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胃癌根治术后疲劳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许夕霞;檀碧波;宿桂霞;周烨;王彦霞;李勇

    目的:探讨引起胃癌根治术后疲劳综合征( POF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运用视觉模拟疲劳尺( VAS)对手术治疗的90例胃癌患者进行术后观察。结果90例胃癌手术后有47.8%(43/90)的患者发生POFS,其中男性发生率为53.4%(31/58),女性发生率为37.5%(12/32),且年龄越大、肿瘤临床分期越晚,患者症状越重( P<0.05)。另外,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早期POFS症状较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者症状重( P<0.05),但手术恢复后期两者症状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POFS的发生和症状严重程度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及手术方式有关。

  • 拉玛泽分娩法联合腰硬联合阻滞对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产程及母儿结局的影响

    作者:毛红英

    目的:探讨拉玛泽分娩法联合腰硬联合阻滞对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产程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的150例初产妇,分为3组,分别采取拉玛泽联合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拉玛泽及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每组50例。分别观察产妇产时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拉玛泽联合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组产妇与其他两组比较,产时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产程时间缩短,自然分娩率上升,剖宫产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间新生儿 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拉玛泽分娩法联合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在分娩中能有效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但不影响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

  • EPFN 与 PFNAⅡ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作者:李光;陆晴友;潘玉涛;刘林;韩庆辉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膨胀髓内钉( EPFN)与亚洲型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 PFNAⅡ)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8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回顾分析获得随访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使用内固定情况分为EPFN组(26例)和PFNAⅡ组(30例),术后随访(18.6±?)个月,并对两组术中操作不当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 评分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股骨头切割或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明显髋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下地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 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PFNAⅡ组较EPFN组术中操作不当及术后大腿疼痛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EFNA及PFNAⅡ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满意,PFNAⅡ更符合国人股骨近端的解剖结构,手术更加方便、快捷,术中操作不当及术后大腿疼痛发生率低。

  • 口服等回声型造影剂超声检查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史鹏丽;张维维;马灵芝

    目的:探讨口服新型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诊断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胃间质瘤患者行口服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及常规超声检查,观察其声像图特征,终将两者诊断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8例胃间质瘤中良性11例,交界性3例,恶性14例。口服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及常规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7%、57.1%。结论口服等回声型造影剂超声检查对胃间质瘤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的进一步检查、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 利用肾小球滤过率评估高尿酸血症对老年男性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梁穗;李自成;李虹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老年男性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年度体检的60岁以上患有高血压病的男性教职工,收集其年龄、血压、身高、体重、既往史、血尿素氮( BUN )和血肌酐( Scr )等资料,按Cockcroft-Gault( CG)公式计算得出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eGFR)。根据是否合并有高尿酸血症分为单纯高血压病组(HBP组)和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HUA组),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结果(1)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者占37.4%。(2)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HUA组Scr和BUN平均水平高于HBP组,eGFR平均值低于HBP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用eGFR≤50 mL/(min·1.73 m2)和Scr≤1.7μg/mL两种方式作为评估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肾功能不全检出率,发现HUA组高于HBP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不全检出率以eGFR为评估标准时显著高于以Scr作为评估标准。结论老年男性高血压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比例较高。高尿酸血症加重高血压病患者的肾功能不全, eGFR评估肾功能优于Scr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大肠癌组织CD44V6与多药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

    作者:祁秀敏;张熔熔;吕慧

    目的:观察CD44 V6及耐药表型GST-π、P-gp、TopoⅡ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预后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190例大肠癌组织和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CD44V6和GST-π、P-gp、TopoⅡ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4V6和GST-π、P-gp、TopoⅡ在高、中、低分化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CD44V6还与浸润深度(P<0.05或P<0.01)和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有关联(P<0.01),CD44V6的表达与GST-π、P-gp、TopoⅡ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472、0.467、0.169,均P<0.05)。结论 CD44V6及耐药表型GST-π、P-gp和TopoⅡ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 RNA 测序技术在筛选食管鳞癌差异表达基因中的应用

    作者:陈友芳;曹训;黄志良;温浙盛

    目的:构建食管鳞癌组织与配对远癌旁正常食管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库。方法应用RNA测序技术及差异分析软件筛选并分析食管鳞癌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的差异表达基因库,通过Real-time PCR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应用RNA测序技术检测发现,食管鳞癌与配对癌旁正常食管组织间共142个(93个表达上调,49个表达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与增殖相关的基因16个(11个表达上调,5个表达下调);与细胞迁移功能相关基因9个(7个表达上调,2个表达下调);与细胞黏附相关基因12个(均表达上调);与血管生成功能相关基因2个(均表达上调);与凋亡相关基因6个(4个表达上调,2个表达下调)。通过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其中5个差异表达基因,证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mRNA表达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上调或下调趋势与RNA测序结果一致。结论应用RNA测序技术成功构建食管鳞癌差异表达基因库,差异表达基因与肿瘤的增殖、迁移、黏附、血管生成及凋亡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miR-221和miR-338表达的意义

    作者:杨志锋;陈宏;江小梅

    目的:探讨miR-221和miR-338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8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60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和8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中miR-221和miR-338表达水平。分析miR-221及miR-338在上述人群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对比。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miR-221表达水平高于肝脏良性病变者和健康者(P<0.05),miR-338表达水平低于肝脏良性病变者和健康者(P<0.05)。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miR-221和miR-338表达高低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 P<0.05)。结论血清miR-221和miR-338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关系密切,有望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指标。

  • 不同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10影响的比较

    作者:邢祖民;张忠其;张伟山;刘永峰

    目的:比较3种不同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IL)-6、IL-10的影响。方法对30例足月剖宫产产妇根据需要分别肌肉注射哌替啶100 mg( NC组)、5 mg吗啡+150 mg进行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镇痛( MR组)、浓度为1.5μg/mL的舒芬太尼+氟哌利多5 mg进行静脉持续镇痛( SF组),每组10例,采用电子镇痛泵,总容量为100 mL,记录术后4、12、24、48 h的VAS疼痛评分,并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IL-6、IL-10的浓度,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MR组和SF组镇痛效果良好,两组12、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术后IL-6、IL-10均有不同程度升高,MR组和SF组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12、24 h两组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和硬膜外两种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患者均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且能降低术后血清IL-6的水平,增加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有效地维持术后炎性因子的平衡,减轻术后的炎症反应,但吗啡硬膜外镇痛不良反应明显多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

  •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变化

    作者:赵春楠;彭群新;李艳萌;王琳;祁松楠;顾国浩;史进方

    目的:探讨未发生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TIMP-1)的变化及其与空腹血糖的关系。方法选取无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41例,门诊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TIMP-1 mRNA的量,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血浆中TIMP-1的量。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MP-1 mRNA的表达量[(6.13±1.59)copies/mL]明显高于正常者[(5.29±1.56) copies/mL]。(2)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 TIMP -1蛋白的表达量[(246334.83±82567.858)pg/mL]明显高于正常者[(105498.00±21554.324)pg/mL]。(3)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TIMP-1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0.4901,P<0.01)。结论无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TIMP-1无论是mRNA的表达量还是蛋白的表达量均较正常者偏高,并且血浆中蛋白的表达量与空腹血糖负相关。

  • 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对早期乳腺癌的筛查作用

    作者:霍彦平;吕晶;谢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筛查早期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81例乳腺疾病患者的2156个彩超发现的长径小于10 mm的乳腺微小结节行乳腺微创旋切术,旋切组织标本术中送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根据快速病理结果决定手术方式,术后送常规病理检查,并对所有良性病变的患者进行6~12个月的彩超随访。结果2156个乳腺微小结节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显示:乳腺浸润性癌109例,乳腺导管内癌29例,乳腺小叶原位癌7例,乳腺纤维腺瘤189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43例,乳腺不典型增生23例,乳腺腺病51例。对乳腺浸润性癌及乳腺导管内癌行乳腺癌保乳手术及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乳腺小叶原位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不典型增生行开放性乳腺区段切除术,其中2例发现组织学低估。仅接受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患者术后出现术区血肿6例,活动性出血2例,无气胸、皮肤损伤及切口感染。对所有良性病变的患者进行6~12个月的彩超随访,术区未发现异常表现。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筛查早期乳腺癌可获得准确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能筛查出早期乳腺癌。

  • 64排螺旋 CT 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卵巢早衰患者卵巢供血血管形态学的变化

    作者:易颂平;何援利;王雪峰;朱洪磊;彭冬先;王显龙

    目的:利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 CTA)三维重建观察卵巢早衰患者卵巢动脉及子宫动脉卵巢支的显影率及形态学特征,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符合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的11例卵巢早衰患者及14例正常育龄妇女(正常组)行中下腹64排螺旋CTA检查及三维重建,对两组受检者的卵巢动脉及子宫动脉卵巢支显影率及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卵巢早衰患者的卵巢动脉显影率0(0/22)与正常组7.1%(2/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正常组与卵巢早衰患者的子宫动脉卵巢支显影率分别为96.4%、63.5%,直径分别为(1.82±0.11)mm和(1.35±0.1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卵巢早衰患者经64排螺旋CTA检查及三维重建显示,子宫动脉卵巢支显影率较低及直径较正常育龄妇女小,为卵巢早衰提供了更多可行的诊断途径及参数,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

    作者:黄河;黎清标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PiCCO)监测技术在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将53例脓毒症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PiCCO监测技术指导下进行容量管理,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容量管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6、24、48 h后各项参数,观察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的时间及住院病死率。结果治疗6、24、48 h后,观察组心率、血清乳酸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P<0.05),中心静脉压变化不大(P>0.05)。观察组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心排血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48 h后,观察组EVLWI较治疗前减少( P<0.05),对照组则较治疗前增加( 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指导下液体复苏在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组织多普勒评价早、晚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

    作者:李金花;黄君;马隽;方海燕

    目的:用组织多普勒彩超技术评估早、晚期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情况。方法选取早、晚期RA患者各32、28例,另选取56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用常规多普勒技术和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左心室舒张功能,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早期RA组室间隔及左室侧壁舒张早期峰速/舒张晚期峰速比值(Em/Am)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于晚期RA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晚期RA组室间隔Em峰、左室侧壁Em峰值、室间隔及左室侧壁Em/Am比值降低(P<0.05);室间隔Am峰、左室侧壁Am峰升高( P<0.05)。结论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更明显。

  • 不同浓度等剂量左旋布比卡因对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效应及患者血药浓度的影响

    作者:刘雪峰;苏远强;彭浩源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等剂量左旋布比卡因对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效应及患者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上肢骨科手术患者60例( ASA Ⅰ~Ⅱ级),随机均分为3组,左旋布比卡因150 mg分别配成20 mL (0.75%,A组)、30 mL(0.5%,B组)和40 mL(0.375%,C组),神经刺激仪定位定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感觉、运动阻滞情况;高效液相法测定注药后10、15、20、30、60、90、120 min静脉血左旋布比卡因浓度。结果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为A组<B组<C组(P<0.05)。 A、B组血药浓度均在注药后15 min达峰浓度,C组在注药后30 min达峰浓度。结论等剂量高浓度左旋布比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扩散范围小,血药浓度达峰时间早;低浓度趋效慢,但扩散范围大,达峰时间晚,临床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浓度的左旋布比卡因。

  • 艾滋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的表达

    作者:费琰;邵建国;季汉珍;那文秀;朱勇根;汪美华;黄红铭

    目的:观察艾滋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TRAF6)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36例艾滋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纯化分离CD14+单核细胞, Western blot测定单核细胞TRAF6的表达,分析单核细胞中TRAF6表达水平与患者CD4+T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艾滋病患者单核细胞数量与健康对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单核细胞TRAF6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者明显下调(P<0.05),与CD4+T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r=0.8497,P<0.05)。进行抗病毒治疗半年后TRAF6表达水平上调。结论艾滋病患者单核细胞TRAF6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与患者的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 醋酸环丙孕酮辅助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

    作者:张月娟;卢琪芸

    目的:探讨醋酸环丙孕酮辅助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TCRP)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TCRP(对照组)和醋酸环丙孕酮辅助TCRP(观察组),观察治疗后月经周期的正常率及月经量的变化,随访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月经周期正常率为90.8%,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11.981,P<0.05);观察组月经减少量为(152.3±39.5)mL,优于对照组的(242.9±71.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31,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均较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10.092,P<0.05)。结论醋酸环丙孕酮辅助TCRP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能有效改善患者月经状况,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减小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关系

    作者:冯会娟;欧阳伟;孙云钢;李师思;吴菊清;陈盼

    目的:了解甲状腺球蛋白( TG)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关系,评价TG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TG水平,选取199例患者,均为术后、131 I清甲治疗后并排除TgA阳性及失分化的患者,把患者分为无转移、淋巴结转移、颈部软组织侵犯、肺部转移、骨及其他脏器转移5组,比较之间的差异性。结果(1)无转移组TG值与其他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除颈部软组织侵犯组(礸2=-14.14,P=0.131),其余各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44.01、-83.85、-104.38,P=0.000、0.00、0.00)。(2)TG水平在颈部软组织侵犯组、颈部淋巴结转移、肺转移、骨及其他脏器转移逐渐增高(秩次值依次66.45、96.33、136.17、156.69),TG值与部位正相关(P=0.000)。(3)各组的TG值与转移灶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在各组中两者都正相关(依次P=0.009、0.000、0.002、0.001)。(4)各组TG值与转移灶数目进行相关性分析,除软组织的病灶数目均为1个,其余各组中两者都正相关(依次P=0.042、0.000、0.001)。结论颈部软组织侵犯及较小的淋巴结转移时,TG值的诊断价值不高;TG值对肺部转移组、骨及其他脏器转移的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病灶越大,数量越多,TG值越高;病灶越小,数量越少,TG值越低。

  • 定量脑电图在单侧颈内动脉慢性狭窄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王琴;宋志彬;党丽娟;王珲;郭艺华;黄春艳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在单侧颈内动脉慢性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行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证实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66例,根据脑血管DSA结果分为3组:轻度狭窄(≤29%)23例、中度狭窄(30%~69%)23例、重度狭窄(70%~99%)20例。在脑血管DSA术后3~5 d内行16导普通脑电图检查,通过Matlab软件分别计算出脑电空间对称指数( sBSI )、暂时性脑电图空间对称指数( tBSI )、δ+θ/α+β比值( DTABR)及95%频谱边界频率(95%SEF )。结果3组 sBSI、tBSI、DTABR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 =54.808,P=0.000;F=148.517,P=0.000;F=12.805,P=0.000);3组95%S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168,P=0.846)。 sBSI、tBSI、DTABR与血管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r=0.722,P=0.000;r=0.865,P=0.000;r=0.408,P=0.000);95%SEF与血管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0.032,P=0.799)。结论各定量脑电图指数在单侧颈内动脉狭窄,特别是重度狭窄时对脑缺血的诊断有一定意义,tBSI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更能敏感地判断颈内动脉狭窄引起的脑缺血。

  • 超声引导持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嘉华;黄凯;李朝晖;邓烨;陈林建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持续股神经阻滞( CFNB)在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术后接受CFNB,对照组术后接受持续静脉镇痛( CIA)。对比两组镇痛效果、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4 h静息时视觉模拟评分(RVAS)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8、12、24、48、72 h的R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动屈膝到90°需要(3.97±0.76)d,对照组患者需要(5.62±0.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2,P=0.0000)。观察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晕、恶心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WHOQOL-BREF各个分项评分明显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也明显高于术后对照组WHOQOL-BREF各个分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的CFNB用于TKA术后镇痛,止痛效果佳,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临床路径与个案管理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伟财;宋淑芬;何劲松;吴恢升;王敏;刘跃华;王先明

    目的:探讨实施临床路径与个案管理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行乳腺癌手术的278例患者入组。分为观察组186例(顺利完成治疗181例,5例因变异因素退出)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与个案管理治疗模式,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模式。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3.27±0.32)和(18.53±0.46) d( t=8.84,P<0.05);住院费用分别为(12984.73±325.42)和(16703.22±798.56)元(t=11.75,P<0.05);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8.39±0.32)%和(82.61±1.25)%( t=8.24,P<0.05);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69%和17.39%(礸2=4.92,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癌手术住院治疗阶段实施临床路径与个案管理模式,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阴道探头经腹检查在早孕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程志坚;李泉水;陈淑贞;周芳

    目的:评价阴道探头经腹检查在早孕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0例临床疑诊早孕[停经(41±9)d]的患者同时使用阴道探头经腹及腹部探头经腹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腹部探头检出宫内早孕212例(212/270、78.52%),阴道探头经腹检查检出宫内早孕247例(247/270、91.48%),后者检出率显著高于前者(礸2=17.79,P<0.01)。腹部探头检出异位妊娠14例(14/25、56%),阴道探头经腹检查检出异位妊娠21例(21/25、84%),后者检出率显著高于前者(礸2=4.67,P<0.05)。结论阴道探头经腹检查分辨力高,可更早、更准确地诊断宫内外早孕,其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腹部探头,在早孕检查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经椎旁间隙与正中入路单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叶握球;杨艳琴;郑建河;卢镇生;江钦文;张育斌;冯奕鑫;黄伟帧

    目的:对比研究经椎旁间隙入路与正中入路单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Ⅰ、Ⅱ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探讨椎旁间隙入路在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价值。方法40例Ⅰ、Ⅱ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椎旁间隙入路组(椎旁组,n=20)和正中入路组(正中组,n=20),均采用单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髂骨取骨植骨融合术,评估围手术期参数,融合率及疼痛状况。结果(1)椎旁组较正中组手术时间短(P<0.01),切口长度短(P<0.01),术中出血量少(P<0.01),术后引流量少(P<0.01)。(2)VAS评分:所有患者术后疼痛都得到明显的缓解( P<0.01);两组组间比较,术后第1天及1、3、6个月,椎旁组疼痛改善程度较正中组明显( P<0.01)。(3)ODI:所有患者术后ODI值都改善明显(P<0.01);两组组间比较,术后第1、3个月,椎旁组ODI评分较正中组改善明显(P<0.01)。(4)术后1年,正中组融合率为90%,椎旁组融合率为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单节段Ⅰ、Ⅱ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上,单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髂骨取骨植骨融合术效果良好,椎旁间隙入路无论在围手术期的效果还是术后临床疗效上都较正中入路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不同手术入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炳卫;杨国胜;范立新;邱晓拂;李高远;钟瑞伦;刘百川

    目的:探讨腹腔镜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17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腹膜后途径( RLA组)86例,经腹腔途径(TLA组)31例,术前经B超、CT或MRI等诊断为肾上腺占位,病变位于左侧63例,右侧54例,瘤体大径1.2~9.8 cm,平均(4.3±1.9) cm,单发。评估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并检测手术前后血液的免疫指标: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RL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依次为(86.2±38.1) min、(43.2±11.4)mL、(1.1±0.6)d、(4.7±2.2)d,TLA组分别为(103.7±54.3)min、(62.9±18.7)mL、(1.9±1.0)d、(6.4±3.1)d;RLA组在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TLA组(P<0.05)。 RLA组术后CRP、IL-6水平明显低于TLA组( P<0.05);且RLA组术后CD3+、CD4+及CD4+/CD8+明显高于TLA组( P<0.05);两组术后WBC、IgG、IgA、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35个月,平均(13.4±10.7)个月,3例失访,随访患者无远期并发症,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结论与经腹腔途径相比,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更好地保护免疫功能等优势。在外科医生技术娴熟和选择合适的患者时,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可以成为治疗肾上腺良性肿瘤的首选术式。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床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宋杰东;孟茜;王文荣;张云;孟凡艳;朱敏敏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82例住院产检的孕妇(正常孕妇142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4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和高级动态血流成像探测其胎盘床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胎盘绒毛的S/D值,脐动脉的S/D值,螺旋动脉的RI、PI、S/D值均高于同孕期的正常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胎盘绒毛的血管数均低于同孕期的正常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胎盘床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反映妊娠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病情的变化与发展,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提高围产医学质量。

  • 超激光疼痛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古剑雄;温梦玲;梁钊明;何喜春;林长缨;杨小红

    目的:探讨超激光疼痛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OA)患者90例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1组只采用超激光疼痛治疗,观察2组采用超激光疼痛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康复训练。3组患者分别在入组时及治疗第15次结束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定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生活质量简表(QOL-BREF)进行疼痛和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治疗15次后,3组患者的疼痛均有所缓解,观察1组和观察2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观察1组及观察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激光疼痛治疗能有效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抑制炎症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血清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和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检测在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李海英;左灿;王艳兰;卿之驹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在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6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 LN组)、57例无肾脏病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非LN组)以及48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中CysC、Hcy和RBP的水平。 Hcy采用酶法,CysC和RB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血清CysC、Hcy和RBP水平在LN组和非LN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而且LN组与非LN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LN组患者血清CysC、Hcy和RBP单项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LN组(P<0.01);CysC和Hcy两项联合检测及CysC、Hcy和RBP三项联合检测敏感性均较单项测定CysC高(P<0.01)。结论血清CysC、Hcy和RBP的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的早期肾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能大大提高检测阳性率,对于L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监测有重要意义。

  • 上唇口轮匝肌的超声显像及生理测值

    作者:刘军杰;廖新红;韦强;韦力;陈宝峰

    目的:探讨上唇口轮匝肌的正常超声表现及其超声生理测值,为唇裂患者术前病情及术后疗效评估提供有效的超声诊断依据。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106例青年志愿者的正常上唇口轮匝肌进行检查,测量人中凹及左、右侧人中嵴处口轮匝肌浅、深层厚度。结果上唇组织在超声声像图上分为6层,其中第2层和第3层为口轮匝肌的浅层肌肉,第4层为口轮匝肌的深层肌肉。左、右侧人中嵴口轮匝肌浅层厚度较人中凹处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性别之间相同部位口轮匝肌浅层以及深层厚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左、右侧人中嵴口轮匝肌浅层以及人中凹、左、右侧人中嵴口轮匝肌深层厚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能较为清晰地显示上唇口轮匝肌的各层结构,其生理测值范围的确定,将有助于唇裂患者术前病情及术后疗效的评估。

  • 胃癌中 NOB1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钟俊新;段雪飞;李晶晶;吴承堂

    目的:探讨NOB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利用实时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NOB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胃癌中NOB1基因mRNA表达量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免疫组化中NOB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3%,与癌旁正常组织43%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OB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联(P<0.05),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pTNM分期无关联。结论 NOB1在胃癌中表达升高,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综合 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脓毒症发病的临床特征

    作者:张振辉;陶丽丽;温艺超;张瑞昌;熊旭明

    目的:探讨综合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A.b)相关脓毒症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ICU入住脓毒症患者856例,比较多重耐药A.b相关脓毒症(179例)与非A.b相关脓毒症(677例)发病前的临床特点,探讨多重耐药A.b相关脓毒症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接受器官移植后、转入ICU之前有A.b定植、APACHE Ⅱ评分>20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创机械通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发生ICU多重耐药A.b相关脓毒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多重耐药A.b相关脓毒症的发病存在相应的危险因素,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重视以上危险因素,对防治多重耐药A.b相关脓毒症有积极的作用。

  • 精神科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

    作者:李春阳;苗国栋;徐贵云;陈超;丘斌;杨光;卢迟英;黄嘉艺

    目的:分析精神科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以在精神科住院、按DSM-Ⅳ诊断标准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住院诊断为重性抑郁障碍的患者为对照组。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两组病例的临床特征,比较观察组不同亚型之间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263例,其中双相障碍Ⅰ型214例,双相障碍Ⅱ型49例,对照组64例。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住院次数、发病年龄、发病诱因、有无焦虑、有无自杀、精神病性症状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障碍Ⅰ型与Ⅱ型之间在发病年龄、发病诱因、有无焦虑、有无自杀、首次发作表现、统计时限内入院发作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相障碍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相比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双相障碍不同亚型之间在某些临床特征方面也存在差异。支持双相障碍与重性抑郁障碍可能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异源性亚型的观点。

  • 深部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与全身化疗治疗卵巢上皮癌腹腔转移的疗效比较

    作者:储永良;张欣婷

    目的:观察深部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上皮癌腹腔转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54例卵巢上皮癌伴腹腔转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7例,采用深部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77例,采用单纯静脉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随访2年从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血液学等指标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随访结束后两组无一例样本脱落。观察组CR+PR+NC 67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例(P<0.01);在控制患者疼痛及提高生活质量的对比中,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大于6个月和大于1年的例数均明显超过对照组( 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生存曲线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与全身化疗相比,深部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上皮癌腹腔转移安全、有效,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梯度热应激对大鼠核心体温调节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付炜;刘亚楠;耿焱;彭娜;雷玉梅;苏磊;唐忠志

    目的:构建梯度热应激大鼠模型,探讨不同程度热应激对大鼠核心体温(Tc)调节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41℃组、42℃组、43℃组、44℃组。除正常对照组置于室温环境下外,其余各组大鼠于39℃进行热打击,直肠热电偶测量直肠温度,代表Tc。监测各组大鼠Tc 的变化,频率为10 min/次。41℃、42℃、43℃、44℃组分别达到对应的预设温度41、42、43、44℃时取出大鼠,将大鼠放入环境温度25℃的室温环境下,恢复自由进食、水,并继续监测8 h内Tc 变化,观察72 h内大鼠的生存情况。结果随热应激的程度不同,大鼠T c 呈现不同的特征性改变。热应激期间,41℃和42℃组大鼠表现为双相式T c 上升,而43℃和44℃组大鼠表现为三相式Tc上升。脱离热应激后,41℃和42℃组大鼠Tc 在1 h内恢复正常水平,而43℃和44℃组均出现低Tc ,以44℃组为明显。41℃和42℃组大鼠72 h内未出现死亡,43℃和44℃组出现不同比例的大鼠死亡,生存分析显示,44℃组大鼠预后显著差于43℃组大鼠( P<0.01)。结论不同程度热应激对于大鼠Tc 调节特征有显著影响,热应激程度越高,恢复期低Tc 程度越深,预后越差。

  •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表达对大鼠脂肪肝移植术中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刘兴木;王筠;何超;文军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肝移植术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RAGE)的表达及其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喂养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2周后建立脂肪肝模型,并作为实验组肝移植的供肝;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2周,并作为对照组肝移植的供肝;另外,随机选健康大鼠40只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受体,建立大鼠肝脏移植模型。分别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的生存率,并分别在术后2和6 h处死大鼠,取肝脏组织行总RNA提取,用PCR检测RAGE RNA的表达量。并用TUNEL试剂盒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后的肝脏细胞的凋亡及坏死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大鼠脂肪肝模型;实验组RAGE 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提前出现。脂肪肝移植后,可见大量肝细胞凋亡。结论 RAGE在大鼠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时高水平表达,可导致肝细胞凋亡,与移植是否成功密切相关。

  • FPTⅢ干预对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作者:李娜;邱晨

    目的:观察FPTⅢ对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 ASMC)迁移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采用酶消化法培养ASMC,免疫组织化学鉴定为平滑肌细胞后,采用p21Ras特异性抑制剂FPTⅢ干预,对照空白组不加任何干预剂,对照干预组加入10μmol/L FPTⅢ,哮喘空白组、哮喘干预组处理方法同上述各组对应。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变化,划痕试验测量细胞迁移距离。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对照组ASMC形态呈长梭形,周围可见F-Actin形成的伪足,数量较少, FPTⅢ干预后,F-Actin出现收缩、变短,排列趋向整齐。哮喘组ASMC胞浆内F-Actin与对照组比较出现断裂、扭曲及排列紊乱,可见较多F-Actin形成的伪足,FPTⅢ干预后, F-Actin明显收缩、变短。哮喘空白组的迁移距离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0.05);对照空白组与对照干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哮喘ASMC受到各种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刺激后,迁移能力明显增强。 FPTⅢ干预后,哮喘ASMC迁移距离减少,迁移能力减弱,而正常大鼠ASMC迁移能力无明显改变,提示p21Ras影响了哮喘ASMC的迁移能力,可能在气道重塑中起重要作用。

  • 大肠癌错配修复基因缺失与5-氟尿嘧啶敏感性的关系

    作者:王瑜;童晶;杨磊;丁彦青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错配修复基因(MMR)表达缺失与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4株大肠癌细胞株SW480、HT29、Lovo、HCT116进行细胞培养,运用MTT法分析不同细胞株对5-FU药物敏感性,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 MMR基因缺失的细胞株 Lovo、HCT116对5-FU的敏感性要高于 MMR 基因完整的细胞株 HT29、SW480,并且以 MSI -H 的大肠癌细胞株HCT116的敏感性高,MSS的大肠癌细胞株HT29敏感性低。流式细胞术分析Lovo、HT29的细胞周期,5-FU处理细胞后,细胞周期中S期的比例明显减少( P<0.05),5-FU作用细胞后抑制了细胞的增殖速度,阻断细胞的DNA合成和复制。结论 MMR基因缺失大肠癌细胞株对5-FU的敏感性明显高于MMR基因完整大肠癌细胞株,不同浓度的5-FU药物与癌细胞之间存在着剂量效应及时间效应关系。

  • 内质网氧化还原酶1-Lα在高血压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王李瑶;路静;张建忠;董俭达;曹相玫;郭凤英;贺茂涛;景丽

    目的探讨内质网氧化还原酶1-Lα( Ero1-Lα)在高血压导致内皮细胞损伤中的变化,从而进一步阐明内质网应激在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利用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持续刺激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24 h模拟高血压状态。利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利用免疫荧光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ro1-Lα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AngⅡ作用24 h后的HUVECs出现凋亡。随着AngⅡ的浓度升高,HUVECs的凋亡增加,Ero1-Lα的Western blot表达和免疫荧光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上升。结论 AngⅡ可诱导HUVECs凋亡,Ero1-Lα的高表达参与了AngⅡ诱导的HUVECs凋亡。

  • 不同复温速率对含硫酸软骨素的液氮保存心脏瓣膜的影响

    作者:吴爱萍;周海英;陈银苹;李倩;白静

    目的比较不同复温速率对液氮保存的同种异体心脏瓣膜的细胞活性及瓣膜结构的影响。方法将48只兔主动脉瓣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均经灭菌处理。对照组于灭菌后立即行瓣膜细胞活力测定及组织学检查;实验Ⅰ~Ⅲ组采用程序控温降温法将瓣膜保存在含硫酸软骨素的液氮深低温中1个月后,分别采用100、30、15℃/min的平均复温速率进行复温,复温后行瓣膜细胞活力测定、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3种复温方法对瓣膜均有损害,与对照组比较,实验Ⅰ组瓣膜组织学结构损伤较重,细胞活力下降显著( P<0.05);实验Ⅱ组瓣膜组织学结构损伤较轻,细胞活力下降显著( P<0.05);实验Ⅲ组瓣膜组织学结构改变轻微,瓣膜细胞活力下降不明显( P>0.05)。结论冷冻保存后将复温速率控制在15℃/min能更好地保护心脏瓣膜,经此法复温的瓣膜组织学结构损伤轻微,细胞活力佳,瓣膜可用性大。

  • 穿心莲内酯联合顺铂对抑制宫颈癌的协同作用

    作者:殷文静;赵莉娜;彭静;陈文芬;薛素华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与顺铂联合用药是否具有协同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存活的作用及胱天蛋白酶(Caspase)系统相关的凋亡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La细胞株,经穿心莲内酯和(或)顺铂处理后,MTS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变化,蛋白印迹(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的亚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DNA修复酶(PARP)的表达变化。结果穿心莲内酯联合顺铂能够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其抑制效果明显强于两药单用;穿心莲内酯联合顺铂可以导致HeLa细胞细胞凋亡;两药联用可激活Caspase系统,活化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引起PARP蛋白切割。结论穿心莲内酯和顺铂两药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抑制HeLa细胞的存活、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凋亡相关信号转导通路Caspase系统活化相关。

  •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修复作用

    作者:孙传伟;陈华德;卞徽宁;郑少逸;刘族安;赖文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ADSCs)移植在全层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25只SD大鼠制作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移植胶原膜(胶原膜组)、ADSCs+胶原膜( ADSCs+胶原膜组)后覆盖异体SD大鼠皮肤及直接以异体SD大鼠皮肤覆盖(空白对照组)。观察各组创口的愈合速度,并通过愈合皮肤抗拉力实验、HE染色、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愈合后皮肤的抗拉性、组织学改变及ADSCs的表达。结果 ADSCs及胶原膜对大鼠一般情况无明显影响;ADSCs+胶原膜组创面愈合率为(94.24±3.13)%,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的(84.57±2.42)%及胶原膜组的(84.72±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SCs+胶原膜组皮肤的大拉力、弹性位移和拉伸率与空白对照组及胶原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DSCs+胶原膜组皮肤真皮层中存在大量类似于正常皮肤的毛囊结构;在ADSCs+胶原膜组愈合创面皮肤组织中可追踪到雄性大鼠来源细胞的阳性表达。结论 ADSCs能促进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修复。

  • 大鼠脊髓损伤模型 Th17细胞分化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的作用

    作者:宗少晖;曾高峰;方晔;邹斌;高太行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p-STAT3)及Th17相关因子的水平,初步探讨STAT3对脊髓损伤后Th17细胞的作用。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模型组(每个时点n=15)。模型组采用改良Allen氏打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仅行椎板全切除术。在建模后1、24、48和72 h获取模型组大鼠损伤段脊髓、脾脏及外周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白细胞介素( IL)-17在损伤段脊髓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STAT3在损伤段脊髓和脾脏组织中的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6、IL-21和IL-23的动态变化,并与对照组大鼠作比较。结果模型组各时点IL-17、p-STAT3、IL-6、IL-21和IL-23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STAT3的表达均与IL-17、IL-6及IL-21的表达呈正相关性( P<0.05)。结论 STAT3的异常激活可能是造成脊髓损伤后Th17细胞过度表达的重要原因。

  • 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后26年假体断裂翻修1例

    作者:佘国荣;潘锐;查振刚

    患者,女,43岁,因跌倒致左上臂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2 d于2012年5月14日入院。患者26年前曾因左肱骨骨巨细胞瘤行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尚可,左肩关节外展受限。体格检查:左上臂稍肿胀,无明显瘀斑,前内侧见长约25 cm陈旧性手术瘢痕,左上臂中段压痛,未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左肩关节外展活动范围0~30°,左前臂及左手感觉、活动、血运可。 X线片示左侧肱骨截骨术后,左肱骨中上段内固定钢针折断,周围软组织肿胀(图1)。完善术前评估和准备后患者在插管全麻下行左人工半肩关节翻修术,术中成功取出原骨水泥假体及断裂克氏针,按术前设计安装定制假体柄、钛笼,辅以骨水泥固定技术重建肩关节及肱骨上段结构(图2)。患者术后复查X线片示左侧肱骨上段假体翻修术后,人工假体上端位于肩胛骨关节盂内,下端位于肱骨髓腔内,位置良好(图3)。患者自觉患肢长度恢复、功能改善,由于原肩关节半脱位得以纠正,左肩关节活动范围较术前改善。术后随访至2013年3月,患者左肩关节外展活动范围0~60°,左上肢功能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 动脉再通后脑高灌注综合征1例

    作者:冯华海;王玉凯;李国德

    患者,女,64岁,因突发意识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2 h余于2012年8月7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平素无规则治疗。入院时检查:神志呈浅昏迷状,双眼向右侧凝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变浅,颈软无抵抗,痛刺激下右上肢可定位,右下肢可抬举,左侧上下肢仅可屈曲。左侧肢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左侧Babinski 征阳性,双侧Kernig征阴性。 NIHSS评分26分,GCS评分7分。入院头颅CT示右侧顶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诊断急性脑梗死明确,考虑右侧颈内动脉主干闭塞,到院时间距离发病仅3 h,立即行动脉内溶栓术。造影结果显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闭塞,右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未显影,后交通动脉前向开放代偿供应右侧大脑半球。然后将造影导管送至右颈内动脉靠近血栓处,50 min内经造影导管注入尿激酶50万u,溶栓后复查造影示虹吸段血管完全再通,但管腔中度狭窄,大脑前动脉部分分支闭塞。再注入尿激酶30万u,复查造影示大脑前动脉各分支显影正常。溶栓术后给予甘露醇125 mL每12 h 1次静脉滴注脱水,依达拉奉清除氧自由基,神经保护剂等治疗。患者术后一直呈昏迷状,血压波动在145~170/80~98 mmHg。溶栓术后约9 h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直径1.5 mm,右侧直径2.5 mm,对光反射迟钝。即复查头颅CT,提示右侧大面积脑梗死,脑水肿致中线明显移位,颞叶钩回疝形成。立即转神经外科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经过积极的营养神经、康复等综合治疗,目前患者神志清,可部分理解他人言语,右侧肢体肌力4级,左侧肢体肌力仍为0级。相关图片见图1。

  • 糖尿病性肌萎缩1例

    作者:王妍;严晋华

    患者,男,61岁,因发现血糖升高6年余,四肢乏力伴双下肢疼痛2个月于2013年7月30日入院。6余年前因肾结石住院,期间发现血糖升高,确诊为2型糖尿病,先后予二甲双胍、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降血糖,空腹血糖6~9 mmol/L。2个月前感四肢乏力,双下肢烧灼样疼痛,脐下至膝关节为著,病后体重减轻15 kg。既往患乙肝及酒精性肝病。吸烟40年,20支/d,饮酒40年,3两/d,否认接触毒物、放射性物质。其母及一兄患糖尿病。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8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71/103 mmHg。扶入病房,神清,全身皮肤无异常,四肢肌肉萎缩并皮肤触痛,皮温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可。肌力:双上肢3级,双下肢2-级,肌张力正常,10 g尼龙丝试验(-),128 Hz 音叉试验(-),肌腱反射(+),未引出病理征。辅助检查:空腹血糖5~6 mmol/L,随机血糖5~16.9 mmol/L。彩超:双颈动脉硬化性变,硬化斑、混合斑,双下肢动脉硬化性变,多发软斑、混合斑。肌电图:上下肢周围神经源性损害,双胫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肌活检:送检组织局部变性,细胞核增生聚集,间质内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腰椎 MRI:腰椎退行性变,未见椎管狭窄及占位性改变。血AST 46 U/L,ALT 69 U/L,GGT 115 U/L, LDL -C 3.43 mmol/L。空腹 C 肽0.13 nmol/L, HbA1C 7.6%。 HBsAg (+), HBeAg (+), HBcAb (+),乙肝DNA定量1.6×106 IU/mL。甲状腺功能、电解质、肌酶、血沉、肿瘤标记物、三大常规、24 h尿蛋白排泄率、心电图、胸片、腹部彩超、眼底照相均未见异常。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肌萎缩;高血压2级(极高危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予MDI方案(门冬胰岛素5-6-5 IU于三餐前、甘精胰岛素10 IU晚睡前皮下注射)降糖,依帕司他、甲钴胺、α-硫辛酸营养神经、减少氧化应激,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前列地尔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辛伐他丁调脂稳定斑块,卡马西平、度洛西汀镇痛等降压、护肝治疗,戒烟。经治疗后,空腹血糖5.3~7.6 mmol/L,餐后2 h血糖8.0~9.7 mmol/L,1周后自行下地短距离3~5m行走,肢痛较前好转,肌萎缩无改善。5周后出院。院外继续降糖、营养神经等治疗。

  • 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翁俊华;徐江海;李娟;张国柄

    患者,女,46岁,因肝功能异常1个月于2013年3月22日入院,无乏力、厌食、纳差、腹胀、肝区不适等症状。既往无过敏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6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10/75 mmHg。无肝病面容。无肝掌、蜘蛛痣。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腹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触之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指凹性水肿。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HB-sAg、HBeAb、HBcAb 均阳性。 HBV -DNA 5.4×105 copies/mL。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135 U/L,谷草转氨酶96 U/L,总胆红素17.6μmol/L,白蛋白42.3 g/L,球蛋白26 g/L,胆碱酯酶8960 U/L。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无异常。腹部彩超示肝脏被膜尚光,肝内光点稍粗、分布均匀,肝内管道走行欠清晰;脾脏无肿大。肝脏纤维化扫描12.6 kPa。初步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度。治疗:(1)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规格10 mL:50 mg)100 mg静脉滴注,1次/d;(2)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静脉滴注,1次/d,上述两种液体滴注速度均50滴/min。患者应用上述液体无不适症状。第3天输液过程中自觉心烦、胸闷,持续约几分钟后自行缓解。患者未诉说。第4天输注液体时第1瓶液体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顺利输完无反应,更换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约10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心悸、呼吸困难,上肢散发荨麻疹伴瘙痒。立即停用液体并肌肉注射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10 mg,上述症状逐渐缓解。因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偶见过敏反应报道,而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未见过敏反应报道,故停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第5天患者输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约6 min 时再次出现心悸、胸闷、气促等症状,四肢出现红色斑丘疹,并快速增大、融合,伴瘙痒。考虑过敏反应,立即肌肉注射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10 mg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测脉搏105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95/63 mmHg。患者神志清,在上述治疗后3 min自行下床前往洗手间,步行约3米后突然晕倒,口唇紫绀,呼之不应。考虑过敏性休克,再次予地塞米松5 mg 肌肉注射,并吸氧,此时血压80/50 mmHg。同时建立静脉通道,输注0.9%氯化钠溶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治疗5 min后患者逐渐清醒,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逐渐缓解,荨麻疹逐渐消失。治疗30 min后上述临床不适症状完全缓解,荨麻疹亦完全消失。至此患者诊断为“过敏性休克(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停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应用非甘草酸制剂,患者未再发生该反应,且肝功能逐步恢复正常,并进行抗病毒等后续治疗,无特殊不适。

  • 环磷酰胺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的效果与累积量的关系

    作者:张光峰;林莉;张晓;赵振军;秦玉幸;雷云霞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 CYC)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的效果与累积量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CYC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患者35例。以CYC累积量12 g为界将患者分为CYC<12 g组和CYC≥12 g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道症状VAS评分、用力肺活量( FVC)、一氧化碳弥散量( DLCO )以及肺间质病变累及面积的高分辨CT( HRCT)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CYC<12 g组呼吸道症状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CYC<12 g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YC≥12 g组HRCT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差值为负值,而CYC<12 g组为正值,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两组FVC和DLCO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差值均为正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论累积量是否超过12 g,CYC均能够稳定患者的肺功能,并且随着CYC累积量的增加,患者HRCT积分可趋于改善,但CYC对呼吸道症状无控制及改善作用。

  • 低剂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联合西罗莫司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在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中的应用

    作者:王沫;何辉;胡建敏;刘永光;赵明;郭颖

    目的:探讨低剂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CNI)联合西罗莫司( SRL)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 CA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使用以CNI为基础的三联免疫抑制剂方案( CsA/Tac+MMF/Aza+Pred)的患者,在经移植肾活检诊断为CAN后加用SRL,同时下调CNI类药物的使用剂量。观察患者联合治疗12个月后的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使用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变化。根据联合治疗前24 h尿蛋白是否大于500 mg,分为A组(24 h尿蛋白≤500 mg/24 h,n=26)和B组(24 h尿蛋白>500 mg/24 h,n=17);比较两组联合治疗后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变化幅度的差异;以及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12个月后,43例患者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改善明显( P<0.05),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变化不明显( P>0.05)。 A组患者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改善均较B组明显( P<0.05);A组治疗12个月后24 h尿蛋白无显著升高(P>0.05),而B组24 h尿蛋白明显升高(P<0.05)。结论低剂量CNI联合SRL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AN患者的移植肾功能,在24 h尿蛋白小于500 mg/24 h的患者中效果更明显,且在对蛋白尿的影响方面相对安全;但是在24 h尿蛋白大于500 mg/24 h的患者中有加重蛋白尿的风险。

  • 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后急性发热反应的临床特点

    作者:罗政;吴炜戎;蔡晓燕;蒋春梅;谢启新

    目的:分析应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后患者出现急性发热反应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初次使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患者120例,按是否出现急性发热反应分为发热组和对照组。观察发热组发热的特点,比较两组治疗后骨痛缓解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甲状旁腺素( PTH)、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降钙素、骨钙素、血清钙等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年后骨密度( BMD)水平,以及治疗后1年内骨折发生率。结果本组43.6%患者出现急性发热反应;发热组治疗前ALP、骨钙素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钙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ESR、CRP、降钙素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发热组高于无发热组(P<0.05);治疗前发热组BM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提高(P<0.05),发热组提高更明显(P<0.01),治疗后1年发热组BMD提高百分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年两组腰椎、髋关节、股骨颈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年发热组骨折发生率低于无发热组( P<0.05)。结论初次使用唑来膦酸后出现发热反应的发生率高,多为中等程度一过性发热。治疗前ALP、骨钙素、血清钙、BMD与急性期发热有关。发热者治疗后存在炎性反应。发热者BMD较无发热者提高更快和更明显,且1年后骨折发生率低于无发热者。

  • 《广东医学》协办单位名单

    作者:

    关键词: 东医学 单位
  • 心脏换瓣术后妇科围手术期应用抗凝药物的临床分析

    作者:何剑辉;徐嘉文;张斌

    目的探讨对心脏换瓣术后抗凝治疗的患者在妇科手术前应用抗凝药物的方法及其安全性分析。方法69例心脏换瓣术后抗凝治疗的患者为换瓣组,入院后均停用华法林,改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于术前12 h停用抗凝药物。将术前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15~1.47的换瓣患者分为观察组1,INR 1.48~1.8换瓣患者分为观察组2,INR>1.8的换瓣患者分为观察组3。选择同期无抗凝治疗69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研究4组之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结果所有换瓣患者术后未发生大出血、血栓、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观察组1、2患者术中出血量不多,出血量仅为(151±25) mL和(187±68) mL,正常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106±12)mL,3组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术中出血量较正常对照组和观察组1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换瓣术后抗凝治疗患者术前停用华法林,使用低分子肝素替代治疗控制INR在1.8以下,进行妇科手术应该是安全的。

  • 前牙全瓷美容修复规范化操作的护理配合

    作者:林雪莹;罗珍;刘湘宁

    目的:探讨前牙全瓷美容修复规范化操作的护理配合。方法配合医生完成前牙全瓷美容修复规范化操作38例,共228颗修复体。修复前做好医患沟通;治疗中配合医生完成牙体预备、纤维桩的粘接和树脂核的堆塑、制取印模、全瓷冠和贴面的粘接;修复前、中、后的医学数码摄影进行护理配合;以及修复后进行口腔卫生指导。结果修复后即刻、半年及1年复诊,38例患者均对前牙美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规范化操作是影响前牙全瓷美容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熟练规范的护理配合有助于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家庭访视的效果评价

    作者:焦娜娜;陈瑞明;曹力;马祖长;张永亮;李新辉

    目的:评价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实施家庭访视后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社区选取100例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干预组为期6个月的家庭访视,对照组仅在干预前后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改变率及相关指标比较,除舒张压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家庭访视可提高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相关健康知识和健康责任感,促进其行为的改变,改善其不良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 气管切开患者纯氧舱治疗的安全保障及护理对策

    作者:陈玲珍;陈雪林;王晓雯;尹娜;张晓菁;翁其彪;王宏隽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在单人纯氧舱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322例年龄4~86岁气管切开患者共进行9811舱次高压氧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如治疗前筛选、新患者治疗前宣教、进舱前安全检查及防护、进舱前呼吸道管理、保暖、进舱前留置管的处理、治疗过程中严密巡视、保持舱内湿度、预防舱内交叉感染。结果9811舱次治疗共发生意外7次,其中5次为操舱人员经验不足所致,完全可以避免,意外发生率为0.072%。余无其他任何不安全情况发生。结论气管切开患者在单人纯氧舱治疗只要护理方法措施得当,是安全可靠的。

  • 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黎国德;许庆波;梁岩;叶海鹏;陈容平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在茂名市区某社区中随机抽取312例无糖尿病病史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芬兰糖尿病风险积分表( FINDRSC)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并纳入研究。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该人群血脂异常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24例符合糖尿病高危人群标准者纳入本研究,血脂异常患病率为62.9%。 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FINDRSC评分( OR=1.577,95%CI 1.008~2.466)、高体质指数(OR=1.218,95%CI 1.011~1.468)、高糖化血红蛋白(OR=2.957,95%CI 1.280~6.835)、吸烟(OR=7.201,95%CI 2.151~24.100),均可导致血脂异常的风险增加,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规律运动(OR=0.215,95%CI 0.064~0.717)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结论使用FINDRSC筛查的糖尿病高危人群中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对于该人群应严格控制血糖,规律运动,控制体重,避免吸烟,以减少血脂异常风险及心血管事件风险。

  • 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困扰和功能状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作者:李艳玲;石丽娜;陈小静;田红英;张海松

    目的:探讨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症状困扰、功能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应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评定量表( MSAS)、疾病影响程度量表( SIP)、生活质量多维指数( MILQ)对106例老年重度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COPD患者高发症状为气促(98.1%)、疲劳(94.3%)、口干(90.6%)、咳嗽(89.6%)、担忧(83.0%),其他高发症状还有嗜睡(81.1%)、烦躁(78.3%)、疼痛(75.5%);患者症状数目是10.87±1.56,超过一半患者认为气促、疲劳、口干是感困扰的症状。 SIP总分70.72±4.29,功能状态严重受损;MILQ总分15.35±3.03,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症状困扰(r=-0.68)、功能状态(r=-0.63)显著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IP中的社会行为、MSAS-GDI中的担忧、烦躁共同解释生活质量总变异的39.6%。结论老年重度COPD患者面临多项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的困扰,功能状态受限,护士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和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欢迎订阅2014年《广东医学》杂志

    作者: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 订阅 东医学
  • 子宫内膜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作者:高慧娟;李小毛

    肿瘤标志物( tumor marker )是指由肿瘤细胞分泌的,或是宿主对肿瘤反应而产生的并进入组织或体液中的物质。因肿瘤发生发展的原因尚未明确,肿瘤标志物的定义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普查、高危人群的监测、诊断及个体化治疗、预后评判和病情观察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已成为肿瘤患者的一项重要检查指标,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为止,用于子宫内膜癌的肿瘤标志物已有多种,大致可分为:(1)激素受体标志物,如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胰岛素受体(IR)等;(2)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A125(carcinoma antigen 125)、CA199、癌胚抗原、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等;(3)肿瘤基因标志物,如癌基因K-ras、cerbB-2,抑癌基因PTEN、p53、nm23等。但这些肿瘤标志物多数灵敏性或特异性不高,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本文就近年来子宫内膜癌主要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

    作者:王欣悦;郭晖;高立超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尿酸在机体内既有有益作用(作为一种还原性物质,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有抗氧化、抗DNA损伤作用),也有有害作用(促进血管平滑肌增生、导致内皮功能紊乱、参与氧化应激反应等)。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胰岛素抵抗及慢性肾病密切相关,这使人们对高尿酸血症产生了更多关注。随着全氟烷基化合物( perauorinated compounds , PFCs )被广泛应用在生活当中, PFCs 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PFCs中全氟辛烷磺酸( PFOS)和全氟辛酸( PFOA)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的研究做一简要论述。

  • 鼻咽癌放疗后诱发肉瘤的初步研究进展

    作者:王贤斌;郭沐涛;邱前辉

    放射治疗(放疗)已证实为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式[1],理念的更新及技术的成熟使得放疗得以广泛地开展,与此同时鼻咽癌放疗后诱发肉瘤的报道也时而可见。由于诱发肉瘤恶性程度高,对放化疗欠敏感,预后很不理想,已引起广泛的关注。相关研究开始关注鼻咽癌放疗后诱发肉瘤的发病情况、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以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改善其预后。

  • 微小 RNA 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张家仕;李立平;冼绍祥

    随着人类对核酸领域的开发和研究,微小RNA ( miR-NA)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逐渐明确,其转录后调控的调控模式也随着各种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而被明确。随着各种检测手段的日益成熟, miRNA对于人类影响研究不再停留于分子生物学水平,临床发现各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均存在某些特定miRNA的差异表达。近年来研究表明miRNA在血管发生发展的调节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因素[1-2],本文以miRNA为研究对象,对其与心血管疾病及其中医证型进行综述。

  • 骨桥蛋白与肿瘤的关系

    作者:郝华;徐芬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由间叶组织细胞在正常机体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酸性糖蛋白。 OPN能通过特定的信号通路参与细胞的黏附、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调节。近些年研究发现, OPN与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及增殖等多种病理过程密切相关。本文就OPN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 经胃自然孔道内镜外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志刚;邹书兵

    经自然孔道内镜外科(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理念,它结合了腹腔镜及内镜技术的特点,通过自然孔道如胃、直肠、阴道、膀胱等而无皮肤切口,应用软镜在体腔内进行手术操作。NOTES避免了皮肤切口,具有微创、美观、疼痛小、恢复快、粘连并发症少、麻醉要求低等潜在优势,对手术风险高、过度肥胖、瘢痕体质、既往手术腹腔粘连、皮肤切口感染或切口疝等患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NOTES有多种手术途径,经胃NOTES是常见的手术途径之一,尽管存在诸如安全的造口及闭合技术的探索、专用器械的研发、缝合及吻合器械的研发、术中空间定位、感染的预防及并发症的处理等问题,经胃NOTES由于不受性别限制,手术操作空间大,视野广,仍极具发展潜力。在相关临床研究中, NOTES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也面临各种挑战。

  •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邓间开;江凌晓;车小燕

    目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鉴定细菌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等方法[1]。基于单菌落的生化特征鉴定耗时长,不能满足临床对检测结果时效性的要求;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微生物鉴定大大地提高了灵敏度和时效性,但对工作人员技术要求高,检测成本高,仅针对某些特定细菌,难以满足临床常规要求[2]。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 -TOF MS)以其操作简便、自动化、快速、高通量等优势受到青睐,成为了一种新的微生物鉴定方法。由于仪器昂贵,一次性投入成本高,MALDI -TOF MS 在国外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应用尚未普及,而在国内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刚刚起步。MALDI -TOF MS 以其固有的优势进入临床微生物诊断,将彻底改变微生物实验室的面貌。因此,了解并引进该技术用于快速低成本鉴定临床分离菌株是国内临床微生物工作者的迫切需要。本文就该技术和两种常用质谱系统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用于鉴定各种常见或重要细菌和真菌纯菌落,以及应用该技术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细菌和真菌等方面作一综述,以便国内临床微生物工作者初步了解MALDI -TOF MS 在临床微生物诊断的应用和价值,并且基于实验室情况选择合适的质谱系统。

  •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3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福鸿;张萃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 TRPC)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类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许多阳离子如钙离子、钾离子及钠离子等细胞内流、外流调控均受其影响。该类通道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各组织细胞中。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3( TRPC3)是一种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它在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系统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其与疾病的关系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在介绍TRPC3分子的基础上,综述了TRPC3与多种疾病发展的密切关系及其机制,旨在为今后的TRPC3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血府逐瘀汤佐治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芳;李霞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血府逐瘀汤口服;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1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血府逐瘀汤能有效降低血压,对血管内皮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

    作者: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 勘误

    作者:

    关键词:
  • 《广东医学》继续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

    作者:本刊编辑部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原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是在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被誉为世界六大著名检索期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版,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ortion , JST)出版。我刊自2007年起至今一直被该数据库收录。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