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评价MS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在主动脉缩窄伴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谢义业

    目的:观察MS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在主动脉缩窄伴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5月~2010年5月14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脏畸形患者使用MSCT扫描及增强扫描,并通过得到的数据完成平面重组、容积再现以及仿真内环境等进一步处理.在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对比超声心动图及手术的结果 来分析MSCTA技术在主动脉缩窄伴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及起到的效果.结果:14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脏畸形患者通过手术共检出38处畸形,MSCT诊断出畸形28处(检出率73.7%),包括心外畸形20处(检出率90.9%)和心内畸形8处(检出率50%),其中主动脉缩窄检出率为100%.结论:MSCTA相对其他检查手段的优势在于其可以将主动脉缩窄及心脏畸形的部位、类型及侧枝血管的分布情况直观、清晰的显示出来,但相较超声心动图检测仍有不足的地方.因此,使用MSCTA联合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复杂畸形进行检查是好的诊断方法.

  • 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护理干预

    作者:李丽;晋红娟

    目的:探讨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护理效果.方法:收治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行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矫治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双源CT对主动脉缩窄合并心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

    作者:郭英瑜

    目的 分析双源CT(DS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缩窄(COA)合并心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吉林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7例COA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本类疾病的DSCT血管成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本组17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术前DSCT血管成像显示5例单纯性COA,12例COA合并心血管畸形.合并心血管畸形的病例包括8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肺动脉高压、4例主动脉发育不良、2例迷走左锁骨下动脉、1例大动脉转位,均准确诊断,但是对2例室间隔缺损、1例三尖瓣关闭不全漏诊.结论在COA的影像诊断中,DSCT血管成像可以直观、准确地判断缩窄位置和缩窄程度,可以为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肢体动脉弹性监测系统在高血压诊疗中的作用

    作者:赵庆玲;陈永峰

    肢体动脉弹性监测系统在高血压诊断中的作用能测量四肢血压是否对称,普通血压计由于袖带窄不能测量下肢血压,正常情况下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0~40mmHg,左右肢体血压相差10~20mmHg,当肢体动脉弹性监测出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低时,可以考虑较低的一侧血管有狭窄:比如左上肢血压明显高于左下肢>20~40mmHg,就怀疑主动脉缩窄的可能性.

  • 多层螺旋CT对小儿主动脉缩窄的诊断

    作者:魏秀芳;李强;王汝良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对主动脉缩窄(COA)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9例临床怀疑为主动脉缩窄(COA)的患者进行心脏CT血管成像(CTA)扫描.对扫描获得容积数据利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及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重建. 结果 9例患者经行主动脉CT成像检查,均确诊为COA,其中有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合并有室间隔缺损,1例同时合并有房、室缺.结果与手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结果相一致.VR及MIP图像充分显示了缩窄及侧支循环情况. 结论 多排螺旋CT(MSCT)二维与三维图像相结合对COA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术后随访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无创的检查方法.

  • 主动脉缩窄矫正术ICD-9-CM-3的编码探讨

    作者:林海丽;李萌;范炜然

    目的 规范主动脉缩窄矫正术编码,确保数据的可靠性.方法 对主动脉缩窄矫正术手术方式及编码做一详细阐述.结果 主动脉缩窄矫正术术式较多,方式也不断创新,是编码较容易出错的地方之一.结论 编码人员只有仔细查阅手术记录,并熟知手术术式,才能正确做好该手术的编码.

  • 压力超负荷大鼠左心室一氧化氮和环磷酸鸟苷含量的变化

    作者:詹昌德;潘敬运

    心肌肥厚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子,压力超负荷是触发心肌肥厚反应重要的因素.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新型的信使分子,有着广泛的心血管效应.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有缺陷,L-精氨酸--NO通路异常.环磷酸鸟苷(cGMP)是血管活性因子NO和钠尿肽类等胞内信号的主要介导者.本实验用大鼠腹主动脉缩窄压力超负荷模型,观察在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左心室NO和cGMP含量的变化.

  • 一期开放手术加升主动脉-双髂外动脉旁路术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其他心脏疾病效果观察

    作者:张良;于存涛;赵电彩;常谦;罗新锦;孙晓刚;魏波

    目的:评价主动脉缩窄( CoA)合并其他心脏疾病患者在开放心脏手术同期行升主动脉-双髂外动脉旁路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7月阜外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36例CoA合并其他心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25~63岁,平均39岁;上肢收缩压165 mmHg(1 mmHg=0.133 kPa),上下肢压差51 mmHg。36例患者均在开放心脏手术同期使用Y形人工血管行升主动脉-双髂外动脉旁路术治疗,其中主动脉瓣替换8例,室间隔缺损修补6例,Bentall's术15例,Wheat's术7例。术后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重症监护治疗病房留观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上肢血压和上下肢压差,以及术后早期病死率、术后人工血管通畅率及再手术率。对手术前后上肢收缩压及上下肢压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9~223 min,平均144 min;术中出血量250~700 mL,平均400 mL;重症监护治疗病房留观时间18~43 h,平均35 h;住院时间9~15 d,平均11 d。术后早期无死亡病例,无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术后第5天1例患者右侧人工血管血栓形成,其余患者人工血管血流通畅。术后第5天上肢收缩压(132±26) mmHg,上下肢平均压差(10±3) mmHg,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22、3.193,P值均<0.05)。术后3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55个月,平均27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死亡,上肢收缩压110~135 mmHg,上下肢压差5~12 mmHg,治疗有效率100%,无外科再干预。术后6~12个月行主动脉CTA复查,35例患者双侧人工血管血流通畅;1例术后即出现人工血管血栓形成的患者,随访期间血栓无明显变化,无新发血栓形成。结论 CoA合并心脏疾病患者在开放心脏手术同期行升主动脉-双髂外动脉旁路术,简化了手术操作,减少了手术创伤,安全有效,是治疗CoA合并心脏疾病的一种选择。

  • 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解剖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

    作者:武开宏;孙剑;莫绪明;彭卫;戚继荣;张玉喜;庄著伦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的解剖变异特点及相应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的30例先天性 CoA 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2 d ~6岁。依据国际小儿心脏外科命名和数据库的分类标准:单纯型 CoA 1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型8例,合并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型5例,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型5例。30例患者中,体外循环下手术矫治20例,同期矫治心内畸形,其中8例在选择性脑灌注下行手术矫治;非体外循环手术10例,2例采用正中切口,其中1例采取镶嵌手术封堵肌部室间隔缺损,其余8例采用左后外侧切口。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5~675 min,平均165.68 min。术后死亡2例;1例术后出现气道压力增高,左上肺不张,不能脱离呼吸机,再次行手术悬吊松解,顺利脱离呼吸机并出院;余27例患儿均顺利康复并出院。28例患儿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其中1例于术后2年出现再次狭窄,上下肢血压压差在50 mmHg (1 mmHg =0.133 kPa)左右,目前仍在随访中;余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术后上下肢血压压差<10 mmHg。结论对先天性 CoA 患儿,根据 CoA 不同的解剖分型选择相应的外科治疗及体外循环方案,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9例主动脉缩窄外科矫正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作者:余小曼;侯海燕;苏月焦;卢惠玲

    目的回顾总结9例主动脉缩窄外科矫正术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患者分别在浅低温、左心转流下进行降主动脉缩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结果本组患者无因术后出血而再次手术者,无围术期死亡,无发生下肢截瘫和神经系统并发症.随访2~24个月,平均8.2个月,无术后缩窄复发.结论熟识手术操作过程,配合默契,加强心肌保护,严格无菌操作是该类手术中配合及护理的重要因素.

  • 主动脉缩窄矫治术的术中护理

    作者:龚凤球;李美清;卢惠玲;廖冰野

    目的探讨提高主动脉缩窄矫治术中的护理配合技巧,以保证手术过程安全.方法做好术前访视,积极与手术医生沟通;充分备好术中建立体外循环、降温、吻合、止血及摆设术中体位等关键用物.结果 8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自动复跳,无手术死亡.结论针对本病例手术的特殊性做好相关的术前访视、术中备物充分、理顺各个环节、集中精力配合、做好应急措施,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 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作者:李冬蓓;黄云洲;刘晓程;孔祥荣;任书堂;龙进;王勇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缩窄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主动脉缩窄患者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结果作对照.结果 31例主动脉缩窄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其中超声心动图检出28例,3例漏诊.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诊断主动脉缩窄首选及重要的影像诊断技术;胸骨上窝应做为常规切面并仔细检查,以避免漏诊.

  • 胎儿主动脉缩窄的超声诊断与分析

    作者:陈倬;何怡华;韩玲;李烨;孙琳;张烨;刘晓伟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胎儿主动脉缩窄(CoA)的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超声比值参数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孕龄在20~38周的胎儿11 647例中,超声诊断含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峡部内径偏细的胎儿144例,根据随访结果(病例组),选取相应孕周正常胎儿超声数据(正常组),综合分析胎儿超声心动图参数(内径比值、流速比值)在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超声诊断或提示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发育不良或主动脉内径偏细的144例胎儿中,成功随访53例,主动脉缩窄22例,无主动脉缩窄31例,病例组(病理阳性和病理阴性)与正常组的超声测量参数(内径比值、流速比值)均呈正态分布,方差分析显示内径比值PA/AO、AI/DA和流速比值MCA/inUA-vd、MCA/inA-RI、MCA/inUA-PI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主/肺动脉内径比值参数对胎儿主动脉缩窄有重要诊断价值,脑/脐动脉血流比值参数,可为胎儿主动脉缩窄的诊断提供补充参考.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疾病临床价值

    作者:牛华;刘保民;亢春苗;魏亚娟;韩秀清

    目的 本文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胎儿主动脉疾病在四腔心切面、三血管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20例胎儿主动脉疾病,其中主动脉缩窄8例,主动脉弓离断4例,右位主动脉弓4例,主动脉弓发育不良2例,主动脉弓扭曲2例.结论 掌握不同切面上述超声特点对诊断胎儿主动脉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 超声诊断双孔型二尖瓣并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未闭1例

    作者:韩华

    患儿男,13岁.因患儿自幼发育迟缓,身高体质量较同龄儿低,在外院体检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为求进一步治疗,故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6.5℃,脉搏100次/min,上肢血压140/20 mm Hg(1mmHg=0.133kPa,下同),下肢血压140/70 mm Hg,脉压差大,周围血管征(一),颈动脉搏动增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连续机器样杂音,背部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性血管杂音.腹部未见异常.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缩窄

    作者:姜颖

    患者,男,23岁。因感冒、咳嗽来医院就诊,临床以心脏杂音,可疑先天性心脏病,建议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所见:左心室内径增大(59mm),主动脉根部内径增宽(37mm),升主动脉内径35mm,主动脉瓣增厚、回声增强,胸骨旁主动脉短轴切面可见主动脉瓣正常“Y”形结构消失,呈两叶大小不等,收缩期“鱼嘴样”开放(图1),舒张期闭合不良。M型可见主动脉瓣关闭偏心,二尖瓣前叶舒张期震颤,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见舒张期以红为主五彩镶嵌的返流束经主动脉瓣口进入左心室。经胸骨上窝探查可见无名动脉与左颈总动脉起始部之间的主动脉弓部狭窄(内径约9mm),其远端降主动脉扩张(内径28mm)、无名动脉(内径25mm)、左颈总动脉(内径21mm)、左锁骨下动脉(内径20mm)近端开口处扩张(图2),其内血流显示呈五彩镶嵌状,血流速度明显加快。经颈部血管检查,右颈总动脉内径7.2mm、左颈总动脉内径8.2mm。腹部探查腹主动脉内径未见异常。超声所见提示:主动脉缩窄(弓部,无名动脉与左颈总动脉起始部之间),先天性主动脉瓣发育畸形(二叶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主动脉缩窄引起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1例

    作者:陆恩祥

    患者男,12岁.左上肢无脉,双上肢血压差明显,右上肢高压达23.6 kPa、左上肢高压为5.85 kPa,听诊在胸骨左缘上方闻及收缩期杂音,并有响亮之第二音.

  • 彩超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并左室发育不良2例

    作者:张立花;王月美;刘传玺

    左心室发育不良综合征为严重的心脏发育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4%[1].本病预后不良,常因进行性心衰而死亡.故产前诊断极为重要.作者遇2例,均经超声诊断,并于引产后尸解证实,现报告如下.

  • 双肾动脉小慢波诊断主动脉缩窄1例

    作者:马月竹;苗立英

    患者男,22岁,因“高血压半年”来我院心内科就诊.患者半年前患高血压,血压波动在(140~165)/(90~100) mm Hg,服用降压药降压不明显,无头痛、视物模糊及头颈部血管搏动征象,否认家族史.因患者年轻,临床医师为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开具“双肾、双肾上腺”的超声检查.超声提示:双肾形态、大小正常,双侧肾上腺区未见明显异常.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检查提示:双肾叶间动脉、段动脉呈小慢波改变,扫查肾主动脉,双侧均呈“小慢波”改变(图1),右肾动脉PSV=44 cm/s,RI:0.32;左肾动脉PSV=37 cm/s,RI:0.35;逐级向近心端扫查,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直至胸主动脉均呈“小慢波”改变,腹主动脉近段PSV=47.5cm/s,RI:0.44,宽约1.4 cm(图2).胸主动脉PSV=54 cm/s,RI:0.59,主动脉弓宽约3.11 cm,胸主动脉起始段宽约0.9 cm(图3).超声诊断:双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流速低,加速度时间明显延长——狭窄后改变,考虑胸主动脉缩窄可能.

  • 超声心动图在胸主动脉近端缩窄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董凤群;贺新建;刘蕾;韩建刚;张晓花;郭亚周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胸主动脉近端缩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CT心血管造影确诊的胸主动脉近端缩窄患者12例,总结其超声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 (1)直接征象:胸骨上窝特殊主动脉弓长轴观和胸骨旁降主动脉长轴观显示主动脉管腔变窄,血流束变细呈五彩镶嵌状并可探及高速血流频谱(9例显示).(2)间接征象:左心室心肌、呈不同程度增厚、回声增强(5例显示);降主动脉穿膈处可探及典型的狭窄下游血流频谱(8例显示).9例直接征象显示中,7例显示清晰(二维及血流均清晰显示),缩窄段测量结果与CT或手术相符,2例显示欠清晰者(二维显示不清晰,血流可显示)缩窄段窄内径与CT或手术相符,缩窄段长度明显高估.本组超声检出9例,超声可疑2例,漏诊1例.结论 特殊切面观的运用,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相结合可提高超声对胸主动脉近端缩窄的检出率及测量准确度,直接征象显示不佳者需结合CT或心导管造影检查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

468 条记录 1/24 页 « 12345678...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