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低频电子脉冲辅助颈丛神经阻滞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钱伟民;陈小平;崔敬伟

    目的 通过对心率变异性功率谱分析,探讨低频电子脉冲辅助颈丛神经阻滞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 A组选用低频电子脉冲刺激双侧合谷穴、内关穴,诱导15 min后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采用双侧颈浅丛加手术颈侧深丛神经阻滞,药物采用1%利多卡因+0.5%左旋布比卡因,浅丛每侧8 mL,深丛5 mL. B组采用单纯颈丛神经阻滞方式.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基础状态下(T0)、低频电子脉冲后(T1)、颈丛神经阻滞后(T2)、手术开始(T3)、分离甲状腺(T4)、甲状腺切除后(T5)、手术结束(T6)7个时间点的血压(BP)、心率(HR)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采用脑电双频指数( BIS)监测两组患者的麻醉深度. 结果 A组BP、HR从入室开始至手术结束升高不明显. B组BP、HR从入室开始至手术结束升高明显,在T4时间段达高,HR升高34%,BP升高26%. A组患者HR变异性低频成分(LF)在T4时间段下降低26%,总功率成分(TP)下降17%,高频成分(HF)在T4时间段升高明显,升高27%. B组LF、HF和TP入室开始到牵拉甲状腺逐渐降低,在T4时间段下降低,分别下降38%、17%、17%. A组BIS值入室开始到牵拉甲状腺逐渐降低,在T4时间段达低58. B组BIS值入室开始到牵拉甲状腺下降不明显,低78. 结论 低频电子脉冲辅助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甲状腺手术效果优于单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 低频电子脉冲对患者交感神经活动有抑制作用,对副交感神经有兴奋作用,明显降低术中应激反应. 通过对心率变异性监测,可以量化低频电子脉冲对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MRI诊断

    作者:张朝晖;陈炯;丁磊;李竹浩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MRI诊断. 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6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中初发8例,复发8例;9例的病灶位于躯干,5例位于四肢,2例位于头部. 结果 16例患者共有19个病灶,与肌肉相比16个在T1WI主要呈等信号,2个主要呈稍高信号,1个主要呈稍低信号;在T2 WI病灶的信号强度均高于肌肉但低或接近于皮下脂肪;接受增强扫描的18个病灶均呈较明显强化;3个病灶可见出血,4个可见液化坏死/囊变样表现;所有病灶均累及皮肤和皮下脂肪,11个可见皮肤尾征;8个可见筋膜尾征;所有病变均未侵犯肌肉或骨骼. 结论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主要累及皮肤和皮下脂肪,好发于躯干,可单发或多发;在T1WI的信号多与肌肉相仿,在T2WI的信号多高于肌肉但低或接近于皮下脂肪,增强扫描呈较明显强化,偶见出血和坏死/囊变,可见皮肤尾征和筋膜尾征.

  • 循环游离DNA在胸膜良恶性病变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亚男;冯钢;江峰

    目的 探讨循环游离DNA( cfDNA)水平及其完整性在胸膜增厚和良恶性病变患者间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 胸膜良性病变患者55例,胸膜恶性病变患者33例,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 RT-PCR)技术测定血浆cfDNA ALU115和ALU247基因水平及完整性( ALU247/ALU115 ) ,采用流式荧光免疫法检测血浆糖类抗原125 (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采用B超检测胸膜增厚程度. 结果 胸膜恶性病变患者较胸膜良性病变患者胸膜厚度增厚[(5.18 ±1.31)mm vs(4.38 ±0.76)mm,P<0.05],血浆cfDNA ALU115也偏高[(0.30 ±0.16)ng/μL vs(0.20 ±0.15) ng/μL,P<0.05),胸膜恶性病变患者血浆 cfDNA 的ALU115 水平还与CA199相关. 胸膜厚度>4.5 mm(AUC=0.715)诊断胸膜恶性患者的敏感度是54.2%,特异度是81.0%;循环cfDNA ALU115>0.220 5 ng/μL诊断胸膜恶性患者的敏感度是37.1%,特异度是61.5%;同时串联运用该两种指标时,敏感度是74.1%,特异度是78.2%. 结论 循环cfDNA 定量检测单独或与B超检查联合应用有助于胸膜增厚疾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作者:刘云涛;简磊;潘敬芳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 方法 选择新诊断的T2DM患者92例,其中合并CAS者(C组)47例,不合并CAS者(B组)45例,选择健康体检者为对照( A组,48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空腹血清ANGPTL4水平. 结果 ( 1 ) 3 组血清ANGPTL4水平:A组>B组>C组(P<0.05,P<0.01);(2)血清ANGPTL4水平与BMI、FPG、HbA1C、TNF-α、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LDL、FINS、HOMA-IR、IMT呈负相关( r 值分别为-0.525、-0.579、-0.612、-0.556、-0.517、-0.498、 -0.656、 -0.621、 -0.582,P <0.05,P <0.01),与 SOD、TG 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635、0.526, P<0.05、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OMA-IR、ANGPTL4、TNF-α是T2DM患者IMT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血清ANGPTL4在T2DM合并颈动脉斑块人群中降低,在初发T2DM患者CAS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功能失调性态度和自动思维的特点

    作者:梁普莹;崔立谦;吴卓华;余金龙;陈美珠;刘英华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功能失调性态度和自动思维的特点. 方法 收集门诊及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130例,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 DAS)、自动思维问卷( ATQ)测评,了解患者抑郁的发生情况,对伴发抑郁患者和非抑郁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发生率为45.4%,伴发抑郁患者在ATQ总分、DAS总分及脆弱性、吸引与排斥、完美性、强制性、寻求赞许、依赖性、自主性态度和认知哲学等方面均高于非抑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伴发抑郁与自动思维总分、功能失调性态度总分、吸引与排斥、完美性、强制性、依赖性、认知哲学呈正相关( r=0.524、0.501、0.433、0.409、0.461、0.449、0.513;P<0.01). 结论 应加强对帕金森病伴发抑郁患者的认知心理护理,矫正不良认知,改变非理性的思维模式,培养积极应对方式.

  • 职业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

    作者:何宁宁;丁毅鹏;黄海燕;曾艳

    目的 探讨职业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并分析110例职业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T与肺功能测定评价肺损伤情况,积极对症干预后观察预后. 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职业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 结果 110例患者中发生急性肺损伤78例,发生率为70.9%,其中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58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0例. 非急性肺损伤患者主要表现为肺CT无明显病变,而急性肺损伤患者的CT主要表现为渗出性病变、胸腔积液、胸膜肥厚、间质改变等. 急性肺损伤患者的肺活量、肺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时间肺活量明显高于非急性肺损伤患者( P<0.05 ) ,而1秒率明显低于非急性肺损伤患者( P<0.05 ). 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存活率为85.9%,明显低于非急性肺损伤患者的96.9%( P<0.05).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中毒量≥150 mL、呼吸异常、中度及以上中毒、C反应蛋白≥25 mg/L( P<0.05). 结论 职业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与中毒量、呼吸异常、中毒程度、C反应蛋白含量有关,肺CT影像学与肺功能均有特异性改变,导致预后不良,应积极进行对症干预.

  • 俯卧位通气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

    作者:刘雪琴;张卫星;刘玉霞;赵宝君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儿采用俯卧位通气(PPV)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60例发生VAP的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在氧疗时采用PPV,每4 h 1次,每次治疗1 h;对照组30例使用仰卧位通气. 治疗前和治疗后1 h,两组患儿各做血气分析,记录PaO2、PaCO2、PaO2/FiO2、A-aDO2、PaO2/PAO2、RR,观察相同时间患儿的氧合状态及PaCO2、RR的变化. 于治疗后第1、5天,观察两组患儿PCT、简易CPIS评分,评估新生儿VAP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氧合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PaCO2、R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5 d时观察组PCT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 d时,观察组简易CP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新生儿VAP采用PPV能改善氧合功能,较仰卧位能更快减轻VAP感染的严重程度.

  • 瞬目反射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作者:黄凯敏;张勇

    目的 探讨瞬目反射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三叉神经痛患者(对照组)及面肌痉挛患者(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行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均监测瞬目反射波形及其与置入垫片后的关系. 结果观察组能引出瞬目反射波形者40例(80%),而对照组能引出瞬目反射波形者1例(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在观察组中,置入垫片后,瞬目反射波形的消失率达97.5%. 结论 瞬目反射可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作为一个辅助监测指标.

  • 等速训练配合关节松动术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田井亮;任小珊;杨全兴;严川

    目的 探讨等速训练配合关节松动术对肩袖损伤患者全关节镜手术后康复的效果. 方法 将147例行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的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松动组56例术后仅接受关节松动术治疗;联合组57例术后接受关节松动术治疗,并进行等速训练;指导组34例术后未接受院内康复治疗训练,仅接受院外指导. 采用视觉疼痛评分法( VAS)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系统( UCLASS)评价其术后康复的效果,并比较各组的疼痛持续时间. 结果 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8周和6个月的VAS和UCLASS评分均显著改善( P<0.01 );3组中,联合组术后8周和6个月的VAS和UCLASS评分优(P<0.05),松动组次之(P<0.05);联合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松动组和指导组( P<0.01). 结论 等速训练配合关节松动术能够显著改善关节活动功能,促进肩袖损伤患者的术后康复.

  • 脑白质病变与血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及维生素B12水平的关系

    作者:涂宇;晏昆;郑璐;蓝林芳;姬晓昙;林晶;范玉华

    目的 探讨脑白质病变与血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及血浆维生素B12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CT、MRI证实存在脑白质病变、脑梗死及未发现脑白质病变患者140例,测定并比较其血浆PPAR-γ与维生素B12水平. 结果 存在脑梗死或脑白质病变患者血浆PPAR-γ浓度高于头颅MRI或SCT未发现脑白质病变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单纯脑白质病变患者维生素B12浓度高于脑梗死合并脑白质病变或无合并脑白质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脑白质病变患者血浆PPAR-γ浓度升高,维生素B12浓度的降低与脑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两者不仅与大血管病变关系密切,与小血管病变引起的脑白质病变也有密切关系.

  • L-ficolin(P35)与HCV和HBV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贺东黎

    目的 探讨L-ficolin与丙型肝炎(丙肝)病毒( HCV)、乙型肝炎(乙肝)病毒( HBV)感染的相关性,为丙肝、乙肝的免疫治疗探索新的途径. 方法 采用ELISA检测103例丙肝、126例乙肝患者血清中的L-ficolin的含量,并与126例正常人血清中的L-ficolin含量进行比较. 同时,用荧光染料FITC(或PE)标记L-ficolin的抗体行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丙肝、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和DC细胞内L-ficolin的表达. 根据以上两个实验的结果将HCV的各个基因成分包括NS2、NS3、NS4a、NS4b、NS5a、NS5b、E1、E2、Core及pblue-HBV的真核表达质粒,与L-ficolin构建在pGL2载体上的启动子共转染到HepG2细胞,48 h后收获细胞,用Luciferase荧光报告基因试剂盒检测细胞荧光,探讨是病毒的何种成分与L-ficolin表达相关. 结果 夹心ELISA法检测到丙肝患者血清中的L-ficol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 P<0.05) ,而乙肝患者血清中的L-ficolin表达水平却比正常人低(P<0.05). FCM检测丙、乙肝患者的PBMC也得到同样的结果,且进一步发现L-ficolin可能主要表达在DC细胞中. 同时用HCV/HBV感染纯化的人DC细胞,可见HCV感染的DC细胞中的L-ficolin升高,而HBV感染的DC细胞中的L-ficolin降低,进一步验证上述的实验结果. 用Luciferase荧光报告基因试剂盒检测共转染病毒各种基因成分与L-ficolin启动子得到的荧光值表明,HCV全基因组以及部分基因如Core、NS4a、NS4b等能使L-ficolin启动子荧光表达上升,而HBV复制子则使L-ficolin启动子荧光表达下降.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人肝组织表达L-ficolin蛋白,但是发生乙肝及丙肝感染癌变的组织中L-ficolin蛋白表达均下降甚至不表达. 结论L-ficolin在丙肝、乙肝患者体内表达异于正常人,提示L-ficolin在对抗HCV、HBV感染有一定作用. HCV能够激活L-ficolin的启动子,而HBV可能抑制L-ficolin启动子的激活. 同时肝组织是产生L-ficolin蛋白的场所,当肝组织癌变,则L-ficolin蛋白表达发生异常. 提示L-ficolin蛋白与肝组织癌变相关.

  •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骨水泥治疗椎体转移瘤的效果

    作者:唐田;古善智;李国文;黄满平;黄斌;熊正平

    目的 探讨CT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骨水泥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32例病灶侵犯椎体并累及椎旁组织的椎体转移瘤患者,先行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术后1~2 d在DSA引导下行骨水泥注入椎体成形术. 所有患者术后每隔1周进行随访,至疼痛进展或死亡;记录患者VAS评分下降程度,统计有效率,观察患者止痛药使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随访( 12.3 ±5.1 )个月,2例失访,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脑转移. 整体有效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 32例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1、3、6、12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 P<0.05). 术后3个月,8例完全无需止痛药,10例止痛药级别降低,7例止痛药维持原阶梯及剂量,7例需要加大剂量控制疼痛. 2例出现脊神经冻伤;3例术后针道渗血;3例出现皮肤冻伤;1例出现骨水泥椎管渗漏;10例发生椎旁组织、椎间盘不同程度渗漏,未诉特殊不适. 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骨水泥治疗椎体转移瘤的效果确切,两者可以互补,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青少年和儿童骨肉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磊;寇玉;杨宇;杨海韵

    目的 探讨影响青少年和儿童四肢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为四肢骨肉瘤的65例青少年和儿童患者的病历资料. 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65例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2%、42.8%和22.2%,中位总生存时间32个月(95%CI 20.18~43.82个月).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neking外科分期、Karnofsky体能状况( KPS)评分、病理性骨折、术后辅助化疗次数和远处转移是预后相关因素( P<0.05 ) ,性别、年龄等与预后无关(P>0.05). 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PS评分、术后辅助化疗次数和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 结论 KPS评分、术后辅助化疗次数和远处转移是影响青少年、儿童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有效的辅助化疗和手术切除可以改善青少年、儿童骨肉瘤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青少年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36例临床及预后分析

    作者:李勇

    目的 探讨青少年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青少年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6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未成熟畸胎瘤16例、无性细胞瘤12例、卵黄囊瘤5例、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2例、胚胎癌1例. 36例患者全部进行了手术,31例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32例患者进行了化疗,其中16例患者术后应用曲普瑞林保护卵巢功能,2例复发、3例死亡、3例失访,5年生存率83.3%. 结论 术前确诊恶性肿瘤有一定的难度.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及规范化的化疗方案,使总体生存率较高,但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预后相对较差.

  • 2012—2014年ICU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作者:叶志军;吴英;叶俏霞;邓梦华

    目的 了解ICU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ⅡCOMPE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2—2014年ICU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 452株,排前4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304株(20.9%),鲍曼不动杆菌220株(15.2%),肺炎克雷伯菌160株(11.0%),白假丝酵母菌151株(10.4%). 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只有1.7%;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高,均超过4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但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3.0%. 结论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病原病的耐药率.

  • TNF-α、IFN-γ对口腔扁平苔藓CD4+、CD8+T细胞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相如;李爱霞

    目的 观察口腔扁平苔藓( OLP)病损区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 CD4 +、CD8 +)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外周血血清TNF-α和IFN-γ的含量,探讨TNF-α和IFN-γ对CD4 +、CD8 +T细胞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细胞免疫在OL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35例OLP患者和10例健康人,采用免疫组化S-ABC 法检测OLP患者和健康人口腔黏膜组织中CD4 +、CD8 +T细胞的表达,使用单克隆抗体花环法对OLP患者和健康人T细胞亚群进行识别与测定,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血清TNF-α和IFN-γ的含量. 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OLP患者与健康人比较CD8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0.01 ) , CD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D4 +/CD8 +比值显著下降(P<0.05),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一致. OLP患者外周血血清IFN-γ和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 结论 OLP患者病损区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显著性改变,以及TNF-α、IFN-γ在外周血中异常高表达,提示TNF-α、IFN-γ可能与OLP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有关,证实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OLP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危重型手足口病并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目标性救治措施

    作者:顾雪;郭军;宋春兰;崔亚杰;陈芳;成怡冰

    目的 探讨目标性救治措施在危重型手足口病( HFMD)并心肺功能衰竭前期患儿抢救中的价值.方法 对危重型HFMD并心肺功能衰竭前期患儿采取目标性救治措施. (1)一般治疗和抢救:监测体温、血气、心率、血压、血糖、血氧饱和度等;常规应用利巴韦林、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20%甘露醇等. ( 2 )即刻救治:①将头和肩抬高至30~45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通气和换气功能,经皮氧饱和度保持在92%以上;③血压:平均动脉压保持在65 mmHg以上;④血糖:控制在4.4~11.0 mmol/L;⑤体温:<38.5℃(肛温);⑥液体控制:保证血压维持在目标范围内,每天液体总量60~80 mL/kg,匀速泵入;⑦内环境:维持内环境稳定. 结果 存活46例;10例患儿进展至心肺功能衰竭期,转化率18.8%;死亡7例,病死率13.2%,其中3例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心肺功能衰竭前期抢救成功率为86.8%. 存活组与死亡组在体温、血糖、心率、血压、pH值及乳酸等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目标性救治措施为危重型HFMD并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的救治提供了系统有效的诊治方案,可显著提高危重型HFMD抢救成功率.

  • 不同年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后随访分析

    作者:李莉娟;崔彦芹;李建斌;李伟;周娜;陈静文;陈欣欣

    目的 分析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超龄手术与适龄手术后的生存状态. 方法 收集进行手术治疗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资料,分为适龄组(298例)和超龄组(71例),分别对这两组患儿进行随访,记录他们的生存状态. 结果 超龄组和适龄组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超龄组与适龄组的病死率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手术年龄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生存的状态并非主要影响因素,尚需进一步增加样本含量及长期随访的结果.

  • 不同术式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效果比较

    作者:冯明明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及临床对比. 方法 分析122例单侧腹股沟疝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 TEP)者46例,行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 TAPP)者76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指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及临床实用价值(患者满意程度). 结果 TEP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TAPP;两种术式在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费用、患者满意程度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TAPP及TEP均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体术式的选择应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及医师的水平作出判断.

  • B型利钠肽联合糖类抗原125测定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

    作者:陈健新;巫少荣;陈广基;徐浩

    目的 探讨B型利钠肽(BNP)联合糖类抗原125(CA125)测定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201例心力衰竭患者入院24 h内测定血清CA125和血浆BNP浓度,根据CA125和BNP水平的四分位数分组,比较各组住院死亡率;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因素;联合CA125和BNP水平分组,C1组:CA125<35 U/mL且BNP<350 pg/mL;C2组:CA125≥35 U/mL且BNP<350 pg/mL; C3组:CA125<35 U/mL且BNP≥350 pg/mL;C4组:CA125≥35 U/mL且BNP≥350 pg/mL,比较C1~C4组住院死亡率及无事件存活率. 结果 血清CA125和血浆BNP四分位数( P25、P50、P75 )分组[ P1 组(≤P25 )、P2 组(>P25并≤P50 )、P3 组( >P50并≤P75 )、P4组(>P75 ) ] ,各组住院死亡率分别为2.0%、3.9%、12.0%、18.0%( P=0.019 )和2.0%、1.9%、10.2%、22.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A125 和BNP分别是死亡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2.257(P=0.030)和2.185(P=0.028);C1~C4组住院死亡率分别为1.8%、0%、4.0%及22.6%(P=0.000),随访(12 ±6)个月C1~C4组无事件存活率分别为96.4%、75.0%、88.2%、53.2%( P=0.001 ) , C4组住院死亡率高,无事件存活率低. 结论 CA125是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BNP联合CA125测定有助于加强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

  • 维生素D受体FokⅠ基因多态性与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作者:曹勇;刘鑫;陈庄;赖小宇;左清娇;陈星如;邓宇;陈枫

    目的 探讨四川泸州地区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Fok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结合DNA测序的方法检测VDR基因FokⅠ位点多态性,其中各项检测均无异常者(对照组) 276例、血脂代谢异常者(脂代谢紊乱组) 274例,分析各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并分析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等生化指标与基因型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VDR基因FokⅠ位点在脂代谢紊乱组和对照组基因型ff、Ff和FF频率分别为19.0%、47.1%、33.9%和21.7%、55.1%、23.2%,等位基因f、F频率分别为42.5%、57.5%和49.3%、50.7%,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以Ff和ff基因型为对照,FF基因型发生脂代谢紊乱的风险增加(OR=1.702,95%CI 1.170~2.477,P=0.005). FF基因型人群中TG血清学水平升高( P<0.05 ) ,而TC、LDL-C和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VDR基因多态性与脂代谢紊乱具有相关性,FF基因型可能是脂代谢紊乱发生的潜在因素.

  • Bcl-2、Bcl-xl、Bax及Bid在慢性高原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媛清;崔森;李占全;冀林华;鄂维建

    目的 研究细胞凋亡调节蛋白Bcl-2、Bcl-xl、Bax及Bid在慢性高原病( CM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 BMMNCs)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0例CMS患者( CMS组)及20例健康者(对照组)BMMNCs Bcl-2、Bcl-xl、Bax及Bid蛋白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Bcl-2、Bcl-xl、Bax、Bid及EPO与CMS主要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CMS组BMMNCs Bid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0.59 ±0.40 vs.0.36 ±0.27,P=0.037). 两组间BMMNCs Bcl-2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09 7(0.00,0.45) vs.0.051 4(0.00,0.51),Z=-0.56,P=0.57)]. CMS组BMMNCs Bax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8 ±0.50 vs.0.73 ±0.50,P=0.75). CMS组及对照组BMMNCs均未检测到Bcl-xl蛋白表达. CMS组外周血E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9.28 ±127.77)pg/mL vs. (131.31 ±67.65)pg/mL,P=0.004]. CMS患者血红蛋白、CMS积分和EPO分别与Bcl-2、Bax、Bid蛋白间均未发现明显相关性( P>0.05). 结论 CMS造血细胞Bcl-2家族分子Bid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说明CMS造血细胞Bcl-2凋亡相关分子表达异常可能对红细胞过度积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 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临床风险因素分析

    作者:严亮;陈羽;张俊隆;李晓飞;丘少鹏;陈炜;陈凌武

    目的 探讨肾错构瘤( RAML)破裂出血的临床风险因素. 方法 收集有完整病史及肾脏影像学资料的RAML患者352例,将与错构瘤破裂出血可能有关的风险因素行破裂出血组和未破裂出血组间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352例患者中有41例患者的错构瘤发生破裂出血,311例未发生破裂出血.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有无临床表现、结节性硬化症、高血压、瘤体是否突出肾表面、错构瘤大小( <4 cm或≥4 cm)以及肿瘤血管是否丰富等因素在两组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P<0.05);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有临床表现(OR=36.012,P=0.000)、伴随有结节性硬化症(OR=25.167,P=0.004)、瘤体突出肾脏表面(OR=8.151,P=0.003)、错构瘤大小≥4 cm(OR=13.006,P=0.003)、肿瘤血管丰富(OR=4.272,P=0.004)等因素对破裂出血的影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有临床表现者、伴随有结节性硬化症、肿瘤外生性生长、瘤体≥4 cm以及丰富的肿瘤血管等因素可视为RAML破裂出血的高风险因素.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效果的价值

    作者:江必武;时昭红;袁泉;贾学平;李轶西;吴玉芳;胡伟;刘嵩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经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效果的价值. 方法 选取10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根据其意愿分为常规治疗组与干细胞治疗组各5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干细胞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空腹检测肝功能与血脂功能,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血流情况,同时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两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干细胞治疗组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干细胞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P<0.05 ). 治疗后超声显示内部回声均匀,实质回声一致,肝动脉连续性比较好,走行规则. 治疗后两组肝动脉峰值速度和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上升( P<0.05 ) ,阻力系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干细胞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 结论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可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动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临床评价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下肢隐股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作者:付强;王康;杜冬;郭晓静;郭宝春;谭周勇;郭泉

    目的 研究下肢大隐静脉-股动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对15例上肢血管耗竭的尿毒症患者,通过大隐静脉-股浅动脉内瘘成形术建立下肢血液透析通路,将大隐静脉转位前置与收肌管上方的股浅动脉端侧吻合,大限度地保留血管通路的长度,术后随访9~38个月,通过观察瘘管通畅率,内瘘血流量,可供穿刺的血管长度等指标来评价该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 4例因血栓形成致内瘘失功,1例于术后7个月死于脑出血,其余10例下肢隐股动静脉内瘘都能长期保持通畅,血流量能够满足透析所用,并发症经过临床干预都能使瘘管恢复功能用于穿刺透析. 结论 针对因各种原因无法在上肢建立血液通路的病例,通过下肢大隐静脉-股浅动脉造瘘建立长期有效的血液透析通路,可以作为传统方法的重要补充,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持久的血液透析通路.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腹腔镜用于治疗结直肠疾病的效果

    作者:谢正勇;程黎阳;张玉新;陈俊勇;李泽航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腹腔镜用于治疗结直肠疾病的效果. 方法 将352例结直肠疾病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7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腹腔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至排气排便时间、C反应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均P<0.05 ). 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腹腔镜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提高结直肠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椎弓崩解性腰椎滑脱患者的骶骨水平角变化及腰椎小关节走形特点

    作者:王海鑫;曲震理;王卿;柳挺;胡庆甫;郑怀仁

    目的 探讨椎弓崩解性腰椎滑脱( IS)患者的骶骨水平角变化趋势和腰椎小关节走形特点. 方法选择IS患者50例(病变组)和椎弓无崩解的体检者50例(对照组) ,分别测量骶骨水平角和L3 ~S1 的小关节角度. 结果 病变组各年龄段骶骨水平角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20~30岁年龄段骶骨水平角均小于41~50岁、51~60岁、61岁以上年龄段(P<0.05),其余不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病变组中,年龄与骶骨水平角均呈正相关(r=0.284,P=0.005;r=0.231,P=0.03). 对照组从L3-4至L5S1 水平,腰椎小关节角度逐渐减小(P<0.05);病变组从L3-4至L4-5水平,腰椎小关节角度逐渐减小(P<0.05),而L5S1 水平与L4-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从L3-4至L4-5水平腰椎小关节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但在L5S1 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腰椎小关节角度减小可能是IS的先天发育因素,而骶骨水平角的增大可能是腰椎滑脱症的继发改变. 通过测量腰椎小关节角度和骶骨水平角,可以早期发现病变,对减少、减轻腰椎滑脱具有重要意义.

  •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每搏量变异度的影响

    作者:张立贤;曹阳;彭亮;王琳;王爱群;梁冰;彭伟龙;陈伟业

    目的 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大面积削痂植皮手术患者每搏量变异度( SVV)的影响. 方法 选择烧伤中心ICU行大面积削痂植皮手术的患者54例,ASAⅠ~Ⅱ级. 患者术前30 min 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g. 入室后面罩吸氧,接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 局部麻醉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连接FloTrac压力换能器、Vigileo持续心排量监护仪和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 MAP)、心输出量( CO)、心脏指数( CI)、每搏量( SV)、每搏量指数( SVI)及SVV. 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双腔导管,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 CVP). 机械通气10 min后54例患者分为3组:容量通气模式(VC)组、压力通气模式(PC)组和压力调节容量控制模式(PCV)组. 记录麻醉诱导前(T0)、机械通气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手术结束(T4)时的MAP、心率(HR)、CO、CI、SV及SVI;记录机械通气后T1、T2、T3 及T4时的SVV、CVP、平均气道压( Pm)、峰压( Pi)、平台压( PL )及吸气大流速( MF). 结果 3组患者各时点的MAP、HR、CI、CVP、Pm、P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VC组、PCV组的SV值在各时点呈增加趋势,而PC组的SV呈下降趋势,VC组、PC组在T3 时点的SV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C组在T2、T3、T4 时的SVV、MF明显升高,与VC组、PC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V组在各时点SVV值虽高于VC组(P>0.05),VC组、PCV组在T2、T3、T4 时点M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VV能较准确地预测容量控制通气模式下的烧伤手术患者对液体治疗的反应性,而在应用压力控制通气或容量保证压力调节通气模式时,SVV的准确性受到明显影响. 因此,在以SVV来评估心脏前负荷及指导烧伤患者的液体治疗时,应充分考虑通气模式这一影响因素.

  • 宫颈癌单程与分段合成VMAT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张国前;张书旭;王锐濠;雷怀宇;蒋绍惠;周祥;石兴源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单程与分段合成VMA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 方法 选取10例行放射治疗(放疗)联合同期化疗的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 基于初次CT定位图像设计初始VMAT计划作为单程计划,基于外照射15次后重新定位的CT图像制定再程VMAT计划. 通过图像配准及剂量形变计算得到两段计划合成后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并比较2次CT定位中靶区的体积变化及初始单程计划与分段合成计划中大体靶区及膀胱、直肠、股骨头的剂量学差异. 结果 所有患者GTV体积缩小(P=0.044),GTV在左、右、头、脚、腹、背6个方向上位移变化均值分别为1.33、-2.48、1.41、-1.37、-0.68、-0.33 cm ( P=0.046、0.031、0.028、0.038、0.012、0.037),初始单程计划与分段合成计划中PTV的平均剂量分别为(51.96 ±1.35)、(50.95 ±1.27)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 直肠和膀胱平均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26). 结论 宫颈癌放疗过程中随靶区退缩应及时调整放疗计划,尽可能减少靶区漏照或正常组织误照.

  •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与冠心病影响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刘悟;谭小青;刘翠中;阳军

    目的 探讨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与冠心病影响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使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76例患者的血清PCSK9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狭窄≥50%) 116例和对照组(冠状动脉狭窄<50%) 60例,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分为单支病变组42例、双支病变组36例、三支病变组38例. 使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估,并对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清PCSK9与Gensini评分及冠心病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PCSK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冠心病组血清PCSK9 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 P<0.05);冠心病组各亚组血清PCSK9水平比较,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P<0.05);血清PCSK9水平与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呈正相关( P<0.05 ). 结论 冠心病人群中血清PCSK9水平与冠心病影响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 FGF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脂代谢的相关性

    作者:孟庆杰;黄保荣;陈贤云;严玲霞;王金松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中FGF1基因两个SNP位点rs34011和rs17099029的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 T2DM)脂代谢的相关性. 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别选取172例T2DM患者( T2DM组)和同期189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 利用PCR-RFLP的方法测定FGF1基因两个SNP位点多态性分布. 结果T2DM组SNP位点(rs17099029)的基因型(CC、CT、TT)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9),同时T等位基因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2DM组SNP位点(rs34011)的基因型(GG、GA、AA)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且G等位基因频率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518,95%CI 1.098~2.099,P=0.011).GG基因型患者比其他基因型( GA+AA)患者空腹血糖及总胆固醇水平更高( P<0.05 ) ,其他生化指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FGF1 基因的 SNP 位点(rs17099029)与 T2DM 易感性无相关性. SNP 位点(rs34011)与T2DM易感性相关;同时T2DM患者中SNP位点(rs34011)多态性与空腹血糖和血浆总胆固醇相关.

  • 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Terson综合征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

    作者:吴敏;胡竹林;薛黎萍;李云琴;肖丽波

    目的 探讨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Terson综合征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21例(29眼) Terson综合征患者均接受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视力、裂隙灯、间接检眼镜、眼压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7眼(93.1%)视力改善,2眼(6.9%)视力稳定,平均LogMAR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2眼因合并视神经挫伤而无法提高视力. 术后3眼( 10.3%)出现一过性高眼压和1眼( 3.4%)少量玻璃体积血;未观察到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对危险因素和视力预后的相关分析发现,病程长短( F=5.727 8 , t=0.004)、术前眼底情况(F=5.075,t=0.014)与术后平均LogMAR视力具有相关性. 结论 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Terson综合征可以帮助清除玻璃体积血和复位脱离的视网膜,早期手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视力预后.

  • 复杂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及适应性伺服通气的治疗效果

    作者:肖冰;何志伟;李浩波;刘园园;钱效森;刘毅

    目的 观察复杂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CompSAS )的临床特征,评价适应性伺服通气( ASV )对CompSAS的疗效. 方法 收集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治疗的成年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303例. 根据指南将303 例患者分为单纯OSAHS组和CompSAS组. CompSAS组患者进行ASV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体质指数、合并症及诊断性多导睡眠图监测参数及呼吸机治疗时参数. 结果 接受CPAP治疗的成年中重度OSAHS患者中, CompSAS患者所占比例为6.2%. CompSAS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为73.6%,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26.3%,均高于单纯OSAHS组患者的42.9%和7%( P<0.05). 与治疗前相比,经CPAP治疗的CompSAS组患者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指数( CAI )明显升高( P<0.05 ) ,分别为( 9.50 ± 2.94) 次/h vs(2.95 ±2.88)次/h;CompSAS组患者ASV治疗与CPAP治疗相比,前者睡眠效率明显提高,Ⅲ期睡眠所占比例明显升高;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CAI明显降低;LSpO2 显著增加. 结论 CompSAS患者中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更高,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指数更高. 与CPAP相比, ASV治疗更能有效增加CompSAS患者深睡眠,降低AHI和CAI,纠正低氧血症.

  • 枸杞多糖对同型半胱氨酸致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脂质沉积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作者:哈丽娜;赵丽;张辉;杨安宁;姜怡邓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 LBP)对同型半胱氨酸( Hcy)致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脂质沉积及内质网应激( ERS)的影响. 方法 复制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模型,共分为以下6组:NC组不做其他处理,Hcy组选用100μmol/L的Hcy干预,20 LBP组选用终浓度100μmol/L的Hcy+20μg/mL的LBP干预,50 LBP组选用终浓度100μmol/L的Hcy+50μg/mL的LBP干预,100 LBP组选用终浓度100μmol/L的Hcy+100μg/mL的LBP干预,200 LBP组选用终浓度100μmol/L的Hcy+200μg/mL的LBP干预. 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模型是否复制成功;RT-qPCR分析脂肪酸结合蛋白4 ( FABP4 ) mRNA表达改变;免疫荧光检测巨噬细胞内FABP4蛋白含量的变化;ELISA检测细胞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CHOP、GRP78、XBP-1)含量的变化. 结果 成功复制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模型. 与NC组比较,Hcy组巨噬细胞内ox-LDL及FABP4的含量及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 而不同LBP作用浓度组间比较,ox-LDL含量和FABP4 mRNA水平,50LBP组、100LBP组、200LBP组与Hcy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100LBP组、200LBP组与50LB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00 LBP组与Hcy组、50 LBP组比较,GRP78含量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5,P<0.01). 100 LBP组、200 LBP组与Hcy组比较,CHO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 LBP组与50 LBP组比较,CHO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0 LBP组、100 LBP组、200 LBP组与Hcy组比较,Xbp-1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100 LBP组、200 LBP组与50 LBP组比较,Xbp-1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随着LBP浓度的增加,可逐渐减少Hcy导致的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内的脂质沉积及内质网应激蛋白含量,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miRNA表达谱在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中的变化

    作者:庞志宇;李丽;周迎春;刘志辉;朱晔

    目的 筛选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 方法 10只SD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成心肌肥厚模型(实验组) ,10只假手术大鼠作为对照组. 游离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用miRNA芯片进行表达谱检测,选取mi-208a作为差异表达的代表,用RT-PCR进行验证. 结果 筛选出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共16种(其中表达上调10种,表达下降6种),RT-PCR验证mi-208a表达水平确实上调. 结论 心肌肥厚大鼠左心室miRNA表达谱存在显著性改变,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是以后诊治心肌肥厚的靶点.

  • 人脐血CD34+细胞急性期移植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作者:唐亮;冯世庆;高瑞霄

    目的 探讨人脐血CD34 +细胞急性期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效果和血管修复机制. 方法 免疫磁珠法从人新鲜脐血中分离得到CD34+细胞. 雌性Wistar大鼠96只,以IMPACTOR MODEL-Ⅱ脊髓损伤打击器建立T10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平均分成A、B、C 3组:A组造模后给予PBS局部移植;B组造模后给予环孢霉素A灌胃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注入治疗,C组造模后给予细胞局部移植及环孢霉素A灌胃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注入治疗. 对各组后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BBB评分,损伤中心行双重免疫荧光染色、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TTC)染色和血管明胶墨汁灌注观察. 结果 各组大鼠脊髓损伤后后肢功能均逐渐改善,C组存活移植细胞虽未观察到神经分化,但BBB评分均高于其余两组(P<0.01),TTC染色显示组织活力降低区域比例小于其余两组(P<0.01),血管明胶墨汁灌注血管密度大于其余两组(P<0.01). 组织活力的恢复、损伤中心血管密度的增大和后肢功能的改善具有一致性变化. 结论 人脐血CD34 +细胞可能通过提高脊髓损伤中心血管密度促进微循环恢复,增加组织活力,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

  • PEG10在人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及侵袭迁移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任英杰;高延秋;杨威

    目的 通过应用RNAi技术沉默肺癌细胞系A549 中的PEG10 基因,探讨PEG10 在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增殖及侵袭迁移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RPMI-1640培养肺癌A549细胞. 瞬时转染及建立稳定转染shRNA PEG10细胞系;MTT及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EG10基因沉默对A549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小室方法观察PEG10基因沉默对A549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逆转录RT-PCR、实时定量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EG10、β-catenin和其下游分子cmyc、MMPs、twist、E-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 PEG10干扰效率达65%;转染后肺癌细胞划痕愈合速度变慢;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减少;克隆形成数目也降低,同时检测到β-catenin及c-myc、MMPs、twist、Vimentin表达水平降低,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 结论 靶向封闭PEG10基因可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β-catenin的表达水平,降低肺癌A549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部分逆转肺癌上皮间质转化.

  • 丹皮酚对抗原诱导豚鼠离体胸主动脉变态收缩反应的影响

    作者:樊丹采;谭艳飞;邓杏好;徐淑惠;张维彬;邓时贵

    目的 探讨丹皮酚对抗原诱导豚鼠离体胸主动脉变态收缩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离体胸主动脉环灌流方法诱导胸主动脉变态收缩反应,测定胸主动脉环的收缩力变化:分别在预加苯海拉明、吲哚美辛、酮色林或咖啡酸孵育下,观察丹皮酚对抗原诱导胸主动脉环变态收缩反应的影响. 结果 丹皮酚( 10 -6 mol/L)能显著舒张抗原诱导豚鼠离体胸主动脉环收缩反应;预加苯海拉明或酮色林孵育后,其舒张效应增强;预加吲哚美辛或咖啡酸孵育后,未见明显变化. 结论 丹皮酚能显著舒张抗原诱导豚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变态收缩,且该过程与组胺和5-羟色胺的调节有关.

  • NDPK-A过表达对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袁茵;鲁欣

    目的 探讨NDPK-A过表达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能力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 通过脂质体转染和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外源NDPK-A的T24细胞株,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内NDPK-A表达,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线粒体超微形态. 结果 NDPK-A过表达对T24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引起了T24细胞内线粒体的固缩、内嵴变形,或发生肿胀和内部空洞化. 结论 NDPK-A对膀胱癌细胞T24的线粒体有破坏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细胞的新陈代谢而抑制其增殖.

  • 老年暴发性1型糖尿病合并假性心肌梗死1例

    作者:詹碧鸣;黄晓;徐聪聪;游志刚;姜醒华;胡建新

    患者,男,70岁,因自觉胸闷、气促1 d于2015年2 月3日入院. 患者自诉2月2日下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伴口渴、多饮. 当时未予以重视. 2月3日晨起胸闷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伴烦躁不安,遂至我院急诊科就诊. 患者自诉无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史,无不良生活嗜好.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Ⅲ、aVF导联Q波形成, V2 ~V6 导联ST段压低,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 心肌梗死3项示:肌钙蛋白18.12 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34 ng/mL,肌红蛋白540.66 ng/mL. 拟胸闷原因待查收至我科.

  • 以高钙血症、急性胰腺炎和消化道出血为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

    作者:殷辰俞;朱涛;高叶

    患者,女,74岁,因腰痛1个月,纳差1周于2014年12月13日入院. 患者2014年11月因腰痛于外院查MRI提示腰椎退变、骨质疏松,予补钙等对症治疗,未见好转. 1周前患者出现纳差,伴有上腹部不适,有腹泻,无腹痛,无发热、黄疸,无恶心、呕吐. 病程中患者睡眠、精神差. 有高血压病史5 年.体格检查:体温 36.8℃,心率 88 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66/93 mm-Hg;精神萎靡,轻度贫血貌,瞳孔等大等圆,光敏,颈软,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不大,两肺呼吸音低,未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未及病理性杂音,腹肌稍紧,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亢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未引出.

  • 不典型肺结核1例

    作者:杨东霞

    患者,女,14 岁,因发热伴咳嗽2周于2014年1月10日入院. 患者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无咳痰,伴发热,高体温40.6℃,有畏寒、寒颤,伴鼻塞流涕,无咽痛,无呼吸困难,无咯血、盗汗,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曾于2014年1月1日在博罗县人民医院住院10 d,当时查血常规:WBC 13.6 ×109 · L-1,N 74.2%, CRP 130 mg/L,血沉68 mm/h,胸部CT片示:考虑右肺中叶及背段感染(图1-A),先后予头孢他啶、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抗感染等治疗,患者仍有反复发热及畏寒,复查胸部CT病灶加重(图 -B ).

  • 慢性肾衰竭患者头孢类抗生素致抗生素脑病11例

    作者:李蓉;朱淳

    慢性肾衰竭患者因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继发各种感染,临床上以肺部感染较为常见,由于头孢类抗生素在肺部感染中使用较广泛,故临床上头孢类抗生素脑病也日益多见. 回顾性分析我院肾内科2012 年1 月至2014 年6月期间1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后发生抗生素脑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

    作者:胡晖;许兆延;岑锦明;李健;吴启康

    目的 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血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H型高血压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 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 mg/次,1次/d,清晨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10 mg/次,1次/d,清晨口服. 整个观察期为1年,期间每周测量并记录血压数据,每3个月检测1次血同型半胱氨酸,同时观察并记录全部患者的脑血管并发症发生例数.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用药治疗后3、6、9、12个月后测得的血压值和血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中新发脑卒中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能降低新发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 大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作者:王丙剑;胡婷婷;耿金;李倩君;马树人

    目的 评估术前术后大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收集确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A组(术前氯吡格雷300 mg负荷、术后75 mg维持)、B组(术前氯吡格雷300 mg负荷、术后150 mg维持1个月后改为75 mg维持)、C组(术前氯吡格雷600 mg负荷、术后75 mg维持)、D组(术前氯吡格雷600 mg负荷、术后150 mg维持1个改为75 mg维持) ,每组40例,随访3个月,观察各组间出血及主要不良事件( MACE) ,包括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心绞痛的发生率. 结果 基线情况下各组间的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后,4组间的出血及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分层分析发现术前氯吡格雷600 mg负荷较300 mg负荷可减少MACE的发生率(P=0.031, OR=2.49, 95%CI 1.09~5.73). 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前氯吡格雷600 mg负荷可减少术后3个月MACE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而术后氯吡格雷150 mg维持量未明显减少PCI术后3个月MACE的发生率.

  • 门冬氨酸钾镁结合蛇毒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

    作者:孙慧灵;张琳;李海洲;郭玉梅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钾镁结合蛇毒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应随机数字为偶数者为观察组,奇数者为对照组,每组45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蛇毒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结合蛇毒溶栓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浓度及治疗前后纤溶系统指标,并评价疗效.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 41/45 ) ,对照组为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92,P<0.05);观察组的CK、CK-MB峰值浓度、发病时间、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酶原激活剂活性较前明显升高(P<0.05),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均有延长(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良发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蛇毒溶栓用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沙格列汀联合金芪降糖片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亚蓉;冯晶;赵湜;王中京

    目的 探讨沙格列汀联合金芪降糖片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核因子κB( NF-κB)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45例,随机分为A、B、C组,其中A组给予沙格列汀治疗,B组给予金芪降糖片治疗,C组给予沙格列汀和金芪降糖片治疗,同时选择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15例作为对照,观察4组单核细胞NF-κB表达情况. 结果 A、B、C组患者通过ELISA法和FCM检测单核细胞NF-κB表达水平分别为( 362.38 ± 32.65)pg/mL和(13.91 ±1.22)%、(372.17 ±22.19) pg/mL 和(14.01 ±2.03)%、(376.38 ±31.82) pg/mL 和(13.83 ±1.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8.64 ±34.76)pg/mL和(3.18 ±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治疗后ELISA法和FCM检测单核细胞NF-κB表达水平分别为(332.18 ±32.03) pg/mL和(12.03 ± 1.32)%、(324.53 ±32.17)pg/mL和(9.84 ±1.12)%,均低于同组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治疗前后NF-κB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单核细胞NF-κB表达水平低于A组和B组治疗后水平;A组和C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而B组治疗后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降低(P<0.05). 结论 沙格列汀联合金芪降糖片治疗,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单核细胞NF-κB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

  • 口服雷贝拉唑对2型糖尿病患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徐欢;胡欣;温玉洁;郝丽莉

    目的 评估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雷贝拉唑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胃泌素及脂联素、瘦素等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 64例符合条件的T2DM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的雷贝拉唑或安慰剂治疗,每组32例. 在治疗前和治疗24周时分别测量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空腹血糖( FPG)、空腹胰岛素( FINS)、胃泌素、脂联素及瘦素的变化. 结果 (1) 24周雷贝拉唑治疗后显著增加血浆胃泌素、FINS水平和改善β细胞功能(均P<0.05),并且HbA1C显著降低(7.5 ±0.9及6.9 ±1.1, P<0.001),但脂联素及瘦素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HbA1C的降低与FINS、胃泌素的升高具有相关性(r=0.76, P=0.009; r=0.68, P=0.012). 结论 雷贝拉唑治疗可以增加血浆胃泌素和FINS水平,从而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但对脂联素及瘦素等脂肪细胞因子影响不明显.

  • 基于FACT-Hep量表的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万克艳;李微;杨铮;李高峰;寸英丽;孟琼;雷毅雄

    目的 测定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之肝胆量表( FACT-Hep)对住院的114例肝癌患者进行测定及分析. 结果 肝癌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得分为(135.86 ±17.61)分,其5个领域的得分分别为:生理状况(22.21 ±3.75)分、社会家庭状况(20.05 ±3.76)分、情感状况(18.54 ±2.45)分、功能状况(17.31 ±4.96)分,附加关注(肝胆肿瘤特异性症状) (57.74 ±7.98)分.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在社会家庭状况领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在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领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情感状况影响因素为职业和家庭经济;社会家庭状况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和家庭经济. 结论 家庭经济、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影响因素.

  • 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秦颖;周汉新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本质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 不管哪一种类型的糖尿病,胰岛素都是治疗的关键,但是长期外源性补充胰岛素有引起感染、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及视网膜、神经、肾脏、心脑血管疾病[1]等并发症的危险. 而且长期有创给药,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 因此,建立内源性的胰岛素分泌系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胰腺器官移植理论上是糖尿病理想的治疗方案[2] ,但是供体严重缺乏、免疫排斥、手术巨大创伤、术后并发症等都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 远端缺血预处理在脑梗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谭帅;洪华

    目前无论是溶栓、抗血小板、抗凝、神经保护类药物,血管介入抑或是外科手术等针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方式,都是相对被动作用于机体,并未能主动发挥机体内在能力,能否通过某种方法使机体产生内源性保护机制是近年研究的热点. 远端缺血预处理(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颇具研究前景[1-2]. 本文对国内外RIPC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优势展开综述,探讨RIPC的临床使用价值.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分泌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熊周怡;张振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 1,GLP-1)作为肠道L细胞分泌的主要激素,与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 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一起组成肠促胰素发挥"肠促胰素效应",介导高达70%的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分泌[1]. 多项研究均表明在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GLP-1的分泌明显减少[2-3] ,促进GLP-1分泌、抑制其快速降解已成为近年来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靶点. 因此,了解肠道L细胞分泌GLP-1的调控因素及其机制显得尤其重要. 然而,调控GLP-1分泌的机制十分复杂,涉及营养物质、神经及内分泌等因素.

  • 微小RNA与肺部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史家欣;李家树;李小民;王虹

    微小RNA(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 nucleotide)的小分子非编码的单链RNA. mi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 miRNA在许多肺部疾病中表达异常、参与了诸多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 现将miRNA与肺部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药物治疗电风暴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佳;江华;李菊香;洪葵;程晓曙

    电风暴( electrical storm, ES)是指24 h内发生≥3次明确需要抗心动过速起搏( ATP)或电除颤治疗的室性心动过速/室性纤维性颤动( VT/VF ). 交感风暴、室速风暴、ICD (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风暴均是其同义语. ES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以自发、反复发生的VT/VF及发作性晕厥为特征,可在短时间内死亡,故正确识别与处理十分重要,目前治疗手段多样,但药物治疗是基石,且需个体化,不仅要考虑药物的有效性,还应考虑药物的促心律失常风险及长期使用的不良反应.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佩;王红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肥胖、生活习惯、环境等引起的多基因疾病,其中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10 μmol/L)已被认为是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 )作为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关键酶,在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基因的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联性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且目前国内外各种研究结果不尽一致. 本文就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治疗HIV/AIDS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玉枝;唐漾波

    现在针对HIV-1/AIDS人群的治疗得到很大的改善.目前常用的抗病毒治疗方法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复制,降低艾滋病患者血清中病毒载量,升高CD4 +T水平,重建HIV/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 然而,治疗效果和依从性常受到药物毒性,耐受性问题和耐药毒株出现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并且目前的抗病毒治疗不直接针对病毒储藏库,病毒在检测限以下仍在复制.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鼻咽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丽桦;何融泉;张昌文;李祖云;甘廷庆

    鼻咽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南方地区较为常见,5年生存率为50%~60%. 目前NPC的治疗以放疗为主,但临床疗效有限[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属于人EGFR家族成员,在人类多种肿瘤中呈高表达,与细胞凋亡、血管生成以及肿瘤转移密切相关,因此可作为部分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的靶点,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应用已非常成熟.

  • GAS6与血液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亚楠;潘学谊

    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 growth arrest-specific gene 6,GAS6)属于维生素K依赖蛋白,也是TAM受体( Axl、Ty-ro3、Mer)的配体,TAM受体是受体酪氨酸激酶(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家族成员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GAS6广泛参与炎症、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而且在血液系统疾病中也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就GAS6及其受体的结构及生物学特点,及其与血液疾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