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剖宫产瘢痕部妊娠的超声诊断及宫腹腔镜治疗的可行性

    作者:宋成秋;曾雪英

    目的 探讨剖宫产瘢痕部妊娠(CSP)的诊断并分析宫、腹腔镜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妇产科收治的60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TACDS)检查,28例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检查.31例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作为观察组,29例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TACDS与TVCDS检查CSP的准确率、两种治疗方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β-hCG恢复正常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TACDS检查CSP准确率为84.38%,低于TVCDS的9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432,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262,t2=11.685,t3=9.366,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结论 TVCDS诊断CSP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宫、腹腔镜联合治疗CSP创伤小,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在小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铃;何赛峰;张建兴;沈嫱;李良

    目的 探讨乳腺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对大径≤10 mm的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大径≤10 mm的乳腺肿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84例,共228个乳腺肿瘤进行研究,其中恶性86个,良性142个.结果 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边缘不光整、肿块内微钙化、垂直性生长与小乳腺癌具有强关联;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诊断小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05%和69.72%、97.67%和84.51%.结论 边缘不光整、形态不规则和纵横比值可作为大规模早期乳腺癌筛查、乳腺小结节规范化管理及随访中易辨认,也是重要的超声征象.

  •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npr1基因G1023C多态性对重组人B型利钠肽疗效的影响

    作者:郭新华;王敬章;赵朝贤;李建秀;刘宇宁;马常义;杨永忠;高振华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npr1基因(编码A型钠尿肽受体)的G1023C多态性对重组人B型利钠肽(rhBNP)疗效的影响.方法 168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hBN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特征、心功能状态、心脏彩超及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患者npr1的G1023C基因型.结果 本研究中检测的GG基因型和GC+ 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0.4%和19.6%,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P>0.05);治疗前GC+CC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GG组(P<0.05),其他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B-NP治疗后,比较GG组和GC+ CC组临床指标变化的差值发现,GG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差值(△LVEF)比GC+ CC组显著提高(P<0.01),且GG组的△NYAH分级和△NT-proBNP值比GC+ CC组下降明显(均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M心力衰竭患者npr1基因G1023C多态性与rhBNP疗效可能有关,GG基因型患者比携带突变基因C的患者对rhBNP更为敏感,改善心功能的疗效更加明显.

  • 自动化初筛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流程的改进

    作者:张婷;林勇平;范婷婷;张东梅

    目的 对梅毒血清学新筛查模式下出现的不一致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用自动化的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技术(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S/CO≥1的标本再用甲苯胺红试验(TRUST)检测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特异性抗体,若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再选用目前被认为“金标准”之一的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进行IgM和IgG测定确认,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复查.结果 采用CMIA检测28 640例血清标本,阳性率为3.1%.429例CMIA检测S/CO≥1的标本中有70例(16.3%)结果为TRUST(-)TPPA(-),其S/CO值均<15.对70例CMIA(S/CO≥1)TRUST(-)TPPA(-)标本再用FTA-ABS进行IgG和IgM检测,阳性率为47.1%.对45例CMIA(S/CO≥1)TRUST(-)TPPA(-)患者进行了血清学随访复查,其中有8例(17.8%) CMIA结果转变为S/CO<1;有2例(4.4%)标本TPPA转为阳性.结论 CMIA初筛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存在假阳性;对于CMIA方法S/CO≥1、TRUST(-)和TPPA(-)的患者,建议可采用其他特异性试验测定确认和随访复查,改进目前的初筛检测流程.

  • 非小细胞肺癌中RHAMM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闫明;王淑玲;赵驰;陈小兵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介导的细胞游走受体(RHAMM)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44例经病理学确诊、临床和随访资料完整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中RHAMM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联.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各因素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RHAMM在肺鳞癌与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7.3%和3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38).RHAMM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01).单变量分析显示年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RHAMM表达对生存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只有年龄≥60岁(P=0.013,HR=1.887)和高临床分期(P=0.008,HR =2.861)是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HAMM的表达与肺癌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消化液收集回输对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的影响

    作者:周文星;吕传新;宋超

    目的 观察消化液收集回输对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30患者分为消化液收集回输(胃液、胆汁、肠液)组与常规肠内营养组,每组15例.所选病例均需符合以下条件:肠道功能基本恢复,均合并消化液丢失(每天丢失量>500 mL),且腹腔感染得到基本控制,完全依赖肠内营养,同期无其他干预.分别测定回输后第3、10天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 消化液收集回输组全部患者均能耐受消化液回输,消化液收集回输组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同时患者血清中血清总蛋白、清蛋白、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较常规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适时消化液收集回输辅助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切实可行的,可促进患者营养状况改善,加速恢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

  • 支架成形术治疗高龄症状性椎动脉狭窄

    作者:段金海;徐书雯;莫建伟;王硕;肖豪;向绍通

    目的 评价高龄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远期疗效.方法 19例椎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 2例患者同时植入颈内动脉支架,2例患者同时植入双侧椎动脉支架,19例患者共置入支架23枚,技术成功率100%.平均随访24个月,其中6例在半年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复查时有2例出现再狭窄,狭窄率均小于50%.所有患者未发生后循环缺血、死亡及心肌梗死.结论 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治疗高龄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技术可行,中远期预后较好,可作为其二级预防的选择.

  • B超引导下平面内与平面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比较

    作者:陈丽;王力峰;郭锐

    目的 比较B超引导下平面内与平面外两种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需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用B超引导下平面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B组用B超引导下平面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记录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估两组的穿刺效果.结果 A、B两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分别为80%和93% (P<0.05);A组穿刺置管时间长于B组(P <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A组(P<0.05);A组穿刺优良率低于B组(P<0.05);A组穿刺评为差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 B超引导下平面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能提高穿刺置管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甲状腺结节与体脂含量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作者:梁绮君;余寿益;刘继洪;杨焱;黎慧萍

    目的 探讨体脂含量及胰岛素抵抗与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56名健康体检者的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甲状腺功能、空腹胰岛素、肝脏彩超、甲状腺彩超、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测定的体脂含量的检查结果.结果 (1)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39.89%,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2)男性体脂过剩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体脂过剩的患病率(71.29% vs 38.31%,P<0.001);(3)体脂过剩者的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正常人群;(4)男性和女性体脂过剩者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男性36.81% vs 25.86%,女性62.71% vs 35.79%,P<0.001);(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和女性甲状腺结节的发病与体脂含量、胰岛素抵抗独立相关.结论 体脂过剩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显著升高,其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作者:宋奎;许晓军;郭子文;黎伟超;黄贵年;林淑华;刘安梨

    目的 评价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移植期间血小板(Plt)输注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接受HSCT患者的Plt输注情况,并分析影响输注疗效的临床因素.结果 86例接受HSCT患者中,男、女性患者间Plt输注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95% vs 67.74%,P>0.05).接受自体HSCT患者Plt输注有效率明显高于异基因者(83.24% vs 63.09%,P<0.05).对于异基因HSCT患者,接受供受体HLA配型相合与不合、血型相合与不合、血缘相关与无关HSCT患者Plt输注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1.89% vs 64.81%,66.67% vs 61.64%,62.30% vs 65.06%,P>0.05).发生感染患者的Plt输注量明显高于未发生感染者(P<0.05),且感染率与输注量间呈正相关(R2 =0.161,P<0.05).结论 接受HSCT患者移植期间Plt输注疗效与患者性别、供受者间HLA配型相合性、ABO血型相合性及血缘相关性无关,与移植类型明显相关.感染率与Plt输注量呈正相关.

  • 门诊局麻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脱垂痔术后出血的原因与处理

    作者:董佳容;毛旭明;王俊;李琰

    目的 探讨门诊局麻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脱垂痔术后继发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PPH治疗的1 178例脱垂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无麻醉意外或术中大出血,平均手术时间(20.10±7.05) min.脱垂性痔回缩率100%,术后出血率1.61%,患者满意率为92.7%.其中发生术后原发性出血(术后24 h内)4例,继发性出血(术后超过24 h)15例.结论 严格掌握PPH的适应证,采用适合的手术方案,以及在术前术后健康宣教等方面需做得更为细致准确,方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出血的发生.

  • 椎基底动脉系统复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作者:郭炜;段传志;何旭英;李西峰;钱东翔

    目的 总结椎基底动脉系统复杂瘤血管内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134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复杂动脉瘤患者中的92例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载瘤动脉闭塞术26例,单纯弹簧圈栓塞术56例,支架加弹簧圈术10例.结果本组死亡7例.所有患者进行4个月至2年的复查或随访,2例第一次栓塞术后复发,行二次治疗.结论 椎基底系统复杂动脉瘤仍然是血管内治疗的难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施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温穗文;郭晓燕;黄旭君;罗小华;王丽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8例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n=25)行限制性输液复苏,对照组(n=23)行传统输液法常规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30 min、2h血流动力学指标,6、12 h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液体输入量及输血量、治愈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0 min、2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红细胞压积、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12 h的凝血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其对照组(P<0.05).结论 在产后失血性休克,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有效减少输液量及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并纠正异常的凝血功能,防止凝血功能进一步恶化,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 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MICA分子的表达及启动子的甲基化

    作者:梅冰;陈永玲;张水蓉;李滔;王长征

    目的 了解MICA分子表达与复发性自然流产发生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机制是否参与MICA分子表达的调控.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对42例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及45例正常早孕妇女妊娠早期滋养层细胞中MICA mRNA和MICA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MIC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 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滋养层细胞中MICA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早孕妇女(t=3.75,P<0.01);正常早孕妇女滋养层细胞MICA蛋白表达水平很低,而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滋养层细胞MICA蛋白表达上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P<0.01);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与正常早孕妇女MICA基因启动子区均未检出甲基化特异条带.结论 妊娠早期滋养层细胞中MICA分子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MICA基因启动予区甲基化状态未发生明显改变.

  • 容积变化率在早期诊断糖尿病心脏病中的作用

    作者:闻智鸣;熊青;徐世亮;刘婷婷;蒙绪标;陈绵雄

    目的 观察心脏容积变化率在2型糖尿病心脏病早期诊断中的有用性.方法 将159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糖尿病病程分为A组(糖尿病病程1年以内,n=37),B组(糖尿病病程1~5年,n =40),D组(糖尿病病程>5并<10年,n=38),E组(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n=44),健康体检40例作为C组(对照组);由专人使用3D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上述人员进行心脏检查,记录心脏在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的全心和左心的大直径、横径、厚径,使用公式计算心脏容积变化率.结果 A、B、D、E、C5组对象全心容积变化率(3.92±2.50,3.93±2.56,3.06±2.21,2.36±2.12,4.27±2.11)和单位时间全心容积变化率(5.92±1.13,5.89±1.08,5.02±1.24,4.05±1.31,6.86±1.49),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A和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均P<0.05),左心容积变化率和单位时间左心容积变化率的组间比较有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相关的EF值和E峰、A峰在D、E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心容积变化率和单位时间全心容积变化率较EF值和E、A峰在心脏超声诊断方面更敏感,容积变化率结合其他心脏检查数据可用于2型糖尿病心脏病的早期诊断.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紊乱的作用

    作者:李立楠;贺英;刘晓娟;任卫东;崔峰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紊乱的具体作用.方法 选择收治的育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体检的健康育龄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同时根据有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进行分组,将两组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症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将甲状腺激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指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观察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比例为2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P<0.05);除促甲状腺激素较高外,观察组各项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伴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肥胖、月经紊乱的比例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P<0.05).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紊乱,两者关系密切.

  • 手辅助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效果比较

    作者:曹毅;李正荣;刘逸;蒋蒙蒙;林良庆;张国阳;揭志刚

    目的 探讨手辅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下部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6例接受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辅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90例,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96例.结果 手辅助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年龄、性别和TNM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辅助腹腔镜组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根治性胃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和术中死亡病例.与开腹组比较,手辅助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23.6±41.3)mL vs (189.2±52.4 mL)],术后肠道恢复功能时间[(3.2±1.3)d vs(3.9±1.1 d)],术后住院时间[(9.8±3.4)d vs(11.7 ±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116.4±23.5) min vs(109.3±29.7)min],清扫淋巴结数目[(18.1±3.2)枚 vs(19.3±5.6)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 vs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1月,两组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肿瘤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安全、可行、微创、有效的方法.

  •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34βE12和AR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潘荟丞;陈荣花;郑进;刘广寅;盛树海;李宗涛

    目的 探讨34βE12和AR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6例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和9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34βE12和AR的表达情况.结果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与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34βE12、A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9.7%、29.3%、27.9%、6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34βE12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而AR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结论 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34βE12具有稳定的高表达率,说明它是诊断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敏感标志物,而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AR的表达缺失与肿瘤的侵袭进展和恶性表型有关.

  • Gasbin法处理肩难产的效果

    作者:陈志芳;胡晓红;刘华华;孙晓琴

    目的 探讨Gasbin法处理肩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诊治的48例肩难产产妇分为对照组(常规处理)和观察组(Gasbin法),每组24例,对两组出生l min和5 min Apgar评分、母婴结局(新生儿窒息、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肱骨骨折、缺氧性脑病等,以及产妇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耻骨联合分离等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7分的比例均明显降低(25.0% vs 62.5%,4.2% vs37.5%),新生儿(12.5% vs 41.7%)和产妇并发症(29.2% vs 79.2%)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肩难产产妇,Gasbin法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的出生质量,提高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 内窥镜在治疗眼外伤晶体脱位所致继发性青光眼中的应用

    作者:陈静;邹玉平;邹秀兰;徐哲

    目的 探讨内窥镜在治疗眼外伤晶体脱位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方法 13例(13眼)眼外伤晶体脱位所致继发性青光眼,根据晶体脱位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摘除晶体,并在内窥镜直视下经睫状沟行人工晶体缝合固定;术中内窥镜观察房角情况,对于房角损伤> 180°的患眼,联合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及眼内组织反应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例(13眼)术前药物控制下眼压(26.8±7.9) mmHg,视力0.02 ~0.5,平均0.08±0.22.术后1周眼压(16.1±4.3)mmHg,视力0.32±0.14,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7.1±3.1)个月,末次复诊时眼压下降至(15.2±3.8) mmHg(P<0.05),视力提高至0.40±0.19(P <0.05).术后随访中未发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 眼外伤晶体脱位所致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治疗中应用内窥镜使手术直观、定位准确,提高了手术安全性,能取得相当理想的手术效果.

  • 不同类型起搏器术后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波;纳志英;韩雪;尹琳;张红珊;张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对不同类型起搏器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12通道DCG分析系统对317例次(其中ⅤⅥ型124例次,DDD型160例次,ICD型15例次,CRT型18例次)患者进行监测,分析判断感知、起搏功能异常、与起搏器有关的心律失常及自身心律失常的发生.结果 317例次检出起搏比例≥60%的222例次(70%),起搏比例<60%的95例次(30%).其中,CRT型起搏比例占总心搏数均>95%;感知异常70例次,其中感知过度33例次,感知不良37例次;起搏功能异常11例次;起搏介导性心动过速15例次;ICD及CRT-D型发生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7例次,放电2例次.自身心律失常发生87例次,其中ICD及CRT类型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结论 DCG监测能系统了解不同类型起搏器的工作状态、与起搏器有关的心律失常及自身心律失常的发生,为临床起搏器程控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低位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对下腹部手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作者:梁胜凤;阮家信;张磊;蓝雨雁;刘敬臣

    目的 观察全麻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在硬膜外腔注入0.2%罗哌卡因后对其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下腹部开腹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F组,N =30)和罗哌卡因组(L组,n=30).麻醉诱导:均采用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3.0~4.0μg/mL,瑞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3.0~4.0 ng/mL,维库溴铵0.1 mg/kg,肌松满意后行气管插管,用麻醉机控制呼吸.麻醉维持:均采用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3.0 ~5.0 μg/mL,瑞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1.0 ~ 5.0 ng/mL,间断静脉推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F组于手术切皮和缝皮前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2 μg/kg.L组于手术切皮前20 min和关腹前向硬膜外腔分次注入0.2%罗哌卡因10 mL,术中每隔1h追加0.2%罗哌卡因5 mL.记录入室时(T0)、诱导时(T1)、切皮时(T2)、术中探查时(T3)及关腹时(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记录拔管后1 h(T5)、4 h(T6)、12h(T7)、24 h(T8)的VAS评分、触痛阈及机械痛觉过敏的范围.结果 L组患者SBP和DBP在T2、T3低于F组(P<0.05),L组患者T5~T8 VAS评分均较F组低(P<0.05),L组患者三条测定线上触痛阈较F组高,机械痛觉过敏范围较F组窄(P<0.05).结论 经硬膜外注射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全麻,可减少术中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有效缩小全麻下行下腹部开腹手术痛觉过敏的范围,减轻痛觉过敏的程度.

  • 椎-基底动脉压迫导致面肌痉挛的手术治疗

    作者:陈建设;杨永飞;尹凯;刘义宾;袁越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压迫导致面肌痉挛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0例采用“悬吊法”治疗的椎-基底动脉压迫引起的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临床症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即刻缓解34例,即刻缓解率为85%(34/40),6例减轻(其中5例在1年内延迟治愈),治愈率为97.5%(39/4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对于椎-基底动脉压迫引起的面肌痉挛采用“悬吊法”效果满意.

  • 保留颈7棘突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

    作者:蔡文涛;林明侠;沈宁江

    目的 评估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效果,并探讨保留C7棘突对缓解术后轴性疼痛方面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24例开门减压节段为C3~7,B组19例开门减压节段为C3~6.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神经功能(JOA评分)改善率、术后轴性症状(AS)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同时在随访的影像资料上测量两组术后脊髓后移距离、颈椎曲度指数(CCI)改变及丢失程度.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较术前提高,CCI较术前下降(P<0.01),但两组间术后JOA评分改善率及CCI丢失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脊髓后移距离明显小于A组(P<0.05),颈椎重度AS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可避免开门后再关门,并可获得手术后即刻的稳定性,减少术后颈椎曲度的丢失和后凸畸形的发生率.而保留C7棘突及其后方附着的肌群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及颈椎曲度丢失程度无关,但可以减少术后轴性疼痛发生率及程度.

  • 血清S100β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糖耐量减低并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熊涛;王斌;李强

    目的 探讨血清S100β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糖耐量减低并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住院就诊的多梗死性痴呆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共75例,患者分为重、中、低度组,正常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S100β和MMP-9,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S100β在糖耐量减低并血管性痴呆高、中、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100β与MMSE呈负相关(r=-0.921 2,P<0.05);MMP-9在糖耐量减低并血管性痴呆重、中、低度患者与正常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MMP-9与MMSE呈负相关(r=-0.986 6,P<0.05).结论 糖耐量减低可导致S100β和MMP-9的表达增加从而诱发血管性痴呆的产生,血清S100β、MMP-9可能与糖耐量减低并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发病有关.

  • 血清可溶性CD40L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和脐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周进福;罗金英;朱文斌;曹颖平;沈晓丽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可溶性CD40L(sCD40L)在外周血和脐血中的表达及其与凝血功能和肾功能等临床指标的关系,并探讨其在子痫前期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sPE孕妇60例,按发病时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sPE组(发病时孕周<34周)和晚发型sPE组(发病时孕周≥34周)各30例,另选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分为早发型对照组(孕周< 34周)和晚发型对照组(孕周≥34周)各30例.ELISA法检测血清sCD40L;检测凝血功能和肾功能等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1)早发型sPE组外周血血清sCD40L水平(7.52±1.29) ng/mL,明显高于早发型对照组的(3.5±1.0) ng/mL和晚发型sPE组的(5.37±1.14) ng/mL;晚发型sPE组亦明显高于晚发型对照组的(3.8±1.2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发型对照组与晚发型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早发型sPE组、晚发型sPE组和晚发型对照组脐血血清sCD40L分别为(7.83±1.5)、(6.01±1.46)和(4.19±1.21) ng/mL,其中早发型sPE组高于晚发型sPE组,晚发型sPE组高于晚发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sPE患者外周血sCD40L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肾小球滤过率均呈负相关(P<0.01),与收缩压、平均血小板体积、肌酐呈正相关(P<0.01);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外周血sCD40L水平与凝血功能和肾功能等临床相关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CD40L在sPE,尤其是早发型sPE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凝血功能凝血功能和肾功能相关,提示其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机病机制有关.

  •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炎性介质及氧代谢的影响

    作者:高文英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炎性介质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72例ARDS患者分为HVHF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HVHF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VH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炎性介质、氧代谢指标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4周内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介质(TNF-α、IL-l、IL-6、hs-CRP、PCT)、氧代谢指标(PvO2、PaO2/FiO2、VO2、DO2)及生命体征(HR、MAP、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的炎性介质(TNF-α、IL-1、IL-6、hs-CRP、PCT)、氧代谢指标(PvO2、PaO2/FiO2、VO2、DO2)及生命体征(HR、MAP、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 <0.05,P<0.01),而HVHF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HVHF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2.588 8、2.581 8,均P<0.05),4周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430 7,P<0.05).结论 HVHF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ARDS患者的氧代谢和生命体征,降低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4周内病死率,其机制可能与更有效地清除体内炎症介质有关.

  • HER2高表达的胃癌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作者:朱畅;潘凯;谢海慧;夏利刚;林烈文;杨雪菲;杨明利

    目的 初步探讨HER2高表达胃癌细胞的淋巴结转移特点.方法 选取接受胃癌手术的患者62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期、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等,以及术后淋巴转移的数量和部位,按照HER2的FISH检测的结果分为HER2(+)组和HER(-)组.结果 两组在性别、年龄、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个数、淋巴结转移区域是HER2高表达的相关因素(P<0.05).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入选模型的因素仅为淋巴结转移区域,HER2高表达的胃癌与淋巴结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论 HER2高表达的胃癌淋巴结转移发生早、速度快,而且存在部分跳跃式转移可能.

    关键词: 胃癌 HER2基因 高表达
  • 结直肠癌BRAF和K-ras基因状态及其病理意义

    作者:涂露霞;万红萍;熊磊;熊振芳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BRAF和K-ras基因突变状态,探讨两者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扩增、DNA直接测序法检测21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BRAF基因15外显子600密码子和K-ras基因12、13、61密码子突变,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K-ras基因突变72例,突变率为34.3%.12密码子突变59例,突变率为28.1%,其中GGT→GAT(G12A)突变17例,突变率为8.1%;GGT→GCT(G12A)突变2例,突变率为0.91%;GGT→GTT(G12V)突变16例,突变率为7.62%;GGT→TGT (G12C)突变8例,突变率为3.8%;GGT→AGT(G12S)突变16例,突变率为7.62%.13密码子GGC→GAC (G13A)突变13例,突变率为6.2%.在肝转移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K-ras基因突变率分别为54.1%(20/37)和50.6%(39/77),明显高于无肝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组30.1% (52/173)和24.8% (3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Ⅲ期、Ⅳ期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分为19.1% (20/105)、50.9% (29/57)、47.9%(23/48),随着患者TNM分期增高,K-ras基因突变率显著升高,Ⅲ期患者当中K-ras基因突变率高,显著高于Ⅰ期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F基因突变4例,突变率仅为1.9%.4例均为K-ras基因野生型.结论 K-ras基因突变是结直肠癌的常见事件,K-ras基因突变与淋巴结转移、肝转移以及肿瘤进展相关;BRAF基因突变在结直肠癌中很少见,联合检测BRAF和K-ras基因对指导患者治疗有重要意义.

  • 食管鳞癌中分化抑制因子2的表达及其与E-钙黏蛋白表达的关系

    作者:岳黎敏;杨以会;杨福申

    目的 观察食管鳞癌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2(Id2)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和E-钙黏蛋白(E-cad)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7例食管鳞癌和23例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Id2和E-cad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Id2在食管鳞癌和正常食管上皮中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53%和17.39%,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d2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而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Id2与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rs=-0.255,P<0.05).结论 Id2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和侵袭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调控E-cad的表达有关.

  •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白血病儿童中的表达

    作者:马玉花;邹亚伟;徐清云;陈福雄;范联;刘志刚;阳池娇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白血病儿童血清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培养上清液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细胞贴壁法获取足量的MSCs,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表型的方法对MSCs进行鉴定,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白血病患儿和非感染血液病儿童(对照组)的外周血清及白血病患儿MSCs培养上清液中的HGF水平.结果 白血病初诊及复发患儿MSCs培养上清液中HGF的浓度为849.98(564.04 ~3 113.7) pg/mL,而白血病完全缓解期患儿为290.00(83.54 ~ 644.27)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初诊及复发患儿血清中HGF浓度为1 172.03 (464.24 ~5 134.40) pg/mL,白血病完全缓解期患儿血清中HGF浓度为324.38 (98.25~785.76) pg/mL,对照组血清中HGF浓度为301.77(78.25~607.44) pg/mL,白血病初诊及复发患儿血清中HGF浓度高于白血病完全缓解期患儿及对照组,(P<0.05);而白血病完全缓解期患儿与对照组血清中的HGF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血病患儿外周血清中能检测到HGF的异常表达,HGF水平与白血病病情、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体外培养的白血病患儿骨髓MSCs能分泌HGF,其中来自白血病初诊患儿的MSCs分泌HGF尤为显著,提示HGF的高分泌参与白血病骨髓微环境的功能异常.

  • P53未突变型大肠癌组织中ASPP2和iASPP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付丽娜;王艳荣;张秋瓒;杨倩

    目的 探讨P53凋亡刺激蛋白家族ASPP2、iASPP蛋白在P53未突变型(P53阴性)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ASPP2、iASPP蛋白在P53阴性大肠腺癌及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ASPP2、iASPP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结果 ASPP2蛋白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大肠组织(P<0.01),iASPP蛋白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组织(P<0.01).iASPP蛋白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无关(P>0.05),而与低分化程度和Dukes分期有关(P<0.05);ASPP2蛋白表达与大肠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分化程度、Dukes分期均无关(P>0.05).ASPP2与iASPP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C =0.697,P<0.05).结论 在P53未突变大肠癌患者,肿瘤的发生、发展与iASPP蛋白水平升高、ASPP2蛋白水平降低有关,且两者表达密切相关.通过抑制iASPP或激活ASPP2来提高诱导细胞凋亡功能成为大肠癌治疗的新方法.

  • 红景天对慢性间歇低氧大鼠APE1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格怡;成俊芬;黎雄斌;彭敏

    目的 观察红景天作用于慢性间歇低氧大鼠模型后脑细胞中APE1蛋白表达变化的情况,探讨其对慢性间歇缺氧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后进行造模成慢性间歇低氧大鼠,实验组予红景天胶囊1粒,380 mg,喂养8周,而对照组常规喂养,8周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细胞APE1蛋白表达阳性率,并抽取动脉血比较两者的差别.结果 对照组慢性间歇低氧大鼠在胞核、胞浆均有较多APE1表达且胞浆表达阳性率高于实验组(P<0.05),同时,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也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E1蛋白表达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大鼠慢性间歇低氧相关,而红景天可有效降低APE1蛋白表达并对OSAHS大鼠氧化应激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电针内关穴对体外循环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涂杰;梁蓓薇;梁东科;韦秋英;李涛;张炳东

    目的 评价电针内关穴对体外循环(CPB)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6~8月龄,体重400 ~ 4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20):假手术组(S组)、CPB组和电针内关穴组(EA组).采用尾动脉插管灌注,右颈静脉插管引流建立CPB模型.S组行麻醉和穿刺但不行CPB;CPB组行CPB 1 h;EA组行CPB 1h且在CPB期间使用电针刺激双侧内关穴.CPB结束后2h处死大鼠并取左心室心肌组织,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CPB组和EA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升高,Bax和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Bcl-2比值上升(P<0.05);与CPB组比较,EA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下降,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Bcl-2比值下降(P<0.05).结论 电针内关穴对CPB大鼠的心肌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 水飞蓟宾对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作者:毛翘;徐京男;崔春爱

    目的 研究水飞蓟宾对BV2小胶质细胞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水飞蓟宾对BV2小胶质细胞生存率的影响;运用Griess法检测细胞所释放的一氧化氮(NO)的含量;运用HE染色方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脂多糖和水飞蓟宾对BV2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运用RT-PCR方法检测水飞蓟宾对BV2细胞IL-6 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水飞蓟宾对BV2小胶质细胞无毒性;且抑制了脂多糖所诱导的BV2细胞的活化和NO的产生和IL-6 mRNA的表达.结论 水飞蓟宾具有防治与神经炎症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力.

  • 植物雌激素在雌性生殖系统中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余波澜;郑婷;蒋露

    目的 探讨植物雌激素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和大豆黄酮在人类宫颈癌细胞HeLa、乳腺癌细胞MCF7和卵巢癌细胞SK-OV-3中对抗氧化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抗氧化响应元件ARE报告基因转染入HeLa、MCF7和SK-OV-3细胞.稳定表达ARE荧光报告基因后,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50、25、12.5、6.25、3.125、1.56和0μmol/L的3种植物雌激素,检测ARE诱导倍数的变化.分别检测3种植物雌激素24h处理后诱导细胞中抗氧化基因Nrf2、SOD1、SOD2、SOD3、HO-1、GSTm、GSTp、NQO1、CAT和CLGC等的mRNA表达水平.在MCF7细胞中,检测25μmol/L的白藜芦醇和大豆黄酮对野生型Keap1蛋白抑制Nrf2-ARE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MCF7、HeLa和SK-OV-3细胞中,3种植物雌激素均能诱导ARE报告基因的高表达,并促进Nrf2、SOD3、GSTp、CAT和CLGC等抗氧化基因的高表达.同时,25μmol/L的白藜芦醇和大豆黄酮在MCF7细胞中能够有效淬灭Keap1蛋白对ARE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 植物雌激素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和大豆黄酮能够在人类宫颈癌细胞HeLa、乳腺癌细胞MCF7和卵巢癌细胞SK-OV-3中诱导抗氧化信号通路.诱导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和组织特异性.转录调控蛋白Keap1可能参与了诱导反应机制.

  • 可溶性因子在白血病患儿骨髓间质细胞耐药中的作用

    作者:李敏敏;邹亚伟;彭淑梅;唐远平;林英;陈福雄;王波

    目的 探讨儿童间充质干细胞(MSCs)培养上清的可溶性因子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Jurkat、K562/AO2在细胞毒性药物处理下的保护作用.方法 从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制备MSCs条件培养基,作用于白血病细胞株K562、Jurkat、K562/AO2,根据培养基及所加药物分为对照组、共培养组、单独加COX-2抑制剂组和共培养加COX-2抑制剂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血病细胞株在多柔比星诱导的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Bcl-2、Mcl-1、COX-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K562、Jurkat、K562/AO2细胞株的共培养组加多柔比星诱导凋亡后,细胞存活率高于只加多柔比星的对照组(P<0.05);加MSCs条件培养基处理后,K562、Jurkat、K562/AO2细胞株的细胞周期出现阻滞,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P <0.05);MSCs条件培养基处理后Jurkat、K562及K562/AO2白血病细胞株Bcl-2基因的表达上调(P<0.05),K562/AO2的COX-2基因表达上调(P<0.05).结论 MSCs分泌的可溶性因子抑制多柔比星诱导的细胞凋亡,使白血病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上调白血病细胞株Bcl-2基因的表达,上调K562/AO2的COX-2基因表达.

  • 纳米微孔聚乙酸内酯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兔软骨损伤的影响

    作者:姚军;李佳;杜刚;赵劲民

    目的 探讨纳米微孔聚乙酸内酯(NSP-PCL)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兔软骨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5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NSP-PCL组、BMSCs组、NSP-PCL+ BMSCs组,每组10只.模型组、NSP-PCL组、BMSCs组、NSP-PCL+ BMSCs组建立新西兰白兔双膝软骨损伤模型,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1周将NSP-PCL支架植入到NSP-PCL组和NSP-PCL+ BMSCs组的双膝软骨损伤处,向BMSCs组和NSP-PCL+ BMSCs组的靶侧肌肉注射BMSCs,连续注射3周,每周注射1次.空白组和模型组术后不给予任何药物.末次给药后24 h,切取缺损软骨组织.通过HE染色法,观察双膝关节软骨损伤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软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软骨层变薄,粗糙,软骨表面有明显凹陷.与模型组相比,NSP-PCL组、BMSCs组和NSP-PCL+ BMSCs组中软骨表面凹陷有软骨细胞填充,软骨层增厚.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IL-1和TNF-α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NSP-PCL组、BMSCs组和NSP-PCL+ BMSCs组血清中IL-1和TNF-α的含量降低(P<0.05),其中NSP-PCL+ BMSCs组降低程度大(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SP-PCL组、BMSCs组、NSP-PCL+ BMSCs组软骨中的TGF-β1的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其中NSP-PCL+ BMSCs组升高程度大(P<0.05).结论 NSP-PCL联合BMSCs通过降低血清中IL-1和TNF-α的含量及提高软骨中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修复损伤的软骨组织.

  • miR-200a靶向上皮间质转化对卵巢癌细胞黏附与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娜;曾洁;张小媚;杨琼;廖迪;陈高文;王沂峰

    目的 探讨miR-200a对卵巢癌细胞转移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慢病毒表达载体,在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OVCAR-3中构建稳定上调miR-200a的卵巢癌细胞模型;采用细胞黏附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miR-200a对卵巢癌细胞黏附和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利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iR-200a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了稳定上调miR-200a的卵巢癌细胞模型SK-OV-3和OVCAR-3;miR-200a过表达抑制了SK-OV-3和OVCAR-3卵巢癌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上调了上皮细胞表型相关E-钙黏蛋白的表达,降调了间质细胞表型相关波形蛋白和纤连蛋白的表达.结论 miR-200a可能通过阻碍EMT抑制了卵巢癌细胞的转移.

  • miR-9对骨性关节炎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与protogenin的靶向关系

    作者:张彦秋;张永涛

    目的 探讨miR-9对骨性关节炎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与protogenin(PRTG)的靶向关系.方法 比较miR-9在正常和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构建pre-miR-9、PRTG野生型(PRTG-WT)和突变型(PRTG-MT)真核表达载体,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miR-9在骨性关节炎细胞中的转染效率,采用Annexin V-FITC检测过表达的miR-9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验证miR-9与PRTG的靶向关系.结果 qRT-PCR显示miR-9在关节炎细胞中的表达较正常软骨细胞明显下调(P =0.009);成功构建pcDNATM6.2-pre-miR-9、pmirGLO-PRTG-WT和pmir-GLO-PRTG-MT真核表达载体,qRT-PCR显示pre-miR-9转染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后miR-9的表达明显上调(P =0.003).Annexin V-FITC检测显示miR-9过表达能够显著抑制骨关节炎细胞的凋亡率(P=0.03);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显示共转染pre-miR-9和PRTG-WT的关节炎软骨细胞的荧光活性明显下降(P <0.001).此外,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iR-9过表达可以显著下调PRTG的mRNA(P=0.005)和蛋白(P=0.002)表达水平.结论 miR-9过表达可能通过靶向下调PRTG的表达进而抑制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的凋亡.

  • 以主动脉夹层DeBakeyⅡ型为主要表现的马凡综合征1例

    作者:吴永刚;王有

    患者,男,35岁,因胸痛2d,于2014年5月1日来我院就诊收入院治疗.患者于2d前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前胸疼痛,持续不能缓解并呈逐渐加重,放射至后背部,无心悸出汗、晕厥等.既往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其父体型瘦长,50岁时死于突发心脏病(具体不详).

    关键词:
  • 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

    作者:陈艳;陈三军;余莉;熊建辉

    患者,女,24岁,因头昏、乏力3个月余于2013年4月3日入院.人院体格检查:神智清楚,重度贫血外观,扶入病房,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心率98次/min,律齐,心音柔和,肺部未闻及干湿性哕音,腹部平坦,腹肌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未见浮肿.

    关键词:
  • 淋巴瘤骨髓浸润转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作者:张金彪;代荣琴;吴雅峰;孟祥玲

    患者,女,65岁,因发热、乏力原因不明于2013年9月9日来医院检查.体格检查:贫血貌,巩膜无黄染,周围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无肿大,心率50 ~ 60次/min.主诉:近几天骨痛明显.根据症状门诊开具相关急诊检验,血常规:WBC 1.89 × 109· L-1,NEUT% 5.80(NEUT绝对值0.11),LYMPH% 77.20(LYMPH绝对值1.46),RBC 2.34×1012· L-1,Hb 63 g/L,Plt 36×109·L-1,网织红细胞%(Ret%)3.0.

    关键词:
  •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致脑动脉炎及视神经炎1例

    作者:陈文明;徐炎;卢健军;王玉周;胡琼力

    患者,女,14岁,因左侧肢体无力4个月余,左侧视物不清12 d于2013年11月14日入院.患者于2013年6月29日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上肢不能平举,不能握拳,下肢不能行走.在当地医院住院检查治疗,诊断为脑梗死.

    关键词:
  • 伴有CD8阳性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作者:程薇;李玉龙;翟亚萍;张琳;董晓燕

    患者,男,2岁,因面色苍白、间断发热15 d于2013年11月26日入院.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左侧腹股沟可扪及两黄豆样大小淋巴结,质韧,活动度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白细胞8.84×109· L-1,RBC2.65 ×1012·L-1,血红蛋白77 g/L,血小板46×109·L-1,外周血白细胞分类:白细胞数减少,幼稚细胞占26%.

    关键词:
  •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作者:孙盟盟;牛鹤丽;杨魏;王轶超;耿亚秋

    目的 探讨应用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癫痫患者和58例体检健康人分为观察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组予左乙拉西坦治疗6个月,采用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含量.结果 癫痫患者用药前血中IgA、IgG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3、6个月后IgA、IgM含量降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G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癫痫患者在抗癫痫药物治疗前存在体液免疫的功能紊乱,主要表现癫痫患者血中IgA、IgG升高,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不仅控制癫痫发作,而且可以降低癫痫患者的IgA、IgM水平,左乙拉西坦抗癫痫机制可能与调节癫痫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有关.

  • 螺旋藻胶囊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

    作者:段秀红;孙建宇

    目的 探讨螺旋藻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8例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均行全身化疗,观察组加用螺旋藻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藻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能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

  • 胰腺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祯;肖卫东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病死率在肿瘤中居第4位,由于胰腺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大多数胰腺癌确诊时已到晚期,手术切除率低,且对药物治疗不敏感,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足5%[1].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正常成年体内该通路异常激活可导致肿瘤的发生.已证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可促进胰腺癌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及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深入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相关组分在胰腺癌进展中的作用,可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胰腺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
  • 血管活性肠肽/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对多发性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元;李作孝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及神经元退化的慢性神经炎症,其病因尚不明确,然而在所有MS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都存在自身免疫紊乱过程,对其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病理学研究显示,活化的抗原提呈细胞和自身反应性的Th1细胞及Th17细胞参与了该病的病理过程.血管活性肠肽(vasoae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和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ituitary acet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通过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阻止有害的免疫过程、增强有益细胞的免疫效应,从而对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如MS发挥保护作用,使得VIP/PACAP成为治疗MS的新方案.

    关键词:
  • 抑癌基因与腺样囊性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黎黎;农晓琳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可发生于涎腺、泪腺、汗腺、乳腺以及上颌窦内、气管支气管等部位内壁的腺体等全身各部外分泌腺组织,因好发于大小涎腺中较小腺体,近年对涎腺来源的腺样囊性癌研究较为深入.腺样囊性癌生长速度缓慢,但由于其嗜神经血管生长及易远处转移的特点,使得腺样囊性癌易复发、早期转移率高,需要随访的周期较长.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与细胞遗传学、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改变等关系密切[1].

    关键词:
  • 类风湿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制

    作者:吴鹰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的患病率为0.32% ~0.36%[1].RA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其生存期普遍缩短3—18年,并且更常死于感染和心血管疾病(CVD)[1].RA患者较早发生CVD的危险性增加,并且如运动等控制危险因素的能力十分有限[2].

    关键词:
  • 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咏聪;区文超

    氯吡格雷是一种噻吩吡啶类衍生物,经过肠道吸收后,约85%被酯酶水解成非活性物质,剩下的15%在肝脏经过一系列的CYP450酶转化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后[1],与血小板表面二磷酸腺苷(ADP)受体P2Y12不可逆结合,阻断ADP对腺苷环化酶的抑制作用,终抑制纤维蛋白原受体(GPⅡb/Ⅲa)活化,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目前,氯吡格雷已经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血小板药物.然而,在服用氯吡格雷后,仍有一部分患者抗血小板无反应性或抗血小板低反应性,这个现象称为氯吡格雷抵抗.近年来,有许多研究关于氯吡格雷抵抗机制的实验,其中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现就新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的研究进展

    作者:颜伟;刘安文;蔡婧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 (USP18)是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家族成员之一.它是一种Ⅰ型干扰素诱导基因(Ⅰ-IFN),也称为UBP43,参与将连接在蛋白质上的类泛素干扰素刺激基因(ISG) 15移除的过程,是ISG15共价酶修饰系统中特异性的蛋白水解酶.但是机体在Ⅰ-IFN作用后的数小时内即产生对Ⅰ-IFN的抵抗,其机制可能是因为USP18表达的上调.USP18抑制天然免疫反应有两种作用机制.

    关键词:
  • HOX基因的受体信号改变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梦玲;查运红

    HOX基因(homeobox genes)是同源盒基因家族中一个高度保守的亚类,其在个体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增殖、凋亡、血管生成及受体信号转导等调节中起重要作用.HOX基因在许多肿瘤(尤其是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中的异常表达均有所报道,并提示在一定条件下改变HOX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1].

    关键词:
  • 微波消融治疗骨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子龙;张余

    骨肿瘤(bone neoplasms)是指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骨各种组织成分的肿瘤.无论原发恶性骨肿瘤还是骨转移瘤,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手术方式(截肢或根治性肿瘤切除术后肢体重建)无法或较难重建荷瘤肢体功能,并发症较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作为一种热疗手段,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技术目前应用于治疗多种侵袭性、恶性骨肿瘤和转移性骨肿瘤.该方法在保证肿瘤瘤段完全灭活的基础上,极大程度地保留了自体骨量.本文就微波消融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利用微波消融技术治疗骨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同时,也就微波消融技术在治疗骨肿瘤方面提出一些具有指引作用的建议.

    关键词:
  • 血小板调控CD4+T淋巴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涛;李浪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显示,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2.9亿,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总死亡原因的41%[1].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中国及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动脉粥样硬化(AS)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痛和脑卒中)的主要病理基础.既往对AS发生发展的认识有脂质浸润学说、损伤反应学说等.过去30多年的深入研究逐渐认识到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其中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有重要作用[2].血小板是生理性止血及血栓形成的基础,同时,在免疫反应、炎症及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就血小板调控CD4+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对AS病变的影响做一综述,而血栓形成这一晚期病变在此不作探讨.

    关键词:
  • 绝经后女性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屈金香;郭舜奇

    代谢综合征(M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集簇发生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MS主要组成包括肥胖、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以及高血压等.这些因素直接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增加了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绝经后女性作为一种特殊群体,其与MS的关系颇受关注.许多研究发现,绝经后女性MS的患病率增高,但其确切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性激素因素、炎症因素、基因因素以及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现将绝经后女性MS发生的相关机制及防治策略进行综述.

    关键词:
  • 婚检青年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

    作者:杨玉彬;蓝海英;陆青贵

    目的 探讨婚检地中海贫血(地贫)筛查阳性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方法 运用体质调查表和《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1 010例在广州市越秀区婚检中心进行免费婚检的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根据其血液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进行地贫筛查,分析比较地贫筛查阳性者与筛查正常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状况.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 004例,地贫筛查阳性者70例,筛查正常者934例;地贫筛查阳性者偏颇体质的发生率高于地贫筛查正常者,以阳虚质和气虚质居多,分别达到地贫筛查阳性人群的35.71%和32.86%;与地贫筛查正常者相比,地贫筛查阳性人群的平和质发生率较低,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婚检青年地贫筛查阳性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倾向于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和血瘀质,而阳虚质和气虚质可能为地贫患者常见的体质类型.

  • 不同治疗方案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需求调查

    作者:刘月娇;牛道立;许文伟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需求水平.方法 抽取手术治疗后进行化疗(化疗组)或者放疗(放疗组)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填的中文版《乳腺恶性肿瘤患者需求问卷》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量表不同维度和总量表得分的差异.结果 问卷回收率为86.3%,化疗组患者161例和放疗组患者98例参与调查.两组患者性知识维度、情感维度和量表总分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疗组的患者需求比较强烈.结论 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需求有不同,应该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特别是放疗治疗期的性知识教育和情感健康教育.

  • 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作者:孔少烽;李美娟

    目的 调查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状况,探讨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确诊为肺癌的术后化疗住院患者110例.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进行测评.结果 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MUIS总得分均数为80.50分,中位数为77.50分,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社会支持总分均值为41.46分,中位数为41.00分;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中的复杂性维度与客观支持(P<0.01)、主观支持(P<0.01)、对支持利用度(P<0.05)、支持总分(P<0.01)呈负相关.结论 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体得分处于中等水平;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中的复杂性维度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提高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中的复杂性.

  • 广州市2009-2013年肺结核流行状况分析

    作者:伍小英;谭守勇;罗少霞;张晋昕;陈其琛;刘国标;梁志强;宋涛;杜雨华

    目的 了解广州市肺结核疫情的流行特征并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全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州市2009-2013年肺结核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 2009-2013年广州市共发现登记肺结核患者58 209例,呈逐年下降趋势.(2)3-5月份为结核病发病高峰期.(3)老城区及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发病率较高.(4)男性占68.2% (39 713/58 209),女性占31.8% (18 496/58 209),男女比例为2.1∶1,各年份男女性别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16,P=0.037).(5)发病年龄集中在30 ~44岁年龄段(占41.8%).(6)户籍人口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流动人口职业以民工为主.(7)病型以继发性肺结核常见,占99.2%.(8)就诊延误率较高,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分别为53.9%和45.8%.(9)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确诊延误率分别为19.6%和20.2%.(10)2月末、3月末痰菌阴转率、治愈率均达到广东省结核病控制项目所要求的85%和75%以上.结论 广州市2009-2013年肺结核疫情控制取得一定的成效,青壮年人群、老城区、流动人口密集地区、降低就诊延误率是广州市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