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及围生儿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闫妙娥;王瑞莲;张华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正规治疗后对妊娠结局及围生儿梅毒感染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74例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门诊和住院病例,进行驱梅母婴阻断治疗并定期进行孕妇及所生婴儿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分析妊娠结局及围生儿梅毒感染情况.结果 共318例梅毒孕妇分娩.梅毒孕妇分娩的婴儿,除4例围生儿死亡外,所生婴儿均未发生先天梅毒,其中共有66例RPR结果显示阳性,但其滴度均低于先天性梅毒的诊断标准.结论 妊娠合并梅毒孕妇在孕早期建册时检测梅毒血清学抗体,在孕早期及孕晚期规范驱梅治疗,可有效防止先天梅毒儿的出生.

  • 膝后主要血管神经束的MRI定位及临床意义

    作者:谢能峰;苏伟;李尚政;郭杰;何肖丞;唐成

    目的 通过MRI了解膝后主要血管神经束(包括腘动脉、腘静脉、胫神经)在膝关节后的空间位置,为临床膝部手术避免发生重要结构副损伤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选择行膝关节MRI检查的患者100例,排除膝后软组织病变及关节腔内大量积液等影响膝后组织的病例,在膝关节面及胫骨选取有代表性的平面,分别测量血管神经束到半月板、胫骨后方皮质及两侧骨皮质的距离,从而划定相对安全的手术区域.结果 膝后重要血管神经束在膝关节后方主要走行偏外侧,离胫骨后皮质很近,其中在关节面下(8.75±2.11)mm有一段长(6.98±1.83)mm的血管神经束离胫骨近,距离为(2.85±1.09)mm.结论 把胫骨平台等分成4个柱,中外侧柱为危险手术区,该柱从膝关节面往下(8.75±2.11)mm,长(6.98±1.83)mm为危险手术区域.

  • 结核分枝杆菌对卡那霉素和氧氟沙星药物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燕梅;钱明;陈涛;李海成;江勇;周琳;钟球

    目的 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对卡那霉素、氧氟沙星药物耐药状况,为耐药结核病疫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比例法对1 699例结核病患者进行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链霉素(S)、卡那霉素(Km)、氧氟沙星(Ofx)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耐Km 36例(2.1%),耐Ofx 62例(3.7%).初治患者耐Km 23例(1.9%),复治患者耐Km 13例(2.7%);初治患者耐Ofx 39例(3.2%),复治患者耐Ofx 23例(4.8%);敏感株无耐Km,耐Ofx 8例(0.6%);耐药株耐Km 36例(12.9%),耐Ofx 54例(19.4%);单耐药:无耐Km,耐Ofx 8例(6.3%);多耐药:耐Km 8例(11.4%),耐Ofx 14例(20%);耐多药:耐Km 28例(33.7%),耐Ofx 40例(48.1%);在耐Km病例中青年组(19~39岁)占25.0%,中年组(40~59岁)占55.6%,老年组(60岁及以上)占19.4%;在耐Ofx病例中青年组占33.9%,中年组占43.5%,老年组占22.6%.结论 Ofx药物耐药率与E耐药率相近,应引起我们的注意;耐药株对Km和Ofx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敏感株,耐多药肺结核Km、Ofx耐药率高于其他耐药类型;耐Km与Ofx的结核病例以青壮年患者发生较多.

  • 女性肛管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与痔的关系

    作者:鲜振宇;张恒;谢尚奎;任东林

    目的 研究绝经前后女性患者肛管性激素受体表达与其痔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接受痔切除术(Miligan- Morgan)患者128例,分为绝经组和未绝经组,每组64例.分别在术前行体格检查并评估其痔病严重程度.切除的标本送病理检查并检测其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然后对两组间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 绝经组与未绝经组ER阳性率分别为 20.3%和56.3%(P<0.01),PR阳性率在两组间分别为 15.6%和50.0%(P<0.01).再根据痔病严重程度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Ⅲ度和Ⅳ度组:Ⅲ度组患者ER阳性率为 30.2%,而Ⅳ度组阳性率为 62.5%(P<0.01),而PR在两组间的阳性率分别为 24.0%和 65.6%(P<0.01).未绝经患者中,痔病为Ⅲ度的ER阳性率为 52.0%,Ⅳ度的ER阳性率71.4%(P=0.195),而PR阳性率在Ⅲ度和Ⅳ度组分别为 46.0%和64.3%(P=0.226).绝经患者中,痔病为Ⅲ度和Ⅳ度的ER阳性率各为17.4%和27.8%(P=0.560),而PR阳性率在两组间为15.2%和16.7%(P=1.000).结论 女性肛管ER及PR水平与患者是否绝经及痔病严重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女性性激素对痔病的发生发展或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 肛管 激素受体 女性
  • 孤立性肺微小结节的诊治分析

    作者:谭棠基;何发;赵意;陈景成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微小结节(直径≤10 mm)的诊断与外科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治疗的32例孤立性肺微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经胸部螺旋CT扫描发现直径≤10 mm的孤立性肺微小结节,全部行手术治疗,但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手术入路、手术方式等有所不同,其中肺叶切除9例,肺楔形切除20例,肺段切除3例.结果 所有患者痊愈出院,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肺癌9例(28.1%),肺转移瘤5例(15.6%),不典型腺瘤样增生1例(3.1%),良性病变17例(53.1%).术后随诊9个月至5年,17例良性病变患者长期存活,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和1例肺转移瘤患者存活5年以上.结论 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能早期发现孤立性肺微小结节(直径≤10 mm),是诊断肺微小结节可靠的检查手段.处理肺微小结节的策略为短期观察后外科干预,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或影像辅助的小切口手术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40例效果观察

    作者:韩雪飞;晏明江;王克蓉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定位与传统解剖定位两种定位方法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上肢手术患者80例,平均分为超声引导定位组与传统解剖定位组,前者在超声仪引导下进行穿刺定位,后者采用传统解剖穿刺定位,两组局麻药均为1%盐酸利多卡因+0.375%盐酸罗哌卡因混合液.记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完成时间及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测定麻醉效果,使用针刺法评价其各分支神经支配区域阻滞完善效果,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与传统解剖定位组相比,超声引导定位组麻醉操作完成时间有所延长,但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效果较好,尺神经阻滞较完全,无麻醉并发症(P<0.05);两组桡神经阻滞较完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解剖定位组刺破血管2例(其中轻度局麻药中毒1例),呼吸困难2例.结论 与传统解剖定位相比,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良好,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更短,对尺神经的阻滞较完全,且并发症少,进而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一种准确、安全、有效的方法.

  • 头晕患者的情绪障碍因素分析

    作者:邓伟华;何方红;邓慧琨

    目的 探讨头晕患者中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发生率,及与器质性疾病的关系,并观察器质性疾病合并情绪障碍或单纯情绪障碍的患者抗焦虑抑郁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84例以头晕为主诉的患者通过详细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神经电生理、耳科检查等进行器质性疾病的诊断,同时由心理科医师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诊断标准作出心理疾病的诊断,对器质性疾病合并情绪障碍或单纯情绪障碍的患者给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或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以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的减分率来评定疗效.结果 单纯器质性疾病者(器质组)31例(36.9%),单纯情绪障碍者(情绪组)14例(16.7%),既有器质性疾病又有情绪障碍者(混合组)39例(46.4%).其中后两组患者经抗焦虑抑郁治疗,2个月后HAMA痊愈者36例(67.9%),显著进步者14例(26.4%),进步者3例(5.7%).HAMD痊愈者37例(69.8%),显著进步者12例(22.6%),进步者4例(7.5%).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及痊愈率分别在情绪组和混合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头晕与情绪障碍之间有密切联系,对慢性头晕患者,应关注其情绪问题,对合并情绪障碍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抗焦虑抑郁治疗可望获得良好疗效.

  • 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在合并肝硬化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志强;卢云锋;陈晓莉

    目的 探讨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法在合并肝硬化肝癌手术中的意义.方法 因肝细胞癌行肝切除的64例患者分为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组31例(A组)和Pringle法第一肝门阻断入肝血流组33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肝切除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肝切除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7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P<0.01).A组术后腹腔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可减轻术后肝功能损伤,操作简便、安全,适合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患者.

  • DSA引导下单纯盘内臭氧溶核术与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作者:韩卫东;钱自亮;靳松;刘纪文;黄爱军

    目的 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盘内臭氧溶核术联合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与单纯盘内臭氧溶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分别选择行单纯盘内臭氧溶核术(A组)及盘内臭氧溶核术联合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B组)各36例,比较VAS评分和两组疗效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无脊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B组治疗后3、7 d 评分高于A组,而180 d时则低于A组(P<0.05).治疗后180 d A组优良率为77.8%,B组优良率为9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盘内臭氧溶核术联合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较单纯盘内臭氧溶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好.

  • 两种消融策略治疗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比较

    作者:高伟栋;张高星;彭宇程;赖浚兴;张学芳;陈基华;林如明;赖兆新

    目的 比较两种导管消融策略治疗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96例,根据消融策略分为两组:Ⅰ组51例为环肺静脉前庭消融(CPVA)和左房线性消融后再电复律,Ⅱ组45例为CPVA后即电复律再行左房线性消融.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情况及随访疗效.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手术总时间、线性消融时间、消融放电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Ⅰ组、Ⅱ组无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的比例分别为70.6%和7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结论 CPVA后即电复律再行左房线性消融的策略与传统的CPVA和左房线性消融后再电复律相比,虽然未减少并发症和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复发率,但是可明显减少消融放电时间、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消融策略.

  • CT灌注成像在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应用

    作者:刘海明;梁辉清;袁国奇;黄锦钊;杨剑;陈肇平

    目的 探讨CT 灌注成像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股骨头CT灌注检查,在工作站计算得到血流量(BF)、血容量(BV)及平均通过时间(MMT)的色阶图,测量感兴趣区参数值,比较患侧及健侧股骨头灌注参数的变化.结果 CT灌注提供的BF、BV及MMT数值及色阶图能对比显示股骨头缺血坏死改变,患侧股骨头BF值明显降低,与健侧股骨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能有效反映股骨头微循环变化,对判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提供很大的帮助.

  • 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与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早期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徐姗;梅金红;韩永良;王珊珊;熊一峰

    目的 探讨DNA定量分析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早期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 020例患者进行DNA定量分析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其中503例检出DNA异倍体和(或)液基细胞学异常者进行宫颈组织学活检,以活检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方法对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结果 液基细胞学的阳性率和DNA异倍体细胞的检出率分别为8.98%和1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倍体异常的细胞数量多时,液基细胞学诊断的阳性例数也增加.以DNA异倍体出现作为活检标准,宫颈病变的敏感度为80.89%,特异度为51.45%;以液基细胞学检查出现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作为活检标准,宫颈病变的敏感度为69.43%,特异度为62.43%.结论 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测可减少漏诊,与薄层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查,适用于宫颈早期病变的筛查.

  •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变化中的意义

    作者:何文飞;唐良秋;万槐斌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PCI)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变化,探讨其能否成为评价此类患者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治疗效果及短期预后的指标.方法 56例急性STEMI并行pPCI的患者,检测其术前血清IMA浓度(IMA1)及pPCI术后40 min血清IMA浓度(IMA2),从而计算出IMA的变化(ΔIMA),根据pPCI术后90 min心电图上ST段回落情况分为ST段完全回落组(ST段回落≥70%)和ST段不完全回落组(ST段回落<70%).结果 与ST段完全回落组31例比较,ST段不完全回落组25例血清ΔIMA的水平显著升高[(0.372±0.054) A.U vs (0.145±0.044) A.U,P<0.001];当ΔIMA=0.233 A.U,对预测STEMI患者行pPCI再灌注治疗后1个月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6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98(95%CI 0.798~0.998,P<0.001).结论 对于STEMI并行pPCI的患者,其再灌注早期血清IMA的变化可能是评价此类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治疗效果的指标,并对此类患者行pPCI再灌注治疗后1个月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剖宫产瘢痕妊娠经阴道手术11例临床分析

    作者:姚慧兰;宋晓波

    目的 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诊断及经阴道手术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11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CSP患者行经阴道子宫下段瘢痕切开妊娠物清除术+子宫瘢痕修补术,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 CSP行经阴道子宫下段瘢痕切开妊娠物清除术+子宫瘢痕修补术,经阴道入路易达到病变部位,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好,修补子宫瘢痕易于对合良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病率低,体表不留瘢痕,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

  • 高频小凸阵探头在无名动脉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张峰;沈嫱;钟锐

    目的 比较高频小凸阵探头与高频线阵探头对无名动脉的检测结果,探讨高频小凸阵探头在无名动脉超声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统计分析患者颈部动脉斑块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62例患者,应用高频小凸阵探头和高频线阵探头观察受检者无名动脉及其他颈部动脉情况并对照分析.结果 高频小凸阵探头和高频线阵探头对无名动脉的显示率分别为91.9%和6.4%,无名动脉斑块好发部位为无名动脉与右锁骨下动脉移行处,其斑块发生率仅次于颈动脉窦部.结论 高频小凸阵探头优于高频线阵探头,能明显提高无名动脉的显示率及斑块诊断能力.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对重症肺炎患儿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韩英;刘涛;耿荣;杨镒宇

    目的 评估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重症肺炎患儿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重症肺炎患儿给予NCPAP治疗后并观察疗效,采用USCOM动态监测治疗前后30 min心功能状态.结果 重症肺炎患儿NCPAP治疗前和治疗30 min后每搏输出量指数分别为(27.000±2.663)mL/m2和(31.583±5.583)mL/m2,心率分别为(174 ±9)次/min和(155±14)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指数分别为(4.701±0.412)L/(min·m2)和(4.862±0.865)L/(min·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NCPAP可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儿的心功能.

  • 晚期卵巢癌CIK 治疗后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夏俊贤;朱美琴;陈敬华;谢家平;刘斌;申维玺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联合维持化疗治疗后晚期卵巢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晚期卵巢癌维持化疗联合CIK患者(CIK+维持化疗组)和20例晚期卵巢癌仅维持化疗患者(单纯维持化疗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变化.结果 CIK+维持化疗组患者CD3+、CD4+、CD3-/CD16+CD56+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单纯维持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细胞低于单纯维持化疗组(P<0.05).结论 CIK治疗能够提高改善晚期卵巢癌维持化疗中患者的免疫功能.

  • 孕妇甲状腺自身免疫紊乱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筛查与干预

    作者:吕伟标;谢健敏;叶佩玑;梁勇前;莫慧芬;邓勇强

    目的 研究妊娠妇女自身甲状腺疾病以及甲状腺功能水平,探索建立科学的筛查监测和预防机制.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对妊娠妇女血清进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TSH)检测,对甲状腺功能异常进行干预.结果 1 000例妊娠妇女中,TPO-Ab 阳性者135例,阳性率为13.5%,TSH异常者79例,异常率为7.9%,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亚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共有57例,占5.7%,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2例,占2.2%,TPO-Ab阳性并且TSH异常的有16例,占1.6%.对TSH<0.18 μIU/mL的5例甲亢孕妇统一用丙基硫氧嘧啶,TSH>2.81 μIU/mL的11例甲减孕妇的治疗用左甲状腺素片进行干预治疗.结论 孕妇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应对孕产妇进行常规血清学TPO-Ab和TSH水平的筛查干预,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 临床研究低体重婴幼儿的体外循环特点和管理策略

    作者:黄国栋;曹凡

    目的 总结体重在5 kg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婴幼儿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体会.方法 881例年龄在11 h至1岁1个月,平均(74.31±57.53)d,体重0.7~5 kg,平均(4.12±0.68)kg的先心病婴幼儿在ECC下行心内直视手术,预充液为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勃脉力A)、红细胞、血浆及甲泼尼龙、碳酸氢钠、甘露醇、硫酸镁、呋塞米、白蛋白、肝素等,ECC中维持灌注流量20~200 mL/(kg·min),平均动脉压25~40 mmHg,心肌保护采用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康斯特保护液(HTK液)25~50 mL/kg,行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结果 ECC时间13~529 min,平均(89.42±57.50) min,升主动脉阻断0~218 min,平均(44.27±27.99) min,ECC过程平稳,术中死亡4例,术后死亡20例,其余患儿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合理的预充,确切的心肌保护,ECC中维持合理的灌注流量,行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是应用于低体重婴幼儿的ECC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 托烷司琼对运动病患者恶心综合征的防治作用

    作者:吴新文;王勇;夏菱;邓庆华;迮浩城;刘思洋;王敏

    目的 探讨托烷司琼对旋转刺激所致的恶心综合征的防治效果,为研究海上环境下术后恶心呕吐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旋椅试验制备运动病临床模型.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n=40):对照组,只旋转,不用药;预防组,先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 mg,10 min 后行旋转刺激;治疗组,先行旋转刺激,旋转结束后即刻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 mg.观测指标包括:生命体征及熵指数,恶心综合征的发生率、开始时间、持续时间,恶心分级及视觉模糊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胃电图检测等.结果 旋转后对照组、预防组、治疗组恶心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87.5%、22.5%和82.5%,预防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持续时间和VAS值分别为(13.64±4.65) min、(2.59±3.07) min、(8.73±4.87)min和(4.86±1.42)分、(1.32±1.25)分、(3.27±1.37)分,预防组<治疗组<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旋转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正常胃慢波百分比显著降低,胃动过速波百分比、主频、主功率及主频不稳定系数均显著增加,预防组仅主频不稳定系数显著增加.对照组、预防组和治疗组正常胃慢波百分比分别为(53.75±10.85)%、(79.38±9.92)%和(65.66±10.25)%,预防组>治疗组>对照组;胃动过速波百分比和主频不稳定系数分别为(31.16±9.24)%、(12.26±8.42)%、(22.79±9.20)%和(32.29±8.77)%、(18.14±7.30)%、(25.45±8.49)%,预防组<治疗组<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托烷司琼可明显减轻旋转刺激所致的恶心综合征,预防性应用效果更好.

  • 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要点

    作者:邹文进;梁海明;王松;黄海

    目的 观察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并归纳其临床要点.方法 收集住院的真菌性角膜溃疡25例.25例患者除了典型的病史及典型临床表现外,均经溃疡面分泌物涂片或培养证实为真菌性角膜溃疡.术中刮除溃疡表面坏死组织,予20 g/L碘酊烧灼溃疡灶10 s,50 mL生理盐水冲洗溃疡灶.根据溃疡位置、大小分离桥状或舌状结膜瓣,缝合固定于溃疡面上.术后氟康唑注射剂0.2 g静脉滴注,1次/d,2 g/L氟康唑眼液点眼1次/h.结果 24例结膜瓣与角膜形成良好愈合,未有溃疡复发,1例术后2周溃疡复发,予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前房消失4例,全部为术前存在较大穿孔者;继发青光眼4例,为术后前房消失所致,后期形成角膜葡萄肿.全部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虹膜前粘连、后粘连、白内障,因结膜瓣遮挡或角膜混浊难以观察.结论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结膜瓣遮盖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脑电频谱边界频率与意识障碍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陈璇;苏绮璇

    目的 观察脑电图的95%频谱边界频率(SEF)与意识障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0例意识障碍患者(观察组),分为嗜睡、昏睡、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5个意识状态,按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进行评分,同时行常规脑电图、95%SEF、中段频率(MF)、频谱总功率(TP)检查.以25例同年龄健康成年受试者(对照组)作为对照,对意识障碍程度与GCS、95%SEF及GCS评分与 SEF 95%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GCS评分与意识障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01);TP、95%SEF与意识障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01,P<0.001),与GCS评分呈正相关(P=0.004,P<0.001);MF与意识水平呈负相关(P<0.005),与GCS评分没有明显相关性(P=0.109).GCS评分与95%SEF直线回归分析显示,直线回归方程为GCS=3.804+0.558×95%SEF(t=7.295,P<0.001,R2=0.748).结论 95%SEF可作为评价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的神经电生理指标.

  • 肾移植与HL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作者:刘伟;李代红

    目的 探讨肾移植与HL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寻找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易感基因.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分型(PCR-SSP)技术对1 816例肾移植患者(患者组)以及1 558例健康正常对照(对照组)进行HLA-A、HLA-B、HLA-DRB1、HLA-DQB1基因分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基因频率以及疾病发生相对危险度(RR)的研究.结果 患者组中共表达出HLA-A抗原19个,HLA-B抗原42个,HLA-DRB1抗原14个,HLA-DQB1抗原7个.其中HLA-A*03、A*23、A*26、A*29、A*66、B*08、B*64、B*72、B*63、B*37、B*41、B*49、B*50、B*53、DRB1*04、DRB1*10、DRB1*11、DRB1*13、DRB1*17、DRB1*18、DQB1*06、DQB1*08基因频率患者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HLA-A*01、A*11、A*69、B*13、B*60、B*46、DRB1*09、DRB1*15、DQB1*09基因频率患者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其中HLA-A*03、A*23、A*26、B*08、B*50、DRB1*04、DRB1*10基因位点RR>1,HLA-A*01、A*11、B*13、B*46、DRB1*15、DQB1*09基因位点RR<1.结论 HLA-A*03、A*23、A*26、B*08、B*50、DRB1*04、DRB1*10、A*01、A*11、B*13、B*46、DRB1*15、DQB1*09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有关.其中HLA-A*03、A*23、A*26、B*08、B*50、DRB1*04、DRB1*10对肾移植患者有遗传易感性,HLA-A*01、A*11、B*13、B*46、DRB1*15、DQB1*09对肾移植患者有保护作用.

  • 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在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作者:伍方红;许得泽;韦继政;刘伟盛;丁拥军;焦英杰;殷红霞;黎文杰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48例腹腔或胸腔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剔除3例不符合病例,序贯抽取确诊重度脓毒血症后第1、2、3、5、7、10天血液标本,检测炎症标志指标PCT、CRP和记录观察指标及血培养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PCT、CRP检测对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结果 第1、2、3天PCT、CRP、APACHE Ⅱ评分在不同预后患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0天PCT、CRP、APACHE Ⅱ评分在不同预后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7天PCT、CRP、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血症患者28 d内预后评估ROC曲线结果显示:AUCPCT=0.693,AUCCRP=0.697,AUCAPACHE Ⅱ评分=0.657.结论 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第7天PCT、CRP水平与病情变化密切相关,联合检测PCT和CRP对重度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24例

    作者:贺辉辉;张鹏远;牛光明;陶胜忠;张少伟;孙所辉

    目的 探讨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24例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行手术治疗,并对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院后随访3个月至5年,8例患者术后完全恢复,12例患者术后下肢肌力明显恢复,4例因血肿压迫时间较长,未及时手术而致术后双下肢瘫痪及大小便失禁仍未恢复.结论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征和MRI提示的病变部位和范围.一旦确诊,尽早手术解除脊髓压迫是病情恢复的关键.

  • 甲型流感病毒高效价抗体血浆人群的分析

    作者:赵志伟;张庆;李彩云;王蒋丽

    目的 分析具备甲型流感病毒高效价抗体血浆的人群,为提高流感流行期间募集血浆的效率和被动免疫治疗的疗效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于承德市中心血站捐献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抗体血浆的样品195份,其中疫苗接种者165人,近期康复者30人,并收集同期正常人群捐献血浆的样品20份,对以上血浆样品应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3组样品的高效价抗体血浆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免疫接种者的高效价抗体血浆阳性率高于近期康复者和正常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几何平均滴度:免疫接种者>近期康复者>正常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接种者中,不同性别间高效价抗体血浆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57,P=0.234);不同年龄组高效价抗体血浆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均为18~27岁>28~37岁>38~48岁,但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21,P=0.063);接种疫苗后不同献血时间的高效价抗体血浆阳性率不同(P=0.024),31~50 d和51~70 d组均高于71~90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50 d和51~70 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近期康复者中,重症患者的高效价抗体血浆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抗体滴度均高于轻症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34).结论 在未来甲型流感流行期间,在重症甲型流感近期康复者和疫苗接种后31~70 d的18~27岁人群中募集抗体血浆,可以提高募集效率和救治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

  • 复发性流产的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孟丽丽;王振花;陈慧;陈立斌;刘梅兰;黄佩贤;张建平

    目的 对复发性流产(RSA)患者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就诊的RSA患者共1 122例,按照既往自然流产次数,将患者分为3组,即自然流产2次者(Ⅰ组)、自然流产3次者(Ⅱ组)及自然流产4次及4次以上者(Ⅲ组).所有患者均按照"生殖免疫专科"规定的项目进行RSA的病因学检查.具体包括:夫妇双方染色体,女性血糖、内分泌、甲状腺功能,免疫相关指标,血液高凝状态,病毒感染(TORCH)、Rh血型、生殖道感染指标及生殖道解剖结构.结果 所有患者均至少存在1种高危因素,Ⅰ组、Ⅱ组、Ⅲ组患者均以存在2种高危因素者居多,分别占34.3%(223例)、34.7%(102例)及33.1%(59例);累计高危因素在3组中的构成比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种免疫异常的发生率非常高,超过70%的患者CD56+CD16+细胞数量异常升高.结论 自然流产次数与高危因素多少无关,同种免疫异常与RSA关系密切.

  • 胶囊内镜对十二指肠主乳头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赵娅敏;刘锦涛;余细球

    目的 通过胶囊内镜对十二指肠主乳头的观察,评价胶囊内镜的局限性及影响胶囊内镜对十二指肠主乳头检出率的因素.方法 在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50例患者的检查过程中,记录胶囊内镜对十二指肠主乳头的观察情况.由同一医生对每例胶囊内镜图片分别采用5帧/s及15帧/s两种速率进行读片,统计两种读片速率观察到主乳头例数,结合其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胶囊内镜对主乳头检出率的因素.结果 不同阅片速度对十二指肠乳头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年龄、所患疾病、内镜通过时间及伴发病间十二指肠乳头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速阅片,仔细观察,可提高十二指肠乳头的检出率,防止漏诊,如何进一步提高胶囊内镜检查的阳性率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 TIP30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作者:黄水传;梁忠锃;张远起;张智;李建文;陈小东

    目的 探讨TIP30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的女性乳腺癌组织49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3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IP30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TIP30蛋白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 TIP30 mRNA及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0.29±0.07 vs 1.08±0.36,34.8% vs 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绝经状态、年龄、HER-2、ER及PR无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TIP30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MVD值呈负相关(r=-0.939,P<0.01;r=-0.751,P<0.01).结论 TIP30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其可能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实现抑癌作用,TIP30有望成为抗乳腺癌血管生成治疗的新靶点.

  •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基因在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作者:谷广伟;聂玉强;杜艳蕾

    目的 通过检测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DCA5)mRNA在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初步探讨CDCA5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3'-甲基-4-二甲氨基偶氮苯诱导雄性F344大鼠肝癌模型,用qRT-PCR分析大鼠肝癌组织、人类肝癌组织和人类肝癌细胞系中CDCA5 mRNA的表达.结果 大鼠肝癌组织CDCA5 mRNA表达量为正常大鼠肝脏的233.94倍(P<0.05).人肝癌细胞系Hep3B和Huh7中CDCA5 mRNA表达量分别为正常肝细胞系HL7702的31.34和14.22倍(P<0.05).85.71%(18/21)人肝癌组织的CDCA5表达量较相应癌旁组织升高,中位倍数为3.53(P<0.05).结论 CDCA5 mRNA在大鼠肝癌组织、人类肝癌组织及细胞系中高表达,初步提示CDCA5可能是肝癌的癌基因.

  • 非诺贝特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宋青青;孙嘉;王娇;陈容平;杨锐;刘锻;张如意;蔡德鸿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为正常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25 mmol/L葡萄糖)、高糖+不同浓度(10、50、100 μmol/L)的非诺贝特组.采用CCK-8法检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率,采用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改变.结果 CCK8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高糖组相比,各浓度非诺贝特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Hoechst33258染色结果显示: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非诺贝特组细胞出现核固缩、核碎裂;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非诺贝特组细胞发生G1/S期阻滞(均P<0.05).结论 非诺贝特能够抑制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调节并促进细胞凋亡.

  • 鞘内注射芬太尼对急性炎性内脏痛大鼠背根神经节Nav1.8表达的影响

    作者:蓝雨雁;张阳;罗超;刘敬臣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芬太尼对急性炎性内脏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8表达的影响.方法 250~300 g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空白对照组(NS组)、单纯乙酸组(AS组)、芬太尼组(F组)、纳洛酮组(NF组),各组大鼠行鞘内置管,置管后第3天NS组大鼠鞘内注射25 μL生理盐水,5 min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AS组大鼠鞘内注射25 μL生理盐水;F组大鼠鞘内注射芬太尼(0.05 mg/mL)25 μL;NF组大鼠鞘内注射纳洛酮(0.4 mg/mL)25 μL后再注射25 μL芬太尼.AS、F、NF组大鼠按照上述方法注射完毕后5 min,腹腔注射0.6%乙酸10 mL/kg.建立急性炎性内脏痛模型.Schmauss标准进行行为学评价,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RG Nav1.8 mRNA、蛋白表达.结果 AS组扭体评分高于F组、NF组(P<0.05);与NS组相比,炎性痛各组Nav1.8 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F组和NF组增多的程度低于AS组,且NF组表达高于F组(P<0.05).结论 芬太尼不仅通过激动脊髓μ受体活性,同时还通过抑制DRG神经元上的Nav1.8通道的表达,对急性炎性内脏痛的大鼠产生镇痛效应.

  • 基础研究硝苯地平对过氧化氢引起的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作者:贾岩岩;陈少锐;徐剑;郭金蕾;刘培庆;蒋建敏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nifedipine)对过氧化氢(H2O2)引起的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用100 μmol/L H2O2刺激,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硝苯地平(10 μmol/L)以及对照药维拉帕米(verapamil,10 μmol/L)对H2O2诱导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维粘连蛋白(FN)的蛋白表达以及信号蛋白MAPK磷酸化的影响;利用fluo-4/AM钙荧光探针法测定硝苯地平对H2O2刺激引起CFs内钙离子浓度([Ca2+]i)变化的影响.结果 (1)硝苯地平能够显著抑制H2O2诱导的CTGF、FN蛋白表达上调以及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1/2 (ERK1/2)、c-Jun N端激酶(JNK)磷酸化,而对p38MAPK磷酸化没有影响,维拉帕米对以上蛋白表达均无抑制作用;(2) 硝苯地平对H2O2刺激引起的CFs中的[Ca2+]i增加没有影响;(3) ERK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10 μmol/L)可抑制H2O2诱导的CTGF、FN的蛋白表达上调.结论 硝苯地平可抑制H2O2刺激引起的CTGF、FN蛋白表达上调,而对[Ca2+]i变化没有影响,其抗纤维化的作用不依赖于经典的钙离子阻断作用,可能与抑制ERK1/2磷酸化有关.

  • Notch1信号通路对丹参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

    作者:黄涛;韩富;张志强;谢海涛;沈有碧;谭齐家;谢才军;伍世表;隋立森;陈捷晗

    目的 研究Notch1信号通路对丹参制剂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 取第3代BMSCs,待细胞增殖到60%~70%融合时进行预诱导,预诱导24 h后,更换含100 mL/L丹参注射液的DMEM/F12培养液进行诱导分化.待细胞培养0、3、5 和7 h,对各组进行形态学观察,RT-PCR和相对定量PCR(qPCR)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巢蛋白(Nestin)及Notch1的mRNA表达.结果 丹参制剂诱导3 h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可见少量突起,诱导培养5 h后细胞突起增多相互交织,呈类神经元细胞分化;诱导7 h后,细胞形态和突起生长情况无明显变化.空白对照组细胞数量有所增加,但细胞形态改变不明显.PCR检测发现,丹参制剂组诱导0、3 和5 h,NSE和Nestin的mRNA表达随诱导时间的增加,表达量逐渐增加(P<0.05);诱导7 h,NSE和Nestin的mRNA表达量与5 h相比有所降低,但降低不明显(P>0.05).丹参制剂组诱导0、3、5 和7 h,Notch1的mRNA表达随诱导时间的增加,表达量逐渐降低(P<0.05);同一诱导时间(3、5 和7 h)Notch1的mRNA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 丹参制剂可以促进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且能够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关键因子Notch1的mRNA表达,提示丹参制剂诱导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可能与Notch1信号通路有关.

  • 人参皂苷Rb1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鼠海马区神经元NeuN表达的影响

    作者:于小琪;向君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b1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鼠海马区神经元NeuN表达的影响,探讨人参皂苷Rb1对AD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用10月龄SAMP8鼠作为实验鼠,对照鼠为SAMR1鼠,等量分至给药组(SAMP8+GSRb1组和SAMR1+GSRb1组)和未给药组(SAMP8组和SAMR1组).给药组腹腔注射2.5 mg/kg人参皂苷Rb1 1次/d,连用4周,未给药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第1周后所有鼠腹腔注射50 mg/kg Brdu 2次/d,连续3周注射后,10%水合氯醛麻醉后灌注取脑,脑组织固定脱水,用冰冻切片机切片后孵育一抗二抗,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扫描,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荧光双标方法观察各组海马区齿状回Brdu/NeuN表达情况.结果 与SAMR1+GSRb1组(0.25±0.10)比较,SAMP8+GSRb1组(0.50±0.10)Brdu/NeuN表达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P=0.005 2);与SAMR1组(0.54±0.08)比较,SAMP8组(0.40±0.08)Brdu/NeuN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P=0.003 6).与SAMP8组比较,SAMP8+GSRb1组Brdu/NeuN表达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P=0.022 4).与SAMR1组比较,SAMR1+GSRb1组Brdu/NeuN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P=0.0001).结论 人参皂苷Rb1可以增加AD模型鼠海马齿状回NeuN表达,证明人参皂苷Rb1可促进神经元NeuN再生,增强神经元抗损伤与凋亡的能力,为AD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乌利亚嗜腐杆菌用于新西兰兔重度烫伤感染的创面护理

    作者:赵淑婷;钟晓旻

    目的 观察乌利亚嗜腐杆菌用于烫伤后严重创面感染的新西兰兔的创面护理.方法 将40只重度烫伤后创面重度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绿脓杆菌(MDRPA)联合感染的新西兰兔模型分为两组,观察组20只创面喷洒乌利亚嗜腐杆菌,对照组20只喷洒不含乌利亚嗜腐杆菌的无菌清水.喷洒完2 h后用荧光显影法、阿利新蓝-刚果红染色法以及细菌培养等3种方法观测MRSA和MDRPA菌株在两组新西兰兔创面的定植情况.结果 观察组20只新西兰兔子烫伤创面干燥清洁,其中有16只创面荧光显影完全没有MRSA和MDRPA定植;阿利新蓝-刚果红染色法和创面培养均显示只有乌利亚噬腐杆菌生长,没有MRSA和MDRPA生长;3只创面有MRSA、MDRPA两种细菌定植,1例创面有MDRPA定植,但细菌数量较少,没有形成成片的细菌生物被膜.对照组20例新西兰兔子烫伤创面潮湿分泌物多,创面均有MRSA和MDRPA两种细菌定植,并且荧光显示细菌数量多;阿利新蓝-刚果红染色法可见细菌生物被膜;创面MRSA和MDRPA两种细菌培养全部阳性.结论 向创面喷洒乌利亚嗜腐杆菌,就能阻止MRSA、MDRPA在新西兰兔烫伤创面中定植,此方法高效、廉价、简单易行.

  • 嘌呤受体P2Y2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内Ca2+浓度的调控

    作者:谢睿;徐靖宇;文国容;庹必光

    目的 探讨嘌呤受体P2Y2在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表达及其对胞内Ca2+浓度的调控作用.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肝细胞系LO2和肝癌细胞系HepG2、Bel-7402中P2Y2 mRNA的表达水平,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2Y受体家族特异性激动剂ATP和阻断剂suramin作用后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 肝癌细胞较正常肝细胞P2Y2 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在ATP刺激后,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内的Ca2+浓度均瞬时大幅度升高,但肝癌细胞比正常肝细胞升高的幅度更大(P<0.05);经阻断剂suramin作用后,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P2Y2 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增强,调节了肝癌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可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血栓栓塞颈内动脉兔脑缺血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作者:李国晖;杨燕;何敬;郑继坤;马丽丹;代孔灵;周嫒捷;尧雪洲

    目的 建立和评价血栓栓塞颈内动脉制备兔脑缺血模型.方法 兔随机分为血栓栓塞组和线栓栓塞组,每组10只.所有动物术前行家兔头颅CT平扫.血栓栓塞组:结扎颈总动脉到颈内动脉路程中的主要分支颈外动脉(保留7~10 mm)和翼腭动脉,从颈外动脉置管取血,退出导管,体外向血液中加入凝固酶,制作自体血栓栓子,再次通过颈外动脉置管导入栓子,形成颈内动脉栓塞,术后1 h行颈内动脉CT血管成像,术后12 h行动物行为学(肌张力)评分,术后24 h行兔颅脑CT平扫,保留影像资料和数据.线栓栓塞组:同样结扎颈外动脉和翼腭动脉,在颈总动脉分叉处,打开颈内动脉,置入长度20 mm 4-0尼龙线异物栓子,同血栓栓塞组一样评估参数.结果 血栓栓塞组和线栓栓塞组比较,术后1 h CTA血栓栓塞组发现3只颈内动脉内有血栓栓子,而线栓栓塞组则未发现明显颈内动脉内栓子形成;术后12 h动物生物学行为评估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家兔颅脑CT检查发现梗死灶深度血栓栓塞组较线栓栓塞组明显增大(P<0.05).术后7 d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血栓栓子颈内动脉栓塞技术可制作稳定动物动脉栓塞模型,梗死范围及位置确切,可为脑缺血再灌注研究及血栓后再通技术和药物的实验提供基础.

  • 松花粉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罗艳红;于沛涛;陈源红

    目的 探讨松花粉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0、20、30、40 μL)、不同作用时间(24、48 h)下松花粉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同时设置调零孔(培养基、MTT、二甲基亚砜)及对照孔(细胞、生理盐水、培养液、MTT、二甲基亚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Bcl-2及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 结果显示,松花粉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40 μL的松花粉明显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法结果显示Bcl-2蛋白含量不下降,而PTEN蛋白表达减少.结论 松花粉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可以诱导其凋亡,其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下调PTEN蛋白有关.

    关键词: 松花粉 HepG2 增殖 凋亡
  •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在肝癌细胞株及组织内的表达

    作者:宋涛;杨雪;郭成;姚英民;杨威;刘青光

    目的 研究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在肝癌细胞株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RT-PCR、Western blot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Bel-7402、SMMC 7721及正常永生化人肝细胞L-02细胞内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取肝癌组织标本,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内STAT3 mRNA转录水平以及STAT3蛋白表达.结果 所检测肝癌细胞株中STAT3的转录水平均高于L-02,HepG2 STAT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L-02;肝癌组织中STAT3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结论 肝癌中存在STAT3的异常表达.

  • 鼓室内注射肺炎链球菌建立大鼠鼓室硬化模型

    作者:黄宏明;吴佩娜;崔勇;葛润梅;张略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鼓室硬化动物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 30只健康的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造模组20只,对照组10只.造模组大鼠的右耳鼓室内注射浓度为1×108 CFU/mL的肺炎链球菌液进行造模,对照组大鼠的右耳不干预作为空白对照.造模后第1、2、4、6、8周在耳科显微镜下观察大鼠的鼓室硬化形成情况.结果 对照组10只大鼠全部存活到造模后第8周,右侧10耳均未发生鼓室硬化.造模组20只大鼠中17只大鼠存活至造模后第8周,其右侧17耳中有13耳发生鼓室硬化.造模组大鼠的鼓室硬化发生率和鼓室硬化程度均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P<0.05).结论 鼓室内注射肺炎链球菌是建立大鼠鼓室硬化模型的有效方法,造模时间对大鼠鼓室硬化模型的形成和发展存在影响.

  • 甲状腺髓样癌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1例

    作者:龙爱梅;黄晓青;胡园园

    患者,男,59 岁,因口干、多饮、多尿、消瘦4年,颜面、四肢水肿4个月于2012年 2月13 日入院.4年前诊断"糖尿病", 近期因血糖控制欠佳,改为胰岛素降糖,4个月前出现水肿、乏力、腰痛伴皮肤瘀斑,大便次数增多,4次/d.近4年身材变矮约10 cm.16年前曾行右侧甲状腺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s,MTC),现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100 μg,1次/d替代治疗.15年前行左侧颈部淋巴结清除术,14年前行胸部淋巴结清除术;2年前发现高血压,血压高达26/15 kPa.入院体格检查:血压23/15 kPa,体质指数23.7 kg/m2,颜面及颈部潮红,颈项部可见脂肪垫,皮肤散在出血点、瘀斑,左锁骨上窝可扪及一大小约1.5 cm×1.5 cm肿大淋巴结,腰椎体部压痛,四肢凹陷性水肿.

  • 血凝块堵塞气管导管致心跳骤停1例

    作者:王志;汤卫兵

    患者,男,53岁,因咽部异物感伴疼痛半年于2012年9月7日收入本院耳鼻喉科.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0℃,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 mmHg.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情况:咽部黏膜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轻度充血,悬雍垂无充血水肿,左侧咽峡部及舌根见息肉样肿物生长,表面粗糙不平,质软,边界清楚,无触痛.入院后完善术前常规检验及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胸片回报正常,于2012年9月14日在全麻下行双侧扁桃体及咽部肿物切除术.

  • 中期妊娠胎盘植入子宫切口瘢痕1例

    作者:刘丽萍;黄河玲;贾艳君

    患者,女,32岁,既往体健,孕2产1,2010年剖宫产1次,因中期妊娠引产术后阴道出血2 d于2012年3月5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3/28 d,末次月经:2011年11月14日,正常行经.停经30余天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于当地诊所查超声提示宫内早孕,自行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后阴道有少量出血1次,似见烂肉样组织排出,再次于当地诊所查超声示:宫内未见孕囊.

  • 大肠黑变病合并肾衰竭代偿期1例

    作者:杨树海

    患者,女,70岁,因便秘1年,腹痛3个月,加重1周于2012年4月17日入院.入院前1年,患者大便干燥,难解,2~3次/周,一直服用三黄片、番泻叶、麻仁软胶囊有好转.入院前3个月,患者出现上腹隐痛不适,恶心、反酸、嗳气、呃逆,腹胀、纳差,在院外给予制酸,保护胃黏膜等治疗,反酸、嗳气减轻,但腹痛无明显缓解,大便仍干燥难解,情绪波动大,于入院前1周加重,门诊以"便秘,腹痛待查"收入院.既往史:2年前出现焦虑、睡眠障碍.入院前2个月曾在院外检查肾功能:Scr 153 μmol/L,BUN 8.1 mmol/L.

  • 血液灌流治疗复方妥英麻黄碱中毒1例

    作者:更藏尖措;王书鹏

    患者,男,65岁,主因阵发性眩晕40 d,加重伴间断意识障碍30 d于2012年8月20日入院.40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眩晕,视物旋转,症状进行性加重,并伴有恶心呕吐.近1个月来出现意识丧失1次,表现为双目紧闭,不省人事,持续时间约15 min,意识模糊4次,表现为认知障碍,言语糊涂,每次持续时间30~60 min.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现仍间断发作,服用沙美特罗卡松粉吸入剂及茶碱片控制哮喘,9个月前自行将茶碱片改为复方妥英麻黄碱片,2片/次,3次/d,3个月前自行加量至4片/次,3次/d.

  • 地佐辛复合氯普鲁卡因区域神经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作者:唐万英;覃兆军;陈春;侯俊;皮名芳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1.5%氯普鲁卡因液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单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ASA Ⅱ~Ⅲ级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A组单用1.5%氯普鲁卡因液;B组采用0.1 mg/kg地佐辛与1.5%氯普鲁卡因混合液;均进行单侧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麻醉效果、术中局麻药使用总量、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术中及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效果优秀率、镇痛持续时间均高于A组(P<0.05),术中局麻药使用总量低于A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1.5%氯普鲁卡因液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手术.

  • 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

    作者:周芳珍;阮晓晶;黄尚岗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疗效、安全性及其对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方法 将64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和对照组(单用齐拉西酮)各32例,疗程均为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疗效、不良反应和测定心电图、血清催乳素(PRL)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第2、4、6周末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明显下降和PANSS总分减分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各个时点的CGI-SI评分下降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56.25%,对照组显效率为3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各个时点两组TESS总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第6周末心电图的QT、QTc间期及PR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效果优于单用齐拉西酮,两种药物合用未见加重QT、QTc间期延长及PRL增高现象.不良反应轻微,患者的耐受性较好.

  • 右美托咪定对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

    作者:彭菊香;杨承祥;张亚军;何万友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唇腭裂修复术的婴幼儿80例,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40):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手术开始前10 min,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稀释至20 mL),C组静脉泵注等容积小儿糖盐水(输注时间10 min).记录入室时(T0)、手术结束时(T1)、拔管前即刻(T2)、拔管后5 min(T3),15 min(T4),30 min(T5),60 min(T6)时的MAP和HR.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率、T4、T5、T6时的疼痛行为评分及Ramsey镇静评分,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术后需用舒芬太尼的例数、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在T2、T3、T4时的MAP降低,T2~T5时的HR减慢,在T4、T5时的疼痛评分降低,镇静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一例过度镇静;D组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及术后需用舒芬太尼的例数减少;拔管后D组躁动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无一例呼吸抑制,两组均无恶心呕吐发生.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安全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麻醉,且可提高麻醉恢复质量.

  • 香菇多糖联合吉西他滨及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

    作者:李俊杰;宋维舒;王顺官

    目的 观察香菇多糖联合吉西他滨及顺铂化疗方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G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GP方案化疗基础上加用香菇多糖注射液静脉滴注,2个化疗周期后,评定疗效、不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6.7%和5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29,P=0.827);观察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香菇多糖联合GP化疗方案可明显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Ommaya管置入并32P内放疗治疗囊性脑肿瘤31例

    作者:徐伟光;钟德泉;殷利明;赵展;王文涛

    目前,普通外放疗对囊性肿瘤效果不佳.2003年7月至2010年7月我科对31例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行开颅手术治疗的囊性脑肿瘤患者行Ommaya管置入反复抽吸囊液,配合32P囊内放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1例,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35~76岁,平均(51.7±10.6)岁.患者入院前均行CT或MRI检查确定为囊性脑肿瘤.均有颅内压增高或脑局部损害的定位体征,其中有偏瘫或轻偏瘫19例,肢体感觉异常14例,精神差、食欲下降10例, 不同程度语言障碍6例、癫痫发作4例.

  • 32P磷酸铬胶体局部注射治疗跖底筋膜炎18例

    作者:李益中;陈玉梅;王育敏

    跖底筋膜炎是骨科临床常见病,患者主诉足跟疼痛,行走和站立时疼痛加重.我院骨科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采用32P磷酸铬胶体局部注射的方法治疗经理疗等多种非手术治疗、糖皮质激素多次局部注射治疗仍反复发作的跖底筋膜炎患者1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8例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34~61岁,病程6~13个月,职业需长时间站立工作者8例,检查扁平足患者3例.X线片示6例患者有跟骨骨刺.病例入选标准:(1)理疗、糖皮质激素注射等多次治疗反复发作患者,病史达5个月以上;(2)除外足跟垫综合征、足跟骨疲劳骨折、Sever骨骺炎、Reiter综合征、老年骨质疏松症等.

  • 自我管理策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丽蓉;崔妙玲;赵琳

    目的 探讨实施自我管理策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4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分别在自我管理干预前,干预后4、12、2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项目实施前在肺康复训练、用药情况、合理饮食、疾病急性加重时的处理、控烟戒烟、疾病复发率、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健康宣教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内不同时段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12周和24周分别与对照组相应的SGR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干预组初始4周的SGR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连续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COPD患者配合治疗、坚持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40例的护理

    作者:王霞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4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密切监测和控制血糖,合理应用利尿剂,加强饮食指导及营养支持,注意低血糖反应的护理和运动指导.结果 39例患者症状好转出院,1例死亡,病死率为2.5%.结论 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同时,做好糖尿病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患者病死率较低.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魏梅;陈焕娣;谭静;谢海燕;何花;邓志莲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8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护理分组观察.干预组出院后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出院后只进行常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心理状况,自尊量表(SES)评价自尊水平.结果 经过1年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组血糖为(7.62±2.31)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5.60±1.62)%,对照组血糖则为(10.36±3.16)mmol/L,HBA1C为(7.73±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患者SAS、SDS、SES进行调查,干预组的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出院后对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优质护理服务在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围化疗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马红彩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围化疗期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进行化疗的恶性实体肿瘤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同病例患儿围化疗期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患儿化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的满意度100%,住院费用减少,遵医行为明显改善.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增强健康教育在患儿围化疗期的效果.

  • 1,6-二磷酸果糖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张海涛;郭雅;曹成明;臧林泉

    1,6-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diphosphate, FDP) 是细胞内天然存在的一种化合物,是细胞在糖酵解途径中产生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在细胞中通过调节糖代谢中若干酶的活性产生药理作用.在现代临床药物治疗中,1,6-二磷酸果糖常以各种盐类的形式被应用(例如1,6-二磷酸果糖钠、镁、钙等),这样既可增强机体对1,6-二磷酸果糖的吸收性,同时附加的金属离子又为本药物引入了新的功效.目前,1,6-二磷酸果糖主要用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急性脑梗死、慢性重症肝炎、肺炎等多种代谢性疾病[1-2],还可用于癫痫的治疗[3].然而有关肿瘤方面1,6-二磷酸果糖的研究很少,本文对近年来其在肿瘤方面的应用综述如下.

  • 鸦胆子油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谭建福;周军;赵云

    鸦胆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果实,其又名雅旦子、鸭蛋子、老鸦胆,性味苦,寒,有小毒.归:肝经、大肠经.具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的功能[1-3],主产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鸦胆子油是从鸦胆子果实中所提取的脂肪油,其主要成分:三油酸甘油酯以及其他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油酸、硬脂酸等.有杀灭肿瘤细胞、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能增强其他抗肿瘤药物的活性,协同抗肿瘤,还能增强细胞、体液免疫,促进骨髓干细胞的造血功能,不良反应小,应用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就其临床应用及研究综述如下.

  • 后腹腔镜技术在胰腺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季超超;杨明;刘兴国

    近年来,随着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娴熟应用,后腹腔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腔镜器械不断改进和完善,后腹腔镜技术已在胰腺外科中开展并成功应用,如急性胰腺炎经后腹腔镜感染坏死组织清除和置管引流术等,且适用范围逐渐扩大,包括后腹腔镜胰腺肿瘤的剜除术和胰体尾切除术等.目前已在一些医院开展,并已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后腹腔镜胰腺手术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如入路直接、操作简便、对腹腔脏器干扰轻、并发症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另外,对于有腹部手术史患者,后腹腔镜入路更是佳选择.本文就后腹腔镜技术在胰腺外科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 整合素/黏着斑激酶信号通路及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与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关系

    作者:沈旭;胡青婷;宋兴福

    肝损伤-炎症-修复导致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活化,分泌大量的胶原蛋白,引起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合成与降解失调,是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形成的关键.整合素(integrin)/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信号通路可以通过多条途径促进HSC的活化,加重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纤维化进程.本文就整合素/FAK信号通路促进HSC的活化及其与TGF-β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 产后肛肠功能障碍诊断及康复治疗进展

    作者:陈秋菊;苏园园;韩燕华

    肛肠功能障碍主要是指由结构性异常(肛门括约肌断裂引起的肛门失禁或直肠脱垂)或功能性异常(如便秘或肠易激综合征)或者由两者共同引起的结直肠疾病[1].除了极少数人是先天性盆底缺陷,大多数是由于骨盆底部支持结构受损以及肛门内、外括约肌(Ⅲ度和Ⅳ度会阴撕裂常见)的解剖结构的改变,从而肛门括约肌对排便控便能力的降低所致,而妊娠和分娩是重要的诱因之一,常见的还有肥胖、老年等因素.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目前大多数研究报道的是各种手术治疗方法,对于非手术治疗报道较少,应用盆底康复技术治疗肛肠功能障碍的文献罕见.本文拟对肛肠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乳腺癌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作者:艾婷;周军;陈爱军

    乳腺癌是导致妇女死亡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比例占所有妇女癌症的17%,死亡率居女性各类恶性肿瘤的首位[1].在美国,每3例诊断为恶性肿瘤的女性患者中就有一例是乳腺癌[2].而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且趋于年轻化.手术、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常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仍有25%~30%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在随访10~15年之后发生远处转移[3].侵袭和转移是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而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是导致肿瘤浸润和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20世纪70年代FOLKMAN[4]提出,实体性肿瘤的生长、转移都依赖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这一观点已经被大量实验结果所证实.因此以肿瘤新生血管为靶点的生物治疗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对乳腺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载体材料在骨缺损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欧阳毅;于博;于博

    1965年,URIST[1]发现了一种能够诱导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并终分化成骨的蛋白,将其命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genetic protein,BMP).同时,BMP对其他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也有同样的诱导作用.因此,它被成功应用在骨组织再生和修复上.目前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已获得20余种BMP,其中应用多的为BMP-2和BMP-7.许多实验表明BMP-2是稳定的局部诱导骨形成的生长因子,其高效诱导成骨活性已经被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2-3].然而直接单独应用BMP-2修复骨缺损的效果并不理想,必须有合适的载体释放系统控制BMP-2的释放速度,才能有效地诱导骨的形成.目前用于BMP-2的载体材料有很多种,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有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无机材料以及各种复合材料.本文对BMP-2的载体材料在骨缺损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调查研究哮喘儿童社会生活因素与免疫学因素现况调查

    作者:周淼;谭建新

    目的 调查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相关的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免疫学因素,以便指导哮喘临床防治.方法 对124例儿科门诊诊治的哮喘患儿进行问卷调查、采血及随访观察.对不同严重程度下的性别、年龄、出生喂养情况、饮食习惯、居住环境、个人过敏史、家族过敏史及诱因等定性资料之间进行检验.对总IgE(TIgE)、25-羟维生素D3(25-(OH)D3)与嗜酸性粒细胞(EOS)定性资料之间进行秩和检验.对免疫学之间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并用Z检验对等级相关系数进行检验.结果 男女比例为2.32:1,就诊中位年龄6(4,9)岁,病程为24(9,48)个月.其中个人过敏史与哮喘严重程度相关.血清[TIgE]中位数为314 IU/mL,血清EOS中位数为0.5×109·L-1,血清25-(OH)D3中位数为26.80 ng/mL.TIgE与EOS、病程、年龄呈正相关,25-(OH)D3仅与母乳喂养时间有正相关.结论 湛江地区儿童哮喘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哮喘儿童的TIgE及EOS明显升高,而维生素D不足,但维生素D水平不能反映哮喘的严重程度,有个人过敏史哮喘严重程度更明显.

  • 十全大补汤辅助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夏艳;邵少英;管崟;王宏星

    目的 观察十全大补汤配合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筛选要求的6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第2天始给予等热量、等氮肠内营养支持10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2~10 d经鼻饲管给予中药十全大补汤.术前1 d,术后第1、10天分别检测两组IgA、IgG、IgM、CD3+、CD4+和CD4+/CD8+等免疫指标及上臂围(AM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除AMC、TSF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营养及免疫项指标术后第1天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观察组各项免疫及营养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十全大补汤辅助肠内营养能进一步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 吴茱萸热敷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外科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郑燕生;罗立杰;王伟;万进;陈志强

    目的 探讨吴茱萸热敷及快速康复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外科中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外科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154例,随机分为4组:吴茱萸+快速康复组、快速康复组、传统方法康复组、吴茱萸+传统方法康复组,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在术后胃动素水平、血管活性肠肽水平、主观的胃肠功能恢复评价3个方面,吴茱萸+快速康复组与快速康复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吴茱萸热敷在传统方法康复治疗措施中,可起到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而在快速康复治疗中未能体现出明显效果;快速康复在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体现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康复治疗.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