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梁国伟;陈飞强

    胫骨中下1/3骨折常常愈合不良,导致延迟愈合或骨不连,是创伤骨科的研究热点之一。自从20世纪70年代出现交锁髓内钉技术[1]以来,髓内钉成为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及骨不连的良好选择。胫骨中下1/3由于部位特殊,钢板内固定常常失败,因此多采用髓内钉治疗。但目前学界对是否需要对交锁钉进行动力化处理争议较大。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均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术后予静力化和动力化处理,比较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 早期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效果

    作者:向自力

    目的 分析下肢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早期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的效果及康复质量.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治疗的104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动力化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15%,比对照组78.85%高(P<0.05);试验组术后8周随访sICAM-1含量比对照组低,其他骨愈合各项因子含量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早期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有助于优化患肢功能,提高骨愈合因子水平,加快骨愈合,促进康复.

  • 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研究进展

    作者:周磊;陈柯

    股骨干骨折主要发生于年轻人,多为高能量损伤。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闭合复位不破坏折断骨膜血运、骨痂生长快、可早期负重锻炼等有点,公认为如今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金标准。本文就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进钉前是否扩髓、固定过程中是否动力化调整及复位时是否切开等作一综述。

  • 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下肢骨干骨折延迟愈合

    作者:陈骥

    目的 研究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下肢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骨折应用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固定后的股骨和胫骨骨干延迟愈合患者,行近侧或远侧锁钉取出术进行动力化治疗.其中股骨干延迟愈合22例,胫骨干延迟愈合14例.结果 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3~9个月获得临床愈合.无感染、断钉、钉折弯、短缩、旋转畸形和内固定取出后再折.结论 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疗效满意.但应用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选择取出锁钉也要得当.

  • 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作者:薛文喜;史晓东;薛辉;徐文松;彭亮

    目的 交锁髓内钉动力化对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自2004年4月-2010年3月对26例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术后骨不连采用单纯由静力改为动力化治疗.结果 术后2例需行再次手术植骨愈合外,其余24例均于4-8个月愈合,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6、2个月,疗效评定优20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92.3%.结论 交锁髓内钉由静力变为动力化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一种简单而较适用的办法.

  • 交锁髓内钉静力型固定动力化治疗胫骨骨折

    作者:叶蜀新;刘兵

    目的 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提高愈合率、防止并发症发生的方法 .方法 对56例胫骨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静力型固定治疗,根据骨折稳定情况,3~8周取出一端锁钉,改为动力型固定.结果 56例均获随访.骨折均愈合,术后迟发性感染1例,大隐静脉损伤1例,骨折短缩移位2例.根据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43例,良8例,可4例,差1例,总优良率91%.结论 交锁髓内钉静力型固定动力化是治疗胫骨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应力遮挡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 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干骨折失败原因探讨

    作者:孙旭东;邵柏林

    自1997年3月~1999年12月应用Bastiani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干骨折16例,13例疗效不佳.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9~60岁,平均年龄28.4岁.其中新鲜骨折12例(粉碎性骨折5例,斜面骨折4例、横断骨折3例),陈旧性骨折1例.均采用切开整复,斜面及粉碎性骨折用1~3枚拉力螺丝钉垂直骨折面固定骨折端,陈旧性骨折采用截骨矫形、植骨后外固定支架固定.外固定支架置于股骨外侧,阔筋膜(髂胫束)上、下切开延长3~4 cm.术后CPM机功能锻炼,术后4周扶双拐下地活动,术后6周将外固定支架固定杆螺丝松动使其动力化,平均术后16周拆除外固定器.

  • 轴向载荷分担比指导外固定器动力化的临床应用

    作者:雍炜;曹海鲲;赵远航;马继海;刘钊;张宁宁;葛启航;万春友

    目的:探讨轴向载荷分担比用于胫腓骨骨干骨折术后指导外固定器轴向动力化促进骨折愈合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外固定器治疗的胫腓骨骨干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轴向载荷分担比指导下行外固定器轴向动力化治疗,对照组未行动力化,随访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6.5个月,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外固定针断裂、松动及再骨折等并发症,观察组1例骨搬移患者轴向载荷分担比<5%,X线片显示骨折断端有连续性骨痂通过,拆除外固定器连接杆后发生移位,恢复原数值行轴向加压再动力化,现已愈合.观察组除外1例骨搬移患者,其余49例患者外固定器固定时间为[(24.4±4.7)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22.4±4.7)周],与对照组50例患者外固定器固定时间[(29.3±5.6)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27.3±5.6)周]比较,显著减少(P<0.05).结论:外固定器轴向载荷分担比指导胫腓骨骨干骨折外固定术后轴向动力化可以加速骨折愈合,但不适合骨搬移截骨端已硬化患者.

  • 股骨静力交锁髓内钉生物力学性能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作者:严雪港;鲍同柱;赵卫东;鄢飞;梁栋柱;丁志兵

    背景: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骨折的常用内固定器械,术中是否常规提拉加压,以及术后是否及时动力化,对骨折愈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干扰各种因素来提高骨折愈合率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目的:观察股骨静力交锁髓内钉生物力学性能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甲醛浸泡的成人尸体股骨标本8对,制成中段横形骨折模型后分别用静力型交锁髓内钉(髓内钉组)、TiNi环抱式接骨板(环抱器组)、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加压钢板组)固定,测试抗轴向压缩、抗三点弯曲和抗扭转力学性能,计算应力遮挡率.结果与结论:髓内钉组与加压钢板组相比,抗轴向压缩性能和抗三点弯曲性能相当(P>0.05),但抗扭转性能较弱(P<0.05);与环抱器组相比,抗轴向压缩性能和抗三点弯曲性能较强(P<0 05),而抗扭转性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髓内钉组的应力遮挡率与加压钢板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明显高于环抱器组(P<0.01).提示交锁髓内钉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靠,但应力遮挡率较高,临床应用时需及时对其动力化,促进骨折愈合.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双段骨折

    作者:严建华

    目的:总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双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2013年间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胫骨双段骨折63例.结果:1例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换成外支架后3个月感染得到控制,15个月骨折愈合.7例远端骨折处8个月仍无生长迹象,二期予以自体髂骨植骨处理后12个月骨折愈合.11例远端骨折处在术后3~4个月未见骨痂生长,予以拔除近端锁钉动力化处理后12个月骨折愈合.42例患者术后16~24个月骨折愈合.3例患者失访.结论:交锁髓内钉是胫骨干双段骨折为适合的固定方式,预见性植骨可提高远端骨折处端愈合率及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适时动力化处理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 胫骨干多段骨折在不同时期动力化的疗效比较

    作者:黄志明;赵俊延;齐新文;俞华威;高红伟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不同时期动力化对胫骨干多段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交锁髓内钉治疗并行动力化的胫骨干多段骨折患者46例,分为早期动力化组(术后12~16周)24例,晚期动力化组(术后24~28周)22例,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4.5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并发症。结果:动力化后至骨折愈合所需时间:早期动力化组12~33周,平均(25.37±5.06)周,晚期动力化组13~30周,平均(24.54±4.41)周;骨不愈合:早期动力化组2例,晚期动力化组1例;早期动力化组5例发生骨折端短缩(>1 cm),1例成角畸形。结论: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胫骨干多段骨折,动力化时间在3~8个月内均有利于骨折愈合,但早期动力化容易引起骨折移位,发生短缩、畸形愈合。

  • 交锁髓内钉动力化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作者:李涧;董启榕;周海斌;陆政峰;范志海

    目的:初步探讨交锁髓内钉动力化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总结了101例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患者,对其中的30例有延迟愈合倾向的行动力化固定,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并定期随访.结果:30例患者中,除1例外.其余患者均在动力化固定后12周左右骨折愈合.结论:交锁髓内钉是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其中对部分有延迟愈合倾向的病例行适时的动力化,对于减少骨折不愈合具有尤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动力化治疗 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骨不连1例

    作者:胡孙君;张英琪;张世民

    患者,男,47岁,因车祸后左髋部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2 h 入院。 X 线片示左侧逆股骨转子间骨折,诊断为左侧逆股骨转子间骨折(AO 31-A3型)。患者入院后第2天在全身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选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10 mm,长度200 mm)固定。术后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术后2周复查X 线示骨折及内固定位置良好,但断端存在间隙。术后6个月 X 线片示断端间隙扩大,骨折两端的骨质出现硬化,骨密度显著增高。见图1。嘱患者继续支具辅助下患肢负重功能锻炼,但患者一直因左髋疼痛而不敢正常活动。术后12个月 X 线片显示骨折两断端骨质硬化,骨折间隙骨缺损,前侧缺损多于后侧。再次入院后进行手术,在静脉麻醉下取出髓内钉远端的防旋螺钉,术后继续负重锻炼。再术后6个月 X 线片显示断端的间隙仍然存在,但较术前明显减少。再术后12个月 X 线片显示断端间隙进一步减少,骨小梁生长穿过断端间隙。再术后24个月 X 线片显示骨折完全愈合,见图2。术后36个月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

  • 侧方钢板治疗下肢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效果*

    作者:张锦锋;叶登花;刘远昌;刘国东;杨道能;古伟军;黄本强

    探讨侧方钢板联合髂骨植骨治疗下肢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效果.回顾性分析60例下肢长管状骨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化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侧方钢板联合髂骨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不连、成角畸形、下肢短缩畸形以及愈合时间等指标.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侧方钢板附加植骨术应用于下肢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具有较好的疗效,骨不连愈合率较高,愈合时间短.

  • 带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胫骨干骨折延迟愈合

    作者:王龙强;王欢;付松;王淑萍;辛颖;邵诗泽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胫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胫骨干骨折行带锁髓内钉静力性固定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6~ 48岁,中位数32岁.按AO分类标准,A型骨折8例、B型骨折3例.根据骨折端X线表现,骨端肥大型4例、骨端正常型3例、骨端萎缩型4例.对所有患者行带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1个月,中位数8个月.8例患者骨折在行动力化治疗后6个月内愈合;2例患者的骨折在动力化治疗后6个月内仍未愈合,1例发生髓内钉断裂.对治疗失败的3例患者行更换髓内钉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8周后行动力化治疗,骨折均于5个月内愈合.结论:带锁髓内钉动力化是治疗胫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

    作者:宋文奇;陈宇杰;陈东;于晓雯;罗从风;张长青;曾炳芳

    目的 分析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方法 对21例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均为简单类型骨折,首次治疗均使用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并随访骨折愈合情况、肢体长短和有无旋转畸形.结果 21例中15例骨折愈合(71.4%),4例骨折不愈合(19.0%),2例发生交锁髓内钉断裂(9.5%),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股骨干骨折愈合平均(5.6±1.9)月.初次手术切开治疗6例愈合4例(66.7%),闭合复位治疗15例愈合11例(73.3%),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距初次手术6个月内使用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愈合率(86.7%)明显高于距初次手术6个月后动力化治疗的愈合率(33.3%),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干骨折愈合患者股骨短缩平均(5.6±1.5)mm;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后无旋转畸形.结论 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6个月内简单类型的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疗效满意.

  • 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孙晋斌

    目的 探讨髓内钉动力化和静力化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和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吕梁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均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组X片检查见骨折线间隙<2 mm时去掉远端锁钉,对照组持续静力化直至完全愈合.比较两组病例的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膝关节疼痛评分和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随访2、3、6个月骨折愈合率分别为56%、92%和100%,对照组分别为29%、68%和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膝关节VAS评分为(2.5±0.8)分,观察组为(2.2±0.7)分,疼痛率分别为11%和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踝关节VAS评分为(3.6±0.8)分,观察组为(2.1±0.6)分,疼痛率分别为17%和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中下段骨折髓内钉内固定后适时动力化治疗可以有效提高骨愈合率,降低踝关节疼痛的发生率.

  • 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胫骨干骨折

    作者:潘垚;安智全;曾炳芳

    目的 回顾性研究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后对胫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自2002年1月~2004年9月,采用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32例胫骨干骨折患者,术后6~10周根据骨折情况予以早期动力化,检测骨折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并与同期同样方法固定但未动力化的43例胫骨骨折的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4~13个月(平均6.5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动力化组105~126 d,平均115.6 d,未动力化组119~133 d,平均124.5 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髓内钉动力化更有利于胫骨干骨折的愈合.动力化组有2例(6.2%)延迟愈合,未动力化组有4例延迟愈合(9.4%),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动力化后延迟愈合无显著增加.结论 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有利于促进胫骨干骨折的愈合.

  • 股骨髓内钉动力化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时机

    作者:王立;陶海荣;朱彤;丁勇;诸乾华;胡小鹏

    目的 探讨股骨髓内钉动力化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时机.方法 回顾34例股骨髓内钉术后出现骨痂生长后,连续3个月影像学无明显变化的患者进行动力化治疗,随访时间6 ~56个月.分析愈合的疗效.结果 34例患者中,32例均于18周内出现通过骨折线的环形骨痂愈合,2例患者于12 ~ 20周出现骨折吸收现象,拔除髓内钉钢板植骨后愈合.动力化后骨折愈合明显加速.结论 股骨髓内钉固定骨痂生长后,连续3个月影像学无明显变化,静力化改为动力化,是促进骨折愈合的有效时机.

  • 带锁髓内钉固定后再动力化在胫骨干骨折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谢乃潺;陈尊荣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后再动力化在胫骨干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42例胫骨干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则进行髓内钉固定后再动力化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延迟愈合发生率及治疗前和治疗后2、6、8、10周的血清骨钙素(BG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迟愈合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8、10周血清BGP、IGF-1、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sICAM-1、sV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锁髓内钉固定后再动力化可以促进胫骨干骨折中愈合,降低延迟愈合及并发症发生率.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