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2例临床分析

    作者:曾芸馨;方志刚;张婧;林东军

    目的 探讨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 男9例,女3例,中位年龄25岁,临床受累脏器包括淋巴结(10/12)、肝(5/12)、骨(4/12)、皮肤(3/12)、中枢神经系统(2/12)、垂体-下丘脑(尿崩症)(1/12)、甲状腺(1/12)、肺(1/12).免疫组化为CD1a、S-100阳性.12例中7例予化疗,其中5例痊愈,1例病情反复,1例因肝功能异常加重放弃治疗.结论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少见,尤其成人更为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漏诊,治疗需个体化.

  • 髓内钉InterTan与重建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马文泽;梁晶峰;李文成

    目的 比较髓内钉InterTan与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采用股骨近端重建钉(重建钉组)和28例采用InterTan内固定(InterTan组)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病例,分别从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情况、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功能恢复程度、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两种手术的疗效差别.结果 InterTan组与重建钉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情况、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完全负重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更少(P<0.05).结论 InterTan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效果良好,并发症更少.

  • Bmi-1和P16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冯云;张练;李振宇;周会行;李军红

    目的 研究Bmi-1和P1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加深对乳腺癌癌变和转移分子机制的理解.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61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良性纤维瘤及其周围正常组织中Bmi-1和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两者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结果 61例乳腺癌组织中Bmi-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66%,30例正常和30例良性组织中各分别为33.33%和30.00%,与癌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82,P=0.005 8);P16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阴性表达率为65.57%,与良性组织的46.67%和正常组织的3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2,P=0.022 9),并且Bmi-1和P16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κ=-0.598 8,P=0.026 5);Bmi-1和P16均与乳腺癌的分期、ER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而与乳腺癌的年龄、家族史、分型、PR和CerbB-2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21例复发的患者中,Bmi-1阳性表达19例(51.35%)(P=0.000 6),P16阴性表达18例(45.00%)(P=0.016 4).结论 Bmi-1和P16蛋白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复发有关,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候选标志物.

    关键词: 乳腺癌 BMI-1 p16 复发
  • 脑梗死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作者:鲁远君;文治成;贺传沙;瞿伦学;费容;潘乙年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水平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43例不同部位初发脑梗死患者和38例健康人,分别在入院后第2、10天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于预冷的抗凝管中,4℃低温离心,取上清液置-70℃以下低温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浆Ach水平,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血浆NE水平;记录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脑梗死组入院后第2、10天血浆NE水平[(1.97±0.26)、(2.05±0.25)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54±0.1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浆Ach[(68.75±12.03)、(67.15±12.71)n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05.61±14.2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血浆NE、Ach水平在第2、10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脑梗死组血浆NE、Ach水平在第2、10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第10天NIHSS评分明显低于第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NE水平明显升高,而Ach水平明显下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血浆NE及Ach水平的变化有关联.

  • 虹膜拉钩在小瞳孔及晶体脱位白内障超乳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黄准;柯建林;张文兰

    目的 评价虹膜拉钩在小瞳孔和晶体部分脱位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30眼不同原因的小瞳孔及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应用虹膜拉钩辅助进行固定虹膜及囊袋固定后,再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 29眼白内障手术顺利,22眼(73.3%)术后视力大于0.6,3眼(10.3%)术后视力低于0.1,其中 1眼晶体脱位严重者半年后二期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视力达0.3,2眼因眼底疾病视力无提高,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在小瞳孔及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通过应用虹膜拉钩能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边缘升高人群内皮功能的变化

    作者:柏志强;谭力学;蒋龙元;张桂英

    目的 探讨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边缘升高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LDL-C边缘升高患者126例(LDL-C组)及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63例(Con组),测量两组血浆LDL-C水平及内皮功能指标,即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NMD)、内皮素-1(ET-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比较FMD、NMD、ET-1及vWF在两组间的差异;并在LDL-C组内分析LDL-C水平与上述内皮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LDL-C组患者FMD、NMD及vWF水平低于Con组,而ET-1水平高于Con组;相关分析显示LDL-C与FMD呈负相关(r=-0.46,P<0.01),而与vWF呈正相关(r=0.4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是低FMD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 LDL-C边缘升高患者存在内皮功能受损,在这部分人群中LDL-C水平与内皮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

  • 抑郁症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的变化

    作者:张红卫;许明智;李文波;贾福军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瘦素(Lep)、胰岛素(Ins)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5例抑郁症患者应用帕罗西汀20 mg/d治疗前1 d、治疗4周末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Lep、Ins水平,以HAMD-24评定患者的严重程度.结果 对照者血清与患者血清Lep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ep水平均与体质指数有关(P<0.01).有体重减轻的抑郁症患者与无体重减轻的抑郁症患者比较血清Le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家族史的抑郁症患者Ins高于无家族史的抑郁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罗西汀治疗后女性Le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体重减轻的抑郁症患者血清Lep降低,提示Lep在抑郁症或抑郁症某些亚型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帕罗西汀可能对Lep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遗传因素可能在抑郁症伴发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抑郁症 瘦素 胰岛素
  • NT-proBNP与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及血压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何洁芙;韩莹;陈宏霞;袁勇;陈泳珊

    目的 观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的改变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及血压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其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9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检测血浆NT-proBNP浓度并分析其与妊娠进程、左心室舒张功能、血压水平的关系.结果 (1)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在晚期妊娠、产前、产后,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NT-proBNP浓度和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与NT-proBNP浓度改变呈正相关.(3)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所提示的血压水平波动与NT-proBNP浓度改变呈正相关.结论 孕妇血浆NT-proBNP浓度是反映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这对于临床上提早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展趋势,尤其是预测发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性,判断预后及决定是否及时终止妊娠、强化治疗心力衰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与真胰岛素和胰岛素原的关系

    作者:张俊防;高玉霞;张力辉;刘文淑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尿酸(SUA)与真胰岛素(TI)、胰岛素原(PI)的关系.方法 79例受试者以SUA均值为界值分为两组,SUA高于均数组(B组)及低于均数组(A组)均行空腹糖耐量试验,空腹采血测定SUA、TI、PI及血脂(TC、TG、LDL-C、HDL-C、Apo-A1、Apo-B)、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负荷后2 h采血测定血糖(2hPG)、TI(2hTI)、PI(2hPI),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B组男性较多,较肥胖,血压较高,TI、PI、2hTI、2hPI、TG、LDL-C、Apo-B高于A组,HDL-C、Apo-A1、低于A组,ISI降低,HOMA-IR升高,在B组,尿酸与TI、PI、HOMA-IR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TI、PI是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血尿酸较高患者,更多伴有肥胖、血脂异常、血压升高,更具有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原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倾向.

  •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联合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44例

    作者:杨平;彭翔;邓建中;程龙庆;周永辉;李志澄;朱佳成

    目的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联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44例术前评估临床分期为T3~4N0~2M0的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术前实施4个周期的FOLFOX7方案化疗,第一阶段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开始放疗,放疗总剂量46 Gy,分次剂量1.8 Gy/d,每周5 d,约5周完成放疗;放疗结束后行第二阶段2个周期化疗,约在放疗结束后4~8周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结果 常见的化疗毒性反应为粒细胞下降(56.8%,25/44)和恶心呕吐(52.3%,23/44),主要的Ⅲ~Ⅳ度毒性是粒细胞下降(18.1%,8/44)及外周神经毒性(6.8%,3/44).手术前测量肿瘤下缘的平均回缩距离为1.13 cm,无中转开腹,27例施行直肠前切除手术(AR),17例施行腹会阴切除手术(APR),保肛率61.4%(27/44),其中12例患者行预防性造瘘;手术时间(192.42±82.90)min,中位出血量100 mL,直肠远切缘的长度(3.46±1.16)cm,切除淋巴结数(8.53±4.24)个,腹部辅助切口的长度(5.42 ±0.55)cm,术后住院时间(10.45±5.14)d.术后病理结果 显示:CR 7例,PR 29例,SD 6例,PD 2例;T降期率59.1%(26/44),N降期率60.0%(18/30),淋巴结转阴率50%(15/30).新辅助放化疗的客观总有效率81.8%(36/44).全组患者术后随访1~34个月,中位随访期为17个月,其中38例患者术后继续接受辅助化疗6个月,采用FOLFOX4方案.1例病理提示pCR患者术后12个月发现腹膜后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于术后18个月死亡.另1例病理提示SD患者术后未继续治疗,于术后12个月发现全身多处转移而死亡.余患者未见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用于中下段直肠癌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放化疗可缩小肿瘤、促使区域淋巴结转阴,提高切除率和保肛率;腹腔镜手术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结果 有待进一步观察.

  • 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急诊足踝部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喜成;张中军;敬勇君;刘占立;张秋丽

    目的 比较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老年患者急诊足踝部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Ⅱ~Ⅲ级,年龄65~86岁的足踝部急诊手术患者60 例,分为坐骨神经阻滞组(N 组)、硬膜外阻滞组(E 组)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组(S 组),每组20 例.观察和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15和3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麻黄碱应用情况,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麻醉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E 组和S 组患者麻醉后15 min和30 min的SBP和DBP较N组显著降低(P<0.05),感觉和运动神经的阻滞时间也显著缩短(P<0.05).结论 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急诊足踝部手术安全可靠,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较好的麻醉方法.

  • 高海拔地区重症结核性脑膜炎112例分析

    作者:李君;丁月荷;冶赓祉

    目的 分析高海拔地区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对11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 、诊断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12例重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为常见,所有病例均合并肺结核,32.1%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脑脊液改变以压力高、淋巴细胞比例高、蛋白升高、低葡萄糖、低氯为主,头颅CT或MRI检查异常者96例,经规律抗结核治疗,89例(79.5%)患者经治疗后好转,13例自动出院,死亡10例.结论 高海拔地区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 Citrin缺陷所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84例分析

    作者:程静;刘丽;盛慧英;伊鹏

    目的 分析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3种基因突变型(突变Ⅰ、Ⅲ、Ⅹ)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及预后.方法 分析已确诊患儿的临床表现、常规实验室检查、血氨基酸谱和尿有机酸,并随访治疗14个月.结论 84例NICCD患儿以婴儿肝炎综合征起病79例,低血糖起病2例,肝脾肿大起病1例,水肿起病2例.平均就诊年龄(49±5)d.合并精神运动发育迟缓48例,低血糖53例,有瓜氨酸等氨基酸特异性升高43例,尿标本发现大量半乳糖醇51例.84例患儿基因突变类型为Ⅰ/Ⅰ56例,Ⅹ/Ⅹ 3例,Ⅰ/Ⅲ 6例,Ⅰ/Ⅹ 13例,Ⅲ/Ⅹ 6例.除3例自动出院外,81例患儿全部接受治疗,治疗3~6个月后低血糖好转,5~6个月后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逐渐改善.出院后11例失访,其余70患儿随访2~23个月,平均(14±2)个月,健康状况良好.结论 85ldel4(突变Ⅰ)为中国人SLC25A13基因的热点突变.NICCD患儿的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相关性不明显.婴儿肝炎综合征并低血糖及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对本病有积极提示,且治疗后有明显好转.绝大多数NICCD患儿预后尚佳,但仍需长期随诊.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

    作者:邓茜;肖影群;邹正宇;章萍;钟青梅;雷延昌;谢南;梁青;熊晓晴;朱龙川;邬芳玉;王武;姚迪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的变化情况.方法 慢性乙肝患者30例(干扰素组),经干扰素α1b(50 μg)治疗6个月;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肝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10例(正常对照组);尸检正常肝组织10例(尸检组).采集干扰素组和正常对照组6个月前后的抗凝外周血,收集干扰素组抗病毒前和尸检组的肝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的频率(Treg/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Foxp3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Foxp3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HBV DNA的相关性.结果 干扰素组治疗前Treg的频率为(1.18±0.4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55±0.13)%(P<0.01),Treg的频率与ALT、AST的变化均呈正相关(r=0.69、0.72,均P<0.01),而与HBV DNA无明显的相关性(r=-0.06,P>0.05);干扰素组治疗6个月后Treg的频率为(0.74±0.19)%,明显低于治疗前.免疫组化和RT-PCR可以对该结果 鉴定和印证.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Treg的频率升高,干扰素α1b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Treg的频率.

  • 高压氧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作者:郭永琳;金丽芳;刘翠兰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联合灯盏花素(BRE)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方法 将82例ACI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静脉滴注BRE;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HBO治疗1次/d.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欧洲脑卒中量表(ESS)和独立生活功能评定(FIM)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ESS、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物治疗ACI的同时,尽早联合应用HBO能及早改善脑缺血状态,并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有利于提高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外周血CD23、CD30、CD34在婴幼儿喘息中的早期预测作用

    作者:周智源;孟媛媛

    目的 研究外周血CD23、CD30、CD34表达水平与婴幼儿喘息发病的关系和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94例观察组(其中包括过敏性喘息组35例、暂时性喘息组29例和非过敏性持续喘息组30例)和42例对照组(急性支气管炎19例、急性支气管肺炎23例)外周血CD23、CD30、CD34的表达水平并作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的过敏性喘息组的CD23、CD30、CD34表达水平分别与暂时性喘息组、非过敏性持续性喘息组和对照组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暂时性喘息组的CD23、CD30、CD34 与非过敏性持续性喘息组和对照组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23、CD30、CD34三者呈正相关.结论 外周血的CD23、CD30、CD34三者的表达水平在过敏性喘息中均明显升高,与婴幼儿过敏性喘息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 心脏白塞病致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振;王武军;王振康;邹小明

    目的 探讨心脏白塞病致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的临床表现及再次手术方法 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心脏白塞病术后瓣周漏患者.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18~69岁,平均(27.3±18.1)岁;术中探查发现主动脉瓣脱垂6例,主动脉瓣穿孔1例,1例再次Bentall手术患者术中发现Homograft瓣膜穿孔,1例患者合并右冠状动脉开口闭塞,1例合并升主动脉瘤样扩张,1例再次手术患者合并升主动脉夹层;所有患者发现瓣周漏距首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时间为4~13个月,平均(8.3±2.1)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主动脉根部扩大替换术,彻底切除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环.采用带垫片间断褥式缝合法进行Bentall手术,其中采用人工带瓣管道5例次,采用Homograft 3例次.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04~157 min,平均(127±11.6)min,体外循环时间163~251 min,平均(201±37.1)min.术中死亡1例,术后早期死亡1例,均为顽固性低心排,1例患者术后发生Ⅲ°房室传导阻滞,予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其余5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6年,无主动脉根部假性动脉瘤形成.结论 主动脉根部扩大替换术使人工瓣环同心肌进行愈合,可避免远期主动脉根部假性动脉瘤的发生.

  • CT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作者:程雪;王刚;张祥林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CT灌注成像(CTPI)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于急性发作6 h内依次行MSCT平扫、CTPI,并根据随访CT或MRI检查结果 分为脑梗死(CI)组34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18例,综合分析比较两组发病情况及CTPI参数结果.结果 CI组患侧与健侧CT灌注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组患侧与健侧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T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5分CI的阳性率明显高于NIHSS评分<5分(P<0.05).结论 CTPI能够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可以从形态和功能学上综合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和程度,获得更详细的影像学信息,为临床医师早期、合理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更多的客观影像学依据.

  • IgA肾病患者肾组织内synaptopodin的表达对肾功能评价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道军;吴明;詹锋;林书典;符克英;韩辉

    目的 观察synaptopodin在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肾功能评价中的意义.方法 分析202例IgA肾病患者的肾活检组织标本,按Lee分级系统分为Ⅰ~Ⅴ5级,采用99mTc-DTPA清除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对选取的样本经抗人synaptopodin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及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分析肾组织中synaptopodin的表达情况,测量平均光密度值,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级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synaptopodin所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组织中synaptopodin所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r=0.962,P<0.01).结论 与传统的评估指标比较,synaptopodin在Ⅰ~Ⅴ级IgA肾病肾脏病理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减少,其表达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synaptopodin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可评价肾功能的变化.

  • Flt3配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王静;化罗明;郭晓楠;徐世荣;贾存荣

    目的 通过检测FLt3配体(FL)浓度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统计分析其与白细胞数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4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追踪观察,于化疗前、化疗结束后5~7 d和20~30 d取外周血,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FL在白血病初治和缓解患者化疗前后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初治组患者,化疗结束后5~7 d FL浓度明显大于化疗前,且明显大于对照组FL浓度[(392±55.07)pg/mL,P<0.05].在缓解组中,3个阶段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对照组FL浓度(P<0.05).并且根据直线相关分析,FL浓度与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呈明显负相关(r=-0.464,P<0.05).结论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FL浓度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有一定相关性.FL浓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的骨髓代偿能力.

  • 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规律

    作者:陈永明;李元方;詹友庆;李威;陈映波;孙晓卫;徐大志;关远祥;周志伟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随访资料,t检验及2检验分析各种复发转移途径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患者1 076例,随访资料详细且复发转移者161例.其中肿瘤首发复发转移部位明确者124例,包括腹膜种植37例(30.0%)、淋巴结转移33例(26.6%)、血道转移32例(25.8%)、局部复发22例(17.6%).经分析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复发转移与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脉管癌栓、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相关,其中腹膜种植与浸润深度、结缔组织浸润、肿瘤部位相关,淋巴结转移与淋巴结阳性、肿瘤大小相关,血道转移与脉管癌栓相关,局部复发与浸润深度相关.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常见为腹膜种植,其次为淋巴结转移、血道转移、局部复发.

    关键词: 胃癌 复发 肿瘤转移
  • 婴幼儿饮食结构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喘息的关系

    作者:汪叶红;王桂兰;杨赛

    目的 探讨婴幼儿饮食结构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喘息的关系.方法 对150例足月正常产并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并设立对照组,采集出生抚育、生长发育及既往病史等基本信息,分别采用2检验、t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不同饮食结构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及在15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不良饮食习惯与喘息反复发作的关系.结果 婴幼儿饮食习惯中,影响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有:未按时添加维生素A+D、肉食蛋白类、蔬菜水果类,喜甜食,经常饮用煲汤;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喘息发作亦与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结论 婴幼儿不良饮食习惯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喘息发作密切相关,合理的饮食结构和指导在有效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 肛瘘切除皮瓣转移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

    作者:李琰;毛旭明;董佳容;周阿高;王俊

    目的 观察肛瘘切除皮瓣转移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疼痛、渗液、发热、瘢痕、病程以及手术后的满意度等进行对比评定,并对各组采用不同术式患者的检测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在疼痛、渗液、瘢痕及总积分方面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两组患者满意度、肛门狭窄、肛门失禁3项积分数据呈非正态分布,积分均在0~1之间,但观察组3项0积分比例均略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肛瘘切除皮瓣转移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成功率高,疗程短,术后对患者造成的痛苦程度以及对肛门及臀部外形损伤程度小,患者术后满意度高.

  • 高血压性脑梗死病情进展与其血管基础及临床治疗的相关性

    作者:田作军;董亚贤;刘磊;黄科;黎宣谷;陆亚琴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梗死病情进展与其血管基础及临床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825例经头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为新发脑梗死并有高血压的患者,其中入院后在6 h~7 d内进展且检查过颈动脉彩超及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必要时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共26例,与同期住院并接受过相同检查的高血压性稳定型脑梗死(SCI)52例比较.将资料分为高血压性进展型脑梗死(PCI)及SCI两组,分别以单因素、多因素及ROC曲线分析颈部或颅内动脉主干狭窄及临床治疗对高血压性PCI发生的影响.结果 PCI组血压变异性 (BPV收缩压及BPV舒张压)、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的Crouse评分和指数均高于SCI组(P<0.01),而两组间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或颅内存在中、重度血管狭窄(OR=27.073,P=0.018)及早期使用降压药(OR=59.890,P=0.005)是高血压性PC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使用他汀类降脂药是保护性因素(OR=0.019,P=0.005);ROC曲线提示,颈动脉的IMT及斑块的Crouse评分及指数对前循环高血压性PCI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但不够准确.结论 颈部或颅内主干血管中重度狭窄合并或不合并早期使用降压药是高血压性PC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他汀类降脂药是其保护性因素.

  • 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诊治方法

    作者:王晓进;张希;陈冠雄;刘云奇

    目的 探讨心脏肿瘤的发病特点及外科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93例心脏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明显多于恶性,黏液瘤占88.2%;各年龄段均有发病,51~60岁为高发段;良性心脏肿瘤患病率男∶女为1:1.91;黏液瘤多附于房间隔,其中左侧为主.心脏原发恶性肿瘤多起源于右房游离壁.本组手术治疗生存率为93.5%.黏液瘤复发率为3.9%,恶性肿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9.8个月.结论 女性心脏肿瘤发病率高于男性,多位于心房,良性黏液瘤为主.心脏超声CT诊断准确率高,手术摘除是良恶性心脏肿瘤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其预后取决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侵及范围.

  • p16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发生的相关性

    作者:楼建军;朱小东;曲颂;李小宇

    目的 探讨广西南宁鼻咽癌患者p1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以200例鼻咽癌患者,200例正常人群为研究对象.选取p16基因SNP rs80235406位点作为遗传标记,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测序方法 检测p16基因多态性及其基因突变分布频率.结果 鼻咽癌组p16基因 rs80235406突变率为26.5%(53/200),正常人群p16基因rs80235406突变率为9.0%(18/200).rs80235406 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鼻咽癌人群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基因SNP rs80235406位点多态性与鼻咽癌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 改良Ivor-Lewis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胸段食管鳞癌的疗效及预后COX回归分析

    作者:郭天兴;潘小杰;叶明凡;欧德彬

    目的 回顾性评价改良Ivor-Lewis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胸段食管鳞癌的疗效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368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其中Ⅰ期51例,Ⅱ期及以上317例.Ⅱ期及以上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单纯手术组(141例)采用单纯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手术+放疗组(176例)在改良Ivor-Lewis手术后补充术后放疗.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生存差异,COX回归分析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全部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2%、59.2%、37.5%.单纯手术组总体5年生存率为26.2%,手术+放疗组为3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Ⅲ期及以上患者手术+放疗组生存率较单纯手术组改善更明显(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60岁、低分化及以下、切端阳性、瘤栓阳性、T3以上浸润、更多的阳性淋巴结数、UICC Ⅲa期以上均为预后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改良Ivor-Lewis术对Ⅰ、Ⅱ期胸段食管鳞癌疗效较好,对于Ⅲ期及以上患者,应结合术后补充放疗改善总生存率.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异常的表现

    作者:杨延灵;熊建群;余琛;李应华;张勤勤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异常的表现和两种检查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11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和CT/MRI,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总结各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表现,并与11例同期检查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非缺血性脑病就诊者对照.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脑梗死和TIA)心电图异常的总发生率为74.6%(85/114),常见的是ST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房性早搏.超声心动图异常的总发生率为68.4%(78/114),常见的是左房增大、心功能测值减低.左室射血功能正常与降低组之间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缺血性脑病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电生理、心功能的改变,心肌电生理和心功能改变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治中是很必要的.

  •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和细胞角蛋白19的含量及意义

    作者:南润玲;尚培中;王晓倩

    目的 探讨健康女性、乳腺腺病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细胞角蛋白19(CK19)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20例健康女性、20例乳腺腺病患者、6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BRCA1、CK19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血清BRCA1、CK19表达均明显高于乳腺腺病和健康女性组(P<0.05).在乳腺腺病患者和健康女性血清中BRCA1、CK19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RCA1在乳腺癌术前与术后血清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19在乳腺癌患者术前组血清中的表达高于术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乳腺肿瘤患者血清中的BRCA1及CK19对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高速涡轮钻法和劈凿法拔除下颌阻生齿的临床效能

    作者:许国雄;黄宇华;黄琦;陈建灵;王健

    目的 研究高速涡轮法拔除下颌中低位阻生齿的优越性,并初步探讨下颌阻生齿拔除后术后并发症和临床变量的关系.方法 对170颗下颌阻生齿随机采用劈冠凿骨法(对照组)和高速涡轮钻法(观察组)去除阻力拔除.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并记录拔牙时间、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和干槽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拔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干槽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在患者拔牙术后并发症在不同年龄组别、不同拔牙法、不同拔牙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速涡轮钻法拔牙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反应轻,干槽症发生率低(P<0.01).下颌阻生齿拔出术术后并发症与年龄、阻生类型、拔牙方法 和拔牙时间有关.

  • 高原藏区白内障合并瞳孔区翼状胬肉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庆华;吴军民;刘琼

    目的 观察高原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方法 将高原白内障并翼状胬肉患者分为联合手术组和分次手术组,采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OL-DVI)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以上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联合手术组术后生活质量5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分次手术组首次术后,与分次手术组二次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三联手术可操作性强,可在眼科临床工作中对高原地区翼状胬肉合并成熟期白内障的患者选择性开展,患者一次手术即可获得有用视力,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作者:郭云柯;钱先;孙凌云;张缪佳

    目的 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 956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在感染部位、病情活动度、合并狼疮性肾炎、血液系统损害、血沉、C3及C4水平、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运用等方面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本组SLE患者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为10.79%,病原体多为细菌,呼吸道感染居首位;不活动组,轻、中、高度活动组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合并狼疮性肾炎、血液系统损害的比例高于非感染组(P<0.05),血沉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而C3及C4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糖皮质激素组感染率与合并运用1种免疫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运用1种免疫抑制剂组感染率低于合并运用2种免疫抑制剂组(P<0.05),但合并运用2种免疫抑制剂组感染率与合并运用3种免疫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感染发生率高,有狼疮性肾炎及血液系统损害者更易发生感染,但疾病的活动度、补体水平与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关系,免疫抑制剂的运用对感染有一定的影响.

  • 1岁以下法洛四联症患儿一期矫治手术30例

    作者:王克学;杨再珍;王正飞;王平凡;丁军

    目的 分析对肺动脉和左心室发育较好的1岁以下的法洛四联症患儿一期矫治的效果.方法 一期矫治1岁以下的法洛四联症30例,年龄(260±62)d,体重(7.3±1.2)kg,2例合并肺动脉瓣闭锁,1例合并肺动脉瓣阙如,Mcgoon比1.91±0.26,左室发育指数均大于30 mL/m2.27例做了右室流出道切口,23例采用跨瓣环补片.结果 主动脉阻断时间(69±11)min,体外循环辅助时间(47±21)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77±54)h,围术期死亡1例.随访2~25个月,失访1例,随访期间无死亡,心功能(NYHA)Ⅰ~Ⅱ级,无需要再次手术者.结论 对于发育较好的1岁以下的法洛四联症,一期矫治可以取得良好的结果.

  • 老年性高血压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岑瑞金;欧琼

    目的 探讨老年性高血压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导睡眠图检查,对169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监测.记录患者年龄、呼吸紊乱指数(AHI)、氧减指数(ODI)、体质指数(BMI).将研究对象按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分为A、B、C 3组进行分析.结果 169例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中确诊OSAHS 155例(91.7%),正常14例(8.3%)(2=235.28,P<0.01).OSAHS轻度患者与中度及重度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中度患者与重度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和中度OSAHS患者中,各年龄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OSAHS患者中,60~69岁组与70~79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组与80岁以上组比较以及 70~79岁组与80岁以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性高血压病与OSAHS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且发生率较高;而年龄越大,发生重度OSAHS的机会就越大.

  • 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脑转移21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邵洪;廖洪映;李昀;张健;蔡松旺;陈惠国;王翠苹;吴伟彬;谷力加

    目的 评估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1例行脑部和胸部病灶联合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脑转移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21例患者进行了孤立性脑转移病灶切除和后续的肺癌根治术,18例(86%)患者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其中N1淋巴结阳性8例,N2淋巴结阳性10例.中位生存期32个月(95%CI 15~49个月),1、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3%和22%.对可能影响预后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P=0.002).结论 在保证病灶完全切除和手术耐受性前提下,对胸部和脑部病灶同时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策略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脑转移的佳方案.

  • 肝性皮质盲患者血清K+、Na+、Cl-的变化

    作者:黄成军;程书权

    目的 探讨肝性皮质盲患者血清电解质变化的规律.方法 收集收治的12例肝性皮质盲住院患者设为皮质盲组,取同期住院的12例肝性脑病患者和12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肝脑组和健康组.将3组患者送检的血清K+、Na+、Cl-结果 进行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的显著性检验.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皮质盲组及肝脑组血清K+、Na+含量均较低(P<0.05);与肝脑组比较,皮质盲组K+的变异系数增大(P<0.05).结论 肝性皮质盲与肝性脑病患者血清K+、Na+参数变化均有别于健康者;肝性皮质盲患者血清K+水平较肝性脑病患者变异程度更大.

  • 马拉硫磷对小鼠精子的毒性作用

    作者:叶劲松;汪敏;覃建锋;陈应康;龙强军

    目的 探讨马拉硫磷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毒性效应.方法 将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不放入马拉硫磷,其余3组为染毒组,分别以高(5.19 mg/m3)、中(3.91 mg/m3)、低剂量(2.36 mg/m3)马拉硫磷静式吸入染毒小鼠,于染毒后90 d剖检,观察马拉硫磷对小鼠精子畸形率的影响.结果 各染毒组精子畸形率增高,高、中剂量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精子畸形率逐渐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0.97,P<0.05).结论 长期吸入一定浓度的马拉硫磷对动物细胞具有致突变性,对雄性生殖细胞具有潜在的诱变危害.

  • 基础研究丹参酸提液对高脂大鼠骨量的影响

    作者:张新乐;吴铁;崔燎;许碧莲;邹丽宜;刘钰瑜;陈文双

    目的 观察丹参酸提液对高脂大鼠胫骨和腰椎骨丢失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取3月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组)、高脂乳剂组(HFE组)、丹参酸提液组(SMB组),每组10只.NS组灌胃生理盐水,HFE组和SMB组灌胃高脂乳剂建立高脂血症模型,SMB组同时给予丹参酸提液.给药16周后处死大鼠,分离血清检测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取胫骨上段、胫骨中段和第5腰椎,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检测.结果 与HFE组比较,SMB组大鼠HDL-C升高(P<0.05),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成骨细胞贴壁长度百分率均增加(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每毫米破骨细胞数、破骨细胞贴壁长度百分率均减少(P<0.01);胫骨中段的皮质骨面积百分数增加(P<0.01),骨髓腔面积百分数减少(P<0.01);腰椎松质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宽度增加(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减少(P<0.01).结论 长期高脂乳剂灌胃会导致大鼠骨量丢失,丹参酸提液能有效对抗高脂大鼠胫骨上段、中段骨、第5腰椎的骨丢失.

  • 红细胞生成素对人白蛋白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

    作者:周娲;秦晓华;李瑾;黄翀;邹宏昌;金国华;房向东;涂卫平

    目的 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PO)对人白蛋白诱导的正常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未加任何刺激物)、EPO诱导组(EPO终浓度为20 U/mL)、白蛋白诱导组(白蛋白终浓度5 mg/mL)、EPO干预组(EPO终浓度分别为5、10、20 U/mL)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拮抗剂组(SB431542终浓度为10 μmol/L,加入SB431542 30 min后加白蛋白,白蛋白终浓度为5 mg/mL),各组均刺激24 h.应用RT-PCR法检测细胞TGF-β1 mRNA的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纤维连结蛋白(FN)的蛋白表达.结果 RT-PCR结果 表明白蛋白诱导组TGF-β1 mRNA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给予EPO干预后TGF-β1 mRNA显著下调(P<0.05);细胞免疫荧光及ELISA结果 显示白蛋白诱导组E-cadherin的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α-SMA、FN的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而在EPO干预组及TGF-β1拮抗剂组E-cadherin的蛋白表达较白蛋白诱导组显著上调,α-SMA、FN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且与EPO的浓度有关.结论 EPO可抑制白蛋白诱导的HK-2细胞的转分化,从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阻断TGF-β1的作用有关.

  • 左右利爪小鼠自主活动特性的研究

    作者:曹尚涛;项静;李燕;薛翔;曾嵘

    目的 比较左右利爪小鼠的自主活动特性差异,为进一步探讨脑不对称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雄性昆明小鼠72只,用伸爪取食法将小鼠分为左利鼠、右利鼠和双利鼠,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系统记录分析小鼠自主活动.结果 小鼠在暗箱的活动路程明显多于明箱(P<0.05),且左利组、右利组与双利组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利组、双利组在明暗箱之间的穿梭次数均明显多于右利组(P<0.05);3组小鼠在明箱或暗箱的活动时间和总路程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利、右利与双利小鼠均具有喜暗避明的习性且程度相当,但左利、双利小鼠比右利小鼠的自主活性表现更为活跃.

    关键词: 小鼠 利爪 自主活动
  • 中华眼镜蛇毒组分对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对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灿国;王新帅;周升铭

    目的 探讨中华眼镜蛇毒组分(naja naja actra venom component,NNAVC)对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对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312 5、0.625、1.25、2.5、5、10 μg/mL)、不同作用时间(24、48、72 h)下NNAVC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NNAVC对MCF-7细胞形态学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 显示,NNAVC对MCF-7 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倒置显微镜观察NNAVC作用MCF-7 细胞后,细胞出现形态不规则、部分细胞变圆甚至脱落、细胞碎片等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2.5 μg/mL和5 μg/mL的 NNAVC均明显诱导MCF-7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达到(35.08±4.24)%和(44.41±3.56)%.Western blot法结果 显示Bcl-2蛋白表达减少,而Bax蛋白表达增多.结论 NNAVC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可以诱导其凋亡,其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和上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关键词: 蛇毒 MCF-7细胞 凋亡
  • 藻红蛋白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作者:任凭;潘若望;李侠;应俊;张洪勤;李佩珍

    目的 研究藻红蛋白(PE)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PE对SW-48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E对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Annexin V-FITC/PI双荧光染色观察藻红蛋白作用后SW-480细胞的变化.结果 PE对SW-480有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效应关系(r=0.87,P<0.01),当PE剂量为40 μg/mL,作用时间48 h时,其对SW-480细胞的抵制率达54.01%,IC50值为34.32 μg/mL.结论 PE对SW-480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以诱导其凋亡.

  • 白藜芦醇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小鼠炎症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

    作者:孟凡萍;郝坡;王长本;黄春;李素清;朱跃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小鼠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方法 高脂喂养小鼠16周,通过游离脂肪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检测和胰岛素敏感性曲线评价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形成,无菌分离淋巴细胞培养,腹腔灌洗并分离巨噬细胞培养,培养板分两组,对照组加入脂多糖(LPS)混合培养,白藜芦醇组加入LPS和白藜芦醇(10 mg/L)混合培养.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白细胞介素(IL)-2、IL-3、IL-6、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IL-8的表达.结果 白藜芦醇组炎症因子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白藜芦醇能抑制胰岛素抵抗模型小鼠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 增强表达PTEN蛋白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李曼;王栋;徐宁;黄宪章;庄俊华;黎小琼

    目的 研究增强表达PTEN蛋白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 FLS)增殖的影响.方法 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6/V5-PTEN转染RA FLS并表达PTEN蛋白,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PTEN表达,MTT法检测RA FLS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 转染pLenti6/V5-PTEN后,RA FLS中PTEN mRNA表达提高60%以上,PTEN蛋白表达在48 h后提高了107.85%(P<0.05),RA FLS增殖在48、72、96 h分别下降了25.14%、41.84%和52.46%(P<0.05).结论 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6/V5-PTEN能够提高PTEN蛋白表达水平,并显著抑制RA FLS增殖.

  •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E-cd、FN和MMP-9表达的影响

    作者:程红新;李丽;蒋雅红;杨晓萍;林智峰;赵瑾;陶林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中E-钙黏蛋白(E-cd)、纤维连接蛋白(F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制造梗阻性肾病模型,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和HGF组(UUO+ HGF),分别于术后1、3、7、14 d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各组肾组织中E-cd、FN、MMP-9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及HGF组FN、MMP-9蛋白表达均增高,且UUO组明显高于HGF组;UUO组及HGF组E-cd表达均减少,且UUO组显著低于HGF组.结论 HGF可以通过调节肾组织E-cd、FN、MMP-9的表达,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而发挥肾保护作用.

  • 他克莫司治疗微小病变肾病合并糖尿病肾病1例

    作者:王缨;汪国平;鄢艳;陈钦开

    患者,男,63岁,因双下肢水肿1周,尿检异常3 d于2011年9月5日入院.自诉有2型糖尿病(DM)病史,使用胰岛素5年后停药,停药后血糖基本正常.2004年诊断天疱疮,口服泼尼松10 mg/d,2007年起5 mg/d,2010年起5 mg隔天1次.体格检查:血压157/98 mmHg.颜面水肿, 腹水征阳性,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

  • 脾下极异位妊娠致失血性休克1例

    作者:田可歌;李志伟;邓小灵;尹建蓝

    患者,女,41岁.因左上腹隐痛2 d,加重4 h,于2011年6月21日8:30由普外科转妇科.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1年5月25日,孕1产1,带环避孕.2 d前无诱因出现左上腹隐痛,当天凌晨4:00出现左上腹剧痛,呕吐一次清水样胃内容物.无阴道流血.无外伤、碰撞、跌倒史,1周内无性生活史.既往有胃窦炎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 110次/min,呼吸 18次/min,血压 76/51 mmHg.

  • 宫腔镜术中严重肺水肿抢救成功1例

    作者:陈洁琳;李梅娜;莫利求

    患者,女,30岁,因婚后3年自然流产2次,宫腔粘连于2012年2月2日入院.诊断:(1)宫腔粘连,(2)复发性流产史,拟在静脉全麻下行宫腔镜检查术.ASAⅠ 级, 无全身系统疾病史, 术前各项检查正常, 既往曾行2次清宫术, 无外伤及药物过敏史.入手术室时,心率103 次/min,血压125/73 mmHg,血氧饱和度(SpO2) 99%,呼吸19次/min.静脉注射丙泊酚100 mg,舒芬太尼5 μg诱导麻醉,静脉泵注丙泊酚3~4 mg/(kg·h) 维持麻醉,面罩吸氧(2 L/min).术中以5%甘露醇注射液为膨宫液, 灌注压力为110 mmHg (1 mmHg =0.133 kPa),流速300 mL/min.因宫腔粘连,出血较多,使用了缩宫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手术开始后约60 min,患者突然出现口吐粉红色泡沫痰,呼吸浅快,SpO2 急剧下降至80%.体格检查:双肺布满干湿啰音,血压110/65 mmHg ,心率105 次/min,膨宫液总入量达6 000 mL.立即予高流量(6 L/min)面罩吸氧,改为头高臀低位,静脉注射呋塞米40 mg,多索茶碱0.1 g 静脉滴注解痉,吗啡2 mg 镇静,甲泼尼龙40 mg.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年6次肝活检1例

    作者:敖飞健;何清;唐奇远;乐晓华

    患者,男,45岁.1995年体检发现HBsAg(+)、HBeAb(+)、HBcAb(+),当时肝功正常,未治疗.2002年12月肝功能ALT 136 U/L,HBV DNA 7.7×104拷贝/mL,行肝穿刺活检术示肝实质内中等量点灶状坏死,汇管区少量至中量淋巴细胞浸润,轻微界面性炎.嗜银染色:汇管区纤维化,芒状纤维及纤维间隔形成.免疫组化:HBsAg(+)个别包涵体型,HBcAg(+)核型少数散在.病理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度,G2S2.予干扰素α-1b(50 μg/次,隔天1次)抗病毒治疗1年.

  • Meige综合征合并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1例

    作者:骆志坚;涂强;马兰;向明清

    患者,女,55岁,因反复出现不自主闭眼,睁眼困难2年,伴头部不自主震颤1年余于2011年6月16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不自主闭眼,睁眼困难,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1年前开始出现阵发性头部不自主震颤,并且反复出现心悸、胸闷、口干、烦躁、恐慌不安、喉部堵塞感、双下肢无力、失眠.

  • 黏液水肿性苔藓合并多系统损害1例

    作者:王维益;刘建博;李丹艳

    患者,男,48岁,因反复气促7 d于2011年1月25日入院,伴胸闷、心悸、腹胀,夜间短暂性抽搐及呼吸困难,无发热.体格检查:面具面容,颜面水肿,对答迟钝.全身皮肤见弥漫性黑褐色色素沉着,见散在褐色丘疹,无触痛,皮肤增厚变硬,口唇僵硬.双下肺呼吸音减弱,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3/6级杂音,指趾关节僵硬畸形,双下肢凹陷性水肿.10余年前外院行皮肤病理检查诊断为黏液水肿性苔藓(LM),间断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曾接受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效果欠佳,近年有发作性失语史.

  •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栋;翟诚顺;孙晓敏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测定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比较两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及hs-CRP变化.结果 观察组每周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心电图缺血ST段明显改善,且水平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炎性反应有关.

  • 利伐沙班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作者:徐永申;孙帅;穆杰;孙永强

    目的 观察利伐沙班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分为两组:A组患者术后6~8 h口服利伐沙班10 mg,1次/d,连续服用2周;B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术后6~8 h皮下注射常规剂量的1/2,第2天应用常规剂量,连续10 d.术后14 d观察两组DVT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14 d检测两组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术前和术后第1、3、7、14天抽取静脉血测定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和D-二聚体含量,并观察术后2 d的引流量.结果 A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为3.3%,B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lt、APTT、PT、Bv、Pv及D-二聚体含量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 d的引流量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较低分子肝素更能有效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后下肢DVT的发生.

  •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用于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

    作者:许学兵;宋文涛

    目的 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用于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 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30~60 岁女性、拟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80 例,随机分为单独曲马多组(T组)和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联合用药组(DT 组).患者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下实施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毕启动PCIA泵.T组PCIA泵配方为曲马多1 g,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DT组PCIA泵配方为曲马多1 g加右美托咪定200 μg,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PCIA设置为负荷量10 mL,背景剂量1 mL/h,自控剂量1 mL,锁定时间5 min.采用数字等级评分(NRS,0~10)法比较两组术后0~24 h (T1)和~48 h (T2) 时段患者的疼痛评分;记录各时间段患者镇静评分、总体睡眠质量、曲马多消耗量、哌替啶肌肉注射次数及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期间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平稳.咳嗽运动时组间镇痛质量差异无显著性,但静息时DT组患者镇痛质量优于T组(P<0.05).DT组和T组总体镇痛满意度(76% vs 62%)差异有显著性(P<0.05).DT组患者曲马多消显著低于T组(P<0.05),且48 h内T组和DT组需补充镇痛的比例分别为22%和8%.DT组患者总体睡眠质量优于T组(3.09 vs 4.15,P<0.05).DT头晕嗜睡发生率较T组下降,而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曲马多PCIA效果,并有助于减少曲马多消耗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 拉米夫定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作者:吴国武;黄镇;杨权烈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预防化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激活与保护肝功能的效应.方法 比较常规保肝(对照组)与加服拉米夫定(观察组)化疗过程中肝功能变化及HBV再激活情况.结果 对照组化疗后肝功能受损明显,观察组化疗过程肝功能受损不明显;观察组HBV重新激活3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组的15例.结论 在化疗过程中,预防性使用拉米夫定,可有效抑制HBV再激活,保障化疗如期顺利进行.

  • 长托宁与阿托品配伍新斯的明用于妇科腹腔镜全麻后肌松拮抗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作者:曹爽;何虹;姜治国

    目的 比较长托宁与阿托品配伍新斯的明用于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肌松拮抗时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阿托品0.01 mg/kg+新斯的明0.02 mg/kg)、P1组(长托宁0.01 mg/kg+新斯的明0.02 mg/kg)、P2组(长托宁0.02 mg/kg+新斯的明0.02 mg/kg).术毕,患者肌松监测T4 / T1恢复到75%时,A组、P1组、P2组分别进行肌松拮抗.结果 给药前3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A组用药后5 min SBP和MAP较基础值升高(P<0.01).用药后5 min 心率(HR)较基础值增快(P<0.05).用药20 min后,HR较基础值减慢(P<0.05).P1组给药后血压变化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在给药后较基础值减慢,其中7例减慢至<50次/min,后以阿托品0.005 mg/kg提高HR.P2组给药后血压变化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5、10 min HR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0、30、40 min HR较基础值减慢(P<0.05).用药后50、60 min HR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托宁0.02 mg/kg联合新斯的明0.02 mg/kg肌松拮抗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是比阿托品更好的配伍方法.

  •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作者:姚劲斌;罗湛滨;梁嘉迪;邱春燕

    环状混合痔是痔病发展的严重阶段,首选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近年学者多选用吻合器痔环切术(PPH)治疗,但仍有明显的坠胀感、尿潴留等问题.2010-2012年,我们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环状混合痔,并与PPH进行了随机开放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熏洗法治疗58例跟骨痛

    作者:徐峰;余健

    跟骨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中老年及长期劳作的人群中高发,均发病缓慢,虽无明显急性外伤史,但以足跟部疼痛为主,晨起时明显,稍活动后可稍微缓解,多伴有酸、胀、麻及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行走.在门诊,我们采用熏洗的方法治疗跟骨痛58例,现报告如下.

  • 围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期健康教育在社区医院中的应用

    作者:廖伟新;向远萍;谭肖玲

    目的 总结围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期健康教育在社区医院中应用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21例PICC置管患者在社区医院进行围PICC期健康教育效果,根据有无进行健康教育将全部患者分为A组(健康教育组)和B组(未健康教育组),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时间、治疗完成率、并发症发生率、置管目的 和拔管原因.结果 A组和B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65.7±13.4)d和(43.9±4.5)d,A组较B组延长(P<0.05);A组和B组治疗完成率分别为91.5%和81.3%,A组高于B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医院能胜任PICC置管、维护和健康教育工作,围PICC期健康教育有助于PICC置管的有效性,能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经导管治疗完成率.

  • 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清华;王仁生

    鼻咽癌高发于中国南方地区,2008年全国鼻咽癌的发病率在中国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在第11位,男性发病率为2.8/10万,女性为1.9/10万[1].早期鼻咽癌以单纯放疗为主,其5年生存率可达90%甚至更高,而晚期鼻咽癌综合治疗的5年生存率则往往不超过80%.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随着放疗物理技术的发展,肿瘤局部控制率得到明显提高,远处转移更是成为了治疗失败的首要原因[2].学者们尝试从诱导化疗(即新辅助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途径改善局部晚期鼻咽癌的预后.其中,诱导化疗可取得较高的局部缓解率,但其在生存率的优势目前尚不明确,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不过这也可能与诱导化疗的强度、方案存在不足及未予同期化疗有关.近年来,与传统的PF方案[铂类+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相比,加入紫杉醇类化合物的治疗方案疗效更显优势[3-5],越来越多的诱导化疗研究在临床开展.本文就鼻咽癌诱导化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与肾脏疾病

    作者:陈军宝;陈小梅;卢宏柱

    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又称西罗莫司,是加拿大 Ayerst研究所1975年从土壤细菌中分离的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药物,新的研究证实RAPA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抑制、神经保护和抗衰老的作用[1-2],因其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有高度特异性, 被广泛运用于移植免疫和肿瘤的靶向治疗研究.RAPA扩散进入细胞后,可与细胞内的FK506-结合蛋白12(FK506-binding protein 12)形成复合体,再与mTOR结合并抑制其活性[3].本文主要对mTOR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期待能为肾脏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思路.

  • 青年人结直肠癌诊治新进展

    作者:王家胜;李中福;杨强

    结直肠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各个地区存在显著差异,欧洲和美国较高,亚洲较低,全球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结直肠癌[1].研究发现,人一生中患结直肠癌的概率约为5%,年龄是结直肠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结直肠癌都发生于55岁之后[2].多数结直肠癌由腺瘤性息肉引起,腺瘤性息肉由小到大,再到异性增生性息肉,直至癌变,至少需要经历10年时间.可能由于筛查的原因,近年来结直肠癌的整体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青年人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3].青年人结直肠癌具有临床症状相对隐匿、缺乏特异性、恶性程度高、浸润转移较早等特点,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就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组织学特点、分子生物学研究、治疗以及预后等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 感染和遗传因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毋静;于清宏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清.研究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雌激素在SLE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所有这些因素中,感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感染参与免疫反应的各个方面,分子模拟、细胞凋亡以及微生物破坏导致抗原表位暴露,进一步引发免疫紊乱;基因异常如补体缺陷或甘露糖黏附因子缺陷,则会影响感染因素的清除,感染因素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破坏自体免疫.另外,病毒通过黏附于细胞的染色质诱导自体免疫反应,生成包括抗双链DNA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1]在内的自身抗体.家系研究证明了SLE发病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在人群研究和SLE鼠模型中也得到证实[2].尽管基因已经在许多方面被证实参与了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但是SLE仍然是复杂的多基因疾病,因为无法精确定位这些基因,所以在SLE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致病研究中遭遇了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

  • 放射性口干燥症防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魏媛媛;徐志文

    放射治疗为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头颈部解剖关系复杂及射线的非选择性,辐射常可直接损伤唾液腺,导致口干燥症的发生.射线亦可间接引起组织基质纤维化及营养血管闭锁,加剧病情恶化.目前利用调强放射治疗、药物及颌下腺移位术等,均取得一定成效.近年,天然植物提取物逐渐成为关注焦点,细胞、基因等方面的探究亦逐渐深入,现就放射性口干燥症防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深圳市宝安区15岁及以上人群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作者:汪文新;卢谭旺;刘晋洪;赵梅桂;徐星;卢祖洵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 15岁及以上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现状、影响因素及防治知识获得途径,为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2检验、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 分析.结果 5 项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 53.5%;既往是否接受过结核病健康知识教育是人群知晓率的主要保护因素(OR<1),而男性和居住时间是人群知晓率的主要危险因素(OR>1);获得结核知识主要途径是通过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和音像材料(34.41%)以及通过亲友及其他人(17.33%).结论 加强人群结核病核心信息的宣传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人群核心知识的知晓率.今后的工作重心应放在男性和常居人口结核病健康教育宣传方面,提高其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关注度和理解度.

  • 胱硫醚β-合酶C770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及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作者:唐芳玫;李丽帆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关键酶胱硫醚β-合酶基因 C770T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CHD)发病中的意义及其与CHD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PCR-ARMS)检测94例CHD患者(CHD组)和经门诊体检的4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CBS C770T基因型,并统计分析各基因型在CHD中医证型间的分布差异.结果 (1)CBS基因C770T产生2种基因型:C/T型和C/C型.CHD组C/T型突变频率为54.3%,对照组为37.5%,C/T基因型对CHD的OR值为1.977,95%CI为0.926~4.218;CHD组C等位基因频率为72.8%,T等位基因频率为27.2%,对照组分别为81.3%和18.7%,T基因型对CHD的OR值为1.613,95%CI为0.845~3.081.两组间C/T、C/C型以及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基因型在CHD中医证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基因型在CHD中医证型实证与虚证间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CBS C770T基因突变与CHD无明显相关性.(2)CBS C770T基因多态性与CHD中医证型无明显关联性.

  •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代雪梅;刘丹;肖醉萱;沈霞蔚;刘凤;吴红艳

    目的 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早期DN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 mg/次,1次/d)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3粒/次,3次/d)治疗,共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UAER、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UAER、TC、TG在治疗后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值、低切值、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DN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尿蛋白,降低血黏度,改善肾脏微循环.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