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找回丢失的听力

    作者:刘军

    李女士,35岁,10年前因感冒后出现右耳疼痛,接着听力下降,周围的人发现很多声音她都听不到.后来,她出现了耳朵流脓,于是赶紧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李女士鼓膜穿孔,听力为中度传导性聋,给予口服抗生素和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后流脓停止,但听力无改善.此后,李女士感冒后或耳内进水后右耳反复流脓,听力进一步下降.为求进一步治疗,她来我院就诊.门诊行纯音测听、耳内镜和颞骨CT检查示:右耳传导性聋,鼓膜紧张部大穿孔,CT提示中耳乳突炎,考虑必须手术治疗,解决右耳反复感染以及提高听力,经过和家人商讨,李女士决定入院准备手术治疗.

  • 耳部患者的CT临床检查分析

    作者:王莎莎

    目的 通过对32例耳部患者的CT片临床检查,为治疗该病提供影像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我院32例耳部患者进行耳部临床CT检查,并分析不同的检查方式和结果.结果 耳部患者CT临床检查要注意适应证和禁忌证,重点对耳先天性畸形进行了临床诊断.结论 耳部CT能够显示颞骨的细微解剖结构,同时对中耳乳突的炎症、异常软组织阴影、积液、胆脂肪肿瘤,耳的先天畸形、颞骨骨折、各种类型的中耳炎症、肿瘤等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耳部检查 颞骨 CT
  •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文杰;裴开颜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指源于胚胎期第一、二鳃弓、第一咽囊、第一鳃裂和颞骨原的颅骨结构发育不良而表现出的一组先天性畸形,其特征性的表现是:耳廓发育不良,并常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及颌面部畸形[1].该病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作为综合征序列症状的重要表现.人们对先天性小耳畸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将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 预防中耳炎从细节入手

    作者:石润杰;孙艺渊

    "耳朵痛,耳朵闷,耳朵听不到,耳朵流脓水,耳朵嗡嗡响"是很多人常见的问题.这时,你可能患了中耳炎.耳是听觉和位觉(平衡觉)的外周感觉器官,其末梢感受器位于颞骨内.当中耳发生炎症病变时,将极大影响耳的听觉功能,严重者平衡功能也受影响.再者,面神经从中耳经过,如果炎症累及面神经,会导致一侧面瘫.因此,预防中耳炎要从生活细节入手.

  • 80例成人头骨测量结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亢实;潘乐坤;常祥平;高建洲;董超颖

    头骨是骨骼系统中复杂的部分,由脑颅骨与面颅骨构成.脑颅骨有8块骨:成对的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面颅有15块骨:成对的有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及下鼻甲,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面颅骨围成眶腔、鼻腔和口腔.活体人颅骨厚度的研究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对正常活体成人的部分头骨厚度进行研究分析,并且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拇指点穴治疗偏头痛

    作者:高峰;张月成

    治法:1.患者取仰卧位,全身放松,医者位于患者头部,先用拇指顺时针点揉印堂穴2分钟,睛明、头维、鱼腰、攒竹、率谷穴各1分钟,然后点揉百会穴2分钟,四神聪、神庭穴各1分钟,太阳、桥弓穴(从颞骨乳突到缺盆穴,手法:拇指从颞骨乳突推向缺盆穴,反复数次,也可以拇指点按)2分钟,中脘、气海、关元穴各1分钟,神阙、足三里各2分钟.伴高血压患者加太冲、行间、涌泉、解溪;月经不调加三阴交、血海;点揉时间根据疗效加减.

  • 3D打印解剖模型在耳鼻喉科教学的应用

    作者:查洋;高志强;吕威;潘慧;姜英姿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耳鼻喉科临床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Mimics软件将颞骨和鼻窦CT元数据重建成三维数字模型.根据兴趣层面将模型切割为可观察内部解剖结构的子模型.利用3D打印机制作模型,将兴趣层面的CT影像打印、裁剪并与模型贴合.后,校验解剖模型的准确度.结果 成功地制作了颞骨和鼻窦的3D数字模型和3D打印模型,同时在模型截面上复合了CT影像图片,可准确、清晰地还原显示颞骨和鼻窦的内、外部的结构.结论 本方法制作的解剖模型有助于医学生学习和掌握耳鼻喉科临床解剖和影像,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

  • 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韩跃峰;张明洁;孙本路;李慧;李磊

    目的:研究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解剖,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通过模拟临床经乳突入路的方法,分层解剖20个成人湿性头颅标本(40侧颞骨),显露并观测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及其毗邻结构.结果:面神经垂直段的长度为(17.39±1.78)mm、直径为(2.13±0.13)mm,面神经垂直段与水平段的夹角(向前)为(115.5±6.89)°,面神经垂直段近端至外半规管隆突距离为(2.86±0.31)mm,鼓索神经自面神经发出点至茎乳孔距离为(5.99±0.74)mm,面神经垂直段与鼓索神经的夹角(向上)为(38.6±1.99)°,锥隆起尖到面神经垂直段垂直距离为(2.05±0.65)mm,后半规管至面神经垂直段短距离为(2.89±0.36)mm.有5%(2/40侧)的面神经垂直段的近端位于外半规管隆突外侧.结论:外半规管、鼓索神经、茎乳孔、锥隆起、后半规管是手术中确定面神经垂直段的重要标志.熟悉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与其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有利于面神经垂直段相关手术的顺利进行.

  • 颈内动脉岩内段形态位置与毗邻结构的相关分析

    作者:戴培东;张天宇;王克强;王正敏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岩内段形态位置变化的规律及其与毗邻结构的关系.方法:对66侧正常成人颅底高分辨率CT连续图像进行分析,测量颞骨气房体积,建立定位颈内动脉岩内段及其毗邻结构的参照系,对其位置和形态进行测量,运用偏相关分析方法求出它们形态位置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男性,颈内动脉垂直段更偏外侧,其水平段长度也大于女性.颞骨气化好,则颈内动脉垂直段更偏后移.颈内动脉垂直段与颈静脉球的位置变化表现为同步.垂直段的内外移位相应地使水平段与中线的夹角发生变化.颈内动脉水平段的方位与蜗轴方向相关,蜗轴偏离中线的角度越小,则颈内动脉水平段偏离中线的角度越大,反之亦然.结论:影响颈内动脉岩内段形态位置变化的因素是复杂和多重的,包括性别因素、颅底发育状态、颞骨气化程度以及毗邻结构发育状态均可能是影响因素.

  • 中国人乳突管(道)的螺旋CT观测

    作者:林建勤;王广;周德明;程伟光;钟瑞平;李元

    目的:探讨乳突管(道)在中国人中的检出率及其CT解剖特点.方法:收集了1 074例颞骨CT资料,在横断位及三维重建图上观察乳突管(道)的检出率、长度、直径、形态及其在颅板的开口情况.结果:1 074例中有880例出现乳突管(道),检出率81.94%.男性乳突管(道)检出率80.94%(497/614),女性乳突管(道)检出率83.26%(383/46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148侧乳突中1 437侧出现乳突管(道),检出率66.90%.右侧乳突管(道)检出率70.11%(753/1074),左侧乳突管(道)检出率63.69%(684/1 074),右侧高于左侧(P<0.05).在CT图片上(横断位和/或三维重建图)观察,乳突管(道)可呈现5种不同的形态:单管型、盲管型、"Y"字型、浅凹或凹槽型、双管型.结论:中国人乳突管(道)检出率较高.乳突区CT检查能有效显示乳突孔及乳突管(道),并能显示乳突管(道)的不同形态和开口位置,为该区手术入路或开窗暴露提供准确、直观的术前评估.

  • 面神经隐窝手术解剖三维模拟

    作者:戴培东;张天宇;王克强;王正敏

    目的:利用计算机重建技术模拟面神经隐窝入路手术三维解剖.方法:取新鲜颞骨标本块,不脱钙聚合物包埋,骨切片机连续薄切片,经扫描、图像处理、精确对位后,提取颞骨内各结构轮廓,重建三维图像.结果:重建图像细致精确,较完整地反映了面神经隐窝手术解剖.结论:面神经隐窝手术解剖的三维模拟能提供颞骨结构立体图像,直观反映各结构之间复杂的空间毗邻关系,可用于手术设计和手术前训练.

  • 颞骨的三维重建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戴培东;张天宇;韩绛清;王克强

    随着耳神经外科和侧颅底手术的开展,颞骨的精确解剖结构空间关系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颞骨内结构多、体积小、毗邻关系复杂,常规解剖及单纯切片研究仍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运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研究颞骨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在临床应用方面,三维影像技术应用于耳和颞骨疾病诊断的进展迅速,耳科和颞骨的计算机辅助外科研究也已开展起来.

  • 颞骨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罗滨;丁自海;钟世镇

    1 开展颞骨显微解剖学研究的临床意义50年代初Wullstein介绍了Zeiss手术显微镜,60年代高速金钢石钻以及连续冲洗吸引管等手术器械的开发与应用,促进了颞骨外科解剖学的研究及现代耳外科学的发展.50年代后期,William F House在颞骨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并创用了很多颞骨区域的外科手术径路.如在慢性中耳炎手术中的面神经隐窝径路和外耳道完壁式,改良的听神经瘤手术径路,使听神经瘤的手术死亡率从4%降至1%以下.

  • 面神经隐窝进路的相关解剖研究

    作者:孟昭进;王辉兵

    目的:对面神经隐窝进路涉及解剖区域的相关显微解剖和影像学解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选用近几年关键词为“面神经”、“颞骨”及“后鼓室”的文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其解剖结构复杂精细,涉及面神经乳突段、鼓索神经、砧骨窝之间的解剖区域。一些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相对恒定,如锥隆起、圆窗龛、圆窗、前庭窗、镫骨、砧骨短脚、匙突、面神经鼓室段、水平半规管凸、后半规管凸等,可以作为手术的参考标记。结论:面神经隐窝进路在现代耳显微外科中有重要地位,熟悉其解剖关系,可以指导临床手术,避免损伤。

  • 鼓环平面与面神经垂直段位置关系的显微解剖与影像学对比观察

    作者:李秋焕;常青林;于子龙

    目的:探讨鼓环平面与面神经垂直段的位置关系及鼓环平面作为该段面神经解剖标志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1月—10月选取4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11例(22侧颞骨),鼓膜表面涂碘海醇注射液,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利用3D容积重建(3D-VR)技术重建鼓环平面与面神经垂直段;应用显微解剖技术将对应颞骨的鼓环、面神经垂直段轮廓化,并行数据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3D-VR技术成功重建鼓环平面与面神经垂直段的位置关系,11例22侧标本鼓膜均显影清晰。其中12侧鼓环平面8点(右耳)或4点钟方向(左耳)距面神经垂直段近,显微解剖与3D-VR观测其平均距离均为3.58 mm;显微解剖显示鼓环平面与面神经垂直段上段成角平均为39.14°,3D-VR观测其为39.41°。显微解剖与3D-VR测量数据经配对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鼓膜后下象限,3D-VR 和显微解剖分别发现有63.64%(14/22)和68.18%(15/22)的面神经垂直段由鼓环平面内侧转向外侧,其中同时又伴有面神经垂直段前移者分别为10/14侧和10/15侧。3D-VR与显微解剖两种方法判断面神经前移、外移情况,经Kappa检验,结果呈较好一致性(κ=0.899、0.874)。结论鼓环平面是面神经垂直段相对恒定的解剖标志,鼓膜后下象限区域是外耳道操作时面神经易损部位,3D-VR较为真实地反映鼓环平面与面神经垂直段之间的位置关系。

  • 面神经隐窝及其周围结构在耳的横断薄层和HRCT上的定位及毗邻关系

    作者:李立新;段菊如;张丰收;曹小明

    目的 明确面神经隐窝及其周围结构在横断薄层和高分辨率CT(HRCT)上的定位及毗邻关系.方法 横断薄层切片与HRCT图像对照,辨识面神经隐窝及其周围结构.结果 面神经隐窝及其周围结构多在弓状隆起下方8~13层面出现,面神经、面神经隐窝、鼓索隆起、鼓索神经出现率为100%,岬小桥出现率为70%.面神经至鼓索神经之间的距离由上向下逐渐增大,至圆窗龛层面大,男性右侧为(5.20±0.06)mm,左侧为(5.16±0.09)mm;女性右侧为(5.16±0.05)mm,左侧为(5.10±0.08)mm.两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火棉胶薄层切片与HRCT扫描图像结合能良好显示面神经隐窝及其周围各解剖结构.

  • 侧颅底冠状位组织学与CT断层的对照

    作者:李希平;夏寅;韩德民

    目的 制作颞骨火棉胶冠状位断层连续薄层切片,获取数字化图片库.方法 用2例尸头标本进行螺旋CT扫描后制作断层标本火棉胶包埋后,用大型轮式切片机沿冠状位切片,厚度100μm,每片均摄影并保存于计算机.选取代表性层面的胶片进行HE染色.将断层照片与HE染色照片和CT片进行对照观察,对代表性层面结构特点进行描述.结果 共获取侧颅底数字化连续冠状位薄层断面标本数据集2套.断层图像分辨率1920×2560像素,结构毗邻关系显示清晰.与HE照片和CT片进行对照观察,可以更清楚地定位断层结构.结论 火棉胶包埋技术是制作颞骨大切片,获取高分辨率的数字化图片数据集的理想方法.冠状位对听小骨、Prussak's间隙、颈静脉窝、耳蜗与中颅窝的关系,颈内动脉升段及膝部、面神经垂直段、内听道与中颅窝的关系等显示较佳.

  • 颞骨中心性巨细胞病变1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余春开;宋志刚;陈敬;石怀银

    目的 观察颞骨中心性巨细胞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原因.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发生于颞骨的中心性巨细胞病变15例,观察病例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复习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15例中12例均以耳部症状为首发.结合影像学及术中所见,9例为破坏性生长,5例病变局限,界限相对清晰,1例不详.15例中5例有化脓性中耳炎或中耳乳突炎的影像学表现.镜下病变由梭形的成纤维细胞或肌纤维细胞构成,大部分病例可见出血区域及含铁血黄素沉积,伴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破骨样巨细胞常见于出血区域,呈均匀分布或呈簇分布.1例边缘可见到胆脂瘤形态.随访18 ~120个月,4例失访,3例复发,复发时间分别为术后11、23及36个月.结论 中心性巨细胞病变是一种非肿瘤性侵袭性病变,发生于颞骨的病变经常与中耳炎伴随.病变广泛破坏周围组织的病例更容易复发.

  • 颞骨软骨母细胞瘤1例

    作者:成继民;许颖;陈玮

    患者女性,32岁.右耳闷胀、听力减退14个月,加重伴张口受限1个月.当地医院考虑为分泌性中耳炎,给予消炎治疗1周症状无明显改善,此后,右耳前逐渐隆起.耳周一过性跳痛,张口时加剧,且有关节脱位感.1个月前拔牙后上述症状加重.CT冠状位示右侧颞下窝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内有钙化;颅底、蝶骨及颞骨骨质破坏;提示颞下窝肿物.

  • 颅骨黏液瘤1例

    作者:侯卫华;胡学信

    患者男性,41岁.因进行性头痛加重伴双眼视物模糊2个月入院.患者曾先后两次行左颞骨黏液瘤手术治疗.2个月前又开始头痛,症状逐渐加重,双眼视力逐渐下降.查体:患者左侧眼球略向前突出,球结膜轻度水肿,眼裂略增大,眼睑闭合不全,眼球活动受限,视力仅有眼前手动感.右眼球活动自如,视力0.2.CT示左侧颞部巨大团块状低密度影,可见相邻部位颞骨及左侧眶骨破坏,部分肿瘤伸入左侧眶内,其内侧与脑组织分界清晰.拟诊左颞部黏液瘤复发.术中见颞骨、乳突部、眶顶及其外侧壁、颧骨、蝶骨均受肿瘤侵犯,其中颞骨内、外板完全破坏,内板消失,外板明显变薄,呈网状缺损.术后1个月随访,双眼视力恢复至0.8.

598 条记录 1/30 页 « 1234567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