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100A9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

    作者:郭佳;孙自勤;王要军;刘海军

    目的 探讨Sl00A9蛋白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31例大肠腺瘤组织,53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大肠组织中Sl00A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癌旁大肠组织中S100A9蛋白不表达;在大肠腺瘤组织中S100A9蛋白的表达率为25.8%(8/31);在大肠癌组织中Sl00A9蛋白的表达率为71.7%(38/53);与癌旁大肠组织、大肠腺瘤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A9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其它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 S100A9蛋白可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可能为新的生物标志物.

  • APCS评分系统与问卷调查在体检人群结直肠癌机会性筛查中效果的比较

    作者:翟爱军;翟惠虹;陈洪;杜丽娜;潘淑莉;郭艳青;张续乾;申素芳;郭建花

    目的 评估亚太结直肠癌筛查评分系统(APCS)和结直肠肿瘤高危因素问卷调查(HRFQ)在体检人群结直肠癌机会性筛查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2月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并接受结肠镜检查的人群294例,年龄57.28 ± 9.85岁.采用APCS评分与HRFQ进行筛查;进行结肠镜检查一并记录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结果.通过对比两种初筛工具筛查结直肠肿瘤的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评估两种初筛工具在体检人群结直肠癌机会性筛查中的效果.结果 结肠镜检查共检出结直肠肿瘤50例.两种不同筛查方法APCS评分(高危+中危)对结直肠肿瘤的阳性预测值(20.35%vs 15.07%)及阴性预测值(95.24%vs 82.35%),均明显高于HRFQ,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检人群结直肠癌机会性筛查中,作为初筛工具,APCS评分与HRFQ相比,能提高结直肠肿瘤的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适合大范围推广.

  • 大肠埃希菌在炎症相关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中对结直肠癌生长的作用

    作者:王磊;时军利;李炳庆

    目的 :本研究探讨大肠埃希菌在炎症相关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中对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 :实验雄性小鼠(C57BL/6)24只按体重大小平均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联合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制造炎症相关小鼠结直肠癌模型,B组:AOM、DSS给药方法同A组,其余时间饮用含大肠埃希菌的饮用水.均在第10周末处死小鼠,取得结直肠组织,计数肿瘤个数.结果 :造模结束后A组中肿瘤计数总数为29,平均为2.90±2.183,B组总数为63,平均为9.00±3.555,两组差异显著(P<0.05).A组成瘤率58.33%,B组成瘤率58.33%,病理均提示腺癌,两组间成瘤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大肠埃希菌在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小鼠模型中起促进肿瘤生长作用.

  • ERCC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化疗疗效及临床病理的关系

    作者:邵晨;杨景玉

    目的 探讨ERCC1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反应的关系.方法 提取8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总mRNA,逆转录为cDNA,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RCC1基因总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化疗反应的关系.结果 ERCC1基因总mRNA相对表达量在化疗敏感组的值低于化疗耐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ERCC1基因mRNA表达与铂类药物化疗耐药相关.

  • 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戴婷;杨音硕;肖蕴琦

    目的 分析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快速康复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治疗的66例结直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围术期指标、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值得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 结直肠癌患者口服化疗药依从性及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金益曼;余慧茜;胡梅

    目的 调查结直肠癌患者口服化疗药物依从性与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我效能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纵向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5年2月至201 7年7月,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健康促进策略量表,对1 29例结直肠口服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早、中、末期化疗口服化疗药物依从性得分为6.90±1.02、6.51±1.34、6.37±1.1,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2.81±6.37、35.81±6.37、32.98±6.25,自我效能得分为81.05±26.65、81.16±26.84、81.97±27.30.不同时期口服化疗药依从性与自我感受负担呈负相关,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医务人员应更加关注患者中、末期化疗口服化疗药的依从性,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以增强康复信心,从而提高其依从性.

  • 结直肠癌患者口服化疗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王务萍;李霞;陈淑芬;林颖

    目的 调查结直肠癌患者口服化疗药物的依从性,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及健康促进策略量表,对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129例结直肠癌口服化疗药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口服化疗药物依从性得分为6.49±1.03分,处于中等水平.依从性影响因素为化疗期间工作情况、口服化疗药疗效、康复信心、化疗症状体验得分、身体感受负担、自我效能等.结论 医护人员应该更加关注无工作、化疗症状体验多的患者口服化疗药的依从性,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以及对化疗症状的认知,增强其康复信心,从而提高其依从性.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及风险评估

    作者:文拓;王定伦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治结直肠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较好,能显著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洋

    目的:深入分析结直肠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前来就诊的结直肠肿瘤患者共计92例,根据病理类型、分期及患者自身意愿分为对照组46例,行传统式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46例,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两组结直肠肿瘤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感染率、术后转移率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结直肠肿瘤患者经不同手术后,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感染率、术后转移率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其创口小,可显著减轻患者经传统式开腹手术痛楚,患者出血量小,且恢复速度更佳,使术后感染率明显降低,值得推广于临床.

  • 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刘厚生;徐本文

    目的:探究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术后住院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结直肠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探讨

    作者:冯莉;吴云林;张曙

    大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大肠腺瘤则是大肠癌重要的癌前病变.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癌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在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发挥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c-erbB-2和c-erbB-3同属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结构和功能上均相似,这些受体和生长因子结合后可启动细胞生长周期,即通过一系列细胞内传递体将生长信号传导至核内引起细胞的生长反应.当它们过度表达时,可经不同途径引起细胞的过度增殖.

  • 改良MTT法检测胃肠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

    作者:毕维民;刘忠民;李毅;杨宪勇;崔刚

    目的探讨胃肠癌对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应用改良MTT法进行了化疗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不同病例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有其各自的耐药谱.结论根据体外药敏试验实行个体化用药方案,可提高临床化疗疗效.

  • D-二聚体升高的结直肠肿瘤术前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的探讨

    作者:向敏华;付召军

    目的:探讨术前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对D-二聚体升高的结直肠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结直肠肿瘤患者36例,分为3组。干预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正常组不给予抗凝相关处理。比较3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结果:干预组术后第7天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第4天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术后D-二聚体水平,减轻炎性反应。

  • 63例大肠癌内镜病理分析

    作者:葛家琼

    目的:探讨大肠癌内镜及病理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6 3例大肠癌的内镜、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肠癌多发生于40~70岁(77.78%).40岁以下占7.94%.临床无特异,多表现为便血、腹痛、腹泻和腹部包块等.63例大肠癌中检出1例多原发癌(1.59%).肿瘤发生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主,直肠66.15%,其中58.14%发生在距肛门7cm以下.乙状结肠15.39%,降结肠4.62%,横结肠3.08%,肝曲1.54%,升回盲肠9.23%.组织分型均为腺癌,息肉癌变8例12.70%.结论:大肠癌多生于40-70岁,但40岁以下并不少见,症状无特异,全结肠均可发生,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多发,无条件行肠镜检查时,应注意行肛门直肠指检,以求早发现,早诊断.对大肠息肉积极治疗是减少大肠癌的主要因素.

  • 磁共振成像在结直肠肿瘤术前分期方面的应用价值

    作者:冯长明;徐慧慧;官皓天;霍英杰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结直肠肿瘤术前分期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经过临床诊断为原发性结直肠肿瘤的38例患者,对结直肠肿瘤采用相控阵表面线圈,实施行手术前的MRI检查,对T1FSE,T2FRFRE序列进行应用,然后用行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和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对照,评价肠周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结果:在诊断结直肠癌总体准确率上为91.67%(33/36),过诊断率为8.33(3/36).对于评价结直肠癌周围淋巴转移方面,MRI的敏感度达到了73.7%(14/19),准确度为72.22%(26/36),特异度为70.58%(12/17).结论:MRI能够比较全面的对区域淋巴结等情况进行评价,而对于评判肠壁肿瘤浸润上,其的准确率也非常的高,而对于评判周围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上,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恢复的效果评价

    作者:邱丽娜

    目的:探究和评价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恢复的促进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以来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106例,将病患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比组给予常规护理,分析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选择出血量、焦虑状况、手术耗时、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等作为术中临床观察指标,分析组优于对比组,差异大(P<0.05);恢复期,分析组的恢复肠鸣、首次肛门通气、肠蠕动恢复、住院的耗时明显短于对比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利于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恢复,效果显著。

  • 浅析MDT在结直肠肿瘤规培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杜敏娟

    结直肠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程序,而且涉及的范围特别广,包含的学科数目多.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规培教学中需要特别引起重视,采用佳的实践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此来提升规培教学质量,也就是MDT模式.该文围绕MDT在结直肠肿瘤规培教学中的应用,分别叙述了MDT在结直肠肿瘤规培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MDT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后阐述了MDT在结直肠肿瘤规培教学中的教学效果评价.

  • 腹腔镜微创治疗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明鹏;许志平;姜子荣;宋彬

    目的:研究与分析腹腔镜微创治疗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 ~2017年9月接收的结直肠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134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6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微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患者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微创治疗结直肠肿瘤患者效果较为显著,极大的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并且不良反应较少.

  • 家用型粪隐血自测方法用于大肠癌筛查的可接受性调查研究

    作者:白俊芳;武子涛;王建辉;沈蔷;韩英

    目的 探讨家用型粪隐血自测方法在社区用于大肠癌筛查的可行性,从而提高社区大肠癌筛查的依从性.方法 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对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6 147名社区医生及居民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大肠癌社区筛查意愿方式问卷调查,共收回调查问卷6 147份,其中有效问卷5 943份(社区医生114份,社区居民5 829份).问卷调查表结果采用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参与调查的社区医生有88.6%(101/104)、社区居民中有69.1%(4 026/5 829)表示愿意选择家用型粪隐血自测方法进行筛查.社区医生中,不同性别(x2=0.064)、年龄(x2=0.287)、是否有大肠癌高危因素(x2=0.969)、家用型粪隐血自测方法认知度(x2=0.393)之间对家用型粪隐血自测方法用于社区筛查的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社区居民中,不同性别(x2=6.385,P=0.012)、年龄(x2=25.644,P=0.000)、是否为大肠肿瘤高危人群(x2=524.774,P=0.000)、家用型粪隐血自测方法的认知度(x2=25.644,P=0.000)之间对家用型粪隐血自测方法用于社区筛查的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否有大肠癌高危因素对家用型粪隐血自测方法用于社区结直肠癌筛查意愿的影响大OR(95%CI)值为8.594(7.279~10.148).有大肠癌高危因素的调查者相比无高危因素、男性相比女性、曾经使用过或知晓家用型粪隐血自测方法者更愿意接受其用于社区大肠癌筛查.结论 家用型粪隐血自测方法简便、快捷,用于结直肠癌社区筛查易于被居民接受,可实现其粪隐血检测的自我管理,从而提高结直肠肿瘤筛查的依从性.

  • 肥胖与结直肠肿瘤

    作者:刘莉;朱宏;戴萌

    结直肠癌是发达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谱的第3位,死亡率居第2位[1].在亚洲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近十年时间增加了2~4倍,并且这种上升趋势有增无减,在中国,结直肠癌已居恶性肿瘤的第3~5位,死亡率位居第2~4位[2].近年来发现肥胖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肥胖人群发生肿瘤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本文就肥胖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做一综述性报道,以期对结直肠肿瘤的临床防治提供相关依据.

4970 条记录 1/249 页 « 12345678...24824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