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嵌体冠和全冠联合固位的固定桥的修复效果

    作者:陈勇;陈秋熳;李素贞;韩经定

    目的:评价应用嵌体冠和全冠联合固位的固定桥和传统双端固定桥修复一侧低龈径基牙的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嵌体冠和全冠联合固位的固定桥和传统双端固定桥分别修复6例一侧低龈径基牙的牙列缺损。结果5年后复查,两组的总体情况、边缘密合性、X线下基牙的情况的满意率达到100%,传统双端固定桥修复组的固位和咀嚼功能满意率分别达到66.7%和100.0%,嵌体冠和全冠联合固位的固定桥组的固位和咀嚼功能满意率分别是100%和83.3%。结论嵌体冠和全冠联合固位的固定桥可用于修复一侧低龈径基牙的牙列缺损的修复,但仍需对其疗效进行长期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 固位 嵌体冠 固定桥
  • 糖代谢相关指标在巨块型肝癌中的对比

    作者:梁炳钊;林任萍;陈婵娟;曾贵林

    目的:了解巨块型肝癌患者的糖代谢变化状况。方法将收治的巨块型肝癌患者8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84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及餐后2 h血糖、C肽及胰岛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C肽及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餐后2h血糖水平、C肽及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低血糖比例、糖尿病前期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巨块型肝癌患者存在明显糖代谢异常,表现为空腹低血糖症状及糖耐量异常。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

    作者:蔡树冰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性,并探讨Hp感染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血气分析的情况。方法(1)回顾性分析住院的305例COPD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30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两组对象进行14 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两组Hp阳性率;(2)从305例COPD患者抽取140例Hp阳性和140例Hp阴性的COPD患者,比较两组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的情况。结果(1)研究组的Hp阳性率为66.8%,对照组为4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肺功能检测结果示Hp阳性的COPD患者的FEV1/FVC和FEV1%pre水平高于阴性组;血气分析结果显示Hp阳性COPD组的PaO2和SaO2水平低于阴性的COPD患者,而PaCO2的水平高于Hp阴性的COPD患者(均P<0.01)。结论 COPD患者感染率比健康人群高,Hp感染与COPD关系密切,可能是COPD患者肺功能恶化的重要致病因素。

  • 染色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癌诊断一致性的研究

    作者:张燕霞;黄茜;马久红

    目的:探索染色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评价其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接受普通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可疑病灶220例,行染色放大内镜复查。内镜下观察完成后,对高度可疑部位病变取1~5块组织进行活检并作出内镜下良恶性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不同内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染色放大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09%、94.47%、89.01%,Kappa值为0.705(P<0.05)。结论染色放大内镜作为一种新型诊断用内镜,对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价值,但染色放大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 育龄期隐性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易江华;翁智胜;李晓辉;辛甜甜;廖梦怡;彭洁雯

    目的:研究育龄期女性隐性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42例育龄期女性隐性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观察组)及2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育龄期隐性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和NK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T淋巴细胞比对照组降低,CD8+T淋巴细胞比对照组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育龄期女性隐性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不平衡和免疫抑制。

  • 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31例诊治分析

    作者:白松;吴斌

    目的:探讨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的病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对31例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程分别给予:阴茎海绵体注射;远端阴茎头阴茎海绵体分流术(T-shunt);阴茎海绵体注射+远端阴茎头阴茎海绵体分流术(T-shunt)和T-shunt+海绵体隧道术4种治疗方案。并对术后对复发、并发症及阴茎勃起功能进行随访。结果患者病程11~120 h,平均(36.2±14.1)h。74.2%(23/31)的患者病因明确,其中常见的原因分别是血液系统疾病(19.4%,6/31)、高脂血症应用调脂药物(16.1%,5/31)和阴茎海绵体注射治疗勃起功能障碍(19.4%,6/31)。病程<24 h及24~48 h的患者行阴茎海绵体注射,抽吸及灌洗的成功率分别为71.4%(5/7)和42.9%(3/7);病程<24 h、24~48 h和>48 h的患者行T-shunt术的成功率分别为100.0%(2/2)、100.0%(16/16)和60.0%(3/5);>72 h的患者行T-shunt+海绵体隧道术的成功率100.0%(2/2)。术后对复发、并发症及阴茎勃起功能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1.6±10.5)个月,术后未见复发、阴茎海绵体炎及尿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2.2%(4/18)。结论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大部分病因明确,主要由血液系统疾病、调脂药物及阴茎海绵体药物注射引起,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应根据病程时间的长短,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减少阴茎海绵体缺氧及酸中毒的时间,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T-shunt和(或)海绵体隧道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如果处理及时,能有效降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

  • 不同盆腔条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分析

    作者:马文敏;司徒艳球;吴雅琴;谭晓慧

    目的:探讨不同盆腔条件患者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 )助孕结局的比较。方法选择接受IVF-ET的具有完整治疗周期患者共1292例,根据准入试管婴儿周期的条件,分为三类:双侧输卵管因素、盆腔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析比较三类患者一般情况、治疗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IVF-ET治疗的患者的Gn总量多于盆腔因素、输卵管因素,获卵数及宫内妊娠率明显低于另外两种因素。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行IVF-ET治疗其获卵数、妊娠率明显不及单纯输卵管因素、盆腔因素致不孕行IVF-ET治疗者。

  • 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李晶;丁向东;冯晓冬;张志魁;刘栋;周文波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7例乳腺腺样囊性癌病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8~81岁,平均(67.1±9.76)岁,肿块大径2.2~5 cm,中位大径3 cm。显微镜下观察,乳腺腺样囊性癌的形态结构多样,可见筛状、管状、实性结构,6例以筛状结构为主,1例以实性结构为主。肿瘤性肌上皮/基底细胞样细胞构成了肿瘤的主要成份,肿瘤性腺上皮数量少但一定存在。免疫组化示肌上皮/基底细胞样肿瘤细胞表达 CK、CK5/6、Vimentin、P63、calponin。腺管上皮表达 CK、CEA、EMA 和CD117。 Ki67指数5%~20%,中位数为10%。 ER在7例均为阴性,6例PR阴性,1例阳性,HER2均为阴性。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具有特征性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多属于基底细胞样癌。

  • 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在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

    作者:霍雷军;吴坤河;张宴;张江宇;郜红艺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 FNAC)在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89例乳腺癌患者,分析超声判断腋窝淋巴结异常者行腋窝淋巴结FNAC的检查结果,并与手术后病理检查对比分析,评价超声及FNAC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89例超声影像学腋窝淋巴结异常的乳腺癌患者FNAC阳性率60.7%,阴性率为39.3%。其中43例腋窝淋巴结FNAC后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淋巴结阳性率46.5%;21例淋巴结纵横径比值( L/T)<1.7患者转移率为95.2%,高于L/T≥1.7患者的6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NAC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55.9%(19/34)、特异度为88.9%(8/9)、准确度为62.8%(27/43)、阳性预测值为95%(19/20)、阴性预测值为34.8%(8/23);其中腋窝淋巴结L/T<1.7患者FNAC敏感度为75%(15/20), L/T≥1.7患者敏感度为28.6%(4/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及FNAC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腋窝淋巴结L/T<1.7时FNAC敏感度更高。

  • 三种术式切除非脱垂大子宫的临床比较

    作者:卢惠琼;甘秀华;薛安;崔艳

    目的:比较分析经腹腔镜、阴式与开腹3种方式在非脱垂大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TLH组)86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组)97例,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组)213例对照,观察术中、术后情况。结果3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TLH组与TV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较TAH组明显缩短( P<0.05);术后镇痛率TAH组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术后阴道流液时间TLH组较长(P<0.05);术后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TVH组较高( P<0.05)。结论经腹腔镜及阴式两种切除非脱垂大子宫术式均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术野更清晰、适应范围更广。

  • 慢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与白细胞介素-31的关系

    作者:陈明春;罗汉权

    目的:了解慢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与白细胞介素-31( IL-13)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测定5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23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31水平,分析IL-31水平与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程度、风团数量和风团大小等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31水平为(286.7±113.5) pg/mL,正常对照者为(92.8±45.3) 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539,P<0.001);血清IL-31水平与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程度呈正相关(r=0.28,P<0.05),与风团数量和风团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31水平升高,针对IL-31的治疗可能对减轻患者的瘙痒症状有帮助。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诊断早期肝癌中的应用

    作者:云永兴;王立非;陆普选;黄华;陈晓芳

    目的:追踪检测肝硬化结节内铁含量分布的变化,探索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诊断早期肝癌的方法。方法应用SWI对24例诊断为肝硬化再生结节( regenerative nodule ,RN)或异型增生结节( dysplastic nodule ,DN)进行追踪检测,观察肝硬化结节内部铁含量的变化。结果10例肝硬化结节SWI图像出现均匀乏铁高信号,3例内部出现不均匀斑点结节样高信号,术后病理诊断为肝癌。结论肝硬化结节内部铁含量的减少或者部分减少,SWI呈均匀或不均匀斑点结节状高信号特征改变,提示诊断肝癌。应用SWI对肝硬化结节进行定期追踪检测内部信号改变,对早期肝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肺炎型肺癌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邱其良;刘辉如;刘奕仕

    目的:总结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1例肺炎型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病灶分布的部位、范围及其主要征象,对其影像学征象在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21例肺炎型肺癌中腺癌20例(其中黏液腺癌18例,乳头状腺癌2例),鳞癌1例。21例中首诊肺癌5例,肺炎13例,肺结核3例;首诊错误的16例中,经抗炎、抗结核治疗无好转,14例显示肺部阴影增大,6例在磨玻璃影或实变基础上出现结节、肿块改变,3例在随访复查中出现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或远处转移。病灶多发8例,单发13例;两肺多发性分布5例,叶性分布12例,段性分布9例;外周分布的16例,中央性分布3例,弥漫性分布2例;其中上叶12例;中叶4例;下叶15例。病灶表现为斑片及片状实变影18例,充气支气管征13例,其中枯枝征9例,叶间裂向外突出的6例;实变影不均匀分布6例,16例实变周围或远侧磨玻璃征;单纯毛玻璃样3例;混合毛玻璃样影伴有不规则小结节的为7例;合并不规则小囊腔或空泡征6例;合并条索状及结节状间质性肺炎样改变3例。 CT血管造影征10例。病灶边缘清晰13例,模糊8例,胸膜凹陷征8例。胸腔积液5例,胸椎及肋骨破坏3例,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4例。结论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形态可为多种多样,多有实变表现,易误诊为肺炎,但其动态影像学表现仍具有一定特征性:常为外周分布,空气支气管征呈枯枝征、不规则小结节、叶间裂外突等。对抗炎治疗反应不好的肺炎应警惕炎型肺癌可能,进行活检诊断。

  • 包皮液压扩张分离 Y-V 成形术的应用价值

    作者:倪滨;宫敏;王尊;张婷;郭冀丹;刘庆仪

    目的:分析应用包皮液压扩张分离Y-V成形术治疗包茎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将150例包茎患儿分为3组,每组50例,分别行手术治疗:A组包皮液压扩张分离Y-V成形术、B组传统不使用吻合器的包皮环切术、C组使用吻合器包皮环切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儿包皮外观形态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外观满意度方面优于B组。 A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较C组略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疼痛持续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患儿满意度均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包皮液压扩张分离Y-V成形术治疗包茎简单易行,疗效无明显差异,适合用于对儿童包茎的治疗。

  • 慢性 HBV 感染不同临床转归患者外周血 NK细胞 PD -1的表达

    作者:吴令杰;陈瑞烈;郭耿龙;张海生;杨海丹;陈益宏;康惠忠;赵资德;张苏伟;周东铭

    目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 HBV )感染不同临床转归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程序性凋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 PD-1)的表达情况。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健康者(对照组)、17例慢性HBV携带者(携带组)、53例慢性肝炎者(慢性肝炎组)、18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16例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者(肝癌组)外周血NK细胞PD-1表达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NK细胞PD-1表达率[(8.2±2.0)%]明显低于携带组[(15.9±5.6)%]、肝硬化组[(14.8±6.8)%]和肝癌组[(14.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与慢性肝炎组[(10.6±4.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4组慢性HBV感染不同临床转归组NK细胞PD-1表达率比较,仅携带组NK细胞PD-1表达率高于慢性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 NK细胞高表达PD-1可能影响机体对HBV感染的清除。

  •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经颈内与锁骨下入路对比分析

    作者:赵超尘

    目的:对比分析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入路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中的利弊。方法409例行输液港植入术的患者,223例采用颈内静脉入路( A组),186例采用锁骨下静脉入路( B组)。观察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围手术期、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409例患者全部穿刺置管成功,A组与B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5.96%(214/223)与87.10%(162/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10.75, P<0.01)。 A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0.90%(2/223),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48%(10/223);B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69%(5/186),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9.68%(18/186),两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4.29, P<0.05)。结论静脉输液港应首选颈内静脉入路。

  • 急性等容稀释式自体输血在基层医院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胥亮;连铁;高瑞君;汤仙兰;杜静敏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稀释式自体输血( ANH)在基层医院手术中应用的可能性及其效果。方法选择ASA评估标准Ⅰ~Ⅲ级择期手术患者10例,手术开始前经桡动脉采集自体血液,同时通过静脉输入同等数量胶体液。术中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降至70 g/L时,或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将采集的自体血回输给患者。观察(1)手术前、ANH后、手术结束时血红蛋白水平;(2)记录以上各时间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3)记录术中失血量、尿量、自体血输注量、异体血输注量、输液量及手术时间;(4)监测术前和术后24 h的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结果10例患者共计采集自体血液3300 mL。全部在术中回输给患者。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红蛋白变化平稳。7例患者术中未使用异体血;3例患者因手术较大输异体血1400~3400 mL。术后24 h血常规和凝血功能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ANH能明显减少术中的异体血输注量,对凝血功能影响小,安全可行。

  • 湿性疗法在治疗成人脐尿管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何丽娟;罗少君;王琦;闻艳梅

    目的:探讨湿性疗法在治疗成人脐尿管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脐尿管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30~62岁,平均(43.6±8.5)岁。经B超确定脐尿管感染患者的脐部伤口按照湿性疗法换药,对患者进行局部及整体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清洗液,根据伤口基底组织的活性、深度等选择局部切开引流、保守锐性清创、自溶性清创等,通过渗液管理原理来营造有利于伤口愈合的微环境,选择适宜的高渗盐敷料、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体敷料、脂质水胶体敷料等进行伤口处理。了解导致患者脐部感染的原因,观察湿性疗法处理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31例患者脐部伤口经湿性疗法处理12~21 d后肉芽生长良好,29例伤口完全愈合,2例经过处理炎症控制后予手术治疗,显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3.54%。结论对成人脐尿管感染患者采用湿性疗法换药,能有效地引流、促进伤口肉芽组织生长,达到治疗目的。

  • 克氏针定位测量法应用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CroweⅠ、Ⅱ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的效果

    作者:肖斌;廖凡琼;许啸;郭新辉;曹阳

    目的:分析克氏针定位测量法应用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CroweⅠ、Ⅱ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在恢复肢体长度方面的准确性,并与体表标志测量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析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CroweⅠ、Ⅱ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22例,男5例,女17例;年龄36~69岁,平均53.8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例,术前检查患肢短缩情况,术中分别采取体表标志测量法、克氏针定位测量法判断肢体长度。术后检查术肢长度恢复情况。对比分析两种测量方法在肢体长度恢复方面的准确性及两种方法对手术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表标志测量法、克氏针定位测量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分别为(6.0±3.4)mm、(3.3±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发生双下肢不等长的发生率分别为27.3%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时,如何做到双下肢等长仍是手术的一个难点,克氏针定位测量法的准确性明显高于体表标志测量法,且此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脱机相关性肺水肿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龚志晶;徐海博;王伯丽;阎锡新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PiCCO)监测技术在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脱机相关性肺水肿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并发脱机相关性肺水肿患者的PiCCO 血流动力学数据特点及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PiCCO监测结果显示4例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均高于正常高值(3~7 mL/kg),提示肺水肿。每24 h监测指标显示,除1例患者首日24 h液体平衡为正平衡外,其余容量平衡均为负平衡,患者监测期间均据决策树及医师分析,给予利尿及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等对症处理。终3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结论呼吸衰竭合并心功能受损的患者,通过PiCCO 获得的数据可以量化指导液体的管理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从而稳定循环,平衡循环和氧合之间的矛盾,预防、诊断及治疗脱机相关性肺水肿,从而有助于早日撤机。

  • 横位与臀位剖宫产60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琳妹;蒋春林

    目的:探讨横位与臀位发生的病因及两者剖宫产的母胎结局。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横位与臀位的产妇共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横位组30例,臀位组30例,两组在年龄、孕周、胎次、胎儿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者病因、剖宫产时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手术时间、产后2 h出血量等。结果子宫畸形(单角、中隔等)、腹壁松弛、羊水过多、骨盆狭窄等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时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横位组高于臀位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横位组低于臀位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横位与臀位均属异常胎位,发病原因相似,剖宫产是安全的分娩方式,横位手术难度及母胎不良并发症明显高于臀位,值得临床重视。

  • LightSheer 半导体激光对不同类型皮肤的脱毛效果

    作者:陈明娟;侯刚;王原路

    目的:评价LightSheer半导体激光对不同类型皮肤的脱毛效果。方法运用LightSheer 半导体激光脱毛系统,分别对4种不同类型皮肤(根据Fitzpatrick皮肤分型对研究对象进行分型,其中Ⅱ型皮肤26例,Ⅲ型皮肤66例,Ⅳ型皮肤57例,Ⅴ型皮肤28例)共177例患者,共214个部位进行脱毛治疗,波长800 nm,能量密度15~35 J/cm2,脉冲宽度30 ms,分别对治疗2、3、4及5次后及治疗后1、3、6个月的有效性进行分级评价。结果4种类型皮肤经过激光脱毛治疗后,毛发减少率均在78%以上,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次数越多效果越好,治疗后随访时间延长,逐渐有新生毛发生长,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LightSheer 半导体激光脱毛系统脱毛效果确切,不同类型皮肤脱毛效果有差异,应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

  •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远期效果和并发症

    作者:陈惠国;罗晓璇;李小军;吴伟彬;武勇辉;谷力加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远期效果和并发症。方法通过回顾198例手汗症术后患者的5年随访结果,对近远期效果、并发症以及满意度等进行分析。结果5年成功随访162例,随访率81.18%,其中T2~4组51例,T3~4组111例,两组手汗和腋汗有效率均为100%,全组足汗有效率为64.46%,满意度为97.53%,无复发。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主要并发症为转移性代偿性出汗(16.67%),其中T2~4组为25.49%,T3~4组为12.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胸痛、手掌过度干燥发生率低。结论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远期疗效好、安全,满意度高,常见远期并发症为转移性代偿性出汗,其中切除T3-4发生率更低,同时须注意手掌过度干燥等少见并发症。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 microRNA -99a 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李国芬

    目的:探讨microRNA-99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志愿者血清,以RT-PCR法检测总RNA中microRNA-99a的表达量并进行比较,分析microRNA-99a的表达量和观察组患者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microRNA-99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microRNA-99a的表达量和观察组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观察组microRNA-99a的表达量低者生存时间低于表达量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icroRNA-99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下降和病情进展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肺癌治疗的观察指标。

  • 不同检查方法对不同分期乳腺癌检出率的比较

    作者:何艳春;徐超杰;刘妙贞

    目的:探讨不同检查方法对不同分期乳腺癌检出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健康体检中心高度怀疑乳腺癌的体检者30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钼靶X线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手段对不同分期乳腺癌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对0~Ⅲ期乳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钼靶X线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对0~Ⅲ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对0~Ⅳ期诊断准确率均>9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有助于提高不同分期乳腺癌患者的检出率,为乳腺癌患者的诊治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 急性盆腔炎症性疾病致病因素及病原微生物分析

    作者:明芳;陈广莉;覃莹莹;戴如星;杨俊

    目的:分析急性盆腔炎症性疾病致病因素及病原微生物特点。方法选择401例急性盆腔炎症性疾病患者为观察组,使用自制调查表调查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选择12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分析急性盆腔炎症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查,分析急性盆腔炎症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特点。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性传播疾病史、流产史、经期卫生不良、无避孕措施、宫内节育器避孕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避孕套或避孕药避孕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不同致病微生物6种,人型支原体107例(26.68%)、阴道菌群106例(36.43%)和衣原体101例(25.19%)比例居多,其余分别为假丝酵母菌50例(12.47%),阴道毛滴虫44例(10.97%),淋病奈瑟菌37例(9.23%);各类病原微生物对不同类型抗生素的耐药性不同。结论不良性行为及下生殖器卫生是急性盆腔炎症性疾病的影响因素;病原微生物类型多且耐药性高,应合理选择药物,提高疗效。

  • 阴性法 CTU 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刘立成;梅峰;潘涛

    目的:探讨阴性法CTU在基层医院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检查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CTU检查,观察组采用阴性法CTU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两期左右两侧肾盂、输尿管上段、输尿管中段以及输尿管下段管腔内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右侧肾盂管腔、输尿管上段管腔、输尿管中段管腔、输尿管下段管腔C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左侧肾盂管腔、输尿管上段管腔、输尿管中段管腔、输尿管下段管腔、膀胱管腔C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TU辐射剂量为(14.76±1.32)mGy,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48±2.14)mGy(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阴性法CTU检查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高龄孕妇孕中期血清学唐氏筛查及羊水检测的意义

    作者:席小红

    目的:探讨血清学及羊水检测对高龄孕妇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118例高龄孕妇,检测外周血甲胎蛋白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同时根据孕妇的孕周、年龄、体重、吸烟和糖尿病等相关因素,计算唐氏综合征风险率;对高风险孕妇进行胎儿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对孕妇进行随访,评估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发生率。结果共有80例(67.8%)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53例(66.3%)胎儿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共有45例(56.3%)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分娩出唐氏综合征患儿。结论血清学及羊水检测对高龄孕妇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腹腔镜下成人腹股沟隐匿性疝的手术治疗策略

    作者:温顺前;廖冠群;巫青;谢学羿

    目的:探讨成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手术术中发现隐匿性疝时的手术策略。方法对成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手术术中发现隐匿性疝时采用分组选择治疗方式,其中对早期隐匿性疝(39例)采用以观察随访为主的处理方式,而对真性隐匿性疝(62例)采用同期手术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将隐匿性疝采用分组手术策略治疗后,仅有2例隐匿性疝(2%,2/101)发展为有症状的疝,在早期隐匿性疝组为其自然病程,而在真性隐匿性疝组中有1例出现因发生补片排斥现象,余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对隐匿性疝采取分组的治疗策略可以获得相对满意的临床疗效,但还需更多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明确及量化组别。

  • 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喉良恶性肿瘤的效果

    作者:吴舜;赵伟

    目的:研究低温等离子消融对喉良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喉良恶性肿瘤患者共98例,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摘除肿瘤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针对两组手术时间、输血量、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复发率等进行对比,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及术后复发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喉良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使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法能显著降低喉癌的复发,操作也相对简单,能取得理想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基层医院分化型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体会

    作者:章琳;彭华彬;孙海光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使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基层医院能得到规范化治疗。方法回顾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3年,有1例双侧乳头状癌患者在术后半年内颈侧方淋巴结转移,后在上级专科肿瘤医院行颈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其他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在基层医院进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初始治疗时,应遵循规范的手术为前提的综合治疗模式。

  •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致连;李红晖;唐平;廖镜波

    目的:研究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并与经典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方法收集1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暴发性1型糖尿病组和经典1型糖尿病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征。结果暴发性1型糖尿病起病可能与妊娠、病毒感染相关,以病程短、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低、胰岛功能差、酮症酸中毒、横纹肌溶解、高淀粉酶血症等为临床特征。结论暴发性1型糖尿病较经典1型糖尿病存在严重的代谢失衡及更差的胰岛功能。

  • 宝石 CT在冠脉支架术后患者随访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荘高明;钟伟锋;李耀国;何卓南;劳敏华

    目的:探讨宝石CT在冠脉支架术后随访复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例既有标准模式亦有高分辨模式扫描的冠脉CTA数据,对比其对冠脉支架内腔及支架壁的显示能力。结果共6例患者,13个冠脉支架,高分辨模式对支架内腔及支架壁的显示能力明显优于标准模式。结论对于冠脉支架术后随访复查患者,宝石CT宜选择高分辨模式扫描。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分析

    作者:廖晗甦;杨钦灵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分娩方式的选择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再次妊娠、并有剖宫产史经产妇160例。年龄23~38岁,平均(28.12±8.26)岁。决定经阴道试产孕妇42例,成功30例,12例试产失败转急诊剖宫产,择期剖宫产118例。观察比较两种方式分娩孕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42例患者中30例阴道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组在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两方面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7分比例则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产失败转急诊剖宫产的12例孕妇,术后出血量、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择期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产失败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试产成功者[(3.39±0.31)kg vs (3.07±0.42)k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充分评估孕妇状态及适应证的前提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仍可选择阴道试产。

  • 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陈晓丽;侯铁英;陈柳勤;陈慧敏;赵越;凌勇;张丽霞;张莉滟

    目的:研究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对此类感染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感染性腹泻患者的艰难梭菌分离情况以及临床感染特点。结果从291份感染性腹泻标本中分离出33株艰难梭菌,阳性率为10.3%(18/174),其中26株为产A/B毒素菌株(12例患者)。艰难梭菌主要分离自老年男性,均具有严重基础疾病,且使用过质子泵抑制剂和多种广谱抗菌药物;粪便常规和血液学相关指标对艰难梭菌感染及产毒与否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结论严重的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病死率高,且易引起院内感染的播散,医院可以根据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规范干预,从而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的爆发。

  •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拔管后呼吸支持中的应用

    作者:张涛;高薇薇;陈佳;许芳;王越;邝舒敏;林兴;陈运彬

    目的: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NHFOV)在新生儿作为拔管后呼吸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需要高频振荡辅助通气并应用NHFOV作为下一级呼吸支持治疗的2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应用NHFOV作为拔管后呼吸支持的成功率,并分析应用NHFOV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0例患儿中17例应用NHFOV成功拔管,成功率为85.0%。应用NHFOV血气二氧化碳均值为(44±3.8) mmHg;颅内出血率为5.0%,纠正胎龄36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为12.5%,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率为5.0%,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率为6.25%,产后糖皮质激素应用率为0。结论 NHFOV作为拔管后呼吸支持,具有较高的拔管成功率,并发症未见明显增加,推测NHFOV是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治疗模式。

  • 宫颈癌调强放疗 MCO 与 DMPO 算法的计划剂量学比较

    作者:张国前;张书旭;余辉;谭剑明;王锐濠;雷怀宇;蒋绍惠;周祥

    目的:比较宫颈癌调强放疗时不同优化算法( MCO与DMPO)所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将收治的肿瘤患者中随机抽样选取10例接受根治术后的Ⅰ~Ⅱ期宫颈癌病例,依次设计4组计划:用MCO算法分别设计M-IMRT和M-VMAT;用DMPO算法分别设计多野调强计划( D-IMRT)和容积调强计划( D-VMAT);比较两种不同优化算法所生成IMRT或VMAT计划中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及机器跳数的差异。结果(1) M-IMRT与D-IMRT相比,其靶区D95、靶区Dmax、靶区Dmin分别增加1.0%(P=0.02)、2.0%(P=0.001)、1.6%(P=0.04),适型指数降低4.5%(P=0.02)。(2)M-VMAT总跳数比D-VMAT增加13.8%(t =7.26,P=0.01)。(3)除M-VMAT计划右侧股骨头V40增加以外其余MCO计划中直肠、膀胱及双侧股骨头剂量相比DMPO计划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在满足靶区剂量的基础上MCO算法能够降低危及器官受照剂量,但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

  • 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与支持治疗50例临床分析

    作者:邓金金

    目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与支持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将极低出生体重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行全静脉营养支持,研究组行早期微量喂养营养支持联合静脉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以及肠外营养监测、生长发育情况。结果研究组极低出生体重儿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肠胃营养达到标准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恢复至出生的时间以及达到完全胃肠喂养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体重增长的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概率比对照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营养支持可提高患儿治疗效果,降低不耐受情况,减少黄疸发生,缩短其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对其生长发育起着促进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上段、长斜形骨折的临床体会

    作者:王昌刚;韦泽进;廖正许;徐国石;发鹰;令狐昌伦;刘正勇

    目的:研究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上段、长斜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收治的20例肱骨中上段、长斜形骨折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良好愈合,肩、肘关节活动良好。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良1例,可1例,肘关节功能评分优19例,良1例,20例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腋神经、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上段、长斜形骨折的治疗中,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易掌握,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明显,能够早期恢复患者的肩、肘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只要熟悉局部解剖,熟练掌握手术技巧,不会对邻近神经血管造成损伤,值得广大骨科同道探讨应用。

  •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围绝经期性交痛的效果

    作者:刘丽平;龚瑞龙;曹江霞;孙晨;宋晓婕

    目的:了解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性交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就诊的327例围绝经期性交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7例患者单独使用凯格尔运动法,观察组17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FSFI评分、盆底肌力及肌电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FSFI评分都有所提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盆底肌肌力增强(P<0.05),静息、10 s慢肌和后静息异常肌电值治疗前后均有所改善;对照组则无明显增高。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性交痛安全且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唐渲;梁毅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科常见疾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11例患者(包括肺大疱、肺结节、胸腺瘤疾病)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该术式的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胸管引流量、住院时间等。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或二次手术病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患者康复快。结论经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手术,需要选择适当病例,手术方式安全可行,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手术创伤,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康复,值得目前临床推广。

  • 无创产前筛查技术在高龄孕妇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惠淑宁;芮淑贤;马燕琼;张少亚;高婷婷;张慧萍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筛查技术( NIPT )在高龄孕妇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比较高龄孕妇直接行羊水穿刺诊断(直接诊断)与先行NIPT阳性者再行羊水穿刺诊断(间接诊断),观察两组间唐氏综合征检出率的差异。结果176例高龄孕妇先进行NIPT,高风险4例,羊水诊断确诊3例,检出率1.70%;296例高龄孕妇直接行羊水诊断发现染色体异常4例,检出率1.4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羊膜腔穿刺相比较,NIPT技术具有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且较易为孕妇所接受,为羊水诊断禁忌证或拒绝羊膜腔穿刺术的高龄孕妇提供了新的产前筛查方法。

  • 恙虫病62例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谢容根;张丽华

    目的:分析恙虫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情况,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以助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近3年来收治的62例恙虫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中出现发热100%,头痛67.74%,特异性焦痂及溃疡98.39%,心肌酶异常98.39%,肝功损害91.94%,C反应蛋白升高93.55%,嗜酸性粒细胞减少83.87%,外斐氏试验阳性1.61%。入院前的发热时间与器官损害的个数无相关性(P=0.575);但器官损害个数越多,住院时间会越长(P<0.05)。氯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均有效(P=0.879)。3 d内用有效抗菌素与4 d以上用药比较,住院时间(P=0.265)和器官损害个数(P=0.3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d以上用药组,住院费用更高。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个器官,除发热外,头痛是其较常见症状,心肌酶异常、肝功酶异常、C反应蛋白升高常见,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对恙虫病的诊断有提示作用,而焦痂或溃疡为本病具诊断价值的特异性体征,外斐氏试验的阳性率低,对早期诊断无帮助。器官损害个数越多,住院时间会越长。氯霉素和阿奇霉素都是有效抗菌素,未能及时确诊用药会增加住院费用。

  •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 PGE2和 PGF2α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赖晓文;何晓升;钟晓春;周娟

    目的:检测不同时点的增生性瘢痕中前列腺素E2( PGE2)和前列腺素F2α( PGF2α)的含量,并初步分析与瘢痕瘙痒的关系。方法取1、3、6个月及1年和2年的瘢痕组织,采用放射免疫法,计算出PGE2和PGF2α的含量,并与正常组织和Ⅱ度烧伤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PGE2的含量,瘢痕形成后和创伤后均升高,以瘢痕形成后半年的瘢痕组织为高,与正常组织和2年的瘢痕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创伤后组织和3个月瘢痕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创伤后组织、3个月瘢痕组织和1年瘢痕组织均分别比正常组织、1个月瘢痕组织和2年瘢痕组织升高( P<0.05)。创伤后组织中PGF2α含量升高,与正常组织和各时点的瘢痕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了与创面的炎症修复有关外,PGE2可能与瘢痕的瘙痒有一定的关系,而PGF2α与瘢痕瘙痒的关系可能不大。

  • 回收自体血与异体血血气成分比较

    作者:张艳;刘文领

    目的:分析比较术中回收自体血与血库库存异体血的部分血气检测结果。方法本研究随机分A、B两组各60例,取术中回收洗涤后的自体血为A组,从血库中取来的异体血为B组进行血气检测。检测项目包括:pH值、PCO2、PO2、BEecf、HCO2、SO2、Na、K、iCa、GIU、Hct、Hb。结果自体血平均pH值为7.468,PCO2<5 mmHg,PO2176.57 mmHg, BEecf(-),HCO3(-),TCO2(-),SO2(-),Na 150 mmol/L,K 4.56 mmol/L,iCa 2.07 mmol/L,GIU<20 mmol/L,Hct 36.6%,Hb 12.44 g/dL。血库库存异体血平均pH值为6.534,PCO295.51 mmHg, PO294.55 mmHg,BEecf 14.4 mmol/L,HCO37.84 mmol/L,TCO210 mmol/L,SO262.2%,Na 126.89 mmol/L,K >9 mmol/L,iCa 0.25 mmol/L,GIU 362.78 mmol/L,Hct 49.9%,Hb 16.64 g/dL。结论通过血气结果分析综合评价输注术中回收自体血对机体的影响和恢复优于血库异体血。

  • 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作者:叶欣;金涛;陈日坚;唐亚梅

    目的:总结低钠血症患者发生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 ODS )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以及预后情况。方法纳入发生ODS的低钠血症患者,收集起病前诱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措施及预后情况的数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例ODS患者均为重度低钠血症,且为慢性低钠血症,其中10例纠正低钠速度过快。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肢体乏力、吞咽困难以及意识障碍。头颅MR显示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多见。预后方面,2例临床康复,2例病情加重死亡。结论大部分ODS患者存在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ODS总体预后较差。

  • 仿生物电疗法促进人工流产后子宫修复的效果

    作者:苏园园;曹丽;韩燕华;钟锴娜;李丹彦;张樱樱;龙丽珊;陈燕;欧美珍;肖智智;黄兰英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人工流产后行仿生物电疗法促进子宫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门诊非意愿妊娠、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84例,将其随机分为4组:仿生物电治疗组70例实施仿生物电治疗,避孕药组67例口服避孕药,联合组72例采用仿生物电治疗+避孕药,对照组75例常规卫生健康指导。于人工流产术后2周及1个月复查,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血红蛋白量及B超监测。结果临床症状方面,仿生物电治疗组、联合组腹痛程度、持续时间、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均低于避孕药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避孕药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前3组月经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差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发生宫内组织物残留比例低,仿生物电治疗组次之,与避孕药组、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5);4组不同时期B超监测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生物电疗法用于人工流产术后患者,能减轻术后疼痛、减少阴道出血、减少宫内组织物残留、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及促进月经恢复,是一种安全、无创、易实施、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联合避孕药一起应用效果更佳,更有助于人工流产术后康复。

  • 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

    作者:吕苗;李红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97例60岁以上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例患者的病变瓣膜在二维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频谱多普勒方面均有显著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无创诊断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帮助临床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的有效方法。

  • 腹腔镜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切开取胚术两种止血方法的比较

    作者:蒋倩颖;杨起楠;黄倩倩;熊员焕;罗蒲英

    目的:比较腹腔镜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切开取胚术中采用间断缝合止血、电凝止血2种止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因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接受壶腹部切开取胚患者198例,其中创面接受间断缝合止血患者103例(观察组),接受电凝止血患者95例(对照组),对相同术式中两种不同止血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率为47.57%,完全梗阻率为6.80%,对侧输卵管完全梗阻患者术后15个月患侧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为26.09%,正常宫内妊娠率为44.83%,上述各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切开取胚后行间断缝合止血对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更为有利,值得临床推广。

  • 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30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明;覃晓

    目的:比较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差异,总结针对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恰当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介入溶栓治疗、手术治疗的30例急性门静脉血栓患者,比较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门静脉置管溶栓及手术治疗病死率、术后通.程度、平均住院日的差异。结果不同治疗组年龄、病程、病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病死率高于非手术治疗组(P<0.05);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治疗组与门静脉置管溶栓治疗组术后门静脉通.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穿刺治疗组穿刺相关并发症明显高于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治疗组。结论针对门静脉血栓的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与门静脉置管溶栓同样有效。与这两种治疗方式相比,手术取栓风险较大,有肠坏死时,可行肠切除术。

  • 肝素结合蛋白与1,25-二羟维生素 D3在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江雁琼;张艳玲;贺端明;伍慧妍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与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2例COPD患者,其中AECOPD 48例,COPD稳定期34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25-(OH)2D3、HBP,同时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及白细胞计数( WBC)等资料,并同步行肺功能及相关检查。结果 AECOPD患者HBP水平为(74.15±13.24)ng/mL,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的(51.57±10.22)ng/mL,其1,25-(OH)2D3水平为(14.85±5.32)ng/mL明显低于COPD稳定期患者的(19.46±6.5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CT、hs-CRP及WBC在AECOPD患者中的水平均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COPD稳定期患者,患者血清1,25-(OH)2D3与肺功能指标呈正相关,HBP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结论血清1,25-( OH)2 D3、HBP可作为AECOPD的辅助诊断指标,并提示血清1,25-( OH)2 D3、HBP在COPD气道炎症及重塑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重症监护室危重脓毒症病原菌分布及其预后分析

    作者:徐华;赵双彪;郑伟华;侯六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 ICU)危重脓毒症的病原菌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提高ICU危重脓毒症的总体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1088例的临床资料,如基本资料、致病菌分布及生化指标等,按患者出院时的预后分为院内死亡组与康复出院组,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康复出院580例(53.3%)。院内死亡组平均年龄、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血乳酸水平、革兰阴性菌感染比例及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比例均高于康复出院组,但院内死亡组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低于康复出院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降钙素原及血清白蛋白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ICU危重脓毒症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年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降钙素原及血清白蛋白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 佛山地区2433例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分析

    作者:刘冰;林志远

    目的:探讨精液常规分析、精子形态分析、顶体酶活性测定在诊断男性不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WHO技术规范,对2433例不育男性患者的精液进行常规、精子形态分析、顶体酶活性定量检测。结果2433例标本中,顶体酶活性降低1071例(44.02%),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15%639例(26.26%),精子活动率异常558例(22.93%),a级精子异常483例(19.85%),液化时间异常372例(15.29%),精子密度异常294例(12.08%)。结论精液常规分析、精子形态分析、顶体酶活性测定是评价精液质量的重要指标,多种精子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男性不育的诊断率。

  • 椎管内神经阻滞分娩镇痛产妇发热对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作者:黄洁莲;廖艳娉;林美玉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阻滞分娩镇痛产妇发热对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制定病例入选标准,入选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后681例孕妇按入选病例在实施椎管内神经阻滞镇痛后至产程结束是否出现发热(>37℃)分为发热组( A组)和非发热组( B组)。对两组病例的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 两组生产过程中总产程、是否使用催产素、器械助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B两组产妇产出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椎管内神经阻滞分娩镇痛产妇发热对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影响。

  • 可调节缝线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梁冬梅

    目的:研究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12例(138眼)。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常规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可调节缝线。对照组:常规小梁切除术。比较在术后早期浅前房的发生率,术后2周眼压的控制及功能性滤过泡的维持情况。结果术后早期对照组浅前房发生率为21.54%;观察组为9.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周眼压控制情况:对照组眼压控制率92.31%,观察组93.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周功能性滤过泡的比率对照组79.63%,观察组91.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较常规小梁切除术能更好地维持术后正常的前房,减少了术后浅前房、低眼压等并发症的发生,且控制眼压及维持功能性滤过泡效果良好。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眼部疾患的临床分析

    作者:覃海明;农影星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合并眼部疾患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感染科收治确诊为AIDS患者到眼科会诊,合并眼科疾患69例(93眼),进行常规视力、裂隙灯、直接眼底镜检查,外周血常规、CD3+/CD4+/CD8+、血培养、感染免疫学五项、血及尿巨细胞病毒DNA检测,总结病患的临床特点,分析伴全身机会性感染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69例病患中,合并全身机会性感染66例(90眼),睑皮炎8例,眼睑血肿1例,结、角膜炎14例,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21例,葡萄膜炎7例,眼内炎4例,视网膜脱离1例,眼-神经病患14例,死亡4例,3例眼部疾患为首发症状,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67例。结论 AIDS合并眼部疾患多伴有全身有机会性感染,CD4+T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变化。

  • 不同微创疗法联合胶原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邱鹏程;刘剑芬;潘略韬;陈文伟;梁国滔;丁翠华

    目的:研究和分析不同微创介入疗法联合胶原酶化学溶解术(CNL)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优势,并与单用腰椎间盘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经皮椎间盘内射频消融术(IDET)、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椎间盘髓核消融术进行疗效比较。方法收集7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范围在10 mm以内,并经MRI检查确诊为椎间盘突出,均无炎性反应、肿瘤、结核等并发症,且临床资料完整。以PLDD联合CNL为观察组A1(164例),以IDET联合CNL为观察组A2(156例),以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椎间盘髓核消融术联合CNL为观察组A3(152例),单用PLDD为对照组B1(96例),单用IDET为对照组B2(92例),单用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椎间盘髓核消融术为对照组B3(84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按照改良后Macnab评定标准对比分析不同微创介入疗法联合CNL与单用微创介入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PLDD、IDET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椎间盘消融术联合CNL的近、中和远期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PLDD、IDET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椎间盘消融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LDD、IDET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椎间盘消融术联合CNL较单纯使用PLDD、IDET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椎间盘消融术更有效,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 3D 打印技术在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赖居易;何升华;孙志涛;王业广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在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辅助应用。方法选取行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临床实验设方案,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两组在术前及术后1周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按改良Macnab 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并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周VAS评分、术后末次随访ODI指数、改良Macnab标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具有较佳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探索。

  • 腹腔间隙综合征22例诊治体会

    作者:曹杰智;麦伟锦;苏刚岭

    目的:总结腹腔间隙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2例腹腔间隙综合征临床资料,根据腹内压进行分级,分别予以保守治疗、穿刺引流及手术治疗。结果22例中存活14例,行穿刺引流术2例,手术探查18例。其中并发肺部感染5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腹腔脓肿2例,切口疝2例,小肠瘘1例,炎性肠梗阻1例,存活率63.7%;死亡8例,包括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6例,死因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36.3%。结论腹腔间隙综合征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凶险,临床医师应提高诊断意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顽固性腹腔高压病例果断开腹减压能降低其病死率。

  • 上调 WIF-1基因表达对胆管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作者:刘正人;周水根;聊识君;黄昭明;武彪

    目的:研究WIF-1在人胆管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在胆管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WIF-1在胆管癌细胞的表达,通过脂质体将WIF-1基因转染至胆管癌细胞中,采用Tr-answell法检测胆管癌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变化。结果 WIF-1在胆管癌细胞中未见表达,转染WIF-1质粒后,胆管癌细胞WIF-1表达显著上升,但其侵袭力则显著下降(P<0.05)。结论 WIF-1启动子的甲基化导致其在胆管癌细胞中表达下降,进而不能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而发挥抑癌作用。 WIF-1在胆管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磷酸钙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复合型骨水泥的生物安全性

    作者:罗旭;李丹;杨俊

    目的:探讨磷酸钙( CPC)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按不同比例混合而制备新型复合型骨水泥( CPC/PMMA)的方法及生物学性能。探讨复合型骨水泥材料CPC/PMMA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制备CPC/PM-MA复合型骨水泥并分组PMMA(100%)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分组为CPC/PMMA(75%)组、CPC/PMMA(67%)组、CPC/PMMA (50%)组、CPC/PMMA (33%)组、CPC/PMMA (16.7%)组、CPC/PMMA (9.1%)组、CPC/PMMA (6.25%)组、CPC/PMMA(4.8%)组。复合型骨水泥CPC/PMMA生物安全性检测包括:细胞毒实验、全身亚急性毒性实验、热源实验、致敏实验、溶血实验及病理学的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组织切片观察实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骨水泥CPC/PMMA(33%~67%)组无细胞毒性;无全身亚急性毒性;热源实验及溶血实验为阴性;PMMA组致敏实验阳性;血液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均无异常。结论采用骨水泥CPC+PMMA为原料,制备复合型骨水泥CPC/PMMA,制备过程简便可靠,复合型骨水泥CPC/PMMA(75%~50%)范围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急性肺损伤新生猪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病理结构的影响

    作者:梁剑;覃晓菲;孟琼;傅万海;彭爱玲

    目的:观察常频机械通气( CMV)、高频振荡通气( HFOV)对急性肺损伤新生猪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病理结构的影响。方法出生1~3 d健康新生猪18只,用9 g/L盐水(38℃,0.035 L/kg)灌洗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6只,模型制备成功后不予机械通气,直接处死)、CMV组(6只,给予CMV)、HFOV组(6只,给予HFOV),行机械通气48 h后处死动物,取右下肺尖进行透射电镜检测。结果机械通气48 h后,CMV组AECⅡ细胞核形状不规则,体积变小,板层小体呈多形性和空泡化,基质连接疏松,微绒毛减少、排列紊乱;HFOV组AECⅡ板层状结构较整齐,无大的空泡化。结论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AECⅡ的影响不同。 CMV对AECⅡ的损伤较重,而HFOV对AECⅡ的损伤较轻。

  • 不同中药水提物对小鼠肠系膜淋巴结细胞ɑ4β7及 C C R7的影响

    作者:李相玲;余浚龙;温如燕;邓高丕;谢龙旭;周联

    目的:观察不同中药水提物对小鼠肠系膜淋巴结细胞ɑ4β7及CCR7表达的影响,为中药水提物对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提供研究思路。方法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迟发型特异性超敏反应(DTH)小鼠模型,口服各类中药水提物1 g/kg,连续给药14 d,之后检测耳肿胀度及胸腺脾脏脏器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细胞表面ɑ4β7及CCR7的表达及淋巴细胞的比例。结果茯苓、羧甲基茯苓、枸杞、香菇、苦瓜、四君子汤均能改善环磷酰胺引起的胸腺脾脏萎缩;香菇、枸杞能改善环磷酰胺导致的DNFB引起的耳肿胀降低;枸杞、苦瓜、茯苓能明显促进肠系膜淋巴结中细胞ɑ4β7的表达;但这些多糖对肠系膜淋巴结中细胞CCR7表达的影响较小。结论不同中药水提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黏膜免疫的免疫调节的重点有所不同。

  • 某54°食用白酒对大鼠血糖及胰岛 A 细胞表达胰高血糖素的影响

    作者:尹丹;梁文妹;夏白娟;李一欣;刘昊;王燕林

    目的:探讨摄入某品牌54°食用白酒后,不同时长及不同剂量对大鼠血糖及胰岛A细胞表达胰高血糖素( Glu)的影响,以期为科学健康饮酒提供一定的基础实验依据。方法正常成年雄性SD大鼠69只,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及实验组(54只)。其中实验组分为4周组、8周组、12周组;各周组又分为低剂量组[0.8 mL/(kg· d)]、中剂量组[1.6 mL/(kg· d)]、高剂量组[2.4 mL/(kg· d)]。实验组大鼠每天11:00及17:00各灌胃1次,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分别于第4、8、12周末测空腹血糖,取胰尾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图像分析及形态计量法进行研究。结果(1)各实验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光镜下,Glu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呈棕黄至棕褐色细颗粒状,位于胞质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12周低剂量组稍有升高(P<0.05)外,余实验各组Glu阳性细胞的免疫染色强度及平均光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形态学计量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Glu阳性细胞的面数密度均未见明显变化( P>0.05)。结论在本实验设定的剂量和时程内用该白酒灌胃,大鼠血糖未见明显异常;对胰岛A细胞的表达和NA 无明显影响。

  • DIAPH3与上皮和间质标记物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国荣;陈根;项灯;秋华;时军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Diaphanous相关成蛋白家族成员之一DIAPH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及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SW480、HT29中DIAPH3、E-钙黏蛋白(E-cadherin)、细胞角蛋白(CK)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 DIAPH3、E-cadherin与CK在结直肠正常组织中表达高于癌组织(P<0.05),且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 vi-ment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且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 DIAPH3与E-cadherin、CK表达呈正相关,与vimentin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DIAPH3与结直肠癌分化与转移有关,其可能抑制结直肠癌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

  • 切痂植皮对创面脓毒症大鼠内脏高迁移率族蛋白 B1表达的影响

    作者:汤拥军;张驰;柳原;田宜肥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在肺内mRNA表达及在肝肾肺组织内蛋白表达,判定切痂植皮对创面脓毒症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30%总体表面积( TBSA )烧伤大鼠创面外涂绿脓杆菌制作创面脓毒症模型,于感染后3d切除感染焦痂,对比创面脓毒症组,抗生素治疗组及切痂植皮+抗生素治疗组大鼠HMGB1在肺内mRNA表达及在肝肾肺内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切痂植皮治疗可降低脓毒症大鼠HMGB1在肺内mRNA表达及在肝、肾、肺组织内蛋白表达。结论切痂植皮,针对创面脓毒症病因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这为临床上创面脓毒症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西格列汀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王兆振;裴苗苗;钟宇敏;刘洋;刘桢睿;李盈盈;杨昌山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 NC组),ADR模型组、JAN+ADR组、JAN组;JAN+ADR组与JAN组分别给予西格列汀40 mg/(kg· d)灌胃持续6周(首剂加倍),ADR模型组和ADR+JAN组腹腔注射阿霉素4 mg/(kg·周),持续6周;NC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称量大鼠重量和心脏重量,计算心脏指数;使用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细胞胶原纤维分布情况;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ADR组心脏体重指数与NC组相比明显增加( P<0.05), JAN+ADR组和JAN组心脏体重指数与N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ADR组的心肌胶原成分明显较其他各组多,心肌细胞体积增大,组织结构排列紊乱,而JAN+ADR组与NC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JAN组能够抑制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Bax蛋白的表达。结论西格列汀可以抑制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纤维化有关。

  • 经蝶切除斜坡脊索瘤术后呼吸道梗阻1例

    作者:李国艳;陈新忠;孙立智;王保国

    患者,女,37岁,45 kg,因左眼视力只有光感,头痛剧烈1个月于2014年6月20日入院。患者于9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MRI检查示“鞍区占位”,住院行经鼻蝶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为“颅咽管瘤”,术后仍间断头痛,视力仍持续下降,复查示占位逐渐增大,1个月前左眼视力只有光感,头痛剧烈。来我院后体格检查示: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左眼直接对光反射迟钝,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右眼直接对光反射灵敏,间接对光反射迟钝,视力粗测右眼视力较差,左眼视物黑影。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阴性。螺旋CT示:蝶窦、鞍区及鞍上区可见一团块状混杂密度影,大横径约50 mm,其相邻蝶骨骨质破坏,呈膨胀型改变。余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征象。患者一般情况可,张口度3横指, Mallampati分级为Ⅰ级,术前呼吸道评估不存在气管插管困难。

  • 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1例

    作者:钟胜华;李日焕;江浩;杨瑞亮;黄中忠

    患者,女,46岁,第1次以发现右乳肿物2个月为主诉于2014年1月10日入院,彩超示:右乳占位性病变,需除外乳腺癌;体格检查:右乳触及一质硬肿物,大小约2.5 cm ×2 cm ×2 cm,活动差,界欠清。第2次以术后4个月肿物复发为主诉于2014年5月14日入院,体格检查:右乳可触及一大小约4 cm ×3 cm ×2.5 cm肿物,性质同前,两次均未触及腋下淋巴结肿大。病理检查:第1次送检肿物大小为2.5 cm ×2 cm ×2 cm,切面灰红灰白,实性,质较硬,边界欠清;第2次送检肿物大小为4 cm ×3 cm ×2.5 cm,性质同第1次送检。2次送检组织学特征基本一致,肿瘤区域大部分(>95%)为梭形细胞成分,细胞核轻中度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2个/HPF),呈纵横交错状、编织状或羽毛状排列(图1-A、B),肿瘤边界不清,呈指突状侵犯周围纤维脂肪组织。经大量补取材及连续深切片,均未见明显的肿瘤性上皮样细胞成分,肿瘤内纤维组织增生,胶原化明显,局部坏死出血,间质内残留少量乳腺导管成分,上皮无明显异型。肿瘤周围乳腺组织有部分导管轻度扩张,少数导管伴有大汗腺化生,呈良性增生性改变。梭形肿瘤细胞AE1/AE3(图1-C)、34βE12(图1-D )和 CK7均(+), Vimentin (+)(图1-E)、P63部分(+)(图1-F)及SMA灶状(+),Ki67增殖指数约15%;ER、PR、Her -2、Desmin、S100、CD34、CD99、P53、EMA 梭形细胞均阴性。终病理诊断:(右侧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 fibromatosis -like meta-plastic carcinoma )(低度恶性)。

  • 椎管内原发中间级别黑色素瘤1例

    作者:陈凡;杨晓宇;刘晓亮;吴新民;陈大伟

    患者,男,59岁,右利手。因脐部以下麻木3个月,双下肢无力1个月加重1周于2013年6月13日入院。体格检查:全身皮肤黏膜无黑色素痣及色素沉着,神清语利, T4平面以下痛温觉消退,腹壁反射减弱,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右侧跟膝胫实验(+),病理反射未引出。胸椎叩击痛阳性。胸椎MRI平扫+增强:T3~4椎体水平椎管内髓外可见0.5 cm ×2.8 cm ×1.1 cm椭圆形短T1、短T2异常信号,压脂像呈低信号,相应水平脊髓受压变细,脊髓内可见条片状等T1稍长T2异常信号,压脂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见图1。术前诊断:T3~4椎体水平髓外硬膜下占位性病变(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

  • 腹腔干缺如1例

    作者:李志旺;吴祖光;李恩;张灼新

    患者,男,67岁,因吞咽不适1月余于2015年12月24日入院,体格检查:体质指数24.61 kg/m2,一般情况良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检查提示:胃底及贲门口下方可见一不规则溃疡,范围约2.5 cm ×1.5 cm,溃疡表面充血、水肿、糜烂。活检病理:(胃底)中分化腺癌。腹部CT提示:贲门胃底壁局部增厚,考虑恶性肿瘤可能,胃小弯侧多发稍大淋巴结,性质待定。术中所见:肝、胆、胰腺、脾、小肠、大肠未见异常,腹腔、盆壁未见转移结节及腹腔积液,胃底近贲门处稍僵硬,周围见多发肿大淋巴结。结合腹部CTA及术中清扫发现:胃左动脉和脾动脉直接起自腹主动脉,二条胃左动脉发出约1 cm后汇合成一主干;肠系膜上动脉自腹主动脉前壁发出,肝总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向右走行分为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并由肝固有动脉发出胃右动脉;腹腔干缺如;胃左静脉有两支,一支直接汇入门静脉,另外一支汇入脾静脉。手术时间3.5 h,过程顺利,术中失血约50 mL,未输血及血浆,术后安返病房,恢复良好出院,无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12 d。

  • 先天性乳糜腹1例

    作者:宋剑弘;刘启乐;彭锋;黄书炜;林名勤;程柳旺

    患儿,男,其母亲于孕36周B超检查发现胎儿腹腔内存在游离的液性暗区,1周后复查胎儿腹腔积液较前增多。于胎龄38+3周在本院剖宫产出生,出生时羊水清,阿氏评分1、5、10 min均为10分,生后腹部膨隆,于2015年10月9日转入新生儿科住院。患儿无呕吐,无哭闹及腹泻,无黄疸,无发热及抽搐,无咳嗽及气促,无水肿及少尿,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否认家族遗传及代谢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0℃,呼吸50次/min,心率142次/min,体重4.01 kg,神志清,精神反应好,呼吸平稳,营养发育正常,皮肤无黄染,颜面及双下肢无水肿,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心脏未见异常,腹部膨隆,触之柔软,腹壁浅静脉怒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双侧阴囊肿大,透光试验阳性。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入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3.7×109· L-1,红细胞3.82×1012· L-1,血红蛋白134 g/L,淋巴细胞23.5%,中性粒细胞60.6%,血小板( Plt )226×109· L-1。尿、大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腹腔积液检查:红细胞2~5/HP,颜色:黄色,透明度:微浊,李凡利试验阴性,凝固性:可见凝块,有核细胞数2390×106· L-1,多个核细胞百分比22%,单个核细胞百分比78%,腹水培养无菌生长。腹部B超及CT检查:腹腔内大量积液。肝、胆、脾、双肾大小形态正常。遗传代谢病检查未见异常。染色体核型分析:46, XY,基础G显带未见异常。结合相关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为:(1)先天性乳糜腹;(2)双侧睾丸鞘膜积液;(3)巨大儿。治疗方法:患儿确诊后采取保守治疗,禁食2~4周,从中心静脉内泵入高营养中长链脂肪乳剂1~4g/( kg· d)、氨基酸等营养支持,予人免疫球蛋白[400~500 mg/( kg· d)]提高免疫力、白蛋白[1 g/(kg· d)]纠正低蛋白血症,予输血、血浆纠正贫血,由小剂量[3.5~10μg/( kg· h)]开始应用生长抑素奥曲肽以减少乳糜液的产生, ;2~4周后开奶,予蔼尔舒配方奶喂养,同时密切观察腹腔积液情况调整奶量,小儿外科协助予腹腔穿刺置管引流+间隔腹腔穿刺抽腹水,做好腹腔穿刺引流、抽液的护理,防治感染等各种并发症,经3个月治疗,期间患儿体重正常增长,腹水减少,监测腹围无再增加,不用再腹腔穿刺抽腹水,每次自行吃奶150 mL,于2016年1月13日治愈出院。

  • 成人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1例

    作者:吴凯;杨六成;王健俊;徐帅;赵海军;何继贤

    患者,女,17岁,因反复腹胀并排便不.5年余,于2015年11月15日入院。体格检查:全身营养状况较差,腹部膨隆,上腹部可见肠型,上腹部可触及扩张肠管及粪块。 X 线提示: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明显扩张,不排除巨结肠可能;造影检查提示: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明显扩张,大内径达11 cm,远端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明显缩窄,直径约2 cm,符合先天性巨结肠改变(图1);直肠黏膜活检提示:(3、7、11点)直肠黏膜未见神经节细胞,考虑为先天性巨结肠( Hirschsprungs dis-ease, HD)。

  • 中心静脉导管头端赘生物1例

    作者:杨振东;石继巧;胡卫东

    患儿,年龄3个月2 d,因重度营养不良20余天,肺炎伴发热、腹泻5 d,于2014年6月21日到我院就诊,因外周静脉穿刺困难及静脉营养需要,于入院第2天在局麻下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所用穿刺包为驼人公司生产,型号5F双腔),注意无菌操作,穿刺过程顺利,无出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入院后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住院第8天患儿右下腹局部隆起,腹部平片提示肠梗阻,急诊行剖腹探查+肠造瘘术,术后第3天患儿发生切口裂开,再次急症行清创缝合术。此时中心静脉导管已留置10 d,在此期间肺炎症状反复,体温一直不稳定,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在(30~50)×109· L-1之间波动。第2次手术后患儿出现重症肺炎、脓毒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遂转入ICU治疗。在ICU治疗期间血培养结果示真菌(原壁菌属)生长,遂追加抗真菌药,体温仍不稳定,为排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考虑拔出导管,但置管时间较长(已置管28 d),为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特行B超检查。 B超结果示:右房内见增强回声,考虑赘生物。心外科会诊认为有急症手术指征,嘱停止中心静脉导管的一切操作,避免赘生物脱落。手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上下腔静脉插管后转机,不阻断主动脉,心脏不停跳下切开右心房,将赘生物连同导管末端一起切下,赘生物大小约0.8 cm ×0.5 cm ×0.6 cm。术后患儿体温趋稳定,心肺功能、凝血功能恢复,经积极治疗后患儿顺利出院。赘生物病理结果示:渗出的纤维素、红细胞和大量中性粒细胞,并查见大量真菌菌丝,考虑念珠菌。

  • 小儿先天性膈疝腹腔镜手术1例的麻醉管理

    作者:侯娜;罗向红;李清

    患儿,男,年龄11个月14 d,体重9 kg,诊断为左侧膈疝,双肺感染性病变,孤立右位心、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2 mm)。在儿科抗感染治疗后转入小儿外科于2016年1月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膈疝复位+修补术。患儿入室后高流量开放式吸入七氟烷,安静入睡后监测生命体征:血压( BP)84/56 mmHg、心率( HR )147次/min、呼吸( R)35次/min、面罩吸氧时血氧饱和度(SpO2)100%,分别静注盐酸戊乙奎醚0.05 mg、丙泊酚15 mg、芬太尼20μg、顺式阿曲库铵0.4 mg,充分给氧去氮后给予利多卡因喷雾气管内表面麻醉,顺利插入3.5号带套囊的气管导管接呼吸机控制呼吸。呼吸参数为:潮气量80 mL、呼吸频率24次/min、吸呼比1∶2、气道压0~30 cmH2 O。术中监测体温(T)、BP、心电图(ECG)、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 PET CO2),持续吸入3%的七氟烷,新鲜气流流量为1 L/min维持麻醉,术中追加顺式阿曲库铵0.4 mg。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历时2 h 40 min,术中出血约20 mL,共计输注平衡盐溶液180 mL,浓缩红细胞0.5 U。术毕患儿自主呼吸恢复,监测 BP 86/49 mmHg、HR 152次/min、R 32次/min、SpO2100%、PET CO238 mmHg,吸痰后拔出气管导管,送术后恢复室观察30 min后送返病房,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术后3d转入儿科病房治疗肺部感染,术后10 d患儿康复出院。

  • 眼内注射雷珠单抗并发急性水肿性喉炎伴食管周围脓肿1例

    作者:徐婷;袁渊;吴四海;肖大江

    患者,女,74岁,因眼内注射雷珠单抗(lucentis)后进行性咽痛与呼吸困难1 d,于2015年3月23日急诊入院。患者既往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 AMD )病史,并在眼内注射0.5 mg lucentis后1 h开始出现症状,除高血压外,患者无其他既往病史。体格检查:患者神清,呼吸急促,未查及三凹征,会厌无充血水肿,左侧披裂水肿,声门区暴露不佳。电子喉镜检查提示左侧披裂高度充血水肿,左侧梨状窝消失,声门区未见明显异常(图1-A)。急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21.5×109· L-1,中性粒细胞20.2×109· L-1, C反应蛋白151 mg/L。初步诊断:急性水肿性喉炎。予急诊留观,禁食,吸氧,立即静脉推注10 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二代头孢抗菌素抗感染,同时给予静脉能量支持治疗。同样的治疗持续2d后,患者症状与体征不但未见改善,反而于3月24日开始出现胸部紧缩感与胸骨后疼痛。

  • 匐行性脉络膜炎1例

    作者:黄淑兰;覃旭方;刘卫华;黄勤

    患者,男,33岁,因右眼视物模糊1个月于2013年6月5日来诊。体格检查:vod:0.08,小孔=0.1,vos:1.0,非接触眼压:右眼12 mmHg,左眼21 mmHg。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晶体透明,玻璃体清,视盘界清,C/D =0.4,A∶V=2∶3,后极部见灰色、黄白色不规则病灶,病灶周边轻度水肿,黄斑中心结构破坏,中心凹光反射未见。左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晶体透明,玻璃体清,视盘界清,C/D=0.4, A∶V=2∶3,视网膜平伏,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可见。右眼底见图1。行荧光造影检查晚期右眼见图2。诊断为右眼匐行性脉络膜炎。匐行性脉络膜炎是后极部脉络膜毛细血管-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慢性缺血性疾病,此患者治疗上予口服泼尼松片1 mg/kg、1次/d,复方血栓通胶囊扩张血管,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随诊泼尼松片逐渐减量,治疗2个月后右眼视力为0.12,右眼眼底病灶无明显扩展,周边水肿明显消退,全身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 DC-CIK/CIK 联合射频消融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 Meta 分析

    作者:敖平

    目的:比较TACE+RFA联合或不联合DC-CIK/CIK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纳入的文献为DC-CIK/CIK联合微创( TACE+RFA)与单独微创( TACE+RFA)比较治疗肝细胞癌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搜索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PubMed 和 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截止日期为2015年12月1日。用Jadad评分法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符合6篇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共399例患者( DC-CIK/CIK+TACE+RFA=215, TACE+RFA=184)。 Jadad评分法提示2篇为1分,其余为2分。 Meta分析结果提示DC-CIK/CIK联合TACE+RFA与单独TACE+RFA比较,可提高1年无疾病生存率(I2=0%, OR=3.96,95%CI:1.84~8.52, P=0.0004)及1年总生存率(I2=0%, OR=3.73,95%CI:1.38~10.09, P=0.01)、降低1年及2年复发率(I21-year=0%, OR=0.36,95%CI:0.19~0.67, P=0.001; I22-year =0%, OR=0.36,95% CI:0.15~0.88, P=0.02)。结论 DC-CIK/CIK联合TACE+RFA与单独TACE+RFA比较,能延长生存率并提高疗效,但是,需要大样本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 无环鸟苷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防治作用

    作者:王斌;瞿伟;胡银娥

    目的:评价早期短期使用无环鸟苷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防治作用。方法将临床上诊断为急性带状疱疹的患者102例分为两组,A组为发生皮疹≤72 h,B组为发生皮疹>72 h,两组均使用短期无环鸟苷治疗,观察其是否能减轻带状疱疹相关疼痛及预防后遗神经痛,使用4级口述描述评分法( VRS)来评价后遗神经痛的分类及严重程度。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的疼痛均明显减轻,A、B组疼痛VRS评分分别为1.51±0.81与1.84±0.7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A组有48例(94.12%)有轻微疼痛或无痛,B组有46例(90.20%)有轻微疼痛或无痛,两组平均VR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时,两组间V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半年后两组的VRS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短期使用无环鸟苷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可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即使疱疹发生超过72 h治疗仍有效。

  • 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作者:雷永珍;刘心雨;黄珊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75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25例,根据给药情况分别为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以及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组。药物治疗6个月后对各组患者的血压、血尿素氮、血肌酐以及24 h尿蛋白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三组治疗后患者的血压、血尿素氮、血肌酐以及24 h尿蛋白指标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特别是联合用药组治疗效果显著( 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要优于单独用药。

  • 高压氧辅助白芍总苷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

    作者:张宇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白芍总苷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曲安奈德加利多卡因局部注射,同时加用白芍总苷胶囊口服;B组33例,使用上述治疗的同时应用高压氧辅助治疗。疗程为8周,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有效率。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体征记分和症状记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B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0.05)。治疗后6个月,A组的有效率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辅助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口腔扁平苔藓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与单纯使用白芍总苷加西医治疗无显著差异。

  • 预注多巴胺与麻黄碱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后生命体征影响的比较

    作者:朱雅斌;吉晓丽;姜琳;钱涛;孙灿林

    目的:研究多巴胺预防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诱导时低血压的优势和剂量。方法60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接受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D1组、D2组和C组,3组均采用相同药物行快速顺序诱导,在血压降低判定为低血压时,D1组给予1 mg多巴胺,D2组给予2 mg多巴胺,C组给予6 mg麻黄碱,分别记录MAP、CVP和HR的变化。结果诱导后即刻D2组的MAP和CVP高,而心率介于D1和C组之间;插管后即刻D2组与C组的MAP和CVP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组HR介于D1组和C组之间;插管后5 min,D2组MAP和HR均介于D1组和C组之间。结论多巴胺单次静脉注射2 mg可以很好地维持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血压和心率的平稳,并且避免了心率持续过快,总体效果好于麻黄碱,这可能与多巴胺的正性肌力作用有关。

  • 糖尿病足患者病原菌特点及药敏分析

    作者:何灵杰;殷礼君;张秀薇;陈伟坤;李金德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药敏状况。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7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资料。结果74例糖尿病足分泌物标本中46例培养出病原菌5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1株(54.4%),革兰阴性菌24株(42.1%),真菌2株(3.5%),单一菌感染38例,混合菌感染8例,革兰阳性菌对莫西沙星、碳氢霉烯类、利萘唑胺、万古霉素有较高敏感性,革兰阴性菌对碳氢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三代以上头孢菌素敏感性较高。结论糖尿病足患者的感染情况不完全一样,应及早进行分泌物病原菌培养,选择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以达佳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

    作者:吕绍翔;霍敏琴

    目的: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注入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电子支气管镜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两组患者肺内炎性病灶吸收情况、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CT、CR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肺部炎症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注入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COPD合并肺部感染安全有效。

  • 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

    作者:何菊美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应用贝那普利治疗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两组24 h尿蛋白含量、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对比两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8周后,两组24 h尿蛋白含量和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含量和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贝那普利治疗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24 h尿蛋白含量和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胸椎旁阻滞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效果

    作者:冯超群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 TPVB)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90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C组吸入全麻( n=30)、L组单次罗哌卡因TPVB联合吸入全麻(n=30)、F组超声引导下单次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TPVB联合吸入全麻(n=30),观察患者PACU停留时间,术中以及在PACU观察期间舒芬太尼的使用量,记录术后48 h内静息状态下和咳嗽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8 h内单次PCIA使用次数以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F组、L组分别与C组相比,均能缩短PACU 停留时间(P<0.05),减少术中及PACU观察期间舒芬太尼使用量(P<0.05),在静息状态下和咳嗽状态下术后1、6 h时,L组和F组患者VAS评分均小于C组(P<0.05),且F组在静息和咳嗽状态下12和24 h患者VAS评分小于C组和L组(P<0.05),48 h内总使用单次PCIA的次数F组少于L组和C组(P<0.05),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联合吸入全麻可以减少术中和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缩短PACU停留时间,减轻患者术后静息和咳嗽疼痛,并比单纯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表现出更长的镇痛时间。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阿片未耐受患者中、重度癌痛的效果比较

    作者:陈思现;李汶珊

    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阿片未耐受患者中、重度癌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51例恶性肿瘤伴中度或重度疼痛的阿片未耐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76例,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和盐酸吗啡片;B组75例,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盐酸吗啡片。比较A、B两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B两组镇痛有效率分别为84.2%和88.0%,便秘、恶心呕吐、头晕、排尿困难的发生率分别为51.3%、15.8%、14.5%、7.9%和45.3%、13.3%、16.0%、8.0%,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阿片未耐受患者中、重度癌痛疗效较好,绝大部分不良反应可耐受,两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

  • 依托咪酯持续输注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成忠平;杨泉涌;韩雪;张婷婷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持续输注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30例( ASAⅠ~Ⅱ级),年龄在32~58岁,麻醉前和术毕分别取血监测T3、T4、FT3、FT4和TSH,观察并记录各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麻醉手术前后T3、T4和FT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TSH和FT4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持续泵入用于乳腺癌患者降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

  • 不同溶液稀释左氧氟沙星致静脉炎的观察

    作者:姚阳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两种不同溶液稀释盐酸左氧氟沙星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及对比。方法将200例静脉输注盐酸左氧氟沙星药液进行治疗的患者,根据医生处方,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对照组使用50 g/L葡萄糖溶液进行稀释,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8.0%)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5.43,P<0.05)。结论使用生理盐水稀释盐酸左氧氟沙星可以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

  • 脑出血术后合并重度感染患者使用 Omega -3鱼油脂肪酸的效果

    作者:谢彬;王洪正;高宇

    目的:探讨使用Omega-3鱼油脂肪酸治疗对脑出血术后合并严重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出血手术后并发严重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胃肠外营养中加入生理盐水100 mL/d,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胃肠外营养中加入Omega-3鱼油脂肪酸100 mL/d。结果观察组28 d死亡4例,对照组死亡7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60 d死亡5例,对照组12例,两组60 d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出血术后合并严重感染患者使用Omega-3鱼油脂肪酸可降低其中远期死亡率。

  • 罗哌卡因复合液超前镇痛用于胸腰椎后路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邓立明;陈光福;赵晓东;付美奇;王建波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液超前镇痛方案治疗胸腰椎后路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将170例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分层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和B组(罗哌卡因复合液组),每组85例,分别按照各自组内用药方案予以镇痛,记录每例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6h、12h、24h、36h、48h、3d及7d的疼痛评分、术后首次补救镇痛药物时间、补救镇痛药物的总人次和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术后各时间点镇痛效果显著优于A组( P<0.05);术后首次补救镇痛药物时间B组长于A组(P<0.05);B组使用曲马多的次数显著少于B组(P<0.05),但两组使用哌替啶的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不良反应例数B组显著少于A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液超前镇痛方案治疗胸腰椎后路手术患者,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埃克替尼与标准二线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黄万钟;周锋;潘达超;于晓黎;钟瑜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与标准二线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73例,根据药物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和对照组(37例接受标准二线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对埃克替尼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 PFS)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30.56%,高于对照组18.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礸2=1.330,P=0.2494);观察组6个月疾病控制率为69.44%,略高于对照组的64.86%(礸2=0.173,P=0.677),观察组中EGFR突变者(n=4)有3例治疗后达部分缓解,EGFR状态不明或未突变者有6例达部分缓解(礸2=6.000,P=0.014)。观察组中位PFS为(6.31±1.24)个月,略高于对照组为(5.93±1.13)个月,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369,P=0.175)。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观察组患者的PFS与年龄、性别、组织学、临床分期以及一线佳疗效无关。观察组有17例(47.22%)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且多为Ⅰ~Ⅱ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礸2=9.122,P=0.003)。结论埃克替尼是治疗晚期 NSCLC 的有效靶向药物,相较于标准二线化疗,临床疗效相当而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化疗耐受性差及EGFR突变的患者可考虑接受埃克替尼治疗。

  • 米库氯铵用于短小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原卓敏;贾心连;赵昌敏;邓文军

    目的:探讨米库氯铵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将80例择期短小手术(手术时间小于45 min)的患者随机分成米库氯铵组( M组)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组( C组),每组各40例,麻醉诱导时分别给予0.2 mg/kg米库氯铵和0.15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利用肌松监测仪进行监测。记录两组的肌松效应,插管条件及不良反应。结果 M组的起效时间,肌松大抑制时间,恢复指数及TOFr恢复至90%的时间明显优于C组( P<0.05);两组的插管条件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的总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米库氯铵用于短小手术有起效时间短、恢复快、不良反应较少等优势。

  •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介入硬化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冬;唐新华;王世知;朱仙花

    目的:观察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介入硬化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6例行介入硬化治疗的病例,术前行MRI检查明确瘤体大小范围等,术中经皮穿刺瘤体,DSA造影显示其分布形态、引流血管等情况,然后在透视下缓慢注入聚桂醇泡沫,直至硬化剂充满瘤腔、瘤体肿胀不能注入,术后1个月根据病灶缩小、症状缓解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治疗,1~3次治疗后消退较明显者复查MRI,完成全疗程者随访3个月,评估疗效。结果6例患者均完成全程治疗,注射1~3次,并经随访3个月,其中疗效Ⅰ级者0例,Ⅱ级者1例,Ⅲ级者2例,Ⅳ级者3例,1例术后出现咳嗽不适,经吸氧、平卧休息后好转。结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硬化治疗安全有效。

  • 艾普拉唑四联疗法初次治疗及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

    作者:廖晓敏;卫金歧;黎琮毅

    目的:观察艾普拉唑10 d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初次治疗及补救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门诊就诊的经胃镜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或14 C呼气试验确诊的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175例,根据既往是否行Hp根除治疗分为初治组120例和补救组55例,初治组按就诊先后完全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60例,分别接受埃索美拉唑或艾普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的10 d标准四联方案,补救组(既往初次方案为埃索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左氧氟沙星)接受艾普拉唑+枸橼酸铋钾+四环素+庆大霉素的10 d标准四联方案。疗程结束后4~6周内行14 C尿素呼气试验、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观察Hp根除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针对所有入组病例进行意向性分析( ITT分析),针对符合试验方案、依从性好、完成随访的病例进行符合方案分析( PP分析)。结果(1)A、B两组Hp根除率按PP分析分别为81.03%(47/58)及80.77%(42/52);按ITT分析分别为78.33%(47/60)及70.00%(42/60);(2)A、B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达94.83%(55/58)、94.23%(49/52);(3)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7%(3/58)、5.77%(3/52),均较轻微。两组患者在上述3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救组根除率为54.55%(30/55,ITT分析)及55.56%(30/54,PP分析)。补救组的症状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8.8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结论艾普拉唑及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初次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均能取得临床症状改善率高、不良反应轻、Hp根除率约80%的疗效,对治疗失败的患者选用艾普拉唑+枸橼酸铋钾+四环素+庆大霉素方案仍能取得50%的Hp根除率,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 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效果比较

    作者:黄建军;江文辉;童志杰;曾强;吴佩琼;彭俊争;陈晨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患儿,痰培养或血培养肺炎克雷伯菌阳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舒普深组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每天80~160 mg/kg,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10~14 d;特治星组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按哌拉西林计算,2~9个月儿童每次80 mg/kg,1次/8 h;>9个月而体重<40 kg每次100 mg/kg,1次/8 h;体重>40 kg,按成人剂量,4.5 g,每8 h 1次,疗程10~14 d,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舒普深组20例治愈14例,显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1例有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5%。特治星组20例治愈15例,显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1例有皮疹,1例有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两组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疗效好,安全性高。

  • 延续性服务在包皮环切术后的应用

    作者:刘春媚;刘晖;卢书雄;陈瑞娣;刘付良燕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在包皮环切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泌尿外科门诊接受包皮环切术的23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116)和观察组( n=116)。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水肿程度、水肿时间及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有助于包皮环切术后切口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慢性腹泻婴儿肠内营养耐受性的临床评估和护理

    作者:李结霞;许朝晖

    目的:探讨慢性腹泻婴儿持续肠内营养与间歇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将38例慢性腹泻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分为持续肠内营养组与间歇肠内营养组,两组患儿初采用相同的深度水解蛋白无乳糖配方奶,监测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总结分析护理要点。结果持续肠内营养组1例患儿因发展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改禁食和肠外营养,退出研究。间歇肠内营养组2例患儿因反复腹胀、胃潴留量大于泵入量的一半并大便次数增多,奶量增加不明显,改为持续肠内营养。其余患儿肠内营养耐受良好,第3~5天达到目标量。结论肠内营养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成本低,持续肠内营养可作为慢性腹泻首选营养支持手段,临床观察和护理是保证肠内营养顺利实施的关键。

  • 围生期综合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叶永青;梁妮;郑杏珊;姚苗苗;谭玉玲;杨春晖;杨冰岩

    目的:评价围生期综合护理对改善母婴结局的作用。方法选取产科住院待产的产妇23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包括产前教育、熟悉流程、个体咨询指导、心理护理等围生期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娩方式、心理状况、母亲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干预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平均得分92.3分,对照组为87.5分;干预组剖宫产率为22%,对照组为36%;干预组产妇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21%;干预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对照组为18%;干预组产妇分娩前焦虑自评得分为(45.4±8.6)分,对照组为(44.9±8.5)分;而分娩前抑郁自评得分分别为(48.3±8.3)分及(47.4±8.2)分。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剖宫产率、母亲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产后焦虑自评分及抑郁自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围生期综合护理可提高产妇的满意度,缓解产妇焦虑、抑郁及紧张等不良情绪,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 香薰调息法对初产妇产后2h 内出血量的影响

    作者:马剑芬;苏敏;李毅

    目的:探讨香薰调息法对初产妇产后2 h内出血量的影响。方法筛选150例研究对象,初产妇、单胎头位、自然正常分娩,在产程中愿意接受香薰调息法的产妇设为观察组,在产程中按产程常规护理的初产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出血量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香薰调息法能减少产后2 h内出血量,其对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临床研究结果中初步得到了证实。

  • 车祸多发伤合并尿崩症1例的护理体会

    作者:周淑芬;刘翠青;卢溢樟

    尿崩症( diabetes insipidus )是指精氨醋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致肾小球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的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1]。本例患者因车祸多发伤致被动体位,治疗中期出现尿频、烦渴,尿量较受伤前明显增多,尿比重低,使用垂体后叶素微泵静滴能有效控制尿量,神经外科专家会诊结合临床指标考虑尿崩症可能。经过住院治疗和护理,病情明显好转,拟在家康复治疗而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出血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

    作者:刘文秀;李红兰;练碧湖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出血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诊的162例产妇,根据产妇档案纳入的顺序和产妇的意愿,将产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以及产妇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出血量、产后2 h和产后24 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可明显地降低产妇在生产后的出血,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儿童过敏性紫癜305例护理管理策略

    作者:徐彩虹

    目的: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护理要点和护理体会。方法对收治的30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治疗及护理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常规护理、症状护理、药物指导、饮食控制等护理策略,305例患儿中有278例病情好转痊愈出院,治疗有效率达91.1%,复发27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过敏性紫癜的护理重点是通过心理疏导、预防感染、饮食管理等防止复发和并发症发生。

  • 电话随访对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患者康复的影响

    作者:邱素刁;庄秀;潘燕君;李燕玲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缺血性脑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出院时常规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出院后在常规健康指导基础上定时进行电话随访,1年后对两组患者从饮食方面、服药方面、功能锻炼方面、护理人员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正确饮食、遵医嘱服药、日常生活护理、康复训练、安全管理5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安全管理,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奠定基础。

  • 脑室外引流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朱春霞;巫秋霞

    目的:探讨对行脑室引流术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脑室外引流术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留置引流管的76例患者,颅内感染率2.63%,多器官衰竭死亡率1.32%,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且护理总有效96.06%。结论做好引流术前准备,加强引流管各个环节的护理操作和观察,可有效降低脑室外引流易出现的并发症,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 改良口腔护理法联合漱口液漱口在口腔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梁煜程;陈纯柳;徐彬妮

    目的:研究改良口腔护理法联合一杰抑菌漱口液漱口在口腔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口腔科收治的共60例口腔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0例,通过传统口腔护理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口腔冲洗护理措施联合一杰抑菌漱口液漱口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腔舒适度和口腔清洁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口腔护理法联合一杰抑菌漱口液漱口的方法对口腔癌术后患者有很好的护理效果,应得到普遍推广。

  • 武汉市孕妇全血微量元素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丽平;涂红勤;宋晓婕

    目的:通过对879例孕妇体内微量元素的结果进行分析,掌握我市孕妇营养状况,探讨微量元素监测的重要性,指导孕妇合理饮食。方法选取武汉市城乡879例孕妇作为观察组,198例未孕妇女作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3 mL,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检测仪,测定全血微量元素铁、钙、锌、镁、铜、铅含量,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随孕周增加,孕妇体内微量元素铁、钙、锌的含量降低,缺乏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镁、铜缺乏与未孕妇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血铅含量基本正常。结论我市孕妇孕妇体内微量元素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乏,微量元素缺乏者主要表现为钙、铁、锌缺乏,并随孕周的增加而加重,表明补充铁、钙、锌三种微量元素在孕期保健和膳食营养方面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孕期保健
  • 住院患者对实习男护士的主观认识与接受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利雪燕;高国贞;高燕霞;孙秀影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临床实习男护士的主观认识,为如何让男护在临床工作中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提供依据,同时为实习男护生提供就业前指导。方法利用自行设计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广州市花都区3家医院300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46.7%的患者认为护理专业男护实习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对男护生持乐观态度的患者文化程度在高中或中专及以上的占72%,年龄在60岁以下的占90.6%,其中女性占54.3%;12.8%被调查患者不看好男护实习生;34%对男护实习生持无所谓态度;几乎每位调查者都接受过男护实习生的护理,其中经常接受180例。结论社会对男护生的认知度尚有不足,男护实习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还存在不被认可的现象,男护实习生的相关技能不熟练也影响了其工作的顺利进行。

  • 2013-2014年广州无偿献血者血液核酸检测无效结果分析

    作者:梁浩坚;许结仪;郑优荣;郑剑婷;林诗雅

    目的:统计分析2013—2014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核酸检测无效结果情况,查找造成无效结果的原因,以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完善血站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设。方法采用诺华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对广州市2013—2014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对无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这两年的核酸检测无效结果。结果2013年与2014年的无效结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1215.37,P<0.001)。2014年核酸检测无效结果率比2013年下降41.88%。导致检测结果无效的原因主要有仪器故障与人工操作失误两大方面。结论2014年通过加强人员的培训及完善操作规程后,无效结果数明显减少。每月做好检测无效结果的统计分析工作,及时查找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既可节约资源,又可以完善本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 家长对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态度的调查

    作者:李达;丁赞;姜亮;董金叶;刘玉欣

    目的:分析家长同意孩子接受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的时间和影响因素。方法对耳鼻喉科门诊或住院患儿的家长进行不具名的问卷调查,50例门诊患儿的家长纳入门诊组,接受问卷(问题1~6)的调查,50例接受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的家长纳入住院组,接受问卷(问题3~8)的调查。结果门诊组中,3例(6%)认为每年1~3次扁桃体炎急性发作可以同意孩子接受扁桃体切除手术,6例(12%)选择4~6次,8例(16%)选择多于7次,33例(66%)受访者选择不能接受手术治疗。住院组中,2例(4%)选择1~3次,40例(80%)选择4~6次,8例(16%)选择多于7次。住院组决定孩子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原因中,44%是接受了医生的建议,30%是反复发热,在决定孩子接受腺样体切除术的原因中,30%是张口呼吸和憋气,29%是接受了医生建议。结论多数家长选择4~6次扁桃体炎急性发作后接受手术治疗,家长对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态度变化中,医生的建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的相关因素

    作者:胡红珍;魏春霞;李丽萍;罗丽娅

    目的:分析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RVVC)发病相关高危因素,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对妇科门诊就诊240例女性患者行问卷调查,釆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问卷调查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经期使用卫生护垫、穿棉质内裤、常冲洗阴道、安全套避孕及喜好辛辣饮食对RVVC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研究对象的文化程度、是否肥胖、穿紧身裤、内裤更换频次、口服避孕药、性生活频次对RVVC的发生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经期使用卫生护垫、常冲洗阴道对RVVC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RVVC发生的危险因素。穿纯棉内裤、安全套避孕及喜好辛辣饮食对RVVC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经期使用卫生护垫及经常冲洗阴道的妇女易患RVVC,RVVC的发生与个人生活习惯、性生活、避孕方式无明显关系。

  • 浦东新区某乡镇居民网络成瘾症的调查分析

    作者:薛文;蔡春雷;邱秀宇;詹隆文

    目的:研究居民网络成瘾( IAD)行为的特征,使居民能够健康使用网络,避免网络成瘾行为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施湾社区3家网吧内随机选取500名年龄大于18岁的网民,用网络成瘾综合评定量表进行测试,再用自制的居民网络成瘾行为危险因素调查表进行分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居民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结果500名居民IAD得分主要影响因素为: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烦躁不安(是)、有孤寂失落感(是)。500名居民IAD危险因素为:家庭状况(不和谐)、你会因为心情不好去上网吗(经常),你上网的目的(玩游戏)。结论家庭状况不和谐、心情不好、玩游戏是居民IA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这类人群的健康宣教。

  • 文献计量法评估广东省灾后心理干预学科发展水平

    作者:林桃君;房惠敏;莫冬梅;刘桂娜;陈倩萍

    目的:探讨广东省灾后心理干预学科发展水平。方法通过文献计量法,采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检索出近10年(2004—2013年)全国和广东省有关灾后心理干预文献量分别为15112篇和652篇。结果近10年(2004—2013年)广东省有关灾后心理干预的文献占全国的4.31%。文献量排居全国文献量第8位,与其他省市(四川、北京、重庆)差距较大。结论我省医务人员对灾后心理干预重视,在对灾后进行心理援助工作时发现心理援助需求量非常巨大,但面临能够提供的灾后心理干预专业人员相对匮乏、灾后心理援助者缺少专业培训、心理援助队伍缺少统一管理、心理援助行动缺乏长期系统的干预规划、灾后心理干预技术大多直接引自国外、缺乏自主形成的心理危机评估和干预技术和工具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灾后心理重建的重要因素,更凸显对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服务进行长期规划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建议尽快开展系统的危机干预研究,对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服务进行长期规划,并逐步建立我国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的工作模式。

  • 2011-2015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初筛血型错误原因分析

    作者:谢君谋;黄伯泉;黄志健;梁浩坚;林诗雅

    目的:对近5年来无偿献血者的初筛错血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初筛血型错误对策提供依据,以减少初筛血型错误率,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通过对2011—2015年广州地区1503016人次无偿献血者出现的3101例初筛错血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3016例无偿献血标本中共检出3101例初筛错血型,错血型率为0.21%,其中AB型错误率高,为0.81%,A型错血型为0.20%,B型错血型率为0.25%,O型错血型率为0.083%,大小关系为 AB 型>B 型>A 型>O 型;2011—2015年错血型率分别为0.26%、0.20%、0.19%、0.19%、0.18%,2011与2012年错血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22.265,P<0.01),2012—2015年间错血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礸2=2.982,P>0.05);从初筛错血型各型分布构成来看,A型误判成O型, AB误判成A型、B型误判成O型、O型误判成A型或B型的比例较高。结论造成初筛血型错误主要有试剂、亚型血型、人员操作、献血环境等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应加强操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同时增强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职业责任心的教育,改善献血环境和血型试剂的管理,将错血型率降至低。

    关键词: 无偿献血 初筛 血型
  • 珠海市金湾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王江;李小燕;连凤波

    目的:通过金湾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情况分析,掌控风险评估,给予育龄夫妇提供针对性的宣传指导、优质咨询服务及医疗干预。方法通过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2288例计划怀孕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实验室检查,按照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流程,收集体检及化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2288例参加检查,具有评估咨询风险人数817例,男368例,女449例。常规体格检查异常947人次(41.3%),生殖系统检查人数异常904人次(39.5%)。结论育龄夫妇在计划怀孕前3~6个月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很重要也很有必要。通过孕前优生健康筛查,可以及早发现计划怀孕夫妇身体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对风险因素实施咨询指导和医疗干预,终达到减少出生缺陷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目的。

  • 肿瘤医院各科室外周性静脉导管与中心静脉导管使用及感染情况对比分析

    作者:邹红玲;黄芊芊;杨文哲

    目的:通过对住院患者静脉置管使用率、感染率及感染细菌耐药情况及感染诊断辅助检查结果分析,为降低感染率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全院出院26155例患者,总住院日266643日,其中静脉插管人数11007例,插管总日数119952日,分为PICC置入及深静脉置管( CVC)两组,对使用率、感染率及感染细菌耐药情况及感染诊断辅助检查结果分析。结果外科、内科以置入CVC为主,使用率、感染率明显比置入PICC组感染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疗科以置入PICC为主,感染率比CVC置入感染率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7)。全院PICC穿刺部位感染率为0.17%,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RBSI )感染率为0.28%,其中PICC大外科系统的CRBSI感染率为1.57%,为全院高,PICC总感染率放疗科低,与外科、内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院CVC穿刺部位感染率为0.01%, CRBSI感染率为0.09%;放疗科的CRBSI感染率为0.48%,为全院高,CVC总感染率以放疗科高,与外科、内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感染病例感染细菌以敏感菌为主,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静脉置管使用应根据患者需求情况,选择不同方式,静脉导管置入后感染率与操作者技术的熟练程度有关,为降低感染率,可建立中心置管小操作室,培养专人进行置管,有利于提高操作熟练程度,减少感染率,更有利于规范预防感染措施的严格执行达到零感染目标。

  • Treg和 Th17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白诗雨;金晶晶;宋霁;杨洁

    多囊卵巢综合征( plo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特点[1]。目前,PCOS的概念远远超出了妇科内分泌的范畴,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涉及到免疫学、遗传学等许多学科。自2001年 Kelly 等[2]发现PCO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P)升高后,越来越多研究表明PCOS可能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也有研究发现, PCOS患者自身免疫型疾病血清学参数(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水平升高,提示PCOS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3-4]。而Treg/Th17是反映体内免疫稳态的指标,其平衡失调与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炎、先天性扩张型心肌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硬化等[5-10]。因此,研究调节性T细胞( Treg细胞)、Th17在PCO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此作一综述。

  •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贾西彪;王红静

    子宫内膜息肉( endometrial polyps )是指子宫内膜过度生长所致的单发或多发性结节肿物,直径在数毫米至数厘米之间,主要由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构成,是女性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1]。子宫内膜息肉为良性病变,但有一定的恶变潜能,虽然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率较低,据国外研究报道恶变率仅在0~12.9%之间[2],但该病起病隐匿,容易误诊,严重危害妇女健康,因此对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早期诊治非常重要。国内外关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仅见个案报道,尚无大宗病例分析,本文就该病的发生机制、高危因素、诊断和治疗等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为临床工作者在诊治该病时提供帮助。

  • 血糖测定方法的现状及进展

    作者:潘志麟;冯烈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患病率逐年增加, WHO 的相关机构估计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将突破3亿。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达11.6%[1]。对于现在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增高的情况下,监测血糖变成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不论是治疗中的血糖,或是治疗后的血糖情况均须随时以及立即反映患者当前的血糖数值,以利于根据患者血糖值调整治疗或是药物剂量。但是,目前自我血糖检测需要指尖采血产生疼痛,这是阻碍患者自觉监测血糖的主要原因。研发无痛性自我血糖监测方法以及更准确地测定血糖是目前血糖仪发展的主要目标,近红外线经前房角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可减少许多干扰因素,现虽离体研究较少,但进一步研究可达到真正无创式血糖监测,可使患者更愿意监测血糖。为了更好地控制糖尿病,需要快速、准确以及方便地监测血糖,以利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本文就血糖测定的现况以及进展作一综述。

  •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全麻气管插管及拔管中的应用

    作者:王秀芹;于金贵

    全麻气管插管及拔管时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这种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对老年人、高血压以及冠心病患者会造成极为有害的后果,如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因而有效地避免插管、拔管时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避免心脏前后负荷及心率的急剧变化,显得尤其重要。右美托咪定是高度选择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其良好的镇静、镇痛、抑制交感神经兴奋作用并且较少引起呼吸抑制,使其作为麻醉辅助用药在临床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全麻气管插管和拔管时,显示出优越的性能。近的研究显示,右美托咪定能够稳定血压、心率,预防术后不良反应[1],其良好的镇静作用在全麻气管插管和拔管时应用,能降低应激反应,减少术后躁动和疼痛[2]。现就其在全麻气管插管、拔管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相关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荆方轶;范瑞强;陈信生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是一种常见的阴道黏膜真菌感染性疾病。国外研究统计约75%育龄妇女在一生中至少发生一次VVC,其中约5%病例发展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recurrent vulvovaginal , RV-VC)[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和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灼热、疼痛。真菌感染的宿主免疫机制包括先天性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目前对VVC的免疫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先天性免疫在其中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也有学者认为Th细胞的调节在其发病机制中占主导作用。

  • 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自我心理管理

    作者:黄琼

    创伤性颅脑损伤( traumatic brain injury , TBI )已逐渐成为导致城市伤亡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TBI会导致患者在思维、记忆、运动、感觉(视觉或听觉)上面的缺陷,还会引起情感功能障碍(如人格改变、抑郁等)。这些问题不仅仅影响患者个人,而且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持续性的影响。患者家属是为患者提供身体照顾和情感、经济、社会支持的主体,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帮助缓解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压力,而且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治疗效果及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TBI会对家属个人和整个家庭导致一系列的躯体的、认识的和心理社会的负面作用,家庭照顾者会承受焦虑、震惊、不信任、否认和挫败感。因此医院心理工作者在康复过程中需密切留意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教导患者家属进行自我心理管理。本文主要讨论在医院设置中,心理工作者如何帮助康复期的颅脑损伤患者家属进行自我心理管理,以维持颅脑损伤患者家属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支持患者康复。

  • 脂蛋白磷脂酶 A2与心脏病学的研究

    作者:黄琛;杨希立

    脂蛋白磷脂酶A2( Lp-PLA2)有望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新一代的治疗靶点。在动物实验中,Lp-PLA2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被反复验证,部分动物实验亦证实Lp-PLA2抑制剂在抗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体现价值,但是新近多项Ⅲ期临床试验数据却提示Lp-PLA2抑制剂darapladib的阴性结果,提示Lp-PLA2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地位被撼动。 Lp-PLA2究竟是未来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有效靶点还是附带衍生出来的生物标记物,对Lp-PLA2及其抑制剂的研究将何去何从,有待探索。

  • 核酸适体在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玥莹;刘巧玲;宋溦;李海珠

    多细胞生物对众多内外环境刺激的应答,调节代谢、适应环境,有赖于细胞间复杂的信号传递系统。通过传递信息分子,发生分子转化并启动级联反应,活化细胞内部的信息。从而生理性地调控机体内每个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应答行为,调节细胞代谢和控制细胞生长、繁殖和分化,保证了整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中的信息物质包括细胞间信息物质和细胞内信息物质。核酸适体( nucleic acid aptamer)是能够与靶分子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结合的单链寡核苷酸或是肽链。核酸适体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核酸,在与靶分子结合时,需要大量的单链寡核苷酸折叠成众多高级结构,通过高级结构间的相互结合,与靶分子诱导契合。近,应用体外筛选等方法,筛选出能够与受体、配体、细胞质或细胞核内信号分子作用的适体。这些适体在细胞内表达,调节细胞代谢,用于研究和调控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1]。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

    作者:梁木清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的不同方法,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把收治的240例慢性胃炎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愈72例,有效4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治愈26例,有效68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78.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临床疗效显著。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胃炎比单纯西医方法治疗效果显著,通过分型辩证论治,针对性较强,提高临床治愈率。

  • 联合应用叶氏肾衰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

    作者:牛和俊;王笑;孟骏;陈小元;董娉婷

    目的:了解联合应用叶氏肾衰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收集肾内科住院及门诊患者8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叶氏肾衰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素氮(BUN)、血钾(K)、肝功能、血红蛋白(Hb)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cr、BUN明显下降(P<0.05),eGFR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cr、BUN下降,eGFR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Scr、BUN显著下降( P<0.05),eGFR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通过叶氏肾衰方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取得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 针灸治疗白癜风的效果观察

    作者:苏敏;孙春梅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白癜风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给予针灸配合药物外用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药物外用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3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损面积以及复诊随访时皮损面积,计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愈显率为75.8%,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愈显率为67.9%,总有效率为89.3%;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愈显率为81.8%,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愈显率为53.6%,总有效率67.9%。两组治疗后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药物外用治疗白癜风较单纯采用药物外用治疗效果更优,且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 宫腹腔镜手术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效果

    作者:莫颖茵;陈谊明;谭桂云;曾岚

    目的:观察宫腹腔镜手术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确诊为女性不孕症患者183例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术后予中药内服、外治法及食疗辅助。术后随访18个月,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盆腔粘连、输卵管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是不孕症的常见原因,宫腹腔镜手术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总妊娠率可达73.94%。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能较全面、准确地检查及治疗宫腔及盆腔疾病,通过一次性手术减少患者痛苦,降低费用,是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手段。中医综合疗法配合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女性不孕具有整体调节、多环节多途径作用的优势,安全有效,疗效确切。

  • 儿肤康擦剂联合健儿清解液治疗小儿夏季皮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爱花

    目的:观察儿肤康擦剂联合健儿清解液治疗小儿夏季皮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皮肤科门诊小儿夏季皮炎1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儿肤康擦剂外用,联合健儿清解液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炉甘石洗剂,联合健儿清解液口服治疗。连续治疗7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评价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儿肤康联合健儿清解液治疗小儿夏季皮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是临床治疗小儿夏季皮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