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超声定位与标准X线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后异位评估的效果对比

    作者:林创廷;黄翔;王巧洪;黄慧婷

    目的 比较胸腹部标准X线与超声心动图(ECHO)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UVC)后异位评估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脐静脉置管的新生儿共74例,分别记录两种方法在初次置管后、置管后第2、4和6天超声定位和标准X线评估的UVC尖端位置变化,对比置管后第2、4和6天两种方法所评估UVC异位的发生.结果 初次置管后74例患儿于超声定位于右心房外和下腔静脉的交汇处的理想位置共36例,占48.6%,超声初次检测,2、4和6 d所评估的理想位置比例均显著低于胸腹部标准X线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UVC置管后2、4和6 d胸腹部标准X线评估分别有7例、9例和13例出现导管尖端异位,而超声定位评估UVC置管后2、4和6 d分别有16例、19例和26例出现导管尖端异位,其中2、4和6 d对比,采用超声定位的导管尖端异位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标准X线(P<0.05).结论 采用超声定位作为常规检查评估UVC导管尖端位置,较标准X线可更精确判断导管置管后尖端异位的发生.

  • 空心钉张力带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髌骨骨折的比较

    作者:彭印文;李永军;陈棉智

    目的 比较空心钉钢丝张力带、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不同类型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31例髌骨骨折,98例应用空心钉钢丝张力带治疗(空心钉组),133例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克氏针组).按Rockwood分型分组,比较同一类型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Ⅱ型髌骨骨折,空心钉组骨折愈合时间(11.6±1.5)周少于克氏针组(12.5±1.4)周、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100.00%)高于克氏针组(89.33%)、并发症发生率(0)少于克氏针组(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髌骨骨折,空心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克氏针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Ⅴ型髌骨骨折,空心钉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低于克氏针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钉钢丝张力带治疗Ⅱ型髌骨骨折疗效显著,可优先选用;Ⅲ型空心钉张力带治疗总体偏优,可酌情选用;Ⅳ型、Ⅴ型选用克氏针张力带.

  • 经皮内镜下量化根管成形技术在根管狭窄型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作者:李永津;陈博来;苏国义;林涌鹏;杜炎鑫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量化根管成形技术治疗根管狭窄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 收集根管狭窄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42~73岁,平均(56±7.1)岁.L3,4节段9例、L4,5节段27例、L5/S1突出10例.结果 随访15~21个月,平均(18±2.43)个月.VAS腰痛评分:术前(3.21±1.57)、术后1周(0.87±0.63)、末次(0.87±0.69),不同随访时间VAS评分(术前、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腿痛VAS评分术前(7.12±0.55)、术后1周(1.40±0.46)、末次(22.09±1.25),不同随访时间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腰椎JOA评分分别为15.23±2.35、22.09±1.25、24.21±1.20,JOA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感染、神经损伤等不良事件,5例患者术后腰痛未能缓解,药物控制后症状减轻.结论 运用量化根管成形技术能够很好地进行局部减压、椎间盘摘除、神经松解,是一种治疗根管型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的脊柱微创手术方法.

  • 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与肝门部胆管癌临床特点比较

    作者:曾玉萍;梁治平;曾旭文;刘庆余

    目的 比较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HCCBDTT)与肝门部胆管细胞癌(HC)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特异性临床指标,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统计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BDTT患者46例及HC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对两者的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症状、各项实验室定量及半定量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疾病男性患者比例均高于女性,同时两种疾病患者男女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CCBDTT患者年龄分布在23~72岁区间,HC患者年龄分布在28~79岁区间,两者的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2).同时,HCCBDTT与HC的主要临床症状相似,均以腹痛、腹胀、黄疸、瘙痒症状为主,两者主要临床症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表面抗原(HBsAg)、甲胎蛋白(AFP)>25 ng/mL、癌胚抗原(CEA)>5 ng/mL所占比例、Child-Pugh分级的构成、AFP、CE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实验室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HCCBDTT与HC的临床表现多有相似性,但结合多个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指标综合分析,有助于实现两者的准确鉴别.

  • 降钙素原在非感染因素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左路广;张荣荣;冯博;张娅娟;连晶晶;李宝亮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在非感染因素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收治入院的非感染因素心衰患者静脉血液标本380例,另收集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液标本444例,选用UPT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降钙素原数值,计量资料采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研究降钙素原筛查非感染因素心衰的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等指标,探讨降钙素原对非感染因素心衰的诊断价值.结果 非感染因素心衰患者降钙素原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含量曲线下面积(AUC)为0.906,约登指数为0.734,临界值为0.105 ng/L;敏感度为84.21%,特异度为89.19%,漏诊率15.79%,误诊率10.81%,阳性预测值86.96%,阴性预测值86.84%,阳性似然比7.79,阴性似然比0.18.结论 检测降钙素原可用于心衰早期筛查,当降钙素原≥临界值0.105 ng/L时,应进一步检查并跟踪随访.

  • 冠心病患者血浆中miR-126水平与其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系统形成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夏铭蔚;邵正斌;梁国庆;戚先伟;袁建松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浆中miR-126水平与其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系统形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确诊为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CC分级判断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是否良好,并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良好(n=36)和侧支循环不良(n=44),选择同时期体检的适龄健康者50例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中的miR-126水平,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冠心病患者miR-126水平和VEGF水平与其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系统形成的关系,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iR-126水平预测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系统形成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浆中miR-126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而VEGF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冠心病侧支循环良好的患者血浆中miR-126水平高于侧支循环不良患者(P<0.01),而VEGF水平明显低于侧支循环不良患者(P<0.01);患者血浆中miR-126水平与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程度呈正相关(r=0.524,P<0.01),患者血浆中VEGF水平与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程度呈负相关(r=-0.365,P<0.01);miR-126水平预测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系统形成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6.36%.结论 冠心病患者miR-126表达量低于正常人群,miR-126水平降低可能导致VEGF水平上升影响冠心病发病和病程进展,故检测血液循环miR-126水平可作为冠心病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指标之一.

  • 腹腔镜二氧化碳气腹对全凭静脉麻醉中Narcotrend指数的影响

    作者:郭锐;钟茂林;叶军明;曾凡颖;许厚仁;王力峰;林勇

    目的 通过观察Narcotrend指数(NTI)的变化,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中二氧化碳(CO2)气腹对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气腹后不调整通气量,允许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50 mmHg,而对照组气腹后调整通气量,使PETCO2保持在30~35 mmHg,分别记录两组气腹前(T0)、气腹后10 min(T1)、20 min(T2)、30 min(T3)和45 min(T4)的NTI和PETCO2,并于T2和T4时刻行血气分析以监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研究期间麻醉维持均采用靶控输注(TCI)相同浓度的丙泊酚和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结果 对照组气腹前后各时间点的PET CO2和NT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4时刻的PETCO2显著高于T0,T4时刻的NTI值显著高于T0和T1(P<0.05).观察组在T4时刻的PET CO2、PaCO2和NT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观察组PETCO2与NTI具有高度相关性(r=0.897,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CO2气腹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可影响Narcotrend监测,可引起NTI假性升高,在临床应用中需引起重视.

  • 广州大学城2017年夏季甲型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胡丽雅;冯金兰;李际强;陈伯钧;张忠德

    目的 探讨广州大学城2017年夏季甲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的临床特征,为今后的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7年5—7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急诊发热门诊10~75岁的具有流感样症状的发热患者共392例,进行咽拭子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血细胞计数等项目,并对抗原检测阴性与阳性的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2017年5—7月咽拭子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阳性共143例,阳性率为36.5%,5、6、7月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5.1%、42.3%、60.0%.甲型流感检测阳性患者中,发病年龄以18~30岁所占比例大,共125例(87.4%).临床表现方面,经咽拭子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阳性的患者与阴性的患者相比,咳嗽、流涕、头痛、乏力、肌肉酸痛比较突出(P<0.05);扁桃体肿大所占比例亦高于阴性组(P<0.01);血细胞方面抗原检测阳性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低于阴性组(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亦低于阴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鉴别甲型流感病毒阳性与阴性有统计学意义,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和0.56(P<0.001,P<0.042),以白细胞计数≤9.8950×109·L-1为标准,诊断甲型流感的敏感度为97.9%、特异度为57.8%.结论 2017年广州大学城夏季甲型流感从5月份开始,流感高峰从6月份开始;本区域甲型流感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符合区域年龄特点;对甲型流感患者早期临床特征与血细胞计数的分析,有利于为甲型流感的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同时应加强学校等聚集性场所暴发疫情监测.

  • 伽马刀联合紫杉醇对局部淋巴结转移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雨微;张曙光

    目的 观察经过放疗后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无远处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伽马刀联合化疗(紫杉醇+奈达铂)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符合临床研究标准的完成临床研究且临床资料数据可靠的85例无远处淋巴结转移的行根治性放疗(放疗后出现局部淋巴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伽马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疗(紫杉醇+奈达铂),连续治疗4个疗程(1个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记物浓度[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癌胚抗原(CEA)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免疫学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临床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瘤标记物浓度(HMGB1、CEA、SCC-Ag)、免疫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学(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MGB1、CEA、SCC-Ag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根治放疗后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给予伽马刀+化疗能很好地提高有效率.

  •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瘢痕疙瘩相关基因研究

    作者:黄谦;张文广;饶忠;蔡纯雁

    目的 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初步筛选瘢痕疙瘩候选基因.方法 对5例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DEGs进行差异基因功能(GO)和KEGG富集分析,并对DEGs(NREP,WISP2)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 瘢痕疙瘩相对正常皮肤组织共476个DEGs,其中175个基因上调,301个基因下调;GO和KEGG分析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分子信号相互作用、信号传导、肿瘤、免疫等方面.NREP、WISP2基因的荧光定量PCR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 筛选获得了与瘢痕疙瘩形成密切相关的潜在候选基因,为进一步研究瘢痕疙瘩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基础.

  • 整合素 β1在鼻咽癌的表达与5年生存情况的关系

    作者:黄永塔;叶秋容;翁敬锦;李玲;温宗华;莫祥兰

    目的 检测整合素β1(integrinβ1,ITGB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整合素β1的表达意义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鼻咽癌组织及10例正常癌旁黏膜组织整合素β1的表达情况(整合素β1染色面积积分+染色强度积分<3分为低表达,≥3分为高表达),分析其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鼻咽癌组织整合素β1表达阳性率为61.7%,正常黏膜组织仅呈弱阳性表达于基底细胞(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转移组整合素β1的表达较非转移组明显增高(P=0.031),且整合素β1表达水平与鼻咽癌的T分期、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301,P=0.024;r=0.267,P=0.039).整合素β1与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整合素β1高表达组鼻咽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41).结论 整合素β1在鼻咽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整合素β1表达水平与肿瘤远处转移、T分期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 后路微波消融结合经多裂肌间隙置钉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转移瘤的效果比较

    作者:刘斌;贺聚良;林翔;吴振杰;关键;莫昊;袁振超

    目的 比较后路小切口微波消融、骨水泥成形、经多裂肌间隙置钉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转移瘤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接受腰椎转移瘤治疗患者,行后路小切口微波消融、骨水泥成形、经多裂肌间隙置钉(观察组)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Frankel脊髓损伤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并发症等,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结果 两组患者相关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累及椎体、腰椎外骨转移病灶、术前SIN评分、术前、术后Frankel评分及变化、术前VAS评分及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术后失血少,术后VAS评分有效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小切口微波消融、骨水泥成形、经多裂肌间隙置钉出血少、疼痛减轻明显、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对病椎神经功能改善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是传统手术治疗的有效补充.

  • 腰大池置管外引流在脑肿瘤术后的应用体会

    作者:张继;朱正权;孙叔昕;何振强;符土平;林富华;陈银生;蒋小兵;赛克;牟永告

    目的 探讨神经肿瘤术后患者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的临床意义,并对置管要领及治疗作用进行浅析.方法 用配套的穿刺针在L3-4或L4-5椎间隙穿刺入蛛网膜下腔,引流管经针鞘导入腰大池3~10 cm(成人5~10 cm,儿童3~5 cm).观察脑脊液流出情况,衔接引流系统,设定引流管高度;脑脊液引流量控制在150~350 mL/d,留管时间3~28 d.结果 31例脑肿瘤术后出现发热、脑脊液白细胞数明显增高等颅内感染征象的患者中,14例腰大池置管留置皮下隧道的患者,1例出现脑脊液引流管口漏;17例未留置皮下隧道患者中,3例发生引流管管口脑脊液漏,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有无留置皮下隧道引流管口脑脊液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脑脊液漏培养阳性患者,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及持续引流脑脊液后拔管.31例留管时间3~28 d,平均(7.3±0.5)d,住院时间11~46 d,平均(14.6±2.1)d,且并发症少.结论 腰大池置管外引流置管创伤小、成功率高,留置皮下隧道可降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 谷氨酰胺在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中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亚;吴伟莉;金风;龙金华;李媛媛;罗秀玲;龚修云;唐红;张芒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后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非随机纳入80例局部晚期(Ⅲ~Ⅳb期)鼻咽癌患者,分为试验组(n=42)和对照组(n=38),两组均给予两周期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TPF)诱导化疗,试验组在诱导化疗时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分别测定两组诱导化疗前后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二胺氧化酶(DAO)及淋巴免疫功能、体质指数,评价两组诱导化疗恶心、呕吐、腹泻毒性不良反应及诱导化疗后近期疗效评价.结果 (1)试验组诱导化疗后DAO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试验组诱导化疗后CD3+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亚组分析诱导化疗后DAO水平较诱导化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诱导化疗后前白蛋白水平较诱导化疗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诱导化疗后CD3+、CD3+CD8+、CD45+、CD4+/CD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亚组分析在前白蛋白水平上诱导化疗后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血红蛋白、白蛋白、CD4+/CD8+水平上,诱导化疗后较诱导化疗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TPF诱导化疗方案对肠道屏障功能,营养、免疫功能部分指标有损伤作用;(2)谷氨酰胺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行TPF方案诱导化疗后肠道屏障功能、营养、免疫功能部分指标有一定改善作用.

  • 血清癌胚抗原水平与免疫组化指标对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

    作者:陈绍森;邹林;卢正亮;胡佩村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与免疫组化指标对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检测90例肺癌患者血清CEA水平及与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指标细胞角蛋白(CK)、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及P63基因表达情况.同时检测肿瘤组织EGFR基因表型,分析不同EGFR基因表型患者血清CEA水平与免疫组化指标表达的差异及相关指标对EGFR基因突变预测效能.结果 EGFR基因突变组患者血清CEA水平明显高于EGFR基因野生组(P<0.05);以CEA≥5 ng/mL为阳性,EGFR基因突变组CEA阳性率明显高于EGFR基因野生组(P<0.01).EGFR基因突变组患者CK、TTF-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EGFR基因野生组,而EGFR基因突变组P63表达阴性率明显高于EGFR基因野生组(P<0.01).血清CEA水平(以CEA≥5 ng/mL为阳性)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是94.1%、50.0%、53.3%、93.3%、66.7%.CK(+)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是100%、51.7%、55.7%、100%、70%.TTF-1(+)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是100%、44.6%、52.3%、100%、65.6%.P63(-)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是100%、46.4%、53.1%、100%、66.7%.结论 高水平CEA及CK(+)、TTF-1(+)及P63(-)往往提示EGFR基因突变,血清CEA水平及免疫组化指标CK、TTF-1及P63是重要的EGFR基因突变的预测指标,在基因检测受限的情况下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瘦素和RORγt mRNA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晓辉;翁智胜;彭洁雯;易江华;廖梦怡;辛甜甜

    目的 检测RORγt、瘦素在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探讨RORγt、瘦素在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31例CA患者(CA组)、19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用ELISA检测外周血中瘦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CA组患者外周血中RORγt mRNA的表达量为4.705±7.232,正常对照组RORγt mRNA的表达量为0.037±0.0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3,P=0.001).而两组外周血中瘦素的表达分别为:CA组为(2.064±1.861)×104 pg/mL、正常对照组为(3.035±2.007)×104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9,P=0.088);进一步将CA组分别初发组和复发组,两组瘦素的表达量分别为:初发组为(2.487±1.985)×104 pg/mL,复发组为(1.294±1.378)×104 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3,P=0.06).结论 CA患者外周血中RORγt mR-NA的表达升高,提示RORγt可能在CA的发病中起作用,而瘦素在CA发病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 钬激光腔内治疗已放置输尿管支架的上尿路结石的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观察

    作者:朱峰;陈帅奇;侯国栋;薛向东;张会清

    目的 探讨钬激光腔内治疗已放置输尿管支架的上尿路结石的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情况.方法 选取已放置输尿管支架的患者118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59)和对照组(n=59).研究组行钬激光腔内治疗,对照组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至少半年.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随访6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研究组病情与其结石清除率的关系.结果 两组性别比、年龄、平均结石大直径、结石部位分布等基线资料以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和留置导尿管时间均缩短(P<0.05).研究组随访6个月的结石清除率为86.44%(51/59),高于对照组的67.80%(40/59)(P<0.05).两组脓肾、输尿管穿孔、撕脱、大出血、高热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组随访6个月结石排净患者比较,其结石残留患者的结石大直径和结石数均较高(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石大直径和结石数与钬激光腔内治疗已放置输尿管支架的上尿路结石的结石清除率均密切相关(OR=-0.942、-0.918,P<0.05).结论 钬激光腔内治疗已放置输尿管支架的上尿路结石的结石清除率高且并发症发生少,且其结石清除率受结石大小和数目的影响,结石较多和较大的已放置输尿管支架的上尿路结石患者钬激光腔内治疗效果欠佳,需根据具体情况改用其他治疗方法以改善疗效.

  • 桂东南地区成人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分析

    作者:陈奇盛;张萍;黄翠娟;梁慧

    目的 分析桂东南地区成年健康人群骨密度(BMD)和骨质疏松(OP)的患病情况,为本地区OP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桂东南地区2803名20~84岁健康人群采用美国GE Medical Systems LUNAR DPX-MD+(DXA)进行L1~4和股骨近端BMD测量,按不同性别以5岁为一个年龄段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桂东南地区男性腰椎与股骨近端BMD峰值均在30~34岁,女性腰椎与股骨近端BMD峰值均在25~29岁,峰值后随年龄增加而BMD下降,女性BMD下降后又回升至40~44岁,但未达峰值,此后再逐渐下降;男性BMD下降后也回升至50~54岁,也未达峰值,此后也逐渐下降;女性在55~59岁出现明显加速,男性没有加速下降现象.40岁以后OP患病率男性23.7%,女性OP患病率32.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桂东南地区男性BMD峰值在30~34岁,女性BMD峰值在25~29岁,OP患病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BMD随年龄增长而下降,OP患病率也随之增加.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与激素反应差异性研究

    作者:王林莉;关凤军;陈娜;朱亚利;于跑;董晨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糖皮质激素(GC)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变化,研究其在GC反应差异性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初发PNS患儿47例,按照患儿对GC治疗的反应分成两组: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32例,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15例;另选15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分两个时间点采集外周血标本:(1)病初未用GC时;(2)足量GC治疗4周后.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结果 (1)组蛋白H3乙酰化:GC治疗前,SSNS组及SRNS组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GC治疗4周时,SSNS组及正常对照组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低于SRNS组(P<0.01).GC治疗4周时,SSNS组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SRNS组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表达高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蛋白H4乙酰化:GC治疗前后,SRNS组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高于SSNS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GC治疗4周时,SSNS组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SRNS组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 不同GC反应PNS患儿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有差异.GC对PNS患儿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有不同程度影响.PNS患儿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可能介导PNS患儿GC耐药,影响GC效应的发挥.

  • 广州地区6172例 β-地中海贫血疑似儿童基因分析

    作者:李婉玲;唐盈;曾华松;华亮;韩宁;邝璐;朱冰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高风险儿童β-地贫检出率及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6172例地贫高风险儿童静脉血2 mL(EDTA抗凝),采用PCR结合反向点杂交技术(reverse dot blot,RDB)确定患儿基因突变类型.结果 6172例受检者中共检出1303例 β-地贫患儿,检出率为20.77%;共检出17种基因突变和35种基因型.其中常见的7种突变依次是CD41-42(-TCTT)、ISV-Ⅱ-654(C→T)、-28(A→G)、CD17(AAG→TAG)、CD71-72(+A)、CD26(GAG→AAG)、CD43(GAG→TAG),分别占38.83%、27.24%、9.82%、9.06%、2.23%、2.15%、1.15%,此7种突变占全部突变基因的90.48%.β-地贫杂合子1218例,占93.48%,纯合子32例(2.46%),双重杂合子53例(4.07%).结论 广州地区β-地中海贫血患儿基因突变类型多样化,以β-地贫杂合子为主;加强婚前孕前地中海贫血筛查和产前诊断,对防止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具有重大意义.

  • CARTPT对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的影响

    作者:吴洪渊;王媛媛;董合玲;吴依芬;王刚;戴萌

    目的 探讨CARTPT对过氧化氢(H2 O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的影响.方法 采用shRNA方法构建干扰CARTPT基因表达质粒,采用qPCR方法检测CARTPT敲低效率.HUVECs分为3组:(1)对照组(纯培养基培养);(2)模型组(培养基+100μmol/L H2O2);(3)CARTPT敲低组(培养基+shRNA CARTPT).培养3 d后,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beta-Gal)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p53和p21来反映细胞衰老程度;Western blot检测AMPK/mTOR信号通路中AMPK和磷酸化AMPK(pAMPK),S6和磷酸化S6(pS6)的表达水平.Ki67检测细胞增殖能力.CCK8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A-beta-Gal阳性率及p53和p21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CARTPT敲低组SA-beta-Gal阳性率及p53和p21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pAMPK和pS6表达水平随之变化.细胞增殖实验显示转染shRNA CARTPT质粒的HUVECs增殖能力增强.结论 CARTPT通过调节AMPK/mTOR信号通路影响内皮细胞的衰老,初步验证了CARTPT在血管衰老中所起的作用.

  • 鞘内米非司酮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作者:周朴;鲁义;潘伶俐;尧新华;王保;陈陈燕;黄嘉瑜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受体(GR)拮抗剂米非司酮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ham组):仅暴露L5、L6脊神经,不结扎,实验时鞘内注入生理盐水;L5、L6脊神经结扎组(SNL组):行SNL术,实验时鞘内注入生理盐水.SNL+米非司酮组(SNL+M8046组):SNL术后7 d鞘内注射米非司酮溶液,连续7 d.观察各组大鼠术前和术后7、14、21 d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50%MWT)和热痛阈值(PWL)的变化.取大鼠脊髓腰膨大部分,以Western blot法观察脊髓背角GR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Sham组比较,SNL组术后50%MWT、PWL明显降低(P<0.05),而与SNL组比较,SNL+M8046组术后7、14、21 d 50%MWT、PWL明显升高(P<0.05);同时与Sham组比较,SNL组术后GR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SNL+M8046组与SNL组比较的GR表达又明显减少(P<0.05).结论 鞘内注射GR拮抗剂米非司酮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其抑制脊髓背角GR表达有关.

  • LPS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在人牙周膜细胞促炎因子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杨詠嘉;黄元瑾;陈宇雄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介导的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人牙周膜细胞促炎因子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107 CFU/mL剂量的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设置牙龈卟啉单胞菌刺激组、IKK抑制剂组(IKK抑制剂浓度为10.0μL)和对照组,用PCR技术检测各组IL-1β、TNF-α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IL-1β、TNF-α的蛋白表达,IκBα磷酸化活性,NF-κB核转移.结果 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后,IL-1β基因表达上调(P<0.001)、TNF-α基因表达上调(P<0.01)、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上调(P<0.001),使用IKK拮抗剂抑制后IL-1β、TNF-α基因表达下调(P<0.001)、IL-1β蛋白表达下调(P<0.05),TNF-α蛋白表达下调(P<0.01).检测p-IκBα蛋白表达上升(P<0.001),使用IKK抑制剂后p-IκBα蛋白表达下降(P<0.001).经牙龈卟啉单胞菌刺激后NF-κB P65分离的细胞核成分增加显著(P<0.01),但经过IKK抑制剂处理后,NF-κB P65细胞核成分减少(P<0.01).结论 革兰阴性厌氧菌LPS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在人牙周膜细胞促炎因子表达调控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可能是导致炎症状态下牙周膜细胞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

  • shRNA靶向干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小鼠模型的长期安全性评价

    作者:玛依拉·阿扎提;高冉冉;杨建中;彭鹏

    目的 通过AAV9载体转染将SOD1-shRNA导入骨骼肌等组织,建立长期、有效的小鼠shR-NA序列的RNAi转染模型,动物实验水平验证建模有效率及靶基因抑制率,分析靶基因导入过程中致命性肝毒性机制.方法 构建针对SOD1 shRNA重组AAV9 SOD1-shRNA载体,并通过腹腔内注射法将其导入新生小鼠体内,利用qRT-PCR法检测骨骼肌、心肌、肝脏中不同时间段靶基因抑制效率;通过血清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测评估毒副作用.结果 经腹腔注射SOD1-shRNA AAV9载体,在骨骼肌、心肌及肝脏中长期、有效地抑制了靶基因mRNA表达,尤其是大腿后群肌中12周后佳抑制效率达32%,同时避免了致命性肝毒性.结论 小鼠shRNA序列的RNAi转染模型的成功建立可以获得靶基因在骨骼肌、心肌、肝脏等组织的长期沉默,并未发现致命性肝毒性,为遗传性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 糖尿病高血糖持续时间对大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邓其浪;杨煌;梁丹;曾俏冰;陈文浩;李观清;李梓杰;吴娴;何伟彬;汪鹏

    目的 探究糖尿病大鼠高血糖持续时间对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注射成功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共9只,分别采集成模前(W0)及成模后1周(W1)、2周(W2)、3周(W3)、4周(W4)、5周(W5)、6周(W6)、7周(W7)、8周(W8)、9周(W9)、10周(W10)的大鼠外周血检测其IgG、IgA水平,以W0外周血IgG、IgA水平为自身对照,反映高血糖持续时间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1)与W0相比,IgG浓度在W1及W3波动性下降(P<0.05),之后在W5、W6显著性下降(P<0.01)并稳定.(2)与W0相比,IgA浓度在W3显著下降(P<0.05),之后在W5又显著上升(P<0.05),随后降低并于W6~W10稳定在正常水平,即与W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高血糖持续超过4周即可使体内的IgG抗体水平显著性降低;而对于IgA抗体水平,虽然在第3、5周产生了紊乱,但终却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 大鼠死后细胞DNA的降解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作者:马进;胡丙杰

    目的 研究尸体组织细胞DNA降解的死后变化规律,探讨其在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DNA定量技术,检测在温度22.8℃、相对湿度80%的实验条件下和冰箱-20℃的冷冻条件下,大鼠死后即刻(0 h)至死后96 h肝、脾、肾组织DNA的降解情况.结果 在温度22.8℃、相对湿度80%的实验条件下,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含有降解DNA片段的细胞数目逐渐增多,与死亡时间有显著的相关性,死后各组织细胞DNA降解速率并非相同,肾组织的降解速率较肝、脾组织慢.而在冰箱-20℃的冷冻条件下,大鼠组织DNA在死后几乎不发生降解.结论 在温度22.8℃、相对湿度80%的实验条件下,尸体组织细胞DNA的降解与死亡时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可望成为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的新手段.而-20℃可以作为保存检材的理想条件.

  • TSPAN31调节靶基因CDK4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李丹;孙雪萌;邓远斐;赵青

    目的 探讨TSPAN31通过下调其互补反义基因CDK4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Siha细胞,分为Scramble组、sh-TSPAN31-1组、sh-TSPAN31-2组,分别转染Scramble、sh-TSPAN31-1、sh-TSPAN31-2质粒.用qRT-PCR检测TSPAN31 shRNA对HeLa、Siha细胞中CDK4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TSPAN31后细胞CDK4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结果 与Scramble组比较,转染TSPAN31 siRNa组CDK4表达水平上调(P<0.05),细胞CDK4蛋白表达量增加(P<0.5).MTS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Scramble组相比,沉默TSPAN31表达后细胞增殖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增强,而过表达TSPAN31则能明显抑制克隆形成(P<0.05).结论 TSPAN31能够反向调节其靶基因CDK4的表达,进而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

    关键词: 宫颈癌 TSPAN31 CDK4 增殖
  • 人工反置式肩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肩关节炎1例

    作者:韩燕鸿;刘军;杨伟毅;潘建科;罗明辉;曹学伟

    患者,女,65 岁,于2014 年7 月25日以"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年余"收入院. 缘患者1年前不慎跌倒致右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在当地医院的右肩关节X片提示:喙突下脱位,右肱骨大结节可疑骨折(图 1 -A) ,行多次复位并给予夹板外固定,但复位效果不理想. 患者遂至我院就诊,右肩关节 MRI 提示:右肩关节半脱位,右侧肱骨大结节、右肩胛盂前下缘撕脱骨折,右肩冈下肌、肩胛下肌肌腱损伤(Ⅰ)级,冈上肌肌腱损伤、部分撕裂(Ⅱ级)(图1-B),考虑保守治疗容易遗留脱位风险,给予右肩关节脱位开放性复位及关节盂唇重建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 术后1年,现患者仍有右肩关节反复疼痛及活动受限,休息后稍缓解.

    关键词:
  • 卵巢恶性Müllerian混合瘤2例

    作者:郑少烈;张羡;陈铭;高雪松;王晓玉

    患者1,女,62 岁,因腹胀3 月加重10 d于2016 年4 月1 日入我院.绝经10余年,无阴道流血,孕0产0.妇检:触及右附件区一实性包块,无压痛;左附件未触及;子宫直肠陷窝饱满. 外院 CT 示卵巢癌? 多发转移? 4月1 日我院 B 超示:(1)盆腹腔及右附件区实性占位;(2)盆腹腔大量积液. CA -125:564.2 U/mL;CA -153:67.9 U/mL. 诊断:卵巢癌? 4 月 6 日和 8 日各放腹腔积液1000 mL并行体液细胞学检查结果示腺癌. 4 月14 日腹部肿物活检示腺癌. 4月16 日顺铂 +紫杉醇脂质体化疗一次. 5 月17 日行腹式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 +双侧附件切除 +大网膜肿瘤切除 +阑尾切除术.

    关键词:
  • 乌司他丁对创伤性凝血病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发展的作用

    作者:贺华勇;刘玉梅;谭宇;霍力为;利云峰;王广伟;张翅;卢演怡;刘云松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发展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创伤性凝血病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创伤性凝血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40万U静脉滴注,2次/d.动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5、7、10、14天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含量(D-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5、7、10、14天血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5、7、10、14天APACHEⅡ评分、ISS评分、MARSHALL评分变化.对比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MODS发生率及30 d死亡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2、3、5、7、10、14天PT、APTT、Plt、Fib、D-D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症介质IL-6和IL-10含量在第1、2、3、5、7、10、14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早于对照组恢复正常(分别是第7、10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第1、2、3、5、7、10、14天APACHEⅡ评分、ISS评分、MARSHAL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MODS发生率及30 d死亡率均较对照组减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乌司他丁,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状况,减轻炎症反应程度,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MODS发生率及30 d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 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包皮手术术后躁动的适宜剂量

    作者:张忠其;张艳静;张奕文;邢祖民

    目的 探讨预防小儿包皮手术术后躁动右美托咪定(Dex)的适宜剂量.方法 择期小儿包皮环切术患儿200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例,Dex 0.25μg/kg组(D1组)、0.5μg/kg组(D2组)、0.75μg/kg组(D3组)、1.0μg/kg组(D4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术前单次缓慢静脉注射相应剂量Dex(采用生理盐水稀释浓度为1μg/mL).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术中使用阿托品情况;记录基础值(T1)、给Dex(T2)、手术开始时(T3)、送出恢复室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记录进入PACU后患儿躁动情况及需要芬太尼镇痛的患儿例数;记录回到病房后1、2、6 h的疼痛和镇静情况.结果 D4组苏醒时间明显延长且阿托品使用例数也明显增多,较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4组在T2、T3时间点MAP有一定程度升高,较T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D3、D4组在T2、T3时间点HR均出现一定程度下降,NS组出现了心率明显增快,较T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3、D4组躁动比例低,为7.5%,且无使用芬太尼镇痛需求,较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到病房后D2、D3、D4组在1、2 h镇静评分较N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 h后D2、D3、D4组镇痛评分较NS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单次静脉注射0.75μg/kg的Dex,有效降低了术后躁动发生率,无明显延长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是一适宜剂量.

  • 非布司他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焦素敏;李绍梅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在慢性肾功能衰竭4期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68例65岁以上慢性肾功能衰竭4期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非布司他组.对照组常规治疗,非布司他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非布司他,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尿酸及血肌酐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评价上述患者接受非布司他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非布司他组治疗前血尿酸水平为(551.61±60.10)μmol/L,治疗后明显下降,为(291.18±42.6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GFR治疗前为(20.47±3.56)mL/(min·1.73 m2),治疗后为(20.74±5.18)mL/(min·1.73 m2),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56);对照组治疗前血尿酸水平为(555.25±56.89)μmol/L,治疗后为(565.00±52.02)μmol/L,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9),eGFR治疗前为(19.91±3.66)mL/(min·1.73 m2),治疗后下降为(17.85±3.67)mL/(min·1.73 m2)(P<0.05).非布司他组仅有1例在治疗2周时候出现肝功能异常,经过应用保肝药物恢复正常,未影响治疗,所有受试者均未出现胃肠道反应、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 非布司他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4期合并高尿酸血症的老年患者,降尿酸效果好,同时安全性较高,且能延缓肾功能进展.

  • 推拿法在含碘对比剂外渗中的应用

    作者:佘国凤;邱冬花;彭一君;刘晨曦;唐金花;林海英;汪小柳

    目的 研究推拿法处理CT血管造影过程中造影剂外渗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含碘对比剂外渗的患者资料,观察组为人工推拿法,对照组为药物外敷法.观察组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护士用手托住患者肿胀肢体,用力将肿胀液向近心端推送.对照组方法:药物外敷将浸满50%硫酸镁湿纱布敷于患者肿胀处,外用薄膜包裹,2~3 h更换硫酸镁纱布,一般需48 h左右肿胀消失.根据对比剂外渗的剂量以及穿刺点肿胀情况评估外渗程度(轻度和重度).观察24 h内肿胀消退面积是否大于80%、48 h肿胀是否完全消退、肢体疼痛感觉、有无色素沉着以及是否有水泡,上述均进行计数资料统计.参照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对疗效进行评价分级,询问患者按摩后、24 h后、48 h后对于治疗评分情况.结果 轻度患者两种治疗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使用推拿法肢体疼痛感觉以及水泡情况明显比药物外敷疗效好.对比所有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24 h内肿胀消退面积、肢体疼痛感觉以及是水泡情况对比对照组疗效明显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8例患者对于治疗效果评估一般或以上评价,仅有2例患者对于治疗效果表示有限或者不够满意.而对照组30例患者对于治疗效果满意,10例患者存在治疗效果不满意,其中2例患者有不良反应存在.对比治疗后、24 h后、48 h后患者治疗效果评分,观察组患者的自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推拿法能够有效提高碘对比剂外渗发生时症状,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为便捷有效的处理手段.

  • 循证护理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霞;唐桂华;唐中生

    目的 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行为能力及功能康复等方面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探讨循证护理对VD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择神经内科收治的VD患者9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循证护理组(循证组)与常规护理组(常规组),两组在给予中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施行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认知能力(MMSE)、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以及社会行动能力(BBS)改善情况,周期为6个月.结果 (1)循证组MMSE评分改善有效率为97.87%,常规组有效率为70.2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循证组综合疗效优于常规组;(2)循证组ADL分值为27.14±2.62,常规组ADL分值为34.16±8.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常规组;(3)循证组BBS评分改善有效率为93.62%,常规组有效率为76.5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综合疗效优于常规组.结论 循证护理在VD患者的康复护理疗效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显著促进VD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功能康复,值得在VD护理领域推广与应用.

  • 动机性访谈对高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作者:党建辉;黄琴;林小玲;林萍;苏月珍

    目的 比较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的方式与动机性访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1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82例(失访3例),对照组82例(失访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口头形式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动机性访谈模式的干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体质指数、腰围值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22%vs 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4,P=0.043);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量表总分为(61.14±9.10)分、日常生活得分为(18.34±2.09)分、健康行为得分为(23.69±3.05)分、药物治疗得分为(12.54±2.25)分、病情监测得分为(8.12±0.9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高血压行为依从性总分(24.78±5.35)分、意向得分为(18.07±2.09)分、生活方式得分为(14.50±1.10)分、态度得分为(14.75±0.98)分、责任得分为(7.07±1.20)分、吸烟饮酒得分为(7.14±1.00)分、药物治疗得分为(4.00±0.7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体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72,P>0.05),腰围值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2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体质指数和腰围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能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体质指数和腰围值明显下降,改善行为依从性,具有较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随访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调查

    作者:李姗姗;高钰琳;周静静

    目的 了解心脏起搏器安置术随访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订社区延续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中文版一般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2017年1—4月在广州市4家三甲医院进行心脏起搏器安置术门诊随访的18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心脏起搏器安置术随访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呈偏态分布,其中位数为59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在职、患病时间和目前对生活的满意度4个变量进入方程,R2为0.351.结论 心脏起搏器安置术随访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体得分呈中等水平,年龄大、非在职、患病时间长和目前对生活满意度低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强.建议注重对随访患者的自我护理和心脏起搏器知识的教育,联合家属、医护人员和社区相关部门提供全面的社会支持.

  • ICU护士对谵妄知信行及评估的障碍因素现状调查

    作者:吴传芹;李国宏;朱艳萍

    目的 了解和分析ICU护士对ICU谵妄的认知、态度、行为现状,ICU护士谵妄评估的障碍因素,以为临床优化ICU谵妄评估及为ICU护士提供谵妄教育和谵妄管理方案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护士谵妄知信行及谵妄评估障碍因素调查问卷对江苏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220名综合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ICU谵妄的认知方面:主观题部分,清楚ICU谵妄相关知识的ICU护士占比为22.3%~59.1%;客观题部分,各条目ICU护士回答的合格率为42.7%~84.5%.态度方面:73.2%~77.7%ICU护士对ICU谵妄评估、预防持有积极的态度,但是,仅55.9%~58.2%ICU护士对ICU谵妄方面的知识感兴趣、认为有必要设立ICU谵妄专科护士.行为方面:仅有39.5%的ICU护士持续评估ICU谵妄的危险因素,40.5%的护士常规进行ICU谵妄的评估,52.3%的ICU护士运用ICU谵妄的护理指南.痴呆、严重神经系统损伤患者评估困难,未完全掌握正确的谵妄评估方法是ICU护士谵妄评估的主要障碍因素.结论 ICU护士对谵妄的知信行现状尚需改善,当前现状存在个人、组织、患者层面的障碍因素,护理管理者在加强ICU谵妄评估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加强护理与其他学科的团队协作,积极给予人力资源和相关制度的保障以促进ICU谵妄评估的规范化开展.

  • 肝癌前病变与肝卵圆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杨雪梅;文彬;孙海涛;陈冠新;孙嘉玲;陈炜聪;贺松其

    肝癌前病变与肝癌的关系密切.肝癌前病变与肝卵圆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对早期肝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综述肝癌前病变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肝卵圆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基础以及两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情况.

  • 慢性肾脏病患者甲状旁腺激素与肾性贫血的关系

    作者:朱丽娇;徐承云;刘欣;黄翀;段志兵;冯斯;范燕娜;杨小平;吴凡;吕缘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普遍合并肾性贫血,主要是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减少引起,是导致CKD患者高住院率、高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也作为CKD患者常见并发症,主要因钙磷代谢紊乱和活性维生素D合成分泌障碍引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异常升高,进而导致骨质破坏、皮肤溃疡坏死及转移性钙化等严重不良后果.越来越多研究表明CKD患者PTH水平升高与贫血密切相关,本文就这类问题,通过回顾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并从改善贫血的角度,为积极控制CKD患者PTH水平提供思路.

  • 心肾综合征的治疗现状及展望

    作者:姜晨煜;何也;傅强

    心肾综合征(CRS)是指心脏、肾脏在病理生理上的功能紊乱,其中一个器官的急慢性病变导致另一个器官的急慢性病变,这里着重指出了心肾双向作用的本质.根据心肾发病的急慢和先后,CRS分为5个不同类型.CRS主要发病机制包括器官灌注不足、神经体液因子激活、循环负荷增加和一氧化氮/氧自由基平衡等方面.目前针对CRS治疗的研究不断进展,可选择的传统药物包括利尿剂、ACEI类、β受体阻断剂等,新型药品还有伊伐布雷定、松弛素、LCZ696、托伐普坦、阿利吉仑以及非药物治疗如血液超滤等,本文将从CRS的发病机制入手,对CRS治疗方面目前的研究现状展开分析阐述.

  • 内补黄芪汤治疗麻风溃疡的效果

    作者:邹明华;林悦芹;张晓东;冯婧

    目的 观察内服内补黄芪汤治疗麻风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麻风溃疡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内服内补黄芪汤汤剂联合常规清创换药3个月,对照组按换药常规清创换药3个月.3个月后评价疗效1次.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内服治疗麻风溃疡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溃疡治愈率和复杂性溃疡的疗效.

  • 茵栀黄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周淑娣;邹美姣

    目的 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患儿144例的资料,按照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新生儿使用蓝光照射加布拉氏酵母菌散进行治疗,观察组新生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15,P<0.05).对照组患儿的光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患儿,每天胆红素下降值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29、5.408、8.649、9.054,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93,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所发生的各类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D3+、CD4+和CD4+/CD8+均改善,观察组患儿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51、9.294、4.586,P<0.05).结论 使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T细胞亚群数据,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