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乳腺病64例CR钼铑双靶摄影与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作者:石宇文;李敏健;黄苏萌

    目的:评价CR钼铑双靶摄影对乳腺病定性诊断价值,提高乳腺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乳腺病人的CR钼铑双靶摄影片,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CR钼铑双靶摄影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9%、98.1%、96.9%.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98.1%.结论:CR钼铑双靶乳腺摄影可显示绝大多数乳腺良恶性病变特征,有很高的定性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诊断
  •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外固定架确定性处理

    作者:张文捷;张新武;任先军;王建忠

    目的:探讨确定性外固定架处理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复习不稳定骨盆骨折外固定架处理的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本组15例,术后随访8~28个月,平均10个月,无一例死亡,大多数病员恢复正常行走,7例(46.7%,7/15)针道表浅感染,1例针道深部感染并出现螺钉松动,其他病例未见螺钉松动及复位丧失等并发症,2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刺激症状,3例患者久走久坐有髋部不适感,4例尿道损伤术后后遗尿道狭窄需行尿道扩张治疗.结论:不稳定骨盆骨折确定性骨盆外固定架的处理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但必须明确骨盆外固定架适应证并适当应用,必要时必须结合内固定进行治疗,并注意长期的外固定架处理可能伴发的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

    关键词: 骨折 骨盆 外固定架
  • 消化道外瘘封堵治疗新方法的探讨

    作者:张玉新;吴良平;谢正勇;邓建文;丁洪亮;周洪锋

    目的:为临床上消化道外瘘的封堵治疗探索新方法.方法:对10例消化道外瘘患者,经早期阶段的全身及局部治疗,在全身情况稳定、瘘管局部感染控制的基础上,通过X线造影定位,将双腔气囊导尿管经外瘘口和瘘管置入消化道内,把充入适量生理盐水的双腔气囊导尿管作为封堵材料封堵内瘘口,两件式肛门袋作为外固定架,固定调整适度的双腔气囊导尿管.待瘘管渐缩小后,残留的小瘘管再行医用生物蛋白胶封堵.结果:10例均顺利放置双腔导尿管,封堵3 d后,放松调整尿管牵拉强度时,均未见血性渗液,瘘口逐渐缩小,尿管周围漏液逐渐减少.7例封堵7~10 d后,逐渐缩小气囊并后拔出尿管,残留的小瘘管行医用生物蛋白胶封堵,2~3 d后瘘自行愈合,一次封堵成功;3例一次封堵后5~7 d,瘘口破溃复发瘘,经二次封堵,瘘均自行愈合.6例获术后随访1~12个月,饮食及大便均正常,瘘无复发.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加两件式肛门袋,配合生物蛋白胶进行消化道外瘘的封堵,方法简单、效果确切、可明显缩短病程、大大降低医疗费用、为促进消化道外瘘尽快自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CT定位经皮肺穿刺氩氦刀冷消融治疗支气管肺癌

    作者:王运明

    目的:观察CT定位经皮氩氦刀冷消融治疗支气管肺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20例支气管肺癌,经过CT检查或气管镜检或定位穿刺、痰细胞检查找癌细胞,全部经病理确诊为支气管肺癌.其中Ⅱa期10例,Ⅲb期34例,Ⅲa期44例,Ⅲb期32例.全部病例给予在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氩氦刀冷消融治疗.治疗前后均作X线胸片及CT胸部扫描检查对比.结果:本组病例经过经皮肺穿刺冷消融治疗的CT复查近期有效率为95%.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率为胸痛减轻或停止79%,咯血减少或停止80%,咳嗽减少或停止70%,呼吸困难减轻或改善72%.上述一种或几种症状改善的持续时间1~21个月,平均13个月,生存率为6个月61%,12个月27%.结论:CT定位经皮肺穿刺冷消融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支气管肺癌安全、有效.

  • 国产球囊扩张治疗老年食管良性狭窄

    作者:岑贤友;甘万崇;程邦昌;胡红耀;饶敏

    目的:探讨国产食管球囊扩张治疗老年食管良性狭窄的操作技术及临床价值.方法:本组42例,在X线透视监视下,不用超滑导丝先行引导和小球囊行预扩张,而直接用超硬导丝引导国产大球囊导管通过狭窄段进行扩张治疗,首次扩张效果满意后,不重复扩张治疗(下称简易法).术后定期食管造影复查及随访.结果:采用简易法操作的42例中,直接用硬导丝引导成功40例(95.2%),大球囊直接扩张成功39例(92.9%),34例1次扩张后效果良好(81.0%),仅8例扩张2~3次.国产球囊扩张后,患者吞咽困难改善率100%,随访1~2年,38例无再狭窄(90.5%),4例经2~3次扩张后仍复发而做支架置入治疗.本组未出现食管穿孔、大出血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球囊行简易法食管球囊扩张成形术简单实用、安全有效,可缩短术时,减轻病人痛苦,减少费用.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

    作者:王蓓;金敏菲;朱雅君;叶伟萍

    目的:通过对17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的糖尿病诊断时间、治疗方法、围产儿患病情况的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糖尿病在孕期发病的早晚、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按诊断时间的不同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在妊娠前半期(≤20周)已诊断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有22例(组Ⅰ),在妊娠后半期(>20周)诊断的有156例(组Ⅱ),将两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巨大儿数、畸形数及围产期患病率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按治疗方法及疗效的不同将所有病例分为3组,饮食控制达理想血糖水平的有128例(A组),饮食控制基础上加用胰岛素治疗达理想血糖水平的有30例(B组),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有20例(C组),对3组新生儿的围产期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组Ⅰ的新生儿与组Ⅱ比较,其出生体重、巨大儿数、畸形数的差异无显著性,但新生儿患病率组Ⅰ高于组Ⅱ(χ2=5.84,P=0.02),差异有显著性.A组孕妇与B组孕妇的新生儿在围产期患病率上差异无显著性,C组孕妇的新生儿患病率高于前两组(χ2A-C=9.60,P=0.002;χ2B-C=5.08,P=0.02),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患病时间长的糖尿病孕妇的新生儿患病率较高.通过治疗血糖能达理想水平者的新生儿围产期患病率能明显降低,因此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血糖的监控是改善围产儿预后的重要手段.单纯控制血糖并未从根本上减少先天性畸形的发生,还应对糖尿病孕妇的新生儿致畸原因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 宫颈上皮内瘤变214例诊治分析

    作者:谢红;杨菊芳;谢懿;王莉菲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佳诊断和治疗方法,以达到减少漏诊,减少术后病变残留、复发的目的.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至2004年10月我院根据病变不同程度和生育要求,行宫颈电灼术、电环切除、全子宫切除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214例的疗效,并对宫颈液基细胞学、高危HPV检测、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胞学检查存在着假阴性率21%(37/176),高度上皮内瘤变约92.8%为高危HPV阳性,低度上皮内瘤变中87.7%为高危HPV阳性.37例细胞学正常,HPV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行电环切除术139例,术后病理为阴性的39例,病变仍有CIN但期别减轻的51例,升级的8例,相同的41例.LEEP术后排除浸润癌,再行子宫切除,子宫标本未发现浸润癌.电灼和电环切除术后并发症少,随访长18个月没有复发.结论:细胞学结合HPV检查可减少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漏诊率,根据期别和生育要求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电灼和电环切除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 胸膜活检212例分析

    作者:劳穗华;谭守勇;邓晓华

    目的:探讨针刺胸膜活检在胸膜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方法:对近3年诊断为胸膜疾病并行针刺胸膜活检的2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2例胸膜活检中提示慢性炎症89例(占41.98%),结核性胸膜炎43例(占20.28%),33例为少量横纹肌和纤维组织,其余为转移性腺癌(24例),少见的是恶性胸膜间皮瘤(11例)、良性间皮瘤(7例)、转移性鳞癌(5例)等.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气胸(10.84%)、出血(8.96%)、发热(4.72%).结论:在胸膜疾病中,针刺胸膜活检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对良性或恶性胸膜疾病有价值,致命并发症极少.

  • RF-Ⅱ复位内固定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卢代刚;何思敏;刘诚

    目的:探讨用RF-Ⅱ复住内固定系统,结合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23例腰椎滑脱患者实施RF-Ⅱ复位内固定,后路减压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22例Ⅰ、Ⅱ度滑脱患者全部达到解剖复位,1例Ⅱ度患者滑脱复位达到90%.随访12~24个月,平均14个月,X线显示23例全部骨性融合,未形成假关节,复位未丢失,未出现螺钉松动和折断.结论:RF-Ⅱ复住内固定系统,结合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 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术300例

    作者:钟景新;林更加

    目的:总结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经验,改进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操作,并讨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8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30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行保留上极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300例中出现声嘶7例,经营养神经治疗3~5个月后缓解.术后手足抽搐5例.随访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该术式灵活性强,操作简便,手术疗效确切、安全、并发症少.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 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比较

    作者:廖志品;靳敏;罗爱林;田玉科

    目的:对比全凭静脉麻醉下置入喉罩进行高频喷射通气与静吸复合麻醉机械通气两种不同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特点.方法:60例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2组,每组30例,静脉麻醉组采用静脉注射泵作全凭静脉麻醉,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置入喉罩行高频喷射通气;吸入麻醉组采用快速静脉诱导,气管插管,作机械通气,用异氟醚维持麻醉.观察两组麻醉对循环、呼吸、动脉血气值、苏醒时间的影响及术后恶心、呕吐、躁动、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静脉注射异丙酚后血压心率显著降低(P<0.01),插管后又明显升高,但静脉麻醉组显著低于吸入麻醉组(P<0.05),两组动脉血气值在通气30 min后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术后在苏醒室观察2 h,哭闹、烦躁、恶心,吸入麻醉组明显多于静脉麻醉组,静脉麻醉组易引起过度镇静,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高频喷射通气与静吸复合全麻机械通气相比效果满意,苏醒同样快,并发症少,但易致过度镇静.

  • 创伤性膈肌破裂20例诊治体会

    作者:李晶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4年我院收治的20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资料,发生原因为车祸伤12例,刀刺伤8例.均手术治疗,剖胸术9例,剖腹术11例.结果:术前确诊18例,治愈19例,死亡1例.结论:创伤性膈肌破裂一旦确诊都应手术治疗,手术径路应视伤者的胸腹部情况而定,应遵循先重后轻,先处理致命伤,术式简单有效的原则.X线检查对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 两种精液处理方法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影响的比较

    作者:徐巧敏;夏舟岚;吴美君

    目的:探讨两种精液处理方法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92个周期IUI(136例患者)受孕结果.作者对门诊不孕患者选择一种精液处理方法,A组126个周期采用直接上游法处理精液,B组166个周期采用Isolate密度梯度离心法.结果:两种方法处理后精液在密度、活力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间的临床妊娠率相似,P>0.05.结论:直接上游法和Isolate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精液作IUI得到的临床妊娠率是相似的,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关键词: 授精 人工 精液 妊娠率
  • T管拔除后胆漏处理与防范

    作者:田茂金

    目的:探讨拔除T管致胆漏的处理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收治的9例T管拔除后胆漏患者资料.结果:本组9例中6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3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T管拔除后胆漏的处理应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选择治疗方案;预防措施应从术中做起.

  • 胸腹联合伤69例早期诊治经验

    作者:张晓明;殷桂林;胡建才;朱水波;谭焱;董永强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我院1976年6月至2005年8月期间69例胸腹联合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穿透性损伤29例,钝性损伤40例.左侧膈肌破裂48例,右侧膈肌破裂18例,双侧3例.形成创伤性膈疝28例.术前诊断为胸腹联合伤37例,术中探查发现的32例.手术取胸部切口30例,腹部切口24例,胸和腹分别切口12例,胸腹联合切口3例.结果:全组死亡6例,死亡率8.7%,其中分别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颅脑损伤1例.56例病人复查,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胸腹联合伤病情危重、伤情复杂、诊治困难;对胸腹交界部位遭受创伤的病人应高度怀疑胸腹联合伤的存在;对出现创伤性膈疝的病人,胸部X线和CT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诊断;及时、正确的外科手术是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 多处创伤 诊断 治疗
  • 影像学在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早期诊治中的价值

    作者:陈玉清;姚书忠;牛刚;黄建昭

    目的:探讨B超、子宫动脉栓塞或灌注化疗在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早期诊断及保守性治疗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985年1月至2005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10例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B超早期诊断率达100%.2例行放射介入性保守治疗成功.4例切除子宫.结论:B超是早期诊断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有利工具.及时适合的放射介入性治疗,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保守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有效方法.

  • 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40例临床分析

    作者:冯图;吴茂清;柯华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原因,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40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接受再次手术40次,并发症发生率20%,随访期2~6年,5年生存率为87.5%(35/40).结论:甲状腺肿瘤手术应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疑有颈淋巴结转移,应行规范化的颈淋巴结清扫术.

  • 骨转移癌不同剂量分割放疗止痛疗效分析

    作者:李文竹;王长胜;张玉书

    目的:探讨不同分割剂量放疗对骨转移瘤的镇痛疗效.方法:对48例骨转移瘤患者共76个病灶采用不同分割剂量放疗.低分割放疗组26例,每周3次,每次3 Gy,总剂量30~40 Gy;常规分割放疗组22例,每周5次,每次2Gy,总剂量40~50 Gy.结果:低分割放疗组完全缓解(CR)率60.9%,部分缓解(PR)率26.1%,总有效率87.0%;常规分割放疗组CR率70.0%,PR率26.7%,总有效率96.7%.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分割剂量放疗对骨转移瘤镇痛疗效无明显差异,常规分割放疗组CR率可能提高.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作者:吴分浪;邵强;关则俭;陈秋明;王汝飞;曾昭明;冯志铁;黄维冲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CT片定位对5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钻颅小骨孔皮层下穿刺,抽吸、冲洗、粉碎血肿,置管用纤溶药物溶解引流残留血肿.结果:首次血肿清除率40%~75%,总清除率约92%,早期手术能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结论:该项技术操作简便、安全,对高血压脑出血有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降低颅内出血再发的机会.

  • 微小型甲状腺癌26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麦观保;何武东;容学斌

    目的:探讨研究微小型甲状腺癌(TM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对1995年5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26例TMC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61.54%)术中冰冻切片发现,10例(38.46%)术后病理确诊.行单侧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术18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例;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4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加淋巴结清扫1例.全组26例无一例手术死亡和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是TMC手术治疗较理想的术式;有淋巴结转移者同时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 瞬态耳声发射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应用

    作者:梁雯;梁健刚

    目的:评估瞬态耳声发射(TEOAE)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对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EOAE及ABR对我院206例高危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先用TEOAE进行初筛、复筛、再复筛,仍未通过者测试ABR,2次ABR测试异常者诊断为听力障碍.结果:206例高危新生儿用TEOAE筛查,初筛未通过率为170‰(35/206),复筛为136‰(28/206),再复筛为102‰(21/206),用ABR复查诊断为听力障碍疾病29‰(6/206).结论:TEOAE及ABR很适合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TEOAE与ABR合用能早期发现听力障碍.

  • 经皮射频联合局部注射消融治疗肝癌疗效观察

    作者:崔彦;李晓鸥;周立艳;吉敏;刘子沛;董满库;王平;张宏文;李成林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PRFA)联合无水酒精及热顺铂局部注射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1年2月至2004年9月采用B超引导下PRFA联合无水酒精及热顺铂局部注射治疗肝癌76例109个病灶,原发性肝癌40例,转移性肝癌36例.肿瘤直径1.5~15.0 cm,应用RF-2000和10电极LeVeen射频针.对1~2 cm的小肿瘤选择Chiba针进行局部注射消融,而对>3 cm者应用Quadra-Fuse多位穿刺注射针.结果:PRFA及局部注射消融治疗经过均顺利,并发症4例(5.3%),无相关死亡.随访率96.1%,随访期12~43个月,缓解率(CR+PR)为94.7%.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1%、75.4%和42.9%.结论:PRFA联合局部注射消融是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的有效微创疗法.

  •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诊断

    作者:曹斌;朱新进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适应证及特点.方法:对28例疑诊病人全部进行了双髋关节X线平片检查,CT检查25例,MRI检查20例,ECT检查15例.结果:本组疑诊股骨头缺血坏死在X线平片、CT、MRI、ECT上均出现应有的各种表现.结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和其病理是相一致的.MRI是本病好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 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

    作者:丛海涛;丁进峰;曹东航;陈荣;王惠琴;彭从斌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孕妇,行硬膜外麻醉后随机等分成A、B、C 3组,于手术前A组静注0.5 mg/kg氯胺酮;B组0.25 mg/kg氯胺酮;C组0.9%生理盐水0.05 mL/kg.观察产妇一些生命体征的变化和胎儿剖出后血气分析及1min与5 min Apgar评分,以及产妇苏醒期的不良反应.结果:小剂量氯胺酮仍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对产妇的呼吸功能几乎无影响,能部分缓解由硬膜外麻醉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临床剂量常见的苏醒期不良反应,对新生儿血气和Apgar评分无影响.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小,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 喉外伤的紧急处理33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波

    目的:总结喉外伤临床表现和紧急处理的经验,提高喉外伤的急诊救治水平.方法:收集喉外伤患者33例,其中闭合性损伤14例,开放性损伤1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紧急抢救、治疗资料.结果:33例中抢救成功30例(91%),15例行气管切开术,除2例伤势过重死亡外,其余病例均顺利拔管.结论:喉外伤临床处理专业性较强;急诊处理中迅速止血、气管切开等尤为重要;若贻误抢救或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或遗留喉瘢痕狭窄等并发症.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急救
  • 烤瓷熔附金属联合塑料牙在老年人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奉晓斌

    目的:观察烤瓷熔附金属联合塑料牙(PFMART)在老年人牙列缺损铸造支架可摘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6例伴前牙缺失的kennedyⅡ、Ⅲ类老年牙列缺损患者,男11例、女15例,年龄60~70岁,设计PFMART,在金属铸造支架上的前牙区和后牙区人工牙分别采用烤瓷牙和塑料牙,通过问卷调查及临床检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戴PFMART 1个月患者满意度为98.7%.结论:PFMART有美观、坚固、舒适等优点,对伴前牙缺失的kennedyⅡ、Ⅲ类老年牙列缺损是一种较好的修复体.

  • 婴儿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麻醉管理

    作者:黄芳;谢维炎;万智颖

    目的:探讨婴儿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麻醉管理.方法:对45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婴儿行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用芬太尼、咪唑安定、万可松诱导气管插管,术中用异氟醚维持麻醉.监测气腹前5 min、气腹后5 min及腹腔放气后5 min的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气并将3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5例患儿均手术成功.麻醉期间无低氧血症发生.麻醉期间呼吸、循环相对平稳.与气腹前5 min相比,气腹后5 min的HR、SBP、DBP、PETCO2、PaCO2有明显上升,pH值下降(P<0.05).结论:术中良好的呼吸管理、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合理的气腹压,可使腹腔镜下行幽门环肌切开术的婴儿安全渡过手术期.

    关键词: 幽门 腹腔镜检查
  • 心内直视手术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5例外科治疗

    作者:吴功志;周耀洪;彭丛兄;吴亦志

    目的:总结心内直视手术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自1985年1月至2005年5月心内直视手术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7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法洛四联症矫正术2例,二尖瓣置换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结果:1例死于术中复跳困难,14例治愈出院.术后复查彩色超声心动图,导管无再通.结论: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或后天性心脏疾病的动脉导管未闭,只要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同期行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 月经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59例治疗探讨

    作者:张广萍

    目的:探讨月经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月经期就诊的59例月经期VVC患者给予口服伊曲康唑及外用达克宁栓和派瑞松乳膏治愈后,连续2个月经周期中给予伊曲康唑口服加达克宁栓阴道给药,观察随访6个月.结果:59例规范治疗中8例不同程度复发,51例痊愈.结论:规范化治疗月经期VVC可达到疗效快,复发率低的效果.

  • 非典型褥疮性纤维组织增生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柯儒斌;徐潮;孙杏红

    非典型褥疮性纤维组织增生(atypical decubital fibroplasia,ADF)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假肉瘤样增生性病变,临床表现为肩背部、胸壁、股骨大转子及臀部等易受压部位局部无痛性的肿块,患者多为行动不便、长期坐轮椅或瘫痪卧床的老年人.因病变中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常显示一定的异型性,易被误诊为肉瘤.本文报道1例ADF,结合文献复习,探讨ADF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其鉴别要点.

  • 阴茎闭合性白膜及海绵体纵行破裂1例

    作者:邱晓拂;邓志雄;水鑫华

    患者男,34岁,已婚.夫妻性生活采用女上位时,突闻咔嚓声,觉阴茎剧痛,阴茎随之松软,迅速肿大、变形,皮肤青紫,进行性加重,无肉眼血尿、排尿困难.伤后2 h急诊入院.查体:阴茎长约12 cm,呈鱼钩状,阴茎头偏向左侧,阴茎体肿胀,以右侧明显,大周径达18 cm,除左侧少部分皮肤颜色正常外,其余呈暗紫色瘀斑.入院诊断:阴茎闭合性白膜及海绵体破裂.

  • 全麻下全肺切除术后发生左侧肢体偏瘫1例

    作者:赵宝生;王恩琴;陶国才

    患者男,5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年余,加重1个月,以"左上肺癌"入院.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心脑肝肾疾病.入手术室后,患者血压130/70 mmHg,心率80次/min,以咪唑安定5mg,芬太尼0.2 mg,依托咪酯20 mg,司可林100 mg诱导气管插管,以65%N2O、瑞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术中探查发现肿瘤累及左主支气管、左肺动脉主干、左上肺静脉、心包、膈神经、迷走神经,行左全肺叶切除、心包部分切除术.术中血压95~110/55~70mmHg,心率54~110次/min,麻醉时间250 min.术中出血600 mL,尿量600 mL,静脉输注红细胞400 mL、平衡液800 mL、贺斯500 mL.手术结束后10 min,患者自主呼吸恢复,但烦躁不安、意识不清.监测鼻腔温度37.1℃,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25 cm,查动脉血气未见明显异常.术后7 h患者意识恢复,但左侧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神经内科会诊为:左侧肢体偏瘫、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1级,左下肢巴氏征(+),chaddock(卡多克征)(+),给予甘露醇125 mL快速静滴.头脑CT提示:右侧颞顶叶、颞枕叶多发低密度影,结合病史考虑为癌栓脱落致血管栓塞或转移性脑肿瘤的可能性大.

  • 食管狭窄伴严重肠功能障碍1例肠内营养治疗

    作者:黄蕾;李洁廉

    患者男,64岁,10年前因"贲门癌"行"胃大部切除术、食道胃吻合术".2个月前发生脑梗死,欲置鼻胃管行肠内营养(EN),由于食管狭窄,鼻胃管不能通过,故实施肠外营养.入院时,已实施近2个月的肠外营养.体格检查:神昏嗜睡,皮肤色泽苍白,弹性差.肌肉张力与肌力减弱,腹软.化验检查:红细胞计数3.59×1012/L,血红蛋白98 g/L,淋巴细胞计数1.21×109/L,白蛋白30.10 g/L,总胆红素65.70 μmol/L,直接胆红素31.40μmol/L,间接胆红素34.30 μmol/L,谷氨酰转肽酶139.40 IU/L,碱性磷酸酶155.90 IU/L,钾3.14 mmol/L.临床诊断:双肺细菌性肺炎,气管切开术后,低蛋白血症,食管狭窄,脑梗死.

  • 带蒂胃间质瘤幽门嵌顿1例

    作者:刘发强;崔彦;张宏文;李成林

    临床上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主要表现为出血、包块、腹痛三大类型.带蒂生长者少见,笔者曾遇1例带蒂GISTs嵌顿于幽门管患者,报告如下.

  • 小儿静脉复合麻醉严重误吸窒息1例

    作者:王荣;孙兵斌;李静

    患儿男,5岁2个月,身高102 cm,体重20 kg.既往无胃病史,以睾丸鞘膜积液,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睾丸鞘膜积液翻转术,术前禁食饮16 h.患儿入室前肌注阿托品0.3 mg,入室后意识清楚,哭闹、语言流利.监护仪显示窦性心律(HR)105次/min,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7%,肌注氯胺酮100 mg后,开放上肢静脉.静注咪达唑仑3.0 mg,病人自主呼吸良好,鼻导管吸氧,SpO2100%,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10 min后出现肢体活动,静注芬太尼0.05 mg,丙泊酚30 mg.术中出现疼痛刺激时,间断静注氯胺酮、芬太尼、咪达唑仑维持麻醉.手术历时70 min,手术顺利,术中麻醉平稳,术毕准备送病人出手术室时,突然发生大量胃内容物反流,从口、鼻腔涌出造成误吸.SpO2迅速下降至70%,立即摇床改为头低位,吸引器吸引,在吸引的同时改用面罩加压供氧.

  • 输尿管下段血管平滑肌瘤误诊1例分析

    作者:张晓毅;邹练;孙锁柱

    输尿管肿瘤因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早期诊断有一定的难度.我院收治31例误诊为输尿管结石的输尿管下段血管平滑肌瘤病例,现报告如下.

  • 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剥脱术后心率回升1例

    作者:王钢

    患者男,72岁,以"心率渐进性减慢伴胸闷3 d"入院,无头晕、心悸、恶心、视物模糊及耳鸣等症状,多次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静息心率由60 次/min逐渐减至46次/min,无明显缺血性ST-T改变;心肌酶学指标均正常;血钾正常;心脏超声示左室顺应性减低,收缩功能正常.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40余年、"高脂血症"30余年病史,未服用心脏负性频率药物.入院后行食道电生理调搏检查示:窦房结恢复时间1 640 ms,窦房结传导时间320 ms,房室结文氏点110次/min,阿托品试验提示窦房结功能低下.考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双结病变)可能,经心宝、生脉等提升心率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多次24 h动态心电图示间歇性窦性心动过缓,慢心率低至39次/min,平均心率低至50次/min,拟观察并择期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 雷米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影响的比较

    作者:肖昭扬;吕美红;郑国鹏;左民;郭维嘉;安刚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病人使用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法:50名ASA Ⅰ或Ⅱ级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麻醉诱导用异丙酚、罗库溴铵及芬太尼(n=25,2 μg/kg,芬太尼组)或雷米芬太尼(n=25,1 μg/kg,雷米芬太尼组).气管插管后,以异丙酚及所研究的阿片药维持麻醉,用药据临床标准随时调整.若疼痛(VAS)(0~10分)≥4则静注吗啡,30 min出现2次以上PONV(恶心或呕吐)予用甲氧氯普胺.记录术后(2、12和24 h)VAS、需要吗啡、发生PONV病人数及需用甲氧氯普胺治疗的病人数.结果: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ASA分级、异丙酚剂量,VAS及吗啡量差异无显著性.术后2~12 h间出现恶心的人数芬太尼组为10例,雷米芬太尼组为3例(P<0.05);出现呕吐芬太尼组为8例,雷米芬太尼组为2例(P<0.05),其中芬太尼组7例,雷米芬太尼组1例需用甲氧氯普胺治疗(P<0.05).术后0~2 h和12~24 h PONV发生率雷米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手术病人芬太尼麻醉与雷米芬太尼麻醉比较,在术后2~12 h,PONV发生率和抗呕吐药量均增加.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22例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余继超;彭文要;王擎;陈柏秋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在烧伤患者中对创面愈合、蛋白质代谢、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日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大面积烧伤病例42例,烧伤面积22%~53%,Ⅲ度面积>10%,随机分为治疗组(n=22)及对照组(n=20),两组均系应用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及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组加用"珍怡"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上海联合赛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比较两组的创面愈合时间、蛋白质代谢、抗生素应用效果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抗生素应用量和时间,促进蛋白质合成,体重下降减少,植皮区、供皮区、深Ⅱ度创面痂下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免疫能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减少住院天数,减少住院经费.

  • 布地奈德吸入与地塞米松静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作者:姚宇枫

    目的:了解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9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0.5 mg/次,2次/d雾化吸入,常规组予以静脉滴注地塞米松0.3~0.5 mg/(kg·d),分2次滴入.均予以综合治疗,疗程7~10 d.结果:治疗组患儿各项主要指标缓解和(或)消失及住院所需的天数显著少于常规组患儿,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71.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明显缩短病程,疗效满意.

  • 声显微手术及术后理疗治疗任克水肿

    作者:冯勇刚;俞海安

    我们自2002年8月至2005年1月应用显微镜下行声带任克水肿显微手术治疗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与以往直视下手术相比,具有术野清晰,层次清楚,不易残留,不易损伤声带中、深固有层的特点,术后辅以超短波理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阑尾周围脓肿Ⅰ期手术28例体会

    作者:赵园;麻晓;彭金军

    1996-2004年间,我院对28例阑尾周围脓肿病人实施了Ⅰ期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手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20例

    作者:倪正义;周密;许俊;汤中文;张鹏;戴希勇;陈兆辉

    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2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了肺叶或全肺切除手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Hangman骨折的治疗

    作者:王传宝;郭秀丽;廖光军

    C2椎弓骨折伴C3失稳或脱位又称为Hangman骨折,占颈椎损伤的7%~20%[1],可造成椎体的前脱位及椎间盘破裂,导致上颈椎不稳,而产生颈痛、颈僵等症状,较少伴发神经症状.对Hangman骨折,国内报道较少,多采用保守治疗及前路C1、C2和后颈C1~C3融合术.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4年9月共收治Hangman骨折6例,部分应用后路Axis钢板螺钉固定,获得良效,报告如下.

  • 超声微探头诊断老年人梗阻性黄疸2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敏;钱俊波;丁文彬

    我们应用超声微探头(miniprobe sonograpy,MPS)对老年人阻塞性黄疸的患者分别行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途径(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和引流术途径(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的胆管内超声检测(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IDUS),现报告如下.

  • 七氟醚、氯胺酮麻醉在门诊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戚建勋

    近年来,随着麻醉和手术不断发展,我国非住院手术日趋增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小儿患者.由于小儿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小儿非住院手术麻醉的方法和安全性值得探讨.氯胺酮麻醉在小儿非住院手术中的应用虽然已经很普遍,但是存在术后苏醒时间长、恶心呕吐发生率高等不足.七氟醚在小儿非住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国内研究报道还较少.本研究拟观察择期门诊手术患儿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门诊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并与氯胺酮麻醉进行比较.

  • 颅脑外伤术后脑梗死38例

    作者:靳清;朱剑勇;曾繁余;唐爱民

    颅脑外伤术后脑梗死是颅脑外伤的少见并发症,由于其临床表现易被外伤的早期症状掩盖,故容易漏诊和误诊,特别是重度颅脑外伤病人术后随时可能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病死率极高,自CT、MRI问世以来,人们对脑外伤术后致脑梗死的认识逐渐加深,诊断率逐渐提高,笔者收集2000年6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38例外伤性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病例,现就其治疗结果,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 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作者:陈海亮

    延迟性脾破裂(delayed splenic rupture,DSR)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脾外伤的10%~15%[1].因其伤情隐匿、病情急、变化快,易误诊,其死亡率和误诊率高于一般的脾破裂[2].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05年3月间共收治延迟性脾破裂20例,现就外科诊治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 少儿气管切开后气管狭窄的预防

    作者:李忠实;刘伟

    气管切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诊手术之一,术后气管狭窄时有发生,尤以少儿气管狭窄的发病率高.我院自1995年7月至2004年6月行少儿气管切开46例,术后气管狭窄1例,占2.17%,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 三种途径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梅;牛占杰

    卵巢肿瘤的发病率位于妇科肿瘤首位,良性肿瘤约占90%以上.卵巢良性肿瘤可经腹、腹腔镜、阴式切除.阴式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既符合微创的原则,又经济实用.本院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1月分别用这三种方法行卵巢良性肿瘤切除98例,现报道如下.

  •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34例

    作者:王璋弟;胡建文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咽喉科临床上相当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引起鼻塞、鼻出血、嗅觉障碍、头痛和变态反应性症状等.既往传统的额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存在着视野不清、能见度差及对高位、后段偏曲不能在明视下操作的缺点,导致容易出现并发症且疗效难尽人意.我科于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在鼻内镜引导下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34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子宫腔积脓穿孔2例

    作者:李静文;左慧萍

    例1女,63岁,因低热,下腹痛5 d,腹痛加剧2 h于2003年5月13号入住我院外科.患者绝经18年,既往无特殊病史.T 39.0℃,P 108次/min,R 23次/min,BP 90/60 mmHg,急性痛苦面容,心肺听诊无异常,板状腹,满腹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及肿大,移动性浊音阴性,胸腹联透示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及腋气平面,B超示肝胆脾胰未见明显异常,腹腔积液,直径1.0 cm,血常规示WBC 16.3×109/L,N0.93,L 0.054.行腹穿抽出黄色脓液约2mL,考虑急性腹膜炎,阑尾穿孔.

  •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作者:李宽;李祥

    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传统的闭合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固定常易发生移位,影响疗效.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1例,经6~15个月随访取得了满意效果.

  • 微型钛夹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60例

    作者:韩茂强;赵政

    下颌骨居于人体的显露部位,易受到外力打击而引起骨折.其治疗方法主要是解决复位、固定问题.目前的固定方法多采用颌间牵引固定、骨间钢丝固定以及夹板内固定等方法[1].下颌骨骨折的治疗趋向于坚强内固定,从而使颌间牵引固定成为辅助治疗方法.我科自2000年采用微型钛板单层骨皮质固定,辅助短期颌间或颏帽固定,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饮食、口腔卫生和咀嚼功能指导的综合方法治疗6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喉黏膜瓣修复中晚期梨状窝癌术后缺损

    作者:吴元庆;戚健伟;初亭

    下咽癌中以梨状窝癌为常见,由于此处癌肿有丰富淋巴引流及黏膜下广泛浸润,故对其必须进行广泛切除[1],2000-2003年我科对6例中晚期梨状窝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切除包括患侧喉组织在内的颈部组织,以残存喉黏膜瓣修复重建下咽腔,恢复患者吞咽功能,取得良好整复效果.

  • 冻存后脐血DC介导的食管癌疫苗体内致瘤性研究

    作者:郭光华;谢丽华;陈素钻;俞晶;张娟;罗丽莉;苏中静;董红梅;徐虹;吴利标

    目的:探讨低温冻存后脐血树突状细胞(DC)与EC109食管癌细胞融合疫苗体内致瘤性.方法:免疫磁珠标记法分选人脐血CD34+干细胞,细胞因子扩增培养为成熟DC,聚二乙醇(PEG)融合法制备EC109-DC融合疫苗,流式细胞术双阳性标记鉴定融合疫苗,-80℃低温冰箱冻存,3周后融冻,流式细胞术再次鉴定融合疫苗,行体内致瘤性研究.结果:(1)融冻后疫苗体外半悬浮生长;同时高表达FR和CD80;(2)融冻后疫苗接种于SCID小鼠体内未见肿瘤形成,脾、肺和肝等器官未出现肿瘤病变.结论:冻存未破坏融合疫苗的完整性,融冻瘤苗无体内致瘤性,其亲本EC109细胞的恶性生长特征已丧失,安全可靠.

  • 两种基因芯片杂交法荧光信号的比较研究

    作者:丁大鹏;马文丽;周珏宇;石嵘;吴清华;郑文岭

    目的:探讨样品在流动态和静置态两种杂交环境下分别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比较两种方法对杂交信号的影响.方法: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mRNA经限制性荧光标记后在循环流动的杂交环境和传统静置的杂交环境中分别与K562表达谱芯片杂交,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杂交后的清洗和芯片扫描检测.结果:流动态的样品相对于静置态的样品与芯片杂交产生的杂交信号荧光背景低,灵敏度和信噪比高,并且杂交点的同一性好.结论:样品在流动态与芯片杂交得到的杂交效果要好过传统的杂交方法,从而为基因芯片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芦映红;金润铭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仅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酶,是糖酵解过程的关键酶.当有脑损伤或有某些癌细胞浸润时,其在血中浓度会增高,因此在临床中被用来作为神经损伤及某些肿瘤的标记物,近年来在NSE的临床和基础领域开展了许多研究,在儿科领域,主要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各种原因导致的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方面研究较多.本文对NSE在儿科临床方面的应用及进展作一综述.

  • 原发性肝癌的靶向治疗

    作者:杨谦;赵媛媛

    原发性肝癌病程短、流行广、病死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1],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药物在肝中分布较少,1906年ENRILICH首先提出靶向给药的概念,他认为应将药物选择性分布于病变部位以降低其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并使病变组织的药物浓度增大,从而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近年来,针对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的靶向治疗成为热点,可考虑从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三个水平实施靶向治疗.

  • 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的治疗进展

    作者:王东霞;李先明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又称痣癌或色素痣,是一种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高度恶性肿瘤,临床多见原发于皮肤,也可发生于眼、鼻腔、咽喉、肛管直肠、中枢神经系统等处.文献[1]报道MM脑转移(brain metastases of malignant melanoma,BMM)的发生率为8%~46%,而尸检报告的发生率高达55%~75%.BMM是MM发展的终末阶段,病情进展迅速,往往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一些学者就BMM的治疗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可吸收PDLLA混合壳聚糖髓内钉固定实验性兔长管状骨骨折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作者:金新安;黄潮桐;李敬矿;曾焕忠

    目的:探讨可吸收PDLLA混合壳聚糖髓内钉固定长管状骨骨折的愈合情况.方法:选择4只新西兰白兔,于左胫骨粗隆下3~5 cm处造成横行骨折模型,行可吸收PDLLA混合壳聚糖髓内钉内固定.术后2、4、8、12周时分别处死动物,并通过光、电镜方法观察早期组织反应和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结果:可吸收PDLLA髓内钉组织相容性良好,对组织无不良反应;组织学观察结果符合正常骨愈合过程.结论:可吸收PDLLA混合壳聚糖髓内钉固定长管状骨骨折的愈合机制、时间和方式与正常骨愈合相一致.

  •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在豚鼠中的检测分析

    作者:陈国强;谢南屏;李苏卫;严星

    目的:探讨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在豚鼠听力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健康杂色豚鼠20只(雌性12只,雄性8只),分别进行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刺激声信号的载波频率为0.5 kHz、1 kHz、2 kHz及4 kHz.双耳上述各个频率分别以77~103 Hz不同的调制频率进行调幅调制.测试时,双耳8个(每耳4个)声信号经插入式耳机同步给出.测试状态为戊巴比妥钠镇静睡眠.所有数据以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阈,在0.5 kHz、1 kHz、2 kHz及4 kHz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分别为左耳:(31.00±16.19)dB SPL,(25.50±12.34)dB SPL,(18.00±6.96)dB SPL,(18.50±6.71)dB SPL;右耳:(35.00±14.33)dB SPL,(25.50±12.37)dB SPL,(20.00±9.37)dB SPL,(20.00±9.18)dB SPL.左右耳同频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具有频率特异性、客观的特点,可以作为豚鼠听力测试的备选方法.

  • 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成骨细胞葡萄糖载体-1表达的影响

    作者:方颖;王忠义

    目的:研究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对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葡萄糖载体-1(GLUT1)表达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和IGF-Ⅰ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新生SD仔鼠颅骨成骨细胞,分别给予不同葡萄糖浓度的培养液,即正常浓度葡萄糖(5.5mmol/L)和高浓度葡萄糖(25.5 mmol/L).在高糖条件下分别加入胰岛素(10-6 mmol/L)和IGF-Ⅰ(10-7 mmol/L).RT-PCR检测GLUT1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GLUT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浓度葡萄糖组相比,高浓度葡萄糖使成骨细胞GLU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增加51%和35%.胰岛素和IGF- Ⅰ可以下调高糖条件下增加的GLUT1 mRNA和蛋白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正常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表达水平相似.结论:胰岛素和IGF-Ⅰ纠正了高浓度葡萄糖引起的成骨细胞GLUT1表达的改变可能是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的机制之一.

  • 纤维蛋白原增高对两种ABO血型鉴定方法的影响

    作者:周湘静;蔡雪娇;谢作听

    目的:分析比较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对微柱凝胶法和试管ABO正反定型法鉴定ABO血型的影响.方法:将纤维蛋白原含量为4.0~11.0 g/L,未用血浆扩容剂且球蛋白含量正常的患者标本,经试管法正反定型,对出现缗钱状凝集的标本,排除冷凝集,并记录其凝集强度.同时用微柱凝胶法进行正反定型.结果:随着纤维蛋白原的增高,试管法反定型的凝集阳性率有增高的趋势,但凝集强度并不呈正相关.结论:纤维蛋白原在4.0~11.0g/L时对传统试管法的反定型有一定的干扰作用,而对微柱凝胶法无干扰.

  • 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作者:欧燕芬;高锐

    目的:观察苍苓止泻口服液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256例患儿分为3组,治疗组90例,采用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对照1组85例,采用病毒唑治疗;对照2组81例,采用穿琥宁治疗,观察各组疗效及病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在缩短病程方面明显优于对照1、2组(P<0.01).结论: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 骨脉康胶囊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

    作者:庞斌;刘岳生;杨荣全

    目的:研究骨脉康胶囊的制备和药理作用,观察骨脉康胶囊用于骨折、挫伤、骨质增生、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类风湿、脑震荡、痛风等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大鼠和小鼠做以下实验,(1)对小鼠皮下血斑吸收的影响;(2)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3)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4)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5)对小鼠扭体反应的镇痛作用;(6)对小鼠热板法的镇痛作用.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作自身对照观察等.结果:骨脉康胶囊对血斑吸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功能;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对所观察的骨折等病种疗效显著.结论:骨脉康胶囊有补气活血通络,消肿行气止痛等作用,对相关病种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 骨折 骨脉康 胶囊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