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微创腋臭刮吸术治疗376例腋臭

    作者:司义湘;何援春;赵慧慧;曾诏群

    目的 探讨微创腋臭刮吸术治疗腋臭的效果.方法 376例腋臭患者在局部肿胀麻醉下,取腋窝皱襞处0.3 cm切口,于真皮与皮下脂肪浅层间进行刮吸,清除大汗腺,刮除范围超过腋毛分布区1 cm,用接负压腋臭刮吸匙刮除皮下脂肪浅层和真皮基底组织.结果 本组376例中,370例切口Ⅰ期愈合,3例切口延期愈合.3例手术范围中央皮肤点状缺血坏死,延期愈合.随访3~36个月,376例中有13例术后有气味残留,但较术前气味减轻.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6.54%.结论 本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值得推广.切口小,仅0.3 cm;刮除范围及深度足够,可大程度清除大汗腺;刮除层次安全,深仅达皮下脂肪浅层;切口1个月后无明显痕迹,无上肢上举受限.

  • 高度近视LASIK术后5年屈光回退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蔡洁;邹文进;蒋林志;李伟均;邱耀英;潘静;何剑;谭少健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屈光回退的原因.方法 将80例(136眼)高度近视患者(-6.00~-14.25 D)按屈光度数分为A组93眼(-6.00~-8.00 D)和B组43眼(>-8.00 D)行LASIK,记录术后视力、屈光度数、角膜中央厚度、眼轴、眼压和角膜曲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随访时间5年.结果 术后5年回退率16.9%,A组回退术眼11眼(11.8%),B组回退术眼12眼(27.9%),两组回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退术眼术前角膜中央厚度偏低,手术前后角膜中央厚度差值与屈光回退相关;手术前后眼轴回退术眼均高于正常术眼,而眼轴差值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屈光回退与手术前后眼压及角膜曲率均无关.结论 术前近视屈光度数越高、手术前后角膜厚度差值越小,越易造成术后远期屈光回退,而与眼轴、眼压及角膜曲率变化无关.

  •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

    作者:张科明;周雄;王彤

    目的 了解腹腔镜与开腹两种入路的胃癌根治术的短期和长期疗效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手术、围手术期及长期生存情况,并与80例同期接受开腹手术的患者相对比.结果 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围手术期死亡情况与开腹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手术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P=0.013),缩短肛门排气时间(P=0.029).术后随访发现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1).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不影响远期疗效的同时,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 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作者:邓田;姚源蓉;谢炳玓

    目的 分析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诊断为Tolosa-Hunt综合征的病例,其中14例获得3~68个月的随访.结果 26例患者中,中老年人占84.6%.单侧眼肌麻痹25例,双侧1例.92.3%(24/26)的患者以疼痛为首发症状,疼痛可发生于眼眶、眼球、额部及颞部,眼肌麻痹症状出现晚于疼痛4.00(2.75,18.75)d,仅2例患者眼肌麻痹早于疼痛.动眼神经受累多,占92.3%(24/26),其次为外展神经,占30.8%(8/26).头CT或MRI平扫及MRI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均无特殊发现.所有患者均予以激素治疗,激素治疗后72 h内疼痛及眼肌麻痹的缓解率为50.0%(13/26).随访的14例患者中,12例完全好转,2例仍有轻微复视,14例均无复发.结论 Tolosa-Hunt综合征容易与其他疼痛性眼肌麻痹的病因混淆,应仔细分析,长期随访;其诊断标准仍需要完善.

  • 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作者:韩凌霄;于芳;牛秀敏;刘传丽

    目的 探讨应用椎管神经阻滞麻醉施行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产科住院待分娩的初产妇80例.其中观察组40例,临产后施行椎管神经阻滞麻醉,非分娩镇痛组(对照组)40例,确定临产后不施行椎管神经阻滞麻醉,两组均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并给予必要相应的处理.结果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身高、头盆评分、体质指数、潜伏期疼痛等级、血压、心率及胎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疼痛程度、血压及心率明显降低,剖宫产率明显降低(P<0.05),器械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方法可以安全、有效地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显著降低剖产率,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斑点追踪显像和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左房功能的比较

    作者:夏纪筑;马雯妍;王庆庆;高玉丽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TI)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分别评价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左房功能,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4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56例RHD患者[根据是否伴发房颤分为不伴发房颤患者(A组)和伴发房颤患者(B组)]分别应用STI和TDI技术获取左房各壁应变率曲线,测定各组左心房壁应变率值.结果 (1)STI技术:与对照组比较,A、B组mSRS、mSRE及mSRA显著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mSRS、mSRE、mSRA明显低于A组(P<0.05).(2)TDI技术:与对照组比较,B组mSRS显著降低(P<0.05),A组无差异;A、B组mSRE、mSRA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mS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SRE、mS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STI与TDI技术获得mSRS、mSRE、mSRA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STI评价RHD患者左房功能较TDI敏感,为临床早期诊断RHD患者左房功能提供新指标.

  • 不同孕周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学真;何平;卢锦娥

    目的 探讨不同孕周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以及母婴预后的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69例的胎盘早剥病例,结合临床急救应对策略,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及母婴预后.结果 34周以上的胎盘早剥发生率占总例数63.3%,明显高于34周以下的发生率(P<0.05),但是34周以下发生胎盘早剥的围生儿预后较差.各孕周发生胎盘早剥的病例均有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后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比例不高,发生率在15%以下.低孕周胎盘早剥发生的严重程度更高.结论 小于34孕周的胎盘早剥病例发生的严重程度更高,围生儿窒息、死亡率较高,故一旦诊断明确为抢救胎儿往往以剖宫产为主.

  • 肺结核患者胸部手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李红新;万朝权;劳燕萍;詹锦六

    目的 探讨术后疼痛及不同方式术后镇痛对肺结核患者胸部手术围术期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胸部手术肺结核患者,分为3组.N组根据自愿原则不行术后镇痛,I组行静脉术后镇痛,E组行硬膜外术后镇痛,分别于麻醉前30 min(T0)、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T1)、术后24 h(T2)、术后72 h(T3)、术后7 d(T4)抽取肘静脉血2 m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各值,并观察I组、E组术后12、24、48 h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T1、T2、T3时 CD3+、CD4+、CD8+、CD4+/CD8+与术前(T0)比较,均有下降(P<0.01或P<0.05),但在T4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组、E组在T1、T2、T3时间点,上述各值均高于N组(P<0.05);I组与E组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组在术后12、24、48 h VAS评分高于E组(P<0.01或P<0.05).结论 两种方式术后镇痛均可减轻围术期免疫功能抑制,与静脉术后镇痛相比,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优于静脉术后镇痛.

  • 整合素α5β1和乙酰肝素酶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桃;齐洁敏

    目的 探讨整合素α5β1和乙酰肝素酶(HP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同步检测80例胃癌组织及5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整合素α5β1和HPA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1)胃癌组织整合素α5β1和HP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和66.2%,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整合素α5β1和HPA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与胃癌的不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3)整合素α5β1、HPA在胃癌中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关系(rs=0.564,P<0.05).结论 整合素α5β1和HPA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相关,两者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它们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胃癌早期诊断和抗转移治疗新的分子靶点,可为评估肿瘤的恶性进展、判断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 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梁彬;郭政东;李云慧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的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71例结直肠癌患者(恶性组),65例结直肠腺瘤患者(良性组)和40例健康体检人群(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MMP-9和TIMP-1的水平.癌胚抗原(CEA)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结果 恶性组血清MMP-9和TIMP-1、CEA的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血清MMP-9和TIMP-1、CE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MMP-9、TIMP-1和CEA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血清MMP-9、TIMP-1和CE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0.821和0.789(P<0.01).血清TIMP-1和CEA的联合诊断达到高灵敏度94.7%和特异度93.6%.结论 血清MMP-9和TIMP-1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联合检测可以用于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

  • 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与肝脏功能的相关性

    作者:李佩青;吴金霞;廖欣;黄怡玲;陶建平;杨镒宇;朱翠平

    目的 分析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水平变化趋势与肝脏功能变化的时相关系,探讨儿科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时肝脏对血糖的调控机制.方法 按照前瞻性对照研究原则,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危重患儿63例,根据入室当天的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53例)及正常血糖组(10例).动态监测血糖、肝功能(ALT、AST、LDH、TG、TC、HDL、VDL)水平.结果 应激性高血糖患儿应激3 d时AST及VDL与高血糖相关,而TG与高血糖水平相关.研究病例中死亡8例,均为高血糖组感染性疾病患儿,病死率12.7%;存活与死亡(观察时点仍生存时)的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危重患儿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可能为死亡危险因素;应激发生后需要注意保护肝脏功能,维持足够的能量代谢,平衡机体的代谢稳态,同时需防止应激后继发感染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危重患儿的良好转归.

  • 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并发症分析

    作者:张少伟;牛光明;苏芳忠;孙所辉;贺辉辉

    目的 总结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水电解质紊乱13例,尿崩症12例,皮质醇及甲状腺素低下1例,瘤床内明胶海绵填塞过多再次手术清除1例.术后随诊2~6个月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痊愈.垂体微腺瘤术后的尿崩症发生率高于大或巨大腺瘤,水电解质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创伤小,全切除率高,并发症少.

  • 一短指家系临床特征调查及IHH基因的突变分析

    作者:姜海鸥;吴思思;黄雪霜;李龙煌;全庆丽;张康

    目的 探讨广东省一个汉族A1型短指(brachydactyly type A1)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原因.方法 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对该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测,并对其中7例患者和7例正常亲属采血进行DNA提取,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直接测序法对IHH基因的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 该家系的短指症为A1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有患者第二至第五手指和脚趾的中节指(趾)骨缺失,末节指(趾)骨短小,第一手指的远侧和近侧指骨均缩短;7例患者在IHH基因对应cDNA序列存在G391A(E131K)杂合突变,7例正常亲属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 中国广东汉族A1型短指家系的发病机制是IHH基因发生了E131K错义突变所致.

  • 儿童过敏性紫癜纤维蛋白原和血清胱抑素C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

    作者:陈大宇;郑敏;黄献文;招军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血清胱抑素C(Cys C)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及相关性.方法 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将65例HSP患儿分为3组:UAER正常组、微量组、大量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儿童26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对象的FIB、Cys C、CD4+、CD8+、CD4+/CD8+的百分率,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HSP患儿外周血FIB、Cys C、CD8+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而CD4+T细胞、CD4+/CD8+呈降低趋势,且均随着疾病严重程度而变化加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患儿外周血FIB、Cys C与CD4+/CD8+之间,两两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FIB与Cys C呈正相关,FIB与CD4+/CD8+呈负相关,Cys C与CD4+/CD8+呈负相关.结论 HSP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其中免疫、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纤溶系统活性失衡等均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而联合检测外周血FIB、Cys C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可用于早期诊断疾病、评估严重程度与评价预后等.

  • 多原发癌13例临床分析

    作者:魏旋;牛道立;李建锋;周琼芳;李杨;廖小文

    目的 探讨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s,MPC)的发病机制、发病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MPC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在2 69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现MPC 13例(0.5%),其中同时性多原发癌1例,异时性多原发癌12例,发病间隔时间在3年以内者仅有1例,在3~18年者有11例.重复癌以头颈部肿瘤常见.结论 提高对MPC发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提高MPC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关键词: 多原发癌 诊断 治疗
  • 导管内乳头状瘤703例良恶性的临床及X线特征分析

    作者:姚文青;姚国燕;张璘

    目的 探讨鉴别乳头状瘤良恶性的临床及X线特征.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703例(包括单纯乳头状瘤、乳头状瘤伴非典型增生、乳头状癌),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不同病理组间患者的年龄、溢液颜色及肿块形态、大小、密度、边缘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及组间比较.结果 (1)不同病理组间年龄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头状癌较乳头状瘤、伴非典型增生年龄更大;(2)从良性乳头状瘤到乳头状癌,溢液的检出率呈降低趋势,而肿块的发生率则随之上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溢液颜色主要为血性、黄色及咖啡色3种颜色,但不同病理组间该3种颜色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随着乳头状瘤向乳头状癌的发展,不同病理组间肿块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圆形/椭圆形、体积小、中密度及边缘光滑提示良性可能性大,而分叶状/不规则形/多个小结节聚集、大肿块、高密度/密度不均及边缘毛糙则提示向恶性发展可能大.结论 导管造影结合患者年龄大小及平片所见肿块的形态、大小、密度、边缘情况对鉴别诊断良恶性乳头状瘤有重要意义.

  • 肾移植术后雷帕霉素应用的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吴家清;朱春丽;申升;王健富;蒙善东;周结学;黎程;刘东;郑克立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安全有效雷帕霉素应用的成本-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首次肾移植患者资料,雷帕霉素组72例:雷帕霉素联合他克莫司和醋酸泼尼松,移植后即开始服用雷帕霉素,首次负荷剂量为6 mg/d,维持剂量为1~2 mg/d.对照组106例: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他克莫司和醋酸泼尼松.采用吖啶酯化学发光法(雅培i1000SR机器)测定雷帕霉素C0,根据排斥发生率判断雷帕霉素安全有效C0范围,应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法评价雷帕霉素治疗方案.结果 雷帕霉素组患者雷帕霉素总的全血C0为(6.6±2.5)μg/L,10及90百分位数浓度分别为3.38 μg/L和11.36 μg/L.6个月内雷帕霉素组急性排斥发生率为16.7%(12/72),对照组为17.0%(18/106),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3.0%,两组急性排斥发生率和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终点血肌酐雷帕霉素组(117±38)μmol/L,对照组(125±20)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雷帕霉素组仅高脂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方案应用每个月总成本雷帕霉素组为(7 088±450)元,对照组为(7 268±432)元,两组成本-效果比雷帕霉素组为510,对照组为5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采用雷帕霉素方案时C0维持在(6.6±2.5) μg/L为安全有效范围,可依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雷帕霉素联合他克莫司、醋酸泼尼松的长期治疗方案.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分析

    作者:徐国荣;黄开先;曹继红

    目的 探讨影响肝脏组织学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53例,检测血清肝功能、HBV DNA、HBeAg及肝组织病理学指标.结果 253例患者中G2及以上38.34%(97/253),S2及以上29.64%(75/253).肝组织病理学与ALT水平、年龄有关.结论 对于ALT<2×ULN,尤其是40岁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无论其HBV DNA载量高低、HBeAg状态如何,均应考虑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作者:王永;朱宝山;刘勇

    目的 探讨经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老年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SCHF)的疗效.方法 76例老年SCHF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休息、限盐、限水、营养支持、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抗感染、降压、控制血糖,纠正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对照组加持续低浓度氧疗,观察组加面罩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血浆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 、漏气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89.5%(34/38),对照组68.4%(26/3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8例老年SCHF患者经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后,HR、RR、BNP、PaCO2值均明显下降,住院时间缩短,LVEF、PaO2、SaO2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观察组3例患者有面部不适感,调整面罩后缓解.5例患者出现轻度胃肠胀气,未作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4例治疗5 d 后症状改善不明显,2例继续通气2 d 后逐渐好转(共通气治疗7 d),2例治疗无效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通气2 d后死亡.对照组12例经常规治疗5 d 症状、体征无改善,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通气时间为(5.4±2.3)d,死亡8例.结论 BiPAP呼吸机治疗老年SCHF患者具有明显增加疗效,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痛苦小、缩短疗程,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老年SCHF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烁;纪海勇;张志明;周福安

    目的 研究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PI3K、mTOR、PTEN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其与肾透明细胞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77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透明细胞癌组)及18例正常组肾组织(正常对照组)中PI3K、mTOR、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PI3K、mTOR蛋白在透明细胞癌组中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TEN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核分级Ⅰ~Ⅱ级的肿瘤组织PI3K、mTOR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Ⅲ~Ⅳ级(P<0.05),PTEN表达高于Ⅲ~Ⅳ级(P<0.05).临床分期Ⅰ~Ⅱ级的肿瘤组织PI3K、mTOR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Ⅲ~Ⅳ级(P<0.05),PTEN表达高于Ⅲ~Ⅳ级(P<0.05).PTEN与PI3K、mTOR蛋白在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PI3K与mTOR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在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被过度激活,与肿瘤的核分级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 颈部包块累及颈内静脉的增强CT临床分析

    作者:于亭;谷京城;孙旭云;陈建国;董学恒;栾宁

    目的 探讨增强CT对颈部包块与颈内静脉位置关系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43例与颈内静脉临近的颈部包块进行增强CT检查.在横断面扫描图像上测量瘤管角及观察静脉管腔是否狭窄,判断包块是否与颈内静脉粘连,瘤管角为包块包绕颈内静脉的大角度,与手术对照,计算45°、90°、180°作为诊断包块是否与颈内静脉粘连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瘤管角≥90°组和≥180°组对颈内静脉受侵判断的准确度高于≥45°组(P<0.05),且部分瘤管角未达90°便出现了静脉管腔狭窄.结论 对于颈内静脉粘连的判断,瘤管角≥90°提示包块与颈内静脉粘连,尤其是伴有管腔狭窄者.

  • 双腔喉罩对急症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王芳;王凤飚

    目的 探讨急症全麻手术患者应用双腔喉罩技术后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意义.方法 将100例急症全麻手术患者分为气管插管组50例、双腔喉罩组50例,对照两组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3 min(T3)、拔管前(T4)、拔管后3 min(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T1、T2、T4期HR、MAP、E、N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59、4.01、3.11、3.21,均P>0.05);两组T3、T5期HR、MAP、E、N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55、5.12、6.12、5.35,均P<0.05).结论 应用双腔喉罩对急症全麻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能减轻患者呼吸循环系统损伤反应,增加手术安全性.

  • 免疫组化结合原位杂交双标记检测套细胞淋巴瘤中免疫球蛋白κ、λ限制性

    作者:万红萍;涂露霞;盛以芸;熊振芳;陶雪勤;梅金红

    目的 探讨原位杂交结合免疫组化检测套细胞淋巴瘤中免疫球蛋白轻链限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套细胞淋巴瘤和10例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中CyclinD1的表达,同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免疫球蛋白κ、λ轻链的比例,确定肿瘤细胞的轻链限制性.结果 30例套细胞淋巴瘤,结节型中7例出现κ链限制性(7/15,46.7%),3例呈λ链限制性(3/15,20.0%);弥漫型中2例有κ链限制性(2/15,13.3%),6例呈λ链限制性(6/15,40.0%).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中未检出轻链限制性.结论 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yclinD1与原位杂交法检测轻链限制性相结合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出不同期套细胞淋巴瘤的轻链限制性及类型,可以作为诊断早期套细胞淋巴瘤的重要方法.

  •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金海淼;胡斌;张咏梅;陈美英;魏丹;夏贤卿;龚发金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发作和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及前瞻性自身对照设计.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患者(n=30)给予治疗[包括情绪稳定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及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并随访治疗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4周末及江西省精神病院职工(对照组)(n=30)的血清BDNF水平,并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症状程度.结果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治疗前血清BDNF水平[(18.65±6.13)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4.87±6.08)ng/mL] (t=3.941,P=0.000),并与治疗前HAMD总分呈负相关(r=-0.413,P=0.023);治疗第4周末血清BDNF水平[(22.56±6.56)ng/mL]显著高于治疗前(t=-4.089,P=0.000),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治疗后HAMD总分呈负相关(r=-0.619,P=0.000);治疗4周末血清BDNF增加率与HAMD减分率呈正相关(r=0.372,P=0.043).结论 血清BDNF水平低下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密切相关,可能是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状态指标;血清BDNF水平升高可能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临床疗效的参考指标之一.

  • 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叶奎;曲鑫;王新超;金健;王凤飚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1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FTS组和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消化道症状、咽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消化道症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TS组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咽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FTS组术后第1、3天炎症应激反应指标CRP、IL-6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结论 FTS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是安全、可靠、有效的,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碎裂QRS波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评价

    作者:林晓明;杨希立;刘鹤龄;赖玉琼;郑玲

    目的 探讨碎裂QRS波(fQRS)对评价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39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将其分为fQRS组和无fQRS组,平均随访(30±10)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临床事件的发生率和心源性死亡.结果 共发生心血管事件85例,发生率为25.1%,fQRS组各种心血管事件及各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fQRS组(P<0.05,P<0.01),fQRS患者与无fQRS患者比较发生各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fQRS组无心血管事件生存率明显低于无fQRS组(P<0.01),心源性死亡提示生存率也明显低于fQRS组(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QRS是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警指标(P<0.01).结论 fQRS与心肌梗死预后关系密切,是一个独立预测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心源性死亡的新指标.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晓辉;颜剑豪;罗唯师;王墨;林劲芝;张勇

    目的 结果研究核磁共振DTI扫描序列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7例经手术证实的因责任血管压迫引起三叉神经痛(TN)患者(患者组)和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及横轴面DTI,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 对照组三叉神经的ADC值为(1.76±0.98)×10-3mm2/s,FA值为0.40±0.18,左侧与右侧三叉神经桥池段的ADC 值和FA 值均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患者A组比较,ADC、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B、C、D 3组三叉神经受压组比较,ADC、FA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压迫部位ADC 值增高59例,不变8例,平均ADC 值明显高于正常三叉神经组织.压迫部位FA 值下降32例,不变23例,增高11例,平均FA 值低于对照组三叉神经组织.结论 DTI 对判断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有一定价值,三叉神经压迫程度越大,ADC值越高,FA值越低,对TN患者进行准确的术前判断和预后的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 改良乒乓球法固定三腔二囊管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

    作者:宋洋;徐正磊;李迎雪;严健芬

    目的 探讨改良乒乓球法固定三腔二囊管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1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分为传统组(55例)和改良组(58例).传统组采用沙氏导丝法插入三腔二囊管后用250 g重物悬吊牵引固定;改良组置管方法同传统组,用改良乒乓球法固定.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止血效果相似,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0.9%和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低,胸闷、胸痛程度较传统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乒乓球法固定三腔二囊管具有止血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患者耐受性好、简单易行的优点,值得推广.

  • 双源64层CT与血管内超声定性和定量诊断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对比研究

    作者:方红城;陈路;方叶青;陈少源;陈菲;高德宏;王磊;苏又苏;谢培益

    目的 探讨双源64层CT(DSCT)和血管内超声(IVUS)识别冠状动脉易损斑块(VP)的价值.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58例,CAG前1周内行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后行IVUS检查.与IVUS比较,评价DSCT诊断冠状动脉VP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同时评价两种方法测量大斑块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与IVUS比较,DSCT识别VP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7%、96.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4%、97.6%.DSCT和IVUS 测定的斑块平均面积分别为(9.21±4.35)mm2和(9.41±3.96)mm2.两种方法对斑块面积的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87,P>0.05).结论 DSCT与IVUS相似,对识别冠状动脉VP有较好的价值.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晚期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野缺损的关系

    作者:马英慧;刘刚;付笑笑

    目的 探讨晚期青光眼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方法 58例(58眼)青光眼患者分为早中期及晚期两组.用RTVue100-2OCT和OCTOPUS101视野计进行检测.将两组患者RNFL厚度及视野缺损值进行比较,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确定平均RNFL厚度与平均缺损(MD)、上方和下方平均RNFL厚度与相对应半侧视野区MD的相关性.结果 晚期青光眼组RNFL厚度均低于早中期青光眼组(P<0.01),视野缺损均高于早中期青光眼组(P<0.01).早中期青光眼组平均RNFL厚度、上方和下方平均RNFL厚度与相应视野MD均呈负相关(rs分别为-0.459、-0.481、-0.583,P<0.05);晚期青光眼组平均RNFL厚度、上方和下方平均RNFL厚度与相对应视野平均缺损均无显著相关性(rs分别为-0.231、-0.290、-0.307,P>0.05).结论 随着青光眼病程的进展,RNFL逐渐变薄,视野损害逐渐加重;早中期青光眼患者RNFL厚度与视野缺损呈中度负相关,晚期青光眼患者RNFL厚度与视野缺损相关性不明显.

  • 悬吊过伸复位与手术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赵鸿声;张建军;靖光武;黄吉利;侯楷

    目的 比较悬吊过伸复位与手术复位固定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探讨简单、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方法 纳入AO-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63例,分为两组:过伸复位组32例,采用腰背过伸悬吊复位加过伸支架固定治疗;手术组31例,采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相近,在椎体的前后缘高度丢失值、Cobb角矫正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发症方面过伸复位组明显少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总体疗效相近,但悬吊过伸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

  • 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疗效

    作者:冯佳;柳金;温娟娟;钟凤鸾;张文丽;孟庆祥

    目的 探讨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预防性鞘注APL缓解患者(鞘注组),与同期未行鞘注治疗27例患者作对照(非鞘注组).随访中位时间30(6~62)个月.比较两组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及复发率.结果 鞘注组20例无一例复发,其中鞘注组中3例高危患者CR后首次腰穿检查发现无症状单纯脑脊液压力增高,鞘注治疗后恢复正常,均随访3年以上未发生CNSL.非鞘注组27例4例复发(1例中危,3例高危),其中1例高危患者发生CNSL.结论 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有益于减少APL患者CNSL发生,可能有助于减少白血病复发.

  • 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和钛网加钉棒重建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林慰光;胡奕山;郑干轩;林本丹;赵卫东

    目的 通过比较正常状态、前路单钛网支撑+钉棒内固定、后路椎管减压、单钛网和双钛网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式的稳定性,分析各术式之间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 选用6具成年家猪T11~L3脊柱标本,建立L1椎体次全切除模型,进行3种不同的重建术:术1:经前路单钛网支撑+钉棒内固定术;术2:经后路椎管270°减压+单钛网+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3:经后路椎管360°减压+双钛网+椎弓根钉内固定术.采用非损伤性加载对每个标本的完整状态以及3种重建方式下的固定状态的稳定性进行测试.结果 采用术2、术3重建后,在4.0 Nm载荷下T12~L2各运动方向的运动范围均较完整标本小(P<0.05),在后伸运动中,术3的运动范围小于术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运动中,3种重建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正常状态及前路钛网支撑+钉棒内固定术,后路椎管减压+单钛网+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减压+双钛网+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均能重建脊柱的即刻稳定性;在后伸运动中,后路双钛网术式的脊柱即刻稳定性优于前路术式.

  • Bcl-2基因甲基化在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组织中的作用

    作者:王义勇;贾绍斌;刘静;侯建军;张政军

    目的 研究Bcl-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mRNA表达在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 Wistar大鼠主动脉组织中的作用.方法 将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组,每组22 只.对照组给予普通大鼠饲料,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持续喂养16周后心脏取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提取主动脉核蛋白检测基因组DNA总甲基转移酶活力;采用巢式MSP (nMSP)法检测两组大鼠主动脉组织Bcl-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cl-2基因在两组大鼠主动脉组织中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6周高脂饮食可以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TC、TG、LDL-C升高(P<0.01),HDL-C降低(P>0.05); HE 染色法结果显示高脂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高脂血症作用下基因组DNA总甲基转移酶活力及Bcl-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Bcl-2基因mRNA表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脂血症作用下Bcl-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增高,mRNA表达降低,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可能是AS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是AS发生的早期事件.

  •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对大鼠库普弗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作者:陈文;邓存良;孙庆;杨春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对大鼠库普弗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收集20例重型肝炎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基质偶氮显色法检测内毒素(LPS),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TGF-β1浓度.Ⅳ型胶原酶灌注,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库普弗细胞,碳素墨水吞噬实验和过氧化物酶染色对库普弗细胞进行鉴定.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直接干预大鼠库普弗细胞24 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TGF-β1在库普弗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和LPS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0.01).TGF-β1在与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共培养的库普弗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1).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可以显著增加TGF-β1在大鼠库普弗细胞的表达,其机制与LPS升高有关.

  • 胃炎Ⅰ号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及凋亡的作用

    作者:韦玉娜;张伦;刘友章

    目的 探讨胃炎Ⅰ号含药血清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胃炎Ⅰ号含药血清处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 胃炎Ⅰ号含药血清呈剂量依赖性对SGC-7901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低、中、高剂量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0.33±1.79)%、(42.02±4.03)%、(60.67±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炎Ⅰ号含药血清呈剂量依赖性对SGC-7901细胞有促凋亡作用,低、中、高剂量组凋亡率分别为(20.13±2.26)%、(26.61±4.41)%、(34.58±5.64)%,与空白血清组[(12.98±2.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炎Ⅰ号含药血清呈剂量依赖性对SGC-7901细胞有生长抑制和促凋亡作用.

  • 云南省宣威地区烟煤燃烧后的底灰对BEAS-2B细胞的体外毒性作用

    作者:李光剑;王霁阳;黄云超;周永春;杨堃;陈颖;赵光强;雷玉洁

    目的 评价宣威地区烟煤燃烧后的底灰对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的毒性作用.方法 (1)应用X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宣威地区烟煤燃烧后底灰中的多量元素含量,扫描电镜观察底灰中的固体物质形态;(2)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实验组(宣威底灰处理组)、对照组(宜宾底灰处理组)和空白组的细胞成活率变化,分别测定经底灰刺激0~72 h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细胞内活性氧化酶(ROS)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变化.结果 (1)宣威地区烟煤燃烧后的底灰中硅(Si)、铝(Al)、铅(Pb)、砷(As)元素质量百分比高于宜宾地区(P<0.05),而硒(Se)元素质量百分比则低于宜宾地区(P<0.05).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宣威烟煤燃烧后的底灰中含有大量的游离二氧化硅颗粒物,形态各异,粒径大小不一,部分为纳米级别;(2)BEAS-2B细胞成活率随煤灰暴露时间的延长而下降;BEAS-2B细胞培养基中的细胞内ROS升高,GSH下降,LDH升高,并随煤灰暴露时间延长而变化,相同时间点上实验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 (1)宣威地区烟煤燃烧后的底灰中含有大量的游离二氧化硅颗粒物,形态各异,粒径部分为纳米级别;(2)宣威地区烟煤燃烧后的底灰对BEAS-2B细胞具有较强的氧化损伤作用,表现为时间-效应.

  • 不同浓度吗啡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志学;孙立新;宋有鑫;闫彩云;李汝泓;雷燕;于铁莉

    目的 研究吗啡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药物作用24、48、72 h后MTT法测定MCF-7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选取48 h,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亚二倍体峰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增殖抑制情况:吗啡单独应用时,平均抑制率(IR)随着吗啡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作用24、48 h时,250 μmol/L 及1 250 μmol/L 浓度的吗啡对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5);作用72 h时,各浓度组均对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5-FU单独应用时,作用24、48、72 h时均对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5).吗啡与5-FU联合应用时,平均IR亦随着其中吗啡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作用24 h时,3种浓度的吗啡与5-FU均无协同作用(P>0.05);作用48、72 h时,3种浓度的吗啡与5-FU联合应用,均具有协同作用(P<0.05).凋亡情况:吗啡单独应用时,凋亡率随着吗啡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与未处理组相比,250 μmol/L及1 250 μmol/L浓度的吗啡均引起凋亡率增加(P<0.05).5-FU单独应用时,凋亡率亦明显增加(P<0.05).吗啡与5-FU联合应用时,凋亡率亦随着其中吗啡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3种浓度的吗啡与5-FU联合应用,均具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 一定浓度的吗啡、5-FU及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且与吗啡的浓度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两药联合应用48 h和72 h,可显示出协同作用.一定浓度的吗啡、5-FU及联合应用48 h对MCF-7乳腺癌细胞有促进凋亡作用,且与吗啡的浓度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 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对食管癌细胞EC109中FR和hnRNP-E1表达的影响

    作者:左丽萍;陈素钻;俞晶;梁晓松;刘朝晖;郭光华

    目的 研究PI3K/Akt信号通路靶向抑制剂LY294002对人食管癌细胞EC109中叶酸受体(FR)和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E1(hnRNP-E1)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LY294002作用于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不同时间段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印迹法(Westo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FR和hnRNP-E1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LY294002抑制作用与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趋势,P-Akt和FR蛋白表达明显下降,hnRNP-E1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 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可以改变人食管癌细胞EC109中FR的表达,并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磷酸化有关.

  • 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附壁血栓脱落致心肌梗死1例

    作者:谢东阳;谢阳东;廖祥中

    患者,女,49岁,因胸闷、胸痛2周于2011年7月10日入院.患者于2011年6月15日下午15:00左右下班途中突感胸闷、胸痛,以胸骨后为主,呈压榨性,伴大汗,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次,立即由家属送至当地县人民医院.于下午18:00到达医院后,查心电图示:V2~V6导联ST段呈弓背抬高,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立即口服阿司匹林片300 mg,氯吡格雷片300 mg,立即给予尿激酶粉针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约1 h后胸痛、胸闷症状消失.

  • 冠状动脉造影剂迟发型致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赵开健;吴小庆;李嘉萍

    患者,女,56岁,因胸闷、心悸30余年,加重伴头晕、乏力2个月,于2012年4月17日入院.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24/78 mmHg,心率55次/min,呼吸18 次/min.双肺无啰音,心律不齐,频发室性早搏,双下肢不肿.入院查24 h动态心电图示:总心搏数77 589次,平均60次/min,慢38次/min,快67次/min,长R-R间期3.05 s,频发室性早搏(46.7%),部分成对,偶见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 腹膜后混合型巨大脂肪肉瘤合并肠系膜转移1例

    作者:胡吉富;刘茂希;寸向农;艾可为;杨继武

    患者,女,52岁,因腹痛、腹胀4年余伴腹部包块3年余,拟腹膜后巨大肿块性质待查,于2011年7月18日收入院.4年前,患者因发现腹部包块在外院行手术切除(经腹),当时切除肿物12 kg术后病情好转,但腹痛、腹胀.

  • 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1例

    作者:张雪玲;刘璠娜;陈湛华;胡波;管保章;孟宇;尹良红

    患者,男,法国人,33岁.因发热、头痛6 d,全身肌肉酸痛无力3 d,于2012年1月24日下午18:00左右送至我院急诊科.6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未测体温)、头痛,伴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自服阿司匹林(具体量不详)后症状无明显缓解.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倒地后无法活动持续48 h以上.患者自起病以来未进食,尿量减少,约300 mL/d.

  • 右美托咪定用于脊柱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效果

    作者:李芬;杨翃;席小丽;肖燕;马炜全

    目的 观察脊柱外科患者术后拔管时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的效果.方法 选择脊柱内固定术后带气管导管进入ICU行机械通气患者80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观察组)和咪达唑仑(对照组)镇静治疗,并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变化,评价镇静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拔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右美托咪定及咪达唑仑均能使患者达到良好镇静镇痛效果,观察组心率、血压更平稳,且没有呼吸抑制作用,药物起效时间明显缩短,清醒更快,更易唤醒及保持安静,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虽然观察组低血压、高血压及心动过缓发生率没有明显降低,但谵妄发生率低.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脊柱内固定术后能够更好达到满意的镇静深度,患者苏醒快,易唤醒,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镇静剂,但用药期间需要加强监测,防治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动过缓.

  • 右美托咪定用于感染性休克合并肝功能不全患者镇静1例

    作者:李小悦

    患者,男,47岁,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10 d于2011年8月17日入院.既往有乙肝病史.8月23日于全麻下行左半肝切除术.术后第1天出现血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转入SICU治疗.体格检查:体温38.2℃,心率144次/min,呼吸47次/min.烦躁,全身皮肤、黏膜黄染,末梢循环差,双肺散在湿啰音.

  • 右美托咪定联合表面麻醉在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作者:温福腾;董师武;杨尚甜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联合表面麻醉在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清醒气管插管全麻患者90例,ASAⅠ~Ⅱ级.分为右美托咪定+表面麻醉组(DS组)、单纯表面麻醉组(S组)、丙泊酚+芬太尼组(PF组),各30例.记录入手术室麻醉前(T0)、麻醉给药后5 min(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2 min(T3)各时间段MAP、HR、SpO2及插管反应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S组与S组、PF组比较,T1、T2、T3时段MAP、H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组与PF组比较,T1时段Sp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组与S组、PF组比较,插管不良反应(恶心、呛咳、躁动、呼吸抑制)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成功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表面麻醉下施行清醒气管插管是一种安全、实用、效果确切的方法.

  • 右美托咪定预防全麻术后躁动和咽喉疼痛的作用

    作者:刘晶;廖信芳;胡祖荣;贾杰;黄希照;邓恋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患者全麻术后躁动和咽喉疼痛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00例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均以咪达唑仑、维库溴铵、舒芬太尼、丙泊酚诱导,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七氟醚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30 min观察组用Dex 0.6 μg/kg 10 min泵入,对照组相同量生理盐水10 min泵入.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期患者的躁动评级、身体舒适度评分(BCS)、术后24 h咽喉疼痛评级.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躁动和咽喉痛发生率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BC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ex可有效预防全麻术后躁动和咽喉疼痛的发生.

  • 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用于妇科手术的效果

    作者:颜景佳;王雅端;江长城;赵桀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在妇科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90例,ASAⅠ~Ⅱ级,分为3组(n=30).A组为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组;B组为右美托咪定手术结束前30 min给药组;C组为对照组.3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瑞芬太尼的泵注.A组在患者入室后麻醉诱导前即开始经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0.6 μg/(kg·h)泵入直至手术结束;B组则在手术结束前30 min才开始给予右美托咪定0.6 μg/(kg·h)泵入;C组作为对照组则只注射生理盐水.观察手术结束时(T1)、拔除气管导管时(T2)、拔管后15 min(T3)、拔管后30 min(T4)、拔管后60 min(T5)等5个时段,记录各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另对T3~T5 3个时段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VAS疼痛评分.同时观察苏醒期间发生并发症的例数,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24 h 其他镇痛药的使用率等.结果 A组应激反应小,血压、脉搏的波动小,分别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在T3~T5 3个时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A组和B组分别与对照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应激剧烈,VAS评分高,不良反应明显.结论 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用于妇科手术的镇痛效果安全、确切.

  • 右美托咪定清醒镇静对颈椎受限患者经鼻插管时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作者:区锦燕;刘晓捷;陈耀雄;周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清醒镇静对颈椎受限患者经鼻盲探插管血压和心率的影响,阐明Dex清醒镇静经鼻盲探插管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 选择因颈椎骨折入院,拟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60例,ASA Ⅰ~Ⅱ级,男女不限,年龄18~55岁,除外高血压、心脏传导阻滞及心率低于65次/min的患者.60例患者根据手术顺序号随机分为4组,表麻组(L组)、右美托咪定+表麻组(DL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表麻组(MSL组)和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舒芬太尼+表麻组(DMSL组),每组15例.结果 手术历时2.5~3 h.4组患者组内鼻咽腔表麻、插管时与术前比较,血压均升高(P<0.01);L组插管时与表麻时比较,血压进一步升高(P<0.01);组间插管时DL组、DMSL组与L组比较降低(P<0.05).4组患者组内心率变化,L组、MSL组鼻咽腔表麻、插管时与术前比较,心率显著升高(P<0.01);插管时与表麻时比较,心率进一步增高(P<0.01).DL组、DMSL组鼻咽腔表麻、插管时与术前比较,心率显著下降(P<0.01).4组患者组间比较,表麻时DL组、DMSL组心率明显低于L组(P<0.01),也低MSL组(P<0.01),DMSL组心率低.插管时DL组、MSL组、DMSL组心率均低于L组(P<0.01),DMSL组心率低.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鼻咽腔表麻、气管插管等刺激性操作引起的血压上升、心率加快的作用,加入少量咪达唑仑、舒芬太尼,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舒适配合,是颈椎受限患者保留自主呼吸理的想插管方法.

  • 逆向留置与胶布X形固定按压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红燕;莫燕球;蒙宝琴

    目的 探讨逆向穿刺留置输液与拔针后使用胶布X形固定棉签平行按压法对肝病患者关节处留置输液的影响.方法 120例肝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关节处采用逆向穿刺留置及拔针后使用胶布X形固定棉签平行按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向心穿刺留置及拔针后手持棉签按压法,观察两组留置时间及拔针后穿刺点出血或皮下瘀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按压有效率达90.0%(54/60),高于对照组的61.7%(37/60)(P<0.01).结论 逆向穿刺留置法输液能解决关节处留置难的问题,延长留置的时间;拔针后胶布X形固定棉签平行按压法能有效预防穿刺点渗血.

  • 交替卧海绵床垫及水垫预防下肢手术患者压疮的效果

    作者:严业维

    目的 比较交替卧海绵床垫及水垫与卧一般床垫预防下肢手术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234例下肢手术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交替卧海绵床垫及水垫,对照组给予卧一般床垫.术前均进行压疮风险评级,按风险级别于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相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4.0%(5/12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8%(13/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替卧海绵床垫及水垫能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可广泛用于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疗单位及家庭护理更适用,具有推广价值.

  • 单孔腹腔镜脾脏切除术2例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刘海燕;葛梅;闫冰

    脾脏切除术技术外科手术在经历了从开腹手术到腹腔镜手术的过渡以后,如今又向着更加微创的单孔腹腔镜手术逐步迈进[1].为了配合手术需要,护理人员必须在熟练掌握传统腹腔镜切脾手术护理技能的基础上,合理地调整护理重点,及时地观察及应对患者所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2].2011年5月9、10日我们先后对2例脾脏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成功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经过我科精心护理,均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介绍如下.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半肝切除术后胃管拔管时机的探讨

    作者:林平顺;王海英;廖培娇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半肝切除术后胃管的佳拔管时机.方法 98例原发性肝癌行半肝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于肛门排气后(对照组)及术后当天或第1天(观察组)拔胃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主观不适和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腹胀、胃肠恢复通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留置胃肠减压对胃肠功能恢复并无帮助.术后鼻咽部不适、恶心、舒适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原发性肝癌行半肝切除术后患者无需常规等肛门排气后拔除,及早拔除能增加患者舒适度,促进术后恢复.

  • MicroRNAs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鹏;雷迅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多基因遗传性恶性肿瘤之一,它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多发生于中国的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等省份.目前,鼻咽癌的治疗主要是以放射治疗为主,而且早期疗效显著.虽然放疗、化疗水平比过去几十年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鼻咽癌5年的生存率仍然在5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临床上缺乏检测早期鼻咽癌的特异性标志物.

  • 神经病理性痛外周自发放电与钙激活钾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建宁;刘一辉;任维

    神经病理性痛是一类特殊疼痛,其直接来源于影响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或疾病,以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为特征[1].正常神经纤维只传递信号,有研究[2]发现,大鼠外周神经损伤区域可以产生自发放电,这种异位放电发生于有髓传入神经纤维,以A类纤维为主.深入研究发现,在外周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中有离子通道参与到不同性质疼痛的产生与维持中,相关研究一直是疼痛研究的热点[1,3].

  • 工作倦怠生理健康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程甲;许明智

    国外工作倦怠(job-related burnout)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该领域的先驱Maslach将其定义为"在以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从业人员所体验到的一种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玩世不恭(cynicism)和个人成就感降低(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的状况"[1].

  • 恶性肿瘤糖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洋;许新华

    早在1919年就有研究者在癌肿恶病质患者中发现存在糖代谢紊乱,对胰岛素(Is)的敏感性下降,但是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在1959年,JOSLIN等[1]报道了肿瘤和糖尿病在同一患者出现的问题,但是当时尚缺乏有力的证据.1960年,两者的联系在一人口普查时再次被提出:肿瘤患者常伴有糖代谢紊乱[2].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流行病学和临床观察发现,不仅肿瘤和糖代谢异常这两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的疾病成逐年增加的趋势;且肿瘤伴发糖代谢异常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见,因此不少研究者开始探讨两者的联系.现将关于恶性肿瘤糖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持续缓慢低效透析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毕礼明;高峻;朱冬云;张春燕;马济佩

    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已有50余年历史,近20年更是得到飞速发展和推广.主要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及其维持性治疗.当前在肾脏替代治疗模式选择上仍有较多争议.如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治疗上就有多种模式[1],对流方式和弥散方式孰优孰劣仍无定论.肾脏替代治疗模式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病情、医疗经验、临床证据、医疗资源和医疗条件等综合情况来制定.目前透析器及透析机功能日益完善,而透析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在于提高透析效率,降低透析相关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在此前提下如何使操作变得更为简便、可靠,并能降低医疗资源耗费等.

  • 水通道蛋白5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作者:黄永红;徐方云;吕农华

    自DENKER等[1]在人红细胞膜上发现第1种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即AQP1以来,迄今的研究已揭示,在哺乳动物中AQP是一个拥有13个成员的蛋白质大家族,分别被命名为AQP0~12.业已证实,AQP5是AQP家族的重要成员,参与了腺体分泌、水平衡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2].近年发现,AQP5在多种肿瘤组织或细胞中都呈异常表达,对肿瘤生物学功能有着多重影响,如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影响肿瘤细胞的迁移等.提示AQP5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肿瘤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就AQP5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与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 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付馨余;邹文进

    核转录因子-κB (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是一个由复杂的多肽亚单位组成的蛋白家族,是细胞内重要的核转录因子之一, 这种蛋白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增强子的B位点(GGGACTTTCC)结合,调控免疫球蛋白κ轻链的转录.因其在人体免疫、炎症、代谢、遗传、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而成为近来国际研究的热点.

  • 高压氧在帕金森病辅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盘晓荣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 PD)病因未明、慢性且进行性加重,是中老年常见的致残疾病之一.左旋多巴制剂是目前治疗PD基本有效的一线药物,但它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PD进程,而且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和用量的加大,多出现疗效减退和严重不良反应[1],甚至一些病例出现病情较用药前加重;因此对经临床正规治疗效果不理想或疗效减退者,仍是目前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

  • 上皮钠通道与疾病和药物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梓豪;李青南;陆幸妍

    上皮钠通道(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ENaC)是由α、β、γ 3种亚单位组成的异聚体蛋白,在肾脏、结肠、肺脏、大脑、卵巢、睾丸和胰腺等组织均发现ENaC的分布.其生理功能是跨越紧密连接上皮单向转运钠离子,调节水和离子的转运.ENaC初是由CANESSA等[1]从鼠结肠上皮细胞中克隆出来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上皮钠蛋白的结构及其功能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将从ENaC在各组织的分布及其功能研究状况展开综述.

  • 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和身体功能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作者:李艳玲;张瑞丽;李慧娟;王平;高媛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身体功能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老年人身体活动量表、心理幸福感量表、身体功能测试对268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及客观体能检测.结果 老年人身体活动量P50为133.43分,呈较低水平;心理幸福感P50为154分,呈中等稍上水平;不同性别、年龄身体功能有差异.老年人心理幸福感与其身体活动量及身体功能各项检测相关;身体活动与身体功能各项检测相关.结论 应协助老年人积极科学地从事身体活动,以期延缓身体功能下降,提升心理幸福感,实现成功老龄化.

  • 经皮微创针刀联合激素封闭治疗扳机指的疗效

    作者:王慧敏;蔡材樑;曾浩彬;伍翰笙;沈庆亮;陈文治

    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针刀联合激素封闭(水针刀)疗法干预治疗扳机指的疗效,并探讨治疗扳机指的优化方案.方法 选择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扳机指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A组予水针刀治疗,B组予激素封闭治疗,C组予单纯针刀治疗,均治疗1次,治疗于门诊手术室进行.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1年随访时使用扳机指严重程度Quinnell评分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评定患指疗效及功能.结果 3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1周、1个月和1年,患指Quinnell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下降幅度大,分别与B组及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在治疗后1周,患指Quinnell评分、VAS评分下降幅度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1个月和1年,C组Quinnell评分和VAS评分较B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治疗及激素封闭均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水针刀治疗扳机指的近、远期效果均很明显,比激素封闭及单纯针刀治疗效果更优.

  • 灯盏生脉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作者:于金栋;吕丽柯;曹世强;张静;张坤

    目的 观察灯盏生脉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纤维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脑梗死(病程为14 d~6个月)同时伴有高血脂、高纤维蛋白血症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生脉胶囊 2粒 /次,3次/d;对照组60例,予常规治疗.两组均8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纤维蛋白水平的变化及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纤维蛋白水平均有下降(P<0.0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明显,且治疗后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灯盏生脉胶囊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且能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的高血脂及高纤维蛋白水平,是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