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具有黏液背景的积液形态学及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作者:梅平;刘艳辉;罗东兰;徐方平;王小冰;邝丽娟;庄恒国

    目的:探讨一组具有黏液背景的积液细胞病理学特点。方法观察26例具有黏液背景的积液,总结细胞病理学特点。行CK7、CK20、CDX2、Villin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合免疫细胞化学结果及临床资料分析肿瘤来源及其性质。结果积液具有显著或不显著的黏液背景,良性黏液性肿瘤细胞量极少,形态温和。交界性(低度恶性)黏液性肿瘤细胞少或较丰富,异型性不明显。黏液腺癌细胞较丰富,异型性明显,部分呈腺样排列。本组研究中,良性1例,为卵巢黏液性囊腺瘤。交界性或低度恶性16例,均来自阑尾。恶性9例,其中消化道来源的黏液腺癌8例,肺黏液腺癌1例。16例阑尾黏液性肿瘤来源的积液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现为CK7-/CK20+者12例,显著高于CK7+/CK20+(3例)及CK7+/CK20-(1例)。结论黏液背景是黏液性肿瘤的重要提示,结合细胞量,细胞形态学特点、免疫细胞化学结果及临床资料可对积液的性质及来源作出判断。

  • 自主呼吸试验前后血乳酸差值对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

    作者:陈琦;尹虹祥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试验( SBT)前后血乳酸水平差值对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从ICU住院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选择达到撤机条件可行SBT的5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撤机结局,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APACHE Ⅱ评分、血乳酸水平变化等临床资料。 SBT前后乳酸水平差值对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通过ROC曲线评价。结果 SBT后两组血乳酸水平均高于SBT前。撤机成功组SBT后血乳酸水平及其增加幅度均小于撤机失败组( P<0.05)。 SBT前后血乳酸水平差值预测撤机失败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P<0.05),血乳酸水平差值0.35 mmol/L为佳截点,其预测撤机失败的敏感度为88.9%,特异性为87.5%。结论 SBT前后血乳酸暖水平差值可作为对撤机结局的一种预测指标,有助于提高撤机成功率。

  • 血尿酸水平与 IgA 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的关系

    作者:刘擘;徐安平;曾玉纯;宛霞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IgA肾病的实验室指标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了解高尿酸血症对IgA肾病的影响。方法对264例IgA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合并高尿酸血症者和血尿酸正常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 IgA肾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为37.9%,合并高尿酸血症者高血压比例、体质指数、血尿素氮、总胆固醇、三酰甘油、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者(P<0.05),肾小球滤过率(GFR)显著低于血尿酸正常者( P<0.05),肾小球球性硬化比例、系膜增生程度、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范围、肾小动脉病变程度等肾脏病理指标显著重于血尿酸正常者( P<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尿蛋白水平、GFR、病理病变程度等危险因素有关,提示高尿酸血症可能与IgA肾病患者预后不良有关系。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与免疫分型的关系

    作者:陈燕;潘云祥;曹建法;张江宇;马小燕;徐玲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与免疫分型的相关性。方法29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术前均行乳腺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声像图表现,术后标本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将其划分为4种分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对比分析4种分型的超声表现。结果4种免疫分型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肿块大小、微钙化情况、肿块内部的血流分布等超声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HER-2过表达型多表现为大肿块,相对于Luminal A型、Luminal B型及三阴型更易出现微钙化,肿块内部的血流分布丰富;三阴型表现为大肿块的比例较高,较少出现微钙化,肿块内部的血流分布较少;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肿块内部的血流分布丰富,肿块一般较小,较少出现微钙化。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与免疫分型间存在一定关系。

  • 宫颈癌组织中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龙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eIF4E)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5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随机采集20例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eIF4 E和VEGF在50例宫颈癌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有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癌旁正常组织中 eIF4E和VEGF阳性率均为15.00%,显著低于宫颈癌组织中eIF4E(50.00%)和VEGF(60.00%)的阳性率,eIF4E和VEGF的表达均与宫颈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转移和静脉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关系不大(P>0.05)。结论 eIF4E和VEGF参与宫颈癌组织细胞的分化、浸润和转移,促进肿瘤恶化和癌症发展。

  • H 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血压水平的关联性

    作者:苏启文;肖林;陈文荣;黄焯明;冯惠颜;范善灵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中,血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血压值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诊断的H型高血压患者459例,在中心实验室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空腹血浆Hcy水平,同时测量患者血压、身高、体重,问卷了解年龄、饮酒史、吸烟史、疾病史。结果广东省顺德地区H型高血压人群Hcy水平男性高于女性[(15.84±4.01) vs (14.85±3.2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经校正年龄、饮酒、吸烟、体质量指数、疾病史的线性回归模型发现,男性H型高血压患者中血Hcy水平与收缩压值呈显著正相关,血Hcy水平每升高1μmol/L,收缩压增加0.72 mmHg( P=0.032)。结论血Hcy水平是影响男性H型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

  • 行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胃上部癌患者生存分析

    作者:沙维斯;方成;刘志敏;詹友庆;李威;陈映波;李元方;孙晓卫;周志伟

    目的:初步探讨行不同切除范围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胃上部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切除的936例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近端胃切除食管胃吻合术526例,全胃切除术234例,近端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176例,比较3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差异。结果近端胃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全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0.1%和41.7%、53.4%和50.7%、67.2%和6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年龄、病理类型、T分期、N分期、M分期和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P<0.05)。结论在对胃上部癌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中,行近端胃切除并空肠间置代胃术重建消化道显示出较好的近期疗效,有望进一步推广。

  • 双孔钾离子通道 TREK -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吴锦标;方咏;董忠;吴喜链;廖锦先

    目的:探讨双孔钾离子通道TREK-1在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标本和30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肿瘤尿路上皮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中双孔钾离子通道TREK-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差异和多项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TREK-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高分期高于低分期,高级别高于低级别( 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数目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 TREK-1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有可能成为膀胱癌治疗的新靶点。

  • 尿钙对含钙肾结石患者尿液 MCP -1、TFF1及HMGB1生成的影响

    作者:孙春;黎承杨;邓耀良;曾国华;王翔;陶芝伟;关晓峰;严一杰;刘云龙;王扬

    目的:观察尿钙水平对含钙肾结石患者尿液炎症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探讨尿钙和炎症细胞因子在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含钙肾结石患者81例,分为两组:24 h尿钙≥4 mg/( kg· d)纳入高钙尿结石组( H组,32例),24 h尿钙<4 mg/( kg· d)纳入低钙尿结石组( L组,49例),随机选取30例无泌尿系结石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C组)。检测3组晨尿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三叶因子1(TFF1)、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的水平,比较尿钙水平与各细胞因子之间以及各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CP-1在H组、L组、C组分别为196.2(35.22,502.89)、217.60(66.62,766.87)和72.45(18.87,196.79)pg/mg;组间比较,H组和L组均高于C组(P<0.05),但H组与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FF1在H组、L组、C组分别为15.24(9.68,29.88),30.04(12.12,43.39)和22.45(15.31,42.09) ng/mg;与其他两组对比,H组TFF1生成减少(P<0.05);TFF1在L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MGB1在H组、L组、C组分别为(单位pg/mg):2896.24(1592.80,7057.64),3052.76(1194.95,6838.55)和1717.32(733.69,2854.56);组间比较,H组和L组HMGB1均高于C组( P<0.05),但H组与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H组尿钙水平与尿液TFF1呈负相关(r=-0.384,P<0.05);与MCP-1水平呈正相关(r=0.353,P<0.05)。在总体111个样本中,尿液MCP-1与尿液TFF1呈负相关(r=-0.21,P<0.05)。结论含钙肾结石患者尿液MCP-1、HMGB1水平有明显升高。高钙尿可以促使含钙肾结石患者尿液TFF1下降,但尿钙水平对MCP-1、HMGB1无明显影响,结石患者尿液MCP-1和HMGB1升高可能是多种损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炎症细胞因子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 晚期妊娠合并混合痔的外科处理

    作者:史浩;林炎坤

    目的:探究悬吊式外剥内扎术在晚期妊娠合并混合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诊断为晚期妊娠合并混合痔患者共80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悬吊式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费用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悬吊式外剥内扎术治疗晚期妊娠合并混合痔效果较为理想,可以作为外科处理的首选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 新生儿耐药菌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黄卫亮;崔其亮;吴繁;张费通;苏志文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致病菌分布情况,以及耐药菌所致败血症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科出院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培养是否分离出耐药致病菌,分为耐药菌组及非耐药菌组,对其致病菌群分布以及耐药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及总结。结果共有205例病原菌培养阳性的败血症患儿入选,分离出致病菌共205株(均为单一菌株感染),其中革兰阳性菌107株(52.2%),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97株(47.3%),以肺炎克雷伯菌常见;真菌1株(0.5%)。检出耐药菌112株(54.6%),耐药机制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常见,占所有耐药菌的51.8%。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母体产时感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穿刺术及深静脉置操作、女性、益生菌治疗为耐药菌败血症的危险因素( OR=6.15、4.32、3.37、2.67、2.58,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常见致病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产ESBLs菌为致病菌中主要耐药机制;减少母亲产时感染,合理地使用预防性抗生素,规范侵入性操作有可能减少耐药菌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但益生菌治疗、性别对耐药菌败血症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与海洛因所致精神障碍脑部CT 改变的比较

    作者:区汝飞;郭华贵;朱进才;杨青云;徐海涛;陈文胜;许伟杰;伍丽华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与海洛因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脑组织结构变化CT征象的差异。方法选择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和海洛因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20例(观察组)、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0例进行脑部CT检查,分析对比脑部CT影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双侧脑室前角宽度、第三脑室宽度、脑沟宽度及双侧裂池宽度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宽现象,脑白质密度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酒精组双侧脑室前角宽度低于海洛因组,第三脑室宽度、脑沟宽度及侧裂池宽度增宽高于海洛因组,脑白质密度减低比例低于海洛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过量使用酒精和海洛因对脑组织结构有明显的影响,酒精和海洛因对脑组织结构的影响有差异。

  • hepsin 和 maspin 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珍

    目的:探讨hepsin、maspin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hepsin、maspin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外科手术新鲜标本共72例,其中正常宫颈组织2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15例,宫颈癌组织36例。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细胞中hepsin、maspin的表达。结果 hepsin和maspin的表达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宫颈恶性肿瘤的进展,其恶性程度越高,则hepsin表达越高,而maspin表达越低。结论 hepsin、maspin基因对于宫颈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成为评估宫颈癌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 平山病的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和影像学特征分析

    作者:卢艺;褚晓凡;张莹;付学军;邹良玉

    目的:分析平山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神经电生理、影像学特征,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13例确诊的平山病患者临床表现和肌电图、颈椎核磁共振的自然位、屈颈位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青少年隐袭起病的单侧或不对称性双侧手及前臂远端肌肉萎缩、无力,呈“斜坡样”改变,可伴有寒冷麻痹现象。肌电图检测均有颈区肌肉神经源性损伤。颈椎核磁共振自然体位矢状位多数病例见局部颈髓变平变窄,所有病例屈颈位增强后受累部位背侧硬膜外腔见局部新月形明显强化的异常信号影。全部病例保守治疗有效。结论平山病的诊断除典型的症状外需结合肌电图和颈椎核磁共振自然位、屈颈位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尤其是磁共振屈颈位增强扫描对于该病的诊断和病因学机制研究有重要意义。良性自限性疾病保守治疗有效。

  • 不同类型腰-硬联合穿刺技术用于不同年龄妇科手术患者临床麻醉效应的比较

    作者:肖颖琨;李天远;刘纳新;许立新;阮祥才;佘守章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腰-硬联合穿刺技术用于不同年龄妇科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的临床麻醉效应与并发症。方法选择择期妇科手术患者80例( ASA Ⅰ~Ⅱ),根据不同年龄随机分为两组:成年组( Y组)与老年组( O组),按不同腰椎穿刺针又将其分为两个亚组,即“轨道式穿刺针”法( Yn组与On组)和“针内针”( Yc组与Oc组),每组20例;双盲对照各组患者穿刺操作时间、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腰穿针到位情况、腰麻后摆平卧位时间、患者是否有感觉异常现象、硬膜外导管置入后回抽是否有血、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术中麻醉质量、手术医生综合评级、患者满意度及围术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术后随访腰痛发生的情况。结果 Oc组穿刺时间比Yn组、Yc组、On组更长,Yn组与On组腰麻后摆平卧位所需时间较Yc 组与Oc组所需时间明显缩短( P<0.05);硬膜外导管置入后回抽有血率Yn组为10%,On组为15%,比Yc 组(30%)与Oc组(35%)明显减少(P<0.05),Yn组麻醉效果及综合评级达优良率(90±5)%高于Yc组(80±5)%,Y组与O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和60%,O组有5%置硬膜外导管失败;Yn组与Yc组回抽脑脊液顺.率分别为85%与75%,Y组与O组置腰麻针出现异感的情况分别为5%和15%(P>0.05),各时间点On组与Oc组比Yn组及Yc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较大;4组术中麻醉质量、与手术医生综合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2~6天On组与Oc组腰痛发生率高于Yn组与Yc组, Oc组高于On 组( P<0.05)。结论新型轨道针腰椎联合穿刺法用于老年患者安全有效,硬膜外导管置入回抽有血率较低,但一次穿刺成功率较低,术后腰痛发生有所增高,而改良操作技巧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甲状腺功能和24h尿蛋白特征

    作者:周佳任;杜鹃;乔宠;赵岩;马冰;黄岭

    目的: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和24 h尿蛋白特征。方法选择183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其发病孕周分为早发型组114例(<34周)和晚发型组69例(≥34周)。随机抽取280例同期孕周、年龄与之相匹配的血压正常、尿常规蛋白阴性、无产科合并症健康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技术测定促甲状腺素( 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和游离甲状腺素( FT4)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对各组孕妇甲状腺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和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早发型组和晚发型组FT3及FT4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TSH水平明显升高(P<0.01)。(2)与早发型组比较,晚发型组TSH水平明显升高(P<0.05),FT3和FT4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3)早发型组与晚发型组TPOAb、TG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早发型组和晚发型组甲状腺疾病发生率无显著变化(P>0.05)。(5)与晚发型组(7.5±5.7)g比较,早发型组24 h尿蛋白定量(10.8±8.4)g明显升高(P<0.01)。(6)与晚发型组比较,早发型组新生儿体重明显降低(P<0.01)。新生儿体重和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r=-0.323,P<0.01)。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FT3和FT4水平降低,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中TSH水平升高较早发型更为明显。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24 h尿蛋白丢失较晚发型严重,直接导致病情加重和影响能存活的新生儿体重。应重视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甲状腺功能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监测,及时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并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 CD5和CD4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王明华;罗志飞;蒙秋萍;陈星言;解娜;张弦;黄幼生;翁阳

    目的:探讨CD5和CD4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非特指)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DLBCL(非特指)病例81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CD20、CD3、CD5、CD43、CD10、Bcl-6、Mum-1和Ki-67在该组淋巴瘤中的表达,同时分析CD5和CD43表达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81例DLBCL病例中,CD5阳性表达7例(8.64%),CD43阳性表达26例(32.01%),CD5和CD43同时阳性表达6例(7.41%),CD5和CD43均为阴性54例(66.67%),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353,P<0.05)。 CD5表达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B症状、免疫表型分型( Hans分型)、部位和是否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无关;CD43表达与免疫表型分型和HBV感染相关,而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B症状和部位无关。 CD5阳性DLBCL患者的EFS和OS显著低于CD5阴性者;CD43阳性DLBCL患者的EFS和OS显著低于CD43阴性者。 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临分期外,年龄、性别、部位、B症状、免疫表型分型和HBV感染情况对患者生存期均无影响。结论 CD5、CD43和临床分期与DLBCL预后有关。

  • 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在重型颅脑外伤早期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秦国强;漆松涛;黄卫民;施波;彭才祖;王冠;严程芬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TFPI-1)在重型颅脑外伤早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伤后第1、2、3、5、7天血浆TF、TFPI-1及抗原水平,同法测定20例健康人血浆相应指标作为对照组。结果血浆TF及抗原水平在伤后第1天即已明显升高,伤后第2天达到峰值,直到第5天一直维持高位;TFPI-1在伤后随时间延长而降低。 TF在伤后第1、2、3、5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1);TF及TFPI-1伤后第2、5天与对照组及伤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死亡患者的TF和TF抗原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患者,预后不良和死亡患者同样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1),而预后不良患者、死亡患者的TFPI-1及TFPI-1抗原均显著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死亡患者的TFPI-1及TFPI-1抗原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患者( 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动态检测血浆中TF、TFPI-1及抗原有利于了解重型颅脑外伤后继发血管内凝血反应程度,测定上述指标对了解疾病发展趋势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社区4~6岁儿童扁平足临床分析及手法矫治效果

    作者:李玉红;梁燕清;陈瑞巧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4~6岁儿童扁平足的发生情况及社区干预手法矫治效果分析。方法采用足印法对海珠区的1560例4~6岁儿童(3120只足印)进行足弓检测并分型,对检测到的情况结合年龄、性别进行分析,同时对扁平足儿童实行手法矫治,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120只足印共检出1807只扁平足,发生率为57.92%;男童扁平足发生率为53.74%,高于女童的46.26%(P<0.01);4岁患儿所占比例为41.61%,高于其他两年龄组的36.25%和22.14%(P<0.01);手法矫治优良率为90.26%;男童矫治优良率为90.11%,女童矫治优良率为9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岁组矫治优良率为92.69%,高于其他两年龄组的89.31%和87.25%(P<0.01)。结论扁平足发病率在4~6岁儿童中呈现因年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手法矫治是有效的干预措施,且干预效果与年龄有关。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经直肠超声定位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80例诊断分析

    作者:刘明勇;严永峰;孙致强

    目的:验证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MRDWI)对前列腺癌的高敏感性,并对前列腺癌诊断过程中予以MRDWI联合经直肠超声( TRUS)定位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方法选择筛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升高且均行TRUS和MRDWI检查的患者80例(平均PSA 9.8 ng/mL),经泌尿外科医师、MRI医师、超声医师多学科会诊后确定可疑病灶区域;TRUS引导下经直肠12点前列腺穿刺法加可疑病灶穿刺1~2针;确定病灶中心距B超探头距离,可依TRUS图像实施精确的穿刺到达MRDWI可疑结节。穿刺各针标本注明穿刺部位及是否为MRDWI或TRUS的可疑病灶后分瓶送病理检查。结果一共获取1020个标本,经诊断一共有212个前列腺癌阳性针数,其中153个为MRDWI阳性,敏感度72.2%(153/212 ),阳性预测值55.0%(153/278),特异度为84.5%(683/808);B超阳性64个,敏感度为30.2%(64/212),阳性预测值58.7%(64/111),特异度为94.2%(761/808)。一共有102处(48.1%)经B超检查未发现但经MRDWI发现,13处(6.1%)经B超检查发现但经MRDWl检查未发现,联合定位穿刺敏感度78.3%(166/212),与B超定位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RDWI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优于TRUS;MRDWI与TRUS联合定位进行12针法前列腺穿刺,可以显著减少前列腺癌的漏诊率。

  • 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吴家园;万崇华;胡利人;张高华;赵明

    目的:探讨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预后因素。方法对115例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存期及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15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2.7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6%、40%、37%。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否合并肺气肿、淋巴结转移数和消化道反应分级是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因素。 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数和化疗方案是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数和化疗方案是影响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可为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不同亚型早期鼻咽NK/T细胞淋巴瘤75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梦萍;郭琤琤;黄河;梁超勇;洪煌明;李珊珊;方小洁;林桐榆

    目的:评估早期鼻咽NK/T细胞淋巴瘤( NKTCL)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和生存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早期鼻咽NKT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NK细胞肿瘤57例( NK组),细胞毒性T细胞表型18例( T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疗效、总生存率( OS)和无进展生存率( PFS)。结果 T组病灶肿瘤局部侵犯的发生率大于NK组(P<0.05)。 T组接受放化疗综合治疗的患者比例低于NK组(P<0.05)。近期疗效显示,T组的总有效率低于NK组(P<0.05)。中位随访期34个月,T组5年OS和PFS均低于NK组(P<0.05)。无出现噬血综合征是总生存有利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而女性、NK细胞肿瘤亚型和未累及淋巴结则是无进展生存有利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早期鼻咽NKTCL中,细胞毒性T细胞表型比NK细胞肿瘤更易发生局部侵犯,近期疗效与远期生存也更差,建议在综合治疗中积极配合放疗。

  • 经左胸胸骨旁途径动脉导管未闭微创封堵手术及术后管理

    作者:邝素华;马伦超;陆国梁;杨超;张英元;方剑;任晓山;梁庆;谢少波

    目的:总结经左胸胸骨旁途径微创封堵动脉导管手术及术后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接受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经左胸胸骨旁途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成功完成封堵手术,全组无术中中转开胸及输血,术后无封堵器脱落、溶血、心律失常、二次开胸等并发症。全组随访1~10个月无并发症,出院后返院复查心脏彩超均未见残余分流及封堵器移位。结论经左胸胸骨旁途径微创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优质的术后管理配合保证手术成功及促进术后康复。

  • 代谢综合征患者循环可溶性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与血管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作者:李爱群;罗承锋;李国强;区文超;田朝伟;钟赟;刘彬;吴晓蔓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浆中可溶性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与血管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根据诊断及排除标准按随机数法从256例随访居民中抽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MS患者27例( MS组),非MS患者29例( NMS组),动脉硬化测量仪测量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 CFPWV),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中sLOX-1的含量。结果 MS组sLOX-1含量高于NMS组( P<0.05);sLOX-1与CFPWV及体质指数(BMI)呈正相关(CFPWV:r=0.272,P<0.05;BMI:r=0.545,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35,P<0.01);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糖及sLOX-1对CFPWV有明显影响。结论 sLOX-1与MS患者血管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 血清白细胞介素-37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作者:陈少源;古治梅;方红城;艾文;黄岸荣;陈菲;黄于朗;谢培益

    目的:通过测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的变化,探讨IL-37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113例PCI患者术前、术后外周静脉血清IL-37和Rho激酶2(ROCK2)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支架内再狭窄组12例和无再狭窄组101例;另选1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1)PCI患者术前血清IL-37低于对照组,ROCK2高于对照组(P<0.05)。(2)IL-37和ROCK2在术前,术后1 d、1周、2周等时点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 PCI患者术后4周时血清IL-37再狭窄组低于无再狭窄组,ROCK2再狭窄组高于无再狭窄组(P<0.05)。(4)4周时PCI患者血清IL-37高于术前,ROCK2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根据ROC曲线PCI术后4周IL-37<103μg/L为支架内再狭窄的高危患者,敏感度为0.750,特异度为0.713。结论 IL-37可望作为冠心病患者的循环标记物,持续IL-37水平的下降可能是早期识别支架内再狭窄的指标;IL-37影响支架内再狭窄可能部分是通过ROCK通路参与。

  • 17β-雌二醇和他莫西芬对人胃癌细胞株 BGC -823活力及 ER -α36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迪炜;范军;刘丽江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和他莫西芬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活力及ER-α3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组给予17β-雌二醇及他莫西芬干预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后,采用WST-1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R-α36的表达水平。对照组不加药物干预。结果 WST-1实验结果显示,17β-雌二醇可显著增加BGC-823细胞活力,且随着干预时间增加,其作用效果更加明显;他莫西芬干预可减弱细胞活力,且与作用时间相关,随着干预时间增加,其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17β-雌二醇作用于BGC-823细胞24 h后,药物浓度为1×10-11 mol/L和1×10-10 mol/L时,ER-α36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17β-雌二醇作用48 h后,ER-α36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他莫西芬处理24 h后,ER-α36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他莫西芬作用48 h后,ER-α36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和他莫西芬干预可影响BGC-823细胞活力和ER-α36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并且细胞活力的改变与ER-α36的表达情况有关,ER-α36可能在BGC-823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过程中发挥作用。

  • 6种明胶胶囊药壳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作者:覃默;韦美艳;周芹;方玲;韦力嘉;郑茳尧

    目的:探讨6种明胶胶囊药壳的致突变性,为研究药用明胶空心胶囊的安全性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以小鼠为受试对象,利用微核实验技术检测6种明胶胶囊药壳在4种不同剂量下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并制作肝脏病理切片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在临床成人使用剂量及临床成人使用剂量100倍条件下,6种明胶胶囊药壳未引起小鼠微核率的明显升高( P>0.05),仅在高于临床成人使用剂量的200、400和800倍情况下,有3种明胶胶囊药壳对小鼠微核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这6种明胶胶囊药壳对于小鼠肝脏均未造成有意义的病理改变。结论选用的6种明胶胶囊药壳在临床成人使用剂量及低剂量条件下没有诱导染色体损伤的遗传毒性,但在中、高剂量下,有3种明胶胶囊药壳具有致染色体损伤的效应,这种潜在的遗传毒理威胁应引起行业注意,选用优质的明胶胶囊药壳是关键。

  • 过氧化氢对新生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的体外损伤效应

    作者:罗颜;曹忠胜

    目的:建立不同浓度过氧化氢( H2 O2)对原代培养的小鼠耳蜗基底膜螺旋神经节的损伤模型,观察过氧化氢( H2 O2)对螺旋神经节的损伤效应。方法新生小鼠耳蜗基底膜原代培养,取培养第2天细胞加入H2 O2,浓度分别为0、100、200、400、600、800μmol/L(分别为对照组及100、200、400、600、800μmol/L组),培养24 h。行耳蜗基底膜的螺旋神经微丝免疫荧光染色,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各组耳蜗基底膜神经微丝的密度(每100μm距离内的螺旋神经微丝数)。结果 H2 O2作用24 h后各组耳蜗基底膜神经微丝的密度(每100μm距离内的螺旋神经微丝数)分别为:对照组43.17±0.75、100μmol/L组33.00±2.16、200μmol/L组26.00±2.86、400μmol/L组19.00±2.04、600μmol/L组14.00±2.31、800μmol/L组9.00±1.03。其中400、600、800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H2 O2的作用下,原代培养的螺旋神经节随着H2 O2浓度的增加,受损伤的螺旋神经微丝数目呈增加趋势。高浓度H2 O2损伤后螺旋神经纤维呈节断状损失改变,神经纤维逐渐变细局部断裂,染色变淡,神经纤维数量明显降低。结论 H2 O2可以引起螺旋神经节损伤,且作用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 低氧微环境与宫颈癌耐药的关系

    作者:寇蓬;徐勤;魏洁;杨静;肖肖;杨丽华

    目的:通过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多耐药基因1( MDR1)在人宫颈癌组织、HeLa细胞中的表达及两者间的关系,探讨低氧微环境与宫颈癌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中、晚期宫颈癌组织微阵列芯片组织标本中HIF-1α、MDR1的表达;以二氯化钴( CoCl2)处理HeLa细胞模拟细胞低氧微环境,设置低氧组、常氧组。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HIF-1α、MDR1蛋白在HeLa细胞中表达。结果 HIF -1α、MDR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85.6%,且表达呈正相关(r=0.348,P<0.05)。低氧组HeLa细胞HIF-1α、MDR1表达分别为34.76±7.09、57.61±57.61,显著高于常氧组的19.46±3.57、29.57±12.85(P<0.05),低氧组HIF-1α与MDR1表达呈正相关(r=0.315,P<0.05)。结论低氧微环境与宫颈癌耐药发生有关,可能的机制是HIF-1α促进MDR1的表达从而导致耐药的发生。

  • miR -329的表达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谭丽;肖炳祥

    目的:探讨miR-329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稳定表达人miR-329前体的载体,转染SNB19神经胶质瘤细胞,将实验分为两组,空白组为转染pcDNA6.2-GW/EmGFP空载体的细胞,高表达miR-329组为转染pcDNA6.2-GW/EmGFP/miR-329载体,并建立稳定高表达miR-329的细胞。然后分别采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BrdU掺入实验及Western blot检测空白组和高表达miR-329组细胞的增殖抑制速率、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的增殖活性及靶基因E2F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高表达miR-329组增殖速率减慢,指数增殖特征明显减弱;克隆形成实验显示高表达miR-329组克隆形成明显减少,克隆形成率为(5.5±1.7)%,与空白组的(14.3±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rdU掺入实验显示空白组细胞在生长过程BrdU阳性的细胞为(32.4±4.7)%,与高表达miR-329组的BrdU阳性细胞的(18.1±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Western blot显示在SNB19细胞中过表达miR-329后,其靶基因E2F1的表达明显被抑制。结论 miR-329的表达可抑制SNB19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可能发挥类似抑癌基因的作用,其抑制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与靶向E2 F1的作用相关。

  • TG2对缺氧条件下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建新

    目的:探讨TG2对缺氧型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骨肉瘤细胞体外缺氧培养模型,共分为4组,单纯缺氧组:细胞培养在缺氧培养箱中;常氧组:细胞培养在常规氧浓度下;TG2 siRNA缺氧组:细胞先转染TG2 siRNA,接着培养于缺氧培养箱中;对照siRNA缺氧组:细胞先转染对照siRNA,接着培养于缺氧培养箱中。各组骨肉瘤MG-63细胞培养6、12、24、48和72 h,观察在缺氧培养条件下TG2对骨肉瘤MG-63细胞caspase-3表达和活性的影响,细胞浆和细胞核中细胞色素C含量的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 TG2活性使用微量滴定板法检测,TG2的mRNA转录水平使用qPCR检测,并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胞浆和胞核内caspase-3、TG2以及细胞色素C表达和分布情况;采用免疫组化( SP法)分析细胞内TG2蛋白的分布情况,细胞凋亡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与常氧组比较,对照siRNA缺氧组和单纯缺氧组的TG2 mRNA、蛋白表达以及活性均显著提高(P<0.01),在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caspase-3活性并未显著提高。然而胞浆内细胞色素C蛋白以及caspase-3的表达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轻度提高。与对照siRNA缺氧组比较,TG2 siRNA缺氧组的胞浆内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水平以及caspase-3的活性显著改善(P<0.01),细胞凋亡率也相应提高(P<0.01)。结论缺氧环境下,MG-63骨肉瘤细胞的TG2 mRNA、蛋白表达以及活性水平均显著上升,并随缺氧时间延长而逐步升高。 TG2可以阻止细胞核内细胞色素C向胞浆释放,进而抑制caspase-3的表达及活性,降低肿瘤细胞的凋亡率。

  • 转染白细胞介素-12基因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胃腺癌细胞的影响

    作者:王久香;康柏会;司宁宁;赵芳菲;刘晓智

    目的:探讨转染白细胞介素-12(IL-12)基因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胃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和鉴定人UCMSCs;利用重组构建的IL-12和绿色荧光蛋白( GFP)融合表达的慢病毒载体(LV-IL-12-GFP)感染UCMSCs,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中IL-12的表达。用转染了LV-IL-12-GFP的UCMSCs与胃腺癌细胞SGC-7901共培养,Transwell双室培养体系检测胃腺癌细胞SGC-7901的侵袭能力,原位细胞凋亡方法检测胃腺癌细胞SGC-7901的凋亡情况,Cylinder方法检测48 h后转染了LV-IL-12-GFP的UCMSCs向胃腺癌细胞SGC-7901的迁移能力。结果成功分离得到UCMSCs;ELISA结果显示,经IL-12基因转染的UCMSCs可稳定表达持续高水平的IL-12;Transwell结果显示,与转染了LV-IL-12-GFP的UC-MSCs共培养的胃腺癌细胞SGC-7901的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Cylinder柱结果显示,转染了LV-IL-12-GFP的UCMSCs向胃腺癌细胞SGC-7901的定向迁移能力明显下降( P<0.05)。结论 UCMSCs可作为IL-12基因载体靶向追踪胃腺癌细胞,发挥肿瘤治疗作用。

  • 子宫动静脉瘘1例

    作者:方善钰;黄凤娟;王芬

    患者,女,49岁,因月经紊乱2年,阴道不规则出血半月,发现盆腔包块9 d于2014年3月15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则,量中,无血块、痛经。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经量增多,有凝血块,经期延长几天至半月不等,伴下腹部胀痛,曾多次至当地医院用药治疗(具体不详),症状反复。患者2014年1月20日月经来潮,经量较前明显增多,有大量凝血块,淋漓不尽,持续半月余,伴头晕、乏力,就诊当地医院,血常规:Hb 64 g/L,予输血治疗后症状缓解,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

  • 寄生虫感染合并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

    作者:杨永林;万志妮;马强

    患者,男,20岁,因反复上腹痛伴全身红斑丘疹9个月于2014年3月6日入院。患者于2013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呈间歇性发作,伴腹泻,为黄褐色稀便,5~8次/d,伴有全身皮疹,瘙痒不适。无黑便、恶心、呕吐、发热。曾多次在外院就诊,胃镜示:糜烂性胃炎Ⅰ级。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对症等治疗,上述症状有所好转,但病情反复。患者于发病前去过广东珠海进食海鲜,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寄生虫感染史。入院体格检查:可见全身皮肤散在的红斑及丘疹、部分破溃结痂,以下腹部及双小腿皮肤为著。剑突下轻压痛。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45×109· L-1,嗜酸性粒细胞计数4.8×109· L-1,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46.1%;查幽门螺杆菌( Hp)(+);免疫全项:免疫球蛋白IgG 571 mg/dL。 T细胞亚群:CD376.7%, CD435.9%, CD837%,NK 7.1%。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尿便常规、大便潜血、凝血机制、肝炎系列均阴性。先后4次查大便虫卵阴性。巨细胞病毒IgM、单纯疱疹病毒IgM、风疹病毒IgM、弓形虫IgM均为阴性。胸片、心电图、腹部彩超均无异常。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为2.3∶1。粒系增生,各阶段均可见。杆状核比例减小,少数细胞浆中颗粒增多、增粗,嗜酸细胞比例升高,占26.8%,形态正常。提示:嗜酸细胞增多。胃镜示:糜烂性胃炎Ⅰ级。病理示:(胃窦)黏膜组织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 气管腺样囊性癌1例

    作者:陈晔;张泽明;赵学琴;陈露

    患者,男,40岁,主因活动后气促1年余,加重伴咳嗽、咳痰20 d于2014年8月1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有吸烟史30年,约20支/d,饮酒史30年,2~3两白酒/d。患者于入院前1年余出现活动后气促,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可平卧,无咳嗽、咳痰,无咯血、胸痛,曾多次就诊于当地多家诊所,予以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仍反复发作,未进一步诊治。入院前20 d患者气促程度明显加重,并出现咳嗽、咳痰症状,为黑色黏痰,易咳出,无咯血、发热,于当地县医院住院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2014年7月30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胸部CT示:气管内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大截面约1.1 cm ×1.4 cm,考虑气管内异常密度影,痰栓?建议复查或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提示:声门下主气管约3 cm处可见新生物(图1-A),触之易出血,取活组织送检病理。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入院体格检查: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散在哮鸣音,未闻及湿性啰音,心脏及腹部未查及异常。进一步完善检查:胸部增强CT提示:胸廓入口水平气管左前壁可见突向腔内的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病灶中等强化,气道明显变窄。血沉、C反应蛋白在正常范围,血癌胚抗原、角质蛋白CYFRA21-1在正常范围,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20.82 ng/mL,稍高于参考值范围。2014年8月4日门诊支气管镜病理结果回报:腺样囊性癌。

  • 脑脊液细胞学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1例

    作者:许绍强;夏明汗;黄春霞;程莎莎

    患者,男,32岁,因反复头痛、头晕伴呕吐2个月余,再发并加重1d 于2014年7月27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头痛,阵发性反复发作,程度重时伴呕吐,感头晕,无天旋地转感,无发热及肢体抽搐,当地医院行头颅CT及MR提示右侧顶叶占位性病变,考虑血管畸形,为进一步诊治前来我院就诊。行头颅 CTA、MRI示:(1)右侧中央旁小叶异常信号,考虑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出血)可能性大;(2)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经会诊后考虑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先后行3次腰椎穿刺送脑脊液检查,脑脊液生化:蛋白2.1~3.5 g/L,葡萄糖1.7~2.4 mmol/L,氯化物97~105 mmol/L;脑脊液外观呈淡红色浑浊,离心后上清黄色透明,细胞总数分别为5280×106· L-1、55000×106· L-1、2280×106· L-1,白细胞数分别为11×106· L-1、150×106· L-1、11×106· L-1,细胞学呈混合细胞反应型,均发现明显异型细胞,胞浆内可见大量黑色颗粒(图1),提示黑色素瘤细胞的可能。采用FMU-6细胞玻片离心机重新收集脑脊液细胞作细胞免疫组化,经HMB-45、S-100免疫组化染色,异型细胞胞浆内可见特异性的棕色颗粒(图2)。请肿瘤科会诊,后诊断为颅内继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经家属同意,于2014年8月2日予替莫唑胺100 mg化疗处理,经积极治疗,患者病情未见好转,8月22日复查头颅MRI见颅内仍有病变。向家属交代病情,家属表示理解,遂出院回家。

  • 阿奇霉素联合羧甲司坦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效果

    作者:王荣侃;李艳;刘坚初;王荣辉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羧甲司坦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阿奇霉素组和羧甲司坦组,每组60例。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奇霉素胶囊及羧甲司坦片;阿奇霉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奇霉素胶囊;羧甲司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羧甲司坦片。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及治疗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奇霉素组和羧甲司坦组( P<0.05),联合治疗组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持续时间和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阿奇霉素组和羧甲司坦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羧甲司坦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可以提高临床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

  • 卡托普利单独与联合氯沙坦治疗儿童慢性肾病的效果比较

    作者:黄可

    目的:比较卡托普利单独与联合氯沙坦治疗儿童慢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儿童慢性肾病患儿72例,分为ACEI低剂量组、ACEI高剂量组及联用组各24例,分别给予低剂量卡托普利、高剂量拉托普利和卡托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比较3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用组总有效率为92.7%, ACEI高剂量组为79.2%,两组较ACEI低剂量组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卡托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儿童慢性肾病,能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安全性,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托拉塞米联用甲基强的松龙对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

    作者:彭卫平;吴春松;叶晓莲;汪明星;唐素琼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5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27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予托拉塞米100 mg+低分子右旋糖酐250 mL静脉滴注,1次/d,同时予以生盐理水100 mL+甲基强的松龙60 m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00 mL+呋塞米100 mg静脉滴注,1次/d,同时口服泼尼松60 mg/次,1次/d,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两组尿素氮( BUN)、血肌酐( Cr)、总胆固醇( TC)、血浆白蛋白( ALB)及24 h尿量。结果观察组BUN、Cr、TC明显下降,ALB明显上升,尿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与对照组(46.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托拉塞米联用甲基强的松龙对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 右美托咪定对脑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葡萄糖和乳酸的影响

    作者:占丽芳;李国强;单热爱;王力峰;李晓玲;彭道珍

    目的:在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脑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葡萄糖和乳酸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脑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48例,ASAⅠ~Ⅱ级,年龄20~55岁,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3个剂量组( A1、A2、A3组)和对照组( B组),每组12例。 A1、A2、A3组在麻醉诱导前泵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10 min 后,分别以0.2、0.4、0.6μg/( kg· h)泵注维持至术毕前40 min,B组以相同的方式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分离肿瘤(T2)、切除肿瘤(T3)及缝硬脑膜(T4)时同步采集颈内静脉球部和桡动脉血行葡萄糖和乳酸测定。计算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糖差( ajvDGlu)及乳酸浓度差( jvaDLac),脑葡萄糖摄取率( GluER)和脑乳酸生成率( LacPR)。结果与T0相比,4组患者在T1~T4时jvaD-Lac、LacPR均明显降低(P<0.05),而ajvDGLu、Glu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可减少丙泊酚用量,改善脑幕上肿瘤切除术微循环,降低LacPR,但对葡萄糖代谢无明显影响。

  • 不同局麻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 PPH 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宋吉贵;刘昌伟;张继红;朱睿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布比卡因、罗哌卡因重比重液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PPH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63例ASAⅠ~Ⅱ级内痔患者分为5组( B1组29例、R1组38例、B2组31例、R2组34例、B3组31例),蛛网膜下腔注入100 g/L葡萄糖2 mL+局麻药与脑脊液混合液共4 mL ( B1组布比卡因15 mg、R1组罗哌卡因15 mg、B2组布比卡因10 mg、R2组罗哌卡因10 mg、B3组布比卡因7.5 mg)。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阻滞平面、击发时心率降低及下腹不适、术后尿潴留及下腹不适发生率。结果5组间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剂量布比卡因阻滞平面高于罗哌卡因,吻合器击发时低阻滞平面为T12;9例击发时出现心率降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例击发时下腹不适,B3组发生率高于其他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0 mg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应用于PPH手术安全有效。

  •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

    作者:陈飞强;邓雪峰;黄丽仪;林利忠;吴耿

    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损伤,若治疗不当,晚期将导致严重的退行性骨关节炎。交叉韧带断裂后难以自愈,关节镜下肌腱移植重建ACL是目前主要治疗手段。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采用关节镜下“人”字形自体胭绳肌肌腱重建膝ACL损伤患者31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应用于人感染 H7 N9禽流感重症患者中的护理

    作者:陆建英;陈卫昌

    目的:总结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用于人感染H7 N9禽流感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不能进食的9例人感染H7 N9禽流感重症患者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期间做好内镜工作人员的防护,置管过程中专人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置管成功后予鼻外固定鼻空肠管,及时对内镜仪器及器械进行消毒。结果9例置管均获成功,营养管达十二指肠水平部或达空肠近侧端。留置营养管平均时间(21±13.3) d,留置过程中患者耐受性好,无置管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为不能自主进食的人感染H7 N9禽流感重症患者解决肠内营养途径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实用有效的方法。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采取防控措施,可有效预防人感染H7 N9禽流感的传播。

  • 不同气囊漏气实验方法预测高危气管插管患者发生喉头水肿的比较

    作者:冼燕珊;周立新;莫韶妹;温伟标;曾添辉

    目的:比较两种气囊漏气实验方法预测高危气管插管患者发生喉头水肿的准确性,为判断拔管时机提供依据。方法将进入ICU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超48 h的80例患者,根据气囊漏气实验的方法分为A组(n=40)和B组(n=40),A组是通过观察呼吸囊正压通气时抽出气囊气体,部分气体漏出时是否在咽喉部发出气流声音,医务人员凭借临床经验粗略判断出气体泄漏量;B组是通过充、松气囊期间呼吸机监测呼出潮气量的数据变化,具体计算出漏气量。分析两组患者气囊漏气实验的结果,比较拔除气管插管后发生喉头水肿及再插管情况。结果 A、B组阳性率分别为17.5%、1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再次插管发生率为20.0%,较B组的5.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4.114,P<0.05)。结论对于气管插管患者,气囊漏气实验是一项简便的预测拔管后可能发生喉头水肿的方法,而定量气囊漏气实验方法精确计算漏气量,更能准确地判断拔管时机,明显提高了患者拔管的安全性。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减少胸外科手术患者意外脱管的效果

    作者:庞树英;谭卫仙;刘杏仙;杜海红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FMEA)对减少胸外科手术放置引流管患者意外脱管的效果。方法选择398例行心胸外科手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其中流程改造前190例,为改造前组,行术后常规导管护理;流程改造后208例,为改造后组,通过成立FMEA小组,用FMEA方法对术后置管出现意外脱管进行失效模式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改善行动,计算改善行动前后的RPN值。比较两组的导管脱管率、导管伤口感染率和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结果改造后组各项RPN值均较改造前组显著降低。与改造前组比较,改造后组导管脱管率和导管伤口感染率显著下降(P<0.01),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升(P<0.01)。结论 FMEA可降低胸外科术后置管患者意外脱管发生率,针对意外脱管的薄弱环节及时做好防范和改进护理措施,可减少导管伤口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IL -18和 NF -κB 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俊;于力;王辉阳;张瑶

    目的:探讨在活动期和缓解期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 SSN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白细胞介素18(IL-18)和核因子-κB(NF-κB)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30例SSNS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为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外周静脉血和24 h尿液,检测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尿素氮、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定量;提取PBMC,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上清液中IL-18和NF-κB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IL-18和NF-κB浓度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组与缓解期组生化指标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活动期组与缓解期组比较,以及活动期组与对照组比较,IL-18浓度均明显下降(P<0.05),NF-κB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缓解期组与对照组比较,IL-18和NF-κB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IL-18和NF-κB浓度均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明显正相关( P<0.05)。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可能与PBMC分泌IL-18和NF-κB活性升高有关,监测IL-18和NF-κB浓度的变化或可作为观察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活动的一个重要参考。

  • 慢性肾脏病患儿父母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毛晓燕;赵京;卢晶;连丹;冯日晴;蒋小云;莫樱

    目的:调查慢性肾脏病( CKD )患儿的父母CKD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新收入住院的CKD患儿(年龄<14岁)的父母(肾脏病组)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120份,了解患儿父母的肾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及乙肝病史及吸烟情况,进行体质指数测量及尿常规检查。以同期住院的非CKD患儿的父母40例为对照组。结果肾脏病组120例中,既往诊断肾脏病11例(9.2%),高血压5例,乙型肝炎4例,无糖尿病者和肥胖者,吸烟者20例(16.7%);尿常规检查异常25例(20.8%)。对照组既往诊断肾脏病1例(2.5%),乙型肝炎1例,无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者,吸烟者5例(12.5%);尿常规检查异常者1例(2.5%)。两组比较,肾脏病组尿检异常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其中孤立性血尿患儿父母的尿检异常明显高于其他肾脏疾病和对照组。两组的既往肾脏病史、高血压、乙型肝炎、糖尿病、肥胖及吸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KD患儿的父母是CKD高危人群,对孤立性血尿患儿的父母进行尿常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病。

  • 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治疗儿童激素依赖/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作者:蒋罗;于力;于生友;郝志宏

    目的比较口服他克莫司(FK506)与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治疗儿童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 SDNS)/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 FRN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38例SDNS/FRNS患儿分为FK506组21例和CTX组17例。 FK506组在口服泼尼松基础上,加FK506口服,CTX组在口服泼尼松基础上,加CTX静脉冲击治疗。随访观察至少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复发频率、激素剂量的变化以及治疗6、12个月时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1)FK506组复发频率由(5.7±2.8)次/年降至(1.2±0.7)次/年,激素剂量由(37.9±15.3)mg/d降至(14.6±8.3)mg/d(P<0.01);CTX组复发频率由(4.8±2.5)次/年降至(1.0±0.6)次/年(P<0.01),激素剂量由(35.3±14.2)mg/d降至(12.4±7.8)mg/d(P<0.01);(2)两组患儿在治疗6、12个月时的各项生化值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FK506组2例患儿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CTX组4例患儿有不同程度胃肠道反应,1例外周血白细胞轻度下降,1例转氨酶轻度升高,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两组均未见严重感染。结论在治疗 SDNS/FRNS 中FK506与CTX在降低复发频率、协助激素减量等方面疗效相似。鉴于FK506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及对性腺无损害的优势,尤其是青春期阶段的患儿,考虑选择FK506替代CTX治疗。

  • 社区居民骨髓捐赠现状调查与干预效果

    作者:罗晓琴;张自珍

    目的:初步分析社区居民骨髓捐赠知识、态度及意愿的现状,探讨干预对其发生的改变,并分析影响骨髓捐赠的因素,为提高骨髓捐赠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湖南省衡阳市452名社区居民,调查骨髓捐赠动机和对象,分析公民不愿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原因及他们对增加库容量的建议,进行骨髓捐赠干预,比较干预前后骨髓捐赠知识、态度、意愿评分。结果骨髓捐赠的积极动机方面,依次为挽救他人生命(36.15%)、对自己身心健康无伤害(30.42%)、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27.72%);消极动机方面,认为害怕对身体有伤害(34.58%)、家人反对(26.37%)、对医疗机构不信任(24.49%);捐赠对象上,首选亲友(74.34%),无特定对象和非亲友分别占18.26%、7.40%。公民不愿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原因中,位于前面的是影响身体健康(91.95%)、不了解骨髓捐赠知识和流程(75.18%)、不愿承担血检费(56.55%);在增加库容量的建议中,依次为大力宣传骨髓捐赠知识与意义(96.09%)、政府承担血检费(77.24%)、经济补偿(59.31%)。与干预前比较,社区居民干预后器官捐赠知识与意愿评分增加(P<0.05),态度评分降低(P<0.05)。结论骨髓捐赠干预能明显改善社区居民的骨髓捐赠知识、态度、意愿,广泛深入地开展骨髓捐赠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可能是提高骨髓捐赠率的关键措施。

  • 广州市正常体检人群高血压前期及其合并的糖脂代谢异常情况

    作者:王瑞;芦夏;由天辉;胡艳

    目的:了解广州市正常体检人群的高血压前期( P-HTN)及合并的糖脂代谢异常检出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区医院内的健康体检者5170例,对其进行身体测量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1)广州市正常体检者P-HTN的检出率为35.15%。男性检出率(43.75%)高于女性(23.56%)( P=0.000),25岁以上各年龄段均高发,在30%~40%之间。(2)P-HTN组平均年龄、空腹血糖、TC、TG、及LDL-C、UA、BMI均高于正常血压组,HDL-C则低于正常血压组(P=0.000)。(3)P-HTN合并糖代谢异常检出率为6.38%,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45岁以上检出率明显高于45岁以下者(P=0.000)。(4)P-HTN合并血脂异常检出率为53.82%,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P<0.01);25岁以上各年龄段高发,均在44%以上;男性高TG血症检出率高,为23.27%,女性高TC血症检出率高,为23.12%。(5)P-HTN合并糖代谢异常组的平均年龄、DBP、TC、TG、LDLC及BMI均高于不合并糖异常组,HDL-C水平低于不合并糖代谢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TN与糖脂代谢密切相关,广州市体检人群中P-HTN及其合并糖脂代谢异常的检出率不容乐观,更比其他地区呈现年轻化趋势,合并糖代谢异常者有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体检部门应重视体检人群中P-HTN的筛查,全面评估危险因素,合并糖脂代谢异常者应早期列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 耐多药与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比较

    作者:韦燕芳;谭肖燕;谭守勇;邝浩斌;马志明;廖雅怡

    目的:比较耐多药与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对4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组)和5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初治组)进行自设问卷调查。结果耐多药组躯体症状、心理焦虑、防痨认知评分均显著高于初治组(P<0.05),尤其躯体症状评分(P<0.01),而社会支持评分则显著低于初治组(P<0.05)。心理焦虑与社会支持评分呈中低度负相关(r=-0.207,P<0.05),防痨认知与社会支持评分呈中低度正相关(r=0.368,P<0.05),躯体症状与心理焦虑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0.792,P<0.05);而躯体症状与防痨认知(r=-0.069)、社会支持评分(r=-0.152),心理焦虑与防痨认知评分(r=-0.147)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耐多药与初治的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在身体、心理、知识、社会支持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应根据各自的差异特性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评估,而且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在这些方面的状况都较差,应及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

  • 转化生长因子-β1调控与肝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谭勤锐;李晖;杨超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损伤过程的共同结果,也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可逆中间环节,其发生的关键是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活化后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异常表达。细胞因子的调控失衡被认为是重要原因,表现为促纤维化因子过多,而抑制肝纤维化的因子相对不足。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是主要的促纤维化介质,其中,TGF-β1在肝纤维化时含量高,功能重要。很多学者对TGF-β1的作用机制加以调控,试图抑制并根本性地逆转肝纤维化。本文旨在对调控TGF-β1相关途径治疗肝纤维化的进展进行综述。

  • 肺癌表观遗传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邦卿;杜振宗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5年生存率为16%。现普遍认为早期检测的不及时是其高病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肺癌晚期。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也是肺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随着肺癌治疗的日益多元化,表观遗传的治疗正逐渐成为肺癌治疗新的靶点。因此,本文主要就肺癌的表观遗传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 循环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卓;许新华

    循环肿瘤细胞( CTC)是指存在于血液循环中的具有高活力、高转移潜能的肿瘤细胞,在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头颈部肿瘤、胃癌[1]等多种肿瘤中已证实CTC的存在。 CTC可通过血液系统形成微转移,并在一定条件下可发展为转移癌从而促进病情的发展。在此过程中CTC表现出的强侵袭转移能力是肿瘤转移的基础,而上皮间质转换( EMT)、干细胞特性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变化、抗凋亡等作用是CTC侵袭转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一步研究CTC促进肿瘤转移的相关机制,对肿瘤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等方面都有重要临床价值。现将CTC侵袭转移相关机制综述如下。

  • 非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肌肌钙蛋白升高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辉;杨俊;丁家望;叶明;董武松

    心肌肌钙蛋白( cardiac troponins,cTn)是反映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 cTn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并且在血液中持续时间长,对微小心肌梗死具有诊断意义。因此,近年来cTn被广泛用于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被视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金标准”,并逐渐取代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地位,广泛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价等各个方面[1]。但是cTn升高还可能会发生在非心血管疾病中,而导致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本文就可导致cTn升高的非心血管疾病做一总结。

  • 《广东医学》杂志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作者:本刊编辑部

    1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均数±标准差”( x珋±s)表达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 M( P25,P75)]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表格,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采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采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率与构成比。

  • 儿童肾脏病相关基因筛查的进展

    作者:于力;于生友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儿童肾脏病特定致病基因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致病基因被检测,这些基因被敲除或破坏时对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基因检测是在DNA水平或mRNA水平来鉴定个体是否携带致病基因的方法。目前突变基因分析和连锁分析是常见的两种基因检测的方法。突变基因分析对于临床上的某些疾病可以直截了当地检测出受检者是否携带此种基因,准确率高,诊断明确,连锁分析只要证实存在连锁的遗传标记就可以判断存在致病基因,从而容易作出疾病诊断。建立遗传性肾炎的基因突变数据库,规范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与分型,对于全面提高我国儿童遗传性肾脏疾病的诊治水平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本文对近年来研究的一些与儿童肾脏病密切相关的热点基因分别予以叙述。

  • 小儿孤立性血尿诊治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莫樱

    孤立性血尿( isolated hematuria)是指临床仅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而无其他临床症状、化验改变及肾功能改变者,分为持续性(persistent)和再发性(recurrent)[1]。此名称为临床诊断,以往曾称为“无症状性血尿”、“单纯性血尿”,由多种病因所致,多种肾脏病理类型表现,是儿科肾脏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小儿孤立性血尿常常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家长往往紧张焦虑,而医生如何诊断和治疗本病仍有不少问题待解决。

  • 肾单位肾痨临床表型与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作者:孙良忠

    肾单位肾痨(nephronophthisis,NPHP)是一种以肾囊肿形成为主的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儿童和青少年肾衰竭常见的遗传性因素[1-3]。在儿童肾衰竭的因素中, NPHP在美国占5%,在英国占6.5%。NPHP的发病率为1/900000~1/50000[4],不同地区有较大的差异。加拿大的报道为1/50000,美国为9/8300000,欧洲为1/61800[1]。这除了与地域和人种的差异有关外,可能还与各国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有关。我国目前对该病研究报道较少,但随着分子基因诊断技术的发展,NPHP的诊断率日益提高。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