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泪道阻塞患儿CT泪囊造影前的护理配合

    作者:全晓杰;张诚玥

    目的 探讨CT泪囊造影前的护理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儿在造影前水合氯醛口服给药后直接向泪道中注入48%碘化油造影剂镇静显影效果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干预组患儿改为水合氯醛灌肠给药及造影前冲洗泪道.结果 干预组患儿的镇静效果及造影的显影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护理工作通过我们的观察及调整,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两种方法治疗鼻泪管阻塞疗效比较

    作者:王丽华

    目的 比较单纯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和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后糜蛋白酶液冲洗泪道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 对81例患者分别进行单纯鼻泪管支架植入术与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后糜蛋白酶液冲洗泪道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溢泪溢脓及泪道通畅情况.结果 单纯鼻泪管支架植入术组在术后第6个月有4例出现再次阻塞,手术成功率为89.5%;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后糜蛋白酶液冲洗泪道组未见任何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后糜蛋白酶液冲洗泪道的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泪器阻塞 治疗
  • 经鼻内镜泪囊窝造口自体组织移植泪道再造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徐卫鸿;陶海;韩毳;赵杰;高春华

    总结了54例(57眼)经鼻内镜泪囊窝造口唇黏膜移植泪道再造术惠者的护理.本组术后出现鼻出血4例(4眼),急性细菌性结膜炎1例(1眼),2例(2眼)自行意外拔除泪道支架管,经及时处理,均未影响治疗效果.3例(3眼)由于支架管下移致再造口狭窄,2例(2眼)发生再造的泪道阻塞,后经泪道疏通扩张并再次置管治疗,终治愈.

  • 观察鼻泪道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道阻塞的近期及中期疗效

    作者:陆文

    目的:探讨鼻泪道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道阻塞的近期及中期疗效。方法:对120例(166只眼)鼻泪道阻塞患者行鼻泪道支架植入术,在逆行扩张鼻泪道后,植入特制的鼻泪道支架,并在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数字减影泪道造影检查,然后分析其疗效。结果:166只眼中,成功植入支架160只眼,手术成功率为96.4%;术后随访3个月,有效率为98.8%(164只眼);1年随访有效率为100%,总有效率高达90.96%(151只眼)。结论:鼻泪道支架植入术对局部解剖结构无影响,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和开创性治疗鼻泪道阻塞的方法。

  • 泪囊鼻腔吻合术中暴露Rosenmüller瓣治疗难治性鼻泪管阻塞

    作者:王旻;王思祁;张杰;李明武;邢志敏;袁晓培;李辉;刘燕;耿聪俐

    目的 探讨在进行泪囊鼻腔吻合手术(dacryorhinocystostomy,DCR)术中暴露Rosenmüller瓣来治疗难治性鼻泪管阻塞的可行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难治性鼻泪管阻塞拟行DCR手术的患者36例(47眼),包括置管后复发13例(15眼),小泪囊18例(26眼),DCR术后复发(鼻内及鼻外DCR各1例)2例(2眼),功能性鼻泪管阻塞1例(2眼),泪囊黏液囊肿1例(1眼),外伤性鼻泪管阻塞1例(1眼).术中尽量扩大骨窗并暴露Rosenmüller瓣,如果泪囊太小且Rosenmüller瓣狭窄则一期植入泪道引流管,合并慢性鼻-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同期进行内镜鼻窦手术及鼻中隔矫正手术.术后行泪道冲洗、布地奈德喷鼻剂喷鼻治疗,随访时根据患者症状是否改善、泪道冲洗的通畅程度以及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口的开放状态对DCR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随访3~36个月,32例(42眼)治愈,治愈率89.4%(42/47眼),1例(1眼)有效,有效率2.1%(1/47眼),总有效率91.5%(43/47眼),4例(4眼)无效,无效率8.5%(4/47眼).其中合并慢性鼻-鼻窦炎同期行内镜鼻窦手术4例、合并鼻中隔偏曲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所有病例均未出现眶壁损伤、大出血、脑脊液鼻漏、继发鼻-鼻窦炎、泪道泵功能受损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难治性鼻泪管阻塞的患者,在行DCR手术中充分暴露Rosenmüller瓣可以明显提高手术疗效,安全可靠,该方法具有并发症少,无颜面部瘢痕等优点,是治疗难治性鼻泪管阻塞的一种理想治疗手段.

  • 鼻腔逆行植入导管与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比研究

    作者:文勇;白美春

    目的 评价鼻腔逆行植入硬膜外麻醉导管手术与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效果,探讨鼻腔逆行植入导管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照观察鼻腔逆行植入硬膜外麻醉导管术与鼻腔泪囊吻合术的疗效、手术操作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疗效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7),鼻腔逆行植管手术操作时间显著短于鼻腔泪囊吻合术(P<0.05),且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鼻腔逆行植入硬膜外麻醉导管手术与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效果相近,但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

  • 鼻眶筛骨折性泪道阻塞及其与骨折类型的关系

    作者:肖彩雯;范先群;傅瑶;周慧芳;林明;计菁

    目的 探讨鼻眶筛(NOE)骨折后泪道的阻塞情况,分析泪道阻塞与骨折类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NOE骨折患者的泪道阻塞情况.依据Markowitz的NOE骨折分类方法对所收集患者的骨折进行分类;结合临床表现、泪道检查和泪囊造影评估泪道情况,比较骨折后泪道各部位阻塞的发生率;分析泪道阻塞与骨折类型的关系.结果 101例NOE骨折患者中63例发生泪道阻塞,其中鼻泪管阻塞39例(61.90%),泪小管阻塞12例(19.48%);泪囊缺损7例(11.11%),泪小点闭锁或缺失5例(7.94%).Ⅰ型NOE骨折患者16例,泪道阻塞的发生率为25%,Ⅱ型骨折37例,泪道阻塞率为54.05%,Ⅲ型骨折48例,泪道阻塞率高达81.25%.结论 泪道阻塞是NOE骨折的常见临床表现,其中鼻泪管骨折是泪道阻塞的常见原因,不同类型NOE骨折泪道阻塞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筛骨 骨折 泪器阻塞
  • CT泪道逆行插管造影检查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婷婷;陶海;韩毳;王朋;白芳;张健

    目的 探讨CT泪道逆行插管造影检查法用于无法实施常规泪道造影检查的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武警总医院眼科泪器病中心诊治的泪囊前泪道阻塞性疾病(包括泪点、泪小管、泪总管的阻塞)患者54例(75只眼),包括:上下泪小点闭锁3例(5只眼)、上下泪小管阻塞15例(24只眼)、泪总管阻塞18例(28只眼)、陈旧性上下泪小管断裂18例(18只眼),均应用0°、30°耳内镜镜头经鼻观察鼻泪管下口,选取鼻泪管下口开放者65只眼,按照仰卧位头后仰角度不同,将患者分成头后仰角度10°、20°、30°和40°共4组,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将患者分配入不同的体位检查组,分别包括15只眼、17只眼、17只眼、16只眼.在内镜辅助下,将硬膜外麻醉导管插入前段弯曲的钝头插管导引针,随后将其插入患眼鼻泪管下口,之后将硬膜外麻醉导管继续插入鼻泪管6 mm,以此为插管成功标准.测量成功者插管导引针弯曲部分长轴与插管导引针长轴之间的夹角(θ),记录每组插管成功的例数.对插管成功者(44只眼),经硬膜外麻醉导管注入造影剂(安射力),按相同体位立即行泪道CT.观察CT泪道造影图像特点,并与手术中探查结果比较.结果 65只眼鼻泪管下口开放者,插管成功44只眼.头后仰10°组(15只眼)、头后仰20°组(17只眼)、头后仰30°组(17只眼)、头后仰40°组(16只眼),插管成功例数分别为4只眼、15只眼、13只眼、12只眼,各组获得治疗成功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6.67%、88.24%、76.47%、75.00%(x2=15.81,P=0.0012).Scheffe法进行各组之间插管成功率比较,头后仰10°组插管成功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后仰20°组、头后仰30°组、头后仰40°组之间插管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成功者θ角范围在93.2°~120.5°之间,平均值108°,θ多分布在104°~115°之间.44只眼插管成功者,注入造影剂行CT检查显示:38只眼CT图像上显示泪道内有造影剂滞留,CT泪道造影结果与术中探查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CT泪道逆行插管造影检查法适用于鼻泪管下口开放的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的术前检查,为此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实用、安全.其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鼻泪管下口形态、患者体位以及插管导引针前段弯曲角度.

  • 泪道内镜下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初步观察

    作者:黄渝侃;王智;陈玮;张明昌;陈飞

    目的 探讨泪道内窥镜对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泪道激光和微型电钻对阻塞部位的探通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2006年9至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眼科对89例(104只眼)上泪道阻塞(包括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PSCO)与鼻泪管阻寒(NLDO)的患者于局部麻醉下使用泪道内镜进行泪道检查,了解泪道黏膜和阻塞情况,针对阻塞部位进行激光或微型电钻处理,泪道冲洗通畅后,注入0.3%妥布霉素+0.1%地塞米松眼膏.术后随访9~12个月,观察疗效与并发症,比较激光与微型电钻对不同阻塞部位治疗的效果和应用特点.疗效与并发症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89例患者的泪道阻塞状况和部位均能被有效观察.术中泪道阻塞再通率为100.00%(104/104),术后随访治愈率78.85%(82/104).PSCO和NLDO治愈率分别为77.78%(42/54)、80.00%(40/50)(χ2=0.077,P=0.782).激光和微型电钻治愈率分别为80.43%(37/46)、77.59%(45/58)(χ2=0.125,P=0.724).泪道激光治疗PSCO、NLDO治愈率分别为89.66%(26/29)、64.71%(11/17)(χ2=4.239,P=0.040),微型电钻治疗PSCO、NLDO治愈率分别为64.00%(16/25)、87.88%(29/33)(χ2=4.664,P=0.031).激光治疗组和微型电钻治疗组术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87%(5/46)、55.17%(32/58)(χ2=21.969,P=0.000),激光治疗组和微型电钻治疗组术中眼睑水肿发生率分别为4.35%(2/46)、6.90%(4/58)(χ2=0.017,P=0.896).结论 泪道内镜能在直视下对泪道阻塞性疾病进行精确观察和针对性治疗.针对不同阻塞部位选择不同治疗方法将有助于提高患者手术效果.

  • 磁共振水成像和泪道内镜检查在泪道阻塞性疾病诊疗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项楠;刘荣;张思静;胡维琨;詹新媛;罗班;艾涛

    目的 评价泪道磁共振水成像(LMRH)和泪道内镜检查对泪道阻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武汉同济医院行LMRH检查的59例溢泪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采集的三维T2加权图像(T2WI)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大强度投影(MIP)后处理,观察泪囊大小、黏膜改变及鼻泪管阻塞平面位置;以泪道冲洗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LMRH在泪道阻塞性疾病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及两种方法之间的一致性另外,有22例患者在LMRH检查后半个月内行泪道内镜检查,其结果与LMRH影像表现进行对照分析.根据LMRH及泪道内镜结果,确定患者治疗方案.结果 根据泪道冲洗结果,59例(78只眼)患者中,泪小管阻塞2只眼(2.6%),鼻泪管狭窄8只眼(10.3%),单纯鼻泪管阻塞24只眼(30.8%),鼻泪管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44只眼(56.4%).另外40只眼为阴性对照组.LMRH与泪道冲洗两种方法诊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63 (P=0.026).MRD诊断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敏感性为97.4%,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5.2%.根据40只对照组眼,测得泪囊大横截面积均值为(10.9±0.4) mm2.所有患眼中有22只眼行泪道内镜检查,内镜下所见与LMRH诊断结果相符,泪道内病变显示较LMRH更加清晰、直观,而LMRH在显示泪囊大小、泪道管壁厚度、泪道较大异物及泪道周围组织病变时有其独特优势.根据LMRH及泪道内镜结果,泪小管阻塞(2只眼)、鼻泪管狭窄(8只眼)、单纯鼻泪管阻塞(20只眼)行泪道疏通和置管术,单纯鼻泪管阻塞(4只眼)行泪道内镜下注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中,38只眼行经鼻泪囊鼻腔造口术,6眼行泪道置管取出和经鼻泪囊鼻腔造口术.结论 LMRH是一种无创的、可靠的泪道阻塞检查方法,能较好显示泪囊大小、泪道黏膜厚度及泪道周边软组织情况,与泪道内镜检查互为补充,可指导泪道阻塞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 泪道插管术与球囊管扩张术治疗探通无效的先天性鼻泪道阻塞患者的比较研究

    作者:胡曼;吴倩;樊云葳;曹文红;蔺琪;于刚

    目的 比较泪道插管术与球囊管扩张术治疗探通无效的先天性鼻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性研究.对189例(245只眼)在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泪道探通无效的先天性鼻泪道阻塞的患儿,用随机数表发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泪道插管术(121只眼)及球囊管扩张术(124只眼).患儿年龄范围是6~48个月(平均年龄18个月),随访11个月,治疗成功定义为泪道冲洗通畅;结膜囊无分泌物、无流泪等症状,荧光染料消失试验(FDDT试验)0级或1级.根据年龄(<24个月,≥24个月)、泪道阻塞类型等冈素分别进行分组观察与分析,同时统计手术并发症. 计算泪道插管术与球囊管扩张术手术治愈率之比,并估计其置信区间;同时计算根据年龄及泪道阻塞类型分组后的两手术治愈率之比,并估计其置信区间.结果 121只眼行泪道插管术组,治愈率为87.6%(106/121),124只眼行球囊管扩张术,治愈率为90.3% (112/12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值为0.971;95%CI为0.879~1.071);在<24个月患儿组中97只眼行泪道插管术,治愈率为89.7%(87/97),99只眼行球囊管扩张术,治愈率为91.9%(91/9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值为0.976;95%CI为0.590~0.956);在≥24个月患儿组中24只眼行泪道插管术,治愈率为79.1%(19/24),25只眼行球囊管扩张术,治愈率为84.0%(21/2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值为0.942;95%CI为0.813~1.387);在单纯性泪道阻塞组中,87只眼行泪道插管术,治愈率为96.5%(84/87),88只眼行球囊管扩张术,治愈率为93.1%(82/8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值为1.036;95%CI为0.967~1.105);在复杂性泪道阻塞中34只眼行泪道插管术,治愈率为64.7%(22/34),36只眼行球囊管扩张术,治愈率为86.1%(31/3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值为0.751;95%CI为0.590~0.956).泪道插管术后有59只眼出现并发症,球囊扩张术后2只眼出现并发症.结论 泪道插管术与球囊管扩张术治疗探通无效的先天性鼻泪道阻塞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异,对于复杂性鼻泪道阻塞,球囊管扩张术比洲道插管术效果更好;在手术安全性以及操作便利性方面,球囊管扩张术更具优势.

  • Ritleng泪道插管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于刚;胡曼;吴倩;曹文红;樊云葳;蔺琪;刘雯

    目的 探讨Ritleng泪道插管手术治疗泪道探通无效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CNLDO)的疗效及影响治愈率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8年2月至2009年10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眼科行Ritleng泪道插管术治疗的CNLDO患儿的临床资料546例(616只眼),平均年龄11个月,随访6~17个月.分析年龄、泪道探通次数以及鼻泪管阻塞类型对患者治愈率的影响,同时对术中出血、水肿、假道形成等并发症进行总结.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及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16只眼中544只眼达到治愈标准,总治愈率为88% (544/616).在≥6且<12个月,≥12且<24个月,≥24且<36个月,≥36且<48个月以及≥48个月这5个年龄组中,治愈率依次为96%( 94/98)、94% (244/260)、87%( 104/119)、77%( 58/75)、69% (44/64)(R=-0.98,P=0.003);在进行过1次探通、2次探通以及2次以上探通的3个组中,治愈率分别为:95% (291/304)、89% (163/184)、70% (90/128)(R=-0.99,P=0.050);在单纯膜性鼻泪管阻塞类型中,治愈率为92% (343/374),复杂性鼻泪管阻塞类型中治愈率为83% (201/242)(P=0.000).主要并发症包括8只眼(1%)出现泪小点裂伤;14只眼(2%)出现假道形成,18只眼(3%)硅胶管脱出.结论 Ritleng泪道插管手术对于探通无效的CNLDO患儿有较好的疗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治愈率随年龄增长、探通次数的增加有明显下降趋势,单纯膜性鼻泪管阻塞较复杂性鼻泪管阻塞治愈率更高.

  • 泪道内镜下环钻术治疗复发性上泪道阻塞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代慧;张晓俊;柯秀峰;李苏梅

    目的 探讨在泪道内镜下行环钻术治疗复发性上泪道阻塞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67例(73只眼)复发性上泪道阻塞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局部麻醉后在泪道内镜下通过检查确定阻塞性质和部位,然后采用微型环钻清除泪道阻塞物并置人硅胶管治疗,拔管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3~5个月,73只眼均顺利拔管.其中51只眼(69.86%)治愈,即无流泪,泪道冲洗通畅;19只眼(26.03%)好转,即轻微流泪,泪道冲洗通,但不畅;3只眼(4.11%)无效,即仍流泪,泪道冲洗不通.有效率为95.89%(70/73).且上下泪小管阻塞合并鼻泪管阻塞的有效率低于单纯下泪小管阻塞或泪总管阻塞.结论 泪道内镜下环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复发性上泪道阻塞的手术,可明显提高治疗复发性上泪道阻塞的成功率.

  • 鼻泪道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道阻塞

    作者:肖满意;蒋幼芹;张子曙

    目的观察鼻泪道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道阻塞的近期及中期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136只眼)鼻泪道阻塞患者行鼻泪道支架植入术,经逆行扩张鼻泪道后植入特制的鼻泪道支架,并于手术前后行数字减影泪道造影检查,分析其疗效.结果 136只眼中,成功植入支架132只眼,手术成功率为97.1%.术后随访3个月,有效率为99.2%;1年随访有效率为91.4%.并发症包括支架植入失败、术中活动性出血及术后支架阻塞等.结论鼻泪道支架植入术不改变局部解剖结构,是一种简单、安全及有效治疗鼻泪道阻塞的新方法.

  • 新型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

    作者:张敬先;邓宏伟;颜波;尹红;黄一涛;廖素华;降丽娟

    目的 探讨新型泪道逆行置管术的临床效果及其特点等.方法 选择在门诊治疗的鼻泪管阻塞及合并慢性泪囊炎患者,在局部麻醉下用泪道探通导引针将泪道引流管从鼻泪管下口置入泪道.术后治疗中观察引流管的位置、洁净度、溢泪及泪囊分泌物性状和被引流排出情况等,2~4周后拔管.按治疗后随诊时间的长短分组:(1)A组:统计1997年5月至2001年12月,深圳市中医院眼科治疗3年以上患者521例(613只眼),作为远期治疗效果观察组;(2)B组:统计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深圳市眼科医院治疗0.5至1.5年的381例患者(411只眼),及同期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眼科治疗的5例患者(6只眼),共386例患者(417只眼),作为近期治疗效果观察组.运用卡方检验对两组间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一般1周左右泪道冲洗通畅;2~3周溢泪症状消除;1~3周泪囊分泌物被引流排除干净,但个别患者黏液性分泌物持续3个月,予二次置管,二次置管治愈率为92.3%(23/26).治愈率:A组为84.5%,B组为88.2%.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麻醉可导致短时间的患者复视和不适感,未见并发症.结论 新型泪道逆行置管术,操作安全简便,基本无创伤,手术预后好,可作为治疗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的方法.(中华眼科杂志,2007,43:806-809)

  • 球囊管扩张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泪道阻塞的临床观察

    作者:于刚;胡曼;吴倩;曹文红;樊云葳;蔺琪;刘雯

    目的 观察球囊管扩张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手术方法、疗效与并发症.方法 前瞻性研究.2008年5月至2009年10月,对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的31例(50只眼)泪道探通、插管和激光术后失败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进行全身麻醉下鼻泪管球囊管扩张术,探针经泪小管探通直至鼻泪管,顺行插入尾端带有球囊的导管探针,进行鼻泪道球囊管扩张.手术前后进行症状评估、荧光染料消失试验以及泪道冲洗检查,同时对术中出血、水肿、假道形成等并发症进行观察与分析.随访时间为术后4~17个月.结果 50只眼中44只眼治愈,总成功率为88.0%(95%CI 85.5%~96.9%),荧光染料消失试验40只眼(80.0%)显示为1级或0级.主要术中并发症有10只眼(20.0%)鼻腔少量出血,有2只眼(4.0%)出现泪小点裂伤.结论 球囊管扩张术是一种便捷、安全、有效,不破坏局部解剖结构的新型儿童泪道手术方法,可用于泪道探通、插管或泪道激光手术失败后的儿童先天性泪道阻塞治疗.

  • 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是否将被淘汰

    作者:李冬梅;丁静文

    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DCR)长期被认为是临床治疗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的金方法.然而近年来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在鼻眼相关疾病手术中的应用,鼻内镜下经鼻DCR取代外路DCR似乎成为一种趋势.鼻内镜下DCR的优点在于可避免皮肤切口瘢痕和可同时处理鼻部病变等,但是其存在长期成功率相对较低、对术者技术水平要求高、学习曲线长、手术设备昂贵、手术费用高等缺点.因此,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对手术的接受程度、术者的手术经验以及可利用的手术资源来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历经近百年实践检验的外路DCR仍然具有经鼻DCR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应该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

  • 泪道激光成形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疗效分析

    作者:包伟光;杨成明;腾利;蓝吉吉

    目的 探讨泪道激光成形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 对103例泪道阻塞患者行泪道激光成形联合硅胶管置入术,分别于术后1个月及3个月记录手术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术后1个月泪小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79.1%(34/43),鼻泪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76.9%(20/26),泪小管并鼻泪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77.8%(14/18),泪总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77.8%(7/9),慢性泪囊炎治疗有效率为57.1%(4/7),其中慢性泪囊炎治疗有效率与其他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泪小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97.7%(42/43),鼻泪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96.2%(25/26),泪小管并鼻泪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88.9%(16/18),泪总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88.9%(8/9),慢性泪囊炎治疗有效率为71.4%(5/7),慢性泪囊炎治疗有效率与泪小管阻塞和鼻泪管阻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泪道激光成形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出血少、术后面部不留瘢痕等特点,作为一种泪道阻塞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改良性电射频泪道浚通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效果分析

    作者:徐晓玲;胡艳;孙鹏燕;高淑芳

    探讨改良性电射频泪道浚通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对64例(82只眼)泪道阻塞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恢复情况.总有效率为92.7%(76/82).其中泪小管阻塞治疗总有效率为16/18,泪总管及鼻泪管阻塞治疗有效率93.8% (60/64).改良性电射频泪道浚通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安全、有效.

    关键词: 泪器阻塞
  • 婴幼儿泪道探通术后2种用药方法的对比观察

    作者:陆斌

    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伴鼻泪管阻塞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控制术后感染和降低复发率是术后治疗的重点.有研究者在探通术后泪道内注入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2].但笔者认为,婴幼儿是个特殊的群体,通过全身或鼻黏膜吸收药物较多,此用药方法对患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纯生理盐水泪道冲洗,术后仅予局部用药的方法,与传统常规治疗方法比较,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69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