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绿色通道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影响

    作者:麦子杰;宋明才;张稳柱;李健豪;梁嘉永;陈国钦;雷汉东;张在勇;赵善隽;梁伟杰;黄惠敏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的影响,并探求STEMI患者急诊PCI的新时间指标.方法 入选由救护车送入,发病12 h之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218例,分为绿色通道组125例(由急诊室直接进入导管室)及常规通道组93例(由急诊室收入CCU病房再入导管室),主要的研究指标为FMC2B时间,次要指标包括就诊至球囊扩张(D2B)时间,住院病死率及心肌坏死程度(CK峰值).结果 与常规通道组比较,绿色通道组患者入院时心力衰竭发生率偏低,有显著高的院前心电图完成率.绿色通道组FMC2B时间显著短于常规通道组[中位数,82 min vs 124 min(P<0.001)],D2B时间亦显著短于常规通道组[中位数,53 min vs 112 min(P<0.001)];首次医疗接触120 min内完成球囊扩张的比例显著高于常规通道组(96.8% vs 23.7%,P=0.000),D2B时间在90 min内的比例亦显著高于常规通道组(97.6% vs 32.3%,P=0.000).校正患者及医院因素后,绿色通道是FMC2B<120 min的独立预测因素(95%CI 0.424~0.654,P=0.000).两组的CK峰值[1 726(749,3 125)vs 1 751(648,3 362),P=0.629]和住院病死率(2.4% vs 2.15%,P=0.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绿色通道可显著缩短FMC2B时间及D2B时间,FMC2B时间可考虑作为救护车运送STEMI患者急诊PCI的新时间指标.

  • 瓣膜病对房颤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及房颤复发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陈怡粤;周炯峰;庄义浩;杨俊芬

    目的 探讨瓣膜病对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及AF复发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心功能Ⅰ~Ⅳ级AF患者126例,采用干性免疫法测定AF患者AF发作时血浆BNP浓度,按是否合并瓣膜病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合并瓣膜病组(均为二尖瓣狭窄)19例,非瓣膜病AF患者107例,比较两组血浆BNP浓度的差异,以及AF的复发率.结果 瓣膜病AF患者AF发作时血浆BNP水平为(628.84±584.96)pg/mL,非瓣膜病AF患者AF发作时血浆BNP水平为(321.47±405.06)p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前者AF的复发率为61.11%,后者为35.3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 瓣膜病AF患者AF发作时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非瓣膜病AF患者,瓣膜病对AF患者血浆BNP水平有一定的影响,提示瓣膜病可能干扰临床医生根据BNP水平变化对AF、心力衰竭等情况作出评估.同时瓣膜病可能对AF的复发也有一定的影响.

  • 取宫内节育器266例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淑婷;林佩萱;易艳萍;郭练;袁玉枝;梁秋芬

    目的 分析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IUD)的原因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66例取IU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取环原因分为第一组病理取环组134例,第二组生理取环组132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孕产史、上环时限、分娩方式和节育器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 第一组的年龄小于第二组(P=0.000);第一组的上环年限短于第二组(P=0.000);剖宫产术后发生病理取环率高于顺产(P=0.000),T型环和宫型环发生病理取环比例高于生理取环(P=0.000),金属圆环多以生理因素取环(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小、上环年限短多见于病理取环;剖宫产、T型环和宫型环与病理取环有关,金属圆环与生理取环有关.

  • 血清倍比稀释量的不同对检测IgG抗A(B)效价灵敏度的影响

    作者:李玫君;康琼英

    目的 探讨血清倍比稀释量的不同对检测IgG抗A(B)效价灵敏度的影响.方法 165例孕妇血清经二巯基乙醇中和IgM抗体后采用不同的量倍比稀释,用经典抗人球试验检测IgG抗A(B)效价.结果 血清倍比稀释量的多少影响IgG抗A(B)效价的测定,分别选用50、100、150、200 μL的生理盐水倍比稀释血清,随着稀释量的增加效价呈增高局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不同的血清倍比稀释量对检测IgG抗A(B)效价灵敏度有一定影响,孕妇产前IgG抗A(B)效价检测操作规程应力求统一,使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以维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严谨性.

  • 刃针松解术治疗颈性眩晕

    作者:王慧敏;曾浩彬;陈文治;吴翰笙;李剑峰

    目的 观察枕下三角周围刃针松解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4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刃针松解术治疗.刃针松解术以松解枕下三角周围为主,头部前屈眩晕加重者重点松解枕下三角肌、C1横突、C2棘突端部的侧面、枕下项线的外2/3;头部后伸眩晕加重者重点松解枕下项线的中1/3、上下项线之间的骨面、C2棘突端部的侧面、肩胛骨内缘与T1~6棘突间中线;头部旋转时眩晕加重者重点松解颈椎棘突旁浅、深筋膜、韧带等.治疗频率为每3 d 1次,第1次治疗后3 d观察其疗效,决定是否行再次治疗,治疗次数≤3次,3次无效放弃治疗.术前和术后1 d及1、6个月分别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 评价眩晕疾病对患者生活诸多方面的影响,评定其疗效,并观察有无并发症.结果 经6个月随访,5例患者脱落,119例患者坚持完成本次研究.本组病例临床治愈83例,显效22例,好转12例,无效2例,临床治愈率为69.75%,显效率为18.49%,总有效率为98.32%,随访半年未发现术后不良反应.结论 刃针松解术治疗颈性眩晕能明显减轻眩晕的症状,迅速缓解患者由眩晕导致的功能障碍,对改善眩晕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具有较好的疗效,符合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

  • NALP3炎性体在结直肠腺瘤样息肉与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全波;蓝凤;青玉凤;周京国

    目的 研究检测NALP3炎性体在癌旁正常组织、结直肠腺瘤样息肉及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差异,揭示NALP3炎性体在慢性炎症向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对人结直肠腺瘤样息肉、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炎性体成分NALP3、ASC、caspase-1基因及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NALP3、ASC、caspse-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低,在结直肠腺瘤样息肉中表达高,各因子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NALP3炎性体在正常组织-慢性炎症-恶性肿瘤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变化可能与机体及肿瘤局部免疫状态相关.

  • 心理认知疗法对非器质性咽异感症的疗效

    作者:张红伟;钱迪;赵家利;陈小梅

    目的 研究非器质性咽异感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心理认知疗法的疗效.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认知偏差问卷(CBQ)从158例门诊非器质性咽异感症患者中筛选出抑郁倾向较为明显的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健民咽喉片和维生素B1治疗,观察组除应用上述药物外,还应用心理认知疗法,治疗时间为1个月左右,然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SCL-90总分和CBQ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SCL-90总分和CBQ结果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3%,而对照组为40.0%(P<0.01).结论 非器质性咽异感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认知疗法可使患者抑郁程度明显减轻,一定的心理疏导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 精浆中丙二醛测定在评估不育男性精液质量中的意义

    作者:操日亮;汪中扬;梁晓燕;马波;瞿虎;张靖;杨轶;陈文秋

    目的 探讨精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测定在评估不育男性精液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76例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标本,按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分为A1组(前向运动精子总数≥7.2×106)和A2组(前向运动精子总数<7.2×106);按照精子密度分为B1组(精子密度≥ 15×106·mL-1)和B2组(精子密度< 15×106·mL-1);按照精子畸形率低界限划分为C1组(精子畸形率≥96%)和C2组(精子畸形率<96%).用改良巴氏染色法测定出精子畸形率,用比色法测定得出MDA浓度.计算出每106个精子所产生的MDA含量(MDA/精子密度),然后比较不同组之间的MDA/精子密度和MDA浓度差异,以及MDA/精子密度与以上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1、B1、C2组中MDA/精子密度分别小于A2、B2、C1组(P<0.05);A1、B1、C1组中MDA与A2、B2、C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A/精子密度与前向运动精子数目、精子密度和精子畸形率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378 、-0.645和0.295(P<0.05).结论 在评估不育男性精液质量方面,与单纯测定精浆中MDA浓度相比,计算得出的MDA/精子密度将有着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异常血红蛋白81例基因分析

    作者:莫宗平;张玲;喻长顺;冯文莉;胡朝晖

    目的 研究我国两广地区异常血红蛋白(Hb)的基因突变热点.方法 对广东、广西籍患者外周血样本进行血红蛋白碱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收集电泳异常标本进行基因检测.结果 共收集到81例异常血红蛋白样本进行基因分析,发现以异常Hb E、Q-Tailand、New York突变频率高,同时Hb G-Coushatta、Hb G-Chinese、Hb J-Bangkok也较常见.Hb G-Taipei、Hb D-Punjab、Hb Ottawa也有分布,另外Hb Haringey、Hb Ube-4及Hb Ube-2为我国首例报道.结论 我国两广地区异常血红蛋白以E、Q-Tailand、Hb New York为主,异常血红蛋白型别丰富.

  •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特征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作者:柯媛媛;岑锦明;杨希立;许兆延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142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在50%~70%的病变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根据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特征,分为正常对照组、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测定各组血清中MMP-9、hs-CRP浓度,分析斑块特与血清MMP-9、hs-CRP浓度的关系.结果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有不稳定斑块存在,不稳定斑块组血清中MMP-9、hs-CRP浓度高于稳定斑块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稳定斑块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MMP-9、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有不稳定斑块存在,血清中MMP-9、hs-CRP浓度增高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

  • 家族性脂蛋白肾病8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祥文;李冰心;贾中尉;李丽华;何川鄂

    目的 探讨家族性脂蛋白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学特征.方法 一家族3代20人中,有8例为慢性肾脏病,其中2例经肾活检证实为脂蛋白肾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通过肾脏病理分析其组织学特点.结果 8例患者均有蛋白尿、镜下血尿伴或不伴水肿,不同程度的贫血.大量蛋白尿者可伴有低蛋白血症,血脂升高(三酰甘油、Apo B、Apo E);虽然患者的血肌酐水平正常,但胱抑素水平明显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肾活检组织光镜下肾小球体积普遍增大,毛细血管袢重度扩张,呈"瘤样"改变,其内充满淡染的无定形的巨大"栓子",完全堵塞袢腔.结论 脂蛋白肾病可呈家族性发病,早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脂异常、肾功能下降.肾脏病理是诊断脂蛋白肾病的依据.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远期疗效比较

    作者:任镜清;刘建伟;刘少杰;黄时杰;陈志棠;黄勇;洪劲松

    目的 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3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72)和开腹手术组(n=303),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比较两组的术后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 全组总的术后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9%、54.7%,腹腔镜手术组分别为67.7%、60.3%,开腹手术组分别为66.8%、5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9);按病理分期进行亚组分析,术后无瘤生存率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总的术后5年生存率为66.8%,腹腔镜手术组为69.9%,开腹手术组为6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1);按病理分期进行亚组分析,术后总生存率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比较,远期疗效相当.

  • 临床研究基于参数化联合建模法建立膝关节单髁置换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研究

    作者:周广全;何伟;庞智晖;陈镇秋;魏秋实

    目的 为膝关节单髁置换有限元分析提供一种参数化联合建模方法.方法 获取1例成年男性膝关节炎患者的膝部CT扫描,利用Mimics 13.1软件重建出膝部三维骨性模型,通过参数化软件Pro/Engineer 5.0设计与骨性模型相匹配的单髁假体,导入Mimics 13.1建立膝关节单髁置换三维模型,然后通过Ansys 12.1建立膝关节单髁置换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 参数化联合建模法效率高,所建模型形态逼真,精确度高.结论 参数化联合建模法为膝关节单髁置换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模型基础和新的实验思路,在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病的临床和科研中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酒渣鼻患者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作者:刘永富;郝勇;石继海;王禄

    目的 探讨内蒙地区蒙古族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酒渣鼻发病中的作用,以及抗Hp治疗对酒渣鼻的影响.方法 选取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酒渣鼻患者进行Hp检测,按Hp感染是否阳性分组并对其进行不同的治疗,并进行比较.结果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酒渣鼻患者Hp的感染率(78.00%)与健康对照者(4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Hp感染患者用抗Hp治疗后,疗效显著优于维生素干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Hp感染与酒渣鼻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治疗

    作者:张艳红;吕宪民;马建国;李欣

    目的 探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治疗方案及其疗效.方法 20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符合溶栓标准入组,所有入组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注射,用药后即复查头颅CT,排除脑出血,无禁忌证后即刻给予肝素钠静脉泵入,3 d后改为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和(或)阿司匹林口服.病后1个月时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评定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结果 预后良好6例(30%),预后不良14例(70%),其中死亡6例,病死率30%,6例死亡患者前驱症状持续时间均超过24 h.20例患者经头颅影像显示脑出血1例,消化道大出血1例.入院时患者严重程度(NIHSS>20)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8).结论 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仍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

  • 血液输注与脱离输血依赖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研究

    作者:宋奎;许晓军;郭子文;何慧清;邱大发;黄贵年;林淑华;刘安梨;刘启发

    目的 评价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移植期间红细胞(RBC)和血小板(Plt)输注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allo-HSCT患者的血液制品使用情况.结果 79.7%的患者在移植后6个月内脱离了输血依赖.无关供者组脱离输注时间明显延长(P<0.05),HLA不全相合组脱离输注时间亦明显延长(P<0.05).与淋巴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比较,白血病患者移植后脱离输注时间明显缩短.与相关供者组比较,移植后60 d无关供者组需要更多的Plt输注(P<0.05).结论 尽管移植后中性粒细胞快速植入,但无关供者组Plt恢复时间明显延迟.如何降低无关供者和HLA配型不合供者为来源的移植输血成本值得进一步探讨.

  • 耐多药结核病47例的临床用药与分析

    作者:刘芝兰;陈萍

    目的 探讨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临床用药方案.方法 针对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个体体质,合理联合应用抗结核病药物等对47例MDR-TB患者进行全程监督,规则有序地治疗并观察其结果.结果 在4个月内,47例患者痰菌转阴率达76.6%,病灶吸收好转率达38.3%;18个月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达85.1%,病灶显效率达72.3%,空洞闭合率达46.7%.结论 选用二线抗结核病药物个体化方案,在医生的全程监督下规则有序地进行用药是治疗MDR-TB切实有效的方法.

  • 128层螺旋CT对胆管下端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分析

    作者:付筱童;张祥林

    目的 评价128层螺旋CT对胆管下端梗阻性黄疸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胆管下端梗阻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组,良性41例,恶性36例.所有病例均行128层螺旋CT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扫描,所得原始数据传至西门子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结果 所有病例均能清晰显示,良性梗阻和恶性梗阻在胆总管扩张程度和梗阻端变化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梗阻部位是否存在肿块及距离肝门长度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恶性组中胆管下端癌和胰头癌之间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范围大,能全面地、清楚地显示胆管下端梗阻性黄疸性疾病,并有助于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 促进极低及超低体重早产儿生活质量综合救治方法应用体会

    作者:刘郴州;张和春;宋珍;古爱香;郭青云

    目的 观察促进极低、超低体重早产儿生活质量综合救治方法的效果.方法 116 例无窒息、体重<1 500 g的早产儿按出生体重分为4组:A组8例,出生体重<800 g;B组16例,800 g≤出生体重<1 000 g;C组32例,1 000 g≤出生体重<1 250 g;D组60例,1 250 g≤出生体重<1 500 g.以上4组均应用促进极低体重早产儿生活质量的综合救治进行治疗,随访至2岁,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4组存活率分别为62.50%、75.00%、84.38%和88.33%;(2)存活者以体重、头围、身高作为评价指标,在24个月时生长发育迟缓A组均为20.00%,B组分别为16.67%、25%和16.67%,C组分别为11.11%、14.81%和11.11%,D组分别为9.43%、11.32%和11.32%;(3)存活者均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估,矫正年龄2岁时4组智力发展指数与运动发展指数平均值分别为:A组(89.60±6.47)和(92.6±8.76)分,B组(94±8.80)和(96.41±8.63)分,C组(95.81±7.93)和(97.22±7.96)分,D组(97.06±8.18)和(97.26±7.53)分;(4)存活者矫正胎龄32~34周时眼底筛查发现4组视网膜病变病例的比例分别为20.00%、16.67%、14.81%和11.32%;在矫正胎龄6个月时检查均提示正常;(5)4组存活者首次住院时听力筛查中有未通过率分别为40.00%、25.00%、18.52%和15.09%,在矫正胎龄6个月时检查D组仍有1例未正常,1岁给予安装助听器.结论 促进生活质量综合救治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极低及超低体重早产儿的预后.

  • 自动平稳慢速进针对控制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性疼痛的效果

    作者:许竞;肖翼初;徐志雄;曾曙光;高文峰;巫燕辉;王晶

    目的 探讨平稳地控制进针速度缓解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收集140例需要实施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并且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7组,分别以自行开发研制的具备同时自动注射以及自动进针的自动注射仪、微机控制局部麻醉给药系统(C-CLADS)以及传统注射法实施麻醉注射.自动麻醉注射仪的进针速度设定为5种类型,分别是:0.10、0.25、0.50、0.75 以及1.00 mm/s.比较自动注射仪麻醉的不同进针速度之间以及自动注射仪、C-CLADS、传统注射法之间的注射性疼痛、麻醉效果差异.结果 (1)注射疼痛:自动注射仪0.10 mm/s或0.25 mm/s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所产生的疼痛程度较为轻微,VAS疼痛值测试分别为0.10和0.40;0.50、0.75 以及1.00 mm/s的注射疼痛均较为明显,其VAS疼痛值分别为3.50、5.15及5.10.C-CLADS、传统注射法的注射疼痛较为明显,其VAS为0.95、4.52.(2)麻醉效果:自动注射仪以0.10 mm/s的进针速度实施麻醉,其麻醉持续时间仅约为90.65 min,自动注射仪的其他进针速度或其他麻醉方法麻醉的麻醉持续时间范围为146.05~150.75 min.自动注射仪以0.10 mm/s或0.25 mm/s的进针速度麻醉以及C-CLADS、传统注射法麻醉所获得的麻醉效果良好,自动注射仪的其他进针速度麻醉,在术中仍然可能存在痛感.结论 以自动注射仪实施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可以精确调控进针速度,以0.25 mm/s慢速进针显著减轻注射性疼痛并取得佳麻醉效果.

  • 产前发热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

    作者:卢钺成

    目的 探讨产前发热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的影响.方法 分析12 845例在妇产科分娩的产妇的孕期发热和一般情况资料,据产前1周体温38.5℃和持续时间24 h为界,将1 468例产前1周内有发热史的产妇分为高热组和低热组、短时间组和长时间组,并从同期孕期无发热史的产妇中抽取9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产前发热与新生儿HIE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产前1周有发热史的产妇占产妇总数的11.4%;与对照组相比,低热组、高热组和长时间组的新生儿HIE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即使在控制了潜在混杂因素之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但未发现该病的发生与持续时间<24 h的发热有相关性.结论 产前发热可引起新生儿HIE的发生.应积极预防治疗产前发热,使体温尽快下降,从而降低新生儿HIE发生的风险.

  • 心电编辑技术在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赵坤;牛玉军;曹阿丹;李忠南;贾梅霞;刘宁;郭杨;刘刚;冷冰

    目的 探讨人工心电编辑技术在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54例患者,将其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按Ⅰ~Ⅳ等级进行分段评价,其中43例因检查中出现心律失常,需对冠状动脉图像进行心电编辑,编辑后再次评价图像质量并与编辑前比较.结果 对编辑前后共601段冠状动脉图像进行质量评价.编辑前Ⅰ级109段(18.14%),Ⅱ级173段(28.78%),Ⅲ级205段(34.11%),Ⅳ级114段(18.97%);编辑后Ⅰ级275段(45.76%),Ⅱ级243段(40.43%),Ⅲ级73段(12.15%),Ⅳ级10段(1.66%),除右主干与左主干以外,其他各段血管编辑前与编辑后的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工心电编辑技术可使大多数心律失常患者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达到诊断要求.

  • 乳管镜定位结合亚甲蓝染色切除乳管内乳头状瘤

    作者:田磊;周燕;夏小林;陈琳;洪士开;裴静

    目的 探讨乳管镜定位结合亚甲蓝染色引导切除乳管内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 对30例乳管内乳头状瘤行乳管镜定位结合亚甲蓝染色下乳管内肿瘤切除术.结果 30例病灶均被发现并切除,其中乳管内乳头状瘤28例(93.3%),乳管内乳头状瘤病2例(6.7%).手术时间(38.0±6.5)min,病理检出率100%.结论 乳管镜定位结合亚甲蓝染色对于切除乳管内乳头状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作者:黄群英;张高寅;刘卫华;黄晓明;庞振瑶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66例,分为PCAD患者31例和晚发冠心病(LCAD)患者35例,另选冠脉正常的健康组32例.对各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胱抑制素C(CysC)、中心动脉压(CAP)、脂蛋白a[Lp(a)]进行比较,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AD与上述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PCAD组Lp(a)显著高于LCAD组,而CysC显著低于LCAD组,两组CysC、Lp(a)、舒张压显著高于健康组.LP(a)、CysC、DBP是PCAD的危险因素.PCAD组单支病变及局限性、偏心性病变所占比例显著高于LCAD组,而3支病变、右冠状动脉、回旋支、向心性、弥漫性病变所占比例显著低于LCAD组.结论 Lp(a)是PCAD的危险因素.PCAD患者冠脉病变较轻,多为单支、局限性、偏心性病变.

  •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子宫脱垂患者血清和阴道前壁中的表达

    作者:崔丹;杨春雨

    目的 观察子宫脱垂患者血清和阴道前壁组织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的表达水平.方法 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 法和Western blot 法检测39例子宫脱垂患者(观察组)血清和阴道前壁组织中NE 蛋白的表达,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 比较.结果 子宫脱垂患者血清和阴道前壁组织中NE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Ⅱ度和Ⅲ度子宫脱垂患者血清和阴道前壁组织中NE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表达的异常可能参与子宫脱垂的发病并与严重程度有关.

  • 血小板聚集试验在尿毒症透析患者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邓敏茹;曾斌;卢建沛;侯存月;陈佩莹

    目的 探讨血小板聚集试验在尿毒症透析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APACT2型血小板聚集仪用ADP为诱聚剂,检测60例正常人(对照组)及60例尿毒症患者(观察组)透析前、透析后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观察组血液透析前的血小板大聚集率为(32.4±8.2)%,透析后为(36.2±9.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7±16.1)%(P<0.01);而透析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聚集试验简便、实用,可作为评价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初筛试验.血液透析不能改善尿毒症患者血小板功能.

  • 吸氧对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正梅;汪洪杰;李和林;余安汇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吸氧对中动脉闭塞(MACO)再灌注模型鼠缺血边缘区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 参照Longa等改良的线栓法制作MCAO模型鼠,予不同浓度的吸氧处理后,观察其行为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吸氧可以减轻MACO模型鼠的神经缺损症状,并能促进NSE、VEGF的表达.结论 吸氧具有促进MCAO模型鼠缺血半影区血管再生的作用.

  • 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梁羽冰;利莉;陈静;廖淳杰;谢玉波

    目的 观察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对出生28 d大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和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每组20只.丙泊酚组腹腔注射丙泊酚总量为200 mg/kg,依托咪酯组腹腔注射依托咪酯总量为60mg/kg,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血气分析仪检测大鼠动脉血呼吸和代谢指标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的表达,并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PKA和CREB mRNA的表达.结果 各组大鼠动脉血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HCO-3、BE、氧饱和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与依托咪酯组GFAP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丙泊酚组与依托咪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与依托咪酯组PKA和CREB mRNA的表达均降低(P<0.05),丙泊酚组与依托咪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可能通过抑制PKA-CREB信号通路而损害大鼠海马神经元,使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GFAP表达增加.

  • 核因子-κB和caspase-3在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代谢记忆中的表达

    作者:祝文静;刘畅;孟林燕;张秀云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caspase-3在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代谢记忆中的表达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持续低糖组、持续高糖组、代谢记忆组、NF-κB特异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组(PDTC组).采用TUNEL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检测核内NF-κB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TUNEL染色结果:代谢记忆组和持续高糖组中平均每视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较持续低糖组的显著升高 (P<0.01),PDTC组中平均每视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代谢记忆组(P<0.05).代谢记忆组和持续高糖组中的NF-κB核内蛋白水平均较持续低糖组的显著升高 (P<0.01),PDTC组中的NF-κB核内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代谢记忆组(P<0.05).代谢记忆组和持续高糖组中的caspase-3的表达较持续低糖组有明显的增加(P<0.01),而PDTC组较代谢记忆组caspase-3的表达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 PDTC能抑制代谢记忆中所致的心肌细胞的损伤,NF-κB的激活可能导致caspase-3的活性增加,从而介导了高糖诱导的代谢记忆所致的心肌细胞的凋亡.

  • 基础研究钠离子调节成骨细胞功能及其相关基因的差异性变化

    作者:卢丽;林晓慧;陈珺;陆幸妍;吴亮;贾欢欢;万超;李青南

    目的 探讨钠离子(Na+)对大鼠成骨细胞成骨功能的调节,及其相关基因mRNA的变化.方法 应用CCK-8试剂盒和碱性磷酸酶(AKP)试剂盒检测5种不同浓度Na+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再从中选用低(1×10-4mol/L)、中(0.1 mol/L)、高(0.5 mol/L)3种浓度,于处理细胞15、30、120 min时,通过RT-PCR测定Na+对成骨细胞成骨功能相关基因OPN、Cbfa1 mRNA转录的影响.结果 在1×10-4~1 mol/L范围内,与正常组相比,低浓度Na+明显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使AKP活性增加,高浓度则呈抑制作用,而Na+对成骨细胞的正常增殖无影响.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低浓度Na+显著地上调成骨细胞OPN、Cbfa1 mRNA的转录,高浓度则呈抑制作用.然而OPN、Cbfa1基因对Na+调节作出反应所需的时间存在差异,Cbfa1基因在经处理30 min时即可出现mRNA转录变化,而OPN基因则在处理120 min时才出现相应改变.结论 Na+可直接调节成骨细胞成骨功能,低浓度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相关功能基因OPN、Cbfa1的增加,而高浓度则显示抑制作用;且各基因转录变化具有时间差异.

  • 不同剂量促排卵激素对昆明小鼠卵子及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

    作者:邱卓琳;李红;毛向明;罗琛;张为青;全松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激素促排卵之间的效果优劣,选择优化的促排卵方案,为辅助生殖助孕中选择佳促排卵药物剂量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性成熟小鼠先确定其处于发情前期,随机分组,按发情阶段,将不同剂量的激素组合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in,PMS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由低到高依次分成(0+0)、(5+5)、(7.5+7.5)、(10+10)、(12.5+12.5)、(15+15)IU/只,分别促小鼠排卵.建立促排卵激素妊娠小鼠模型后获取孕12 h受精卵,观察获取卵母细胞的数目、原核数、受精率、卵裂率以及囊胚形成率.结果 在获取卵母细胞的数目上,当剂量达到(12.5+12.5)IU/只时高,达到 51.83个;在卵裂率上各组无差别,在受精率上当剂量达到(7.5+7.5)IU/只时高,达到82.32%,在囊胚形成率上,当剂量为(0+0)IU/只时,显著高于其他超促排卵组,达到79.78%.结论 随着促排卵剂量的增加,虽然鼠胚的卵裂率未受到影响,但受精率、囊胚形成率与剂量呈负相关,激素剂量的加大影响了胚胎的发育潜能.

  •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炎性介质的关系

    作者:牟崇明;陈玉培;卓庆亮;王向东;丑维斌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炎性介质的关系.方法 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40 min,复灌120 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C组(对照组)、IR组(缺血再灌注组)及SFI组(参附注射液组).用5-0缝合线穿过LAD,稳定10 min分别静脉泵注生理盐水、参附注射液,15 min后结扎LAD,缺血40 min后松解结扎线,LAD再通,观察120 min.从心尖抽血6mL,分离血清;摘取心脏,取左心室前壁,做免疫组化和电镜观察.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与C组比较,SFI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无显著变化(P>0.05),IR组显著升高(P<0.01).与IR组比较,SFI组TNF-α、IL-6显著降低(P<0.01).C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正常,线粒体轻度肿胀;IR组肌丝片状溶解,核溶解,肌浆网扩张,线粒体明显肿胀,并有致密颗粒,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SFI组心肌细胞肌丝灶性溶解,肌浆网轻度扩张,线粒体肿胀,核膜完整.结论 抑制心肌TNF-α和IL-6的产生是参附注射液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另一重要机制.

  •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作者:邓兴力;雷德强;刘如恩;杨智勇;冯忠堂

    目的 应用6-羟多巴胺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行为学评估.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6-羟多巴胺注入大鼠前脑内侧束和腹侧被盖区,观察阿朴吗啡诱发大鼠旋转行为的变化.结果 50只大鼠中有39只(78%)经阿朴吗啡诱导后恒定向健侧旋转(旋转速度>7 r/min),帕金森大鼠模型复制成功.结论 成功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为进一步开展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 膝骨性关节发病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降钙素的影响

    作者:尤笑迎;杨红梅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发病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降钙素(CT)的影响.方法 将36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CT治疗组(C组),B、C两组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A组除切开皮肤和关节腔外,不做其他处理,从术后第6周开始C组每天皮下注射CT 5 U/kg,A、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连续注射20 d后处死动物.分别观察3组动物膝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形态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TNF-α表达的变化以及CT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与A组比较,B组股骨髁软骨退变评分和Mankin's评分明显升高,IL-1、IL-6、TNF-α表达明显增高,而TGF-β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B组比较,C组股骨髁软骨退变评分和Mankin's评分明显降低,软骨损伤明显减轻,IL-1、IL-6、TNF-α表达也明显降低,而TGF-β表达则明显增高.结论 CT可以明显改善兔膝骨性关节炎的软骨损伤,此作用可能与细胞因子的改变有关.

  • 赤芍总苷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迁移及侵袭活性的影响

    作者:王亚珍;吕品田;王凤红;王辰英

    目的 观察赤芍总苷(total paeonyglucosides,TPG)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TPG抑制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黑色素瘤细胞,分别加入5、15、20、25 mg/L TPG,细胞划痕实验测定迁移力;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测定侵袭活性.RT-PCR和Western bolt方法检测黑色素瘤细胞MMP-2、MMP-9和TI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TPG能显著抑制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与对照组比较,TPG组细胞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TIMP-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结论 TPG可通过下调MMP-2、MMP-9,上调TIMP-2,调节MMP-TIMP平衡,发挥抑制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

  • 微孔结构对脱细胞真皮基质胶原网架功能重建的影响

    作者:辛国华;曾逃方;罗旭;林才;何勇

    目的 探讨微孔结构的存在是否可以为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胶原网架的修复提供良好的微环境.方法 健康雄性裸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采用两步移植法.麻醉后在其背部做一2 cm×2 cm大小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实验组移植微孔化ADM+自体薄皮片,对照组移植无孔ADM+自体薄皮片.术后第3、7、14天各组各取5只裸鼠处死,切取标本行组织学及电镜检查.结果 HE染色组织学切片显示,实验组孔径结构周围的胶原网架中迁入有较多的成纤维细胞;而对照组的胶原网架中迁入的细胞较少.术后3 d扫描电镜显示,实验组基底组织通过微孔结构向胶原中生长,从而完成ADM的血管化;对照组未见新生组织长入.术后第14天的透射电镜显示实验组的胶原网架中含有较多的成纤维细胞,且以植入的异种真皮基质为模板分泌胶原,参与真皮组织的修复和重建;而对照组以炎症细胞迁入为主.结论 微孔结构的存在不仅为成纤维细胞向胶原内部的迁移提供了一条快速通道,而且为成纤维细胞真皮修复功能的发挥提供良好的微环境.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以厌食消瘦为主要表现的抑郁症1例

    作者:谢东阳;肖丽霞

    患者,女,68岁,因厌食、消瘦、乏力伴情绪低落,烦躁6个月于2011年5月2日入院.半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减退,缺乏饥饿感,伴情绪低落,对周围事物均缺乏兴趣,有时感到烦躁不安,觉得自己患有不治之症.入睡尚可,易早醒,无明显腹胀、腹痛,发热、盗汗.每天强迫自己进食一些流质和水果.大小便正常,并渐消瘦,感乏力,步行平路都觉得困难,体重减少约20kg.

  • 以凝血功能障碍为表现的血管炎1例

    作者:刘凌;冯莹;庞缨;谢玮;叶絮

    患者,女,79岁,因皮肤瘀斑5年、水肿1年、加重2个月,于2010年10月8日入院.患者近5年全身皮肤多处瘀斑,1年前出现血尿、黑便,下肢水肿,到当地医院查APTT、PT均>120 s,血象三系减少,予输血浆、血小板治疗.2个月前出血加重,无尿、气促,入当地医院透析,输注血浆,口服泼尼松,疗效欠佳,转入我院.

  • 氯氟氰菊酯混合农药中毒致胆碱酯酶活性降低1例

    作者:黎波;龚向京;夏新

    患者,男,40岁,因服用农药250 mL后神志模糊30 min于2010年7月4日9:40急送入我院.入院症见神志模糊,流涎,全身大汗,口中可闻及大蒜味道.起病以来未见抽搐及大小便失遗.平素体健,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体格检查:脉搏8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8/84mmHg,意识模糊,呼之睁眼,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1.5 mm,对光反射迟钝.

  • 以腹部症状为首要表现的系统性硬化病1例

    作者:吴小娟;汤绍辉;王旷靖;张嫚嫚

    患者,女,53岁.因腹痛伴反酸、嗳气2年余,加重伴吞咽困难1个月,于2010年10月6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呈阵发性胀痛,以剑突下及上腹部为主,下午及夜间发作,持续约2 h后缓解,与进食无明显关系,伴反酸、嗳气.于多家医院就诊,考虑"慢性胃炎",给予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 子宫内膜腺癌合并卵巢恶性mullerian混合瘤1例

    作者:孙见微;陶良阔;王晓玉;罗新;刘海智

    患者,女,62岁,因绝经后阴道流血半年余,左下腹痛10 d于2010年5月18日入院.半年前无诱因持续性阴道流血,量少,色偏红,无伴腹痛,未在意.10 d前无明显诱因左下腹持续性疼痛,可忍受,休息后无缓解,无发热、腹胀、恶心呕吐.2年前阑尾炎手术史.绝经12年,绝经前月经一向规律.孕3产3.

  • 原发性肝癌误诊1例

    作者:张艺军;钟武装;李亚南;肖丽萍;余新沛;蔡敏捷

    患者,男,80岁,因乏力、发现血AFP升高1个月,于2010年4月27日入院.患者诉入院前1个月开始出现乏力,无发热、腹痛、腹泻、黄疸,无纳差、恶心、呕吐,无多饮、多尿、消瘦等不适.当时在我院门诊体检发现血AFP稍高,为11μg/L(正常值5 μg/L).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肥胖体型,体重110 kg,身高178cm,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 头孢唑肟钠致血细胞减少2例

    作者:黄思文;李光林

    病例1,女,3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伴发热1周,于2011年5月31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6℃,脉搏8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80 mmHg.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无压痛,双肾区叩痛.门诊胸片:双下肺感染.血常规:WBC 5.6×109·L-1,NE% 49.5%,HGB 98 g/L,Plt 99×109·L-1.

  •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疗效

    作者:朱洁云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巩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妇科收治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8例,按照术后是否放置LNG-IUS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8),比较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后疼痛症状改善情况、血清CA125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随访12个月后的VAS评分(3.05±1.9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7±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125为(21.7±16.5)U/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3±16.7)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完全缓解率(82.5%)、部分缓解率(12.5%)显著高于对照组(65.8%、10.5%),而观察组的累积复发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23.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G-IUS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术后的巩固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显著改善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复发率低.

  • 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对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邓彩英;覃兆军;陈小波;江建立;张敏;占乐云;吕恩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对一般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佳使用剂量.方法 75例择期手术患者,根据诱导时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依托咪酯(E)组、丙泊酚(P)组、复合F1、F2、F3组,每组15例.记录诱导前(T0)、置喉镜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3、5 min(T3~T5)SBP、DBP、MAP、HR;记录诱导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T0时相比,E组和P组T1、T5时SBP、DBP、MAP均下降,且以T1时下降明显(P<0.05);与T1时相比,E组T2时HR及T3时HR、SBP、DBP、MAP均上升(P<0.05),而P组各时点HR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T2~T3时SBP、DBP、MAP均上升(P<0.05);3组复合用药组各时点HR及F1组各时点SBP、DBP、MAP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F1组T2时HR减慢;与P组比较,F1组T2时DBP 上升,F3组T4时HR减慢;其他时点4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P组诱导期间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发生率、阿托品及麻黄素使用率均高于复合用药组.结论 与单独用药相比,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可更好地维持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中以丙泊酚1.0 mg/kg联合依托咪酯0.15 mg/kg更合适.

  • 阿霉素导致急性心肌毒性12小时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变化

    作者:马英桓;李成浩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阿霉素导致急性心肌毒性反应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对阿霉素导致急性心肌毒性反应患者作出早期诊断及预测.方法 选取用阿霉素治疗发生心肌毒性反应28例患者,在发生心肌毒性反应0、3、6、12 h检测IMA、肌钙蛋白T(cTnT)和心电图3项指标,对IMA、cTnT和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各时间点血清IMA异常例数与心电图异常例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nT异常例数在0、3 h与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6、12 h与心电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霉素导致的心肌毒性早期IMA就开始增高,其变化过程与心电图相关,而cTnT却是在6 h后才开始增高,在6 h后其变化过程才与心电图有关,提示IMA检测对阿霉素心肌毒性反应早期诊断存在一定价值.

  •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作者:高明松;彭聪;谭燚

    目的 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方法 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应用甲钴胺0.5 mg,静脉推注1次/d;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片50mg,3次/d口服.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震动感觉阈值有更好的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患者的震动感觉阈值有明显改善.

  • 乌司他丁后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中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

    作者:王小雷;王焰斌;翟宇佳;叶晓青;程毅坚;李刚;王湘;王毅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后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中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心内直视手术行瓣膜置换患者79例,分为4组:A组(预处理组),乌司他丁2 万u/kg,于麻醉后、升主动脉阻断前10 min自中心静脉输入;B组(后处理组),乌司他丁1 万u/kg,于升主动脉阻断后加入体外循环(CPB)心脏含血停跳液中2~3次灌完;C组(联合处理组),先以乌司他丁2万u/kg,于麻醉后、升主动脉阻断10 min前通过中心静脉输完,继以乌司他丁1万u/kg于升主动脉阻断后加入CPB心脏含血停跳液中2~3次灌完;D组(对照组),术中不应用乌司他丁.在T1(麻醉后,升主动脉阻断前10 min)、T2(升主动脉阻断后40 min)、T3(升主动脉开放后45 min)及T4(术终)等时点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肌钙蛋白I(cTnI) 水平;在T3时点取右心耳心肌组织约200 μg一块多聚甲醛固定时制作石蜡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 (1) T1时4组之间各指标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SOD活性各组组内在T2、T3、T4均低于T1时,A、B、C、D 4组内T1~T3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其中D组显著(P<0.05),而在T4升高,但仍未达到T1水平;组间在T2~T4时间点,SOD活性A、B、C 3组均高于D组(P<0.05),C组显著高于A、B组(P<0.05),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MDA及cTnI含量:A、B、C、D 4组内T2、T3、T4均高于T1时;4组内自T1~T3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其中D组显著(P<0.01),在T4下降,但仍未降至T1水平;组间在T2~T4时间点,MDA及cTnI含量A、B、C 3组均低于D组(P<0.05),C组显著低于A、B组 (P<0.05),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D组较A、B、C组心肌损伤显著.结论 乌司他丁后处理可减轻CPB心内直视手术缺血再灌注损伤,与预处理保护作用相当,且可与预处理产生协同保护作用.

  • 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腭成形术50例

    作者:马敬斋;张景霞;郝杰兵;韩艳芳

    腭裂整复手术的根本目的在于重建患者良好的腭咽闭合功能.手术过程中注意尽可能将移位的组织结构复位,同时尽量减少因手术对颌骨发育的干扰.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特别强调腭部肌肉的重建,提倡不行传统的松弛切口,或者根据黏骨膜缝合时紧张程度行适当的切口,是一种具有良好腭咽功能、对上颌生长发育影响小的腭裂修复的新方法,国内目前有一些单位应用该术式,并报道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 临床护理单孔腹腔镜肝脏部分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葛梅;刘海燕;沈琼

    目的 探索单孔腹腔镜下肝脏部分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6例单孔腹腔镜肝脏部分切除术手术患者治疗,同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本组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发生出血、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 单孔腹镜下肝脏部分切除手术损伤小,术后切口美容效果明显,做好术前宣教及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

  • 手术中发生急性Ⅱ期压疮8例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

    作者:钱玉秀;何金爱

    目的 总结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原因,为手术患者安置安全的手术体位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中出现的8例急性Ⅱ期压疮患者发生急性压疮的原因.结果 8例术中发生急性Ⅱ期压疮的患者,均因为手术体位用具的更换,巡回护士忽视体位用具材质的变化而导致压疮的发生.结论 手术体位用具更换的时候,即使是同一个品牌,护理人员也应该充分关注用具的材质是否发生了改变,避免给手术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 床头高度对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莫旻龙;石崛

    目的 探讨床头高度对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床头抬高20°,对照组床头抬高30°,观察不同床头高度下VAP发病率、28 d 病死率和患者舒适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VAP发病率和28 d 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较好,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头抬高20°与抬高30°对ICU患者VAP发病率和预后无影响,床头抬高20°时患者舒适度较好,有利于床头抬高的实施.

  • 病毒逃逸自然杀伤细胞免疫清除机制的研究

    作者:王鹏;阚全程;余祖江;潘雪;李玲

    病毒是一类严格寄生于宿主细胞的病原体,作为成功的"捕食者"之一,几乎所有的生物都会遭受病毒的侵袭,在宿主与病毒共存的长期进化中,宿主细胞为了消除和抵抗病毒感染对机体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逐渐形成了复杂而完善的免疫机制以清除病毒,而病毒为了逃脱被消灭和清除的命运也不断形成各种免疫逃逸机制以逃逸宿主的免疫清除,造成持续感染.

  • 肝纤维化的血清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唐翔宇;辛胜;杨丽莎;张斌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脏疾病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基础,也是肝硬化和肝癌的早期阶段[1].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肝纤维化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导致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ECM),特别是胶原沉积在肝脏内的过度沉淀的病理过程.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目前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理学、血清学和影像学诊断3种.病理学即肝穿刺活检,肝穿刺活检是检验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是肝穿刺活检有局限性和操作的不良反应.

  •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鼻咽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振河;张月飞;黄雪琴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是80/10万.鼻咽癌的病因包括病毒、遗传及环境等因素,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是放射治疗加化学治疗的综合治疗法.其5年生存率仅为45%~53%,由于鼻咽癌的持续存在、复发和转移常导致鼻咽癌对放疗不敏感,从而导致部分患者失去治疗的机会.因此,很多国内外学者在不断地探讨联合治疗及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来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治愈率;因而从我国传统的天然药物中寻找抗肿瘤疗效好且毒性小的药物成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

  • 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优锋;程继东

    近年来糖尿病与恶性肿瘤的关系逐渐被人们重视,许多研究提示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糖尿病导致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比较认同的观点是与高血糖本身、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有关.二甲双胍为双胍类口服降糖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主要针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它不仅有降血糖作用,还有抗肿瘤的生物效应.

  • 糖尿病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进展

    作者:童小珍;张广清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我国DN已跃居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发病因素的第2位[1].目前,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仍是DN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者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HD而建立的永久性血管通道,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HD血管通路[2].

  • Gremlin和BMP7在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刘艳玲;柳长柏

    Gremlin是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分泌型糖蛋白,属于骨形态蛋白拮抗剂家族成员,在个体胚胎发育过程中肺、肾等器官的形态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参与成熟组织器官功能的维持.Gremlin通过与BMP直接结合,阻断BMP与受体结合,而拮抗BMP的生物学活性.TGF-β是目前已知的重要的促纤维形成因子,参与肾、肺、肝、眼、心等组织器官的纤维性病变.BMP7和TGF-β同属于TGF-β超家族成员,两者所介导的信号途径存在交联反应,共同参与调节正常生理活动及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迄今的研究证明Gremlin和BMP7均与纤维化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且相互间可能存在调控与被调控的机制.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

    作者:谢立虎;陈战瑞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认为可能是由于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产生大量各种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继而引起多器官、多系统损伤.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结构和功能同源的锌离子依赖性蛋白酶超基因家族,是能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内肽酶的总称.其在生理状态下参与胚胎形成、新生血管的形成及伤口愈合;在病理状态下参与组织重构、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转移、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进程[1].

  • PAK1在结直肠癌增长和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周晓华;陈小伍

    PAKs(p-21活化激酶)是分子量21 kD,Rho家族的小GTP酶;在哺乳动物中PAK有6种,可分成第1组PAKs (PAK1~3)和第2组 PAKs(PAK4~6).PAK1(p-21活化激酶1)是第1个被鉴定并且研究多的PAK家族成员,PAK1的效应蛋白为Rac和Cdc42,在细胞形成、运动、生存和增殖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KA1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广州市海珠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的调查分析

    作者:杨伟健;田朝伟;钟赟;罗承锋;李爱群;李国强;陈晓辉;刘世明

    目的 了解广州市海珠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格,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等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在广州市海珠区龙凤社区及素社社区抽取35岁以上人群作研究对象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1)高血压患病率为34.8%,男性(40.0%)高于女性(33.3%)(P<0.05);(2)高血压知晓率72.3%,治疗率65.4%,控制率47.3%.其中小于50岁人群其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低,分别是42.9%、40.0%和29.9%;女性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均高于男性(知晓率:男性69.6%,女性74.4%;治疗率:男性61.2%,女性68.9%;控制率:男性45.1%,女性49.1%);(3)吸烟不利于高血压控制,而坚持运动锻炼、保持血脂正常则有利.结论 广州市海珠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都处于较高水平.中青年高血压的治疗状况需要改善.男性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需要提高.

  • 税务机关公务员体检疾病谱调查

    作者:赖名慧;谭为;赖逸贵;赵晓山;余克强;邱玉明;邓卫;罗仁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税务机关公务员身体健康状况及疾病谱规律,为该人群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东地区5个税务机关843例公务员的健康体检结果采用顺位及构成比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处于亚健康状态599例,现患率为71.06%,其中包括单纯亚健康状态239例(28.35%),与疾病共存亚健康状态360例(42.70%);检查出患有疾病487例,患病率达57.76%.患病率高的前几种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脂肪肝、慢性肝炎、痛风、慢性咽炎、颈椎病、高血压病.结论 广东地区税务机关公务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亚健康是可以双向转化或多向转化,亚健康状态还具有重叠的特性,即亚健康与疾病之间能够互相重叠,互相存在因果关系.应加强此类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干预,以提高健康水平.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