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龄严重感染患者应用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的影响

    作者:刘岩;俞森洋

    目的 评价利奈唑胺治疗高龄住院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高龄感染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利奈唑胺与其他抗革兰阴性杆菌抗生素联用,临床总有效率为94.3%,细菌总清除率为82.8%,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67.9%,其中血小板减少50.0%以上者占39.6%,血小板计数低值≤50×109/L者占17.0%,血小板减少患者中25.0%出现出血并发症,36.1%给予静脉输注血小板治疗.结论 利奈唑胺联用方案治疗80岁以上感染患者的疗效肯定,但要高度警惕血小板减少的可能.

  • 老年前列腺癌骨髓转移致血小板减少1例

    作者:冬兰;徐海全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1岁,因认知障碍6年于2005年11月住院.既往有胆囊炎胆石症、前列腺增生、动脉硬化性脑病、高血压病史.患者在2005年5月住院时即发现PSA升高,为25μg/L.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预防控制要点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研究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为了指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的预防,指导医疗卫生人员和接触者在诊治、流调、护理和死亡病人尸体处理过程中的防护和感染控制,特制定本要点.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郑玉平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07年10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119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在阐明产前、产中、产后以及对新生儿的护理措施.结果119例患者无1例发生死亡,均未发生严重伤口渗血和感染的情况,且新生儿无颅内出血病例发生,其中行剖宫产者103例,占总例数86.6%,行阴道分娩16例,占总例数13.4%;术后出血超过500ml者10例,占总例数8.4%,阿氏评分结果满意.结论本研究所应用之护理方法,可显著减少产妇产后出现大出血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作为确保本病症患者母婴安全的重要方法,值得在产科临床推广.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围生期护理体会

    作者:刘顺妹

    目的:探究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妇进行围生期护理的方法及体会.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共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围生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胎儿监护等,并加强出院指导,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30例产妇中,阴道分娩22例,剖宫产8例,母子平安,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妇,应用优质的围生期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母子平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分析

    作者:王成静

    目的:总结分析血小板减少以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研究时间在2015.3-2018.5,研究对象包括30例化疗后急性白血病(A组)、30例急性脑梗死(B组)、30例冠心病(C组)、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D组),并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上述所有人员血液中微粒并进行对比.结果:B组、C组、D组患者血液中微粒检测结果大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检测结果也大于对照组,但是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可为血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实际诊断中应加以应用.

  • 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HIT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解丹平;李艳玲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6 岁,以"左下肢肿胀疼痛 7 天"为主诉入院,患者 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肿胀不适,当地彩超提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转至我院.患者于 1 个月前因左侧胫腓骨骨折行外固定术,术后卧床休息.外院行外固定术后曾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查体:左下肢肿胀,呈指陷性,肤色红,皮温较对侧升高 ,左下肢大腿周径较右侧增粗 10cm,小腿较右侧增粗 6cm.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好,末梢循环好.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等相关病史.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自我粘缠外科绷带在儿科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作者:刘会美;谭启明

    在儿科的护理工作中,常会收治一些因婴幼儿腹泻、血小板减少等引起血管壁脆性增加、没有弹性的患儿,这样不仅导致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更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自今年1月份我科对此类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并用自我粘缠外科绷带(后文简称自粘绷带)进行固定,这样大大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更减少了因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 补中益气汤治验肝癌患者血小板减少一例

    作者:李增华

    肝癌患者,往往出现血小板减少,如果血小板数量过低,可因凝血困难而出现多种病发证,而西药的临床疗效也不尽如人意,况且西药本身对肝脏的损害也会影响治疗,中药因其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小,在临床应用中深受病人欢迎,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 直肠癌术后血小板进行性减少伴腹腔内出血1例的护理体会

    作者:卢爱丽;章海滨;丁莉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消化道肿瘤的第二位.手术是直肠癌常见的治疗方式,根据肿瘤距肛门的位置选择是否切除肛门,术后容易出现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1].2011年6月,本院肿瘤外科收治一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血小板进行性减少并发腹腔内出血进而两次行剖腹探查手术,现患者病情趋向稳定,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氨肽素联合小剂量环孢素治疗糖皮质激素耐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金凤;罗萍;王溪淳;胡飞

    目的 探讨氨肽素联合小剂量环孢素治疗糖皮质激素耐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用氨肽素联合小剂量环孢素治疗糖皮质激素耐药的ITP患者58例,监测治疗前后血小板数目、骨髓中巨核细胞数、产板型巨核细胞数,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58例治疗6个月后显效14例,占24.1%,良效22例,占37.9%,进步4例,占6.9%,无效18例,占31.1%,总有效率68.9%.结论 氨肽素联合小剂量环孢素可作为糖皮质激素耐药的ITP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 血栓弹力图监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凝血功能的应用

    作者:卢媛媛;刘连琴;晏明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凝血功能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分娩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79例[按血小板计数(80~99)×109/L、(50~79)×109/L、<50×109/L分为A、B、C组]及同期健康孕妇94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R值、K值、MA值、α角、CI值,并统计产妇产后24小时出血量.结果:A、B组TEG的各项参数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C组的K值较对照组明显延长,MA值较对照组明显缩短,α角、CI值较对照组明显减小,产后24小时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结论:TEG可作为观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凝血功能状态的有用指标,可用于预测分娩后的出血风险.

  • 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孙杉杉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门诊及住院患者49例,通过重组人白介素11升血小板治疗后观察血小板变化. 结果可进行评估的4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后血小板数量有不同程度提高. 讨论通过上述临床试验研究显示,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可促进血小板的增生,改善出血症状,减少血小板输注量,减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的效果.

  •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深低温冻存自体血小板输注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陆琴

    目的:分析研究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采用深低温冻存自体血小板输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完全缓解8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化疗间期血小板≥120×109/L时,使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并放入-80℃冰箱中保存,当化疗后血小板≤15×109/L时,采用深低温冻存自体血小板复苏后输注;对照组患者在化疗后血小板≤15×109/L时,采用异体内(3d以内)的新鲜血小板输注.统计两组患者在输注前后的血小板数量,测算两组患者输注后(1h、24h)的血小板增加值(CCI),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采集30次,输注30次.采集血小板数目(3.6~8.3)1011,复苏后血小板回收率为(69.56±8.74)%,输注后1hCCI为(18.1±4.8)×109/L,24hCCI为(11.2±2.6)×109/L,有效率92.5%,输血反应率12.5%,无输血并发症发生;对照组输注后1hCCI为(20.5±3.9)×109/L,24hCCI为(13.4±5.1)×109/L,有效率82.5%,输血反应率55%.在治疗有效率方面,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输血反应方面,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并发症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采用深低温冻存自体血小板输注治疗,与异体新鲜血小板治疗的效果相当,但低温冻存自体血小板输注治疗无输血并发症情况发生,而且输血反应率低,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郭宁茹;李凤菊;郭学军

    目的 通过监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初始及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变化,评估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探讨免疫细胞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30例初治SLE并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外周血CD3 +T、CD3+ CD4 +T、CD3+ 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和绝对值,同时设立2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E患者(包括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6月)外周血CD3+T细胞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 +T细胞的比例下降,CD8+T细胞的比例增高,CD4 +T细胞数与CD8+T细胞数(CD4 +/CD8+)的比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SLE治疗3月、6月后外周血CD3+T细胞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 +T细胞的比例升高,CD8+T细胞的比例下降,CD4 +T细胞数与CD8+T细胞数(CD4.+/CD8+)的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LE治疗3月时比较,SLE治疗6月时外周血CD3 +T细胞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 +T细胞的比例升高,CD8+T细胞的比例下降,CD4+T细胞数与CD8+T细胞数CD4 +/CD8+)的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药物治疗后可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随之变化,故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对判定SLE病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对全面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正确判断病情、辅助判断患者活动度和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rhIL -11治疗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胥亚芝;陈巧贞;殷丹

    目的:分析 rhIL -11治疗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0例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0例肿瘤患者分成两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 rhIL -11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观察两组肿瘤患者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2.00%)与观察组(7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hIL -11治疗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较好,对患者采用细节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乙胺丁醇的视神经损害

    作者:张和武;靖秋生;杨红

    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是结核病治疗的基础药物.EMB在临床应用近半个世纪以来,不良反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有多种不良反应,如视神经炎、皮肤过敏、发绀、过敏性鼻炎、皮肤水肿、过敏性肺炎、哮喘、红皮病、胃肠反应、口腔溃疡、肝炎、肾功能损害、低钾、高尿酸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眩晕等,其中以视神经炎常见,严重可导致失明,应引起临床重视[1].

  • 应用地塞米松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合并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董立玉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合并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妊娠高血压合并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90例以及正常健康孕妇3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给予地塞米松,观察母婴结局与预后.结果:重度妊娠高血压合并血小板减少综合征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与正常健康孕妇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妊娠高血压合并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后其预后与患者的临床分级之间关系密切,应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疗,必要时需终止妊娠.

  • 急诊冠脉介入支架术后血小板减少处理策略

    作者:于东汇;李中言;徐妍

    文章介绍了一例急诊冠脉介入支架术后血小板减少病例临床处理方法.认为导致血小板减少大部分为药物原因,每种药物导致血小板减少各有自己的特点.对于PCI术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处理中需要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建议:血小板计数小于20×109/L时应停用所有抗栓药物;血小板恢复大于20×109/L时即可给予半量的低分子肝素,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血小板恢复至(30~50)×109/L时可增加一种口服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西洛他唑;血小板大于50×109/L时应该恢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同时密切观察出血和血栓倾向,从而有效地预防支架内血栓和出血的发生.

  • 归脾汤加减联合rhIL-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效果

    作者:陈惠东;徐培培;陈宗湖

    目的:观察归脾汤联合人重组白介素11(NIL-11)对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2例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50×109/L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口服归脾汤联合rhIL-11皮下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rhIL-11皮下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其余辅动治疗无差别.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恢复至≥100× 109/L情况.结果:归脾汤联合rhIL-11治疗缩短了血小板≥100×109/L需要的时间,提高化疗的完成率.结论:归脾汤联合rhIL-11对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rhIL-11治疗.

1966 条记录 1/99 页 « 12345678...989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