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逼尿肌活动低下与膀胱出口梗阻的尿动力学诊断列线图的构建

    作者:王斌;姜少军;汤平;韦兴华;杨文俊;伍穗珊;谢克基

    目的:构建能综合评价膀胱出口梗阻情况及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尿动力学诊断列线图,以期区分逼尿肌活动低下(DU)、膀胱出口梗阻(BOO)及DU合并BOO,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在行压力-流率测定( PFS)的男性下尿路症状( LUTS)患者。通过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寻找研究人群PFS参数的分布规律及差异,并构建诊断列线图。列线图制作由MATLAB软件完成,统计分析使用SPSS软件。结果1278例患者纳入统计。根据数学模型将患者分组比较:<10%分位数组与10%~25%分位数组患者大部分PFS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分位数组与25%~50%分位数组患者大部分PFS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膀胱剩余尿量(86.4 mL vs.61.4 mL)、膀胱测压容量(275.9 mL vs.241.9 mL)、膀胱排空率(40.3% vs.75.4%)可能与DU相关。故以25%分位数为界限区分DU,从而得到诊断列线图。结论基于临床尿动力学数据构建的评价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列线图,有助于区分诊断DU、BOO及DU合并BOO的男性LUTS患者,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神经刺激仪引导的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下肢手术的应用

    作者:胡敬锋;朱剑斌;姜闽英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仪引导的腰丛以及坐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在下肢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需要进行下肢手术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腰丛以及坐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比较麻醉后血压、心率、麻醉效果、阻滞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术中血压和心率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情况,与对照组相似;观察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和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与对照组相似,但维持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麻醉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老年下肢手术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的腰丛以及坐骨神经阻滞效果好于硬膜外麻醉。

  • 小儿肺炎合并胃食管反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林道炯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与胃食管反流( GER )的关系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肺炎患儿128例,同时收集体检科同时期前来体检的儿童100例作为对照,对其进行24 h食管pH监测,分析肺炎与GER的关系,同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肺炎组患儿的GER阳性发生率为57.03%,而对照组仅为18.00%,肺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肺炎合并GER阳性的发生率为78.79%,轻型为44.21%,肺炎病情越严重合并GER阳性的发生率越高( P<0.05);年龄<6个月、6个月至1岁及~3岁的GER阳性发生率分别为77.42%、57.35%和34.48%,年龄越小肺炎合并GER阳性发生率越大( P<0.05)。结论小儿肺炎合并GER的发生率较高,且肺炎病情越严重、患儿年龄越小,GER发生越多,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需提高对GER的应对。

  • 弥漫性食管痉挛84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叶青;王珍香;王赛;周红宇;周国华

    目的:探讨弥漫性食管痉挛( DES )的临床表现及食管测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84例DES患者( DES组)及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RE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胃镜、钡餐及食管测压结果。结果(1)临床表现:DES组以胸痛和吞咽困难为主,RE组以胸痛、反酸、烧心为主,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胃镜检查:胃镜检查诊断DES、RE的阳性率分别为29.7%、5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钡餐检查:食管钡餐在诊断DES、RE的阳性率分别为28.5%、7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4)食管测压:DES组在食管测压检测中食管体部出现同步收缩波、多发重复收缩波占73.8%,湿咽成功率为62.36%。 RE组食管体部近端和远端压力、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括约长度均低于正常值,多发重复收缩波占20.0%,湿咽成功率84.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DES临床表现以胸痛和吞咽困难为主,且与病变部位相一致,以食管中上段为主;而反流性食管炎病变以食管中下段为主。食管测压是诊断DES较为准确的方法,较胃镜和钡餐更准确,有助于提高DES诊断,做到早期诊断,以减少误诊。

  • 循环肿瘤细胞在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中的检出率及特征分析

    作者:吕海通;施宇梅;安胜利;张国淳;任重阳;温灵珠;廖宁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 CTCs )在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与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T2~4 N0~3 M0可手术乳腺癌患者126例。抽取入组患者7.5 mL外周血,使用CellSearch系统检测CTCs。分析CTCs与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126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检测到CTCs,检出率为7.1%。 CTCs阳性组的Ki67为(51±20)%,CTCs阴性组的Ki67为(33±23)%( P=0.04)。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检出CTCs与患者年龄、月经状态、肿块大小、淋巴结状态、AJCC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学分级、ER、PR、HER2状态以及分子分型无关。结论7.1%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检测到CTCs,CTCs与Ki67相关。

  • 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段瑞;李永生

    目的:探讨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例需要拔除阻生智齿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拔牙,观察组则应用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进行微创拔牙,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拔牙窝完整率、断根率、术后面部肿胀率及拔牙依从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牙窝完整率及拔牙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断根率和术后面部肿胀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的微创拔牙技术能够减少术中牙周组织的损伤,控制术后面部肿胀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拔牙依从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髂腰肌囊扩张影像学表现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胡卫东;张卫红;王秀荣;朱记超;谢尚煌;鄂占森

    目的:研究髂腰肌囊扩张影像学特点并分析相关因素对其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关节镜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髂腰肌囊扩张患者(扩张组)临床资料及CT、MR图像,同时选取60例无髂腰肌囊扩张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Mann-Whitney U和Wilcoxon W检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单双侧、是否合并其他髋关节病变等因素对该病的影响。结果扩张组与对照组分为男33例(55.0%)、36例(60.0%),女27例(45.0%)、24例(40.0%);扩张组年龄16~66岁,平均(41.6±5.7)岁,其中<18岁4例(6.7%),≥18岁56例(93.3%),对照组年龄16~64岁,平均(42.6±6.2)岁,其中<18岁6例(10.0%),≥18岁54例(90.0%)。扩张组、对照组分为单侧48例(80.0%)、50例(83.3%),双侧12例(20.0%)、10例(16.7%)。扩张组合并有股骨头坏死28例(46.7%),骨性关节炎26例(43.3%),正常者6例(10%),对照组合并髋关节病变50例(83.3%),正常者10例(16.7%)。两组年龄、单双侧、是否合并其他髋关节病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T、MR图像特点:扩张的髂腰肌囊呈囊性低密度,MR呈长T1、长T2水样信号,脂肪抑制像呈高信号,边缘多光滑锐利,呈水滴样或卵圆形改变,其后缘为关节囊,内侧缘为股动静脉。结论髂腰肌囊扩张无明显性别差别,常见18岁以上成年人,大多数为单侧发生,常合并有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等髋关节疾病,CT、MR为其首选的检查手段,可对该病作出明确诊断。

  •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1 rs9402571和rs72550326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作者:何淑贞;蒲育栋;曹金如;周丽霞;陈寿云;邓汉钊;周玉玲

    目的:探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1( SGK1) rs9402571和rs72550326与复发性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40例自然流产患者(自然流产组)及24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复发性流产组)抗凝血,另收集同期40例人工流产患者为对照组,利用3730XL 测序仪测序研究 SGK1 rs9402571和rs72550326基因多态性。结果 SGK1-rs9402571基因型:对照组为GT和TT,而自然流产组和复发性流产组均以GT为主,其次是TT和GG。3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GK1-rs72550326基因型:对照组为CC和CG,而自然流产组以CC为主,其次是CG,复发性流产组以CC为主,其次是GG。3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K1 rs9402571可能与复发性流产有关。

  • TACE、IMRT、HIFU 联合 DC -CIK 治疗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作者:许涛;景红霞;李林均;张军;余建云;程雄飞;焦娇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调强放疗(IMRT)、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树突状细胞( 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 DC-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5例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行TACE治疗,序贯IMRT联合HIFU同步治疗,后行DC-CIK免疫治疗。 IMRT采用6 MV X射线调强放射治疗,总剂量36~64 Gy/4~7周。于放疗第1天开始行HIFU,5次/周,连用4~7周。结果 CD3+CD4+T淋巴细胞、CD56+NK细胞比例及CD4/CD8细胞比率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近期疗效评价: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22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为34.3%;AFP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全组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4%、62.7%,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2个月;全组1、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5.7%、31.7%,全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0个月。所有患者均可以评价不良反应:恶心呕吐Ⅰ级15例、Ⅱ级10例、Ⅲ级8例;骨髓抑制Ⅰ级18例、Ⅱ级5例;急性放射性肝损伤Ⅰ级7例、Ⅱ级3例;急性放射性胃肠道损伤Ⅰ级12例、Ⅱ级2例;未见急性放射性肾损伤。结论对于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IMRT、HIFU及DC-CIK联合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高原地区骨折愈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杜国聪;秦君良;阿多;李启中;蒙更耀

    目的:对比高原地区与沿海地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探讨高原地区特殊地理气候环境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原地区(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海拔3000米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n=30)作为研究对象(高原组),以沿海地区(广东省肇庆市,海拔110米)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n=30)作为对照(沿海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将60例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作为骨折愈合标准时间,从而将60例患者分为愈合时间正常组和愈合时间延长组,对可能影响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术前并发症、术后负重活动时间、三酰甘油、血液黏稠度、氧分压、大气压、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筛选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并分析影响骨折愈合的危险因素。结果高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沿海组( P<0.00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骨折Evans分型、骨质疏松程度、负重活动时间、血液黏稠度水平、氧分压、大气压、温度、湿度是影响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的因素(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负重活动时间、氧分压、大气压、温度是影响骨折愈合的主要因素( P<0.05)。结论与沿海地区骨折患者比较,高原地区骨折患者的愈合除了受到年龄、负重活动时间等影响外,高原地区氧分压低导致的缺氧、大气压低、寒冷等特殊地理气候环境也是造成骨折愈合时间延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脑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

    作者:裴向东;周志东;蔡俊赢;孙静;徐国海

    目的:观察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脑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脑微血管减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组)与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25例,S组于右侧星状神经节部位注射0.5%利多卡因,N组于同样部位注射生理盐水,之后进行全身麻醉。分别于星状神经节阻滞前(T0)、关腹时(T1)和麻醉复苏后24 h(T2)定量测定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以及术后第1天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白细胞计数及升高的例数(标准为>10×109· L-1)。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IL-8、IL-10及TNF-α表达均增加(P<0.01),而TNF-α/IL-10比值降低(P<0.01);与N组相比,S组患者在T1、T2时间点IL-8、TNF-α的增加幅度更低( P<0.01), IL-10增加更明显( P<0.01),且TNF-α/IL-10比值降低更明显( P<0.01),术后第1天PCT水平S组明显低于N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促进抗炎因子分泌,从而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炎性反应。

  • hs -CRP、cystatin C、NT -proBNP 在慢性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作者:解娜;刘景委;尚花娣;胡春阳;王建发;殷国田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简称胱抑素C,cystatin C)、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关系,总结三者在慢性心衰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119例,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Ⅱ组( n=49)、NYHAⅢ组(n=47)和NYHAⅣ组(n=23),其中109例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各房室腔内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并根据LVEF分为LVEF<50%组(n=61)和LVEF≥50%组(n=58)。选取心内科无慢性心衰症状的同期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n=20)。测定血浆hs-CRP、cystatin C、NT-proBNP 水平。结果NYHAⅢ、NYHAⅣ组hs-CRP、cystatin C、lgNT-proBNP水平较NYHA Ⅱ组明显升高( P<0.01), NYHA Ⅲ、NYHAⅣ组LVEF明显低于NYHAⅡ组(P<0.01)。 LVEF<50%组hs-CRP、cystatin C、lgNT-proBNP明显高于LVEF≥50%组和对照组(P<0.01)。 cystatin C、hs-CRP、lgNT-proBNP均与LVEF呈负相关(r=-0.28、-0.22、-0.48,P<0.05)。 LVEF≥50%组hs-CRP、lgNT-proBNP明显高于对照组,但cystatin C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ystatin C、hs-CRP 均与lgNT-proBNP呈正相关(r=0.407、0.283,P<0.01),hs-CRP与cystatin C 呈正相关(r=0.261,P<0.01)。结论慢性心衰随着NYHA 分级增高和LVEF降低,血浆hs-CRP、cystatin C、lgNT-proBNP值升高,三者结合更有利于评价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

  • 狼疮肾炎患者血清晚期蛋白氧化产物水平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

    作者:陈进忠;潘健怡;张炜;窦献蕊;胡海棠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标志物晚期蛋白氧化产物( AOPP)在狼疮肾炎( LN)患者血清水平变化及其与LN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LN患者29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为eGFR≥60 mL/(min·1.73 m2)组16例、eGFR<60 mL/( min·1.73 m2)组13例。同期选择性别、年龄、体重匹配的健康对照者21例(对照组),测定各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白蛋白(ALB)、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补体C3、C4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24hUPQ)、eGFR;ELISA法测定各组患者的AOPP、丙二醛( MDA)、抗dsDNA抗体;运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表对LN患者的疾病活动性进行评分。结果 LN组患者CRP、ESR、24hUPQ、抗dsDNA抗体、AOPP、MDA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C4、eGFR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患者eGFR<60组ESR、MDA较eGFR≥60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AOPP、抗dsDNA抗体、SLEDAI积分、24hUPQ均较eGFR≥60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OPP与MDA呈显著正相关(r=0.942,P<0.05),与抗dsDNA抗体呈显著正相关(r=0.982,P<0.05),与SLEDAI积分呈正相关(r=0.653,P<0.05),与eGFR呈负相关(r=-0.298,P<0.05)。结论 LN患者血清AOPP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肾功能损害而进一步升高,可作为一种评估LN氧化应激状态的指标。 AOPP与LN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 IVF-ET患者 IGFBP-3和 IGF-1水平与卵泡发育、卵巢内分泌、胚胎质量及妊娠之间的关系

    作者:吕芳;张保合;陈智英

    目的:研究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血清、卵泡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卵泡发育、卵巢内分泌、激素反应类型、胚胎质量、妊娠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96例患者卵泡早期、卵泡中期和取卵日血清中IGF-1、IGFBP-3水平及取卵日卵泡液中IGF-1、IGFBP-3水平,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上述标本中的雌二醇和孕酮水平。结果在超促排卵周期中,血清中的IGF-1水平随着卵泡的逐渐发育成熟而逐渐升高,但血清IGFBP-3水平则随着卵泡发育进程而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取卵日血清中IGF-1、IGFBP-3水平显著高于中卵泡液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P<0.05,P<0.001);取卵日血清和卵泡液IGF-1、IGFBP-3水平与各自的雌二醇水平呈正相关,与孕酮水平无相关性。随着获卵数的增加,卵泡液中IGF-1水平显著升高( P<0.05);而卵泡液IGFBP-3水平则随着获卵数的增加显著降低( P<0.05)。高质量胚胎比≥0.5者的卵泡液IGF-1浓度较<0.5者显著升高(P<0.05),而高质量胚胎比≥0.5者的IGFBP-3浓度较高质量胚胎比<0.5者显著降低(P<0.01)。妊娠者卵泡液IGF-1水平显著高于未妊娠者(P<0.01),而妊娠者IGFBP-3水平显著低于未妊娠者(P<0.05)。结论在超促排卵周期中,IGF-1和IGFBP-3参与调节卵泡发育并影响胚胎质量。 IGF-1和IGFBP-3的浓度可以作为IVF结局的预测指标。

  •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 IMP3和 CD44 v6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蒋欣;张亚军;江月;程明达

    目的:探讨IMP3和CD44v6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3例CSCC组织和3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IMP3和CD44v6蛋白表达。结果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IMP3和CD44v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0和23.3%;CSCC组织中IMP3和CD44v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84.9%和7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例CSCC淋巴结转移组中IMP3、CD44v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0%;43例CSCC 无淋巴结转移组中IMP3、CD44v6的阳性率为74.4%和60.5%。 IMP3、CD44v6蛋白表达与CSCC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均无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MP3与CD44v6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 =0.234,P<0.05)。结论 IMP3、CD44v6蛋白的表达可能参与CS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IMP3、CD44v6蛋白均可作为预测CSCC侵袭、转移的潜在及临床预后的指标。

  • 两种麻醉方式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柯纬祺;王玉婷;郭绪铿;纪璇;程明华

    目的:比较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及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行股骨头置换术患者81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神经阻滞组,29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腰硬组,5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阻滞前后血流动力学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改变及麻醉操作前后的疼痛评分,记录术中血管活性药、镇痛药用量、术中出血量、补液量等。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腰硬组患者术中麻黄碱用量及补液量均多于神经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前均存在严重疼痛,麻醉后腰硬组疼痛评分低于神经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神经阻滞组患者术中镇痛药用量大于腰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均可用于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有利于维持患者的生理状态,而腰硬联合麻醉效果确切,起效迅速,临床麻醉应充分考虑利弊选择麻醉方式。

  • 脱氧胆酸对人胃癌 BGC -823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吴二斌;杨海波;鲁亚芳;付丽;周恩旭;赵亚影;高慧茹;任元静;赵安芳

    目的:研究脱氧胆酸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MTT法、HE染色、Giemsa 染色、Hoechst33258荧光染色、AO/EB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法,检测脱氧胆酸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抑制效应和凋亡效应及其机制。结果脱氧胆酸可明显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0.7 mmol/L脱氧胆酸处理48 h后抑制率达81.5%;经脱氧胆酸处理后,细胞发生皱缩、细胞体积变小、核染色质浓缩、核碎裂、细胞出芽以及凋亡小体形成等显著的凋亡特征。细胞周期检测出细胞被阻滞在G2/M期;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出细胞凋亡率达40.35%。结论脱氧胆酸能够有效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发生凋亡,且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可为胃癌等相关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和凋亡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 Nrf2-ARE 信号通路在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化失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田戈;姜敏

    目的:研究Nrf2-ARE信号通路上关键因子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Nrf2-ARE信号通路在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化失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不熏烟,在相同环境下饲养6个月,其余3组分别为熏烟2个月组、熏烟4个月组和熏烟6个月组,造模结束后取材。应用Fenton反应检测肺组织匀浆中抑制羟自由基能力,ELISA法检测血清中Nrf2和谷胱甘肽( GSH)的表达,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Nrf2、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 mRNA的表达,并对结果行相关分析。结果 Fenton反应结果显示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在熏烟6个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ELISA结果显示熏烟各组血清中GSH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熏烟4个月组GSH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熏烟6个月组GSH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熏烟2个月组、熏烟4个月组γ-GCS mRNA转录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P>0.05),熏烟6个月组γ-GCS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Nrf2蛋白及mRNA在各组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过氧化物在熏烟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累积,可能通过活化Nrf2、促进Nrf2核积聚上调γ-GCS的基因表达,在氧化失衡中发挥作用。

  • 沉默IGF1和EGF二受体基因的肝癌HepG2细胞株的抗瘤放疗增敏及机制

    作者:叶鑫;陈俊花;何迎盈;李超;程浩

    目的:探讨同时沉默IGF1与EGF二受体基因的抗瘤放疗增敏以及其病理机制。方法按照特定的方式创造出靶向EGFR、IGF1R以及两受体的小分子干扰RNA,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设定出同所有基因不产生同源的阴性对照质粒,对其进行转染超过48 h之后选择使用射线对肝癌HepG2细胞株进行照射。在成克隆的研究过程中对细胞的存活分数进行检测,选择使用单击多靶模型与线性二次函数模型两种方式共同制定出细胞存活曲线,进而获取放射生物学参数DO、Dq、N以及α、β、SF2的数值。结果将两个组之间进行对比我们可了解到,其明显控制了细胞增殖以及起到诱导细胞死亡的作用,减缓G1/S期的发展过程,bcl-2与cdk2两者之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p21与bax则呈上升趋势。并且同时沉默EGFR与IGF1R组与对照组细胞的D0数值则是0.588与2.0704 Gy;Dq的数值则是0.5625与2.0307 Gy;a值则是0.515与0.0216 Gy-1;SF2值则是0.22与0.619。这一组的DO、Dq以及SF2值全部呈下降趋势,α值则呈上升趋势。结论同时沉默EGFR与IGF1R基因对于肝癌HepG2细胞株增殖以及死亡起到干扰的效果,并且病理机制也同bcl-2与cdk2等有着直接的联系,结合多种方法对此疾病进行治疗是目前发展前景比较广阔的方式,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使用。

  • miRNA -17-5 p 在免疫细胞炎症反应和自噬中的作用

    作者:梁敏栩;殷文静;谢富华

    目的:探讨脂多糖( LPS)诱导免疫细胞炎症反应和自噬中miRNA-17-5p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白血病单核细胞株(THP-1),100 ng/mL佛波醇将THP-1细胞诱导24 h分化成为巨噬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和LPS刺激组,其中LPS刺激组加500 ng/mL的LPS,空白对照组只加灭菌水。刺激THP-1巨噬细胞12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蛋白水平;采用定量PCR反应检测基因miRNA-17-5p、PTEN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62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LPS 刺激组培养上清液中TNF-α、MCP-1蛋白分泌量显著增加( P<0.01),PTEN表达显著下调(P<0.01),细胞内miRNA-17-5p显著上调(P<0.01),细胞内P62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 miRNA-17-5p参与LPS诱导的免疫细胞炎症反应和自噬调控。

  • 脂联素对棕榈酸诱导 H9 c2细胞凋亡的抵抗效应以及相关分子机制

    作者:刘梅;李俊峰

    目的:在体外以高浓度棕榈酸诱导大鼠心肌细胞H9 c2凋亡,探讨脂联素对棕榈酸诱导H9 c2细胞凋亡的抵抗效应以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在高浓度棕榈酸或高浓度棕榈酸联合2.5μg/mL球状脂联素的条件下诱导H9c2细胞12 h。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用Hoechst33342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DCFH-DA荧光探针原位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族物质( ROS)水平变化,用RT-PCR检测炎症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 IL)-6、C反应蛋白(CRP)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的mRNA表达变化,用Western blot 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及相关信号分子表达水平。结果与单纯的高浓度棕榈酸相比,在高浓度棕榈酸联合2.5μg/mL球状脂联素的作用下,细胞活性明显增加(P<0.05),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伴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和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活性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炎症相关因子IL-6、CRP和ICAM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PI3K/Akt抑制剂LY294002能明显减弱脂联素对高浓度棕榈酸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抵抗作用。结论球状脂联素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降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PARP的活性,从而抵抗高浓度棕榈酸诱导H9 c2细胞凋亡。

  • 尿毒症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 TRPC1通道表达的影响

    作者:曹乾嫱;付幼林;杨明;王云霞;张繁之;罗骏

    目的:研究尿毒症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TRPC1通道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尿毒症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TRPC1通道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1)主动脉病理变化:假手术组动脉壁结构平整,内皮完整,动脉中膜平滑肌排列规则,尿毒症组大鼠主动脉壁局部增厚,平滑肌细胞增生。(2)血压变化:术前两组大鼠血压无明显差异,尿毒症组大鼠血压至少从术后第2周开始显著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术后时间的延长,尿毒症组血压逐步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与假手术组相比,尿毒症组TRPC1通道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TRPC1通道蛋白的表达量约是假手术组的2.6倍(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尿毒症组TRPC1通道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 P>0.05)。结论 TRPC1表达异常可能是尿毒症大动脉硬化、血压升高的分子机制。

  • 人参皂苷 R b1对癫痫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

    作者:呼建民;王述莲;刘献增;甄军丽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分析人参皂苷Rb1对癫痫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性成年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n=20)、癫痫组(B组,n=20)和人参皂苷Rb1干预癫痫组(C组,n=20)。 C组大鼠腹腔注射1%人参皂苷Rb1注射液3 mL/kg(30 mg/kg),A组与B组大鼠则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同时B组与C组大鼠腹腔注射80万U/mL青霉素注射液9.5 mL/kg(760万U/kg),对大鼠进行行为学、病理学观察,同时进行细胞凋亡与β-catenin阳性表达检测。结果 A组大鼠行为正常,未见癫痫发作;B组大鼠癫痫发作程度达Ⅲ~Ⅴ级;C组大鼠癫痫发作程度明显较轻。 HE染色显示A组大鼠海马组织结构正常,神经元细胞整齐排列;B组神经元细胞出现变性坏死损伤改变,细胞排列紊乱;C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程度较B组轻,部分细胞出现空泡变性。 TUNEL法检测显示与A组比较, B组与C组海马区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增高( P<0.05);不过与B组比较,C组海马区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 P<0.05)。同时与A组相比,B组与C组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增高(P<0.05),且C组的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腹腔注射可成功复制大鼠急性癫痫模型,主要表现为神经元的变性和坏死,而人参皂苷Rb1能抑制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可缓解癫痫的发作,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 金属碎屑不良反应致全髋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和假瘤形成1例

    作者:许季春;罗斯敏;桂涛;桑园;查振刚

    患者,女,68岁,因左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7 h,于2015年11月15日入院。患者入院7h前下车时突感左髋部疼痛,无伴左下肢放射性麻痛,活动时加重,行走时感乏力及不稳,在当地医院拍片示: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改变,左股骨大粗隆局部骨折。未予其他处理,患者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拟“左侧全髋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收入我科治疗。患者无合并基础疾病,曾于2007年8月因左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我院行左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左髋关节功能良好,假体位置良好。此次入院体格检查:左下肢稍内旋,左大腿腹股沟及外侧髋压痛(+)、叩击痛(+),无肿胀、瘀斑,左髋关节主动活动范围:伸0°~屈30°,外展0~30°,内收0~15°,4字试验(+), Allis 征(+), Thomas 征(-)。辅助检查:血沉49 mm/h、CRP 7.28 mg/L。术前X线片示:假体对合良好,位置、形态正常,假体周围骨质密度减低,股骨大转子近端骨质不连续。 CT提示假体周围有假瘤形成。

  • 以右肩痛为首发表现的细菌性肝脓肿1例

    作者:陈广树;冯烈

    患者,女,77岁,因右肩痛14 d,发热7 d,加重伴畏寒、寒战3 d于2015年11月8日入院。患者1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痛,为持续性隐痛,无向他处放射,无明显缓解因素,无发热、黄疸、乏力、纳差。至我院就诊,查右肩关节MR提示右侧肱骨头内生软骨瘤,骨密度:L1-2局部腰椎骨提示骨质疏松改变,予理疗后症状可缓解。7d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8.5℃,间有咳嗽、咳痰,为少量白色黏痰,难以咳出,无畏寒、寒战,体温可自行降至正常。3d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0℃,伴畏寒、寒战,持续时间约30 min,发热时右肩痛明显加重。遂求诊我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8.65×109· L-1、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5.41%,胸片示右中肺慢性炎症,予抗感染治疗后右肩痛较前好转,但仍反复发热,以低热为主。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拟诊:(1)右肩痛查因:内生软骨瘤?肩关节炎?(2)发热查因: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3年前因胆囊结石并胆囊炎于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2型糖尿病6年;个人史、婚育史、月经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伴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

    作者:罗燕;吴荣珍;叶璐

    患者,女,51岁,因偶尔下腹坠胀2年,发现盆腔包块3个月于2015年1月20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近1年处围绝经期,月经稀发,近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坠胀感,,伴腰胀,胀痛明显,影响日常生活,抗炎治疗无效。 B超提示:子宫上方可见一96 mm ×57 mm ×50 mm混合性回声,边界清楚,肿块内部呈实质性回声,回声不均匀,CDFI见丰富血流,提示:盆腔包块,盆腔积液,腹腔积液。 CT提示:子宫右前方囊实性肿块,与子宫分界不清,考虑子宫肌瘤伴变性可能大(8.80 cm ×6.04 cm,以实性成分为主,内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区),腹膜后及盆腔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ECG提示:窦性心动过速(103次/min)。 FSH 41.57 IU/L, LH 33.66 IU/L, E254.82 pg/mL, TSH 0.04 mIU/L, FT34.84 pg/mL,FT42.27 ng/dl,CA25153.8 U/mL。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内分泌规范治疗后于2015年3月21日再入院后行择期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积液约50 mL,取腹腔积液送检,子宫右宫角前壁近右输卵管间质部发现一浆膜下肿物,大小约9 cm ×5 cm ×5 cm,蒂宽3.0 cm,位于子宫膀胱窝右侧,色暗红,质脆,无包膜。遂完整切除肿物及右侧输卵管,并切除子宫与肿物交界处子宫组织送检对照,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提示:考虑间叶来源肿瘤/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PEComa )的可能性大,待免疫组化以排除间皮来源肿瘤。部分子宫组织示平滑肌组织,未见肿瘤成分。术中患者拒绝切除子宫及双附件,要求等待石蜡病理结果。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提示:(右侧宫角部肿物及右侧输卵管间质部肿物) PEComa ,(右侧输卵管)黏膜充血;(部分子宫组织)为平滑肌组织。镜下观:肿瘤细胞弥漫片状疏松排列,肿瘤细胞圆形及不规则形,胞质丰富粉染,部分呈泡状,其中掺杂透明变性物及厚壁血管,见图1。免疫组化检测:HMB45弥漫(++)(图2)、Act (+)、SMA(+)(图3)、Ca -结合蛋白(++)、Vimentin (++)(图4)、CD99(++)、EMA(-)、AE1/AE3(-)、CR-MC (-)、CK5/6(-)、BCL -2(+)、CD117(+)、S-100(-)、CD10(-)、CK7(-)、B72.3(-)、CA125(-)、WT-1(-)、CA19-9(-)、CD31灶状(+)、CD34血管(+)、D2-40(+)、CD15(-)、ER (+)、PR (+)、Ki67<5%、P53(+)、a-inhibin (-)。腹腔积液细胞病理报告提示未见恶性肿瘤细胞。术后诊断:PEComa。临床考虑该肿瘤恶性潜能不定,患者围绝经期,术后建议患者补充手术治疗,现患者随访生存中。

  • 广州地区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B族链球菌分离株药敏分析

    作者:黄莲芬;刘海英;黄映红;关小珊;钟华敏;谢永强;邓秋连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新生儿B族链球菌( GBS)败血症和脑膜炎的感染现状及分离株药敏特征。方法收集新生儿血培养和脑脊液培养分离的GBS菌株,并分析其药敏特征及感染患儿年龄分布情况。结果共分离到GBS菌株49株,其对抗菌药物耐药率由高到低分别是四环素98.0%(48/49)、红霉素63.27%(31/49)、克林霉素59.18%(29/49)、环丙沙星11.90%(5/42)、莫西沙星12.20%(5/41)、氧氟沙星7.69%(2/26),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呋新钠、头孢克罗、头孢唑啉未见耐药,对其他5种抗菌药物如利奈唑烷、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氯霉素、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均全部敏感,49例GBS败血症和(或)脑膜炎患儿中,早发型感染占30.61%。结论新生儿血液和脑脊液GBS分离株对四环素几乎100%耐药,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约为60%,对喹诺酮类耐药率较低,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抗菌药物均未见耐药,可为新生儿GBS败血症和脑膜炎感染治疗提供用药参考。

  • 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抗风湿药物临床疗效的评估价值

    作者:王莎莎;印淑均;张莹;赵蓉

    目的:探讨超声指标对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对40例正规治疗的RA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双手关节超声检查(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滑膜内血流信号、血管阻力指数)及传统疾病活动度指标检测,将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滑膜厚度、关节积液、滑膜血流信号均低于治疗前,阻力指数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滑膜厚度的改变与类风湿因子改变的相关系数为0.348(P<0.05);关节腔积液的改变与C反应蛋白改变的相关系数为0.455(P<0.05);阻力指数的改变与血沉、DAS28评分、SDAI评分改变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4、0.448、0.502(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以反映RA活动程度,可用于评估临床疗效。

  •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钾不同用药时间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的影响

    作者:吴永城;陈育海;吴兴强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钾不同用药时间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7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A、B、C 3组各59例。 A组在清晨先服用氨氯地平,然后在晚间服用氯沙坦钾;B组在清晨同时服用氨氯地、氯沙坦钾;C组在晚间同时服用氨氯地平、氯沙坦钾。对比各组治疗效果、24 h血压变化、晨峰变化情况等。结果 A组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7.63%(34/59)、94.92%(56/59),均显著高于B组的35.59%(21/59)、81.36%(48/59)以及C组的37.29%(22/59)、79.66%(47/59)。3组治疗前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晨峰阳性比例、血压晨峰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别治疗后均有所下降。并且A组24 h SBP、24 h DBP、晨峰阳性比例、血压晨峰值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C组(均P<0.05)。而B组和C组间血压水平以及晨峰阳性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晚分服氨氯地平、氯沙坦钾能有效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并且显著改善晨峰现象,降低昼夜血压变化给患者带来的伤害。

  •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早期应用神经营养药物的效果

    作者:陆俊秀;杨冰岩;陈敬国;徐焕丽;陈海燕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疗效。方法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20 mg加入50 g/L葡萄糖溶液10 mL静脉滴注,1次/d。分别于生后第7、14天监测两组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并采用颅脑超声动态观察脑室周围白质。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生后第7、14天,血清NSE水平及颅脑超声灰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对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的脑白质病变有保护作用。

  • 绷带加压包扎联合负压吸引预防颅骨修补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

    作者:邢细红;董又坤;廖志刚;王洪流;崔汉江;张爱明

    去骨瓣减压术作为由颅脑损伤、脑出血等引起恶性颅高压患者的首选有效治疗措施,术后通常留有部分颅骨缺损,目前多采用二期颅骨修补术,而颅骨修补术后皮下积液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术后予以皮下置管等措施可以降低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2]。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共完成颅骨修补术68例,其中在术后行皮下置管负压引流的基础上予以颅骨修补区域绷带加压包扎5~7 d者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玲玲;高永平;魏素霞;王连云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分别于入院及出院当天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当天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当天观察组患者的SAS为(41.75±4.71)分,低于对照组的(44.55±5.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7,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

  • 不同麻醉深度下全麻术后拔出气管导管时患者应激反应与舒适度的比较

    作者:简晓敏;刘焕仪;曾彦茹;何莉;许立新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深度下全麻术后拔出气管导管时患者的应激反应与舒适度。方法选择择期气管插管全麻腹部手术患者120例( ASAⅠ~Ⅱ级),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分成4组,N1组( n=30)麻醉深度Narcotrend指数(NI)62~68时拔出气管导管,N2组(n=30)NI为72~78时拔管,N3组(n=30)NI为82~88时拔管,C组患者( n=30)用传统的方法完全清醒时拔管;观察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 PACU )时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呼吸频率( RR)、NI,记录Ricker镇静-躁动评分;拔管时间、PACU留置时间;记录术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10 min(T2)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PNE)、肾上腺(PE)水平及可能发生的恶心呕吐、寒颤等不良反应。结果 N1组、N2组和N3组术后的拔管时间明显快于C组( P<0.05)。 Ric-ker镇静-躁动评分N2组与N3组相近,比N1组和C组更低(P<0.05)。 T2时点C组患者HR、PNE、PE比N1组与N2组明显增高(P<0.05)。 N1组与N2组拔管期间更为安静、护理工作量比N3组与C组减少(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N2组与N3组相同,比N1组和C组低( P<0.05)。 C组患者呛咳、躁动需要护理人员帮忙制动人次达30%,N3组呼吸抑制需面罩加压给氧人次达20%(P<0.05)。结论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在PACU适宜拔管的麻醉深度NI为72~78,可以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利于PACU精细护理工作,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期快速康复,改善患者术后的苏醒质量,值得临床选用。

  • 右美托咪定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和P2 X7表达的影响

    作者:郑彬;张顺才;曾彦茹;李平;付晓东;阮祥才;许立新;佘守章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 Dex )对创伤性脑损伤( TBI )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P2X7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3~4月龄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 n=20)。建立TBI模型,Dex组和TBI+Dex组连续4 d腹腔注射盐酸Dex注射液20μg/kg,对照组和TBI组连续4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TBI后第7天各组均行Mo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认知功能变化,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P2X7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BI组行为学训练第3~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探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TBI组比较,TBI+Dex组训练第3~5天逃避潜伏期缩短,探索时间延长(P<0.05);TBI组海马IL-1β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TBI组P2X7表达明显上调(P<0.001);与TBI组比较,TBI+Dex组P2X7表达明显降低(P<0.001)。与对照组比较, Dex组训练第3~5天逃避潜伏期、探索时间、海马IL-1β含量和P2X7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可改善TBI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Dex抑制P2X7活性,进而降低海马区域炎性反应,改善认知功能。

  • 达克罗宁胶浆对气管插管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患儿围术期咽喉部应激反应和疼痛不适的影响

    作者:郑霞;佘应军;宋兴荣

    目的:观察达克罗宁胶浆对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气管插管和拔管期应激反应、术后咽喉痛、声音嘶哑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100例,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用达克罗宁胶浆均匀涂抹于气管导管前端1/3,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浸润相同部位,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插管后和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呛咳、躁动、声门水肿和喉痉挛的发生情况及拔管后30 min患儿FLACC 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后10 min、拔管时、拔管后5 min和30 min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都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声音嘶哑和呛咳等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和拔管后30 min FLACC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气管导管前端1/3处涂抹达克罗宁胶浆可有效抑制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气管插管和拔管期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声音嘶哑等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起效迅速、持续时间较长的镇痛效果,可在小儿麻醉中选用。

  • 达克罗宁胶浆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循环状况和咽喉部疼痛影响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作者:曾彦茹;许立新;董庆龙;黄焕森;詹鸿;曹阳;李雅兰;佘守章

    目的:观察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循环状况和咽喉部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麻手术(手术时间<2 h)患者288例, ASAⅠ~Ⅱ级,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将不含达克罗宁的空白胶浆8 mL含于咽喉部5 min,在气管导管前端1/3涂抹空白胶浆2 mL,均匀涂抹2次。含服组将1%达克罗宁胶浆8 mL含于咽喉部5 min,在气管导管前端1/3涂抹空白胶浆2 mL,均匀涂抹2次。涂抹组将空白胶浆8 mL含于咽喉部5 min,气管导管前端1/3处涂抹1%达克罗宁胶浆2 mL,均匀涂抹2次。含服加涂抹组将达克罗宁胶浆8 mL含于咽喉部5 min,气管导管前端1/3处涂抹1%达克罗宁胶浆2 mL,均匀涂抹2次。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诱导前(T0)、手术结束前10 min(T1)、吸痰前(T2)、吸痰后(T3)、放气囊前(T4)、放气囊后(T5)、拔管后5 min(T6)、拔管后10 min(T7)、拔管后15 min(T8)、拔管后20 min(T9)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记录患者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屏气、放气囊时与苏醒期呛咳发生率及躁动评分,并于术后24 h和48 h随访其咽痛情况,询问咽喉部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 T2、T3、T4和T5时,涂抹组患者HR明显慢于对照组( P<0.05);T3时,涂抹组患者HR明显慢于含服组和含服加涂抹组( P<0.05)。涂抹组睁眼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含服组和涂抹组屏气发生率和重度屏气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涂抹组苏醒期发生呛咳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4组患者术后24 h和48 h咽喉部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含服组和涂抹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含服加涂抹组与含服组、涂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用于气管插管安全,2 h全麻手术插管前应用达克罗宁胶浆可稳定气管插管患者围拔管期循环状况,减少围拔管期屏气和呛咳的发生,提高中等时间手术患者的满意度,推荐气管导管涂抹达克罗宁胶浆法为好,可在临床选用。

  • 右美托咪定联合达克罗宁胶浆对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 PCNL 手术围插管与拔管期循环状况的影响

    作者:梁荣丰;庄上英;杨凤泉

    目的:探讨预输注右美托咪定( Dex)联合达克罗宁胶浆诱导下对老年伴肾功能不全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手术( PCNL)的全麻诱导期气管插管及复苏期拔管循环状况变化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无严重心肺疾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90例,年龄>60岁,肌酐>134μmol/L。随机分为诱导对照组( C组)和预输注Dex组( D组),预输注Dex+达克罗宁胶浆气管导管前端1/3涂抹法组( Dd组)每组各30例。观察记录入手术室时(T0)、插管前3 min(T1)、2 min(T2)、1 min(T3)、插管即刻(T4)、插管后3 min(T5)、拔管前3 min(T6)、拔管即刻(T7)、拔管后3 min(T8)、10 min(T9)各时间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的变化;在拔除气管时(T10)、拔管后10 min(T11)、30 min(T12)、60 min(T13)、2 h(T14)、4 h(T15)、12 h(T16)对患者进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围插管期C组插管时高血压及心动过速发生率约为70%及40%, D组约为10%及6%,Dd组无一例发生,D组在插拔管的即刻SBP和HR明显比C组更平稳( P<0.05);而插拔管期Dd组HR变化明显低于D组( P<0.05)。拔管期D组与C组患者烦躁发生率分别为10%与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Dd组无一例发生,对比D组更优胜。结论 Dex联合达克罗宁胶浆用于老年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肾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气管插管时能抑制诱导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及减轻心血管反应,PACU复苏期能减轻拔管时患者的心血管反应,并降低烦躁发生率,推荐在临床选用。

  • 右美托咪定镇静人工睡眠术对慢性原发性失眠症近期治疗效果的评价

    作者:叶伟标;郑建宇;邓燕婷;胡建军;杨水泉;汪学军;罗巍;曾博文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 Dex)镇静人工睡眠术对慢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诊断为慢性原发性失眠的患者60例( ASAⅠ~Ⅱ级),自愿接受Dex镇静睡眠疗法,入院后通过常规检查,采用连续7 d给予Dex微量泵输注治疗,每晚22点开始,Dex初始剂量为1.0μg/( kg· h),持续10 min,然后改维持剂量0.2~0.7μg/(kg· h),持续输注到次日凌晨6点共8 h,Dex治疗期间采用多参数仪记录开始时(T0)、治疗后15 min(T1)、30 min(T2)、1 h(T3)、2 h(T4)、4 h(T5)、结束时(T6)患者无创动脉压(SBP/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变化值;治疗结束后进行7 d随访,分别了解患者治疗前(D0),治疗后第1天(D1)、3天(D3)、5天(D5)、7天(D7)里兹睡眠问卷(LSEQ)睡眠情况和多导睡眠监测情况;记录D0、D1、D3、D5、D7各观察点患者睡眠潜伏期时间、维持时间、觉醒次数、觉醒时间、总睡眠时间;分析 D0、D1、D3、D5、D7各时点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统计S1、S2、S3、S4及REM时间,并计算出其百分率即S1%、S2%、S3%、S4%、REM%。结果Dex治疗期,所有患者睡眠良好;治疗结束后进行7 d随访,患者LSEQ总评分及反应入睡情况、睡眠质量和警觉行为的各个因子得分比治疗前增加(P<0.05),而反应宿醉状况的分值减少(P<0.05);患者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缩短、觉醒次数减少(P<0.05),而睡眠维持时间和总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5);多导睡眠图分析显示S2、S3、S4以及REM明显延长(P<0.05),而S1明显缩短(P<0.05);Dex输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HR减慢达(15.3±2.5)%,血压下降(10.4±1.5)%,但不产生严重的低血压,无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现象。结论在一个治疗时间窗(7 d)对慢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采用连续微量泵输注Dex安全可靠,对早期改善慢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有一定价值,可在临床选用。

  • 达克罗宁胶浆对全麻患者在 PentaxAWS-S200视频喉镜插管与PACU拔管期间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叶太财;周良军;曹强;朱永安;曾彦茹;佘守章

    目的:研究达克罗宁胶浆对全麻患者在Pentax AWS-S200视频喉镜气管插管临床效应与PACU拔管期间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气管内插管全麻腹部手术患者60例( ASAⅠ~Ⅱ级),年龄25~58岁,随机分成两组,P组(n=30),气管导管前端1/3处均匀涂抹达克罗宁胶浆,顺序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阿曲库胺后在Pentax AWS-S200视频喉镜下行经口明视气管插管。 S组( n=30)涂抹胶浆方法与全麻诱导同P组,使用传统弯形喉镜显露声门经口明视插管;记录患者麻醉前基础值(T0)、插管前(T1)、可视下显露声门时(T2)、插入气管导管时(T3)、气管导管插入后1 min(T4)、3 min(T5)、5 min(T6)拔管前3 min(T6)、拔管即刻(T7)、拔管后3 min(T8)、10 min(T9)各时间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在拔除气管时(T10)、拔管后10 min(T11)、30 min(T12)、60 min(T13)、2 h(T14)、4 h(T15)患者的MAP、HR、RR、SpO2、Ramsay镇静评分值及插管与PACU拨管过程中有无低氧血症、躁动、呛咳等不良反应,术后24 h随访患者对气管插管过程咽喉痛的发生情况,询问对全麻的满意度。结果 S组SBP在T1、T2、T3及T4明显高于P组(P<0.05);S组SBP在T3及T4明显高于P组(P<0.05)。 S组HR在T2、T3及T4时明显高于P组(P<0.05);两组插管过程中S组插管有5例(16.7%)出现呛咳,P组未出现。 P组T5患者的SBP与HR逐渐恢复平稳,S组T6恢复平稳(P>0.05);P组插管时间比S组缩短50%(P>0.05);两组拔管期咳嗽及烦躁发生分别为3.3%与6.7%(P>0.05);P组术后24 h患者咽喉痛1例(3.3%),与S组4例(1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组满意度(100%)与S组(8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克罗宁胶浆方法可有效地抑制喉镜下气管插管患者的应激反应,其中Pentax视频喉镜可有效缩短插管时间,比传统弯形喉镜显露法临床效果更好,值得临床选用。

  • 围术期足三里穴位电针疗法对阑尾切除术大鼠胃肠纵形肌肌条收缩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高峰;叶飞;张骏鸿;陈其城

    目的:研究围术期足三里穴位电针疗法对阑尾切除术大鼠胃肠纵形肌肌条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电针组、造模组、造模+电针组、造模+假电针组。大鼠麻醉后,行阑尾切除术造模。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操作,造模组仅行阑尾切除术,电针组和造模+电针组行双侧足三里电针,造模+假电针组双侧足三里穴插上针灸针但不通电,电针治疗1次/d,连续7 d后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胃体和胃窦的纵形肌肌条。结果造模+电针组十二指肠纵形肌肌条的振幅明显强于造模组(P<0.05),造模+假电针组十二指肠纵形肌肌条的振幅明显弱于造模+电针组(P<0.05);造模组空肠纵形肌肌条的振幅明显弱于正常对照组和电针组( P<0.05);电针组回肠纵形肌肌条的振幅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也强于造模组、造模+电针组(P<0.01);造模组胃体纵形肌肌条的振幅明显弱于电针组(P<0.05);造模+假电针组大鼠胃体纵形肌肌条收缩波频率高于造模组(P<0.05);各组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胃窦的胃肠纵形肌肌条收缩波频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电针刺激可增强大鼠回肠和胃体纵形肌肌条收缩振幅,电针对大鼠十二指肠纵形肌收缩的作用比只针刺而不通电刺激要强;阑尾切除手术后大鼠空肠纵形肌收缩的振幅减弱,电针刺激对阑尾切除术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胃窦的纵形肌肌条收缩波频率变化并没有明显影响。

  • 达克罗宁胶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刘圆;曾彦茹;许立新;佘守章

    目的:评价达克罗宁胶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Ⅱ~Ⅲ级,年龄>70岁,性别不限,Allen′s试验阴性,有高血压基础疾病,但高血压基本控制,无冠心病、糖尿病、哮喘等其他疾病史。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含服组、涂抹组、含服+涂抹组,每组15例。空白对照组术前在咽喉部含服8 mL空白胶浆,5 min后咽下,导管前端1/3处均匀涂抹2 mL空白胶浆;含服组术前含服8 mL达克罗宁胶浆,5 min后咽下,导管前端1/3处均匀涂抹2 mL空白胶浆;涂抹组术前含服8 mL空白胶浆,5 min后咽下,导管前端1/3处均匀涂抹2 mL达克罗宁胶浆;含服+涂抹组术前含服8 mL达克罗宁胶浆,5 min后咽下,导管前端1/3处均匀涂抹2 mL达克罗宁胶浆。入室后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测,行桡动脉穿刺,有创动脉压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静息10 min(T0)后记录SBP/DBP、心率( HR)、脉搏氧饱和度( SpO2)作为基础值。用相同麻醉方法行麻醉诱导,并用相同麻醉方法行麻醉维持。记录插管即刻(T1)、插管3 min(T2)、插管5 min(T3)、插管10 min(T4)5个时间点患者的SBP、DBP、HR和SpO2。结果4组患者T1时点与T0时点比较:SBP均有增高,其变化幅度分别是10.8%、5.3%、1.4%、0.7%;DBP增减幅度分别是5.2%、-3.9%、-5.2%、-7.5%;HR增减幅度分别是10.7%、11.7%、-3.8%、-1.4%;T2、T3、T4时点SBP、DBP和HR均较T0时点降低( P<0.05);T1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含服组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涂抹组SBP、DBP、HR较小(P<0.05);T1时点含服+涂抹组与含服组比较SBP、DBP、HR较小(P<0.05),与涂抹组比较,SBP、DBP、HR较小(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插管全麻前应用1%达克罗宁胶浆含服联合气管导管前端1/3涂抹法,可以抑制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有利于维持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可在临床中选用。

  • 深圳市光明新区灾后医疗救治和护理成效分析

    作者:谭卫仙;曾运红;陈伟;朱安宏;李惠霞;李秀萍

    目的:探索灾民安置点医疗救治和护理模式,分析其成效,为灾后应急医疗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深圳市光明新区发生灾害事故后灾民安置点医疗护理工作模式为依据,统计和分析医疗护理点的就诊人群一般情况、2周患病率、2周就诊率、上转率、就诊灾民单病种前10位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人次情况等。结果11个灾民安置区的医疗护理点总就诊609人次,2周患病率为44.42%,2周就诊率为43.76%,转诊率为13.63%;单病种前10位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焦虑、高血压、皮炎(皮疹或接触性或毒性皮炎)、急性胃肠炎、口腔溃疡、外伤、关节不适、胃痛、牙痛或牙周病(牙龈肿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763人次。结论灾后医疗救治和护理工作是重要环节,必须完善机制,并从人、财、物方面加以保障。

  • 学龄前儿童多动-冲动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作者:温国明;赵雅芬;温慧莹;杨伟康;冼丹霞;尹晓娜;孙灯利;吴传安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多动-冲动行为的发生率及其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深圳市龙华新区幼儿园进行整群抽样,以抽取儿童为对象,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 PSQ)、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FES-CV)和一般情况问卷分别调查儿童多动-冲动行为和家庭环境因素。结果被筛儿童中有18.5%存在多动-冲动问题,且多动-冲动组儿童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组织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和控制性要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家庭(P<0.05);而矛盾性和成功性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5);独立性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文化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对儿童的多动-冲动行为有影响。结论多动-冲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存在不良因素,可能是造成其多动-冲动行为高发的原因之一。

  • 广州市三甲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认同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卜敏;钱玉秀;黄芝莲

    目的:通过调查手术室护士职业认同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找出提升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水平的管理干预措施,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方法由研究者参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一般情况问卷及采用裴艳(2007)编制的护士职业承诺量表,对广州市10家三级甲等、综合教学医院手术室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当天上班、具有护士执业资格的手术室护士共300名,经知情同意后匿名填写,次日收回调查表。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承诺水平分值为(78.11±11.72)分(满分120分),处于中等水平。男女之间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自愿选择读护理专业、喜爱手术室护理专业、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护士,其职业承诺水平高于其他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入职护士的职业承诺分值高,为(82.71±11.13)分,随着年资的增加得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P=0.002);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工作得到过管理者赞赏、劳动价值得到体现的护士,其职业承诺水平高于其他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工作氛围和谐、定期参加座谈会的护士,其职业承诺水平高于其他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认为人力配置不足、需要夜班轮值的护士,其对职业承诺的水平低于其他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职业承诺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其对职业认同的水平,管理者须通过加强自身的修养和专业能力的建设,通过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提升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如努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成立由护士长、敬业爱岗的优秀高责护士等组成的督导小组,实施“以过程为导向的小组督导”,定期召开座谈会,给护士提供一个职业交流的平台;善于从工作中发现护士的优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在护士怀孕、育儿等特殊时期,实行人性化的柔性管理,安排适合的工作和岗位,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角色的转换;配置足够的人力;调整、缩短夜班时间及频率,缓解护士的身体和心理压力,达到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 成人肿瘤患者心理韧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叶增杰;阮小丽;骆东妹;曾珍;林雪梅;邱鸿钟

    心理韧性通常被描述为个体在面对重大挫折以及困境时的适应过程[1]。在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关于心理韧性的理论、实证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儿童肿瘤患者,对于成年肿瘤患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开始有研究证明心理韧性与成年肿瘤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心理韧性是肿瘤护理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整合了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2],通过韧性的培养,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肿瘤确诊这一创伤事件以及治疗引起的各种身心困扰。目前,对于临床肿瘤患者的心理韧性及身心整合问题在我国的发展仍比较滞后,现将心理韧性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年肿瘤患者的研究进展报告如下,以期对我国成年肿瘤患者的心理韧性研究开展提供新线索。

  • 自噬在干细胞衰老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云;罗萍

    自噬是一种细胞通过囊泡吞噬自身胞浆蛋白或细胞器形成自噬体,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包吞的内容物成为氨基酸等基础物质的过程。细胞在饥饿、缺血缺氧或胞浆中出现变性的蛋白、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活性氧( ROS)的累积时,都可诱导自噬的发生,通过消化回收代谢废物,实现细胞的自我调节和胞内物质的循环利用。干细胞具有增殖和分化成各种体细胞的潜能,是组织器官修复再生的基础,组织器官会随着成体干细胞的衰老出现生理功能的衰退,抑制干细胞的衰老将有利于延缓机体衰老。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自噬在干细胞衰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将针对自噬在干细胞衰老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 Xpert MTB/RIF 在结核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佳庆;张丽霞;孙海柏;吴敏

    结核病( tuberculosis ,TB)目前仍然是严重危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14年大约有960万新发病例和150万死亡病例,其中只有大约600万新发病例上报到世界卫生组织,余下大约360万新发病例漏诊或漏报,并且,约3.3%的新发病例和20%的接受过抗结核治疗的病例为耐多药结核(multi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2014年约新发48万MDR-TB,大约19万死于MDR-TB[1]。传统TB诊断技术的不足是造成上述严峻形势的原因之一,涂片镜检方法不够敏感且易漏诊,并且不能够进行耐药检测,而经典的结核分支杆菌(M.tuberculosis,MTB)培养方法虽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也可以继续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DST),但结果回报时间过长,导致其通常不影响临床医生对TB的初始治疗决策[2]。因此,亟需新诊断技术和诊断方法的出现。2010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批准新检测方法Xpert MTB/RIF的推广使用。 Xpert MTB/RIF是一种以半巢式实时定量PCR为技术基础,利用美国Cepheid公司生产的基因Xpert MTB/RIF平台同时检测MTB和利福平(rifampicin,RIF)耐药的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方法,它不但结果准确可靠,而且结果回报时间可以控制在2 h内。 Xpert MTB/RIF 不像传统的核算扩增试验( conventional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s ,NAATs)那样步骤繁琐,条件苛刻,而是把PCR扩增和检测过程全部整合到了一个封闭反应盒内,加入样本后,整个试验过程即在反应盒内自动完成。Xpert MTB/RIF样本处理过程也比较简单,用来液化样本的试剂具有灭活MTB的能力,这样就降低了试验过程中生物污染的风险,使其可以接近患者床边而作为即时检验( point -of-care testing,POCT)的工具,这也同时降低了其对实验室基础设施的要求,有利于在中低收入的城镇实验室的推广应用。

  • miRNA 与银屑病相关研究新进展

    作者:饶朗;陈永锋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全球患银屑病的人口占2%~3%。银屑病的临床特点是大片红斑上覆较厚淡黄色干燥鳞屑、薄膜现象、点状出血。临床上银屑病分为4个类型,包括寻常型银屑病、关节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该病治疗棘手,其发病机制及有效治疗方案都是目前皮肤科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关于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有多种理论,认为银屑病的发病并非单一因子作用引起,树突状细胞、抗菌肽、辅助T细胞群( Th-1、Th-17)等以及其相应的细胞因子包括IFN-γ、IL-17、IL-22、IL-23都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1]。 miRNA是一类长度为18~25个核苷酸组成的小分子非编码RNA,1993年,国外学者[2]在秀丽新小杆线虫中发现了第一种miRNA,即lin-4RNA。随后研究表明,miRNA是转录后水平的细胞调控因子,与特定的目标mRNA结合,通过促进靶mRNA的降解和(或)抑制其翻译过程而发挥负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发育等生物过程。2007年,Sonkoly等[3]第一次描述了miRNA与银屑病相关,至今已经有报道超过250种miRNA在银屑病外周血和皮损中异常表达。

  • 加强临床科研创新麻醉技术,提升患者术后舒适度

    作者:佘守章

    1846年10月16日Dr.Morton在美国麻省总医院乙醚麻醉公开演示的成功宣告了现代麻醉学的开始[1]。近170年来麻醉学得到不断的发展。从“麻醉学”过渡到“麻醉与围术期医学”是麻醉学发展的应走之路,我们期望通过3~5年的努力建设逐渐使麻醉学科成为医院中“推动舒适化医疗的主导学科;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学科;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的枢纽学科;协调各科关系的中心学科;为社会所熟知和认可的重点学科”[2]。

  • 广东省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操作技术规范专家共识(2015年)

    作者:广东省眼底病影像诊疗中心;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 )检查在我国开展已有四十余年,是眼底病诊疗的常用检查手段。然而,我们在2013年期间调研发现,全省各地眼科医生普遍对FFA操作存在不同程度的顾虑,也缺少可供参考的操作规范指引或流程。因而,萌生建立FFA操作技术规范的想法。本共识的建立历经草案初拟、专家初审、分地区讨论和专家定稿四个阶段;在全省共开展了15场分地区研讨会,通过理论讲解和实操示范,交流听取了全省开展眼底造影检查的150多家医院的眼底病专家、造影技师及护士的经验和建议,汇编后邀请省内知名的26位眼底病专家终审讨论,历时一年多时间终达成共识。希望本共识能为基层医院普及开展FFA检查提供参考规范。

  • 局麻药在麻醉和镇痛领域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郑彬;佘守章

    局部麻醉药简称为局麻药,是一类能够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使感觉消失的药物。由于局麻药独特的药理作用,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的临床麻醉,其中,局麻药在麻醉和镇痛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自新型的局麻药出现以来,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已经在麻醉与镇痛领域对其做了大量的应用研究。本文将从多种不同局麻药及其毒性反应、神经阻滞辅助全麻的应用、神经阻滞在术后镇痛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达克罗宁药代药效学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易雯婧;邓小明

    局部麻醉药物的有效性与皮肤渗透性、麻醉效能、作用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如瞳孔散大、全身毒性、组织刺激性和过敏反应)和化学稳定性有关。1952年研究出盐酸达克罗宁( dyclonine hydrochloride )又名达可隆,化学名为4-丁氧基-β-哌啶基苯丙酮盐酸盐,1956年被应用于临床[1-2]。达克罗宁胶浆则是达克罗宁局麻药的一种新剂型,对黏膜穿透力强,作用迅速且局部麻醉作用较持久,已在气管插管、消化道内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皮肤瘙痒及早泄等方面取得了成效[3-4]。

  • 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

    作者:程露露;陈朝晖;何云欢;吴庆港;张琦

    目的:评价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30 min/次,14次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VAS量表及压痛仪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参考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的症状包括活动度、力量、稳定性、疼痛进行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压痛程度、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且观察组以上各评价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可减轻患者的局部疼痛,改善临床疗效。

  • 期门穴刺络拔罐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

    作者:方芳;郭汝松;刘云涛;张桂华;许能贵

    目的:观察期门穴刺络拔罐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8例合格的受试病例分为刺络拔罐组28例,对照1组26例,对照2组24例。刺络拔罐组采用期门穴刺络拔罐进行治疗,对照1组采用口服消癖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2组采用针刺进行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进行观察,并对治疗前后的有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刺络拔罐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91.67%,3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刺络拔罐组疗效优于另外两组;期门穴刺络拔罐可降低血清雌二醇( E2)的水平,提高血清孕酮( P)水平,改变激素代谢异常对乳腺组织的影响。对照组只分别对血清P和血清E2水平有影响。结论期门穴刺络拔罐法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方法,对乳腺增生患者的内分泌有着调节作用。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