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软骨发育不良一家系的FGFR3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姜海鸥;黄雪霜;全庆丽;张康

    目的 探讨一个中国汉族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临床表型及FGFR3基因突变类型,确定其致病原因.方法 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对该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测,并对其中3例患者和3例正常亲属及家系外100例正常对照者采血进行DNA提取,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直接测序法对FGFR3基因的第10、13外显子及其部分内含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 该家系中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身材矮小、四肢过短、腰椎前突、头颅增大、前额突出.3例患者在FGFR3基因对应cDNA序列发现C1620A(N540K)杂合突变及第13内含子3′剪接位点上游23 bp处发现一G>A杂合突变,3例正常亲属及家系外100例正常对照者均未发现该两种突变.结论 FGFR3基因的N540K突变是导致该家系软骨发育不良的关键性分子病因,而内含子IVS13-23突变可能加重了患者的病情.

  • 瓦合式皮瓣修复多指皮肤脱套伤

    作者:陈浩宇;高峻青;李卓伟;付记乐;涂宇东;罗桦杰

    目的 探讨采用瓦合式皮瓣修复多指皮肤脱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瓦合式皮瓣移植术修复多个手指皮肤脱套伤7例23指.伤肢急诊行腹部瓦合式皮瓣转移,术后4周行腹部瓦合式皮瓣断蒂术.伤手断蒂后,必要时分别用克氏针自指端打入,以钢丝固定克氏针末端,维持各伤指间处于分指状态,防止皮瓣挛缩导致皮量不足.必要时可使用可调式手部微型支架,逐渐撑开指间皮瓣,为二期分指准备足够的皮量.断蒂后2~3个月以上行分指手术.结果 7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6~13个月,瓦合式皮瓣修复的伤指外观及功能均较为理想.结论 采用瓦合式皮瓣修复多指皮肤脱套伤,手术操作简便、安全.皮瓣外形好,耐磨损.能较好地保留伤指的数量、长度及功能.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和白细胞介素-17的水平及意义

    作者:陈光辉;曾今诚;刘伟;王小梅;张俊爱;郑淑华;徐军发;陈慧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可溶性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48例SLE患者和1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可溶性HVEM和IL-17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血清可溶性HVEM水平为(168.5±106.7)μg/L,健康者血清可溶性HVEM为(42.9±11.8)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IL-17水平为(295.5±151.7)pg/mL,健康者血清IL-17水平为(229.3±97.1)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可溶性HVEM水平与L-17水平呈正相关(r=0.433,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可溶性HVEM可能是SLE的一种新型诊断标志物,检测血清HVEM对SLE的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2002-2011年广州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抗体阳性情况分析

    作者:李仲平;郑优荣;梁浩坚;王淏;肖韶英;黄伯泉

    目的 分析2002-2011年广州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抗体阳性情况,了解HIV抗体阳性无偿献血者人群特征,为制定无偿献血招募策略提供依据,确保血液安全.方法 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HIV抗体筛查实验采用ELISA试验,HIV抗体筛查可疑标本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用免疫印迹法确认.选择2002-2011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HIV抗体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11年2 054 978例无偿献血者中检出378例HIV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18.40/10万,2006年起HI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P<0.01).阳性例数男女比例为1.81:1,年龄在18~39岁占93.3%,18~29岁占60.3%,首次献血者HIV抗体阳性率为23.8/10万,献血次数超过3次者为13.4/10万,街头流动点献血者HIV抗体阳性率36.2/10万,单位组织献血者阳性率7.0/10万,不同献血次数和不同献血方式献血人群HIV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合广州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抗体阳性现状,提示应坚持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的原则,加大单位组织献血所占比重,加强街头流动献血点献血前招募和咨询工作,确保血液安全.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黄俊明;张光明;王建炜;戈涛

    目的 比较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架以及外固定架结合微创植骨3种手术方法治疗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上述手术方法治疗60例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其中采用钢板内固定(A组)24例,采用外固定架(B组)22例,采用外固定结合微创植骨(C组)12例,根据术后10~12周骨折愈合情况决定是否拆除外固定支架进行功能锻炼.所有患者均获得12~18个月随访,疗效根据 Dienst评分系统进行评定.结果 近期疗效:3个月随访时A组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偏活动度与功能评分优于B、C组(P<0.05).远期疗效:1年后随访时3组腕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功能评分优于B组,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钢板内固定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腕关节活动度,但长期效果与外固定架和外固定结合微创植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

  • 重度烧伤患者监测血浆脑钠肽的预警意义

    作者:张红兵;施耘;马伟;刘群;冯世海

    目的 探讨监测脑钠肽(BNP)在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将48例生存期超过21 d的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总体表面积≥50%或Ⅲ度烧伤≥30%)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在伤后第3、7、14、21天晨起取静脉血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患者中血BNP浓度变化,并比较脓毒症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结果 死亡组从第7天开始各个时间点的BNP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分别为(2 962±878 vs 1 733±592)、(4 104±1 708 vs 2 947±1 104)、(6 480±2 421 vs 2 690±1 21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脓毒症的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与生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组随着病情好转血浆BNP水平也显著下降,终趋于正常.结论 重度烧伤脓毒症死亡患者血清BNP浓度水平显著高于生存者,提示BNP水平可以作为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临床评估病情危重程度的有效指标,在治疗过程中有预警意义.

    关键词: 重度烧伤 脓毒症 BNP
  • 男性型脱发148例临床分析

    作者:谭凤明;侯显曾;张滨岳;姚海峰;程喜平

    目的 探讨男性型脱发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148例男性型脱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发病年龄、家族史、临床分级、疗效、血清双氢睾酮(DHT)、轻拉试验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以 15~25岁占比例大,家族史与发病年龄相关,家族史与临床分级相关,血清DHT水平升高占80.41%,非那雄胺治疗总有效率为88.98%,轻拉试验阳性占22.97%.结论 男性型脱发发病年龄偏早,发病与职业、精神神经因素有关,有家族史患者的发病年龄比无家族史患者的发病年龄更早,有家族史患者出现重型男性型脱发的可能性更大,疗效与疗程呈正相关,疗效与家族史无关,部分患者出现轻拉试验阳性.

  • 深圳地区学龄前期健康儿童干式化学心肌酶项目参考区间的建立

    作者:曹科;马东礼;罗小娟;肖丽霞;吴跃平;马金香

    目的 调查深圳地区学龄前期(3~6周岁)健康儿童VITROS 350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参考区间.方法 通过随机分层抽样募集学龄前期体检儿童,筛选出1 259名健康儿童抽取静脉血,用美国强生VITROS 350干式化学分析仪进行心肌酶项目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 本地区学龄前期健康儿童不同性别血清AST、LDH、CK-MB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区间分别为24~42 U/L、492~805 U/L、18~41 U/L;不同性别血清CK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参考区间为50~224 U/L,女童参考区间为48~199 U/L.结论 建立起本地区学龄前期健康儿童干式化学心肌酶项目的 参考区间.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关节镜下单束重建Arthrex线增强术的疗效

    作者:杨伟毅;曹学伟;薛文武;吕燃;李想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Arthrex线增强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将46例经关节镜下确诊为ACL断裂患者,分为Arthrex线增强组(A组)22例和无增强组(B组)24例,应用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标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进行评价,同时应用稳定性检查:前抽屉试验(ADT)、Lachman征进行辅助评价.结果 应用Arthrex线增强术治疗ACL断裂的A组患者术后ADT、Lachman征阳性率明显低于B组(P<0.05).参照Lysholm临床疗效评分,两组术后1年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优良率(90.9%)明显高于B组(79.2%).结论 关节镜下ACL重建使用Arthrex线增强能够在重建韧带塑形改建期内提供有效的前向初步稳定性,从而避免重建韧带遭受过度张力而被延长,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保护重建之韧带,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膝关节功能.

  • 宫颈细胞68752例DNA定量检测分析

    作者:彭晚莲;黄建初

    目的 通过分析宫颈细胞DNA定量,探讨宫颈癌的发病与女性年龄的关系.方法 对前来本中心做宫颈癌筛查的68 752例20~60岁的妇女进行宫颈细胞DNA定量检测,并对其可疑病例进行在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以确定宫颈病变.结果 68 752例妇女中,20~29岁组宫颈癌发病率0.029%,30~39岁组发病率0.608%,40~49岁组发病率0.415%,50~60岁组发病率0.532%.结论 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年轻化,高发年龄段在30~40岁之间.

  • 胸部创伤患者人格分析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作者:谭棠基;卢桂尧;何发;杨水泉;黎均越;汪学军;梁婉仪

    目的 研究胸部创伤患者人格与应对方式特点,指导创伤后的康复治疗.方法 选择100例胸部创伤患者,其中19例需要胸部手术,计算患者损伤程度等级评分(ISS)分值,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患者在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向、掩饰性4个维度上进行测试,共48题.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患者在面对、回避、屈服3个维度上的应对方式进行测试,共20题.结果 与常模比较,入院后精神质和内-外向2个维度,两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精神质和掩饰性2个维度两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创伤患者入院后EPQ-RSC内-外向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不同程度创伤患者EPQ-RSC掩饰性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创伤患者MCMQ回避和屈服2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质与内-外向型性格更易导致胸部损伤,患者在胸部创伤后常选择掩饰内心想法,重度创伤患者常选择回避或屈服应对方式.心胸外科医师早期心理干预,有助于伤者康复及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

  • Survivin 与PTEN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吴爽;谷京城;梁佳;于亭;董学恒

    目的 探讨Survivin及PTEN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下咽癌和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urvivin及PTEN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在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率为6.7%(1/15),在56例下咽癌组织中表达率为76.8%(43/5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与之相反,PTEN在下咽癌组织中表达率为28.6%(16/56),呈低表达,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表达率86.7%(13/15),明显高于在下咽癌组织的表达率(P<0.05).经统计分析下咽癌组织中Survivin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关系.Survivin与PTEN的表达均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但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Survivin的表达又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PTEN则与这两种因素无关(P>0.05),但是下咽癌不同的原发部位PTEN表达率不同(P<0.05),Survivin表达得到的结果却相反.结论 Survivin基因可能通过抑制下咽癌细胞凋亡而成为下咽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Survivin的过度表达与其恶性程度密切相关,进一步说明Survivin可以作为判断下咽癌预后情况的指标之一.PTEN在癌组织中的低表达也证明其突变与下咽癌发生有着重要的关系,这可能为我们临床工作者在基因治疗方面上找到新的突破.

  • 吸烟对不同人群精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余波澜;陈康;司沙沙;郭小桥;刘见桥;高兴成

    目的 探讨吸烟对不同人群精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 对生殖医学中心进行精液常规分析的1 368例进行吸烟与精液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利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中选取150例正常对照、104例弱精症患者和71例少弱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色法测定个体的精浆SOD单位活性并分析在3个研究组中年龄和吸烟行为与SOD活性的关联性.结果 弱精组和少弱精组的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组中SOD酶活性均不随年龄增加而下降.正常对照组中SOD酶活性不受吸烟行为的影响,但是弱精和少弱精组中吸烟行为导致SOD酶活性下降,其中少弱精组中吸烟者的SOD酶活性显著低于从不吸烟者.结论 年龄与个体精浆SOD酶活性无相关性;吸烟行为对少弱精患者的SOD酶活性有显著负性影响.吸烟可能通过降低特定人群的抗氧化能力而影响精液质量.

  • 拇趾"C"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应用

    作者:庄加川;李敏姣;吴耿;白印伟;陈国荣;林慧鑫;柯于海;张振伟

    目的 探讨拇趾"C"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2例手指皮肤"C"型缺损患者采用拇趾"C"型游离皮瓣修复,进行趾底动脉-指固有动脉、皮下静脉-指背静脉吻合重建皮瓣血液循环,趾底神经-指固有神经重建感觉.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行手术探查重新吻合血管成活.术后随访1个月至2年,平均(10±6)个月,手指功能与外观均满意,感觉及运动恢复正常,两点辨别觉为4~6 mm.结论 拇趾"C"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 影响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牛利斌;王甲汉;黄磊;刘霞;谢艳平;邱学文

    目的 探讨影响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大面积烧伤治愈率进而提高整体烧伤救治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05例烧伤面积≥50%总体表面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6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独立的相关因素.结果 死亡47例(15.4%).单因素分析提示多项因素与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有:休克期不平稳、呼吸系统并发症、泌尿系统并发症和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结论 多种因素与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有关,通过综合治疗使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加强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减少伤后各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病死率.

  • 白细胞介素-23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郭彤;赵宏霞;杨勇;吴维青;朱小瑜;陈文华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设定为哮喘组和对照组,其中哮喘组为在我院就诊的哮喘患儿42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儿童24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IL-23的p40亚基3′UTR区基因多态性,以及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23、总IgE的含量,将两组共6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哮喘组患儿血清中IL-23含量为(3 576.00±498.40)ng/L,对照组为(954.83±45.76)ng/L;哮喘组患儿血清中总IgE含量为(147.60±20.52)μg/mL,对照组为(30.22±1.37)μg/mL,两组数据中哮喘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541,P<0.01;x2=0.5799,P<0.01).结论 细胞因子IL-23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并且IL-23 p40基因3′UTR区经TaqⅠ内切酶处理后证实存在多态性,这种多态性可能与儿童哮喘易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53例子宫中隔

    作者:梁小玲;姚佳娜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电切术(TCRS)治疗子宫中隔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子宫中隔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切除的效果,随访术后妊娠情况,比较手术前后妊娠结局.结果 53例均在宫腔镜下一次成功完成矫形术,无一例并发症.术后49例随访3个月至5年,随访率92.45%(49/53),随访1年以上的46例中,36例术后妊娠,妊娠率78.26%(36/46),其中28例足月分娩,分娩率77.78%(28/36),流产率由术前88.68%下降为20.51%,足月产率由术前0上升为71.79%,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产率也由术前11.32%下降为7.6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例中腹腔镜发现双侧输卵管伞端闭锁2例,一侧闭锁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盆腔粘连9例.结论 TCRS是治疗子宫中隔安全、有效的方法.腹腔镜监护既提高手术安全性,同时可诊治盆腹腔内疾患,是该术式首选监护手段.

  • 腕部尺神经鞘膜瘤20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月;王斌;杨焕友

    目的 探讨腕部尺神经鞘膜瘤的临床及治疗特点.方法 对腕部尺神经鞘膜瘤20例患者的诊疗及效果进行总结归纳.评定结果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结果 18例术后手部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满意,随访6个月至10年,无一例复发.2例未行手术治疗,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效果差.综合评价优17例,良1例,差2例.结论 腕部尺神经鞘膜瘤较少见,及时确诊和精确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是手部功能恢复的关键.

  • 人脑胶质瘤中ASPP1和ASPP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作者:朱泳鹏;王东军;何友虎

    目的 研究P53凋亡刺激蛋白(apoptosis stimulating protein of P53,ASPP)家族成员ASPP1、ASPP2蛋白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联合检测60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ASPP1、ASPP2蛋白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胶质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标本中的细胞凋亡情况,分析ASPP1、ASPP2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ASPP1和ASPP2蛋白在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它们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的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均可见到不同程度标记的凋亡细胞,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凋亡细胞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rs=-0.320,P<0.05).ASPP2蛋白在人脑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发生呈正相关(rs=0.596,P<0.05),而ASPP1蛋白在人脑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发生无相关性(rs=0.197,P>0.05).结论 联合检测ASPP1、ASPP2蛋白及细胞凋亡情况可较准确评价人脑神经胶质瘤的病理特征,对判断神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探讨人脑神经胶质瘤的可能发病机制提供分子实验依据,以ASPP1、ASPP2蛋白或其亚型为靶点的胶质瘤治疗研究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 肝硬化患者可溶性补体受体1型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郑国军;樊燕;杭双荣;朱珍;王永忠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可溶性补体受体1型(sCR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31例)、B(26例)、C(29例)三级的肝硬化患者sCR1水平,将其与Child-Pugh得分进行比较.同时测定30例肝细胞癌,8例胰腺癌,15例乳腺癌,8例肺癌患者以及30例正常献血员sCR1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肝硬化患者sCR1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献血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细胞癌患者与肝硬化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与正常献血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得分与sCR1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86).结论 sCR1水平与肝功能状况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抗炎症分子在阻止肝脏硬化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与普通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骨髓抑制的比较

    作者:张健;周元平;张艳茹;周斌;张浩;李威;陈金军

    目的 比较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与普通干扰素(standard interferon,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不同时间点的疗效和对骨髓抑制程度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423例CHB患者接受PEG-IFN或IFN治疗时HBV DNA阴转,HBeAg、HBsAg阴转及骨髓抑制情况.结果 317例HBeAg阳性患者中,PEG-IFN组24周(35.0% vs 23.2%,P<0.05)、48周(69.6% vs 51.9%,P<0.05)时HBV DNA阴转率均高于IFN组;PEG-IFN组24、48周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和24周血小板中位数水平显著低于IFN组.106例HBeAg阴性患者中,PEG-IFN组与IFN组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4周时PEG-IFN组WBC和Neu中位数水平明显低于IFN组.PEG-IFN组中≥27岁患者HBV DNA阴转率高于IFN组(77.7% vs 57.4%,P<0.01),而<27岁患者HBsAg阴转率(16.0% vs 2.3%,P<0.01)和血清转换率(12.0% vs 2.3%,P<0.05)高于IFN组.结论 PEG-IFN治疗CHB时,在HBV DNA阴转率,HBsAg阴转率方面优于IFN,但骨髓抑制较明显.

  • 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运用

    作者:吴一帆;何丽换;傅立哲;刘旭生;卢富华

    目的 探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评价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营养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9例CKD非透析患者进行SGA评估,根据结果分为A组(营养良好)和B组(轻-中度营养不良).测量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收集白蛋白(Alb)检查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同时比较SGA分组与BMI分组之间的关系.结果 根据SGA的评价结果,纳入的CK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6.2%,CKD3~5期评分为B的患者比例较CKD1~2期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F、AC、BMI 3个指标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1),AMC、Al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评定为超重或肥胖的38例中有37例(97.4%)SGA评估为A.结论 SGA评估CKD患者的营养状态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但主观性判断的特点使其对内脏蛋白质营养状态的评价欠准确,且对肥胖状态似乎无法评估.但简单经济、易于开展的优势使其仍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 乳腺癌DNA倍体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凯;王先明;吴家豪

    目的 探讨DNA倍体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65例乳腺癌组织进行DNA倍体检测.结果 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与HER2阳性组之间DNA异倍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sal-like型与其他各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sal-like型DI值(3.62±0.35)均高于其他3型的DI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sal-like型DNA倍体变异率高,且DI值也大.因此可认为DNA倍体的差异与乳腺癌分子分型之间存在联系,这种差异可以用于临床治疗.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超选择性化疗栓塞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

    作者:周韬;庄亚强;覃舒婷;许彪;黄平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前动脉灌注区域靶向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经穿刺病理活检证实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例共30例,全部采用Seldinger′s方法,局麻后经股动脉穿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照影明确肿瘤供血血管及染色,然后超选择性插管于靶血管内,将吡柔比星60 mg+紫杉醇120 mg二联化疗药物缓慢注入靶血管内,实施化疗栓塞.结果 30例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33.3%(10/30),部分缓解63.3%(19/30),稳定3.3%(1/30),进展0.0%,有效率为96.7%.结论 介入灌注新辅助化疗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提高手术可行性,提高治愈率和延长生存期,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降低复发率的有效方法.

  • 创伤性后颅窝血肿18例治疗体会

    作者:尹家和;李建亭

    目的 探讨创伤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诊断、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8例行手术治疗的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5例,其中单侧11例,双侧3例,跨横窦1例,合并额颞部挫裂伤并颅内血肿4例.小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3例,合并硬膜下血肿2例,合并额颞部挫裂伤并颅内血肿2例.急性梗阻性脑积水6例,环池受压征2例,第四脑室受压8例.术后再出血1例,死亡2例.术后6个月,失访2例,随访到的14例患者预后按GOS分级:1分2例,2 分1例,3分1例,4分3例,5分7例.结论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起病急,病情重,早期诊断、根据血肿临床特点及时手术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睾酮及脂联素水平的变化

    作者:赵建林;王林栋;郭献山;陈玉凤;耿秀琴

    目的 了解男性2型糖尿病和非2型糖尿病患者睾酮水平的差异,并了解其睾酮和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男性非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清晨空腹状态下测量所有受试者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受试者的体质指数(BMI),检测受试者的睾酮、脂联素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睾酮及脂联素水平分别为(11.4±4.8)nmol/L及(6.0±1.1)μg/mL,对照组分别为(12.9±4.6)nmol/L及(7.7±1.3)μg/mL.观察组睾酮及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酮和脂联素呈负相关(r=-0.45,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排除年龄及体重因素影响之外,其睾酮水平较非糖尿病患者低,且其水平和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

  • 鼻咽纤维镜联合CT评估鼻咽癌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可行性

    作者:陈炳光;黄晓波;刘图强;李家祥;庄伟雄

    目的 分析利用鼻咽纤维镜与CT动态评估鼻咽癌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非转移性鼻咽癌患者共156例,其中T1~2和T3~4期患者各有70和86例,采用鼻咽纤维镜和同一治疗体位下增强CT扫描分别在3个阶段(放疗36 Gy、放疗完成、放疗后3个月)评估鼻咽原发病灶的退缩变化情况,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结果 T1~2期患者在第1、2、3阶段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的比例分别为87.1%、90.0%和91.4%; T3~4期患者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普遍一致性较差,特别是放疗至第1阶段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可更准确地反映放疗中和放疗完成时的真正放射敏感性.结论 初步建立了鼻咽癌放射治疗敏感性评估系统,早期鼻咽癌可单纯采用纤维镜,而局部晚期鼻咽癌需要纤维镜联合CT评估以得出准确的放射敏感性结果.

  • 微小切口在单眼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廷励;陈金卯;王飞

    目的 比较微小切口与Parks切口在单眼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的术后恢复情况,为斜视手术切口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单眼手术治疗共同性外斜视患者16例,8例行微小切口,8例行Parks切口.术后随访45 d,观察术后的恢复情况,包括患者的疼痛感、结膜水肿程度、充血程度、眼睑肿胀程度和矫正视力情况.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膜充血、结膜水肿、眼睑肿胀和矫正视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45 d,两组患者在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Parks切口斜视手术比较,微小切口斜视手术能缓解患者术后早期的疼痛;在其他方面,术后观察无明显差异.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彩金;谢永强;邓秋连;黄钰君;周珍文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2011年NICU送检各类细菌培养标本所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58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18株(71.7%),革兰阳性球菌116株(19.9%),真菌49株(8.4%).分离率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41.3%)、大肠埃希菌(21.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9%)、真菌(8.4%)、金黄色葡萄球菌(3.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为80.9%和72.3%.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啉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93.8%~100.0%之间,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也高达85.9%;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在83.0%以上,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31.7%,低于肺炎克雷伯菌;所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及亚胺培南仍高度敏感.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52.2%~100.0%),但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莫西沙星、替加环素则全部敏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13.0%和89.3%.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为NICU患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头孢哌酮/舒巴坦已不适宜作为N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经验用药.

  • 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对甲状腺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及对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作者:郑雪琴;刘洪珍

    目的 比较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不同给药时机对甲状腺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150例,男15例,女135例,分为5组(n=30),AⅠ组于泵注瑞芬太尼前15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AⅡ组用药时间为开始手术后30 min;BⅠ、BⅡ组注射药物为氟比洛芬酯50 mg,注射时间分别同AⅠ、AⅡ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记录瑞芬太尼用量,于麻醉前(T1)、术毕时(T2)及术后2 h(T3)采集肘静脉血2 mL检测IL-6的浓度,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术后1、2、4、6、12及24 h的疼痛程度.结果 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水平组内比较各组T2、T3时点明显高于T1时点,组间同时点比较AⅡ、BⅡ和C组T2明显高于AⅠ、BⅠ组,C组T3明显高于其余4组(P<0.05);VAS评分术后1、2、4、6和12 h C组较其余4组明显升高,12、24 h BⅠ、BⅡ组较其余3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AⅠ与AⅡ组比较、BⅠ与B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帕瑞昔布钠及氟比洛芬酯不同用药时机其术后镇痛效果相近,帕瑞昔布钠维持时间更长;两者均能降低术后2 h内IL-6水平,术前使用效果更佳.

  • 带锁髓内钉固定后再动力化在胫骨干骨折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谢乃潺;陈尊荣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后再动力化在胫骨干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42例胫骨干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则进行髓内钉固定后再动力化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延迟愈合发生率及治疗前和治疗后2、6、8、10周的血清骨钙素(BG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迟愈合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8、10周血清BGP、IGF-1、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sICAM-1、sV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锁髓内钉固定后再动力化可以促进胫骨干骨折中愈合,降低延迟愈合及并发症发生率.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中的表达

    作者:姜志茹;陈静;郭海;郑爱萍

    目的 观察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中食管上皮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变化特点.方法 胃镜下取20例反流性食管炎(RE组)、20例Barrett食管(BE组)和6例食管腺癌(EA组)和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正常对照组)的食管黏膜组织进行活检,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黏膜组织食管上皮细胞PPARγ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法显示RE、BE、EA组PPARγ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30%、3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P<0.05);免疫印迹法显示RE、BE、EA组的PPARγ蛋白吸光度比值分别为0.28±0.15、0.21±0.18、0.32±0.1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08±0.06(P<0.05);RE、BE、EA组3组间的PPARγ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法显示正常对照组、RE组、BE组、EA组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60%、75%、100%.结论 从正常食管到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食管上皮的细胞增殖明显增加,伴随着PPARγ蛋白的表达增加,提示PPARγ可能参与了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增殖的调控.

  • N末端脑钠肽前体判断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作者:杜令;高翠菊;聂戎剑;姚明辉;何进;代亨华;龚涛

    目的 研究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判断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ECLIA)测定98例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计算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将患者分为>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组(A组)和≤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组(B组),前瞻性观察两组6个月病死率、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的发生.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血浆NT-proBNP浓度是否是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浆NT-proBNP浓度在判断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价值.结果 两组血浆NT-proBNP浓度均明显升高,但A组6个月病死率、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明显高于B组(P<0.05),回归分析表明血浆NT-proBNP浓度是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据ROC曲线,血浆NT-proBNP浓度>5 000 pg/mL的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6个月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加.结论 NT-proBNP明显升高的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血浆NT-proBNP浓度>5 000 pg/mL的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6个月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加.

  • Surviv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管庆军;单中杰;韩前河;胡建庭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前列腺癌组织和21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8.0%,前列腺增生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7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和骨转移有相关.结论 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 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盲-直肠吻合术治疗重度慢传输型便秘

    作者:钟育波;邱磊;谢沛标;廖健南;周爱华;魏君

    目的 评价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subtotal colectomy with antiperisaltic cecoproctostomy,LASCAC)治疗重度慢传输型便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3例重度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采用结肠次全切除术,在腹腔镜下完成全结肠游离,在腹部做小切口入腹,行保留回盲部的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手术.结果 LASCAC完成13例,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10±50) min,出血量50~130 mL,中位出血量70 mL,辅助切口平均长(5±0.8)cm,肛门排气时间(2.1±1.1) d,可下地行走时间(3.5±1.5) d,术后住院时间(11±3)d,无发生切口感染、吻合漏、吻合狭窄、盆腔感染.术后1周内,2例发生不全性小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缓解.术后随访3~26个月,13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痊愈率100%,排便2~5次/d,13例对排便频率感到满意.术后1年胃肠生活质量指数(110±25)分(满分144分),而术前仅为(90±15)分.结论 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盲-直肠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有效方法,LASC创伤小,对患者机体内环境影响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 乳腺癌17号染色体多体与HER2基因扩增及预后因素的相关性

    作者:瞿伟;彭亚婷;涂剑宏;夏云;周国凤;成科;陶珊珊

    目的 分析乳腺癌17号染色体多体与HER2基因扩增及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IHC)技术检测12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HER2蛋白表达情况,选择IHC结果为( + + )及( + + + )的患者92例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其HER2基因扩增及17号染色体多体.结果 58.7%(54/92)的患者出现HER2基因的扩增,免疫组化( + + )、( + + + )的病例所占比例分别为72.8%(67/92)、27.2%(25/92);FISH与免疫组化检测在HER2蛋白( + + )、( + + + )的符合率分别为47.8%(32/67)、88%(22/25);20.7%的患者存在17号染色体多体,HER2基因扩增组出现17号染色体多体的概率比HER2基因无扩增组更高(P<0.01);存在17号染色体多体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更高;17号染色体多体与肿瘤大直径及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结论 HER2免疫组化( + + )的患者建议行FISH检测.17号染色体多体与HER2基因扩增相关,且可能是导致HER2基因扩增的原因之一.17号染色体多体可能提示乳腺癌的预后.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临床特征及再灌注治疗对其的影响

    作者:李莹;滕中华;曹世平;周桂芳;刘俭;申健;刘峰;赵元平;廖禹林;宾建平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脏破裂(cardiac rupture,CR)的临床特征及再灌注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取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超声心动图或心包穿刺证实为心脏破裂的患者18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在18例CR患者中,17例(94.4%)发生在STEMI后1周内,其中24~72 h为高峰期;平均年龄>65岁,94.4%为初发AMI,27.8%的CR患者STEMI后曾使用正性肌力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使用率分别为27.8%和16.7%.再灌注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CR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晚期溶栓(>6 h)治疗组CR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溶栓(≤6 h)、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PCI)(≤24 h)及保守治疗组(P<0.05);早期溶栓和保守治疗组CR发生率分别为2.7%和2.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诊PCI的CR发生率仅为0.8%.结论 高龄、初发AMI和使用正性肌力药为AMI并发CR的危险因素,急诊PCI可降低CR的发生,而AMI发病超过6 h行静脉溶栓可增加CR的风险.

  • 血清胱抑素C参考区间的建立及其应用

    作者:林勇平;彭淑莹;刘忠民

    目的 建立健康人群血清胱抑素C(Cys C)的参考区间,并评价Cys C的临床应用效能.方法 选取健康体检者477例为参考组,其中男287例,女190例;按年龄分为3组:<40岁组,40~60岁组和>60岁组.选取肾功能不全患者78例为病例组,用于临床应用效能评价.血清Cys C浓度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结果 健康体检者血清Cys C浓度与年龄、性别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血清Cys C水平呈上升趋势,3个年龄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两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群血清Cys C参考区间分别为:<40岁组,男性:0.62~1.08 mg/L,女性:0.52~0.93 mg/L;40~60岁组,男性:0.61~1.22 mg/L,女性:0.51~1.05 mg/L;>60岁组,男性:0.64~1.52 mg/L,女性:0.61~1.21 mg/L.以Cys C参考区间上限为分界限,评估肾功能不全者的灵敏度为79.6%,特异度为92.3%,准确度为85.7%.结论 Cys C的参考区间在不同人群中存在差异,临床应用时应建立或选择适宜的参考区间.

  • 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肝癌的疗效比较

    作者:黄建钊;刘江伟;孙倩;芶欣;张佳伟;赵鹏伟

    目的 比较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与手术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05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射频消融组161例,手术切除组144例,根据随访结果,分析其生存情况.结果 本研究结束后,肿瘤大径≤3 cm的射频消融组与手术切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0%、81.8%、63.6%和86.2%、75.9%、62.1%;肿瘤大径4~5 cm的射频消融组和手术切除组1、2、3年生存率86.0%、68.0%、52.1%和89.6%、70.8%、60.4%;肿瘤大径6~10 cm的射频消融组和手术切除组1、2、3年生存率69.7%、57.6%、21.1%和78.6%、60.7%、30.4%.肿瘤大径>10 cm的射频消融组与手术切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2.2%、11.1%、0.0%和27.3%、18.2%、9.1%.结论 肿瘤直径≤3 cm,射频消融可达到手术切除的根治性治疗;肿瘤直径4~5 cm,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疗效相近;肿瘤直径6~10 cm,手术切除优于射频消融治疗;肿瘤直径>10 cm两种治疗效果都不佳.肝癌射频消融对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重复性好、风险小,在肝癌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亚型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作者:何丹华;李其林;黄永华;牛牧

    目的 了解尖锐湿疣患者不同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并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各型患者免疫功能的情况.方法 110例尖锐湿疣患者均行电灼术清除疣体及HPV基因分型测定,术后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肉注射2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另设健康人32例,检测项目同上.结果 110例尖锐湿疣患者中低危型HPV6所占比例(46.73%)高,其次为HPV11(26.17%),多重感染率达10.91%.与健康人比较,患者外周血CD3+、CD4+及 CD4+/CD8+比值降低(P<0.05),而CD8+升高(P<0.05),治疗后,各组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3+、CD4+及 CD4+/CD8+比值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CD8+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尖锐湿疣患者以HPV6、11型感染为主,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高低与其HPV类型无关;卡介菌多糖核酸能提高各型HPV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 心锚重复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的关系

    作者:任良强;陈漠水;黄晓娇;周志宏;邢波;陆士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心锚重复蛋白(CARP)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房颤动(AF)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8例,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心电图将患者分为窦律组(86例)及房颤组(92 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CARP和hs-CRP水平.探讨高血压患者的CARP和hs-CRP水平与AF之间的关系.结果 房颤组患者血清CARP、hs-CRP水平显著高于窦律组(P<0.05).房颤组内,不同类型房颤分组下的血清CA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窦律组(P<0.05),永久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均显著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永久房颤组与持续性房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相关分析表明:高血压AF患者CARP水平与患者LA、IVSD、hs-CRP、AF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患者血清CARP水平升高,AF发生的可能性增大.结论 高血压患者AF发生与CARP、hs-CRP之间关系密切,提示CARP与炎症反应在高血压AF的发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 改良Denis Browne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疗效

    作者:齐桓;罗超;严超

    目的 评价改良Denis Browne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的Denis Browne术治疗2~9岁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共42例,其中冠状沟型6例,阴茎体型26例,阴茎阴囊型10例.一期行阴茎下曲矫正和阴茎头尿道成形术,半年后行二期尿道成形术.结果 随访3~24个月,无尿道狭窄发生;2例(4.8%)发生尿瘘,1例行重新留置导尿管2周后治愈,1例6个月后行尿瘘修补术治愈.所有病例阴茎均完全伸直,尿道正位开口,排尿通畅.结论 改良Denis Browne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具有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实、术后并发症少、外形美观、患儿痛苦轻等优点,该术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尿道下裂.

  • 柚皮苷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糖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吴铿;游琼;黄瑞娜;梁建光;涂焰明

    目的 全面评估柚皮苷(naringin)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吡格列酮组及柚皮苷高、中、低剂量组.将除正常对照组外的各组大鼠给予高糖高脂喂养+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造模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吡格列酮、柚皮苷高、中、低剂量灌胃,连续6周,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吡格列酮组、柚皮苷高、中剂量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清蛋白(GS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P<0.05);且体重和体质指数不同程度降低(P<0.05).柚皮苷高剂量组改善糖代谢作用(降低FBG、FINS、GSP、HOMA-IR)与吡格列酮相当,改善脂代谢作用(降低TG、TC、LDL-C)优于吡格列酮组(P<0.05).结论 柚皮苷可通过调节糖脂代谢和减少肥胖,从而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的功能.

  • 重复注射氯胺酮对新生乳鼠血气分析的影响

    作者:石永勇;韦晨浦;招伟贤;赵高峰;陈研生;钟进晓

    目的 研究重复注射氯胺酮对新生乳鼠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 12只新生7 d 的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和氯胺酮组.氯胺酮组:腹腔重复注射20 mg/kg氯胺酮,间隔90 min,共计5次.对照组:在相应时间点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后一次给药后10 min,经左心室采血行血气分析检测.结果 对照组和氯胺酮组大鼠的pH值分别为7.43±0.05和7.41±0.01,PaCO2分别为(40.73 ±3.73) mmHg和(47.05 ±2.87) mmHg,PaO2分别为(86.00 ±8.66)mmHg和(84.25±3.34) mmHg,SaO2分别为(96.50±1.50)%和(96.25±0.43)%,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注射20 mg/kg氯胺酮不会引起新生SD大鼠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 注射用内给氧行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活动性出血休克兔动脉血SOD和MDA含量的影响

    作者:刘磊;李磊;王振杰;邱兆磊;郑传明;纪忠;王子岩

    目的 探讨注射用内给氧行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有活动性出血的失血性休克兔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长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IOI、LRS、NC和NRC 4组(n=8).IOI、LRS和NRC组采用股动脉放血法制作有活动性出血的失血性休克模型;NC组为正常对照,不制备动物休克模型.IOI组采用内给氧液体进行复苏,LRS组采用乳酸林格液进行复苏,NRC组仅予休克不予复苏.在复苏的第0、30、90、210、390分钟记录各组血压,并进行股动脉取血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各组动物在实验结束(390 min)时的存活情况.结果 在第390分钟时,NRC组存活率为0%,其余各组均为100%.IOI组的SOD活性在复苏后的各时间点均高于LRS组,而MDA含量在各时间点均低于L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有活动性出血的失血性休克情况下,给予注射用内给氧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比平衡液复苏更能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休克机体的复苏.

  • 穿心莲内酯对HeLa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作者:鄂顺梅;黄运洪;陈茶;曾建明;邹江英

    目的 观察穿心莲内酯对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应激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穿心莲内酯对HeLa细胞中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穿心莲内酯对HSP70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穿心莲内酯可诱导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增多,同时引起热休克因子1的磷酸化修饰;报告基因技术显示穿心莲内酯可增强HSP70转录活性.结论 穿心莲内酯具有抗应激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HSP70表达有关.

  • 仙珍骨宝对去卵巢大鼠腰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作者:吴天秀;廖进民;刘珊;陈艳;黄连芳;陈文双

    目的 观察仙珍骨宝对去卵巢大鼠腰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 3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SHAM、OVX、OVX+DES、OVX+仙低、OVX+仙中和OVX+仙高组6组,每组10只.SHAM组大鼠仅行假手术,OVX、OVX+DES、OVX+仙低、OVX+仙中和OVX+仙高组行去卵巢术.术后休息2 d后,SHAM组和OVX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OVX+DES、OVX+仙低、OVX+仙中和OVX+仙高组大鼠分别灌胃己烯雌酚[5 mL/(kg·d)]、低剂量(25%)仙珍骨宝、中剂量(50%)仙珍骨宝和高剂量(100%)仙珍骨宝.持续3个月后,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等方法观察大鼠腰椎的动态参数和静态参数.结果 (1)与OVX组比较,OVX+仙低、OVX+仙中和OVX+仙高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均增加(P<0.05),但3组的%Tb.Ar、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分离度均未达到SHAM组水平.(2)与OVX组比较,OVX+仙低和OVX+仙高组的每毫米破骨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与OVX组比较,OVX+仙低、OVX+仙中和OVX+仙高组的骨小梁荧光标记周长百分数和单位骨小梁周长骨形成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仙珍骨宝通过降低去卵巢大鼠的高转换来增加腰椎骨量.

  • 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NO、ET-1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及灵芝多糖的干预作用

    作者:陈洁;杨红梅;裴瑞;王黎

    目的 观察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时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以及灵芝多糖(GLP)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3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S组)、生理盐水再灌注组(NS组)和灵芝多糖再灌注组(GLP组).复制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分别测定缺血前、缺血45 min、再灌注45 min时血浆NO、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并于实验结束后测定肝组织中NO、ET-1水平,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S组比较,NS组血浆及肝组织NO水平显著降低(P<0.05),ET-1水平升高(P<0.05),NO/ET-1降低(P<0.05),血浆TNF-α、IL-6水平均升高(P<0.05);与NS组比较,GLP组血浆及肝组织NO水平升高(P<0.05),ET-1水平降低(P<0.05),NO/ET-1增高(P<0.05),而血浆TNF-α及IL-6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NS组比较,GLP组肝组织形态学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灵芝多糖可通过调整NO/ET-1的平衡、降低TNF-α及IL-6水平而发挥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核因子-κB在深静脉血栓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叶柳青;汪丽萍;王燕;张园;钟梅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孕鼠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后其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清洁级SD孕鼠54只,其中48只采用下腔静脉结扎法建立深静脉血栓模型后,随机分为血栓模型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干预组,分别于术后6、12、24、72 h处死;余6只为假手术组.比较血栓模型组和PDTC干预组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并观察其病理学形态,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血管内皮细胞中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 NF-κB蛋白水平于静脉血栓形成后6 h开始升高,24 h达高峰,72 h后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栓模型组和PDTC干预组各时间点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NF-κB的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NF-κB抑制剂PDTC干预后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NF-κB的表达显著下降,72 h后血栓重量与长度比值显著低于血栓模型组(P<0.05).结论 孕鼠DVT血管内皮细胞中NF-κB明显激活,并介导血管内皮的损伤,抑制NF-κB的信号通路可能对DVT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 山莨菪碱对严重烫伤大鼠脑组织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武全;邱啸臣;金以超;葛茂星;刘军;夏照帆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对烫伤后脑组织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烫组(n=5)、烫伤组(n=10)和实验组(n=10).实验组于建模成功后5 min给予山莨菪碱3 mg/kg,而烫伤组则于伤后5 min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方式均腹腔内注射.其中烫伤组和实验组分别于伤后6、12 h后处死大鼠,采集脑组织.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P-HSF-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利用TUN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烫伤组和实验组的凋亡细胞数在6、12 h较假烫组明显增高,实验组凋亡细胞数在6、12 h明显低于烫伤组(P<0.05);与烫伤组比较,6、12 h实验组脑组织P-HSF-1和HSP70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山莨菪碱可能通过增强严重烫伤大鼠脑组织HSP70的表达来减轻烫伤后脑细胞凋亡.山莨菪碱能够促进脑组织HSF-1的磷酸化可能是其诱导HSP70表达的机制之一.

  • 荞麦花叶黄酮对2型糖尿病C57小鼠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作者:白静;姜妍;韩婷;王建行;余红;储金秀;韩淑英

    目的 观察荞麦花叶黄酮(FBFL)对2型糖尿病(T2DM)C57小鼠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模型.将C57小鼠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卡波糖组和FBFL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1只.各组小鼠灌胃1次/d,连续4周.血糖仪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每周1次,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放免法测定血清胰岛素;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酶联免疫法检测游离脂肪酸(FFA);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胰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FBFL各剂量组FBG、PBG不同程度降低,糖耐量改善,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提高,TC、TG、LDL-C及FFA降低,HDL-C增高(P<0.05,P<0.01),同时胰腺组织病理改变不同程度减轻.FBFL高剂量组上述作用为明显.结论 FBFL对T2DM C57小鼠具有降糖、降脂及改善IR作用,其IR改善作用可能通过调血脂作用产生.

  • 蜂毒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侯毅;张平;董自强;龙俊任;韩钰;张长城;朱凤琴

    目的 探讨蜂毒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为蜂毒素用于膀胱癌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T24细胞,分别用0、2.5、5.0、7.5、10.0、12.5和15.0 μg/mL蜂毒素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TUNEL染色检测凋亡率和RT-PCR检测Bax和Bcl-2的mRNA的表达.结果 蜂毒素处理后,T24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凋亡率随剂量升高以及Bax的表达升高而Bcl-2表达下降.结论 蜂毒素在体外能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机制可能为诱导其细胞凋亡.

  • 多发性骨髓瘤致正反定型不符1例

    作者:甄伟春;刘江平

    患者,男,52岁,因腰背疼痛1年加重2周于2011年1月9日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除腰椎压痛外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示血β2微球蛋白5399 μg/L(参考值为830~1 150 μg/L),Lab链10.2 g/L(参考值为0.90~2.10 g/L),免疫球蛋白A 26.

  • 新月体型肾脏轻链沉积病1例

    作者:王小冰;张明辉;刘艳辉;庄恒国

    患者,女,41岁.2007年6月20日因反复颜面及双下肢浮肿4个月2007年6月20日入院.体格检查:血压 160/96 mmHg,贫血貌,眼睑及双下肢浮肿.辅助检查:(1)血常规:WBC 16.52×109·L-1,RBC 3.25×1012·L-1,Hb 99 g/L, Plt 269×109·L-1;(2)尿常规:尿蛋白3+,尿RBC 196·μL-1,尿WBC 52.4·μL-1,24 h尿蛋白定量4.69 g/L;(3)血生化:血肌酐 581 μmol/L,血白蛋白 22.2 g/L,血胆固醇 7.95 mmol/L,三酰甘油 3.32 mmol/L;(4)自身免疫学检查:ANA、dsDNA、ANCA、冷球蛋白和抗-GBM抗体等均阴性;体液免疫检查:IgA 0.61 g/L,IgG 10.50 g/L,IgM 0.78 g/L,κ-轻链 13.70 g/L,λ-轻链 1.09 g/L,C3补体 653mg/L,C4补体 121 mg/L;(5)血清蛋白电泳可见异常克隆带,尿κ-轻链 1 670 mg/L,尿λ-轻链 175 mg/L;(6)骨髓活检示骨髓增生较活跃,粒系增生为主,浆细胞占2.5%,为成熟细胞,未见多发性骨髓瘤之改变;全身骨扫描未见活动性骨质病变.

  • 腰部孤立性纤维瘤1例

    作者:曹杰;彭秀斌

    患者,女,14岁,因10 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腰部隐痛,并在左侧腰部可触及到鹅蛋大小肿物于2011年1月18日收治我院脊柱骨病科.入院时患者体温36.8℃,脉搏11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5/85 mmHg.

  • Graves病合并重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作者:魏丹;刘仕群

    患者,女,40岁.因心悸、多汗1月余,皮肤紫癜10余天于2010年12月16日入住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多汗、双手发抖,伴反复双下肢浮肿.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心动过速,给予普萘洛尔、维生素B6等治疗后,效果不佳,随后出现鼻衄、全身皮肤瘀点、紫癜,以双下肢为主.

  • 负压辅助愈合治疗系统治疗感染性乳腺癌1例

    作者:黄信;吕荣钊;庞钊;何伟丽;洪嘉凡;唐芬;王宁霞

    患者,女,73岁,因左乳腺癌术后5年,出现右乳肿物4年于2011年2月11日入院.体格检查:右乳见多个溃烂点及破溃口,大的破溃口大小约6 cm×4 cm,各破溃口流出大量恶臭,褐色脓血样液体,触诊可及巨大实性肿块,占据外上2/3腺体,活动度差.

  •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插管中的应用

    作者:程傲冰;许立新;许学兵;佘守章

    目的 比较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Dex)与单独Dex用于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插管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下颌骨骨折或颈椎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Dex和Dex+Ket两组,每组20例.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Dex组泵入Dex 1 μg/kg(10 min泵入完毕),Dex+Ket组同时泵入Dex 0.7 μg/kg与氯胺酮0.5 mg/kg(均在10 min泵入完毕).给予药物后即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经鼻气管插管.记录基础值(T0)、局麻5 min后测量值(T1)、镇静药物输注结束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评价患者耐受插管情况;记录发生低氧和麻黄素、阿托品的使用情况;术后随访记录声嘶、咽喉痛发生情况、插管知晓率,并记录患者对插管满意度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插管时均良好耐受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与T0比较,Dex组MAP与HR在T2时明显降低,T3时明显升高,Dex+Ket组MAP在T3时明显升高,各时点HR均无明显变化;与Dex+Ket组比较,Dex组MAP与HR在T2时明显降低,T3时明显升高;麻黄素、阿托品使用率Dex组高于Dex+Ket组(P<0.05);术后声嘶、喉咙痛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ex组比较,Dex+Ket组术后插管知晓率明显减少(30% vs 65%,P<0.05),患者对整个插管过程体验的满意度明显增高[1.76(1.51~2.06)分 vs 2.12(1.81~2.47)分,P<0.05].结论 配合完善的局部麻醉,单独使用Dex或小剂量氯胺酮复合Dex镇静下行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均可提供满意的插管条件;小剂量氯胺酮复合Dex可减少插管知晓率,患者插管体验更满意,且可减少Dex的不良心血管作用.

  • 氟比洛芬酯术前给药联合术后地佐辛自控静脉镇痛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奕文;石世坚;胡素颖;何忠承;邢祖民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术前给药联合术后地佐辛自控静脉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的老年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术后给予地佐辛镇痛,观察组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术后给予地佐辛自控镇痛(PCA).分别记录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48 h内PCA按压次数;观察恶心、呕吐、头晕和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测定血清钾离子和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 观察组3、6、12、24、48 h的VAS评分,48 h内PCA按压次数,血浆β-E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手术室前1 h、术后8 h、术后第1天观察组低钾血症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术前给药能够增强术后地佐辛自控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且减少老年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低钾血症的发生,进一步减少术后严重心脑疾病并发症的出现,适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镇痛,值得临床推广.

  • 经冠状动脉注入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流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何文凯;李明琰;陆东风;邢晓雯

    目的 评价经冠状动脉注入替罗非班(血小板GP Ⅱb/Ⅲa 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血流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AMI患者52例,续贯分为替罗非班组(n=26)和对照组(非替罗非班组,n=26)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用药后罪犯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情况,1周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及心功能情况.结果 替罗非班组术后罪犯相关血管TIMI血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1周内全因死亡、MACE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替罗非班组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PCI术后血流情况,改善心功能,不增加出血发生率.

  • 大剂量生长抑素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肠外瘘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张朝晖;曾超;瞿星光;李灵丰;龚勋;周刚;张蓉;姚玲;钟建华

    目的 研究大剂量生长抑素(SS)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肠外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临床研究将确诊为肠外瘘的60例患者分为常规SS治疗组(对照组)和大剂量SS治疗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在第 1、4、7、14天分别检测内毒素、炎症因子和肠屏障通透性指标(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7、14天后血浆内毒素、TNF-α、IL-6及CRP水平均较第1天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的程度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IL-10在治疗第4、7、14天均较治疗前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升高的程度更为明显(P<0.05).第1、4、7天两组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无差异(P>0.05);第14天观察组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SS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能大限度调节炎症因子,减少肠黏膜的通透性,达到保护肠黏膜屏障的作用.肠外瘘患者自愈率明显提高,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减少.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36例

    作者:邓树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CT等检查方法的普及,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越来越多被发现,在治疗过程中,不少患者出现硬膜下积液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的表现,引起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不满意.我院采集自2003年8月至2011年8月共3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资料,综合分析其临床特征,为将来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影响

    作者:冯翠莲;黄丽萍;曾华志;汤春梅;陈华;梁珏

    目的 通过比较两组不同的护理措施,探讨肺结核并咯血患者治疗过程中更有效的护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取样法将2009年收治、常规护理模式的46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纳入对照组,对2010年收治、全程护理干预的59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作为干预组,进行回顾分析.对照组按医嘱给予止血抗痨、抗感染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按医嘱给予止血抗痨、抗感染治疗外,由高级责任护士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包括肺结核咯血知识宣教、心理疏导、行为干预、饮食指导等,直至康复出院.结果 干预组通过全程护理后,患者的咯血认知、咯血时的抢救配合、窒息发生率、再次咯血率、住院时间、遵医行为等多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住院肺结核并咯血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对减少患者的合并症、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 患者指南手册在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谢雪均;朱定妹;曹颖蔚

    目的 探讨在心外科病房开展术后健康教育、患者指南手册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住院时间将160例心脏手术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的术后健康教育采用常规的口头教育方法,观察组术后健康教育应用患者指南手册.比较两组术后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和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发生未遵医嘱事件25例,观察组发生未遵医嘱事件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医生和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患者指南手册能提高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及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无症状HIV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及护理措施

    作者:张艳燕;李星锐;王喜梅;许天亮

    目的 了解无症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生存现状,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艾滋病生活质量量表(WHOQOL-HIV)作为工具,对108例无症状HIV感染者进行护理干预,并收集他们的人口学资料、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等信息,比较干预前后无症状HIV感染者身心积分的差异.结果 89%无症状HIV感染者存在生活质量低下,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症状HIV感染者普遍存在生活压力,有效的干预能改善其身心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为全面防治艾滋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 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效果

    作者:刘映莲;刘惠英;邓映秋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拔管后再发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剖宫产的初产妇120例,均为留置尿管36 h后拔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安慰,拔管前准备,体位姿势调整,下腹膀胱区按摩,排尿诱导及药物介入治疗等.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产妇自然排尿的成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4 h内排尿时间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36 h留置尿管拔管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安慰,拔管前准备,体位姿势调整,下腹膀胱区按摩,排尿诱导及药物介入治疗等)可有效提高其自然排尿的成功率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尿酸血症与临床相关疾病的关系及治疗

    作者:刘梅;施有为

    众所周知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 现在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越来越多,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并被称之为代谢综合征[1-4].

  • 丙泊酚对围手术期肺损伤的保护

    作者:方舜;黄巧冰

    肺是体内唯一一个接受全部心输出量的器官,是全身静脉血的滤器,血内的有害物质容易阻留在肺;肺也是一个开放器官,经过各级支气管、气管与外界相通;同时肺泡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释放出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和炎症介质,直接损伤肺组织.

  • 夫妻关系对不孕症发病的影响

    作者:黄江涛;唐运革;王奇玲;李飞成

    目的 了解不孕症发病与夫妻关系的相关程度.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广东省进行新婚人群生育调查.结果 18 893对夫妇评价性生活质量和夫妻关系的高低与不孕症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生活频率与不孕症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妻子对性生活质量评价欠满意组的不孕风险较高(95%CI 1.026~1.329);妻子对夫妻关系评价欠和谐组的不孕风险为和谐组的1.6倍(95%CI 1.033~2.564).丈夫对性生活质量和夫妻关系评价高低与不孕症无显著性相关(P=0.765,0.887).结论 夫妻对性生活质量和夫妻关系的评价高,不孕症发病率低;妻子对夫妻关系评价"和睦"和性生活质量评价"满意",不孕症发生风险较低;不孕症发病与性生活频率的关系尚待探讨.

  • 乳腺癌放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作者:李小梅;孙玉倩;孙秉赋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放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50例正在接受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总均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信息缺乏或不一致性与社会支持及其3个维度呈负相关,不明确性、复杂性与社会支持总均分、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不可预测性与社会支持及其3个维度无相关性.结论 护理人员应关注乳腺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以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 居家老人日常生活能力及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林晓明;刘堃;郭蕾蕾;张林;张惠

    目的 探讨锦州市居家老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居家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锦州市老年大学学员共85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调查.结果 有效问卷779份,ADL得分在14.00~56.00分之间,平均(14.656 6 ±3.463 22)分;年龄、收入情况、胆结石、白内障、慢性支气管炎、脑血栓、骨质疏松及2周内便秘是ADL的影响因素.结论 锦州市老年大学老年人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其日常生活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针对不同慢性疾病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在加强老年人慢性疾病预防的同时为患不同慢性疾病的老人提供相应的居家护理服务,为提高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 东莞地区育龄妇女地中海贫血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周玉玲;何淑贞;蒲育栋

    目的 调查东莞地区育龄妇女α和β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的基因携带率、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选择进行孕前检查及孕期检查的12 797人育龄妇女采集外周静脉血,记录地贫筛查结果及基因诊断资料并统计分析.结果 育龄妇女中地贫基因总检出率为7.24%,α地贫主要等位基因中以--SEA为主,基因频率为2.10%;β地贫患者中前3位主要突变类型为CDs41/42(45.95%)、IVS2-654 (26.76%)和CD17 (11.62%).结论 应加强育龄妇女地贫筛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中医外治法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陈颐;朱敏;黄健玲;欧爱华;宋燕

    目的 探讨有利于促进全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中医外治方法.方法 将244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分为吴茱萸组(n=125)和电针组(n=119).吴茱萸组予吴茱萸250 g+粗盐250 g炒热,用布包外敷下腹部,外敷30 min/次,2次/d;电针组予电针双侧足三里穴,留针时间 30 min/次,2次/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结果 吴茱萸组与电针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排便时间吴茱萸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吴茱萸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均较腹式患者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行阴式手术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较腹式患者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中医外治法均可缩短术后患者的排气、排便时间,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

  • 温肺祛风蠲痰法对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原铁;蔡彦;曾靖

    目的 观察温肺祛风蠲痰法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患者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原的反应和对自身健康关心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CV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50例.中药组予纯中药(炙麻黄6 g,北杏仁10 g,紫菀15 g,苏子10 g,苏叶10 g,前胡10 g,地龙10 g,五味子10 g)口服,1剂/d.对照组应用美敏伪麻溶液口服,10 mL/次,3次/d,加上吸入氟替卡松250 μg/次,早晚各1次,连续1周;1周后停服美敏伪麻溶液,继续吸入相同剂量的氟替卡松1周.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值及各因子分的变化.结果 中药组及对照组用药后生活质量总分及活动受限、哮喘症状、自身健康关心等因子分均明显上升,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温肺祛风蠲痰法治疗CVA患者,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咳嗽症状,缓解自身忧虑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