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ORM1-like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客家人群哮喘发病的关系

    作者:谭家余;黄湘;袁春雷;王冬娥

    目的 探讨ORM1-like 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客家人群哮喘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确诊的客家人群哮喘患者194例(哮喘组)和同期健康查体者20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利用MassARRAY-IPLEX技术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平台对ORM1-like 3基因的6个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哮喘组与对照组的性别(χ2=0.013,P=0.909)和年龄(t=0.728,P=0.25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Z=-5.670,P=0.000)和IgE(Z=-9.158,P=0.000)明显升高,CRP水平(Z=-1.716,P=0.0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入性过敏原(χ2=55.452,P=0.000)和食物过敏原(χ2=12.853,P=0.000)检出率明显升高.单纯哮喘组与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组比较,除rs3859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9,P=0.036)外,其余5个位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的基因型分型成功率为97.34%.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rs7216389的等位基因分布(χ2=7.103,P=0.008)和基因型分布(χ2=7.695,P=0.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进行Bonferroni校正后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0.126).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rs12603332、rs8069176和rs3859192的等位基因分布(χ2=2.119,P=0.145;χ2=2.167,P=0.141;χ2=0.026,P=0.871)和基因型分布(χ2=2.197,P=0.333;χ2=5.686,P=0.058;χ2=5.052,P=0.0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rs2305480和rs4795400的等位基因分布(χ2=14.722,P=0.000;χ2=10.417,P=0.001)和基因型分布(χ2=12.351,P=0.002;χ2=12.271,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行Bonferroni校正后两组间差异仍均有统计学意义(Pc=0.012;Pc=0.012).与CC基因型相比,rs2305480的CT、TT基因型显著增加哮喘发生的危险性(P=0.033,P=0.003),OR值(95% CI)分别为1.763(1.044~2.978)和5.681(1.600~20.171),CT+TT基因型增加哮喘的发生,OR值(95% CI)为2.130(1.306~3.475).与TT基因型相比,rs4795400的CT基因型不增加哮喘发生的危险性(P=0.059),而CC基因型显著增加哮喘发生的危险性(P=0.002),OR值(95% CI)为4.440(1.600~12.316).在82例初次确诊的哮喘患者中,与CC基因型相比,rs2305480的CT+TT基因型的FVC占预计值百分比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下降明显(均P<0.05).与TT+CT基因型相比,rs4795400的CC基因型的FVC占预计值百分比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下降亦明显(均P<0.05);rs2305480的基因型分布在初诊哮喘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0,P=0.144),rs4795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2,P=0.002).结论 ORM1-like 3基因的rs2305480和rs4795400位点与客家人群哮喘的发病有关,它们的基因型分布可能影响初诊哮喘患者的肺功能,而且rs4795400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 糖尿病患者瞬目反射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作者:余青云;洪铭范;刘爱群;程静;叶建华;马承红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瞬目反射(BR)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确诊糖尿病患者115例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50例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进行BR检查,并对所测两组BR各波R1、R2、R2′潜伏期及R1-R2波间期进行统计分析;测定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观察组记录糖尿病病程.结果 观察组双侧BR R1、R2、R2′各潜伏期及R1-R2波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 R1、R2、R2′波潜伏期及R1-R2波间期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观察组BR R2、R2′异常率与R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1、R2、R2′异常率与糖尿病病程相关(P<0.05,P<0.01).两组患者BR各波潜伏期与年龄、HbA1C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BR各波潜伏期延长,R2、R2′异常率较R1增高,提示颅神经、脑干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好发部位;且随糖尿病病程延长其BR潜伏期异常率增高.

  • 手足口病相关性肺渗出性改变与脑干受累的关系

    作者:高媛媛;陶建平;刘鸿圣;宁书尧;杨思达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相关性肺渗出性改变与脑干受累的关联性.方法 经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磁共振检查(脑干)、肺部X线片检查,其中任何一项异常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共38例入组研究,依据肺部X线片结果,分为肺渗出性改变组和肺部无异常组.比较两组手足口病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磁共振各项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肺渗出性改变组22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异常8例(36.4%);磁共振检查脑干部位异常20例(90.9%),其中中脑病变3例(13.6%),桥脑病变4例(18.2%),桥延交界部病变4例(18.2%),延髓病变16例(72.7%),伴有颈段脊髓病变9例(40.9%).肺无异常改变组16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异常8例(50.0%);磁共振检查脑干部位异常10例,其中中脑病变1例(6.3%),桥脑病变4例(25.0%),桥延交界病变1例(6.3%),延髓病变6例(37.5%),伴有颈段脊髓病变2例(12.5%).两组间BAEP异常率,脑干反应阈值,Ⅰ、Ⅲ或Ⅴ波PL延长,Ⅰ~Ⅲ、Ⅲ~Ⅴ和(或)Ⅰ~Ⅴ波IPL延长和Ⅰ、Ⅲ和(或)Ⅴ波波幅低平或分化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渗出性改变组在MRI脑干部位异常率、延髓病变发生率方面与肺无异常改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和磁共振检查可定位分析脑干病变.手足口病相关性肺渗出性病变与脑干延髓背侧病变关系密切.

  • CT在诊断肝损伤中的价值

    作者:郝志勇

    目的 探讨CT诊断肝损伤的准确性,并分析肝损伤CT分级对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2例外伤性肝损伤的CT表现,对照分析手术治疗患者肝损伤CT分级与临床手术的结果.结果 Ⅰ级肝损伤26例,Ⅱ级肝损伤43例,Ⅲ级肝损伤37例,Ⅳ级肝损伤23例,Ⅴ级肝损伤11例,另有2例CT检查未见肝损伤,术中发现肝脏有小撕裂伤.57例手术治疗患者,肝损伤CT分级对照手术探查,符合率为94.7%.142例肝损伤患者,34例高级别(Ⅳ、Ⅴ级)肝损伤患者全部选择手术治疗;而108例低级别(Ⅰ~Ⅲ级)肝损伤患者,85例选择非手术治疗,23例选择手术治疗,主要因为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结论 CT 检查是诊断肝损伤的可靠方法,且CT分级对临床治疗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肝损伤 分级 诊断 CT
  • 加温输血输液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患者认知恢复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作者:魏昌伟;俞一瑾;陈易;魏月侠;倪新莉

    目的 观察不同输血输液温度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下行单膝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加温输血输液组(n=40),利用输血输液加温装置(Belmont生产FMS2000),使输注血液及液体加温至37℃;B组为对照组(n=40),使输注血液及液体室温下(24℃)放置15~20 min后直接输注,不经加温处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30 min、1 h,术后30 min、1 h鼻咽温的变化;采用PQRS(Post-operative Quality Recovery Scale)量表评估拔管后15、40 min,术后1、3 d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意识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Steward苏醒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鼻咽温在手术开始后各时间点较术前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拔管后15、40 min,术后1、3 d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恢复不良,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意识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Steward苏醒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温输血输液能够明显降低老年膝关节置换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及苏醒质量无明显影响.

  • Toll样受体4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

    作者:梁建忠;魏宜胜;王国强;洪楚原;蒋慧湘

    目的 评估Toll样受体4(TLR4)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77例TNM分期Ⅰ~Ⅳ的结直肠癌患者.PCR扩增产物测序法测定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DNA的TLR4基因启动子SNP位点rs10983755和ss77136219 SNP的基因型,并计算其单倍体型.患者的总生存(OS)和疾病无进展(PFS)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单变量log-rank法比较SNP不同的基因型和单倍体型对OS和DFS情况的影响,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变量分析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rs10983755发生G→A突变,其基因型GG、GA和AA的频率分别是37.9%、33.9%和28.2%;ss77136219发生A→G突变,其基因型AA、AG、GG的频率分别是41.2%、27.8%和31.0%.两位点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具有较强的连锁不平衡(R=0.58,D′=0.74),其单倍体型GA、GG、AG和AA频率分别为37.2%、11.5%、22.6%和28.7%.全部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68.4%和60.9%.单变量分析显示,rs10983755和ss77136219不同的基因型均具有明显不同的OS率和PFS率(P<0.001).在校正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手术方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和辅助化疗后,Cox多变量生存分析显示rs10983755和ss77136219不同的基因型和单倍体型同样具有明显不同的OS和PFS情况(P<0.05).结论 TLR4基因启动子的SNP是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28/B7家族mRNA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史进方;赵春楠;周志英;沈怡敏;蒋敏;彭群新;王琳;顾国浩;姚美娟

    目的 研究共刺激分子CD28/B7家族(CD28、CTLA-4、CD80、CD86)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44例SLE患者作为病例组、101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D28、CTLA-4、CD80、CD86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病例组CD28、CD80、CD86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CTLA-4表达均有所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28/B7家族共刺激分子的表达降低可能导致SLE患者免疫功能降低.

  • 人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化产物受体的表达与肺癌的关系

    作者:刘健雄;刘志辉;马志明;谢贝;薛宗锡;高健齐;游佩涛

    目的 探讨人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化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及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肺癌患者(包括无远处转移的ⅠA~ⅢB期患者18例、有远处转移的Ⅳ期患者22例)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RAGE表达水平,比较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ⅠA~ⅢB期患者与Ⅳ期患者间血清RAGE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肺癌患者、健康对照者血清RAGE水平[M(P25,P75)]分别为530 (755,2 210) pg/mL和610 (935,3 350) pg/mL(Z=-0.856,P=0.392);ⅠA~ⅢB期患者与Ⅳ期患者间血清RAGE水平分别为590 (830,5 400) pg/mL和457(803,2 220)pg/mL,行Wilcoxon秩和检验,两者间血清RAGE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94,P=0.693).结论 血清RAGE水平与肺癌关系并不密切,可能不能预示肺癌是否有远处转移.

  • 儿童孤独症患者脑白质纤维束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作者:温金峰;宁连才;郭馨文;陈炳光;潘集阳;王德民;金俊

    目的 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儿童孤独症患者脑白质纤维束的完整性,并评估脑白质纤维束DTI值与孤独症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对33例孤独症患儿(孤独症组)和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磁共振DTI扫描及脑白质纤维束重建,比较两组的差异,并分析儿童孤独症患者DTI值与儿童期孤独症评定表(CARS)得分的关系.结果 (1)孤独症组内左右侧白质纤维束比较,左侧皮质脊髓束ADC值较右侧减少(P=0.017),而对照组左侧额枕束ADC值较右侧减少(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孤独症组左右扣带束、胼胝体束FA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右侧皮质脊髓束、左侧额枕束ADC值高于对照组(P<0.05).(3)孤独症组胼胝体束FA值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的得分呈正相关(r=0.420,P=0.015),左侧额枕束FA值与"非语言交流"的得分呈正相关(r=0.404,P=0.020);左右扣带束、胼胝体束、右额枕束ADC值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的得分呈负相关(r=-0.432,P=0.012;r=-0.409,P=0.018;r=-0.391,P=0.024;r=-0.385,P=0.027),右侧额枕束ADC值与"焦虑反应"的得分呈负相关(r=-0.406,P=0.019).结论 儿童孤独症患者的多个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受损,且白质纤维束的受损程度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 脯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在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哮喘中的意义

    作者:贾晔然;陈淼;张红璇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哮喘患者及健康者血清胶原蛋白衍生肽脯氨酸-甘氨酸-脯氨酸(PGP)水平的差异以及COPD患者血清PGP水平与肺功能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COPD患者、哮喘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50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血清中的PGP水平.结果 PGP的准分子离子[M+H]+为m/z270,其主要碎片离子为m/z70 和m/z116.检出限10 pg/mL.日 内检测变异系数6.0%,日间检测变异系数9.1%.COPD患者、哮喘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中PGP平均水平分别为(0.70±0.16)、(0.33±0.11)、(0.32±0.09) ng/mL.COPD患者血清标本中PGP水平较哮喘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明显升高(均P<0.01),哮喘患者血清标本中PGP水平与健康体检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血清标本中的PGP水平与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和FEV1%预计值无直线相关关系(r=-0.060,P=0.683和r=-0.069,P=0.632),与COPD患者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水平亦无直线相关关系(r=-0.098,P=0.502).结论 PGP可用于鉴别COPD和哮喘,可以为COPD的临床诊断提供一个新的标志物,但PGP无法用于评估患者肺功能受损程度.

  •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多态性与抑郁发作及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林志雄;颜海锋;林举达;邹晓波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1(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抑郁发作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抑郁发作患者42例、冠心病患者65例和健康个体132例,分别组成抑郁发作组、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的方法了解各组PAI-1基因4G/5G多态性情况.结果 抑郁发作组和冠心病组的4G/4G基因型频率和4G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抑郁发作组与冠心病组PAI-1基因-675位点的4G/4G基因型频率和4G等位基因频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I-1基因4G/4G基因型和4G基因可能与抑郁发作与冠心病都有关,推测与两者伴发有一定联系.

  • 宁夏地区162株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立平;张忠;曾瑾;包少文;邓光存

    目的 分析宁夏地区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PCR技术和药敏试验对宁夏地区临床分离的162株大肠杆菌进行四环素类药物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D、tetE和tetG的分子检测和耐药性研究.结果 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在162株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中,110株检测出了耐药基因,阳性率为67.9%.其中tetA基因的阳性率为40.1%,tetB基因的阳性率为29.6%.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20株对四环素类药物耐药,耐药率为74.1%,耐药菌株中有15株未检测到tetA和tetB耐药基因.药敏试验结果与基因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87.5%;对四环素类药物耐药的87.5%大肠杆菌均携带tetA和tetB基因,其中7.5%的耐药菌株携带2种耐药基因.结论 宁夏地区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四环素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应予以足够重视.

  • 经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软组织肉瘤

    作者:潘海东;吴轩;林玲;刘峥峥;蔡豹;邓运宗;罗鹏飞;王书明

    目的 探讨经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和生存受益及其推广价值.方法 58例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经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1~2次后联合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手术+化疗.结果 近期疗效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RR)36.7%,疾病控制率(DCR)为80.0%;对照组的RR为25%,DCR为46.4%,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2=7.066 9,P<0.01).观察组的肿瘤进展时间(TTP)为8.8个月(95%CI 8.7~9.0个月);对照组的TTP为6个月(95% CI 6.0~6.0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668,P<0.01).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期(MST)为13个月(95% CI 11.3~14.7个月),对照组MST为15个月(95% CI 11.0~19.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851,P>0.05).结论 经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是治疗难以手术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软组织肉瘤的有效手段,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肿瘤疾控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急诊介入时再灌注心律失常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作者:叶健烽;杨燕华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时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入院并行急诊PCI术的连续病例215例,根据在急诊PCI时是否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分成两组(再灌注心律失常组和无再灌注心律失常组,术前是否出现自发的再灌注心律失常不作为分组标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6个月的临床数据,评价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别.结果 急诊PCI术后至患者出院前,两组患者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左室射血分数、住院时间、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及病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心律失常组的患者术后肌钙蛋白峰值、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概率均高于无再灌注心律失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PCI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病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心律失常组的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和动态心电图发现Lown法3级及以上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概率高于无再灌注心律失常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急诊PCI术时是否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可能是评价心肌损伤程度及患者预后的指标.

  • 重症手足口病婴幼儿分级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利汉其;廖友明;白翠芬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使用布洛芬、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对重症手足口病进行抗炎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5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一般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根据临床表现分为3级,分别对患儿进行单用布洛芬、布洛芬联合甲泼尼龙、布洛芬联合甲泼尼龙加丙种球蛋白等不同级别的抗炎治疗,对照组则全部予布洛芬联合甲泼尼龙加丙种球蛋白抗炎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和临床治愈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仅需使用布洛芬抗炎治疗12例(37.5%),需用布洛芬加甲泼尼龙加强抗炎治疗15例(46.9%),仅有5例(15.6%)需布洛芬加用甲泼尼龙和丙种球蛋联合抗炎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退热时间、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酌情分级使用布洛芬、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抗炎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可获得满意疗效,显著减少了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的使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平衡式超快速场回波与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胎儿颅脑解剖结构显示能力的比较

    作者:朱志军;全显跃;张碧娟;刘炳光;张芳璟;曹满瑞

    目的 比较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与平衡式超快速场回波(B-FFE)序列对胎儿颅脑正常解剖结构的显示能力,探讨两种快速成像序列在胎儿颅脑的诊断价值.方法 124例中晚期孕妇行TSE和B-FFE扫描,并根据图像质量,图像平均信号强度、信噪比和图像伪影等方面对两个序列在胎儿正常颅脑解剖显示能力方面作出分析.结果 两种序列均能显示胎儿胎脑的解剖结构和细节.B-FFE的图像质量、平均信号强度和信噪比要高于TSE序列,B-FFE显示脑脊液清晰度及灰白质对比均优于TSE.TSE扫描时间短.结论 B-FFE序列对胎儿的颅脑解剖显示能力优于TSE,可作为常规扫描序列,TSE可作为补充序列,在运动伪影较大时可使用.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本;侯铁胜;沈洪兴;贺石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行颈椎前路椎体融合内固定术或后路椎板切除术治疗的颈椎OPLL患者22例,将JOA改善率为优和良的定为疗效优,中和差的定为疗效差,分别将手术时年龄、脊髓压迫症病程、术前脊髓压迫症状严重程度(术前JOA评分及其分级)、有无合并糖尿病、手术入路、OPLL分型、椎管狭窄率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手术时年龄、术前JOA评分、病程3个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9~38个月随访.手术后,JOA评分显著提高(P<0.001),总计增加(4.77±2.86)分,JOA改善率为(72.25±33.41)%,手术优良率为77%.脊髓压迫症病程是唯一与手术疗效相关的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长病程是手术疗效差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5,P<0.05),病程越长,疗效越差.结论 对于颈椎OPLL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骨化灶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的手术短期疗效是满意的.脊髓压迫症的病程过长是手术疗效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在出现脊髓压迫症时尽早手术治疗.

  • 全自动生化速率比值法在筛查G6PD缺陷症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葛艳芬;陈冬;周茂华;李广华;王景健;黄锦维

    目的 应用G6PD/6PGD酶紫外比值法(UVST法)与全自动生化速率比值法(生化法)同时检测G6PD缺陷症的G6PD/6PGD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生化法的应用价值,从而确定其可信的参考范围,提高女性G6PD杂合子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率.方法 检测生化法的重复性与线性范围,及其正常参考范围;同时对送检做G6PD缺陷症的标本中取227例分别用UVST法与生化法进行检测G6PD/6PGD比值作对比.结果 统计227例临床标本有97例生化法的G6PD/6PGD比值<1.0的标本,UVST法的比值均<1.03,生化法G6PD/6PGD比值缺乏时的标本无假阳性;56例女性标本生化法G6PD/6PGD比值"正常"而UVST法是缺陷的,生化法G6PD/6PGD可疑的比值在0.98~1.46之间,两种方法的不符合率为24.6%.结论 生化法可用于临床G6PD缺陷的筛查,对于女性样本的比值在0.98~1.46之间,建议同时使用UVST法进行复查,以提高女性杂合子的检出率,提高G6PD缺陷症诊断的准确性.

  • Protein C启动子区SNP-1654T/C和-1641A/G与脓毒血症中血小板减少症的关系

    作者:钟旋;王鼎;孙筱放;林荣锋;白桂斌;黄东健

    目的 探讨Protein C基因(PROC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脓毒血症血小板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提取129例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PROC基因启动子区的rs1799808(-1654T/C)和rs1799809(-1641A/G)位点SNP.通过患者血小板浓度分组,分析血小板减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比较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浓度水平及其在不同基因型中的差异.结果 通过PCR与测序得到所有129例患者-1654T/C和-1641A/G的SNP分型.血小板减少症组(n=58)相比正常对照组(n=71),-1654T/C等位基因T频率明显升高(P=0.03),血小板减少症组TA单倍型较正常对照组有较高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PROC基因启动子区SNP的基因型、串联单倍型与脓毒血症发病过程中的血小板浓度相关.

  • 同期房颤双极射频消融对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疗效的影响

    作者:龚启华;张大国;向道康;刘秀伦;刘小斌;范永峰;李旭;封承会

    目的 评估同期房颤射频消融对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48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心房纤颤患者被纳入研究.根据是否同期进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分为房颤双极射频消融组(n=26)和单独行二尖瓣置换组(n=22).对围术期相关疗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二尖瓣置换均选用机械瓣膜,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45例,左房血栓清除术10例.结果 两组患者无一例死亡,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组患者与单独行二尖瓣置换组患者相比较,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P<0.05),但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ICU逗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6~21个月,无晚期死亡,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组患者中3例出现房颤复发,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栓栓塞事件;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较单独行二尖瓣置换组患者明显提高(P<0.05).结论 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同期施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其对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并无负面影响.

  • 冠心病室壁瘤的CT影像学表现

    作者:梁韬;陈晓亮;吴菊芳;陈志军

    目的 探讨冠心病室壁瘤(LVA)的64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鉴别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27例LVA患者的CT血管造影检查资料,对LVA的部位、瘤壁运动、形态、大小、瘤壁厚度及附壁血栓进行评估.结果 27例LVA中,左冠前降支供血区域19例,左冠回旋支供血区域7例,右冠供血区域1例.LVA局部室壁运动明显减低、无运动10例;反常运动17例.LVA局部心室壁向外膨隆、扩张.瘤颈与瘤体大径比平均值为0.87.LVA瘤壁密度减低并且瘤壁变薄.LVA合并附壁血栓6例,伴瘤壁心肌钙化3例.结论 64层螺旋CT可对冠心病LVA相关特点等进行评估,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图像和参数.

  • 儿童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分析及中期随访

    作者:李伟;张丽;汪周平;夏树亮;于明华;虢艳;黄晓明;谢嘉儿;周惠明

    目的 探讨成功进行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情况及近中期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例成功行ASD封堵术的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术前、术后常规进行胸片、心电图、超声心电图等检查,对封堵术后新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进行分析及随访.结果 随访1年至2年6个月,本组病例术后新出现心律失常共8例,其中7例为房室传导阻滞(AVB)和1例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患儿术后出现Ⅲ度AVB,经激素等治疗3 d,仍为Ⅲ度AVB、交界性逸博心律,于封堵术后第7天撤出封堵器及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其余7例患儿均恢复窦性心律及未再出现心律失常.结论 儿童经皮介入封堵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效果满意,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不高,但对于封堵器较大的患儿术后应注意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性,尤其术后1周内,一旦出现,应予积极处理,绝大多数患儿均能恢复正常,预后良好.

  • 活体女性腹盆腔大动脉径线的测量方法

    作者:唐雷;陈兰;刘萍;李鉴轶;陈春林;段慧;李长树;陈斌;王建平;钟世镇

    目的 探讨活体女性腹盆腔大血管管径、长度及角度的测量方法,为进行活体女性腹盆腔大血管的个体化解剖学测量及介入引导和剂量确定提供依据.方法 取一宫颈癌女性的腹盆部CT血管成像数据集,利用Mimics软件重建出动脉三维模型,用Geomagic 软件拟合出血管的中心线再导入UG软件,通过角度及长度测量工具自动测出各中心线间的角度,血管的长度、管径、截面积及容积.结果 用此法成功测出腹主动脉管径、腹主分叉角度、左右髂总动脉长度、左右髂内外动脉分叉角度和血管容积等参数,再现生理状态下的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双侧子宫动脉及其上行支等的空间解剖形态.结论 基于重建的动脉血管网的三维模型,可进行血管的几何尺寸和结构测量,为临床医师掌握血管的精细解剖提供参考.

  • 人髋关节骨关节炎软骨中甲壳质酶蛋白-40与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魏波;苏晓恩;陈喜德;宋丽君;刘军;林颢;向昊;王培勇

    目的 观察人髋关节骨关节炎软骨中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2例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股骨头软骨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28例非骨关节炎患者的股骨头软骨作为正常对照.通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两组关节软骨中YKL-40和IL-1β的表达,采用Sample PCI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分析YKL-40和IL-1β的表达量.结果 YKL-40和IL-1β在正常软骨中均呈低表达,在骨关节炎软骨中高表达,随病变程度增加,YKL-40和IL-1β的表达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YKL-40与IL-1β的表达呈正相关(r=0.680,P<0.05).结论 YKL-40与IL-1β在骨关节炎发病及病情进展中呈正相关关系,可能是髋关节骨关节炎炎性退变过程的重要因素.

  • 类肝素酶-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余和恒;俞罡;何登

    目的 观察类肝素酶-1(Heparanase-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良性嗜铬细胞瘤(n=18)、恶性嗜铬细胞瘤(n=20)及正常肾上腺髓质(n=20)组织中Heparanase-1、VEGF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 Heparanase-1在正常肾上腺髓质组织、良性嗜铬细胞瘤及恶性嗜铬细胞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27.8%和75.0%,VEGF在正常肾上腺髓质组织、良性嗜铬细胞瘤及恶性嗜铬细胞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33.3%和85.0%,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Heparanase-1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Heparanase-1、VEGF与嗜铬细胞瘤的肿瘤大径、病理类型有密切相关性(P<0.01).结论 Heparanase-1与VEGF在肿瘤组织浸润、转移等作用机制中发挥着相互协同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可作为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敏感性诊断标准.

  • 带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

    作者:蔡荣辉;刘康

    目的 探讨带袢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带袢钢板内固定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急性Rockwood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25例,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14例,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 39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1)个月.术后6周,肩关节基本恢复至正常活动度,内固定未出现移动、脱出、断裂,未再次发生关节脱位.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分值为(60.1±9.8)分、(93.7±4.8)分、(96.7±3.2)分.结论 带袢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方法简便,术中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确切,术后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不需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是急性Rockwood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及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 可手术三阴乳腺癌对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临床近期疗效比较

    作者:章克毅;张仕义;吴智勇;傅俊惠;郑海波;郑春鹏;黄建豪;陈捷鑫;沈金辉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乳腺癌的临床变化,并进行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比较,以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可手术三阴乳腺癌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分析可手术三阴乳腺癌50例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分成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组与TE(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组,采用病例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进行新辅助化疗,化疗周期为3个疗程,采用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RECIST)标准对乳腺原发病灶进行比较.结果 CEF组的临床有效率为48.1%,TE组临床有效率为7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F组病理完全缓解(pCR)1例(3.7%),TE组pCR 2例(8.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F、TE两组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术后切口感染、出血、皮瓣坏死的发生两者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乳腺癌均有良好的效果,TE组临床有效率高于CEF组,两者不良反应相似.

  • DIOMED-30半导体激光治疗嵌甲型甲沟炎

    作者:胡钟旭

    目的 观察DIOMED-30半导体激光治疗嵌甲型甲沟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嵌甲型甲沟炎患者245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3例接受DIOMED-30半导体激光治疗,对照组112例接受传统治疗(Winograd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IOMED-30半导体激光治疗嵌甲型甲沟炎,术中出血少,术野清晰,手术简便快速,病甲切除彻底,复发率低,基本能起到根治作用.

  • 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164例随访1年的生存分析

    作者:蒋忠胜;江建宁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以下简称HIV/AIDS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64例HIV/AIDS患者的基线及生存资料,观察期为1年,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期,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64例HIV/AIDS患者在随访期内生存105例(64.02%),死亡59例(35.98%),其中24周内累计死亡55例(93.22%).性接触传播者的平均生存时间(253 d)和血液传播者(275 d)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0岁者的平均生存时间(269 d)高于年龄>50岁者(209 d);男性平均生存时间(226 d)少于女性(303 d);WHO临床分期Ⅰ、Ⅱ和Ⅲ期的平均生存时间(330 d)明显高于WHO临床分期Ⅳ期(172 d);基线CD4+T淋巴细胞>50个/mm3者的平均生存时间(298 d)大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50个/mm3者(205 d);已开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者的平均生存时间(336 d)明显高于未开始HAART者(48 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开始HAART(RR=0.055,P<0.01)和WHO临床分期(RR=3.756,P<0.01)是预测HIV/AIDS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确诊AIDS时的年龄、性别、WHO临床分期、HAART、基线CD4+T淋巴细胞与HIV/AIDS患者的近期预后相关,但只有WHO临床分期和HAART这两个因素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与其严重程度的关系

    作者:王一乐;王毅力;王训春

    目的 探讨面部脂溢性皮炎(SD)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与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以SD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以年龄、性别与其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首先比较两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差异;然后,将SD患者根据临床评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比较各组CAT、SOD和MDA水平的差异;后,进行SD严重程度临床评分与CAT、SOD和MDA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观察组CAT、SOD显著低于对照组,MD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轻度、中度、重度3组CAT、SOD和MD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CAT、SOD和MDA水平两两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3)CAT、SOD和MDA与严重程度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D患者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但未发现与其严重程度相关.

  • 种植体冠-根比对种植体周颈部骨改建的影响

    作者:徐淑兰;杨烁;肖希娟;姚钟雄;王朝

    目的 评估种植体冠-根比对种植体周颈部骨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磨牙缺失的患者78例,共植入BICON种植体213枚,完成单冠修复.在种植体冠修复完成时、种植修复后12、24、36个月这4个阶段进行X线检查,以评估种植体冠-根比对种植体周颈部骨水平的影响.结果 种植体冠-根比平均1.6±0.8,小冠-根比为0.75,大冠-根比为3.57,50%种植修复体冠-根比>2.经36个月追踪,种植体近中、远中平均骨改建(-0.29±0.12) mm,种植体冠-根比为3.57时,不会影响种植体颈部的骨吸收.结论 不同种植体冠-根比对种植体周颈部骨吸收应无影响.

  • 镜下早期宫颈癌98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静;黄志宏

    目的 通过分析镜下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探讨缩小镜下早期宫颈癌手术范围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宫颈锥切术,术后病理诊断ⅠA1~ ⅠB1期宫颈癌的98例患者的手术病理资料,总结其手术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 47例ⅠA1~ ⅠB1期患者行根治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病理发现2例淋巴结转移,无宫旁转移,无阴道切缘癌残留.13例ⅠA1期患者行宫颈锥切术,术后妊娠率42.86%(3/7),15.18%(2/13)发现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行二次手术.结论 ⅠA1期宫颈癌行宫颈锥切术的远期预后良好.镜下早期宫颈癌宫旁转移率低,无脉管间隙浸润、无淋巴结转移的镜下ⅠA2~ⅠB1期宫颈癌可考虑选择较小创伤的手术.

  • 兔超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MR弥散成像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

    作者:陈昆涛;何健垣;刘建民;黄博豪;刘鑫;孙金侠;郭瑞珍

    目的 采用DWI测定兔超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ADC值,并分析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探讨DWI对超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32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6只,于臀肌注射甲泼尼龙20 mg/kg,共3次,每次间隔24 h.对照组16只,于实验组相同时间点用同样方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造模后第2、4、6、8周分别对两组随机4只兔进行DWI检查及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分析两组动物各时间点的ADC值、空骨陷窝率及VEGF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ADC值、空骨陷窝率及VEGF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进展,ADC值、空骨陷窝率及VEGF表达逐渐升高(P<0.05).结论 MRI DWI能反映超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提供诊断信息;VEGF可能在超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免疫性卵巢早衰的影响

    作者:付霞霏;何援利

    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移植对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卵巢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透明带3(ZP3)作为免疫原建立小鼠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动物模型.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实验对照组及移植组.空白对照组不注射ZP3及UCMSCs;模型组建立动物模型,不予移植;实验对照组建模后,双卵巢内注射生理盐水;移植组在建模成功即予每侧卵巢约注射1×106个UCMSCs.于移植后15、30、45及60 d分批处死小鼠,收集血标本检测性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浓度;留取卵巢标本,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有无绿色荧光及其分布,计数卵泡数目.结果 UCMSCs移植后15 d,移植组卵巢组织内可见到绿色荧光,且持续至移植后2个月.绿色荧光主要分布在卵巢的间质组织,而卵泡内则见不到绿色荧光的分布.移植组部分小鼠恢复正常的动情周期.移植后各个时间点内,移植组E2浓度高于模型组及实验对照组,FSH浓度则降低.移植45、60 d时,移植组的各级卵泡数目均高于模型组及实验对照组,但低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UCMSCs可以在透明带抗原免疫损伤的小鼠卵巢组织内存活并迁移,但其分化为卵泡组分的可能性较小.UCMSCs移植可修复透明带免疫损伤的卵巢组织,从而部分改善其内分泌功能.

  • RNA干扰对大鼠腰椎间盘细胞Fas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惠煊;马翰斐;陈少初;叶伟;刘尚礼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对大鼠腰椎间盘细胞Fas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将Fas-siRNA转染进入大鼠腰椎间盘细胞,通过荧光定量RT-PCR检测Fas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Fas蛋白的表达,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与FasL共培养后椎间盘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椎间盘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转染Fas-siRNA2的大鼠腰椎间盘细胞,其Fas mRNA及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率均较未转染的大鼠腰椎间盘细胞明显降低(P<0.01).结论 siRNA能有效抑制大鼠腰椎间盘细胞Fas基因的表达,利用RNA干扰的方法降低Fas的表达可减少FasL导致的椎间盘细胞的凋亡.

  • 活性维生素D3对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赵丹;罗星;杨晓萍

    目的 探讨活性维生素D3[1,25(OH)2D3]干预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0、10-10、10-8、10-6mol/L)1,25(OH)2D3进行干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划痕迁移,MTT法检测系膜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系膜细胞周期,免疫荧光法及RT-PCR法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1的表达水平.结果 1,25(OH)2D3干预均可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并随干预浓度增大,干预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增强.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证实,1,25(OH)2D3干预可令系膜细胞增殖阻滞于G0/G1期,可见亚G1峰,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P<0.01).免疫荧光染色法及RT-PCR法显示,在无1,25(OH)2D3干预下,系膜细胞中P21有少量表达,随着1,25(OH)2D3干预浓度越大,系膜细胞内P21的表达增多(P<0.01).结论 1,25(OH)2D3使系膜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并上调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1的表达,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及迁移.

  • 下调FMNL3基因表达对SW620细胞体外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曾元凤;肖移生;路名芝;吴晓牧;辛洪波

    目的 探讨下调FMNL3基因表达对SW620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FMNL3干扰质粒pcDNA3.1-EGFP-FMNL3-shRNA1(shRNA1组)和pcDNA3.1-EGFP-FMNL3-shRNA2(shRNA2组)转染结直肠癌SW620细胞,以无关序列(pcDNA3.1-EGFP-FMNL3-scramble)转染为阴性对照(scramble组),以未转染质粒的SW620为正常对照(NC组).荧光显微镜下评估转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FMNL3基因的干扰效率,MTT实验检测FMNL3基因沉默前后SW620细胞生长和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干扰前后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变化.结果 各组转染效率分别为scramble组 (74.35±5.93)%,shRNA1组(72.33±7.65)%,shRNA2组(73.17±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相比,转染48 h各组细胞中FMNL3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scramble 组(93.35±6.33)%,shRNA1组(16.44±4.37)%,shRNA2组(18.51±5.16)%,两个shRNA组细胞FMNL3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其中shRNA1组下调多,干扰效率高;与NC组和scramble组细胞相比,shRNA1和shRNA2组细胞48 h和72 h体外增殖活力明显下降(均P<0.05),其48 h穿出Transwell小室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下调FMNL3基因表达后,结直肠癌SW620细胞的体外增殖和体外侵袭能力均明显下降,FMNL3可能正向调控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 辛伐他汀对鼠肺纤维化病理形态及血管新生的影响

    作者:陈伟;谢剑锋;何振华;欧阳劭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形成中血管新生及病理形态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治疗肺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泼尼松组(C组)、辛伐他汀组(D组)4组,每组6只.B、C、D组应用博莱霉素(5 mg/kg) 气管内注入建立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模型,A组不造模,仅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后第2天起,C组和D组分别给予泼尼松(5 mg/kg) 和辛伐他汀(10 mg/kg)每天灌胃1次,A组及B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 (10 mL/kg) 灌胃1次.各组于7、14、28 d 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肺组织分别行HE、Masson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变化,消化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HYP),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血管新生情况,采用Weidner微血管计数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C组及D组肺泡炎和纤维化程度及HYP含量较B组各相应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同组之间不同时间段比较,肺泡炎在第7天达高峰,肺纤维化在第28天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D组大鼠肺组织MVD高于同时间点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D组MVD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组之间不同时间段比较,血管新生在第14天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减轻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其可能机制是辛伐他汀能够抑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的微血管新生.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鼻咽癌细胞及STAT3表达的影响

    作者:何晓松;王文华;易世江;栗子芳;宣广旭;张伟;范才文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鼻咽癌细胞及STAT3表达的影响,揭示EGCG抗鼻咽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2并以不同浓度(0、40、80、160 mg/L)EGCG处理,MMT法检测各浓度EGCG处理组细胞增殖抑制率,Hochest33258染色检测EGCG作用后CNE2细胞的凋亡情况,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检测细胞中STAT3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随着EGCG作用浓度的升高与作用时间的延长,CNE2细胞的生长增殖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被抑制(P<0.05);CNE2细胞中出现了典型的细胞凋亡小体;随着EGCG浓度的升高,细胞凋亡率亦随之增加;随EGCG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STAT3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 EGCG抑制CNE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可能与其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下调STAT3 mRNA的表达相关.

    关键词: EGCG STAT3 鼻咽癌 凋亡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及其受体对急性肺损伤兔循环内皮祖细胞体外成血管能力的影响

    作者:覃铁和;郭伟新;王首红;李宙;张慧珠;吴岩;黄道政;梁骏;温剑艺

    目的 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及其受体对急性肺损伤兔循环内皮祖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共分5组:正常对照组、急性肺损伤组、急性肺损伤+SDF-1α治疗组、急性肺损伤+SDF-1α治疗后+CXCR4阻断剂组、急性肺损伤+SDF-1α治疗后+CXCR7阻断剂组.正常对照组经耳静脉抽取外周血,分离培养EPCs.急性肺损伤兔模型经耳静脉注入油酸量为0.06~0.10 mL/kg;1 h内出现呼吸增快,检测动脉血气血氧分压下降,氧合指数下降到小于300为急性肺损伤.经耳静脉抽取外周血,分离培养EPCs.急性肺损伤+SDF-1α治疗组急性肺损伤兔经气管切开后雾化吸入100 μg/L SDF-1α 3 mL.经耳静脉抽取外周血,分离培养EPCs.急性肺损伤+SDF-1α治疗后+CXCR4阻断剂组急性肺损伤兔经气管切开后雾化吸入100 μg/L SDF-1α 3 mL.经耳静脉抽取外周血,分离培养EPCs,培养细胞给予CXCR4阻断剂10 μg/mL 2 mL共同培养.急性肺损伤+SDF-1α治疗后+CXCR7阻断剂组急性肺损伤兔经气管切开后雾化吸入100 μg/L SDF-1α 3 mL.经耳静脉抽取外周血,分离培养EPCs,培养细胞给予CXCR7阻断剂10 μg/mL 2 mL共同培养.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接种在细胞培养板内,培养7 d后对贴壁细胞进行细胞鉴定和体外成血管功能检测.结果 急性肺损伤组体外成血管数目较正常对照组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肺损伤+SDF-1α治疗组体外成血管数目较急性肺损伤组增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肺损伤组、急性肺损伤+SDF-1α治疗后+CXCR4阻断剂组和急性肺损伤+SDF-1α治疗后+CXCR7阻断剂组体外成血管数目虽均减少,但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肺损伤兔循环内皮祖细胞较正常兔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成血管能力下降;SDF-1α雾化吸入治疗可改善急性肺损伤兔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成血管能力;经CXCR4、CXCR7受体阻断后,SDF-1α改善急性肺损伤兔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成血管能力的作用受到抑制.

  • 巨大子宫脂肪平滑肌瘤1例

    作者:刘洪博;李聪;韩轶超;王林娜;侯素平;孙晓玲;何春年

    患者,女,63岁.因6个月前自己无意中触及下腹一肿物,近1个月来下腹坠痛逐渐加重于2012年9月5日入院.B超示:子宫肌瘤.体格检查:盆腔可触及一球形肿物,如孕5个月大小,中度压痛,质硬.妇科检查:外阴正常,宫颈Ⅰ度糜烂,子宫体增大如孕5个月,表面光滑;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术前诊断:子宫肌瘤,慢性宫颈炎.行子宫全切术.

  • 枸橼酸钠和EDTA抗凝同时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作者:何海洪;陈艳清;贾建;陈锐;许瑶;姚万有

    患者,女,56岁,2012年3月2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寒战,后出现发热,伴尿急、右侧腰痛,为持续性隐痛,当时未测体温,无肉眼血尿,无尿量减少,无全身水肿.门诊检查尿常规示:镜检白细胞二分之一视野/HP;镜检红细胞1~2/HP.血常规示:白细胞:12.99×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数:85.7%,血小板:54×109·L-1,遂拟"(1)急性肾盂肾炎;(2)血小板减少查因"收入住院部,免疫球蛋白结果示IgA 1.57 g/L、IgG 11.26 g/L、IgM 3.37 g/L,患者给予静脉滴注乳酸环丙沙星0.4 g/d,头孢曲松钠粉针2 g/d,炎琥宁0.4 g/d以及口服匹多莫德颗粒8 g/d,盐酸环丙沙星1 g/d后病情好转,5 d后出院,出院诊断:(1)急性肾盂肾炎;(2)血小板减少查因.

  • 双胎新生儿特发性胃穿孔2例

    作者:吴凯;杨六成;王健俊;徐帅

    例1,男,出生4 d,因气促4 d、腹胀1 d于2012年12月8日入院.妊娠33+6周,剖宫产娩出,在当地医院行腹穿抽出100 mL气体及5 mL淡黄色腹腔液.体格检查:腹胀,脐周皮肤轻微发红.X线提示"腹腔大量积气,较前略减少,考虑为胃穿孔".

  •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傅晓莹;杨华章;邝建;裴建浩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经利拉鲁肽单药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降糖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门诊就诊的初诊或疗效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25例,符合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或餐后血糖>10.0 mmol/L且体质指数(BMI)>20 kg/m2,疗效不佳患者停用原治疗方案中除二甲双胍以外的降糖药物加用利拉鲁肽、初诊患者直接使用利拉鲁肽共治疗12周,期间根据血糖上调利拉鲁肽治疗剂量,治疗前后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计算BMI,测定肝、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PPG)、空腹及餐后2 h C肽、胰岛素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HbA1C、FPG、2hPPG、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下降(P<0.05),空腹及餐后2 h C肽、胰岛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低血糖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腹胀、便秘、轻度腹泻、恶心、反酸等,发生率48%.结论 对初发或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利拉鲁肽治疗,有效降糖,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并可减轻体重.

  • 伐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作者:郑桂香;张玉;余兰

    目的 探讨干扰素与伐昔洛韦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收治的116例急性发作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干扰素与伐昔洛韦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伐昔洛韦治疗.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中,观察组PHN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6%(P<0.05).结论 伐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可缩短病程,缓解神经疼痛,减少PHN的发生率.

  • 药物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脂的影响

    作者:吴鹰;王剑华;马海智;崔敏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99例SL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初诊未经治疗的患者24例(未治疗组),经药物治疗的患者75例(药物治疗组),为入院前有糖皮质激素等SLE药物治疗史.对两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尿蛋白、是否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血浆蛋白及血脂等进行比较,并对血脂异常者和血脂正常者间的年龄、性别、民族、生活环境、SLEDAI、蛋白尿、总蛋白及白蛋白、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影响因素进行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脂异常与药物治疗的关系.结果 药物治疗组血浆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水平高于未治疗组,低HDL-C血症发生率低于未治疗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SLEDAI、蛋白尿、总蛋白和白蛋白等因素对血脂异常有影响(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示SLE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是高TC血症的危险因素(OR=3.884,P<0.05),是低HDL-C血症的保护因素(OR=0.199,P<0.05).结论 SLE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可影响血脂,增加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而降低低HDL-C血症的发生率.

  • 每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Ⅱ期临床试验

    作者:张建

    目的 观察每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和患者生存期.方法 未经任何治疗的ⅢB/Ⅳ期NSCLC患者给予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天)联合顺铂(40 mg/m2,第1、8天)化疗,每3周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吉西他滨静脉滴注30 min,顺铂静脉滴注60 min,同日门诊注射.结果 45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17例(37.8%),总有效率为37.8%(95%CI 25.1%~52.4%).1年生存率56.5%,2年生存率38.9%,中位生存期15.7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其Ⅲ/Ⅳ度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51%、31%和13%.结论 每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ⅢB/Ⅳ期NSCLC疗效肯定,患者对其毒性耐受性好,且可在门诊用药,不需延长水化时间或住院治疗.

  • 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和疗效观察

    作者:袁卫东;王勇;吴奇勇;童继春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食管癌疾病,已从常规的开胸治疗逐渐向创伤比较小的胸腹腔镜手术转化[1-2],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手术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效果明显、恢复快等特点,现收集我院自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35例施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 应用创面床准备原则配合创缘丝线持续牵引法治疗Ⅳ期压疮的护理

    作者:周雪;万里;温淑华;何妙珠;莫美兴;谢燕洪

    目的 探讨应用创面床准备原则配合创缘丝线持续牵引法治疗Ⅳ期压疮的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创面床准备原则的分期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在创面红色期给予持续创缘皮内侧牵引术,将创缘两侧皮肤向创面中心牵引,使创面封闭.结果 48例82个创面全部愈合,住院时间(50 04±36 37)d.结论 Ⅳ期压疮根据创面准备原则处理的基础上采取创缘丝线持续牵引法,使创周皮肤得到充分伸展后缝合,从而使创面修复,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挽救患者生命.

  • 护理干预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结石残留患者焦虑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红粟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结石残留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的现状,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194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结石残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97例)和对照组(97例),同时选择经体检证实为健康的成人7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分析3组患者焦虑的现状,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3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测评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8个维度)的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8个维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结石残留患者存在着焦虑,生活质量下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并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 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急性水肿期的护理

    作者:陈利梅;邓小玲

    目的 探讨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急性水肿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行TARP内固定手术的76例患者术后急性水肿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护理重点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和处理术后呼吸衰竭或窒息等并发症、重视呼吸道管理和口咽部切口护理、规范的术后体位护理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安全渡过术后急性水肿期,其中2例拔管后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梗阻,经及时发现重新置管后安全渡过急性水肿期.结论 TARP内固定术后急性水肿期易并发急性上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α-突触核蛋白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琳;彭芳;郁可;林杭

    自1817年James Parkinson首次描述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为"震颤麻痹"以来,人类对PD的认识已有200年来的进展,无论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还是对其诊断和治疗手段的探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迄今为止,PD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但PD典型的病理改变是形成路易体(Lewy body,LB),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是LB的主要成分,α-syn可能从多个方面影响PD发病机制,原因通常归咎于其异常的可溶性低聚物构象,亦称为淀粉样纤维化.因此,α-syn在PD的发病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并可能为治疗PD带来新的策略,对其他神经系统退行疾病的治疗也有帮助.本文综述α-syn与PD之间的联系.

  • 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邹彬镔;石庆之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群,预后较差.近10年,随着沙利度胺、来那度胺和硼替佐米等新药的临床应用,MM患者的临床结局较前改善,生存期延长.然而,MM仍被公认是不可治愈的血液恶性疾病,大多患者终复发或耐药[1-2].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

    作者:金卫篷;周源;尉辉杰;张建宁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inhibitor,VEGI)是由TAN等[1]在1997年发现的,它属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一员,因为它具有明显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所以被命名为VEGI.作为一个内皮细胞产生的血管生成负调控因子,VEGI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与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实了VEGI在肿瘤治疗、创伤愈合中的作用.本文对VEGI相关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 顺铂诱发肾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艳萌;高丽萍;郭卓雨

    顺铂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抗癌药物.因为顺铂进入机体后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所以其肾毒性为明显.顺铂对肾小管的损害一般是可逆的,但在大剂量或连续投药时,可使肾小管损伤表现为不可逆,严重者导致肾衰竭甚至死亡[1].顺铂在肾脏组织中高浓度分布和长时间蓄积是其肾毒性作用的基础.本文对目前研究广泛的顺铂肾毒性机制及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综述如下.

  • 右半结肠锯齿状息肉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肖岚月;彭燕;付祥胜

    近年来文献报道,右半结肠癌的发病率有持续增高的趋势.研究提示,相当一部分右半结肠癌系由右半结肠的锯齿状息肉演变而来,并具有与左半结肠癌不同的癌变机制[1].

  • 环氧花生四烯酸和羟基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学作用及与子痫前期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龙安雄;谭龙益

    环氧花生四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是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环氧酶代谢的产物,包括5,6-、8,9-、11,12-、14,15-EET[1].在人类,CYP环氧酶包括CYP2J和CYP2C两种类型,主要由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表达[1].经过近20年的研究,发现EETs对心血管系统具有重要保护作用.

  • FHL2蛋白对心血管系统的调控作用

    作者:余宏;马青艳;林吉进

    由4个半LIM 结构域组成的FHL家族蛋白(four and a half LIM domains protein)包括FHL1、FHL2、FHL3、FHT4 和ACT.FHL2蛋白参与多种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多种转录因子、骨架蛋白、酶等的调控作用.这些作用已经发现在包括心律失常、心肌肥厚、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新生成等方面充当各种重要的角色.而心血管系统是一个精细而复杂的调控系统[1],心肌拥有复杂、内在的机制来调控相应的心肌重构.很多类型的蛋白,包括结构和信号网络,用于维持机体内稳态以及对环境压力的响应.虽然学者们已经研究了非常多的蛋白,不过仍然有其他全新的蛋白在很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用以补偿管家蛋白的功能[2].有很多功能仍然未知的LIM区域结合蛋白,在它们的表达模式以及选择性剪接方式作用下,从胚胎发育到心力衰竭后阶段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 乏氧微环境与肿瘤治疗抗拒

    作者:刘小艳;许新华

    乏氧是实体肿瘤中一较为常见的现象,肿瘤细胞处于乏氧微环境时,可通过多种细胞机制调节使癌细胞适应这种不利的环境,进而使肿瘤细胞更具有抵抗力和生存的能力.这种适应性的改变不仅使肿瘤自身更具侵袭性,容易发生远处转移,而且能使肿瘤对非手术治疗的抗拒性增加,降低肿瘤治疗的疗效.如何改善肿瘤治疗抗拒是目前肿瘤学治疗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就近些年乏氧微环境对肿瘤治疗抗拒的影响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 CCL5、糖尿病与肝癌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冬梅;刘繁荣;罗佳;章敬成

    CCL5活化T细胞所分泌和表达的小分子蛋白质,其功能包括对多种细胞的趋化作用,介导淋巴细胞的迁移和归巢,对炎症反应进程的调节,以及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参与HIV的感染等,参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及肝癌的发病、进展过程.糖尿病的代谢异常可引起细胞癌变,进而对恶性肿瘤如肝癌的发病及进展过程产生重要作用.探讨CCL5在肝癌及糖尿病中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明确CCL5的作用机制,为肝癌、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理论依据.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