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引流型喉罩与气管内插管全麻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的效果比较

    作者:张细明;吴言悟

    目的:探讨引流型喉罩( PLMA)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 PSS)麻醉的可行性。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学会( ASA)Ⅰ级、择期行PSS患儿60例,随机分为PLMA组及气管内插管( ET)组( ET组),每组30例。以芬太尼、丙泊酚、阿曲库铵全麻诱导。 PLMA组按照体重置入相应型号PLMA,ET组按照年龄插入相应气管导管行机控呼吸。记录、比较两组患儿插管及放置胃管难易度;插管前及插管后1、3、5、10 min 心率( HR )、平均动脉压( MAP);麻醉期间主要呼吸参数及并发症;拔管后并发症。结果 PLMA组、ET组1次插管成功率、胃管放置1次成功率及插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插管后1、3 min HR均分别快于插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1、3 min,PLMA组患儿HR均慢于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插管后1、3 min MAP均分别高于插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1、3 min,PLMA组患儿MAP均低于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麻醉期间主要呼吸参数( Vt、PET CO2、Ppla、氧合指数、SpO2及pH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且相似;拔管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LMA 可安全应用于PSS,且插管心血管反应轻于ET。

  • 病态步行姿势纠正训练在女性轻中度膝骨关节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徐晓萍;陈卓铭;杨伟

    目的:观察病态步行姿势纠正训练在女性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OA)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单侧轻中度KOA女性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均进行两个阶段的治疗。第一阶段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超短波加股四头肌肌力训练的治疗方法,第二阶段对照组继续进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观察组则进行病态步行姿势纠正训练。疗程结束后定期随访,并鼓励患者仍然每天坚持第二阶段的训练,1年后评定疗效。结果第一阶段治疗结束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第二阶段治疗结束1年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9.2%)明显高于对照组(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态步行姿势纠正训练在轻中度KOA的康复治疗中有一定效果和可行性,值得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邵丹琪;卢丽娜;余莉萍

    目的:了解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20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组织中MIC-1、MMP-7蛋白的表达,并对MIC-1、MMP-7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MIC-1、MMP-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组织中均有表达,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C-1、MMP-7阳性表达率为90.16%、93.44%,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组织中MIC-1、MMP-7阳性表达率均为80.00%,MIC-1、MMP-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与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MIC-1在子宫内膜样癌与非子宫内膜样癌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IC-1、MMP-7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病理分级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MIC-1与MMP-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r=0.722,P=0<0.01)。结论 MIC-1、MMP-7联合检测可提高子宫内膜癌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型判断的准确率并指导手术方案;MIC-1、MMP-7的同时表达可能为早期子宫内膜癌表现之一,因此同时检测MIC-1、MMP-7有望成为提高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率。

  • 内脏脂肪指数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作者:钟赟;叶菁;伍崇海;李爱群;刘世明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指数( VAI)及其他肥胖指标与冠心病( CHD)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冠脉造影术证实有冠脉病变的患者133例( CHD组),按1∶2比例匹配年龄、性别,选取非冠心病患者266例为对照组,分析肥胖相关参数及VAI。以ROC曲线分析VAI等参数预测CHD的佳切点及诊断价值。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对CHD的风险。结果CHD组VA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总人群中VAI与腰围(WC)均可用于预测CHD,两者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BMI为22.31 kg/m2为切点,而在正常偏瘦人群中,VAI与WC预测CHD效能更佳。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各肥胖指数及血脂等危险因素发现,VAI对CHD影响大(OR=4.952),其次为W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而在行冠脉造影确诊CHD患者中,VAI值与描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 r=0.191,P<0.05)。结论 VAI是反映内脏性肥胖对CHD影响的较好测量指标,可应用于临床对CHD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初步筛查与评估。

  • 胸腔镜下肺叶局限性不同切除方法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比较

    作者:盛誉;孙俊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局限性切除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胸腔镜下肺叶局限性切除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75例,按手术方法分为肺段切除组及肺楔形切除组,比较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生存、复发及死亡情况等。结果7例因不适局限性切除改其他术式,共68例完成局限性切除术。肺楔形切除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肺段切除术(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留置引流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与肺楔形切除组并发症、复发及死亡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胸腔镜局限切除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行。

  • 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 Musashi2基因的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劳冬;莫碧文;于会娜;王昌明;曾锦荣;李党育;王绩英;韦江红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活检组织标本中干细胞标志物Musashi2 mRNA的检测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112例肺癌患者和18例良性肺疾病患者纤支镜活检标本中Mu-sashi2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肺癌诊断中的潜在价值。结果 Musashi2 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非癌肺组织( P<0.05)。 ROC曲线下面积为0.759,临界值取0.596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2%和77.8%。即使纤支镜活检组织病理检查未找到癌细胞,Musashi2 mRNA的诊断敏感度仍有69.2%。结论纤支镜活检组织标本Musashi2 mRNA可能是肺癌诊断的有效指标。

  • 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 XELOX 方案治疗胃肠癌恶性腹腔积液的效果

    作者:詹高房;雷建;陈劲松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 HIPEC)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 XELOX)方案化疗对胃肠癌恶性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合并恶性腹腔积液的晚期胃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顺铂HIPEC联合XELOX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XELOX方案化疗,化疗4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腹腔积液控制情况及KPS评分、血清癌胚抗原(CEA)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神经毒性、口腔黏膜炎以及血液学毒性等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有不同程度KPS评分上升及CEA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观察组在精神状态、食欲改善及腹胀减轻方面较对照组好( 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神经毒性、口腔黏膜炎以及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低,且多表现为Ⅰ、Ⅱ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合并恶性腹腔积液的胃肠癌患者中,应用顺铂HIPEC联合XELOX方案全身化疗安全可行,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控制恶性腹腔积液近期疗效确切。

  • 颞骨高分辨率 CT 在中耳乳突炎致听骨链、面神经管及鼓室壁破坏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小铭;李必强;黄显龙

    目的:探讨颞骨高分辨率CT( HRCT)在术前评价中耳乳突炎致听骨链、面神经管及鼓室壁破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经手术证实中耳乳突炎58耳,全部病例均行HRCT检查,均行横轴位、冠状位及曲面重建。分析锤骨、砧骨体、砧骨长脚、砧骨短脚、镫骨、鼓室壁及面神经骨管的破坏情况,并与手术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HRCT诊断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砧骨体、砧骨短脚、面神经管准确率均为100%,锤骨、砧骨长脚、镫骨、鼓室壁准确率为86%、91%、91%、95%。肉芽型中耳乳突炎锤骨、砧骨体、砧骨长脚、面神经管准确率均为100%,砧骨短脚、镫骨、鼓室壁准确率为95%、91%、95%。单纯型中耳乳突炎听骨链、面神经管及鼓室壁准确率均为100%。结论 HRCT横轴位、冠状位重建图像结合观察对中耳炎乳突致听骨链、鼓室壁破坏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曲面重建对面神经管破坏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术前行HRCT评价对中耳各骨性结构有无破坏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经皮胆红素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作者:赖丽芝;李薇;王德胜;曾江美;何康成;王义烔;陈自励;陈就好;郑晓辉

    目的:研究经皮胆红素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探讨经皮胆红素监测方法对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黄疸新生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黄疸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患儿均为汉族,胎龄28~42周,出生体重750~4000 g,应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分别于目测发现皮肤黄疸时,以及24 h与48 h后监测前额眉心处皮肤胆红素(TcB)水平,同时抽血测定血清胆红素(TsB),对两种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在胆红素水平、不同胎龄及不同出生体重方面,TcB均与TsB呈正相关(r=0.398~0.832,P<0.05)。胎龄>33周的新生儿TcB与TsB的相关性更好,出生体重大的新生儿TcB与TsB的相关性更好。(2) TcB、TsB分别与监测时间呈正相关,出生体重750~1500 g和~2000 g的TsB与监测时间的相关性更好。结论一般情况下TcB可代替TsB进行动态监测。但对早产儿以及(极)低出生体重儿,好同时检测TsB以进一步明确胆红素值。另外对于<2000 g的低出生体重儿,用TcB进行动态监测黄疸可能更加准确地反映病情变化。

  • 乳腺癌6种照射技术的比较

    作者:鲁旭尉;李忠伟;倪千喜;吴智理;张韦;郭戈杨;李宇;罗英

    目的:评价乳腺癌放疗时,适形、调强技术对保护正常组织和改善靶区剂量均匀度的作用。方法比较6种乳腺癌照射技术,包括常规切线照射技术、三维适形(3D-CRT)切线照射技术、野中野照射技术、调强切线照射技术、调强五野照射技术和切线三维适形联合调强放射治疗技术。随机选择8例乳腺癌患者,为每例患者设计上述6种照射技术的治疗计划,常规放疗技术计划靶区( PTV )处方剂量为50 Gy/2 Gy/25 f;调强放疗技术PTV处方剂量为50 Gy/2 Gy/25f,临床靶区( CTV)处方剂量为54 Gy/2.16 Gy/25f。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分别比较它们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 DVH)、靶区剂量均匀度以及正常组织如肺、心脏所受剂量等。结果6种技术中,3D-CRT切线照射技术优于常规切线照射技术,野中野照射技术优于3D-CRT切线照射技术,调强切线照射技术又优于野中野照射技术;切线三维适形联合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稍优于五野调强照射技术。五野调强照射技术、切线三维适形联合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和调强切线照射技术相比,各有优劣之处。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建议靶区体积较小时采用调强切线照射技术,靶区体积较大时采用五野调强照射技术或切线三维适形联合调强放射治疗技术。

  • 危重新生儿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戴怡蘅;邵巧仪;高平明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凝血与纤溶活性的改变与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0例极危重新生儿、24例危重新生儿、24例非危重病新生儿与13例正常新生儿的血浆D-二聚体( D-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正常化比率( 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 Fib)、外周血血小板计数( Plt),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探讨凝血和纤溶活性的改变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逐渐升高,患儿血浆D-D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5.465,P=0.000);PT和APTT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T =7.684,PPT =0.000;FAPTT =3.315,PAPTT =0.044);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D水平、PT和APTT与疾病危重程度呈正相关(rD-D =0.841,PD-D =0.000;rPT=0.391,PPT =0.002;rAPTT =0.409,PAPTT =0.001)。结论危重新生儿的凝血系统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 淋巴细胞与血浆 EB 病毒核酸定量结果的关系

    作者:蔡桂君;王瑞莲;赵崇泉;陈慕璇;陈林荣;江凌晓;余楠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与血浆EB病毒核酸( EBV-DNA)定量结果的关系。方法收集88例疑似EBV感染者全血分离的淋巴细胞与血浆,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EBV-DNA;同时检测另外249例疑似感染者、40例体检者淋巴细胞和血浆EBV-DNA量。结果88份配对的淋巴细胞和血浆EBV-DNA定量值及阳性率(>500 copies/mL为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两种标本类型EBV-DNA定量结果呈正相关( r=0.664,P=0.00);当淋巴细胞EBV-DNA浓度较低(<500 copies/mL)或较高(>106 copies/mL)时,两标本类型定量结果较一致(κ=0.40),中等浓度(500~106 copies/mL)则一致度低(κ<0.40);EBV-DNA检出率:249份疑似感染者为55%(淋巴细胞),40份体检者为50%(淋巴细胞)和0(血浆)。结论淋巴细胞与血浆EBV-DNA定量呈正相关,淋巴细胞定量值高于血浆。推荐用血浆EBV-DNA定量来反映体内EB病毒增殖情况。

  • 慢性肝炎患者肝脏炎症程度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作者:李楚天;何青莲;罗碧怡;袁丽娜;彭燕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肝脏炎症程度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观察496例慢性肝炎患者的细针穿刺病理,结合网状纤维染色和Masson染色分析肝纤维化与炎症分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检测的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纤维化情况随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加重而升高(P<0.005)。结论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改变能反映出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变化。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吕晓玉;吕涛;郝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的15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为卵巢癌11例,卵巢囊腺瘤1例,其余3例仅提示卵巢囊实性或实性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符合率73.33%,误诊率26.67%。其中单侧卵巢发病8例,双侧卵巢发病7例,合计卵巢癌总数22个。超声可见癌数20个,漏诊2个。14例患者接受血清CA125检测,其中13例增高,占92.9%。结论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以囊实混合性及实性为主,形态多样,声像图特点不典型,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患者多伴有CA125增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可作为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 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与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价值的比较

    作者:杨玉萍;徐晓红;梁婷

    目的:比较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 TI-RADS)诊断标准与声触诊组织成像( VTI)技术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8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222个病灶,行常规超声检查以及VTI检查。所有病灶按照TI-RADS评级标准进行评级,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比较TI-RADS与VTI技术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VTI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9.66%、93.33%和91.89%,TI-RADS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1.26%、86.67%和80.63%。 VTI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度高于TI-RADS,VTI技术与TI-RADS诊断标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和0.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I技术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能力优于TI-RADS标准。

  • G试验和 GM 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谭心娟;苏小芬;邢秋云;孙江洁;吴康;张挪富

    目的:评价G试验和GM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侵袭性肺真菌感染( IPF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79例AECOPD高危IPFI患者,其中临床确诊45例,拟诊6例,非IPFI 28例。分别检测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G试验)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水平(GM试验)值,以1,3-β-D葡聚糖水平大于10 ng/mL为G试验阳性,以半乳甘露聚糖水平>0.5为GM试验阳性。分别计算G试验、GM试验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 PPV)、阴性预测值( NPV)。结果 G试验的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35.7%,PPV为60.0%, NPV为35.7%;GM试验的敏感度为13.3%,特异度为75.0%, PPV为46.2%, NPV为65.0%。 G试验的敏感度高于GM试验,而特异度低于GM试验。联合检测一敏感度可达64.4%,联合检测二特异度可达96.4%,PPV为54.7%,NPV为39.7%,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G试验、GM试验单独检测。结论 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发生,为AECOPD患者IPFI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有效实验室依据。

  • 早产儿不同阶段肺功能的变化

    作者:潘志伟;黄为民

    目的:随访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各项肺功能值的改变,评估早产儿在各阶段肺功能状况及变化。方法出生或(并)追踪随访至3周岁的无先天性疾患的早产儿75例,选取同期出生或(并)追踪随访至3周岁足月儿78例,以出生<28 d为新生儿期,出生28 d~1岁为婴儿期,3岁以内为幼儿期分别将早产儿和足月儿分成3个年龄期。用瑞士SensorMedics公司生产的Vmax26型婴幼儿肺功能仪分别测定肺功能值,包括用呼吸频率(RR)、潮气量(TV)、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达峰时间比(tPTEF/tE)、吸气时间/总呼吸时间(Ti/Tt)、呼出2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75/PF)、呼出50%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50/PF)和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25/PF)。结果(1)在新生儿期,经纠正胎龄40周后,足月儿在呼吸频率较早产儿低(P<0.05),而PTEF、75/PF、50/PF、25/PF、TPTEF/TE值则均高于早产儿(P<0.01);(2)在婴儿期,与早产儿比较,足月儿呼吸频率仍较早产儿低(P<0.05),其他参数PTEF、75/PF、50/PF、25/PF、tPTEF/tE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幼儿期,与早产儿比较,足月儿呼吸频率仍较早产儿低(P<0.05),其他参数PTEF、75/PF、50/PF、25/PF、tPTEF/tE两者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监测有助于评估新生儿、婴幼儿肺脏发育情况,特别是检测早产儿的肺脏发育,可把肺功能无明显改善的婴幼儿识别出来进行有效早期干预,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 岩尖积液的 CT 及 MRI表现

    作者:周正根;黄飚;刘春玲

    目的:通过观察岩尖积液的CT、MRI征象,分析岩尖积液的影像学特征及CT、MR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有CT和(或) MRI资料的岩尖积液患者24例。在图像上观察病灶的形态、大小、密度或信号特点、强化模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影像表现。结果24例中岩尖积液累及多个气房21例,单个气房病变3例。其中13例行CT检查的患者中,与脑灰质相比,病变呈低密度8例,呈等密度4例,不同气房内分别呈等密度和低密度1例,各气房内病灶密度均匀;12例病变周边骨质有硬化,1例无明显硬化边。15例患者行MRI检查,与脑灰质相比,T1 WI呈低信号8例,呈等信号7例;T2 WI均呈高信号;T1 WI、T2 WI信号均匀。其中9例行增强扫描,病变气房、岩尖及其周围脑膜均未见异常强化。所有病变侧岩尖均无骨质破坏,骨皮质无中断,无膨胀表现。结论岩尖积液典型表现为单侧岩尖多个或单个气房内密度增高,T1 WI呈低或等信号,T2 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无骨质破坏,岩尖无膨胀。

  • 胱抑素 C和β2-微球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及相关性

    作者:王彦春;张俊峰;魏殿军

    目的:探讨胱抑素C( Cys C)和β2-微球蛋白(β2-MG)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及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尿常规定性检测结果,随机收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包括:尿蛋白阴性糖尿病患者84例( A组),尿蛋白微量糖尿病患者76例( B组),同时收集正常健康体检人群50例(对照组)。检测Cys C、β2-MG等临床指标。结果 A组和B组Cys C、β2-M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Cys C、β2-MG水平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Scr、BUN在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ys C、β2-MG联合检测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有更高灵敏性,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危险评估显示病程、BMI、Hcy、HbA1C、UA进入回归方程,Cys C、β2-MG分别与各因素均呈正相关( P<0.05)。结论 Cys C和β2-MG为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定期检测Cys C和β2-MG,有助于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进程。对指导临床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彭晓东;吴小良;梁创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和肽素( Copep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7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根据哮喘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Copep-tin水平,并对血清Copeptin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 CR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Copeptin水平依次升高,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opeptin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血清CRP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 P<0.05)。结论血清Copeptin参与了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机体应激反应,可作为判断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 《广东医学》协办单位名单

    作者:

    关键词: 东医学 单位
  • 人白细胞抗原-G 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唐玉红;赵国斌;孙忠哲;刘博;周艳

    目的:研究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组织及外周血中人白细胞抗原-G( HLA-G)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HLA-G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参数间的关系。用ELISA法检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HLA-G的浓度,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HLA-G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7%,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LA-G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临床分期、分级越高,HLA-G的阳性率也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血清中HLA-G水平明显升高( P<0.01);HLA-G的水平随着患者临床分期、分级的增高而上升(P<0.05),与其他临床参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HLA-G的表达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HLA-G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MMP -2、TNF -α和 IL -10对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邓梅先;袁慧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 IL-10)对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胎膜早破患者118例,其中合并绒毛膜羊膜炎79例,无合并绒毛膜羊膜炎39例,分别收集患者的血清和羊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羊水中MMP-2、TNF-α和IL-10的含量,所有孕妇均于剖宫产术后留取胎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分析血清和羊水中MMP-2、TNF-α和IL-10含量与绒毛膜羊膜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MMP-2、TNF-α和羊水TNF-α含量明显高于无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 P<0.05),羊水IL-10含量明显低于无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P<0.05),两者血清IL-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MP-2和羊水TNF-α的含量与绒毛膜羊膜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01,P<0.05),羊水IL-10含量与绒毛膜羊膜炎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以羊水TNF-α>800 ng/L为阳性标准,其诊断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高。结论羊水TNF-α含量对胎膜早破患者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还可根据其浓度的高低,对绒毛膜羊膜炎的严重程度进行初步判断,为孕妇宫内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分析

    作者:赵蕾;翟贺宁;王存川

    目的:了解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探讨完全腔镜手术对甲状腺微小癌冰冻病理诊断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分别通过完全腔镜手术(包括经胸乳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和经口腔前庭入路的甲状腺切除术)及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病变且终石蜡病理诊断包含有甲状腺微小癌诊断的共29和37例患者。比较两种术式的术中冰冻病理结果与术后石蜡病理结果。结果以石蜡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本研究共包括68个微小癌受累腺叶,其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出56个受累腺叶,与石蜡病理诊断结果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完全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分别包括31和37个微小癌受累腺叶,冰冻病理检查确诊的分别有23和33个腺叶,两者冰冻病理检查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06)。结论冰冻病理检查对于术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检出能起到积极肯定的作用,但仍存在一定的误诊及漏诊率;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这种可能影响病理取材的手术方式并不会降低冰冻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该术式能够较好地运用到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领域中。

  • miRNA -21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贺恒鹏;于雯婷

    目的:探讨miRNA-214在肝细胞癌( 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26例HC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NA-214的含量;将miRNA-214的含量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 HCC中miRNA-214的含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iRNA-214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P=0.005)、TNM分期(P=0.043)、是否有远处转移(P=0.001)及术后3年生存率有关(P=0.039)。结论 miRNA-214与HC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康健;赵兴山;丁幼楠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34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正常与否将其分为H型高血压组(n=168)及非H型高血压组(n=172),测定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体质指数、血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尿酸、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结果与非H型高血压组相比, H型高血压组的同型半胱氨酸[(22.12±3.8)μmol/L vs (12.54±4.2)μmol/L ]、24 h 收缩压变异性[(15.5±8.3) mmHg vs (11.4±7.9)mmHg]、舒张压变异性[(9.4±4.6) mmHg vs (7.4±4.2) mmHg]明显增加,夜间收缩压变异性[(12.3±4.2)mmHg vs (9.2±3.4)mmHg]、夜间舒张压变异性[(9.5±3.2)mmHg vs (6.7±3.2)mmHg]增加,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H型高血压组的夜间收缩压血压负荷[(22.5±8.5)mmHg vs (16.6±6.3) mmHg]、夜间舒张压血压负荷[(25.5±7.3)mmHg vs (20.4±7.2)mmHg]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症可以增加血压变异性,加速动脉硬化。

  • 异氟烷对新生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幼鼠行为学的影响

    作者:钟敏;李志鹏;柳垂亮;林明;肖建斌

    目的:探讨长时间吸入低浓度异氟烷对新生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及幼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43只新生Wisr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I组吸入1.1%的异氟烷6 h,C组吸入压缩空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6 h,两组均维持吸入氧浓度为30%。在吸入麻醉后12、24、72、168 h两组分别取5只幼鼠,灌注取脑后用免疫荧光法标定星形胶质细胞,用Image J软件分析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在吸入异氟烷后6周,记录剩余幼鼠的存活率并将剩下的动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其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与C组相比,I组12 h和24 h激活星形胶质细胞的数目减少(P<0.05),12 h时抑制状态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数目明显上升(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之间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幼鼠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时间吸入低浓度异氟烷会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形态的暂时性改变,但是对于幼鼠成年后的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 氟西汀治疗形觉剥夺性弱视猫的视觉电生理研究

    作者:殷小龙;邓燕;廖瑜俊;杨洋;于春红;彭小维;熊伟伟

    目的:研究新生猫制作形觉剥夺性弱视模型,采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测氟西汀治疗前后的弱视猫,了解特征峰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进而观察氟西汀治疗形觉剥夺弱视猫的效果。方法采用德国Roland视觉电生理仪,对3例正常对照组猫和15例形觉剥夺性弱视猫建模12周,喂养氟西汀后4、8、12、16、20周进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测,对特征峰进行潜伏期和波幅的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P波的潜伏期(48.33±3.51) ms,波幅(55.69±3.52)nV,单眼形觉剥夺猫P波的潜伏期(58.23±4.62)ms,波幅(38.24±2.96)nV,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氟西汀治疗4、8周时,P波的潜伏期较治疗前稍缩短,波幅稍增加,与氟西汀治疗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16、20周时,P波的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加,与氟西汀治疗前的形觉剥夺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西汀治疗形觉剥夺弱视猫能使其视觉电生理P波的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加,其变化过程类同于人类儿童弱视治愈过程中视觉电生理P波的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趋势。

  • 骨髓基质干细胞转染后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p75的表达

    作者:王杰;刘强和;王翔

    目的:为应用神经生长因子( NGF)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 BMSC)进行耳蜗移植治疗老年性耳聋的实验研究提供支持。方法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方法进行骨髓基质干细胞转染,共分为4组:A组:脂质体包裹的重组质粒转染组;B组:脂质体转染组;C组:脂质体包裹的空质粒转染组;D组: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 F12培养液培养。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转染后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的表达。结果各转染组细胞均有NGF、受体p75表达,且均以胞浆表达为主;图像分析显示,重组质粒组NGF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其余3组,重组质粒组受体p75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低于其余3组。结论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方法能成功将含有NGF的重组质粒转染至BMSC,为我们进一步应用NGF修饰的BMSC进行耳蜗移植治疗老年性耳聋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TLRs/NF -κB 信号调控对脓毒症蛋白标志物软骨糖蛋白39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张利华;马英;盛德乔;孙婧

    目的:探讨脓毒症蛋白标志物软骨糖蛋白39(YKL-40)的表达情况,预测YKL-40介导TLRs/NF-кB信号通路的可能机制。方法40只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CLP组(n=30),分别予假手术及盲肠结扎穿刺术。采用关键信号分子( TLR2、TLR4、NF-κB、PPAR-γ)的特异性干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TLRs/NF-кB信号通路对脓毒症YKL-40表达的影响,同时测定TNF-α、IL-6、CRP水平。结果对照组TNF-α、IL-6、YKL-40、CRP水平分别为(65.2±8.4) ng/L、(44.9±6.5) ng/L、(27.8±2.9)μg/L、(66.8±10.8)μg/L,CLP组分别为(89.4±10.2)ng/L、(62.1±7.4)ng/L、(59.1±8.4)μg/L、(124.5±7.4)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单核细胞中YKL-40阳性表达。 YKL-40阳性外周血中CD14呈低表达,CD16呈低阳性表达。结论外周血中YKL-40是脓毒症急性期反应物,其水平升高可预测脓毒症的发生,YKL-40可能参与介导TLRs/NF-кB信号通路。

  • Balb/c 与 C57 BL/6小鼠海马皮层突触素表达的比较

    作者:郝彦利;黄鑫焱;徐丽萍;杨丹迪;董为人

    目的:比较突触素在Balb/c 与C57BL/6小鼠海马各区中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 Balb/c和C57 BL/6小鼠各10只,心脏灌注多聚甲醛固定后取脑,使用冰冻切片机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突触素在Balb/c和C57BL/6小鼠海马各区中的表达。结果突触素在Balb/c和C57BL/6小鼠海马皮层各区均有广泛表达,突触素在C57BL/6小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中的表达强度高于在Balb/c小鼠相同区域的表达强度( P<0.05),在Balb/c小鼠中CA3区锥体细胞层中的表达强度高于在C57BL/6小鼠相同区域的表达强度(P<0.05)。结论突触素在Balb/c和C57BL/6小鼠海马各区表达的差异可能是其行为学差异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对2,5-己二酮致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

    作者:戚媛;李双月;陈若霖;王哲敏;朴丰源;刘爽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BMSCs-CM)对2,5-己二酮(2,5-HD)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收集第5代BMSCs的上清液。 PC12细胞暴露于2,5-HD,并将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细胞培养体系中不加入任何药物和上清液;BMSCs-CM对照组:在细胞培养体系加入终体积分数40%的BMSCs-CM;2,5-HD损伤组:3种不同浓度(5、10、20 mmol/L)2,5-HD作用PC12细胞24 h,制备2,5-HD细胞损伤模型;BMSCs-CM保护组:20 mmol/L 2,5-HD作用细胞的同时,分别加入终体积分数10%、20%、40%的BMSCs-CM。以上各组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并利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5 mmol/L 2,5-HD损伤组细胞丧失原有形态,呈圆形、椭圆形,细胞活性下降,细胞损伤程度随2,5-HD浓度的增加而下降,20 mmol/L 2,5-HD损伤组细胞损伤严重( P<0.05)。10% BMSCs-CM保护组异常形态细胞减少,细胞活性高于20 mmol/L 2,5-HD组(P<0.05);40% BMSCs-CM保护组保护效果好,细胞形态趋近正常,细胞活性明显优于20 mmol/L 2,5-HD组(P<0.05)。结论2,5-HD暴露导致PC12细胞损伤,BMSCs-CM对2,5-HD致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反义 Bcl -2寡核苷酸对阿霉素诱导的人宫颈癌SiHa 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汪静;黄利红

    目的:探讨siRNA抑制线粒体Bcl-2基因联合阿霉素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化学合成的靶向Bcl-2基因siRNA序列转染至SiHa细胞中,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率后,将SiHa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siRNA序列)、干扰组(转染Bcl-2 siRNA序列)、阿霉素组(5μg/mL阿霉素处理)、联合组(转染siRNA序列+5μg/mL阿霉素处理)。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力变化以及细胞色素c( Cyt-c)释放水平变化。结果 Bcl-2 siRNA转染后,相对于阿霉素组,联合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凋亡水平则明显上升(P<0.01);细胞周期各时相重新分布,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S期和G2/M期细胞则明显增多(P<0.01);Caspase-3和Caspase-9活力明显升高,Cyt-c释放水平亦显著增加(P<0.01)。结论 Bcl-2靶向反义siRNA序列联合阿霉素处理能显著促进线粒体依赖性的细胞凋亡, Bcl-2可作为人宫颈癌基因治疗的候选靶点。

  • microRNA-451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17亚群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刘艳丽;伍伟锋

    目的:通过观察microRNA-451(miR-451)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亚群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中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其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实验组注射柯萨奇病毒B3病毒液0.1 mL建立Balb/c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在注射后第0、7、14和28天流式细胞法检测小鼠脾脏Th17亚群比例( Th17/CD4+),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检测心肌组织中miR-451的表达量。结果实验组7 d亚组小鼠脾Th17/CD4+高于0 d亚组,28 d亚组高,与对照组相应时点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7 d亚组小鼠心肌miR-451的表达量低于0 d亚组,14 d亚组小鼠心肌miR-451的表达量低,28 d亚组心肌miR-451的表达量较14 d亚组增高。除0 d组外,实验组各亚组miR-451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各相应时点明显降低(均P<0.05)。 miR-451的表达与Th17亚群比例无相关(r=-0.26,P>0.05)。结论 miR-451和Th17参与了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过程。 miR-451参与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发病过程并不依赖于Th17的变化。

  • 星形胶质细胞气压损伤后钠-钾-氯共转运体及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对AQP4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翰博;余化霖;李经辉;陈驾君

    目的:探讨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气压损伤后,钠-钾-氯共转运体( NKCC)、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对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变化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气压损伤组、布美他尼处理组和p38-MAPK抑制剂( SB203580)处理组。布美他尼和p38-MAPK抑制剂均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30 min后再进行气压损伤。损伤后3 h观察细胞水肿情况,并对AQP4的表达情况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气压损伤后的星形胶质细胞较正常对照组细胞明显肿胀,布美他尼和p38-MAPK抑制剂处理组星形胶质细胞水肿较气压损伤组减轻。 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布美他尼处理组和p38-MAPK抑制剂处理组的AQP4表达均较气压损伤组低(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气压损伤后,AQP4表达上调受NKCC的影响,以及p38-MAPK信号途径的调节。通过抑制NKCC的活性和p38-MAPK信号途径的激活,可降低气压损伤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AQP4表达的上调,减轻细胞水肿。

  • 全反式维甲酸对淀粉样蛋白42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韩星;石磊;严华成;曾晓晖;张营;关慧;赵树进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 ATRA)对淀粉样蛋白( Aβ)42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分为3组,正常组加入200μL正常的DMEM/F12培养基,对照组加入200μL不含ATRA而含有2μg/mL Aβ42培养基,实验组分别加入200μL含有0.01、0.1、1、10μmol/L ATRA且同时含有2μg/mL Aβ42培养基。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q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载脂蛋白( Apo) E和BACE1的mRNA、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各实验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作用不同,其中实验组0.1、1μmol/L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0.1、1μmol/L中ApoE的mR-NA、蛋白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CE1 mRNA、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ATRA可以上调ApoE表达,抑制Aβ42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低浓度ATRA对星形胶质细胞有保护作用。

  • 复发性妊娠合并卵巢黄素化囊肿1例

    作者:陈雅颂

    患者,女,23岁,因停经4月余,腹部明显增大1月余,于2012年6月9日入我院治疗。既往史:患者2007年8月13日因停经9+周,下腹隐痛2个月,来我院住院。超声检查提示:宫内妊娠单活胎,如孕9周大小。双侧卵巢囊性肿物均约10 cm,盆腹腔积液。CA125243.05 IU/L。患者要求终止妊娠,入院后先给予药物流产,再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有淡红色腹腔积液,左卵巢增大约12 cm ×10 cm ×6 cm,右卵巢增大约8 cm ×6 cm ×3 cm,均呈多囊性。术中取卵巢活检,病理结果提示为黄素囊肿,刺破囊肿后关腹。术后恢复好。2009年7月29日,患者因停经12+5周,发现盆腔包块5 d,再次住我院治疗。患者孕1、2个月时超声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入院前我院超声提示:宫内活胎12周大小,子宫上方囊性包块212 mm ×106 mm ×254 mm,边界清,内见分隔光带。 CA125531.06 IU/L。此次患者有生育要求,入院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双侧卵巢增大约20 cm,多囊性,表面光滑,行双侧卵巢囊肿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双侧卵巢多发性卵泡膜黄素化囊肿。术后恢复无特殊,于2010年在当地医院剖宫产一活婴。

  • Swyer综合征合并生长迟缓1例

    作者:金文胜;李佳;李红梅;许卫国;宋丹丹;尹卓娜

    患儿,14岁,社会性别为女性。主诉出生后生长迟缓,在当地医院已经发现为46,XY性分化异常,但未能明确诊断。于2011年2月14日收入我院内分泌科,患儿足月顺产,智力发育正常,出生后体格生长低于同龄人,无畸形和特殊疾病史。无类似疾病家族史和遗传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父亲身高169 cm,母亲162 cm。体格检查:体重31 kg,身高123 cm,上部量62 cm,下部量61 cm,臂展116 cm。身高处同龄人-3.5个标准差水平。神情活泼,女孩表型,心肺及腹部无异常,无畸形,无青春期第二性征表现。女性青春期前外阴,双侧腹股沟区未触及包块。血浆E2<73 pmol/L, T <0.35 nnmol/L, P 0.42 nmol/L, PRL 23.47 ng/mL, FSH 117.61 IU/L, LH 33.50 IU/L, GH 0.2 ng/mL;低血糖GH兴奋试验GH峰值5.6 ng/L (血糖谷值2.6 mmol/L,有可耐受的低血糖反应),吡啶斯的明兴奋试验GH峰值为7.6 ng/mL(国内认为GH峰值小于7或10 ng/L为部分缺乏切点上有争议,在此例患者可以认为存在部分缺乏);IGF -1为147.9 ng/L (正常年龄特异性参考值517.04±227.11),IGFBP3为2068 ng/L(正常参考值1281~10000);hCG兴奋睾酮试验:-15 min和基础均为<0.35 nmol/L,兴奋后峰值为0.76 nmol/L;血浆皮质醇节律正常,24 h尿17-酮低于正常下限,甲功示 TSH 略增高(8.410 mIU/L),骨龄约8岁(滞后于实际年龄约3岁)。垂体MRI显示垂体高度为5 mm,局部下丘脑和垂体结构未发现异常,垂体柄完整。染色体核型分析:46, XY,无区带丢失。盆腔超声示:右侧附件区见一21 mm ×9 mm 似卵巢样回声,膀胱后方可见48 mm ×4 mm条索状稍低回声区,未探及明显子宫和输卵管;盆腔CT未发现子宫及附件结构;直肠超声示:于直肠膀胱间探及大小约22 mm ×6 mm条索样低回声区,边界清,见少量血流信号。剖腹探查发现:盆腔内见未发育子宫,双侧可见未发育残留条索状性腺;全切未发育性腺组织,病理回报:左侧未发育性腺组织镜下见卵巢间质细胞及厚壁血管,未见卵母细胞,右侧未发育性腺组织镜下见卵巢间质细胞及未成熟曲细精管。后诊断:Swyer综合征合并生长迟缓。

  • 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

    作者:林昌松;毛海琴;吴莹;刘风震

    例1.女,14岁,因皮下出血点2年于2013年11月22日就诊。患者2011年11月洗澡时发现膝前皮肤数个针尖样出血点。否认有外伤史。就诊于某三甲医院血液科,血液分析检查:白细胞正常,红细胞正常,血小板60×109· L-1,生化检查各项指标正常。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初始口服泼尼松20 mg/次,1次/d;同时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地榆升血片与紫癜灵片治疗。患者病情逐步得到控制,血小板数逐渐恢复正常。泼尼松用量随着病情改善逐渐减量至5 mg/次,2次/d。血液科门诊定期复诊。1周前患者因容易疲倦,复诊于血液科,血液分析检查:血小板158×109· L-1,白细胞3.28×1012· L-1,红细胞3.02×1012· L-1。进一步查自免6项及抗ENA抗体谱, C3降低, C4降低,总补体降低, ANA阳性,抗ds-DNA阳性,抗Sm抗体阳性,抗rRNP抗体阳性,抗组蛋白抗体阳性,其余抗体均阴性。转诊至风湿科门诊。经询问,患者近期脱发明显,易疲倦,右手第4、5近端指间关节疼痛,无红肿,小便色黄,无泡沫,无口腔溃疡、皮疹及光过敏。体格检查见面色痿黄,双下肢可见少许网状青斑。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理化检查,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给予泼尼松20 mg/次,1次/d(晨起顿服);硫酸羟氯喹0.1 g/次,2次/d 治疗,奥美拉唑胶囊20 mg/次,1次/d,骨化三醇胶丸0.25μg/次,1次/d,碳酸钙D3片600 mg/次,1次/d。查尿液分析,建议1周后复诊。

  • 肺微瘤型类癌合并原位腺癌1例

    作者:胡秋芳;杨小东;张娟;吴立雪

    患者,女,79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半年于2012年8月13日入院。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呈干咳无痰,无咯血、气促、呼吸困难及胸痛,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体格检查:体温37.6℃,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8/70 mmHg。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侧呼吸无增强或减弱,双肺触觉语颤对称无异常,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腹部外形正常,全腹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未触及,肾脏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自患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尚可,体重无明显变化。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50年,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烟酒嗜好。入院CT检查提示:右肺中叶内侧段占位病变。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经全麻下行电视胸腔镜右肺中叶切除术+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胸膜无粘连、积液,叶间裂发育可,叶间裂水肿;右肺中叶内侧段见大小约3 cm ×2 cm ×2 cm的肿块,累及脏层胸膜,第4、10、11组淋巴结肿大。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倾向于右肺中叶腺癌。术后组织病检示:右肺中叶原位腺癌( adenocaminoma in situ,AIS)(图1-A、B),肿瘤距支气管断端约4.5 cm。另距支气管断端6 cm处查见一微瘤型类癌(图1-C、D),肿瘤直径小于0.5 cm。支气管断端未见癌。第4组淋巴结1枚,第10组淋巴结2枚及第11组淋巴结4枚,均未见癌。诊断为右肺中叶AIS(T2N0M0Ib期),右肺中叶微瘤型类癌。术后予抗炎、止咳平喘等对症等治疗,恢复较好,予以出院。术后随访2个月无复发。

  • 特发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病1例

    作者:李秋月;王瑜;曾艳

    患者,男,55岁,因咳嗽咳痰1周,水肿尿少3 d,于2013年4月27日前来就诊。患者于4月21日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发热,体温38℃,给予头孢噻肟钠治疗后症状缓解。24日出现眼睑水肿、纳差、腹胀、乏力,尿量减少,约300 mL/d。当地医院化验尿蛋白(+++),红细胞(++),肌酐343μmol/L,血红蛋白110 g/L。拟急性肾功能衰竭收入住院治疗。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73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7/82 mmHg,神志清楚,营养中等,颜面眼睑轻度水肿,双肺无干湿性啰音,心率73次/min,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轻度水肿。入院后检查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正常、ANA阴性、抗dS-DNA抗体阴性、ANCA阴性、抗GBM抗体阴性,24 h尿蛋白定量1.58 g,肌酐382μmol/L,肝功能、白蛋白正常,彩超双肾大小正常,结构清晰。入院后给予血液透析治疗,但肌酐仍逐渐上升至524μmol/L,血红蛋白下降至96 g/L,同时出现肝功能异常,GPT 89 U/L,GOT 116 U/L,故于5月8日行肾穿刺活检,病理示为:光镜下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弥漫增生和肿胀,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及颗粒变性,灶状萎缩,肾间质灶状淋巴和单核细胞浸润,伴纤维化,小动脉管壁增厚;免疫荧光IgM (+),C3(++),IgG、IgA、C1q、FRA、HbsAg、HbcAg 均为阴性。见图1。肾活检后继续血液透析和对症支持治疗,未使用免疫抑制剂,尿量逐渐增加,5月17日出院时尿量2000 mL,肌酐187μmol/L,肝功能恢复正常。6月21日复查尿常规、肝功能、血红蛋白均正常,肌酐113μmol/L。9月9日再次复查肌酐82.2μmol/L,尿常规正常。

  •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齐拉西酮治疗女性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蒋蝉伊;郭艳宏;张凌燕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齐拉西酮对女性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女性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帕罗西汀单独治疗,观察组使用帕罗西汀和小剂量齐拉西酮联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汉密斯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8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3.64%,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64%,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62,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2、4、6周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产生。结论帕罗西汀联合齐拉西酮治疗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周期短,安全性高,无不良发应,值得临床推广。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环孢素浓度的影响因素与疗效分析

    作者:黄玉芳;周鹭;王晗;刘红

    目的:分析影响再生障碍性贫血( AA)患者环孢素( CsA)血药浓度的因素以及与免疫抑制治疗( IST)疗效的关系。方法41例住院接受IST的初诊AA患者,在患者起始治疗后定期检测血清CsA浓度,同时分析患者初诊时γ干扰素( IFN-γ)浓度、白蛋白含量、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水平、T细胞亚群、确诊至IST的时间、肾功能、年龄、性别等指标与CsA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有效者第2、3周及第3个月CsA浓度明显高于治疗无效者[(180.3±38.3)ng/mL vs(118.5±37.5)ng/mL,(250.4±81.2)ng/mL vs(154.1±42.0)ng/mL,(254.9±109.0)ng/mL vs(116.1±28.4)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前IFN-γ水平、白蛋白含量均与第3个月CsA浓度呈正相关( r=0.588,P=0.003;r=0.633,P<0.01)。而确诊至IST时间与第3个月CsA浓度呈负相关(r=-0.607,P<0.01),且确诊至IST时间≤21 d者有效率高于>21 d者(71.4%vs 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年龄与第3个月CsA浓度呈负相关(r=-0.471,P=0.002),且年龄≤40岁者有效率高于年龄>40岁者(88.9%vs 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PO水平及血肌酐浓度与CsA浓度无相关性(P>0.05)。有效者与无效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5)。结论 CsA浓度早期达到有效浓度并能长期维持在有效浓度,预示着患者IST疗效较好。同时,治疗前IFN-γ水平、白蛋白水平和诊断距治疗时间是影响CsA浓度的重要因素。

  • 不同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癌性骨转移痛的效果比较

    作者:陈玲;杜丽娟;潘荣强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对癌性骨转移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癌性骨转移患者分为4组,每组各30例。各组放疗剂量为,A组:2 Gy/次,5次/周,总量40~50 Gy;B组:3 Gy/次,5次/周,总量30~42 Gy;C组:4 Gy/次,5次/周,总量32~36 Gy;D组:5 Gy/次,5次/周,总量30 Gy。各组于放疗前1 d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4 mg,每4周1次,连用6次。结果全部患者止痛有效率为89.2%,4组间止痛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D组止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其余3组(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对癌性骨转移痛有明显止痛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不同的放疗剂量对癌性骨转移痛的止痛效果无明显差异;较大的剂量能明显缩短止痛起效时间。

  • 蓝光联合复方吲哚美辛酊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效果

    作者:李荣华;游晓意;庄永灿

    目的:观察蓝光联合复方吲哚美辛酊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观察组43例照射蓝光,每周2次;外用复方吲哚美辛酊2次/d,8周为一疗程;对照1组42例照射蓝光,每周2次,8周为一疗程;对照2组40例外用复方吲哚美辛酊2次/d,8周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37%;对照1组为66.67%;对照2组为62.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χ2=5.768, P=0.020;χ2=7.584, P=0.009);对照1组和对照2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6, P=0.818)。3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蓝光联合复方吲哚美辛酊治疗寻常型痤疮是有效、安全的。

  • 双环醇片预防乳腺癌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并发脂肪肝的效果

    作者:唐武兵;杨文;伍楚蓉;潘兴喜;张永胜;陈永发;卢奕宇

    目的:探讨双环醇干预乳腺癌患者化疗及内分泌并发脂肪肝的有效率,为临床防治脂肪肝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1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3)及观察组(n=82),两组均接受化疗、托瑞米芬内分泌治疗,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同时服用双环醇片75 mg/d治疗。分析两组中肝功能、血脂、肝脾影像学的变化,评价分析化疗前、化疗后、内分泌治疗后1年上述指标变化,比较两组脂肪肝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乳腺癌患者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伤、血脂升高,脂肪肝发生率30.1%;观察组肝功能改善、血脂升高不明显,脂肪肝发生率14.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无出现双环醇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提前干预使用双环醇可安全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并发脂肪肝的发生率,为临床提供预防治疗脂肪肝新策略,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追踪观察研究。

  • 胸腺五肽辅助治疗食管癌术后重症肺炎的效果

    作者:欧阳俐颖;廖伟;陈映波;伍小军;马刚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辅助治疗食管癌术后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08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重症肺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6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高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 CRP)水平以及胸片肺部病灶吸收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高体温、CRP水平的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 P<0.05);而在白细胞计数和胸片肺部病灶吸收情况方面,观察组呈现较快出现好转的趋势,但两组间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胸腺五肽对食管癌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炎症的控制、病情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

  • 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预镇痛对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的影响

    作者:李雪兰;江伟航;黄焕森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预镇痛对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术后疼痛及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66例,ASAⅠ~Ⅱ级,分为P组、PS1组及PS2组,每组22例。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手术切皮前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术毕前PS1组和PS2组分别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和0.2μg/kg,P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3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口述疼痛评分、镇静躁动评分及苏醒期的MAP和HR变化;术后1、2、4、8、24 h的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和舒适度评分,以及曲马多补救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PS2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较P组和PS1组延长(P<0.05);P组口述疼痛评分高于PS1组和PS2组( P<0.05);3组患者在拔管时的MAP、HR均较术前和术毕升高和增快( 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 PS1组和PS2组的静息和活动VAS评分均低于P组(P<0.05),而PS2组又低于PS1组(P<0.05);术后1、2、4 h PS2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P组(P<0.05)。 P组的曲马多使用率高于PS2组(P<0.05)。结论切皮前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注射复合术毕前舒芬太尼以0.1μg/kg或0.2μg/kg静脉注射预镇痛,能有效抑制妇科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术后早期痛觉反应,以0.1μg/kg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 乌司他丁对老年胆囊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付征;高金贵;张韫辉;张惠军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4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前与术后均给予乌司他丁,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联想学习以及对照组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MSE )、视觉再生、联想学习评分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视觉再生、联想记忆的评分分别为(23.2±1.3)、(9.0±1.5)与(11.2±1.6),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19.9±1.0)、(8.0±1.3)与(10.1±1.5)(P<0.05)。在术毕、术后1 d、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分别为(0.092±0.024)、(0.072±0.026)与(0.060±0.016)μg/L,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的(0.146±0.042)、(0.116±0.034)与(0.073±0.021)μg/L(P<0.05)。结论乌司他丁不仅能够改善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及程度,同时也能够减少术后血清S100β蛋白的水平,对患者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 纤维乳管镜系统在浆细胞性乳腺炎中的应用

    作者:王勇;张涛

    浆细胞性乳腺炎( plasma cell mas-titis,PCM)好发于经产妇,以乳头溢液,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非细菌性感染症状。国内有学者[1]提出PCM是以乳头周围主导管引流停滞而命名的乳腺导管扩张症( MDE)在病变发展到管周出现大量浆细胞浸润为主的同一疾病的两个不同阶段。近年来PCM患者有增多趋势, PCM临床上误诊率较高,常被误行手术切排,导致术后复发。纤维乳管镜系统( FDS)的临床应用提高了对该病的认识,有研究显示对其诊断准确率可达81%~95%[2]。我院共对132例因非哺乳期乳头溢液患者应用FDS检查,共发现PCM和(或) MDE 39例,现将诊疗结果报告如下。

  • 运动训练对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效果

    作者:朱秀华;刘红美;刘丽霞;周飞

    心血管病在我国已经成为女性人群的第一死亡原因[1]。有研究指出,女性在平均绝经期年龄50岁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2]。为对围绝经期女性可变危险因素(比如运动缺乏)进行干预,减少可变危险因素的不良变化,实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以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本研究采用介入医师处方下的规律有氧运动训练,结果显示介入治疗对部分危险因素有显著调节作用,现报告如下。

  • 舒适护理在硬膜外分娩镇痛孕产妇中的应用

    作者:王秀花;孙楠楠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硬膜外分娩镇痛孕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单胎、头位、足月分娩的初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均自愿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分娩,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分析两组孕妇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和围产儿缺氧情况。结果观察组分娩镇痛总有效率为9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孕妇产程时间活跃期、助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孕妇第二产程时间(54.3±34.2)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42.7±29.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及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缓解疼痛效果显著,产程时间缩短,对母儿无不良影响,舒适护理对硬膜外分娩镇痛孕产妇是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KTH 整合式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作者:张会敏;张海洋;唐四元

    目的:探讨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为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新乡市某4个社区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干预组采用KTH整合式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干预前后两组均进行自我效能的测定。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得分均比干预前有所提高(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KTH整合式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加强其自我管理水平。

  • 小儿阴茎弥漫性神经纤维瘤1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颜丽梅;郑先琳

    我科于2012年2月15日收治1例阴茎弥漫性神经纤维瘤患儿,并成功切除,疗效满意,患儿已治愈出院,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广东地区997例大肠癌临床特征

    作者:梁敏;周新科;刘季芳;石波云

    目的:探究广东地区近10年大肠癌临床流行特征。方法分析2005年6月至2013年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997例首诊新发大肠癌手术患者临床流行病资料。结果997例大肠癌中位年龄58岁,男性和女性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为1.49∶1。直肠癌占49.7%,左半结肠癌占30.6%,右半结肠癌占19.7%。男女性别组中直肠癌例数高于结肠癌。997例大肠癌组织学类型腺癌占98.2%,印戒细胞癌占1.6%,腺癌中中分化腺癌占76.6%。991例明确病理分期的患者中0~ⅡC期占48.9%。结论广东地区大肠癌患者近10年病变部位以直肠为主,组织学类型以腺癌为主,早期就诊率较高。

  • Graves眼病的发病机制及131I综合应用的进展

    作者:陈盼;欧阳伟

    Graves 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GO)是一种由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引起的球后及眶周组织的浸润性病变。年轻妇女多见,男女比例约1∶6,严重患者多见于男性或65岁以上患者。GO 约90%见于Graves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1%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3%见于桥本氏甲状腺炎,5%见于甲状腺功能正常[1]。GO 发病后66%轻至中度患者可自行缓解,20%处于稳定期,14%可加重,其中3%~5%的患者构成视力威胁[2]。GO 的发生和发展由多种因素导致,比如吸烟、甲状腺功能异常及不同的甲亢治疗方法等,因此,GO 的治疗强调综合管理和个体化治疗。目前GO 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缺乏准确、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

  • 脂氧素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黄利兴;谢勇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和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肠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于基因易感性宿主使之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所致,并且免疫异常在IBD肠道炎症的起始和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因此,只能对症治疗及主要用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近年来有关治疗IBD的新制剂多从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入手[2-3],但是,患者主要靠长期药物治疗势必有很多的不良反应,因此,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并进一步明确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出现。脂氧素( lipoxins,LXs)是继前列腺素和白细胞三烯后被证实的又一重要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对多种炎性细胞的功能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起广泛调节作用,因而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论述LXs在IBD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前景。

  • 谷胱甘肽转移酶 P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白血病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艳飞;岳丽杰

    急性白血病( acute leukemia,AL)是儿童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其总发病率的近8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又是儿童AL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25%~30%[1]。尽管儿童AL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治疗水平及治愈率均有显著提高,但其发病因素仍不十分清楚,仅有约小于5%的病例可进行危险因素的预测[2]。儿童AL发病因素受多方面影响,包括环境、母系、父系因素及各种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因素。其中环境致癌物和遗传多态性对儿童ALL发生发展起主要作用。谷胱甘肽转移酶( 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 GSTs)属于Ⅱ相解毒代谢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可催化活性外源物与内源亲水性底物结合发挥解毒作用。目前针对GSTs家族基因多态性与儿童ALL易感性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谷胱甘肽转移酶P1(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 GSTP1)是 GSTs 家族中重要的一个分类,当GSTP1编码区内A313G( GSTP1 Ile105Val,rs1695)多态性位点发生碱基突变时可导致GSTP1酶活性亲和力下降,进而对儿童ALL发病、白血病耐药及预后等一系列过程产生影响。本文重点对GSTP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ALL易感性及发病机制的相关性进行综述,并为儿童ALL发病因素的研究及预后治疗提供依据线索。

  • microRNA 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雷桅;税晓容;陈灿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及其严重的并发症心肌梗死,已经成为人群主要的死亡病因[1]。其中,约有80%左右的心源性猝死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AS)所引起的,而余下20%源于心肌病、左心室肥厚、Bru-gada综合征等疾病[2],如何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一直是社会各界人士和科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冠心病是一种免疫、环境与遗传等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大量的遗传易感基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由于冠心病的危险性相关突变所涉及的条件十分复杂,并且存在遗传异质性、种族差异和节俭基因型等因素,因此该疾病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4]。目前对冠心病的诊断还局限在常规心电图、血清特异性敏感因子(如心肌酶、肌钙蛋白等)、冠状动脉造影等有限手段,仅能应用于当AS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血管狭窄、血供不足、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等临床症状后,而且相应的药物和手术治疗也只能缓解患者的身体痛苦,延迟病变的发作而已,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降低病死率。所以对冠心病的诊治必须着眼于早预防、早发现和早诊断,从而在早期阻止该病的进行性发展,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研究表明,作为致病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因子,microRNA( miRNA)被证实在心血管疾病中充当多种多样的角色,或可反映心脏和血管对损伤的易感性,及哺乳动物对于持久心血管功能的依赖性等[5]。本文就miRNA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该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推动这一重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Wnt/β-catenin、TGF-β/Smads及RAS/MARK信号通路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锟荣;韦宜宾;陈国忠

    大肠癌在全球癌症死因中排第3,在发达国家比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且病死率高[1]。随着国人生活节奏和饮食结构改变,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大肠癌发病的过程是多阶段多步骤的,相关信号通路异常改变在此起着决定性作用,而Wnt/β-catenin、TGF-β/Smads、RAS/MARK信号通路的异常改变在大肠癌发病中较为常见,并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这3个信号通路中的异常改变与大肠癌的预后密切相关,针对这些信号通路的治疗已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对以上3个信号通路对大肠癌的影响及其用于大肠癌诊断预后和干预治疗的近10年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鼻咽癌干细胞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卓;许新华

    鼻咽癌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物学行为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发病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中国的南部沿海地区较高。目前根治性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手段,Ⅰ~Ⅱ期鼻咽癌行放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80%~90%,但Ⅲ~Ⅳ期仅为10%~40%。因此,寻找导致鼻咽癌复发及转移的“种子”细胞,对研究新的治疗途径有重要意义。肿瘤干细胞( cancer stem cell, CSC)是在研究多种恶性肿瘤时发现的具有类似于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具有自我增殖、更新、分化、放化疗抗拒等特性。鉴定CSC的金标准是看分选得到的CSC能否在移植动物体内形成新肿瘤[1]。 WANG等[2]分离出的具有干细胞特性的鼻咽癌细胞可以在裸鼠体内成瘤,表明在鼻咽癌组织中同样存在CSC。研究还证实头颈肿瘤侧群细胞( SP细胞)具有高侵袭、化疗耐药、致瘤等特性[3]。进一步研究发现鼻咽癌SP细胞也表现出CSC特性[2,4],提示鼻咽癌SP细胞可能是潜在CSC,可以为研究鼻咽癌CSC特异性分子标记提供条件。现将近年来与鼻咽癌CSC识别有关的分子标记综述如下。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微循环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九庚;洪涛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致死及致残率下降至25%~50%,但仍有一半以上患者遗留有神经功能或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全脑萎缩,既往多归因于脑血管痉挛( cerebral vasospsam, CVS)。近期研究发现1/4~1/3的SAH患者有造影上血管痉挛,但未见明显脑缺血或梗死征像(“有大血管痉挛无症状”),而有一部分患者,有缺血或梗死但却无明显大血管痉挛(“有症状而无大血管痉挛”)。临床应用内皮素受体阻断剂clazosentan能有效缓解影像上大血管痉挛,却无法改善患者预后,而传统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无法扩张血管,但可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预后,这些终可能都与脑微循环障碍有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近年对SAH后脑微循环障碍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发现其机制可能与早期脑损害、微血管痉挛、微血栓形成、皮层扩散抑制及血脑屏障损害等有关。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miRNA 在乳腺癌耐药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博;韦尉东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到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对乳腺癌研究的不断深入,乳腺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了综合治疗时代,而药物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乳腺癌易出现耐药性是个不争的事实,同时乳腺癌的耐药是导致乳腺癌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1]。 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小RNA,其能够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在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等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2]。研究表明,miRNA的调控与乳腺癌耐药存密切的联系,本文就miRNA在乳腺癌耐药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廖菁菁;刘建萍;张维强

    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新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2.1%,女性患病率为11%,城市居民为14.3%,农村居民为10.3%;调查结果还显示糖尿病前期率为50.1%[1]。目前主要是使用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替代治疗,不能根治,且存在很多不足。干细胞移植是新型糖尿病治疗方法,有望治愈糖尿病,但尚处于临床应用前的研究阶段。

  • 补肾健脾活血中药对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后月经减少的疗效

    作者:吕军;曹利平;陈淑贤;马奔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活血中药治疗子宫肌瘤行子宫动脉栓塞( UAE)后月经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子宫肌瘤行UAE治疗后出现月经减少育龄妇女40例,分为治疗、对照两组,观察组用左归饮加味治疗,监测比较两组妇女月经、女性激素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UAE后3个月血雌二醇( E2)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UAE后半年子宫内膜厚度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UAE后1年,两组月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月经减少明显改善。结论补肾健脾活血中药可改善子宫肌瘤UAE治疗后月经减少症状,补充西药治疗不足。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

    作者: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