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牙瘤摘除同期行引导骨再生术的效果评估

    作者:倪佳;李少冰;刘湘宁;容明灯;夏薇;张雪洋

    目的:评估牙瘤摘除术同期行引导骨再生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颌骨牙瘤患者11例,予以局麻下彻底摘除,并同期植入骨替代材料行引导骨再生术,术后随访并评估术区的愈合情况。结果11例患者的牙瘤完整摘除无复发,随访3和6个月后,术区有稳定的新骨生成。结论牙瘤摘除术同期行引导骨再生术的临床效果良好。

  • 多次人工授精失败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局分析

    作者:林小民;王磊;赵曼林;蔡桂丰;林惠珊

    目的:探讨反复人工授精失败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方法对53周期反复人工授精失败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的155周期双侧输卵管阻塞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者正常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宫外孕率、完全受精失败率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有较高的完全受精失败率,较低的正常受精率,但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较高。结论反复人工授精失败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良好,通过早期补救胚胎移植可降低其完全不受精风险。

  • 动态增强 MRI定量参数对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成戈;周智鹏;邱维加;杨新官;邢腾龙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定量分析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和作用,为临床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20例,行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通过后处理软件获得每个病灶及胸壁肌肉组织的定量参数(Ktrans、Kep、Ve、iAUC),所有肺癌患者均经手术或者穿刺取得病理结果,比较不同类型肺癌及胸壁组织间的定量参数值,各组数据之间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确定肺鳞癌与腺癌诊断的佳定量参数值。结果鳞癌、腺癌与胸壁之间定量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腺癌Ktrans、Kep、Ve、iAUC值均高于胸壁肌肉组织;鳞癌、腺癌之间Ktrans、Kep、i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Ktrans值敏感度、特异度高,分别为76.9%、100.0%;Ve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腺癌的鉴别诊断中各定量参数的界值分别为:Ktrans (0.134)、Kep (0.361)、iAUC(22.409)。结论定量参数值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及鳞癌、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共信号分子 B7-H3在人肺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冯稳;于庆凯;张冰;张建波;孙淼淼

    目的:研究共信号分子B7-H3在人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在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肺腺癌患者肺癌组织标本86份,正常肺组织标本20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组织标本中B7-H3的表达水平。结果 B7-H3在20份正常人肺组织中不表达,在86份人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8.6%,在合并有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组织中B7-H3的阳性表达率为71.6%。低分化组肺腺癌组织B7-H3阳性表达率(83.33%)明显高于中分化组(79.41%)和高分化组(60.00%)。结论共信号分子B7-H3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有可能成为评价人肺腺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指标之一。

  • 血清肺炎支原体 DNA 定量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

    作者:林超群;黎运西;黎冠峰;林荣汉;申可;黄木荣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60例(支原体感染组),健康体检正常的个体34例(健康对照组)。用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G抗体,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DNA,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用染色后激光扫描法检测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支原体感染组的血清肺炎支原体DNA定量、肺炎支原体IgG抗体滴度、C反应蛋白浓度、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支原体感染组治疗后的血清肺炎支原体DNA定量、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支原体感染组治疗后的肺炎支原体IgG抗体滴度显著升高,C反应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后监测比肺炎支原体抗体血清学检测更优。

  • 炎性因子 hs -CRP、MIF 和 RANTES 在不同糖代谢人群中的表达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王运林;姚培伟;张晓婷

    目的:比较不同糖代谢人群外周血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调节与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 RANTES)的表达水平,探讨这些炎性因子在反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检测正常对照( NGT组)、糖调节受损( IGR组)和新发2型糖尿病( T2DM组)共90例观察对象的空腹血清hs -CRP、MIF、RANTES、BMI、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脂生化等指标。结果与NGT组相比,IGR组和DM组患者血清hs-CRP、MIF、RANTES水平显著升高;无论是在IGR组还是DM组,血清hs-CRP、MIF、RANTES均分别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结论糖尿病及其前期患者就存在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炎症因子hs-CRP、MIF、RANTES均可作为反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可信赖标记物之一。

  • 缺铁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杨燕华;叶健烽;苏少辉;何如平

    目的:探讨血清铁水平对首次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首次出现心力衰竭症状的10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入院时行血红蛋白和血清铁检查,全部患者接受心力衰竭标准药物治疗。记录入院时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住院期间死亡与缺铁的相关性。通过电话随访及病历查询统计分析5年内患者反复住院(≥3次)和全因死亡与首次住院时血清铁的相关性。结果108例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为(92±14)g/L,血清铁为(6.3±3.5)μmol/L,没有显示血红蛋白与血清铁水平明显相关(r=0.402, P=0.098)。对于近期死亡,血清铁的HR=0.812(95%CI 0.710~0.922,P=0.002),血红蛋白的HR=1.018(95%CI 0.962~1.131,P=0.860)。随访5年,对于全因死亡,校正后的首次住院时血清铁HR=0.935(95%CI 0.908~0.985,P=0.033);校正后的首次住院时血红蛋白HR=0.798(95%CI 0.712~0.907,P=0.017)。对于反复住院(≥3次),首次住院时血红蛋白的HR=0.854(95%CI 0.615~0.963,P=0.007),首次住院时血清铁的HR=0.968(95%CI 0.877~1.124,P=0.086)。结论首次住院时血清铁的水平可能较血红蛋白水平更能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死亡;首次住院时血清铁及血红蛋白水平均能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预后,而血红蛋白水平可能更能预测患者的反复住院率。

  • 徒手置钉技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薛厚军;黄必留;潘磊;刘青华;李捷;陈伟雄

    目的:探讨徒手置钉技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两组患者均行后侧入路椎弓根置钉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徒手置钉技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置钉技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后CT扫描判断置钉准确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1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以及术后椎体相对高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置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高危置钉发生。术后3 d、1个月、6个月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两组椎体相对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徒手置钉技术在胸腰椎骨折具有接触射线次数少、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好的特点,患者恢复情况好,值得临床的推广。

  • 肺组织特异性X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肺癌微转移生物作用的关系

    作者:彭国庆;刘文洲;冼磊

    目的:研究肺组织特异性X蛋白( LunX)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中的表达,探讨LunX与NSCLC患者肿瘤微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54例NSCLC患者,转移组( n=34)为NSCLC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非转移组(n=20)为NSCLC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另选取同期胸部良性病变行手术患者21例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FQ-PCR)、蛋白印记法和免疫组织化法检测54例NSCL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淋巴结中LunX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FQ-PCR结果显示转移组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癌转移淋巴结中LunX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 P<0.01);蛋白印记结果显示转移组癌组织及癌转移淋巴结中LunX蛋白相对表达量较非转移组明显上调( 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转移组癌组织及癌转移淋巴结LunX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1),两组癌旁组织在蛋白印迹及免疫组化表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肺组织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无LunX 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 LunX在NSCL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淋巴结中均有表达,其表达的上调可能参与NSCLC患者肿瘤微转移的发生发展过程。

  • 广州地区艰难梭菌耐药检测与耐药机制分析

    作者:吴爱武;唐海先;王丽斯;陈定强;李红玉;唐晓华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腹泻患者中分离的艰难梭菌( CD)耐药情况及耐药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广州3 家医院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467 份。PCR 方法直接检测粪便中CD 种特异性tpi 基因,对tpi 基因阳性的粪便标本富集芽孢后,采用厌氧培养法用CCFA 培养基进行CD 的分离培养,然后PCR 鉴定可疑菌株的CD 种特异性tpi 基因;采用Etest 法测定CD 对常用抗菌药物的MIC 值并判定菌株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对耐药菌株,通过PCR 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相关的耐药基因如克林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B 及喹诺酮类耐药主要相关DNA 旋转酶基因gyrA 和gyrB 的突变情况。结果 467 份粪便标本共检测出tpi 阳性标本29 份,从中共培养出22 株CD。药敏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甲硝唑、万古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敏感,未检测到对上述5 种抗菌药物耐药和中介的菌株。测试菌对克林霉素、青霉素、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是90畅9%(20/22)、27畅3%(6/22)和13畅6%(3/22)。所有耐药菌株中,有2 株同时对克林霉素、莫西沙星、青霉素耐药。20 株对克林霉素耐药的CD 中,有40%(8/20)的菌株ermB 基因阳性,3 株莫西沙星耐药菌株中均检出gyrA、gyrB 基因发生突变。结论 广州地区CD 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不高,但对克林霉素有较高的耐药率,ermB 基因的存在是CD 对克林霉素耐药的原因之一,而gyrA、gyrB 基因的突变与CD 对喹诺酮类耐药有关。另外,已出现同时耐3种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CD 菌株。

  • 不同术式对白内障角膜散光者视形觉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晓红;张铁民;董薇丽;董志军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白内障角膜散光患者术后视形觉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白内障伴角膜散光患者共90例(90眼),其中角膜散光1.0~2.0 D的患者50例(50眼),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A1组25例(25眼)和对照组A2组25例(25眼);角膜散光>2.0D患者40例(40眼),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B1组20例(20眼)和对照组B2组20例(20眼);对照组行11:00,3.0 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A1组于角膜陡峭子午线行主切口,B1组首先完成同对照组的操作,然后以陡峭子午线为中心,做成对横切口。观察患者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裸眼视力及对比敏感度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角膜散光矢量J0及P比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角膜散光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裸眼视力比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4种(明视、明+眩光、暗视、在暗+眩光)视觉状态、5种(1.5、3、6、12、18 c/d)空间频率下CS对数值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明+眩光状态比明视环境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敏感度值均增高,观察组增高较对照组明显( P<0.05)。在暗+眩光状态下比暗视环境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敏感度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角膜陡峭子午线上的透明角膜切口及“T”切口可有效矫正角膜散光,提高患者的形觉功能。

  • 肺结核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娟;李德宪;曹智忠;吴桂峰;梁燕琼

    目的:了解ICU中肺结核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的136例肺结核并VAP的患者,使用美国BD公司凤凰100细菌鉴定系统,低抑菌浓度法( M1 C法)、纸片扩散法( KB法)测定下呼吸道标本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敏感率。结果肺结核并发VAP患者以混合细菌感染为主,约占85.3%,MRSA检出率为67.3%;产ESBLs菌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达78.2%。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高,检出181株,占69.6%,革兰阳性球菌次之,检出50株,占19.2%,真菌检出29株,占11.2%;病原菌药敏检测结果表现出多重耐药现象,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32.9%,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18.2%,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12.5%;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对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67.3%;检出真菌对氟康唑耐药率52.6%,氟胞嘧啶耐药率73.7%。结论肺结核并发VAP的患者病原菌以混合细菌感染为主,且以多重耐药为主,根据病原菌耐药性的检测,可指导抗生素合理运用。

  • 微创保胆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变化

    作者:周建平;徐飞;廖子聪;章银蓉;程国何;汤治平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手术前后胆囊功能的变化,为临床保胆手术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行微创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通过超声评估胆囊收缩功能,观察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胆囊收缩功能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胆囊收缩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早期胆囊收缩功能改善不明显,术后3个月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可恢复至正常,微创保胆手术可有效胆保留囊收缩功能。

  • 血清组织因子及其途径抑制物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作者:周炳延;常向云;孙侃;王雪洁

    目的:探讨血清组织因子( 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与2型糖尿病( T2DM)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58例T2DM无视网膜病变(DR)患者(T2DM组)、65例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T2DM+DR组)及40例正常人(NC)的血清TF、TFPI水平,分析TF、TFPI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TF、TFPI、TF/TFPI比值较NC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DR组TF、TF/TFPI比值较NC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T2DM+DR组TFPI较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DR组TF、TF/TFPI比值较T2DM组显著升高,TFPI较T2DM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F是D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DR患者TF、TF/TFPI升高,TFPI降低,提示TF、TFPI可能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

  • 组织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陆丹;贺青蓉;秦炜;麦燕玲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 T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腹腔镜活检或开腹手术,取得6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组织及在位内膜40例,另取同期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5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组织中的TF和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TF在EMs中异位内膜的表达与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VEGF在EMs中异位内膜的表达与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结论 TF和VEGF在EMs中诱导血管生成,促进EMs的发生发展。

  • 广泛性切除术联合阴道延长术对宫颈癌患者性生活状况的影响

    作者:韦奇秀;龙海红;吴瑞珍

    目的:探讨广泛性切除术( RH)联合阴道延长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性生活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妇产科收治的42例早期子宫颈癌行子宫广泛性切除联合阴道延长术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仅行子宫广泛性切除术的38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治疗结束6个月后,采用女性性功能测量量表( FSFI)评估患者的性功能状态,并采用性生活和阴道变化( SVQ)问卷探讨患者术后性生活和阴道相关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阴道明显增长[(10.0±1.2)cm vs (6.0±1.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排尿相关症状及排便相关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在性欲、性唤起、阴道润滑、性高潮、性满意度、性交痛及FSFI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子宫颈癌患者行子宫广泛性切除联合腹膜阴道延长术后阴道长度明显延长,且并不增加术后排尿和排便相关症状的发生风险。

  • 成人安氏Ⅱ1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槽骨的锥形束 CT 表现

    作者:张艺;严宁

    目的:运用锥形束CT( CBCT)研究成人安氏Ⅱ1错患者正畸治疗前上颌中切牙牙槽骨的三维形态结构,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安氏Ⅱ1错畸形患者18例,以个别正常志愿者17例作为对照,分别拍摄CBCT片,分析上颌中切牙唇腭侧倾斜度、上颌中切牙牙槽骨的厚度和高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安氏Ⅱ1错患者上颌切牙唇倾度明显增大( P<0.05)。在牙槽骨厚度方面,安氏Ⅱ1错患者上中切牙整个牙槽骨形态表现为狭窄,而且上中切牙牙根距颊侧皮质骨较近( P<0.05)。在牙槽骨高度方面,安氏Ⅱ1错患者上中切牙腭侧牙槽嵴顶和根尖到PP平面高度大于正常( P<0.05);而颊侧牙槽嵴顶到 PP 平面的高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成人安氏Ⅱ1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槽骨表现为狭窄且腭侧牙槽骨略高,矫治中可对上中切牙施加适当的内收和压低,但是在矫治中需严格控制切牙的转矩。

  • 脓毒症患者血清 NT -proBNP、IL -6及 TNF -α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马冬璞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脓毒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8 d后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21例和存活组63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IL-6及TNF-α水平,并分析其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血清NT-proBNP、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 P<0.05);死亡组患者随着入院时间的增加APACHE Ⅱ评分呈升高趋势,而存活组患者呈降低趋势,在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入院第3、5天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 P<0.05);NT-proBNP、IL-6及TNF-α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 =7.460、r=3.810、r=0.517,P<0.05)。结论分析血清NT-proBNP、IL-6及TNF-α水平对于判断脓毒症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肿瘤抑制因子 EGR -1、PTEN 的表达

    作者:林浩;谢玲珠;郑灿滨

    目的:探讨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肿瘤抑制因子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 EGR-1)、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 PTEN)的mRNA表达水平对肝硬化、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诊断为肝癌和肝硬化的住院患者,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qPCR)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GR-1、PTEN的mRNA表达水平;以门诊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纳入患者肝癌20例(肝癌组),肝硬化22例(肝硬化组),健康对照者34例(健康对照组)。肝癌组EGR-1 mRNA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t:8.31±2.39 vs 9.61±1.60,P=0.018)和肝硬化组(△Ct:8.31±2.39 vs 9.68±1.81,P=0.022),而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EGR-1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0);3组PTEN的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GR-1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成为肝癌与肝硬化鉴别的辅助参考指标。

  • 以咯血起病的肺支气管多形性腺瘤1例

    作者:卢冬彦;叶小卫

    患者,女,48岁,主因咳嗽咯血2周于2013年7月5日入住我科。患者于2013年6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呛咳,间中咯血丝痰,无胸痛、胸闷气促、发热恶寒等不适。2013年7月2日当地医院胸部CT平扫提示“右主支气管内占位,考虑右肺中央型肺癌,予止血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未缓解,于7月5日转诊至我院,行胸部增强CT提示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处见桑葚状软组织结节影突向右主支气管腔,大小约为17 mm ×13 mm,边界清楚,腔外未见明显侵犯,肺门及纵隔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诊断意见: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处占位,考虑为类癌可能性大(图1)。7月8日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提示轻度增生的鳞状上皮组织,3次痰送检找癌细胞均提示阴性,结核菌素试验为阴性;血气分析、相关抗原5项( AFP、CEA、CA125、CA153、CA199)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7月12日至外院再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术,镜下见右主气管末端可见菜花状新生物堵塞2/3管腔,表面粗糙,触之易出血,表面未见坏死组织,右上叶开口不可见(图2)。于镜下行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右上叶支气管肿物边界清楚,瘤细胞排列呈腺管或片状,胞浆略嗜酸,可见黏液形成,局部间质胶原化,病变符合多形性腺瘤。

  • 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1例

    作者:肖湘芝;黄艳

    患者,男,48岁,因双下肢阵发性发热、潮红、灼痛3个月,加重半个月于2013年7月9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走路时突然出现右侧大腿烧灼样疼痛,持续1分多钟,伴双足趾、足背、足底、面部发热、潮红,持续10多分钟,右大腿疼痛时双足发热和发红达到顶点,随着疼痛消失,双脚发热和潮红逐渐褪去。每天发作1~2次,近半个月加重,每天发作4~6次,静息状态也发作。既往4年前有慢性胰腺炎病史。无放射性毒物接触史,吸烟30年,20支/d,饮酒10余年,0.25 kg/d。配偶及儿子体健。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 蜱叮咬伴特发性肺纤维化1例

    作者:刘倩倩;汤绍辉;林敏娟

    患者,男,63岁,因左足趾蜱虫咬伤40余天,伴咳嗽1周于2014年8月1日入院。患者40余天前在当地山区中行走时左足第三、四足趾间不慎被蜱虫咬伤,被咬处感刺痛、麻木、肿胀,强行拔除虫体后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蜱虫咬伤,局部给予碘伏消毒、外涂抗生素软膏等处理。以后一直感局部不适、稍肿痛。1周前出现咳嗽,咳少量痰,间断胸闷,遂就诊于我院,入住普通外科。既往有吸烟史20余年;否认肺炎、支气管哮喘、结核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病史。

  • 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要表现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1例

    作者:周辉;徐承云;胡丽莉;房向东

    患者,女,56岁,因双下肢麻木、疼痛伴水肿40 d,于2013年5月15日在我院治疗。自诉缘于40 d前因感冒后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无力,伴水肿,无恶寒发热,无恶心呕吐等症状,至当地县中医院就诊,查血沉87 mm/h,类风湿因子81.6 U/mL,抗环瓜氨酸抗体正常,双手X线片示:双手掌指及指指关节间隙稍变窄,考虑为“类风湿关节炎”,予以美洛昔康及泼尼松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之后患者停用泼尼松,1周前患者出现恶寒发热症状,双下肢水肿加重,每次发热均需要以吲哚美辛栓塞肛后方能热推,为进一步诊治遂入我院。既往史无特殊。入院体格检查:神清,对答切题,查体合作,颅神经(-),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不高,双下肢腱反射对称(-),双下肢大腿下1/2以下肢体痛觉减退,深感觉未见异常,双侧病理征(-)。体温37.8℃,全身皮肤无皮疹,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听诊无异常,双下肢水肿。

  • 马凡综合征1例

    作者:马芷琴;何琼;章艳萍;干艳捷

    患者男,46岁,因反复胸痛20余年,加重1年,于2014年7月7日入院。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位于心前区,多在清晨发作,每次持续约数十分钟后缓解,惊吓、劳累时加重,未予以重视。近1年自觉胸痛症状加重,表现同前,持续时间较长,每次持续约1h后能缓解,劳累、休息时均可发作,伴乏力,查心脏彩超示:马凡综合征;查胸部CTA示:主动脉窦及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查冠状动脉造影示:未见明显狭窄;为求手术治疗,以“马凡综合征”收住心血管外科。幼时即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烟酒史及家族相关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0℃,呼吸20次/min,脉搏56次/min,血压132/50 mm-Hg,神志清楚,步入病房,体形瘦长,四肢细长,双上肢呈蜘蛛指改变,头长、面窄,双眼内斜视,全身皮肤及黏膜未见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无肿大,咽无充血,胸廓无按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56次/min,律齐,主动脉瓣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舒张期隆隆样杂音。2014年7月7日门诊心脏彩超示(图1):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考虑马凡综合征可能),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左心及右房增大,室间隔与左室壁增厚,左室收缩功能稍减低,二、三尖瓣少量反流,肺动脉高压,心包少量积液[心腔内径( mm):LA(前后)45, LVD(前后)81, RA(左右)47, RV(左右)39;室壁厚度( mm ):IVSD 14, LVPWD 13,LVEF 48%,肺动脉收缩压46 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Ⅰ°房室传导阻滞,ST-T改变。

  • 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邓海鸥;林凯;黎映兰;许翎;张伟杰;吴文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阿卡波糖(50 mg/次,每天三餐中各一次)治疗12周以上,7.5%<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9.0%,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加用维格列汀50 mg/次,2次/d(维格列汀组)及另一组加用瑞格列奈1 mg/次,2次/d (瑞格列奈组)共治疗12周。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与基线相比,校正后的HbA1C平均降幅分别为(-1.02±0.05)%和(-1.21±0.05)%( P<0.05);后者较前者下降明显( P<0.05)。空腹血糖在两组均有一定程度下降,维格列汀组下降(-1.12±0.08)mmol/L,诺和龙组(-1.35±0.06)mmol/L;后者较前者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格列汀组胃肠道不良事件10例,无低血糖事件;瑞格列奈组胃肠道事件6例,2例低血糖;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31.2%和20.0%(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单用阿卡波糖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维格列汀可显著降低HbA1c;疗效较联用诺和龙稍差,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加,低血糖事件发生率降低。

  •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bet/GATA-3平衡的影响

    作者:卢志刚;刘芸;吕晓强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 ACI)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T-bet/GA-TA-3平衡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醒脑静注射液。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改良Barthel指数( MBI),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PBMC 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结果两组治疗前T-bet mRNA、GATA-3 mRNA和M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M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bet、T-bet/GATA-3在治疗后14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ATA-3以及M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明显调控ACI血瘀证患者T-bet/GATA-3平衡,对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

    作者:邓彩霞;张志辉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116例重症CAP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58例采用头孢噻肟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发热持续时间、肺部啰音持续时间、咳嗽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儿童重症CAP可以扩大抗菌谱,降低耐药性,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 单肺通气前氯胺酮雾化吸入对肺癌开胸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喜松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前氯胺酮雾化吸入对肺癌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肺癌手术患者75例,分成3组,每组25例。术中给予A组8.5 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B组静脉注射氯胺酮,C组患者氯胺酮雾化吸入。取给药前(T1)、单肺通气25 min(T2)、单肺通气50 min(T3)、单肺通气100 min(T4)、单肺通气结束6 min( T5)、手术结束( T6)桡动脉血,检测动脉PaCO2、Paw、PaO2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计算出OI。取T1、T2和手术后2.5 h(T7)中心静脉血,检测血液中IL-8、IL-10、sICAM-1水平。结果 T1、T2、T73个时间点,3组患者血清中的sICAM-1、IL-8水平都较前一时间点明显升高,而IL-10水平较前一时间点降低;T7时,B、C组的sI-CAM-1、IL-8两种分子水平明显低于A组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01)。 T4时B、C组患者的OI值明显高于A组( P<0.001)。而B组患者的SBP、DBP明显高于A、C组,在T2、T3时心率明显高于A组( P<0.001)。结论静脉注射氯胺酮和雾化吸入氯胺酮均能起抗炎作用,对患者呼吸系统有保护作用;静脉注射氯胺酮对患者循环系统和气道压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3例

    作者:陈伟翔;赵晓溪;张煜;郭素峡;羊镇宇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SCAD)是发病率低、病死率高的冠状动脉疾病,临床表现取决于冠状动脉夹层的程度和对血流的阻碍情况,目前尚无SCAD的诊治指南。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SCAD分析报告如下。

  • 中医综合护理对腰椎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干预效果

    作者:陈少华;曾璐;侯宇;李聪;蓝梅妍;胡佩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腰椎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00例腰椎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腰椎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中医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JOA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腹胀、伤口疼痛、失眠、眩晕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结果术后72 h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后麻醉清醒后降低(P<0.05),JOA评分均较术后麻醉清醒后提高(P<0.05),而观察组患者VAS、JOA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腹胀、伤口疼痛、失眠、眩晕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腰椎术后患者的各种不适,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临床效果满意,对腰椎术后快速康复的意义重大。

  • 心理护理干预对高龄不孕患者的影响

    作者:郭阳春;杨晓萍;张军

    目的:观察高龄不孕患者在助孕过程中常见心理问题发生情况,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高龄不孕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助孕治疗的618例高龄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测定患者的焦虑情绪,并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9例。观察组由专科护士通过面谈、电话随访等方式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自评情况和临床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在助孕前SAS评分分别为48.21±9.02、47.43±8.95,焦虑率分别为37.86%、34.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自评结果较对照组患者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0.74%、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龄不孕患者焦虑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健康及助孕结局,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较好地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助于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

  • 手工压迫止血与动脉压迫止血器在脑血管介入术后止血效果的比较

    作者:杨楠;王伟;杨素红

    目的:比较在脑血管介入治疗后采用手工压迫止血与动脉压迫止血器两种止血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共76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手工压迫止血,观察组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比较制动时间、全部松懈时间以及止血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制动时间与全部松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之后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效果较好,能够缩短止血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微信在中青年肺结核患者延伸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徐彩玲;胡芳

    目的:探讨微信在中青年肺结核患者延伸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已出院的中青年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电话随访,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信进行随访工作,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在疾病认知程度、服药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和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微信对患者进行延伸性护理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服药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大鼠幽门中的表达

    作者:魏颖;张又祥;张榕培;翁志媛;肖雪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CHPS)大鼠幽门的表达情况,探讨HGF在CHPS起病中的作用。方法将受孕后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自孕期第2天始至新生鼠生后21 d,模型组经尾静脉注射给予L-NAME,对照组经相同途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新生鼠生后第1、7、14、21天分别称重,生后第21天麻醉处死,留取幽门组织,HE染色后显微镜下测量幽门肌层厚度。 RT-PCR半定量幽门组织的HGF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新生鼠比较,模型组新生鼠体重增长明显缓慢,体重较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对照组新生鼠比较,模型组幽门肌明显肥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对照组新生鼠比较,模型组新生鼠HGF mRNA的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组织中HGF的表达增加可能与CHPS的发病有关。

  • 鲍曼不动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与抗生素耐药表型的关系

    作者:李裕军;潘楚芝;赵子文;赵祝香;方昌全;巫培莲;陈惠玲

    目的:对鲍曼不动杆菌菌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型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防控提供指导。方法收集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42株,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 MLST)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型,eBURST分析菌株亲缘性,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2株鲍曼不动杆菌被分为10个ST型,其中ST195及ST208常见,占总数的69.0%,eBURST分析提示主要流行克隆为CC92。根据纸片药敏结果,菌株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性高为100%,其余抗生素的敏感率均小于30%,42株菌株可分为多重耐药( MDR)菌株11株,广泛耐药( XDR)菌株31株。优势克隆CC92与非CC92的MDR、XDR菌株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6)。结论鲍曼不动杆菌CC92广泛流行,CC92与非CC92菌株的耐药性无差别,CC92的成功流行可能更依赖于对医院环境的高度适应性。

  • 结核病院呼吸道分离鲍曼不动杆菌构成比及耐药趋势分析

    作者:覃红娟;谭守勇;邝浩斌;李艳;汪敏

    目的:探讨结核病院临床分离的痰及支气管冲洗液(支冲液)鲍曼不动杆菌构成比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2009—2012年痰及支冲液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率资料,采用小抑菌浓度法对其分离率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年间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418株。鲍曼不动杆菌2009—2012年痰及支冲液检出率分别为5.36%、6.83%、11.69%、12.62%和5.80%、4.57%、14.84%、13.76%。鲍曼不动杆菌数量和所占总分离菌数的比例均呈逐年递增趋势,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12年痰分离株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60%,支冲液分离株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多黏菌素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耐药率<2%。结论结核病院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且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多重耐药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逐年升高;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上升,多重耐药菌株可考虑多黏菌素治疗。加强耐药性监测,减少因治疗诱导耐药酶产生而导致的耐药菌,以防止耐药种类和耐药菌株的逐年攀升。

  • 钛表面喷砂-微弧氧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和增殖的影响

    作者:何武林;洪彩霞;吴王喜;王庆;林海燕;邹淑娟;段培佳

    目的:比较喷砂酸蚀法(SLA)、微弧氧化法(MAO)和喷砂-微弧氧化法(SL-MAO)处理钛植入体表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黏附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SLA、MAO和SL-MAO处理钛表面(分别为SLA组、MAO组、SL-MAO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面结构特征。分离培养SD大鼠BMMSCs,采用SEM观察细胞黏附情况,噻唑蓝法定量分析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SLA组钛表面形成微米-亚微米复合多孔,但存在喷砂颗粒残留。 MAO组钛表面形成亚微米级微孔,但无微米级大孔结构。 SL-MAO组不仅能形成微米-亚微米复合多孔形貌,而且喷砂颗粒残留现象减小。 BMMSCs细胞黏附和MTT法增殖试验显示:第1~9天期间,SL-MAO组细胞数量与MAO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O组和SL-MAO组细胞早期黏附和增殖速率均显著高于SLA组( P<0.05)。结论 SL-MAO能在钛植入体表面形成良好的微米-亚微米复合多孔形貌,其复合多级孔结构优于单纯使用微弧氧化处理,在膜层的完整性方面优于传统的喷砂酸蚀处理。在BMMSCs细胞早期黏附和促进细胞增殖方面,SL-MAO相比SLA具有显著优势,与MAO差异不显著。

  • 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季节及基本证候要素分布特点

    作者:麦明杰;李芳;张兴展;陈树广;王和银;田飒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感肺炎患者的季节及基本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纳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149例,通过临床调查采集发病季节及中医四诊信息,对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基本证候要素进行判定,同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冬春季发病明显多于非耐药者(P<0.05);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以虚实夹杂证多见,单纯实证22.1%,单纯虚证仅2.7%;虚证类证候要素依次为气虚证(69.7%)、阳虚证(57.0%)、阴虚证(16.1%)、血虚证(8.0%);实证类证候要素依次为痰证(71.1%)、水饮证(48.3%)、火热证(28.9%)、气滞证(26.8%)、血瘀证(19.5%)。与非泛耐药者比较,泛耐药患者的阳虚证、水饮证明显增加(P<0.05),且出现阳虚证者具有更高的APACHE Ⅱ评分(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以虚实夹杂证多见,泛耐药患者多发于冬春季,且阳虚证、水饮证较多,提示治疗上重视顾护阳气基础上,辅以化痰逐饮。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戊二醛消毒剂的敏感性

    作者:巫培连;赵子文;陈惠玲;赵祝香;魏树全;李裕军;黄晓梅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对消毒剂的敏感性,为医院消毒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消毒剂对细菌低杀菌浓度( MBC)和低抑菌浓度( MIC)的检测方法,评估鲍曼不动杆菌对3种消毒剂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检测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sull。结果邻苯二甲醛消毒剂、纯戊二醛消毒剂、2%强化戊二醛消毒剂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MBC值分别为500、20000、2500 mg/L,MIC值分别为250、5000、315 mg/L。邻苯二甲醛消毒剂、纯戊二醛消毒剂、2%强化戊二醛消毒剂对敏感鲍曼不动杆菌的MBC值分别为250、10000、1250 mg/L,MIC值分别为125、2500、78 mg/L。邻苯二甲醛消毒剂、纯戊二醛消毒剂、2%强化戊二醛消毒剂对质控菌ATCC27853、ATCC25922的MBC值分别2500、10000、1250 mg/L,MIC值分别为125、2500、78 mg/L。 PCR方法检测到7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含有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sull,5株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和质控菌株未检测出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sull。结论2%强化戊二醛消毒剂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和MBC值较敏感鲍曼不动杆菌、标准菌株明显升高,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消毒剂抗性的产生与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sull有关。

  • 结核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产生原因分析

    作者:俞朝贤;李德宪;谭守勇;王娟;陈志宏;梁燕琼;江颖仪;黄苏

    目的:了解结核重症监护室( ICU)鲍曼不动杆菌( AB)感染的情况,分析感染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结核ICU AB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结核ICU内出现AB感染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327例入住ICU的患者中,有17例患者出现AB感染,AB感染率为5.20%;共检出的20株不同药敏表型的AB,全为耐药菌株,其中多重耐药菌株15株,广泛耐药菌株5株。根据AB感染与无AB感染分组,结果显示患者年龄、APACHⅡ评分、侵入性操作比例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机械通气(礸2=20.09,OR=24.99)、肺部结构改变(礸2=33.14,OR=17.59)以及肺结核(礸2=6.24,OR=4.43)的比例AB感染组明显高于无AB感染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结核ICU内AB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机械通气、肺部结构改变及肺结核可能是结核ICU内患者感染AB的重要危险因素。

  • 硫普罗宁对乙醇所致IMR-32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

    作者:王娟;吉红亮

    目的:探讨乙醇所致IMR-32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以及硫普罗宁对其诱导的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置对照组(不加药)、乙醇小剂量(200 mmol/L)组、中剂量(400 mmol/L)组、大剂量(800 mmol/L)组,选取中剂量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CYP2E1特异性抑制剂二烯丙基硫醚(1、4、8 mmol/L),或不同浓度的硫普罗宁(0.02、0.2、2 mmol/L),分别处理细胞24 h。采用生化方法检测乳酸脱氢酶( 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免疫荧光检测CYP2E1蛋白,Western blot检测总ERK1/2蛋白水平和磷酸化水平。结果经过低、中、高剂量乙醇处理后, LDH活力分别较对照组升高, SOD活力下降。与中剂量组比较,加入低、中、高剂量二丙烯基硫醚抑制剂,LDH活力降低,且SOD活力升高;合用低、中、高剂量硫普罗宁后,LDH活力分别降低,且SOD活力升高。与对照组相比,经过低、中、高剂量的二丙烯基硫醚和硫普罗宁单独处理,细胞培养基LDH活力和SOD活力均没有变化( P>0.05)。低、中、高剂量乙醇处理组CYP2E1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0.2 mmol/L硫普罗宁合用400 mmol/L乙醇降低CYP2E1的表达7%( P<0.01)。经过低、中、高剂量乙醇处理后,ROS生成量较对照组升高。与乙醇(400 mmol/L)组比较,加入低、中、高剂量二丙烯基硫醚抑制剂后,ROS含量下降;加入低、中、高剂量硫普罗宁,ROS含量下降。经过低、中、高剂量乙醇处理后,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强度较对照组升高。与乙醇(400 mmol/L)组比较,加入低、中、高剂量二丙烯基硫醚抑制剂后,线粒体膜电位荧光降低;加入低、中、高剂量硫普罗宁,线粒体膜电位荧光降低。低、中、高剂量乙醇处理组ERK蛋白总量不变,p-ERK蛋白表达下降。与乙醇(400 mmol/L)组比较,4 mmol/L二丙烯基硫醚增加p-ERK1/2蛋白量32%(P<0.01);0.2 mmol/L硫普罗宁增加p-ERK1/2蛋白量33%(P<0.01)。结论乙醇可通过诱导CYP2E1表达,使得ROS生成量增加,并下调磷酸化ERK1/2蛋白,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导致神经细胞损伤;CYP2E1抑制剂二丙烯基硫醚和硫普罗宁可抑制CYP2E1表达或抑制其活性,有效减少ROS产生,上调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稳定线粒体,保护乙醇损伤的神经细胞。

  • 清热解毒法对糖尿病足感染大鼠的影响

    作者:王建春;白爽;黄学阳;陈荣;林鸿国;傅强;周榆腾;蔡炳勤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四妙勇安汤对糖尿病足感染大鼠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1只和实验组59只,正常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实验组采用高脂饮食饲养加STZ、金葡菌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足感染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抗生素组。正常组及模型组每天灌服生理盐水,中药组给予四妙勇安汤浓缩剂灌胃,抗生素组予头孢拉定灌胃,均1次/d,给药1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糖情况。结果经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造模成功各组大鼠血糖升高、体重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血TNF-α、血IL-6均升高(P<0.05),抗生素组、中药组大鼠血TNF-α、血IL-6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抗生素组血糖、血TNF-α、血IL-6均较模型组下降(P<0.05),中药组血糖、血IL-6较模型组下降(P<0.05),血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抗生素组在血糖、血TNF-α、IL-6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大鼠干预前后体重未见明显变化(P>0.05),抗生素组、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四妙勇安汤可降低糖尿病足感染大鼠血IL-6,抑制血糖升高,控制大鼠体重下降。

  • 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及 Bcl-2、Bax 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梁庆;黄敏坚;邝素华;黄伟青;郭敏军;郭锻强;晏平;刘荣;林俊敏;梁子敬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 Meto)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n=20):sham组不结扎腹主动脉,其余操作同HF组;HF组次全结扎腹主动脉;Meto小剂量组、Meto中剂量组、Meto大剂量组大鼠次全结扎腹主动脉术后第4周开始给Meto,剂量依次为1.25、5、20 mg/( kg· d),至第8周。术后第8周测定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后取材称量全心湿重( HW)、全肺湿重( LW),计算心重指数(全心重量/体重,HW/BW)、肺重指数(肺重/体重比,LW/BW),Western blot检测心肌抗凋亡基因Bcl-2与促凋亡基因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eto各剂量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 LVSP)及左心室压变化速率大值(±dp/dt max)较HF组升高(P<0.01),Meto各剂量组左心室舒张压(LVD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及-dp/dt max较HF组降低(P<0.01),Meto大剂量组LVSP较Meto小剂量组、Meto中剂量组明显降低(P<0.01),Meto大剂量组+dp/dt max较Meto中剂量组明显降低(P=0.002);而Meto大剂量组+dp/dt max与Meto小剂量组比较, Meto大剂量组LVDP、LVEDP及-dp/dt max与Meto中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HW/BW随Meto治疗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P<0.01);Meto中剂量组LW/BW较Meto小剂量组降低(P=0.003),而Meto大剂量组LW/BW则较Meto中剂量组有所上升(P=0.000)。 HF组大鼠心脏Bcl-2/Bax比值较sham组降低(P<0.05),而随着Meto治疗剂量的增加Meto各剂量组的Bcl-2/Bax比值较HF组逐渐增加。且小剂量组比值与sham组相当,中剂量组出现比值翻转。结论中剂量Meto治疗在HF大鼠中可在获得解剖病理和抗凋亡获益的同时,保证大的血流动力学获益,而大剂量Meto治疗则可能限制心功能进一步改善。

  • MAPK 通路蛋白在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振宁;刘伟;郭峰;赵敏

    目的:观察MAPK通路蛋白在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成两组:PQ组予腹腔注射20 mg/kg百草枯,对照组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在注射百草枯后8 h、1 d和3 d时,收集血清和肺组织标本。分别使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利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大鼠动脉血氧分压( PaO2),行组织切片HE染色进行肺损伤评分,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中p-p38MAPK、p-JNK、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百草枯中毒后,与对照组比较,PQ组大鼠血清中SOD活性降低(P<0.05),MDA、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增加(P<0.05);PaO2逐渐下降(P<0.05),肺损伤评分时间依赖性增加(P<0.05);肺组织中p-p38MAPK、p-JNK、p-ERK1/2表达量均明显上调(P<0.05)。结论百草枯产生氧自由基,可以激活包括 p38MAPK、JNK、ERK1/2在内的MAPK通路,导致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

  • 白细胞介素-10和12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王宏丽;郝小惠;王袁;郭艳丽;刘楠;白玉萍;刘和亮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 IL)-10、12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IL-10、IL-12功能性基因敲除组及IL-10、IL-12干预组;除对照组外,每组按采样时间分为不同亚组,每组5只小鼠。小鼠致敏后不同时间段取血液、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血清IgE、NO水平及BALF中TNF-α、IL-10和IL-12含量,HE染色观察炎症细胞浸润情况, BALF细胞沉淀用于细胞总数和EOS分类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小鼠细胞总数、EOS 百分比显著升高,出现明显的气道炎症反应;IL-10、IL-12功能性基因敲除组症状较哮喘组严重;IL-10、IL-12干预组与相同时间段的哮喘组相比,TNF-α、NO、IgE浓度和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哮喘保护因子IL-10、IL-12的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10和IL-12缺乏可导致哮喘发病程度加重,两者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呈正相关关系,利用IL-10和IL-12干预治疗哮喘可明显减轻其发病程度。

  • Apaf -1、Mfn2、Caspase -1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模型肺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叶春幸;葛云;卓宋明

    目的:观察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动物模型肺组织中的凋亡蛋白: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半胱氨酸蛋白酶-10(Caspase-10)的表达,探讨COPD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健康SPF级、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30只,适应性饲养2周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COPD组采用自制香烟烟雾暴露箱行香烟(含尼古丁0.9 mg,焦油12 mg)烟雾暴露;健康对照组放入另一相同的烟雾发生器中,不燃烧香烟,自由呼吸新鲜空气,自由饮食饮水。两组小鼠均于第91天处死。取肺组织行常规石蜡包埋,运用HE染色、电镜对肺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用免疫组化检测两组小鼠肺组织Apaf-1、Mfn2、Caspase-10蛋白表达水平;用原位检测法测定两组小鼠肺组织内细胞凋亡率。结果 COPD组小鼠形态学结果符合COPD临床病理形态学改变,肺功能提示存在气流受限;COPD组凋亡蛋白Apaf-1、Mfn2、Caspase-10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OPD组肺组织内皮细胞凋亡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凋亡蛋白Apaf-1、Mfn2、Caspase-10可能通过多种凋亡途径共同促进了COPD细胞凋亡的发生。

  • 多次医院感染218例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林淑娴;刘壮竹;王蕴秀;田碧文;郭丽娜

    目的:分析患者在住院期间多次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在发现医院感染患者时能及时识别可能发生多次医院感染的患者提供依据,更为进一步提供合适的防护措施避免多次医院感染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对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共纳入分析734例,其中发生多次医院感染的患者218例(29.7%),发生多次医院感染多的科室是ICU,共94例(43.1%);多次医院感染患者当中原发病以卒中(63例,28.9%)和呼吸系统疾病(47例,21.6%)为主;多次医院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150例,68.8%)。在ICU发生医院感染(OR=3.65,95%CI 1.98~6.71))、原发病为卒中(OR=1.91,95%CI 1.05~3.48)、有营养不良易感因素(OR=1.74,95%CI 1.08~2.79)、有操作易感因素(OR=1.92,95%CI 1.19~3.10)、小腿围<31 cm(OR=2.32,95%CI 1.32~4.06)可能为多次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 NRS2002评分<3分(OR=0.32,95%CI 0.17~0.62)可能为多次发生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控制多次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是ICU,而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营养状态评估和营养风险筛查对避免发生多次医院感染有帮助。

  • 2010-2013年广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学特征

    作者:黄嘉盈;李柏生;谭海玲;柯碧霞;何冬梅;柯昌文;张秋丽

    目的:了解2010—2013年广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别、抗菌药物耐药性、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以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对广州市2010—2013年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到的108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药敏试验以及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 tdh)、耐热相关溶血毒素基因( trh)的PCR检测,并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2010—2013年广州市副溶血性弧菌的主要血清型为O3:K6(51株,47.2%)、O1:KUT(32株,29.6%)。药敏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对氨苄西林(90.7%)和头孢吡肟(28.8%)耐药率较高,而对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则100.0%敏感。多重耐药分析显示,2010—2013年分别有53.6%(15/28)、20.6%(7/34)、18.8%(3/16)、33.3%(10/30)的分离株同时耐受≥3种抗菌药物。毒力基因 PCR检测显示,95.4%(103/108)的分离株为tdh+trh-,4.6%(5/108)的分离株为tdh-trh+。 PFGE显示,108株副溶血性弧菌经Not Ⅰ酶切后的PFGE图谱可分为3个聚类,55个PFGE型别,相似值为60.2%~100%。优势血清型O3:K6和O1:KUT主要集中于聚类Ⅱ,O4:K8血清型主要集中于聚类Ⅲ。结论2010—2013年广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副溶血性弧菌优势血清型为O3:K6和O1:KUT型,菌株对多数抗菌药物仍然比较敏感,但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多数菌株携带tdh基因,PFGE结果提示广州市食源性监测副溶血性弧菌存在遗传多样性。

  • 从慢性肾脏病饮食管理角度看广东客家人饮食习俗

    作者:陈源汉;李志莲;史伟

    在中国,成人中慢性肾脏病的发生率为10.8%[1]。进展性的慢性肾脏病可能会发生到终末期肾病(俗称晚期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中国大陆的透析人群的比例为71.9人/百万人,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以每年52.9%的速度快速增加。在我国,腹膜透析的花费为15034美元/(人·年),血液透析更是高达16625美元/(人·年)[2],很多患者因此致贫或返贫。因此,探索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适宜方法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课题。合理饮食是保护肾脏一种有效而经济的手段,在我国还没有得以推广。客家人是南方讲客家话的特殊汉族民系。广东省有2700万客家人,占全省人口的27.5%[3]。笔者近期到广东客家地区从事医疗扶贫和慢性肾脏病防治的科研工作,切身感受到由于客家地区相对封闭,人口流动性低,经济和医疗卫生落后,使得客家人对慢性肾脏病特殊饮食要求的知晓率低,饮食习惯固定。这些特点增加了在客家地区进行慢性肾脏病饮食管理的困难。因此,加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管理是提高广东客家地区慢性肾脏病防治水平的一项首要工程,包括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营养宣教能力,探索客家人易于接受的肾功能衰竭饮食管理。本文将从慢性肾脏病饮食管理的角度探讨广东的客家人饮食习俗。

  • β-catenin 信号通路与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柴红涛;李滨;唐恩奇;蒋欢欢;张剑波;刘艳华;汪丽燕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世界上常见的10种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为起病隐匿、病死率高,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过程。现阶段对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治疗、肝动脉插管化疗、介入放射学治疗、免疫治疗、激光治疗、导向治疗、中医药治疗等。肝癌早期不易发现,一旦发现大多为中晚期,此时已失去佳治疗机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痛苦。近年来肝癌的诊断与治疗的研究一直被基础研究人员和临床科研人员所关注。 Wnt信号通路是一条进化上相对保守的信号转导途径,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起调控作用。 Wnt信号通路的异常表达与人体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研究发现经典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与原发性肝癌的形成有一定关系。而作为Wnt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分子的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表达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备受学者关注。本文对β-catenin信号的结构和功能、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干扰β-catenin信号之后肝癌的变化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ANK1基因突变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作者:杨旺;林发全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贫血、黄疸和脾肿大,外周血涂片可见球形红细胞。约75%H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仍有约25%的患者无家族史,可能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新生突变有关。世界各地都有病例报道,而在北欧和北美地区,HS 发病率高达1/2000[1]。 HS分子发病机制是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膜蛋白缺陷[2]。目前已发现5种致病基因ANK1、SLC4A1、SPTA1、SPTB和EPB42,分别编码锚蛋白、带3蛋白、α-收缩蛋白、β-收缩蛋白和4.2蛋白;其中欧美40%~65%的HS患者为锚蛋白缺陷[3-5]。近年来,国外不断有关于ANK1基因的新突变导致锚蛋白缺陷的研究报道,而国内HS相关研究甚少。本文通过综述ANK1基因突变与HS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基于HS膜蛋白缺陷类型的差异确定特定人群相关基因突变谱的研究提供借鉴,探索本地区HS患者的红细胞膜蛋白缺陷类型与基因突变谱,为HS诊断、治疗及产前优生检查奠定基础。

  •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邓果明;赖木华;梁倩婷;许雅南;苗芸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post -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PTL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和实体器官移植( SOT)后免疫功能障碍导致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的疾病,是一种少见的移植后严重并发症。本文对PTLD的流行病学、病因、分型、诊断以及治疗等综述如下。

  • 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陈志浩;赖华生;温琦;苏泽鑫;何雷

    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MS)是由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正式命名的一组国际公认的代谢异常疾病,主要包括内脏性肥胖、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及高血压,可合并高尿酸症、内皮功能紊乱、微炎症及高凝血状态,长期处于该状态下的患者发生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病率会明显上升[1]。目前的研究[2]已经证明MS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相比正常人,MS患者体内白细胞总数、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和C反应蛋白等都上升[2-3]。近年来,许多临床试验发现一个新的指标: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也与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高水平 NLR往往提示疾病预后不良[4],提示NLR可能成为未来评估炎症反应新的指标之一。另外,相比CRP等炎症相关因子,NLR具有检测方便、费用低,换算简单且临床意义高等特点,已经成为国内外临床试验研究的热点之一[3]。本文就近年来关于NLR与代谢性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血液中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相关的生物标记研究进展

    作者:杜悦新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新生儿常见的慢性肺疾病,其发生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结果。尽管关于BPD的定义不少,但目前临床上为普遍接受和使用的是2000年6月由美国国立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 NICHD)联席会议上对BPD制定的新定义,即生后氧依赖超过28 d。而此时,患儿的肺部往往已经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肺功能也受到损害。而对BPD的治疗方面,目前仍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寻找BPD的早期诊断指标成为BPD研究的一大方向。由于BPD的发生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的病理过程,其涉及多个分子信号通路,因此,体液中存在的各通路中众多的标记物成为了主要的研究对象。目前对体液中与BPD相关的生物学标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液、尿液及支气管灌洗液,本文将对血液中BPD相关的生物学标记进行介绍。

  • 内质网应激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强;陈小伍;朱达坚

    内质网是真核细胞蛋白质修饰、折叠、组装、分泌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细胞内钙离子储存的场所。当机体受到氧化应激、缺血缺氧、营养不良、病毒感染和钙平衡失调等病理生理因素影响时,未折叠蛋白或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腔内积聚导致细胞内钙稳态失衡,打破内质网稳态,终引起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近年来随着对ERS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ER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预后及凋亡中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本文对ERS与肿瘤关系进行综述,为探索肿瘤的形成机制及临床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重视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

    作者:谭守勇;黎燕琼

    鲍曼不动杆菌( AB)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近年来,AB感染率逐年上升,特别是近10年多重耐药及广泛耐药的AB已在世界各地出现和流行,造成临床治疗的困难,不恰当选择抗菌药物治疗会使AB感染患者住院死亡率较其他感染患者升高4倍[1],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问题。据2013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报道,我国主要地区16所教学医院分离的AB占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的14.63%,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2]。由于AB在环境中普遍存在,而且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快速获得耐药性的能力,因而极易造成院内的播散流行,现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3]。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治疗进展

    作者:胡超;赵子文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多重耐药、泛耐药,甚至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为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抗生素耐药列为人类健康面临的3个重大问题之一[1]。本文试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的基本耐药机制、目前治疗方法及未来新的治疗前景方面进行探讨,有望对现今临床复杂的耐药情况及严峻的耐药现状提供新的思路。

  •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谭云芳;卓超

    鲍曼不动杆菌常被发现广泛存在于水、土壤等自然界中。但是,该菌也可在健康人群中的某些部位被发现,如皮肤、咽喉及呼吸道分泌物[1]。鲍曼不动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机会性感染。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逐渐成为院内感染常见的致病菌而引起广泛关注。据2013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数据显示,我国主要地区16所教学医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占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的14.63%,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2-3]。由于鲍曼不动杆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而且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快速获得耐药性的能力,因而极易造成院内的播散流行,现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4-5]。碳青霉烯类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重要抗生素之一。但是,近年来由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报道逐渐增多。其呈现多药耐药、易暴发流行、治疗困难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已成为临床医生共同面对的难题。因此,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CRAB)耐药机制及其相关感染的治疗策略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就CRAB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总结分析,为作进一步防控提供对策,以减少其广泛传播。

  • 医院感染不动杆菌属控制进展

    作者:李德宪;谭守勇

    不动杆菌属自1911年被荷兰微生物学家Beijerinck首先发现至今,现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其中,鲍曼不动杆菌由于具有快速获得和传播耐药性的能力(极强的获取耐药基因的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已呈世界性流行,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本文就不动杆菌属的分类、引起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控制措施等作一综述。

  • 计量资料统计检验的两个常见错误

    作者:本刊编辑部

    错误之一: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多次t检验,而不用方差分析。多组间均数比较时,如果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呈齐性时,应该用方差分析(也叫ANOVA分析)。方差分析只能告诉我们多组间均数是否全部相等,即便F>Fα,也只能说明在α水准上至少有两组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不能告诉我们到底哪两组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要研究某两个或某几个总体均数是否相等,还要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两两比较的q检验(也叫Studnet-Newman-Keuls检验法)或小显著差异( le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 t检验;当多个观察组与一个对照组进行均数间比较时,应作Dunnett-t检验。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