淋巴结和外周血液中潜伏乳腺癌细胞的灵敏标记.如果在乳腺癌标本中检测乳腺球蛋白的表达情况与微转移有相关性,在今后的治疗中就会更加有效.

  • 厄贝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作者:刘孝琴;张振宇;关悦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多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西方国家DN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首位疾病,而近年来我国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但由于目前对终末期肾衰竭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对早期DN的干预治疗尤为重要.我院采用厄贝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DN,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丙戊酸钠治疗儿童难治性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

    作者:刘志刚;潘志伟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临床症状从轻到重,复杂多变,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和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 TS).TS是抽动障碍中较重的一型,常合并多动症、强迫症、睡眠障碍等共患病,该病如未能很好控制,将对患儿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造成困难[1].目前学术界认为抽动障碍的自愈倾向较低,近年来难治性病例有增多趋势[2].本文就丙戊酸钠治疗31例难治性TS的疗效总结如下.

  • 儿童过敏性紫癜85例临床分析

    作者:邓莉;杨方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时期一种较为常见的全身性血管炎,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HSP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进一步提高对HSP的临床特征的认识,本文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来收治的85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 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改善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席向朝;吴海斌;李勇;倪少波

    颅脑外伤为常见的创伤,病死率及致残率高,约有40%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针刺及现代康复已被临床采用,本研究通过设立针刺组、康复组、针刺加现代康复训练组(针康组)进行对比,观察其对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 Fas/Fas-L介导血管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作者:黎思毅;陈小东

    凋亡是一系列主要以Caspase-8、Caspase-3为主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激活的程序性死亡过程,Caspase可被Fas等细胞表面死亡受体和细胞内线粒体介导的级联反应这两种基本的信号转导通路激活.随着研究的深入,Fas/Fas-L介导的血管细胞的凋亡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已经成为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概述目前有关Fas/Fas-L介导的血管细胞凋亡的作用、调节机制及对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 过氧亚硝酸盐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万小娟

    中风发生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值得关注的是,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尤其是过度凋亡,在中风等脑血管疾病发生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血管壁的主要成分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易于受到细菌、病毒、自由基等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攻击,产生病理生效应[1].但目前,中风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研究发现,过氧亚硝酸盐(peroxynitrite,ONOO-)可引起多种细胞发生凋亡,国内外学者着力研究其对脑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为揭示中风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 GSK3抑制剂氯化锂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自主活动的干预作用

    作者:曹开谊;陈希;杨泉;孙卫文;黄越玲;沈岩松;戴丽军;陈盛强

    目的:探讨GSK3抑制剂氯化锂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自主活动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对90只30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连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氯化锂5d,行自主活动行为学实验,观察能否改善KO鼠的过度活动的表型;同时利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KO及WT鼠的海马和皮层的GSK3β和P-GSK3β的变化.结果:在自主活动行为学实验中,KO鼠的活动次数比WT鼠的活动次数增多而站立次数比WT鼠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氯化锂后,KO鼠的活动次数明显减少及站立次数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实验结果:KO鼠P-GSK3β表达比WT鼠少,用氯化锂后,KO鼠P-GSK3β的表达增多.KO鼠和WT鼠使用氯化锂后,总的GSK3β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GSK3β的抑制剂氯化锂能改善KO鼠的活动过度的表型,可能与氯化锂导致的P-GSK3β的表达增加有关,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有治疗作用.

  • 缝隙连接蛋白Cx32与Cx43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曾杨滨;刘宇明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Cx)与癫痫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癫痫发作后不同时间不同脑区Cx32与Cx43免疫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致痫组大鼠海马区与皮层区Cx32和Cx43免疫阳性表达在癫痫发作1h后开始增强(Cx32免疫阳性细胞数分别为海马区16.62±4.51和皮层区14.85±3.30,均P<0.05;Cx43免疫阳性细胞数分别为海马区18.26±4.03和皮层区18.65±4.51,均P<0.01),24 h达到高峰(Cx32免疫阳性细胞数分别为海马区46.53±9.47和皮层区28.25±8.69,均P<0.01;Cx43免疫阳性细胞数分别为海马区39.77±7.79和皮层区26.50±6.56,均P<0.01),此后逐步下降.但至14 d Cx32海马区与皮层区免疫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2.45±6.56和15.92±3.16,仍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Cx43在14 d的表达则有所不同:海马区免疫阳性细胞数17.54±3.77仍高于对照组(P<0.01);皮层区表达则降至正常水平.致痫24 h时海马区Cx32和Cx43免疫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同一时限的皮层区(均P<0.05).结论:Cx32和Cx43参与了癫痫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反映了脑组织中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与癫痫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 2型糖尿病大鼠不同药物治疗后内皮脂肪酶的表达变化

    作者:郭志军;殷仁富;徐丽萍;袁志忠;张治宇;徐涛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中内皮脂肪酶(endothelial lipase,EL)水平,以及经不同降糖药物治疗后EL水平变化.探讨EL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评价不同降糖药物对EL水平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抽取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CTL组),另外45只采取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链脲佐菌素诱导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而后将成模大鼠39只随机分为3组:2型糖尿病组(n=13,DM组)、胰岛素治疗组(n=13,IDM组)和格列齐特治疗组(n=13,GDM组),分别于1、9和13周末测体重、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和EL.结果:13周末测各组血糖,DM组较CTL组、GDM组、IDM组升高(P<0.05).其中IDM组、GDM组与CTL纽无明显差异(P>0.05).13周末测各组血浆EL水平,DM组EL表达较CTL组和IDM组明显升高(P<0.05),与GDM组无明显差异(P>0.05).IDM组EL表达较DM组明显降低(P<0.05),与CTL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中EL表达明显增高,经胰岛素治疗和格列齐特治疗后EL的表达并不一致.胰岛素在降低血糖的同时降低EL水平,而格列齐特降低血糖并不降低EL水平.这种不一致可能是由于胰岛素与格列齐特对EL的调节作用不同引起的.

  • 右美托咪定或(和)舒芬太尼预处理对浸水束缚应激大鼠急性胃黏膜损害的影响

    作者:曹明;屠伟峰;刘晓燕;郄文斌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预处理或(和)舒芬太尼(SUF)预处理对浸水束缚应激(WIRS)大鼠急性胃黏膜损害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n=6)、WIRS对照组(WC组,n=6)、DEX预处理组(DP组,n=6)、SUF预处理组(SP组,n=6)、DEX复合SUF预处理组(DSP组,n=6).DP组:腹腔注射7.5 μg/kg 10 min后进行WIRS; SP组:腹腔注射10 μg/kg2 min后进行WIRS;DSP组:腹腔注射7.5 μg/kg DEX 8 min后再注射SUF 10 μg/kg,2 min后进行WIRS;以等容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后10 min进行WIRS作为WC组.所有实验大鼠于WIRS 6 h后给予10%水合氯醛3 mL/kg腹腔注射麻醉,剖腹取出全胃后先进行胃液pH测定、胃黏膜损伤指数(GI)评定,然后按要求留取胃黏膜组织标本以检测胃黏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和病理学检查.结果:DEX预处理后,MDA、MPO升高幅度都较WC组明显降低,pH、SOD下降幅度明显减少,GI和胃黏膜损伤病理改变较WC组减轻(P< 0.05),但NOS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P组比较,DSP组SOD、MDA、GI、pH、MPO、NOS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预处理可有效减轻WIRS诱发的急性胃黏膜损伤,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控制伤害性应激反应、降低氧化应激、降低胃酸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但并没有使舒芬太尼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增强.

  • 黄芩苷抑制低氧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

    作者:卢园园;樊荣;黄晓颖;刘莹;王良兴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低氧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PASMCs,免疫组化方法鉴定;CCK-8染色法检测常氧、低氧及黄芩苷不同浓度(5、10、20、40μmol/L)对PASMCs增殖的影响;离体细胞分为正常组、低氧组、低氧+黄芩苷组、低氧+腺苷A2A受体(A2A adenosine receptor,A2AAR)特异性激动剂(CGS21680,1μmol/L)组、低氧+ A2AAR特异性拮抗剂(SCH58261,100 nmol/L)组,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A2AAR的表达变化.结果:低氧使CCK-8吸光度(absorbance,A)值升高(P<0.01),黄芩苷干预使A值下降,当浓度为40μmol/L时,A值接近正常组;RT-PCR和Western-Blot显示黄芩苷组A2AAR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黄芩苷能抑制低氧PASMCs增殖,可能与上调A2AAR的表达有关.

  • 大鼠组织因子基因克隆及其在C6细胞系中的表达

    作者:王金冬;何俊明;方文娟;李玉军;王宝英;周淑如;张凤民

    目的:克隆大鼠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TF,转染C6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并检测转染细胞内TF表达水平.方法:采用RT-PCR法从Wistar大鼠肺组织中扩增TF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上.通过测序鉴定重组质粒中插入TF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应用脂质体法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入C6细胞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报告基因的表达强度和转染效率,并对转染细胞的TF-eGFP融合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成功构建pEGFP-N1-TF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6细胞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测到荧光,并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到TF-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TF构建成功,转染C6细胞后获得了良好的瞬时表达.

  • 瑞芬太尼对切口痛大鼠术后步态的影响

    作者:吴廷丽;雷洪伊;张庆国;刘中杰;李凤仙;徐世元

    目的:评估用Catwalk步态分析仪评估瑞芬太尼引起的大鼠术后痛觉过敏的可行性.方法: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均建立切口痛模型.C组及R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2 mL及瑞芬大尼6μg/kg后建立切口痛模型,切开后分别持续尾静脉泵注生理盐水2 mL/h及瑞芬太尼1.0 μg/(kg· min),时间1h.于术前24 h、术后2h、1d、2d、3 d(T0-T4)时点测定步态参数及机械缩足阈值.结果:与术前24 h比较,C组及R组术后术侧脚印面积缩小、站立时相持续时间缩短、举步时相持续时间延长、举步速度降低、机械缩足阈值降低.R组大鼠术后机械缩足阈值较C组降低,两组间CatWalk步态参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瑞芬太尼可增强切口痛大鼠术后痛觉过敏程度,但对切口痛大鼠的步态无显著影响.CatWalk步态分析仪用于评估瑞芬太尼诱导的术后痛觉过敏灵敏度不够.

  • 小儿断指再植的不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高慧秋;傅育红;陈丽萍

    目的:总结小儿断指再植的不利因素,找出干预不利因素的护理对策.方法:针对小儿年龄因素、血管因素,用药安全性及康复依从性差的特点,对小儿再植后易发生血管危象的因素及药物治疗进行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并注重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康复锻炼.结果:本组43例48指小儿断指再植成功率为93.8%,经7~ 20个月随访,按ATM标准,优39例,良4例.结论:小儿手指离断行再植术后,早期针对不利因素及时干预,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减少血管危象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再植成功率.

  • Foley尿管气囊压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的护理

    作者:任云珠;陈丽文

    目的:探讨Foley尿管气囊宫腔压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出血的护理.方法:对18例Foley尿管气囊宫腔压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出血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地保留了子宫和生育功能,痊愈出院,出院3个月后随访恢复好.结论:术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严格的术前准备,术中做好大出血枪救准备,术后严密的观察和保持有效的牵引,是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全程护理干预在儿科腰椎穿刺中的应用

    作者:林梅;郭丽芳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儿科有创操作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8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42例行腰穿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的病例设为常规护理组,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40例行腰穿的患儿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的病例为全程护理组,将两组患儿配合腰穿的情况和腰穿后腰背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间配合腰穿的情况和腰穿后腰背痛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以舒缓患儿的紧张情绪,对腰椎穿刺顺利进行和降低腰穿后腰背部疼痛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腰穿 护理 儿童
  • 全程无痛干预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疼痛及术后抑郁的影响

    作者:敖琴英;唐四元;刘文捷;陈井芳;蒋芬

    目的:研究全程无痛干预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疼痛及术后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150例60 ~ 79岁择期行消化道肿瘤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无痛干预组(P组,n=77)及对照组(C组,n=73).P组患者在住院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全程无痛干预,C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14 d的抑郁自我评定得分,术后1、6、12、24、48及7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C组患者术后除1h及72 h外,其他各时点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P组(P<0.05).C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用量亦明显高于P组(P<0.05).C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P组(P<0.05).术前两组自我抑郁评定得分均小于50,术后7及14d得分与其术前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C组手术后7及14d的抑郁自我评定得分均明显高于P组同时点得分(P<0.05).结论:围术期全程无痛干预能减少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抑郁的发生率,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改善术后恢复情况.

  • 妊娠高危因素分析对健康教育侧重点的指导意义

    作者:胡蓉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危妊娠孕期保健及预后的影响,并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 568例高危妊娠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处于高危因素前五位的是瘢痕子宫、胎位不正、大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贫血,将可避免发生的妊娠高危因素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进行宣教.结果:大部分高危因素是可逆、可控或可矫治的,其中胎位不正干预与否的矫正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育龄期妇女及孕妇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或必要的医疗干预,是改善准孕妇和孕妇健康,降低或消除影响孕产期健康的高危因素,从而达到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目的的有效措施.

  • 早期低坡卧位在风湿性心脏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陈香娟;吴文秀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术后患者早期(麻醉未醒)低坡卧位对呼吸循环功能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风心病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早期低坡卧位、逐步抬高床头法.对照组按照常规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术后卧位.对两组患者进行呼吸循环功能指标测定及康复质量指标评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h的SpO2、呼吸音异常发生率,术后康复质量指标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h的血压、中心静脉压、末梢循环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低坡卧位、逐步抬高床头的方法,能促进患者术后呼吸循环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发生,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康复质量.

  • 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平衡的影响

    作者:彭庆;谢于惠;祝卫红;董小慧;王秀林;何永成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液体平衡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在本院正规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稳定的MHD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强化护理管理,随访并指导3个月,分析强化护理管理前后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的百分率、每次透析脱水占体重的比例、血压达标率、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的差异,并进行前后自身对照分析.结果:经过强化护理管理后,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的百分率低于强化护理管理以前(3.36%vs 4.67%),每次透析脱水占体重的比例低于强化护理管理以前(3.88%vs 4.83%),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强化护理管理以前(2.18% vs 6.29%),而血压达标率高于强化护理管理以前(67.3%vs 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的管理MHD患者的液体平衡,从而有效地控制MHD患者透析间期体重的增加,减少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实现更高的高血压达标率.

  • 胸腔镜下漏斗胸矫治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陈肖和;郎秋月;陈惠南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经胸骨后支撑板植入术(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采用胸腔镜下Nuss手术矫治10例先天性漏斗胸患者.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30~9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血5~15 mL,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漏斗胸得到满意的纠正.结论:Nuss手术相对传统的漏斗胸畸形矫形手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用物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熟练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铜绿假单胞菌313株的临床分布与药敏分析

    作者:王岚;吴怡;王珊珊;刘新

    目的:通过对2006-2010年临床分离的313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临床分布及药敏分析,为临床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6-2010年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中通过分离培养获得铜绿假单胞菌313株,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对上述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结果分析.结果:(1)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依次为:痰液(83.3%),眼分泌物(7.7%),尿液(4.2%),脓汁(2.6%)和胆汁(1.3%).(2)各科室检出率:干诊病房多(55.6%),其次为内科病房(21.1%)、外科病房(18.2%)和眼科病房(5.1%).(3)药敏分析结果显示上述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敏感率分别达到83.1%和79.6%,而对氨曲南耐药率达到了83.5%.结论:在各类送检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茵的检出率以痰液标本高,其临床分布主要集中于干诊病房.2006-2010年期间,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首选药物为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均属于碳青霉烯类.

  • 温阳化饮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并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作者:陈思洁;龚保文;黄润山;王丹阳;蔡凯鹏

    目的:观察温阳化饮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并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早期糖尿病肾病并胸腔积液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病情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温阳化饮方水煎服.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胸腔积液吸收情况、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化饮方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并胸腔积液吸收及血糖控制有较好的干预作用.

  •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作者:郭静明;韩丹壘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是一类原因不明、以嗜酸性粒胞持续增高,伴有靶器官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对其致病机制的不断研究,对HES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新的进展,下面就HES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广州高校社区退休男教工前列腺增生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黄勇强;梁蔚波;林启瑞;刘志林;张淳;池景泉

    目的:通过了解广州地区高校社区退休男教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知晓情况,为今后社区医院进行早期医疗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对广州地区4所高校退休男教工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知识的总知晓率评分为:低31.8%、中42.1%、高26.1%:得分的分布情况:(1)基本知识得分:低36.3%、中42.6%、高21.1%;(2)诊治知识得分:低17.0%、中37.1%、高45.9%;(3)预防知识得分:低42.1%、中46.7%、高11.2%.结论:高校退休男教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基础知识和预防知识了解不足,部分老人不明确自己是否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有在社区医院有开展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早期进行医疗干预、管理的必要,以降低由此病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手术率.

  • 云南三民族人群VDR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高建梅;姚瑶;张桂前;王金丽;邹云莲;严新民

    目的: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基诺族、傣族和僾尼族人群VDR Taq Ⅰ和Fok Ⅰ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并对其多态性与HBV感染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运用PCR-RFLP方法对三民族人群VDR Taq Ⅰ和FokⅠ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僾尼族VDR TaqⅠ和FokⅠ位点多态性与其他两民族显著不同:FokⅠ位点CC基因型和Taq Ⅰ/Fok Ⅰ TT单体型频率降低(僾尼族vs基诺族:x2值分别为13.907和14.839,P值分别为0.001和<0.001;僾尼族vs傣族x2值分别为6.766和6.134,P值分别为0.034和0.013).(3)VDR多态性在HBV感染组(IF组)和健康对照组(HC组)中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F组Fok ICC基因型(x2<26.229,P< 0.001,OR=2.305,95%CI为1.451 ~ 3.663)、Taq Ⅰ/Fok Ⅰ TC单体型(x2=12.457,P< 0.001)显著高于HC组,而TT单体型则低于HC组(x2=25.599,P<0.001); (4) VDR多态性在HBsAg(+)组与HBsAg(-)组中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组CC基因型(x2=13.321,P=0.001,OR=3.104,95%CI为1.676 ~ 5.750)、Taq Ⅰ/Fok Ⅰ TC单体型(x2=12.525,P=0.001)显著高于HBsAg(-)组,而TT单体型则低于HBsAg(-)组(x2=14.027,P< 0.001).结论:VDR Taq Ⅰ和Fok Ⅰ多态性具有民族差异,且其多态性与HBV易感性相关.

  • 食管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谢锐;梁克;潘如萍;张美芬

    目的:通过调查食管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情况,分析其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为提高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QLQ-C30问卷对66例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术后社会支持情况,分析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社会支持总分(40.55±5.88)、客观支持(10.05±1.91)、主观支持(22.73±4.08)及支持利用度(7.77±1.31)得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其中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得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后的客观支持与角色功能(r=0.627,P< 0.01)、社会功能(r=0.369,P< 0.01)呈正相关;主观支持与角色功能(r=0.418,P< 0.01)呈正相关;支持利用度与社会功能(r=0.388,P< 0.01)呈正相关,与认知功能(r=-0.351,P<0.01)呈负相关.结论:食管癌术后患者整体的社会支持状况良好,而客观支持及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的情况则不够理想,其社会支持情况与生存质量密切相关.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