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功能性单心室患者38例双向 Glenn 手术的术后管理

    作者:邝素华;马伦超;杨超;陆国梁;廖胜杰;张英元;任晓山;翁丽芳;方剑;梁庆;谢少波

    目的:回顾性总结双向Glenn手术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的术后管理经验。方法38例功能性单心室患者,男19例,女19例。年龄7个月至20岁,中位年龄3.5岁,体重5.6~56 kg,平均(15.4±10.7)kg,其中27例在非体外循环完成保留前向肺血流双向Glenn手术,11例需体外循环支持。术后观察患者心率、血压、SpO2、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变化,颈内静脉持续监测上腔静脉压估测肺动脉压,抗血小板或抗凝防止吻合口处血栓形成,处理可能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因素,术后1、3、6、12个月门诊随访复查。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经皮SpO270%~98%,平均(86.0±8.6)%,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出现并发症共14例,无并发症有24例。术后并发症患者与无并发症患者比较,术后肺动脉压显著升高,引流量明显增多,并且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重症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延长。结论保留前向肺血流的双向Glenn手术能提高患者SpO2,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安全用于无法解剖纠治功能性单心室型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应用靶向药物治疗加强降低肺阻力、促进上腔静脉回流,可能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术血生化及电解质水平的变化

    作者:卢伟能;张喆;荣箫;陈冉;周伟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术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生化及电解质水平的变化。方法对39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共计40次的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术进行分析。39例患儿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胆红素脑病组和非胆红素脑病组。对换血前后的血常规、血气及电解质、生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换血前比较,换血后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t=-20.545,P<0.05;t=-20.594,P<0.05);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显著(t=-7.307,P<0.05;t=-11.282,P<0.05),而血红蛋白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613,P>0.05);同时,钾离子和钠离子也显著下降(t=-2.306,P<0.05;t =-4.141,P<0.05);而血糖和碳酸氢根离子则显著上升(t=2.951,P<0.05;t=2.320,P<0.05);其他生化指标在换血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胆红素脑病组的乳酸水平较非胆红素脑病组显著升高(t=11.241,P<0.05),动脉氧分压显著降低(t=5.652,P<0.05)。结论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术安全有效,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在胆红素脑病患儿,换血术会对其循环状态造成影响。

  • 肝脏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模型的建立及性能验证

    作者:李涛;张云超;吴子安;余婷玉;苑林;刘振杰;钟伟国;徐宁

    目的:建立适用于广州地区肝脏纤维化患者的非侵入性诊断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行肝穿检查病例354例,以及血清学检查结果,包括透明质酸( HA)、Ⅲ型胶原N端肽( PⅢNP)、层粘连蛋白(LN)、CⅣ型胶原(CⅣ)、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胺转氨酶(GG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腺苷脱氨酶(ADA)、碱性磷酸酶(ALP)、载脂蛋白A1(APO A1)、尿素(U-REA)及血小板( Plt)。对血清学指标与病理诊断之间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诊断模型。另收集病例进行验证。结果(1)建立模型与既往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模型组的预测模式更加符合疾病动态变化的自然过程,可预测具体纤维化分期,模型组为:①ln( p1/1-p1)=12.445+0.061×LN-0.011×CⅣ-0.313×Alb+0.313× ADA-0.011×Plt;②ln( p2/1-p2)=6.443+0.098×PⅢNP-0.002×CⅣ+0.014×GGT-0.161×Alb+0.148× ADA-0.01×Plt;③ln( p3/1-p3)=-0.215+0.022×HA+0.113×PⅢNP-0.004×AST-0.011×Alb+0.015× ALP-0.017×Plt;④ln( p4/1-p4)=0.394+0.011×HA+0.002×CⅣ-0.012×Alb+0.013×ALP-0.02×Plt。(2)69例验证病例与病理学结果完全一致病例数为19例,考虑病理学诊断中可接受正负一个等级诊断结论,69例验证病例中可接受病例数为45例。结论应用建立的诊断模型,能够有效降低肝脏纤维化患者的穿刺率。

  • S100 A12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意义

    作者:段永福

    目的:探讨S100A12在小儿急性阑尾炎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阑尾炎患儿81例(病例组),同期取81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检对象外周静脉血中S100A12的表达,同时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白细胞(WBC)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外周血中WBC计数、TNF-α、IL-6和S100A12的水平显著升高( P<0.05)。 IL-6的表达水平受到WBC计数、TNF-α以及S100A12表达量等因素的影响。 ROC分析曲线表明,以S100A12的表达量182.4 ng/mL为临界值,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的敏感度为92.1%,特异度为93.3%。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外周血中S100A12的表达量明显升高,早期检测其表达可能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倪明立;谢玲;秦贝贝

    目的: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Wnt1、β-catenin及Sox-2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Wnt1、β-catenin及S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β-catenin表达与NSCLC患者中位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Wnt1、β-catenin及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Wnt1、Sox-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β-catenin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及组织分化程度相关,β-catenin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Wnt1、β-catenin及Sox-2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正常肺组织高,并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联。

  • 自固定补片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铺置方法的探讨

    作者:麦显强;戎祯祥;熊焰;汤捷;管建松;梁裕团

    目的:探讨新型自固定补片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 TEP)中的铺置方式及佳操作方法。方法由同一术者行TEP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按照自固定补片不同的铺置方法分为A、B、C、D 4组,各组患者在年龄、疝类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手术中自固定补片不同的铺置方法所需的铺置补片耗时、操作难易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分析不同铺置方法的差异,从而得出佳的铺置方法。结果在铺置补片耗时及总手术时间上,D组和A、B、C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D组的铺置方法(上下折叠前于补片表面覆盖一薄膜再卷曲折叠后送入腹股沟区再展开的方法),能快速展开及平铺自固定补片,从而铺置补片时间大大缩短,术后随访,疝复发、血清肿、异物感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与其他铺置补片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固定补片在TEP术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尤其无需疝修补钉钉合等操作,避免了对盆璧神经的损伤,减少了术后疼痛;自固定补片植入腹膜外间隙前需进行一定的预处理,主要可标识补片各点、各种折叠方法等,根据目前经验,将自固定补片表面加铺薄膜后再卷曲送入腹膜外间隙,有利于铺置补片的操作,使展开补片更加快捷。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示踪神经纤维束结合神经导航在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陆挺;冯鸣;崔岗;周幽心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DTI)与神经导航系统融合技术在辅助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作用。方法对入院诊断为脑胶质瘤的患者28例,术前行DTI示踪神经传导束及注册导航,进行计算机辅助图像融合。将融合后的图像资料进行术中导航,总结手术中体会及手术后效果。结果病灶全切除18例(64.3%),次全切除6例(21.4%),部分切除4例(14.3%),术后主要症状好转20例,症状无变化6例,症状加重2例,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DTI与神经导航融合技术能很好地定位肿瘤,显示神经纤维束,帮助术者在术前制定手术计划,术中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术后功能障碍发生概率。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军;戴文超;雷钧;李强;吴鹏;王超;方路

    目的:检测胆囊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 EGFRvⅢ)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胆囊癌组织及5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EGFR和EGFRvⅢ蛋白表达情况,分析EGFR和EGFRvⅢ蛋白表达与胆囊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胆囊腺癌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6%和20%(P=0.005);胆囊腺癌中EGFRvⅢ的阳性表达率为28.8%,慢性胆囊炎组织未见EGFRvⅢ阳性表达( P=0.000)。 EGFR和EGFRvⅢ蛋白在胆囊腺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517,P=0.000)。 EGFR表达与胆囊腺癌组织分化、T分期相关(P<0.05);EGFRvⅢ阳性表达与胆囊腺癌组织分化、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相关(P<0.05)。 EGFR与EGFRvⅢ阳性表达胆囊癌患者总体生存显著低于阴性表达患者;EGFRvⅢ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是评估胆囊癌预后独立因素。结论胆囊癌组织中EGFR与EGFRvⅢ蛋白高表达,与胆囊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指标相关,可能成为胆囊腺癌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

  • 乳腺癌骨转移放疗后的生存预测因素分析

    作者:周婕;何伟星;敖翔;梁红玲;姜明;李洪胜

    目的:探讨成瘤样的骨转移病灶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不良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癌骨转移患者102例。根据骨转移病灶的形态分为3组:成骨性病灶组、溶骨性病灶组及混合性病灶组。同时,患者被分为两群:成瘤样骨转移病灶组和非成瘤样骨转移病灶组。经影像学检查明确骨转移后,行局部骨放射治疗联合双磷酸盐治疗。结果随访时间9~30个月,平均(21.37±5.7)个月。成骨性病灶组29例,溶骨性病灶组46例,混合性病灶组27例。其中,成瘤样骨转移病灶组33例,非成瘤样骨转移病灶组69例。根据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成瘤样改变与初诊乳腺癌治疗后的无病生存期及骨外转移情况存在相关性,是骨转移病灶预后差的独立因素(P=0.004,危险值:3.946,95%可信区间:1.559~9.991)。结论成瘤样骨转移病灶、脊髓压迫及骨转移病灶数量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血细胞计数的影响

    作者:廖广园;徐仲;胡妙珊;李静;徐文婷;周燕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体外循环堵塞对血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CVVH治疗的172例次患者,其中CVVH治疗期间堵管55例次(堵管组),未堵管117例次(无堵管组),均记录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血细胞计数,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在CVVH治疗前后的差别。结果堵管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高于无堵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血小板计数高者CVVH治疗期间体外循环更容易堵塞;体外循环堵塞将明显降低血红蛋白浓度。

  • 负压组合输尿管镜治疗大径>20 mm 肾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作者:甘澍;邹乾明;傅永盛;王树声;古炽明;陈志强;李源;谢旻君

    目的:评价负压组合输尿管镜治疗大径>20 mm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采用负压组合镜下钬激光治疗的52例大径>2 cm肾结石患者资料,评估结石清除率( SFR)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52例患者结石大径为(26±4)mm,手术时间(86.4±36.8)min,术后住院时间(1.6±0.6)d。术后第1天SFR为69.2%(36/52),术后1个月SFR为75%(39/52)。术后发热9.6%(5/52),无一例尿脓毒血症,输尿管假道、穿孔、石街形成、肾周血肿均未发生。结论负压组合输尿管镜治疗大径>20 mm肾结石安全、有效。

  • 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作者:李燕;楼月兰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产前保健中心妊娠期高血压孕妇267例资料,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161例)和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组(106例),妊高征组根据严重程度分为3个亚组,即轻度子痫前期组(59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8例)和子痫组(9例)。均跟踪至产后,对产妇结局、并发症,新生儿结局、死亡数进行比较。结果妊高征组剖宫产率、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妊高征3个亚组剖宫产率、早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组产后出血、产后贫血发生率高于其他组( P<0.05)。妊高征组围生儿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体重儿发生率均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 P<0.05)。子痫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体重儿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均高于其他各组( P<0.05)。妊高征组产妇孕产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9.81%,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 P<0.05)。妊高征3个亚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与母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相关。因此重视孕期干预,做到早诊断、早预防和早治疗,以降低疾病严重程度,减轻母儿损害。

  • 不同固定节段数目椎弓根螺钉在治疗单节段严重脱位胸腰椎骨折中的效果

    作者:杨卫强;郭新军;蒋振刚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节段数目的不同对治疗单节段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以确定治疗单节段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合理的固定方法。方法选择严重脱位(Ⅱ度及Ⅱ度以上)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配对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经椎弓根8枚螺钉4节段内固定治疗,对照组6枚螺钉3节段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7%)(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伤椎高度比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伤椎后凸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位良好28例,2例存在Ⅰ度以内脱位,对照组6例存在Ⅰ度以内脱位,4例存在Ⅱ度以内脱位(更改为4节段固定后脱位纠正),其余复位良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8枚螺钉4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能有效治疗严重脱位胸腰椎骨折,脱位复位满意,脊柱稳定性牢固,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佳,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

  •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血清 IgM 抗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黄业草;何慧萍;梁剑辉;胡术贤;华卫平;杜玉忠;黄燕

    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流腮)血清抗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流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查部分地区医疗机构报告的60例流腮病例检测血清IgM抗体,分析抗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血清IgM抗体阳性54例,阳性率90.00%。血清IgM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季节存在明显差异( P<0.05):冬季100%,春季90.91%,秋季77.78%,夏季50.00%;男性84.21%,女性100%( P>0.05);0岁组100%,1~3岁组93.33%,4~12岁组85.29%,13~20岁组100%,21~57岁组100%(P>0.05);有免疫史病例77.78%,无免疫史病例100%( P<0.05);无发热病例53.85%,有发热病例100%。职业构成比以小学生高46.30%,婴幼儿次之37.04%。结论本次抽查病例的采血时间掌握较好,血清抗体阳性检出率高,患者的血清抗体水平主要受到免疫史状况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今后要加强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预防接种。

  • CD133和 E-cadherin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仕才;杨国华;李建昌;刘海鹰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D133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CD133和E-cadherin在110例结直肠癌患者石蜡组织切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133、E-cadherin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总体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两者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均无关( P>0.05);CD133与淋巴结转移及UICC分期密切相关( P<0.05) ,而E-cadherin与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UICC分期密切相关(P<0.05)。 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D133阳性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E-cadherin阳性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患者。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133和E -cadherin呈负相关( P <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CD133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CD133表达越高,E-cadherin的表达越低,患者的预后越差。

  • 化脓性乳腺炎病原菌分型对比分析

    作者:罗强;林敏;徐宁;屈平华

    目的:以不同类型化脓性乳腺炎病原菌分布的对比性研究,来探讨化脓性乳腺感染的预防和经验治疗策略。方法收集从乳腺炎患者组织块、脓液、分泌物、乳汁等标本中分离鉴定的病原菌,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归类,对比分析不同类型乳腺炎病原菌的分布特点。结果179例标本阳性率为49.16%,以急性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和积乳型乳腺炎阳性率较高,阳性率分别为71.43%、84.31%、75.00%。88例阳性的标本中,急性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和积乳型乳腺炎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慢性、非哺乳期乳腺炎和肉芽肿型乳腺炎以革兰阳性杆菌为主,尤其是亲脂性棒状杆菌。4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为41.46%,不同分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类型化脓性乳腺炎的病原菌种类对比分析结果可以作为临床经验治疗的依据。

  • 成人上颌前牙区牙槽骨解剖形态的锥形束CT 测量分析

    作者:甘泽坤;罗震;徐迅;黄建生;徐怡馨

    目的:通过研究健康成人上颌前牙区的牙槽骨解剖形态,为该区种植术前评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筛选出148例符合条件的受试者,通过锥形束CT( CBCT)影像测量上前牙区牙槽嵴顶根方2 mm、牙根中点及根尖部的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对上颌前牙牙根与牙槽骨的位置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上颌中切牙唇侧牙槽嵴顶根方2 mm处、根中部、根尖部的牙槽骨厚度分别为1.01±0.37、0.77±0.29和(1.57±0.65)mm;上颌侧切牙分别为1.06±0.40、0.62±0.37和(1.46±0.64)mm;上颌尖牙分别为1.12±0.47、0.66±0.30和(1.50±0.70)mm;97.47%的牙根偏向唇侧骨皮质。结论成人上颌前牙区唇腭侧骨壁厚度存在差异,唇侧骨板较为薄弱;牙根位置多偏向唇侧骨皮质。

  •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蔡延禄;吴漾;林冬杰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不同年龄段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对收治的6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以60岁以下划分为青壮年组,20~58岁,共30例,平均(41±4.2)岁。60岁以上划分为中老年组,60~84岁,共35例,平均(75±1.8)岁,随访18~24个月,平均(20±3)个月。采用X线摄片评估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患者术后临床功能疗效进行分析。结果6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58例获得完全愈合,无骨不连并发症出现,余7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其中5例出现于青壮年组,2例出现于中老年组)。7例股骨头坏死(青壮年组4例,中老年组3例)中GardenⅢ型2例,Ⅳ型5例。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显示42例为优,18例为良,5例为可,总优良率达92.3%。其中青壮年组优20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86.7%;中老年组优22例,良12例,可1例,优良率97.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闭合复位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

  • 气管插管用引导管芯在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术中的应用

    作者:占乐云;覃兆军;周文;刘婷婷

    目的:评价一次性气管插管用引导管芯(国家专利)用于困难气道患者气管插管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患者60例,男49例,女11例,年龄20~65岁,体质指数21.2~28.6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Cormack&Lehane分级Ⅲ或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0):C组和D组。 C组采用普通管芯引导气管插管;D组采用气管插管引导用管芯(专利产品)引导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后插管前(T0)、插管后1 min(T1)、3 min(T2)及5 min(T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次数及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计算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及气管插管总成功率。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T2时平均动脉压升高、心率增快(P<0.05);与T1时比较,两组患者T3时平均动脉压降低、心率减慢(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气管插管时间减少、插管次数减少、首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总成功率均增加(P<0.05),患者口咽黏膜出血及气管导管拔出后24 h内咽喉痛发生率均降低(P<0.05)。结论一次性气管插管用引导管芯可提高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成功率。

  • 骨肉瘤组织中 Hedgehog 信号通路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童未来;程明

    目的: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31例骨肉瘤、21例骨良性肿瘤(13例骨软骨瘤、8例骨样骨瘤)组织中IHH、PTCH、SMO和Gli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此4种蛋白相关关系以及其表达水平与骨肉瘤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骨肉瘤中IHH、PTCH、SMO和Gli1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0.97%、72.73%、70.97%、70.97%,与骨良性肿瘤(19.05%、14.28%、14.28%、9.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IHH、PTCH、SMO和Gli1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及是否肺转移无关;相关分析显示IHH和PTCH、SMO、Gli1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Hedgehog信号通路中的IHH、PTCH、SMO和Gli1蛋白异常高表达,提示Hedgehog信号通路可能在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肾脏雄激素调节蛋白与老年男性高血压肾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巴怡平;余卫;靳雅丽;朱彤;吴毅琴;刘惠萍

    目的:探讨肾脏雄激素调节蛋白与老年男性高血压肾病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广州生物库队列中收集的2008年以来约10000名中老年男性门诊及住院的信息,筛选出高血压肾病老年(>60岁)患者23例,按1∶3比例配对有高血压无肾病组69例,按年龄1∶4比例配对健康对照组92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测定血清中总睾酮( TT)、游离睾酮( FT)及肾脏雄激素调节蛋白( KAP)水平。结果3组年龄、教育、职业、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健康组比较,高血压肾病组和高血压无肾病组腰围、体质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收缩压、舒张压明显增高( P<0.05)。与健康组和高血压无肾病组比较,高血压肾病组尿素及肌酐明显增高(P<0.05)。与健康组比较,高血压肾病组和高血压无肾病组性激素TT及FT明显下降(P<0.05)。高血压肾病组KAP(74.50±68.44)ng/mL显著高于(P<0.05)健康对照组(32.60±19.02)ng/mL和高血压无肾病组(30.50±19.29)ng/mL。从KAP与肾功能的相关分析看出:KAP与尿素及肌酐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784和0.544,P<0.001)。结论血清KAP在老年男性高血压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 自由体位在产程中的实施及分娩效果

    作者:黄卓华;卢荔婕;胡顺平;蒋玲;胡碧兰;孙翔

    目的:分析自由体位在产程中的实施情况,并对初产妇在产程中应用自由体位对分娩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2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产程中实施自由体位,对照组产程中未实施自由体位,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中转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在分娩产程中指导初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分娩,产程时间显著缩短,产后出血量、会阴侧切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中转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产程中应用自由体位可有效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量及会阴侧切率,提倡临床全面推广自由体位在产程中的实施。

    关键词: 自由体位 产程 分娩
  • 正脂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兔 MMP -9及 TIMP -1水平的影响

    作者:黄曾艳;黄曼萍;梁东辉;刘永源;江伟强;张薇

    目的:观察正脂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1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5只)、模型组(8只)、正脂方组(10只)、氟伐他汀组(8只),除空白组外采用喂饲高脂饲料法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分别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正脂方3 g/( kg? d)及氯伐他汀灌胃。分别在实验开始当天及实验第12、16周后采集耳缘静脉血检测血脂[包括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第16周动物处死后取主动脉根部行常规石蜡切片及油红O染色,观察AS病变程度及分析动脉脂质沉积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S斑块中MMP-9和TIMP-1的光密度值。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C、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空白组未见AS病变,而模型组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脂质沉积严重;与模型组比较,正脂方组及氟伐他汀组皆可降低主动脉硬化程度、减轻血管壁的脂质沉积,并可降低血清TC、LDL-C水平( P<0.05);模型组可见HDL-C水平升高(P<0.05),MMP-9的表达水平下调(P<0.05),TIMP-1的表达升高。结论正脂方有明显降低TC及LDL-C、升高HDL-C的作用,同时有逆转动脉壁脂质沉积的作用,其抗AS的功效可能与其抑制AS模型兔血管壁中MMP-9及提高TIMP-1的表达有关。

  • 尼古丁所致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的 HPA 轴相关神经内分泌干扰机制研究

    作者:聂华;赵蕾;程丹

    目的:探讨孕期尼古丁暴露是否存在母源性糖皮质激素过暴露现象,以及尼古丁所致宫内发育迟缓( IUGR)发生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HPA轴)相关神经内分泌干扰机制。方法健康Wistar雌性大鼠32只,雄性大鼠16只,将孕鼠随机分为4组,尼古丁组从孕12 d起皮下注射尼古丁0.5 mg/kg (小剂量组)、1.0 mg/kg(中剂量组)和2.0 mg/kg(大剂量组),每天分2次给予,给药容积为2 mL/kg,直至孕20 d。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7.5%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制备血浆,用于检测皮质酮( 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在正常对照组和尼古丁大剂量组中各选取1只胎鼠,取胎脑、胎肾上腺和对应胎盘,用4%多聚甲醛固定后,用于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 GR)、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肾上腺甾体激素急性调节蛋白和细胞色素P450侧链裂解酶(P450scc)和胎盘2型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B-HSD-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尼古丁组均可降低胎鼠体重(P<0.01),增加IUGR发生率(P<0.01);(2)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尼古丁组可增加海马GR的mRNA(大剂量组P<0.05)和蛋白(小、中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P<0.01)表达,降低下丘脑CRH的mRNA(大剂量组P<0.05)和蛋白(中、大剂量组P<0.05)表达,并且降低肾上腺StAR (大剂量组P<0.01)和P450scc(中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P<0.01)的mRNA表达;(3) ELISA和放免检测结果显示,尼古丁组胎血CORT (中、大剂量组P<0.01)和ACTH (大剂量组P<0.01)的含量均增加,同时,胎盘11β-HSD-2的mRNA(中、大剂量组P<0.05)和蛋白(中、大剂量组P<0.01)表达降低。以上结果均具有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4)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尼古丁大剂量组胎鼠的海马神经核团有明显的增生,下丘脑的神经核团有所减少,胎盘绒毛区有明显的出血现象,肾上腺束状带细胞排列紊乱。结论尼古丁可引起IUGR,其机制与“母源性糖皮质激素过暴露”所导致的胎儿HPA轴发育异常有关。

  • 蒲葵子水提液对人肝癌细胞株 HepG2凋亡的作用

    作者:何思远;罗翠;覃寿阳;莫小莹;罗艳红;邹佳峻

    目的:研究蒲葵子水提液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凋亡作用和机制。方法将蒲葵子水提液作用于传代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蒲葵子治疗组),设置未加蒲葵子水提液的HepG2为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蒲葵子水提液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出的低吸光度值来确定药物作用的佳浓度,流式细胞仪( FCM)测定蒲葵子水提液作用前后的细胞凋亡率,ELISA测定Bcl-2、Bax因子的含量和细胞分泌的VEGF水平。结果蒲葵子水提液作用于人肝癌细胞株HepG224 h后的佳药物量为100μL,作用后的细胞抑制率为41.4%,凋亡率为9.0%,蒲葵子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Bcl-2含量下降(P<0.01),Bax含量上升(P<0.05), Bcl-2/Bax下降(P<0.05),VEGF分泌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葵子水提液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有促凋亡作用,其机制是Bcl-2含量下降,Bax含量上升,Bcl-2/Bax显著下降。同时,蒲葵子水提液能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

  • Rho/Rock 信号通路在 TGF -β1刺激大鼠颈内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作者:曹飞鹏;黄树文;麦树荣

    目的:探讨Rho/Rock信号通路在TGF-β1刺激大鼠颈内动脉平滑肌细胞( ISMC)表型转化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ISMC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和TGF-β1刺激组,以不同浓度(1、5、10、20、50 ng/mL) TGF-β1刺激细胞24 h,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转凝蛋白( SM22α)和骨桥蛋白( OPN) mRNA的表达;再以上述得出的佳TGF-β1浓度刺激细胞,在不同时间(6、12、24、48 h)收集细胞,采用同样方法检测SM22α、OPN mRNA的表达水平;经无血清DMEM高糖培养基静止培养24 h后,随机分为以下各组:空白对照组、TGF-β1(10 ng/mL)刺激组及TGF-β1(10 ng/mL)+法舒地尔(Fasudil)(10、30、50μmol/L)组,分别采用FQ-RT-PCR法检测SM22α、OPN、RhoA、Rock-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SM22α、OPN蛋白表达水平;根据实验结果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的相应变化。结果10 ng/mL TGF-β1刺激大鼠ISMCs 24 h达顶峰。 TGF-β1+Fasudil组SM22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TGF-β1刺激组高(P<0.01),且在Fasudil浓度为30μmol/L时达到高峰,随后下降;TGF-β1+Fasudil组OPN mRNA表达水平较TGF-β1刺激组低,呈浓度依赖性,至30μmol/L达低( P<0.05),后又呈上升趋势。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GF-β1+Fasudil组的OPN蛋白表达水平较TGF-β1刺激组低,至Fasudil浓度为30μmol/L达低( P<0.05)。同时FQ-RT-PCR结果显示TGF-β1刺激组的RhoA和Rock-1 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高(P<0.01),在Fasudil浓度为30μmol/L时TGF-β1+Fasudil组的RhoA和Rock-1mRNA表达水平较TGF-β1刺激组低( P<0.05)。电镜下观察各组细胞显示,空白对照组(×20000) ISMC高尔基体肥大,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正常,10 ng/mL TGF-β1刺激后细胞内线粒体增多,在上述基础上加入30μmol/L Fasudil后电镜下观察细胞又回到正常成熟结构状态。结论10 ng/mL TGF-β1刺激大鼠ISMC 24 h可成功刺激其表型转化,且该过程可能通过Rho/Rock信号通路实现;Rho/Rock信号通路抑制剂Fasudil可增加TGF-β1刺激的SM22α的表达,下调OPN的表达水平,抑制大鼠ISMCs表型转化。

  • ACE2/Ang(1-7)/Mas通路在奥美沙坦酯对高糖环境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效应中的作用

    作者:姚浩;熊龙根;黄姿;钟俊彦;卢子煜

    目的:研究奥美沙坦酯对高糖环境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迁移的影响,并探讨ACE2/Ang(1-7)/Mas通路在该效应中的作用。方法离体培养大鼠原代胸主动脉VSMCs,分为正常糖组( NG组)、甘露醇对照组( Man组)、高糖组( HG组)、奥美沙坦酯组( Olm组)、A779组共5组处理细胞。 NG组:5.5 mmol/L D-葡萄糖;Man组:5.5 mmol/L D-葡萄糖培养基中补充19.5 mmol/L甘露醇;HG组:5.5 mmol/L D-葡萄糖培养基补充19.5 mmol/L D-葡萄糖;Olm组:HG组培养基中加入1×10-4 mmol/L奥美沙坦酯;A779组:1×10-5 mmol/L A779预处理细胞30 min后, HG组培养基中加入1×10-4 mmol/L奥美沙坦酯和1×10-5 mmol/L A779。 MTT法检测不同处理因素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改变,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情况, Western blot法检测ACE2、Mas表达。结果与NG组相比,HG组表现出高增殖、高迁移,Man组与N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lm组可改善高糖所致病理改变,A779预处理后奥美沙坦酯的治疗作用减弱。 Western blot显示高糖环境下VSMCs中ACE2、Mas表达均下调,而Olm组可上调ACE2、Mas的表达。结论奥美沙坦酯可抑制高糖环境VSMCs的增殖、迁移,该效应可能通过调节ACE2/Ang(1-7)/Mas通路来实现。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支架中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作者:吴陈炫;姚芳莲;蔡梁婧;靳趁心;王永兰

    目的:探讨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合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促进其分泌Ⅰ型胶原的作用。方法将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与壳聚糖/明胶/卡拉胶支架材料复合培养,以培养基中是否加入抗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抗体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两者培养孔中上清液Ⅰ型胶原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浓度。结果加入抗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抗体的实验组上清液中的Ⅰ型胶原含量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含量均小于未加抗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抗体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与壳聚糖/明胶/卡拉胶支架复合培养时,可以通过分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来促进Ⅰ型胶原的产生。

  • IL -32γ对 LX -2细胞表达Ⅰ型胶原的影响

    作者:潘兴飞;张绍全;杨小安;邹小芳;魏立平

    目的:研究IL-32γ可否诱导肝星状细胞LX-2表达Ⅰ型胶原( Collagen Ⅰ)。方法不同浓度的IL-32γ与LX-2共培养,分别收集培养上清液、提取细胞总RNA,real-time PCR检测Collagen Ⅰ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CollagenⅠ蛋白质表达水平。用不同浓度的人重组磷酸化p38α蛋白( recombinant human active p38α蛋白)与LX-2细胞共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ELISA法检测Collagen Ⅰ蛋白质表达水平。再用不同浓度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加入LX-2细胞与IL-32γ共培养的培养液中,分别收集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检测CollagenⅠ蛋白质表达水平,同时提取细胞总RNA采用real-time PCR检测Collagen Ⅰ mRNA表达水平。结果 IL-32γ诱导人LX-2细胞表达CollagenⅠ,且其表达水平随IL-32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人重组磷酸化p38α蛋白可诱导LX-2细胞表达Collagen Ⅰ增高,阻断p38MAPK可降低IL-32γ诱导的Collagen Ⅰ表达。结论 IL-32γ通过活化p38MAPK通路诱导LX-2细胞表达CollagenⅠ,IL-32γ可能通过诱导肝星状细胞表达Collagen Ⅰ而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

  • 黄芩素对人前列腺癌 PC -3细胞增殖、侵袭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阳宁;王玲;罗志刚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培养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分别予20μL的培养液(对照组)、无水乙醇(溶媒组)、黄芩素溶液(100、200μmol/L黄芩素组)处理细胞48 h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分析PC-3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PC-3细胞的侵袭能力,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PC-3细胞中Ezri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PC-3细胞中Ezrin、Bcl-2、Bax蛋白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PC-3细胞凋亡率。结果100、200μmol/L黄芩素作用PC-3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以及Bax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平均穿膜细胞数以及Ezrin、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P<0.01),然而溶媒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黄芩素能够降低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侵袭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zrin蛋白表达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 5-氮杂-2′-脱氧胞苷对肺癌 SPC -A -1细胞RAR -β基因去甲基化及其表达的作用

    作者:李琪;刘莉敏;杨玉梅;谢艳丽;李玉磊

    目的:观察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肺腺癌SPC-A-1细胞视黄酸受体β( RAR-β)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探讨不同浓度5-Aza-CdR对RAR-β基因表达缺陷的调控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SPC-A-1细胞株分为4组,分别是A组(未加药)及B、C、D组(分别加入3、6、12μmol/L的5-Aza-CdR)。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4组细胞RAR-β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差异,RT-PCR法检测4组细胞RAR-β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Western blot检测4组细胞RAR-β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差异。结果 A组标本检测出RAR-β基因为甲基化状态,而B、C、D组均检测出RAR-β为去甲基化状态。肺腺癌SPC-A-1细胞RAR-βmRNA及RAR-β蛋白表达水平低下,经5-Aza-CdR处理后,其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1)。5-Aza-CdR处理后(B、C、D组)的细胞凋亡率均较A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肺癌RAR-β基因因甲基化出现表达缺陷,5-Aza-CdR具有明显去甲基化作用,可诱导RAR-β基因重新激活表达,促进肺癌细胞凋亡及抑制癌细胞增殖,从而发挥抗癌作用。

  •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布比卡因诱导的脊髓神经毒性大鼠 bcl-2 mRNA 表达的影响

    作者:严秀荣;吉杰梅;刘敬臣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 GM-1)对布比卡因诱导的脊髓神经毒性治疗作用的可能凋亡机制。方法 SD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GM-1组。 GM-1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行蛛网膜下腔置管并注入5%布比卡因0.24μL/g建立脊髓神经毒性模型,建模后分别在6 h和12 h 2个时间点给药,GM-1组大鼠鞘内注射30 mg/kg GM-1,生理盐水组鞘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进行相同手术但不作任何处理。给药后各组大鼠观察1、3、7和14 d,应用原位杂交化学方法观察各时点脊髓神经元bcl-2 mRNA的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建模后6 h接受治疗的GM-1组大鼠在3、7、14 d时bcl-2 mRNA的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0.05);12 h接受治疗的大鼠在7、14 d时bcl-2 mRNA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和GM-1组在6 h和12 h接受治疗的第1、3、7、14天时bcl -2 mRNA阳性表达均降低( P<0.05)。结论 GM-1可通过上调bcl-2 mRNA表达而减少或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对布比卡因脊髓神经毒性发挥治疗作用,且早期给予治疗效果更佳。

  • CKD 3期行椎基底动脉交界段支架成形术1例

    作者:郭飞;杜彬

    患者,男,52岁,因反复眩晕半年于2015年12月21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始出现无明显诱因的眩晕,发病突然,偶伴恶心呕吐,无视物重影、肢体乏力,无言语不利、饮水呛咳,无头痛、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休息后10 min自行缓解。1个月前症状发作频率加重,平均1次/d,发病特点同前。曾到外院住院治疗,予氯吡格雷75 mg/d、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后,较前好转, MRA 示右侧椎动脉V4段狭窄,基底动脉交界段重度狭窄,左椎动脉显影不清。为求进一步治疗,收住本科。

  • 胸椎管内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1例

    作者:张银鹤;张春霖;王若愚

    患者女,25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肢体麻木,麻木平面至右侧肋弓平面,伴左下肢麻木、无力,偶伴胸部束带感于2015年3月3日入院。体格检查:左侧髌阵挛、踝阵挛阳性,双侧膝、跟腱反射亢进(++++),双侧上肢肌力Ⅳ(+)级,右侧下肢肌力Ⅳ(+)级,左侧下肢肌力Ⅳ(-)级,双下肢皮肤浅感觉轻度减退,鞍区感觉正常,小便控制能力减弱,双侧巴氏征阳性。CT示:T2、T3椎体及左侧附件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边界不清,内密度尚均匀,近邻骨皮质部分缺如,椎管内脊髓受压。 MRI示:胸2、3水平椎管内外偏左后方见团块状呈稍短T2等T1信号影,压脂像呈稍高信号,弥散加权像扩散受限,形态不规则。 T2椎体附件左侧,T3椎体后缘及左侧附件、棘突骨质呈长T2信号影,相邻脊髓明显受压变细并向右前方移位。静脉注射 Gd -DTPA后增强扫描,T2/3水平椎管内外偏左后方病变呈早期明显均匀强化。术中见:T3椎体左侧椎板、椎弓根及关节突被占位组织侵蚀,肿瘤与脊髓神经分界清楚,呈棕黄灰黑色。病理诊断: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 GCTTS ),免疫组化:S -100(散在+), CD68 (+), CD163(+), CD3(散在+), CD 20(-),SMA(-),Ki -67(<1%+), CD34(血管+),CK(-),P63(-)。

  • 乌司他丁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作者:严婷;黄海城;宋伏虎;李鹤;李传翔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40例,男112例,女128例,年龄20~5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4组,每组60例。 U1、U2和U3组分别于术中静脉持续泵入0.5×105、1×105、2×105 U/h乌司他丁,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并分别于术前(T0)、术毕即刻(T1)、术后6 h(T2)、术后24 h(T3)和术后3 d(T4)5个时点抽取静脉血,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和P-选择素(Ps)。术后1周采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 T1~T4时U1、U2和U3组Plt及AT-Ⅲ明显高于C组( P<0.05),MPV、DD和Ps明显低于C组(P<0.05),4组Hb、Hct、TT、APTT和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U1、U2和U3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周检查下肢深静脉彩超, C、U1、U2和U3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病数分别为6例(10%)、1例(1.67%)、0例(0.00%)和0例(0.00%),U1、U2和U3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U1、U2和U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荐使用小剂量0.5×105 U/h乌司他丁早期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 肝素冲洗预防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早期堵管的效果

    作者:李贝;刘伟;杨康胜;严志强;肖军;区广鹏;黄瑞良;余斌

    目的:探讨肝素钠盐水冲洗预防负压封闭引流术( VSD)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引流管阻塞的效果。方法将80例大面积软组织损伤采用VSD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使用肝素钠冲洗管道,3次/d;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冲洗,3次/d。对两组VSD的使用时间、疼痛评分、引流管道通畅率、组织病理学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VSD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引流管通畅率、病理学评分较对照组高,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肝素钠盐水冲洗可有效降低VSD堵管发生率、减轻创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 基于 EASI 量化观察的紫外线 UVA -UVB 结合封包治疗湿疹的效果

    作者:李国泉;陈明春

    目的:应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 EASI)评分观察紫外线UVA-UVB 结合封包综合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有湿疹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1例予糠酸莫米松软膏外用治疗,观察组41例在皮疹患处予紫外线UVA-UVB照射和封包治疗,每2周进行EASI评分,观察记录疗效,4周后统计记录总有效率,同时辅助运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 DLQI)评估疗效。结果接受紫外线UVA-UVB 结合封包治疗4周后,观察组使用EASI法评分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总有效率为8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5%。DLQI比较表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紫外线UVA-UVB结合封包治疗能有效治疗湿疹。

    关键词: 湿疹 紫外线 封包 EASI
  • 术中极化液对腹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

    作者:喻淑庆;刘焕;吴志林

    目的:对腹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中进行极化液治疗,观察极化液对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腹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后即给予极化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输液,检测麻醉前,术后第1、3、7天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以及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 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水平,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细胞因子TNF-α和CRP表达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程度有所改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术中给予极化液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 个性化信息支持及认知行为干预对孕产妇情绪的影响

    作者:韩丽琼;黄焕容

    目的:分析个性化信息支持及认知行为干预对孕产妇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3例孕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实施个性化信息支持及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及分娩后7 d对比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为(29.15±5.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64±6.43)分;此外,观察组抑郁评分为(6.16±2.67)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4±2.53)分( P<0.01)。结论个性化信息支持及认知行为干预对缓解孕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 Orem 自护理论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舒适水平的应用研究

    作者:沈慧;杨丽;沈丽

    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舒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鼻咽癌患者按病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放疗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基于Orem自护理论指导的自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和舒适度评分。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四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整体舒适水平及四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基于Orem自护理论的自我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舒适状况。

  • 以赋权理论为指导的干预模式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碧萍;林小云;王辉

    目的:探讨以赋权理论为指导的干预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广州市某2家三甲医院入选的8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基线评估,然后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以赋权理论为指导进行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高血压健康教育。6个月后,对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健康状况的变化值进行比较。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情绪、运动、病情监测及工作与休息管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饮食与药物管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19和0.540),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的变化值均高于对照组。(3)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腰围及体质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29和0.018),干预组患者健康状况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以赋权理论为指导的干预模式可以明显加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 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农村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

    作者:桑李叶;敖健臻;丘翠凤;陈翠莲

    目的:探讨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农村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0例农村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而干预组在实施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通过自拟调查表对两组初产妇母亲角色的适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农村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结果干预组初产妇母亲角色的适应评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对婴儿脐部护理、抚触以及沐浴等护理技能掌握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围生期的农村初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产妇更好地适应母亲的角色,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的能力。

  • 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对肺癌放疗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作者:蔡霜;杨庆玲;张玲玲;谭鸿霞;张丽君;赵慧;梁银婷

    目的:探讨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对肺癌放疗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接受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进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放疗护理,观察组实行常规放疗护理及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放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及血压、脉搏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SAS、血压和脉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SAS[(52.23±9.08)分vs.(60.13±10.09)分]、血压[(106.73±10.03)mmHg vs.(113.33±13.29)mmHg]、脉搏[(76.90±11.07)次/min vs.(83.33±12.61)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可有效缓解肺癌放疗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减轻患者因心理刺激引发的失眠、机体免疫力下降、痛觉敏感低等症状,为顺利完成治疗及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保证。

  • 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父母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作者:吴慧;吕婧;艾鹤英;严晋华;郑雪瑛;章燕;刘莉;翁建平;姚斌

    目的:研究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父母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与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的相关性。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对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项目中53例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父母使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 EQ-5D-5L)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父母的EQ-VAS平均得分为(67.40±9.94)分,低于中国普通城乡居民水平(城市居民83.73分、农村居民79.74分)。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家庭经济收入、血糖监测频率与患者父母生活质量相关( 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达标患者的父母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未达标患者(EQ-5D-5L得分0.92 vs 0.85,P=0.043)。结论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父母生活质量与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相关,医务人员应重视并加强对患者父母进行相应干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优化患者的治疗与管理。

  • 母亲孕期心理压力及营养状况与儿童多动指数的关系

    作者:温国明;冼丹霞;温慧莹;杨伟康;尹晓娜;孙灯利;刘俐;赵雅芬;吴传安

    目的:探讨母亲孕期心理压力、营养状况与儿童多动指数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深圳龙华儿童队列。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对9289名3~4岁儿童的多动指数进行调查,用自编问卷调查其母亲孕期的心理压力及营养状况。结果(1)母亲孕前、孕中、孕后3个时期心理压力大组儿童多动指数得分均高于心理压力小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母亲孕前、孕中两个时期营养状况差组儿童多动指数得分均高于营养状况好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孕期心理压力越大,营养状况越差,儿童多动指数得分越高,儿童越可能多动。因此,应注意母亲孕期保健,减轻母亲孕期心理压力,适当增加孕期营养。

  • 人脑内γ-氨基丁酸的活体 MRS 定量分析及其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刘希垄;李龙

    γ-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对机体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抑郁、癫痫、酗酒、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药物滥用、急性传入神经阻滞等神经精神疾患均可引起脑内γ-氨基丁酸浓度异常。定量检测γ-氨基丁酸的浓度,有助于阐明上述疾病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磁共振波谱(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是一种在活体上有选择性、无创地定量检测组织内代谢物浓度的方法。随着MRS技术的发展,使在活体上无创地精确定量γ-氨基丁酸成为可能。本文就γ-氨基丁酸的MRS定量分析及其在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重点在总结γ-氨基丁酸波谱编辑的方法学,评价γ-氨基丁酸MRS定量分析对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

  • 儿童龋齿管理 Hall 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安钰

    2006年苏格兰萨瑟兰郡的牙医Hall和卡洛斯蒂地区的牙医Innes等人,对1988—2001年期间使用了乳磨牙金属预成冠的259例儿童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3年间这些儿童共使用978个乳磨牙金属预成冠,这些乳磨牙金属预成冠的使用与传统的乳磨牙金属预成冠不同,在粘接这些金属预成冠之前没有进行局麻、去龋、牙体预备等处理,但成功率却与其他治疗方法相近,因此Hall在此基础上提出了Hall技术。此项技术命名为Hall技术是为了与标准的乳磨牙金属预成冠技术相区别[1]。标准的乳磨牙金属预成冠技术操作要求使用局麻,完全去龋,做近远中面及合面的牙体预备,并且在粘接之前对乳磨牙金属预成冠进行缩颈、修剪、抛光等处理[2],而Hall技术则不做任何牙体预备、不采用局麻、不做任何去龋,只是用金属预成冠将龋坏的牙齿与口腔其他组织完全隔绝即可。 Hall等关注此项技术时,调查研究表明在苏格兰地区的5岁儿童中,15%儿童有至少拔除一颗牙齿的经历,而这个比例在8岁的儿童中高达42%,虽然金属预成冠技术被认为是治疗和控制波及两个面和两个面以上的乳磨牙龋坏非常有效的方法[3],但在2001年的苏格兰地区,乳磨牙龋齿治疗中金属预成冠技术的使用只占到所有修复充填方式的0.4%,此项技术难以推广使用的主要原因是牙医们普遍认为儿童接受使用涡轮机等机械设备进行侵入性治疗是非常困难的[4]。 Hall认为Hall技术与标准金属预成冠技术比较,操作更方便快捷,更容易让患儿、家长及医生接受,因此这项技术也更容易在临床推广。

  • 寨卡病毒研究进展

    作者:李少华;倪秀莹;夏德全

    近期以来,寨卡病毒( Zika virus)疫情在全球多地肆虐,特别是南美州、中美州及加勒比海地区疫情严重[1]。2016年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把寨卡病毒列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2]。我国国家卫计委于2016年2月3日公布了《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1版)》,6 d后我国确诊了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截止到2016年2月28日我国已出现8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寨卡病毒作为主要由蚊子传播的黄病毒,已明显威胁人类健康,然而目前人们对该病毒尚缺乏充足认识,国内更是鲜有文献报道,本文就寨卡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防控等内容作一综述。

  • 肿瘤自身抗体应用于胃癌早期诊断及筛查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振浩;胡慧琴;王新颖

    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为40万例,死亡约35万例,新发和死亡均占全世界胃癌病例的40%。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期关系密切,早期胃癌经内镜或手术治疗可完全根治,5年生存率超过90%;而进展期胃癌即便接受手术5年生存率仍低于30%,且生活质量差,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因此,胃癌早期诊断及筛查对预防远期胃癌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内镜作为胃癌诊断的金标准,因其为侵入、有创性检查而在临床应用受限,寻找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非侵入性检查指标和方法是目前胃癌早期诊断和筛查研究的新趋势。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是重要的肿瘤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但目前常用的胃癌血清学指标特异度和灵敏度均较差。近年关于肿瘤相关抗原( tumor-as-sociated antigen,TAA)自身抗体( autoantibodies)的研究已成为胃癌早期诊断领域中的热点,为胃癌早期诊断和筛查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就肿瘤自身抗体在胃癌早期诊断及筛查中的研究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 STAT3与消化道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刘洁;李立平;赵亚刚

    消化道肿瘤( digestive tumor)包括食管癌、胃癌与结直肠癌,近十年研究数据显示胃癌已经成为全世界高发的恶性肿瘤[1],而食管癌[2]、结直肠癌[3]的全球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食管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低于10%,为预后差的消化道肿瘤。这一类的肿瘤均有以下特点: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早期确诊率低、对消化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病变组织对化疗药物耐药性高,因此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是提高早期病变发现率的重要手段,而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则成为早期筛查重要的参考指标[4]。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家族( 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ions of transcriptions, STATs)是一类存在于胞浆并在激活后能转入核内与DNA结合的蛋白家族,具有信号转导与转录调控双重功能,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ions of transcriptions 3, STAT3)在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的病变组织中均有异常表达,同时发现STAT3与某些消化道肿瘤相关性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相关,同时STAT3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亦存在相关性,因此本文总结国内外与STAT3相关的研究成果,提示STAT3在食管癌、胃癌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所承担的角色。

  • 心血管疾病相关 microRNA 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婷;赵一俏

    MicroRNA( 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由发夹结构的单链RNA前体(约70~90个碱基大小)经过Dicer酶加工后生成。主要通过与靶mRNA的3′端非翻译序列结合,导致靶mRNA降解或转录后翻译抑制,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据推测,miR-NA调节着人类三分之一的基因,由于miRNA存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提示miRNA可能有非常广泛多样的生物学功能, miRNA调节人体多种生理病理活动,如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和凋亡分化等。 miRNA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心肌及相关组织中的miRNA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多种病理过程。 miR-NA是多细胞生物中众多基因调控分子中的一种,越来越多的miRNA及其功能被发现,使得miRNA指导基因调控的重要性备受关注[1]。1993年,由Lee等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分析的方法在秀丽新小杆线虫( C.elegans)中发现了能时序调控胚胎后期发育的lin-4,lin-4不编码蛋白质,而是编码一种小片段的RNA。然而,当时并未引起研究者太大的注意,因为没有发现其他类似于lin-4的基因,也没有发现类似的不编码蛋白的RNA。直到7年之后,Reinhart等在2000年发现了另一个非编码RNA-let-7,它在调控线虫由幼虫L3期向成虫发育的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随后的一年里,随着生物基因学的迅速发展,许多科研人员又相继在线虫、果蝇、斑马鱼和水稻等真核生物和细胞中找到这类的小分子RNA,并将这些具有时空表达特异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命名为miRNA。至此, miRNA迅速成为生命科学界研究的焦点,对其形成、作用机制和功能的研究很快全面开展起来。

  • EGFR 核移位途径及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熊玉锋;郝文波;刘天才;李明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又称ErbB-1或HER1,是位于人染色体7p12的原癌基因c-erbB1的表达产物,其前体含1210个氨基酸,经剪切折叠形成1186个氨基酸残基的糖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分子量约为170 kD,为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 RTKs)家族成员之一。 EGFR与其他跨膜蛋白类似,包含胞外区( extracellular ligand-binding domain)、跨膜区( single membrane-spanning region)和胞内区( intra-cellular domain)3个部分,其中胞内区又含3个区域,分别为膜旁核定位信号区( juxtamembrane 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酪氨酸激酶区( tyrosine kinase domain)和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区( tyrosine-rich C-terminal tail),对激活下游信号分子起到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受体学说认为EGFR是一种膜受体,作为第一信使通过胞外段与相应配体结合后在Y992、Y1045、Y1068、Y1148和Y1173等位点发生自身磷酸化,进而与下游的一些信号分子结合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如PLC-γ-CaMK/PKC、PI3K -Akt -mTOR、Ras -Raf -MAPK 和JAK-STAT等,但其自身不会进入细胞核。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EGFR除了传统的信号通路之外还可以移位至细胞核,尤其是低分化的肿瘤细胞[1],发挥转录因子和激酶活性,在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2]以及诊断[3]治疗[4]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EGFR移位入核的途径及其入核后所发挥的生物学功能。

  • 芪柏塌渍治疗海蜇蛰伤性皮炎临床观察

    作者:尚高岗;李淮安;肖靖

    海蜇皮炎(又称水母皮炎)是随着夏季到来而产生的疾病。海蜇的触手上有大量刺胞,刺胞内含有毒液,其成分主要是类蛋白、多肽和多种有毒的酶类,此外还有强麻醉剂、致痛剂、组胺等。当人体接触海蜇触手时,刺胞可刺入皮肤,引起刺胞皮炎。皮损持续10~14 d[1-3]。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传统中药自制芪柏塌渍外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930例参芪扶正注射液 RWS 分析

    作者:周海玲;马麟

    目的:基于药品再评价上报管理系统分析参芪扶正注射液的RWS( real world study),为临床规范合理使用本品提供参考。方法对于在“药品再评价上报管理系统”进行填报的930例使用过参芪扶正注射液患者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运用统计方法对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合并用药、不良反应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主要用于病情一般的患者,用量基本符合说明书要求,使用者中有过敏史者达13.87%。使用多的疾病为肿瘤,达51.935%,其次是外科系统、心血管、消化、呼吸等系统疾病。71.720%患者适应证基本符合说明书要求,20.654%患者完全符合。气虚、血瘀、阴虚等为常见7个主要证候因素,气虚出现频率为73.441%;有85.806%的患者证候基本符合说明书,49.785%患者证候完全符合。平均使用疗程(8.7±2.41)d,其中疗程≤3 d的占20.000%,≤7 d的占62.151%,≤10 d的占73.225%,>14 d的占11.613%。合并用药率达96.451%,同时合并其他注射剂静脉给药者为60.537%;合并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者有33.225%,合并2种以上注射剂静脉给药者有31.616%;合并用药中超过30次的有苦参碱注射液、艾迪注射液、香菇多糖、甘露聚糖肽针和甘露聚糖肽针。3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2‰,表现为全身过敏反应症状,程度均为轻、中度,经对症处理后消失,判断与本品很可能有关。存在非适应病、非适应证、超量使用和超疗程使用(>21 d)等4种不合理使用情况,比例分别为28.280%、14.194%、0.215%和2.473%。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多数患者符合说明书规定病症、用量、疗程,但仍然存在较多不合理用药现象,其安全性高,但临床使用仍要注意监测。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