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TNF-α和GM-CSF在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张卫民;王欢;邵新华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ALI/ARDS患者22例及非ALI/ARDS患者10例,应用ELISA法检测各患者入院后1、3、5、7 d的血清TNF-α及GM-CSF水平.另以24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作为对照组.结果 ALI/ARDS组血清TNF-α、GM-CSF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LI/ARDS组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LI/ARDS组(P<0.01).且血清中两者的表达水平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升高,与氧合指数(PaO2/FiO2)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825,r=-0.802).结论 TNF-α、GM-CSF参与了ALI/ARDS的发生和发展,其浓度与ALI/ARDS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GM-CSF可以用于监测ALI/ARDS病情发展及临床分期,但不能作为其特异性的诊断指标.检测其血清含量对于了解ALI/ARDS患者病情的发展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阳性对比剂结肠CT仿真肠镜下结肠息肉与附壁粪渣及运动伪影的鉴别

    作者:刘欣;孟志华;刘尚忠;方先来;华璟

    目的 探讨阳性对比剂下CT仿真结肠镜对结肠息肉与肠道粪渣以及运动伪影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受检者的阳性对比剂(7%泛影葡胺溶液)CT仿真结肠镜及电子肠镜检查资料,分析肠道粪渣、运动伪影特点及其与息肉的鉴别诊断.结果 125例受检者图像运动伪影级别0~1级占84%,图像运动伪影级别2~3级占16%,肠道伪影可控性较好,大多数伪影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特征.云絮状、棉线头征是肠道粪渣较典型征象,运动伪影可出现肠壁双层征.所有受检者中发现肠道粪渣残留54例(43.2%),在54例有残留粪渣的受检者中,残留于回盲部有38例(70.4%),升结肠10例(18.5%),肝曲结肠28例(51.9%),横结肠12例(22.2%),脾曲结肠10例(18.5%),降结肠6例(11.1%),乙状结肠6例(11.1%),直肠2例(3.7%).结肠近远段粪渣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道粪渣的形态和分布及图像运动伪影具有一定的特点,分析其特点有利于与息肉进行鉴别诊断.

  •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特点和治疗转归

    作者:张新利;刘海燕;黄嘉言;黄翠雯;林静

    目的 探讨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及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新生儿监护病房83例新生儿PICC置管病例(置管91例次)的临床资料、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结果,分析其病原菌类别与药物敏感性,探讨治疗转归.结果 91例次置管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5例次(5.5%),确诊败血症为2例次(2.2%),诊断临床败血症3例次(3.3%),细菌定植11例次(12.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4.3/1 000置管日.结论 PICC技术已经发展为较成熟的临床医疗技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较低,可作为新生儿科常规的治疗技术.

  • 3.0T高场MR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诊断胼胝体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江林;王亚男;刘衡;廖大伟;张国明;朱克文;彭岚;张体江

    目的 探索常规MRI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胼胝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2例经临床证实胼胝体损伤患者的完整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及SWI扫描.对比分析MRI常规序列与SWI对胼胝体损伤病灶的大小及数目.结果 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和SWI序列显示大病变径(mm)分别为6.55±4.13、8.05±5.01、9.22±5.58、13.91±3.34,常规序列与S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1).在22例胼胝体损伤患者中,T1WI发现病灶63个,T2WI发现病灶86个,FLAIR发现病灶111个,在SWI上共发现病灶284个.结论 SWI对胼胝体损伤病灶的大小及数目的 显示优于常规序列,可为临床诊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 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

    作者:周志威;聂玉强;杜艳蕾;冯志强

    目的 探讨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预测其上游调控基因.方法 采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27对和50对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LCAM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ALCAM的调控基因.结果 胃癌组织中ALCAM的mRNA和胞膜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分级及TNM分期无关(P>0.05).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ALCAM可能为miR-9、miR-192、miR-215的靶基因.结论 ALCAM的mRNA及胞膜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ALCAM在胃癌的高表达可能与微小RNA调控异常相关.

  • 老年与中青年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比较

    作者:曾敏;吴智勇;李伟;符秀虹;王萍;刘肖君

    目的 探讨老年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年龄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纳入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95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探讨两组冠心病患者在性别、吸烟、高血压、2型糖尿病、脑梗死、各项血脂水平、左房大小、左室大小、高敏C反应蛋白等因素方面的特点.通过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同时探讨年龄对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结果 2型糖尿病(P=0.042)、脑梗死(P=0.037)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P=0.003)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05)水平升高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两组间冠脉病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脑梗死、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影响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年龄本身并不影响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 放疗对舌黏膜表面感觉的影响

    作者:张铁柱;姜颖;陈坤;张荣幸;黄文荣

    目的 研究放疗对口腔癌患者舌黏膜表面感觉影响.方法 对30例口腔癌放疗患者(口腔放射组)、30例非口腔放疗患者(非口腔照射组)及40名正常人(正常组)进行触觉及两点分辨觉的测试.结果 口腔放射组与正常组及非口腔照射组舌表面感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舌黏膜感觉改变随放疗剂量增加而逐渐加重.结论 口腔癌放疗患者舌黏膜感觉改变与照射部位有关,感觉改变的程度与放射剂量有关.

  • 置入防粘连膜与否在中重度宫腔粘连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作者:乔琳;何援利;章正广;周曼萍;王雪峰

    目的 探讨分析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联合使用宫内节育器(IUD)、大剂量雌激素与加用防粘连膜(Interceed)综合治疗方法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行TCRA并放置IUD,术后口服大剂量戊酸雌二醇(E2V)5 mg/次,每12 h 1次,行人工周期治疗,后10 d加服安宫黄体酮片(MPA)10 mg/d;B组行TCRA并放置IUD的同时于宫腔内放置Interceed,术后雌激素治疗同A组.监测患者服E2V前和加服MPA前子宫内膜厚度,3个月后再次行宫腔镜检查术,评估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的完全治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P<0.05).对比两组治疗方案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增长情况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用Interceed的综合治疗方法对预防TCRA后宫腔再粘连的疗效优于未加用Interceed.大剂量雌激素的使用可增加中重度IUA的子宫内膜厚度.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比较

    作者:陈小容;邹霞英;辛达临;欧阳燕;黄文杰

    目的 比较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mPAP>40 mmHg)患者,与非严重肺动脉高压(25 mmHg≤ mPAP≤40 mmHg)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了132例行右心导管检查显示有肺动脉高压(mPAP ≥25 mmHg)的稳定期COPD患者情况.男 106例,女 28例,年龄(64.1±7.2)岁.根据mPAP将患者分为3组,A组:25 mmHg ≤mPAP≤30 mmHg,B组:30 mmHg <mPAP ≤40 mmHg,C组:mPAP>40 mmHg.对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右心漂浮导管检测、血气分析、氧动力学及呼吸功能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132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大多数为轻、中度肺动脉高压,A、B组分别占65.9%(87/132)、26.5%(35/132),严重肺动脉高压的C组比较少,只占7.6%(10/132).(2)C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含量(CaO2)及氧输送量(DO2I)明显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 3组的PaO2分别为(59.3±9.5)mmHg,(56.7±8.4)mmHg,(45.8±6.5)mmHg;A、B、C 3组的CaO2 分别为:(16.9±2.5)vol%、(16.3±2.7)vol%、(14±2.8)vol%;A、B、C 3组的 DO2I 分别为:(601.8±148.3)mL/(min·m2)、(501.0±132.0)mL/(min·m2)、(348.1±57.0)mL/(min·m2).(3)呼吸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及FEV1/FVC,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COPD并肺动脉高压以轻、中度为主,严重肺动脉高压少,占7.6%左右.(2)COPD并发严重肺动脉高压组的低氧血症和DO2I减少较其他两组更为严重.

  • 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点

    作者:郑楠;赵力;汤楚中;陈宇;李田昌;朱智明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尤其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 874例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62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冠状动脉心肌桥段收缩期压迫程度分为两组:A组(23例):收缩期压迫<50%;B组(39例):收缩期压迫≥50%.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尤其是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位置和发生率.结果 62例心肌桥近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22.58%,远段及肌桥壁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3.2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心肌桥近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心肌桥近段较远段及壁冠状动脉段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近段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与心肌桥在收缩期的压迫程度有关.

  •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的疗效

    作者:方平;郑少波;徐亚文;陈玢屾;李传印;李炳坤;刘春晓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的手术经验,分析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手术治疗的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5例行经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术后每6个月行腹部增强CT和ECT检查,2年后每年复查1次.结果 2例手术中转开放肾部分切除术(1例因术中切缘出血,1例因副肾动脉未能明确游离解剖),其余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0.71±15.39) min,术中出血(150.17±133.30) mL,肾脏热缺血时间(21.91±3.08) min.术后1例患者出现继发出血,行DSA选择性动脉栓塞术;1例患者因术中误缝输尿管,再次行输尿管松解术.术后住院(13.85±1.86) d.病理学检查提示:手术切缘均为阴性,肾透明细胞癌24例,肾乳头状腺癌7例,肾嫌色细胞癌3例,梭型细胞癌1例.术后随访时间(25.25±11.76)个月,35例患者均无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无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结论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安全、有效,临床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肠内营养治疗婴幼儿慢性腹泻病25例

    作者:梁翠萍;耿岚岚;杨敏;陈佩瑜;龚四堂

    目的 研究婴幼儿慢性腹泻病肠内营养治疗效果.方法 对25例慢性腹泻病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当经口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以满足机体的能量或营养素要求时,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体重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25例患儿中23例腹泻治愈,能耐受经口喂养出院,体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机体营养状况各项生化指标有一定的回升.结论 肠内营养用于治疗迁延性、慢性腹泻病婴幼儿,可以促进腹泻病治愈,改善患儿营养状况,是一种有效的营养治疗方法.

  • 珠海市双胎妊娠的产前诊断

    作者:潘丽;苏文;林道彬;尹保民

    目的 了解珠海市双胎妊娠的产前诊断情况,同时评估双胎产前诊断价值.方法 对就诊的存在产前诊断指征的双胎妊娠产前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213例双胎妊娠存在产前诊断指征,实际产前诊断53例(24.8%).实际产前诊断胎儿数103个,结果异常10个,异常检出率9.7%.双胎之一异常(包括产前诊断结果一胎异常以及B超提示一胎发育异常但产前诊断结果正常者)选择性减胎7例,期待疗法8例.避免了1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2例21三体综合征、1例小脑畸形、1例脑积水、1例脊柱裂患儿的出生.结论 双胎产前诊断是产前发现异常胎儿的有效手段,结合选择性减胎术,在有效避免缺陷儿出生方面有实用价值.但目前珠海市双胎妊娠的产前诊断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前诊断率,才能降低缺陷儿出生.

  • HLH-2004方案治疗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王嘉怡;赖冬波;叶铁真

    目的 总结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HLH-2004方案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应用HLH-2004方案治疗的效果.结果 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全血细胞减少、凝血功能障碍,高三酰甘油血症,细胞免疫功能异常,骨髓涂片找到噬血现象.11例使用HLH-2004方案初始治疗后,4周均达临床响应,8周后,10例达到无活动性病变,维持16周治疗中2例评估为活动性病变,24周停药后2例均发展为病变再活动,1例进行骨髓移植后病情缓解,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临床高度怀疑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患儿应及早干预治疗,在无分子生物学诊断情况下,总疗程24周(初始8周,维持治疗16周)可安全、耐受,有效观察病情变化,控制病情进展的治疗.治疗期间应强调定期复查评估,第2、4、8周的评估尤其重要,对预后有明显提示作用.

  • 早期制动对髌骨-髌腱连接点损伤修复中巨噬细胞聚集的影响

    作者:王靖;张朝跃

    目的 探讨早期制动对髌骨-髌腱连接点损伤修复中巨噬细胞聚集的影响.方法 对36只新西兰大白兔构建大白兔髌骨-髌腱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18),实验组用管型石膏固定膝关节实施早期制动,对照组不用石膏固定,借助免疫组化结果对巨噬细胞聚集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标记结果显示:2、4、8周时实验组巨噬细胞阳性染色的积分吸光度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吸光度值术后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P<0.01).结论 早期制动与兔髌骨-髌腱损伤修复中巨噬细胞聚集及消退相关,早期制动可加速巨噬细胞消退,从而促进炎症消退,加速髌骨-骨腱连接点的愈合产生.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艾森克人格特征分析

    作者:郑民缨;姚晓黎;孙毅明

    目的 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艾森克人格特征,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使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EPQ)为评定工具,对125例ALS患者的人格特征进行调查.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82例ALS男性患者精神质(P)因子得分低于常模,内外向(E)因子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7,P<0.05;t=2.627,P<0.05).神经质(N)因子分和掩饰性(L)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女性患者各维度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50~59岁年龄段P因子分低于常模,E因子分高于常模,N因子分低于常模;30~39岁年龄段P因子分低于常模;40~49岁年龄段E因子分高于常模;60~岁年龄段E因子分高于常模,L因子分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50~59岁年龄段L因子分高于常模;60~岁年龄段N因子分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例患者中典型内向与内向倾向者占17.6%,典型外向及外向倾向者占44%;典型情绪不稳及情绪不稳倾向占32.8%;典型精神质占6.4%.男性ALS患者典型内向与内向倾向者占15.8%,典型外向及外向倾向者占47.6%;典型情绪不稳及情绪不稳倾向占26.8%;典型精神质占6.1%.女性患者典型内向与内向倾向者占20.9%,典型外向及外向倾向者占37.2%;典型情绪不稳及情绪不稳倾向占44.2%;典型精神质占7.0%.结论 ALS患者具有自己典型的人格特征,要多关注女性患者的心理并予以干预.

  • 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王世瑜;谭广群;穆红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 046例疑似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同时送检的痰培养和PCT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痰培养结果与血清PCT浓度的关系,分析革兰阴性细菌、革兰阳性细菌及真菌感染后患者体内PCT分布水平的差异.结果 痰培养阴性的患者PCT水平为0.18(0.05~0.55)μg/L,痰培养结果为病原菌的患者PCT水平为0.74(0.18~2.902 5)μg/L,痰培养结果为口腔正常菌群的患者PCT水平为0.11(0.05~0.44)μg/L.痰培养结果为病原菌的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痰培养阴性患者和痰培养结果为口腔正常菌群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在革兰阴性细菌、革兰阳性细菌及真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7%、54.3%及55.9%.结论 定量检测PCT可作为快速排除和诊断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检测手段.

  • 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付强;庄永青;郭晓静

    目的 探讨人工血管在建立血液透析通路中的作用.方法 对3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人工血管移植肱动脉-肘静脉造瘘术建立血液透析通路,观察分析术后疗效.结果 随访8~15个月,1例造瘘术后2个月内反复出现血栓形成,归于失败,1例术后远端肢体肿胀明显,被迫将人工血管取出,3例在术后1年出现血栓,取栓后恢复通畅,其余所有患者动静脉吻合口通畅,血流量充足.结论 在自身无可供血管进行造瘘时,采用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 等效均匀剂量优化法在肺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张国前;张书旭;余辉;王锐濠;雷怀宇

    目的 探索肺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等效均匀剂量优化法在关键器官保护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1例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分别根据两种优化方法设计放疗计划:剂量-体积优化的调强计划(DV-Plan):靶区及关键器官包括全肺、脊髓、食管和心脏均采用剂量或剂量-体积的物理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和计算;等效均匀剂量优化的计划(EUD-Plan):靶区约束条件均不变,关键器官目标函数改为等效均匀剂量约束.分别通过剂量学和生物学参数评价和比较两种放疗计划.结果 两种治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及肿瘤控制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UD-Plan靶区适形度更优(0.68±0.08 vs 0.65±0.08,P<0.05),除食管V55及心脏V30外,其余所有关键器官剂量参数及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其中,肺平均剂量、脊髓大剂量、食管平均剂量分别降低1.44 Gy(P=0.000)、4.34 Gy(P=0.001)、3.51 Gy(P=0.000);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降低6%(P=0.002).结论 等效均匀剂量优化法能够降低关键器官特别是正常肺和脊髓的受照剂量,为进一步提高肺癌靶区剂量、提高肿瘤控制率和降低正常组织并发症提供可能.

  •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骨架蛋白的表达

    作者:杨孟雪;甘华;杨波;高琳;李显文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尿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骨架蛋白的表达及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方法 采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PBMC,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研究对象(8例2型DN尿毒症患者和8例健康志愿者)PBMC骨架蛋的表达,并分别用ELISA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2型DN尿毒症患者外周血IL-6和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志愿者(P<0.01),DN尿毒症患者PBMC可见细胞形态变形,肌动蛋白重排,细胞周边肌动蛋白丝带消失,出现明显的肌动蛋白收缩团块,有的细胞出现微丝溶解现象.结论 DN尿毒症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这一微炎症状态可能与PBMC骨架蛋白重排有关.

  • 肥胖儿童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董国庆;钟丽华;陆喜燕;黄秒;邱明慧

    目的 探讨脂联素(ADP)与单纯性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关系.方法 抽取单纯性肥胖儿童55例及健康儿童35例,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ADP浓度;发光法测定其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电极法测定其空腹血糖(FBG);终点法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酶联免疫吸咐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两者间ADP、HOMA-IR、FINS、FBG、TG、TC、HDL-C及LDL-C水平,分析ADP与HOMA-IR、FINS及FBG的相关性.结果 单纯性肥胖儿童ADP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P<0.05,0.029);两者间FINS、TG、LDL-C、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DP与体质指数(BMI)、WHtR、TG、FINS、HOMA-IR值呈负相关(P<0.05),HOMA-IR与BMI、WC、WHtR、FINS、TG、LDL-C值呈正相关 (P<0.05).结论 肥胖儿童ADP水平低于正常儿童;血清ADP水平的降低及TG增高与肥胖儿童FINS升高及胰岛素抵抗发生有关.

  • 早产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真菌性败血症的特点分析

    作者:林丽丹;刘郴州;郭青云;刘东;崔恩铭

    目的 探讨早产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为预防、早期发现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早产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真菌性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分布、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早产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真菌性败血症发生率为11.4%,占同期早产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发生率的36.37%.与使用PICC、静脉营养、广谱抗生素及呼吸机辅助通气均有关.G-试验具有较高的阳性率,结合临床表现可早期诊断及治疗.结论 早产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真菌性败血症发生率较高,早期诊断及治疗能达到较高的治愈率.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模型中不同浓度的硝普钠对活性氧生成的影响

    作者:陈炫;金呈强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体内,不同浓度的硝普钠(SNP)对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ITP模型小鼠分成SNP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SNP组用不同浓度(0.2、0.4、0.6、0.8、1.0 mg/mL)的一氧化氮(NO)供体药SNP稀释液0.50 mL进行腹腔注射,PBS组使用相同体积的PBS进行腹腔注射,用药15 min后检测外周血中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及ITP小鼠外周血ROS浓度.结果 SNP组中,SNP浓度分别为0.2、0.4、0.6、0.8、1.0 mg/mL注射15 min后小鼠血清中NO及NOS的浓度均高于PBS组(P<0.05),NO含量及NOS活性随着用药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浓度随着SNP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NO表达量与ROS浓度呈正相关(r=0.81,P<0.05),NOS表达量与ROS浓度也呈正相关(r=0.84,P<0.05).结论 在ITP小鼠模型内,NO供体药物SNP以浓度依赖的形式增加ROS的生成,ROS在ITP病理发展中可能与NO具有协同作用,SNP可能通过ROS途径来发挥相应的生理功能.

  • 地塞米松治疗蚕豆病的可能机制

    作者:杜冠魁;肖曼;钟国柄;彭磊;兰永发;孙嘉怡;蔡望伟

    目的 探明蚕豆引起的蚕豆病发病及治疗机制.方法 取昆明种小白鼠16只,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正常饲料喂养),蚕豆组(饲料中以15%蚕豆替换黄豆).进食蚕豆24小时后,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公司测试盒测定H2O2含量,MDA含量,CAT酶活及GSH含量.另取昆明种小白鼠24只,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蚕豆组及蚕豆+Dex组(进食蚕豆24小时后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组),注射地塞米松后1 h,2 h,4 h测定H2O2含量,MDA含量,CAT酶活及GSH含量.结果 喂食蚕豆可导致小鼠血浆中H2O2含量升高20.2%,丙二醛(MDA)含量升高15.6%,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降低20.0%.注射地塞米松4 h后,H2O2,MDA及CAT含量与正常组一致.结论 喂食蚕豆会导致小鼠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发生变化,地塞米松可以抑制H2O2的增加,这可能是治疗蚕豆病的主要机制.

  • 氯离子通道3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和海马中的表达

    作者:周海燕;周立;王志勇

    目的 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额叶皮质和海马电压门控氯离子通道3(ClC-3)mRNA和蛋白的表达.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假手术组(n=8)和模型组(n=32),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按再灌注后处死的时间分为6、24、48、72 h共4个亚组.除对照组外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组将预先经多聚赖氨酸及肝素处理过的3/0尼龙线经切口顺颈总动脉插入颈内动脉(19.5±0.5)mm,而假手术组置线栓深度为10 mm.应用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皮质和海马ClC-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ClC-3 mRNA在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大鼠额叶皮质和海马中均有少量表达.模型组大鼠额叶皮质与海马在缺血再灌注6 h后ClC-3 mRNA开始升高,24 h为表达高峰,48 h开始下降,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与RT-PCR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ClC-3表达上调可能增强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对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凋亡的适应性.

  • 二氯乙酸对NB4细胞株凋亡的诱导作用及机制

    作者:刘伟才

    目的 研究二氯乙酸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NB4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CCK-8法检测2~8 mmol/L二氯乙酸作用于NB4细胞48 h后增殖抑制作用;2~8 mmol/L二氯乙酸作用于NB4细胞24 h后,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的表达水平.结果 二氯乙酸对NB4细胞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增殖作用.二氯乙酸作用24 h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浆的细胞色素C增加.结论 二氯乙酸能诱导NB4细胞凋亡,作用机制与释放线粒体细胞色素C激活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相关.

  • 青蒿琥酯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的氧化损伤机制

    作者:钟敏;刘晓力;刘晓加;杜庆锋;许娜;刘志;林榕;夏立平;苏群豪

    目的 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抗氧化指标在青蒿琥酯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变化,探讨青蒿琥酯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的氧化损伤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1×10-3、2×10-4、4×10-5mol/L)的青蒿琥酯作用下培养K562细胞,同时以未加青蒿琥酯的K562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Annexin V-PI双染和Hochest 33258、黄嘌呤氧化酶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凋亡、SOD活性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Px)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SOD活性:4×10-5 mol/L和2×10-4mol/L两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浓度为4×10-5 mol/L、2×10-4mol/L组与1×10-3 mol/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3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0-5 mol/L组与2×10-4mol/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GPx及MnSOD mRNA表达:4×10-5mol/L、2×10-4mol/L两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0-5mol/L、2×10-4mol/L组与1×10-3mol/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3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0-5mol/L组与2×10-4mol/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组中,以4×10-5mol/L组的SeGPx mRNA、MnSOD mRNA表达高.结论 氧化损伤机制参与了青蒿琥酯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过程,但氧化损伤可能不是青蒿琥酯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

  • 丙泊酚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大鼠水通道蛋白5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弘;高巨;林舜艳;黄涛;周罗晶

    目的 评价丙泊酚对呼吸机所致急性肺损伤和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常规潮气量通气组(A组,VT=8 mL/kg)、大潮气量通气组(B组,VT=30 mL/kg)、丙泊酚不同时点给药组(C~E组,VT=30 mL/kg).C组、D组和E组分别于给予大潮气量通气前1 h、给予大潮气量通气即刻和给予大潮气量通气后1 h时静脉注射丙泊酚5 mg/kg,随后以10 mg/(kg·h)速率输注至机械通气4 h结束.测定肺泡灌洗液蛋白、肺通透指数(LPI)及肺组织湿/干重量比(W/D);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损伤程度;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分别测定肺组织AQP-5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与A组比较,B~E组W/D、LPI增加,AQP-5表达下调(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W/D、LPI下降,AQP-5表达上调(P<0.05),HE染色肺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丙泊酚早期给药能减轻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其保护机制与上调肺组织AQP-5的表达有关.

  • 静寂孕激素受体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化疗及激素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陆琳;杨晓萍;郭飞燕;熊梦舟;孟伟;沈媛;郑军生

    目的 探讨应用孕激素受体(PR)基因为靶标的siRNA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该基因表达后,对瘤细胞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设计以PR为靶标的siRNA1~3(均为100 μmol/L)转染入Ishikawa细胞,24 h后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R蛋白及mRNA水平变化,评价siRNA的抑制效率.CCK8法检测未转染的单纯用药细胞和转染siRNA1~3后的细胞对紫杉醇、阿霉素、孕激素的药物敏感性,计算IC50值.应用AnnexinV/PI及Hochest33342染色各组细胞,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转染以PR为靶标的siRNA3后,PR基因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下调75%以上.转染siRNA3的Ishikawa细胞紫杉醇、阿霉素、孕激素的IC50均较单纯用药细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PR表达,可明显降低细胞对化疗药物及内分泌药物敏感性.

  • 左侧盆腔异位肾肾盂结石伴中度肾积水1例

    作者:邓玮明;张凌霄;罗子寰;李辽源

    患者,女,42岁,因左下腹胀痛10余天于2013年1月4日入院.腹痛呈持续性胀痛,程度中等,可忍受,无明显放射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明显肉眼血尿,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

  • 产后肺栓塞致死亡1例

    作者:马芷琴;张宏考

    患者,女,25岁,于2012年10月5日,剖宫产术后第2天下床上厕所时突然晕倒,自诉头昏、心悸、胸闷.无咳嗽、咳痰、咯血.患者为孕1产0孕40周先兆临产住院,自述既往无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住院第2天出现不规则下腹痛,无阴道流血流水,胎动好.肛门指诊检查宫颈管展平,宫口容受,先露头,上推胎头见羊水流出,色Ⅱ度.宫口未开,羊水Ⅱ度,突发胎死宫内,遂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见子宫前壁有一个2 cm×4 cm大的肌瘤结节,行子宫肌瘤剥除术.

  • 青年胃癌并乳腺转移1例

    作者:朱翠萍;汤绍辉

    患者,女,35岁.因"左上腹饱胀伴隐痛8月余,加重1个月"于2012年5月25日入院.患者8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餐后左上腹饱胀,食欲不振,伴上腹部隐痛,向背部放射,进食量明显减少,未作特殊处理.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2 d前到本院门诊检查,胃镜发现胃体有一边界不整的巨大溃疡面,经病理学诊断为胃癌.为求进一步治疗入住我院.患者起病以来,无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发热、心悸、胸闷等,精神、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减轻约2.5 kg.患者1年前因"胃穿孔"在当地医院行"胃穿孔修补术",未行病理检查;否认乙型肝炎、结核病史.患者母亲及姐姐因患肝癌而死亡.

  • 左侧筛窦及额窦黏液性囊肿并左眼眶内积液1例

    作者:王天;张涛

    患者,女,30岁,因左侧内眦红肿3 d,加重伴左眼突出2 d于2012年12月21日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内眦处红肿,于外院行静脉抗感染治疗后红肿减轻,但左侧眼球于2 d内迅速向前下突出,伴眶周轻度胀痛,按压眼球时明显,伴复视,左眼球活动受限,无视物模糊,无溢泪、无发热等不适,为行进一步诊治入住我科.

  • 乡镇卫生院呼吸系统疾病住院儿童3954例抗生素使用状况分析

    作者:马会改;简文亭;刘晓俊;邓青;邹亮;罗茗刈

    目的 了解乡镇卫生院呼吸系统疾病住院儿童抗生素使用状况.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的方法,抽取宜昌地区9个县市22个乡镇卫生院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治疗的年龄在0~14岁的儿童病历3 954份,分析其不同年龄段住院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分布、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种类、抗生素的联用及用药途径;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乡镇卫生院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儿童排首位的疾病是支气管炎(P<0.01);住院时间(6.0±2.8)d;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率高,达98.9%(P<0.01);所用的抗生素以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比例较高;抗生素联用的比例为44.52%;使用方法以静脉给药为主,口服用药比例低.结论 乡镇卫生院呼吸系统疾病住院儿童存在广泛的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用药规范化管理,增强百姓用药的安全意识.

  • 公交司机打鼾嗜睡与发生交通事故的关系

    作者:苏小芬;邢秋云;任莹莹;孙江洁;吴康;李清秀;张挪富

    目的 通过对职业司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睡眠打鼾及日间嗜睡与发生交通事故的关系,进一步阐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职业司机驾驶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广州公交二汽公司及公交二巴公司的1 000名职业司机集中填写调查问卷,收集司机基本情况、睡眠打鼾及日间嗜睡、Epworth评分、发生交通事故情况等资料.结果 打鼾者占54.3%;ESS 评分≥9 分者占2.40%;打鼾且ESS 评分≥9 分者占2.09%;共有336名(35.1%)司机曾发生过交通事故,其中重度打鼾组38名(52.8%)较不打鼾组145名(33.2%)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增高,嗜睡组17名(73.9%)较不嗜睡组319名(34.2%)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增高,OSAHS组交通事故发生率是非OSAHS组的2.04倍.结论 公共交通职业司机睡眠打鼾、日间嗜睡是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做到早期诊治,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 武汉地区儿童感染巨细胞病毒状况

    作者:润袁敏;管建;徐春芬

    目的 分析武汉地区儿童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情况及临床特点,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儿童巨细胞病毒抗体IgM、IgG,并按年龄分为<1个月、1~6个月、>6~12个月、>1~3岁、>3~7岁、>7~12岁、>12~18岁7个组,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8 071例儿童HCMV-IgM阳性率为11.46%(8 945/78 071);HCMV-IgG阳性率为61.98%(43 962/70 933).HCMV-IgM阳性率以>7~12岁组低(4.17%);HCMV-IgM阳性率以1~6个月组高(27.37%).3 057例HCMV-IgM阳性的患儿中,以肺炎多(748例,24.47%).结论 武汉地区儿童HCMV-lgM感染率呈递增趋势,HCMV感染的相关疾病以肺炎为主;不同年龄组儿童间HCMV感染率不同,HCMV在秋冬多发但夏季少发,HCMV感染与性别无关.

  • 氯胺酮在改良性电抽搐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中的应用

    作者:黄雄;何红波;张春平;王志杰;王达平;江妙玲;李启荣;蓝晓嫦;段炼;张敏玲;古智文;李莎

    目的 探讨以氯胺酮为麻醉剂的改良性电抽搐治疗(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组(30例)使用氯胺酮作为麻醉剂进行MECT治疗;丙泊酚组(30例)使用丙泊酚作为麻醉剂进行MECT治疗.所有入组患者在MECT治疗前及治疗1~8次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大体评定量表(GA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 两组在治疗结束后HAMD总分值均有明显下降,氯胺酮组在治疗第1次开始起效,丙泊酚组在治疗第3次开始起效;治疗第8次,氯胺酮组痊愈率为80.0%,明显高于丙泊酚组(23.3%).而两组TES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胺酮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是安全、有效的,且起效迅速.

  • 参附注射液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唐珩;张培俊;郑昆文;李鑫楠;李艳华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年龄65~88岁,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参附注射液组在麻醉诱导插管后予100 mL参附注射液加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后静脉滴注,对照组则输350 mL的50 g/L葡萄糖注射液.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在术前1 d,术后1、3、7 d进行认知功能测定.术前(T0)、术毕(T1)、术后24 h(T2)3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结果 因各种原因,仅有90例患者完成全部测试,其中参附注射液组45例,对照组45例.参附注射液组术后1、3、7 d认知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附注射液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3 d:16%,7 d:11%)较对照组(3 d:36%,7 d:31%)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7 d 有3例(6.7%)重度POCD,而参附注射液组术后7 d无患者存在重度POCD,两组间术后7 d重度POC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附注射液组在T1时血清S100β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参附注射液可以提高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降低POCD发生率.

  • 强化谷氨酰胺对脓毒血症患者血浆谷胱甘肽浓度的影响

    作者:严洁;王秋卉;许红阳;戴幼竹;杨挺

    目的 探讨静脉补充丙氨酰-谷酰胺对全胃肠营养支持的脓毒症患者血浆谷胱甘肽浓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诊断明确的脓毒症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静脉使用0.5 g/(kg·d)丙氨酰-谷酰胺,对照组仅给予8.5%复方氨基酸液,分别在用药前,第3、7、10天留取血液标本监测血浆谷胱甘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浓度,并比较两组预后的差异.结果 强化谷氨酰胺治疗后观察组血浆谷胱甘肽的浓度明显升高,在第7、10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前白蛋白浓度逐渐升高,C反应蛋白浓度逐步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总体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全胃肠内营养的脓毒症患者强化补充谷氨酰胺可以提高其血浆谷胱甘肽浓度,降低C反应蛋白浓度,降低MODS的发生率,但并未改善白蛋白的合成能力,未能改善预后.

  •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反应的发生率及心理护理干预

    作者:金凤仙;赵建利

    目的 观察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择收治的65例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进行测定,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让患者进行康复期症状自评,并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55例体检正常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护理干预前患者的抑郁率为40.00%(26/65),焦虑率为35.38%(23/65),SDS评分为49.71±9.5,SAS评分为48.63±8.2;干预后患者的抑郁率及焦虑率分别为13.85%(9/65)、9.23%(6/65),SDS评分为41.02±10.3,SAS评分为40.01±7.3,患者的焦虑、抑郁反应情况均得到了明显缓解(P<0.05).干预前,康复期精神病患者SCL-90各因子自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在焦虑、抑郁、恐惧及人际关系因子上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与正常水平接近(P>0.05).结论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

  • 感染期耳前瘘管的手术治疗

    作者:毛华东

    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传统常规治疗为急性感染控制3~4周后再行手术切除,但对反复感染,经久不愈瘘管感染病灶,如何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感染期能否手术,手术效果如何仍不明确,现将我科对近年来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住院手术患者观察及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 心室辅助装置Impella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作者:彭威;邢波

    导管室理想的心室辅助装置,是对高危冠心病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有效循环支持的装置.对于高危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理想的心室辅助装置的临床目标是维持全身血液动力学稳定,同时阻止心输出量的中断;减少心肌缺血水平,使心肌细胞损伤达到小;降低并发症如出血、末梢组织栓塞等.因此,理想的心室辅助装置能提供全身血液动力学支持和心肌保护,同时它安全和简便,Impella就是一个达到这种理想目标的心脏辅助技术装置.本文就Impella在高危冠心病患者PCI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土豆片外敷与50%硫酸镁湿敷治疗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疗效比较

    作者:林惠华;黄少娅;陈雪真;巫小兰

    目的 比较土豆片外敷与50%硫酸镁湿敷治疗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疗效,寻找更为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 选择碘对比剂静脉外渗患者75例,随机分为土豆片外敷组38例,50%硫酸镁湿敷组3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显效时间、治疗效果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时间及治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更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土豆片外敷治疗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疗效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敷(P<0.01).两组间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第1~2天两组间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第3天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土豆片外敷是治疗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有效、简便方法.

  •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患者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林翠芳;梁建华;程平瑞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基层医院自体血液回收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总结105例自体血液回收患者的资料,研究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其中的应用情况.结果 105例患者均完成血液回收,回收率100%,100例患者输回自体血液,回输率95.2%.术中发现7例禁忌证,经评估后5例患者改为异体输血.未见自体输血相关并发症.经预见性护理,自体血液回收顺利实施.结论 预见性护理措施有助于基层医院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顺利实施.

  • 整合素介导的信号转导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黄艳媚;邱晨

    1976年Stamper和Wooderuft发现一种在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分子--细胞黏附分子,它提供细胞游走、生长和分化的指令,参与细胞内外的信号转导[1].BARCZYK等[2]将这类存在于细胞表面的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命名为"integrin",即整合素,亦称整联蛋白.整合素在人和动物体内分布广泛,能在多种组织细胞上表达,在免疫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栓、炎症以及癌症等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整合素介导的信号转导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洋;许新华

    研究发现,肿瘤周围大量浸润的炎症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被认为是肿瘤的第七大特征[1].因此,由非肿瘤细胞如内皮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间充质干细胞,以及不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组成的肿瘤微环境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不同于肿瘤细胞,肿瘤微环境中的支持细胞往往在遗传上相对稳定,耐药性发生的潜能降低[2].作为肿瘤微环境主要免疫细胞的巨噬细胞被发现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产生免疫耐受,被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因此,针对TAMs在肿瘤演变过程中各种生物学行为的干预成为目前肿瘤防治的新靶点;而TAMs向肿瘤组织的归巢能力也为靶向抗癌药物的研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策略.

  • 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缓解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护理效果

    作者:吴秀清;钟志聪;方坤洋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透析科对疼痛敏感的36例患者,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PIS)分别评估患者治疗前5次及治疗后5次的疼痛评分,评估其有效率.结果 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缓解36例患者疼痛总体有效率达83.4%,对于重度疼痛患者有效率高达93%.治疗后总体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能有效减轻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的疼痛程度.

  • 中药月经周期疗法治疗卵巢低反应的效果

    作者:张荣;邓伟民

    目的 探讨中药月经周期疗法在控制性超排卵中治疗卵巢低反应(POR)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PO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拮抗剂方案,观察组在促排卵前按中药月经周期疗法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无中药治疗,直接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观察两组患者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基础抗苗勒管激素(bAMH)、窦卵泡数(AFC)、获卵数、HCG日雌二醇(E2)水平、促性腺激素(Gn)用量、MⅡ卵率、周期取消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经过3个月中药周期疗法后,观察组AFC、HCG日E2水平、获卵数、MⅡ卵率高于对照组(P<0.05),bAMH水平、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FSH水平、周期取消率低于对照组(P<0.05),bFSH/bLH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OR患者在进入超促排卵周期前给予中药周期治疗,可改善卵巢功能,提高卵巢对Gn的反应,提高卵细胞数量和质量,增加获卵数,降低周期取消率,值得临床推广,其确切机制可能与中药参与调节POR患者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及卵巢内微环境有关.

  • IL-22在疾病中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谢莉;朱平

    IL-22是一种对于调节炎症反应起到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通过激活STAT3信号通路,IL-22能诱导细胞增生或者抗细胞凋亡信号,和抗菌分子一起,阻止组织的破坏并在组织修复中提供帮助.IL-22不仅能表达于获得性免疫系统,如CD4+T细胞亚群,而且还能表达于固有淋巴细胞,包括自然杀伤(NK)和淋巴组织诱导样细胞(Lti-like cells).IL-22在炎症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慢性炎症疾病及传染性疾病.本文旨在探讨表达IL-22的细胞亚群的新进展及它们在炎症方面扮演的角色.

  • 溃疡性结肠炎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银君;郑学宝;朱宇珍;吕汝西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范畴,是一种主要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常始自左半结肠,可向结肠近端乃至全结肠,以连续方式扩展,临床症状轻重不一,缓解与发作交替进行.患者可仅有结肠局部症状,如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也可伴发全身症状,如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还会出现肠外表现,如结节性红斑、外周关节炎、口腔溃疡等.

  • 慢性咳嗽患儿160例中医证素特点分析

    作者:郑燕霞;翁泽林;许尤佳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中医证素特点.方法 选择160例慢性咳嗽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采集四诊资料采用证素辨证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15个证素中,病性证素10个,分别为风(73.75%)、痰(69.38%)、气虚(59.38%)、寒(29.38%)、湿(24.38%)、气滞(18.13%)、阳虚(13.13%)、血瘀(10.63%)、热(7.50%)、血虚(4.38%);病位证素5个,分别为肺(86.25%)、表(57.50%)、脾(55.00%)、胃(15.00%)、肾(12.50%).病位组合方面,两靶点主要为肺、表或肺、脾,三靶点常为肺、表、脾或肺、脾、胃;病性组合方面,两病性证素组合多为风与痰、气虚与痰、气虚与风,三病性证素及其以上组合主要以气虚、风、痰为基础.结论 小儿慢性咳嗽多属虚实夹杂之证,病位证素主要为肺、表、脾,与胃、肾相关,病性特点主要为风、痰、气虚,其次包括寒、湿、气滞、阳虚、血瘀、热、血虚等.

    关键词: 证素 慢性咳嗽 小儿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兴阳;黄永明;徐伟龙;苏海涛;刘军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为骨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65岁以上人群中放射学OA的患病率可达50%以上,而在75岁以上人群中,这一数值可达到80%左右[1].美国的调查数据显示,OA是导致50岁以上人群丧失工作能力的第二号杀手,仅次于心血管疾病[2].因患者功能及劳动力丧失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损失以及额外经济负担也随之急剧增加.

  • 肿瘤中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2及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开武;宋新明

    当前靶向治疗和个体化治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内容,利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DNA修复基因缺陷寻找特异性治疗靶点,是目前肿瘤药物研发的热点.目前已知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2(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ene 2, XRCC2)蛋白位于DNA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HRR)通路的下游,参与搜寻同源部位与DNA的配对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本文拟对XRCC2及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幽门螺杆菌与肾脏疾病

    作者:陈越;杨满;曹灵;樊均明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报道了从人胃黏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当时称之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并认为该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关.以后随着对Hp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它不仅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淋巴组织相关淋巴瘤等胃内疾病有关,还发现它与许多胃外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就Hp与其相关的肾脏疾病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使人们对Hp的致病谱及Hp与肾脏疾病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以预防治疗Hp相关的肾脏疾病及其并发症.

  • 磺脲类联合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作者:杨薇;黎小妍;钱兴国;钟倩娴;饶芳

    目的 探讨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在预防继发心血管并发症的意义.方法 选取确诊2型糖尿病并服用磺脲类药物常规降糖治疗的患者271例,分为3组:A组:服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组患者93例;B组: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组88例,C组:加用他汀类药物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组90例.计算体质指数 (BMI),检测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接受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治疗6个月后复查各项指标.跟踪随访3年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6个月后,B组和C组的TC、TG、LDL、HOMA-IR较A组治疗后均有下降(P<0.05),且C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B组和C组治疗后的HDL-C较A组升高(P<0.05),且C组升高更明显(P<0.05);3组患者治疗后BMI、HbA1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随访3年后,B组和C组出现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减少(P<0.05),C组减少更加明显(P<0.05).结论 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降低继发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 线粒体DNA缺失细胞系对凋亡诱导剂敏感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胡林;杨慧兰;范秀针;朱英杰;赵敏玲;刘仲荣

    线粒体DNA(mtDNA)缺失细胞系及其转线粒体细胞系在一些线粒体相关疾病的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凋亡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关于mtDNA缺失细胞对凋亡敏感性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就mtDNA缺失细胞系对各种凋亡诱导剂刺激的敏感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瘦素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群锋;黄余良;刘珏

    目的 观察瘦素(leptin)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清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I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52例ICP孕妇(轻度17例,中度19例,重度16例)和2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产前、产后及脐带血血清及胎盘组织中leptin的表达水平,并分析ICP孕妇、正常妊娠孕妇血清leptin水平与脐带血leptin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程度ICP孕妇产前血清lept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产后和对照组(P<0.05),且随病情逐渐加重而明显升高(P<0.05);不同程度ICP孕妇产后血清及脐带血leptin表达水平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ICP组胎盘组织的leptin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逐渐加重而明显升高(P<0.05);ICP孕妇血清leptin表达水平与其脐带血leptin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r=0.541,0.514,P<0.05),对照组血清leptin水平与脐带血leptin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37,P>0.05).结论 leptin不仅可以作为评估ICP孕妇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检测指标,还可以用来判断胎盘组织生理功能和指导ICP的临床治疗,进而明显改善ICP孕妇及围生儿的预后情况.

  • 血清胱抑素C及APACHE Ⅲ评分与危重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王春波;韩彦辉;李海霞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APACHE Ⅲ评分评估ICU危重患者预后的价值及危重患者血清CysC水平和APACHE Ⅲ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入ICU的39例危重患者24 h内的原始各项参数指标及血清CysC水平,随访患者在ICU期间及离开ICU后直至出院或死亡时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出院后的生存情况,比较不同患者间血清CysC水平及APACHE Ⅲ评分值的差异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9例危重患者中,急性肾损伤患者、MODS患者和死亡患者血清CysC水平及APACHE Ⅲ评分值均分别高于非急性肾损伤患者、非MODS患者和生存患者(P<0.01).不同APACHE Ⅲ评分值计分段间血清CysC水平、急性肾损伤发生率、MODS发生率、病死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CysC水平、急性肾损伤发生率、MODS发生率、病死亡率随着APACHE Ⅲ评分值的增加而升高.血清CysC水平与肌酐和APACHE Ⅲ评分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肾小球滤过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CysC与APACHE Ⅲ评分对危重患者病情评估及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 儿童腹腔镜术后多模式镇痛的应用

    作者:黄俊伟;伍淑韫;曾彩红;梁秀兰;关柏锐

    目的 观察多模式镇痛应用于儿童腹腔镜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在全麻下接受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患儿90例,年龄大于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双盲原则均分为多模式镇痛组(M组)、单一方式镇痛组(S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M组和S组患儿术前均予对乙酰氨基酚栓40 mg/kg塞肛.M组患儿术前行局部阻滞,术毕前10 min 接镇痛泵行PICA.S组患儿术后每6 h予对乙酰氨基酚栓20 mg/kg塞肛至术后24 h.C组未予特殊处理.记录3组患儿的脉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拔管时间和在PACU停留时间.术后1、4、8、16、24 h 随访,记录患儿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儿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拔除气管导管即刻的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停药后拔管时间和在PACU停留时间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术后1、4 h 脉搏、血压低于S组(P<0.05)和C组(P<0.01).C组术后1、4 h 脉搏、血压显著高于组内其他时点.M组和S组苏醒期躁动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1),M组也明显低于S组(P<0.05).M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S组和C组(P<0.01),S组也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1、4、8 h M组、S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1),术后16 h VAS评分低于C组(P<0.05);术后1、4、8 h时M组VAS评分低于S组(P<0.01);组内比较显示术后1、4、8 h S组、C组VAS评分显著高于术后16、24 h (P<0.01).术后3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误吸、凝血功能或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睡眠欠佳发生率显著高于M组和S组(P<0.01).结论 与单一方式镇痛相比,多模式镇痛可在儿童腹腔镜术后提供更有效、更舒适的术后镇痛,同时并不增加术后拔管和在PACU停留的时间,亦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活性维生素D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IgA肾病12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宗谦;尹丽;杨琦;李慧敏

    目的 观察活性维生素D(VD3)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IgA肾病患者分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组、VD3治疗组和ARB+VD3联合治疗组,每组40例.随访12周,所有患者均检测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钙磷变化.结果 治疗12周后,ARB治疗组尿蛋白较治疗前下降39.20%[(1 969.73±233.59)mg/d vs (1 197.56±139.77) mg/d,P<0.05].VD3治疗组尿蛋白较治疗前下降15.85%[(1 953.50±267.06)mg/d vs (1 643.93±233.31)mg/d,P>0.05].联合治疗组尿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68.81%[(1 927.69±259.34)mg/d vs (601.31±153.57)mg/d,P<0.01].与ARB治疗组和VD3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尿蛋白减少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均未出现高钙和高磷血症.结论 VD3联合ARB治疗能有效降低IgA肾病患者尿蛋白,安全性好.

  • 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谭丽玲;宋钦华;李大伟;王转锁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近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治疗,并于14周后进行交叉治疗,比较用药前后以及交叉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用药后患者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及HOMA-IR显著下降(P<0.01),HOMA-β显著升高(P<0.01).经过交叉使用西格列汀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餐后血糖以及HOMA-β还有进一步改善(P<0.05).结论 使用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控制血糖,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临床上可作为长期治疗2型糖尿病首选药物.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