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乳腺癌组织中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谭敏华;雷伟华;胡志雄;郭锦辉;陈威;邹绮嫦;邓超桦;欧瑞芬;周泳健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108例乳腺癌组织中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p53蛋白阳性率为48.2%,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分子分型、HER-2、ER、PR的表达相关(P<0.05).(2)Ki67蛋白阳性率为95.4%,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HER-2、ER、PR的表达相关(P<0.05).(3)p53与Ki67蛋白表达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为乳腺癌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有力依据.

  •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患者血清单胺氧化酶的测定及意义

    作者:黄建国;黄朝頔;龚启英;李桂明

    目的 探讨单胺氧化酶(MAO,5-羟色胺代谢限速酶)在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确诊的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患者36例(观察组)及40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连续监测法测定MAO并进行治疗前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患者治疗前血清MAO含量高于对照组 (P<0.05),患者治疗痊愈后血清MAO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MAO含量高于治疗痊愈后血清MAO含量(P<0.05).结论 MAO可能参与了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发病过程.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杨永红;陈星玲;李志伟

    目的 研究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51例健康对照者的APN、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并分析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APN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AP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N降低、Hcy和CRP升高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治疗前APN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负相关(r=-0.69,P<0.01),治疗3个月后APN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呈负相关(r=-0.71,P<0.01).结论 APN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能具有相关性.

  • 轴定位针穿刺治疗尚未破溃的乳腺脓肿的效果

    作者:马诺;赵睿;郭钊轩;朱婧

    目的 探讨通过轴定位针穿刺治疗乳腺脓肿的效果.方法 对于脓肿尚未破溃的患者采用轴定位针(必要时可反复穿刺)穿刺抽吸脓液,共63例患者,与行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23例、微创旋切治疗乳腺脓肿5例、14G套管针穿刺22例等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比较.结果 行轴定位针穿刺抽脓的患者治愈时间、疼痛程度均明显优于其他治疗组.结论 同轴定位针穿刺治疗乳腺脓肿具有微创、简便、安全、美容、疗效明确的特点.

  • 卵母细胞经冷冻步骤改良的玻璃化法冻融后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黄玉玲;刘见桥;杜红姿;高兴成;张文红;康祥景;罗阳;李磊

    目的 探讨卵母细胞经冷冻步骤改良的玻璃化法冻融后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受精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经改良法冻融后的卵母细胞(解冻卵组)与同期基本资料与其匹配的ICSI 患者的新鲜卵母细胞(新鲜卵组)受精后的临床结局.结果 解冻卵组和新鲜卵组的受精率(77.6% vs 76.1%)、卵裂率(98.5% vs 100.0%)、D3优质胚胎率(36.2% vs 27.5%)、优质囊胚(47.7% vs 47.3%)及可利用囊胚比率(52.2% vs 5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解冻卵组有62.5%的患者子宫内膜准备是自然周期,新鲜卵组所有患者均是超促排卵周期;但解冻卵的临床妊娠率及继续妊娠率分别为87.5%和81.3%,均显著性高于新鲜卵组的59.2%和51.3%;流产率新鲜卵组略高(7.1% vs 1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后的冻卵方法极大地改善了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几乎无异于新鲜卵母细胞.

  • 基层医院高危妊娠转诊599例母婴结局分析

    作者:贾金平;胡健蓉;刘艳平;植婉君;吴耀祥

    目的 通过对599例高危孕产妇转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转诊病种分布和母儿结局,并总结转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转诊至花都区妇幼保健院的599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转诊医院、病种分布以及母儿预后等指标.结果 (1)转诊医院为一级医院所占比例大(80.6%),二级医院占比为10.9%,三级医院为8.5%;(2)病种分布前5位依次为: 先兆早产103例,胎膜早破92 例,妊娠糖尿病83例,先兆流产81例,瘢痕子宫79例;(3)母儿结局:阴道分娩289例(53.5%),剖宫产251例(46.5%),终止妊娠21例(3.5%),孕妇引产放弃胎儿8例,无孕产妇死亡.对胎儿来说,565例活产新生儿,早产202例,其中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142例(26.3%),新生儿肺炎31例,新生儿黄疸22例,新生儿窒息4例,死亡3例(0.9%).结论 高危孕产妇转诊与规范化救治是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的关键,应努力构建统筹城乡的高危孕产妇三级转诊网络和提高救治能力.

  •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血管内超声指导下拘禁球囊分支保护联合单支架跨越技术临床观察

    作者:陈耀贵;杜岗;边宁

    目的 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拘禁球囊分支保护联合单支架跨越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真性分叉病变患者在IVUS 指导下行分支拘禁球囊保护及主支支架置入术,观察手术前后嵴部移位、斑块特点、分支血流情况及管腔直径/面积的变化.结果 IVUS 测量支架置入前后主支小管腔面积分别为(2.60±0.236)mm2、(9.76±2.198)mm2,斑块负荷分别为(81.90±5.380)%和(11.30±3.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成功率100%,1例(4.2%)出现主支血管夹层,2例(8.3%)出现边支慢血流(TIMI 血流 1 级).结论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应用拘禁球囊分支保护联合单支架越跨技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血清胆红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作者:黄祺;石维;卜瑞芳

    目的 探讨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 选取住院的T2DM患者共349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CIMT的结果将颈动脉硬化和(或)斑块视为病变组(n=111),反之为无病变组(n=238),比较两组间3种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同时分析CIMT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变组的CIMT较无病变组明显增厚(P<0.001),而TBIL及IBIL的水平低于无病变组(P<0.05).进一步按男女性别分层比较两组3种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关系,发现在男性中,病变组血清TBIL及IBIL的水平较无病变组明显降低(P<0.05).CIMT相关因素的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CIMT与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及HbA1C呈正相关,而与血清IBIL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作为内源性的抗氧化剂胆红素在T2DM患者中同样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指标,因此应重视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预防,关注胆红素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 多切面多种手法快速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

    作者:冯冬敏;王锋润;肖善榕;王健清;黄建

    目的 探讨超声多切面多种手法产前快速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 863例孕妇在16~38周行超声产前检查,以胎儿上腹部、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三血管气管、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上下腔入右房切面作为标准切面,以四腔心切面为基础,胎儿胎方位为脊前位时采用降主动脉长轴切面左右偏转法、脊后位时采用左室长轴切面左右偏转法、脊左或脊右位时采用四腔心头侧偏转法等多种手法快速获取多个标准切面,观察胎儿心脏结构是否正常,在清晰的切面图像上叠加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观察心内有无异常血流;以引产或产后诊断为金标准,评价多切面多种手法快速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结果 在6 863例孕妇中,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5例,与尸检结果及新生儿超声检查结果对比,确诊27例,漏诊2例,误诊1例;产前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93%,特异度为99.9%.结论 多切面多种手法用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快捷、可靠,敏感度、特异度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牛奶蛋白过敏所致婴儿湿疹的早期识别及干预效果

    作者:马立新;易娟娟;何小颖;龚研宁;张毅;王昕;黄赛君;俞红;麻静;杨静仪

    目的 探讨牛奶蛋白过敏和婴儿湿疹的关系,研究牛奶蛋白过敏早期识别及早期回避对婴儿湿疹的作用.方法 241例婴儿湿疹患儿分为观察组(n=161)及对照组(n=80),观察组再分为A、B、C组,A组纯母乳喂养儿母亲回避牛奶及其制品,B组人工喂养儿给予氨基酸配方奶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C组混合喂养儿母亲回避牛奶制品及添加氨基酸配方奶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对照组患儿进食普通配方奶粉或(和)母亲不能回避牛奶制品.于生后6个月内随访观察婴儿皮损情况.结果 6月龄时观察组婴儿湿疹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人工喂养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及混合喂养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儿湿疹的常见病因,早期识别及早期回避可以明显减少婴儿湿疹的发生,改善不适症状,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

  • 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水平与血清总胆汁酸浓度的相关性

    作者:王帆;崔世佳;马博清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水平与血清总胆汁酸(TBA)浓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微量白蛋白尿组(B),大量白蛋白尿组(C).观察3个分组中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水平与TBA浓度的关系.并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水平与年龄、体质指数(BMI)、空腹葡萄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TBA的浓度有显著差异(P<0.05).3组患者中,白蛋白尿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水平与TBA有相关性.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着白蛋白尿的增加,TBA浓度逐渐下降.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作者:欧阳嵘;唐祝奇;袁洁;崔世维

    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价值.方法 选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ACE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ACE≤39 U/L的57例患者为低ACE组,ACE>39 U/L的55例患者为高ACE组.对所有患者进行5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高ACE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14.54%,心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27.27%,显著高于低ACE组患者(x2=6.531 6,P<0.05);两组患者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和脑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12 8、0.380 3、0.380 3,P>0.05).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4,P<0.05).结论 ACE水平升高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宫腔镜机械分离结合药物治疗宫腔粘连132例

    作者:徐立新;陈秀梅

    目的 分析宫腔镜下机械分离结合药物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 对宫腔镜下机械分离结合药物治疗宫腔粘连患者1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每月月经量恢复及二次探查宫腔情况.结果 月经好转率69.7%(92/132),宫腔恢复率75%(66/88).结论 用机械分离的方法分离宫腔粘连结合药物治疗对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取得比较好的疗效,对重度宫腔粘连要慎重处理.

  • 牵引床下巧用C臂定位精确植入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李彬;郑磊;吴东海;刘意来;谢波

    目的 探讨牵引床下巧用C臂定位透视股骨头颈正侧位精确植入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5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骨科李彬牵引床下,闭合复位,C臂定位,植入PFNA.术后测量PFNA的尖顶距(TAD)值,观察内固定的植入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X线摄片示骨折对合良好,TAD值角平均为(23±1.83)mm (18~25 mm).48例得到完整回访,骨折后期均愈合,无内固定失效,术后1年回访, Harris评分优良率93.75%.结论 牵引床下巧用C臂定位精确植入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提高TAD值的准确性,有助于提高PFNA的手术效果,临床效果满意.

  • 3D打印技术在骨盆骨折手术治疗及护理中的作用

    作者:王树芬;于志勇;白龙;陈科明;刘大洲;林龙波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骨盆骨折手术治疗及护理中的作用,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收治并需要手术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28例作为研究组,术前行CT扫描并使用3D打印机打印模型;将收治未行3D打印并经手术治疗的骨盆骨折28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按视觉模拟法评价患者的术前、术后翻身疼痛评分.术后行X线检查并按Matta标准评估患者骨折复位固定情况,术后3个月评价患肢功能.数据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前翻身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盆骨折复位、患肢功能及术后翻身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可以降低骨盆骨折的手术创伤,减轻术前护理翻身的疼痛,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nCPAP治疗对重度OSAHS患者血液流变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绍森;曾蕴湘;邹林;胡佩村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液流变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多导睡眠监测仪诊断的32例重度OSAHS患者(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20例经多导睡眠监测仪排除OSAHS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患者于nCPAP治疗前及对照组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等血液流变参数及Hcy水平,进行3个月的nCPAP治疗后,再次检测血液流变参数及Hcy水平,观察nCPAP治疗后OSAHS患者血液流变参数及Hcy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及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个月nCPAP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及血清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OSAHS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异常以及血清Hcy水平升高.nCPAP治疗可改善重度OSAHS患者血液流变异常,降低其血清Hcy水平,可能有助于降低OSAHS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高血压的关系

    作者:廖涛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疑似OSAHS并进行正规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患者共188例,男 108例,女 80例;年龄 29~87岁.依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 4 组,根据PSG监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来观察不同程度的OSAHS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结果 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间高血压发病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平均秩次进一步推断,以重度组高血压患病率高,正常组低.结论 OSAHS与高血压的发生率存在正相关关系.OSAHS程度越重,高血压发病率越高.

  • 基于云平台的远程医疗对OSAHS患者CPAP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李玺;陈明真;卢燕珊;林劲松

    目的 探讨基于云平台的远程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中重度OSAH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确诊后均予相同的教育、CPAP治疗指导和电话随访,干预组同时给予云平台远程医疗随访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1、3个月的CPAP治疗依从性.结果 治疗1、3个月后,干预组的CPAP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云平台的远程医疗能提高OSAHS患者CPAP治疗的依从性.

  • T淋巴细胞亚群与带状疱疹临床特征的相关分析

    作者:李晓辉;翁智胜;彭洁雯;易江华;廖梦怡;辛甜甜

    目的 探讨各型T淋巴细胞亚群在带状疱疹患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收集、统计确诊的带状疱疹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各型T淋巴细胞亚群与该病发病、疼痛及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在发病方面:带状疱疹组总T淋巴细胞为(63.22±9.99)%,低于对照组的(63.26±12.16)%;Th为(36.83±8.65)%,低于对照组的(37.07±9.62)%;Th/Ts为1.85±0.81,稍高于对照组的1.62±0.88;但上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s为(22.50±7.33)%,对照组为(26.22±7.8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程度、病程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方面,T淋巴细胞亚群与该病疼痛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48、0.086、0.096、0.00;与该病病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04、-0.013、-0.093、-0.079,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状疱疹的发病与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疼痛程度和病程尚不能确定与T淋巴细胞亚群间存在相关性.

  • 心电编辑技术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作者:陈虹

    目的 研究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电编辑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40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具有严重的重组伪影,心律失常,给诊断带来极大的影响.对比常规CT心电编辑重组影像质量,按照节段实际呈现状况确定伪影是否存在,划分成像质量等级.分析心电编辑技术的应用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影响.结果 40例患者心电编辑之前,冠状劝脉总数为527段,其中图像质量Ⅰ级有131节段,占比24.86%;Ⅱ级有163节段,占比30.93%;Ⅲ级有119节段,占比22.58%;Ⅳ级有114节段,占比21.63%.心电编辑之后,冠状动脉总数532段.其中图像质量Ⅰ级有443节段,占比83.27%;Ⅱ级有67节段,占比12.59%;Ⅲ级有9节段,占比1.69%;Ⅳ级有13节段,占比2.44%.心电编辑前,图像质量与确诊要求相一致的一共有413段,占比78.36%.心电编辑后,图像质量图像质量与确诊要求相一致的一共有519段,占比97.55%.冠状动脉节段影响显示优良的共有510段,占比95.86%.结果发现,心电编辑前后,冠状动脉各段影像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电编辑技术的应用,可改善多数患者异常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孕中期唐氏产前筛查及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袁慧珍;刘艳秋;龙耀;游雪云

    目的 探讨孕中期唐氏筛查对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预测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26 841例孕中期(15~20+6周)孕妇进行唐氏筛查,并对筛查阳性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核型诊断,整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结果 参与唐氏筛查的26 841例孕妇中,筛查阳性率随着年龄的递增而升高(趋势x2=612.53,P<0.001),≥35岁阳性率高,有1 306例,占26.90%;680例参与核型诊断的孕妇中,检出染色体异常者40例,其中唐氏患儿15例,<35岁人群孕唐氏儿11例,占73.33%,≥35岁人群孕唐氏儿4例,占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P=0.69>0.05).唐氏筛查对其它染色体异常也有提示作用,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和lghCG_MoM是患唐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lgAFP_MoM和LgμE3_MoM是保护因素.不同地域唐氏筛查中位数参数不同.结论 各年龄组孕妇均应重视唐氏综合征的筛查与预防,我国目前应坚持以血清学筛查为基础,以无创DNA检测为补充的筛查策略,各地区应建立自己的中位数系统以保证和提升筛查的效率.

  • 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与开放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比较

    作者:翁展仪;郑建文;林建荣;许汉钦;刘娇凌;李炳坤

    目的 明确显微镜下腹股沟精索静脉结扎术与开放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生育率、精液质量的变化,睾丸内分泌功能、勃起功能与睾丸体积的差异.方法 共收治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案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开放手术精索静脉结扎术(开放组)和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显微镜组),观察其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生育率、精液质量参数、睾丸内分泌参数、勃起功能与睾丸体积参数.结果 观察结束时开放组和显微镜组使女方怀孕分别是2例(11.1%)和4例(22.2%)(P=0.371).两组患者精子总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率、总运动率、正常形态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的精液参数、前向运动率及正常形态率,显微镜组比开放组更好(P<0.05).组间激素浓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体积在手术前后以及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显微外科手术应尽可能选为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线治疗,疗效确切、费用较低是其主要优点.

  • 预防及抢先治疗下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现状分析

    作者:王彩丽;李春富;何岳林;彭智勇;廖建云;李七;戈慧

    目的 了解预防及抢先治疗下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现状,为改进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进行异基因干细胞移植且针对CMV进行预防、监测及抢先治疗的患者310例,分析CMV感染特点.结果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310例,发生CMV感染81例,感染率26.1%.其中CMV血症78例,发生率24.3%(78/310).CMV病3例(视网膜炎2例,CMV脑炎1例),发生率1%(3/310).CMV感染组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高.未发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后,78例CMV转阴,占96.3%(78/81),但其中16例转阴后再次出现阳性,占19.8%(16/81).3例持续阳性(其中2例死亡,1例放弃后死亡),占3.7%(3/81).反复或持续阳性者监测淋巴细胞亚群,均显示NK细胞升高,CD4+T细胞降低,CD8+T细胞升高.结论 预防及抢先治疗是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CMV感染的有效方法,在此治疗方案下病毒复发率仍高,需定期监测,部分持续阳性需寻找新的方法.

  • 机采血小板献血前快速法筛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后血液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作者:刘辉忠;杨葳;李晓帆

    目的 对比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前是否开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筛查的血液检测结果,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统计广州2012-2015年机采血小板献血后检测不合格数据,分析机采血小板采血前是否开展ALT初筛后血液检测结果对比.结果 机采血小板献血前是否开展ALT快速筛查的ALT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8.335 6,P<0.05).结论 机采血小板献血前ALT的筛查工作对于避免血液浪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门诊婴幼儿血便52例病因探讨

    作者:梁文青;何婉儿

    目的 提高确诊门诊婴幼儿便血原因,减少误诊、漏诊,并根据病因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门诊便血就诊的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52例门诊病例显示婴幼儿期便血男女之比1.6∶1,男多于女,原因中比例从高到低排序为:食物牛奶蛋白过敏(50.00%)、肠炎(19.23%)、肛裂(15.38%)、肠套叠(11.53%)、结肠息肉(3.84%).结论 门诊婴幼儿便血原因多样,食物牛奶蛋白过敏、肠炎、肛裂、肠套叠、结肠息肉较为常见,其中食物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率大大提高,对于婴幼儿便血的诊断,要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完善血常规、大便常规、B超,必要时检查过敏原、钡灌肠,找出病因后对因对症处理.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卓清;李永豪;李玉茜;于心亚;黄丛春;王俊华

    目的 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2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与100例排除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的健康者作对照,用无创心功能监测仪记录血流动力学数据.结果 所测定的冠心病患者的心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末压(LVEDP)、收缩功能指数(Q-B/B-X)、总外周血管阻力(TPR)、心室顺应性(WA/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受到潜在的影响,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检测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前次剖宫产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分析

    作者:徐慧;施慧;杨惠萍

    目的 分析前次剖宫产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前次剖宫产再次妊娠孕妇186例,按分娩方式分阴道分娩组67例及剖宫产组119例,观察两组的分娩结局.结果 阴道分娩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指标与剖宫产组产妇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新生儿肺炎与剖宫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次剖宫产再次妊娠符合阴道试产条件下可进行阴道分娩,可以降低产后出血量和产褥病率.

  • 后路手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缘高度及VAS评分的影响

    作者:秦文;陆文江;叶静;张建忠

    目的 探究分析后路手术对脊柱胸腰椎骨折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缘高度以及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从收治的脊柱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其中40例患者采用前路手术(对照组),另40例患者采用后路手术(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93.64±2.12)%、伤椎后缘高度比(95.40±2.52)%以及Cobb角(7.51±0.6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VAS评分(2.45±1.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67±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三叉神经瘤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黄文冲;汤间仪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瘤的影像学特征及分型,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收集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三叉神经瘤患者,结合完整的临床资料,对三叉神经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三叉神经瘤中,中颅窝型1例,后颅窝型2例,中后颅窝型5例,眼眶型1例;肿瘤呈类圆形(4例)、哑铃型(5例)生长,伴囊变(8例),邻近骨质吸收或破坏(6例),增强扫描肿瘤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 结合完整的临床资料、三叉神经瘤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分型,多能作出准确诊断,同时为临床治疗方案设计及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脑供血动脉病变与脑卒中后早期抑郁的关系

    作者:袁建新;冯玉婧;元小冬;李丽娜;苑杰

    目的 探讨脑供血动脉病变与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抑郁的关系,为卒中后抑郁的防控提供帮助.方法 342例初发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修订本抑郁症诊断标准,同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分为卒中后抑郁(PSD)组138例和卒中后非抑郁(non-PSD)组204例.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颈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颈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脑供血动脉病变、侧支循环、颈动脉易损斑块和微栓子.结果 两组间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NIHSS评分、梗死部位、病灶侧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不同程度狭窄发生率、ICA/MCA中重度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建立检出率、病灶侧颈动脉微栓子检测阳性易损斑块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病灶侧ICA/MCA狭窄程度为前循环早期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前循环卒中后早期抑郁与病灶侧ICA/MCA狭窄程度密切相关,病灶侧ICA/MCA中重度狭窄或闭塞是前循环卒中后早期抑郁的病理基础.

  •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预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价值

    作者:李伟;陈晓冰;陈端婕

    目的 探讨孕妇外周血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预测胎膜早破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产检的100例未发生胎膜早破的正常孕妇(对照组)和8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研究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小板计数、血CRP及血白细胞介素-6水平在确诊绒毛膜羊膜炎的胎膜早破患者较非炎症者明显升高(P<0.01),而血小板平均容积则减少(P<0.01);在胎膜早破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平均容积发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种指标的特异度均较高.结论 孕妇外周血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CRP及白细胞介素-6可预测胎膜早破.

  • 重型颅脑损伤致严重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谢彬;王洪正;王帅凯;高宇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严重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至入院时间、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是否多器官损伤、是否低血压、是否低血氧、是否手术治疗及CT复查是否出现颅内血肿增大进行记录.同时对入院时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情况进行记录,在住院过程中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进行追踪.如患者出现严重凝血功能异常视为阳性事件.采用二分类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 患者的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多器官损伤是患者发生凝血功能严重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如果存在高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及多器官损伤,严重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较高.

  • 血小板参数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作者:胡蛟龙;刘洁香;李晓红;严俊儒;张英文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早期变化,探讨其用于AMI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因AMI急诊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AMI组与对照组(66例)一般情况及入院时血小板参数情况,以及对比观察AMI组入院时及入院第7天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AMI组与对照组比较,除AMI组年龄较轻外,其余一般情况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内入院时与入院第7天血小板参数的对比分析,MPV、P-LCR、PDW在入院第7天均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并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出AMI患者早期病情,对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有限.

  • 控制性低血压后不同恢复时间对大鼠血浆脑红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琳;曹阳

    目的 观察控制性低血压持续2 h对大鼠血浆Ngb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A组)和控制性MAP 60 mmHg持续2 h组(C组).C组按控制性低血压后恢复时间的不同分为4组,C1组为控制性低血压后6 h;C2组为控制性低血压后12 h;C3组为控制性低血压后24 h;C4组为控制性低血压后48 h.C组用硝普钠复合盐酸艾司洛尔诱导控制性低血压.在术中使用机械通气技术保证术中氧供.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浆Ngb的表达.结果 (1)术中大鼠的肛温维持在37~38℃.术中均能够通过血管活性药物泵速的调节和麻醉深度的调节维持MAP在57~63 mmHg的范围内波动,各小组内和各小组间的变化不明显;在停止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后所有动物的MAP均能逐渐回升.所有动物在复压阶段均没有使用升压药物.所有实验动物在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各时间点存活率100%.硝普钠复合盐酸艾司洛尔诱导控制性低血压后,大鼠C组大鼠血浆中Ngb的表达逐渐增强,至24 h达峰,其后逐渐下降.结论 在硝普钠复合盐酸艾司洛尔诱导控制性低血压后,控制性低血压的相关神经损伤风险在术后24 h后逐渐增强.

  • 显微CT下下颌骨松质骨结构的解剖学评价

    作者:董晨;于玲敏;金光春

    目的 应用显微CT分析下颌骨松质骨结构与咀嚼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10具离体下颌骨的同侧磨牙区及前磨牙区,以金刚锯分离标本共20个,应用显微CT(skyscan 1072)扫描下颌骨前磨牙区及磨牙区样本,测量磨牙区及前磨牙区牙槽骨和基骨的松质骨微细结构,并对比各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与基底部的松质骨相比,牙槽骨有较高的骨容积率、骨小梁数目及较小的骨小梁间距(P<0.05),即牙槽骨内的松质骨量多而紧密.基底部骨松质中,下颌管上部分较下颌管下部分有较高的骨容积率和骨小梁数目(P<0.05),而骨小梁间距及各向异性程度低,下颌管上部分骨质较为致密.前磨牙区与磨牙区相比较,磨牙区牙槽骨具有较高的骨容积率及骨小梁数目,较小的骨小梁间距、结构模型指数及更低的各向异性程度(P<0.05),磨牙区骨小梁多呈板状结构,作为抵抗外力的重建区.结论 下颌骨的结构特点使其可承受咬合力以及行使咀嚼功能,在生物力学分析中,这些特点可供参考.

  • 不同年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胶原纤维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

    作者:胡春阳;殷国田;余悦欣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胶原纤维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SD大鼠共30只,分为幼年组(20~25日龄) 、青年组(3~5 月龄) 和老年组(13~15月龄),每组10只,采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Visual Sonic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测定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 和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LVIDd,LVIDs).石蜡切片行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梗死区Ⅰ型胶原纤维(COLⅠ)、Ⅲ型胶原纤维(COLⅢ)表达.结果 随着年龄增长,梗死区域COLⅠ、COLⅢ表达逐渐增多,其间的心肌细胞逐渐减少;梗死后1周LVEF幼年组(59.63±3.21)%、青年组(41.46±4.16)% 和老年组(39.38±2.60)%(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功能的降低与梗死区胶原纤维的增多有关,且年龄越大越显著.

  • 131I-Anti-EGFRv Ⅲ的制备及对U87胶质瘤细胞的放射免疫效应

    作者:魏大年;张冠华;黄凯;安雷;刘铁坚;朱永晖;刘承勇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碘(131I)标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单克隆抗体IgG(Anti-EGFRvⅢ)的方法及放射免疫活性,观察标记产物131I-Anti-EGFRvⅢ对U87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利用Iodogen法标记131I至Anti-EGFRvⅢ,测定放化纯度、标记率、比活度、稳定性.经体外细胞结合试验分析131I-Anti-EGFRvⅢ的免疫活性,通过MTT法检测放射免疫效应.结果 131I-Anti-EGFRvⅢ放射化学纯度>90%,24、48、72 h放射性化学纯度依次为91.25%、90.74%和89.88%.标记率为64.56%,比活度为0.56 MBq/μg.131I-Anti-EGFRvⅢ与U87细胞结合率为41.69%,1.110 MBq 131I-Anti-EGFRvⅢ即有大抑制细胞生长效应,随着时间延长,抑制效应更加明显.结论 Iodogen法标记131I-Anti-EGFRvⅢ具有较好的放射免疫活性,体外能够有效抑制U87胶质瘤生长.

  • 辛伐他汀对脓毒血症炎性因子及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徐志伟;张洪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脓毒血症的作用.方法 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5只,辛伐他汀组大鼠用10 mg/(kg·d)辛伐他汀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1周后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大鼠尾静脉注射8 mg/kg的脂多糖,48 h后取血清ELISA检测TNF-α和IL-6含量变化,取大鼠肺组织观察并称重,同时对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中大鼠血清TNF-α和IL-6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辛伐他汀组TNF-α和IL-6含量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肿大,有轻微溃烂,且肺组织湿重较正常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显著增加,HE染色显示模型组组织膨胀,细胞水肿疏松,并有部分细胞脱落,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病变.结论 辛伐他汀可有效抑制脓毒血症TNF-α和IL-6升高,对脓毒血症引起的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针对糖尿病易感基因Vβ13的慢病毒系统的建立及其对T细胞的转导

    作者:杜宇;王金冬;张曼;尹凌轩;李文通;李娇;刘志军

    目的 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有效沉默连接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与靶基因1型糖尿病易感基因Vβ13的表达,建立一种简便有效基因沉默的系统,并初步研究慢病毒感染T细胞的可能性.方法 以Vβ13 mRNA编码序列作为干扰靶点,以慢病毒质粒UTG作为载体,构建靶向Vβ13的shRNA表达质粒,构建携带Vβ13的mCherry红色荧光蛋白的质粒作为验证shRNA有效性的靶点,并转染293FT细胞.通过红色荧光的表达及RT-PCR和Western blot确定佳沉默Vβ13序列后,将有效的UTG-Vβ13质粒与辅助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低温超高速离心,获取高滴度慢病毒.应用慢病毒感染大鼠T细胞,光镜观察T细胞被慢病毒感染的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的绿色荧光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Vβ13-shRNA慢病毒载体UTG-shRNA-Vβ13,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慢病毒感染的293FT细胞Vβ13 mRNA及蛋白表达相对于对照组显著降低.构建的慢病毒可以成功感染T细胞.结论 红色靶基因-绿色慢病毒系统具有简便的筛选性能;UTG慢病毒对神经干细胞具有较高感染效率.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基因导入载体,实现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在T细胞内的有效表达,并为T细胞过继性转移的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 中枢毒蕈碱受体对大鼠迷走神经传出放电活性的影响

    作者:张忠双;李新芝;魏丽丽;孙永彪;耿玉荣;任宏强;周永

    目的 探讨中枢毒蕈碱受体(M 受体)对大鼠迷走神经传出放电活性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成年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6 组(每组6 只):加兰他敏组、中枢M 受体拮抗组、新斯的明腹腔组、新斯的明侧脑室组、M1 受体激动组及M2 受体拮抗组.将迷走神经放电信号引导至BL-420F生理仪持续记录,其中采样速率1 kHz/s,滤波范围100~1 000 Hz.稳定记录神经放电信号10 min(作为基础值)后,按照上述分组注射相应药物,并持续记录迷走神经传出放电活性60 min.整个放电观察周期内,每隔10 min 为时间点,记录放电频率和峰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传出放电频率于加兰他敏注射后17 min 开始明显增加,持续至观察期结束.期间高值为(516±40)Hz,低值为(249±26)Hz,与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注射加兰他敏前给予硫酸阿托品干预处理后,各时间点放电频率和峰值与给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放电图内仅观察到散在爆发电位.腹腔注射新斯的明前10 min 内观察,迷走神经传出放电频率和峰值记录无明显变化(P>0.05).侧脑室注射新斯的明前10 min 内观察,放电频率和峰值无明显变化(P<0.05).放电频率于新斯的明注射后13 min 开始明显增加,持续至观察期结束,与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脑室注射MCN-A-343 前10 min 内观察,放电频率和峰值记录无明显变化.放电频率于MCN-A-343 注射后12 min 开始明显增加,持续至观察期结束,与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脑室注射美索曲明前10 min 内观察,迷走神经传出放电频率和峰值无明显变化,注射美索曲明后8 min左右,放电峰值显著增加,持续48 min 后回落至注射药物前水平,期间各时间点,与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电频率于美索曲明注射后17 min 开始明显增加,持续至观察期结束.与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抑制中枢胆碱酯酶而提高乙酰胆碱含量,可增强迷走神经的传出活性;此过程可能是由中枢M1 受体介导的;而中枢M2 受体则可能抑制迷走神经传出活性.

  • 脓毒血症引起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洪;徐志伟;赵小斐;刘德红;史一焱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引起肺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1周后分别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8 mg/kg的脂多糖(LPS)尾静脉注射,48 h后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测定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ELISA法测定肺组织和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称重并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W/D).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切片并行肺损伤评分.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泡组织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大鼠肺组织肿大,有轻微的溃烂,且肺组织W/D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HE染色显示模型组组织膨胀,细胞水肿疏松,并有部分细胞脱落,肺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1),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病变.模型组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提高(P<0.01),肺组织和BALF中TNF-α和IL-6浓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 脓毒血症肺组织、BALF炎性因子TNF-α和IL-6明显升高,脓毒血症所致急性肺损伤的病变程度加重,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肺组织炎症介质的产生和渗出增加.脓毒血症可引起的肺水肿和大分子物质渗出.

  •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致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1例

    作者:黄莹芝;朱琦;汤步阳;郭法平

    患者,男,43岁,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12年于2015年5月22日收住我院神经内科.患者于12年前跑步时自觉有双下肢沉重感,休息后可好转,行走时无异常,双上肢活动正常,以后双下肢无力症状逐渐加重,行走困难,伴有肢体僵硬感,晨起时较明显,活动后稍好转,曾在外院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予以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肢体无力仍有加重.患者15年来皮肤颜色逐渐变黑加深,有性功能减退多年.考虑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经我科会诊后转入.既往史无特殊.

    关键词: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例

    作者:张海燕;孙立燕;彭丽萍

    女,38岁,因停经36+6周,发现肝酶升高2周,恶心、呕吐5 d,于2017年4月25日入我院产科.临床诊断:双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急诊全麻下行剖宫产术,术后为加强监护治疗转入ICU.既往:孕4产1,2005年经阴道分娩一女婴,现健康;曾行人工流产2次;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青霉素等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37.3℃,脉搏95次/min,血压160/82 mmHg,血氧饱和度98%.意识清楚,巩膜轻度黄染,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95次/min,节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下腹部可见手术切口,清洁敷料覆盖,腹带加压包扎,肠鸣音弱,2次/min,右下腹可见引流管,内有少量血性引流液.阴部流血.双下肢中度水肿,病理征未引出.

    关键词:
  • 一氧化碳中毒并发横纹肌溶解症1例

    作者:王婷;俞昌赫

    患者,男,75岁,因被发现意识不清1.5 h于2016年10月23日入院.患者于1.5 h前被家属发现其意识不清,口角有少量泡沫样呕吐物,屋内可闻及特殊气味,煤气灶上煮着汤,立即送往我院急诊科,行头部及胸部CT后为进一步诊治入我科.同屋有两人,另一人已死亡.既往乙型肝炎病史40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

    关键词:
  • 连枷臂综合征误诊为脊髓型颈椎病2例

    作者:蔡春生;邱金华

    例1.患者,男,72岁.因进行性双上肢无力3年余于2015年5月4日入院.患者3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无力,自述提重物或抬臂时费力,但一般持筷、拿碗及书写等日常活动均不受影响,行走自如.1年余前双上肢无力加重,梳头及穿衣亦明显受限,伴有双上肢肌肉萎缩及肉跳感,于当地医院骨科就诊,按颈椎病给予康复治疗及口服甲钴胺、塞来昔布胶囊等,症状无好转.近半年来渐出现双手持物笨拙,书写困难,生活自理受限.

    关键词: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

    作者:江燕;黄惠娟;魏华芳;王晶

    患者,女,25岁,因胚胎移植术后29 d,B超提示右附件区包块1 d于2015年1月3日入院,患者孕2产0(异位妊娠2次),既往2011年因"右侧输卵管妊娠"于外院行"经腹右侧输卵管切除术",2012年因"左侧输卵管妊娠"于外院行"腹腔镜下左侧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于2014年11月因"继发性不孕症"于外院生殖中心行胚胎移植助孕治疗,术后常规予"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行黄体支持治疗,术后无明显下腹痛,无阴道出血,术后28 d行B超示:(1)宫内未见早孕声像;(2)右侧附件区所见考虑异位妊娠包块(子宫切面大小5.5 cm×4.5 cm×4.2 cm,内膜厚1.3 cm,右侧卵巢大小2.4 cm×1.6 cm×2.0 cm,左侧卵巢大小2.5 cm×1.8 cm×1.5 cm,宫腔内未见明显孕囊回声,右侧附件区可见范围约2.4 cm×2.0 cm不均质回声团,边界不清,内可见1.0 cm×1.0 cm环状无回声,内似可见卵黄囊,未见明显胚芽,左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回声,陶氏腔未见液性暗区),血HCG 5 353 mIU/mL,P 31.29 ng/mL,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现B超提示右侧附件区混合性包块,不排除右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右侧宫角妊娠可能,因输卵管间质部及宫角部,血供丰富,若发生破裂,短时间内发生急性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可能,交待病情后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盆腔无明显粘连,无积血,右侧输卵管缺如,右侧宫角处饱满,左侧输卵管未见明显肿大,伞端结构消失,子宫略大,应患者要求术中行"左侧输卵管切除", 右侧宫角处予双极电凝局部,并予"甲氨蝶呤" 50 mg 局部注射杀胚治疗,术中行诊断性刮宫术,刮出组织未见绒毛,术后常规抗炎、补液治疗,并予"米非司酮" 50 mg口服2/d杀胚治疗,术后第1天复查血HCG 8 245.00 mIU/mL,术后第2天复查血HCG>10 000 mIU/mL,复查阴道彩超示:右侧附件区见混合性包块,内见0.3 cm×0.4 cm卵黄囊样回声,包块与子宫内膜未相连,因术中未发现绒毛样组织,血HCG呈进行性上升,B超见右侧附件区混合性包块,且见卵黄囊样回声,考虑持续性异位妊娠,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再次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双侧输卵管缺如,子宫略大,表面未见明显异常,术中反复经阴道B超及腹部B超定位,确定子宫右侧壁于右侧宫角与右侧子宫圆韧带之间见一微隆起,单极电凝钩横行切开子宫右侧壁隆起部位,见清亮液体流出,随之见典型绒毛样组织排出,取出标本,清水漂洗见绒毛样组织,标本送病检提示:(右侧宫角与圆韧带间)妊娠,术后监测血HCG呈进行性下降,术后恢复后出院.

    关键词:
  •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1例

    作者:黄志霞;欧阳振波;谢元媚;张秋实

    患者,女,28岁,孕2产2,因停经2月余,发现盆腔肿块2 d于2016年7月25日入院,无发热、腹痛、腹胀及阴道流血等不适,既往月经欠规律,月经周期为28~50 d,行经期及经量无明显改变.入院后测患者生命体征正常,体格检查示胡须稍多、增粗,其他第二性征正常,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妇检示子宫前位,其前方可扪及一大小约8 cm×7 cm×6 cm肿块,质地中度,活动度良好,无压痛.阴道超声示右侧附件区可见一大小约87 mm×78 mm的囊性包块,边界清,内见多条分隔,附壁见一大小约39 mm×34 mm的囊实性混合高回声团,边界清.性激素示PRL 10.79 ng/mL,HCG 0,FSH 2.39 IU/L,LH 10.65 IU/L,睾酮 47.38 ng/dl;肿瘤标志物示CA125 9.87 kU/L,AFP 5.99 ng/mL,HE4 32.403 pmol/L.

    关键词:
  • 小儿开放性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抢救1例

    作者:盛福庭;秦生

    患儿,男,8岁,身高约125 cm,体重约25 kg.因开放性骨盆骨折于2016年5月7日,绿色通道送入手术室,入室时烦躁,面色苍白,呼吸急促,下腹部有一开放性伤口(已行纱布包扎压迫止血)出血不止.麻醉及抢救经过:9:00患儿入室立即建立外周静脉通道,急查血常规、凝血五项.监测BP 85/50 mmHg,HR 130次/min,R 22次/min,鼻导管吸氧情况下SpO297%.9:10吸氧去氮,静脉注射戊乙奎醚0.25 mg、氯胺酮25 mg、芬太尼0.1 mg、顺式阿曲库铵5 mg、地塞米松5 mg,快速诱导麻醉,视频喉镜下顺利插入ID 6.0加强型气管导管,深度16 cm,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以胶布固定牙垫及气管导管,确定导管无移位后行容量控制通气.

    关键词:
  • 肋间神经鞘瘤1例

    作者:郑兴;吴兆红;王戈菲;陈岗东;潘有光

    患者,女,55岁,因右侧间断性胸疼痛1周于2016年9月8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右侧胸痛,疼痛为钝痛,向右后背部放射,活动后及深呼吸时疼痛无加重,疼痛持续数秒后可自行缓解,拍摄胸部X线片提示右侧胸壁肿块,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右下胸壁见一类圆形结节,边界清晰,边缘规整,大小约3.1 cm×2.6 cm,与胸膜关系密切,与胸膜夹角呈钝角,周围肺组织受推压,见环形磨玻璃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未见强化,静脉期轻度强化(图1).

    关键词:
  • 以动眼神经麻痹首诊于眼科的颅内动脉瘤1例

    作者:杨婷婷;卢亚梅

    患者,女,67岁.因右眼上睑下垂20余天于2016年8月1日就诊于我院眼科门诊,并收入院治疗.伴随症状有右眼眶周围疼痛、头痛、头晕及肢体麻痹感.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药物控制平稳.眼部检查:VOD不能配合,NCT OD 8.7 mmHg,右眼上睑完全遮盖角膜,瞳孔圆,直径约7 mm,反射消失,眼底正常.右眼向上、下、内运动受限.左眼眼前段及后段均未见明显异常,眼球向各方向运动无受限.入院诊断考虑"右眼动眼神经麻痹",为排除颅内病变及眼部占位病变,完善头颅及眼部MRI,结果提示:右侧丘脑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右侧基底节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眼部MRI无异常.

    关键词:
  •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肺栓塞1例

    作者:黄根华;谭布珍;陈琦;熊玲娜;占伏良;胡辉

    患者,女,21岁,因清宫术后不规则阴道流血1月余,于2016年9月26日入院;患者自诉平素月经规则,5 d/28 d,末次月经2016年7月中旬.8月24日因月经未按时来潮至医院就诊,彩超提示宫内早孕,于8月24日行药物流产,8月26日阴道排出妊娠物,但阴道流血多于当地医院急诊行清宫术,术中患者疼痛难忍,终止操作,术后阴道流血量同月经量,给予缩宫素促进子宫缩宫等处理,4 d后阴道流血量较前稍减少,但一直淋漓不尽,9月15日在当地县人民医院再次行清宫术(术中情况患者不详),术后阴道流血淋漓不尽, 9月20日就诊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清HCG:850.9 mIU/mL,妇科彩超示:子宫正常大小,宫腔内不均回声,考虑残留.9月24日患者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血清HCG:716.4 mIU/mL,妇科彩超提示:子宫正常大,宫腔至前壁肌层内不均回声(滋养细胞病灶?请结合临床),未予以处理,9月26日6:00患者阴道流出大量鲜红色血液,就诊当地县人民医院治疗,因阴道流血量无明显改善急诊转诊我院,急诊拟以"不规则阴道流血原因待查:不完全流产?剖宫产瘢痕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收入我科住院治疗.

    关键词:
  • 间接暴力致单纯腓骨下段多发骨折3例

    作者:郑升鹏;黄枫;高怡加;曾志奎;潘家文

    例1.男,16岁,因左小腿疼痛伴活动受限1 d于2012年10月27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因打篮球摔伤致左小腿疼痛,负重时疼痛加重,无伴肢体麻木等.体格检查:左小腿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瘀斑,左腓骨下段压痛(+),纵轴叩击痛(+).X线片示:左侧腓骨下段多段骨折(图1-A).见表1.入院诊断为左侧腓骨下段多段骨折,经术前评估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患者拄拐患肢部分负重,6周后完全负重.随访14个月,小腿各功能恢复良好,已行内固定拆除.

    关键词:
  • 颞浅动脉-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1例

    作者:侯效胜;吴勤奋;王董冬

    患者,女,52岁,以头痛、头晕、行走左偏,视物模糊1月余为主诉于2016年6月16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8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52/102 mmHg.意识清,言语清晰,对答切题,体格检查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肢体肌力正常,右侧肢体感觉麻木,右侧肱二、三头肌及跟腱反射亢进,双侧病理征阴性.

    关键词:
  • 木村病肾损害1例

    作者:杜倩;张五星;周伟

    患者,男,48岁.因浮肿20余天于2016年5月9日入院.2016年4月中旬发现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2016年4月27日查血生化示白蛋白26.9 g/L,总胆固醇7.65 mmol/L,三酰甘油4.59 mmol/L,血肌酐54.3 μmol/L,血尿素4.03 mmol/L;尿常规示尿蛋白+++,尿潜血+-;超声示左肾大小11.2 cm×5.7 cm;右肾13.1 cm×5.3 cm.既往:2012年发现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行手术切除.2014年再次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2014年8月于北京肿瘤医院行左侧腹股沟结节穿刺活检:考虑为木村病(Kimura′s disease)(嗜酸性粒细胞淋巴样肉芽肿).

    关键词:
  • 双表面免疫球蛋白轻链表达的EBV+的髓外浆细胞瘤1例

    作者:李晶

    患者,男,60岁,因发现左鼻腔肿物数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会诊需要,将病理切片于2016年1月20日送至本部门.病理检查:镜下见鼻黏膜组织中弥漫性浆细胞样细胞浸润,细胞体积不等,大、中、小细胞混合,以中等大细胞为主,细胞质呈嗜双色性,部分细胞间变性/不典型性明显(图1),但核分裂少见,混有少量小淋巴细胞.免疫组化示CD79a、PAX5、OCT2、CD38、CD138、MUM1阳性,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双阳(图2),CD3、CD10、CD20、CD30、CD56、ALK阴性,Ki67指数约25%.EBER原位杂交阳性(图3).病理诊断:EBV+的髓外浆细胞瘤.

    关键词:
  • 儿童高脂血症性胰腺炎1例

    作者:陈涣;杨敏

    患儿,女,11岁,因腹痛6 d于2015年10月11日就诊.患者于2015年9月15日起出现腹痛,以脐周及上腹部为主,呈阵发性胀痛,无向远处放射,伴有呕吐,与进食无关,在外院行CT、血淀粉酶检查,诊断"急性胰腺炎(AP)",住院治疗11 d好转出院.本次就诊查血淀粉酶持续高水平,考虑胰腺炎收入院.行腹部B超检查提示:胰腺形态正常.MRCP检查提示:胆囊结石;胆源性胰腺炎待排.入院后予解痉、补液等处理,临床症状好转出院.第一、二次住院无查血脂.考虑AP可能与胆囊结石相关.2015年10月29日患儿因进食鱼汤后出现剧烈腹痛,伴呕吐、反应差,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反应差,极度疲惫,至本院急诊抢救治疗.

    关键词:
  • 脑干梗死患者24h后基底动脉支架取栓成功康复1例

    作者:杨伟;王红;关敏;牟志伟;陈辉煌;李淑青;陈卓铭

    患者,男,60岁,因突发头痛、行走不稳6 d于2015年7月28日入院.7月22日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头晕,嗜睡,行走不稳,当时未及时处理,第2天头痛加剧伴恶心呕吐,遂至当地医院就诊,头颅MR检查示"脑干梗塞",后行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病情渐进加重,28日转入我院.

    关键词:
  • 超声引导外周神经阻滞在急诊科急性疼痛管理的应用2例

    作者:林卓鹏;易文杰;刘念;李慧东;李颜飞;吴淑欢;张敬良

    例1.患者,男,19岁,体重52 kg,因压伤致右足趾疼痛、流血、活动受限并异物存留约30 min于2015年6月23日就诊.患者自诉约30 min前在工作中不慎被重物压伤右足趾,即感疼痛、流血、活动受限,局部金属异物包裹存留,伤后无昏迷,无恶心、呕吐不适,未作特殊处理,即来我院就诊,行X线检查提示:右足趾远节趾骨金属异物包绕,骨质情况不明,第2、3趾近节骨折,断端错位明显.急诊室疼痛评分(NRS)为8分,遂行超声引导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患者开通静脉通道,予以平衡液500 mL静脉滴注,吸氧、心电监护,侧卧位,患肢位于上方,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高频线阵超声探头(M-Turbo型便携式彩色二维超声仪美国SonoSite公司)涂上超声耦合剂后用无菌塑料套包裹,将探头横向置于患者腘窝横纹处,在腘窝内寻找到胫神经后,向近端移动探头找到其与腓总神经的分叉处后固定探头,采用"平面内"技术由探头侧面进针,将胫神经、腓总神经间的结缔组织作为穿刺目标,注射0.5%罗哌卡因(瑞典阿斯利康公司)20 mL环形包绕神经.并每5 min对患者行一次疼痛评分,直至NRS评分为0分时由消防中队民警使用工具对异物进行拆除,拆除成功后将患者送入急诊手术室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第2、3趾骨折内固定术,术后9 d康复出院.

    关键词:
  • 妊娠合并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1例

    作者:徐欣华;魏建国

    患者,女,20岁,因妊娠14周,发现左肾占位1周于2014年6月28日就诊于绍兴市人民医院.既往健康,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及腰酸腰痛等泌尿系统疾病之症状.入院体格检查:子宫增大,怀孕3月余,腹软,无压痛,腹部未触及明显肿块,双侧肾区无叩击痛.腹部彩超示:单胎妊娠,左肾内可见一50 mm×45 mm实性占位,内回声不均匀,局部可见液性暗区,边界较清晰.

    关键词:
  • 原发性气管内神经鞘瘤1例

    作者:张宏;王毅;张宴

    患者,男,19岁,因咳嗽、咳痰3个月加重2周,于2014年8月9日入院.发病前无发热、盗汗、皮疹、关节痛和消瘦等表现.否认结核及其他相关病史.专科检查:双侧胸上部可闻及哮鸣音并见明显的三凹征,其余无明显异常.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DNA阴性.血白细胞、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粪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在正常范围.肺功能检查提示中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入院后予对症解痉、平喘、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临床诊断;哮喘待查.胸部CT平扫:气管内(颈段)见一不规则等密度影,管腔局部变窄.双肺野清晰,肺纹理规整,未见异常组织密度影及占位性病变.肺门影不大.纵隔结构清楚,未见占位病变,气管旁、隆突前下、血管前及腔静脉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双侧胸膜无增厚,未见胸腔积液.CT血管成像(肺血管)示:双侧肺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走行正常,管径未见明显局限性增宽及变细.气管内(颈段)见一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向腔内生长,边缘清晰,呈宽基底附于气管右侧壁,气管右侧壁浸润性增厚,管腔偏心性狭窄,大小约为1.7 cm×2.7 cm×1.9 cm,增强扫描病灶呈渐进性轻度强化,强化尚均匀.双肺可见散在小斑片状模糊阴影,以双下肺为甚.

    关键词:
  • 厄贝沙坦治疗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代谢综合征的效果

    作者:李海玲;董陆玲;杨亚萍;杨秀红;张贵山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在治疗伴有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片.比较两组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游离脂肪酸、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肝脏超声、体质指数、腰围的变化和差别.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625%, 显著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游离脂肪酸、体质指数、腰围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治疗伴有NAFLD 的代谢综合征患者有效.

  • 3种钙通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作者:杜文盼

    目的 观察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依那普利、尼群地平+卡托普利对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将120例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分别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尼群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用药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不良反应情况来判断疗效、再用药物经济学进行其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组、B组降压效果和显效率明显优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C组,A组与B组之间比较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成本高,B组成本约为A组的31%,C组消费成本低.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虽然消费成本不是低,但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为佳治疗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急诊PCI术后氯吡格雷替换替格瑞洛的经验探讨

    作者:陈基华;林雪梅;宋岸坚;谭文锋;林如明

    目的 总结急诊PCI术后氯吡格雷替换替格瑞洛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治疗的患者分2组,分别为术前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各300 mg负荷量(A组),术前使用替格瑞洛180 mg和阿司匹林300 mg(B组)负荷量,术后均使用75 mg/d氯吡格雷的维持量.对急性和亚急性支架内血栓情况进行分析,所有临床数据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急诊PCI手术均可成功恢复血流至TIMI 3级,手术成功率100%.A组和B组的患者术后出现急性和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分别为1例(1.9%)和2例(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PCI术后使用氯吡格雷替换负荷量后的替格瑞洛并不引起急诊PCI术后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风险的增加.

  •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131I治疗中胃肠道反应情况分析

    作者:谢良骏;张峰;秦露平;张廷杰;李建芳;查悦明;程木华

    目的 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过程中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行131I治疗患者资料,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胃肠道反应[恶心和(或)呕吐]情况,根据患者呕吐次数将呕吐严重程度分为轻微(1~2次)、中度(3~4次)和严重(4次以上),分析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及其与患者治疗次数及剂量间关系.结果 共纳入703例次,其中男210例次,女493例次,年龄(40.7±14.6)岁,中位年龄38岁.在这703例次中,共出现胃肠道反应96例次,占13.7%,其中仅表现为恶心者60例次,占8.5%,呕吐者36例次,占5.1%,以轻微呕吐者居多,占3.3%.再次治疗或多次治疗时,随着131I剂量逐渐增大(x2=342.374,P=0.000),胃肠道反应或呕吐的发生率高于初次治疗时(x2=32.780,P=0.000;x2=36.833,P=0.000).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随着131I治疗次数和剂量增加,发生胃肠道反应可能性加大.

  • 强化他汀与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效果

    作者:陆伟恒;苏斌儒;曾惠权;罗成宏

    目的 比较强化他汀与支架成形术治疗合并易损斑块的颈动脉中度狭窄患者的短期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彩色B超及高分辨MR确认至少一侧颈动脉存在易损斑块且中度狭窄患者共100例,分为强化他汀组57例、支架成形组43例,观察两组患者同侧颈动脉30 d、6个月、1年内再发卒中的风险.1年后复查颈动脉超声及颈部MRA了解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状况.结果 强化他汀组缺血性脑卒中30 d、6个月、1年的再发率分别为5.2%(3/57)、5.2%(3/57)、7.0%(4/57);支架成形组缺血性脑卒中30 d、6个月、1年的再发率分别为4.6%(2/43)、6.9%(3/43)、6.9%(3/43).强化他汀组1年后颈动脉狭窄程度较治疗前好转38例,稳定11例,进展加重8例.支架成形组1年后颈动脉狭窄程度较治疗前好转30例,稳定8例,进展加重5例.两组在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率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好转、稳定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合并易损斑块的颈动脉中度狭窄患者,与支架成形术对比,强化他汀药物治疗也能明显降低患者卒中率及改善颈动脉狭窄程度.

  • 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对阿尔茨海默病手术患者术后Aβ和Tau蛋白影响的比较

    作者:戴中亮;孙凌斌;朱毅;王琦;张中军;幸志强

    目的 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术后Aβ和Tau蛋白的影响,为临床AD手术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78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AD手术患者.患者随机双盲分成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各39例.P组采用丙泊酚2.0~2.5 mg/kg、瑞芬太尼1~2 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静脉麻醉诱导,丙泊酚4~6 mg/(kg·h)及瑞芬太尼0.2~0.3 μg/(kg·min)静脉输注维持麻醉;S组采用8%七氟醚、新鲜气体流量5 L/min吸入,瑞芬太尼1~2 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静脉注射诱导,瑞芬太尼0.2~0.3 μg/(kg·min)静脉输注及2%~3%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分别在患者麻醉开始前(T1)、术后4 h(T2)、24 h(T3)于L3-4位置抽取脑脊液2 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脑脊液中Aβ40、Aβ42和Tau蛋白含量.结果 S组与P组比较,显著增加术后T2、T3时间点脑脊液中Aβ40、Aβ42蛋白含量(P<0.05);显著增加术后T3时间点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P<0.05).结论 丙泊酚麻醉相比七氟醚麻醉,不增加术后Aβ和Tau蛋白的量,对于AD手术患者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麻醉方式.

  • 戈舍瑞林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中的卵巢功能保护作用

    作者:钱跃军;吕晶;李明闯

    目的 观察戈舍瑞林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绝经前乳腺癌患者46例(末次月经在入选前1年内),随机分为观察组(戈舍瑞林+常规化疗23例)和对照组(常规化疗23例),所有患者既往未接受任何化疗药物,所有患者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术后均行以含蒽环+紫衫化疗药为主的化疗8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及基础窦状卵泡数(bAFC)的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两组患者在化疗前bFSH和bAF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化疗结束后6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前后bFSH和bAF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化疗前后bFSH和bAF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戈舍瑞林能有效地降低化疗引起的卵巢功能损伤,保护年轻女性的生育能力.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黄伟胜;杜颜利;陈小云;罗森华;陈卓铭

    目的 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瑞舒伐他汀以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88例冠心病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次,每晚1次,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次,每晚1次,疗程均为1个月.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LDL-C、hs-CRP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HDL-C、LVE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对比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及血脂指标,效果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腹部大手术后真菌性败血症3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振霖;阮召杰;肖吓鹏

    随着国内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地市级医院开始开展腹部大手术.由于此类患者术前多伴有营养不良、基础疾病,术后长期禁食、肠外营养支持,加之广泛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各种侵入性操作,使腹部大手术后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生率逐年增多.真菌性败血症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应引起广大普外科医生的重视.我院总结3例腹部大手术后真菌性败血症的处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脱套性断指再植的动脉重建

    作者:张平;朱春平;肖锦春;丁永斌;徐克孝;周友清

    脱套性离断手指是一种特殊断指,主要特点为皮肤、皮下组织和骨关节、肌腱分离,损伤性质严重、复杂,因此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再植禁忌.潘希贵等[1]阐述了脱套性断指的血管损伤病理性质,认为其血管床基本完整,为此类再植术奠定了血管基础.此后很多报道再植取得成功,并获得满意的外观和功能,再植术逐渐成为脱套性断指的首选治疗[2-7].然而,脱套伤断指再植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动脉重建,文献对此却报道不多.本研究自2009年6月至2015年12月,重点回顾、分析28例31指脱套伤断指再植的动脉重建方法和适应证.

    关键词:
  • 根本原因分析在妇科门诊手术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陈丽云;陈文思;郑瑛;陈宝红;黄小凤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手术患者跌倒风险护理管理的方法.方法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门诊手术患者跌倒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根本原因分析法前、后发生跌倒的情况进行数据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发生跌倒由12例(0.28%)下降到3例(0.0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降低妇科门诊手术患者跌倒的风险.

  • 肾造瘘患者引流袋佳更换时间的探讨

    作者:冯雅敏;盖琼艳;杨爱玲;李彦俊;张军红;杨雪梅

    目的 探讨肾造瘘患者引流袋佳更换时间.方法 将行肾造瘘的15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每天更换1次引流袋;B组每3 d更换1次引流袋;C组每周更换1次引流袋.每天采集引流液行细菌培养,监测尿路感染情况.结果 比较3组患者细菌培养结果,A组、C组与B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的培养细菌阳性率明显超出B组.结论 肾造瘘患者,引流袋每3 d更换1次时,尿路感染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且可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可在临床中参考.

  • 石杉碱甲联合康复护理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效果

    作者:邓翠贞

    目的 评价石杉碱甲联合康复护理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80例老年痴呆患者,分为A、B、C组,分别予单纯石杉碱甲药物治疗、单纯康复护理治疗、石杉碱甲联合康复护理治疗,以患者的病情状况及其行为表现(记忆力及其行为异常情况)作为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6个月后,C组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B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杉碱甲联合康复护理可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和行为障碍,延缓疾病进程,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护理策略及效果

    作者:冯银珍;黄素珍;陈卫珍;余建华;何利雷;潘耀成;李留夷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手术室的护理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系统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系统护理组男37例,女47例,年龄49~73岁,平均(61.08±6.941)岁;常规护理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47~72岁,平均(59.69±6.409)岁.系统护理组采用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而常规护理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性的护理.进行10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系统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2.67±13.55)min、(73.65±10.01)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4.17±31.85)mL、(306.00±41.53)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81±1.452)d、(10.14±2.087)d,系统护理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护理组出现感染现象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常规护理组出现感染现象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两组均未出现假体脱位、坐骨神经损伤、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感染、深静脉血栓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可帮助缓解手术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情绪,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缓解术后疼痛感,值得提倡应用.

  •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标准化饮食护理干预

    作者:谢秀梅

    目的 探讨标准化饮食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T2DM)肥胖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T2DM肥胖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糖尿病药物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国内常规的糖尿病饮食干预,观察组则根据国外报道的标准化饮食护理给予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血糖、血脂、腰围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BMI、腰围和HbA1C等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的早、中、晚餐后的血糖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达到峰值时间也均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标准的饮食护理干预能明显控制T2DM肥胖患者的血糖和体重,且不影响血脂水平.

  • 高压注射器在1.5TMR宫颈癌动态增强扫描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碧娟;朱志军;郭吉敏;刘阳;刘小平;孙洪梅

    目的 探讨高压注射器在宫颈癌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回顾120例宫颈癌患者正确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患者进行检查前的心理疏导,讲述对比剂使用的必要性和意义,检查中正确操作,检查后细致观察,交代穿刺点需要注意的问题.结果 120例患者均顺利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图像清晰,1例患者出现对比剂外渗,1例患者出现轻度幽闭恐惧症,其余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动态增强扫描过程中,检查前的心理护理及高压注射器的正确使用,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获取满意的影像学资料.

  • 新生儿先天性下肢皮肤缺损的护理

    作者:罗丽红;李瑞琼;欧阳润仙;张梅清

    目的 探讨能减轻患儿因创面损伤而频繁换药造成的痛苦,促进缺损皮肤愈合,减少并发症的治疗护理方法.方法 对3例先天性下肢皮肤缺损患儿的创面均采用湿性愈合治疗护理方法,根据创面不同阶段的状况,选择相应的湿性愈合敷料包扎;根据患肢创面及肢体的具体状况,在湿性愈合敷料包扎后,为患肢打造一个个性化的石膏托,利用石膏托固定患肢,同时配合全身综合治疗护理.结果 采用湿性愈合敷料包扎患肢创面后,延长了每次换药的间隔时间,降低了反复换药对创面的刺激,减轻了患儿因换药而产生的疼痛;利用石膏托固定患肢,防止了患肢因疼痛而互相摩擦所造成新的创伤.使创面得到更好的保护,减少因频繁换药而增加的护理工作量.患儿创面恢复顺利,无感染发生,效果良好.结论 采用湿性愈合敷料对创面包扎,外加石膏托固定法是新生儿先天性下肢皮肤缺损比较理想的治疗护理方法.

  • 改良控制负压方法在早期多胎妊娠减胎术中的效果

    作者:吴嘉齐;骆翠媚;廖月婵;黄美玲;吴日然;杜静;柯玩娜;林秀峰

    目的 探讨改良控制负压法在早期多胎妊娠减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经阴道 B超引导下负压抽吸胚胎减胎术的早期多胎妊娠患者1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控制负压法即完全分离负压吸引管控制负压法进行减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手折叠负压吸引管控制负压法进行减胎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减胎术前、术后保留胚胎孕囊大小、术后阴道出血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减胎术后保留胚胎孕囊更饱满,阴道出血少,流产率及早产率低,妊娠结局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早期多胎妊娠减胎术中采用改良控制负压法对减少减胎术后并发症和改善妊娠结局均优于传统控制负压法.

  • 超声小探头在气管镜检查中的配合及护理

    作者:邓秋花;朱顺芳;杨晓霖;林玉英;刘丹;陈燕君;唐青;唐湘翠

    目的 探讨超声小探头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通过护理干预减少患者的焦虑及协助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方法 对实施超声小探头检查患者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 133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护士术前了解病情,做好心理护理, 熟悉操作步骤, 掌握各附件的使用, 术中认真观察病情, 术后做好护理,与医师默契配合, 从而使操作过程流畅、安全、有效.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

    作者:储媛媛;郭珺

    目的 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收治的8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急救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胆碱酯酶活力的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结论 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常规急诊急救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密切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病友互助支持在乳腺癌患者康复中的效果

    作者:林健;何远梅;郭智涛;包小英

    目的 研究病友互助支持在乳腺癌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在粉红丝带病友俱乐部招募病友作为志愿者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参与病房病友互助支持服务.选择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60例,进行病友互助支持.干预前后对乳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对象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和情感负担、身体负担维度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较前提高,其中,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维度较干预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友互助支持,有助于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和生活质量.

  • 医护人员手卫生对儿科医院感染的影响

    作者:陆莉;司徒敏雄;郑先琳

    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手卫生对儿科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医院2012-2015年1 177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手卫生依从性82.58%,洗手合格率95.84%,手卫生知识掌握率98.23%,按人日洗手液消耗量(6.73±2.51)mL,按人日手消毒液消耗量(7.78±4.01)mL,发生医院感染4 733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42%.结论 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定期开展手卫生全员培训,监测手消毒效果并及时公示,建立考核奖惩制度等多项措施,可有效提高手卫生的落实,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睡眠质量评估相关参数的调查分析

    作者:刘红秀;黎东梅

    目的 了解受调查者(上班族和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依据其睡眠质量情况分析出影响睡眠质量的参数,关注睡眠情况和睡眠质量.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制的相关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整理统计数据.根据PSQI等相应评分标准评估睡眠质量的好差.结果 545名受调查者当中,总平均分为10.86;其中女性平均值为10.43,男性的平均值为11.32.结论 所有受调查者当中,上班族和作息不规律工作者的睡眠质量不容乐观.

  • 广州市2013-2015年全血献血情况分析

    作者:柯蓉蓉;陈锦艳;黎世杰;许颖莹;杨洁莹;李丰沛;韦琳莉;杨小芳;李翠玲;郑晓晓;龙珑;汪传喜

    目的 分析2013-2015年广州市初次全血献血者的流失及固定全血献血者的结构组成和增长变化情况,探讨全血献血者的维护和保留策略.方法 从广州血液中心采供血管理系统获得2013-2015年献血者的全数据,分年度筛选出固定全血献血者,并对固定全血献血者人数及构成、年龄分布、献血年限和职业构成进行分析;对初次全血献血者的流失率按年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固定全血献血者增长了4.76%,连续固定全血献血者增长了12.42%,归队固定全血献血者增长了11.49%,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不同献血年限、不同献血形式的固定全血献血者基本保持增长趋势,其中2013-2014年增长幅度较高,2014-2015年度基本持平.固定全血献血者的献血习惯良好,保持每年献2次全血的献血者在持续增长.2013-2015年初次全血献血者流失率下降.结论 广州地区的固定全血献血者队伍总体呈增长趋势,全血献血者招募策略效果较好.

  • 汕头地区1437例髋部骨折流行病学特点

    作者:刁喜财;胡奕山;林璜;周来喜;罗勤瑜;林本丹;余斌;姜楠

    目的 分析近5年来汕头地区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数据,分析髋部骨折的性别比、发病年龄、骨折类型和发病季节等流行病学分布,比较不同性别及不同类型髋部骨折临床特征的差别.结果 共纳入1 437例患者,其中男570例,女867例,股骨颈骨折1 159例,转子间骨折278例;性别比(男/女)0.66,其中股骨颈骨折性别比(男/女)为0.61(439/720),股骨转子间骨折性别比(男/女)为0.89(131/147),不同类型髋部骨折的性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患者发病年龄为(66.20±21.26)岁,其中男(56.74±24.01)岁,女(72.42±16.52)岁,男女发病年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发病年龄(64.45±21.98)岁,转子间骨折为(73.50±16.02)岁,骨折类型之间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髋部骨折四季均可发病,春季359例,夏季352例,秋季323例,冬季403例,男女发病(P=0.910)、股骨颈骨折与转子间骨折(P=0.859)的季节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汕头地区髋部骨折以女性患者和股骨颈骨折更为常见,不同性别及骨折类型的发病年龄存在显著差别,发病季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miR-208a和miR-21与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丽;庞志宇;李冉;黄双旺

    目的 比较miR-208a和miR-21在慢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与慢性心衰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分为气阴虚和气阳虚两大证型,正常对照组30例,正常对照组为基准,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浆中miR-208a和miR-21表达量差异.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和不同证型分组患者中不能稳定地检测到miR-208a,而气阴虚和气阳虚组miR-2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3.65和4.08倍,且两组之间的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iR-208a不能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的分型依据,miR-21可以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的分型依据.

  • 白虎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并发多重耐药菌所致肺炎的效果

    作者:施经伟;张田;周和平;彭敏红;陆泳杰

    目的 观察白虎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并发多重耐药菌所致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纳入60例脑卒中并发多重耐药菌所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虎汤加减口服,1周后对症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等指标进行比较统计.结果 观察组在改善肺炎症状、生化指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虎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并发多重耐药菌所致肺部感染,能有效改善肺部感染相关症状及生化指标,让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神经缺损功能,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灯盏生脉胶囊治疗脑卒中恢复期98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慧玲;田利红;张继红;王颖

    目的 观察灯盏生脉胶囊配合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91例脑卒中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3例只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9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治疗5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中医证候疗效、显效时间及血脂四项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所需时间缩短,其调脂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灯盏生脉胶囊对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疗效突出,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糖尿病慢性创面氧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余文林

    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及患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3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77 亿人患糖尿病,预计到2025 年将达到3 亿.其中,中国的总患病率为9.7%,约有9 240 万成年人患糖尿病,居世界第1位[1].糖尿病可造成全身多系统的慢性并发症,导致失明、肾功能衰竭、卒中等严重后果.其中,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有12%~25%的患者将发展为糖尿病慢性创面[2],导致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重者可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3].糖尿病慢性难愈性创面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修复及治疗是医学界面临的重大难题[4-7].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对糖尿病创面进行氧疗,可使停滞于炎症期的创面重新进入正确的愈合过程,并促进早期愈合[8-9],现对糖尿病创面氧疗的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制及他汀类药物在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金平;赵子龙;江荣才;张建宁;王增光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它主要发生在老年人,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高达58.1/100 000,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它的整体发病率预计将增加.硬膜下血肿可分为急性(外伤后3 d内)、亚急性(4~20 d)、慢性(20 d后),与无外伤史的病例根据症状总时间进行划分.单独的临床症状很难诊断CSDH,一般需要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才能确诊,经过几十年的探索,钻孔引流为主的CSDH手术以其方便、安全和快捷的特点已经成为全世界神经外科医生的首选,但该病的术后病死率与致残率仍可分别达到0~32%与3%~12%,术后复发率为0.36%~33.3%,而老年CSDH患者体弱多病,术后易并发感染、肺水肿、脑水肿及各器官功能不全,其病死率可高达32%[1].

    关键词:
  • 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进展

    作者:侯开放;马凤鸣;于天启

    中西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效果明显,但尚未找到理想的治疗方案,期待临床研究者从这个方面不断探索.本文总结近10年公开发表的文献,主要从病名、临床诊断、病因、发病机制、临床治疗等多方面进行整理、归纳.

    关键词:
  • 盆腔器官脱垂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辉英;韩燕华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指女性盆腔器官包括子宫、膀胱、直肠及阴道壁等突入阴道或从阴道口突出.年龄、肥胖、经阴道分娩被认为是主要的危险因素,而慢性腹压增加、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既往盆腔手术史等不同程度地增加了POP的风险[1-2].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POP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由于高龄患者常合并内外科并发症不适宜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成为POP 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非手术治疗的目标为缓解症状,增加盆底肌肉的强度、耐力和支持力,预防脱垂加重,避免或延缓手术干预.目前的非手术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干预、子宫托、盆底康复治疗(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PFR)、药物治疗等.现将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 药物重新定位在新抗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郑筱玮;燕赛英;王菁蕊

    新药从开始到批准使用,一般周期为14年,其中需要大量金钱投入.从1975年至2013年,新药研发的资金投入从40亿增加到400亿,但其间药物的批准数量并没有成比例增加(1975年,26种新药被批准;2013年27种新药被批准),其中抗癌药物的成功率不及非抗癌药物的一半.

    关键词:
  • 妊娠期间严重血脂紊乱的风险评估

    作者:陈琳;张莹

    血浆中含有的脂类统称为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G)、磷脂、胆固醇(TC)及游离脂肪酸.TG是机体储存及产生能量的主要形式,TC参与体内甾体激素的合成,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血脂在脂类的运输和代谢上起着重要作用,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并运输,脂蛋白由脂类与载脂蛋白结合而形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将TC从肝脏运送到外周组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吸收组织中多余的TC,运输到肝脏,加工为胆汁酸排出体外.妊娠期间雌孕激素、胰岛素、胎盘激素水平的改变可引起血脂代谢的生理性变化,孕期血脂水平还受到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体重增长,孕前血脂水平,孕期营养等多种因素影响[1].

    关键词:
  • 阿帕替尼在进展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香梅;何明;陈新;刘运江

    新生血管形成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 growth factor, VEGF)及其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是抗血管靶向治疗的关键环节[1].甲磺酸阿帕替尼(Apatinib)(艾坦片)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抗血管生成新药,于2014年上市,是一种新型的、小分子、口服、抗血管生成抑制剂.阿帕替尼是VEGF受体2(VEGF receptor 2, VEGFR2)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s),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证实,阿帕替尼对晚期胃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均有明显疗效,可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2].当前有多项阿帕替尼应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3],它的成功上市,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新机遇,本文就其新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
  • 宫颈癌放疗的阴道剂量学研究进展

    作者:马晓洁;余曦冉;陈巧云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身体健康常见的生殖道肿瘤,放射治疗(放疗)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体外照射与腔内近距离放疗相结合的模式是目前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方法.在宫颈癌的放疗中,阴道不仅是放射危及器官,也是靶器官,所以宫颈癌放疗后的阴道不良反应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继直肠、膀胱后影响患者后续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而阴道狭窄与粘连以及相关的性功能障碍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如何在保障疗效的前提下降低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针对阴道的放射剂量学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综述如下.

    关键词:
  •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药物治疗

    作者:彭丽娜;吴世麒;许婉华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各种原因引发的心肌电活动不稳定导致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是人类紧急的疾病状态[1],病死率高.随着现代心肺复苏技术的发展,尽早开展心肺复苏及电除颤的意识不断增强,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ly circulation)率不断提高,但现有数据显示心肺复苏后的存活率并不理想.相关研究显示,院内心脏骤停患者终存活出院且无神经功能损伤者仅占15%[2].

    关键词: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