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患者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临床特点

    作者:磨国鑫;段智梅;沈格;柳伟伟;陈良安

    目的 评价老年患者行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检查的588例患者的病例特点,将其分为≥65岁组202例和<65岁组386例,对两组间发生气胸、咯血、发热并发症、肺部肿瘤诊断情况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在气胸(P=0.5254)、咯血(P=0.4933)、发热(P=1.0000)并发症数和住院时间(P=0.10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病理诊断肿瘤的比例上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胸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这项检查对老年人的安全性同低年龄组相同.患者因此项检查发生并发症后不会增加住院时间.如果临床存在适应证,肺部占位的老年患者应积极选择此项检查来明确病理诊断,以提高肺部肿瘤的治疗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老年人重叠综合征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观察

    作者:朴商;袁福祥;赵富新;宫姝宁;桑崇铃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对老年人重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住院老年重叠综合征患者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前和治疗中进行全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并对治疗前后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低血氧饱和度(LSaO2%)由56.2±6.1升至89.5±6.7,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由40±18降至11±3(P<0.01),平均呼吸暂停时间下降了14s,而长呼吸暂停时间下降了58s,睡眠效率改善.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重叠综合征有效.

  • 咳嗽-晕厥综合征1例

    作者:杨桂兰;张华;赵珏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因低热、咳嗽半个月伴意识丧失3次入院.半月前受凉后咳嗽,咯白色泡沫痰,曾在持续性剧咳后意识丧失,伴有小的抽动,不吐白沫,无大小便失禁,约半分钟自行缓解.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的康复护理

    作者:全金芝

    慢性阻塞肺疾病,我们简称为COPD,其主要由慢性肺气肿、支气管炎引起的气流阻塞性疾病,其发病率多出现在老年人中,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低,该病发病周期长,并且易反复发作,所以一旦老年人患此病,就很难治疗.本论文介绍了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老年患者的特征,后详细介绍了对老年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缓解期的康复护理方法.

  • 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COPD排痰效果观察

    作者:罗艳娟

    目的:研究分析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96例种痰多,粘稠,双下肺呼吸音低,血氧饱和度低于98%,均需要超声雾化吸入的COPD病患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A.B组,各48例.A 组给予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进行治疗,B组给予人工扣背排痰治疗,对照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 组早期的排痰量优于B组(P<0.05),而晚期的排痰量比B组显著减少(P<0.05),在未给氧的情况下,A 组的SpO2、FEV1%比B组提高明显(P<0.05).结论使用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COPD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振动排痰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临床分析

    作者:戴新杰

    目的 :对皮肌炎(DM)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临床状况进行分析,寻找DM合并ILD的血清标志物,帮助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方法:从我院接收的DM患者49例,对其中23例合并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测定血清肿瘤标志物、自身抗体、血清肌酶水平,分析其与DM-ILD的关系.结果:49例DM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23例合并ILD,发生率为46.9%,DM-ILD患者更易出现发热、干咳、呼吸困难、肌肉疼痛、肌无力、velcro啰音、雷诺现象等.结论:DM合并ILD发生率高,临床特征及胸部影像学具有多样性,肿瘤相关抗原CA153、CA125血清水平可以考虑作为DM合并ILD诊断及预后判断的血清学指标.

  •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疗效

    作者:王琴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3例老年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呼吸功能、运动、营养、心理等康复护理,并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后,患者干预前、后6 m in步行试验及肺功能监测指标比较结果显示,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步东;吕平欣;吕岩;贺伟;李成海;王东坡;李多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对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以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为主要征象的112例患者的MSCT资料.以5mm层厚的常规CT扫描重建为1.25mm的薄层图像,以1.25mm层厚的薄层CT行冠状面多平面重建(MPR)和大密度投影(MIP),比较4种图像对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和胸膜下透亮带的显示率. 结果 112例患者的4组CT图像中,常规CT、薄层CT、MPR和MIP判定为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分别为101例(90.2%)、105例(93.8%)、105例(93.8%)和111例(99.1%),MIP对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的显示率高于常规CT(χ2=10.00,P=0.002)、薄层CT(χ2=6.00,P=0.031)和MPR(χ2=6.00,P=0.031).常规CT、薄层CT、MPR和MIP发现胸膜下透亮带分别为65例(58.0%)、62例(55.4%)、81例(72.3%)和84例(75.0%),MIP对胸膜下透亮带的显示率高于常规CT(χ2=19.00,P<0.01)和薄层CT(χ2=22.00,P<0.01),MPR对胸膜下透亮带的显示率也高于常规CT(χ2=16.00,P<0.01)和薄层CT(χ2=19.00,P<0.01). 结论 在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的MSCT诊断中,MIP图像有助于明确判定病变是否存在,MIP和MPR重建图像有助于显示胸膜下透亮带,对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115例结核性毁损肺的耐药分析及临床特点

    作者:蔡宝云;初乃惠;康万里;郑素华;李琦

    目的 分析结核性毁损肺耐药情况及临床特征,为耐药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住院的结核性毁损肺患者115例的耐药分型、耐药的分布、病变部位情况、结核性毁损肺病程与耐药关系、耐药结核性毁损肺是否规律治疗情况、及肺内临床表现与耐药关系进行分析.并对结核性毁损肺耐药的60例患者,分为病程>5年、1年<病程≤5年和病程≤1年的3组,对病程与耐药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统计.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5例结核性毁损肺中,耐药60例,非耐药55例.结核性毁损肺耐药率为52.2%.在60例耐药的结核性毁损肺中,单耐药3例,占5.0%;多耐药15例,占25.0%;耐多药(MDR-TB) 29例,占48.3%;广泛耐药(XDR-TB) 13例,占21.7%.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广泛耐药比较,耐多药易发生毁损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2.933,P<0.001).在60例耐药患者中,抗结核药物中易发生耐药的是利福喷丁 (Rft),占90.0%(54/60),其余依次为RFP(占86.7%,52/60)、INH(占71.7%,43/60)、S(占68.3%,41/60)、Lfx(占53.3%,32/60)、丙硫异烟胺(Pto)(占40.0%,24/60),其中卷曲霉素(Cm)和Ofx耐药低[占10.0%(6/60)和13.3%(8/60)].60例耐药患者病程与耐药关系:病程≤1年与其他比较易发生耐药,病程>5年(4例)、1年<病程≤5年(14例)和病程≤1年(42例).3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8.800,P<0.001,耐药肺结核可能在短时间内(1年内)发生毁损肺,治疗耐药肺结核的关键是第一年.结核性毁损肺耐药患者,不规律治疗易发生耐药规律治疗17例(28.3%),不规律治疗43例(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67,P<0.05).结论 结核性毁损肺耐药情况较为严重,耐药患者以耐多药多见,结核性毁损肺耐药的患者耐药率高与毁损肺本身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

  • 结核性毁损肺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蔡宝云;张金福;初乃惠;康万里;郑素华;梁清涛;李琦

    目的 分析结核性毁损肺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避免毁损肺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住院的结核性毁损肺患者100例和同期非毁损肺的肺结核患者100例进行比较.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用药是否规律、耐药情况、肺内感染情况、肺病变数量、合并症、咯血、脓胸及是否有呼吸衰竭等相关因素做统计分析.结果 在单因素中,结核病病程(x2=84.040,P<0.001)、耐药(x2=53.107,P<0.001)、是否发生呼吸衰竭(x2=11.753,P=0.001)、血红蛋白计数(Hg)(x2=12.106,P=0.001)、是否有肺内感染(x2 = 8.036,P=0.005)、咯血(x2=11.293,P=0.001)、是否排菌(x2=8.413,P=0.035)、有无脓胸发生(x2=13.211,P<0.001),以及病变数量(x2=22.917,P<0.001)是结核性毁损肺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规律治疗(x2=25.149,P<0.001)、有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x2=5.647,P=0.017)、血清白蛋白(ALB)(x2=6.650,P=0.010)亦是结核性损毁肺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分析中:病程长短[Waldx2=24.47,P<0.01,OR=3.81(95%CI:2.24~6.64)]、耐药[Waldx2=20.09,P<0.01,OR=27.11(95%CI:6.40~114.79)]、合并症[Waldx2=9.76,P<0.01,OR=4.88 (95%CI:1.81~13.20)]是结核性毁损肺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g[Waldx2=3.95,P=0.050,OR=0.38(95%CI:0.14~0.99)]、是否排菌[Waldx2=4.68,P=0.030,OR=0.61(95%CI:0.39~0.95)]、肺病变数量[Waldx2=5.08,P=0.020,OR=26.53 (95%CI:1.54~458.52)]也是结核性毁损肺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性毁损肺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避免结核性毁损肺的发生要进行早期整体综合治疗.

  • 局限性肺实变病灶的CT表现特点分析

    作者:周震;吕岩;谢汝明;周新华;贺伟;徐金萍

    目的 分析局限性肺实变病灶的CT影像特点,以提高CT诊断与鉴别诊断局限性肺实变病灶的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96例经CT引导下病变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CT表现为局部肺实变的影像学资料.对所有患者的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结果 (1)病变分布:表现为多发肺段和单发肺段,在多发肺段分布中,肺结核22例(22/36)、肺癌5例(5/20)、肺淋巴瘤5例(5/8)、肺真菌病9例(9/15)及机化性肺炎2例(2/17);在单发肺段分布中:肺结核14例(14/36)、肺癌15例(15/20)、肺淋巴瘤3例(3/8)、肺真菌病6例(6/15)及机化性肺炎15例(15/1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61,P<0.01);不同病种病变分布之间进行比较,肺结核及机化性肺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48,P<0.005).(2)病变的形态:表现为段性实变和亚段性实变.在段性实变中,肺结核30例(30/36)、肺癌9例(9/20)、肺淋巴瘤5例(5/8)、肺真菌病5例(5/15)及机化性肺炎5例(5/17);在亚段性实变中,肺结核6例(6/36)、肺癌11例(11/20)、肺淋巴瘤3例(3/8)、肺真菌病10例(10/15)及机化性肺炎12例(12/1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62,P<0.01);不同病种病变形态之间进行比较,发现肺结核组分别与肺癌、肺真菌病、机化性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936、12.295及14.970,P值均<0.005).(3)主体病变支气管气像:在主体病变呈现支气管气像的患者中,肺结核31例(31/36)、肺癌12例(12/20)、肺淋巴瘤7例(7/8)、肺真菌病12例(12/15)及机化性肺炎5例(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36,P<0.01);其中机化性肺炎分别与肺结核、肺真菌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039、8.189,P值均<0.005).(4)病变强化:在所有患者经过CT增强扫描后发现,肺结核22例(22/36)、肺癌20例(20/20)、肺淋巴瘤8例(8/8)、肺真菌病12例(12/15)及机化性肺炎14例(14/17)的病灶出现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95,P<0.01);其中肺结核与肺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70,P<0.005).(5)主体病变的周围病变:在肺结核34例(34/36)、肺癌2例(2/20)、肺淋巴瘤6例(6/8)、肺真菌病15例(15/15)及机化性肺炎11例(11/17)的主体病变外周出现周围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67,P<0.01);其中肺癌组与肺结核、机化性肺炎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9.933、7.968,P值均<0.005).(6)CT影像诊断符合率:与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结果相比较,5组患者诊断符合率在50.0%~80.6%之间.结论 局限性肺实变的病变分布、形态、支气管气像、主体病变外周围病灶及病变主体强化等CT影像特点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肺结核后空洞内继发曲菌球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郑闽莉;汤春梅;肖海浩;刘伟光;方琼;谢艺开;张言斌

    目的 比较研究经支气管镜介入清除和手术切除肺结核后空洞内继发曲菌球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83例肺结核后空洞内继发曲菌球感染患者住院治疗时间、治疗费用、治疗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 183例患者,126例接受经支气管镜介入清除治疗,57例接受手术切除治疗,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9 d和46 d,平均治疗费用分别为26 535元和50 296元,手术切除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程度较重,但手术切除治疗彻底、复发率较低.结论 对肺结核后空洞内继发曲菌球患者,经支气管镜介入清除治疗可以得到较彻底有效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少且轻微,治疗费用较手术明显减少,在手术风险大、肺功能储备少或不愿接受手术较大损伤的患者,支气管镜介入清除治疗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 74例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郭新美;荣学东;马秀丽

    目的探讨山东省结核防治医院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4年9月间山东省5家结核病防治医院临床细菌培养及鉴定获得的真菌感染病例74例并进行分析.结果74例真菌感染中致病菌以念珠菌居多,其中白色念珠菌52例,占70.3%;光滑念珠菌9例,占12.2%;热带念珠菌5例,占6.8%;克柔念珠菌3例,占4.1%.另外还有少数近平滑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及隐球菌、曲霉菌、毛霉菌.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据菌落颜色判定菌种并通过ROSCO纸片扩散法,在规定时间内测定抑菌圈的直径,确定真菌菌株的敏感(S)、中介(Ⅰ)与耐药(R)情况.以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及酮康唑为对照药物,白色念珠菌敏感性较好,克柔念珠菌耐药率相对较高.感染的诱发因素多与应用抗生素和激素有关.结论肺结核较易继发真菌感染,应加强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规范应用,以减少真菌感染及其耐药率的发生,有利于结核病控制及减少死亡.

  • 80例老年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进升;余荣深;王福生;陈宇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入院时常规真菌检测.对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基础疾病、病原菌分类、药敏状况及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病史长,均有基础疾病,均用过抗生素.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70%且耐药率低.随着肺内病变的增多,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增加,以肺内病变占据≥3个肺野多见(占75%).真菌感染易发生在病变以纤维化为主的肺结核患者(占80%).结论 老年肺结核较易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应加强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规范应用,以减少真菌感染及其耐药率的发生,有利结核病控制及减少死亡.

  • 40例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治

    作者:张少俊;范琳

    目的 通过分析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治策略.方法 从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有收治入院的2765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中筛查出并发NTM肺病的患者40例,记录其全程的治疗情况,对其耐药类型、并发症、影像学特征、治疗特点、转归及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占所有耐药肺结核的1.4%,其中初始耐药患者11例,获得性耐药患者29例,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32例;并发肺部基础疾病患者37例(92.5%),其中支气管扩张常见(37例);影像学特征为肺部病灶广泛、常伴右肺中叶及左肺舌叶的支气管扩张,常伴空洞者25例(62.5%),产生毁损肺者13例(32.5%);治愈及痰菌阴转者仅15例(37.5%).给予姑息治疗患者长期排菌但病灶稳定者17例(42.5%),病灶进展痰菌阳性者3例,失访4例,大咯血死亡1例.结论 具有毁损肺及支气管扩张的耐药肺结核在治疗中应警惕并发NTM肺病可能,具有空洞及支气管扩张的NTM肺病者疗效不佳时,应充分注意是否并发耐药肺结核,两病并发时患者痰菌阴转率低、治疗难度大,姑息治疗应得到充分重视.

  • 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蔡宝云;李琦;操敏

    目的 了解继发性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2006年期间508例继发性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菌株类型、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 1.继发性肺结核无论单一真菌感染还是混合感染,均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多见(分别为62%和72%).2.继发性肺结核无论单一真菌感染还是混合感染,均以高龄(分别为49%和55%)和长病程(分别为56%和65%)为多见.3.无论单一真菌感染还是混合感染,随着肺内病变的增多,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增加,以肺内病变占据>3个肺野多见,分别为61%和75%.真菌感染易发生在病变以纤维化为主的肺结核患者,分别为69%和75%.4.无论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合并单一真菌感染还是混合感染,肺内可闻及啰音者不足5%.体温超过38℃10%以下.结论 继发性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菌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高龄、病程长、病变重的患者是主要好发人群,多数患者临床特征不典型.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诊断的价值

    作者:黄艳君;谭耀驹;蔡杏珊;刘燕文;竺澎波

    目的 评估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在诊断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与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间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患者214例,共分3组:PTB组87例,NTM肺病组70例和其他肺部疾病组57例.应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试剂盒进行r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菌种特异性分泌蛋白: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和培养分泌蛋白10(CFP-10)的免疫反应情况.结果 T-SPOT.TB结果显示87例肺结核患者77例阳性(阳性率88.51%),70例NTM肺病患者16例阳性(阳性率22.86%),57例其他肺部疾病患者13例阳性(阳性率为22.81%),PTB组T-SPOT.TB阳性率明显高于NTM肺病组(X2=69.23,P<0.01)和其他肺部疾病组(X2-63.4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NTM肺病组和其他肺部疾病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0,P=1.00).结论T-SPOT.TB可快速辅助诊断肺结核和NTM肺病.

  • 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特征分析

    作者:过丽芳;贺伟;王仁贵;李成海;周新华;吕岩;周震;王东坡;赵春生;邱万成

    目的 探讨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特征,并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菌学,以及临床确诊的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CT表现特征,根据并发真菌感染的种类将患者分为曲霉菌组(61例)、念珠菌组(48例)、隐球菌组(3例),总结比较组间CT表现特征.结果 肺结核并发常见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曲霉菌组54.4%(61/112)、念珠菌组42.9%(48/112)、隐球菌组2.7%(3/112).其中曲霉菌组与念珠菌组比较,各项临床症状(咳嗽、咯痰、发热、咯血丝痰、胸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的CT表现常见斑片影96例(85.7%)、结节影95例(84.8%)、空洞影93例(83.0%)、树芽征改变74例(66.1%)、磨玻璃样密度影60例(53.6%).念珠菌组与曲霉菌组肺部感染病灶累及肺叶较广,且曲霉菌组累及3个肺叶以上者(98.0%,47/48)明显多于念珠菌组(80.3%,4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P=0.005).曲霉菌组在斑片影(93.4%,57/61)、空洞影(93.4%,57/61)、磨玻璃样密度影(63.9%,39/61)表现上较念珠菌组(77.1%,37/48;72.9%,35/48;39.6%,19/48)多见,而念珠菌组以树芽征(79.2%,38/48)、段性或大叶性实变影(39.6%,19/48)较曲霉菌组(59.0%,36/61;3.3%,2/61)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6,P=0.014;χ2=8.60,P=0.003;χ2=6.40,P=0.011;χ2=5.00,P=0.025;χ2=22.76,P=0.000).曲霉菌组中93.4%(57/61)的感染者可见曲菌球表现,其中37例为典型曲菌球.隐球菌组仅3例,均可见结节影,多位于胸膜下,且1例结节内可见内壁光滑的空洞.结论 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有一定CT表现特征,CT扫描显示的图像特征有助于提示真菌感染的可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社区获得性快生长型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58例临床分析

    作者:褚海青;李惠萍;何国钧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快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86年1月至1997年12月间痰抗酸杆菌培养阳性3 907例中,经菌型鉴定证明为快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Runyon分类法,感染Ⅳ型偶然分枝杆菌38例,龟分枝杆菌20例.男39例,女17例,病程8 ~40年.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白粘痰、咯血、发热.X线胸片两侧受累者60.3%,左侧24.1% ,右侧15.5%.对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丙硫异烟胺耐药率很高,对卡那霉素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快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病程长,症状不特异,耐药率高,抗结核治疗疗效差.

  • 低剂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作者:田葵;沙晋璐;余辉山

    目的 评估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本院行肺部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的200例患者根据就诊顺序依次进行编号后,用SPSS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后将单数纳为常规剂量组,双数纳入低剂量组,两组均为100例.低剂量组患者行低剂量CT扫描(30 mA,3mm重建层厚)并穿刺,常规剂量组行常规剂量CT扫描(150 mA,3mm重建层厚)并穿刺.两组患者经过常规消毒穿刺,取组织样品送病理检查后,分别比较各组在辐射剂量[指标为CT吸收剂量加权指数(CTDIw)、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图片质量(对图像的肺窗及纵隔窗分别进行盲法判断,分为1~4分,评分>2分视作图像可接受,适合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及病理检查准确率方面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辐射剂量方面,CTDIw:低剂量组为1.48 mGy,常规剂量组为7.38 mGy;DLP:低剂量组为(11.52±1.72) mGy×cm,常规剂量组为(67.25±4.69)mGy× 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6,P<0.05);在图片质量方面,两组在图像质量可接受性方面均为100.0%(所有患者评分均>2分);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8.0%(98/100)和99.0%(99/100),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x2=0.00,P>0.05).关于病理检查诊断准确率及误诊率,低剂量组及常规剂量组分别为82.8%(82/99)、13.7%(13/95)和89.8%(88/98)、8.3%(8/96),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诊断准确率=2.02,x2误诊率=1.39;P值均>0.05).结论 低剂量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大大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为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明确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此具有高度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6390 条记录 1/320 页 « 12345678...3193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