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有效镇痛对肝癌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刘建军;袁西景;阚和平

    目的 探讨疼痛对开腹肝切除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257例行肝部分切除术且经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数字等级法(NRS)分为有效镇痛组(NRS≤3分)和无效镇痛组(NRS>3分),对比分析两组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肝功能无差异,有效镇痛组患者术后1、3、5、7 d ALT、AST、PT、TBIL明显低于无效镇痛组(P<0.05),肝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低、恢复快.结论 有效镇痛治疗可减轻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损害、加速肝功能恢复.

  •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与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及HRCT比较

    作者:黎剑宇;邓宇;曾庆思;罗群;邓葵淼;林晓锋

    目的 探讨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NSIP)与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CTD-NSIP)的临床和胸部HRCT的不同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经临床-病理-影像多学科讨论诊断的73例NSIP患者资料,其中52例为INSIP组,21例为CTD-NSIP组,对两组的临床表现、肺功能测试及胸部HRCT征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CTD-NSIP组的原发病多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平均发病年龄CTD-NSIP组[(47.14±9.24)岁]低于INSIP组[(59.09±11.2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NSIP组出现咳痰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CTD-NSIP组出现口干/眼干(P=0.021)、关节痛(P=0.007)、皮疹(P=0.001)明显高于INSI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肺功能损害均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下降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CT征象中,CTD-NSIP组出现胸膜下垂直线比例小于INSIP组(P=0.005),而出现实变影(P=0.049)、胸膜下线(P=0.004)、胸腔积液(P=0.022)以及食管扩张(P=0.021)比例高于INSI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熟悉INSIP和CTD-NSIP在临床及HRCT上相对特征性的表现,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 炎性反应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并发肺损伤的相关性

    作者:侯小东;丁凡;尤涛;王新宽;刘兴光;移康

    目的 检测患者血清IL-6和CRP水平,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并发肺损伤与炎性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16例,其中,男120例,女96例,平均年龄52.1岁.所有患者都经过心脏彩超等影像学检查并确诊,且在发病后立即住院,并治疗1周以上.在平静吸氧状态下,患者术前氧合指数≤200定义为肺损伤阳性.本研究根据此次定义把患者分为肺损伤阳性组和肺损伤阴性组,其中216例患者阳性组72例,阴性组144例.216例患者住院后每隔4 h抽取动脉血进行计算氧合指数.同时抽取血标本,用于统一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评估患者血清CRP水平和IL-6水平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并发肺损伤的关系.结果 肺损伤阳性组与阳性组两组患者分别在性别、年龄、吸烟喝酒、常见慢性病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实验学检查、心脏彩超等几项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肺损伤阳性组患者血清CRP峰值水平和IL-6峰值水平均显著高于肺损伤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研究肺损伤患者血清CRP、IL-6水平与氧合指数的关系,发现夹层发生后,患者的氧合指数逐渐下降,而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水平均迅速上升,达到峰值水平,而后,随着患者炎性反应减弱,氧合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结论 炎性反应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引发肺损伤中起关键作用,随着患者患病时间的延长,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水平与低氧血症关系密切.积极在术前予以抗炎治疗,可能会改善患者的氧合状况.

  • 超声内镜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选择的指导作用

    作者:郑少坤;麦建全;赵芝鑫;陈耿臻

    目的 通过分析超声内镜对低位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探讨其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87例手术切除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对照,以评价EUS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超声内镜对低位直肠癌T1分期符合率100%,T2分期符合率96.0%,T3分期符合率85.7%,T4分期符合100%;超声内镜的T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一致性好(Kappa=0.903,P<0.05);N分期中N0分期符合率87.0%,N1分期符合率78.6%,N3分期符合率100%.超声内镜的N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68,P<0.05).结论 超声内镜术前评价低位直肠癌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尤其对低位直肠癌侵犯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有较高的准确率.

  • 严重脓毒症发病中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与CD4+CD25+Treg细胞的相关性

    作者:李俊岭;吴汉聪;邓涛;梁逸仙;林春明;邓文龙;张捷;秦曼妮

    目的 观察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氧化应激和免疫抑制状态,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立病例组(n=51)和对照组(n=31),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外周血CD4+CD25+Treg%,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探讨病例组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血清SOD浓度[36.0(15.0,50.9)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60.3(40.2,88.2)ng/mL](P<0.01),而CD4+CD25+Treg%则显著高于对照组[6.49(4.5,11.63)vs.5.36(3.92,6.39),P<0.01],提示病例组存在显著的氧化应激和免疫抑制.病例组血清SOD浓度和CD4+CD25+Treg%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 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存在免疫抑制和氧化应激.

  • Notch4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作者:庞亮;刘光明;宋文利;荆振;姚世杰

    目的 探讨Notch4在肾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60例肾细胞癌和对应的60例癌旁组织中Notch4的表达,同时进行CD34染色计数观察肾癌组织中的MVD情况.统计学分析Notch4表达与肾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以及Notch4表达与预后和MVD的关系.结果 Notch4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5%(45/60),肾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3.3%(26/6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Notch4阳性表达与肿瘤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在肾细胞癌中Notch4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阴性表达的患者(P<0.05).Notch4阳性表达组织中MVD显著少于阴性表达组织(P<0.05).结论 Notch4蛋白参与了肾细胞癌发展过程,其表达机制可能为抑制肿瘤的恶性程度和血管的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 肾细胞癌中琥珀酸脱氢酶亚单位A和B蛋白的表达缺失

    作者:罗维洁;成元华;刘辉

    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RCC)中琥珀酸脱氢酶亚单位A(SDHA)及B(SDHB)的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79例RCC病例肿瘤组织中这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该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179例RCC中,18例SDHA及SDHB表达阴性及可疑阴性,其中SDHA及SDHB均为可疑阴性2例(1.1%).肿瘤位于左肾12例,右肾6例;高分化组15例(83.3%)、中分化组1例(5.6%)及低分化组2例(11.1%).大部分SDH阴性及可疑阴性RCC有以下特征:肿瘤内有陷入的正常肾小管,肿瘤细胞为多边形,由菲薄的纤维组织分割成巢,核内染色质呈空泡状,肿瘤细胞胞质内可见嗜酸性絮状物、空泡及嗜酸性包涵体.结论 SDHA和(或)SDHB蛋白表达阴性(缺失)及可疑阴性RCC病例有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左肾明显多于右肾,高分化组更常见.

  •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分析

    作者:陆路;唐武;来伟;曾育杰;褚忠华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8例腹部外科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患者经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和抗生素等非手术治疗痊愈,平均治疗时间为17.45 d.另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6、19、20 d保守治疗无效中转手术治疗,2例于术后出现肠瘘,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第9天死于严重腹腔感染.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首选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并发症多,疗效差.

  • 微小RNA-21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擘;张立科;赵增仁;田延锋;李芳;韩晓东

    目的 检测微小RNA-218(microRNA-218,miR-21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45例乳腺癌手术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eal-time qPCR检测组织中miR-218的表达,分析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218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miR-218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PR阴性的乳腺癌组织中miR-218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R阳性乳腺癌组织(P=0.037).Ki-67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中miR-218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Ki-67阴性的乳腺癌组织(P=0.018).结论 miR-218与乳腺癌的发生、临床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它可能为我们提供乳腺癌新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方法及判断预后、监测治疗效果的分子标志物.

  • 东莞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谱临床特征

    作者:吴国谦;黎润球;蒋迪

    目的 研究广东省东莞市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常见吸入性变应原谱的临床特征,以了解东莞地区AR的过敏原情况.方法 收集拟诊为AR并同期接受血清变应原sIgE检测的患者2080例,回顾性分析血清sIgE检测结果,从而观察AR变应原谱的分布特征.结果 AR患者以单一变应原过敏为主,占53.6%,其中主要的变应原为屋尘螨,阳性率为65.3%,其次为蟑螂(20.5%),宠物变应原组合(20.1%).儿童组中常见吸入性变应原依次是屋尘螨(68.1%)、宠物变应原(31.4%)和蟑螂(13.8%);非儿童组中常见吸入性变应原依次是屋尘螨(63.8%)、蟑螂(24.2%)和宠物变应原(13.9%).不同年龄组间屋尘螨过敏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1.387,P=0.239).不同季节间各种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有差别.结论 东莞地区AR患者常见吸入性变应原以屋尘螨、蟑螂、宠物变应原为主,不同年龄组和季节间各种变应原分布有差异,且单一变应原过敏比多种变应原过敏较为常见.

  • 血清DCD、CA199、CA724和CEA联合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舒颖;邱芳华;李秋明;梁冬艳;闵玲

    目的 探究联合检测皮离蛋白(DCD)、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与癌胚抗原(CEA)肿瘤标志物对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81例明确诊断的大肠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DCD的表达情况,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CEA、CA199、CA724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DCD在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病例组血清中CA199、CA724以及CEA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诊断大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CA199、CA724、CEA联合诊断为0.930,DCD、CA199、CA724、CEA联合诊断是0.942,均高于单独使用时的曲线下面积;病例组TNM分期越高,血清中CA199、CEA的表达量越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CD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浓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癌组织DCD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血清中DCD、CA199、CA724以及CEA的表达有可能作为肿瘤联合诊断的标志物,对大肠癌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扩散张量成像评价子宫肌瘤高强度聚集超声刀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

    作者:韩雨;孙成凤;王习;管玥;吴准;王滨;王锡臻

    目的 对高强度聚集超声(HIFU)术前、术后子宫肌瘤的扩散张量成像(DTI)数值变化进行分析,讨论DTI评估子宫肌瘤HIFU刀治疗的意义.方法 25例患者共30个子宫肌瘤于HIFU刀治疗前后行DTI成像检查.记录并对比HIFU刀治疗前后子宫肌瘤ADC值、FA值、VRA值和T2-weighted trace值.结果 HIFU刀治疗后,动态增强示子宫肌瘤无血供.FA、VRA图显示子宫肌瘤信号较术前降低.HIFU刀术前、术后子宫肌瘤ADC值、T2-weighted trac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值、VRA值低于术前(P<0.05).结论 DTI中的FA、VRA数值可以反映子宫肌瘤HIFU刀治疗前后的微观结构差异,对子宫肌瘤HIFU刀疗效评价具有临床价值.

  • 哮喘并过敏性鼻炎儿童血清总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过敏原致敏程度与呼出气一氧化氮间的关系

    作者:陈希;郭梓君;郑佩燕;韦妮莉;黄惠敏;孙宝清

    目的 分析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儿童血清总IgE(total IgE,T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皮肤点刺试验(SPT)致敏程度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儿童121例,分别进行血清TIgE、外周血EOS和FeNO检测,以及14种常见过敏原的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75.2%的患儿对2种或以上过敏原致敏.多过敏原致敏的患儿TIgE水平比单致敏的患儿高(P<0.05).TIgE水平与SPT致敏过敏原数量呈正相关(P<0.05);FeNO水平与TIgE水平和EOS%也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屋尘螨SPT结果为2或3级时,其TIgE水平相对0或1级显著增高(P<0.05).结论 SPT过敏原致敏程度、血清TIgE、外周血EOS和FeNO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可以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

  •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脓毒症休克的相关性

    作者:柴云飞;雷黎明;李鹏;雷迁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脓毒症休克的相关性和可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6年1-12月入住ICU的感染患者72例,按是否合并脓毒症休克分为两组.A组(34例):有明确感染灶但未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B组(38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分别于入ICU时(T0)及入ICU后24 h时(T1),测定两组患者CEC数量、血浆vWF以及血浆NO含量等指标,同时记录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患者T0及T1时点的CEC数量及血浆vWF含量均高于A组(P<0.01),而血浆NO浓度则低于A组(P<0.05).与T0比较,B组T1时点的CEC数量及血浆vWF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血浆NO浓度则显著降低(P<0.05),而A组相应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B组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全部使用了较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A组患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仅5例患者短暂使用了小剂量的血管活性药(多巴胺3~5μg/kg).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B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5).住院期间死亡率:B组18%vs.A组0%(P<0.05).结论 脓毒症休克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损伤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关系.

  •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52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作者:李培培;申淑景;王晔;李醒亚

    目的 探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确诊的PNET患者临床资料,共52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计算总体1、2、3年生存率,中位无疾病进展期(PFS)和中位生存期(OS);单因素生存分析用K-M法,多因素分析用COX回归;分析不同预后因素对OS的影响.结果 CD99、FLI-1是诊断PNET重要免疫组化指标,阳性率分别为95.9%,95.0%.EWSR1基因检测可提高PNET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度,阳性率85.7%.总体中位PFS 10月,中位OS 18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6.9%、42.6%、17.7%.单因素分析:OS与肿瘤位置、分期、治疗方案相关,而与发病年龄、性别无关.COX多因素分析:肿瘤位置、分期和治疗方案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Ⅰ~Ⅱ期,肿瘤位于非中线部位,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治疗的患者预后好.

  • 经胸乳晕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学习曲线研究

    作者:李开富;康骅;王亚军;海涛

    目的 探讨经胸乳晕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及学习曲线.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开展经胸乳晕腔镜甲状腺手术,对49例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及手术时间进行回顾分析,依手术次序将患者分为9组,采用移动平均线法分析学习曲线.结果 成功完成49例经胸乳晕腔镜甲状腺手术,结节平均大小(2.80±0.62)cm,其中10例行双侧甲状腺手术,39例行单侧甲状腺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7.49±21.23)min,2例因术后病理为恶性行二次手术.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11例患者术后出现无症状低钙血症但甲状旁腺素正常.患者对术后美容效果均满意.学习曲线提示完成早期学习阶段,需完成35例腔镜甲状腺手术.结论 对具备常规甲状腺手术经验的外科医生选择合适的患者实行经胸乳晕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开展腔镜甲状腺手术存在显著的学习曲线,初学者早期学习阶段需完成35例腔镜甲状腺手术.

  • 非结核医疗机构转诊疑似肺结核患者3315例临床诊断分析

    作者:梁志强;宋涛;刘玉美;李笑颜;刘国标;伍小英;周惠贤;张言斌;谭守勇;刘志辉

    目的 总体考察非结核医疗机构对肺结核的诊断水平和结核病防治政策执行水平.方法 对2010-2015年从各级非结核医疗机构转诊至我院第一门诊部的331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后临床诊断结果按肺结核、其他肺部疾病和健康三类进行频数和相关百分构成分析.结果 在3315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中,肺结核、其他肺部疾病和健康诊断人数分别为2068、598和649例,其百分构成分别为62.38%、18.04%和19.58%;在≥15岁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人群中,青年(15~44岁)、中年(45~64岁)、老年(≥65岁)人群肺结核患者占其年龄结构人数的比例分别为72.62%、61.00%和48.58%.结论 在转诊疑似肺结核患者人群中,肺结核患者比例与当地同时期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总体人群中的肺结核诊断结果的比例大致相当,说明本地区非结核医疗机构具有较高的结核病临床诊断水平,并有较好的结核病归口管理防治政策执行力.

  • 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与持续背景输注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作者:李雪;徐婧;曲元

    目的 比较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与持续背景量输注两种模式用于分娩镇痛,对镇痛效果、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是否有所不同.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按照镇痛方案分成两组,即持续背景输注联合患者自控给药组(CEI+PCEA组,n=245)和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联合患者自控给药组(IEB+PCEA组,n=258).收集相关资料,分析不同镇痛方案对围产期事件的影响.结果IEB+PCEA组每小时罗哌卡因用药量及舒芬太尼用药量明显少于CEI+PCEA组,自控按压次数和有效给药次数明显少于CEI+PCEA组.两组在产妇的终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出生后低Apgar评分比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持续背景输注模式相比,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模式镇痛效果更好,且对终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无不良影响.

  • 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特点及M型磷脂酶A2受体表达的相关分析

    作者:刘晓斌;张秋花;陈勇;刘少军;刘斌;张志坚;张悦;胡志刚;黄飚;孙铸兴;王凉

    目的 总结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病理及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表达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5年2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并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MN的244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PLA2R表达的特点.结果 244例IMN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4.07±15.22)岁,男130例,女114例,高血压比例44.3%,肾病综合征比例62.7%.男性与女性相比,蛋白尿程度更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更低(P<0.05).蛋白尿4~8 g组与>8 g组较<4 g组患者胆固醇更高、收缩压及舒张压更高、eGFR更低、间质小管病变更重(P<0.05).肾脏病理分期以Ⅰ期、Ⅱ期为主(98%),Ⅱ期与Ⅰ期、Ⅰ~Ⅱ期患者比较,肾间质小管病变更重、eGFR更低(P<0.05).肾组织中PLA2R阳性率为84.3%,PLA2R阳性较阴性患者的eGFR更低、肾间质小管病变更重(P<0.05).多元相关及回归分析发现,肾间质小管病变(B=-7.253)、高血压比例(B=-10.726)、总胆固醇(B=-2.077)与eGFR呈负相关(P<0.01,r2=0.470).结论 IMN患者中的男性、尿蛋白量多、肾脏病理分期高、PLA2R阳性者,肾间质小管病变严重、肾功能受损多见,需要给予更加积极的干预治疗.

  • 先天耳廓畸形的无创矫正方法

    作者:周婕;齐向东;陈建武

    目的 探讨应用耳模对先天性外耳廓畸形进行无创矫正治疗的现状,以及对其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就诊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整形外科的33例单侧或双侧先天性外耳廓畸形的新生儿采用非手术矫正技术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使用VAS评分量表调查家长的治疗效果满意度.结果 共有33例患者(53只患耳)接受耳畸形矫正系统的无创治疗.患者平均年龄为(63.5±41.3)d,平均治疗时间为(41.6±15.4)d,父母的平均满意度为(3.76±0.93)分(总分:5分).对比治疗前后耳形态数据,除颅耳角外,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本次的研究中,非手术矫正治疗的治愈率良好,治疗满意度随就诊年龄增长而降低.耳模矫正治疗常见的并发症是局部耳廓皮肤破损.年龄造成的耳软骨硬化和弹性降低在佩戴模具时带来更大的压力,以及增加的佩戴时间均导致了并发症的增加.

    关键词: 耳畸形 无创矫正
  • 2001-2011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强化他汀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曲环

    目的 评价2001-2011年间我院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强化他汀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我院2001、2006和2011年3个特定年份研究病历,提取临床信息.强化他汀治疗定义为通过他汀治疗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预期降低至少40%.结果 共计767例接受他汀治疗且有明确剂量的AMI患者病历纳入研究.AMI患者院内强化他汀的使用率从2001年的0%增加到2006年的60.77%和2011年的88.71%(P<0.0001).多因素模型中,院内女性患者接受强化他汀治疗率明显低于男性(P=0.015),吸烟患者强化他汀治疗率显著高于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P=0.0081),LDL水平对他汀治疗情况没有显著影响(P=0.106);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强化他汀治疗率明显低于有心梗病史和冠心病史的患者(P=0.0437);临床入院状态(胸痛、心源性休克和心脏骤停)不影响是否强化他汀治疗(P>0.05);STEMI患者接受强化他汀治疗率显著低于NSTEMI患者(P<0.0001).结论 AMI患者强化他汀治疗率逐年增加,且受性别、危险因素、疾病史和心肌梗死类型的影响.

  • 腹腔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

    作者:王媛媛;周玲;郑航

    患者男,43岁,因"间断上腹部疼痛,发现腹部占位近1个月",于2015年11月17日入院.体格检查:腹膨隆,右上腹部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为10 cm × 7 cm,质硬,边界尚清晰,与周围组织黏连,活动度差.移动性浊音阳性.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甲胎蛋白、胰腺癌相关抗原和胃癌相关抗原均为阴性.PET-CT示(图1):(1)右中上腹见1个巨块状软组织占位性病变,大小为10.4 cm × 8.9 cm × 8.4 cm,代谢增高,伴病灶部分组织呈环状钙化,考虑为恶性肿瘤;(2)肿块周围见2个软组织结节,代谢不同程度增高,考虑为恶性肿瘤病灶;(3)中腹部邻近腹膜增厚并可见多个小结节影,代谢略增高,考虑为腹膜转移灶;盆腹腔大量积液.腹水细胞学未见癌瘤细胞.2015-11-20行超声引导下腹腔占位穿刺活检术.

    关键词:
  • 咪达唑仑与丙泊酚联合使用时对无痛胃肠镜中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琴琴;陈楠;杨涛;乔琼;张毅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结肠镜诊疗时对中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36例,年龄40~75岁,随机分为2组:丙泊酚组(P组,n=68)和丙泊酚复合咪达唑仑组(PM组,n=68).记录患者HR、MAP、SpO2变化,以及药物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苏醒期Ramsay镇静评分.在麻醉前和苏醒后10 min,所有患者进行简易精神量表(MMSE)检查.结果 与P组相比,PM组患者丙泊酚的用量较少(P<0.05),患者苏醒时间延长(P<0.05).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MMSE得分均下降(P<0.05);PM组患者苏醒后认知功能下降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高于P组(P<0.05).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和单用丙泊酚用于结肠镜检查均会引起中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下降,前者引起认知功能下降的程度更大,但可以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量.

  • 曲美他嗪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冠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作者:樊泽元;季汉华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在肾功能不全患者冠脉介入术后,预防造影剂肾病(CIN)的疗效.方法 纳入160例行冠脉介入术的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曲美他嗪组,均予水化治疗.曲美他嗪组患者术前48 h和术后7 d予曲美他嗪片20 mg/次,每天3次.监测术前1 d和术后3 d血清肌酐(SCr)和胱抑素C(CysC)水平,并随访1年.结果 (1)术后24 h、48 h:对照组SCr和CysC较基线水平显著升高(P<0.05);曲美他嗪组SCr和CysC与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SCr和Cys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曲美他嗪组CIN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4).(3)Kaplan-Meier分析发现,随访1年曲美他嗪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3).结论 曲美他嗪在行冠脉介入术的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可有效预防CIN发生.

  •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重度烧伤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彭晓恩;王宇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重度烧伤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跟患者家属交代并签字)根据其临床治疗特征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予烧伤常规基础上加以咪唑安定镇静治疗,观察组在烧伤常规上加以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反映心肌功能相关指标以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其SOD、MDA、CK-MB、cTnI及TNF-α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在MAP及HR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且观察组HR降低程度及MAP升高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重度烧伤患者其SOD活性,降低CK-MB、cTnI及TNF-α等表达水平,对重度烧伤患者的心肌组织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新型急性肾损伤生物标记物预测急性肾损伤发展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俊贤;张素敏;杨小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有学者认为,AKI患者的高死亡率与缺乏早期有效干预措施相关[1].AKI的诊断标准历经数次国际性会议的讨论,曾经过数次修改,但大体仍以血清肌酐值和尿量的变化为主要依据[2].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清肌酐值具有缺乏时效性、受影响因素多、不能反映早期肾脏损伤等缺点,因此大量学者开始寻找新型的AKI生物标记物,以期能对AKI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预后判断,进而完善AKI患者的管理策略,终改善AKI患者的预后.研究表明新型AKI生物标记物在不同病因所致AKI的患者队列中对AKI的早期诊断均有重要预测作用,且预测效能优于血清肌酐.然而,这些新型AKI生物标记物在AKI发展及不良预后方面的预测价值仍有待挖掘.本文将对近年来新型AKI生物标记物预测AKI发展及预后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电LZ复杂度和脑白质中碱性髓鞘蛋白分布的影响

    作者:崔桂雪;闫海亮;于毅;张红星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挑选学习记忆无差异的SD大鼠90只,随机挑选30只作为对照组;大鼠双侧海马区注射Aβ1-42建立AD模型,用Morris水迷宫和免疫组化验证;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AD组和(rTMS+AD)组,各组30只;(rTMS+AD)组施加rTMS,对照组和AD组施加伪刺激;干预完成后,进行水迷宫实验、脑电采集与分析、免疫组化实验以及统计分析.结果 (1)AD组较对照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变长,距离平台平均距离变远;(rTMS+AD)组较AD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变短,距离平台平均距离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D组较对照组大鼠脑电LZ复杂度降低,(rTMS+AD)组较AD组大鼠脑电的LZ复杂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脑组织未见斑块状沉淀,细胞形态完好,轮廓清晰,排列整齐,髓鞘着色较深,分布长且连续;AD组脑组织中出现斑块状沉淀,细胞萎缩聚集,轮廓模糊,排列混乱,髓鞘染色较浅,分布短且不连续;(rTMS+AD)组较AD组脑组织中细胞萎缩情况减轻,髓鞘染色变深,分布增加.结论 rTMS可增加脑组织中髓鞘分布,提高AD大鼠脑电LZ复杂度,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 控制性阈值低血压对老年大鼠Tau和Aβ表达及术后认知影响

    作者:陈英;华福洲;周志东;张列亮;张静;魏根;梁应平;徐国海

    目的 探讨不同持续时间控制性阈值低血压对大鼠p-Tau-181和Aβ-42蛋白表达和认知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老年雄性SD大鼠39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C组为对照组(n=9);A1、A2、A3组(n=10)分别每日降压持续2、4、6 h,连续5 d,降压组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50~55 mmHg安全范围内.Morries水迷宫法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脑脊液Aβ42蛋白和p-Tau-181蛋白水平.结果 各组大鼠死亡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与C组比较,A2组和A3组逃避潜伏期延长和游泳距离增加(P<0.05);术后3~7 d,大鼠脑脊液的p-Tau-181和Aβ42蛋白表达增加;随着控制性阈值低血压时间延长,与A1组相比,术后A2组和A3组逃避潜伏期延长和游泳距离增加(P<0.05);A2组和A3组的脑脊液Aβ42和p-Tau-181显著增加(P<0.05);与A2组比较,A3组Aβ42增加不明显,而p-Tau-181在术后第5天增加(P<0.05).结论 长时间的控制性阈值低血压可引起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Aβ42和p-Tau-181蛋白表达的增加相关.

  • 补肾壮骨颗粒通过GH/IGF-1轴影响快速老化小鼠骨密度

    作者:苏海容;汤璐璐;袁人飞;陈小香;魏秋实;邓伟民

    目的 研究补肾壮骨颗粒是否通过提高快速老化小鼠(P6)局部骨组织GH/IGF-1轴的基因表达水平从而提高骨密度.方法 实验分4组:R1小鼠生理盐水灌胃组(R1组),P6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灌胃组(P6空组)、皮下rhGH组(rhGH组)和补肾壮骨颗粒灌胃组(补肾组),每组各10只,每日干预1次.分别干预3、6个月后进行骨密度测量和胫骨GH mRNA及IGF-1 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 干预3个月后,骨密度比较:R1组及补肾组高于P6空组;rhGH组与P6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H mRNA和IGF-1 mRNA表达水平比较:R1组、rhGH组及补肾组均高于P6空组.干预6个月后,骨密度比较:rhGH组及补肾组较P6空组提高.GH mRNA和IGF-1 mRNA表达水平比较:GH组及补肾组较P6空组均有所上升.4组GH mRNA表达水平与IGF-1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6各组GH mRNA、IGF-1 mRNA表达水平与全身各部位骨密度呈正相关.结论 补肾壮骨颗粒可以提高P6小鼠全身各部位的骨密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局部骨组织GH mRNA与IGF-1 mRNA表达水平有关.

  • 边缘叶癫痫小鼠模型中癫痫危险程度与海马区尿酸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杨国涛;赵红英;庞胤;董爱勤

    目的 通过建立边缘叶癫痫小鼠模型,并通过基因及药物手段改变小鼠体内尿酸的水平,从而探讨小鼠海马区尿酸水平与其癫痫发病的关系.方法 实验材料为正常雄性小鼠C57BL/6和变异C57BL/6小鼠,变异小鼠包括尿酸酶基因敲入(UOx-OE)以及基因敲除(UOx-KO)两种类型;实验分组主要包括正常C57BL/6小鼠(CTR)、海人酸(KA)处理小鼠(KA组)、KA结合别嘌呤醇处理小鼠(All组)、KA处理UOx-KO小鼠(KA+KO组)及KA处理UOx-OE小鼠(KA+OE组);实验时,记录各组小鼠的活动情况、达到癫痫时经历的时间、癫痫持续时间;采用微透析技术收集小鼠脑部海马区的透析液,并运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检测不同处理情况下透析液中尿酸的含量;比较不同分组之间癫痫小鼠的海马区尿酸水平、癫痫情况、癫痫潜伏期以及持续时间的差异.结果 分组包括正常及变异的C57BL/6小鼠各24只,至实验结束,仅All组处理小鼠死亡1只;经KA处理后,小鼠出现癫痫症状;与KA组相比,KA结合别嘌呤醇处理后,小鼠海马区透析液中尿酸水平下降,小鼠全身性癫痫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KA组相比,KA处理UOx-KO小鼠后,小鼠海马区透析液尿酸水平、癫痫潜伏期以及小鼠全身性癫痫次数出现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KA组相比,KA处理UOx-OE小鼠后,癫痫潜伏期、持续时间、小鼠部分以及全身性癫痫次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海马区尿酸水平的高低可能影响小鼠癫痫的病情,提示尿酸及其信号通路可作为治疗癫痫的潜在靶标.

  • 高迁移率蛋白N2对膀胱癌T24细胞生长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作者:吴桂霞;岳进巧;李静;李俊红;蒙克嘎勒;雷冬玉;蒋萍

    目的 高迁移率蛋白N2(HMGN2)对膀胱癌T24细胞生长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方法 诱导表达得到重组蛋白HMGN2;在体外,MT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HMGN2对T2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在体内,建立T24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瘤体周边分别注射PBS、HMGN2和顺铂(DDP),检测各组肿瘤的体积及质量并计算抑瘤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 MTT及流式结果表明,HMGN2抑制了T24细胞的生长且使T24细胞阻滞于细胞周期的S期;裸鼠移植瘤实验中,HMGN2组和DDP组肿瘤体积及瘤重明显小于PBS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5%和23%;Western结果显示,与PBS组相比,HMGN2组和DDP组能明显下调瘤组织内Bcl-2的表达(P<0.05),且诱导Bax的表达(P<0.05).结论 HMGN2能明显抑制T24细胞的增殖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细胞周期以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 延续赋能教育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连生;江瑞莲

    目的 探索延续赋能教育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并分析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集155例确诊炎症性肠病患者,随机分成传统护理组(n=78)与延续赋能教育组(n=77).出院前和出院后6个月,采用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自我效能量表、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出院6个月后,延续赋能教育组患者自我管理总得分(t=7.219,P=0.000)、自我效能总分(t=2.845,P=0.005)和生活质量总分(t=7.705,P=0.000)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延续赋能教育可以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改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 维生素D与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欧阳福;谭萃;王君宜;杨丽莎

    维生素D的免疫调节作用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维生素D不仅参与了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还作为一种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激素正被人们认识,其免疫调节作用作为新的视角在肝病领域里被发觉,并在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充当了重要角色,以其经济、有效、副作用小的优点在肝脏疾病治疗中逐渐得到研究人员们的重视,本文就近期人们对维生素D与肝硬化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萨晨琛;王剑飞

    外侧踝关节扭伤(lateral ankle sprains,LASs)是常见的运动损伤[1],约80%都能通过保守治疗康复,20%经治疗后依然发展成为慢性踝关节不稳定(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 CAI).其症状包括:顽固性的疼痛、打软腿、反复扭伤和肿胀等.CAI分为功能性不稳定(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 FAI)和机械性不稳定(mechanical ankle instability ,MAI).前者韧带没有明显的松弛,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是踝关节受伤后该部位神经末梢和本体感觉未恢复导致的本体感觉缺失和平衡能力降低.后者为踝关节器质性病变的CAI患者,抽屉试验及应力位X线为阳性.两者之间大的差别就是关节运动幅度是否处于正常范围,但有时较难区分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共存.FAI可能发展为MAI.CAI若诊断治疗不及时可形成扭伤-不稳定-再扭伤的恶性循环,继而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变性甚至永久性的功能障碍.CAI的诊断与治疗仍然具有争议性.根据国内外新研究报道,本文对相关诊断与治疗做一综述,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 孕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知信行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作者:唐婷婷;赖培茜;蔡舒;曾静

    目的 了解孕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孕期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孕期盆底功能障碍知信行量表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常规产检的637例孕妇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孕期盆底功能障碍知信行量表知信行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31.68±7.73、16.41±4.01、10.57±3.00.有85.6%的孕妇表示有兴趣了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知识.文化程度、是否有兴趣了解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知识、孕周是影响孕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知信行的主要因素.结论 孕期女性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知晓率较低,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率也很低.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孕期女性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提高孕期女性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水平.

  • 梅毒螺旋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位点的监测

    作者:肖勇健;刘双全;谢亚锋;刘卓然

    目的 调查湖南衡阳地区梅毒螺旋体23 rRNA基因上A2058G和A2059G突变现状.方法 常规PCR扩增一期梅毒患者下疳样本中Tp pol A基因,筛选Tp DNA阳性样本;巢氏PCR扩增Tp 23rRNA基因,分别采用限制性内切酶MboⅡ和BsaⅠ酶切纯化的PCR产物.结果 43例下疳分泌物中筛选出39例Tp DNA阳性样本;39例样本全部检出A2058G突变,而未检出A2059G突变.结论 湖南衡阳地区Tp流行株存在高频率23rRNA基因点突变,临床上在治疗梅毒时应谨慎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双源双能量CT在鉴别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血运重建术后碘造影剂外渗和继发脑出血中的价值

    作者:刘美洲;刘辉佳;富彦;田磊;张雪宁

    目的 探讨双源双能量CT在鉴别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血运重建术后碘造影剂外渗和继发脑出血中的价值.方法 46例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于动脉溶栓术后2 h内行双源双能量CT检查(80 kV/392 mA和140 kV/196 mA),利用图像工作站生成融合图像(即:单纯融合图像诊断法)、融合图像加虚拟平扫图像和碘叠加图像(即:叠加融合图像诊断法);术后48 h行常规CT平扫明确诊断.计算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继发脑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 34例得到确诊的病例中6例患者CT未见明显高密度影,余下28例为阳性病例并达到确诊,其中3例出血,21例造影剂外渗,余下4例同时合并出血和造影剂外渗.单纯融合图像法对出血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66.67%、100%、100%、96.15%和96.43%,叠加融合图像诊断法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100%%、96%、75%、100%和96.43%.叠加融合图像对颅内出血、造影剂外渗及出血合并造影剂外渗的诊断准确性均相对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叠加融合图像的诊断准确性与临床随访确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15),明显高于单纯融合图像(Kappa=0.564).结论 双源双能量CT在鉴别颅内出血和造影剂外渗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正常中国人颅内脑脊液含量与颅内各径线的影像学评估

    作者:高竑;向欣

    目的 探讨正常中国人颅内脑脊液(CSF)含量与颅内各径线的关系.方法 经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180例健康体检人员利用CT测量颅内CSF含量,采用以OM线为基线测量颅内各径线的脑室CT测量方法测量颅内各径线长度,观察颅内CSF含量与颅内各径线的相关性.结果 颅内CSF含量(31.59±19.90)cm3与四脑室大横径(1.27±0.19)cm、三脑室大横径(0.47±0.16)cm、鞍上池窄径(1.97±0.29)cm、丘脑平面透明膈与胼胝体前交叉点侧脑室宽度(1.39±0.34)cm、脉络膜平面前交叉点侧脑室宽度(1.58±0.36)cm、脉络膜平面颅内纵径(15.69±0.79)cm、尾状核间距(1.16±0.26)cm均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三脑室大横径、丘脑平面透明膈与胼胝体前交叉点侧脑室宽度、脉络膜平面颅内纵径与颅内CSF含量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对此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颅内CSF含量=-51.293+66.036×三脑室大横径+17.888×丘脑平面透明膈与胼胝体前交叉点侧脑室宽度+1.921×脉络膜平面颅内纵径.结论 颅内多条径线的长度对颅内CSF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利用第三脑室大横径、丘脑平面透明膈与胼胝体前交叉点侧脑室宽度、脉络膜平面颅内纵径估算颅内CSF含量.

  • 低风险心电图联合初次超敏肌钙蛋白T水平早期排除胸痛患者中的急性心肌梗死

    作者:郭英;都向阳;聂鑫;贺勇;李小玲;李贵星

    目的 研究胸痛患者初次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不同诊断切点、联合或未联合低风险心电图早期排除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阴性预测价值(NPV)和灵敏度(Sen).方法 纳入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痛中心可疑AMI、心电图非典型ST段抬高、初次hs-cTnT≤14 ng/L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和心电图(ECG)、初次hs-cTnT值等临床资料,以不同hs-cTnT水平为诊断切点,评估hs-cTn水平联合或未联合低风险心电图早期排除AMI患者的NPV和Sen.结果 未联合低风险心电图时,以≤5 ng/L为诊断切点,初次hs-cTnT值诊断AMI的NPV为99.9%,灵敏度为75.0%,伴0例假阴性;联合低风险心电图时,以≤5 ng/L为诊断切点早期排除AMI患者为安全(NPV=100%),同时可排除19.51%的非AMI患者.任一诊断切点下,联合低风险心电图表现,初次hs-cTnT水平对诊断AMI的NPV比未联合心电图高,排除非AMI患者比例增加.结论 胸痛患者初次hs-cTnT≤5 ng/L、伴低风险心电图时早期排除AMI为安全,NPV达到100%.

  • 食管鳞癌术后吻合口周围病变的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杨连凯;李丰科;陈培楠;张文强;孔晓煌;黄壮士

    食管鳞癌是国人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约占90%[1],食管鳞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2],文献报道,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高达66.67%[3].术后规范检查和治疗是预防复发转移的关键[4].本文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鳞癌术后再次行胃镜检查并有明确复查病理结果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食管鳞癌术后吻合口周围病变的特征及对生存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脑外伤术后脑积水患者的效果

    作者:钱明;王学建;汪志峰;陈扬

    颅脑外伤为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及重物砸伤等,脑外伤后常导致患者出现颅内高压,去骨瓣减压是治疗脑外伤后颅内高压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术后患者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颅骨缺损及手术后脑积水形成是去骨瓣减压手术常见的并发症[1].由于诊断标准的差异,术后脑积水的发生概率差异较大,为10.84%~42.9%[2-4],且有研究[5]表明去骨瓣减压是导致患者出现脑积水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的常用术式,其与颅骨修补手术的时机与患者的预后上存在一定的争议.本研究回顾分析脑外伤术后脑积水患者同期与分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手术资料,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患者预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 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并呼吸衰竭

    作者:李文龙;张华;徐超;张鹏;李国燕;张倩;郭林青

    特发性间质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该病通常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病死率高,且多死于呼吸衰竭,确诊后的平均生存期为2~3年[1].目前临床上治疗IPF合并呼吸衰竭主要是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但其采用面罩的连接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舒适度和依从性.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的出现为临床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对于预测卵巢癌患者预后的Meta分析

    作者:刘楠;罗婉君;卢敏贞;徐若霆;谢璧蔚;杨铱琳;刘国炳;黄启涛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对预测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三大数据库,查找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6年5月.对纳入的文章进行质量评价,计算危险比(HR)和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CI),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治疗前高NLR水平患者总生存期(OS)(HR 1.69)和无进展生存期(PFS)(HR 1.63)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卵巢癌患者高NLR与其FIGO分期晚期(OR 2.32)、CA-125升高(OR 3.33)、腹水(OR 3.54)以及化疗敏感性降低(OR 0.53)显著相关.结论 治疗前NLR升高可作为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提示.

  • Nrf2基因多态性与COPD的相关性及噻托溴铵粉雾剂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干预效果

    作者:周小果

    目的 探讨核因子相关因子2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性及噻托溴铵粉雾剂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79例COPD患者以及5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PCR-RFLP法测定NRF2-617C/A(rs6721961)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与COPD的关系,观察不同基因型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NRF2-617C/A(rs6721961)基因的A等位基因频率(OR=2.312,95%CI:1.517~6.824,P<0.05)为COPD的危险因素.AA型总有效率低于CC型、CA型(χ2=8.65,7.24,P<0.05).治疗后,AA型患者FEV1%pred、FEV1/FVC显著低于CC型(t=6.48,5.62,P<0.05),而IL-8、TNF-α及hs-CRP显著高于CC型(t=6.07,9.21,4.79,P<0.05).结论 NRF2-617C/A(rs6721961)基因多态性与COPD有一定相关性,其对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有显著影响,对COPD患者炎症反应及肺功能具有调控作用.

  • 血浆中生长分化因子-15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表达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磊;倪正义;汤中文;周密

    目的 探讨血浆中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稳定期和急性恶化期的浓度及其在诊断稳定期和急性恶化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6年我院诊断的COPD患者58例,其中COPD稳定期和急性恶化期各29例,并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就诊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9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血浆中GDF-15、C-反应蛋白(CRP)浓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COPD稳定期和急性恶化期GDF-15和CRP间的相关性,并比较GDF-15和CRP在区分COPD急性恶化期和稳定期的诊断效能.结果 COPD稳定期患者血浆中GDF-15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COPD急性恶化期较稳定期GDF-15浓度显著增加.COPD稳定期患者中,GDF-15和CRP浓度呈正相关(r=0.776,P<0.001),COPD急性恶化期,GDF-15和CRP浓度呈正相关(r=0.877,P<0.001).GDF-15对COPD急性恶化期诊断AUC为0.783(95%CI:0.666~0.900,P<0.001),诊断准确率为69%.CRP对COPD急性恶化期诊断AUC为0.686(95%CI:0.549~0.823,P<0.01),诊断准确率为59%.结论 COPD患者血浆中GDF-15浓度较健康的对照人群显著增加,在稳定期和急性恶化期COPD患者中,血浆中GDF-15和CRP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GDF-15在诊断COPD患者稳定期和急性恶化期的准确率较CRP更高.

  • 类固醇激素联合β2受体激动剂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短期疗效

    作者:刘媛媛;克丽别娜·吐尔逊;迪丽努尔;安雯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的短期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来我院诊治后病情稳定的ACOS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即ACOS组、COPD组.完善肺功能检查、胸片、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生活质量(mMRC)评分,符合纳入标准的ACOS组(36例)和COPD组(88例)规律使用ICS联合LABA吸入治疗,3个月后复查以上指标.结果 ICS联合LABA吸入治疗3个月后,ACOS组及COPD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TLC、RV、IC、DLco)及mMRC均得到改善.ACOS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指标改善较COPD组明显(P<0.05),尤其是在轻至中度气流受限的患者中两组FEV1改变更为明显[(250.2±42.9)vs.(63.1±25.3)mL,P=0.003],在重度至极重度组治疗后两组FEV1的改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S联合LABA吸入治疗ACOS患者较COPD患者有明显的疗效,轻-中度ACOS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更为明显.

  • 褪黑素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吴丹;耿爽;赵苏

    目的 探讨褪黑素治疗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42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分为褪黑素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21例,分别接受褪黑素(3 mg/d)或安慰剂治疗,持续3个月.对比分析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3个月3个时间点血浆中8-异前列腺素、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CRP)的浓度、肺功能、6 min步行实验和MRC呼吸困难评分.结果 治疗2个月后,褪黑素组血浆中的8-异前列腺素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10.40±5.4 vs.16.92±4.33,P<0.05),IL-8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6.88±2.37 vs.11.33±3.39,P<0.05).治疗3个月后,褪黑素组血浆中8-异前列腺素、IL-8的浓度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分别为(9.40±4.0 vs.17.92±3.33,P<0.01)、(5.67±3.22 vs.9.31±3.23,P<0.05);褪黑素组患者血浆中8-异前列腺素、IL-8的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分别为(9.40±4.0 vs.20.40±8.4,P<0.01)、(5.67±3.22 vs.12.33±3.88,P<0.05).褪黑素组患者TNF-α浓度、h-CRP浓度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分别为(25.83±9.18 vs.35.83±12.18,P<0.05)、(1.76±1.18 vs.3.09±1.79,P<0.05).3个月后,褪黑素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较安慰剂组显著改善(1.56±1.38 vs.2.09±1.16,P<0.05),两组患者在肺功能和6 min步行实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褪黑素降低稳定期COPD患者血液中的8-异前列腺素、IL-8、TNF-α和h-CRP的浓度,改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褪黑素对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在降低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反应上作用显著,显示其对COPD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 体表电极代替多导食道电极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中枢驱动的可行性

    作者:李寅环;陈新;肖锐;黄锦伦;植荣昌;郑则广

    目的 探讨体表电极代替多导食道电极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呼吸中枢驱动的可行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呼吸科门诊29例稳定期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5.6±7.2)岁.采用体表电极和多导食道电极同时记录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前后静息状态和等二氧化碳高通气(MIV)时膈肌肌电和肺通气量的变化,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的呼吸中枢驱动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小LSD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患者静息和MIV时的肺通气量增加,体表电极和多导食道电极测定的呼吸中枢驱动均同步降低,呈显著相关(r=0.660,P<0.01).结论 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体表电极干扰的情况下,体表电极可以代替多导食道电极测定慢阻肺患者的呼吸中枢驱动.

  • 锁链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作用

    作者:柳威;刘志光;江刚;张卫东;赵飞;陈荣昌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血清、诱导痰锁链素与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65例初诊COPD患者及26例对照组血清、诱导痰锁链素的表达,分析其与肺功能、功能性呼吸困难评分(MRC)、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SGRQ)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COPD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结果 COPD组诱导痰锁链素[(1061.2±933.9)ng/mL]高于对照组[(443.5±501.7)ng/mL;t=2.277,P=0.027],与FEV1、FV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57,-0.479,P值分别为0.02,0.001).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治疗3个月后,血清及诱导痰锁链素浓度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诱导痰锁链素低表达者FVC、MRC及SGRQ总分、活动评分改善较高表达者明显(均P<0.05).结论 稳定期COPD诱导痰锁链素与肺功能呈负相关,低表达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更为显著.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