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与肌力临床绝对评分的相关性

    作者:张津华;马丽丽;赵燕;何蕴;赵春水;付志新

    目的 观察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滴度与临床绝对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46例全身型MG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6、12个月血清AchRAb滴度和肌力临床绝对评分,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46例患者治疗前血清AchRAb滴度和肌力临床绝对评分均较高,经过治疗后均有下降,肌力临床绝对评分在治疗6个月不再下降,血清AchRAb滴度在2个月不再下降.两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呈正相关(r =0.433,P=0.028;r=0.108,P=0.048)而且逐渐下降,在治疗6个月以后无相关性(P>0.05).结论 全身MG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内血清AchRAb滴度与肌力临床绝对评分相关.

  • IL-23R rs1737501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肝癌人群的相关性

    作者:覃彦平;秦雪;曹昭;覃锦耀;林观凤;吴君荣;韦桂飞;潘兴益

    目的 探讨IL-23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肝癌人群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270例肝癌患者和251例对照者的IL-23R rs17375018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与肝癌的关系.结果 IL-23R rs17375018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在肝癌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1.362,95% CI:1.002 ~1.851,P=0.049).结论 IL-23R rs17375018位点的G等位基因可能与广西肝癌人群发病相关.

  • 白细胞介素28B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徐佩琦;胡昌明;赵薇薇;吴尚为

    目的 探讨中国南方地区人群中白细胞介素28B(IL-28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广东省205例健康者和122例丙型肝炎患者IL-28B基因区9个SNP位点(rs12980275、rs8105790、rs11881222、rs8103142、rs28416813、rs4803219、rs12979860、rs8099917、rs7248668)的基因型,比较两人群之间各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IL-28B基因9个SNP位点间两两强连锁不平衡(r2>0.80),以rs8099917为标签SNP进行易感性分析.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rs8099917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7.1%和86.3%,T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9%和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883,95% CI 1.054 ~ 3.365,P<0.05);两者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8.5%和93.2%,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1.5%和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69,95% CI 1.021~3.065,P<0.05).结论 中国南方地区人群中IL-28B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易感性相关,rs8099917-G、rs12980275-G、rs8105790-C、rs11881222-G、rs8103142-C、rs28416813-G、rs4803219-T、rs12979860-T、rs7248668-A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风险等位基因.

  • 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何军;伍宁

    目的 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联合D-二聚体(D-dimer)检测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就诊的可疑PE患者72例,其中28例确诊为PE(PE组),其余44例排除PE(非PE组).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法和乳胶免疫比浊法测定所有对象血清IMA水平和血浆D-dirner水平.采用SNK检验比较各组IMA和D-dimer水平,并采用配对x2检验分析其单独及联合应用对PE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判定标准:IMA诊断PE的佳诊断界值为0.293ABSU,ABSU>0.293时,PE为阳性,D-dimer>0.5 mg/L为阳性;反之为阴性.当IMA、D-dimer单独及联合应用,其中任一指标结果为阳性则联合诊断结果为阳性,所有指标均为阴性则联合诊断结果为阴性.结果 PE组的血清IMA水平为(0.421±0.126) ABSU,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PE组(P<0.05),正常对照组与非PE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组和非PE组的血浆D-dimer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E组高于非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中92.9%(26/29)的患者IM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IMA水平±2s参考区间上限值,而对照组中所有患者的IMA水平均低于其上限值.IMA诊断PE的ROC曲线下AUC为0.874(95% CI 0.806 ~ 0.942),佳界值为0.293 ABSU,此时IMA诊断PE的敏感度95.3%、特异度79.4%、准确度85.6%.D-dimer诊断PE的ROC曲线下AUC为0.822(95%CI 0.751 ~0.893),佳界值为0.56 mg/L,此时的诊断敏感度92.6%、特异度43.9%、准确度62.8%.联合D-dimer和IMA检测诊断PE的敏感度96.5%、特异度87.7%、准确度91.1%.血清IMA与血浆D-dimer联合检测的准确度均高于血清IMA或血浆D-dimer单独应用(P<0.05).结论 血清IMA与血浆D-dimer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PE的特异度和准确度,对指导临床诊断PE有一定价值.

  • 高压氧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应用

    作者:许浩游;王安琦;侯晓妹;任展能;卢明;郑瑜;赵晶;杜宝新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诊断为ALS的30例患者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应用改良的ALS功能评分量表(ALSFRS-R)及ALS患者自我评估问卷(ALSAQ-40)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高压氧治疗ALS患者后,ALSFRS-R量表及ALSAQ-40量表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ALS安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LS患者言语、流涎、呼吸困难等症状,并且对患者的社交能力及情绪反应的自我评价中亦有改善.

  • 经肩部前外侧入路结合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葛鸿庆;陈文治

    目的 评价经肩部前外侧入路结合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PHILOS)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治52例高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切口起自肩峰前角,长不超过5 mm,经三角肌前中肌腹间隙,暴露骨折端,复位后,经肌腹深面插入PHILOS,并以锁定螺钉固定.结果 手术耗时(87.58±3.97) min,住院时间(12.36±4.62)d.37例获得(10.8±2.84)个月随访,骨折全部获得愈合,愈合时间(14.64±1.58)周,Constant-Murley评分(85.69±2.73)分,优良率81%,1例发生肱骨头坏死.结论 经肩部前外侧入路结合PHILOS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喉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抑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

    作者:马鲲鹏;蹇兆成;马丽敏

    目的 观察喉癌患者在手术前后血清中的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喉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45例喉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Endostatin和VEGF的水平变化,用15例声带息肉患者作对照.结果 (1)喉癌患者术前血清Endostatin水平[(22.83±3.57) μg/L]和VEGF水平[(2.67±0.35) μg/L]均显著高于声带息肉患者[(17.65±3.64) μg/L与(1.03±0.58) μg/L](P<0.01).(2)喉癌患者术前血清Endostatin和VEGF水平与喉癌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等无关(P>0.05).(3)喉癌患者术后10 d血清Endostatin水平[(26.38±5.10)μg/L]显著高于术前[(22.83±3.57) μg/L](P<0.05);术后10 d血清VEGF水平[(4.83±0.69) μg/L]显著高于术前[(2.67±0.35) μg/L] (P <0.001).(4)喉癌患者术前血清Endostatin水平与VEGF水平呈负相关(r=-0.784,P<0.01).结论 喉癌患者Endostatin和VEGF的血清水平有明显相关性,在喉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检测血清中Endostatin、VEGF水平可作为评估喉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 早期脑白质弥散张量与磁化传递成像在诊断双相情感障碍Ⅰ型中的应用

    作者:邹文锦;曹莉萍;崔立谦;李烜;邓文皓;老帼慧;郭伟坚;关靖;欧玉芬

    目的 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TT)与磁化传递成像(MTI)探讨双相情感障碍(BD)Ⅰ型早期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变化,为早期诊断BD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17例病程小于2年的早期BD Ⅰ型患者(观察组)及17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DTI及MTI成像,测量双侧前扣带回、额叶白质及胼胝体等结构的各向异性指数(FA)、表观弥散系数(ADC)以及磁化传递率(MTR),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右侧前扣带回膝前部FA值降低(P=0.015),ADC值增高(P=0.049),左侧前扣带回膝下部、背后部、右侧前扣带回背后部以及胼胝体体部FA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感兴趣区的MTR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 Ⅰ型早期脑白质异常主要位于前扣带回和胼胝体体部,FA及ADC值可早期反映BD脑白质结构异常,而MTR尚不能检测早期BD脑白质轻微变化.

  • 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陈维;徐明明;贾秀萍

    目的 探讨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抑郁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量表为评定工具,对86例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并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为58.1%,抑郁与焦虑共病发生率为40.7%.年龄小于60岁、肌力差、病程超过1年、焦虑是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焦虑是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抑郁发生率高,焦虑是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 乳腺癌长期生存者心理行为特征与心理调节的关系

    作者:李华丽;孙秉赋;孙玉倩

    目的 探讨乳腺癌长期生存者心理行为特征与心理调节的关系.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4家和唐山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就诊和复诊的乳腺癌长期生存者125例和乳腺癌晚期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T型心理量表和癌症患者心理调节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乳腺癌长期生存者的个性特征(2.12±0.34)、情感表现(2.23±0.24)和认知习惯(1.73±0.43)均低于乳腺癌晚期患者(P<0.05);情绪/自尊(3.12±0.41)、主观感受(3.03±0.35)、人际关系/社会生活(3.39±0.61)、日常生活(3.78±0.43)和其他(3.50±0.47)均高于乳腺癌晚期患者(P<0.05);乳腺癌长期生存者心理行为特征中的个性特征、情感表现和认知习惯与心理调节中的情绪/自尊、主观感受、人际关系/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长期生存者的肿瘤心理行为特征不明显,心理调节能力高于乳腺癌晚期患者.

  • 鼻咽癌治疗后远处转移模式分析

    作者:林灿峰;李东升;辛淑波;游颜杰;李德锐

    目的 分析304例首程治疗的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治疗后远处转移部位和时间间隔,探讨鼻咽癌远处转移模式.方法 收集排除远处转移及病理确诊后行根治性治疗鼻咽癌患者1 338例.治疗后其中304例随访发现远处转移.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结果 鼻咽癌患者远处转移占治疗失败患者总数的65.2%;中位间隔时间为18个月.Ⅰ、Ⅱ、Ⅲ和Ⅳ期远处转移例数分别占各期总数的0、12.6%、23.2%和31.5%.T1、T2 、T3、T4和N0、N1、N2、N3期转移例数分别占各期总数的20.1%、20.5%、27%、24.6%和11.3%、22.6%、23.7%、41.1%.远处转移常见部位为骨、肝、肺.出现在治疗后1、2、3、4年内分别占5年远处转移总数的35.5%、63.8%、83.2%、94.4%.结论 远处转移为鼻咽癌治疗失败主要原因且多数发生在治疗后3年内.临床分期尤其是N分期的严重程度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

  • 螺旋CT诊断老年人支气管异物的价值

    作者:杨朝林;袁国奇;刘海明;熊诗俊;唐堪华;陈浩浩

    目的 探讨螺旋CT诊断老年人支气管异物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7例老年人支气管异物患者胸部螺旋CT扫描资料,与支气管镜结果对比.结果 螺旋CT诊断老年人支气管异物17例,支气管镜取出异物16例,1例为黏液栓.螺旋CT检查结果与支气管镜诊断结果在支气管异物病例中的符合率为94%.结论 螺旋CT对老年人诊断气管异物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1的水平及意义

    作者:彭莉莎;左维泽;买力坎木

    目的 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1(sVAP-1)的水平,分析血清sVAP-1与肝功能各项参数及血清HCV-RNA载量的关系,探讨sVAP-1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58例及体检健康者30例,ELISA检测观察对象血清sVAP-1的水平;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CV-RNA水平.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清sVAP-1水平分别为(154.24±45.88)和(72.23 ±35.82) ng/mL(t =8.53,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sVAP-1水平高于ALT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t=4.53,P<0.05),且血清sVAP-1与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呈正相关(r=0.739,r=0.732,均P<0.01),与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491,P<0.05),与血清HCV-RNA载量无关(P>0.05).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sVAP-1水平较正常人高,可能参与了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病,其水平与肝细胞炎性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239例次致病菌菌谱及药敏分析

    作者:雷蕾;刘冠贤;黄成文;白建祥;林克宣;石咏军

    目的 分析腹膜炎患者致病菌的菌谱分布及药敏情况,指导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用药方案.方法 收集腹膜透析中心239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资料,分析致病菌菌谱分布及本院药敏培养结果.结果 63例次培养结果为阴性,培养阴性率达26.36%;176例次培养结果为阳性,其中革兰阳性菌(以G+表示)102例次,革兰阴性菌(以G-表示)57例次,真菌17例次(7.11%),G+所占比例为42.68%,多见草绿色链球菌(11.71%)、表皮葡萄球菌(6.69%)、金黄色葡萄球菌(5.02%)、溶血葡萄球菌(4.08%),G-菌占23.85%,以大肠埃希菌(12.54%)多见;G+菌普遍耐药率较高,G+菌及G-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分别达56.52%,55.36%.结论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培养阴性率仍偏高,需改进培养方法;G+菌仍为本中心腹膜炎主要致病菌;头孢唑林已不适合作为本中心经验性初始用药,万古霉素可考虑取代其作用.

  •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应用价值的比较

    作者:郭家权;洪敏;林永前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梅毒抗体检测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TRUST)试验在梅毒螺旋体检测结果的准确率,为临床梅毒检测提供更经济、更有效的检测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3 269例梅毒高危者或临床上怀疑梅毒感染的患者分别应用ELISA及TRUST法进行梅毒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检测阳性者再经过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认.结果 TRUST法灵敏度为58.76%,假阳性率为33.33%,漏检率为41.24%;ELISA法灵敏度为98.97%,假阳性率为0,漏检率为1.03%.ELISA的灵敏度明显高于TRUST,漏检率明显低于TRUS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RUST阳性标本的ELISA的光密度值80%以上>1.0;而TRUST阴性标本的ELISA的光密度值80%以上<1.0;而且TRUST的滴度随病程变化而改变,而ELISA则不随病程变化而改变;TPPA价格高,阳性率好,ELISA与TRUST价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LISA法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T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据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不同需要,采用适宜的梅毒检测方法,ELISA法是筛查和检测梅毒的有效方法,而TRUST法适用于梅毒临床效果评估及疗程、复发的观察,但其假阳性较高;应联合应用TRUST和ELISA法对患者进行检测,可更好地判断梅毒感染的准确性,减少检验人员的工作量,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但经TRUST和TP-ELISA同时检测结果阳性者,仍需经过TPPA法确认.

  • 逆行腋窝淋巴结示踪术对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作用

    作者:雷睿文;欧林洋;黄湛;杨传盛;李敏;张凯;陈卓荣

    目的 探讨以纳米炭混悬液示踪上肢来源的腋窝淋巴组织的可行性,以及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全该示踪淋巴组织后对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有效性.方法 70例分期为TxN0M0的乳腺癌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5例,ARM组术前以纳米炭混悬液行经上臂逆行腋窝淋巴结示踪术(ARM),成功示踪的有34例,34例患者行保留示踪淋巴结(管)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加乳房切除术,未显影的1例与传统组35例行经典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加乳房切除术,术后1年内分别观察两同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结果 ARM组成功率高达97.1%,ARM组和传统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1年内发生淋巴水肿的患者分别为1例、14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纳米炭混悬液ARM是可行的,术中保全上肢来源的示踪的淋巴组织能减少损伤上臂回流的淋巴管道,有效降低术后同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 泛素结合酶E2T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

    作者:曹传辉;梁基韵;孙景苑;郭学军;刘莉;吴德华

    目的 探讨泛素结合酶E2T(UBE2T)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分析UBE2T在由37例恶性消化系统肿瘤组织及11例消化系统正常组织制成96个点的组织芯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UBE2T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高表达率为86.5% (32/37),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9.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UBE2T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相关.

  • 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在鉴别脑胶质肿瘤组织学类型中的意义

    作者:杨玄勇;梅金红;王淳良;徐姗;王珊珊

    目的 探讨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在鉴别脑胶质肿瘤组织学类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04例脑胶质肿瘤1p/19q杂合性缺失情况,并随访观察预后.结果 1p/19q杂合性缺失70例,其中少突胶质细胞肿瘤54例,星形细胞瘤16例.少突胶质细胞瘤染色体1 p、19q、1p/19q联合缺失的发生率分别为61.6%、67.1%、54.8%,星形细胞瘤分别为38.7%、29.0%、16.1%,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少突胶质细胞瘤染色体1p、19q、1p/19q联合缺失的发生率分别为63.2%(24/38)、63.2%(24/38)、52.6%(20/38),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分别为58.8%(10/17)、64.7%(11/17)、52.9%(9/17),不同级别的少突胶质细胞瘤的染色体缺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1p/19q杂合性缺失的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4个月,大于未缺失者(39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对鉴别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与星形细胞瘤可能有一定帮助,且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晚扎脐带对新生儿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的影响

    作者:李桂友;唐敏;张慕意;苏素娟;沈小雅;陈彩儿;李红玉;原绮霞;郑飞燕

    目的 探讨晚扎脐带对新生儿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新生儿分娩后2 min后进行脐带结扎,对照组新生儿分娩后即进行脐带结扎,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周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和胆红素水平.结果 两组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出生后开始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水平更为显著,在各个时间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两组网织红细胞水平均显著增高,第3和第4周开始下降,并且观察组网织红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两组胆红素水平在各时间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扎脐带比常规断脐更加有利于增加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的含量,并且不会增加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再次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胡代军;刘璠娜;尹良红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再次血栓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因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而住院治疗的34例透析患者为病例组(A组),根据血栓形成次数将病例组分为初次血栓形成组(A1组,内瘘术后仅发生过1次血栓形成)和再次血栓形成组(A2组,内瘘术后发生过2次及以上血栓形成).按1∶1选择与A组同期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且未发生血栓形成性别、年龄相仿的透析患者为对照组(B组).收集各组相关临床资料和血液指标,分析其对内瘘再次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A组糖尿病患者的比例、普通肝素抗凝的比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钙磷乘积水平高于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中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初次血栓形成后使用普通肝素抗凝的比例、使用尿激酶溶栓的比例高于A1组,口服阿司匹林的比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次血栓形成后,糖尿病、普通肝素抗凝、采用尿激酶溶栓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再次血栓形成,而口服阿司匹林、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一定程度防止再次血栓形成.

  • PET-CT在肺癌淋巴结清扫术中的指引作用

    作者:马日新;曾格林;吕庆帮;容杰量

    目的 通过比较肺癌手术中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与PET-CT指引的淋巴结清扫的优缺点、疗效,探讨PET-CT的指引在肺癌淋巴结清扫中的意义.方法 对109例行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分析,分PET-CT指引组43例及对照组66例.PET-CT指引组是重点清扫了PET-CT中阳性或者可疑阳性的淋巴结区域,其余的则淋巴结采样;对照组对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进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 PET-CT指引组切除的淋巴结为281枚,病理证实转移数为182枚,阳性率为64.77%;对照组切除的淋巴结为763枚,病理证实转移数为266枚,阳性率为34.86%.PET-CT指引组出现并发症共9例(20.9%),对照组出现并发症共27例(40.9%);随访2年,PET-CT指引组纵隔淋巴结复发7例(16.3%),远处转移5例(11.6%),对照组出现纵隔淋巴结复发9例(13.6%),远处转移11例(16.7%).结论 PET-CT指引比系统性切除的淋巴结病理阳性率高,出现并发症的机会减少,2年内出现纵隔淋巴结复发和肿瘤远处转移的机率相差不大.

  • 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系统治疗癌症疼痛的效果

    作者:徐清榜;张小洺;郑小岚;姚尚龙

    目的 观察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系统治疗癌症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癌痛患者36例,进行硬膜外置管后外接患者自控镇痛(PCA)泵行持续性镇痛,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0分为无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评价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记录术前(T0)、术后当天(T1)、术后2周(T2)和终末期(T3)的VAS及QOL评分.根据患者的疼痛缓解率观察有效性,同时记录术后吗啡使用时间、并发症及补救措施病例数.结果 与T0相比,T1、T2、T3 VAS评分均有降低(P<0.05);与T1相比,T2、T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T1、T2QOL评分均升高(P<0.05),T0与T3,T1与T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T1、T2、T3的总有效率均为100%,显效率分别达到80.5%、88.9%及80.5%.患者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尿潴留发生率5.56%,腹胀发生率8.33%,便秘发生率11.11%,发热发生率2.78%.系统故障发生率:蝶形弯针针头脱出为11.11%,泵黑屏为2.78%,PCA泵连接管断裂为5.56%,PCA泵出液装置管道起始端断裂为13.89%,不明原因自动关机为5.56%,需补救口服加巴喷丁(300 mg/次,3次/d)为33.33%.结论 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输注系统能有效地控制癌痛,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代谢情况及其与高血压病程的关系

    作者:邓婷婷;周素娴

    目的 评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不同高血压病程对血脂及血糖代谢情况及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按有无高血压将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10例分为正常血压纽及高血压组,在高血压组中按糖尿病病程与高血压痛程长短又分为糖尿病早于高血压组及高血压早于糖尿病组.对不同组别患者均测量血脂四项、血肌酐、尿酸、C肽、血糖、胰岛素、果糖胺及尿微量白蛋白,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利用眼底镜检查视网膜病变情况,对相应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血压组血压、高血压病程、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胆固醇、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胰岛素、餐后2h血糖及餐后2hC肽、视网膜病变情况显著低于两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高血压病程的患者血脂及血糖代谢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及糖尿病均可影响微环境导致血脂及血糖的代谢异常,随着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病程的增长,其血脂及血糖代谢异常的严重程度逐渐增大,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压监测并控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血液回收在60天内异位妊娠胎膜破裂术中的运用

    作者:吴彩云;侯立力;宋汶珂

    目的 探讨自体血液回收在60 d内异位妊娠胎膜破裂运用的安全性与优越性,拓展自体输血的使用范围.方法 对收治的52例60d内异位妊娠并胎膜破裂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2例在抢救过程中自愿采用自体输血并签订自体输血同意书者作为观察组,另20例输异体血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32例患者术前、术后24h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氧分压(PaO2)变化以及输血后的临床反应.对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Hb、Plt、K+的变化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伤口拆线的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术后24h的Hb、Plt、Hct虽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PaO2仍在正常的范围.PT延长,Fib值上升(P>0.05).(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24h的Hb、Plt、HCG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节约血液,回输自体血后来出现溶血、细菌感染、羊水栓塞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60 d内异位妊娠胎膜破裂患者抢救过程中采用自体输血安全有效,能及时回收术中失血、提高抢救成功率、节约血资源、减少异体输血的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动脉血乳酸对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肠内营养开始时机的意义

    作者:柳梅;李艳萍;范学朋

    目的 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肠内营养开始时机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300例入住ICU的脓毒症休克患者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治疗原发病并接受早期目标指导治疗.A组根据动脉血乳酸水平和乳酸廓清率指导肠内营养开始时机,B组在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第3天和第7天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以及28 d内再入ICU率、并发症(呕吐、腹胀、腹泻、误吸等)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第3天时,A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P<0.01),两组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时,两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P<0.05).两组28d内再入ICU率、并发症发生率、MODS发生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动脉血乳酸水平指导肠内营养开始时机能更好地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组蛋白甲基化

    作者:谢永华;许超尘;温扬敏;游玉权;陈淑增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组蛋白修饰情况.方法 收集27例AS患者及22例健康对照者的静脉血;分离PBMC,采用H3 K4、H3K9甲基化检测试剂盒提取组蛋白和检测H3K4、H3K9甲基化水平;半定量PCR法检测AS患者的PBMC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基因(SETI、SUV39H1和SUV39H2)的mRNA表达水平;ELISA分析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23、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比较,AS患者PBMC组蛋白H3K4甲基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两者组蛋白H3K9甲基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定量PCR结果显示AS患者PBMC的SET1和SUV39H1基因表达水平分别是健康对照者的1.73和0.68倍(P<0.05),而两者PBMC的SUV39H2基因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中IL-23、IL-17、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P<0.01);AS患者PBMC组蛋白H3K4甲基化水平与血清中IL-23、IL-17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AS患者外周血PBMC组蛋白甲基化呈现异常,且与AS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 双源CT低千伏扫描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亚宁;时高峰;王琦;杜煜;李如迅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低千伏扫描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0例直肠癌患者行DSCT腹部强化扫描.扫描完成后取得3组数据,A组:融合图像(相当于120 kV)重建函数为D30(反投影滤过重建算法),B组和C组为80 kV数据,重建函数分别为D30和I30(迭代重建算法).3组数据的图像分别测量髂外动静脉、直肠癌病变,病变段肠壁外脂肪及肌肉的平均CT值及噪声,并计算信噪比(SNR).对3组图像进行CT T分期并计算准确度.结果 A组和C组的噪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B组(P<0.05);髂外动静脉的平均CT值B组与C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A组(P<0.05);髂外动静脉的SNR 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C组(P<0.05).直肠癌病变的平均CT值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的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B组(P<0.05).A组和C组的T分期准确度无差异(P>0.05),均高于B组(P<0.05).结论 80 kV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算法可得到质量满意的图像满足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要求.

  • 数字三维重建技术在复杂食管异物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普生;罗云峰;黄宗海;方驰华;张涛;邓鉴文;史福军;杨又专

    目的 探讨数字三维重建技术在复杂食管异物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8例复杂食管异物患者的CT扫描图像,导入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分割及三维重建患者食管异物三维模型,将重建后的三维模型导入可视化手术平台,进行手术预案的设计及手术预演,后按照手术预案进行食管异物取出术,根据手术效果评价数字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 18例患者重建后的食管异物模型形态逼真,立体感强,清晰地显示食管异物与周围重要器官、主动脉、腔静脉及门静脉的关系;术前按照手术预案反复演练,成功地指导临床进行食管异物取出手术.结论 数字三维重建技术有助于复杂食管异物患者术前手术方案的设计;可视化复杂食管异物取出手术的预演有利于术者熟悉手术程序,减少手术失误,缩短手术时间.

  • 不同术式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对其术后甲状旁腺素及血清钙的影响

    作者:杨永志;郭世伟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甲状旁腺素(PTH)和血清钙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收治的12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按照所选术式不同分为3组,A组42例患者采用甲状腺一侧叶全切+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式治疗,B组39例患者采用一侧甲状腺切除+峡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术+两侧淋巴结清扫术式治疗,C组41例患者采用一侧甲状腺切除+峡部切除+同侧颈部淋巴结改良颈清术式治疗,并对12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动态监测PTH和血清钙变化,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手术后第1、3、5、7天3组血清PTH水平较手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第1、3、5、7天血清钙水平较手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后低血钙发生率分别为9.52%、33.33%、34.15%,B、C组的低血钙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A、B、C组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分别为11.90%、38.46%、34.15%,B、C组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一侧叶全切+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式在预防PTH降低,减少低血钙症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 自体CIK细胞对晚期胃癌肿瘤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芦兰;许绿叶;师幸伟

    目的 评价自体CIK细胞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体外培养自体CIK细胞,14 d后分3次回输,共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胃癌患者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总缓解率和卡氏评分的变化.结果 晚期胃癌患者CIK细胞治疗前后CD3+、CD4+/CD8+和CD3+ CD5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CA199和CE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总缓解率为63.2%;卡氏评分提高率为55.3%.结论 自体CIK细胞能明显改善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小,为晚期胃癌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 胃肠道间质瘤中maspin的蛋白表达及其启动子5'CpG岛的甲基化状态

    作者:张立东;李宝江;郑末;王守峰;姜忠敏;孙雅静;张亮

    目的 探讨maspin基因启动子5'CpG岛的甲基化及蛋白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54例胃肠道间质瘤及40例正常胃肠断端组织中maspin基因5'CpG岛的甲基化和蛋白表达,分析maspin基因启动子5'CpG岛的甲基化及蛋白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胃肠道间质瘤和正常胃肠组织中,maspin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6.7%和87.5%,5 'CpG岛甲基化率分别为29.6%和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pin基因5 'CpG岛甲基化和蛋白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及复发转移显著相关,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maspin基因5'CpG岛甲基化和蛋白表达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r=-0.467,P<0.05).结论 maspin基因异常甲基化是其蛋白表达减少或缺失的重要原因,并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为其靶向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靶点.

  • 两种造模方法致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的效果比较

    作者:白彝华;王家平;蒋红樱

    目的 观察两种造模方法对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肾脏损伤的影响,为不同类型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的选择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两种方法建立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1)大鼠5/6肾切除(A组);(2)单侧肾切除联合尾静脉重复注射阿霉素(B组).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尿素氮、肌酐)、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并与正常大鼠(N组)作比较.结果 A组和B组大鼠均有血生化指标和肾脏病理改变,4、8、12周末时,两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CRP、MDA与N组相比显著增高(P <0.05,P<0.01),白蛋白、SOD与N组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8周末时A、B组间MDA、SO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A、B组大鼠均有肾脏病理改变,肾小球及肾小管、肾间质均有损伤.8周末时,B组较A组肾间质炎症病理改变的程度和范围更加明显.结论 单侧肾切除联合尾静脉重复注射阿霉素诱导的慢性肾衰竭模型与5/6肾切除诱导的慢性肾衰竭模型相比,微炎症状态及氧化应激失衡出现更早,肾间质更早出现炎症病理改变.

  • 加巴喷丁对长春新碱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大脑皮层组织蛋白组学的影响

    作者:李玉雯;李昌龙;孟凡颖;朱敏;吴宁;耿春静;梁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加巴喷丁(GBP)对长春新碱(VCR)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大脑皮层蛋白表达的影响和可能的中枢机制.方法 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s组)给予生理盐水,疼痛模型对照组(Pc组)给予VCR,GBP治疗组(Gt组)给予VCR、GBP.给药结束后,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超微结构;双向凝胶电泳(2-DE)各组脑皮层组织蛋白质,质谱鉴定并分析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 (1)光镜和电镜下坐骨神经超微结构:Ns组为正常大鼠坐骨神经纤维结构,Pc组明显退行性变,Gt组变性较Pc组轻微.(2)双向凝胶电泳串联质谱结果:Gt组与Pc组比较,差异表达的蛋白点15个,肽质量指纹图谱鉴定出9种蛋白质,其中5种D J-1、ATP合成酶亚基D、血红蛋白A链、血红蛋白B链、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上调;4种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过氧化物酶-2、核苷二磷酸激酶A、热休克蛋白10表达下调.结论 GBP对VCR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大脑皮层蛋白质表达存在影响,可能存在中枢层面蛋白水平机制.

  • 鞘内注射硫酸镁对胫骨骨癌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作者:杜晓红;陈勇;余树春;胡衍辉;徐国海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硫酸镁对胫骨骨癌痛大鼠机械痛行为及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220 ~ 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24):对照组(C组)、骨癌痛组(B组)和硫酸镁组(M组).B组和M组采用胫骨骨髓腔内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制备胫骨骨癌痛大鼠模型.于造模后第14天进行鞘内给药,M组注入硫酸镁375 μg,B组和C组注入等容量人工脑脊液.分别于造模前(T0),给药前1h及给药后1、2、4、8、12、24 h(T1 ~T7)记录大鼠机械痛行为学改变,并于T7时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脊髓背角OX-42表达,并计数小胶质细胞.结果 与C组比较,B组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WMT)降低,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WTL)缩短,脊髓背角OX-42表达及小胶质细胞计数增加(P<0.05);与B组比较,M组PWMT升高,PWTL延长,脊髓背角OX-42表达及小胶质细胞计数减少(P<0.05).结论 鞘内注射硫酸镁可减轻大鼠胫骨骨癌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 扶正祛邪中药复方联合干扰素对白血病HL60/VCR细胞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秀军;严鲁萍;姚宇红

    目的 观察扶正祛邪中药复方含药血清联合干扰素对长春新碱诱导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耐药细胞株HL60/VCR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HL60/VCR细胞为靶细胞,于体外分别经正常牛血清、干扰素、扶正祛邪中药复方含药血清以及扶正祛邪中药复方含药血清+干扰素4种培养基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种处理方法培养后细胞耐药基因P-gp的表达.结果 经中药复方含药血清+干扰素处理后的HL60/VCR细胞内凋亡抑制基因P-gp的荧光强度为157.35±5.20,比单用中药复方或单用干扰素均明显偏低.结论 扶正祛邪中药复方联合干扰素体外可降低耐药细胞凋亡抑制基因P-gp的表达,其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与降低白血病多药耐药基因P-gp的表达有关.

  •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株与敏感株Ag85B表达的差异

    作者:李华;李枫;梁海燕;黄艺;米利古;王仙;李永祥;曹帅丽;申爱平

    目的 比较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株与敏感株fbpB基因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差异性.方法 利用比例法对分离出来的细菌做药敏分析及鉴定试验,然后提取细菌的总RNA及蛋白质.利用qRT-PCR技术检测异烟肼耐药株与敏感株fbpB基因mRNA水平的差异,并用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再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蛋白水平有无差并,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株和敏感株mRNA水平表达量分别为0.80±0.20、0.66±0.12,蛋白相对于内参的表达量分别为0.96±0.12、0.53±0.08.耐药株在两个水平上均高于敏感株(P<0.05).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产生耐药与fbpB基因编码的蛋白Ag85B有一定的相关性.

  • Onlay植骨中局部运用载唑来膦酸胶原膜对骨吸收的影响

    作者:兰玉燕;孙黎波;刘敏;黄海霞;范丽苑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唑来膦酸是否可抑制骨吸收,维持骨增量效果.方法 雄性健康新西兰兔15只,依照观察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双侧下颌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双侧受植区植入相同大小(10 mm×5 mm×2 mm)自体胫骨,钛钉固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移植骨表面覆盖载唑来膦酸胶原膜和空载胶原膜.于术后4、8、12周时各处死5只动物.离体标本拍摄X线片,利用图像处理软件间接测量其骨高度值.结果 同时期对照组平均骨高度降低百分比大于实验组,且均表现为边缘骨高度降低大于中央.4、8周时两组移植骨平均骨高度降低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骨移植的实验性onlay植骨术中,局部应用唑来膦酸可抑制骨吸收,骨增量维持效果较好.

  • 眼镜蛇毒C组分对白血病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表达的影响

    作者:顾少菊;覃媛;黄劭;张曼

    目的 探讨眼镜蛇毒C组分对白血病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10 ng/mL的眼镜蛇毒C组分对白血病细胞进行0、12、24、48 h处理.用ELISA、明胶酶谱法和荧光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处理后白血病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处理0h相比,白血病细胞经10 ng/mL的眼镜蛇毒C组分分别处理12、24、48 h后,用ELISA检测结果显示MMP-2、MMP-9活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明胶酶谱法检测结果显示MMP-2、MMP-9活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MMP-2、MMP-9 mRNA相对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10 ng/mL眼镜蛇毒C组分对白血病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眼镜蛇毒C组分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MMP-2和MMP-9表达和活性相关.

  • 硫化氢对大鼠肝星状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王慧;陈卫刚;李睿;宋丽秀;刘芳;任嫱;郑勇

    目的 观察硫化氢对大鼠肝星状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以硫氢化钠作为外源性的硫化氢供体,将肝星状细胞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硫化氢组给予50 μmol/L的硫氢化钠处理细胞48 h,提取细胞总蛋白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SC-T6细胞中PI3K、p-Akt、Gsk-3β和Bad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硫化氢组细胞PI3K、p-Akt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Gsk-3β、Bad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化氢能够激活大鼠肝星状细胞PI3 K/Akt信号转导通路.

  •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1例

    作者:邢细红;谢元元;董又坤;廖志刚;王洪流;崔汉江;张爱明

    患者,女,26岁.入院前4个月出现停经泌乳伴头昏头痛,于2011年6月14日来我院就诊,曾于1年前生一男孩,产后哺乳8个月,断奶后月经未来,伴泌乳,后渐出现头昏头痛,否认小便多,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乏力,食欲下降等不适.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双眼视力视野正常,双侧乳头见泌乳,余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垂体MRI及增强扫描示:垂体弥漫性增大,上下径约1.5 cm,上缘稍隆起,垂体柄稍增粗,居中未见偏移,两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稍受压(图1-A),视神经及视交叉未见异常,垂体T1WI呈等信号(图1-A、B),垂体后叶T1短信号存在(图1-B),T2WI呈等信号(图1-C).增强MRI示增大的垂体均匀强化(图1-D).实验室检查:催乳素41.60 ng/mL,生长激素2.83 ng/m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8.06 pg/mL,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0.63 ng/mL,总甲状腺素2.80ng/mL,游离甲状腺素(FT4)0.29 ng/mL,促甲状腺素(TSH)>100μIU/mL.

  • 阴道壁深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作者:李艳辉;汪宏波

    患者,女,33岁,已婚已育,于2013年3月14日因腰骶部胀痛伴阴道分泌物增多7个月收入院.患者自诉腰骶部疼痛以月经后为甚,并呈进行性加重,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近7个月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白色,伴异味.无性交痛,无大小便异常.既往无特殊病史.妇科检查于阴道左侧壁可触及一无痛性,质软有弹性,边界欠清,鹅蛋大小的包快.阴道壁无红肿、破溃.阴道分泌物呈稀薄脓性,有异味;余专科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妇科B超示阴道左侧壁见一7.1 cm×5.8 cm的不均回声团块,内有蜂窝状液性暗区;CDFI:包块内及周边见点状血流信号.MRI检查示阴道左侧壁中上段见一椭圆形大小6.1 cm×5.8 cm×8.2 cm的巨大团块影,紧贴宫颈及宫体左侧壁,并与其分界欠清;肿块内信号不均,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图1).

  • 地佐辛与0.2%罗哌卡因配伍用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佳剂量的筛选

    作者:黄燕芳;佘守章;谢晓青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筛选出地佐辛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的佳剂量.方法 选择择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ASAⅡ级),年龄30~60岁,随机分为4组(n=30),A组:0.2%罗哌卡因+地佐辛0.2 mg/mL;B组:0.2%罗哌卡因+地佐辛0.3 mg/mL;C组:0.2%罗哌卡因+地佐辛0.4 mg/mL;D组:0.2%罗哌卡因+吗啡0.06 mg/mL;4组镇痛药总量均为50 mL,采取LCP模式给药:负荷量5 mL+维持量1.0 mL/h+单次PCA剂量2mL,锁定时间10 min,镇痛时间24h;观察并记录术后第1、2、4、8、16、20及24 h的VAS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BCS舒适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PCA泵的按压次数(D1)及实际有效按压次数(D2),并记录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B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B组与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EA期间A组1h开始按压,按压次数随时间增加而增加,20 h后减少按压次数;B、C、D组2~4h后PCA按压次数稍增加,A组与B、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D组患者呕吐、呕吐例数和发生率分别为0、13.3%、100%、43.3% (P <0.05),C组有18例(60%)出现头晕;综合满意度评级B组高.结论 地佐辛与0.2%罗哌卡因配伍用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好,其中地佐辛浓度以0.3 mg/mL为佳,不良反应少,满意度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文拉法辛缓释片对广泛性焦虑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覃晓波;陶建青;张琴;张雅莉;田晓芬;康红

    目的 比较文拉法辛缓释片与盐酸帕罗西汀对广泛性焦虑(GA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GAD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缓释片组和盐酸帕罗西汀组.文拉法辛缓释片组患者口服文拉法辛缓释片,初始剂量75 mg/d,大剂量不超过225 mg/d,1次/d.盐酸帕罗西汀组患者口服盐酸帕罗西汀,初始剂量20 mg/d,大剂量不超过60 mg/d,早餐时顿服.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进行24 hHRV监测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HAMA总分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HRV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文拉法辛缓释片组与盐酸帕罗西汀组比较,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及高频升高,低频/高频下降(P<0.05).治疗6周后两组HAMA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 文拉法辛缓释片与盐酸帕罗西汀均能提高广泛性焦虑患者HRV,文拉法辛缓释片对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可能优于盐酸帕罗西汀.

  • 紫杉醇脂质体与顺铂周疗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比较

    作者:辛淑波;林柏翰;林灿峰;李海军

    目的 比较紫杉醇脂质体与顺铂两种单药周疗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宫颈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紫杉醇脂质体单药方案(45 mg/m2)静脉滴入,共4~6个周期.对照组予顺铂(40 mg/m2)单药方案,静脉滴入,共4~6个周期.两组同时进行根治性放疗方案:予CT定位,6 MV-X线全盆腔外照射DT 50 Gy,后予后装放疗机腔内照射A点24 ~ 32 Gy.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相当(97.8%、94.3%,P>0.05),但观察组Ⅲ~Ⅳ级骨髓抑制、恶心呕吐显著减少(P<0.05).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单药周疗方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 CHOP方案一线治疗维吾尔族和汉族不同亚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

    作者:赵振慧;刘炜;郭莉;赵兵;吐尔逊江·艾力;李妍;胡欣;梁霄;马小平

    目的 观察CHOP方案一线治疗维吾尔族(维族)、汉族不同亚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6年间经病理确诊DLBCL并经CHOP方案一线治疗至少6周期的维、汉族住院患者共167例,用Hans方法检测分为GCB型和非GCB型(non-GCB型)两组,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维、汉族DLBCL免疫分型均为non-GCB型明显多于GCB型;维、汉族GCB型DLBCL疗效均明显优于non-GCB型;维、汉族间同亚型DLBCL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汉两族化疗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轻中度骨髓抑制和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结论 常规免疫亚型均是判断维族及汉族DLBCL患者近期疗效的重要指标,并且两族non-GCB型患者CHOP方案一线化疗疗效均有限,建议制定更有效化疗方案.

  • 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相关激素分泌水平的影响

    作者:林微;李书艳;冯卫群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及对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妇科门诊收治的92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单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观察组采取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睾酮、黄体生成素和LH/FSH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排卵率和妊娠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PCOS疗效明显,可明显改变体内激素水平,提高排卵和妊娠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自体组织在肺动脉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晖;吉灵;许辰阳;杨瑞平;曾淦华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在我国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1位.中央型肺癌易直接侵犯或由转移淋巴结侵犯肺动脉,导致患者被全肺切除,有的患者放弃手术,或改为放化疗等治疗.近年来,很多胸外科医生对此类患者行肺叶切除的同时行肺血管成形术,大大减少了全肺切除的比例,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且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目前大多数学者应用肺血管成形技术,多局限于受侵血管壁的侧壁切除、袖式切除直接吻合成形术.血管受侵范围较大者,切除后常难以直接缝合致手术失败.予替代组织行肺动脉成形术可解决这一难题.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使用自体组织行肺动脉成形术1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心脏康复疗法对女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艳妮;李艳;陈世健

    目的 通过观察心脏康复疗法对女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探讨该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2例女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心脏康复康复组(康复组,81例)和对照组(81例),康复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心脏康复疗法,而对照组仅予药物治疗.进行随访,运用健康相关的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并比较联合终点事件(因心衰再次入院和全因死亡)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基础状态生活质量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随访(8.2±4.3)个月,康复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41.5±5.1)分 vs (26.3±4.3)分,P<0.01],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也小于对照组(18.2% vs 37.7%,P=0.01),log-rank检验发现康复组预后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 心脏康复疗法能够显著改善女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临床效果明显.

  • 全程营养管理对食管癌术后疲劳综合征的作用

    作者:黎蔚华;查露露;刘浪;刘雪玲;谭湘玲

    目的 探讨全程营养管理对食管癌术后疲劳综合征的作用.方法 9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全程营养管理,对照组予传统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前、术后的疲劳评分、优势手握力、睡眠时间、三头肌皮褶厚度、转铁蛋白和前白蛋白进行监测.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7天疲劳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优势手握力、睡眠时间、三头骨皮褶厚度、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营养管理能有效减轻食管癌术后疲劳综合征发生的程度,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Orem自理模式对下肢动脉闭塞症支架植入术患者治疗配合度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作者:田素红;张卫红;董丽宏;陈俊卯;周士琦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对下肢动脉闭塞症支架植入术患者治疗配合度及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下肢动脉闭塞症行支架植入的10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即常规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观察组则采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和护理后10 d进行治疗配合度和焦虑状态的评分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治疗配合度和焦虑状态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D-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1,P>0.05);两组患者在入院后10 d治疗护理配合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1,P<0.05),HAD-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09,P<0.05).结论 Orem自理模式能有效改善下肢动脉闭塞症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及焦虑状态,增强自信心,促进患者康复.

  • 普通8号注射器针头行改良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作者:杨琼;彭凤裘;李珍;陈敏

    目的 总结用普通8号注射器针头行改良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为腹腔镜疝手术进一步向基层医院推广提供护理经验.方法 术前1d访视患儿,对患儿认知能力进行评估,调试好腹腔镜相关设备.术中正确摆放手术体位,严格控制气腹压力,调节好室温,按要求备好缝合疝囊口所需的普通8号注射器针头及丝线,密切配合医生完成手术.结果 除1例因体位不当和术者操作失误导致血管损伤外,400例均成功实施了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无中转开放.未发生因护理操作不当所致患儿术中低体温,阴囊气肿,空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用普通8号注射器针头行改良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简单、安全,易于掌握,且无需特殊用物,值得进一步向基层医院推广.

  • 穿心莲内酯抗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尹青;邓明明

    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是从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中提取出来的二萜内酯类化合物,为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许多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免疫调节及肝保护作用.目前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广泛应用在炎症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如喉炎、上呼吸道感染以及风湿性关节炎.近年来,关于穿心莲内酯在体内体外的抗炎作用被广泛研究,但目前其抗炎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本文就穿心莲内酯的抗炎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核因子-E2相关因子与miRNA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杨莉;王婷

    氧化应激对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综合征(PD)和亨廷顿舞蹈病(H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有很大的影响.而参与氧化应激主要是过量的活性氧族(ROS)和活性氮族(RNS),它们会直接或间接地攻击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影响其生理功能,造成细胞组织损伤.但机体内部也有一套抗氧化系统来应对这种损伤.近年来发现以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为核心的Nrf2/ARE信号通路是一条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应激通路.miRNA是一种长度为20 ~ 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可以调控多种蛋白,其中包括Nrf2通路.现将其关系综述如下.

  • 适配子芯片及其在医学检测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张洪丽;张焜和

    生物芯片是在固相载体表面构建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实现高通量快速检测生物靶分子,使分子生物信息的研究实现工程化、集约化、高效化和自动化.生物芯片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迅速,根据芯片上固化的生物材料不同,可分为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和组织芯片.蛋白质芯片可检测液态生物样本中的蛋白质分子,它主要以抗体为探针检测相应的抗原,可用于分析蛋白表达水平、肿瘤生物标志物等[1-3].蛋白质芯片受制于抗体本身的一些缺陷,如容易变性、制备成本高、难以大规模集成于同一个检测平台等.适配子芯片以核酸适配子(aptamer)为探针,检测生物样本中包括蛋白质在内的靶分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蛋白质芯片的上述缺点,在医学研究的临床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适配子芯片在医学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 室性早搏与心功能不全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忆雪;陈漠水

    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即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正常人群中应用标准心电图普查的发生率是1%,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的发生率是40%~75%[1],而临床检测出PCV的人群中约有40%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因此以往人们认为PVC是“良性”的,其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无明显影响.然而近几年的研究提示PVC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心功能不全[2].本文对PVC导致的心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在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吴磊;吴文

    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上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目前普遍认为抑郁症患者同时存在脑功能和脑结构的改变,而脑结构改变主要定位于与情感加工有关的边缘系统-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神经环路(limbic-cortical-striatal-pallidal-thalamic,LCSPT).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可以对脑结构图像进行全面、自动化分析,通过比较成组受试者高分辨力T1 WI结构性影像,获得全脑组织密度或体积改变的信息[1].通过对抑郁症患者的VBM研究有助于揭示抑郁症的发生机制,本文主要就VBM在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探讨此技术基本原理、方法及优缺点.

  • 围麻醉期应激反应的非药物调控研究进展

    作者:刘莉;蒋奕红

    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是指在患者受到外伤或损害后发生的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的变化,是一种包含了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1],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以垂体激素分泌增多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为特点.因此,短期、适度的应激反应可提高机体对应激源的敏感程度,使机体迅速产生保护性调整,防止进一步损伤;但长时间、过强的应激反应会有过多的垂体激素作用于靶器官,使得靶器官受到损伤,极可能诱发如过敏、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骨骼肌疾病等情况[2].因此,应用各种药物或者非药物方法来减轻有害的应激反应,对维持患者围麻醉期平稳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 P糖蛋白与胃癌多药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业阳;刘金禄;王震;毛远天;陈俊强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高居第二位致死病因的恶性肿瘤,其在亚洲的发病率也远高于其他地区[1].超过70%的新发患者和死亡患者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新发病例占全世界的42%[2-3].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化疗在治疗胃癌的综合疗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大部分初对化疗敏感的患者会逐渐对后期的化疗失去反应,这种现象就叫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MDR的形成与很多机制有关,其中常见的原因是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membrane-bound ATP-binding cassette,ABC)的过度表达,其成员之一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由于被发现在人类许多肿瘤中蛋白和mRNA的表达增加,是迄今为止研究多的耐药机制,被认为是典型的耐药途径.

  • 巨噬细胞参与肾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蔡长景;刘持;秦晓群

    慢性肾脏疾病(CKD)是当今医学难题之一,而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途径为肾纤维化(renal fibrosis,RF).大量的临床试验以及动物试验表明,肾功能衰竭与肾的纤维化程度存在直接相关关系.因此,患者的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依赖于肾纤维化的程度.肾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是在各种致病因素(如化学、物理以及机体本身的遗传因素)的作用下,引发诱导炎症细胞的浸润,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细胞外基质(ECM)在肾间质的过度沉积及肾单位的进行性丢失.因此,炎症反应在RF进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在肾小球肾炎的炎症浸润中起主导作用[1].本文总结了RF中巨噬细胞发生作用的主要通路以及相关RF治疗措施的研究现状.

  • 广州市番禺区2 259例农村妇女乳腺钼靶摄影普查分析

    作者:李耀国;梁瑞冰;贺兰

    目的 分析广州市番禺区农村妇女患乳腺疾病状况,为该地区乳腺癌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广州市番禺区20 056名农村已婚妇女进行乳腺癌普查,采用经临床触诊+乳腺B超检查初步筛查,对乳腺B超诊断BⅠ-RADS Ⅲ级以上的患者进一步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BⅠ-RADS Ⅲ级以上患者建议行组织活检与手术治疗得到病理诊断.结果 2 259例乳腺B超诊断BⅠ-RADSⅢ级以上,其中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乳腺BⅠ-RADSⅡ级以下1 406例(62.32%),BⅠ-RADSⅢ级749例(33.20%),BⅠ-RADSⅣ级95例(4.21%),BⅠ-RADSV级9例(0.40%).不同年龄组各病变级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24,P<0.01).104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诊断,包括乳腺囊性增生病43例,乳腺纤维腺瘤52例,乳腺脂肪瘤l例,乳腺错构瘤1例,乳腺癌7例,乳腺癌的检出率为0.31% (7/2 259),乳腺癌患病率占本次普查人群的3.5/10000.结论 对已婚妇女进行乳腺普查有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病变和及时发现治疗乳腺癌病变.

  • 超重或肥胖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

    作者:凌枫;王俊;宋瑞;王林创

    目的 探讨上海某社区中超重或肥胖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和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将222例社区糖尿病患者按体质指数(BMI)分为体重正常组(BMI< 24 kg/m2,n=113)和超重或肥胖组(BMI≥24 kg/m2,n=109);分别以问卷形式调查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状态等相关指标;以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比较各连续变量之间的差异,以x2检验比较各分类变量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人群的性别构成(P =0.620)及年龄(P =0.1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两组之间有差异的变量有腰围(P <0.001)、臀围(P <0.001)、高血压史(P=0.015)及微血管病变史(P=0.022);本组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随着BMI的升高呈增长趋势.结论 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较体重正常患者更容易发生微血管病变,因此在开展糖尿病社区管理中家庭医生在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时应关注患者的体重变化,更好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芩珠凉血方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血热证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

    作者:梁杨丽;李连琨;杨延华

    目的 探讨治疗血热证寻常性银屑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收治的78例血热证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阿维A胶囊口服,1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芩珠凉血方,30 d为1个疗程,两组均观察治疗2个疗程.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银屑病面积严重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89.7% (35/39),对照组有效率79.5%(31/3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出现肝肾功能异常,2例出现皮肤瘙瘁,3例出现耳鸣.结论 中医结合治疗血热证寻常性银屑病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判别分析

    作者:吴皓萌;徐志伟;敖海清;史亚飞

    目的 从计量诊断学的角度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中医证候诊断,建立证候判别函数,为IBS中医证候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518例IBS患者进行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以症状为变量,运用逐步判别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得出7个判别函数,分别是肝郁脾虚证=-6.185 +0.719X1-0.150X2+……-0.185X31-1.869X32;脾肾阳虚证=-12.415+6.788X1+0.221X2+……-0.876X31-0.206X32;脾胃虚弱证=-9.103-0.039X1-1.807X2+……+3.015X31+1.939X32;肝郁气滞证=-8.379-0.563X1+0.793X2+……+1.314X31 +5.954X32;脾胃湿热证=-12.804+5.025X1-1.613X2+……-2.569X31-4.810X32;肠燥津伤证=-14.049+3.563X1-1.006X2……+1.303X31-1.532X32;寒湿困脾证=-10.672+6.145X1+1.308X2+……+1.578X31+0.389X32.回顾性误判概率为8.7%,交叉验证误判率为17.2%.结论 建立的7类函数判别效果好,对IBS的中医证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中药治疗跟痛症18例

    作者:陈智柏

    临床上对跟痛症的治疗有保守、手术等方法,均有一定疗效,但容易复发,甚至迁延难愈.笔者根据中医辨证予中药内服调理及外洗,以补益肝肾、活血通络为基础,兼以祛瘀、祛湿、清热、化痰等治法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跟痛症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54±16)岁,病程(48±23)个月;跟骨有骨刺10例;跟骨前内侧结节局限性压痛4例,跟底压痛范围广泛1例,内踝有压痛1例,伴足跟部内侧痛觉减退1例,有静息痛1例.全部患者经X线摄片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