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瘦素与老年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的相关性

    作者:康雪冰;李元梅;刘月萍

    目的:探讨瘦素是否与老年患者包括临床糖尿病(DM)、糖耐量减低(IGT)、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类型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等指标相关联.方法:选择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40例(T2DM组),IGT患者30例(IGT组),IFG患者30例(IFG组)和正常对照组30例,检测各组循环瘦素、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等指标,用稳态模式(Homa Model)公式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T2DM组、IGT组和IFG组瘦素水平(*9滋g)分别为4.27 ± 1.82、4.15 ± 1.96、4.19 ± 1.9,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43 ± 0.31;HOMA-IR数值分别为3.48 ± 0.84、3.01 ± 0.67、3.24 ± 0.26,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3 ± 0.42;FINs、FPG、C-肽、HbA1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T2DM组、IGT组和IFG组在校正胰岛素抵抗后的胰岛细胞功能分别为178 ± 49、165 ± 59、170 ± 52,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46 ± 5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PG、FINS、C-肽、HbA1c、瘦素水平是影响HOMA-I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循环瘦素水平的升高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9茁细胞功能缺陷的危险因素.

  • 综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

    作者:乔君;宛远君;傅声波;胡韬;吴罡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单纯牵引组和综合康复组,单纯牵引组予单纯牵引治疗,综合康复组在牵引基础上加用调制中频电、推拿手法、运动疗法、微波治疗等措施,观察两组治疗效果、JOA颈椎评分、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并作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23.12,P < 0.05).治愈率单纯牵引组24%,综合康复组70%,组间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纯牵引组、综合康复组治疗后运动能力、感觉能力、膀胱功能及JOA总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 < 0.05),以上各项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纯牵引组、综合康复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 < 0.05),Barthel指数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牵引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肯定,在牵引疗法基础上加用调制中频电、推拿手法、运动疗法、微波治疗等措施,综合康复治疗颈椎病可提高治愈率,更好地全面改善患者颈椎各项功能,更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

  • 正视人群夜间近视与高阶像差相互关系的研究

    作者:孙金涛;王勤美;陈世豪;安萌

    目的:研究正视人群夜间近视转换与高阶像差的相互关系,探讨夜间近视转换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正视受试者60名,在明、暗状态自然瞳孔下利用Tracey波前像差仪测量各组像差及客观验光,并比较高阶像差和客观验光等效球镜值的变化,分析高阶像差与夜间近视的相互关系.结果:正视人群暗视条件下会出现大约-0.22D的近视.暗视条件下人眼高阶像差随着瞳孔的增大而成倍增高,其中球差增加3.5倍,彗差增加约1.3倍,高阶像差均方根增加约1.3倍.暗视条件下出现的近视与球差、彗差、高阶像差均方根的增大成正相关.结论:正视人眼暗视条件下会出现大约-0.22D的近视,而解决这种问题的本质在于消除暗视条件下增加的高阶像差.

  • 静脉留置针联合神经刺激器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作者:罗中兵;张燕辉;宋晓阳;肖维民;杨俊哲;胡明;陶军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联合神经刺激器(nerve stimulator)用于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ASA Ⅰ~Ⅱ级需长时间上肢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Ⅰ组为对照组,采用头皮针盲探异感法定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然后采用腋动脉穿透法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两点均给予1%利多卡因5 mL试验剂量后再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Ⅱ组为实验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采用24G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留置,然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采用22G静脉留置针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两点均给予1%利多卡因5 mL试验剂量后再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两组术中根据麻醉时间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间断追加0.375%罗哌卡因10 ~ 15 mL/次.术中持续监测SBP、DBP、MAP、ECG、SpO2,并观察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Ⅱ组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较Ⅰ组短(P < 0.05),Ⅰ组和Ⅱ组神经阻滞优良率分别为80%和92% (P < 0.05),改为全麻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不良反应.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定位明确,可以作为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的方法之一.

  • 两种手术入路治疗420例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比较

    作者:尤振兵;徐达夫;朱卫国;嵇建;褚红军;郭伟

    目的:比较左胸和右胸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420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其中经左胸入路250例(左胸组),经右胸入路170例(右胸组),比较两种路径治疗食管癌的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情况及生存率.结果:左胸组与右胸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2%和50.6%(P < 0.001);平均淋巴结清扫为(10.6 ± 1.4)枚和(14.0 ± 2.3)枚(t = -17.48,P < 0.001);纵隔淋巴结复发率为54.4%和45.3%(P = 0.67);1、2、3年总生存率为74.8%、54.0%、41.2%和72.9%、59.4%、50.6%,(χ2 = 2.819,P = 0.093);1、2、3年无病生存率为58.0%、46.0%、36.0%和64.1%、54.1%、46.5%(χ2 = 4.073,P = 0.044).结论:经右胸入路操作复杂,并发症较多,但可减少淋巴结复发,并提高无病生存率.

  • 整合视听持续性操作测试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春何;周克英;黄若谷;高美好;张蔚;陈言钊;张小园

    目的:探讨整合视听持续性操作测试(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IVA-CPT )在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在深圳市学龄儿童健康调查中家长有注意缺陷或多动之主诉及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小儿神经专科门诊中以注意缺陷或多动之主诉就诊的220例儿童按是否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4 版(DSM-Ⅳ) ADHD诊断标准及Conners多动(症)指数评分标准分为DSM-Ⅳ+ Conners组、DSM-Ⅳ组、Conners组及非ADHD组,均进行IVA-CPT,分析其在AD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DSM-Ⅳ + Conners组130例,IVA-CPT异常118例(90.77%);DSM-IV组36例,IVA-CPT异常 29例(80.56%);Conners组31例,IVA-CPT异常26 例(83.87%),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 < 0.05).非ADHD组23例,IVA-CPT异常4例(17.39%),与DSM-Ⅳ + Conners组、DSM-Ⅳ组及Conners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结论:IVA-CPT作为一种客观检查方法,有助于ADHD的正确诊断.

  • 磁导航导引系统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孟康;朱华刚;吕树铮;陈韵岱

    目的:明确磁导航导引系统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3-8月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86例,43例患者透视下以磁导航系统二维模式辅助调整磁导丝尖端的弯度和推送的方向,辅助导引导丝通过病变至靶血管的远端(磁导航组),其余43例患者以常规方法体外塑形导丝尖端和弯度,透视下手动旋转、推送导引钢丝通过靶病变至靶血管的远端(常规方法组).两组患者均予球囊预扩张后植入支架.评价不同手术方法的两组患者导丝放置成功率、导丝放置时间、导丝放置X线曝光量、平均造影剂使用量.结果:(1)磁导航组41例(95.3%)患者在磁导航系统辅助下完成经皮冠脉介入治疗,2例因磁导航导丝进入冠脉内膜下假腔换用常规导丝完成手术,无死亡,无心血管事件.(2)磁导航组病变通过时间、放射透视剂量均高于常规方法组,但造影剂使用量低于常规方法组.结论:磁导航导引系统在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中是安全、有效的,但是仍需经过一个学习曲线.

  • 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作者:姜家梅;徐卿;周敏杰;格日勒;封启明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收集合并T2DM的冠心病CHF患者47例和未合并T2DM的冠心病CHF者48例.分别检测各患者氮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TNF-α、hs-CRP血浆水平.结果:(1)冠心病CHF的轻重程度与NT-pro-BNP、hs-CRP血浆水平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2与0.012),而与年龄、TNF-α、糖化血红蛋白未见明显相关性.(2)与未合并糖尿病的重度心衰组相比,合并糖尿病的重度心衰组hs-CRP炎性指标的血浆水平显著增高(P值为0.019);TNF-α的血浆水平在两组之间差异虽无显著性,但在合并T2DM组中明显增高.结论:冠心病CHF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体内NT-pro-BNP和hs-CRP的血浆水平呈正相关.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CHF组hs-CRP炎性指标的血浆水平显著增高,可见合并T2DM的CHF患者体内具有更高水平的炎性活动,早期抗炎治疗及平稳调控血糖对改善冠心病CHF患者病情预后有重要意义.

  •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影响的比较

    作者:何绮霞;卢燕;姚业兴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EA)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老年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40例ASA Ⅱ~Ⅲ级择期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 65岁)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组,n = 20)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n = 20),观察并记录患者入室平静后和给药后5、10、15、30、6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并观察患者有无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等并发症;评定麻醉效果;检测患者入室后麻醉前(T0)、切皮后1 min(T1)、麻醉后30 min(T2)、60 min(T3)和术毕(T4)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和醛固酮(ALD)含量.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生命体征平稳,SBP、DBP、HR、SpO2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未发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加重等心电图改变;CSEA组术中麻醉效果好于EA组;两组于T1、T2、T3血浆中PRA、Ang-Ⅱ、ALD水平与T0、T4值比明显降低(P < 0.05),CSEA组T1、T2、T3、T4时点血浆中PRA、Ang-Ⅱ、ALD水平明显低于EA组(P < 0.05).结论:EA和CSEA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患者RAAS系统具有抑制作用,CSEA阻滞更完善,抑制RAAS系统作用更强.

  • 术前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远期预后的意义

    作者:寇凯平;吴威;宁邵东;符慧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术前和术后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远期预后的意义.方法:161例NSCLC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比较NSCLC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CRP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NSCLC患者5年生存率,采用Log rank单因素分析比较生存率,预后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135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术前血清CRP平均水平为(13.8 ± 4.3) mg/L,健康对照组为(3.3 ± 1.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8.732,P = 0.005);术后61例患者血清CRP水平恢复至正常,CRP平均浓度为(7.3 ± 3.1) mg/L,治疗后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3.461,P = 0.028).以CRP浓度7.3 mg/L为界,分别将术前和术后CRP分为高浓度CRP组和低浓度CRP组.单因素χ2分析显示术前CRP和术后CRP水平与性别、ECOG评分、T分期、N分期、吸烟和肿瘤大小密切相关(P < 0.05),而与年龄、病理分型和手术类型无关(P > 0.05).术前低CRP组和高CRP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5%(54/61)和67.6%(50/7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3.1162,P = 0.033);术后低CRP组和高CRP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64/80)和72.7%(40/5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2.314,P = 0.044).Logistic多因素回归显示男性、ECOG评分、T分期、N分期、吸烟、肿瘤大小和术前CRP水平为预后的不良因素(P < 0.05).结论:术前而非术后血清CRP水平对NSCLC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推测术后血清CRP水平对远期预后的影响可能与术前CRP 浓度有关.

  • 人工流产术前两种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张燕婵

    目的:比较在人工流产术前分别口服米索前列醇与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0例早孕妇女分为两组,A组为米索前列醇组,在人工流产前2 h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0.4 mg.B组为利多卡因组,术前用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宫颈旁4、8点钟处各注射2.5 mL约5 min后手术,观察术中宫颈松弛、镇痛效果等.结果:术中宫颈松弛程度,A组与B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 0.05),尤其在显效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 < 0.01);A组与B组镇痛效果比较,两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A组与B组均对宫颈松弛与镇痛效果满意,两组方法安全、简便、有效,适宜在基层单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采用,尤其以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更受施术者及受术者接受,更值得推广应用.

  •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兰桂萍;苏纪平;司勇锋;何承诚;黄波;张政

    目的:通过对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瘤内注射联合同步放疗、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观察,探讨其在中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增效作用.方法:41例确诊中晚期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rAd-p53瘤内注射 + 同步放化疗,对照组仅行同步放化疗.分别比较两组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3个月的有效率以及0.5、1、2年的生存率,2年的原发灶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无瘤生存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主要的药物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组的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rAd-p53的药物副反应主要是发热.两组骨髓抑制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rAd-p53瘤内注射在中晚期鼻咽癌的同步放化疗中具有增效作用,但其远期疗效仍有待扩大样本量行更长时间的进一步观察.rAd-p53瘤内注射并未增加化疗的毒副反应,具有较大的安全性.

  • 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与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比较

    作者:楼晓军;王彩花;朱永良;温晓伟;马德发

    目的:比较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HPS)与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用HPS检测唾液中的尿素酶,同时行14C-UBT及胃镜检查行快速尿素酶试验(rapid urease test,RUT)、胃黏膜组织学检查(改良Giemsa染色) 及细菌培养联合检测来判断胃黏膜Hp感染情况,并比较HPS与14C-UBT诊断Hp感染的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160例患者行Hp联合检测检出阳性患者102例,阳性率为63.75%,其中HPS检出76例,阳性率47.50%,14C-UBT检出94例,阳性率58.75%.HPS、14C-UBT诊断Hp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72.55%、80.39 %;特异性分别为96.55%、79.31%;准确性分别为81.25 %、80.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37 %、87.2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69.70%.对以上结果进行χ2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PS检测Hp感染的阳性率及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与14C-UBT相近,且此法快速、简便,价格低廉,不需要任何其他仪器,是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的一种新的非侵入性Hp感染诊断方法.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

    作者:彭程;楼慧玲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5例住院患者的心脏CT、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冠心病史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冠脉钙化总积分(TCS)是否异常分组,比较两组间的HCY、血脂、冠心病史等指标的差异;并对TCS可能的影响因素做回归分析.结果:TCS异常组的HCY、甘油三酯、冠心病史显著高于TCS正常组,TCS异常组的高密度脂蛋白则低于TCS正常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回归分析提示HCY、冠心病史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HCY水平可能是冠心病的影响因素,降低HCY水平可能为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发生率带来获益.

  • 外伤患者大量输血后血钾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陈爱蓉;戴芳;黄毅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前后血清钾的变化和输血后高钾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非挤压伤患者大量输血的临床资料并设定为大量输血组,选择同期外伤无输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输血前后血钾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和输血前后两组血清钾水平无明显差异(P > 0.05),但术后12 h内大量输血组的高钾血症发生率高于非输血组(P = 0.025),而12 h后两组高血钾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高血钾(OR = 2.83,P = 0.038)和术后低pH值(OR = 0.029,P = 0.021)是导致术后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而与大量输血治疗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非挤压伤患者大量输血并不是导致高钾血症发生的直接原因,但同样需要动态监测输血前后的血钾变化.

    关键词: 输血 外伤 血清钾
  • 糖化血红蛋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志英;徐志松;杨国军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其入院48 h内HbA1c水平分为3组,A组:HbA1c ≥ 9.0%,B组:6.5% ≤ HbA1c < 9.0%,C组:HbA1c 在正常范围内,4.5% < HbA1c < 6.5%,对3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损伤程度、治疗后疗效评价比较.结果:A组、B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34 ± 6)分和(29 ± 5)分,明显高于C组(22 ± 5)分.A组、B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30 ± 5)分和(25 ± 5)分,明显高于C组(18 ± 6)分.A组脑梗死损伤中、重度者分别为35.0%和55.0%,B组脑梗死损伤中、重度者分别为29.4%和47.1%,明显高于C组中度者18.7%和重度者37.5%.A组、B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52.5%和64.7%,明显低于C组81.3%.A组与B组相比,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损伤程度明显高于B组,总有效率较B组低.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HbA1c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有效控制HbA1c,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 心理治疗对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的影响

    作者:黄裕明;何春玲

    目的:观察心理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经本院胃镜检查确诊的96例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药物"三联疗法"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协同心理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情况、溃疡愈合情况及复发情况等.结果:治疗组3 d疼痛缓解率81.3%,1个月溃疡愈合率91.7%,1年复发率22.9%.对照组3 d疼痛缓解率58.3%,1个月溃疡愈合率72.9%,1年复发率39.6%.结论:心理治疗能影响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协同心理治疗,可以明显缓解腹痛等临床症状,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章璟;赵玉隆;王国增;贺伟;石泉;姜宁

    目的:探寻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手术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所行的811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及钬激光碎石手术患者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症状持续时间、是否合并尿路感染、结石位置以及大小、是否嵌顿和所用碎石方法等.分析手术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86.3%(700例)的患者手术成功.结石未完全清除,或需要其他碎石方法为5.55%(45例).66例(8.14%)出现并发症.单因素分析中结石嵌顿 (P < 0.001)、用气压弹道碎石 (P = 0.03)和病程大于3个月 (P = 0.047)是手术失败的危险因素.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与手术失败显著相关的因素有:输尿管结石嵌顿和用气压弹道碎石,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02和1.59.结论:输尿管镜碎石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结石嵌顿以及用气压弹道碎石是影响手术成功的相关因素.

  •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并发症及对策

    作者:陈志宏;李德宪;胡丽珍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后出现各类并发症的特点和原因,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观察114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所出现的各类并发症,分成肺结核组(TB组)和非结核组(NTB组)进行比较.结果:TB组中,总体并发症、呼吸机相关肺炎、咯血、电解质紊乱和气道梗阻、气管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TB组,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TB组中5例发生结核菌沿气道播散.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并呼吸衰竭,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非结核患者,有必要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以提高危重症结核的抢救成功率.

  • 胃肠道术后腹腔间隙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体会

    作者:刘振邦;胡石奇;曹杰;梁立源

    目的:探讨胃肠道术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及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12月间20例胃肠道手术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确诊后均经积极的保守治疗处理,治愈17例,死亡3例;其中7例经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或缓解;6例需再次开腹手术探查进行腹腔减压.结论:胃肠道术后常规监测腹腔内压,不但可及时诊断腹腔间隙综合征,且能协助指导早期治疗.胃肠道术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早期诊治侧重于及时做出诊断,采取积极的以腹腔减压为主的综合措施,必要时可再次手术探查.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膈下动脉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作者:林楚岚;全显跃;江桂华;苏欢欢;邱迎伟

    目的:探讨利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多种后处理重建方法对膈下动脉的显示情况,并了解膈下动脉解剖变异情况及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行上腹部CT血管成像患者的资料.对所有病例的图像分别采用MIP、MPR和VR 3种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后处理,对所有病例双侧膈下动脉的起源进行分析.结果:3种重建方法显示膈下动脉的能力差异有显著性,MIP明显优于MPR及VR,MPR又优于VR.右侧膈下动脉起源于主动脉、腹腔干、右肾动脉、胃左动脉的发生率分别为39.8%、36.1%、17.7%及4%,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副右肾动脉及左侧膈下动脉者均为0.8%.左侧膈下动脉起源于腹腔干、主动脉、左肾动脉、肝左动脉及胃左动脉的发生率分别为70.4%、24.8%、1.6%、1.6%及0.8%;起源于右侧膈下动脉者为0.8%.双侧膈下动脉共干发出者发生率为23.2%,其中16%起源于腹腔干,7.2%起源于腹主动脉.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快速、精确、非损伤性地显示双侧膈下动脉的起源、走行及分支.膈下动脉的起源部位经常存在变异,值得临床重视.

  • 仿真内窥镜技术在颅内动脉瘤DSA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焦河;王凤英

    目的:探讨仿真内窥镜技术在颅内动脉瘤DSA中的成像技术、方法及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对79例常规DSA颅内动脉瘤患者行旋转DSA,并将影像资料传输至飞利浦公司3D-RA图像工作站行仿真内窥镜重建成像.结果:7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仿真内窥镜技术重建后的图像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血管腔内的血栓情况、血管痉挛程度以及颅内动脉瘤段血管及动脉瘤腔内的三维解剖结构.结论:仿真内窥镜技术在颅内动脉瘤DSA诊疗中的应用比常规DSA检查能更清楚地提供颅内动脉段血管腔内的解剖结构,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和外科动脉瘤夹闭提供更加全面的血管腔内影像资料.

  • 0.9%生理盐水胸腔冲洗治疗结核性胸膜炎19例

    作者:李海军;葛丽萍;白美玲;张林西;赵晓霞

    目的:观察采用生理盐水胸腔冲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实验组在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时,在抽出允许量的胸腔积液后,再用预热后的0.9%生理盐水推注入胸腔后再等量抽出,反复冲洗胸腔,其他治疗方法和对照组相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效率分别为94.7%、69.6%,差异有显著性(P < 0.05).另外,对照组中引起胸膜增厚3例,胸膜粘连2例,实验组中仅有轻度胸膜增厚1例.结论:采用生理盐水胸腔冲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胸水吸收、缩短病程及防止胸膜肥厚、粘连.

  • 婴幼儿卡介苗性淋巴结炎的外科治疗

    作者:许俊;倪正义;周密

    目的:探讨婴幼儿接种卡介苗所致卡介苗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式.方法:82例婴幼儿卡介苗性淋巴结炎,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包括清除脓液、坏死物、窦道、脓腔壁及肿大淋巴结,术后应用3个月的雷米封及利福平超短程抗结核治疗.结果:82例结核性淋巴结炎中,增殖型26例,干酪坏死型56例(16例脓液抗酸杆菌涂片阳性);78例切口甲级愈合,无窦道发生,痊愈出院;4例伤口未愈,换药1 ~ 2周伤口愈合出院.随访0.5 ~ 3年,无复发;发生药物性肝炎1例,停药后即改善.结论:手术切除加用3个月的雷米封及利福平的超短程抗结核治疗,对婴幼儿卡介苗性淋巴结炎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 结肠癌患者血清VEGF、CEA和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伍尚标;陈戎;苏榕;李志发

    目的:研究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结肠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0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30例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病变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静脉血标本,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含量,用放射免疫法分析CEA含量,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CRP 含量并用Beckman Coulter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结肠癌组患者VEGF、CEA和CRP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良性病变组VEG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CRP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肠癌组VEGF和CEA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P < 0.05).血清VEGF、CEA和CRP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5.6%、66.8%和93.2%.结论:血清VEGF、CEA和CRP联合检测可提高结肠癌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符合率,为结肠癌患者术前临床诊治和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帮助.

  • 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循证治疗

    作者:谭小平;董卫国;吕晓光;吴娜

    目的:为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确定治疗目标及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从Cochrane图书馆(网络版1990-2010年)、PubMed(2000-2010年)、万方数据库(2000-2010年12月)检索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根据证据结果及患者的意愿为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共检出与不同问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25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53篇.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患者意愿,为患者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期目标:完全切除肿块,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经过半年的随访证实该方案适合患者.结论:采用循证治疗的方法,为初诊中年男性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确定了合理的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控制了患者的症状,延长了生存时间,提高了生存质量.

  • 儿童癫痫持续状态56例临床研究

    作者:黄月艳;秦炯

    目的:探讨儿童癫痫持续状态(SE)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SE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近3年来收治的56例SE患儿的病因、发病年龄、发作类型、惊厥持续时间及控制时间、相关辅助检查、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影响SE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病年龄以3岁以内多见,以症状性病因常见,往往由治疗不规则及感染等诱发,发作类型大部分为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出院时发作终止49例,发作减少5例,持续发作2例,其中发作持续时间≤60 min、使用咪唑安定持续静滴治疗者,近期疗效较好(P < 0.05).结论:SE患儿发病年龄以3岁以内多见,症状性病因常见,往往由不规则服用抗癫痫药物及感染诱发,发作类型大部分为CSE.发作持续时间、治疗方案与SE近期疗效密切相关(P < 0.05).

    关键词: 癫痫 持续状态 治疗
  •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电切术后谵妄的诊治体会

    作者:苏宇;周兴;陈志光;邓振农

    目的:探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出现谵妄的危险因素和处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769例BPH患者行TURP术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TURP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和诊治方法.结果:769例患者TURP术后出现谵妄10例,均为60岁以上患者,其中60 ~ 70岁3例,70 ~ 80岁5例,80岁以上2例,发生率分别为0.76%、1.90%和7.14%.1例伴有睡眠障碍的轻症患者给予安定肌注治愈,其余9例给予氟哌啶醇5 mg肌肉注射,谵妄症状分别在用药后8 ~ 24 h明显缓解或消失.结论:高龄是TURP术后发生谵妄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TURP术后谵妄发生率升高,老年BPH患者TURP术后谵妄药物治疗首选氟哌啶醇.

  • 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彭伟雄;梁洁红;张志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并比较其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5例共43个椎体.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活动能力、伤椎前中部高度丢失百分比及后凸畸形Cobb′s角等指标来评估两组疗效.结果:术后VAS评分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0.01).侧弯畸形及椎体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有2个椎体(4.8%)出现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神经症状;有2例发生周围椎体骨折.结论:PKP能有效缓解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恢复伤椎高度和纠正侧弯畸形.PKP是治疗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 鼻咽癌放疗患者行内窥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林裕茂;张乃崇;赖廷海

    目的:观察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行鼻内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75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的11例脑脊液鼻漏患者行修补术,观察并记录放疗结束后1 h、放疗后6个月及行修补术后1 h双侧颈内动脉(ICA )、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流速值.结果:行放疗术的575例鼻咽癌患者,经统计有11例(1.91%)为脑脊液鼻漏.11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 3年,取材部位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嗅觉减退及鼻腔干燥病例,鼻腔功能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其中一次性修复成功者10例,二次修复成功者1例.结论:脑脊液鼻漏在鼻咽癌并发症中并不多见,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对其进行治疗,直视下操作,准确定位,损伤小,不损伤脑组织,避免开颅手术易致颅内并发症的危险,值得临床应用.

  • 非结核分枝杆菌469株临床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盛青;马志明;谭俊豪;蔡杏珊

    目的:分析我院2009年469例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临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对469株NTM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NTM感染占分枝杆菌属培养阳性率为19.93%,感染菌株由高到低依次为鸟-胞内分枝杆菌(26.23%),龟分枝杆菌(18.37%),龟-偶发分枝杆菌复合群(13.43%),耻垢分枝杆菌(占9.59%),龟-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5.54%)等;469株NTM对异烟肼、力克肺疾呈高度耐药性,其他由高到低排列显示对链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莫西沙星、利福布丁的耐药性也较强,而对克拉霉素、阿米卡星较为敏感.结论:NTM感染菌种的分布以Ⅳ组为主;NTM对常用的抗结核药呈高度耐药,有待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 网瘾青年颈椎X线平片分析

    作者:黎坤境;黄勇;蓝健君

    目的:分析网瘾青年颈椎X线平片资料,为社区网瘾青年颈椎病提供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社区167名网瘾青年到我院行颈椎X线平片检查的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7例网瘾青年中5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X线平片改变,其中曲度改变39例(66.1%)、颈椎失稳21例(35.6%)、椎小关节退变12例(20.3%)、韧带钙化8例(13.6%)、椎间孔改变6例(10.2%)、椎体退变5例(8.5%),部分青年已经产生临床症状.结论:网瘾青年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盯视电脑屏幕,缺少必要运动和休息,易产生颈椎病,当其X线平片上有曲度变直、反张、侧弯、椎体旋转不良(双边征)、椎体滑移等特征性征象时,应结合临床表现,早期做出诊断.

    关键词: 颈椎病 网瘾青年 X线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例

    作者:尚芙蓉;黄敏

    患者女,60岁.因左下肢疼痛5 d,双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2 d于2009年10月17日入院.患者5 d前活动后出现左下肢疼痛,继之出现双下肢无力,尚能行走.期间注射后1次狂犬疫苗,此后症状进行性加重,不能行走并出现大小便困难,发热,体温波动在37.8 ~ 39.7℃.无饮水反呛、吞咽困难及双上肢无力.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

  • 血中分离出脑膜炎奈瑟菌1例

    作者:滕廷波

    患者男,16岁,学生,2010年11月9日因高烧,腋下有少许出血点,头痛乏力,反应欠佳,有脑膜刺激症状从下面县级医院转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体查:T 39.5℃,BP 115/65 mmHg, P 86次/min,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血常规:WBC 17.78 × 109/L,其中N 0.91,L 0.05,M 0.04.脑脊液生化:蛋白定量2.05 g/L,糖定量2.59 mmol/L,氯定量128.32 mmol/L.脑脊液直接涂片可见白细胞内外均有革兰阴性双球菌.

  • 病态肥胖患者胃减容手术1例麻醉体会

    作者:张春梅;戴永忠;施冲

    患者男,29岁,因病态肥胖,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胃减容术.患者身高178 cm,体重179 kg,BMI 53 kg/m2,腰围160 cm,臀围159 cm.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22 U/ 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13 U/ L,B 超检查示脂肪肝,胸部X 线摄片示心影增大,其余检查正常.术前12 h禁食,术前30 min给予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0.1 g肌肉注射.入手术室后将患者安全固定,开放外周静脉,常规心电图及脉氧饱和度监测.

  • 房颤伴呼吸肌肌电干扰1例

    作者:林丽萍;王荷特;钱成环;朱云美

    患者男,91岁,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胸闷气促5年,加重10余天入院呼吸科.查体:神志清,口唇微绀,血压156/76 mmHg,心率76次/min,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及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体温36.7℃,呼吸30次/min,气管居中,桶状胸,两侧呼吸运动对称,两肺呼吸音低,两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两下肢水肿明显.入院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房颤;(4)高血压;(5)心功能不全.

  • 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后继发穿孔性阑尾炎1例

    作者:蒋宗刚;张英豪;冯志刚;朱超波

    患儿男,3岁2个月,因"阵发性哭吵伴呕吐20 h"于2010年12月15日急诊收住入院.查体:神清,急性病面容,无脱水貌,T 38.5℃, P 120次/min, R 24次/min, 体重17.5 kg,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未见肠型和蠕动波,右中下腹可及一约3.5 cm × 4.5 cm大小的包块, 压痛阳性,质韧,无反跳痛和肌紧张,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5 ~ 6次/min.

  • 驱虫药致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2例

    作者:梁军利;朱晓慧;钱琪;吕海东

    病例1男,37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1月余,语速减慢半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感觉右手无力,写字不灵活,持物可,步行20 min后感觉右下肢无力,休息后稍有缓解,未诊治.半个月前感语速减慢,为求治疗来我院.入院查体:吐字清晰,语速稍慢,右侧肢体轻瘫试验阳性,病理征未引出,余查体未见异常.

  • 肾癌并重复输尿管畸形1例

    作者:张源锋;张永海;徐庆春;黄洪

    患者男,49岁,因排无痛性肉眼血尿2个月余,超声提示右肾巨大占位来诊.查体:右中腹部可触及包块,质中,无明显压痛.入院后完善尿常规检查提示尿潜血(+++),血沉明显升高,血红蛋白95 g/L,超声未发现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CT及三维成像提示右肾实质占位(12 cm × 8 cm × 11 cm),累及肾皮质、髓质及右肾盂、肾盏,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强化减退;右肾动脉三支主要分支动脉,考虑右肾动脉变异;静脉肾盂造影提示右肾不规则充盈缺损,右肾中盏及右肾盂受压,远端输尿管显影欠清.

  • 硫酸镁与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比较

    作者:但德胜;薛敬明;程礼丽;陈煜礼

    目的:观察比较硫酸镁与尼莫地平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住院总费用是否有差别.方法: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原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硫酸镁组与尼莫地平组,两组常规治疗相同,硫酸镁组使用25%硫酸镁1.5 mL/h持续微泵泵入,尼莫地平组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10 mg/24 h持续微泵泵入.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住院总费用.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总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镁与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基本相同,但住院总费用比尼莫地平明显低.

  •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清醒插管患者镇静的效果比较

    作者:彭沛华;陈燕;曾毅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患者清醒气管插管镇静的效果.方法:口腔外科颌面部骨折的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两组: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 μg/kg,M组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08 mg/kg,均用生理盐水10 mL稀释,10 min输注完毕.在2%丁卡因表面麻醉下行纤支镜清醒鼻腔插管,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指标的变化,以及患者对插管的耐受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所有患者镇静满意,均能很好耐受清醒气管插管,插管过程中MAP、HR和SpO2、PETCO2稳定(P > 0.05).咪达唑仑组镇静时有轻度呼吸抑制,插管过程中MAP和HR升高(P < 0.05),插管耐受率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 <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气管插管镇静有效,无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是理想的辅助药.

  • 两种促卵泡素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谭玉彬;刘奇志;陈碧辉;刘云;刘蔚菁

    目的:观察比较国产尿促卵泡素和瑞士产人重组促卵泡激素用于不孕症患者促排卵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生殖科就诊的无排卵或黄体功能不全的58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及对照组(29例),试验组使用国产尿促卵泡素,对照组使用瑞士产人重组促卵泡激素,均从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的第3 ~ 5 天起肌注75 IU/d,监测两组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宫颈黏液评分、基础体温,排卵前子宫内膜厚度及激素水平、排卵情况、妊娠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子宫内膜以及雌二醇)、孕激素等激素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 > 0.05),试验组的有效率、排卵率、妊娠率分别是100%、93.1%和17.2%,对照组相应指标分别为100%、96.6% 和20.7%,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 > 0.05),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两种促卵泡激素疗效相当,均安全可靠,国产尿使卵泡素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前列地尔对围术期机械通气肺损伤的肺保护作用

    作者:陈立新;刘德昭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围术期机械通气肺损伤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5-2010年期间长时间机械通气全麻患者50例[排除术前诊断为急性肺损伤(ALI)的患者].手术时间均在6 h以上.随机分为两组:前列地尔组(K组),对照组(C组),每组25例.麻醉前开放静脉通路,K组在麻醉诱导前和术毕分别将前列地尔10 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后静脉缓慢泵注(30 min内泵完);C组用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24 h检测以下项目:(1)VT、PAWpeam、PEEP、呼吸次数等,并计算肺有效动态顺应性(Cdyn);(2)桡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O2、P(A-a)O2、HCT,并计算氧合指数(OI);(3)以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和人肺泡表面活性特异蛋白D(SP-D);(4)记录术后7 d内患者出现ARDS/ALI等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呼吸机治疗时间和预后.结果:与C组比较:(1)K组术中的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气道阻力下降,肺顺应性增高;(2)PO2和OI升高,而P(A-a)O2降低;(3)TNF-α和SP-D降低;(4)术后ALI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前列地尔对围术期机械通气肺损伤具有肺保护作用.

  • 艾司洛尔、瑞芬太尼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全麻插管期MAP、HR和QTc间期影响的比较

    作者:张兆平;顾美蓉;房宁宁;孙国华;高宏

    目的:观察和评价艾司洛尔(简称艾洛)、瑞芬太尼(简称瑞芬)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全麻插管期MAP、HR和QTc间期的影响.方法:全组75例,ASAⅡ级,年龄60 ~ 75岁.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艾洛组(A组)和瑞芬组(R组);A组麻醉诱导前静注艾洛0.3 mg/kg后连续输注艾洛100 μg/(kg·min);R组麻醉诱导前静注瑞芬0.5 μg/kg后连续输注瑞芬0.1 μg/(kg·min); C组接受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给予艾洛、瑞芬和盐水前的ECG、MAP和HR (T0),以及给予艾洛、瑞芬或盐水后2 min(T1)、给予芬太尼和丙泊酚后1 min(T2)、万可松后3 min(插管前T3)和插管后30 s(T4)、2 min(T5)以及4 min(T6)的数值.结果:A组和R组MAP在T4 ~ T6各时间段分别与(T0)比、T4 ~ T5各时间段分别与C组比均较低,分别P < 0.05 ~ P < 0.01;HR在各时间段与 T0比均明显下降,分别P < 0.05 ~ P < 0.01; T4、T5和T6比C组明显减慢,分别P < 0.05 ~ P < 0.01.C组MAP和HR在插管后与T3比均增加,P < 0.01.3组间QTc间期基础值相似.A组和R组QTc间期在T4、T5和T6分别短于C组(A组388.8 ± 15.9、388.6 ± 16.2、388.5 ± 15.7和R组389.6 ± 22.4、387.4 ± 19.8、386.2 ± 19.3比C组 405.2 ± 19.2、402.5 ± 18.1、401.3 ± 17.8),P < 0.05 ~ 0.01.C组QTc间期在T4、T5和T6与T0比显著延长,分别P < 0.01.C组因气管插管伴随的QTc间期≥440 ms的病例数显著多于A组和R组(P < 0.05).结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在芬太尼和丙泊酚全麻气管插管期QTc是延长的;静注艾洛或瑞芬可缩短与插管有关的QTc的延长,同时可抑制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应激反应.

  • 麦考酚钠使用15例临床总结

    作者:段斌;孙建国;罗永康;杜鹏

    目的:探讨麦考酚钠在临床使用与吗替麦考酚酯的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肾移植患者,随机使用麦考酚钠肠溶片(enteric-coated mycophenolate sodium,EC-MPS)或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收集术后6个月内临床资料,分析两种药物的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肾移植后6 个月内EC-MPS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失功或死亡共2例(13.3%),MMF组3例(20.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患者急性排斥反应(6.7% vs.13.3%)和需要治疗的急性排斥反应(6.7% vs.13.3%)的比例在EC-MPS组均低于MMF组,但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EC-MPS组有8例(53.3%)发生了至少一起不良事件,MMF 组为10例(66.7%),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 0.05).但EC-MPS组发生感染(26.7% vs.33.3%)和重度感染(13.3% vs.20.0%)的患者比例均存在低于MMF组的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同时,尽管EC-MPS组与MMF的胃肠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3.3% vs.33.3%),但EC-MPS组无1例患者发生重度胃肠道不良事件、MMF组有2例患者发生了重度胃肠道不良事件,而且EC-MPS组发生导致试验药物减量或停药的胃肠道不良事件患者的比例低于MMF组.结论:本研究证实EC-MPS在治疗早期中国肾移植受者的6个月内,其疗效与MMF相当,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但EC-MPS在临床应用中是否具有比MMF更好的优势,尚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

    作者:吴涛;邱健;洪长江;徐林;顾晓龙

    目的:探讨国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围术期40 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B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于PCI 术前、术后24 h测定肌钙蛋白I(cTnI);PCI术前、术后5 d、术后30 d测定肌酸激酶(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观察ACS患者随访1个月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PCI术后24 h cTnI均显著升高(P < 0.01),A组较B组升高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两组在用药后5 d及30 d LDL-C和TC均显著下降(P < 0.01),40 mg组下降幅度更加显著且30 d LDL-C达标率(即LDL-C≤1.8 mmol/L比例)更高(24% vs 66%,P < 0.01).(3)A组30 d主要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2例)较A组(再发心肌梗死1例、心力衰竭5例、再发心绞痛需住院治疗3例共9例)显著降低(P < 0.05).(4)两组药物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 > 0.05).结论:ACS患者PCI围手术期阿托伐他汀40 mg/d能显著降低LDL-C、TC、cTnI水平,提高30 d LDL-C达标率,降低围手术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 小剂量芬太尼预处理对咳嗽反射的影响

    作者:房宁宁;张兆平;顾美蓉;孙国华;高宏

    目的:观察和评价小剂量芬太尼预处理对咳嗽反射的影响.方法:全组120例拟行全麻患者,ASAⅠ或Ⅱ级,18 ~ 60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静脉给予芬太尼175 μg (3.5 mL,相当于3 μg/kg)前1 min给予生理盐水0.5 mL;芬太尼Ⅰ组:静脉给予芬太尼150 μg(3.0 mL) 前1 min预先给予芬太尼25 μg(0.5 mL);芬太尼Ⅱ组:预先给予芬太尼25 μg 1 min后再静脉给予芬太尼175 μg.结果:对照组、芬太尼Ⅰ组和Ⅱ组咳嗽发生率分别为35.0%、7.5%和15.0%,即芬太尼Ⅰ组和Ⅱ组咳嗽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χ2 = 7.469 6,χ2 = 4.266 7,P < 0.05).3组在给予芬太尼前、后MAP和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先发制"给予小剂量芬太尼(25 μg)可有效预防较大剂量芬太尼(150 μg或175 μg)咳嗽的发生率.

  • 乳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作者:陈平波;墨青青;王蓓蓓;翁丹卉;吴鹏;陈刚

    目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乳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及其与之配对的正常乳腺成纤维细胞,并初步探讨两者生物学性状的差异.方法: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原代乳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及其与之配对的正常乳腺成纤维细胞,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观测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标记,MTT及Western检测两者之间生物学性状差异.结果:分离得到乳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及其与之配对的正常乳腺成纤维细胞,两者均高表达Vimentin低表达cytokeratin,且两者在形态及生物学性状有一定差异.结论:与配对成纤维细胞相比,乳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高表达α-SMA,且增殖能力增强.

  • RNA干扰对胆囊癌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斌全;邹敏;刘会春;鲁正

    目的:观察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株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靶向hTERT基因的微小RNA(miRNA),构建4个重组表达质粒并转染人胆囊癌GBC-SD细胞株.48 h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TERT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靶向hTERT的4个重组质粒转染组的hTERT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 < 0.01).结论:靶向hTERT基因的特异性miRNA表达载体能有效地下调GBC-SD细胞中hTER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 环丙沙星对沙门菌毒力岛基因invA影响的分析

    作者:王玉平;李俊萍;陈亚;吴永宁

    目的:分析沙门菌毒力岛基因invA在不同血清型的基因变异和耐环丙沙星菌株中基因突变情况,及环丙沙星对沙门菌生长能力的影响.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6个血清型的40株沙门菌的环丙沙星MIC;采用多阶段筛选法对敏感菌株诱导环丙沙星耐药株;对invA基因进行测序比对,分析其基因变异和突变情况;测定诱导前后沙门菌的生长曲线.结果:不同血清型的沙门菌其invA基因序列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但均属于沉默突变;环丙沙星耐药株未发现invA基因突变或缺失;环丙沙星诱导后沙门菌的生长能力明显减弱(P < 0.001).结论:invA基因在不同血清型的变异,说明沙门菌的毒力仍在进化中;环丙沙星未引起invA基因的突变或缺失,但可使沙门菌的生长能力下降.

  • 靶向抗原递呈细胞激活gB的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对树突状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刘继晓

    目的:观察靶向抗原递呈细胞激活表达gB的重组DNA疫苗对树突状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含gB与靶向BAK siRNA共表达的重组质粒载体pgB-U6BAK,将重组质粒pgB-U6BAK及pgB分别转染经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后树突状细胞BAK和gB基因表达变化,MTT法检测转染后树突状细胞凋亡发生率.结果:成功构建含gB和靶向BAK siRNA共表达的重组质粒载体pgB-U6BAK.重组质粒pgB-U6BAK转染树突状细胞后在gB稳定表达的同时,其BA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重组质粒pgB-U6BAK转染后树突状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结论:重组DNA疫苗pgB-U6BA能够在稳定表达gB的同时通过抑制凋亡基因BAK而抑制树突状细胞发生凋亡,有望成为较为有效的抗巨细胞病毒疫苗.

  • 沉默Tiam1基因对大肠癌LoVo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作者:吴共发;胡洁;王雅娟;赵海燕;何楠;韩慧霞

    目的:探讨RNAi技术沉默Tiam1对大肠癌LoVo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应用RNAi技术将Tiam1的特异性干扰片段转染处理LoVo细胞,采用Real time-RT PCR方法检测Tiam1表达水平和沉默前后LoVo细胞E-cadherin、Vimentin、RhoA、RhoC、Rac1的表达水平;扫描电镜、透射电镜,HE染色观察细胞结构及形态变化;考马斯亮蓝染色观察细胞骨架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NAi组的Tiam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RNAi组的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比对照组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NAi组Vimentin、RhoA、RhoC、Rac1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全部P > 0.05);扫描电镜显示RNAi组细胞胞体比对照组变圆、细胞突起明显变短或消失,丝状微绒毛减少,变为扁平盘状突起;透射电镜显示RNAi组细胞表面丝状微绒毛比对照组有较明显减少;HE染色显示对照组细胞散在生长,呈细长梭形,RNAi组细胞生长较集中,呈圆形或类圆形;RNAi组细胞质中丝网状的骨架蛋白结构及点状肌动蛋白小体比对照组减少.结论:沉默Tiam1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已发生EMT的大肠癌细胞出现上皮表型及降低其迁移运动能力,对EMT有一定程度的逆转作用,推测Tiam1通过诱导EMT来促进大肠癌侵袭、转移,至于其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 多重PCR方法鉴定人巨细胞病毒临床病毒分离株

    作者:丁俊彩;苏海浩;胡兢晶;郭媛媛;谢斌华;王波

    目的:应用多重PCR技术鉴定体外培养、分离获得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临床病毒株.方法:以先天性感染HCMV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集尿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将分离获得的临床低传代病毒感染HELF细胞,提取病毒DNA,针对较保守基因IE和LA,设计两对引物,同时扩增IE和LA基因,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成功分离获得2株HCMV临床低传代病毒株(D2、D3),经多重PCR同时扩增出209 bp(IE)和401 bp(LA)目的片段.结论:多重PCR可以作为病毒分离后,基础研究中鉴定HCMV临床病毒株的一种方法.

  • 高糖培养对雪旺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分泌的影响

    作者:宋卫东;邱太彬;王光耀;陈皓;侯念宗;沈慧勇;刘尚礼

    目的:通过检测高糖培养下雪旺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分泌量的改变,探讨高糖对雪旺细胞的影响.方法:在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0、30、60 mm/L的培养基中培养雪旺细胞,分别于24、48、72 h,用CCK-8检测雪旺细胞增殖,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VEGF浓度.结果:高糖培养后,雪旺细胞比正常葡萄糖培养,增殖速度减慢,VEGF分泌减少.结论:高糖抑制雪旺细胞增殖,VEGF分泌减少,对周围神经修复过程有损害.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16例诊治体会

    作者:张孝艳;乔玉环;郭瑞霞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合并症,具有发病急、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对母婴均具有极大的危害,易造成胎儿窘迫、死胎、流产,孕妇甚至并发DIC危及生命.现收集我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6例患者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 膀胱血块填塞急诊处理方法的改进

    作者:张鑫圣;张颖;郑建萍;刘世雄

    膀胱血块填塞系泌尿生殖系统常见急症,是泌尿外科手术如:前列腺切除术,膀胱镜检、膀胱手术等常见并发症,少数患者甚至是在膀胱腔内药物灌注化疗、肾穿刺活检术后及产后出现膀胱出血.常因血块填塞而致排尿梗阻,血块刺激膀胱收缩出现剧烈腹痛.

  • 星状神经阻滞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作者:伍伟明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Bell′s麻痹,俗称"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1-2].治疗方法多选择内科药物、中医中药、针灸和物理治疗.病程长,疗效不肯定,较多患者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我院自2004年4月至2010年1月,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大量腹水的诊治与分析

    作者:李书良;周永宁;郭庆红;李强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性疾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产生腹水者较少见,同时可因合并心、肾功能减低[1-2],容易误诊和误治.笔者对近期收治的2例甲减合并大量腹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如下.

  • 皮下连续缝合法在普外科的应用

    作者:黎春明;何勇

    切口皮肤缝合因部位不同而缝合方法不尽相同,常采用丝线间断缝合,但因产生线脚压痕而影响美观,且拆线时疼痛强度大,笔者自2001年3月至2010年10月在876例中小手术中,切口皮肤层均采用皮下连续缝合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手足口病131例临床分析

    作者:董显燕;黄郁波;廖林英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多见的传染病,是以口腔炎、手足等处皮疹为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易在婴幼儿中发生流行,现将我科2010年收治的手足口病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妊高征合并HELLP综合征行剖宫产麻醉处理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丽;周树保;彭道珍;钟钦文;郭锐;王力峰

    HELLP综合征是Weinstein[1]于1982年首先报道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常危及母儿生命,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母婴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该综合征的患者在麻醉处理上有一定的特殊性,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对36例行剖宫产手术合并HELLP综合征患者成功实施了麻醉,无一例发生麻醉相关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 回结型肠套叠空气整复后回盲瓣X线征象分析

    作者:黄善强;刘春娥;樊树峰

    急性肠套叠是小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机制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系膜套入到邻近肠腔内,造成肠壁折叠,肠腔阻塞,肠系膜血管压迫,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哭闹,腹部包块及便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常见肠套叠分为回结型、小肠型、结肠型[2],临床常用的处理方式为X线监视下或B超监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或手术,本文对其行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整复脱套后回盲瓣的影像征象作回顾分析,以提高对急性肠套叠后回盲瓣的X线征象认识.

  • 重症监护病房疑似肺血栓栓塞死亡病例分析

    作者:胡建;熊娇燕;斯一夫;李伟;姜建平;徐静华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41%危重症PTE患者会发生心搏骤停,其中65% ~ 95%会终死亡[1].现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ICU 19例疑似PTE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 食管鳞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岳黎敏;张莽

    自Bonnet等[1]于1997年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离获得白血病干细胞后,人们又相继在多种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肝癌、结肠癌等)中发现了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 肿瘤干细胞学说越来越受到肿瘤学界的密切关注和广泛支持.该学说的核心思想是提出了在肿瘤组织中存在少量干细胞样的肿瘤细胞亚群,该类细胞是肿瘤形成的起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能力、高侵袭转移能力以及抗化疗、抗辐射等特点,与肿瘤发生、发展、转移以及复发等过程有着密切关系[1-2].

  • 静脉利多卡因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罗兴均

    疼痛是一系列复杂的不同种类的不快或痛苦知觉事件的综合,发生机制非常复杂.虽然目前有效的阿片类药物是好的镇痛剂,然而仍有30%左右的疼痛患者,尽管给予了大剂量阿片类药物,仍然经受着剧烈疼痛的折磨.此外,鸦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亦限制了其应用.与此同时,钠通道阻滞药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用于治疗疼痛的良好辅助效果则日益受到关注.

  • 精氨酸加压素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益民;纪木火

    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是人体下丘脑合成的一种由九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其在渗透压调节、心血管功能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自被成功分离及合成以来,AVP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已成功用于血管扩张性休克、心肺脑复苏、尿崩症及出血性疾病的治疗.本文主要就AVP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TLR2、TLR4、TLR5和TLR9在小鼠Hp感染模型中的表达

    作者:刘翔;林漫鹏;吕建忠;林虹

    目的:研究BALB/c小鼠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前后和用抗生素治疗后胃黏膜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2、TLR4、TLR5、TLR9、IL-1β的表达,探讨Toll样受体家族在Hp感染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不予处理(正常组),第2组予感染Hp(Hp感染组),第3组感染Hp后予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组).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半定量检测小鼠胃内TLR2、TLR4、TLR5、TLR9、IL-1β的表达,Giemsa染色切片计数Hp定植数量,HE染色切片判断黏膜炎症水平.结果:(1)TLR5、TLR9在各组小鼠胃黏膜组织中均无表达.(2)TLR2在Hp感染组胃黏膜组织中表达(PCR:0.13 ± 0.025;Western:1.32 ± 0.27)高于抗生素治疗组(PCR:0.04 ± 0.011;Western:0.43 ± 0.08),正常组无表达.(3)TLR4在Hp感染组胃黏膜组织中表达(PCR:0.22 ± 0.051;Western:0.72 ± 0.17)高于抗生素治疗组(PCR:0.06 ± 0.009;Western:0.21 ± 0.04),正常组无表达.(4)IL-1β在Hp感染组胃黏膜组织中有表达(PCR:0.27 ± 0.038;Western:0.58 ± 0.14),抗生素治疗组和正常组无表达.结论:TLR2、TLR4可能参与了Hp的致病机制,TLR5、TLR9可能未参与Hp的致病机制.

  • 1,6-二磷酸果糖对脑白质损害大鼠皮质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征宇;袁宝莉;邓素娟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脑白质损害(WMD)大鼠皮质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ion protein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2日龄新生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FDP组(13只)、生理盐水组(12只)及WMD组(13只),后3组通过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吸入氧体积浓度为6%的氮氧混合气,制作新生大鼠WMD模型,分别进行相应的实验干预.损伤后第7天和14天时将大鼠处死,取脑组织应用Western Blots方法检测皮质GAP-43的表达,损伤后30 d进行感觉运动功能检测,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FDP组感觉运动功能较WMD组和生理盐水组有明显改善(P < 0.01或P < 0.05).WMD组、生理盐水组和FDP组皮质GAP-43的表达在干预后7 d时高于对照组,在14 d时FDP组高于WMD组、生理盐组和对照组(P < 0.01).结论:FDP可以上调WMD大鼠皮质GAP-43表达,改善WMD大鼠的脑功能.

  • 成团泛菌脂多糖对两种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启辉;申继清;叶洁梅;王健;冷静

    目的:研究成团泛菌脂多糖(pantoea agglomerans lipopolysaccharide,LPSp)对两种狂犬病疫苗产生抗体的影响,了解LPSp作为狂犬病疫苗佐剂的可行性.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p对照组、纯蛋白疫苗组、铝佐剂疫苗组、LPSp + 纯蛋白疫苗组、LPSp + 铝佐剂疫苗组6组,背部皮下免疫4次.免疫后第7、14、21、30、45、60天分别经小鼠眼内眦静脉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抗狂犬病毒IgG滴度.结果:免疫4次后,LPSp能明显增强纯蛋白疫苗产生抗体的能力(P < 0.05);对铝佐剂疫苗免疫效果影响不大(P > 0.05).结论:LPSp对纯蛋白疫苗免疫小鼠产生抗体具有较强促进作用,对铝佐剂疫苗产生抗体无明显促进作用.

  •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

    作者:黄元瑾;章锦才;刘曙光;蔡德鸿

    目的:研究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及不同载体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beagle犬8只,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和第1磨牙.3个月后,植入种植体,并在颊侧形成骨缺损,分别置入两种不同浓度rhBMP-2的珊瑚羟基磷灰石人造骨(CHA)或可吸收胶原海绵(ACS).种植体植入后2、4、8、12周,各处死2只实验犬,获取含种植体骨标本,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随时间延长,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内新生骨高度、新骨面积和骨-种植体结合率均不断增加.CHA空白和ACS空白组形成的新骨高度、新骨面积和骨-种植体结合率均较低.而4个rhBMP-2组所形成的新骨高度、新骨面积和骨-种植体结合率均较空白组明显增加.空白组与rhBMP-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个rhBMP-2组之间以及两个空白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hBMP-2能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内的骨组织再生并与种植体表面较好地结合.ACS和CHA都能作为rhBMP-2的载体材料.

  • 氯胺酮用药剂量和时间对大鼠未成熟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作者:倪锦;古妙宁;钟志勇;孙侠

    目的:探讨氯胺酮多次用药的剂量和时间对大鼠未成熟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7日龄SD大鼠腹腔注射氯胺酮(非竞争性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不同脑区的凋亡.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单剂量氯胺酮(25、50和75 mg/kg)神经元凋亡数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以90 min为间隔多次注射氯胺酮(25 mg/kg)达9 h在大脑的10个脑区中有7个脑区的神经元的凋亡显著性增加.结论:氯胺酮给药时间的增加与大鼠未成熟脑组织的神经元凋亡密切相关.

  • 肛管直肠测压技术在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周立平;郭丽;何敏静;刘瑶;王丽;蔡文智

    目的:探讨一种简易的直肠肛管测压技术,以研究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的肛门直肠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肛管直肠测压装置对2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和24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肛门直肠动力学检查.结果:FC组力排时肛管剩余压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FC组直肠初始感觉容量、初始便意感容量、排便窘迫容量、大耐受容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FC组直肠初始感觉压力阈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而直肠初始便意感压力、排便窘迫压力、大耐受压力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存在肛门直肠动力学异常.该肛管直肠测压技术可准确、重复地测量成人的肛管直肠压力.

  • 小儿炎症性肠病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陈宝心;耿岚岚;袁鹏英;何婉儿;许朝晖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的临床特点及结肠镜表现.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诊治的炎症性肠病患儿28例,对其临床资料、内镜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发病年龄在6 ~ 13岁之间,临床表现:溃疡性结肠炎以腹泻、黏液脓血便(占91%以上)及排便时腹下区痉挛性疼痛(65%)为主,少数有肛裂、直肠脱垂和肛周脓肿.全身症状有发热、乏力、厌食、贫血,病重者可合并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可有肠外表现,如关节痛、关节炎、结节性红斑、慢性活动性肝炎等.克罗恩病(CD)的早期症状常不明显,症状取决于病变的部位与炎症的程度,以腹痛为常见症状(占93%),70%患儿有腹泻及排便规律改变.少数可表现为急腹症,突发呕血、便血、腹胀、肠穿孔、肠梗阻、失血性休克等.体重减轻(约占72%)和生长迟缓(占40 %)是CD常见也是突出的症状.肠外表现关节痛、关节炎、结节型红斑、杵状指、硬化性胆管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结肠镜下表现以黏膜充血水肿(87.5%)、血管网模糊(75%)、浅表溃疡(73%)为主,病变多发生于直肠、乙状结肠及结肠;病理检查: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多数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呈溃疡性结肠炎典型的临床过程.结论:持续的随访,定期的复查及有效的护理指导能及时发现患儿的病变,有助患儿的康复.

  • 超声技术用于判断小儿下肢气囊止血带适充气压力的临床研究

    作者:唐芳;尤慧;董艳红

    目的:借助超声技术可以提供实时图像的特点,探讨小儿下肢止血带适宜充气压力.方法:将100例行下肢手术患儿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在超声图像指导下向止血带气囊内充气,以腘动脉搏动消失、血流阻断为标准;对照组以缚扎止血带处患肢周径的0.7作为气囊充气压力值.比较两组止血带效果和止血带副损伤.结果:两组止血带效果均满意,实验组气囊充气压力低于对照组,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声技术用于小儿下肢气囊止血带适充气压力的判断,方法科学,效果满意,副损伤发生率低.

  • 优质护理服务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朱剑群;朱红心;黄金妹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中优质护理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2-10月进行宫腔镜下手术77例,接受优质护理服务与传统护理服务的两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组的患者在血压、心率、情绪、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等情况与接受传统护理组比较效果较满意.结论: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是降低患者紧张情绪、提高其舒适度满意度、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

  •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行钻孔减压并干细胞移植手术护理

    作者:郭月友;毕晔;李立茵;叶少珊;邵莉

    目的:探讨行钻孔减压并干细胞移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通过对21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钻孔减压并干细胞移植术患者的观察,分析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21例手术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加强术中无菌技术管理和护理安全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鼻腔内激光照射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浆P物质的影响

    作者:黄应杰;陈加云

    目的:了解鼻腔内激光照射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浆P物质(SP)的影响.方法:应用低强度激光鼻腔内照射治疗32例偏头痛患者,每天照射1次,每次30 min,7 ~ 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 ~ 3个疗程.治疗1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SP含量变化.并设对照组,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剂量为10 mg/d,7 ~ 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 ~ 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5例,无效2例,有效率93.8%.对照组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1例,无效9例,有效率71.9%.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患者血浆SP的变化:治疗前(26.48 ± 4.22)pg/mL,治疗后(13.26 ± 3.76)pg/m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患者血浆SP降低.结论:鼻腔内激光照射治疗偏头痛效果较好,并可以降低患者血浆SP.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礼;秦琴保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与年龄相关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特别是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痴呆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早期识别痴呆并对其进行干预将可延缓痴呆的发生.由于痴呆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MCI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的空洞型肺结核18例临床分析

    作者:佘巍巍;王昌明;曾锦荣;莫碧文

    目的:对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的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进行探讨,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肺结核单发厚壁空洞(空洞壁厚度大于3 mm) CT 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空洞,后经病理诊断为肺结核空洞患者的临床资料.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标准为肺组织标本显示上皮样肉芽肿或抗酸染色阳性,经抗结核治疗后肺内病变吸收.结果:18例肺结核患者中,男8例,女10例;年龄18 ~ 66岁,平均50.6岁;病程0.5 ~ 18个月,中位病程2个月.肺结核患者中发热12例,咳嗽10例,呼吸困难9例,浅表淋巴结肿大6例,胸腔积液5 例,心包积液3 例;胸部CT示空洞直径2 ~ 4 cm、空洞壁厚度5 ~ 15 mm.11例空洞外缘呈分叶征、毛刺征;7例空洞内缘不光滑;5例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1例胸廓骨质破坏.结论:对病程短、发热及淋巴结大、CT表现为单发厚壁空洞的患者应排除肺结核.

  • 骨痛、咳嗽、胸闷伴高钙血症、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

    作者:陈巍魏;宋海珠;陈龙邦

    1 病历摘要患者女,55岁,因"左下肢疼痛3个月余,咳嗽、胸闷20余天"于2010年12月6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8月下旬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下肢放射性疼痛,活动后加重,至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先后予以口服药物及物理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未缓解.2010年11月下旬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无咳痰,伴胸闷、气促,乏力,不能平躺.

  • 老年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吴奎海;芮勇宇

    目的:了解本院近2年老年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信息.方法:大多数分离细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利用BD Phoenix仪,少数利用手工鉴定和K-B法,念珠菌利用显色平板分离和K-B法鉴定,药敏数据分析用 WHONET5.4 软件.结果:从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2 849株细菌和念珠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11.4%)、鲍曼不动杆菌(9.7%)、铜绿假单胞菌(9.6%)、肺炎克雷伯菌(7.3%)、金黄色葡萄球菌(6.8%)、白色念珠菌(5.3%).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较低的为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较低的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制菌霉素、伊曲康唑、氟胞嘧啶的耐药率较低.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产ESBLs和耐甲氧西林细菌的分离率以及非发酵菌的耐药率均较高,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及尿微量白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吴碧红;孔耀中;肖观清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 (mA1b)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了解MIF及mA1b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将138例患者按WHO诊断标准分型,分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肾病但无明确冠心病依据的患者,采用ELISA法和免疫比浊法观察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MIF及mA1b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MIF水平(32.61 ± 5.1)μg/L及mA1b水平(63.00 ± 15.2)mg/L高于无明确冠心病的患者MIF(14.32 ± 3.20)μg/L及mA1b(21.00 ± 10.0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两组患者MIF及mA1b水平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IF(6.37 ± 1.2)μg/L及mA1b(13.75 ± 5.75)mg/L.结论: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 MIF 及mA1b,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参考指标.

  • 甲胎蛋白检测的临床可报告范围验证

    作者:王凡;蒋红君

    目的:对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的分析测量范围及临床可报告范围进行验证.方法:参照EP6-A指南的要求进行实验和验证.结果:电化学发光法测定AFP在0.514 ~ 992.7 IU/mL之间线性良好,临床可报告范围为0.514 ~ 158 832 IU/mL.结论:电化学发光法测定AFP的分析测量范围符合厂家声明的性能,临床可报告范围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类风湿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忠城;朱远航;罗敏琪;陈敬杭;尹小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总T3 (TT3)、总T4 (TT4)、游离T3 (FT3)、游离T4 (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RF.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病情各组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度组FT4升高(P < 0.01),中度组TT3、FT4升高(P < 0.01,P < 0.05),重度组TT3、FT3、TSH降低(P < 0.01),重型组TT3、TT4、FT3、TSH降低(P < 0.01),肝硬化组TT3、TT4、FT3降低(P < 0.01);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各分组血清RF水平都增高(P < 0.01).结论:随着病情变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甲状腺功能及血清RF水平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联合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与RF对评估病情发展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 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血清HCV-RNA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黎建安;刘紫菱;林珠

    目的:探索不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血清HCV-RNA荧光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HCV阳性血清标本16份并平均分成6份分别置于室温、4℃和-20℃保存1 d和1周后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利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HCV阳性患者血清在室温(25 ± 2)℃、4℃和-20℃保存1 d,各组荧光定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F = 0.012,0.447,0.230;P = 0.913,0.507,0.796);保存1周,各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F = 0.059,0.308,0.184;P = 0.808,0.582,0.833);根据温度分组后血清保存1 d和保存1周结果无统计学差异(F = 0.055,0.000,0.103;P = 0.816,0.990,0.751).结论:血清在室温、4℃和-20℃条件下保存1周对HCV-RNA的荧光定量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

  •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核抗体对比分析

    作者:夏勇;李齐光;唐希才;邱志超

    目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eent assay,IF)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并进行相关性及对比分析.方法:IF法按说明书操作,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异的荧光核型为阳性;ELISA法按说明书操作,浓度≥18 U/mL为阳性,12 ~ 18U/mL为可疑,≤12 U/mL为阴性.结果: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患者血清138份,IF法阳性50份,阴性88份,阳性率36.23%,ELISA法阳性78份,阴性60份,阳性率56.52%.经卡方检验 P < 0.01.其中IF法样本血清稀释倍数与ELISA法检测浓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99.结论:两种方法检测抗核抗体差异有显著性,ELISA法敏感度明显高于IF法.同时,IF法样本血清抗核抗体血清稀释倍数与ELISA法的浓度呈一定相关性.

  • 儿童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沈红;王珍

    目的:了解本院儿科住院患儿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科住院泌尿系感染患儿的中段尿培养997份.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用天地人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分离的纯菌株进行菌株鉴定,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进行了敏感试验.结果:尿培养中分离出排前6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磷霉素、美洛培南、呋喃妥因较敏感,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较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为本地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次为屎肠球菌,以往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的常用药物如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已产生较高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为准确诊断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