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薄荷时光

    作者:梁惠娣

    周末,与友人驱车到野外郊游.乡间山风阵阵,林海翻翠,鸟雀啼啭,夏蝉鸣唱.突然发现,山石旁、树根边、路旁荒长着野薄荷.那无数绿色的小小身躯蔓延到各个角落,那些布满细绒毛的多齿叶片,墨绿深沉,还有茎端那爆裂为无数鳞片的淡蓝泛粉的小小柱形花,娇俏可人地在风中点头,宛如迎风展翅翩翩起舞的蝴蝶,空气中飘散着阵阵馥郁的薄荷香.

  • 巴甘的蝴蝶

    作者:念桐

    人说巴甘长的像女孩:粉红的脸蛋上有一层黄绒毛,笑起来眼睛像弓一样弯着.他家在内蒙古东科尔沁的赫热塔拉村,春冬萧瑟,夏天才像草原.大片绿草上,黄花先开,六片小花瓣贴在地皮上,马都踩不死.铃兰花等到矢车菊开败才绽放.

  • 爸爸的车厢

    作者:王友元

    今天,爸爸下班回家,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微笑.自从妈妈前年下岗以后,一贯平和可亲的爸爸总是那么忧心忡忡.我正在我的小房间里做作业,爸爸慢慢走进来.他笑眯眯地看着墙上,那上面挂着大眼睛的布娃娃和各种动物玩具,什么小猪小狗啊,长颈鹿啊……爸爸还抱起我床头上那个玩具熊猫,用手轻轻地抚摸着熊猫的绒毛,似乎是在认真地欣赏一件艺术品.

  • 爷爷的吊筐

    作者:董国宾

    不知怎的,常常想起童年.想起童年的村庄,村庄里快乐的白杨飞絮,还有爷爷的吊筐.童年遗落在遥远的村庄里,一回头,快乐的白杨飞絮,似乎还满村子里飞着.路上和水塘里,都铺满了一层层白色的绒毛.我的童年,没有童车,没有布老虎,没有电子手枪,一个精致的玩具都没有.一枚飞叶,一个瓦片,几个杨树的”毛毛虫”,都能让我高兴地玩上半天.简朴的乡村,贵重的东西难觅踪影,但好玩的还真不少.那样的时光里,我的童年快乐得像一只陶醉的小蜜蜂.

  • 美味多情的糟腐乳

    作者:李晋

    淮南王磨豆腐,杜康酿米酒,两人本无瓜葛,然历史机遇却将他们的"专利"牵线,成就了糟腐乳这道经典小菜.豆腐乳遍行五洲,然因各地水土不同,故制作工艺、外观、口感等皆有区别.糟腐乳属南派豆腐乳,小时候,邻居王姨擅制糟腐乳,她是酱醋厂职工,深谙此道,曾向母亲传授技法,我至今印象尤深,选水分少的老豆腐切成方形小块,在笼屉里摆上十余天高温发酵,在自然力量的催发下,豆腐长出了一身细细的黄绒毛,这时需用盐水给豆腐"洗个澡",然后均匀蘸上花椒盐水和糯米酒糟,一层层摆放进荸荠色的老坛,把剩余的米酒糟连同酒液倒入其中,用黄泥把坛盖封扎严实,一个月后即能品尝到醇香的糟腐乳.

  • 复发性流产和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分析

    作者:周一帆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和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收治的11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绒毛组织染色体进行检查,回顾分析复发性流产和染色体异常的影响因素及其异常核型.结果:全部110例复发性流产观察对象的绒毛组织中,28例存在异常核型,约占25.45%.染色体异常观察对象约占产妇总数的27.28%(30/110).结论:染色体异常是诱发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因而复发性流产患者清宫术过程中需实施染色体检查,确定染色体核型,从而实现优生优育.

  • 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组织中MMP-26、TIMP-4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爱娟;修瑞杰;侯自红;岳秀英;顾向应;江昌新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对早孕期绒毛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6 (MMP-26)、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4(TIMP-4)表达的影响,探讨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机制. 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7月~9月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计划生育科就诊,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正常早期妊娠(孕40~63d)妇女60例,分为米非司酮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又进一步按照孕周分别分为A1和A2亚组(≤7孕周),B1和B2亚组(>7孕周),每组各15例.米非司酮组给予米非司酮150 mg分次口服后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仅行人工流产术.采集人工流产术后绒毛组织,常规固定、包埋,显微镜下观察绒毛微血管数量(VM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26、TIMP-4在两组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结果 米非司酮组和对照组光镜下VMs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米非司酮组绒毛组织中MMP-26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米非司酮A1组显著低于对照A2组(P<0.05),其余各亚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米非司酮组绒毛组织中TIMP-4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亚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米非司酮并未影响绒毛微血管生长,可能是由于此时血管正处于代偿期.米非司酮可能通过打破MMP-26和TIMP-4的平衡,这可能是导致流产的原因之一.

  • 米非司酮与三苯氧胺合用对人早孕绒毛、蜕膜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克芳;于俊荣;刘芳;刘效群;樊瑞芹;齐慧敏;张凤娥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三苯氧胺合用抗早孕的作用机理. 方法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绒毛、蜕膜组织培养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雌二醇(E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泌乳素(PRL)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 结果米非司酮与不同浓度三苯氧胺(10、100、1 000、10 000 nmol/L)合用48 h与对照组相比,绒毛组织培养液中hCG、P、E2及6-Keto-PGF1α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TXB2水平显著升高 (P<0.05),6-Keto-PGF1α/TXB2比值显著下降(P<0.01); 蜕膜组织培养液中E2、6-Keto-PGF1α、PRL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米非司酮与三苯氧胺合用对蜕膜E2、TNF-α水平的影响比米非司酮单独应用显著增强(P<0.05,P<0.01). 结论米非司酮与三苯氧胺合用可显著影响绒毛、蜕膜组织的分泌功能,增加蜕膜组织TNF-α含量;对蜕膜E2及TNF-α水平的影响大于米非司酮单独应用.

  • 复方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蜕膜形态学及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作者:刘效群;刘芳;于俊荣;李洁;樊瑞芹;齐惠敏;张凤娥

    目的观察早孕绒毛、蜕膜形态学及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对复方米非司酮及米非司酮进行比较性研究.方法49例早孕者随机分为对照、米非司酮(150 mg/次)及复方米非司酮(含双炔失碳酯5 mg+米非司酮30 mg,12 h×2)3组.服药后24 h手术终止妊娠,取绒毛、蜕膜组织,应用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绒毛、蜕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变化.结果米非司酮组少数绒毛间质水肿变性,蜕膜示小灶性变性、坏死,可见凋亡细胞;绒毛ER、PR着染强度及阳性细胞着染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1,P<0.05),蜕膜ER、PR染色强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阳性细胞着染百分率显著下降(P<0.05);复方米非司酮组绒毛表面附多量纤维蛋白样物,部分间质水肿,蜕膜呈片状变性、坏死,凋亡细胞散在;绒毛ER、PR着染强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阳性细胞着染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ER显著增加(P<0.05),PR略低但无显著差异;蜕膜ER、PR着染强度无显著差异,但阳性细胞着染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01).结论复方米非司酮使蜕膜ER、PR阳性细胞着染百分率明显降低,蜕膜变性、坏死较甚,但对ER、PR着染强度的影响相对小,这可能有助于提高完全流产率及子宫内膜的同步修复.

  •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母胎界面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4表达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妍;陈贵安;王海燕

    目的探讨T辅助性细胞(helper T cells, Th细胞)分泌的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Th2型细胞因子IL-4在母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4例正常早孕及30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早孕绒毛、蜕膜组织、外周血IL-2、IL-4的表达及含量. 结果 IL-2、IL-4主要分布于早孕绒毛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和蜕膜腺上皮细胞胞浆内.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早孕绒毛、蜕膜中IL-2蛋白质含量高于正常早孕妇女(P<0.01,P<0.05),IL-4蛋白质含量低于正常早孕(P<0.01,P<0.01).血清IL-2含量极低,绝大部分早孕未测出(52/54).而血清IL-4含量复发性流产显著低于正常早孕,分别为2.79(0~37.46)μg/L和4.19(2.08~30.07)μg/L(P<0.01). 结论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与早孕母胎界面Th1/Th2平衡向Th1偏离有关.

  • 完全性葡萄胎绒毛凋亡与基因表达的相关研究

    作者:张月莲;陈贵安

    目的:探讨完全性葡萄胎绒毛凋亡、增殖活性与Bcl-2、Bax、Fas、Fas-L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正常早孕绒毛标本及近一年归档的完全性葡萄胎绒毛蜡块,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进行细胞凋亡的组织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cl-2、Bax、Fas、Fas-L、PCNA的分布与含量,原位杂交法测定Fas、Fas-L mRNA的分布与含量.结果:正常早孕绒毛有少量凋亡细胞,主要分布于合体滋养细胞,Bcl-2、PCNA蛋白仅在细胞滋养细胞表达且含量丰富,Bax、Fas、Fas-L蛋白在合体滋养细胞表达且含量低下.完全性葡萄胎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凋亡较正常早孕明显增多,Fas、Fas-L蛋白及其mRNA不仅在合体滋养细胞而且在细胞滋养细胞表达均明显增强,Bcl-2、Bax蛋白在两种细胞中表达也增强;PCNA蛋白仅见于细胞滋养细胞,含量丰富.结论:完全性葡萄胎绒毛凋亡细胞增多,主要经Fas/Fas-L转录与翻译水平介导,表现为高凋亡与高增殖共存现象,可能与其无控生长的特性相关.

  • 双炔失碳酯对人早孕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芳;于俊荣;张凤娥;樊瑞琴;齐惠敏;王兰素;王华芝

    本实验以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培养为模型,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观察了双炔失碳酯对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培养的绒毛、蜕膜组织细胞中加入系列浓度的双炔失碳酯后24和48 h,hCG、E2、P均明显降低(P<0.01,P<0.05),PGF2α明显增高(P<0.01,P<0.05).表明,双炔失碳酯可直接作用于人绒毛、蜕膜组织,抑制hCG、E2、P的产生,刺激PGF2α的合成.结果提示,绒毛、蜕膜是双炔失碳酯抗早孕时,主要作用环节之一.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3在人早孕期蜕膜和绒毛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作者:靳松;李尚为;李蕾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3(IGFBP1-3)在早孕期蜕膜和绒毛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方法选取早孕5~7周行人工流产术的蜕膜和绒毛标本共48例,每一孕周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每个时期5~6例,以分泌中期(周期第21天)子宫内膜标本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法对IGFBP1-3在围着床期子宫内膜、蜕膜和绒毛滋养细胞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 结果 IGFBP1-3在子宫内膜腺、腔上皮、蜕膜细胞和绒毛滋养层中都有表达,其表达在孕5~6周达峰值,与对照的分泌中期内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IGFBP1-3在早孕期表达增强,推测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的蜕膜化、滋养层细胞侵袭性以及早期胚胎发育的调节过程.

  • 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端粒酶的影响

    作者:夏革清;熊雅丽;孙永玉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早孕流产对绒毛、蜕膜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TRAP-SYBR Green 染色法对40例药物流产的绒毛和蜕膜进行了检测(实验组),并与40例正常人工流产的绒毛和蜕膜组织比较(对照组). 结果绒毛组织实验组28%(11/40)端粒酶阳性表达,对照组73%(29/40)呈阳性表达,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蜕膜组织实验组28%(11/40)阳性表达与对照组20%(9/40)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米非司酮可使绒毛组织端粒酶活性下降,对蜕膜的端粒酶活性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蜕膜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的表达

    作者:霍平;闫华;薛会茹;王方娜;楚伟;李亚丽;李娟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HO)和内源性一氧化碳(CO)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早孕和30例早期自然流产(SA)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HO-1、HO-2的表达,双波长定量的方法测定两组碳氧血红蛋白(COHb)水平.结果 HO-1蛋白主要定位于蜕膜上皮细胞、蜕膜细胞、绒毛滋养层细胞和绒毛间质,HO-2蛋白主要定位于蜕膜上皮细胞、蜕膜细胞、绒毛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和血管内皮细胞.SA组绒毛滋养细胞、绒毛间质HO-1、HO-2表达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P<0.01);SA组绒毛血管内皮细胞及蜕膜细胞、蜕膜血管内皮细胞HO-2表达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P<0.05);两组蜕膜腺上皮细胞HO-2的表达及HO-1在蜕膜组织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SA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COHb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P<0.01,P<0.05).结论 HO-CO在母胎界面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病有关.

  • 米非司酮对人早孕绒毛妊娠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建升;刘德瑜;顾艳;吴燕婉;贾孟春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妊娠相关因子的影响, 探讨米非司酮抗早孕机理. 方法 将20名要求人工流产的正常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0名妇女给予米非司酮150 mg,服药后12~24 h行负压吸宫术(研究组),10名妇女直接行负压吸宫术(对照组).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两组绒毛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基因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早孕绒毛组织的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 结果 研究组绒毛PR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绒毛ER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妇女早孕绒毛组织中OPN,MMP-2和MMP-9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 米非司酮可使人早孕绒毛组织中PR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 改变人早孕绒毛组织中ER/PR的生理平衡,并且使OPN及MMP-2、-9的表达显著降低,这可能是其抗早孕终止妊娠机理之一.

  • 米非司酮和利洛司酮对人早孕绒毛、蜕膜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芳;于俊荣;樊瑞芹;刘效群;齐惠敏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和利洛司酮对人早孕绒毛、蜕膜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体外培养的人早孕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培养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雌二醇(E2)、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浓度.结果不同浓度的米非司酮和利洛司酮作用48 h后,绒毛和(或)蜕膜组织培养液中hCG、P、E2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PGF2α水平明显增高(P<0.01).利洛司酮作用后,绒毛和(或)蜕膜组织培养液中hCG、E2和P的水平均低于米非司酮组(P<0.05,P<0.01),PGF2α水平高于米非司酮组(P<0.05,P<0.01).hCG、E2和P的水平与米非司酮和利洛司酮的浓度呈负相关(P<0.01,P<0.05),PGF2α的水平与米非司酮和利洛司酮的浓度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利洛司酮和米非司酮均明显抑制离体人早孕绒毛和蜕膜组织细胞的内分泌激素分泌,刺激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呈剂量依赖关系;利洛司酮的作用强于米非司酮.

  • 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自然流产遗传学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蔡莉蓉;戚红;祝建疆;杨锴;陈佳靓;曾雯;闻小慧;玄兆伶;肖飞

    目的 初步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自然流产绒毛遗传学分析准确性和异常核型检出率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选取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Y的自然流产绒毛样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及差异. 结果 (1)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14例样本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均为46,XY.(2)高通量测序技术:14例样本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有拷贝数变异(CNV)改变的占43%(6/14),能检测到250 kb~16.5 M染色体片段的改变.(3)通过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发现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时间短,对染色体结构异常有更高的检出率. 结论 高通量测序技术更敏感、高效,具有更高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可作为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的补充检测手段.

  • 埃兹蛋白在早孕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绒毛的表达

    作者:黄伟;谢青贞;吴莲芝;谢帆;刘倩;周卉

    目的 探讨埃兹蛋白在胎盘形成过程中是否有作用及其与自然流产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自然流产组及正常妊娠组蜕膜和绒毛中埃兹蛋白的表达. 结果 在蜕膜及绒毛组织的蜕膜细胞以及滋养层细胞的胞膜和胞浆内均可见深浅不一的棕黄色颗粒沉着.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自然流产组蜕膜组织中埃兹蛋白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中埃兹蛋白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自然流产组较正常妊娠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埃兹蛋白的表达减弱,推测埃兹蛋白低表达可能与胚泡植入过程中胚泡不易黏附、滋养层细胞侵袭力下降、胎盘形成不良有关,提示埃兹蛋白可能在胎盘形成及妊娠的维持过程中起作用.

  • 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母胎界面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

    作者:阎华;王爱华;王华芝;沈鸿敏

    细胞因子与反复自然流产(RSA)发病关系密切,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测定,RSA及正常早孕妇女的蜕膜、绒毛组织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因子,以探讨RSA与母胎界面细胞因子微环境失调的相关性.

581 条记录 1/30 页 « 1234567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