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干法生产工艺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花生四烯酸的影响剖析

    作者:梁洪武

    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花生四烯酸(AA)是其主要添加物质,且添加方法对AA具有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干法生产工艺将AA添加到婴儿配方奶粉中,并分析保存时间、保存温度对AA的影响,得出AA添加温度在75℃时,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稳定、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 贮 FFP冰箱实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探讨

    作者:张素珍;孙桂珍;计云霞;张影

    1 引言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由卫生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自 2000年 10月 1日起实施,共 7章 38条,有 9个附件。该规范第二十二条第 10项规定新鲜冰冻血浆 (FFP, Fresh Frozen Plasma)保存温度- 20℃以下,保存期一年。本条还规定了当贮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记录和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第二十三条规定“贮血冰箱内严禁存在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 (90mm)细菌生长菌落 2 贮 FFP冰箱 (柜 )的质控供血全过程中,贮血过程所占时间多,可长达一年甚至几年。因此冰箱的状态对保证供血质量的影响较大。在此围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讨论贮 FFP冰柜的质控。

  • 麻醉床的改进与应用

    作者:谭京萍;王玉萍

    麻醉床是外科常用的一种铺床法,教科书中的传统麻醉床是将盖被三折叠于一侧床边.而这种铺床法会造成床铺过久地暴露于外界.对于非单间的床而言,难免会有其他患者或家属将物顺手放于其上,难以保证其清洁;完全暴露于外界的床铺难以保存温度,使术后返回病室的患者,卧于凉床上,不符合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针对临床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改进,经过5年的临床应用,取得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胰岛素治疗夏天需要“过五关”

    作者:徐赫男

    第一关:保存不同品牌和类型的胰岛素对于未开封时的保存温度要求基本一致,都是2~8℃,而开封后虽然都说要室温保存,但温度要求略有差别,人胰岛素制剂大多要求保存在25℃以下,而胰岛素类似物制剂则大多要求保存温度不超过30℃.不过有一点是一样的,即使用中的胰岛素不用放入冰箱冷藏.这一点可能很多患者并未注意,特别是在夏天.

  • 致命的疏忽—药品保存不当

    作者:裴雪亮

    药品保存不当的危害高温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有很大的影响.药剂师推荐大多数药品都应存放在室温(20~25摄氏度)环境中.不过,一般来说,保存温度在15~30摄氏度也是可以的.在炎热或寒冷的季节,存放温度高于或低于上述范围时,可引起药物的物理改变,失去药效,甚至危及健康.

  • 室温灌洗结合冰上保存是大鼠肺移植供肺的佳保存方式

    作者:张强弩;鲍夏茜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造成术后早期移植物失功的一个主要原因,现有临床肺保存技术尽管几经变革,仍不能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既往研究表明,移植前供肺的灌洗与保存方式会影响受者的术后转归。临床上目前较为通用的保存方法是4℃灌洗结合冰上保存,但何种灌洗温度与保存温度的搭配才是佳选择尚无定论。

  • 作者:

    关键词:
  • 血红蛋白毛细管采集系统贮存血样用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张军;李彩娜;陈歆琦;高凤芝;蒋玲敏;李铭;李怡;王玉洁;刘玉玲;申竹芳

    目的 研究血红蛋白毛细管采集系统(HCCS)贮存血样在冷藏、冷冻及超低温冷冻等条件下,保存不同时间后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测定值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用HCCS分装保存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全血样本共计20例,分别于冷藏(2~8℃)保存14周、冷冻(-18~-22℃)和超低温冷冻(≤-70℃)保存28周,于保存不同时间取样,冻融后用VARIANTⅡTURBO糖化血红蛋白仪(HPLC法)测定HbA1c水平,以绝对偏差和平均百分偏差为指标,比较分析保存温度和时间对HbA1 c测定结果的影响.同时考察冻融对HCCS贮存样品测定HbA1 c的影响及样品冻融后于室温放置的稳定性.结果冻融对HCCS贮存样品的HbA1 c测定无影响,冻融后的血样可于室温至少放置24 h.与基础值相比,HCCS贮存样品在3种条件下分别保存不同时间后,HbA1 c测定值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偏差均在0.26%以内,平均百分偏差均小于4%.结论 HCCS贮存血样用于HbA1 c测定,在2~8 ℃可稳定保存至少14周,在-18~-22 ℃和≤-70 ℃可稳定保存至少28周.

  • 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以提高检验质量

    目的对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血常规检验的正确率。方法随机抽取120例血液样本,使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比较因采血部位、保存温度、放置时间的不同而造成的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
      结果在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方面,静脉血低于末梢血,在血小板计数方面,静脉血高于末梢血,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在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方面,血液样本在室温下保存与在冰箱内保存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在白细胞计数方面,立即送检高于2小时送检、4小时送检,在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方面,立即送检低于2小时送检、4小时送检,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血常规检验中常见的误差原因分析,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尽量的降低检验过程中误差发生的可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不同保存温度标本自然沉降对测定结果影响初步探讨

    作者:滕龙;王建泉

    目的 明确不同保存温度标本自然沉降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引起实验室工作者的重视.方法 标本在4℃和-15℃条件下,保存时间24h后,从冰箱取出使其与室温平衡,吸取上层和下层液体,检测标本中蛋白、糖、电解质等无形成分.结果 标本在4℃保存24h,上层和下层无形成分的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在-15℃保存时标本的上层和下层的液体成分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 低温保存的标本由于自然沉降现象的存在,上层标本与下层标本的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异,这些标本在检测前必需彻底混匀,该问题需引起检验医学工作者的注意.

    关键词: 自然沉降 保存温度
  • 分析温度对血液保存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西春;张雅莉;曹丽

    目的:分析不同的保存温度对全血红细胞的影响.方法:对存放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血液测定其FHb的含量变化.结果:储存天数≤20 d、16℃对血液保存的质量影响不大.随温度升高,放置时间如果>20 d,对血液保存时效及血液质量有明显影响.结论:为提高血液质量,在血液保存时应引起重视,积极提倡冷链保存.

  • 全血采集后Ⅷ因子含量合格保存条件的研究

    作者:何子毅;刘赴平;刘仁强;叶柱江;邓穗英;秦艳兰

    目的 分析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采集后全血中FⅧ活性的影响,选择佳保存方案.方法 对采集的全血分别在保存温度4℃和22℃条件下保存6h和12h后测定血浆FⅧ活性,用析因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保存温度和两种保存时间对血浆FⅧ活性没有影响(P>0.05),且没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 全血采集后在保存温度4℃和22℃条件下保存6h和12h后对血浆FⅧ活性没有影响,提示两种保存因素组合成的四种保存方法均可以用于冷沉淀及FⅧ产品的制备.

  • 血清标本保存温度对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定量测定的影响

    作者:韩来红;韩敏;焦湃;钟奇峰

    目的 分析不同温度保存下的血清标本对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半定量测定的影响.方法 采集院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检查的40例患者的血清标本,一式两份,分别保存在4℃和-20℃,于不同时间段,采用罗氏E601型号化学发光仪定量测定乙型肝炎五项指标,并行组内比较.结果 在4℃环境,14 d,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和核心抗体结果发生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连续保存6月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不同保存温度对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测定结果可产生较大影响,相对而言,低温保存(-20℃)环境下,结果影响较小.

  • 时间、温度及保存方法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程薇莉;丁茗敏;何嫱;张桂兰

    我们对不同温度及不同保存方式的血清进行生化指标检测,以找到一种简便合理的血清保存方法.1材料与方法(1)标本:随机收集20份健康查体者血清标本,无溶血、黄疸、脂血,混合后分装.每管各项指标为重复测定3次的平均值.

  • 放置时间、温度对新生儿末梢血细胞计数的影响分析

    作者:左路广;马科;冯博;张娅娟;詹明华

    目的:研究放置时间、温度对新生儿末梢血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6月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入院新生儿的末梢血标本100例,选用Sysmex XS-5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即时检测后分装置于4℃及室温保存,并于24、48 h后重复测定,比较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未成熟粒细胞百分比(IG%)及未成熟粒细胞绝对值(IG#)各组数据差异.结果:室温条件下放置24、48 h的新生儿末梢血标本WBC、RBC、PLT、HGB、IG%及IG#与即时检测结果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条件下放置24 h的标本与即时检测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放置48 h的标本与即时检测结果则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末梢血可置于4 ℃条件下保存,在24 h内检测不影响WBC、RBC、PLT、HGB、IG%及IG#计数准确性.

  • 三种保存温度对两种牙本质粘接系统粘接强度的影响

    作者:马珅;李桂红

    [目的]测试不同保存温度对两种牙本质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可乐丽菲露S3 Bond (TS)和可乐丽菲露SEBond (SEB)的处理剂(SE)分别保存在4℃(冰箱中)、20℃(恒温室内)和40℃(保温箱)直至14周,通过剪切试验、冷热循环试验测试其粘接强度以及扫描电镜观察树脂牙本质粘接面.[结果]TS对照组粘接强度为(16.41 ± 2.90) MPa,40℃保存14周后显著下降为(13.62±2.12) MPa;SE对照组粘接强度为(21.63±3.50) MPa,40℃保存14周后显著下降为(16.11±4.33) MPa.而冷热循环2万次后未见粘接强度的显著性下降.扫面电镜观察SE 40℃保存14周后粘接混合层出现气泡.[结论]自酸蚀粘接剂在较高温度保存下酸性单体和亲水性单体会水解劣化从而影响了粘接强度.

  • 同一样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两种测试结果比较

    作者:刘爱香;孙艳;王旭东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在口服抗凝剂的监测、外源性凝血因子的测量、诊断获得性凝血因子的测量等有着广泛的应用;血检中,APTT测定中的影响因素较多,以往重在研究血标本的采集,抗凝剂的选择,血标本保存温度和时间,仪器的校准以及试剂选择等问题[1~3],但我们在长期的检测过程中发现,APTT试剂即将用完报警前一个APTT结果偏高者与重新用血凝试剂所测结果差别很大.现报告如下:

  • 集中化检测贮存标本对ALT测定结果的影响

    作者:贾幼珍

    集中化检测机构除了要对本单位的血样进行检测外,同时承担送检机构血样检测,受送检单位采血量多少以及运输条件的影响,送检单位采集的血液标本很难做到立即检测,由于血样保存温度和时间的不同,会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值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就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保存血液标本对ALT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找到适合集中化检测工作中送检机构血样保存条件,避免ALT测定结果受到影响,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同时避免血液浪费.

  • 不同条件的血清标本对乙肝病毒五项指标定量结果的影响

    作者:朱广君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与保存时间的血清标本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五项指标定量检测结果 的影响,为今后血清标本的保存与检测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4℃和-20℃两种温度保存标本,应用lumo 化学发光仪定量测定乙肝五项指标,4℃保存标本每隔3 天检测1 次,- 20℃的保存标本按照l、3、6 个月周期检测.结果 4℃保存标本7d,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过7d,乙肝病毒e 抗原和核心抗体结果 发生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连续保存6 个月,测定结果 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标本的保存温度和时间直接影响乙肝两对半定量结果 的准确性,-20℃可以保存6 个月对结果 无明显影响.

  • 保存温度与时间对血清血脂4项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

    作者:徐立民

    目的:研究并分析保存温度与时间对血清血脂4项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文选取我院30位自愿接受检验的门诊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空腹静脉血的采集,将离心处理之后的血清进行分装,分别将其放置于室温22℃、4℃以及-20℃的环境中,并测定不同的保存温度与时间对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4℃室温时所放置的不同时间中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4℃室温中放置2h与4h之间的差异不大,结果相对稳定(P>0.05);然而,在-20℃室温中保存7d的标本却显示,除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外,其余的3项血清指标均与即时的检测结果之间有差异(P<0.05).结论:在4℃室温的条件下所分离出的标本,在2~4h内进行血脂4项的检验,其结果较为稳定,不会对临床的诊断产生影响.

73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