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遵义汉族人群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系

    作者:余晓;肖代敏;李学英;张志敏;张娅

    目的 探讨遵义汉族人群降钙素受体(CTR)基因1377位点(Alu 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关系.方法 收集109例遵义地区汉族人群静脉血标本,其中AS患者50例,正常对照者59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测定两组标本的CTR基因C1377T位点多态性,分析AS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中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分布规律,并分析CTR基因C1377T位点多态性与AS的关系.结果 AS患者中C1377T的等位基因频率为C 94%、T 6%;正常对照者中分布为C 93%、T 7%,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R基因C1377T位点多态性与遵义汉族人群的AS发病无关.

  • 青年期子宫苗勒管腺肉瘤2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肖雪;陈敦金;刘娟;刘瓅;李伟杰;杨耀明;林琳;郭玉贤

    目的 提高对青年期子宫苗勒管腺肉瘤的诊疗认识.方法 对2例青年期子宫苗勒管腺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均为未婚未育、月经紊乱、绝经期孕酮和宫颈口赘生物.1例初次就诊经免疫组化确诊子宫苗勒管腺肉瘤,采用根治术方案+化疗,随访6个月无复发.另1例初次诊断宫颈息肉采用局部切除术,术后3个月复发经免疫组化确诊子宫苗勒管腺肉瘤,仍连续4次局部切除术至第5次(发病7个月)采用根治术方案,于发病14个月死亡.结论 子宫苗勒管腺肉瘤有发病年龄下降的趋势.青年期子宫苗勒管腺肉瘤临床特征是月经紊乱和绝经期孕酮;免疫组化检查是正确诊断的重要依据;初次手术采用根治术方案+铂类药物化疗有助延长该病的生存时间.

  • α-烯醇化酶在肺腺癌患者肋间肌中的表达

    作者:李松;张剑青;赵芝焕;刘凌;傅炜萍

    目的 测定α-烯醇化酶(α-enolase)及其mRNA在肺腺癌患者肋间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α-enolase在肺腺癌患者中的调控情况.方法 利用ELISA定量测定肺腺癌及纵隔良性肿瘤患者肋间肌α-enolase浓度,利用real-time PCR检测α-enolase mRNA表达水平.结果 肺腺癌组α-enolase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较纵隔良性肿瘤组高(P<0.01).α-enolase蛋白及mRNA在低、中、高分化肺腺癌各组患者肋间肌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腺癌的α-enolase浓度>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1).在两组患者,肋间肌中α-enolase mRNA表达水平与α-enolase蛋白浓度定量呈现一致性表现.结论 肺腺癌患者可以上调肋间肌α-enolase,且可能通过一些分子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α-enolase在该患者远处组织的表达,通过调控α-enolase上游基因使得其肋间肌α-enolase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异常.

  • NF-κB1基因-94ins/delATTG多态性与原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的关系

    作者:韦晓梨;薛超;廖蕴华;周将;彭茜;曹白婵;卜昆鹏;邱晓楠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1(NF-κB1)基因启动子-94ins/delATTG基因多态性与广西汉族人群中原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87例AAV患者及10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人的NF-κB1-94ins/delATTG基因型,行病例-对照研究,并行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1)87例AAV患者NF-κB1 -94ins/delATTG基因多态性WW、DD、W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7.9%、16.1%、46.0%,健康人分别为35.6%、20.8%、43.6%,两者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种基因型患者间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W基因型明显低于DD和WD型;(3)3种基因型患者间IgM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型低于WW和WD型.结论 NF-κB1-94ins/delATTG基因在广西AAV患者中存在WW、DD、WD 3种基因型多态性,可能与广西AAV患者的遗传易感性不相关联,但可能与血清CRP、RF、IgM水平存在关联.

  • 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喜志;王运红;甘伟平

    目的 探讨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新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患者和按1:3配比的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未出现迟发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匹配变量为息肉大小、位置和形状.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共有4个变量对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年龄(P=0.042)、追加镇静药物(P=0.012)、术中出血(P=0.001)和憩室病(P=0.021).对单因素筛选出的4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追加镇静药物、憩室病和术中出血为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中出血、追加镇静药物和憩室病是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综合考虑,加以预防.

  • 肺结核患者Toll样受体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马志明;潘育文;李海涛;李昕洁;温文沛;刘志辉;方毅敏;肖芃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Toll样受体(TLRs)基因及其产物表达的特征并分析吸烟对TLRs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肺结核病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肺结核患者31例(其中吸烟8例,未吸烟23例)作为患者组及2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Real time 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两组人群TLR2、TLR3、TLR4、TLR8 mRNA相对表达量和TLR2、TLR3、TLR4、TLR8 血清浓度.结果 (1)患者组TLR2、TLR4、TLR8 mRNA△C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TLR3 mRNA △Ct值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组与对照组TLR2、TLR3、TLR4、TLR8 mRNA相对表达倍数变化分别为:8.40、-13.64、2.11、2.83.患者组TLR2、TLR4、TLR8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呈现上调表达,而患者组TLR3 mRNA相对表达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呈现下调表达.(2)两组人群TLR2、TLR3、TLR4、TLR8血清浓度差异存在显著性,患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3)患者组中吸烟者与未吸烟者TLR2、TLR3、TLR4、TLR8血清浓度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TLR2、TLR3、TLR4、TLR8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也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 TLR2、TLR4、TLR8 mRNA表达水平是肺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指标之一,TLR2、TLR4、TLR8 mRNA表达水平和TLR2、TLR3、TLR4、TLR8 血清浓度可以作为菌阴肺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

  •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原与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的关系

    作者:张俊防;姚海延;周洪跃;张力辉;刘文淑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胰岛素原(PI)与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poA1)比值的关系.方法 将所有受试者83例,以空腹血清PI水平中位数为界值,分为高PI组和对照组,均行空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采血测PI、TI、ApoA1、ApoB、TC、TG、LDL-C、HDL-C、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负荷后2 h采血检测TI、PI、血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高PI组,ApoB/ApoA1、ApoB、TC、TG、LDL-C显著升高,ApoA1、HDL-C显著降低,TI、HOMA-IR也显著升高.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poB/ApoA1与PI、TI、2hPI、2hTI、HOMA-IR均显著相关.进一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等参数后,ApoB/ApoA1仍然与PI、TI、2hPI、2hTI、HOMA-IR均显著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高PI患者,存在更明显的ApoB/ApoA1比值升高,PI与真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一样,与此密切相关.

  • 厦门地区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同源性分析

    作者:黄连江;黄仕杰;梁小亮;翁琴云;姚艺辉;黄建炜

    目的 分析厦门地区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表型及同源性,为确定其感染流行特征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厦门地区3家综合性医院ICU患者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以K-B法检测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结果 45株都属于多重耐药菌株,在16种抗菌药物中仅有个别菌株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呈现中度敏感;PFGE分析可分为PT1~11共11个型别,其中在收集菌株期间导致某次感染暴发的菌株属于PT4型(26株,58%).结论 厦门地区ICU存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流行,菌株PFGE带型分布离散性较大,不同医院在不同时期流行菌株型别不同.建议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加强其耐药性变迁和流行菌型的监测,建议采用网络实验室的标准(PulseNet 标准)开展对优势流行菌型的监测.

  • Stiffness值、B超及血清生化和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作者:王雷;张小玉;田玉岭;臧志栋;朱晓云;殷卫卫;傅煕琳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Stiffness值、B超及血清生化和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全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肝功能的总胆红素(TB)、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蛋白(PCⅢ),血液检查当天进行上腹部B超测定肝右叶斜径、肝左叶上下径、门静脉宽度(MPV)和Fibroscan检测Stiffness值.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TB、HA、PCⅢ远低于中度及重度患者,也明显低于肝炎肝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患者TB、HA、PCⅢ略低于重度患者和肝炎肝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与肝炎肝硬化患者Stiffne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肝右叶斜径、肝左叶上下径略高于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高于重度和肝炎肝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患者MPV、Stiffness值略低于中度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低于重度和肝炎肝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iffness值与B超及血清生化、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Stiffness值随着肝组织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在肝炎肝硬化水平高.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Stiffness值、B超及血清生化、肝纤维化指标在反映肝纤维化程度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张梅珍;罗义;吴岸晶

    目的 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循环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变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153例老年MS患者和138例老年非MS患者循环炎症因子水平,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纤维蛋白原(F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血白细胞计数(WBC);并测定MS和IR相关指标,包括体质指数(BMI)、腰围、血压、空腹血清葡萄糖(FSG)、空腹血清胰岛素(FS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和血脂指标.比较两者间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炎症因子水平与MS、IR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老年MS者糖尿病患者所占百分比、收缩压、舒张压、腰围、BMI、TG、LDL-C、FSG、FSI、hs-CRP、IL-6、TNF-α、Fg、PAI-1和WBC显著高于老年非MS者,而HDL-C和ISI则显著低于老年非MS者;MS组分数目越多则ISI越小,各炎症因子水平越高;ISI与hs-CRP、IL-6、Fg、PAI-1呈显著负相关(rs分别为-0.41,-0.32,-0.35,-0.29,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IL-6、Fg升高是老年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2.153(1.362~3.723)、1.794(1.183~2.617)、1.886(1.275~2.971),均P<0.05.结论 在老年这一特定人群,IR、MS与炎症也同样有着密切联系,慢性亚临床炎症可能是MS的一部分,"炎症-IR-MS"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学的普遍机制.

  • 灰阶超声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作者:韦力;周军;何勇;杨静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原发灶的灰阶超声表现与颈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的相关性,探讨术前超声在PTMC患者颈LNM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65个单发PTMC结节的灰阶超声表现,根据有无颈LNM分为转移组(n=59)和未转移组(n=106).将PTMC结节的大小、部位、纵横比、边界、周边声晕、内部钙化、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是否突破甲状腺被膜等灰阶超声表现与颈LNM作单因素分析,并利用ROC曲线评价相关预测诊断指标.结果 PTMC结节的大小、部位、钙化类型及是否突破甲状腺被膜等与颈LNM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TMC结节具备大径≥0.7 cm、位于峡部、粗钙化合并微钙化及突破甲状腺被膜等4项超声表现中2项及以上时,预测颈LNM的ROC曲线下面积大(0.771),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1.2%、83.0%和78.8%.结论 PTMC结节的灰阶超声表现可用于预测其颈LNM的可能性,对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具有参考价值.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相关蛋白Foxp3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中的表达

    作者:袁浩;周毅峰;曹友德;陈雪初;马玲飞

    目的 探讨不同滴度时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和CD4+Foxp3+Treg细胞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分别检测MP感染患儿76例,其中MP抗体IgM阳性滴度1:80 26例,1:160 17例,1:320 15例,1:640 18例和2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CD4+Foxp3+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MP感染患儿1:80组CD4+CD25+Treg、CD4+Foxp3+Treg细胞均明显高于1:640组和对照组(P<0.05),MP感染患儿1:80组CD4+Foxp3+Treg细胞明显高于1:320组(P<0.05),其余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Treg细胞及CD4+Foxp3+Treg细胞的变化与滴度的变化均呈负相关(r=-0.402、-0.376,P<0.01),CD4+Foxp3+Treg细胞的变化与CD4+CD25+Treg细胞的变化呈正相关(r=0.627,P<0.01).结论 CD4+CD25+ Treg细胞和CD4+Foxp3+Treg细胞在小儿MP感染低滴度组发病初期显著升高,但在高滴度组升高并不明显,且两种细胞的变化与滴度的变化呈负相关,Foxp3蛋白可能是CD4+CD25+Treg特异性的标志.

  • 宫颈癌中信号素Ⅲ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立;罗晓华;王冰冰;班振英;周仲元;李静

    目的 检测信号素ⅢA(Sema 3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3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52例宫颈癌组织中Sema 3A和VEGF的表达,比较各组织间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1)Sema 3A 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分别为90%、57.6%、30.8%(P<0.05);(2)VEGF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分别为15%、48.5%、75%(P<0.05);(3)两者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学分级无关(P>0.05);(4)宫颈癌中Sema 3A与VEGF的表达呈负相关(r=-0.289,P=0.038).结论 宫颈癌中低表达的Sema 3A和高表达的VEGF可能通过血管生成途径促进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宫颈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潜在靶点.

  • 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女性冠心病的相关性

    作者:牛红梅;赵民建

    目的 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女性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68例女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认是否患冠心病,共计有冠心病者96例,非冠心病者72例,观察两组患者血Hcy水平的情况.用2检验计算两组患者高Hcy血症(HHcy)的发生率,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cy水平对冠心病的影响.结果 (1)冠心病组患者HHcy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其中冠心病组HHcy 占56.25%,非冠心病组HHcy占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HHcy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是Hcy正常者的3.34倍(95%CI 1.74~6.43),校正高血压病史、年龄、BMI、SBP、DBP、TG、TC、HDL-C、LDL-C、FBG及UA等可能影响冠心病发生的因素后,HHcy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是Hcy正常者的3.16倍(95%CI 1.61~6.21).结论 HHcy是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可增加女性冠心病的风险.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例临床分析

    作者:廖鹏军;魏小娟

    目的 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10例TTP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存在血小板减少及溶血表现,9例患者分别存在发热及神经系统症状,4例患者存在肾功能损害,2例患者呈典型五联征;乳酸脱氢酶升高、红细胞碎片可见于所有患者;因检验手段或试剂的缺乏,仅有2例送检ADAMTS13活性,其结果ADAMTS13活性均正常.9例患者接受血浆疗法,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1例联用环孢素,首次血浆输注/置换距起病时间3~20 d,中位时间11 d,起效时间2~10 d,中位起效时间为5 d,8例患者病情好转;1例患者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10例患者无一例死亡,8例痊愈,1例患者复发,1例难治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无复发.结论 临床同时存在血小板减少、溶血、发热、神经系统症状时需警惕TTP,ADAMTS13活性正常亦可见于TTP患者;尽早诊断、及早进行血浆疗法有助于控制病情.

  • 早期气管切开在重度颅脑创伤中的治疗价值

    作者:林晓;孙诚;邓医宇;陈纯波;叶珩;吕波;陈胜龙;曾红科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在重度颅脑创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收集重症监护室住院并已行气管切开治疗的重度颅脑创伤患者共62例.根据气管切开时间早晚分为A组(≤8 d)29例和B组(>8 d)33例,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基本治愈率、病死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62例已行气管切开治疗的重度颅脑创伤患者中,两组基本治愈率(27.5% vs 27.2%)及病死率(13.7% vs 1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炎发生率(37.9% vs 63.6%)、抗生素使用时间[(8.9±4.7)d vs (15.7±9.6)d]、住院时间[(12.3±5.6)d vs (18.7±7.1)d]和住院费用[(11.83±7.32)万元 vs (19.25±8.41)万元]比较,A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给予气管插管并进行机械通气的重度颅脑创伤的患者中,气管切开时机,不影响患者的基本治愈率及病死率.但早期气管切开能减少患者HAP发生率,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

  • 5~12个月婴儿不同类型贫血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

    作者:曾赤佳;刘建雷;赵东;饶雪飞;段穗萍

    目的 探讨5~12个月婴儿不同类型贫血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集婴儿手指末梢血,采用Beckman-Coulter公司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同时采用微量元素测定仪检测全血铁、钙、锌、镁、铜、铅及镉元素含量.依据Hb、MCV、MCH、MCHC分为正常细胞贫血、单纯小细胞贫血、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单纯小细胞非贫血及正常对照,分析贫血与微量元素的关系.结果 各贫血组婴儿全血铁元素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钙元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单纯小细胞贫血组镁元素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铅和镉高于对照组(P<0.05,P<0.01).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组镁元素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锌、铜水平明显偏高(P<0.01).讨论 5~12个月婴儿不同类型的贫血微量元素含量不尽相同,单纯小细胞贫血铅中毒、镉中毒的概率较高,而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婴儿微量元素铁、钙、镁、锌及铜与正常对照相比明显异常.

    关键词: 婴儿 贫血 微量元素
  • Mammotome微创置管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

    作者:罗懿忠;张安秦;李文萍;杨剑敏;王永南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置管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手术治疗的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微创组)微创置管引流,33例(开放组)开放置管引流.微创组在乳房上取适当隐蔽小切口,高频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抽吸脓液,切除脓肿壁和坏死组织,分离脓腔分隔,在超声引导下于脓腔留置负压引流管;开放组采用传统切开置管引流的手术方式.比较两组脓肿大小、切口瘢痕大小、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59例乳腺脓肿患者均得到临床治愈.两组患者年龄、脓腔大小、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3.7±0.9)d,开放组(4.4±1.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微创组住院时间为(4.9±1.2)d,开放组(5.6±1.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微创组切口瘢痕大小(0.3±0.1)cm,开放组(2.8±0.9)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高频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置管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 鼻咽癌DCE-MRI定量分析与乏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关系

    作者:胡丽霞;周亚燕;郭轶群;朱进;周阳泱;李莹;单军;徐坚民;徐钢;李先明

    目的 探讨鼻咽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参数与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两者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62例鼻咽癌患者行DCE-MRI扫描,获取感兴趣区域的DCE-MRI参数,并在标记处行鼻咽镜活检,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水平,另检测20例鼻咽慢性炎性组织的HIF-1α表达用于对照;观察DCE-MRI曲线特征,并对DCE-MRI参数和HIF-1α表达情况以及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鼻咽癌DCE-MRI参数中,增强剂流入肿瘤时间(T1 on set)和大上升斜率(MS)在不同患者性别、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分期、N分期和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和鼻咽慢性炎性组织中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0%和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表达在不同患者年龄、N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患者性别、T分期和临床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的阳性表达与T1 on set和曲线下面积有明显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1.817和0.014,P<0.05),而与MS和达峰时间无明显相关性(回归系数分别为0.005和1.009,P>0.05).结论 在鼻咽癌中,DCE-MRI相关参数与癌组织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密切相关,且与鼻咽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DCE-MRI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评估鼻咽癌组织的乏氧状况,并在鼻咽癌的辅助诊断、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对心内直视术患者S-100β蛋白、NSE和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作者:涂杰;张炳东;韦秋英;李涛;刘国锋;刘菊梅

    目的 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对心内直视术患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为减少心内直视术后脑损伤提供参考.方法 择期行心脏二尖瓣置换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24~63岁,体质指数16.5~25.8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n=30):七氟醚复合麻醉组(S组)和丙泊酚复合麻醉组(P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0.1 mg/kg,依托咪酯0.3~0.5 mg/kg,瑞芬太尼0.5~1 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麻醉维持:S组持续吸入1.0%~3.0%七氟醚(体外循环期间通过体外循环旁路吸入1.0%~3.0%七氟醚),P组靶控输注2~4 μg/mL丙泊酚;两组均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2~0.4 μg/(kg·min)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 mg/(kg·h)至手术结束.于麻醉诱导前(T0)、体外循环开始后30 min(T1)、体外循环结束时(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12 h(T4)及术后24 h(T5)时采集颈内静脉血测定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于术前1 d和术后2 d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与P组比较,S组T1~T4时点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降低(P<0.05),术后2 d时MMSE评分升高(P<0.05),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 在心内直视术中,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比较,七氟醚复合麻醉可降低血浆S-100β蛋白和NSE浓度,减少术后POCD的发生,可推荐为预防心内直视术后脑损伤的麻醉方法.

  • 等速躯干肌力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作者:索云峰;陈红霞;周元;王秋纯

    目的 探讨等速躯干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脑卒中无严重认知障碍的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 例)和对照组(2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等速躯干肌力训练,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综合运动功能(采用简化Fugl-Meyer)下肢评分、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步行能力(Holden 步行功能评定)、峰力矩(peak torque,PT)、总功(totul work,TW)评估.结果 观察组躯干屈伸肌(flexors and extensors)PT(N·m)、TW(J)值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步行能力、平衡能力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等速躯干肌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平衡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 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镇痛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喻红彪;李刚;陈玲

    目的 研究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镇痛作用以及对皮质醇及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PR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给予生理盐水5 mL;两组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检测患者麻醉前、术毕、术后6、12、24 h血浆皮质醇及白介素-6、8水平.观察患者术后2、4、8、12、24 h的VAS评分.结果 术后4、8、12 h对照组VAS评分高于PR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PR组术后8、12、24 h自控镇痛总次数和有效次数减少(P<0.05).术后6、12、24 h血浆皮质醇及白介素-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2、24 h PR组IL-8下降(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能有效减轻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且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减轻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水平.

  • 长期胃肠外营养早产儿游离肉碱及相关代谢的改变

    作者:张李霞;戴怡蘅;高平明

    目的 了解长期胃肠外营养早产儿游离肉碱水平的变化和相关代谢的改变.方法 对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胎龄为28~32周的65例需全胃肠外营养时间≤3 d(对照组)或>7 d(观察组)早产儿进行分析,测定并比较两组生后第7、14天的血游离肉碱、血脂及血糖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第14天时观察组游离肉碱水平明显下降(t=2.42,P=0.02),三酰甘油明显升高(t=2.21,P=0.0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t=2.67,P=0.01),血糖水平明显偏低(t=3.51,P=0.001).长期胃肠外营养早产儿血游离肉碱水平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r=-0.38,P=0.03;r=-0.43,P=0.02),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56,P=0.001).结论 长期胃肠外营养早产儿游离肉碱水平会下降,导致血糖及血脂代谢紊乱,应定期检测游离肉碱水平及监测相关代谢指标.

  • 短期饮用某酱香型白酒对大鼠乙醇代谢的影响

    作者:赵雪珂;程明亮;张权;谭家武;陈莎莎;穆茂;王文志

    目的 观察高、中、低不同剂量的某酱香型白酒对大鼠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含量的影响,以探讨该酒与体内乙醇代谢的关系.方法 7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乙醇组,白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大鼠灌胃生理盐水5 mL/kg,乙醇5 mL/kg,某酱香型白酒10、5、2.5 mL/kg,1次/d,连续7 d.末次灌胃12 h后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中乙醇、乙醛浓度,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ADH、ALDH含量,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中ADH1、ALDH2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与乙醇组比较,末次灌胃12 h后白酒中、低剂量组大鼠血中乙醇、乙醛浓度明显降低(P<0.01);在大鼠肝匀浆中,白酒高、中、低剂量组SOD、GSH-PX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白酒中、低剂量组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白酒低剂量组ADH含量明显升高(P<0.01),白酒高、中、低剂量组ALDH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中,白酒低剂量组ADH1 mRNA及蛋白质表达明显升高(P<0.01),白酒高、中、低剂量组ALDH2 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该酱香型白酒对大鼠ADH的影响与乙醇无明显差异,但可明显升高大鼠ALDH活性,从而减少乙醛在体内的蓄积,减轻乙醛对机体的毒害作用.

  • siRNA沉默Mcl-1基因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刘金禄;王震;陈俊强;崔希刚;马鹏飞;黎伯培

    目的 探讨siRNA抑制Mcl-1基因表达后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化学合成针对Mcl-1的靶向siRNA(Mcl-1 siRNA组),同时以转染阴性对照siRNA(阴性对照组)、转染脂质体转染试剂(脂质体对照组)和空白细胞(空白对照组)作为对照.MTT检测Mcl-1 siRNA对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AnnexinV-FITC和PI双染观察细胞各组凋亡情况;PI单染观察各组细胞周期变化情况;转染48 h后应用Transwell小室及Matrigel胶,通过计数细胞数目分析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用Mcl-1 siRNA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 24、48和72 h后Mcl-1 siRNA组与空白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相比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转染48 h后Mcl-1 siRNA组S期细胞明显增多,同时,G0/G1期、G2/M期比例相应减少,与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迁移结果显示Mcl-1 siRNA组SGC7901细胞在转染后48 h穿膜细胞数均较各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Mcl-1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RNAi抑制Mcl-1是胃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潜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胃癌 siRNA Mcl-1 侵袭 迁移
  • 姜黄素对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脊髓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赵伟成;张文璇;王汉兵;刘洪珍;杨承祥

    目的 评价姜黄素对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脊髓黄嘌呤氧化酶(XOD)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诱导大鼠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在造模成功的痛过敏糖尿病大鼠中取2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PN组,n=10)和姜黄素治疗组(CUR组,n=10),另取10只同月龄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SC组,n=10),给予腹腔注射等剂量的枸橼酸-枸橼酸钠缓冲液.CUR组、DPN组在第28天后分别每天灌胃给予200 mg/kg的姜黄素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2周.于注射STZ前(T1),注射STZ后2、7、14、21、28、35、42 d(T2~8)取尾静脉血0.1 mL测定血糖浓度;于T1、T3~8时测定大鼠右后爪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WT);T8时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检测XOD的活性.结果 与NSC组比较,DPN和CUR组大鼠于T2~8时血糖浓度升高(P<0.01),于T5~8体重下降(P<0.05),于T4~8时PWT降低(P<0.05);与DPN组比较,CUR组T1~8时血糖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T1~6时PWT无显著变化(P>0.05),T7、8时PWT升高(P<0.05);与T1时比较,T2~8时DPN和CUR组血糖浓度升高(P<0.01);与T6时比较,T7、8时CUR组PWT升高(P<0.05).与NSC组比较,DPN和CUR组大鼠脊髓XOD活性升高(P<0.01);与DPN组比较,CUR组大鼠脊髓XOD活性下降(P<0.01).结论 姜黄素改善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XOD的活性有关.

  • T-钙黏蛋白对B16F10黑素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作者:牛艳东;白秀会;李娜;曹娜;陆海涛;陆洁;孙立新;段昕所

    目的 探讨T-钙黏蛋白(T-cadherin)对B16F10黑素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转染T-cadherin的黑素瘤细胞株B16F10(转染T-cadherin组),以及转染pEGFP-N1空载体(转染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的黑素瘤细胞株B16F10(未转染组),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黑素瘤B16F10细胞株的增殖凋亡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转染T-cadherin组细胞吸光度(OD)值(0.383±0.116)明显低于未转染组(1.142±0.053)和转染空载体组(1.250±0.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染组与转染空载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转染T-cadherin组细胞的凋亡率[(28.157±3.692)%]远远高于未转染组[(2.893±0.454)%]和转染空载体组[(2.350±0.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染组与转染空载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adherin对B16F10黑素瘤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对其凋亡有促进作用.

  •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兔眼受损视神经的干预

    作者:张俊琦;胡丽荣;刘志英;邢达勇;王林洪

    目的 通过建立兔眼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观察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干预的视神经损伤后的RGCs凋亡及NO含量变化.方法 健康成年大耳白兔66只,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6只)、B组(损伤对照组,30只)、C组(损伤治疗组,30只).B、C组采用同一反向动脉夹夹闭视神经20 s制作动物模型,按伤后1、3、7、14、21 d又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C组于伤后2 min耳缘静脉注射2%AG(80 mg/kg),B组同法注射生理盐水.应用TUNEL染色计数凋亡阳性细胞;硝酸还原酶法测量NO含量,722S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力.结果 A组视网膜切片极少见到凋亡细胞.B、C组RGCs凋亡于伤后1 d偶见[分别是(2.84±0.34)个/mm2,(2.04±0.27)个/mm2],3~7 d逐渐增多,至14 d达高峰[(28.45±2.00)个/mm2,(20.73±1.34)个/mm2],之后逐渐下降.正常视网膜组织中很少表达iNOS,但含有少量NO,在损伤后两者含量逐渐增高,同一时间点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兔眼视神经夹伤后,耳缘静脉注射AG通过减少NO的合成,降低RGCs凋亡,对RGCs有保护作用.

  • 丙戊酸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周期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丽红;张志华;朱松岩;赵蕾;朱翠敏;郝长来

    目的 探讨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丙戊酸钠(VPA)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周期阻滞的分子学机制.方法 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asumi-1细胞皮下接种裸鼠,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用VPA处理(VPA治疗组).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析对照组(每天向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和VPA治疗组瘤组织的细胞周期相关调控因子P21 mRNA及E2F-1蛋白的变化;染色质共沉淀(Chip)法检测P21启动子区域组蛋白乙酰化程度;蛋白免疫共沉淀(Co-ip)法检测Rb/E2F-1复合体的改变.结果 VPA治疗组裸鼠移植瘤组织E2F-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Rb/E2F-1复合体的水平增加,P21 mRNA水平上调,P21启动子区域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增强(P<0.01).结论 VPA作为HDAC抑制剂,能够提高P21启动子区域组蛋白乙酰化程度,使基因转录增强,增加P21基因表达,抑制pRb磷酸化,阻断了E2F的转录激活作用,这可能是VPA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 高脂饮食法构建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雌雄TLR4及IL-6表达的差异

    作者:赵雪;梁志清;白纪红;林秋香;张茂华;彭名人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法构造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Toll样受体4(TLR4)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雌雄差异.方法 120只昆明小鼠,雌雄各半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雌雄分笼饲养.对照组及模型组分别予普通饲料及高脂饲料喂养,于喂养第8、12、16周后分别于各组随机处死10只,观察各组肝脏外观及其病理变化,计算肝指数、体重差,采用流式细胞术及RT-PCR法检测TLR4的表达,ELISA法检测IL-6,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和丙氨酸转移酶(ALT).结果 雌性模型组小鼠无或仅有少数细胞发生脂肪变性,雄性模型组小鼠均有严重程度不等的脂肪变性,第8、12周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6周组明显高于第8、12周(P<0.01),同周次处死的小鼠模型组雄性脂肪变程度明显高于雌性(P<0.05).体重差、肝重、TG、TC、ALT、IL-6、TLR4结果分析显示,模型组除第8周雌雄间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雌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高于雌性;同性别的小鼠比较,除RT-PCR法检测TLR4基因表达的结果第8周雌性小鼠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外,模型组各指标均高于其相应的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同时间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不同时间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延长而升高.结论 高脂饮食法对昆明小鼠进行NAFLD造模会上调其TLR4和IL-6的表达,雄性小鼠比雌性小鼠更为显著,因此,通过高脂饮食法构建NAFLD模型,尤其是研究NAFLD宜选用雄性小鼠.

  • 人与山羊上胸椎体外三维生物力学的比较

    作者:崔明星;詹新立;肖增明;刘冲;刘会江;温洁明

    目的 比较人与山羊上胸椎标本在体外的三维生物力学特征.方法 取新鲜成年人尸体与波尔山羊上胸椎标本(C7~T5)各8具,在脊柱三维运动测试系统上检测两者在屈曲、后伸、左右侧屈、左右轴向旋转模式下的三维运动范围(ROM).结果 在前屈运动方式下,人与山羊C7~T1的ROM分别为(7.1±1.0)°和(7.8±1.6)°,超过其他节段.在后伸运动方式下,人与山羊C7~T1的ROM分别为(5.6±1.1)°和(6.3±1.6)°,超过其他节段.在左右侧屈运动方式下,人与山羊T2~3的ROM分别为(7.2±0.9)°和(8.1±1.3)°,超过其他节段.在轴向旋转运动模式下,人与山羊自上而下ROM逐渐递增,T4~5大,分别为(4.6±0.9)°和(5.0±0.8)°.除人C7~T1左右侧屈的ROM及中性区(NZ)小于山羊(P<0.05)外,其他节段三维运动的ROM和NZ两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与山羊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轴向旋转等运动模式下的ROM及NZ基本一致,可作为人上胸椎研究的动物模型.

  •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胰腺炎1例

    作者:熊申生

    患者,男,45岁,农民,因发热,上腹部、腰部疼痛6 d,少尿2 d于2013年1月8日入院.2013年1月3日患者出现上腹部持续隐痛,向腰部放射,伴发热、恶心、呕吐,进食后腹痛可加重,腹痛逐渐加剧,于2013年1月4日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血清淀粉酶141 IU/L,脂肪酶 200.73 U/L,经相关对症治疗,逐渐出现尿少,考虑急性胰腺炎、急性肾功能不全,遂转入我院急诊ICU.

  • 非遗传4号染色体异常3例

    作者:王鼎;孔舒;郑育红;潘倩莹;丘文君;孙筱放

    孕妇1,25岁,体重49 kg,孕3产0,人工流产2次.末次月经15周后于2011年8月入院作超声检查并唐氏筛查.超声检查提示孕周15+2周,胎儿未见异常.ELISA测定血清中β-HCG、AFP和游离雌三醇(UE3)的浓度,结果显示AFP 28.60 U/mL(校正MoM为0.92),β-HCG 171.00 ng/mL(校正MoM为5.23),UE3为1.78 nmol/L(校正MoM为0.65).提示13+18-三体风险为1∶ 58 000,低风险;21-三体风险为1∶ 50,明显高于风险截断值1/250,高风险.羊水染色体核型为46,XX,t(4;15)(q31.1;p11.2)(图1).夫妻二人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均正常.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误诊为急性动脉性梗死1例

    作者:王立新;李世颖

    患者,男,75岁,因突发神志淡漠2 d,吞咽困难、不能言语1 d于2012年8月14日入院.既往高血压、脑梗死、脑出血病史,遗留双下肢乏力,平素在家人搀扶下可勉强行走,无言语功能障碍.发病当天上午患者出现神志淡漠,言语减少,伴双下肢乏力加重,不能行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至次日患者出现不能言语,嗜睡,至我院就诊途中患者反复呕吐墨绿色胃内容物.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78次/min,血压234/124 mmHg.嗜睡状态,混合性失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间接对光反射均存在,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疼痛刺激下可见收缩屈曲反应,左侧肢体疼痛刺激下无反应.

  • 全麻苏醒期负压性肺水肿1例

    作者:肖俊伟;龚兴瑞;罗向红;曾文静;秦成名

    患者,男,21岁,体重52 kg,因上腹痛3 d,加重10 h于2013年5月1日来院就诊.患者既往无心肺疾病史;入院体格检查:全腹腹肌紧张,上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腹部立位X线片提示:膈下游离气体,诊断:上消化道穿孔,拟行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麻醉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术中泵注丙泊酚加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术中平稳,手术历时1.5 h,共输入平衡液1 000 mL,琥珀酰明胶500 mL.术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尚未清醒,患者烦躁不安,呛咳反射活跃,难以耐管,常规吸痰后拔出气管导管.

  • 宫颈中肾管腺癌1例

    作者:侯素平;牟荣骥;杜菲;刘洪博;王胜合

    患者,女,27岁,阴道淋漓出血7个月,发现宫颈病变1 d于2012年1月11日入院.患者缘于7个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淋漓出血,性交后明显,未重视,曾间断口服"头孢类抗生素"效果不明显,4 d前就诊当地医院给予行宫颈活检术,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病理会诊结果示:宫颈中肾管腺癌.考虑"宫颈中肾管腺癌",要求进一步治疗收入我院.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84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23/83 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4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下腹可见纵行手术切口瘢痕,腹部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

  • 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动脉内膜炎性脑梗死1例

    作者:朱真真;赵颖;谭泽锋;郭黎

    患者,男,53岁,出租车司机,因头晕、头痛伴复视3周于2012年12月2日入院,1周前曾被误诊为颈椎病.既往无结核接触及感染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6℃,脉搏87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9/68 mmHg,内科系统及皮肤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全麻期间靶控输注罗库溴铵效应室靶浓度分析

    作者:陈壮源;黄焕森;欧阳葆怡;蓝岚;陈素冰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维持期间,维持T1抑制94%~96%时罗库溴铵效应室靶浓度范围,探索罗库溴铵靶控输注的可行性.方法 18~55岁中青年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以舒芬太尼(0.3~0.5 μg/kg)、丙泊酚(2 mg/kg)、2倍ED95罗库溴铵行诱导和插管.用TOF-Watch -SX监测仪诱发拇内收肌颤搐反应行肌松药效应监测.按麻醉维持方法分为吸入组和静脉组,待TOF的T1值恢复到基础值5%时开始靶控输注罗库溴铵,根据T1抑制程度调整罗库溴铵靶浓度,维持T1值在基础值4%~6%之间.结果 吸入组和静脉组罗库溴铵平均效应室靶浓度为(0.40±0.06)μg/mL和(0.67±0.04)μg/mL,两组同一时段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 TOFr恢复到0.7,吸入组所需时间为(67.35±17.53)min,静脉组则需要(40.50±10.9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维持期靶控输注罗库溴铵可以获得稳定良好的肌松效果.

  • 术前鼻内喷雾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镇静和焦虑情绪的影响

    作者:陈金仙;郭迎霞;顾晓霞;杨引;张良清

    目的 观察术前30 min鼻内喷雾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镇静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3组,D1组(n=20):术前30 min鼻内喷雾右美托咪定(1.0 μg/kg);D2组(n=20):右美托咪定(2.0 μg/kg);C组(n=20):鼻内喷雾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0、20、30 min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合度(SpO2)、脑电双频谱指数(BIS)、Ramsay镇静评分及分别调查患者给药前、给药后30 min行状态焦虑问卷(S-AI)和视觉焦虑(VAS)评分评估患者焦虑程度.结果 D1、D2组患者给药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BIS值、MAP、HR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D1、D2两组间Ramsay镇静评分、BIS值和焦虑评分、MAP、HR、焦虑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SpO2 3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30 min鼻内喷雾右美托咪定(1~2 μg/kg)能有效镇静和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用药.

  • 不同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抗体阳性率的影响

    作者:黄钰;黄晓荣;邝建;傅晓莹;裴剑浩

    目的 观察不同胰岛素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抗体(IAA)阳性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期间曾检测IAA、入院前已予胰岛素治疗3个月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596例,分为A组单独使用胰岛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50R)],B组单独使用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C组单独使用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D组为单独使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E组为使用2种或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的胰岛素注射液者.分析不同组间IAA阳性率.结果 患者596例,其中IAA阳性128例,阴性468例.A组、B组、C组的IAA阳性率分别是22.8%、22.7%、21.0%,D组低为8.3%,E组高为43.1%,其中A组、B组、C组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IAA阳性率与基因合成人胰岛素相当,甘精胰岛素IAA阳性率较基因合成人胰岛素低;随着使用胰岛素种类增加,IAA产生概率会增加.

  • 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脑转移瘤15例

    作者:李子煌;李先明;杨东;周亚燕;徐钢;吴事海

    目的 评价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患者15例,全部患者均有原发灶病理诊断并行颅脑增强MRI或CT检查证实.全脑放疗DT 30 Gy,3 Gy/次,5 次/周,所有患者于放疗第1天开始给予替莫唑胺75 mg/(m2·d)口服治疗,直至放疗结束,其中7例患者在放疗结束后1个月继续予以4~6周期替莫唑胺辅助化疗,方案为150 mg/(m2·d),连续服用5 d,28 d为1个周期.结果 放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头颅增强MRI,全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80%(12/15),其中完全缓解率20%(3/15),部分缓解率为60%(9/15).随访截止2013年5月1日,4例患者死亡.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并伴有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但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均可缓解并耐受,仅1例患者在放疗期间因3级恶心呕吐反应中断化疗2 d.结论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但远期生存获益需要进一步的三期临床研究来予以验证.

  •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8例的临床特点

    作者:杨炳男;牛光明;苏芳忠;刘展;单春格;王凤伟

    中枢性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giopericytoma, HPC)又称血管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 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4%.为了更好的了解HPC的临床特点,现将我科收治的8例患者资料总结如下.

  • 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作者:金奇芳;周文天;俞益丰

    结膜瓣遮盖术是一种较老的术式,原来常用于角膜溃疡穿孔、顽固性边缘性角膜溃疡等疾病的治疗.在显微角膜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该术式因其对视力及美观的影响已较少用于临床.但是近年来,该术式应用于难治性角膜溃疡,特别是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价值又逐步凸显出来[1-2].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常有植物性外伤史,江西是个农业大省,抢收季节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较多,而角膜供体材料十分紧缺,结膜瓣遮盖术不失为一种控制炎症、抢救眼球的好办法.我们对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行结膜瓣遮盖术的20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 延续护理在25例主动脉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密;何小霞;杨澄宇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主动脉瘤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主动脉瘤手术患者25例,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用电话、信息、网络及家访等形式进行延续护理干预,干预14个月,比较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随访14个月,患者的专科症状、饮食、睡眠、体能(劳力)、情志及血压监测情况均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主动脉瘤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

  •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梁美珊;谭红梅;常后婵;钟爱玲;林少敏

    目的 总结经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对8例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配合要点.结果 所有患者术程顺利,手术时间100~270 min,平均(175±58.8)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平均(60±24.5)mL,术后住院时间5~7 d,平均(5.8±0.9)d.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 手术室专科护士组配合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过渡期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家属的干预效果

    作者:陈沁;曾丽智;赵东琼;周格开;曾小红;罗俏玲;梁少英

    目的 探讨过渡期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家属的干预效果.方法 81对COPD患者和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以过渡期护理模式为依据对患者和家属的疾病认知、疾病应对、疾病管理同时实行护理强化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住院时和8周后患者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测评表>、呼吸困难评分以及6 min步行距离、肺通气功能检测指标进行评估;对家属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运动能力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评分也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渡期护理干预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属的疾病应对能力,维持病情稳定.

  • 24h食管pH值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症状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郭映玲;王华军;布小玲

    目的 探讨24 h食管pH值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症状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108例出现胃食管反流症状的老年患者进行24 h食管pH监测及护理.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顺利通过监测,36例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其中DeMeester评分≥14.72分36例,提示存在明显的酸反流,能耐受操作的患者101例,不能耐受操作的患者7例.所有患者置管前后的生命体征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24 h食管pH监测对于老年患者是一种安全、简便、客观的检查技术,通过动态pH监测可有效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正确的操作方法及细致到位的护理可减少老年患者检查时的痛苦,并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严重外伤创面皮瓣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刘小华

    目的 探讨严重外伤创面患者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和皮瓣移植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进行VSD和皮瓣移植术治疗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中,50例创面感染得到控制,其中39例创面经7~8 d引流后,行植皮或二期缝合后愈合,11例需进行2次的VSD治疗后才能植皮关闭伤口,2例骨折合并大面积碾压伤患者无法控制感染而行截肢术;9例在植皮术后需继续使用VSD,植皮均成活.全部患者均能满意出院.结论 对严重外伤创面患者,VSD配合皮瓣移植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若能在做好常规护理外同时做好心理护理,更可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 组蛋白乙酰化酶和去乙酰化酶对心脏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昌;田杰

    心脏发育受遗传和环境双重影响,任何微小的病变都会导致心脏发育异常,但潜在的机制仍不清楚.心脏发育相关基因的顺序表达是构建完美心脏的生物学基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因素对心脏发育影响的重要性.表观遗传学的提出为心脏发育异常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

  • 乳腺癌血管生成拟态与超声分子影像学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艾婷;周军

    乳腺癌是导致妇女死亡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在西方国家,乳腺癌每年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妇女癌症中是高的,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预计到2030年,乳腺癌的病死率将是2012年的2倍[1].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侵袭和转移,而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是导致肿瘤浸润和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20世纪70年代Folkman等提出,实体性肿瘤的生长、转移都依赖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这一观点为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拉开了序幕.

  • 白细胞介素-37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黄于朗;陈少源;苏又苏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是一种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抗原提呈细胞激活幼稚T淋巴细胞,触发多种炎症因子的释放导致炎症级联效应,此过程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中心环节[1-2].白细胞介素-37(IL-37)作为目前新近发现的具有抗炎作用的白细胞介素家族成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IL-37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相关研究甚少,其中关系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 微小RNA与肿瘤干细胞耐药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小舟;罗佐杰

    肿瘤治疗的障碍之一是出现耐药,传统化疗方案可以消灭大部分肿瘤细胞,但始终缺乏从根本上铲除肿瘤的方法.对肿瘤耐药发生机制的研究及寻找开发逆转耐药的药物是当前肿瘤化疗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研究认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具有自我更新、分裂增殖能力及耐药、DNA修复活性和抗凋亡等特性,而其耐药性使CSCs抵抗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从而为肿瘤增殖和复发留下"种子",因此,CSCs是造成肿瘤耐药的根本原因.

  • 慢性丙型肝炎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新华;张春兰

    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及其配体PD-L1、PD-L2属于B7/CD28家族分子,在调节T细胞活化及耐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许多学者认为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能与抗病毒的CD8+T细胞耗竭有关,其机制通过上调PD-1负性调节通路,在体外阻断PD-1可恢复CD8+T细胞的免疫效应功能.本文就慢性丙型肝炎中PD-1及其配体信号通路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 蛇床子素防治乳腺癌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林碧华;马晓娟;蔚帅帅;李继霞

    蛇床子素(osthole)为香豆素类天然产物,具有重要且多样的生物学作用,是具备开发前景的中药有效成分.药理研究发现,蛇床子素具有抗骨质疏松[1]、抗肝炎[2]、抗过敏[3]及抗肿瘤[4]等功能,对机体有多重保护作用.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5].乳腺癌是机体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病因学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手段也更加多样化.随着中药学的发展,很多中药已经进入临床来治疗乳腺癌,研究发现蛇床子素对乳腺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本文对蛇床子素在防治乳腺癌方面的研究进展给予总结和展望.

  • 子宫内膜癌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利华;赵云;胡兵;刘洋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 EC)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仅次于宫颈癌,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已超过宫颈癌而成为妇科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多发生于60~85岁的绝经后妇女,而近年发病具有年轻化趋势,据统计,绝经前妇女的发病率已占到20%~25%,其中1%~8%的患者为40岁以下的生育龄妇女[1].因此,探讨更好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生存及预后有重要意义.EC的治疗在手术分期已达成共识,但术后辅助治疗仍存在争议.随着放疗技术及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如三维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影像引导的三维近距离后装治疗技术的兴起,如今放疗在EC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已越来越被重视并被证实.现将EC放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预防性治疗措施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喆;申伟;孔耀中

    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保持血透通路的通畅是保证血液透析患者安全、有效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前提之一.对于自身血管条件差,如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和患者的营养不良、血管中层钙化等情况,致使其不能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实施中心静脉插管成为患者进行透析的通路选择.有报道,在发达国家,长期留置导管使用率达到20%~35%.

  • 3家托幼机构儿童单纯性肥胖干预效果的评价

    作者:陈稀;李贤芬;叶碧清;丘春娴;范雪英;温金兰;何彩珠

    目的 通过对盐田区三家托幼机构儿童单纯性肥胖干预效果的评价,为降低托幼机构的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对盐田区内的3家托幼机构分别采取3种不同的肥胖干预措施,连续3年监测该3家托幼机构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未干预时,3家托幼机构的儿童单纯性肥胖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干预3年后,3家托幼机构的儿童单纯性肥胖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采用综合性干预措施的幼儿园,其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由7.47%下降至3.76%,干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采用综合性干预措施的幼儿园,其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未见下降.结论 应采用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托幼机构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

  • 电针俞募穴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

    作者:罗翱翔;由天辉;童钟

    目的 观察电针俞募穴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脊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俞穴组、募穴组、俞募穴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饮水计划及间歇性清洁导尿,俞穴组患者电针治疗主要针刺背俞穴,募穴组患者电针治疗主要针刺腹募穴,俞募穴组患者电针治疗同时针刺背俞穴和腹募穴,在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排尿主观症状、尿流动力学及肾功能指标.结果 俞募穴组患者膀胱初感觉容量、大排尿量、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肾功能优于俞穴组、募穴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俞募穴可改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功能.

  • 华蟾素防治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效果

    作者:陶峰

    目的 观察华蟾素防治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大肠癌根除术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辅助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辅助放化疗基础上加用华蟾素.记录患者复发转移率、复发转移时间、治疗前后KPS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和NK细胞的变化,并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3年复发转移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74%;复发转移时间为(32.3±8.5)个月,亦较对照组[(21.7±11.6)个月]明显延长(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KPS评分得到改善,CD4/CD8较治疗前有增加趋势,B细胞明显增加.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华蟾素配合化疗能有效防治大肠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