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血管造影术围术期的护理对策探讨

    作者:苏彩霞

    目的:分析和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及支架植入围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5例脑血管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患者27例,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2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管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配合度,从而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 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关欢;何亚莉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同期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长于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安全可行,并发症少且轻微,可以作为脑血管造影的选择入路之一.

  •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

    作者:黄静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对45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全面评估病情及心理疏导,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监测、术后观察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除1例术后穿刺部位出现小血肿,经加强局部压迫止血,自行吸收而治愈外,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手术全过程的护理环节是一项基础工作,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监护,术后加强护理,对手术成功意义重大.

  • 64排螺旋CT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优势分析

    作者:于淼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神经系统疾病.对比分析64排螺旋CT诊断结果与DSA/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临床确诊结果),统计各类疾病符合率和总符合率.结果:80例患者CT诊断与临床确诊结果符合率为91.25%,漏诊率为1.25%,误诊率为7.50%.结论:64排螺旋CT对于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准确性较高,且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等优势,可作为神经系统疾病首选影像学检查方式.

  •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临床分析

    作者:娄雪磊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病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均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分析临床结果。结果:造影显示异常者42例,阳性率达到70.0%,无异常者18例,为30.0%。结论: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诊断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形态、性质及侧肢循环情况,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在颅内破裂性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郭天畅;杨泽年;林建勤;王广;张婷;温运雄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CTA)在颅内破裂性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患者的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资料,将CTA与DSA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A与DSA均发现破裂性动脉瘤15个,其中明显萎陷的动脉瘤1个;与DSA对照,CTA对破裂动脉瘤的检出率为100%.结论 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对颅内破裂性动脉瘤的检出率高、安全、快速,可以作为颅内破裂性动脉瘤首选的筛查方法 .

  • 脑血管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护理进展

    作者:陈秀花;石海燕

    脑血管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常见病症之一,其病死率仅次于恶性肿瘤,且致残率达70%以上.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崭新的X线检查技术.1953年Seldinger创立了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术,它的出现结束了血管造影需要血管外科医师协助的历史,成为介入医师可独立完成的一种简便、安全的血管插管技术.

  • 脑血管造影术病人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作者:刘海英;杨正丽

    临床护理(CNP)路径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开发的标准化诊疗、护理模式,是医生、护士与其他人员共同合作,以提供恰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护路线,以减少康复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佳的照护计划,促进了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1-3].为了满足病人及家属获取与脑血管造影术相关信息的需要,促进病人及家属参与诊疗和护理过程,提高病人对手术的适应性,提高术后恢复的质量,我们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脑血管造影术病人围术期的诊疗特点,制定了病人专用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并于2004年9月~2005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使用,现将应用效果介绍如下.

  • 1例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动脉活动性出血的护理

    作者:张本园;常红

    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常规成熟的诊断方法,用X线来探查中风的原因、动脉瘤的位置及治疗方法的选择.脑血管造影的方法是在患者的大腿部做一穿刺,通过一细而柔软的导管在动脉内注射造影剂使脑部的血管图像清晰显示在电视屏幕和X光片上,医生据此作出准确诊断和治疗选择.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技术.常规造影术后24 h拆除绷带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少数患者出现腹股沟处有青紫瘀斑,几日后即可吸收,但于造影后并发活动性出血的病例少见,我科于2005年10月26日收治了1例"多发动脉狭窄"患者,造影术后出现活动性出血、低血容量休克,经过抢救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 双源Flash扫描模式CTA结合迭代重建诊断脑血管病变

    作者:王建明;毛俊;陈海东;许卫国

    目的 探讨第二代双源Flash扫描模式CTA结合迭代重建诊断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接受双源Flash扫描模式结合迭代重建脑血管CTA的疑诊脑血管病变患者的资料.以3D-DSA为金标准,计算Flash扫描模式CTA诊断脑血管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比较3D-DSA与Flash扫描模式CTA诊断脑血管病变的差异,计算双源Flash扫描模式CTA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结果 105例中,Flash扫描模式CTA诊断60例共73个脑动脉瘤,其中微小动脉瘤24个;诊断13例脉动静脉畸形(AVM);检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5例、静脉畸形2例,脑动脉狭窄9例,烟雾病6例.以3D-DSA为金标准,CTA误诊微小动脉瘤2例,漏诊1例位于大脑中动脉远端区域的AVM.Flash扫描模式CTA诊断脑血管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8.94%(93/94)、81.82%(9/11)、97.89%(93/95)、90.00%(9/10)和97.14%(102/105),辐射剂量为(231.9土13.2)mGy·cm,对比剂用量为(49.32±2.54)ml.结论 脑部Flash扫描模式CTA结合迭代重建可快速、准确诊断脑血管病变,同时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少.

  • 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同步匹配蒙片去骨法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张丽娟;吕发金;欧阳羽;罗天友;吕富荣

    目的 探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与同步匹配蒙片去骨(MMBE)法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并接受VCTDSA检查的57例患者资料,其中47例经3D DSA和/或手术证实,比较VCTDSA与MMBE的减影图像质量、对动脉瘤的检出率以及二者图像后处理时间.结果 57例患者分别采用VCTDSA与同步MMBE的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和/或3D DSA结果证实,47例患者共检出53个动脉瘤;VCTDSA对于ⅠA的检出率为96.23%(51/53),高于MMBE(46/53,86.79%);VCTDSA对于颈内动脉瘤的检出率为94.12%(32/34),高于MMBE(27/34,79.41%).VCTDSA对于<3 mm的动脉瘤的检出率为86.67%(13/15),高于MMBE(10/15,66.67%).VCTDSA的平均后处理时间为(3.87±0.73) min,同步MMBE的平均后处理时间为(4.05±0.79)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CTDSA是一种方便、快速的检查方法,图像真实、可靠,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与诊断优于同步MMBE.

  • 全局和局部组合配准减影技术减少脑血管造影图像运动伪影

    作者:沈正林;常丽英

    目的 评估全局和局部组合配准减影技术对于减少脑血管造影图像中运动伪影的价值.方法 收集10例接受脑血管造影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另设置模拟图像.评价模拟图像和病例图像中全局和局部组合配准减影减少运动伪影的能力.结果 经全局和局部组合配准减影后,所有图像的伪影明显少于单纯全局配准减影,血管显示更清晰,无变形、重叠和断裂等错位现象.结论 全局和局部组合配准减影技术可有效减少脑血管造影图像中的运动伪影,对于脑血管造影图像的后处理具有重要价值.

  • CT能谱单能量成像用于提高脑血管CTA成像质量

    作者:廖海;邓德茂;黄增超;万荣超;陈燕静;袁捷;陈加军;李敏;何欣

    目的 探讨CT能谱单能量图像对提高脑血管CTA成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接受脑血管能谱CTA检查的患者,获得5组单能量图像(50、70、90、110、130 keV)、1组质量控制(QC)图像.分别测定6组图像的噪声、CNR,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6组图像的CNR及噪声差异,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多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K ruskal-Wallis H)比较图像质量评分差异.结果 6组中,70 keV组与90 keV组图像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组图像CNR、图像质量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0 keV单能量图CNR、图像质量评分均高,70keV单能量图、QC图及90、110、130 keV单能量图的CNR、图像评分均依次递减.结论 能谱CT 50keV单能量图像能显著提高脑血管CTA的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减影CTA阈值调节法测量脑血管径线

    作者:房文皓;张亚林;邹高伟;贺素军

    目的 评价减影CTA中采用阈值调节法测量脑血管径线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接受脑血管CTA检查的患者60例,采用阈值调节法测量并比较常规CTA和减影CTA中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的血管径线差异.结果 根据常规CTA血管内CT值标化阈值后,减影CTA所测各段血管径线均小于常规CTA测值(P均<0.05);分另根据各自图像中血管内CT值标化阈值后,常规CTA和减影CTA所测各段血管径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减影CTA中采用阈值测量法测量血管径线准确、可靠,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心脑血管同时造影15例护理体会

    作者:侯全红;刘秀琴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同时造影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导管室同时行心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内容等.结果:经过认真的心理护理、对手术并发症的细致观察并及时处理等,15例行心脑血管同时造影的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根据心脑血管同时造影患者的特点,进行认真细致的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减少并发症.

  • CTA与MRA诊断脑动脉瘤对比观察

    作者:吴祥才;马质君

    现将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与磁共振扫描血管造影(MRA)诊断脑动脉瘤的对比观察总结如下.

  • 脑血管造影术后解除动脉压迫止血器佳时间分析

    作者:吴雪影;赵永娟;陈淑良;栾桂君

    目的 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佳时间.方法 将298例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实验组使用后3h松解半圈,6h完全松解,对照组每隔3h松解半圈,9h完全松解.均观察2h穿刺部位无出血,解除压迫止血器.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两组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及腹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皮肤损害、排尿困难及腰背部疼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前3h解除压迫止血器可减少局部皮肤损害,降低排尿困难、疼痛的发生,不会提高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发生率.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12例分析

    作者:刘涛;赵林涛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以及术后评估的指导价值.方法:总结2006-12/2008-02 1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MSCTA、DSA资料.结果:发现动脉瘤15个,其中后交通动脉瘤6个,前交通动脉瘤5个,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4个,胼周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个.结论:MSCTA是颅内动脉瘤诊治和随访很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122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王秀霞

    笔者对我院神经内科2006-03/2007-10 122例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有关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并发症的问题探讨如下.

  • 全脑血管造影术62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张丽娟

    全脑血管造影是神经外科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是诊断颅内血管性疾病的金标准[1].2006-09一2008-09我科采用Seldinger法穿刺右股动脉,成功施行全脑血管造影术62例,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满意,现将其手术前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572 条记录 1/29 页 « 12345678...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