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剂量与疗效

    作者:郑蔓嘉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与不良反应,以及探讨临床佳剂量的选择.方法 将门诊就诊的6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服用米非司酮5、12.5、25 mg,每天1次,连服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后1、2 和3个月分别抽血测雌二醇、孕酮、皮质醇浓度和米非司酮的血药浓度,以及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1)米非司酮25 mg/d长期服用,因严重的恶心、呕吐、眩晕、乏力等症状,患者难以坚持疗程.(2)米非司酮12.5 mg/d和5 mg/d均可导致患者闭经,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有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5 mg组有2例患者直接进入绝经;5 mg/d的复发率可能会更高.在不良反应方面,米非司酮12.5 mg/d的恶心、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些.米非司酮可使患者血清雌激素和孕酮浓度有下降趋势,并且引起血皮质醇浓度升高,12.5 mg/d作用更明显些.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米非司酮12.5 mg/d和5 mg/d长期服用均未见药物蓄积现象.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有效,25 mg/d不良反应较大,不适宜;而12.5 mg/d连服3个月,虽然不良反应高于5 mg/d,但远期疗效可能会更好.

  • 右旋美托咪啶对左旋布比卡因妇科手术患者腰段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

    作者:邬子林;周志飞;郑彬;许立新;佘守章

    目的 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对左旋布比卡因妇科手术腰段硬膜外麻醉的影响.方法 妇科择期子宫肌瘤手术(ASAⅠ~Ⅱ级)60例,随机均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组(L组)和左旋布比卡因+右旋美托咪啶硬膜外麻醉组(LD组).L组常规消毒穿刺后硬膜外注入0.75%左旋布比卡因15 mL+生理盐水2 mL,LD组注入0.75%左旋布比卡因15 mL+ 右旋美托咪啶1.0 μg/kg (2 mL).记录年龄、身高、体重、ASA级、手术时间、失血量和输液量等一般情况;评估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效果;监测和记录硬膜外给药前(0)、硬膜外给药后5、10、20、30和60 min MAP、HR、SpO2和BIS值及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和寒战等不良反应;从术中疼痛程度、腹肌松弛度和牵拉反应3方面评估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高感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大于L组(P<0.01),大运动阻滞时间短于L组(P<0.05),20和30 min大运动阻滞评分高于L组(P<0.05).与L组比较,LD组疼痛程度和牵拉反应程度降低(P<0.01).与基础值比较,L组和LD组BIS值于20 min后降低(P<0.05,P<0.01),LD组BIS值于20 min后低于L组(P<0.01).与基础值比较,L组和LD组MAP分别于硬膜外注药后20和10 min时降低(P<0.05,P<0.01),LD组HR于硬膜外注药10 min后降低(P<0.05);与L组比较,LD组MAP和HR于硬膜外注药10 min后降低(P<0.05).LD组寒战发生例次低于L组(P<0.01).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混合右旋美托咪啶1.0 μg/kg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延长,运动阻滞和镇痛作用增强,麻醉效果更加完善.

  • 早期应用要素肠内营养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作用

    作者:陈世勇;袁楚明;钟玲玲;李奕琏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要素肠内营养(EEN)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5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应用EEN组和病情稳定后再行肠内营养对照组.分别观察分析其APACHE-Ⅱ评分、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水平、感染率、并发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EEN组和对照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初期均降低,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白蛋白均升高,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EEN组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应用EEN支持能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

  • 氟比洛芬酯不同给药方式用于防治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急性疼痛的效果比较

    作者:尹述洲;杨洁;余奇劲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不同给药方式用于防治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急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ASA Ⅰ~Ⅱ级女性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A组(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B组(氟比洛芬酯术毕缝皮时给药组)、C组(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复合术毕缝皮时给药组)和D组(对照组).镇痛给药方法:A组患者手术切皮前30 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 B组患者手术结束缝皮时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C组患者手术切皮前30 min和手术结束缝皮时分别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D组患者手术切皮前30 min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监测围术期心电图、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记录患者术毕苏醒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1 h(T4)、2 h(T5)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12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组内比较,B、D组患者T1的MAP、HR值与T2、T3、T4、T5比较明显升高或增快(P<0.01);组间比较,B、D组患者T1的MAP、HR值较A、C组T1对应值明显增大.B和D组术毕5 min时VAS评分明显高于A和C组(P<0.01),术后2 h内镇痛需求次数显著多于A、C组(P<0.01),术后24 h回访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度显著低于A、C组(P<0.05 或 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以有效防治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急性疼痛,而且术后12 h内极少发生不良反应.

  • 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罗勤瑜;胡奕山;郭予立;林慰光;林本丹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技术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Ⅰ~Ⅱ度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25例,传统后正中入路25例,均应用TLIF技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病例均无脑脊液漏和神经根牵拉损伤,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VAS评分方面比传统后正中入路组有优势(P<0.05),而在JOA评分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应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TLIF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小、操作简便、近期疗效较好的优点,是值得临床应用的一种实用手术入路.

  • 银屑病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与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的关系

    作者:王薇;周晓鸿;邓丹琪

    目的 探讨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在银屑病性关节炎(PsA)、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不同体液中的表达差异及其相关性.方法 用ELISA法测定PsA、RA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关节液、尿液中的BLyS水平,并进行对比研究,将RA患者按照DAS28标准分为缓解期和高度活动期,分析BLyS与RA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 (1)PsA、RA患者血清中BLyS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两种疾病患者尿中BLyS水平与健康对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中BLyS水平为RA患者>PsA患者>健康对照者;(3)RA患者关节液中BLyS水平>血清中BLyS水平>尿液中BLyS水平.(4)RA患者血清中BLyS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r=0.372,P=0.007).结论 BLyS在PsA、RA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BLyS水平可能有助于评估RA疾病活动性.

  • 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外科治疗

    作者:蔡楚东;方喜;张俊烁;彭淮都

    目的 总结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2例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病例资料.结果 12例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治愈率为100%,无一例死亡.结论 有效的十二指肠内减压及肠外引流,控制感染,维持内稳态平衡,维护重要器官功能,合理的营养支持,规范的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治愈率.

  • 不同术式对子宫腺肌瘤患者症状改善及卵巢功能影响的差异

    作者:张燕燕;刘桂香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腺肌瘤剔除术与子宫次全切除术两种术式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卵巢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 选择28例有症状的子宫腺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腺肌瘤剔除组(A组)13例,子宫次全切除组(B组)15例.术后第1、3、6和12个月随访,了解研究对象的月经量、痛经程度、血红蛋白变化等情况,并检测血清中FSH、LH、E2水平.结果 术后两组月经量均明显减少[A组术前,术后1、3、6、12个月的月经量百分比分别为(100.00±0.00)%、(53.97±12.61)%、(47.53±9.83)%、(52.68±11.87)%、(56.97±15.63)%;B组分别为(100.00±0.00)%、(6.26±3.65)%、(5.76±3.54)%、(5.98±3.69)%、(6.12±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痛经有明显改善(A组9例症状完全缓解,3例明显缓解,1例无明显改善,症状总缓解率92.3%;B组14例症状完全缓解,1例明显缓解,症状总缓解率100%),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术后1、3、6、12个月血红蛋白(g/L)分别为74.54±14.30、90.21±12.23、91.85±7.92、113.65±7.58、115.53±5.32,B组分别为73.55±10.30、99.31±11.25、105.75±8.92、120.78±5.53、121.53±6.24.两组之间及手术前后FSH、LH、E2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肌瘤剔除术与子宫次全切除术近期均能明显改善月经量、痛经等症状,而不影响卵巢功能,但腺肌瘤剔除术出血比较多从而导致血红蛋白恢复较慢.

  • 非小细胞肺癌中TGF-β1与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α-SMA及CD34表达的相关性和意义

    作者:肖光;熊小亮;罗达亚;艾有生;鄢敏;宋恩霖;况晓东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蛋白的表达与癌侵袭的关系及TGF-β1是否与其蛋白表达改变有关.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60例NSCLC及相应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纤维母细胞α-SMA、CD34和TGF-β1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TGF-β1蛋白在NSCLC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P<0.05),与TNM分期、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有关(P<0.05);α-SMA在NSCLC间质中的表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P<0.05); 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肿块大小有关(P<0.05);CD34在NSCLC间质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非肿瘤组(P<0.05);NSCLC组织中,TGF-β1与α-SMA表达呈正相关(r=0.435,P=0.001),与CD34表达呈负相关(r=-0.386,P=0.003),α-SMA与CD34表达呈负相关(r=-0.329,P=0.011).结论 与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纤维母细胞相比,NSCLC间质中纤维母细胞CD34表达缺失,而转变表现为α-SMA (+)的肌纤维母细胞的特征,联合检测两者将可能作为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较特异的标记;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与NSCLC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NSCLC中肿瘤细胞可能通过分泌TGF-β1作用于肿瘤间质,促进CD34(+)纤维母细胞转变为α-SMA (+)肌纤维母细胞.

  • 从脆性骨折患者的骨密度结果看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

    作者:黄镇河;毛艳芳;吴红玲;黎丽萍;崔艳凤;阎德文

    目的 提高对骨质疏松症(OP)早期诊断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研究279例确诊脆性骨折患者,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骨密度(BMD),探讨不同诊断标准(T值≤-2.5SD和T值≤-2.0SD)对OP的诊断检出率,并对相应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79例脆性骨折患者以T值≤-2.5SD和T值≤-2.0SD为标准OP诊断检出率分别为51.6%和75.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T值≤-2.5SD为标准,OP检出组的年龄、有症状者的比例高于非检出组(67.5±12.3 vs 65.3±11.6;27.6% vs 14.7%,P<0.05),但危险因素总数低于非检出组(36.2% vs 63.8%,P<0.05);股骨颈BMD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F=4.3,P<0.05).结论 以骨密度T值≤-2.0SD作为国人OP诊断标准可能比T值≤-2.5SD的标准更为合适;OP早期诊断需结合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并选择合理BMD测量部位.

  • 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诊断的应用比较

    作者:曹韵清;黄伟俊

    目的 比较血管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部动脉超声及DSA检查,以及对诊断颈部血管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对硬化斑块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超声与DS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上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尤其是对重度狭窄及闭塞动脉的诊断(经Kappa检验,K值分别为0.82和0.88);超声检查对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SA,尤其是颈动脉分叉处的斑块.结论 在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检查方面,超声检查与DSA检查已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在斑块的检测方面,超声检查明显优于DSA.

  • 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并发症和生活质量分析

    作者:贾西彪;王红静;杨凌云;王雪;罗娟

    目的 探讨放疗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44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行放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性生活状况和围绝经期症状等进行随访,其中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调查采用问卷方式,围绝经期症状采用Kupperman评分系统评估.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单纯放疗患者124例,同步放化疗316例.放疗后早期并发症中直肠反应多见,发生率为30.7%,其中Ⅲ~Ⅳ级发生率为1.6%;晚期并发症中放射性直肠炎多见,发生率为8.7%,其中Ⅲ~Ⅳ级发生率为0.7%.复发2例(0.45%),死亡8例(1.8%).放疗后性生活停止者195例(44.3%).围绝经期患者术后行放疗后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为23.6%(51/216),症状均发生在放疗后1年内.Kupperman评分为15.57±7.78.结论 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早期并发症以直肠反应多见,晚期并发症以放射性直肠炎多见,Ⅲ级以上早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术后放疗患者存在较严重的性生活质量改变问题,应加强对患者宫颈癌知识和性生活知识的宣传.围绝经期患者术后行放疗后早期可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应重视术后放化疗时对卵巢功能的保护.

  • 慢性颈脊髓压迫的磁共振质谱成像

    作者:张琥;杜炎鑫;林定坤;陈博来;田铁桥;陈树良;陈加良;蔡懿

    目的 探讨慢性颈脊髓压迫患者脊髓磁共振质谱(1H-MRS)成像特点及临床意义,筛选颈脊髓慢性压迫下出现临床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 MRI证实为退变性颈脊髓压迫者34例,按照脊髓功能JOA评分分为两组:症状组(Ⅰ组)15例和无症状组(Ⅱ组)19例.选择同时期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Ⅲ组).3组分别测量颈髓代谢物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肌醇(Ins)、谷氨酰氨(Glx)波峰下面积,计算NAA/Cr、Cho/Cr、Lac/Cr、Ins/Cr、Glx/Cr.结果 MR发现硬膜压迫4例,脊髓压迫30例,17例有脊髓异常信号.MRS检测发现Ⅰ组NAA/Cr和Glx/Cr较Ⅲ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7,P=0.007和Z=-3.011,P=0.003).Ⅱ组Glx/Cr较Ⅲ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47,P=0.014).Glx/Cr是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保护因素,(Wald 2=3.951,P<0.05,OR=0.23),MRI信号改变是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危险因素,(Wald 2=13.561,P<0.001,OR=35.991).结论 1H MRS可以半定量测量颈髓代谢物变化,从代谢角度反映颈髓慢性压迫损伤病理变化.脊髓型颈椎病颈髓NAA/Cr和Glx/Cr比值下降,NAA/Cr和Glx/Cr比值有评价脊髓神经功能的潜在价值.慢性脊髓压迫患者有乳酸峰出现,说明存在神经细胞缺血缺氧.Glx/Cr是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保护因素,MRI信号改变是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脊髓MRI信号改变的患者应该更注意随访和预防脊髓损伤加重.

  • 正常血清PSA前列腺癌7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伟杰;梁国庆;陈春雷;唐炯

    目的 总结和探讨正常血清PSA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就诊时正常血清PSA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PSA水平、Gleason评分与分级、免疫组化的结果及临床预后.结果 正常血清PSA前列腺癌患者的病理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未分化及特殊类型如黏液腺癌.其中3例病情凶险,短期内死亡.结论 正常血清PSA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当高分化时属于潜伏型,免疫组化PSA常多为阳性,预后良好;当中分化时,一种类似于高分化潜伏型,另一种为进展型,病情凶险,抗雄疗效差;而未分化型,是因为血清PSA正常是因为前列腺上皮细胞已失去分泌PSA的功能,病程短,预后凶险.

  • 结直肠癌组织中KLF6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血清癌胚抗原的相关性

    作者:王强;曹杰;杨平;孙政;钟俊斌;李旺林

    目的 探讨KLF6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癌胚抗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LF6蛋白在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及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分析KLF6蛋白与结直肠癌各种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水平.结果 KLF6蛋白从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腺瘤到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逐渐下调(85.7%、76.5%、43.6%),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5.20,P<0.01);KLF6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学类型无关(2=0.13,P>0.05),与分化程度(2=4.04)、淋巴结转移(2=6.79)、TNM分期(2=6.16)有关(均P<0.05).KL6表达阴、阳性患者血清CEA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KLF6表达下降,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KLF6基因可能是结直肠癌的一个重要抑癌基因并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调节.KLF6可作为结直肠癌恶性程度的一个监测指标,长期的随访有助于评价手术疗效、是否转移和监测复发.

  • 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455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和辅助化疗的价值

    作者:黄春雨;王玮;李元方;袁秀红;拉吉夫;陈永明;詹友庆;陈映波;徐大志;周志伟

    目的 分析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寻找其独立预后因素,探讨辅助化疗在本组胃癌患者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5例行D2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无淋巴结转移(pTis-4N0M0)胃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部位、T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等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对比行辅助化疗及未行辅助化疗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7.5个月,1年生存率94.9%,3年生存率86.6%,5年生存率79.3%,10年生存率76.9%.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分期和清扫淋巴结数目是独立预后因素.pT2N0M0/pT3N0M0组胃癌患者行辅助化疗与未行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 76.6%和8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pT4aN0M0组患者行辅助化疗与未行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 85.6%和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和T分期、清扫淋巴结数目是独立预后因素;辅助化疗未能改善pT2N0M0/pT3N0M0组胃癌患者的预后,pT4aN0M0组胃癌患者辅助化疗则有价值.

  • Foxp3-6054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结膜炎的关系

    作者:杨瑞明;赖荷;沙翔垠;陈卫芳;陈盛强;樊飞红

    目的 探讨Foxp3-6054 (deletion/ATT,rs5902434)基因与尘螨变应性结膜炎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SSP技术为63例无亲缘关系的尘螨变应性结膜炎患者和10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行Foxp3-6054 (deletion/ATT,rs5902434)基因分型.结果 变应性结膜炎组的Foxp3-6054 (deletion/ATT,rs5902434)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xp3-6054 (deletion/ATT,rs590243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结膜炎不相关.

  • IntⅠ1基因突变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丢失

    作者:张国栋;么作义;乔国昱;张蕊

    目的 探究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丢失与基因组序列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分离78株鲍曼不动杆菌,按CLSI进行药敏性实验,以PCR方法对IntⅠ 1、ADC基因进行检测,并选择部分菌株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78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1株完全不耐药,而相关基因PCR检测的阳性率均为100%.基因测序分析表明,在这株耐药性丢失的鲍曼不动杆菌中,IntⅠ 1基因均发生3处DNA突变.结论 IntⅠ 1基因对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起着重要作用,相关位点突变将导致耐药性丢失.

  • 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术中不使用止血带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伟毅;练文兴;曹学伟;郭达;吕燃;张葆青;朱伟南;叶青合

    目的 研究在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中不使用止血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单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镜清理术,随机分成A组(30例,术中不使用止血带)和B组(30例,术中全程使用止血带),比较A、B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第1、3、7 天关节肿胀程度及VAS疼痛评分.结果 A组手术时间较B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术后第1、3天关节肿胀程度及VAS疼痛评分与B组比较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使用止血带下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早期肿痛及疼痛程度,对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及早期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作用.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脑出血继发性损害的影响

    作者:陈建民;许小兵;林发牧;陈达良;仇尔宁;卢乐年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急性脑岀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 86例急性脑岀血患者按入院时的Hcy水平分为正常Hcy组、高Hcy组,分别在治疗第2天,第7天、第14天测定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期行头部CT检查,动态观察血肿及其周围低密度灶的变化,并按中国卒中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CSS)评分法评价神经功能损伤状况.结果 急性脑出血高Hcy组患者各时点血清hsCRP 、IL-1β、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Hcy组(P<0.05),脑血肿周围的水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高于正常Hcy组(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仅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与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可能与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促进血清hsCRP、IL-1β、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加重脑水肿等继发性脑损伤有关.

  • 经后中组肾盏单孔经皮肾镜治疗肾铸形结石

    作者:郑彬;詹河涓;陈岳

    目的 探讨经后中组肾盏单孔一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PCNL)治疗铸形肾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后中组肾盏路径行MPCNL治疗的72例肾铸形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均成功进行了经后中组肾盏一期单通道取石,手术时间(112±21)min,其中双通道2例,二期取石4例.一期结石清除率62.5%(45/72),行辅助ESWL治疗12例,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80.56%(58/72),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后中组肾盏单孔路径行M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可选择性作为肾铸形结石的治疗方案,辅助ESWL可进一步提高结石清除率.

  • 低位B-Lynch缝合术应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对产后月经的影响

    作者:李艳芳;李道成;李越游

    目的 探讨低位B-Lynch缝合术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对患者月经的影响.方法 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分娩的患者,随机分B-Lynch缝合术50例为研究组和宫腔塞纱48例为对照组.追踪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及月经恢复情况,测定两组无哺乳产妇产后第1次月经周期3~5 d时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结果 本研究人群的前置胎盘发生率为1.37%.研究组术中、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及术后24 h总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第1次月经量、月经恢复正常量所需次数及产后月经周期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哺乳产妇产后血清FSH、LH及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的宫腔塞纱比较,低位B-Lynch缝合术能更有效地控制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避免切除子宫等不良结局的发生,而且对产妇卵巢功能及产后月经的恢复没有明显影响.

  •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可行性研究

    作者:叶珩;霍家聪;陈纯波;孙诚;杨航;邓宇珺;曾文新;詹文锋;曾红科

    目的 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进行无创颅内压(ICP)监测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9例次患者滴注20%甘露醇125 mL,在滴注前、滴注后30 min、1、2、3、4、5、6 h使用fVEP进行无创ICP监测,同时读取其实时脑室内压力监测值,比较两组数值之间的一致性与相关性.结果 滴注甘露醇后有创ICP大降幅达P50=41.9%(P25=20.1%,P75=52.7%),无创方法测出ICP大降幅达P50=35.0%(P25=16.8%,P75=68.5%).对各例次的有创ICP以及相对应的无创ICP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得出相关系数r=0.569(P=0.000),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出回归方程:无创ICP=0.592×有创ICP+72.180(P=0.000).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1.491,P<0.01);测量方法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0.574,P>0.05);测量方法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2.086,P>0.05).结论 fVEP 可以较准确、无创地监测ICP值,在指导临床ICP增高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 免疫受损状态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作者:傅红梅;谭毅刚;刘志辉;李嫣红;陈品儒;杨朝晖

    目的 探讨免疫受损状态下并发肺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感染率、菌种构成、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对结核内科分枝杆菌培养(+)的免疫受损患者,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NTM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5例免疫受损患者从痰、支气管冲洗液中检出可确定的NTM感染18例(17.1%),分离出NTM菌株40株,其中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5例,MAC +玛尔摩1例,龟-脓肿分枝杆菌3例,龟-偶发分枝杆菌1例,苏尔加+脓肿分枝杆菌1例,堪萨斯分枝杆菌2例,玛尔摩分枝杆菌1例,耻垢分枝杆菌2例,胃分枝杆菌1例,次要分枝杆菌1例.耐药性高,治疗8例,好转5例,未治或弃治10例,死亡4例.结论 免疫受损状态下并发NTM的感染率较为严重,其菌种比较集中在MAC及快生长群(RGM),存在复合群感染、混合感染的特点.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肺部病变分布广泛,呈多形态改变,呈高度耐药性,由于基础疾病的存在治疗更加困难.

  •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膨出的体会

    作者:陈燕碧;陈瑞华;张璇

    目的 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膨出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8例产后确诊胎儿脐膨出的产前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胎儿脐膨出均于孕期三维彩超检查时发现,无漏诊,首次发现孕周为12+5~32周.18例脐膨出胎儿中男11例,女7例,小型脐膨出4例,巨型脐膨出14例.伴发胎儿其他畸形8例(44.4%).结论 孕期规范超声检查对诊断胎儿脐膨出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实时三维超声及表面成像模式有助于胎儿脐膨出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肠道病毒71型VP1基因的表达纯化及初步应用

    作者:王云龙;刘元帅;董彩文;孙新城;李玉林;刘旺根;昌静峰;王国强;张曼莉;王继创;秦贵军

    目的 表达纯化肠道病毒71型(EV71)VP1蛋白,初步建立人血清中抗EV71 IgG间接ELISA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化学法合成肠道病毒71型VP1全基因序列,构建重组质粒pET-43.1a(+)/VP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镍金属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以目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对77份6~10岁无手足口病症状儿童血清及手足口病现症患儿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43.1a(+)/VP1,VP1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43 kD,纯度可达95%;初步建立了人血清中抗EV71 IgG间接ELISA 检测方法,36例HFMD现症患儿中EV71 IgG阳性22例(61.11%);41例无手足口症状儿童血清中 EV71 IgG阳性21 例(51.22%).结论 表达产物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用于肠道病毒71抗体检测.

  • EuromedicalTM加强型与普通型气管导管用于经鼻气管插管的比较

    作者:杨圣艮;汪明灯;李传翔;宋伏虎

    目的 比较两种气管导管用于经鼻气管插管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脊柱外科、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60例,分为R、C两组(n=30),均采用经鼻明视下插管,R组导管选择EuromedicalTM 加强型(Oral/Nasal)导管,C组选择EuromedicalTM 普通型(Oral/Nasal)导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成功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R组插管用时平均(50±6.7)s,C组为(57±10.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插管一次性成功29例,两次成功30例,C组一次性成功27例,两次成功3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鼻黏膜损伤出血4例,无咽部黏膜损伤出血,C组鼻黏膜损伤出血16例,咽后壁黏膜损伤出血7例,均明显较R组多(P<0.05).结论 EuromedicalTM 加强型(Oral/Nasal)气管导管用于经鼻气管插管引起的鼻咽部损伤少,更适合用于经鼻气管插管.

  •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介入化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徐晓武

    目的 探讨新辅助介入化疗在Ⅰb~Ⅱb期宫颈癌辅助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介入化疗组28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进行新辅助介入化疗,新辅助介入化疗结束后1~2周行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宫颈癌患者直接行手术治疗.通过比较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疗效情况,评价新辅助介入化疗在Ⅰb~Ⅱb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介入化疗组有效率为92.9%;介入化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尿潴留、淋巴囊肿、下肢水肿)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化疗组淋巴结阳性率、宫旁累及率、阴道切缘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介入化疗能有效缩小病灶,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疗效,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时间.

  • 因白癜风就诊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6例临床分析

    作者:龚文玉;吴广;邓帆;冯珊珊;周晖

    目的 总结及分析6例因白癜风就诊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因白癜风就诊发现甲亢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男2例,女4例;3例患者有白癜风家族史,4例患者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3例患者既有白癜风,又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6例患者就诊时都没有意识到并发甲亢,但都有不同程度的甲亢症状与体征,抗TPOAb与抗TGAb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 对伴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进行详细的系统症状问诊,认真、系统的体格检查与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筛查,有助于在白癜风患者中有效筛查甲亢.

  •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作者:王甫能;郎江明;蔡世华;陈苹;麦伟华;劳美铃;魏爱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的血管造影特点与临床特点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影响下肢血管病变的因素,为糖尿病足的下肢动脉病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39例糖尿病足患者下肢造影结果,分别对下肢缺血病变动脉部位、数量及血管狭窄程度与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有38例患者存在下肢血管病变,其中膝上动脉病变共26例(66.7%),膝下动脉病变共33例(84.6%),混合病变21例(53.8%).单纯膝下动脉病变共12例(30.8%),单纯膝上动脉病变共5例(12.8%),单纯膝下动脉病变与单纯膝上动脉病变两组糖尿病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7.4)年vs(3.4±2.7)年,P<0.05].膝下动脉主干(胫前、胫后及腓动脉)中单支血管闭塞病变13例(33.3%),双支闭塞13例(33.3%),三支闭塞8例(20.5%).胫前动脉及胫后动脉病变分别为35例(89.7%)及33例(84.6%),发生率高于腓动脉病变的27例(69.2%)及足背动脉病变的26例(66.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膝上动脉病变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吸烟及LDL-C;影响膝下动脉病变的主要因素有糖尿病病程、年龄.结论 我国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随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加.糖尿病足患者膝上及膝下动脉病变均较严重,膝下动脉病变往往较膝上动脉病变更为严重,严重影响下肢远端血流灌注.

  • 广州地区儿童全血部分微量和常量元素含量年龄差异的分析

    作者:林涛;陈翊;邝间玲;李婉玲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1月龄至15岁正常儿童群体全血常量元素(钙、镁)和微量元素(铁、锌、铜)含量的年龄差异.方法 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微量元素,对8 655份正常儿童全血铜、锌、钙、镁、铁5种元素进行检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 655份全血铜的含量(24.9±5.00)μmol/L,以5岁为界,2个年龄段有性别差异;全血锌的含量(63.3±15.5)μmol/L,年龄越小锌含量越低,参考范围可分10个年龄段;全血钙的含量(1.65±0.12)mmol/L,年龄越大钙含量越低,参考范围可分6个年龄段;全血镁的含量(1.54±0.13)mmol/L,以6个月为界分2个年龄段,无性别差异;全血铁的含量(8.00±0.76)mmol/L,年龄越大铁含量越高.全血钙、锌、铁个别年龄段有性别的差异.结论 儿童全血铜、锌、钙、镁、铁5种元素应使用有年龄段、有性别的参考范围以判断儿童5种元素的含量是否正常,旧的微量元素参考范围除锌元素以外不分年龄段的标准已不适用于本地区的儿童群体.

  • 肿瘤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汪道峰;娄宁;李小东;张旭

    目的 对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病原学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129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专科医院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34.9%,经导管输血史、导管留置时间及骨髓抑制是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检出的45株病菌中,革兰阳性菌占40.0%,革兰阴性菌占33.3%,真菌占26.7%,常见的病原菌是表皮葡萄球菌占13.3%.结论 纠正骨髓抑制,尽量缩短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可有效减少肿瘤患者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 大黄素联合顺铂对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梁晓松;陈素钻;俞晶;郭光华

    目的 研究大黄素联合顺铂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大黄素、顺铂与两药联合分别作用于EC9706细胞12、24、48 h,MTT法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并分别与单药比较,计算两药相互作用系数(CDI),检验其协同作用.结果 大黄素、顺铂单独作用12、24、48 h后增殖率分别为(58.35±5.03)%、(45.18±1.33)%、(40.24±9.71)%和(72.06±2.92)%、(56.60±6.41)%、(23.06±4.52)%,两药联合为(47.35±5.78)%、(37.29±4.85)%和(15.45±1.46)%,与单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联合CDI值为0.94±0.03、0.91±0.04和0.90±0.03;两药联合作用2 h后,细胞内活性氧显著升高.结论 大黄素能抑制EC9706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与顺铂联用能增强其促凋亡作用,两药存在协同作用.

  • 17β雌二醇对去势后雌性大鼠颅内动脉血管内皮细胞NF-κB和ICAM-1表达的作用

    作者:刘安民;黄鸣;蔡望青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颅内动脉血管壁炎症反应的可能作用.方法 自发性高血压SHR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卵巢切除去势对照组(对照组)和去势后雌激素替代组(观察组),每组10只.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静脉血的雌激素水平,获取标本后分别运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 检测颅内动脉Willis环血管壁组织的核因子-κB (NF-κB)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的表达和蛋白含量.结果 观察组的雌激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免疫组化显示,在对照组血管壁NF-κB和I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观察组;Western blot蛋白分析发现,观察组颅内动脉血管壁的NF-κB和ICAM-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雌激素能降低卵巢切除去势大鼠血管壁NF-κB和ICAM-1的表达,抑制血管壁的炎症反应.

  • 氯胺酮对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机械痛阈的影响

    作者:赵伟成;杨承祥;王汉兵;李晓宏

    目的 评价氯胺酮对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机械痛阈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诱导大鼠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在造模成功的痛过敏糖尿病大鼠中取2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n=10)和氯胺酮治疗组(KM组,n=10).KM组、DM组在第28天后分别每天腹腔注射10 mg/kg的氯胺酮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周.于注射STZ前(T1)、注射STZ后2(T2)、7(T3)、14(T4)、21(T5)、28(T6)、35(T7) d取尾静脉血0.1 mL测定血糖水平;于T1、T3~7时测定大鼠右后爪缩足机械反应阈值(PWT).结果 与DM组比较,KM组T1~7时血糖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T1~6时PWT无显著变化(P>0.05),T7时PWT升高(P<0.05=;与T1比较,T2~7时DM、KM组血糖升高(P<0.01=;与T6时比较,T7时KM组PWT升高(P<0.05=.结论 氯胺酮减轻了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疼痛.

  • 茶多酚诱导人肺癌细胞H460凋亡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杜亚明;王天一;郑伟;王中彬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实验探讨茶多酚对人肺癌细胞H460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肺癌H460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调整细胞浓度至1×105·mL-1,接种至培养板继续培养24 h,分对照组及茶多酚药物组(茶多酚终浓度为50、100、150、200、250 μg/mL),加药后继续培养12、24、36 h,应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显微镜观察茶多酚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结果 MTT法显示茶多酚可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其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以36 h抑制作用强.在浓度50~150 μg/mL范围内,抑制作用随浓度增高而增强;当浓度大于150 μg/mL时,抑制作用随浓度增高反而减弱.流式细胞术发现茶多酚可使肺癌细胞阻滞于G1期,以36 h、150 μg/mL时阻滞作用强(P<0.0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核仁解体,核固缩,形成小突起并碎裂成多个小体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 茶多酚可诱导人肺癌H460细胞的凋亡,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

  • 肺纤维化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参与机制研究

    作者:刘维佳;韩婧;张湘燕;李万成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其配体在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参与机制.方法 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罗格列酮对照组、博莱霉素组、罗格列酮干预组.经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建立肺纤维化模型.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乳酸脱氢酶(LDH)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应用荧光定量RT-PCR及Wes 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TGF-β1和PPARγ表达.结果 博莱霉素气管内注入后肺Ashcroft评分、胶原沉积、TGF-β1表达、PPARγ表达及BALF中LDH、TGF-β1水平增加;给予罗格列酮干预后,除PPARγ表达进一步增加外,上述指标均下降.博莱霉素组PPARγ蛋白水平与TGF-β1 mRNA表达、BALF中LDH含量呈负相关.结论 PPARγ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发生;PPARγ及其配体罗格列酮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抑制TGF-β1转录,从而减少胶原沉积,对肺纤维化进行负性调控.

  • 薏苡仁酯联合吉西他滨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协同作用

    作者:马冬;郭爱林;叶云婕;黎莹

    目的 研究薏苡仁酯对胰腺癌的抗癌活性和与吉西他滨联合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利用MTT法、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 细胞迁移实验了解薏苡仁酯在体外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探讨薏苡仁酯的抗癌活性,并通过动物实验,了解薏苡仁酯联合吉西他滨在体内对胰腺癌的协同作用,探讨胰腺癌新的联合治疗模式.结果 薏苡仁酯在体外能够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能力;在体内与吉西他滨联合可以增加对胰腺癌的抑制作用并减轻吉西他滨的毒性,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 薏苡仁酯联合吉西他滨可以增加对胰腺癌的疗效,可以作为新的联合治疗模式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

  • PVP对人卵母细胞玻璃化冻融效果的影响

    作者:杜红姿;黄玉玲;龙晓林;范勇;张文红;石宇;李莉

    目的 探讨在玻璃化冷冻液中添加大分子物质PVP(polyvinyl pyrrolidone)对人卵母细胞冻融效果的影响.方法 玻璃化液中添加6% PVP者为A组,不添加者B组,未冻融者为对照组(C组),冻融后存活及对照组卵母细胞固定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然后用Nikon CISI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纺锤体、染色体形态.结果 A组的存活率、染色体和纺锤体形态正常率分别为83.3%(20/24)、10.0%(2/20)和10.0%(2/20),B组则分别为95.8%(23/24)、13.0%(3/23)和13.0%(3/2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玻璃化液中添加大分子物质PVP没有提高人卵母细胞的冻融效果.

  • 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的活性变化

    作者:李兴暖;罗红军;林哲绚;李慧;刘艳英

    目的 探讨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SSAO)活性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取25只Wistar大鼠,尾根部多点注射Ⅱ型胶原制作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以造模当天为0 d,在造模第3、7、14和21天,分别处死5只大鼠,取血浆和踝关节组织,分别检测SSAO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另取5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 造模后第12天大鼠开始发病;关节组织SSAO活性于造模第3天开始升高,第7天升高到高,之后开始降低;血浆SSAO活性变化不明显.血浆和组织中TNF-α及ICAM-1水平均随关节炎发病过程出现显著变化.结论 Ⅱ型胶原大鼠关节炎发病过程中伴随有SSAO活性的变化.

  • MMP12和TIMP2mRNA在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作者:韩久松;赵建江;王治平;陈中利;邱小玲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 mRNA在4-亚基硝氧喹啉(4NQO)诱发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实验性大鼠舌黏膜癌变中的作用.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正常饮水、25 ppm(mg/L)的4NQO水溶液16、24周.舌部病变组织分成两等分,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1)4NQO诱发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正常饮水组无组织病理学改变,4NQO诱癌大鼠16周舌黏膜出现上皮中-重度异常增生,诱癌24周后主要病理学变化为舌鳞状细胞癌.(2)与正常组织相比,MMP12 mRNA表达水平在癌前病变中升高1.51倍,在舌癌中升高4.86倍(P<0.01),MMP12 mRNA表达随病理程度增加呈现递增趋势;与正常组织相比,TIMP2 mRNA在癌前病变中表达升高2.62倍(P<0.01),在舌癌中表达升高2.06倍(P<0.05),TIMP2 mRNA表达随病理程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舌黏膜癌变过程中MMP12与TIMP2 mRNA表达比例失调.结论 MMP12、TIMP2 mRNA的高表达参与4NQO诱发的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两者表达的比例失调与舌黏膜癌变密切相关.

  • 小檗碱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抗菌作用

    作者:陈广灿;周树勤;刘淑慧;彭青

    目的 探讨小檗碱与临床常用抗生素联合应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作用.方法 收集临床MRSA菌株,采用PBP2′胶乳凝集试剂盒对MRSA所产的PBP2′蛋白进行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生素及小檗碱对MRSA的MIC.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小檗碱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协同抗菌作用.结果 10株实验菌株均为MRSA.单用小檗碱对MRSA的MIC值在32~128 μg/mL之间.8~16 μg/mL的小檗碱能使MRSA及ATCC 25923对苯唑西林、头孢唑林及氨苄西林的敏感性增高,FIC指数在0.266~0.75之间.结论 8~16 μg/mL小檗碱与苯唑西林、头孢唑林与氨苄西林联用对MRSA有协同抗菌作用.该研究为今后小檗碱用于临床抗MRSA感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 新型β-环糊精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胡茗;依力夏提·依麻木;渠莉;田刚

    目的 研究新型β-环糊精的降脂效果.方法 24只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建立后,每组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高脂模型组(灌胃1%CMC-Na水溶液)、新药组(新型β-环糊精降脂)和考来烯胺组(CLST降脂).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的2周和4周取鼠血测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结果 (1)新药组小鼠给药前后体重、毛色、饮食、饮水及精神状态无变化;(2)空白组和高脂模型组内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5,t=1.095,均 P>0.05),TC水平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0.285,t=0.104,均P>0.05).(3)新药组给药后2周大鼠TG和TC水平明显降低,TG和TC分别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2,t=17.801,均P<0.05).(4)新药组给药后2周和4周TG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369,P>0.05),而T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P<0.05).(5)考来烯胺组给药后2周和4周比较,TG和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2,t=0.381,P>0.05).结论 新型β-环糊精是一种无不良反应的降脂药物,且对总胆固醇的调节作用存在时间依赖性.

  • 膀胱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1例

    作者:朱遵伟;王金根;黄跃胜;孟栋良;何洁

    患者,男,19岁,因尿频、尿痛45 d,以膀胱肿瘤于2010年6月8日入院.4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排尿时尿道胀痛,无尿急及肉眼血尿,无畏寒发热及腰腹部疼痛.当地医院以抗炎、对症等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

  •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大鼠结核性胸膜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超文;冯起校;于斌;张朝顺;李志波;林淑媚

    目的 探讨大鼠结核性胸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观察大鼠结核性胸膜炎病理特点以及明确尿激酶(UK)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机制.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卡介苗诱导其建立对结核的免疫力后,使用标准人型H37Rv结核杆菌菌株0.03 mg注入两组大鼠右侧胸腔,注菌后第2天实验组大鼠同侧胸腔注入UK 600 U,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24、72、120 h分批处死各组大鼠,解剖大鼠胸腔,收集并记录胸液量,测量胸膜厚度,观察胸腔、胸膜以及肺的病理改变,监测胸液中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纤维蛋白原(FBG)水平.结果 注入结核分枝杆菌后大鼠均出现胸腔积液,实验组胸液较对照组明显多(P<0.05,P<0.01),胸液量高峰出现时间早,吸收提前;sICAM-1峰值出现在72 h,各观察时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FBG均呈下降趋势,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以24 h明显(P<0.05);实验组胸膜厚度明显比对照组薄(P<0.01).对照组大鼠病理呈现典型纤维素性炎症改变,实验组大鼠病理胸膜表面纤维凝块少于对照组,胸膜炎症较对照组轻.结论 SD大鼠可作为结核性胸膜炎的实验动物,UK可增加胸液吸收量,减少结核性胸膜炎的纤维粘连,减轻胸膜炎症反应.

  • 锂对脆性X综合征小鼠模型的跳台行为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活性的影响

    作者:杨泉;曹开谊;张伟雯;黄越玲;刘国彬;沈岩松;孙卫文;李敏雄;戴丽军;陈盛强

    目的 探讨氯化锂治疗是否能改善Fmr1基因敲除小鼠(ko鼠)学习跳台行为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活性.方法 选用30日龄的Fmr1基因敲除小鼠(ko鼠)及同日龄的野生型小鼠(wt鼠),两种小鼠均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氯化锂30、60、90、120、200 mg/kg.观察用药后ko鼠及wt鼠分别在行为学跳台实验中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同时用免疫印迹观察ko及wt鼠的海马和皮层的GSK3β和磷酸化GSK3β(P-GSK3β)的表达.结果 与未治疗的wt鼠比较,未治疗的ko鼠跳台实验中的潜伏期时间短,错误次数增加,存在学习跳台障碍;免疫印迹实验结果:ko鼠P-GSK3β表达比wt鼠少.氯化锂治疗能够恢复ko鼠的学习跳台行为及增加P-GSK3β的表达量.氯化锂佳使用剂量为30 mg/kg.结论 锂能改善ko鼠的学习跳台能力,可能与锂改善P-GSK3β的表达增加有关,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有治疗作用.

  •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标志物动态联检及其意义

    作者:张静;顾国浩;甘建和;罗二平;史进方;高纯

    目的 实验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疗效.方法 将83例慢性乙肝患者分成HBeAg阴性组(40例)和HBeAg阳性组(43例),均首次给予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48周,于治疗0、4、12、24、48周时联检HBV DNA、ALT水平、乙肝两对半,分析上述时间点两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e抗原转阴率及血清转换率(又称血清乙肝标志物转换率).结果 HBeAg阴性组治疗4、12、24、48周时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25.00%、47.50%、77.50% 和87.50%;ALT的复常率分别为5.00%、55.00%、80.00% 和97.50%;HBeAg阳性组治疗4、12、24、48周时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2.33%、16.28%、48.84% 和67.44%;ALT的复常率分别为2.33%、51.16%、79.07% 和93.02%;e抗原转阴率分别为0、16.28%、32.56%和48.84%;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0、11.63%、18.60% 和34.88%.结论 替比夫定可明显抑制HBV DNA 的复制,促使ALT回复正常,近期疗效好,对e抗原阴性的初治患者HBV DNA的阴转率更高.

  • 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鲁景元;韩克

    目的 观察氟尿嘧啶(5-FU)缓释植入剂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67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5例),比较两组远期疗效各指标间的差别.结果 (1)两组总生存率(1、2、3年)无显著差别(P>0.05);(2)1年无进展生存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2、3年无进展生存率无显著差别(P>0.05);(3)38例术后有可测量病灶者(去除1例截尾数据后),观察组(20例)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18例) (P<0.05).结论 术中即时植入5-FU缓释植入剂有可能改善卵巢恶性肿瘤1年无进展生存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

  • 盐酸替罗非班用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53例

    作者:陈晞明;陈次滨;卢雄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应用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连续102例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EMI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观察组,53例)和单纯PCI组(对照组,49例).所有患者术前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他汀类药物;观察组于术前应用替罗非班10 μg/kg 1~3 min内静脉推注,继以0.15 μg/(kg·min)维持静脉泵入48 h.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术后的即刻造影结果、住院期间出血事件以及住院和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分级(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3级血流(94.33% vs 93.87%,P>0.05)、两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3.77% vs 4.08%,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TIMI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s,TMPG)3级(81.13% vs 63.26%,P<0.01)、术后7 d及90 d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9.35±7.6 vs 43.31 ±6.9,P<0.05;60.35±7.1 vs 47.31 ±7.7,P<0.05)、随访期90 d内总的MACE发生率(9.43% vs 20.93%,P<0.01)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治疗时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可更好地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灌注,提高临床预后.

  • 曲美他嗪预防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崔进;蒋作锋;黄伟光;赵进;吴同果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68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必要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曲美他嗪组(33例)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前7 d 给予曲美他嗪片20 mg,3 次/d,术后服用2周;对照组(35例)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48、72 h,7 d 的血清肌酐(Scr)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 活性.结果 (1)两组患者术后24 h Scr水平、SOD和MDA活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曲美他嗪组术后48 h 起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DA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曲美他嗪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为14.28%(P<0.05).结论 曲美他嗪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而减少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 杂合肾脏替代治疗助壮素中毒患者5例

    作者:胡守亮;程骏章;雷清凤;刘俊成;袁凡丽

    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误食、误注都可导致死亡.2005年8月至2010年10月,我科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8例助壮素中毒患者行杂合肾脏替代治疗(hybrid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HRRT),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两种肠道准备方式用于妇科腹部开放性手术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芳华;李鸿艳;毕瑞雪;宋琛;肖鲁良

    目的 探讨妇科腹部开放性手术肠道准备的佳方法.方法 将行妇科开放性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口服硫酸镁+硫酸庆大霉素清洁肠道,对照组(30例)采用甘油灌肠剂多次灌肠.结果 口服硫酸镁组灌肠肠道清洁度高于对照组(2=6.6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较对照组早(t=2.01,P<0.05).结论 口服硫酸镁+硫酸庆大霉素用于妇科开放性腹部手术肠道准备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痛苦及减少护理工作量.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2型糖尿病发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世颖;任红;张大志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症,也可引起全身多器官的慢性功能障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会引起患者机体内三大物质代谢异常,特别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增高[1].HCV感染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发生的又一高危因素.

  • 细胞膜核苷载体表达与肿瘤化疗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星星;傅华群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吉西他滨(gemcitabine)及阿糖胞苷(cytarabine)等核苷类药物是很多抗肿瘤化疗方案的基础用药,临床应用广泛.细胞膜核苷载体对核苷类化疗药物的细胞内外转运起着决定性作用,细胞膜核苷载体的表达水平,直接决定了细胞内核苷类药物的浓度,从而决定了肿瘤的化疗效果.

  • 内脂素的炎症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裕华;王际莘

    内脂素(visfatin)作为一个新的脂肪因子在改善糖耐量及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方面起重要作用,同时其还可催化哺乳动物细胞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合成补救途径的限速步骤,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有两种形式:细胞内Nampt和细胞外,二者分别调节细胞内外烟酰胺合成NAD,因而涉及许多细胞的调节过程[1].Visfatin/ PBEF/ Nampt编码的基因于1994年首次在人外周淋巴细胞cDNA文库中发现,2005年日本学者FUKUHARA等[2]在脂肪组织中分离到这一脂肪因子且证实内脏脂肪产生的内脂素高于皮下脂肪.

  • 调查研究南海驻礁人员腰腿痛患病率及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吴新文;倪敬文;郭新辉;罗汉宏;夏菱;高丽

    目的 探讨南海驻礁人员干预前后腰腿痛患病率的变化,完善防治方案.方法 在干预前后采用统一的现场一对一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腰腿痛状况界定、患病情况及致病危险因素(含6类84项因素).结果 干预前,腰腿痛总患病率为62.6%,其中确诊的腰腿痛患病率和主诉腰腿痛症状发生率分别为9.4%和53.2%.干预后,腰腿痛总患病率为21.6%,其中确诊的腰腿痛患病率和主诉腰腿痛症状发生率分别为5.4%和16.2%.干预后腰腿痛患病率明显下降,尤以总患病率和主诉腰腿痛症状发生率下降更为显著(P<0.001).致病危险因素包括相关疾病及外伤史,大风环境,经常负重、弯腰,频繁接触海水,频繁出入空调环境,守礁次数,训练、工作强度及锻炼情况等.未守礁组与守礁各组间,守礁1~3次组与其余守礁组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共同的综合性干预措施和具体的针对性干预措施相结合,能显著降低南海驻礁人员腰腿痛患病率.

  • 止嗽散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56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昆仑;李丹青

    目的 观察止嗽散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喉源性咳嗽患者108例分为中药止嗽散加减(观察组56例)和西药头孢拉定加咳特灵(对照组53例)治疗两组,疗程为7 d.比较两组药物对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除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外,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7.1%(4/56),对照组为30.2%(16/5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结论 止嗽散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在缓解症状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并可降低复发率.

  • 复方血栓通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作者:吴岱峰

    目的 观察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旁皮下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138例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78眼,对照组68例74眼.观察组给予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2~3粒,3次/d,口服30 d,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患眼颞侧皮下注射2 mL,1次/d,连续注射14 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7~8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荧光造影、眼底变化以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22眼(28%),有效46眼(59%),无效10眼(13%),总有效率87%.对照组中显效14眼(19%),有效34(46%),无效26(35%),总有效率6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佐以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患眼颞旁皮下注射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较为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 中药治疗卵巢衰老有效作用时机的探讨

    作者:杨洪艳;邝敏;王小云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卵巢衰老的作用时机,为进一步设计中药防治卵巢衰退的临床研究提供探索性的证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55例卵巢过早衰退的患者在不同卵巢衰退阶段采用激素人工周期治疗及纯中药治疗的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激素组治疗后促卵泡生成素(FSH)下降,雌二醇(E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E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素组卵巢早衰(POF)亚组治疗前后F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卵巢早老化(POA)亚组治疗前后F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激素组POA亚组与中药组POA亚组比较,F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POF亚组与中药组POF亚组比较,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POA亚组改善月经情况的效果优于POF亚组.中药组8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有1例妊娠,而激素组6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无一例妊娠.结论 中药可能在卵巢衰退早期的作用更为明显,可能对生育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尼曼匹克病1例

    作者:苗红梅

    患者,男,27岁.因发热1周于2010年12月7日入院.出生13个月时经多家医院确诊为尼曼匹克病(Niemoah-Pick disease).10余年前左踝关节骨折,因骨折愈合不佳,导致左踝关节跟腱断裂,予手术修复.9年前发现消化道出血,对症治疗后,临床痊愈.1年余前体检时发现左心室肥厚.体格检查:体温39.1℃,脉搏 106次/min,呼吸 21次/min,血压 120/58 mmHg.

  • 鼻前庭血管平滑肌瘤并血栓形成1例

    作者:朱新枝;石建国;彭先兵

    患者,男,53岁.左鼻前庭包块10余年,鼻塞3 d于2010年1月16日入院.患者于10年前发现左侧前鼻孔上部有一新生物,约玉米粒大小,无疼痛及肿胀,无鼻腔异常分泌物,起病初新生物呈进行性生长,曾生长至鼻腔外.在当地诊所剪除部分新生物,发现新生物内有黄色分泌物,出血不多,未予其他处理.

  • 散发型克雅病1例

    作者:王必佳;王惠玉;李勇湧;李鑫;曹国华

    患者,女,67岁,因睡眠、言语障碍4个月,加重伴行为异常1个月于2010年2月22日入院.体格检查:昏睡状,呼之不应,体格检查不合作,心肺腹(-).双瞳直径2 mm,对光反射存在,眼震(-),角膜反射灵敏,咽反射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无法查,双下肢腱反射减弱,病理征(-).

  • 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β在大鼠肾缺血后处理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梁永会;韩继媛;邱红根

    目的 探讨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后处理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夹闭大鼠左肾动静脉复制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n=10):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和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TNF-α表达,酶联免疫方法(ELISA法)检测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R组TNF-α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IPO组TNF-α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增多,但明显少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分别为(12.24±3.21)pg/mL和 (15.34±4.15)pg/mL,I/R组分别达到(69.19±13.17)pg/mL和(89.46±15.75)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O组TNF-α、IL-1β水平分别为(43.18±11.87)pg/mL、(58.92±12.14)pg/mL,与I/R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1)TNF-α、IL-1β参与了肾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2)缺血后处理对肾起保护作用,能减轻促炎症细胞因子的浸润和释放;(3)TNF-α、IL-1β对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以弥漫性肺泡出血为主要首发表现的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作者:毋静;于清宏;赖蓉;梁婉怡;曲源;邓家鑫

    患者,男,14岁,因发现面部红斑,胸闷、胸痛伴发热2月,加重1周于2010 年5月3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蝶形红斑,无瘙痒及疼痛感,伴胸闷、胸痛,为双侧对称性胸痛,无心前区疼痛,偶有咳嗽,无咯痰,伴低热,无关节及肌肉疼痛等.

  • 婴儿胃巨大畸胎瘤1例

    作者:刘志华;谢广清;龙晓玲;张泉山;冯大军;胡小华;付四毛

    患儿,男,7个月,因发现腹部膨隆10 d,加重3 d于2010年10月25日入院.10 d前发现有腹部膨隆,无恶心、呕吐,无哭闹不安,精神胃纳如常,家属未予特殊处理.近3 d腹部膨隆明显,遂来院就诊.近5 d来大便稀水样,不伴黏液、脓血.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