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单纯型轴后多趾一家系的基因突变筛查

    作者:张仁明;肖玉波;贺凯;申小青;向帅;黄雪霜

    目的:探讨一个中国汉族单纯型轴后多趾家系患者是否存在GLI3和ZNF141基因突变。方法收集家系中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集2例患者及4例家系正常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GLI3和ZNF141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区域,用直接双向测序、BLAST比对进行突变分析。结果此家系中2例患者临床诊断为单纯型轴后多指(趾) A型;在GLI3和ZNF141基因中发现了6个变异序列,所有序列变异均存在于患者及其正常亲属中,与疾病表型无共分离现象。结论 GLI3和ZNF141基因外显子突变与该家系单纯型轴后多趾的发病无关。

  • 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汪敏;谭守勇;李艳;冯治宇;张宏;覃红娟;程武;蔡晓婷;邝浩斌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初治涂阳的肺结核患者107例,统一予以2~3HRZE/9~10HR方案抗结核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痰菌2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阴转情况,同时采用logistic向后逐步删除法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痰菌阴转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2个月末67.3%的患者痰菌阴转;6个月末89.7%的患者痰菌阴转。 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2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病程长( OR=2.524,P=0.013)、病灶范围广( OR=1.136,P=0.000)、空洞多(OR=2.869,P=0.010)、治疗前高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OR=1.375,P=0.003)、治疗2月末高水平糖化血红蛋白(OR=2.795,P=0.007)、治疗2个月末高水平的空腹血糖(OR=2.493,P=0.023);6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是病灶范围广(OR=1.186,P=0.034)、空洞多(OR=2.488,P=0.039)、2个月末痰菌阳性( OR=4.250,P=0.030)。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涂阳肺结核的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偏低,疾病的各宿主因素及血糖控制情况对2个月及6个月痰菌阴转存在不同影响。两病合并患者在治疗中需加强监测及管理。

  • Akt1信号通路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程玉;李春辉;刘海旺;李建玲

    目的:探讨Akt1信号通路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25例正常胃组织中Akt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Akt1 mRNA和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 Akt1 mRNA和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而与胃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 Akt1 mRNA与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4,P=0.000)。结论 Akt1信号通路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在胃癌的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胃癌 AKT1 信号通路
  • TLR4基因1837A/G多态性与广西汉族人群原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的相关性

    作者:吴春香;薛超;廖蕴华;黎伟;曹白婵;彭茜;韦晓梨;龚爱媚

    目的:探讨TLR4基因启动子区-1837A/G基因多态性与广西汉族人群原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 AAV)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110例AAV患者及10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人的TLR4基因1837A/G,行病例-对照研究、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结果(1)110例AAV患者TLR4-1837 A/G多态性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3.64%、40.00%、6.36%, 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3.64%、26.36%;101例健康人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0.50%、39.60%、9.90%,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0.30%、29.70%;两者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AA型及GG基因型血尿发生率、C反应蛋白、血沉水平均高于AG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种基因型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G型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AA型及GG型。结论广西汉族人群中, TLR4-1837A/G基因型多态性可能与AAV 患者血尿发生率、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沉水平相关,但可能与AAV患者的遗传易感性不相关联。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不同形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比较

    作者:申沧海;冯永键;王贵江;郭旭;王立国;杨成;孙立山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不同形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VP(PVP组)或PKP(PKP组)治疗的85例单个椎体OVCF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压缩骨折的形状不同,分为楔型和凹陷型:楔型中,PVP组19例,PKP组22例;凹陷型中,PVP组21例,PKP组23例。分别比较楔型和凹陷型中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分)、术后压缩椎体高度(椎体前缘、中部、后缘)恢复率、后凸Cobb角改善值以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2~18个月、平均(14.5±1.9)个月的随访。楔型OVCFs中,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减少(P<0.05),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PKP组压缩椎体前缘、中部高度恢复率及后凸Cobb角改善值均大于PVP组(P<0.05),而两组压缩椎体后缘高度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VP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高于PKP组(P<0.05)。凹陷型OVCFs中,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减少(P<0.05),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压缩椎体前缘、后缘高度恢复率及后凸Cobb角改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KP组压缩椎体中部高度恢复率大于PVP组(P<0.05);术后PVP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高于PKP组(P<0.05)。结论对于楔型OVCFs,PKP术后压缩椎体后凸角的改善明显优于PVP,楔型OVCFs是PKP的佳适应证;与PVP相比,PKP在矫形效果上仅能改善凹陷型OVCFs的椎体中部高度。

  • 孕妇血清 sEng、sFlt -1及 PLGF 浓度变化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

    作者:黄凤凤;张东妹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sFIt-1)的浓度变化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子痫前期孕妇68例,其中重度子痫者28例,轻度子痫者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Eng、sFIt-1及PLGF水平,并与同期35例正常孕妇的血清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上述指标浓度改变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子痫孕妇sEng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孕妇和正常孕妇,sFIt-1水平也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孕妇和正常孕妇,PLGF水平显著低于轻度子痫孕妇和正常孕妇,轻度子痫孕妇sEng和sFIt-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PLGF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中期sEng、sFIt-1水平升高,PLGF水平降低可提示子痫前期。

  • 白细胞介素-18与Ⅱ型心肾综合征的相关性

    作者:张莉;赵一俏;靳文;杨瑶琳;徐基瑛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 IL-18)在Ⅱ型心肾综合征( CRS)患者中的表达,明确IL-18与Ⅱ型CRS的关系。方法选择Ⅱ型心肾综合征组67例(Ⅱ型CRS组),单纯心力衰竭组88例( CHF组),健康对照组70例。分别检测血清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血肌酐(Scr)水平,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明确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E/E′,心电图检查QRS时限。结果 CHF组、Ⅱ型CRS组的IL-18、hs-CRP、NT-proBNP、Scr、E/E′、QRS时限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1 ),Ⅱ型CRS组较CHF组明显升高(P<0.01);CHF组、Ⅱ型CRS组LVE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Ⅱ型CRS组较CHF组明显减低(P<0.01)。 IL-18与hs-CRP、NT-proBNP、E/E′、QRS时限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IL-18在Ⅱ型CRS中表达增高,可能参与了Ⅱ型CRS的发生、发展。

  • 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被动运动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作者:李范强;梁海棠;吴巧云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被动运动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9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被动运动训练,观察组给予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被动运动,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结果训练后,观察组患者STEF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显著升高,CSS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被动运动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12例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季玉陈;延鹏翔;李岩;敖强;左焕琮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1例经保守治疗而愈,余11例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有10例选择开颅颅内修补,2例患者选择经蝶入路,随访10个月至3年未见漏液复发。结论手术是治疗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的主要方法,瘘口的位置是选择手术入路的关键。

  • 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对危重症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章晓良;程莉;苏虹梅

    目的:评价危重症患者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对其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26例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础肾功能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及肾功能异常组,并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呼吸末正压( PEEP)水平、腹内压、腹腔灌注压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腹内压水平越高,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水平越高,尿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腹腔灌注压的升高,血Cr、血BUN水平下降,尿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组别肾功能比较显示,肾功能正常组患者,腹内压值明显低于肾功能异常组,腹腔灌注压值明显高于肾功能异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具有腹内高压风险的危重症患者早期干预可避免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特别是对于肾功能有异常的患者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年轻女性乳腺癌163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分子分型

    作者:罗懿忠;张安秦;赵丽梅;李文萍;韩晓蓉

    目的:分析年轻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为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诊治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163例年轻(≤35岁)女性乳腺癌(年轻组)的临床病理资料、相关免疫组化指标及分子分型,并与同期诊断的94例老年(≥60岁)女性乳腺癌(老年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年轻女性乳腺癌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占80.4%(131/163)。与老年组比较,其组织学分级(Ⅱ、Ⅲ级)更高、ER表达水平则更低;Luminal A型所占比例较老年组低,而三阴性型较老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两组间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病理分期、PR及P53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年轻女性乳腺癌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其组织学分级高,而ER表达水平低,三阴性型所占比例高,而Luminal A比例低,其恶性程度更高,临床医生需依据病理学指标进行预后风险评估和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

  •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对儿童哮喘控制的意义

    作者:吴诗华;刘艺鹏;方英;林长青;周毓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测定对儿童哮喘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儿童50例(支气管哮喘组)及正常健康儿童4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支气管哮喘儿童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及正常儿童的FeNO及肺功能指标,对比分析FeNO与肺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无论在急性发作期或临床缓解期,其FeNO值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而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患儿FeNO值较临床缓解期也显著升高( P<0.0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肺功能指标较临床缓解期及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而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儿FEV1%恢复至正常水平,但FEF25%、FEF50%、FEF75%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急性发作期及临床缓解期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其FeNO值与肺功能指标FEV1%、FEF25%、FEF50%、FEF75%间均无关( P>0.05)。结论 FeNO的测定能够准确反映气道炎症的发生,对于儿童哮喘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microRNA -10b 与 microRNA -125a 在大肠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朱秀芳;李超;赵云霞;赵增仁;翟从劼;张丽静;韩双双;于卫芳

    目的:探讨microRNA-10b(miR-10b)及microRNA-125a-5p(miR-125a-5p)在大肠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T-qPCR)方法检测37例大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及8种大肠癌细胞株( Caco-2、DLD1、HCT116、HT29、LOVO、SW480、SW620、SW116)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 miR-10b及miR-125a-5p在37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织(P<0.01);miR-10b的表达量与临床病理资料均无关(P>0.05);miR-125a-5p的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临床病理资料均无关(P>0.05)。 miR-10b在除HT29外其余7种大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细胞组织(P<0.05)miR-125a-5p在8种大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细胞组织(P<0.05)。结论 miR-10b及miR-125a-5p在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类似抑癌的作用;miR-125a-5p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相关,可帮助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及推测预后。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 SATB1和 BRMS1的表达及与淋巴转移的相关性

    作者:张英;陈丽娟;刘永源

    目的:探讨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及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IDC)原发灶、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分析SATB1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qRT-PCR检测51例乳腺IDC组织、17例对应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组织、32例配对癌旁乳腺组织中SATB1、BRMS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原发灶组织、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组织SATB1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6.47%、82.35%,均高于癌旁组织的28.12%( P <0.05);BRMS1蛋白的表达率分别是25.49%、23.53%,均低于于癌旁组织的87.50%( P<0.05);在原发灶组织、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组织SATB1 mRNA表达量分别是癌旁组织的3.88、6.06倍;BRMS1 mRNA表达量分别是癌旁组织的0.36、0.3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SATB1蛋白及mRNA、BRMS1 mRNA在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的乳癌原发灶中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无转移乳癌原发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ATB1蛋白和mRNA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学分级、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及绝经状态无关( 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原发灶组织、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中SATB1、BRMS1蛋白及mRNA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SATB1、BRMS1异常表达与IDC发生、发展、淋巴转移有密切关系,SATB1有望成为评估乳腺IDC淋巴结转移潜能的分子标记物。

  • 可植入式隐形眼镜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效果

    作者:古爱平;吴艺;黄文勇;刘燕芳;龙佩仪

    目的:探讨可植入式隐形眼镜( 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高度近视患者10例18眼,平均年龄(23.83±2.52)岁,经术前检查后符合入选标准。14眼矫正视力≥0.8,2眼矫正视力≥0.6,1眼矫正视力0.4,1眼矫正视力0.3。18眼均行ICL植入,术前2周行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或在术中12点位置行虹膜周边切除术。术前检查视力、角膜、前房、眼压等。结果术后17眼(94.44%)裸眼远视力大于或等于术前佳矫正视力,术后1 d 12眼(66.67%)裸眼视力≥1.0,5眼(27.77%)裸眼视力0.5~0.8,1眼(5.56%)裸眼视力0.4;术后随访6个月,14眼裸眼视力≥1.0,3眼裸眼视力0.8,1眼裸眼视力0.6。术后角膜内皮计数、眼压检查及前房深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ICL植入术矫正效果好,稳定性高,可预测性好,视力恢复快,无回退,无严重并发症,适用的屈光范围较广,特别适用于不适合行角膜屈光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但其远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 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 IL -17和 IL -6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俞罡;陈静桂

    目的:观察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 IL)-17、IL-6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AA)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50例AA患者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组(n=24)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组(n=26),选择同期25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PBMCs Th17/CD4+细胞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7和IL-6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清IL-17、IL-6表达水平与Th17细胞的相关性。结果 AAA组及CAA组患者PBMCs的Th17/CD4+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AA组与CAA组Th17/CD4+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A组及CAA组患者血清IL-17和IL-6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AA组与CAA组血清IL-17和IL-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患者PBMCs Th17细胞比例与血清IL-17、IL-6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1=0.714,r2=0.675,P<0.05)。结论 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IL-17和IL-6在CAA和AAA免疫发病机制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 乳腺癌辅助化疗致闭经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郑珣;章乐虹

    目的:分析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化疗致闭经( CIA)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绝经前乳腺癌行化疗患者(化疗次数≥4次),随访化疗后患者月经情况,分析年龄、病理分期、ER、PR、HER2状态、化疗方案、内分泌药物运用对绝经前乳腺癌化疗患者CIA的影响。结果79例乳腺癌患者中61例(77.2%)发生CIA,18例(22.8%)未发生CIA。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 CIA 发生相关,AUC 0.693(P=0.013,95% CI:0.552~0.833),年龄影响CIA的佳临界值为38岁。 CIA 发生与病理分期、ER、PR、Her2状态、化疗方案无关(P>0.05),与是否接受内分泌治疗可能相关(P=0.04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CIA的发生明显相关(P=0.012,OR=6.036,95%CI:1.489~24.469),与其他各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年龄≥38岁是绝经前乳腺癌化疗患者发生CIA的独立危险因素。

  • 腺病毒与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比较

    作者:郑健斌;陶建平;张剑珲;司徒勋

    目的: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常见的腺病毒(ADV)和合胞病毒(RSV)肺炎感染患儿进行临床分析,为ADV和RSV引起的小儿肺部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PICU收治的ADV和RSV肺炎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各项基本特征、疾病发生季节、年龄、并发症和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与RSV肺炎组比较,ADV肺炎组高热症状明显(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均为6个月至10岁,两组不同年龄段的发病比例相当,均较多分布在6个月至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各个季节的发病情况相似,但在春冬两季发病例数均明显高于夏秋两季;两组合并症可见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免疫低下、哮喘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ADV肺炎组比较,RSV肺炎组合并症多见鼻炎、咽炎、喉炎和细支气管炎,少见中毒性心肌炎和中毒性肝炎(P<0.05)。结论临床上要注意ADV和RSV肺炎患儿的不同表现,关注并在春冬雨季对6个月至2岁患儿进行积极预防。合并中毒性心肌炎和(或)中毒性肝炎多考虑ADV肺炎,出现高热或并发鼻炎、咽炎、喉炎和细支气管炎多考虑RSV肺炎。

  • 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周围型肺癌及感染性肉芽肿中的应用

    作者:何建勋;雷永霞;万齐;邹乔;邓颖诗;孙翀鹏;李新春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 )在鉴别周围型肺癌及感染性肉芽肿的价值及佳b值。方法收集胸部CT发现肺部孤立性病变的患者38例,周围型肺癌30例,感染性肉芽肿8例,均经过临床病理资料证实。所有患者术前或治疗前均进行DWI,b值为0、600、800、1000 s/mm2,测量不同b值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 ADC)值并比较。结果当b值为600、800、1000 s/mm2,周围型肺癌的平均ADC值均明显小于感染性肉芽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周围型肺癌、感染性肉芽肿ADC值均随b值增加逐渐变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857,P<0.001)。 b值取600、800、1000 s/mm2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0.804、0.783;其中b值为600 s/mm2时诊断效能高,鉴别良恶性病变的佳阈值为1.35×10-3 mm2/s,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7%和75.0%。结论平均ADC值可作为鉴别周围型肺癌与感染性肉芽肿的有效补充手段,当b值为600 s/mm2时诊断效能高。

  • 手术配合及流程设计在全胃切除联合 D2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丹;庄競;刘永刚;程科;陈凯旋;安永康;王金榜;李保东

    目的:探讨手术配合及流程设计在全胃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中的重要性及技巧。方法通过对176例全胃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时期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现行的手术配合及流程设计组(观察组)和早期的常规手术组(对照组)。统计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但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5年生存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主刀及助手在相应的手术区域,采用基本固定的方案、流程路径及相互配合的模式在胃癌的全胃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中对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保证手术的根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 立位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鲍俊初;王永华;吴瑞锦;黄嘉成;杜绪仓;祁朝阳

    目的:探讨立位数字化X线摄影( DR)检查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92例膝关节外伤患者同时进行站立位膝关节正侧位DR摄片检查和横断位CT平扫检查,以CT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用临床诊断试验与评价方法分析立位DR检查诊断膝关节囊内骨折及膝关节腔内积脂血症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 CT检查诊断膝关节囊内骨折58例,DR立位检查诊断膝关节囊内骨折54例,立位DR检查诊断膝关节囊内骨折的灵敏度为93%,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6%。 CT检查诊断膝关节腔内积脂血症49例,立位DR检查诊断膝关节腔内积脂血症32例,立位DR检查诊断膝关节腔内积脂血症的灵敏度为65%,特异度为65%,准确率为65%。结论立位膝关节DR摄片对膝关节囊内骨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立位膝关节DR检查出现关节腔内积脂血症具有诊断意义。

  • 高通量透析对静脉补铁诱导的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的影响

    作者:易晔;卢远航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 HFHD)对静脉补铁诱导的长期血液透析( MHD)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的5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HFHD组和低通量透析( LFHD)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在血液透析开始2 h后通过透析器静脉端输入100 mg蔗糖铁注射液,每周2次;完成总剂1000 mg后改为每周1次。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丙二醛( MDA)变化,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LFHD组患者血IL-6、TNF-α、hs-CRP、MDA水平均升高(P<0.01),SOD、GSH-Px降低(P<0.01);HFHD组与治疗前相比IL-6、TNF-α、hs-CRP、MDA水平均降低(P<0.01),SOD、GSH-Px升高(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HFHD可改善MHD患者因静脉补铁而加重的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

  •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细胞免疫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

    作者:凌晨;胡旭东;张利国;杜顺颜;吴亚彬;陈岸;洪钦政;黄浩铭;孙来保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地佐辛或芬太尼镇痛对术后细胞免疫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24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D组和F组,每组12例。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D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地佐辛0.2 mg/kg,术毕前2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2.5 mg;F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术毕前20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50μg。术后48 h采用地佐辛40 mg( D组)或芬太尼0.8 mg( F组)行静脉自控镇痛( PCIA)。两组患者术后1、4、8、12、24、48 h记录VAS评分,分别于麻醉前( T0)、术毕( T1)、术后1 d (T2)、术后3 d(T3)、术后7 d(T4)采集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和NK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清IL-2和IL-10浓度。结果术后4、8、12、24 h VAS评分D组低于F组(P<0.05),与T0相比,两组T1、T2时点CD3+、CD4+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和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 P<0.05);组间比较,D组T1、T2时点CD3+、CD4+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和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F组(P<0.05)。与T0比较,F组T1、T2时血清IL-2浓度降低,T2时血清IL-10浓度升高(P<0.05),D组T2时血清IL-2浓度降低(P<0.05);组间比较,D组T1、T2时血清IL-2浓度明显高于F组(P<0.05),D组T2时血清IL-10浓度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围术期地佐辛应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可以改善术后细胞免疫功能。

  • 转氨酶升高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3例

    作者:赖远波;陈淡森

    目的:探讨以转氨酶升高为首发表现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收集收治的13例主因“发现转氨酶升高”而入院,后经基因诊断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病例中有11例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1例是贝氏肌营养不良症,1例是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所有患者均有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明显增高,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被误诊为病毒性肝炎。临床遇到持续转氨酶升高不能用肝病解释时,应想到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可能,应进一步查肌酶、肌电图、肌活检及基因检测。

  • 汉族儿童髓母细胞瘤发病与 miR -125a -5P 序列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作者:刘晓智;楚冬梅;高心静;刘翠苹;严艳萍;李艳霞;姜忠敏;姚玲

    目的:探讨汉族儿童髓母细胞瘤发病与miR-125a-5P序列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儿童髓母细胞瘤患者及正常对照儿童外周血各256例,提取淋巴细胞基因组DNA,采用Taqman -MGB探针检测DNA中miR-125a-5P的rsl2975333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茎环qRT-PCR方法检测髓母细胞瘤组织标本及正常儿童脑组织标本中miR-125a-5p的表述水平。结果在所检测256例儿童髓母细胞瘤患者中miR-125a-5P的rsl2975333位点基因GG型共239例(93.36%),GT型共17例(6.64%),正常儿童则全部为GG型;miR-125a-5p的表达水平依次为正常脑组织>GG型脑组织>GT型脑组织。结论儿童髓母细胞瘤患者中miR-125a-5P的rsl2975333位点基因变异可能促进肿瘤恶变。

  • 膜联蛋白 A5水平检测在妊娠中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郭海香;初晓丽;刘艳丽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羊水中膜联蛋白A5水平检测在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37例孕15~24周孕妇为研究对象,行羊膜腔穿刺获取羊水标本,行ELISA检测确定膜联蛋白A5的水平。将终出现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资料(27例)与其余资料(110例)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以20 ng/L作为膜联蛋白A5水平分界线,比较水平内(92例)和水平外(45例)孕妇出现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比例。结果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孕妇膜联蛋白A5水平为(26.54±2.77) ng/L,而其余孕妇为(19.42±2.21) ng/L;膜联蛋白A5水平超过20 ng/L的孕妇其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为26.1%(24/92),低于20 ng/L者其发生率为6.7%(3/4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膜联蛋白A5水平与妊娠中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于该蛋白水平超过20 ng/L的孕妇,需要重点预防胎儿宫内生长受限问题。

  • 医院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与细菌生物被膜之间的关系

    作者:周俊立;李柏生;叶小华;张敏;蔡旭玲;姚振江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状,分析细菌多药耐药的产生与生物被膜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晶紫染色法定量分析细菌生物被膜形成情况。结果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菌株202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好,其敏感率分别为83.7%、82.7%、80.7%,耐药性较高的是替卡西林、氨曲南、哌拉西林,其耐药率分别为34.7%、28.7%、27.7%,其中多药耐药菌株78株(38.6%);生物被膜形成中等阳性和强阳性者的OR值分别为13.75、16.00,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危险性高于生物被膜形成阴性菌株。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多药耐药发生率较高,细菌生物被膜形成可能是细菌多药耐药产生的危险因素。

  • 一氧化碳干燥保存方法对离体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钟;肖泽周;郭义龙;周鹏宇;朱平;郑少忆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 CO)干燥环境对离体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为心脏移植提供一种新的保存方式。方法采用C57BL/6雄性健康小鼠,建立同系小鼠心脏颈部异位移植模型。4~6周龄C57BL/6小鼠60只作为供体,随机分为3组(n=20),即空白对照组(不做心脏移植)、HTK浸泡供体组及CO干燥供体组;8~10周龄C57BL/6小鼠40只作为受体,随机分为两组(n=20),分别为HTK浸泡受体组、CO干燥受体组。 HTK浸泡供体组及CO干燥供体组小鼠心脏分别用两种方法( HTK浸泡保存和CO高压干燥保存)在4℃环境下保存24 h,通过建立同系小鼠颈部异位移植模型,监测模型复灌2 h后供心复跳率,并在24 h后检测供体心肌LDH、CPK、OH-1等酶学指标,观察心肌结构的改变。结果(1)复灌2 h后,CO干燥受体组复跳15只, HTK浸泡受体组复跳7只,CO干燥受体组复跳率明显高于HTK浸泡受体组(P=0.011)。(2)复灌24 h后,CO干燥受体组LDH、CPK均明显低于HTK浸泡受体组(P<0.05);CO干燥受体组的LDH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6),而CO干燥受体组CPK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P<0.001);HTK浸泡受体组的LDH和CPK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而CO干燥受体组HO-1明显高于HTK浸泡受体组(P<0.05),而HTK浸泡受体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9)。(3)心肌结构上,CO干燥受体组和HTK浸泡受体组较空白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变,两组均可见心肌水肿及炎细胞浸润,而CO干燥受体组与HTK浸泡受体组相比,病理损伤较轻。结论与传统HTK浸泡保存相比,CO高压干燥保存方式能够减少心肌损伤,减轻炎症反应,在供心较长时间保存方面更有优势。

  • p38MAPK 信号通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大鼠脊髓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郑小兰;陈陵;罗振中;王洪涛;胡衍辉;徐国海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p38MAPK)信号通路在鞘内注射重比重布比卡因对糖尿病神经病变( DNP)大鼠脊髓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取10只设为C组(对照组),正常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大鼠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建立DNP模型,将C组和DNP大鼠进行鞘内置管。置管成功的25只DNP大鼠随机分为3组:NS组8只,鞘内注射重比重布比卡因3 d+0.9%NaCl 4 d;DM组9只,鞘内注射重比重布比卡因3 d+2%二甲亚砜4 d;SB组8只,鞘内注射重比重布比卡因3 d +SB2035804 d。于腹腔注射STZ前( T1)、STZ后28 d( T2)、连续鞘内注射重比重布比卡因3 d后及连续4 d注射SB203580或2%二甲亚砜后即34 d(T3)、38 d(T4)时间点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在38 d后处死大鼠,取L4-5的脊髓组织,观察病理学其结果,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p38MAPK(p-p38MAPK)的表达。结果与T2和T3时比较,NS组、DM组、SB组T4时机械痛阈升高(P<0.05);于T4时,与NS组及DM组比较,SB组机械痛阈升高(P<0.05)。与C组比较,NS组及DM组脊髓p-p38MAPK水平升高(P<0.05);与DM组比较,SB组脊髓p-p38MAPK水平下降( P<0.05)。结论 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鞘内注射重比重布比卡因引起DNP大鼠脊髓神经元的凋亡。

  • Ag43/GFP 嵌合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表面的表达

    作者:黄用豪;赵焕阁;周松林;林映莹;谭光宏;黄风迎

    目的:构建大肠杆菌抗原Ag43(pETAg43′)以及Ag43和绿色荧光蛋白(GFP)(pETAg43′/GFP)的重组表达质粒,了解pETAg43′/GFP是否能够将GFP表达于细菌表面。方法用PCR扩增获得Ag43大部分基因序列( Ag43′),同时用酶切方法从质粒pEGFP-C1切取GFP基因序列,首先将Ag43′基因序列插入表达质粒pET-22b中,获得重组质粒pETAg43′,然后再将GFP基因序列插入pETAg43′获得质粒pETAg43′/GFP。将重组质粒pETAg43′/GFP转化Ag43基因缺失的菌株JM109(△Ag43),用荧光显微镜和SDS-PAGE了解是否能将GFP表达于细菌表面,同时了解加热是否能够直接获得Ag43′/GFP的嵌合重组蛋白。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PCR扩增的Ag43′和GFP基因序列分子量大小与预期值相一致,酶切分析重组质粒pETAg43′和pETAg43′/GFP结果与预期值相符,基因测序显示质粒pETAg43′和pETAg43′/GFP的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架均准确无误。质粒pETAg43′/GFP经诱导后可以将Ag43′/GFP嵌合蛋白表达于大肠杆菌JM109(△Ag43)的表面,55℃加热50 min是提取Ag43′/GFP嵌合蛋白的佳条件。结论成功构建了能够将外源蛋白GFP表达于细菌表面的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表面有效表达并加热提取获得了嵌合重组蛋白Ag43′/GFP,为制备其他自身抗原分子的Ag43嵌合蛋白奠定了基础。

  • 下调血管生成素基因表达对膀胱癌移植瘤生长及p-AKT、p -GSK3β、p -mTOR 表达的影响

    作者:涂业桃;舒静;田文林;陈俊霞

    目的:探讨下调血管生成素( ANG )基因表达,对膀胱癌移植瘤生长及p-AKT、p-GSK3β、p-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ANG mRNA的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和无同源性的对照载体,在脂质体介导下稳定转染膀胱癌T24细胞,根据转染质粒不同分为3组:T24组为正常T24细胞,T24-NC组为转染阴性对照质粒T24细胞,T24-siANG组为转染干扰质粒T24细胞。通过筛选、鉴定后,将各组细胞皮下注射到BALB/c裸鼠中,观察肿瘤生长和肿瘤微血管密度、肺上肿瘤转移灶的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31、p-AKT、p-GSK3β、p-mTOR的表达。结果与T24-NC组相比,T24-siANG组瘤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抑瘤率为57.46%。 HE染色显示,T24-siANG组肿瘤微血管较T24和T24-NC组明显减少,T24-siANG组CD31、p-AKT、p-GSK3β、p-mTOR表达呈弱阳性反应。结论下调ANG基因的表达能显著抑制膀胱癌移植瘤生长,并通过降低CD31、p-AKT、p-GSK3β、p-mTOR表达抑制膀胱癌裸鼠移植瘤增殖及转移的潜能。

  • 远程缺血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梁蓉;王政;陈烨鋆;胡静;冯璐;李帅;陈兵;胡晓松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后处理( RI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并将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MCAO组、RIP组。 Sham组不进行线栓阻断血流,MCAO组仅造模,RIP组在MCAO模型再灌注开始时,用橡皮筋扎紧大鼠双下肢10 min/次,放开10 min,共3次。造模1、7 d后处死大鼠并取材。通过伊文思兰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免疫组化检测MMP-9、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MCAO组比较,再灌注1 d及7 d,RIP组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再灌注1 d,RIP组TIMP-1的阳性细胞数较MCAO组明显增多(P<0.05),而MMP-9的阳性细胞数则明显减少( P<0.05)。再灌注7 d,与MCAO组比较,RIP组MMP-9、TIMP-1阳性细胞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RIP可抑制脑缺血后早期MMP-9的表达,提高TIMP-1水平,从而减轻血脑屏障的损害。

  • 香烟烟雾对气道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及黏液分泌的影响

    作者:于旭华;吴蕾;胡涛;曾崎冈;刘厚强;林琳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及提取物对大鼠肺及A549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 GR)表达和黏液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香烟和香烟提取物(CSE)分别诱导大鼠动物模型和A549细胞模型。运用HE染色观察正常大鼠(正常对照组)和熏烟大鼠(模型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运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大鼠肺组织细胞核和细胞质内GR及HDAC2的表达情况,运用MTT法观察CSE对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MUC5AC和HDAC2的mRNA含量,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内GR的分布和表达。结果 HE染色提示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泡腔内充盈大量浆液性渗出物;模型组肺组织细胞核和细胞质中GR表达量明显减少( P<0.05),HDAC2表达明显减少(P<0.05)。 CSE对A549细胞活性的影响呈时间-浓度依赖的趋势,且10%CSE作用24 h可显著降低A549细胞存活率(P<0.01);5%CSE作用A549细胞8 h可明显减少HDAC2和MUC5AC的mRNA表达量( P<0.01)。免疫荧光结果提示5%CSE可导致A549细胞GR表达减少,且细胞核中变化更加明显。结论香烟烟雾可减少肺组织及肺上皮细胞内GR的表达,并增加黏蛋白MUC5AC的分泌,其机制可能与香烟烟雾减少GR对MUC5AC的转录抑制机制有关。

  • 顺铂植入剂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脾酪氨酸激酶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影响

    作者:颜丽萍;蔡婷婷;石晓萍;李弘;梁勇;申美荣;张敏

    目的:观察顺铂植入剂植入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中肿瘤细胞凋亡以及脾酪氨酸激酶( SYK)、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人胃癌SGC7901细胞系建立BALB/c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5只,A组尾静脉注射PBS,B组尾静脉注射顺铂, C组瘤内注射顺铂,D组瘤内植入顺铂植入剂。干预后,记录瘤重,计算抑瘤率,并对瘤体进行HE染色,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SYK及HER2的表达,并取每组部分瘤体制成细胞混悬液进行流式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D组在抑制移植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方面较其余3组更具有明显优势,且瘤组织SYK的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其余3组,而HER2的阳性细胞率在4组中为低。结论顺铂植入剂可能通过下调HER2或上调SYK的表达来促进癌细胞的凋亡以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从而为临床胃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γ-分泌酶抑制剂 DAPT 联合西艾克对 HL -60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作者:林竞韧;于宝丹;郑丽霞

    目的:探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联合西艾克对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为本研究设计10组。对照组:不加药;西艾克组:2μg/mL西艾克单独作用24 h;DAPT 1μmol/L 6 h组:1μmol/L浓度的DAPT单独作用6 h;DAPT 1μmol/L 48 h组:1μmol/L浓度的DAPT单独作用48 h;DAPT 10μmol/L 6 h组:1μmol/L浓度的DAPT单独作用6 h;DAPT 10μmol/L 48 h组:10μmol/L浓度的DAPT单独作用48 h;1μmol/L 6 h联合组:2μg/mL西艾克作用24 h后,联合1μmol/L DAPT作用6 h;1μmol/L 48 h联合组:2μg/mL西艾克作用24 h后,联合1μmol/L DAPT作用48 h;10μmol/L 6 h联合组:2μg/mL西艾克作用24 h后,联合10μmol/L DAPT作用6 h;10μmol/L 48 h联合组:2μg/mL西艾克作用24 h后,联合10μmol/L DAPT作用48 h。 Real-time PCR检测HL-60细胞Notch1基因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HL-60细胞凋亡情况。结果5个单药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和Notch1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Notch1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相同作用时间的联合用药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48 h作用时间的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6 h作用时间的联合用药组(P<0.05),Notch1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6 h作用时间的联合用药组(P<0.05)。结论DAPT联合西艾克能够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可能与HL-60细胞中Notch1 mRNA的下调有关。而且DAPT联合西艾克对Notch1基因表达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而不具浓度依赖性。

  • PICC置管致早产儿呼吸暂停1例

    作者:张慧;张字红;陈玥

    患儿,男,因早产出生后1h余于2014年1月22日入院。患儿系G3P2,胎龄27+1周,顺产出生,出生体重1.0 kg,身长36 cm,生后轻度窒息、紫绀、气促、呼吸困难、胸廓塌陷,经清理气道、复苏囊加压给氧、气管插管处理后,患儿气促、紫绀渐改善,轻度吸气三凹征,胸廓稍塌陷。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157次/min,呼吸60次/min,血压61/29 mmHg,复苏囊加压给氧下血氧95%,呼吸急促,轻度三凹征,皮肤红润,四肢指端皮肤紫绀,稍凉,桡动脉搏动弱,前臂毛细血管充盈时间>3 s,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痰鸣音;心音有力,心律整齐,无杂音;腹平,肝、脾肋下2 cm可触及肿大,质软;四肢肌张力低下,深反射减弱。查血常规:WBC 8.47×109· L-1, NE 29.8%,LY 61.4%;血气分析:pH=7.55,PCO230 mmHg、PO2107 mmHg、HCO326.2 mmol/L、BE 5.1 mmol/L;心、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C反应蛋白2.3 mg/L;凝血功能:PT 18.2 s, APTT 99.8 s;尿常规:尿蛋白+;胸片无异常。患儿入院后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抗感染、改善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治疗,患儿精神、反应渐好转,全身皮肤渐红润,四肢末端皮肤暖,桡动脉搏动正常,前臂毛细血管充盈时间<3s;无呼吸急促及吸凹征。患儿于入院第3天给予PICC 置管术,选择外周中心静脉导管,REF A0101011(1.9F),选择右侧腋静脉,置入长度7.0 cm。置管后胸片提示PICC管头部位于下腔静脉平T10椎体上缘,因置管深度深,1月24日退管1 cm,退管后未再摄X线片检查。护理上,除基本护理外,经常将患儿置于俯卧位,以保持气道通.,维持血氧稳定。2月19日发现患儿颈部周围肿胀,右侧为主,渐增大,精神差,烦躁,频繁呼吸减慢,呼吸不规则及血氧下降,低降至80%,血压及心率未见下降,给予即停经PICC管输注静脉营养液,俯卧位,弹足底及面罩加压给氧,患儿病情改善不明显,即行胸片检查:心、肺、膈未见异常,PICC管端在C7水平,测患儿身长40.5 cm。将PICC管退出1 cm,再次行胸片检查提示PICC管端在T4椎体上缘。经上述处理后,患儿很快恢复安静,无烦躁,精神明显好转,眼睛转动灵活,颈部肿胀渐消退,呼吸渐改善,血氧饱和度渐稳定。抽血查感染指标未见升高,置患儿头高脚低位,吃奶可,无腹胀,无血便,查腹平片未见异常;头颅B超及心脏彩超未见异常;血气 pH =7.39, Na+131 mmol/L, Hb 116 g/L。

  • 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双侧胸导管结扎术失败的乳糜胸1例

    作者:罗经文;罗红鹤;古琳;陈开林;张飞;范文斌;刘志新

    患者,男,58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个月余于2014年3月25日入我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硬食时吞咽梗噎感,伴胸骨后隐痛,进食困难症状逐渐加重,进而只能进食流质,遂到当地医院就诊,行胃镜示:食管中下段低分化癌。食管造影和CT示食管中下段狭窄,管壁增厚,狭窄以上食管囊状扩张,积液。体格检查见体型消瘦,余未见阳性体征。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禁食待食管扩张、水肿明显减轻后于2014年4月15日在全麻下经左胸行“食管癌切除,淋巴结清扫,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左下胸导管结扎术”,术中见肿瘤位于食管中下段,上缘近气管隆突,肿瘤长约6 cm,与双侧纵隔胸膜粘连。术后病理提示肿瘤侵及食管外膜,贲门及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癌,分期为pT3 N2 M0,Ⅲb期。患者术后第2天引流明显增多,为淡红色液,行乳糜试验结果阳性,考虑乳糜胸。予以禁食、深静脉营养支持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于术后第5天行全麻胸腔镜下右侧胸导管结扎术(图1),术前当天胃管注入20 mL橄榄油。术后当天晚上即有乳白色乳糜液引出,量约1000 mL,此后继续保守治疗,加强静脉营养,补充血浆、白蛋白等。每天胸腔引流量仍有约1000 mL。18 d后予以注射用生长抑素3 mg/d持续静脉泵注,第2天引流量明显减少,逐天减少至200 mL以下,恢复低脂饮食,用药第11天停药,观察3 d引流量100 mL以下(图2),复查胸部X线片疗效满意,拔管出院,随访4个月,未再复发乳糜胸。

  • “C”型臂X线透视引导下穿刺活检确诊腰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作者:何丁文;殷明;陈伟才;高贵程;程细高

    患者,男,40岁,因发现胃癌3年,腹部、腰臀部胀痛渐进性加重1个月于2014年1月3日入院。2010年6月患者因腹胀、呕吐、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足部水肿行胃镜、CT及B超等检查,诊断为晚期胃癌,给予7次化疗后症状消失,至2014年1月因腹部、腰臀部胀痛渐进性加重入住我院消化内科。胃镜活检示(胃窦、胃体)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腰椎MRI示:腰2至骶1多发椎体骨折破坏并椎旁巨大软组织影(图1),考虑椎体多发转移瘤,转入骨科,行腰椎DR 示腰3椎体压缩性骨折;ECT示腰2至腰5代谢异常活跃,考虑骨转移瘤;ESR 103 mm/h, CRP 115 mg/L,CA-19961.57 U/mL,肿瘤科会诊考虑转移性肿瘤可能性大,建议化疗,但我科讨论后考虑行椎旁穿刺取少量组织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2014年1月14日局麻下在“C”型臂X线透视引导下穿刺取腰3、4左侧椎旁(图2)少量组织送病理检查。镜下见瘤组织由淋巴细胞样细胞组成,细胞较大,胞质丰富,多形性,马蹄铁样核;免疫组化示:瘤细胞LCA (+)、CD30(+)(图3-A )、EMA (+)、CD2 (+)(图3-B)、CD4 (+)、ALK (+)(图3-C )、CD68(+)、CD5 (+)、TIA -1 (+)、GrB (+)、CK (-)、CEA (-)、CD1a (-)、CD3(-)、CD8(-)、MPO(-)、CD34(-)、CD15(-)、CD20(-)、CD7(-)、PAX5 (-)、CD43 (-)、Ki -67约70%(+)(图3-D)。诊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转入肿瘤科化疗,方案:CHOP。

  • 散发性喉腺癌2例

    作者:侯素平;牟荣骥;杜菲;刘洪博;王林娜;张晓娟

    例1,男,58岁,吞咽不适2年余于2013年3月27日入院。体格检查见会厌喉间有一1.0 cm ×0.6 cm ×0.5 cm息肉样物,表面光滑。临床初步诊断:喉黏膜息肉。行手术切除送检病理科。巨检:息肉样物1枚,大小0.8 cm ×0.6 cm ×0.5 cm,表面光滑,灰白、灰褐色,切面灰白色,质脆。镜检:喉黏膜上皮正常,黏膜下见瘤组织呈矮柱状排列呈腺样、腺管状及乳头状结构,部分瘤细胞层数增至数层,排列紊乱。细胞核大、圆形、染色质颗粒粗、核分裂易见,间质少,并见浸润(图1-A)。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CK、上皮细胞膜抗原( EMA )均为阳性, P40、HMB45均为阴性。病理诊断:喉部腺癌。

  • 霉菌性胃溃疡3例的胃镜和病理表现

    作者:郑会聪;梁彪;杨小乔;叶丽芳;许鸣;王翠华;王芳;吕芳

    病例1,男,63岁,因反复腹痛、腹泻3个月,加重1周于2013年8月26日入院。既往史:8年前因食管下段癌行食管癌根治术。胃镜结果:胃窦前壁见一约3.5 cm ×3.0 cm大小溃疡,底深,披污秽苔,边缘欠规则,呈虫咬状(图1-A),活检质稍脆;Hp(-);病理活检:慢性活动性胃溃疡,可见较多菌丝及孢子(图2-A),间质可见具折光性竹节样病原体,考虑真菌感染(念珠地丝菌?)。结论:霉菌性胃溃疡。

  • 心理干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心脏起搏器术后伴焦虑和抑郁状态的效果

    作者:杨友;何宗云;肖林;陈巧平;黄裕立

    目的:比较单纯心理干预与心理联合药物干预这两种治疗方法治疗永久性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选择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共183例,分成两组:对照组91例和研究组92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患者进行评定,数据由精神科专业医师结合心理测试综合软件系统进行判断。首次评定时间为术后第1周,先分别计算出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对照组患者视病情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社会和家庭心理支持等);研究组在采取心理干预的同时,加用帕罗西汀常规剂量20 mg/d,1次/d。两组患者持续随访3个月后行第二次评定,并计算出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临床有效率、临床治愈率(减分率≥25%为临床有效,减分率≥75%为临床痊愈)。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以及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发病率、临床有效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研究组比对照组临床效果更佳,治愈率更高(P<0.01)。结论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躯体化障碍以焦虑和抑郁为主,单纯心理干预有一定疗效,但心理干预联合相关药物治疗疗效更好,可以在临床推广。

  • 右美托咪定对脑瘫患儿脊神经根诱发肌电图监测的影响

    作者:王馨雪;赵泽宇;张蓉;刘建波;黄建盛;程庆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脑瘫患儿脊神经根诱发肌电图监测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功能性选择性腰部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脑瘫患儿4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C、D两组( n=20)。麻醉诱导后,使用Nicolet Endeavor -CR16通道的电生理监护仪,对拟切除的脊神经后根连续3次电刺激,间隔时间为5 s,刺激强度为3.50 mA,记录用药前(T0)所刺激的神经根诱发肌电图(EEMG)的平均振幅和潜伏期作为基础值。经15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C组)或1μg/kg(D组)后(T1),再以同样的强度刺激及间隔时间连续3次电刺激,记录EEMG的平均振幅和潜伏期。记录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前后HR、MAP、SpO2的变化以及术中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输注右美托咪定前后EEMG振幅保留比率和潜伏期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和T0时比较, D组MAP、HR在T1时降低(P<0.05或<0.01),D组患儿有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0.5μg/kg右美托咪定对脑瘫患儿脊神经根EEMG监测无明显影响,可安全用于脑瘫患儿的麻醉。

  •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联合术前帕瑞昔布钠用于女性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比较

    作者:李荣胜;廖永强;蓝晓文;蔡友娟;韩琪;谢华杰

    目的:探讨女性患者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时的术后静脉布托啡诺自控镇痛的适宜剂量。方法选择下腹部或下肢手术女性患者75例,ASA Ⅰ~Ⅱ级,所有患者在腰硬联合阻滞下手术,术后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根据布托啡诺剂量不同,分为3组,Ⅰ组(n=25)、Ⅱ组(n=25)和Ⅲ组(n=25)分别用布托啡诺6、8和10 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0 mL,背景输注量1.8 mL/h,单次用药2 mL,补救镇痛用曲马多100 mg肌肉注射,所有患者切皮前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观察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 RS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Ⅱ组和Ⅲ组患者术后6、12和24 h时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Ⅰ组( P<0.05, P<0.01),3组48 h布托啡诺用量Ⅰ组<Ⅱ组<Ⅲ组(P<0.01);Ⅲ组头晕发生率(24%)高于Ⅰ组(4%),Ⅰ组补救镇痛比例(24%)高于其他两组(4%)(P<0.05)。Ⅱ组和Ⅲ组间VAS评分、R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术前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钠40 mg,术后用8 mg的布托啡诺1.8 mL/h的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方案较为适宜。

  • 右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效果

    作者:罗海龙;吴嘉瑜

    目的:评估右佐匹克隆对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卒中后失眠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使用右佐匹克隆,n=45)和对照组(使用阿普唑仑,n=45),疗程为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 MESS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PSQI、MESSS评分均显著降低( P<0.05), PSQI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S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失眠并能加快促进其神经功能康复,不良反应少。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患者术后地佐辛自控静脉镇痛效应的影响

    作者:莫力;曾凯辉;张绍杰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D1组、D2组、D3组(n=30)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0.5、1.0、1.5μg/kg与地佐辛0.8 mg/kg+生理盐水+托烷司琼8 mg复合;C组(n=30)给予地佐辛0.8 mg/kg+生理盐水+托烷司琼8 mg。观察患者术后1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 (T5)VAS评分、Ramsay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液儿茶酚胺浓度、48 h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2组、D3组术后T2、T3 VAS评分显著降低,D1组术后T1 VAS评分显著升高。与C组比较,D1组术后T1及D2组术后T1、T2和D3组术后T1、T2、T3、T4的Ramsay评分升高;与D1组相比,D2组T2和D3组T1、T2的Ram-say评分升高;与D2组相比,D3术后Ramsay评分升高。与C组比较,D1、D2、D3组各时点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C组( P<0.05)。 D1、D2、D3组间各时点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地佐辛相比,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镇痛满意度高,但临床应用时要注意使用合适剂量,减少不良反应,地佐辛复合1.0μg/kg的右美托咪啶为比较理想的使用剂量。

  • 地佐辛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麻醉诱导对循环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刘勇;许仕琴;罗惠贤;吴志纯;王刚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麻醉诱导对循环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其用于麻醉诱导的合适剂量。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0岁。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 A组予芬太尼5μg/kg,B组予地佐辛0.1 mg/kg,C组予地佐辛0.2 mg/kg,D组予地佐辛0.3 mg/kg。患者均无心、肺疾病,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均不使用术前药物。记录6个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插管完成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2 min (T4)、插管后5 min(T5)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记录一次插管成功的时间以及麻醉诱导是否发生呛咳。于相应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皮质醇(Cor)浓度。结果 T2、 T3、T4、T54个时点,A、 B、C 3组MAP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T1时点A组HR高于B、C、D 3组,T2、 T3、T4、T54个时点,B、C两组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插管成功时间D组短于A、B、C 3组(P<0.05)。呛咳反应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C组和D组(P<0.05)。 A、B、C 3组NE、E、Cor浓度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0.3 mg/kg地佐辛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麻醉诱导镇痛效果好,镇静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缩短了气管插管时间,可安全应用于此类手术。

  •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祯;冼东锋;邓琅辉;肖亮灿;李家平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拟行CT引导下肝癌微波消融的患者,分为Y 组30例和C组30例。入室常规监测血压、心率( HR )、脉搏氧饱和度(SpO2)。实验药物专人配制,右美托咪定按1μg/mL配制,共20 mL,生理盐水20 mL。 Y组2 min 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2μg/kg,同法,C组缓慢给予生理盐水0.2 mL/kg静脉注射作为安慰剂。舒芬太尼则按0.1μg/kg作为首量静脉注射。术中按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3则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给药。记录入室后5 min(T1)、麻醉开始5 min(T2)、微波消融5 min(T3)、手术结束时(T4)4个时点的血压、HR、SpO2、舒芬太尼的用量、Wilson镇静分级、麻醉时间、微波消融的时间、围术期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Y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的HR和血压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Y组患者的镇静评分高于C组(P<0.05);Y组患者的舒芬太尼用量少于C组(P<0.05);Y组患者恶心、呕吐、胸壁僵直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小于C组( P<0.05);而Y组患者呼吸抑制、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C组相仿(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0.2μg/kg复合舒芬太尼有助于增强肝微波消融患者的镇静、镇痛程度,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减少恶心、呕吐、胸壁僵直等不良反应,同时并不会增加呼吸抑制、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 Flotrac/Vigileo 系统测量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对血流动力参数的影响

    作者:刘铁军;董晓柳;张树波;韩晓亮;高秀江;高晓增

    目的:探讨Flotrac/Vigileo系统测量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对血流动力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行Flotrac/Vigileo系统测量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的下肢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44例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0.5μg/kg)泵注为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等量生理盐水泵注为对照组,泵注时间均为10 min,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平面稳定时(T1)、泵注药物1 min (T2)、泵注药物3 min (T3)、泵注药物5 min (T4)、泵注药物7 min (T5)、泵注药物10 min (T6)、泵注药物30 min (T7)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外周血管阻力、心输出量、心排血指数)。结果对照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外周血管阻力、心输出量、心排血指数的变化平稳,未见明显波动。观察组患者心率在T6时显著下降,平均动脉压在T5时显著下降,中心静脉压在T2时显著升高,外周血管阻力在T2时显著下降,心输出量与心排血指数在T4时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在T6、T7时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T5、T6、T7时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T2、T3、T4、T5、T6、T7时中心静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T2、T3、T4、T5、T6、T7时外周血管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T4、T5、T6、T7时心输出量与心排血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lotrac/Vigileo系统测量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右美托咪定(0.5μg/kg)泵注可引起心率、平均动脉压、外周血管阻力、心输出量、心排血指数等指标的降低和中心静脉压升高。 Flotrac/Vigileo系统能够较早反映出患者血流动力参数的改变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子宫内膜内皮素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后子宫异常出血的关系

    作者:谢凤云;徐隽颖;蔡喆;郭海雁;王晓蓉;罗芬

    目的:测定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LNG-IUS)前后子宫内膜内皮素( ET)含量,探讨子宫内膜ET与使用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子宫异常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LNG-IUS放置前及放置后1、3、6、12个月子宫内膜ET含量,根据子宫出血类型分析子宫内膜ET与子宫异常出血的相关性。结果放置后1~12个月子宫内膜ET的含量较放置前下降,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ET含量有逐渐下降趋势。放置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ET含量较月经正常及闭经患者的ET含量高。结论子宫内膜局部ET含量高可能是引起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以及放置LNG-IUS后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之一。

  • 防止大面积烧伤经创面深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的护理

    作者:谢丽英;李金芬;戴村芳;王慧琴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经创面深静脉置管防止导管感染的安全护理。方法设立深静脉置管质控小组;规范置管前穿刺处创面的消毒,置管后做好穿刺处创面的护理,做好肝素帽免受创面渗液污染的保护,强调与一般患者经正常皮肤行深静脉置管在消毒液浓度、消毒范围及频次、置管口敷料选择上的不同点、高要求;每次置管导管留置时间不超过72 h。结果3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经创面深静脉置管84次,发生导管细菌定植8次,占9.5%;无化脓性静脉炎及导管脓毒症发生。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经创面行深静脉置管难以避免,加强导管感染预防的安全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导管感染率。

  •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黄海燕

    目的:探讨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8例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ABC”常规复苏方法,在围复苏期,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中护理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效果、血气分析、血清应激炎症因子含量及预后。结果两组复苏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复苏60 min成功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苏成功的消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复苏开始时的收缩期动脉血压(SBP)和血氧饱和度(SaO2)、血清IL-6和IL-8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开始后30、60 min观察组SBP与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IL-6和IL-8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能有效减轻应激反应,改善血气指标,促进患者的复苏,从而提高预后总体疗效。

  • 儿童肺部血管性出血1例的护理

    作者:黄小妹;邝慧仪

    肺出血大体上可分为血管性和非血管性出血,其中血管性出血病情凶险,进展快,病死率高。我科收治了1例肺部血管性大出血的患儿,现将其治疗及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儿,女,12岁,因咯血3 d,颜面青紫2 h于2013年11月15日入院。患儿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带血,否认有结核病患者接触史,在当地医院就诊,胸片示支气管肺炎,给予止血药物治疗后咯血无缓解。于11月15日来我院就诊,予止血、吸氧、补液处理,咯血渐加重,均为鲜红色血液,请消化科和耳鼻喉科会诊排除消化道和口腔出血,气促渐明显,诉胸闷,吸氧下氧饱和度70%~85%,胸片提示右下肺不张,11月17日请 PICU 会诊后收入。入室时患儿神志清,较烦躁,营养中等,轻度贫血面貌,口周、肢端紫绀,呼吸困难,见吸气性三凹征,右侧胸廓运动较左侧弱,右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浊音,未闻及呼吸音。全身未见出血点和瘀斑。入室后渐进入昏迷状态,经鼻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气管内多次吸出血性液体和血块。肝功能、凝血功能无异常,血小板无减少,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 心理干预对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焦虑及受孕情况的影响

    作者:王云香

    目的:观察探讨心理干预对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焦虑和受孕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进行心理干预4周的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院接受不孕症治疗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得分,并比较干预后优质胚胎率、妊娠率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本组患者的SAS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 P<0.05),观察组患者的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不孕症患者的焦虑状况,且能提高辅助生殖的临床妊娠率和优质胚胎率。

  • 2011-2013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筛查与确认结果分析

    作者:黄伯泉;郑优荣;杜荣松;梁浩坚;李仲平;黄志健;谢君谋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探讨血液筛查中梅毒检测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TPPA)确认的意义。方法统计分析2011—2013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梅毒感染情况;采用2种国产梅毒抗体ELISA试剂A、B对本中心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筛查,用TPPA法对筛查阳性标本进行确认,比较分析2012年A、B试剂梅毒抗体初筛和TPPA的阳性符合率。结果2011—2013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843699例,筛查梅毒阳性标本4781例,TPPA确认阳性3156例,梅毒感染率为0.37%。不同献血来源和职业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984.5,P<0.05),其中街头流动人员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高(0.65%),大中专院校学生献血人群低(0.06%)。18~29岁年龄段献血员梅毒阳性率为0.17%,阳性率随年龄段升高而升高。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2012年初筛阳性标本1610例,TPPA确认阳性1099例,阳性符合率为68.26%。 A、B试剂单检筛查阳性与TPPA确认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6.13%、73.36%,双试剂联检阳性符合率为94.47%。结论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梅毒抗体阳性人群在职业来源、年龄、性别分布均不同,这对日后招募低危献血人群有一定指导作用;对初筛阳性标本进行TPPA的确证是非常必要的,为梅毒阳性献血者的检测结果告知提供更准确依据。

  • 江门市2732株抗酸杆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许光辉;陈华;赵柳婵;陈志宇;黄燊德

    目的:了解江门市抗酸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以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培养阳性的2732例抗酸杆菌菌株为研究对象,用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2501株(91.5%),非结核分枝杆菌231株(8.5%)。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为23.2%。对一线药物中的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耐药率分别为10.4%、9.0%、8.8%及1.8%。二线药物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1.2%、6.0%、5.8%及2.9%。结核杆菌对单药耐药率逐年上升至17.8%,耐多药率上升至10.2%,总耐药率上升至32.6%。利福布汀耐药率为5.7%,在耐利福平的菌株中利福布汀敏感率为61.4%。结论江门地区抗酸杆菌的耐药情况仍比较严重,抗酸杆菌耐药性检测对临床用药有重要的指导性。

  • 心血管系统中的 SMAD 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徐旺;江华;洪葵;李菊香

    SMAD ( small mother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家族作为转录因子可转导转化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 TGF-β)超家族成员的信号。在心血管系统中,SMAD蛋白对心脏发育、细胞增殖、生长和凋亡起作用。 TGF-β超家族包括TGF -β和骨形态生成蛋白(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这两个亚家族。 TGF-β亚族致SMAD激活可引起与心脏重塑和心力衰竭进展有关的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而BMP亚族对SMAD的激活为心脏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 SMAD蛋白对心血管功能的不同影响也许在于SMAD信号的复杂作用方式,而不同因素可通过SMAD影响心血管系统。本文就 SMAD 复杂的作用方式及不同因素通过SMAD对心血管的功能作一综述。

  • Irisin 与脂肪组织棕色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晓思;陈树春;吕丹

    Irisin是一种新发现的肌肉因子,由骨骼肌分泌并随运动增加,是一个包含111个氨基酸的多肽激素,由FNDC5基因的产物蛋白水解后释放入血液循环,受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子-1α( PGC-1α)调节。该因子可促进皮下脂肪的棕色化以及解耦联蛋白1( UCP1)的表达,从而增加产热。经研究证实,传统的棕色脂肪或者白色脂肪棕色化可以改善人体肥胖和葡萄糖的平衡。因此Irisin也可能成为治疗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的新靶点,本文就其相关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慢性肾脏病中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与微炎症的关系

    作者:刘惠欣;徐高四

    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 nonthyroidal illness syndrome , NTIS)在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中发生率较高,表现为血循环中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异常,血循环总三碘甲腺原氨酸( T3)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fT3)降低,逆三碘甲腺原氨酸( rT3)升高,总甲状腺素( T4)、游离甲状腺素( fT4)以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TSH)水平保持正常或降低,临床上无明显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的一组综合征[1]。目前关于NTI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的研究发现微炎症可能在其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微炎症状态在CKD患者中普遍存在,这种微炎症状态既有别于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普通炎症也不同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无明显临床感染症状,仅表现为全身循环中 C 反应蛋白(CRP)及炎症细胞因子在正常范围内的持续轻度升高,直接影响肾病的进展和预后[2]。 NTIS和微炎症都与CKD患者心血管的损害密切相关,都可作为推测CKD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是预测CKD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 Notch 信号通道在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中的作用

    作者:王亚茜;周诺

    Notch信号通道是一分布广泛且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参与干细胞早期分化,对细胞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并在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 MSCs )来源于中胚层,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神经元等,是组织工程学中重要的种子细胞。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道的活化对MSCs 分化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此通道的活化对于MSCs分化的调节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多个研究结果不甚相同甚至相悖,因此国内外研究对于其调节分化的机制仍未盖棺定论且颇具争议。本文针对近年来Notch信号通道的活化对MSCs分化的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阐述Notch信号通道在MSCs分化中的作用。

  • G2/M 期阻滞因素及常用诱导方法

    作者:黄志洲;何杨帆;郭进强;陈雪梅

    细胞周期检查点( checkpoint )是真核细胞为保证染色体数目的完整性及细胞周期正常运转而存在的重要控制机制。虽然正常细胞存在多个周期检查点,但肿瘤细胞普遍存在G1期检查点缺陷,并且肿瘤细胞在DNA损伤后,都有选择性地滞留于G2期的趋势。因此G2/M期检查点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诱人靶标[1]。当把肿瘤细胞长时间阻滞于G2/M期,一方面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另一方面使肿瘤细胞累积DNA损伤而触发凋亡[2],起到治疗肿瘤的效果,而采用此种治疗策略的前提就是要用有效的方法把肿瘤细胞阻滞于G2/M期。当前,国内外对G2/M期阻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周期素依赖激酶1(CDK 1)和细胞周期素B(Cyclin B)的信号调控和细胞骨架对有丝分裂的影响,本文就G2/M阻滞的因素及常用的G2/M阻滞方法作一回顾,为发现G2/M期阻滞的新机制和方法奠定基础。

  • 卒中后情感淡漠发病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磊;高春岭;谭华

    情感淡漠( apathy)是一种动机障碍,主要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其特征为患者进行目标指向活动时出现行为、认知及情绪的缺陷。目前研究发现情感淡漠是卒中后一种常见症状,甚至是部分卒中患者的核心症状[1]。卒中后情感淡漠(post-stroke apa-thy)可单独存在或与抑郁并存,它与抑郁障碍在诊断及治疗上有着本质不同[2]。卒中后情感淡漠影响患者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3-4],并且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5-6]。本文就卒中后情感淡漠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

  • 肝星状细胞凋亡信号途径及药物 reversine 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宇;黄迪;翁杰锋;张帅;刘硕;古维立

    肝星状细胞(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HSC处于静止状态,当致肝病因子造成肝细胞损伤时,激活的Kupffer细胞、窦内皮细胞及损伤的肝细胞等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化学介质共同作用于HSC,使HSC激活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激活的HSC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促进HSC增殖,合成大量细胞外基质(ECM)并在肝内沉积,导致肝纤维化[1-2]。因此,HSC的活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关键,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3-7],那么阻断HSC活化并促进活化HSC的凋亡对逆转肝纤维化具有实用价值。研究发现,逆转素( reversine )能够让高度分化的成熟细胞回复到脱分化的状态,已证实re-versine在体内外均具有抑制HSC增殖的作用[8],但reversine抑制HSC增殖及促进HSC凋亡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就HSC凋亡的信号途径中,有关于Bax、Bcl-2、Caspase-3、TNF-α、NF-κB、TIMP-1与HSC凋亡的关系以及reversine的研究进展作相关综述,以期为研究reversine治疗肝纤维化可能的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