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研究与探讨

    作者:刘明霜;王晓丽;宋霞;燕玉海;张雪翊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腰椎间盘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微创系统性护理,n=25)、对照组(常规手术护理,n=25),对比两组护理后的VAS评分、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2.63±1.37)分,低于对照组的(3.83±1.62)分;护理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t=4.324,x2=6.049,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活动及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分别为(49.86±10.53)分、(27.74±12.65)分(62.63±11.37)分及(39.53±10.39)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0.34±10.11)分、(20.17±12.62)分、(50.28±11.32)分及(31.32±10.42)分(t=4.374、4.841、5.163、4.742,P<0.05).结论 给予患者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时,围术期护理中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可使手术疗效显著提高,更大程度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更高满意度.

  • 机器人辅助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学习曲线和临床意义

    作者:范明星;刘亚军;段芳芳;韩晓光;赵经纬;田伟

    目的 探讨应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学习曲线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应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病历编号连续的125例患者,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其中男56例,女69例,平均年龄为54岁(18~79岁).统计分析全部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椎弓根螺钉置入精度等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骨科手术机器人相关并发症.手术共置入椎弓根螺钉577枚,螺钉置入精度为(1.45±0.33)mm.曲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器人辅助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螺钉置入精度随手术病例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00).机器人辅助单节段腰椎手术的平均术中出血量随手术病例数的增加而显著减少(早期组vs.中期组,P=0.181;中期组vs.后期组,P=0.045;早期组vs.后期组,P=0.001),但平均手术时间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组vs.中期组,P=0.245;中期组vs.后期组,P=0.578;早期组vs.后期组,P=0.567).结论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学习曲线随手术病例数的增加迅速趋于平稳.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技术是治疗胸腰椎疾患的一种安全准确的方法.

  • 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杨杰

    肺性脑病是由慢性胸肺或脊柱疾病引起伴有呼吸衰竭,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所导致的神经精神综合征.肺性脑病是肺心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预后差,病死率可高达56.4%[1].因而,对肺性脑病进行认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2008年1月~2010年1月通过对48例慢性阻塞性肺痰病、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脊柱生理曲度改变与脊柱相关疾病的联系

    作者:诸波;张慈

    脊柱是人体的支柱,脊柱及其周围的软组织构成了人体躯干部的平衡系统.脊柱生理曲度的改变会不同程度的造成脊柱平衡的失稳,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的脊柱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脊柱生理曲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脊柱内部与周围组织之间错综复杂的整体力学关系,可作为评价、观察、分析脊柱力学平衡的一个指标.

  • 真实世界中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脊柱疾病的临床联合用药特征分析

    作者:陈冠敏;谢雁鸣;刘峘;张寅;贾萍萍;庄严

    目的 探索真实世界中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脊柱疾病的临床联合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 提取全国19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中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脊柱疾病患者的医疗信息,标准化后,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 12.0对联合用药信息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纳入551例脊柱疾病患者联合用药中,常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使用的中药是鹿瓜多肽、脉络舒通颗粒、仙灵骨葆胶囊;西药是前列地尔、地塞米松、阿托品、苯巴比妥、泮托拉唑;中药类别是活血化瘀剂、补益剂、祛风除湿剂;西药类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镇静催眠药、抗胆碱类药物等.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脊柱疾病联合用药广泛,西药间联合应用常见,中西药联合应用频率次之,中药间联合频率低.总体联合用药规律符合中西医对脊柱疾病病因机制的认识及基本治疗原则.

  • 脊柱术后血浆D-二聚体浓度变化与深静脉血栓的关系研究

    作者:司文腾;张华果;孙宜保;白玉

    目的:研究脊柱术后D-二聚体(D-dimer)浓度的变化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3例脊柱手术患者,其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21~76岁,平均48岁.颈椎疾病15例,胸椎疾病4例,腰椎疾病44例.外伤骨折患者30例,非外伤患者33例,合并神经损伤11例.根据血浆D-dimer浓度≥500 μg/L为阳性,<500 μg/L为阴性的标准,把病例分为D-dimer阳性组和D-dimer阴性组.分别取入院时、术后2h及术后1、2、3、4、6、8、10、15d不同时间点的清晨空腹静脉血.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手术部位、植入物、体位、年龄、出血量、体重及术前血浆D-dimer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例中19例术后D-dimer≥500μg/L,呈持续性或进行性升高,2例DVT阳性,分别于术后3d及5d发现,均为外伤性腰椎骨折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后,均出现在D-dimer阳性组,D-dimer阴性组中无DVT发生.结论:脊柱术后D-dimer浓度的监测可以有效筛查DVT的发生.

  • 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解剖及流体力学研究

    作者:刘兵;戴玉景

    目的为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及流体力学研究资料.方法在31具成人尸体标本上对颈椎、椎动脉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在选取的2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上进行流体力学实验研究.结果①两侧椎动脉间距在C2处大,C5处小.②椎动脉与C2,3椎间盘外侧缘的距离大.③颈椎横突孔高度:C5、C6>C2、C3,C6>C4>C3;上下颈椎横突孔间距:C1,2>C2,3、C3,4、C4,5、C5,6.④各颈椎间盘厚度:C5,6、C6,7>C2,3、C3,4,C5,6>C4,5.⑤前屈位致双侧椎动脉引流管滴数减少.旋转颈椎超过一定角度时,双侧椎动脉引流管滴数出现下降,至旋转极限时,甚至完全停止.结论旋转手法对C1、C2、C3发病部位疗效较好,对下段颈椎病变、双侧椎动脉均发生病变等情况,手法方式要进行适当调整,应避免蛮力大角度的操作.

  • 中医结合美国神经整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50例

    作者:张建华

    笔者曾到美国生命整脊学院进修学习过美国神经整脊,在这东西方两大保守疗法治疗脊柱疾病学派的双重影响下,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一些心得体会.从1995年9月~1999年1月腰椎间盘突出共50例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 关于脊柱"半脱位"内涵及名称之思考

    作者:元唯安;詹红生;房敏;程英武

    "半脱位"是脊柱推拿治疗脊柱伤病的核心病理概念,"半脱位"概念既应该包含关节解剖位置的变化,同时更应该强调在解剖位置变化基础上造成的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当前手法医学"半脱位"与现代医学"半脱位"名称虽然一致,但是二者的内涵存在明显差异,容易造成混淆,也不能很好体现手法医学的特点,可以考虑将当前手法医学"半脱位"的名称改为"亚脱位".

  • 亚健康与脊柱相关疾病

    作者:蔡静怡;李金学;李世君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生活条件和疾病谱的改变,对亚健康状态与脊柱相关疾病的研究已逐渐引起现代医学界的关注,正确认识亚健康状态与脊柱相关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和表现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本质及其相关性.本文在解析亚健康与脊柱相关疾病发病因素和表现的基础上,探讨亚健康与脊柱相关疾病的内在联系,探讨早期干预亚健康状态对防治脊柱相关疾病的重要性.

  • MRI显示颈椎病伴脊髓高信号征像的临床意义及退变性脊柱疾病临床观念探讨

    作者:郭伟;赵平;梁国跃;李湘生

    近年来由于MRI的应用,对颈椎间盘及其对脊髓影响的观察更加直接,引起了广泛重视.但在临床实践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临床表现与MRI影像学改变不甚相符的情况.尤其是针对MRI发现脊髓高信号(increased signal intensity,ISI)的问题,经常会产生一些争议,其临床症状的意义,一直是中西医治疗方法或手术与保守疗法之间争论的焦点,有的认为MRI发现脊髓高信号的患者需要早期手术,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应以保守疗法为主,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颈椎间盘突出50例的临床表现和MRI影像进行了分析和观察,现报告如下.

  • 浅谈脊柱外科中易混淆的概念

    作者:李凤春;石福明;陆富生

    脊柱外科中易混淆的概念很多,如椎间盘突出、脱出、膨出和盘源性下腰痛及软骨板破裂症,椎管指数、脊椎指数、Wolter指数和颈椎管狭窄率,椎体楔变度、后凸Cobb角和椎体矢状面指数,侧隐窝、侧椎管和神经根管等等.

    关键词: 脊柱疾病 辨别学习
  • 重视脊柱外科技术在临床中的适应证

    作者:徐荣明;马维虎;胡勇

    近十几年来,随着脊柱生物力学和内置物的发展,手术技术的提高,脊柱外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一些过去认为部位特殊、手术风险高、并发症高的疾病,目前得到了有效解决.<中国骨伤>本期刊登有关<一期前后路手术减压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疾病>等几篇文章便颇有代表性.

  • 经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应用

    作者:周云

    King于1948年早设计出一种螺丝钉,经关节突到达椎弓根,试图通过关节突间的固定,以促进脊柱融合,但未获成功.1959年,Boucher报道用长螺钉经椎弓根到达椎体,用于腰骶椎融合固定,获得良好效果.1963年,法国Roy-Camille研制出完整的椎弓根螺钉钢板,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此后,经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有了长足进展,并逐步形成以Roy-Camille和Steffee为代表的钢板系统和以AO、RF为代表的螺杆系统两大类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我国,继唐天驷引进并改良AO后,也相继开展了这一方面的工作[1~8].现就经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应用中有关的几个问题,综述如下.

    关键词: 脊柱疾病 内固定器
  • 脊柱活动度测量仪的研制及应用

    作者:王德龙

    脊柱活动度对于脊柱相关疾病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无论对于医生还是患者,脊柱活动度的量化都是一个可比较的数值,既可以表述患者的患病状况、分型类别,也可以说明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证明治疗的效果.1 脊柱活动度测量仪的设计制作

  • 弧轨自锁椎弓根矫形固定器Ⅱ(ALPFⅡ)治疗脊柱疾病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张恩忠;杨永军;周纪平;段修武

    目的:探讨弧轨自锁椎弓根矫形固定器Ⅱ(ALPFⅡ)治疗脊柱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脊柱疾病患者,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18~69岁,平均36.8岁.应用ALPFⅡ治疗,并随访.结果:86例获随访,时间9~30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神经功能、脊柱活动、腰背痛和下肢痛的改善率分别为94.1%、65.9%、92.1%和87.4%,术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均明显(P<0.01,P<0.05),后凸角得到满意矫正(P<0.01).未发现钉棒松动、断裂.结论:ALPFⅡ治疗脊柱疾病是一种操作安全简便、容易掌握、复位良好、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 颈胸腰椎管内外痛风石伴不全瘫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朱益品;张建浦;杨名飞;宋勤圆;徐熙;曹秀春;黄如根

    目的 报道1例临床罕见的颈胸腰椎管内外痛风石伴不全瘫病例,总结该病临床诊断与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9月来安县家宁医院骨科收治的1例临床罕见的颈胸腰椎管内外痛风石伴不全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采用L4~S1右侧椎板开窗病灶清除术治疗,术后随访期间予低嘌呤饮食及降尿酸等综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同时复习相关文献,对脊柱痛风诊断治疗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椎管内切除物为痛风石.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术后3个月双手握力、股四头肌肌力、腓肠肌及足长伸肌肌力均达4级;术后6个月双下肢肌力基本正常,双下肢小腿外侧及足背足底感觉麻木较前缓解,但对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结论 脊柱痛风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诊断较为困难,病理检查为诊断金标准;若出现神经损害表现,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后配合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脊柱微创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炎;孔雷;孔荣;李钟奇;于洋;马锐祥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脊柱微创术中的应用进展。方法以椎间孔镜和脊柱、微创为关键词,检索2011年1月—2014年10月 PubMed、CNKI、CBM 数据库文献,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脊柱疾病临床效果确切,但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卧床时间长、脊柱稳定性下降,促使微创手术成为脊柱疾病治疗当前的研究方向。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脊柱疾病,特别是椎间盘突出症,技术成熟,手术安全、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脊柱微创术中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疗效确切。

  • 老年脊柱疾病术后并发谵妄患者的安全护理

    作者:邹小丽;孟春阳;原佳铭;陈晶

    目的 探讨脊柱疾病手术后并发谵妄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脊柱组老年术后并发谵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防旋转颈托及背部可加压腹带的专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渗血、敷料完整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渗血发生率13.8%,低于对照组的44.8%;观察组患者敷料完整性为91.4%,优于对照组的7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481、5.098;P<0.05).结论 对老年脊柱疾病手术术后并发谵妄的患者实施专科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切口渗血发生率,提高敷料完整性.

  • CT引导下连续硬膜外腔阻滞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作者:何明伟;付惊涛;刘京杰;杨立强;王琦;孙海燕;武百山;倪家骧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纤维环松弛或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到椎管内,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的症状,多是由于反复劳损或者外伤所导致发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近年临床有很多微创的方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旁或硬膜外腔单次阻滞或椎间盘射频靶点热凝或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都是常见的方法[1-3],但是连续硬膜外腔持续阻滞给药,并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尚少见报道,本研究对连续硬膜外腔阻滞与射频靶点热凝相结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

496 条记录 1/25 页 « 12345678...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