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冠心病患者右心室功能

    作者:许波;冯艳红;张华荣;叶丽华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30例心肌梗死患者、30例心肌缺血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取动态心尖四腔切面图,常规测量:二尖瓣口E/A-MVE/A;三尖瓣口E/A-TV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面积变化分数(△A%),启用Q-LAB分析软件,测右室游离壁各节段心肌的速度(V)、变形(S)及变形率(SR)曲线,记录各节段心肌舒张早期峰值变形率(SRe)、晚期峰值变形率(SRa)及SRe/SRa,收缩期峰值V、S、SRs;组织多普勒测量右室侧壁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Em/Am、减速时间(DTm)、等容舒张时间(IVRT),收缩期峰值速度(Sm)、等容收缩时间(IVCT)及收缩时间(CTm).结果 心肌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常规测值与Sm、CTm、IVCT、V、SR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各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与心肌缺血组比较:除MVE/A、TVE/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受损,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有望成为评价右室功能的新方法.

  • 可调压式分流管在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中的应用

    作者:姚远;朱占胜;陈世洁;张志文;吴明灿;杨勇

    目的 探讨可调压式分流管在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中的优点.方法 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21例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根据患者年龄、病因、腰穿测脑脊液压力及影像学检查作为患者初始开放压力技术后调压的依据,术后根据影像学复查结果和患者症状进行调整.结果 术后调压次数0~6次,平均(1.9±1.5)次.术前临床症状在术后均得到改善,特别以步态障碍为首要症状效果好.结论 可调压式分流管在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可减少分流过度或不足等并发症,缓解脑积水症状,特别适合病程短、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

  • 131I-SPECT/CT断层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冯会娟;欧阳伟;胡瑞;孙云刚;刘金华;刘伟英;黄柳华;冼嘉朗

    目的 通过与131I-全身平面显像(131I-WBS)对比,分析131I-SPECT/CT断层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131I治疗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以及在制定治疗计划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79例DTC术后131I清除正常甲状腺组织治疗后的患者,在行第1次131I转移灶治疗后3~5 d行131I-WBS与131I-SPECT/CT断层显像.分析两者的结果,根据两者的结果分别制定一个治疗计划,并进行对比.结果 131I-SPECT/CT断层显像排除131I-WBS假阳性病灶总共53处,发现131I-WBS假阴性病灶17处.按照131I-WBS与131I-SPECT/CT断层显像的结果制定的治疗计划有38例相同,41例不同,改变了51.9%患者的治疗计划.结论 131I-SPECT/CT断层显像较131I-WBS能准确检出、定位DTC的转移灶,从而准确地判断疾病的分期,精确地制定治疗计划.

  • 关节镜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董财荣;高志增;曹凯;刘冬平

    目的 探讨关节镜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DPVNS)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例影像学及病理确诊的膝关节DPVNS患者采用关节镜切除关节内病变滑膜组织,术后行关节外放射治疗.术后随访(36.4±1.2)个月.结果 除1例术后24个月复发外,均无出现患病关节肿痛等自觉症状,膝关节活动度(130.8±4.2)°,部分患者行MRI复查未发现有复发迹象.术前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35.2±4.0)分,末次随访为(89.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手术能较彻底地切除膝关节DPVNS的病变滑膜,联合术后放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微探头超声内镜联合放大内镜和窄带成像技术在消化道隆起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润全;黄植强;谢克亮;杨育如;戚艮有;夏羿;梁善玲

    目的 探讨微探头超声内镜(MPS)联合放大内镜(ME)、窄带成像技术(NBI)在消化道隆起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先应用普通内镜对发现的消化道隆起病变观察记录病变的部位、大小、范围、形态.再应用ME加NBI方法对发现的消化道隆起病变进行病变表层观察、如为胃肠道病变进行黏膜腺管开口(Pit)类型观察分类,再观察表面微血管形态(CP)分型;如为食管病变,可观察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环(IPCL)形态并进行分型,之后应用水浸泡法、接触法和体位变换法用微探头超声内镜对上述检查后发现的隆起病变再进行超声扫描.后对隆起病变进行选择活检或内镜下切除(摘除)病变,或择期手术切除病变作病理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将上述结果与之作对照.结果 (1)应用上述3种内镜技术联合检查上下消化道206例患者中发现271个隆起病变,有病理结果者246个病变.上消化道隆起病变110例,下消化道隆起病变96例.其中病变位于食管贲门43例,胃47例,十二指肠20例,回肠末段5例,结肠50例,直肠肛管41例.上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相符的有246个病变,总病变诊断准确检出率98.4%(246/250).结论 NBI结合ME技术能对消化道隆起病灶表面Pit和微血管形态(CP、IPCL)显示清晰,可判断隆起病变的肿瘤性与非肿瘤性,再联合MPS更能清楚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与结构,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起源具有准确的定位作用,并能提示病变的性质,对进一步治疗具有明确的临床指导价值.

  • CT与个体化治疗方案在肝癌破裂出血诊治决策中的价值

    作者:朱光建;陈智翔;许少鸿;刘吉章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与个体化治疗方案在肝癌破裂诊治决策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8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诊断性腹腔穿刺,生命体征平稳者急诊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根据CT结果,选择治疗方式.结果 28例患者中,保守治疗2例,住院病死率为50%;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E/TACE)21例,住院病死率为4.8%,其中18例获得二期手术切除机会;急诊手术治疗5例,住院期间无死亡.结论 对于肝癌破裂出血,急诊行多排螺旋CT检查是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决策的有效手段;介入治疗是肝癌破裂出血急性期的有效治疗方式.

  • 乳腺癌组织中乙醛氧脱氢酶1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利平;秦玲;张华;黄朝刚;蒋莎莉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乙醛氧脱氢酶1(ALDH1)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乳腺癌患者中ALDH1的表达,并随访患者,研究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患者中ALDH1表达率高达31%,与病理学分级及激素受体的表达相关,而与淋巴结转移、年龄、病理类型、ki-67表达等无明显相关性.Kaplan-Meier及Cox风险比回归模型分析示ALDH1阳性的患者生存时间低于ALDH1阴性的患者,ALDH1病理学分级及ER是影响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ALDH1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密切相关性,可能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

    关键词: 乳腺癌 ALDH1 预后
  • 几何分析与X线检查诊断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效能

    作者:陈智坚;王淑侠;曾泳翰

    目的 探讨几何分析(IVA)检查与X线检查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脊柱骨折的早期诊断能力.方法 选取40例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的绝经后女性患者,每例患者分别进行IVA检查及X线脊椎检查,并用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IVA检查对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早期诊断的阳性率为7.50%,高于X线检查的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VA检查对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早期诊断敏感性高于X线检查,IVA检查能有效诊断早期脊柱骨折.

  • 内环小切口与腹膜后小切口两种术式治疗男性不育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作者:郑厚斌;刘晃;汤乐;钟安;唐立新;唐运革;邓春华;邓顺美;姜彦嘉

    目的 探讨内环小切口与腹膜后小切口两种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方法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共对460例精索静脉曲张的男性不育症患者施行手术,其中采用内环小切口230例,采用腹膜后小切口230例.结果 内环小切口组平均手术时间(15±5.25)min,伤口出血量(14.45±7.34)mL,平均卧床时间(0.95±0.38)h;术后2个月复诊,210例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精液检查结果精子数目、活力及正常形态的精子明显升高210例,随访1年有2例复发.腹膜外小切口组平均手术时间(35±6.21)min,伤口出血量(34.42±5.37)mL,平均卧床时间(6.93±1.28)h;术后2个月复诊,212例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精液检查结果精子数目、活力及正常形态的精子明显升高212例,随访1年有3例复发.结论 经内环小切口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的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经尿道电切联合钬激光治疗近输尿管开口膀胱肿瘤

    作者:王振显;陈康宁;孙克俭;王刚;孙福振;杨涛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联合钬激光治疗近输尿管开口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8例近输尿管开口膀胱肿瘤患者首先以电切镜自瘤冠切除瘤体至基底部,然后以钬激光汽化切割肿瘤基底及周围1~2 cm正常膀胱黏膜,深达深肌层.结果 18例膀胱肿瘤均一次切除,手术时间30~70 min,平均(50±12)min.术后保留导尿时间1~6 d,平均(3±1)d.18例随访6~12个月,平均(8.4±1.4)个月,复发2例(11.1% ).未发生输尿管口狭窄、闭锁和较严重的输尿管反流等并发症.结论 经尿道电切联合钬激光切除术是一种治疗近输尿管开口膀胱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LYVE-1标记的淋巴管密度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苏震;李建玲;赵红莲;李晓慧;滕晓慧;于满

    目的 应用特异的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VD),探讨癌组织中LYVE-1标记的LVD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45例BTCC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YVE-1标记的淋巴管数量,计算其LVD,分析LVD与临床病理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BTCC组织内LVD显著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4.81±0.93 vs 1.56±0.37,P<0.000 1);浸润超过肌层组的LVD显著高于浸润未超过肌层组(6.22±0.32 vs 4.45±0.64,P<0.000 1);淋巴结阳性组的LVD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6.20±0.32 vs 4.46±0.66,P<0.000 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BTCC组织中,淋巴管的生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 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评价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应用研究

    作者:严宝妹;江岚;梁伟翔;蔡款;张华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评价肾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病理结果、临床诊断及实验室资料,将33例移植肾患者分为慢性排斥组、急性排斥组和肾功能正常组.CDFI主要观察内容包括移植肾形态、血流分布情况及主肾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弓状动脉的收缩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CEUS观察内容包括移植肾造影剂充盈情况并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皮质区造影剂的达峰时间(TTP)、达峰强度(PI)、起始时间(AT)、起始强度(AI)、曲线下面积(AUC);并分别比较3组间各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33例均获得满意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及超声造影成像效果,所有患者无不适反应.CDFI显示:主肾动脉及其以下分支动脉RI、PI值,急性排斥组均高于肾功能正常组及慢性排斥组(P<0.05),而慢性排斥组与肾功能正常组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显示:与肾功能正常组及急性排斥组相比,慢性排斥组造影剂TTP、AT延迟(P<0.05),造影剂分布不均匀(P<0.05),而急性排斥组与肾功能正常组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与CDFI在评价肾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的方面具有不同应用价值,其中CEUS的临床价值主要体现在慢性排斥的评估中,而CDFI则体现在急性排斥反应的评估中.

  • 脉搏波速度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耀贵;吴同果

    目的 探讨脉搏波速度(PWV)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临床意义及评价诊断界点.方法 36例入选者按入选标准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后按性别、年龄配对分为3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A组)、非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危险因素组(B组)及健康对照组(C组),1周内行PWV测定,比较组间的差异性,分析PWV与内-中膜厚度(IMT)相关性.通过ROC曲线评价PWV对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价值.结果 (1)A组右侧及左侧颈动脉PWV值显著高于B组与C组,B组显著高于C组.(2)两侧颈动脉IMT与相应的PWV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04及0.739,P<0.001).(3)右侧颈动脉PWV值的ROC AUC=0.917,诊断界值为250 cm/s,敏感性83.3%,特异性75.0%,左侧颈动脉PWV值的ROC AUC=0.910,诊断界值为250 cm/s,敏感性83.3%,特异性75.0%.结论 当颈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形态学改变前,血管壁僵硬度已经增加.双侧颈动脉PWV与其对应的颈动脉IMT呈正相关.双颈动脉PWV临界值为250 cm/s,是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较为敏感的指标,诊断价值较高.

  • 产后妇女500例盆底肌力情况统计及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冼海燕;袁瑷芹;陈丽琼;韩丽琼;刘桂英

    目的 通过对广州市番禺区500例产后妇女进行盆底肌肉综合肌力检测及50例产妇盆底康复治疗,了解产后盆底肌功能情况,研究盆底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改善情况.方法 (1)回顾性分析500例产妇的资料,其中剖宫产及阴道分娩各250例;于产后42 d进行盆底肌肉综合肌力检测,统计分析监测结果.(2)选择肌力为0~2级100例产妇,其中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组50例,未行任何康复产妇为对照组50例,于产后6个月对其再次进行盆底肌力检测,评价康复治疗后效果.结果 (1)按评定标准将盆底肌力分5个级别,其中3级及其以上为盆底肌力正常,共63例(12.6%);0~2级为不正常,共437例(87.4%).(2)其中剖宫产产妇正常率为19.6%,阴道分娩正常率为5.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康复治疗组盆底肌力复检测Ⅰ、Ⅱ类肌纤维正常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分娩损伤是造成盆底松弛的主要病因,产后盆底肌力测试是了解盆底功能情况比较好的方法,值得广泛应用.(2)不管是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对女性盆底功能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早期开展盆底康复治疗是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旺清;方贵龙;马秋晟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标本EpCAM的表达,EpCAM的表达量以阳性率表示.结果 42例胃癌组织中,34例(81.0%)EpCAM呈阳性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例(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EpCAM在转移胃癌中表达阳性率(86.4%,19/22)高于无转移的胃癌(55.0%,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CAM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与胃癌的转移相关.EpCAM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判断胃癌患者生存的预后指标.

    关键词: EpCAM 胃癌 预后指标
  • 2006-2010年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林诗杰;陈晓锐

    目的 了解我院近5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共分离细菌990株,痰培养阳性率为31.5%,革兰阴性菌662株(66.9%),革兰阳性菌328株(33.1%),革兰阴性菌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前5位细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1.0%)、铜绿假单胞菌(18.9%)、鲍曼不动杆菌(14.4%)、肺炎克雷伯菌(7.4%)、大肠埃希菌(6.8%),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有逐年上升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分别为75.5%和34.5%,两者检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革兰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株分别为49.3%和34.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结论 我院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病原菌的耐药性高,应及时掌握病原菌构成比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 TC与CEF方案作为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的临床比较

    作者:徐玉瑞;巢琳;陈力平

    目的 回顾分析TC(多西他赛+环磷酰胺)和CEF(环磷酰胺+表柔比星+5-氟尿嘧啶)两种不同的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Ⅰ~Ⅱ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86例,均已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术并且术后应用TC或者CEF方案辅助化疗,其中TC组54例,CEF组32例.化疗周期均为6个月,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截至2010年12月,中位随访58个月,TC组和CEF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8%和75.0%;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1%和81.2%,两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42,P=0.044),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561,P=0.110).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脱发、乏力等,但均可耐受.CEF组的毒性较明显,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和肝功能损害均明显高于TC组(uc=2.976,P=0.003;uc=2.369,P=0.018;uc=2.241,P=0.025).但是TC组的脱发比CEF组要严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3.392,P=0.001).结论 对可手术的早期乳腺癌,TC辅助化疗方案较CEF方案有更好的效果,不良反应更轻.

  • 早期营养支持对提高宫颈癌患者同期放化疗耐受性的作用

    作者:任陈;袁亚维;陈龙华;刘英

    目的 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宫颈癌盆腔放疗患者同期化疗的耐受性及放射损伤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宫颈癌住院患者,其中46例普通饮食患者进入对照组,32例予早期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支持的患者进入营养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一般情况、血生化指标及急性放射性损伤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外周血淋巴细胞数目(LYM)均较放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P<0.01).而营养组患者除BMI较放疗前明显下降外(P<0.01),其余指标较放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营养组患者放疗期间同期化疗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P=0.034),其放疗结束后一般状况评价指标中,BMI(P<0.05)、PA(P<0.01)及LYM(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下消化道等盆腔的急性放射性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P=0.046).对照组患者在放疗前后KPS评分明显下降(P<0.01),而营养组在放疗前后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宫颈癌同期放化疗患者早期给予EN+PN方式的营养支持,可明显提高患者同期放化疗耐受性,并减轻放射损伤.

  • 地佐辛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作者:郭锐;彭道珍;钟茂林;陈丽;王力峰;陈欣荣;周树保

    目的 观察地佐辛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ASAⅠ级初孕或未经阴道产的已育孕妇需人工流产者120例,分成3组,每组40例.A 组:缓慢注射丙泊酚至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时开始手术,然后丙泊酚8 mg/(kg·h)至负压吸引结束;B组:地佐辛0.05 mg/kg静脉注射3 min后按A组方法给予丙泊酚; C组:芬太尼1.0 μg/kg 静脉注射1 min后按 A 组方法给予丙泊酚.结果 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注射部位痛、体动发生率、苏醒时VAS评分和丙泊酚总用量明显高于B、C两组(P<0.05),B组SpO2<90%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C组(P<0.05).结论 地佐辛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丙泊酚,且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的呼吸抑制不良反应较芬太尼轻,可安全有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

  •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观察

    作者:林东红;周爱玲

    目的 观察0.375% 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8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使用0.375%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对照组使用0.25%布比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手术开始前5 min均静脉注射哌替啶50 mg+氟哌利多2.5 mg使患者安静入睡.手术结束前15 min 硬膜外腔注入吗啡2 mg+生理盐水 6 mL行单次术后镇痛.观察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动脉血氧饱和度、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高阻滞平面时间、阻滞范围、麻醉质量、呼吸抑制程度、不良反应及术后疼痛情况等.结果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范围、麻醉质量、呼吸抑制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高阻滞平面时间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0.05).低血压、心动过缓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无明显疼痛.结论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都能安全用于胸段硬膜外阻滞,满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麻醉要求.但罗哌卡因有较短的诱导时间和较低的神经及心脏毒性,用于胸段硬膜外阻滞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更具有广泛的安全范围和优越性.

  • 3种不同枕-寰-枢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比较

    作者:陈科;陈仲;靳安民;张西旗;徐彦芳;张西兵;叶文明

    目的 比较3种不同的节段性枕-寰-枢(C0-C1-C2)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方法 收集6具完整的人类尸体颈段(C0~5),单皮质螺钉固定枕部,侧块螺钉固定C1,而C2固定技术分为3种:椎板交叉螺钉、椎弓根螺钉、C1~2经小关节螺钉.C1侧块螺钉在置入C1~2经小关节螺钉前取出.固定后测量每组结构C0~2间的活动范围.结果 3种不同的固定技术跟正常脊柱相比活动范围皆缩小.3种固定技术间在屈伸和轴向旋转的活动度上无明显差异.与其他2种技术相比,C2椎板交叉螺钉技术的侧方弯曲活动度有增加的趋势.与椎弓根螺钉技术和经小关节螺钉技术比较,椎板螺钉技术在CT轴位和矢状面图像上远离椎动脉.结论 使用C2椎板交叉螺钉、C2椎弓根螺钉和C1~2经小关节螺钉进行C0-C1-C2固定的技术都可以提供相似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与其他2种固定技术相比,C2椎板螺钉固定技术损伤椎动脉的风险较少.

  • 脂多糖对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骨架及TNF-α和IFN-γ表达的影响

    作者:莫镜;崔其亮;姚君;张费通;谭晓华

    目的 探讨脂多糖 (LPS) 直接诱导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HPMVEC)后细胞骨架的改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mRNA的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 HPMVEC生长至80 %以上融合时,加入LPS 以 500 ng/mL浓度刺激细胞分别至 0、4、6、8 h,经鬼笔环肽染色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PMVEC细胞骨架的变化.至预定时相点离心收集培养液上清液,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TNF-α、IFN-γ mRNA的表达,采用 ELISA方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PS 刺激培养后,8 h组细胞开始出现细胞骨架改变;4 h组TNF-α、IFN-γ mRNA表达与0 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组TNF-α、IFN-γ mRNA表达高于0 h组(P<0.05),8 h组TNF-α、IFN-γ表达高于0 h组(P<0.05);4 h 组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与0 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 组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高于0 h组(P<0.05),8 h组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高于0 h组(P<0.05).结论 细菌致病因子LPS能直接刺激HPMVEC使细胞结构发生改变,同时影响细胞因子的分泌,使促炎因子TNF-α和IFN-γ分泌升高,参与肺损伤.这可能是LPS发挥其毒性作用诱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一个重要途径.

  • 病毒融合基因包膜糖蛋白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死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谭丽;谭获;魏小平;黄文林

    目的 探讨猿猴白血病病毒融合基因包膜糖蛋白(GALV-FMG)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的死亡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构建表达GALV-FMG 的真核表达的重组载体pcDNA3.1(+)-GALV-FMG,应用脂质体转染法、PI和DAPI染色、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AO/EB染色等来判断GALV-FMG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死亡效应,以NF-κB以及IκB分析GALV-FMG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死亡的可能机制.结果 GALV-FMG的表达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有显著的细胞毒效应,导致大量多核合胞体的形成,引起细胞发生坏死性死亡.GALV-FMG的表达能导致IκBα的降解受阻,引起NF-κB的活性受到抑制.结论 GALV-FMG的表达能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发生坏死性死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的抑制有关.

  • 尿酸刺激树突状细胞成熟与Toll样受体mRNA表达的关系

    作者:马晓军;陈小苹;田德英

    目的 观察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C)经尿酸刺激成熟过程中,Toll样受体(TLRs)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 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来源未成熟 DC.以尿酸体外刺激48 h后,RT-PCR方法检测DC TLR2 Mrna、TLR3 Mrna、TLR4 Mrna 、IL-12 p70 Mrna等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IL-12 p70水平.尿酸及NF-Κb抑制剂PDTC刺激不同时间点时,免疫印迹法检测DC NF-Κb p65活化情况.结果 尿酸刺激后DC TLRs Mrna 表达出现明显的变化,与培养基对照组相比,TLR2 Mrna、TLR3 Mrna、TLR4 Mrna表达下降(P<0.05),以TLR4 Mrna下降明显;IL-12 p70表达显著增高(P<0.05);与LPS组相比,TLRs Mrna 与IL-12 p70表达水平相似(P>0.05).尿酸刺激后15~45 min,DC核因子NF-Κb p65显著活化.结论 尿酸能调节未成熟DC TLR2 Mrna、TLR3 Mrna、TLR4 Mrna及IL-12 p70的表达,促进NF-Κb向核内转移,促进DC成熟.TLRs Mrna的动态变化可能为其诱导 DC 成熟及免疫功能提高的机制之一.

  • 125I低剂量率照射对鼻咽癌细胞CNE-2的杀伤效应

    作者:张汝森;戴丽冰;黎庆梅;华兴

    目的 探讨125I低剂量率照射对鼻咽癌细胞CNE-2的杀伤效应.方法 用冷光源为对照,125I粒子照射鼻咽癌CNE-2细胞,MTT、流式细胞术和细胞迁移体系观察细胞的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和迁移的变化.结果 照射后细胞增殖能力逐渐下降,其中24 h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较6 h和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细胞凋亡逐渐增加,24 h后接近半数,72 h后达70%以上;照射后处于G1期的细胞逐渐减少,12 h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6 h明显减少(P<0.05);处于G2/M期的细胞逐渐增加,12 h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6 h增加明显(P<0.05);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相对稳定.照射后细胞的迁移逐渐减少,照射后24 h较对照组减少明显(P<0.05),之后数量稳定,照射后24 h较6 h时减少明显(P<0.05).结论 125I低剂量率照射在体外能有效杀伤鼻咽癌细胞CNE-2,并抑制其迁移.

  • aFGF对庆大霉素所致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春英;黄巨恩;吴世芬;李校堃

    目的 研究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庆大霉素(GM)引起的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海马经分离、剪切、胰蛋白酶消化,进行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采用兔抗GFAP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传3代细胞接种于96 孔培养板.(1)培养24 h后加入一系列浓度的GM,再培养24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2)培养24 h后在系列GM浓度的基础上加入一定浓度的aFGF,继续培养24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 aFGF能使GM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升高.结论 aFGF对GM损伤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以Endoglin为靶点的新型免疫偶联物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李灵;黄风迎;黄用豪;周松林;郭峻莉;赵焕阁;谭光宏;王华

    目的 观察抗Endoglin(END)单克隆抗体与阿霉素(ADM)偶联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MBS(m-maleimidobenzoyl-N-hydroxysuccinimide ester)为交联剂制备END-ADM偶联物,MTT法测定其在体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小鼠肝癌H22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其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结果 等细胞毒性剂量的偶联物END-ADM与ADM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杀伤作用差异不大.动物实验中ADM 0.4 mg/kg对H22肝癌的抑制率为29.33%,而等细胞毒性剂量的END-ADM偶联物的抑瘤率达到86.67%,抑制作用显著增强(P<0.05),与ADM相比,偶联物还可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中位生存时间(P<0.05).结论 END-ADM偶联物对小鼠肝癌H22细胞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比ADM显著增强,可能成为新型的抗肿瘤靶向药物.

  • 商陆皂苷甲对BXSB小鼠肾脏细胞凋亡及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祥贵

    目的 通过观察商陆皂苷甲(esculentoside A,EsA)对BXSB小鼠肾脏细胞凋亡及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EsA治疗狼疮肾炎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24只18周龄雄性BXS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和EsA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治疗4周后留取各组动物肾组织标本,进行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Bax和Bcl-2表达.结果 3组间肾小球和肾小管细胞凋亡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A治疗组凋亡指数高,其次是地塞米松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EsA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BXSB小鼠的肾组织Bcl-2光密度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A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的表达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间肾组织Bcl-2/Bax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A具有诱导BXSB小鼠肾小球和肾小管细胞凋亡作用,EsA可以下调BXSB小鼠肾组织中的凋亡调节蛋白Bcl-2表达及Bcl-2/Bax比值而加速细胞凋亡的发生.

  • 低氧对人鼻咽癌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海峰;朱林燕;郑广娟;唐慰萍

    目的 研究低氧微环境对鼻咽癌细胞系CNE-2Z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系统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混合气体(5% CO2,95% N2,O2<0.1%)置换法处理24 h,建立CNE-2Z细胞体外低氧培养模型.RT-PCR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u-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在CNE-2Z细胞中mRNA的表达;酶联吸附法(ELISA)测定PAI-1和u-PA蛋白表达;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u-PAR蛋白表达.结果 低氧处理后,CNE-2Z细胞u-PA系统中PAI-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细胞裂解液中u-PA蛋白含量降低(P<0.001),但u-PA mRNA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u-PAR 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低氧能影响人鼻咽癌细胞CNE-2Z u-PA系统的表达,主要表现为上调PAI-1的表达,并可能通过促进u-PA/u-PAR复合体内吞降解的机制降低u-PA蛋白表达,但对u-PAR的表达不产生显著影响.低氧可能通过影响u-PA系统的表达而改变CNE-2Z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 氟伐他汀对TNF-α诱导的组织因子活性与表达的影响

    作者:蒋卫红;郭运忠;彭丽萍;杨琼;杨艳;陈方平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氟伐他汀(fluvastatin,Flu)对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产生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含量、活性及TF mRNA表达、TF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抗血栓形成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同一簇HUVECs进行培养传代,分设空白组、TNF-α组、Flu组及干预组(TNF-α+ Flu组),其中TNF-α+ Flu组中分别以不同浓度Flu干预,采用ELISA方法测定TF含量,用发色底物法测定TF活性,用RT-PCR方法测定TF 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TF蛋白表达.结果 TNF-α组TF含量、TF活性、TF RNA表达和TF蛋白水平均较空白组增高(P<0.05);与TNF-α组比较,不同浓度Flu干预组TF含量与活性以及TF mRNA表达和TF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Flu的抑制作用在1 μmol/L以内时呈浓度依赖性,可显著抑制由TNF-α诱导的TF水平及活性(P<0.05),当Flu浓度>1 μmol/L,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Flu可有效抑制由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F含量、活性,TF mRNA、蛋白表达水平,提示Flu具有潜在的降脂之外的抗动脉血栓作用.

  • 抗结核杆菌药物敏感试验室间质量评估分析

    作者:袁薇;张铭;陈依江;周华;雷世光;李杨

    目的 评估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测试能力.方法 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用WHO推荐的比例法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008-2010年间,3次比对结果符合率平均值为:INH 98%,RFP 100%,SM 92%,EMB 93%,达到指标要求;敏感性:INH 100%,RFP 100%,SM 93%,EMB 69%;特异性:INH 96%,RFP 100%,SM 91%,EMB 99%.4种药物之间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均值比较,只有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4种药物的符合率达到指标要求,但在敏感性方面,EMB还存在不足,有两次比对敏感性检测值偏低.实验室在药敏检出能力上还需提高,除继续通过国家实验室间比对提高检测质量外,还需关注日常检测工作质量分析,做好室内质量控制,以提供正确的试验结果,为更好地指导耐药结核病患者的防治提供依据.

  • 不同弱视转归的父子同患单纯性晶状体脱位2例

    作者:刘彩娟;梁皓;李霞

    例1.男,5岁,因幼儿园发现患儿视力差1年于2010年8月12日来我院就诊.眼部表现:双眼视力0.02,裂隙灯检查结膜及角膜未见异常.瞳孔直径3 mm,对光反应灵敏,小瞳孔下见脱位晶状体的赤道部及松弛变性、断裂的晶状体悬韧带纤维,散瞳后见左右眼晶状体分别向颞上方及颞侧脱位,脱位面积均大于2个象限.眼轴:右20.80 mm,左21.03 mm.角膜地形图示角膜屈光度右+38.13 D,左+37.88 D.散瞳验光右眼+18.0 D=0.1,左眼+17.0 D=0.1.晶状体向颞上方脱位,悬韧带断裂,瞳孔对睫状肌麻痹剂不敏感(图1).入院后双眼接受晶状体的摘除联合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术后1周双眼裸眼视力0.1,散瞳验光右眼+3.5 D=0.1,左眼+5.5 D=0.12.出院后配合弱视训练1个月复查双眼裸眼视力0.15,8个月复查双眼裸眼视力0.3,未发现并发症.

  •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恶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1例

    作者:李云霞;高薇;张雅卓

    患者,女,30岁.因发现血小板减少半年,活动后胸闷气促1个月于2010年8月4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妊娠40 d时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门诊查血小板73×109·L-1,ENA谱示:ANA(+),ds-DNA(+),SSA(+),抗心磷脂抗体IgG升高(55.0 U/mL,正常值0.00~20.0 U/mL).拟系统性红斑狼疮收入我科.入院后复查血小板54×109·L-1,完善其他相关检查,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因胚亡而人工流产术后.追问病史,患者曾有4次流产史.给予糖皮质激素(甲强龙80 mg,1次/d静脉滴注,连续3 d,后改为强的松50 mg晨起顿服,1次/d)联合环磷酰胺冲击(第1天,环磷酰胺0.4 g;第2天,环磷酰胺0.6 g)治疗,患者症状好转,但血小板降低(57×109·L-1),患者于2010年8月15日自动出院.院外口服强的松、环孢素A,2周随访1次.

  • 环状扁平苔癣误诊1例

    作者:刘旖旎;杨阳

    患者,男,64岁,因龟头起红斑2年,于2010年4月1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008年5月开始无明显诱因龟头出现一个由丘疹离心性向外扩展呈指甲大小的环形红斑,边缘略隆起,中央轻度萎缩,不痛不痒.否认发疹前用药史,外院以"念珠菌龟头炎"予口服氟康唑、外涂克霉唑软膏抗真菌治疗1个月和中药外洗6个月,无明显好转.

  • 依替膦酸二钠预防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效果

    作者:路坦;李小伟;徐海斌

    目的 观察依替膦酸二钠预防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髋臼骨折患者85例,分为A组和B组,A组口服依替膦酸二钠,20 mg/(kg·d),持续12周;B组口服吲哚美辛,75 mg/d,持续4~6周.选取未接受药物治疗的17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行X线检查观察有无异位骨化形成,依据Brooker分型分级进行临床评估,比较3组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并对比A、B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B两组异位骨化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不良反应更少(P<0.05).结论 依替膦酸二钠作为预防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药物是可行的.

  • 洁悠神预防90锶-90钇敷贴治疗后放射性反应156例

    作者:唐真武;杨丕坚;黄江河

    目的 了解洁悠神在预防90锶-90钇敷贴治疗所致皮肤放射性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锶-90钇敷贴治疗的489例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156例用洁悠神处理照射病灶处;A组132例用万花油或芦荟液处理照射病灶处;B组201例照射病灶处不作任何预防处理.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反应发生率18.6%,远低于A、B两组发生率(分别为34.8%、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反应发生率仅为3.8%,显著低于A、B两组(分别为9.8%、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洁悠神应用于90锶-90钇敷贴治疗皮肤病,能有效降低放射性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荐.

  • 移植肾毛霉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俊;范礼佩;陈传宝;刘永光;赵明

    毛霉菌感染是一种机会性感染,常见的发病部位为颅内、肺、消化道、皮肤、眼眶、鼻窦[1].肾移植受者服用免疫抑制剂后,免疫功能低下,易出现毛霉菌感染,但常见的部位在肺部,移植肾的毛霉菌感染不多见.1989年6月至2011年4月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2 500例,其中4例术后确诊为移植肾毛霉菌感染,结果报告如下.

  • 胫骨平台骨折64例的手术治疗

    作者:陈远

    胫骨平台骨折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多为(车祸、高处坠落等)高能量的损伤,胫骨是下肢主要负重骨,暴力传导极易引起膝关节内骨折及韧带损伤, 采用切开复位手术、植骨(骨水泥)、内固定治疗,获得较满意的结果,现总结如下.

  • 多发性骨折186例的急诊护理

    作者:卢演怡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186例多发性骨折患者,急诊均按照"生命至上,功能为主,严密监测,积极处理并发症"的原则进行救护,救护过程中兼顾局部与整体.结果 本组患者治愈183例,骨折部位后期功能良好,急诊死亡2例,后期截肢1例,病死率1.2%,截肢率0.5%.结论 在对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救护中,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妥善固定骨折部位,严密监测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有效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有利于患者后期功能康复.

  • 无肝素抗凝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中滤器使用寿命与患者原发病以及疾病危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作者:郑静霞;艾琼;杨卫立;李芳

    目的 探讨无肝素抗凝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ment therapy,CRRT)中滤器使用寿命与患者原发病以及疾病危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2例重症患者进行床边无肝素抗凝CRRT,根据患者原发病情况将其分成A(合并严重脓毒症,14例)、B(不合并脓毒症,28例)两组,治疗前对两组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患者CRRT过程中滤器使用寿命以及组内不同APACHEⅡ评分段滤器使用寿命.结果 A组滤器使用寿命为(17.3±4.4)h,B组为(20.5±4.6)h,其中A组中治疗前APACHEⅡ评分>25分者滤器使用寿命为(16.6±4.5)h,APACHE Ⅱ评分≤25分者滤器使用寿命为(19.8±3.8)h;B组APACHE Ⅱ评分>25分者滤器使用寿命为(18.7±3.4)h,APACHE Ⅱ评分≤25分者滤器使用寿命为(22.6±5.0)h.结论 无肝素抗凝CRRT的抗凝效果与患者原发病以及危重程度相关,合并重症感染者和(或)APACHE Ⅱ评分高分者无肝素抗凝效果较差.

  • 微小RNA与内分泌肿瘤

    作者:杨明妍;罗佐杰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能够调节蛋白质编码基因的非编码RNA.成熟的miRNA长度约22个核苷酸,在动植物中均有表达,通过与靶mRNA的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互补结合,降解靶mRNA或抑制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干细胞分化、发育时序、信号转导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许多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都与miRNA的异常缺失、突变或过表达密切相关.现将miRNA与内分泌肿瘤的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DNA异常甲基化与胃癌

    作者:郭维;魏品康

    DNA甲基化是具有可逆性与遗传性的一种基因修饰方式,在哺乳动物中,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pG二核苷酸胞嘧啶核苷的嘧啶环5位碳原子上,且双链对称出现.胞嘧啶核苷的嘧啶环第5位碳原子在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介导下以S-腺苷蛋氨酸作为甲基供体而发生甲基化.DNA甲基化可以抑制基因表达,DNA异常甲基化表现为高甲基化和低甲基化.在肿瘤组织中,基因异常甲基化主要表现为某些特殊基因高甲基化和全基因组整体低甲基化.高甲基化一方面引起基因突变率增加,另一方面在肿瘤发生过程中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导致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全基因组的低甲基化容易引起基因突变[1]、染色体杂合性丢失[2]、原癌基因活化[3]等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甲基化可以作为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在肿瘤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仅次于肺癌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基因甲基化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的基因甲基化改变作一综述.

  • 泌乳素诱导蛋白基因及其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素云;田炜

    泌乳素诱导蛋白(prolactin inducible protein,PIP)是存在于人精液中17 kD的多肽[1].因其在不同部位被发现而有多种名称,在受泌乳素和雌激素调控的人乳腺癌细胞系T47D中被发现,而被称作PIP[1- 2];在乳腺囊液、人乳和唾液中被发现而被称为gross cystic disease fluid protein 15(GCDFP-15)[3];作为17 kD类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在人精液中被发现,而被命名为分泌性肌动蛋白结合蛋白(secretory actin binding protein,SABP),也称作gp17[4];因其来源于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唾液而被称作腮腺外糖蛋白(extraparotid glycoprotein,EP-GP)[5].目前,GCDFP-15、PIP、SABP、gp17、EP-GP在基因术语中被统一称作PIP,人PIP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6].PIP虽是一种小蛋白,但却在抗菌、受精、免疫调节、细胞凋亡及肿瘤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本文着重对PIP基因及其在肿瘤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育辉;陈敏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类从成体骨髓组织分离、培养扩增、并且在体内或体外能保持其生长特性的干细胞.且在适当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脂肪细胞、骨细胞及心肌细胞等.充分利用BMSCs多种独特的细胞特性,并联合外源基因,可增强其治疗效应,适合应用于多种组织的治疗,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将BMSCs移植到梗死心肌组织后,能够防止病理性心室重构,增强心脏收缩功能,促进心功能恢复等作用.本文就目前实验室及临床研究关于BMSCs由供体分离扩增及其细胞特性、移植前的加工改造和如何移植到心肌损伤部位等进展,进行详细的阐述.

  • 应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进展

    作者:陈亮;裴剑浩

    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是血管性并发症,多以各级动脉病变为特征改变,动脉病变后导致栓塞风险增高,因此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近年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此方面发展进行了回顾.

  • 细胞生成素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宏丽;赵俊芳

    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作为造血系统生长因子的生理效应已为人熟知,其主要作用为促进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红细胞,以增加红细胞压积及提高血红蛋白浓度.因此,EPO基因、EPO受体活化剂、人重组EPO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肾病和肿瘤化疗后引起的贫血.近来的大量研究证实人重组EPO的治疗效果远不止于贫血,在组织保护,包括肾脏在内的几个器官中防止因局部缺血引起的组织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1-4].

  • 焦虑症的生化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孔秋玲;邹江冰;蒋琳兰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或持续性的焦虑、紧张、惊恐不安等焦虑情绪,并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不安等症状.西医学认为焦虑症应理解为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焦虑症的发生与个体生物学特征、社会心理因素有关[1].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在生化机制方面,主要有神经递质假说和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假说.本文将对焦虑症的生化病理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以后研究焦虑症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 评估心肌存活性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刘文慈;崔冰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心脏病,且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被称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对于有存活心肌的患者, 血运重建术后局部心肌功能能够恢复或改善.而无存活心肌引起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血运重建术后功能不能恢复,有较高的围手术期病死率.正确评价心肌存活性,不仅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对预后的评估,还能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节约医疗费用.因此,对心肌梗死后心肌活性的评估成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各种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对心肌存活性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心肌存活性及其近年来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急诊心血管疾病10540例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王吉文;丘宇茹;陈玉成;黄子通

    目的 了解心血管病急诊就诊的情况和分布规律.方法 整理分析2008-2010年急诊就诊患者资料,统计分析10 540例心血管病的病种分布、性别和年龄的特点、就诊季节及时间的分布.结果 心血管病急诊就诊以高血压为主(46.52%),逐年增加(P<0.05),其次为冠心病(23.08%);高血压急症第一、四季度高发(P<0.05),而冠心病则第一、二、三季度居多(P<0.05).就诊时间主要集中于8:00~12:00和20:00~22:00.结论 急诊就诊的心血管病患者以高血压患者多见,逐年增加,冠心病次之;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分布与季节有关;就诊时间仍以早晨和夜间为主.

  • 女大学生痛经相关回归分析及干预研究

    作者:吴宇萍;刘兵;刘洁

    目的 分析女大学生痛经的影响因素,提供科学干预的方法.方法 对广东某高校1 201人本科在读女学生采取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法,使用自编"高校女生痛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有效问卷1 140份,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为83.77%(955/1 140),其中轻度占75.29%,中度占18.95%,重度占5.76%.情绪、态度、睡眠和压力因素对痛经发生率有显著影响(P<0.01),睡眠、态度和情绪因素对痛经的疼痛程度有显著影响(P<0.01);痛经发生率及痛经的疼痛程度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090,-0.120,P<0.01).结论 女大学生痛经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对痛经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有重要影响,应加强大学痛经女生的心理行为干预.

  •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刘丽琼;陈瑜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及其相关因素,为提高糖尿病患者及普通大众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使用自编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和中文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100名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状况介于"较需要"与"一般需要"之间,不同住院次数和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是有差异的(P=0.000) ; 不同的社会支持量表得分、性别、学历、户口所在地、糖尿病种类、支付方式和是否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状况介于"较需要"与"一般需要"之间,影响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因素有不同住院次数和不同病程,不同的社会支持、性别、学历、户口所在地、糖尿病种类、支付方式和是否有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无影响.

  •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作者:邵杰

    目的 探讨不同应对方式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接受心理行为干预后患者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医学应对问卷和生活质量调查表对53例癌症患者在接受集体心理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统计及分析.结果 53例癌症患者在接受集体心理治疗前后应对方式选择方面无明显变化(P>0.05).选择面对和回避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选择屈服的患者,而且接受治疗后均有改善,选择面对的患者改善尤为显著(P<0.05).采取屈服方式的患者在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不大(P>0.05).结论 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采用和效果有一定的关系,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改善生活质量.

  • 灯盏生脉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疗效观察

    作者:孙学枝;王秀萍;华新东;鲍静

    目的 评价灯盏生脉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72例UA随机分为灯盏生脉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灯盏生脉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治疗3个月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心绞痛再住院、心肌梗死和猝死发生率.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5%和69.4%,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8.3%和16.7%,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8.3%和11.1%,心绞痛再住院分别为5.6%和13.9%,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2.8和5.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猝死两组均为0.结论 灯盏生脉胶囊可显著改善UA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

  • 灯盏细辛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145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国栋;杜莉莉;王士列;李年春;刘建平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48 h内的患者145例,随机分为两组:灯盏细辛联合依达拉奉(联合组)和依达拉奉对照组.联合组74例予灯盏细辛注射液3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同时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 d;对照组71例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 d.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第14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评价及治疗前、治疗后第21天行血液流变学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第7、14天神经功能缺损度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有效率为87.8%,对照组73.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流变学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灯盏细辛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更好的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缺损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

  • 穴位注射法预防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后尿潴留

    作者:裴贵兵;张波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利多卡因、山莨菪碱对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后尿潴留的干预情况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Ⅲ~Ⅳ度痔45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各15例.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利多卡因组于阿是穴、长强穴注射利多卡因;山莨菪碱组于阿是穴、长强穴注射山莨菪碱,分别对3组患者术后尿潴留情况、肛门坠胀感及肛门疼痛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3组临床治愈率、术后肛门坠胀感及肛门疼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多卡因组优于对照组与山莨菪碱组(P<0.01).结论 阿是穴、长强穴注射利多卡因可明显降低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 青蓝三草祛疣汤坐浴对尖锐湿疣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

    作者:殷新;温玉华;卢传坚

    目的 探讨青蓝三草祛疣汤坐浴对尖锐湿疣(CA)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0例患者经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在微波除疣后,给予青蓝三草祛疣汤水煎坐浴,2次/d,连续使用3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38例,给予单纯微波除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个疗程内及随访6个月内临床复发情况及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3个月疗程内观察组为16.67%,对照组总复发率为60.5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23.81%,对照组为73.6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7例局部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均为一过性,期间未做任何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除.结论 青蓝三草祛疣汤坐浴可以有效地减少CA术后的复发率,对预防CA 复发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生大黄鼻饲在胃癌术后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陈海金;吴国忠;黄宗海;陆春雷;莫晓东

    目的 探讨生大黄鼻饲在胃癌术后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生大黄粉鼻饲,观察患者术后腹胀及恶心呕吐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C-反应蛋白(CRP)恢复正常时间、腹部伤口Ⅱ/甲愈合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CRP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腹部伤口Ⅱ/甲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正确应用生大黄鼻饲配合传统的方法对胃癌术后患者能够明显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