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儿童血流感染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黄君华;张书婉;张宁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可快速鉴定儿童血流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多重PCR体系。方法通过16S rD-NA-PCR筛选出7种引起血流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并针对这些病原菌设计特异性引物组合成多重PCR系统,检测该系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将该体系的检测结果与血培养及16S rDNA-PCR比较。结果该体系可以扩增出7种病原菌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病原菌检出率高于血培养且与16S rDNA-P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快速、准确地鉴定引起儿童血流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可作为快速检测方法在临床实验室中应用。

  • 131 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辐射剂量率研究

    作者:靳平燕;欧阳伟;冯会娟;林明;吴菊清;陈盼;王静

    目的:根据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患者131 I治疗后辐射剂量率评估患者住院隔离时间。方法107例DTC术后患者,分为首次治疗组(FT组,n=55)和重复治疗组(RT组,n=52),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在不同距离、不同时间点的辐射剂量率,同时测量1 m处400MBq131 I标准源及同一区域本底辐射剂量率,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评估患者所需住院时间。结果 DTC患者131 I治疗后剂量率随时间推移和距离增加成倍下降,但下降速率随时间推移而减缓;两组患者24 h的剂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72 h后,FT组剂量率明显高于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TC患者131I的有效半衰期随时间推移而延长,FT组的有效半衰期明显长于RT组( P<0.01);85.0%的患者可在131 I治疗后48 h出院,RT组48 h出院比例高达96.2%,两组患者达到国家规定的出院标准时间分别为(3.5±1.9)、(2.5±1.3)d。结论 DTC患者131I治疗后剂量率迅速下降,首次治疗者和重复治疗者平均住院隔离时间分别为3.5、2.5 d。治疗72 h后,除甲状腺组织明显残留及部分骨转移患者外,公众人员可在1m外与患者正常接触。

  •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的安全性

    作者:柯茹;樊尚荣;夏俊霞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剖宫产后足月阴道试产( VBAC组)的资料,105例成功,35例失败转急诊剖宫产(转剖宫产组),并抽取同期110例选择性重复剖宫产为对照组。比较母儿的一般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VBAC组阴道分娩史42例(40%)、子宫下段全层的厚度(3.20±0.28)mm、宫颈成熟105例(100%)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脏器损伤、产褥病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出血量(175.48±65.51)mL、新生儿体重(2.87±1.21)kg、子宫收缩乏力3例(2.9%)、输血2例(1.9%)、切口愈合不良1例(0.95%)VBAC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转剖宫产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及母儿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史、子宫下段全层厚度、宫颈成熟及新生儿体重均与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成功率密切相关。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有效降低产时出血量、子宫收缩乏力、输血率及切口愈合不良,试产失败转急诊剖宫产未增加母儿并发症。

  • 进口胶囊内镜在533例小肠临床检查中的结果分析

    作者:陈昊;李梦伶;游宇;廖旺娣

    目的:对进口胶囊内镜在小肠临床检查中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33例进口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检查结果。结果胶囊内镜回盲瓣通过率为92.5%(493/533),其中一代进口胶囊内镜完成全小肠检查率为82.7%(153/185),而二代进口胶囊内镜完成全小肠检查率为97.7%(340/348),2例(均为克罗恩病患者)胶囊滞留。消化道出血组小肠病因检出率65.6%(124/189),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P<0.01)。其他各组小肠疾病检出率为腹泻组42.6%(23/54)、腹痛组18.9%(47/249)、腹胀组21.4%(3/14)。结论进口胶囊内镜安全、可靠,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尤为适用,但需尽量排除肠梗阻,避免发生滞留风险,二代胶囊内镜较一代能更好地完成全小肠检查,小肠低张CT检查可作为胶囊内镜的前提。

  • 下颌下径路气管插管术对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气道压的影响

    作者:高明涛;周锦;陈克研

    目的:观察下颌下径路气管插管术对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气道压的影响,探讨其在复杂颌面部骨折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复杂颌面部骨折手术患者63例,分为3组,A组:经鼻气管插管,B组:气管切开插管,C组:下颌下径路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气管插管后0、5、10、15、30 min血气分析PaO2、PaCO2和呼吸机的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及气道压。结果3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ASA分级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PaO2和PaCO2,3组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各时点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气道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下颌下径路气管插管对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气道压没有明显影响,但其有效地维持通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医患的满意度,因此下颌下径路气管插管在复杂颌面骨折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

  • 超声乳化术毕眼压对无缝线透明角膜切口闭合的影响

    作者:杨新怀;黄旺兴;袁建枚;全婵娟;覃旭方;黄勤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毕眼压与早期无缝线透明角膜切口闭合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94眼)住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组46例(49眼)和B组44例(45眼)。 A组设置术毕眼压15~20 mmHg,B组设置术毕眼压21~25 mmHg。术后3 d内,观察透明角膜切口、眼压、视力、中央角膜内皮细胞、角膜厚度的情况。结果术后3d内,两组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无明显差异,透明角膜切口闭合有差异,角膜切口闭合程度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术毕适度高眼压能促进超声乳化术后透明角膜切口闭合,眼前段光学相干扫描仪能无创、可重复、高度灵敏的检测早期术后切口情况,指导手术操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两种子宫瘢痕妊娠手术方式的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作者:陈向东;陈莉婷;柳晓春;汪洪

    目的:比较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及子宫修补术与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 A组行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及子宫修补术,B组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比较两组的有效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下降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测定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 A、B两组有效率均为96%。 B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B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中的生理领域和及社会关系领域的评分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心理领域及环境领域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在各个领域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及子宫修补术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均为安全有效的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方式,但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在术后近期生活质量的恢复及再次妊娠时间的选择上更具有优越性。

  • 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的比较

    作者:曾冉;王飞红;袁邦清;苏同刚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佳手术方式及时机。方法观察62例接受立体定向脑内血肿钻孔引流术(钻孔组)及53例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1个月病死率及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 ADL)分级的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钻孔组1个月死亡10例,病死率约24.19%,开颅组1个月死亡15例,病死率约41.5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89,P=0.115);钻孔组3个月ADL分级有效47例,有效率约75.81%,开颅组3个月ADL分级有效31例,有效率约58.4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6,P=0.048)。3个月ADL分级预后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钻孔组预后与GCS评分、出血量、出血距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开颅组预后与GCS评分、出血距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结论正确地选择手术方式及把握手术时机,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否顺利康复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 甲状腺癌MHC基因频率分布与可溶性主要组织复合物Ⅰ链相关蛋白A表达的关系

    作者:沈樑;黄颖烽;梁柳森;曾秀仪;张帅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MHC基因频率分布与可溶性主要组织复合物Ⅰ链相关蛋白A( sMⅠC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对4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的患者及87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133例健康体检者全血进行MHC( HLA、MⅠCA、MⅠCB)高分辨分型,采用PypopWin32进行MHC系统频率分析,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甲状腺癌与MⅠCA/B及HLA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关性,运用ELISA对上述对象血清进行sMⅠCA半定量检测。结果(1)MⅠCB*004:01为甲状腺癌的保护等位基因[P=0.014,RR(95%CI)=0.122(0.016~0.91)];(2)DRB1*15:01和DRB1*04:03为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保护等位基因(P<0.05,RR<1);(3)甲状腺癌患者与甲状腺良性肿瘤及健康体检者比较,血清sMⅠ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甲状腺癌患者血清sMⅠCA水平为(0.2331±0.2445)ng/mL。结论 MHC系统基因与甲状腺癌存在关联,MⅠCB*004:01与患甲状腺癌风险相关。

  • 15-脂氧合酶-1在结肠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方兴国;金海;赵逵;李优峰

    目的:观察15-脂氧合酶-1(15-LOX-1)在结肠正常黏膜、增生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腺癌中的表达,探讨15-LOX-1在结肠息肉恶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肠镜检查的正常结肠黏膜15例,肠镜下摘除的增生性息肉25例、管状腺瘤38例、绒毛状腺瘤30例及活检结肠腺癌15例,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织中15-LOX-1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织中15-LOX-1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15-LOX-1 mRNA在结肠正常黏膜、增生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渐降低,除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外,其余各组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15-LOX-1蛋白在结肠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高,在腺癌组织中表达低,除增生性息肉与正常黏膜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75),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组织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125)外,其余各组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5-LOX-1蛋白在结肠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高,在腺癌组织中表达低,除增生性息肉与正常黏膜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8)外,其余各组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LOX-1具有抑癌作用,其表达的降低或缺失可能促使结肠息肉发生恶变。

  • 多层螺旋 CT 结合 iDose4迭代算法在冠状动脉低剂量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刚;张镇滔;郑晓林;邓高峰;张玉兰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结合iDose4迭代算法在冠状动脉低剂量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拟诊或疑诊冠心病患者200例,分为两组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CTA)检查:A组为常规剂量组100例;B组为低剂量组100例,其中根据数据后处理算法不同将B组分为B1组( iDose4算法)、B2组[滤波反投影法( FBP)]。CTA检查:管电压120 kV,A组管电流800 mAs,碘对比剂非离子型370 mgI/100 mL;B组管电流200~500 mAs,根据BMI选择,<18 kg/m2,200 mAs;18~20 kg/m2,300 mAs;21~22 kg/m2,400 mAs;≥23 kg/m2,500 mAs,碘对比剂非离子型300 mgI/100 mL。采取主观和客观两种评价方法分析图像。结果有效辐射剂量( ED)组间比较:A组8.37~14.46 mSv,B组4.28~10.23 mSv,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比较A组,B1组ED平均降低40.09%;图像噪声A、B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噪声较低。图像质量评分,A组与B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1、B2组间比较,图像噪声及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B2组, B1组噪声平均下降12.9(29.93%),图像质量评分平均上升0.37(13.26%)。结论冠状动脉的多层螺旋CTA检查,应用iDose4算法,根据BMI调整管电流,能有效地减少图像噪声、提高图像的质量,可以在保障诊断准确的前提下,达到个性化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的目的。

  • 自助洁肠系统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作者:宋鸿;赵亚刚;孙大勇;李立平

    目的:观察自助洁肠系统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拟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吉音LCJ-001型洁肠系统进行自助清洁肠道,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口服清肠剂(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清肠。记录肠道准备所需时间,通过电子肠镜检查评估患者的肠道清洁效果,随访观察患者主观不良感受发生情况及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22)。观察组患者肠道准备过程中各种主动不良感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肠道准备过程中及肠道准备后感觉舒适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准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01)。结论使用自助洁肠系统在结肠镜检查前进行肠道准备不仅能达到常规口服清肠剂的清肠效果,而且具有患者使用过程中不良感受少、清肠所需时间短的优势。

  • 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多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作者:黄进堂;王少勇;张忠民;丁杰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单孔腹腔镜及传统多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相关指标,评价单孔腹腔镜技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单孔腹腔镜组与传统多孔腹腔镜组,每组各30例,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安全性、有效性、术前及术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术中副损伤、术后恢复情况,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差异及优越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清扫阳性淋巴结个数、近切缘距肿瘤上缘距离、远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环周切缘阳性率、术中副损伤、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术后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CD3+T细胞、CD4+T细胞的变化以及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切口长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同时在免疫功能保护、术后恢复、术后疼痛以及美容效果等方面更具有优越性,能够大限度地减轻手术带来的创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程静;马乐;苏春芳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 BALF)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所有患者采用抗结核标准化方案治疗,8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根据临床疗效分为治愈组(51例)和未治愈组(35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肺泡灌洗术( BA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8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活动组)、30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非活动组) BALF中γ干扰素( IFN-γ)、白细胞介素( IL)-10、IL-12、IL-35水平,比较不同病情、痰菌情况及临床疗效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活动组BALF中IFN-γ、IL-10、IL-12、IL-35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组(P<0.05)。活动组菌阴、菌阳各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活动组(P<0.05),且菌阳患者IFN-γ、IL-12、IL-35水平均明显高于菌阴患者( P<0.05)。治疗后,治愈组患者IFN-γ、IL-12、IL-35水平均明显低于未治愈组(P<0.05),两组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BALF中IFN-γ、IL-12、IL-35水平明显升高,与病灶的活动性、病情及疗效密切相关。

  • 产前超声在诊断胎儿膈疝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晓丹;王家刚;张小林;马雄涛;巨学明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膈疝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膈疝胎儿的产前超声检查资料,并与尸检、产后随访结果作对照。结果12例胎儿中,左侧膈疝11例,右侧膈疝1例,其中合并其他畸形的有10例;12例胎儿得到随访有9例,其中引产7例,手术2例,术后均死亡。胎儿膈疝主要表现为:胸腔内异常回声、心脏纵膈移位、胎儿腹围小于相应孕周、常伴羊水过多或其他畸形。结论产前超声在诊断胎儿膈疝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为产前咨询和临床处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膈疝 超声检查 产前
  • 全甲状腺切除术中不同腺叶切除法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兴海;丁以柱;林宗武;梁兴忠;马成权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全甲状腺切除时不同腺叶切除及喉返神经显露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及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按照不同腺叶切除及喉返神经显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行精细化被膜解剖结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切除腺叶;对照组33例,按“上近下远”原则,血管主干切断、结扎的常规术式结合甲状腺下动脉显露喉返神经法切除腺叶,回顾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甲状旁腺损伤,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治疗后3个月内痊愈,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对照组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5例,无永久性损伤;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永久性损伤1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全甲状腺切除术中遵循精细化被膜解剖原则,结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切除腺叶可降低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 mRNA 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谢玮;庞缨;叶絮;冯莹;郭锐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骨髓中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 PDCD5)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0例MM患者骨髓中PDCD5 mRNA的表达量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比较不同Durie-Salmon分期患者及5例患者治疗前后PDCD5 mRNA表达及β2-MG、CRP水平的差异。结果Ⅰ、Ⅱ、Ⅲ期患者骨髓PDCD5 mRNA表达量依次下降(P<0.05,P<0.01);Ⅲ期患者血清β2-MG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而Ⅰ、Ⅱ期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期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Ⅰ期患者(P<0.05)。 PDCD5 mRNA表达量与β2-MG水平(r=-0.622,P=0.003)、Durie-Salmon分期(r=-0.791,P<0.01)呈显著负相关,而与CRP水平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5例患者经治疗在获得部分缓解后,其骨髓PDCD5 mRNA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血清β2-MG、CRP水平虽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M患者PDCD5 mRNA表达下调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治疗后PDCD5 mRNA表达可上调。 PDCD5 mRNA与MM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监测病情、判断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

  • 华南地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的细菌鉴定与分析

    作者:王业胜;黄松音;张杰豪;李奇威;周林;饶南燕;朱爽

    目的:以细菌16S rDNA 序列为分子标记,对12例来自华南地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GLM)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分子鉴定,从而探讨该地区肉GLM与潜在致病细菌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收集到的12例脓液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对在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进行革兰染色并进行初步的鉴定。进一步通过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菌总DNA并利用通用引物对其16S rDNA序列进行PCR 扩增,然后测定其核酸序列,在Gen-Bank中通过BLAST比对查找其同源序列并进行分子鉴定,后利用MEGA 6.0软件构建所鉴定细菌的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12例脓液标本经血琼脂平板培养后2例呈阳性,细菌检出率为16.7%,革兰染色结果表明细菌为革兰阳性杆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两个标本的16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已有的棒状杆菌属16S rDNA序列达到99%的相似度,并且在系统发育树中与Corynebacterium kroppenstedtii DNF00591( KJ082041)和Corynebacterium kroppenstedtii CIBU 090024(JF299190)聚类成为一枝。结论基于收集到华南地区12例GLM标本,通过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够对GLM的细菌进行鉴定与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由kroppenstedtii棒状杆菌为致病菌导致华南地区GLM的概率约为16.7%。

  • IL -1β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α-tubulin和F-actin表达的影响

    作者:蒋显锋;汤锋武;陈旭义;张赛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对海马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α-tubulin、F-actin 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Wistar 大鼠,雌性大鼠50只及雄性大鼠3只,体重200~250 g,进行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实验分为8组。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处理12 h;实验组:以0.01、0.1、1、10、20、50、100 ng/mL IL-1β处理12 h,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IL-1β对海马神经元细胞骨架α-tubulin、F-actin表达的变化。结果在IL-1β处理浓度为0.01 ng/mL时α-tubulin 及F-actin 表达较对照组高,0.1 ng/mL 较0.01 ng/mL 的蛋白表达水平更高。IL-1β在0.1、1 ng/mL时细胞骨架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IL-1β浓度的升高,细胞骨架蛋白的表达下降,20、50、100 ng/mL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低浓度(0.01、0.1、1 ng/mL)的IL-1β使细胞骨架蛋白α-tubulin 及F-actin 的表达增加;高浓度(1、10、20、50、100 ng/mL) IL-1β使细胞骨架蛋白α-tubulin及F-actin 的表达减少。

  • 半乳糖凝集素-3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卢淮武;刘昀昀;王东雁;谢玲玲;徐国才;林仲秋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 Gal-3)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OVCAR3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小干扰RNA( siRNA)和质粒转染方法,分别下调和过表达Gal-3后,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myc、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上皮性卵巢癌OVCAR3细胞中过表达Gal-3后, c-myc、cyclin D1和MMP-7表达增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下调Gal-3表达后,c-myc、cyclin D1和MMP-7表达下降,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 P<0.001)。结论 Gal-3能促进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针对Gal-3的靶向治疗有望成为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新靶点。

  • 朱砂安神丸水煎剂对小鼠睡眠时相及大脑内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作者:原铁;陈汉裕;陈凤丽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朱砂安神丸水煎剂对小鼠睡眠时相及大脑内γ-氨基丁酸( GABA)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朱砂安神丸的重镇安神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朱砂安神丸低剂量组、朱砂安神丸中剂量组、朱砂安神丸高剂量组、地西泮组、生理盐水组,每组16只,分别给予低剂量(0.5 g生药/mL)朱砂安神丸水煎剂、中剂量(1 g生药/mL)朱砂安神丸水煎剂、高剂量(2 g生药/mL)朱砂安神丸水煎剂、地西泮水溶液(1 mg/kg)及生理盐水,每天灌胃给药1次(0.1 mL/10 g),连续灌胃8 d,末次给药后,分别腹腔注射阈下剂量(28 mg/kg)和阈剂量(50 mg/kg)戊巴比妥钠,记录小鼠的入睡情况、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用ELISA法测定小鼠大脑匀浆液中GABA的含量。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地西泮组及朱砂安神丸低、中、高剂组小鼠入睡率明显提高(P<0.05),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地西泮组及朱砂安神丸低、中、高剂组小鼠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 P<0.05);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地西泮组及朱砂安神丸中、高剂量组小鼠睡眠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5),地西泮组及朱砂安神丸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大脑内GAB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朱砂安神丸具有良好的重镇安神作用,其作用与提高大脑内GABA含量有关。

  • 五味子乙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董艳敏;陈亚楠;李美锋;陈俊宇;邵红伟;王辉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 SchB)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除空白对照组外,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ICR小鼠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SchB低剂量组、SchB中剂量组、SchB高剂量组、阳性药组5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小鼠饲喂普通饲料,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89%基础饲料+10%猪油+1%胆固醇)。建模同时,模型组、SchB低剂量组、SchB中剂量组、SchB高剂量组、阳性药组分别予橄榄油10 mL/kg、SchB 10 mg/kg、SchB 20 mg/kg、SchB 40 mg/kg、非诺贝特100 mg/kg灌胃治疗1周,之后测定各组动物的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肝系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TG、TC、ALT、AST含量和肝系数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SchB组的肝脏TG和TC含量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SchB中剂量组的AST和ALT含量显著降低(P<0.05)。阳性药组TC、TG、ALT、AST水平明显降低,肝系数明显增加( P<0.05),而其他各组肝系数无显著性变化。结论中剂量和高剂量SchB具有降脂和降酶作用,并且对肝脏无明显损伤。

  • 疏肝清热消积颗粒对 H22荷瘤小鼠细胞免疫及生存期的影响

    作者:李宏良;田华琴;黄泳立;梁贵文;黄小青;陈学彰;王斌;王艳杰

    目的:观察疏肝清热消积颗粒对H22荷瘤小鼠免疫状态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取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阴性对照组A,槐耳颗粒对照组A及高剂量组A、中剂量组A、低剂量组A,除空白对照组A外,以接种H22小鼠肝癌细胞建立肝癌模型,造模同时分别给药:空白对照组A、阴性对照组A分别喂蒸馏水,槐耳颗粒对照组A喂槐耳颗粒,高、中、低剂量组A分别喂疏肝清热消积颗粒18.75、12.5、6.25 g/kg,14 d后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取脾脏细胞以MTT法测定ConA诱导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另取昆明种小鼠36只,同样造模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B、阴性对照组B、槐耳颗粒对照组B及高剂量组B、中剂量组B、低剂量组B,按以上方法给药14 d后观察生存期。结果免疫情况:阴性对照组A CD3+/总单个核细胞较空白对照组A低(P<0.05);疏肝清热消积颗粒高剂量组A CD3+/总单个核细胞、CD3+CD4+/CD3+、CD3+CD8+/CD3+比阴性对照组A高(P<0.05);高剂量组A、空白对照组A 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生存期:高剂量组B荷瘤小鼠生存期较阴性对照组B长( P<0.05);中剂量组B、低剂量组B、槐耳颗粒对照组B荷瘤小鼠生存期较阴性对照组B均有一定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疏肝清热消积颗粒可能可以改善H22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助于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从而延长生存期。

  •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及益生菌的干预效果

    作者:谢尚奎;任东林;鲜振宇;彭慧;王晓学;林宏城;胡邦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STC)大鼠肠道菌群变化及益生菌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STC模型成功后,将32只STC大鼠随机分为STC组(n=16)、STC干预组(n=16),另设正常SD大鼠(n=16)为对照组。利用16S rRNA Real-time PCR技术测定肠道菌群,消化道排空时间采用活性碳灌胃法测定。首先对STC组大鼠粪便肠道菌群进行检测,再根据肠道菌群检测结果对STC大鼠每天灌胃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各0.5 mL,观察干预后实验大鼠粪便主要功能细菌及消化道排空时间变化。结果 STC组和对照组粪便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分别为4.22±0.07、5.26±0.10和6.51±0.10、7.68±0.17,STC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粪便总细菌、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梭菌群Ⅳ等主要肠道优势菌群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干预后粪便总细菌、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梭菌群Ⅳ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C组、STC干预组、对照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分别为4.20±0.07、5.21±0.10和6.47±0.09、6.47±0.05和6.50±0.08、7.79±0.06,STC组明显低于STC干预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STC、STC干预组及对照组粪便活性碳排出时间分别为(5.56±0.50) d、(2.55±0.67) d、(0.77±0.01) d,STC组慢于其余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肠STC大鼠粪便中肠道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数明显减少,主要肠道优势菌群数未发生改变,经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干预后可恢复结肠STC大鼠肠道菌群状态及消化肠道排空时间。

  • 胃泌素/CCK-B受体环对多种肿瘤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汪闯;周建奖;谢渊;赵艳

    目的:探讨胃泌素/CCK-B受体环对肝癌、肺癌和乳腺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肺癌A549细胞、肝癌HepG2细胞及乳腺癌MCF-7细胞系中胃泌素和CCK-B受体的表达。再用CCK-B受体拮抗剂丙谷胺(5 mmol/L)处理细胞(实验组),分别用MTT实验、流式细胞仪及分光光度法检测3种癌细胞的生长曲线、细胞凋亡及caspase-3的酶活性,对照组未用丙谷胺处理。结果肝癌HepG2细胞、肺癌A549细胞和乳腺癌MCF-7细胞中胃泌素和CCK-B受体的表达均为阳性;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的生长被显著抑制,caspase-3酶活性和凋亡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胃泌素/CCK-B受体环参与肝癌、肺癌和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凋亡,阻断此环能抑制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

  • 核糖体蛋白S29与人肝癌细胞Bel-7402耐5-氟尿嘧啶的关系

    作者:孙林春;张利;张兰芳

    目的:探讨核糖体蛋白S29( RPS29)与人肝癌细胞Bel-7402耐5-氟尿嘧啶(5-FU )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剂量冲击法和逐渐增加剂量法构建人肝癌Bel-7402/5-FU耐药细胞系;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PS29基因和蛋白在敏感和耐药细胞中的表达;用siRNA干涉耐药细胞的RPS29,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变化。用肝癌HepG2/5-FU耐药细胞株验证阻断RPS29表达与5-FU耐药的关系。结果 Bel-7402/5-FU耐药细胞对5-FU的IC50为62μmol/L,耐药指数为22.7。 RPS29基因和蛋白在耐药细胞中高表达,分别为敏感细胞的(2.21±0.19)倍和(1.79±0.28)倍(P<0.01)。干涉RPS29后,耐药细胞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5-FU作用下存活率分别比对照组下降(15.1±6.5)%、(24.3±4.2)%、(19.2±5.1)%、(16.3±6.8)%( P <0.05)。干涉RPS29表达后,肝癌HepG2/5-FU耐药细胞株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5-FU作用下存活率分别比对照组下降(8.4±1.2)%、(13.0±2.3)%、(17.1±3.1)%和(12.2±1.5)%(P<0.05)。结论 RPS29基因和蛋白均在Bel-7402/5-FU耐药细胞高表达;低表达RPS29可提高Bel-7402/5-FU耐药细胞对5-FU的敏感性。低表达RPS29可提高Hep G2/5-FU耐药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RPS29与肝癌细胞对5-FU的耐药性有关。

  • 关木通致大鼠早期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作者:赵晋;胡秋艳;李思明;巫志峰;曾星

    目的:应用关木通水提液诱导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观察早期生物标志物胱抑素C( Cystatin 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GAL)在血和尿中的动态变化以及总蛋白( TP)、白蛋白( ALB)在尿液中的变化。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马兜铃酸-Ⅰ( AAⅠ)组和关木通组,每组8只,分别用蒸馏水、AAⅠ混悬液和关木通水提液灌胃给药,连续给药3 d,停药2 d,实验周期5 d。在实验前1 d,每次给药后6、12 h自大鼠内眦静脉取血,用代谢笼留取相应时间点尿液,第5天收集24 h尿液、血液和肾组织。用ELISA法检测早期生物标志物Cystatin C和NGAL,酶法检测肌酐、尿素氮、TP、谷氨酰转肽酶和ALB,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形态学变化。结果关木通组大鼠在给药第1天12 h血清和尿液NGAL,第2天12 h尿液Cystatin C、尿TP、尿ALB,第3天12 h血肌酐和尿素变化均较对照组升高( P<0.05)。 AAⅠ组大鼠在给药第1天12 h尿NGAL,第2天12 h尿ALB,第3天12 h血清Cystatin C、尿液TP均较对照组升高( P<0.05)。结论检测血和尿中早期生物标志物水平有助于及时发现肾损伤。

  • 抗-D抗原决定簇互补区多肽遮蔽RhD抗原的效果

    作者:庄乃保;吴凡;徐华;周华友;张印则

    目的:建立抗-D抗原决定簇互补区( CDRs)多肽遮蔽RhD抗原的方法,并对遮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抗-D CDRs氨基酸残基顺序合成多肽,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表面RhD抗原在多肽遮蔽前后的荧光强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多肽与RhD抗原的结合情况;使用在线分析工具对有效多肽进行理化性质及二级结构分析。结果不同多肽对RhD抗原的遮蔽效果有较大差异,其中3号多肽遮蔽效果较理想,荧光强度显著降低。结论抗-D CDRs多肽可有效遮蔽RhD抗原。

  • 人工冬虫夏草菌液预防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作者:钱福永;王家传;王玉梅

    目的:观察人工冬虫夏草菌液预防治疗对肝纤维化大鼠几种主要致纤维化因子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P38MAPK)、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和Ⅳ型胶原( CollagenⅣ)的影响,探讨人工冬虫夏草菌液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 n=8),模型组用4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背部皮下注射造模,给药预防组在造模的同时给予人工冬虫夏草菌液进行预防治疗,正常对照组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8周后处死实验大鼠,肝脏取材,RT-PCR法检测3组大鼠肝脏组织P38MAPK、TGF-β、α-SMA、CTGF和Collagen Ⅳ mRNA表达变化,用HE及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组织学染色发现,给药预防组肝组织结构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纤维组织沉积也明显轻于模型组;给药预防组大鼠肝组织中P38MAPK、TGF-β、α-SMA、CTGF和CollagenⅣ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人工冬虫夏草菌液能预防肝纤维化形成,能够降低几种主要致纤维化因子mRNA表达水平;P38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冬虫夏草抗肝纤维化过程。

  • 植入式皮层电刺激对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大鼠尼氏体和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作者:赖贤良;朱健民;毛国华;祝新根

    目的:观察植入式皮层电刺激( CES)对脑梗死后尼氏体和生长相关蛋白-43( 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CES治疗脑梗死的机制。方法制作雄性 SD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 MCAO)模型,MRI选取23只有皮层梗死的大鼠,随机分为皮层电刺激组( CES 组,共13只)和无电刺激组( NS组,共10只)。植入电刺激器,CES 组治疗14 d后终止电刺激治疗;NS组不施加电刺激。6周后处死动物,并取大脑梗死灶周边电刺激部位进行尼氏染色和GAP-43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系统进行分析,测量尼氏体占图片总面积的比例,GAP-43的阳性表达面积占图片总面积的比例。结果 CES 组布满尼氏体,其着色较深,且数量较多,而NS组尼氏体部分脱失,有部分空白区域,着色淡浅,且数量较少,CES 组尼氏体占图片总面积的比例明显高于NS 组( P<0.01);CES组GAP-43的阳性表达区域较大,且着色深,而NS组的GAP-43阳性表达区域较小,且着色浅, CES组GAP-43的阳性表达区域占图片总面积的比例高于NS 组( P<0.05)。结论 CES 可增加脑梗死灶周边尼氏体和GAP-43的表达,提示CES 可能是通过促进脑梗死灶周围神经元内尼氏体功能的恢复,从而促进轴突生长,重建神经网络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 《广东医学》协办单位名单

    作者:

    关键词: 东医学 单位
  • 低钾致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1例

    作者:吴永刚;卞继芳;梁宏宇;王清海

    患者,女,74岁,因发作性头晕4 d于2015年4月22日入院。缘患者4 d前活动后出现头晕,呈一过性,每次持续时间约数秒钟后可缓解,伴有乏力,心悸,黑蒙,头晕与转头及体位变动无明显关系,无头痛,无视物旋转,无恶寒发热,无恶心呕吐,近4d 来患者头晕症状反复发作,发作时测血压正常,经休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遂至我院门诊就诊,行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频发房性早搏,呈三联律;(3)短阵房性心动过速;(4)ST段改变。为进一步系统诊治,由门诊诊断为头晕查因收入院治疗。发病以来患者胃纳可,睡眠稍差,二便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0余年,平时服用氨氯地平片5 mg/次,1次/d,平素血压控制尚可;糖尿病病史10余年,目前予以门冬胰岛素25注射液早30 U/次,晚22 U/次,调控血糖,平素血糖水平情况不详。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110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16/71 mmHg;肺部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10次/min,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14次/min,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诊断:(1)头晕查因;(2)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3)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4)2型糖尿病。

  • 鼻腔额外牙1例

    作者:龙朝庆;季永红;邓明朝

    患者,男,33岁,因反复右鼻流臭脓涕1年于2015年10月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伴有右侧鼻塞,偶有涕中带血。前鼻镜下检查见右侧总鼻道及下鼻道可见一灰褐色块状物,形状不规则,其周围黏膜可见溃烂及肉芽生长,触之质坚如石头,固定于鼻腔底部。门诊鼻窦CT检查示右侧总/下鼻道不规则高密度影(图1)。患者否认有鼻腔异物史,于门诊无法取出,遂门诊拟“右鼻腔异物?鼻石?”收入院进一步手术治疗。住院后行全麻下手术,用1%丁卡因10 mL加0.1%肾上腺素1 mL棉片麻醉收缩右鼻腔黏膜,鼻内镜下检查见右侧总鼻道及下鼻道可见一灰褐色块状物,形状不规则,触之质坚如石头,其基底部固定于鼻腔底部。用骨凿撬起松动其底部后再用刮匙刮出,检查取出物为细长圆柱形乳白色牙齿样物,大小约0.5 cm ×1.9 cm,较细端为牙根部,上覆有一类似于牙龈的环形黏膜,头端较粗为牙冠部,已龋坏,表面有褐色豆渣样物(图2),恶臭。取出物送病检查示异位牙并钙盐沉积。检查患者上牙列整齐,无牙齿缺如。考虑诊断为:右侧鼻腔额外牙。

  • 运动后颈内动脉夹层致脑梗死1例

    作者:王成银;何子意;黄坚红;刘健红;梁洁

    患者,男,35岁,因右侧肢体无力、活动不利1 h于2015年3月3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曾使用经颈部背带斜背篼抱小孩6 d,勒到左侧颈部,3月23日出现左侧颈部疼痛、左侧头痛,未就医。3月28日进食后突发左侧头痛,呕吐,腹泻,当时无意识丧失,无肢体抽搐,无四肢麻木及乏力,行头颅CT显示双侧颞叶局限性萎缩表现,不排除右顶叶蛛网膜囊肿,予补液治疗。3月31日14:30踢足球40 min,出现左侧颈部疼痛、头痛,休息后无改善,17:40回家洗澡后突发失语,可理解家人言语,表达障碍,右侧肢体乏力、活动不利,口角歪斜,即送至我院。入院症见:神清,言语不利,右侧口角低垂、口角流涎、肢体无力,活动不利,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悸,大小便正常。既往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史,无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无嗜烟酒,无毒物接触及药物滥用史。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者,否认家族遗传病史。体格检查:神清,言语不利,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构音清,记忆力、定向力正常,体格检查合作。四大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腹部检查无异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眼球活动正常,右侧鼻唇沟浅,示齿右侧口角低垂,伸舌右偏,右侧上下肢肌张力降低,左侧上下肢肌张力正常,右上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右侧腱反射(+),左侧腱反射(++),右Babinski征(+),左Babinski 征(-),颈软无抵抗,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血常规、TC、TG、LDL-C、HDL正常,HIV抗原抗体定量正常,梅毒二项(-),血管炎二项、自身免疫抗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正常,抗心磷脂抗体(+,1∶1),CYP2C19基因检测*1/*1(636 GG,631 GG)快代谢型。双侧颈动脉彩超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未见异常。

  • 重症肌无力伴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例

    作者:朱韵雅;郑顺利;赖祥青

    患者,女,32岁,因双眼睑下垂20余天,加重伴四肢乏力7 d于2014年3月5日入院。患者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睑下垂,复视,晨轻暮重。1周前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咀嚼无力、四肢乏力、手抖、持物不稳,行走20 m后觉抬腿困难。以“重症肌无力( MG)待排”收入神经内科。患者诊断有1型糖尿病7年余,2年前确诊有甲状腺毒症:Graves病。其外婆有2型糖尿病,其母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否认家族中有遗传病史。

  • 甲状腺颗粒细胞瘤1例

    作者:许德斌;吕云霞;陈万志;余济春

    患者,女,16岁,因发现颈前无痛性肿物半个月余于2012年4月9日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体格检查在颈部左前方发现肿块,质地中等。超声检测显示:左侧甲状腺肿瘤,大小为3.0 cm ×2.0 cm。行细胞穿刺脱落检查提示甲状腺腺瘤。常规血液和生化检查结果均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于2012年4月11日在全麻下行左侧甲状腺及峡部切除术。手术切除的甲状腺标本大小为5.5 cm ×3.5 cm ×2.5 cm,肿物的外表面为浅灰黄色,表面光滑,切开见直径3 cm结节状肿物,切面灰黄,质韧。组织学检测显示:肿瘤上皮呈假上皮瘤样增殖;肿瘤细胞主要为圆形,细胞核小且颜色较深,胞浆丰富,可见嗜酸性染色颗粒(图1-A)。免疫组化显示:神经特异性烯醇( NSE)呈阳性(图1-B),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呈阴性(图1-C),癌细胞S-100、vimen-tin呈阳性,Syn、CgA、CK、TTF1、Tg、CT、Des呈阴性,增殖指数 Ki -67<1%。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结果均提示甲状腺左叶颗粒细胞瘤( granular cell tumor, GCT)。术后无声音嘶哑及手足麻木等不适,情况平稳。术后颈部伤口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于2012年4月15出院。出院后1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正常。出院后随访3年,未发现复发。目前还在进一步随访中。

  • 肾脏皮样囊肿1例

    作者:包佑根;王金根;贾灵华;毛允义;熊星

    患者,男,15岁,在外院超声检查时发现右上腹部肝肾下方探及大小150 mm ×98 mm混合回声团,边界清晰,内未见血流信号,于2013年3月9日入院。无发热,腰痛,无血尿等不适。入院后复查超声提示:右肾形态失常,下极区见134 mm ×113 mm ×100 mm囊性包块,壁较厚,厚约3 mm,内壁尚光滑,内透声差,液性暗区内见大小不一中高回声团块漂浮,与囊壁不相连。 CT平扫+增强提示:右肾实质下极见大小约8 cm ×14 cm ×12 cm类椭圆形囊性低密度肿块,其内密度不均匀,见斑点状高密度影(图1-A),增强扫描肿块内未见明显强化(图1-B)。肾功能:肌酐137μmol/L,尿素氮6.94 mmol/L。血常规、肝功能及电解质检查均正常。尿常规:隐血及蛋白均阴性。在全身麻醉下行右肾探查,术中见:右肾囊性肿块,囊壁厚1~4 mm,切开少许囊壁,抽出浑浊囊液,内可见毛发、皮脂,考虑皮样囊肿。囊肿较大,无法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终行右肾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大体标本见囊性占位,囊液为豆渣样,内见毛发。显微镜下见:囊壁内层附着复层鳞状上皮,并见有皮脂腺,囊腔内见角化物(图2)。诊断:肾脏皮样囊肿。术后复查肾功能肌酐179μmol/L,尿素氮4.72 mmol/L,随访2年,CT、彩超、胸片等检查未见局部复发,其他部位未见皮样囊肿,肾功能未进一步恶化。

  • 颌下腺原发性肌上皮癌1例

    作者:周娟;江倩;牛玉明

    患者,男,25岁,因右颌下无痛性包块3个月余于2014年6月13日入院。专科检查:颌面部观左右基本对称,右颌下区可见轻度肿胀,表皮完整不红,皮温不高,可触及一约4 cm ×3 cm大小的包块,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基底不活动,触压痛不明显。张口、咬合无异常,口内颌下腺导管开口处无红肿,未见异常分泌物,口内牙齿及口腔黏膜未见明显异常。右侧颈部可触及一约1.5 cm ×1 cm大小的肿大淋巴结,余区域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本院颌面部CT示:双侧颌下及颈部多发结节及肿块,肿瘤位于右侧下颌骨后侧下颌下腺前缘(图1),考虑为肿大淋巴结(肿瘤?)。本院胸片示:双肺、心膈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右颌下肿物待查。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常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于全麻下行“右颌下腺及肿物扩大切除术+右侧肩甲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见瘤细胞呈巢团状排列,核分裂多见(图2)。(右侧颌下腺)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考虑为肌上皮癌,另送检“颈深上淋巴结”5枚均见癌转移。免疫组化结果:S-100(+)、SMA (局灶+)、EMA(弱+)、NSE (+)、CD56(+)、CKP(-)、LCA(-)、CD3(-)、CD20(-)、CD43(-)、TTF-1(-)、GFAP (-)。术后切口一期愈合,后转入我院肿瘤科行化疗,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

  • 胸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缺血性肠病1例

    作者:魏立春;侯培勇;李祺熠;苏奕明;郑毅

    患者,男,53岁,因腰部胀痛伴胸闷、气促1 d于2015年4月20日20:40急诊入院。患者自诉入院前日早晨在散步回家后突然出现腰部胀痛,疼痛剧烈,伴胸闷、气促、心悸、大汗淋漓,发作后疼痛持续不缓解,即就诊于我院,入院测量血压高达230/130 mmHg,经查诊断:肾动脉栓塞?冠心病?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未规范降压治疗;曾有“肾炎”病史。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哮喘病及肾结石等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8.0℃,心率117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84/103 mmHg,意识清,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17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杂音。腹部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有叩击痛,上腹部及肾区未闻及血管杂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 FOLFOX7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及毒副反应

    作者:吴亭;李日彩

    目的:探讨FOLFOX7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纳入晚期胃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FOLFOX7方案,干预组采用FOLFOX7联合艾迪注射液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临床有效率)和远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 PFS)]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41.94%,低于干预组的54.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8.4%,干预组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7.7%。两组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毒副反应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其中血液毒性反应中白细胞减少和血红蛋白下降、非血液毒性反应中肝功能异常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FOLFOX7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性良好,对提高患者的PFS有较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变及恩替卡韦的疗效

    作者:严海明;叶一农;杨光;梁敏锋;龙辉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与恩替卡韦治疗24周对其的影响及对血浆类胰岛素增长因子-1(IGF-1)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慢性乙肝患者30例为乙肝组,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乙肝组应用恩替卡韦治疗24周,治疗前后采用韦氏记忆量表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测定认知功能,检测IGF-1及BDNF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乙肝组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前的记忆力指标均降低,血浆IGF-1及BDNF水平降低,WCST中的总测验数、持续错误数及随机错误数均上升( P<0.05)。与恩替卡韦治疗前比较,乙肝患者治疗24周后记忆力指标均上升;总测验数、持续错误数及随机错误数减少,血浆IGF-1及BDNF水平均上升( 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的认知功能比正常人减退,恩替卡韦治疗24周后,其认知功能有所改善,此改善可能与血浆IGF-1及BDNF水平上调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 综合消肿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1例的护理

    作者:张丽桃

    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的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乳腺癌术后生存者中继发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高达10%~30%[1]。患者常需忍受由此带来的功能障碍、外观异常,严重者甚至导致残疾。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晚期可形成象皮肿并导致残疾,患者生活和活动受限,常伴有频发蜂窝组织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淋巴水肿一旦形成,没有一种非手术或手术治疗能够完全恢复受累的肢体,临床上处理较为棘手[2]。手法淋巴引流配合弹性绷带包扎和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称为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2015年3月我科成功为1例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实施综合消肿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多重人工干预对肝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凤仪;钟桂棉;梁倩雯;梁翠媚;何翠雯;梁健科;向之明

    目的:探讨多重人工干预对肝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接受肝脏磁共振DWI序列扫描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在检查前给予相应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呼吸训练、音乐舒缓噪声等人工干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检查前告知。由2位高年资医师对所得MRI图像进行分析,通过感兴趣区ADC值稳定性以及图像伪影评分对DWI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图像伪影较少,解剖结构清晰,病灶显示清晰,ADC值较稳定,图像质量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患者肝脏磁共振扫描前多重人工干预可提高DWI图像质量,对肝脏病变的诊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黄翠红;陈秀梅;黄翠娟;杨翠芹;黄飘;陈晓科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VPA)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PICC)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对比效果。方法选择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及患者意愿分为VPA组(75例)与PICC组(67例),比较其应用效果。结果 VPA组导管置管时间[(252.18±124.33)d]长于PICC组[(80.21±30.44) d],生活质量Karnfsky评分[(81.54±14.65)分]高于PICC组[(70.30±13.61)分],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PICC组(17.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PA与PICC均可作为化疗理想的深静脉通道,但VAP置管时间更长、患者生活质量更佳,且并发症更少,临床更具推广价值。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照顾者负担水平及影响因素

    作者:刘小英;崔妙玲;蒋云;刘剑梅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照顾者负担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卡氏功能状态量表( KPS)、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 ZBI)对86例COPD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86例COPD患者照顾者ZBI总负担得分为(35.907±2.772)分,其中73例(84.9%)有中度照顾负担,13例(15.1%)有重度照顾负担;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者家庭人均月收入、日均照顾时间及患者KPS得分是影响COPD照顾者ZBI总负担得分的主要因素( P<0.05)。结论 COPD患者照顾者负担沉重,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其照顾负担,提升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 广州番禺大石地区早产儿及足月儿在0~2岁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状况调查

    作者:黄健英;李宏;李昉明;杨雯棋;罗碧莹

    目的:了解早产儿发育至0~2岁时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状况,探讨引起IDA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大石及洛浦街道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出生(包括常住及本地户口)并且在大石及洛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进行系统保健及管理的243例早产儿(28周<孕周<37周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出生的足月儿2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纠正胎龄6个月及18个月时检测血常规及微量元素,了解其体内血红蛋白( Hb)、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及元素铁( Fe)的含量。对照组在6个月及18个月时同样检测血常规及微量元素,比较两组婴幼儿发生IDA的状况,并比较观察对象中所有低出生体重儿及正常出生体重儿发生IDA的状况。结果观察组在纠正胎龄6个月时IDA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Hb及Fe含量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观察组在纠正胎龄18个月时IDA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和Fe含量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低出生体重儿IDA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Hb水平及Fe含量均比正常出生体重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6月龄婴幼儿与18月龄婴幼儿IDA发生率、Hb和Fe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产儿较足月儿、低出生体重儿较正常出生体重儿更容易发生IDA。预防和减少婴幼儿IDA的发生应从早期抓起,特别应该重视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补铁。

  • 郑州市不同失能程度居家老年人生活护理项目现况与需求调查

    作者:陈颖;马丽霞;黎玉莲;裴慧丽;刘灵灵

    目的:了解郑州市不同失能程度居家老年人生活护理项目获得状况和老年人对服务项目的需求,为增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的靶向性提供依据。方法自行编制郑州市居家养老护理服务项目需求调查表,随机抽取郑州市3个行政区,再随机从3个行政区中抽取6个社区中符合纳入条件的老年人300名进行入户调查,了解不同失能程度居家老年人生活护理现状和服务项目需求,比较差异。结果不同失能程度老年人已获得生活护理项目和需求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自理老年人需求项目多集中在清洁护理、物品准备及整理用物;轻度失能者需求项目偏重饮食护理、睡眠护理、活动护理及清洁护理;中度和重度失能老年人对本研究所设五个维度项目均有需求。结论不同失能程度居家老年人对生活护理项目需求不同,相关部门应关注老年人的个体化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准确、有针对性地开展居家养老护理服务。

  •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肥胖的相关性

    作者:邵芝娟;时立新;徐淑静;张巧;彭年春

    目的:分析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TSH)与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整群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研究,经筛选终受试者1512例。所有受试者均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格,行体格测量,测定血清甲状腺功能及抗体,行甲状腺B超检查。根据体质指数( BMI)及甲状腺功能分组,将各组TSH值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正常范围内TSH值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超重组、一级肥胖组TSH值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二级肥胖组TSH值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组中TSH值亦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超重组、一级肥胖组TSH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二级肥胖组TSH值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肥胖伴亚甲减组中,患者的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更低,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3%vs.34.7%,P<0.05)。结论 TSH与BMI具有正相关性,并在二级肥胖者中表现显著。

  • 佛山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盲和低视力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刘晓鹏;李燕如;刘冬玲;罗书科;卢彦;梁影影

    目的:研究佛山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及致盲病因。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本地区26个社区、村委5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眼病筛查,包括视力、眼压、验光、裂隙灯、眼底照相等检查。结果共有4539名居民参与了本次调查。按日常生活视力分类标准,盲98例,患病率为2.16%;低视力患者316例,患病率为6.96%。盲和低视力损伤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P<0.05);患病率在男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导致盲和低视力的眼病中,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白内障(占82.85%)、屈光不正(占4.83%)、翼状胬肉(占4.35%)。结论佛山地区是白内障等眼病的高发区之一,白内障仍是盲和低视力的首要致病原因。现阶段应以白内障复明手术作为防盲治盲的工作重点,并兼顾屈光不正、翼状胬肉等疾病的防治。

  • 身材矮小儿童病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廖燕

    身材矮小是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2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1.88SD)者。导致儿童矮小身材的原因众多,与遗传、营养、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宫内发育迟缓、下丘脑-垂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1)生长轴功能障碍、染色体畸变、全身性慢性疾病、遗传代谢病以及内分泌激素等密切相关[1]。有研究指出,引起身材矮小的病因种类多达84种,其中生长激素缺乏症( GHD)、特发性矮小( ISS )、体质性青春发育期延迟( CDGP )、家族性矮小(FSS)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为前五位常见病因[2],对儿童矮小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儿童矮小症上述致病因素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 Nampt 与消化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雷焦;姚克诚;章园

    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 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Nampt)初称为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 pre-B-cell colony-enhancing factor,PBEF),是从激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cDNA基因库中用简并寡核苷酸探针克隆出的一编码基因,在干细胞因子和白细胞介素7辅助参与时能够使前 B 细胞更加顺利的分化与成熟[1]。随后 Fukuhara等[2]在筛选人体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的cDNA的PCR产物时发现了一个测序结果与PBEF基因序列相同的特异性高表达mRNA,并且该片段基因为具有胰岛素样作用的脂肪因子,与此同时Steppan等[3]的研究也发现两者蛋白结构具有一致性,因此又称为内脏脂肪素( visfatin )。2004年Revollo等[4]研究发现Nampt在细胞内具有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的活性,参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的生物合成而在细胞氧化还原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故将其命名为 Nampt。随后在2007年他发现Nampt可促进葡萄糖刺激体外培养的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Nampt在蛋白质结构上与之前学者研究的PBEF和visfatin是具有相同结构的同一蛋白质分子,所以将Nampt、PBEF和visfatin统一称为Nampt[5],随后也有其他学者的研究同样证实了三者结构的同一性[6-7]。所以,人类基因组组织命名委员会和小鼠基因组命名委员会将Nampt作为其蛋白和基因的官方命名,因此本文所述也采用官方命名的Nampt。

  • 分泌型磷脂酶 A2诱导神经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威;刘斌;贺华;宾文凯

    分泌型磷脂酶A2( secreted phospholipases A2,sPLA2,EC 3.1.1.4)在体内分布广泛,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1-2]。目前,sPLA2相关亚型中如哺乳动物sPLA2-ⅠB和sPLA2-ⅡA、蛇毒sPLA2-ⅠA、蜂毒sPLA2-Ⅲ已明确证实能诱导神经细胞凋亡[3-5],其凋亡过程中会出现凋亡小泡、染色体浓缩及片段DNA的生成等凋亡特征。大多数sPLA2不能与静止细胞的细胞膜结合,它能与受过刺激及凋亡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磷脂结合[6]。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中,目前已经发现9种sPLA2的亚型(如ⅠB、ⅡA、ⅡC、ⅡE、ⅡF、Ⅲ、Ⅴ、Ⅹ和Ⅻ)[4]。哺乳动物中的 sPLA2与蛇毒毒液及蜂毒中的sPLA2有着密切联系。研究显示蛇毒sPLA2s的作用机制与人类的sPLA2s极其相似,并且从人类提纯分离出的sPLA2s其诱导的药理作用与蛇毒sPLA2s也极其相似[7-9]。本文对sPLA2诱导神经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细胞自噬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肿瘤的关系

    作者:李瑞湘;洪涛

    新糖尿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共有3.87亿糖尿病患者,患病率高达8.3%[1],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多的国家。流行病学资料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肿瘤发生风险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时恶性肿瘤总的发生率可高达28.35%,远高于普通人群各年龄段高1.16%的恶性肿瘤发病率。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和美国癌症学会( ACS)联合发表的《糖尿病与癌症共识报告》指出,糖尿病和癌症之间的确存在某些共同危险因素,如高体质指数、久坐的生活方式、过度摄入精致的碳水化合物、向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等[2],可能导致两者的合并发生。自噬作为一种细胞保护机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一定阶段具有抑制作用。胰岛素抵抗和(或)高胰岛素血症存在时,自噬水平下降并且与之相关的自噬基因的表达也被抑制。研究[3-5]证实: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2~3倍,但其具体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细胞自噬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希望能为预防糖尿病患者的肿瘤发生提供新的认识,优化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策略,从而减少罹患恶性肿瘤风险。

  • 晚期胃癌姑息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楠;刘义冰

    胃癌是全世界病死率排第2的恶性肿瘤,往往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中晚期[1]。对于不可切除或局部晚期患者,需及早给予患者姑息治疗。姑息治疗的目标是无论基于疾病的分期或其他治疗的需要,预防和减轻患者及家庭痛苦、改善生活质量,通过缓解主要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而晚期胃癌患者姑息治疗包括症状管理、姑息性抗肿瘤治疗如姑息性化疗、姑息性放疗及心理、精神支持治疗等。现就晚期胃癌患者姑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G2/M期阻滞与细胞放射敏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范源;沈海祥;王志平;贺振华

    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宽泛,选择性大,故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电离辐射可以引起肿瘤细胞的DNA损伤,之后通过多种机制杀灭肿瘤细胞。其中,影响肿瘤细胞的周期调控,即通过降低肿瘤细胞的G2/M期阻滞,从而影响肿瘤细胞受损DNA的修复,引起肿瘤细胞死亡就是其治疗肿瘤的主要机制之一。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与其增殖周期和病理分级有关,不同组织器官来源的肿瘤在受到射线照射后的反应程度各不相同,放射治疗的疗效正是取决于肿瘤细胞对射线的敏感程度,即放射敏感性。如何提高肿瘤的放射敏感性正是现代医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针对有关电离辐射造成DNA损伤后ATM介导的G2/M期细胞周期阻滞与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的预防和放射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

  • 肺癌中维生素D系统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琳琳;兰飞;田姗

    肺癌是全球病死率高的肿瘤[1],分小细胞肺癌( 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两大类,分别约占肺癌发病率的15%和85%。 NSCLC分大细胞癌、鳞癌和腺癌,其中腺癌占NSCLC发病率的绝大多数。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因此社会对肺癌发生、发展及防治研究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活性维生素D3对预防和治疗肺癌具有一定的潜力[2],肺癌的发生、发展与活性维生素D3及其代谢物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维生素D3的摄入与从未吸烟绝经妇女较低的肺癌风险具有相关性[3],大多数肺癌患者有严重的维生素D3缺乏现象[4],如果补充维生素D3将会提高早期NSCLC患者的生存率[5]。维生素D系统对活性维生素D3的代谢及其生物学效应的发挥至关重要,而肺癌组织中的维生素D系统表达异常或基因多态性发生变化,使得活性维生素D3的产生减少且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而且对外源活性维生素D3产生抵抗,所以有必要对肺癌中的维生素D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着重对维生素D系统即活性维生素D3发挥生物学效应必需的维生素D受体( vitamin D re-ceptor,VDR)及其代谢过程中两种重要的酶 CYP27B1和CYP24A1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以期对肺癌的诊断、个性化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 肾上腺素能受体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飘;石燕强;冯晓婷;何雷

    近年来,有研究调查[1-4]发现肾上腺素能受体在乳腺癌、前列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中表达增多,并且能促进这些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复发。胃癌是世界上第2位致死性肿瘤,虽然其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仍然是第4位常见的肿瘤,特别是在亚洲[5-6]。很多胃癌患者所处的忧虑状态,会刺激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增多,造成胃癌细胞的增殖、转移和侵袭,预后不良。本文就肾上腺素能受体在胃癌中的作用以及肾上腺素能受体在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治疗胃癌的可行性。

  • 耳穴治疗对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作者:彭贝如;陈敏军;曾维嘉

    目的:观察耳穴治疗对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9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益智宁神液治疗,观察组采用耳穴治疗联合益智宁神液治疗,并在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后)、停止治疗12周(随访)进行Conners父母、教师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后、随访的行为问题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在父母量表、教师量表的评分上均有改善( P<0.05)。停止治疗后的随访与治疗后相比仍有进一步改善( 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父母量表上的品行问题、多动指数,教师量表的多动、多动指数等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分值更低。结论耳穴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能改善患儿的行为问题,并有一定的远期疗效。

  • 健脾理气抑瘤方联合CIK治疗对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晓轩;龙顺钦;杨小兵;周宇姝;河文峰;廖桂雅;欧阳育树;李秋萍;黄锦鹏;邓宏;潘宗奇;吴万垠

    目的:研究健脾理气抑瘤方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治疗对晚期肝细胞癌( HCC)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晚期HCC患者根据是否愿意服用健脾理气抑瘤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健脾理气抑瘤方联合CIK治疗治疗,对照组接受辨证中药联合CIK治疗。通过T细胞亚群及EORTC QLQ-C30评分量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的CD3+、CD4+、CD8+、NK+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的CD3+、CD4+、NK+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升高,两组的CD3+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功能、情感功能、总健康评分较前增加,疲倦、恶心呕吐、气短、食欲、便秘、腹泻条目评分较前下降;对照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评分较前增加,疲倦条目评分较前下降;两组的总健康和疲倦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联合CIK治疗能改善晚期HCC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健脾理气抑瘤方联合CIK治疗效果更优。

  • 计量资料统计检验的两个常见错误

    作者:本刊编辑部

    错误之一: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多次t检验,而不用方差分析。多组间均数比较时,如果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呈齐性时,应该用方差分析(也叫ANOVA分析)。方差分析只能告诉我们多组间均数是否全部相等,即便F>Fα,也只能说明在α水准上至少有两组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不能告诉我们到底哪两组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要研究某两个或某几个总体均数是否相等,还要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两两比较的q检验(也叫Studnet-Newman-Keuls检验法)或小显著差异( le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 t检验;当多个观察组与一个对照组进行均数间比较时,应作Dunnett-t检验。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作者: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