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骨折时间对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的影响

    作者:包拥政;莫世赞;胡孔和;何小龙;朱文刚;席新华;钟学仁;徐锦明;吴强

    目的:探讨骨折时间对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的影响。方法应用高黏度或低黏度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治疗36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53个椎体。其中采用高黏度骨水泥(A组)22例33个椎体,骨折至手术时间<3周(新鲜组)12个椎体,骨折至手术时间3~6周(亚急性组)10个椎体,骨折至手术时间>6周(陈旧组)11个椎体;采用低黏度骨水泥(B组)14例20个椎体,新鲜组7个椎体,亚急性组7个椎体,陈旧组6个椎体。术后通过CT的三维成像和容积再现功能,在影像工作站上重现术后椎体及骨水泥等三维立体图像,并利用工作站的相关功能对骨水泥及椎体进行测量,记录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特点、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弥散系数。结果 A、B组骨水泥弥散系数,新鲜组>亚急性组>陈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水泥在椎体内主要表现为呈团块样伴边缘毛刺样分布,B组骨水泥多呈蜂窝状分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鲜组骨水泥渗漏明显低于B组新鲜组(P<0.05)。结论骨水泥弥散系数均随着骨折至手术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为使骨水泥在椎体内获得大的弥散,应选择在骨折的急性期行手术治疗。

  • 血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对初发高血压孕妇发生重度子痫前期的影响

    作者:周俏苗

    目的:探讨血氨基末端脑利钠肽( NT-proBNP)对初发高血压孕妇发生重度子痫前期的影响,为其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0例初发高血压妊娠小于20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NT-proBNP水平,以20周后是否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分为重度组与非重度组,比较血NT-proBNP水平差异。结果随访过程中发现120例妊娠孕妇中20例妊娠20周后表现为重度子痫前期,占16.7%。重度组孕周、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明显高于非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孕20周前重度组孕妇血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非重度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孕20周后重度组孕妇血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与孕20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高于孕20周后非重度组(P<0.05);非重度组NT-proBNP水平孕20周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NT-proBNP预测重度子痫前期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97.0%,阳性似然比为83.3%,阴性似然比为4.9%,诊断符合率为90.0%。 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NT-proBNP明显升高,血NT-proBNP对初发高血压孕妇发生重度子痫前期有较好的早期预测价值。

  • 负压吸引牙刷刷洗法结合酸性氧化电位水口腔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

    作者:李淑娴;陈素芝;张淇钏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牙刷刷洗法结合酸性氧化电位水( EOW)行口腔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经口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负压吸引牙刷刷洗法结合EOW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擦洗法结合复方硼酸溶液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霉菌、口腔溃疡及VAP发生率,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霉菌、口腔溃疡、早发VAP、晚发VAP、总体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口腔霉菌和口腔溃疡均是在第5天和第7天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第1天和第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早发VAP、晚发VAP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体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负压吸引牙刷结合EOW对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患者行口腔护理可有效减少ICU患者口腔霉菌、口腔溃疡及VAP的发生,可减少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

  • 腺苷合成酶和 Smad4在预测大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中的作用

    作者:粟英;向国众;向可;胡烈献;代辉

    目的:探讨检测腺苷合成酶和Smad4的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1例确诊为大肠癌肝转移术后的患者,通过复习文献分析18个与大肠癌发病机制相关的基因,以此归纳预测大肠癌肝转移术后患者预后相关的临床病理变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确定与大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转移瘤大小、肝受累体积、肝切除前的化疗、切缘阳性率、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转移瘤中胸苷酸合成酶和Smad4的表达8个因素与无进展生存期密切相关,原发瘤分期、术前CEA水平、转移瘤大小、肝脏受累体积、转移瘤数目、切缘阳性率、肝纤维化、胸苷酸合成酶和Smad4的表达9个因素与总生存期密切相关。调整了各个风险因素的影响后,仅有腺苷合成酶(HR=0.631,95%CI 0.422~0.944)和Smad4(HR=1.680,95%CI 1.047~2.695)两个因素的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风险密切相关。结论肿瘤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腺苷合成酶和Smad4可以提高预测大肠癌肝转移术后患者复发风险的能力。

  • 血清 GPC3、GS 和 HSP70检测在乙肝相关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杨柳青;吴元凯;元云飞;崇雨田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聚糖3(glypican3,GPC3)、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在血清中的浓度及对乙肝相关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00例乙肝相关HCC患者( HCC组)、20例乙肝肝硬化者(肝硬化组)、20例慢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组)及20例正常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GPC3、GS、HSP70的水平。结果 HCC组血清GPC3水平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PC3诊断乙肝相关肝癌ROC曲线示AUC为0.697,敏感度84.21%,特异度55.1%。 HCC组与肝硬化组及慢乙肝组间血清G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S诊断乙肝相关肝癌ROC曲线示AUC为0.603,敏感度46.67%,而特异度79.66%;HCC组与其余3组血清HSP7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P70诊断乙肝相关肝癌ROC曲线示AUC为0.725,敏感度58.06%,特异度89.55%;针对AFP<200 ng/mL的HCC患者,仅HSP70的血清检测AUC达0.725,其他指标对于小肝癌的诊断AUC均未达0.7。结论 ELISA法检测血清GPC3、GS、HSP70水平对诊断乙肝相关肝癌无临床实际价值。

  • PET/CT 及肿瘤病理特征与胰头癌手术预后的关系

    作者:李汉华;王慧玲;区应亮;区金锐

    目的:评价胰头癌的影像学诊断并分析胰头癌PET的大标准吸收值(SUVmax)、大小及肿瘤分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胰头癌根治术患者22例,并定期随访2年余。收集18 F-FDG PET/CT检查的SUVmax值、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Smad4蛋白分子的免疫组化等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生存时间是否大于2年分为不同预后的两组并比较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8 F-FDG PET/CT诊断胰头癌的准确率约为94.7%,预后差组及预后好组的SUVmax值分别为6.34±3.04和2.90±0.72,肿瘤的平均大小分别为(29.0±5.76) mm ×(30.64±7.26)mm ×(27.73±3.23)mm和(19.27±9.86)mm ×(21.36±8.49)mm ×(18.82±6.11)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预后差组的病理分化较预后好组差( P=0.028)。 Smad4蛋白表达较预后好组低( P=0.011)。结论18 F-FDG PET/CT在胰头癌的诊断中,除能帮助定性外,其SUVmax值、肿瘤的大小是胰头癌预后评估的危险因素,并且与预后呈正相关;肿瘤分化与预后密切相关,细胞分化越差,Smad4蛋白表达越低,预后越差。

  • 腹膜透析患者体内的脂肪分布

    作者:梁勇;黄恒洁;何国容;许文炎;谢丹;梁品传;宋之鹏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体脂分布状况及特点,为临床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体质指数(BMI)对60例腹膜透析患者肥胖程度进行评价,并用生物电阻抗(BIA)检测体脂率及内脏脂肪面积。结果根据BMI评定,10.00%的患者超重,16.67%肥胖,而采用 BIA,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超标分别为36.67%、38.33%。男性患者体脂率低于女性(P<0.05),而内脏脂肪面积高于女性(P<0.05)。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与年龄呈正相关(r=0.312,0.298,P<0.05),内脏脂肪面积与BMI呈正相关(r=0.452,P<0.05),体脂率与BMI无相关(r=0.223,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存在体脂过多的问题,BMI与BIA综合评价能更准确反映膜透析患者体脂的实际情况。

  • 孕妇牙周健康状况与早产发生的相关性

    作者:吕莉娟;叶宁;武丽;李心悦;牛建民;温济英;赵君

    目的:探讨孕妇牙周健康状况与早产发生的关系并分析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对162例早产孕妇(早产组)和150正常足月产妇(对照组)的牙周健康状况及生活习惯、社会因素进行统计,并对早产和牙周炎的关系进行分析;分别使用ELISA、免疫比浊法和放射免疫法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细胞表面抗原IgG( Pg IgG)水平、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测定。结果二元logistic模型发现早产与牙周炎之间有显著相关性(OR=2.39,95%CI 1.26~4.52)。早产组和对照组在距离上次口腔科就诊时间(P<0.05)、刷牙频率(P<0.05)、吸烟习惯(P<0.05)、每年是否常规进行口腔检查(P<0.001)和孕检次数( P<0.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产合并牙周炎孕妇血清中TNF-α、IL-6、CRP水平和Pg IgG滴度的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不合并牙周炎的对照组( P<0.05);不合并牙周炎的孕妇中早产组IL-6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产与牙周炎之间具有相关性,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为牙周炎孕妇发生早产的高危因素。合并牙周炎的孕妇血浆炎性因子和Pg IgG的检测对早产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作用。

  • MMP -7、VEGF -C 和 VEGFR -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卢壁辉;黄壮生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7( 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 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VEGFR-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7、VEGF-C和VEGFR-3在20例正常结肠黏膜、58例结肠癌组织蜡块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化、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MP-7、VEGF-C和VEGFR-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 P<0.05);结肠癌组织中MMP-7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Dukes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病理分化无关(P>0.05);VEGF-C和VEGFR-3则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Dukes分期)、病理分化、患者年龄、性别均无关(P>0.05);结肠癌组织中MMP-7与VEGF-C(rs =0.158,P=0.064)、MMP-7与VEGFR-3(rs =0.142,P=0.076)的表达无相关性,VEGF-C与VEGFR-3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50,P=0.034)。结论结肠癌组织MMP-7、VEGF-C和VEGFR-3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VEGF-C与VEGFR-3的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3种因子的表达有利于指导结肠癌的预后判断和后续治疗。

  •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 HBV 感染者外周血中 PD -1和PD -L1的影响及其与血清 HBV -DNA 的关系

    作者:申红玉;杭双熊;童学成;曹琪;朱珉之

    目的:探讨两种给药方案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表面PD-1及其主要配体PD-L1的影响,以及其与血清HBV-DNA的关系。方法71例慢性HBV感染者按HBV-DNA载量不同分为<3 lgIU/mL、3~6 lgIU/mL和>6 lgIU/mL 3组,进入疗程后按照给药不同分为:拉米夫定组(LAM组)23例,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组(LAM+ADV组)48例,分别于治疗的0、12和24周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γ-干扰素( IFN-γ)的表达,同时检测HBV-DNA、肝功能、HBV血清学标志物等,并设立正常对照组26例。结果不同HBV-DNA载量患者的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且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而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抗病毒治疗后,两种治疗方案组患者的PD-1、PD-L1表达均有明显下降,除LAM组的CD4+PD-L1+外其他CD4+和CD8+T细胞表面的PD-1、PD-L1在治疗前与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LAM+ADV组在降低的速度和幅度上均明显优于LAM组(P<0.05);IFN-γ的表达逐渐升高,至治疗24周时升至(24.55±5.81)pg/mL,明显高于治疗前(13.97±4.13)pg/mL(P<0.05),但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抑制HBV的复制可以有效地降低负性调控因子PD-1、PD-L1的表达;LAM+ADV联合治疗方案对PD-1、PD-L1降低的速度和幅度明显优于LAM的单一用药,更易提高T淋巴细胞的活性。

  • 血清激光拉曼光谱鉴别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的价值

    作者:王虹;张少鸿

    目的:探讨血清激光拉曼光谱鉴别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及健康人的价值。方法收集16例肺癌患者(肺癌组)、13例COPD患者( COPD组)和17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血清,用Labram HR 800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检测,每个血清样品测5个点,将同一样品的5条光谱平均,以此代表该样品的血清拉曼光谱信号,将3组的拉曼光谱信号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 PLA)、线性判别分析( LDA)、交叉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下面积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肺癌和COPD组拉曼波谱较健康组蓝移,在1000 cm-1处以肺癌组蓝移明显( P<0.05),肺癌和COPD组在大多数拉曼谱强均弱于健康对照组,在825 cm-1、848 cm-1、1202 cm-1及1266 cm-1处COPD组弱( P<0.05)。肺癌和COPD组拉曼谱在1083 cm-1、1103 cm-1处强于健康对照组( P<0.05)。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对肺癌及COPD的判别灵敏度分别为87.50%(14/16)和76.92%(10/13),健康人的判别特异度为100%(17/17),判别准确性为89.13%(41/46)。肺癌-健康人、COPD-肺癌及COPD-健康人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7、0.827和0.927。结论血清拉曼光谱分析可有效鉴别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健康人,可以为肺癌的早期、无创诊断提供新的检测方法。

  • 儿童肘关节骨骺损伤的 MRI 征象

    作者:杨积昌;何涌;邱维加

    目的:分析儿童肘关节骨骺损伤患者的MRI表现,探讨MRI在诊断儿童肘关节骨骺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5~14岁经X线检查确诊或可疑肘关节骨骺损伤儿童患者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T1WI)、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像(FS-PDWI)、三维双重回波稳态序列(3D-DESS)、关节软骨生理成像T2mapping。结果经MRI证实发生骨骺骨折28例,按Salter-Harris分型各型分布:Ⅰ型4例(14.3%),Ⅱ型11例(39.3%),Ⅲ型8例(28.6%),Ⅳ型5例(17.9%),Ⅴ型0例(0%),无骨骺骨折8例。36例儿童骨骺损伤患者中34例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水肿,其中28例骨髓水肿出现在距离骺板1 cm范围以内,6例骨髓水肿出现在骺板1 cm范围以外,2例无骨髓水肿。骺板1 cm范围内的骨髓水肿与儿童骨骺损伤相关( P<0.05)。儿童肘关节软骨骺损伤Salter-Harris Ⅰ~Ⅳ型均可伴有关节软骨损伤,3D-DESS结合T2mapping可对关节软骨损伤进行良好的观察。结论 MRI对儿童肘关节骨骺损伤的诊断及分型有很高的准确性,外伤性骨髓水肿及关节软骨损伤是儿童肘关节外伤常见的伴发征象,可提示不典型的骨骺损伤,对减少儿童肘关节骨骺损伤的漏诊、误诊具有重要意义。

  • 左旋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

    作者:随华;耿秀琴;周艳红;赵建林;李江雁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经过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 GFR)的变化。方法选择12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根据GFR分为GFR≤60 mL/min组和GFR>60 mL/min组。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FR、血脂、甲状腺功能、肌酶谱等指标。结果经过24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后,GFR≤60 mL/min组GFR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GFR>60 mL/min组GF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功能减退患者应行甲状腺功能检测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继发性肾脏功能下降。

  •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失血性休克患者容量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周昭雄;刘玉兰;张庆光;钟华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Pcv-aCO2)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容量监测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失血性休克患者19例,均留置PICCO监测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分别于入组时和入组后6 h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血乳酸和Pcv-aCO2,计算血乳酸清除率。根据PIC-CO监测数据判断液体复苏是否充分。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Pcv-aCO2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容量状态的预测价值。结果入组时与入组后6 h心率、平均动脉压、ScvO2、血乳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入组时与入组后Pcv-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入组时和入组后6 h Pcv-aCO2预测复苏不足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958。入组时Pcv-aCO2临界值取4.5时,敏感度100%,特异度83.3%。入组后6 h Pcv-aCO2临界值取5.5时,敏感度85.7%,特异度91.7%。结论 Pcv-aCO2对失血性患者复苏不足的预测价值优于ScvO2和乳酸清除率。复苏开始时Pcv-aCO2大于4.5 mmHg或复苏后6 h Pcv-aCO2大于5.5 mmHg均提示复苏不足。

  • 胃腺癌中 SOX -18、MMP -2和 MMP -14的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刘爱东;刘扬;张宏伟;王献华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SOX18蛋白( SOX18)、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的表达特点,关注三者的协同作用及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异,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实验以95例胃腺癌作为观察组,以7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中SOX18、MMP-2和MMP-14的表达,探讨三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表达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SOX18、MMP-2和MMP-14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SOX18、MMP-2和MMP-14表达的阳性率均与肿瘤大径线、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SOX18和MMP-2、SOX18和MMP-14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生存分析显示SOX18、MMP-2和MMP-14的表达均与预后相关。结论胃腺癌组织中SOX18、MMP-2和MMP-14高表达,三者对肿瘤的进展有促进作用,术后联合检测SOX18、MMP-2和MMP-14的表达对判断胃腺癌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 糖尿病足患者外周血 S100 A12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申昕;朱树贞

    目的:探讨S100A12在糖尿病足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接受治疗的糖尿病病足患者84例,同期取81例非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9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法法检测受检对象外周静脉血中S100A1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足患者和糖尿病患者血清中S100A12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S100A12与糖尿病足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病情越重,S100A12的表达量越高(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外周血中S100A12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其可能是糖尿病足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参与者。

  • 改善肿瘤细胞乏氧状态对胰腺癌陀螺刀放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芦兰;师幸伟

    目的:评价改善肿瘤细胞乏氧状态对胰腺癌陀螺刀放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胰腺癌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高压氧给氧改善肿瘤细胞乏氧状态,给氧前后行血气分析,给氧后20 min内行陀螺刀放疗。对照组单纯行陀螺刀放疗。观察治疗前后放疗有效率,肿瘤标志物CA125、CEA、CA199变化和急性放射反应。结果观察组给氧前血氧分压(83.9±7.1) mmHg,血氧饱和度(84.2±3.9)%,给氧后氧分压(102.7±8.9) mmHg,氧饱和度(95.0±4.6)%,给氧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疗有效率65.71%,对照组4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疗前后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消化系统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率观察组42.86%,对照组6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陀螺刀放疗前采用高压氧给氧可改善肿瘤细胞的乏氧状态,提高胰腺癌放疗近期疗效,减轻急性放射损伤,该方法为胰腺癌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性别对结核病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参数的影响

    作者:刘民强;何俊永;王华;张沛沛;马明飞;李仁宰;何仁亮

    目的:探讨性别对结核病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参数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80例,结核病( T组)及非结核病( N组)患者40例,两组依性别不同分为结核病男性组( TM组)、女性组( TF组)及非结核病男性组( NM组)、女性组( NF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入室后予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μg/kg,靶控输注丙泊酚1~4μg/mL,患者意识消失后采用4个成串刺激进行肌松监测,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当第1个肌颤搐反应( T1)下降至低值并连续重复3次以上时行气管插管,记录起效时间、T1大抑制程度、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药理作用时间及气管插管条件和麻醉诱导前(t0)、给予肌松药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45 min(t4)、1 h(t5)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与男性相比,T组女性起效时间较短,临床作用时间及药理作用时间较长( P<0.01);与N组相比,T组患者顺式阿曲库铵临床作用时间及药理作用时间较短,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顺式阿曲库铵单次静脉注射时女性较男性更敏感,表现为起效时间较短,临床作用时间及药理作用时间较长。

  • 全结肠切除联合全直肠保留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作者:谢尚奎;任东林;鲜振宇;彭慧;胡邦;林宏城;苏丹

    目的:探讨全结肠切除联合全直肠保留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STC )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1例STC全保留组手术患者行全结肠切除,保留全部直肠,回肠直肠吻合,观察术后3、6、24个月临床效果及排便功能变化,同期18例STC残留组患者行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手术患者作对比。结果术后便秘无效、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腹痛残留组高于全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24个月患者每天大便次数、Wexner失禁评分残留组高于全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直肠大耐受容量残留组低于全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全结肠切除治疗联合保留全直肠治疗STC安全、有效,术后对排便功能影响小于经典全结肠切除术式。

  • 强阿片类药物对不同胃肠功能状态下的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镇痛效果的比较

    作者:马长春;黄继红;邱卫黎;伍方财;李东升

    目的:比较强阿片类药物对不同胃肠功能状态下中、重度疼痛的晚期癌症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动态评估和随访1~2个月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04例中、重度晚期癌症疼痛患者,依消化系统源性与非消化系统源性肿瘤分组,再依大便间隔时间长短不同进一步分组,分析各组癌痛严重程度、癌痛类型、PS评分、癌痛控制状况以及日均消耗吗啡当量的差异。结果在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104例中,重度疼痛72例(69%),躯体痛74例(71%),内脏痛31例(30%),神经病理性疼痛2例(2%)。强阿片类药物疼痛控制满意79例(76%),日均消耗吗啡当量为(66.92±38.42)mg。其中消化系统源性恶性肿瘤53例(51%),非消化系统源性肿瘤51例(49%),消化系统源性与非消化系统源性恶性肿瘤患者间重度疼痛比例、镇痛治疗后PS稳定或改善比例、镇痛治疗后PS达到0~1分比例、疼痛控制满意比例以及日均消耗吗啡当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消化系统源性肿瘤患者内脏痛比例、镇痛治疗前大便时间间隔>3d比例、用芬太尼贴剂作为主要维持用药比例均较非消化系统源性肿瘤患者明显增加( P<0.05)。在消化系统源性恶性肿瘤患者中,大便时间间隔≤3 d者与>3 d者重度疼痛比例、日均消耗吗啡当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疼痛控制满意比例在大便时间间隔≤3 d者中较优(P=0.011),而在非消化系统源性恶性肿瘤患者中,大便时间间隔>3 d者重度疼痛病例比例、疼痛控制不满意比例和日均消耗吗啡当量均较大便时间间隔≤3 d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或口服缓释剂型强阿片类药物均可获得较满意的镇痛效果。消化系统源性与否和大便时间间隔>3d与否可作为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胃肠功能状态的简易参考指标。大便时间间隔>3d与否是强阿片类药物镇痛疗效的影响因子。对于消化系统源性恶性肿瘤、大便时间间隔>3d者,芬太尼贴剂作为主要维持用药是适宜选择。

  • 肝炎肝硬化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液指标分析

    作者:向治纬;田江;田超;张译文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合并缺铁性贫血( IDA)患者的血液指标。方法选取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合并有IDA(观察组)与肝炎肝硬化合并非IDA(对照组)患者各30例,分别测定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凝血功能、血细胞分析、肝功能,并对各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铁蛋白低于对照组( P<0.05)、叶酸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B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门冬氨酸基转移酶、白蛋白、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胆汁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酶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叶酸、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的测定有助于诊断肝炎肝硬化患者合并IDA,肝炎肝硬化合并IDA患者的血液学异常与肝功能损害有密切关系。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人群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作者:殷国田;张银珂;黄艳梅;黎佳琪;董双双;解娜;尚万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人群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限制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116例CHF患者( CHF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MMP-9基因-1562C>T(rs3918242)、R279Q(rs17576)、P574R(rs2250889)多态性,根据酶切后的片段数目和大小判读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病例对照分析并运用SHEsis软件分析实验数据,判断MMP-9基因上3个SNPs是否与CHF有关。结果 MMP-9基因-1562C>T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携带T等位基因个体患CHF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25倍(OR=1.254);CHF组MMP-9基因 R279Q的AG基因型频率增加(P<0.05)。 MMP-9基因P574R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9基因3个SNPs组成的单体型共推断出7种,其中单体型ACT和GCT 频率在CHF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和对照组比较,单体型ACT OR=2.823(95%CI 1.062~7.501)>1,说明单体型ACT更易增加CHF患病风险。结论在河南汉族人群中,MMP-9基因-1562C>T位点的等位基因T和R279Q位点AG基因型以及3个SNPs组成的单体型ACT、GCT可能增加CHF患病的风险性,而P574R位点可能与CHF的易感性无关。

  • 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Ⅰ型稳定期患者认知功能 MoCA 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朱颀峰;吴振国;李新玲

    目的:探讨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Ⅰ型稳定期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相关原因。方法将30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Ⅰ型稳定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其分为观察1组(有精神病性症状)与观察2组(无精神病症状);同时选取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选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认知水平,分析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原因。结果(1)观察组患者各项认知功能评价成绩均明显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1组与观察2组与对照组在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连线测试与卡片分类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上述认知指标均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或) Young躁狂量表评分呈弱相关( P<0.05),数字符号与病程评分呈弱相关( P<0.05)。结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Ⅰ型稳定期患者的抑郁评分、躁狂评分与其认知功能情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患者的病程长短同样与认知障碍存在较弱的相关性。

  • Propex Ⅱ根尖定位仪不同根管冲洗液下测量根管再治疗工作长度准确性的体外研究

    作者:段艳霞;李月恒;杨正艳;周智;周红

    目的:体外评价Propex Ⅱ根尖定位仪在不同根管环境下测定根管再治疗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选取39颗离体前磨牙,采用标准牙胶尖和AH plus 糊剂恰填根管。建立体外模型,Propex Ⅱ根尖定位仪在不同根管冲洗液中测量根管再治疗后工作长度,与实际工作长度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根管内容物下,Propex Ⅱ测量的根管再治疗后工作长度与实际工作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Propex Ⅱ根尖定位仪在不同根管环境中能够较准确地测定根管再治疗工作长度。

  • 阻断 MAPK 信号通路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NF -κB、Bcl -2和 p21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晓娟;贺英;王虹

    目的:探讨阻断MAPK信号通路后,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NF-κB、Bcl-2和p21表达的变化情况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可能的治疗靶点。方法取腹腔镜检查、诊断刮宫、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痛经等检查治疗的妇女子宫内膜标本30例,分离、纯化间质细胞,建立体外间质细胞培养模型。分为正常组、异位组和异位阻断组。 Real -time PCR 检测NF-κB、Bcl -2和p21的转录水平,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 )法检测NF-κB、Bcl-2和p2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离纯度为99%;异位细胞中NF-κB、Bcl-2和p21的mRNA与蛋白表达均较正常组高;阻断MAPK以后,NF-κB、Bcl-2和p21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阻断MAPK信号通路以后,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NF-κB、Bcl-2和p21的表达均降低,其机制可能与该通路阻断后引起下游基因表达减少和蛋白降解增加有关。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在低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黄强;韩素霞;富强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在低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氧组,每组10只。低氧组大鼠经低氧处理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对照组大鼠未低氧处理;导管插入法检测右心室收缩压,Western blot 分析法检测肺组织中ACE蛋白表达。结果低氧处理5个月后,低氧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 分析法结果显示ACE在低氧组大鼠肺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慢性低氧导致肺动脉高压改变,并且可刺激ACE在肺动脉高压病变的肺组织中表达增加。

  • 血管紧张素Ⅱ对肝癌细胞系 HEPG2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作者:齐明华;叶静;虎义平;漆正宇;李明华;孙亮;万汇涓;刘吉奎;尹耀新;欧希;余光银

    目的:通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肝癌细胞系HEPG2,探讨其是否可以促进HEPG2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EMT)。方法使用AngⅡ刺激HEPG2,进而采用蛋白印记法对HEPG2中Vimentin 和 E-cadherin 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发生EMT的合适时间;并使用AngⅡ的抑制剂Ang1-7和Ang1-7的抑制剂A779进行干预,明确AngⅡ诱导HEPG2发生EMT的作用。结果 AngⅡ刺激下,HEPG2中E-cadherin 转录水平下降,Vimentin转录水平升高;适宜刺激时间是48 h。 AngⅡ诱导HEPG2发生EMT的作用可部分被抑制剂Ang1-7抑制。结论 AngⅡ刺激下,HEPG2可以发生EMT。

  • AKT 信号转导途径在尼古丁促进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作者:何芳;冉丕鑫;李冰

    目的:探讨AKT信号途径在尼古丁诱导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中发挥的作用。方法(1) 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尼古丁作用原代培养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不同时间段,AKT/磷酸化AKT、GSK3β/磷酸化GSK3β在气道平滑肌细胞上的表达水平;(2)细胞分析计数仪检测AKT抑制剂和GSK3β抑制剂对尼古丁促进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实验分组:对照组、尼古丁单独作用组、AKT抑制剂LY294002组、AKT抑制剂LY294002+尼古丁组、GSK3β抑制剂SB216763组、GSK3β抑制剂SB216763+尼古丁组;(3) EDU摻入法测定AKT抑制剂和GSK3β抑制剂对尼古丁处理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DNA复制活性的影响,实验分组同上。对照组应用1%胎牛血清培养基,各抑制剂和尼古丁应用1%胎牛血清培养基配制,分别在尼古丁加入前30 min应用。结果(1)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上有AKT和GSK3β的表达;尼古丁引起AKT和GSK3β的快速磷酸化,且尼古丁促进AKT和GSK3β的磷酸化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2)细胞计数法显示,AKT抑制剂与尼古丁联合组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尼古丁单独作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EDU摻入法测定显示,AKT抑制剂与尼古丁联合组细胞DNA复制水平明显下降,与尼古丁单独作用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尼古丁促进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依赖AKT/GSK3β信号途径。

  • 人源抗菌肽 LL -37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大鼠创面的抗菌作用

    作者:卢志阳;杨磊;高艳彬;金辉;史鹏伟

    目的:观察人源抗菌肽LL-37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大鼠创面的抗菌效果。方法先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LL-37的小抑菌浓度(MIC)及小杀菌浓度(MBC)。然后取Wister大鼠30只,切除背部1.5 cm ×1.5 cm大小的全层皮肤,将鲍曼不动杆菌菌液涂抹于创面制成感染模型,并随机分为抗菌肽组、磺胺米隆组、对照组,每组10只。伤后3 h各组分别用0.2 g/L抗菌肽LL-37溶液、100 g/L磺胺米隆溶液或等渗盐水纱布湿敷,每天换药1次。伤后1~3 d大体观察各组大鼠创面的情况;伤后3 d检测痂下组织细菌定量。结果 LL-37对鲍曼不动杆菌的MIC为64μg/mL,MBC为128μg/mL。对照组大鼠相比其他两组活动减少,创面分泌物较多,磺胺米隆组及抗菌肽组创面结痂、干燥、无明显分泌物;抗菌肽组痂下组织细菌定量为(11.9±6.7)×102 CFU/g,磺胺米隆组为(15.2±11.4)×102 CFU/g,两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1±36.4)×104 CF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源抗菌肽LL-37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大鼠创面有明显的抗感染作用。

  • 舒心安神膏对睡眠剥夺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作者:徐福平;黄鹂;原嘉民;冯怡;杨志敏

    目的:探讨舒心安神膏对睡眠剥夺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35只雄性SD大鼠分为5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及舒心安神膏低、中、高剂量组,于实验当天分别灌服生理盐水、地西泮(4 mg/kg)及舒心安神膏(0.28、0.84、1.40 g/mL),0.1 mL/10 g体重,给药1次/d,连续7 d。于给药的第5天通过大鼠腹腔注射对氯苯氨酸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5-羟基吲哚乙酸(5-HIAA)、多巴胺( DA)、去甲肾上腺素( NE)含量变化。结果4种神经递质在9 min内完全洗脱,分离效果良好,在1~1000 ng/mL浓度范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不低于0.997,4种神经递质绝对回收率不低于95.56%;舒心安神膏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脑干、大脑皮质中5-HT、5-HIAA、NE的含量及药物对照组大鼠大脑皮质中5-HT、5-HIAA和NE的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 P<0.05), 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有效分离检测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舒心安神膏调治失眠作用可能与降低脑组织NE水平有关,通过调节5-HT、5-HIAA与NE等神经递质水平来恢复正常睡眠节律。

  • Ghrelin 对妊娠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化的影响

    作者:凌燕;罗蒲英

    目的:探讨Ghrelin对妊娠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将子宫基质细胞分为3组,每组6孔:(1)对照组(只加培养基);(2)Ghrelin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00 ng/mL重组Ghrelin细胞因子);(3)Gh-relin抗体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0μg/mL Ghrelin抗体)。通过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Ghrelin及其受体在妊娠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通过子宫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宫角注射技术,观察Ghre-lin在离体及在体状态下对妊娠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化的影响。结果(1)RT-PCR显示:随着妊娠期和蜕膜化的进展,Ghrel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至妊娠第8天,其表达水平达到高。(2)在妊娠第5天,GHS-R蛋白主要表达于腔上皮、腺上皮及胚胎植入位点的蜕膜。至妊娠第6天,其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主要表达于胚胎周围的蜕膜。至妊娠第8天,蜕膜中GHS-R蛋白的表达水平渐进下降。(3)与对照组相比,Ghrelin组子宫基质细胞HoxA10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Ghrelin抗体组子宫基质细胞HoxA10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4)与对照组相比,重组Ghrelin对胚胎植入位点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却明显增加的子宫重量(P<0.05);对于Ghrelin抗体组,能明显抑制胚胎植入位点,且妊娠子宫重量的明显下降(P<0.01)。结论Ghrelin具有明显促进妊娠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化的作用。

  • 槟榔水提取物对骨质疏松小鼠骨密度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作者:陈荣;李舒宇;肖曼;王咸寿;卢叶晨;汪大伟;李惠琳;吴多飙;吴丽娜;杜冠魁

    目的:观察槟榔水提取物对骨质疏松小鼠骨密度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24只KM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骨质疏松组和槟榔组共3组,每组8只。骨质疏松组和槟榔组通过切除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对照组不建立骨质疏松模型;术后,槟榔组在饮用水中添加槟榔浸出液,对照组和骨质疏松组饮用水中不添加槟榔浸出液。6个月后测量小鼠体重及骨密度,检测小鼠血液中过氧化氢( H2 O2)、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 GSH )、过氧化氢酶( CAT )的含量,及骨保护素( OPG )和核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RANKL)含量。结果术后6个月,与骨质疏松组比较,槟榔组体重增加( P<0.05),骨密度升高( P<0.05), H2O2和MDA含量下降(P<0.05),GSH含量升高(P<0.05)。骨质疏松组CAT含量较槟榔组下降(P<0.05),而槟榔组CA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槟榔可以有效抑制小鼠骨质疏松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其有效抑制OPG的降低和RANKL的升高,及有效抑制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受体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中的表达

    作者:陈元元;范晓晨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受体( IGF-ⅡR)在病毒性心肌炎( VMC)小鼠心肌组织中的动态表达并探讨其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随机将120只雄性4周龄BALB/c小鼠分为两组:VMC组80只,对照组40只。 VMC组腹腔接种含柯萨奇B3病毒的DMEM液建立VMC模型,对照组接种等量不含病毒的DMEM液。于感染后第3、7、14、28天每组各取10只收集心脏标本,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心肌IGF-ⅡR蛋白表达水平,RT-PCR技术测定心肌IGF-ⅡR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析IGF-ⅡR的动态表达水平及其与心肌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VMC组小鼠感染病毒后第3天心肌组织中的IGF-ⅡR蛋白表达开始增多,第7天达到高峰。 VMC组小鼠心肌组织中IGF-ⅡR的蛋白表达水平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GF-ⅡR蛋白表达水平与心肌病理学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IGF-ⅡR的表达上调可能在VMC小鼠心肌损伤中起一定作用。

  • 水通道蛋白-9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血清中抗体的检测

    作者:高聪;郑扬波;单福兰;范永祥;吴林展;钟容;龙友明

    目的:构建一种能稳定表达人水通道蛋白-9( AQP9)的真核细胞载体,并检测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血清中的AQP9抗体。方法将人AQP9基因克隆入pcDNA3.1+质粒中构建AQP9-pcDNA3.1+载体,并转染HEK-293T细胞中。 AQP9蛋白的表达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法验证。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NMO患者血清中的AQP9抗体。结果 AQP9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载体,且蛋白表达量在32 kD条带附近明显高于空载和293T细胞。在4例NMO患者血清中均检测到AQP9抗体,1例脑梗死和1例健康人中抗体均为阴性。结论这种转染表达AQP9的细胞模式相对简捷,可用来检测NMO患者中的AQP9抗体,对NMO研究有一定意义。

  • 白花九里明提取液对小鼠血压、心率和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1浓度的影响

    作者:王彩冰;赵善民;何显教;黄丽娟;晋玲;黄彦峰;阳秀英;梁祚仁;黄永毅

    目的:观察白花九里明提取液对小鼠血压、心率以及血清一氧化氮( NO)、内皮素-1( ET-1)浓度的影响,初步分析白花九里明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5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给予0.85%NaCl注射液,美托洛尔组给予0.3 mg/mL美托洛尔溶液,替米沙坦组给予0.5 mg/mL替米沙坦溶液,白花九里明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分别给予150 mg/mL和300 mg/mL白花九里明提取液,灌胃每天1次,共14 d。末次灌胃20 min测量小鼠血压和心率后,摘除眼球取血,检测血清NO、ET-1浓度。结果白花九里明低浓度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清NO、ET-1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白花九里明高浓度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白花九里明低浓度组(P<0.05,P<0.01),但与替米沙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花九里明低浓度组、替米沙坦组的心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组的心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白花九里明高浓度组的心率明显低于替米沙坦组(P<0.01)而与正常对照组和美托洛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NO浓度:仅有白花九里明高浓度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T-1浓度:仅有白花九里明高浓度组和替米沙坦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花九里明达到一定用量能降低动脉血压,但对心率没有明显影响,其降压作用可通过减少心搏出量和降低外周阻力来实现。

  • 依托咪酯乳剂与丙泊酚在老年人无痛诊断性刮宫术中应用效果的比较

    作者:王萍;张俊志;戴中亮;姜远旭;丁登峰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乳剂与丙泊酚用于老年人无痛诊断性刮宫术的效果。方法拟行诊断性刮宫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手术开始前A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kg,B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乳剂0.25 mg/kg,记录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恢复行走时间,观察麻醉用药前( T0)、注药后1 min (T1)、5 min(T2)、患者清醒时(T3)的MAP和HR的变化,记录注射痛、术中体动、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A组T1时点MAP低于其他时点( P<0.05), T2时点MAP低于T0、T3时点(P<0.05)。 A组T1、T2时点MAP低于B组(P<0.05),B组注射痛、低血压和低氧血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依托咪酯乳剂用于老年人无痛诊断性刮宫术,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小,注射痛发生率低。

  • 血浆置换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 HBV -DNA 水平的影响

    作者:韩海心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拉米夫定抗病毒药物治疗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总胆红素( TBIL)、白蛋白( Alb)、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及HBV-DN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30例、抗病毒组30例和对照组4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拉米夫定药物及血浆置换;抗病毒组给予内科常规加拉米夫定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1个月前后检测3组患者TBIL、Alb、PTA及HBV-DNA含量,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和抗病毒组患者TBIL降低、Alb和PTA水平升高显著,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中TBIL、Alb、PTA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抗病毒组相比, TBIL、PT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能降低TBIL,升高Alb、PTA水平和HBV-DNA转阴率,即能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病毒复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

  • 泛影葡胺在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陈劲松;黄炯强;雷建;詹高房;陈远光;胡明;柯传烽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在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23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n=62)和研究组(n=61),对照组予传统非手术治疗,研究组在传统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泛影葡胺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率、肠坏死发生率、从入院到第一次排气/排便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率分别为6.6%和21.0%( 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肠坏死发生率分别为0%和9.7%( 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从入院到第一次排气/排便的时间分别为(22.4±21.7)h 和(42.1±24.6) h (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4.9±4.1)d和(7.9±3.9)d (P<0.01)。结论泛影葡胺用于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泛影葡胺能加快梗阻的缓解,降低手术探查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有助于手术指征的判断。

  • 不同化疗方案与放疗联合治疗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效果

    作者:秦文娟;陈龙华;徐辉

    目的:探讨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LCNEC)的佳放化疗方案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LCNEC患者,分析不同化疗方案的有效性及放射治疗疗效。共纳入分析19例患者,化疗方案分别为:吉西他滨加顺铂方案(GP)2例,培美曲塞加顺铂(PP)1例,紫杉醇加卡铂方案(TC)1例,多西他赛加顺铂方案(TP)4例,顺铂加足叶乙甙方案(EP)10例,厄洛替尼1例。结果疗效评价提示EP方案有效率高,为70%,TP和GP方案有效率均为50%,其他化疗方案有效性较差。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放射治疗,放疗有效率( PR+CR )为73.7%。结论 EP方案治疗LCNEC效果优于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方案。放射治疗LCNEC效果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 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和体外循环下行胸腔镜心脏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肖颖琨;李天远;曾庆诗;简小敏;佘守章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 OLV)和体外循环( CPB)下行胸腔镜心脏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CPB心脏手术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n=27)和对照组( n=27)。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后静脉滴注乌司他丁1万U/kg,CPB期间持续肺动脉灌注低温含氧血混合乌司他丁2万U/kg(与氧合机器血混合);对照组在相应时段同样方法使用等容量氯化钠溶液。采集麻醉诱导后双肺通气(T1),CPB结束后双肺通气(T2),CPB结束后4 h(T3)、8 h(T4)、24 h(T5)的动脉血气,计算PaO2/FiO2、Cs、Cd、RI并记录单肺通气时间和低氧血症的发生,以及检测T1、T4、T5时间点的炎性因子( IL-6、TNF-α、WBC、中性粒细胞比率);记录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4),观察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24 h PaO2/FiO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8、24 h RI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4 h 的Cd、Cs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术后8 h血浆TNF-α、IL-6、WBC、中性粒细胞比率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和CPB下行胸腔镜心脏手术患者肺功能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阿司匹林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作者:招远祺;彭玲玲;谢雁鸣;蔡业峰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对211例缺血中风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7±3) d,分别以二磷酸腺苷( ADP)和花生四烯酸( AA)作诱导剂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以ADP及AA作为诱导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均进一步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阿司匹林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能促使部分阿司匹林非敏感患者,达到阿司匹林敏感水平( P=0.00)。结论阿司匹林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能协同进一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联合用药情况下能对阿司匹林抵抗产生一定疗效。

  • 右美托咪定对舒芬太尼诱导纤维镜经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张进;王育明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 Dex)对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麻下对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中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 ASA Ⅰ~Ⅱ级)12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 A组:先以2%利多卡因进行咽喉喷雾表面麻醉,1%麻黄碱收缩鼻黏膜;同时静脉泵注Dex 0.8μg/kg (10 min),再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8μg/kg,5 min后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经鼻气管插管;B组:表面麻醉与静脉泵注Dex 方法同A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μg/kg,经鼻气管插管同A组;C组:表面麻醉与静脉泵注Dex 方法同A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经鼻气管插管同A组;D组(对照组):表面麻醉与静脉泵注Dex 方法同A组,之后仅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经鼻气管插管同A组。分别记录4组麻醉前( T0)、镇静药物输注结束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3 min(T3)、5 min(T4)的SBP、DBP、HR和SpO2;并记录Koung气管插管耐受评分、气道梗阻评分、呼吸抑制、追加辅助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并于术后24 h随访,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1、T2时,A、B、C组的SBP、DBP、HR均比D组明显降低(P<0.05);D、C组使用乌拉地尔的例数比A、B组明显增多(P<0.05);A、B组使用乌拉地尔、美托洛尔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插管过程的呼吸抑制发生率比B、C、D组明显增多(P<0.05);Koung气管插管评分D组高,C组次之,A组和B组低;D组的气管插管知晓率比另3组明显增加(P<0.05);4组患者术后24 h的咽喉疼痛和声音嘶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利多卡因表麻下,Dex(0.8μg/kg)与舒芬太尼复合诱导可为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提供满意的插管条件,其复合舒芬太尼剂量以0.5μg/kg时患者应激反应更为降低,且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选用。

  • 《广东医学》协办单位名单

    作者:

    关键词: 东医学 单位
  • 新生儿外周动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吴子谕;刘美英;徐灿;黄冬平;林倩清

    目的:分析新生儿外周动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以大程度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方法回顾新生儿科276例外周动脉置管患儿的临床资料,深入分析其中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个案的原因。结果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共26例(9.4%)。桡动脉置管192例,非计划性拔管18例;颞浅动脉置管84例,非计划性拔管8例。置管后肢端循环受阻8例(31%),导管意外脱出8例(31%),皮下血肿及穿刺点渗血3例(12%),血栓栓塞3例(12%),空气栓塞2例(8%),疑似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8%)。结论置管人员娴熟的置管技巧及护理人员正确的使用与维护至关重要。临床护理工作者除了掌握过硬的操作技能及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有清晰的思维及果断的评判能力,以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及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以免对患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 产褥期巨大阑尾周围脓肿1例

    作者:李永浩

    患者,女,34岁,因腹胀、腹痛、发热10 d于2013年7月15日入院。患者于2013年7月4日因停经24+4周,腹痛2d在外院妇产科就诊,拟诊为难免流产,于7月5日顺娩一死男婴,产后出现腹胀、腹痛,间有恶心、呕吐,无呕血,反复发热,排黄色稀烂便,1~2次/d,无黏液脓血便,小便正常,经抗感染、促宫缩等治疗,症状好转后于7月9日出院。出院后因仍有腹胀痛、发热、排稀烂便,7月15日来我院门诊就诊,腹部B超检查后拟盆腹腔巨大包块查因收住院。发病后精神、睡眠欠佳,胃纳差,体重无明显变化。体格检查:体温38℃,脉搏11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6/70 mmHg;皮肤未见苍白、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114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未见胃肠型、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可扪及一巨大包块,约25 cm ×22 cm大小,上缘达脐上12 cm,下缘距耻骨联合约1 cm,边界欠清,质软,无明显压痛,无反跳痛,下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右腹部叩诊呈浊音,余腹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约6次/min,未闻及高调金属音,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7月2日外院产科超声组合宫内妊娠,单活胎,约23周,羊水正常范围。7月15日我院门诊血常规示白细胞17.6×109?L-1,血红蛋白(Hb)95 g/L,B 超示腹腔、盆腔巨大非均质低回声包块(上缘可达脐上约117 mm,下缘距离耻骨联合约12 mm,厚约95 mm,边界清,可见包膜,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强回声团),肝胆胰脾、子宫、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入院诊断:(1)腹部包块性质待查:炎性包块?肿瘤?(2)发热查因:产褥感染?(3)流产后。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禁食消炎及支持治疗,完善检查,患者腹胀腹痛、发热等不缓解,体温高达39.4℃,监测血常规提示Hb进行性下降(15日Hb 87 g/L,16日上午为Hb 78 g/L),16日下午复查血常规示Hb 67 g/L,输注红细胞4单位后复查血常规提示Hb 93 g/L。16日行中下腹部CT检查(图1~3)示:(1)中、下腹-盆腔巨大病变:极度扩张肠管?囊性病变伴感染、出血?(2)腹腔、盆腔积液;(3)子宫增大。查癌胚抗原、甲胎蛋白正常, CA125为133.70 U/mL,稍高于正常;于17日全院讨论,考虑:(1)卵巢囊肿蒂扭转并出血感染;(2)畸胎瘤;(3)肠系膜巨大囊肿;(4)巨大盆腹腔脓肿。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所见:大网膜呈囊状与腹膜炎性粘连,分开粘连,撑囊壁,见有大量淡黄色混浊脓液涌出,有明显粪臭味,留取部分脓液送做细菌培养,共吸出脓液约2200 mL。进一步探查发现脓腔内可见子宫、附件、膀胱后壁、盆底及后腹膜处广泛附着淡黄色脓苔,脓腔内见一0.5 cm ×0.5 cm ×0.6 cm粪石,脓腔前壁为大网膜及小肠,后壁为后腹膜,下部为盆腔;因炎性粘连严重,未进一步予游离回盲部,未探及阑尾。考虑为阑尾周围巨大脓肿,反复冲洗脓腔后于脓腔不同位置放置3条引流管从腹壁引出体外,术后脓液细菌培养为奇异变形菌,经抗感染、支持等治疗14 d后康复出院,出院前复查血常规、妇科及右下腹超声均正常。

  • 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巨大型肺癌1例

    作者:颜英;汤绍辉

    患者,男,67岁,因呕吐、腹泻1个月,加重1 d于2014年6月19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非喷射性,无血性物;大便5~8次/d,黄色稀水样,无黏液、脓血。多次在外院就诊,拟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予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1d前上述症状加重,遂来我院诊治,拟呕吐、腹泻查因收入我科。病程中无腹痛、发热、寒战、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咯血等。患者自起病以来,食欲明显减退,精神、睡眠欠佳,近1个月来体重减轻约10 kg。既往有糖尿病史10余年,规律服用降糖药,血糖控制可。否认肝炎、肺结核病史。吸烟史40余年,20~30支/d,未戒烟。家族史无特殊。

  • 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无瘤技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郑少燕;吴丹燕;黄旭华;朱瑞迎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无瘤技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提高无瘤技术护理配合水平。方法制定无瘤技术护理配合规范并实施,统计121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护理配合操作(瘤区与无瘤区的建立、穿刺通道无瘤处理、气腹的无瘤处理、器械的无瘤处理、标本的无瘤处理)的达标情况,并分析操作不达标的原因。结果121例护理配合操作,瘤区与无瘤区的建立达标率分别为97.52%(118/121),穿刺通道无瘤处理达标率95.04%(115/121),气腹的无瘤处理达标率90.90%(110/121),器械的无瘤处理达标率83.47%(101/121),标本的无瘤处理达标率87.60%(106/121)。手术中无瘤技术护理配合的各技术操作不达标主要原因为无瘤技术意识不强、知识缺陷、责任心不强、器械处理不当、接取标本方式不当。结论食管癌胸腹腔镜手术无瘤技术护理配合规范化操作对防止医源性肿瘤种植有重要作用。

  •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心房颤动1例

    作者:包和婧;包和红;陈翠瑶;郭东鸿;郭志刚

    患者,女,59岁,因反复胸闷1年余,加重10 d于2014年9月3日收入院治疗。体格检查: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未见异常,心浊音界未见异常,心率100次/min,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檫音。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动态心电图示:(1)心房颤动;(2)多源性室早,部分呈二、三联律,短阵室速。超声心动图所见:(1)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左室长轴切面见2条动脉平行排列,主动脉位于左前,起源于功能左心室,肺动脉位于右后,连接于功能右心室(图1)。左侧房室瓣见三尖瓣结构特征,右侧房室瓣呈二尖瓣结构特征,三尖瓣较二尖瓣在室间壁附着点低8.8 mm(图2)。功能左心室位于左侧,室壁增厚,功能右心室侧于右侧。房室间隔未见回声中断。(2)房室瓣、半月瓣结构正常,瓣叶纤细,启闭活动自如。超声诊断:(1)提示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corrected transposition of the ar-teries,C-TGA);(2)冠状静脉窦扩张;(3)功能左室室壁增厚;(4)三尖瓣、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反流(轻度)。2014年9月5日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因心房颤动心率变异大而无法进行,后完善相关术前准备,于2014年9月9日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术中见,左右冠共开口于右冠窦,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病变。后复查动态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部分呈窦性心动过缓);(2)多源室性早搏,部分呈短阵二、三联律伴成对室性早搏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予以抗血小板、调脂、护胃、抗心律失常等治疗,患者胸闷明显缓解后出院。

  • 冷凝集素病1例

    作者:徐键;马蕾;莫艳萍

    患者,女,89岁,因肢端受凉后紫绀2年于2014年6月5日入院。患者3年前曾行乳腺癌手术。体格检查:体温36℃,呼吸18次/min,脉搏78次/min,血压125/60 mmHg,贫血貌,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无皮下出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腹查体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血常规示:红细胞0.68×1012?L-1,血红蛋白77 g/L,红细胞平均体积129.4 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113.2 pg,白细胞6.9×109? L-1,血小板306×109? L-1。红细胞与血红蛋白量严重不符合,复查血常规仍见类似改变。仔细观察患者血液标本发现,在24℃室温时红细胞出现凝集现象(图1),将血标本置于37℃水箱中温浴后凝集现象消褪(图2),考虑冷凝集素病( cold agglutinin disease ,CAD)。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下,网织红细胞比例2%;尿常规:潜血弱阳性;生化:总胆红素23.8μmol/L,直接胆红素4.5μmol/L,间接胆红素19.3μmol/L,转氨酶、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肝炎病原学及抗核抗体谱、自免肝抗体、类风湿因子、狼疮抗凝物等结缔组织病相关检查均阴性;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呈C3型;冷凝集实验:阳性,抗体滴度1∶64;免疫固定电泳检出单克隆IgM;骨髓穿刺:增生性贫血骨髓象;胸腹部CT: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征象,脾脏轻度增大,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周围多个淋巴结肿大(大者约4.0 cm ×2.0 cm,转移可能);全身骨显像:左侧第8肋骨腋段骨代谢活跃灶,转移性病变可能。该患者存在雷诺现象、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不成比例、网织红细胞升高、胆红素升高、冷凝集素实验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免疫固定电泳检出单克隆IgM,可确诊冷凝集素病。

  • 骶前间隙胰腺并胃幽门腺异位继发感染1例

    作者:张恒;任东林;万星阳;黄艳

    患者,男,38岁,因肛周流脓10余年,右下腹痛6个月于2013年12月17日入院。既往反复肛周脓肿病史,多次行瘘管及脓肿切开治疗未愈。6个月前外院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发现右髂窝脓肿,诊断为“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出现切口化脓性感染及腹壁瘘形成,瘘管造影提示腹壁瘘管与肛周瘘管相通。入院体格检查:右下腹轻压痛,腹壁外瘘口已闭合,肛周外瘘口流脓,可疑肛瘘内口位于截石位6点距肛缘3 cm处,后方肛管括约肌缺损,肛管壁及肛直环僵硬。影像学辅助检查:肛管MR提示骶前多发囊性病灶并感染,高位复杂性经括约肌型肛瘘(图1);腹盆CT并肛周瘘管造影提示右髂窝、右腹膜后腰大肌旁、骶前间隙多发脓肿及高位复杂性肛瘘形成(图2)。治疗经过:于我院行右髂窝脓肿彩超引导下置管引流、高位肛瘘切开挂线引流与骶前囊肿清创引流术,术中探查可见骶前间隙囊性病灶,边界模糊,尾骨及S3-4节段破坏,并予切除,清创彻底后分别经腹壁和骶骨旁置管,通过右骨盆直肠间隙将右髂窝和骶前间隙引流管相通。病理示:囊壁胰腺及幽门腺异位(图3)。术后给予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每天肛周切口坐浴、换药,双引流管定期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逐步更换小口径引流管至腹腔及骶前窦腔闭合。术后6周复查彩超示右髂窝及腰大肌旁脓肿消失;肛管MR示深部间隙脓肿消退,炎症减轻。出院后继续留置肛瘘引流挂线,随访至2014年10月23日无腹腔及肛周脓肿复发,“静止性”经括约肌型肛瘘存在。

  •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生活质量评价

    作者:王轶;朱生樑

    目的:从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多个维度评估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GERC)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GERC对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70例GERC患者,完成莱塞斯特咳嗽问卷( LCQ)积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积分记录。结果(1)患者LCQ心理及社会功能区域积分均低于生理区域积分(P<0.01),而心理与社会功能区域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生理状况、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积分与LCQ总积分呈正相关(P<0.01),生理状况、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积分两两间呈正相关(P<0.05)。(2)患者SF-36中精神健康总评(MCS)积分低于躯体健康总评(PCS)积分(P<0.01);MCS积分与PCS积分存在直线相关关系,且为正相关(P<0.05)。(3)患者SF-36中PCS积分与LCQ生理区域积分、总积分呈正相关(P<0.05),MCS积分与LCQ心理区域积分、社会功能区域积分、总积分亦呈正相关( P<0.01)。结论 GERC除影响患者生理状况外,对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都有负面影响,且GERC对患者心理及社会功能方面的影响均大于其对生理方面的影响;GERC对患者心理、社会功能方面的影响可能与生理状况受损有关。 LCQ与SF-36在评价GERC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相关性。

  •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生活质量现状调查

    作者:涂晓燕;叶中绿;阳静;刘丽丽

    目的:了解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生活质量现状。方法应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 ISLQ)对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病例组)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选取同地区的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对照。结果病例组在认知满意度、情感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上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除焦虑体验维度的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维度的得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应从家庭、医疗、学校等各方面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 外籍不同语种肿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的调查分析

    作者:韦琼;张长明;陈继冰;谭春荷;张衍宁;符桂娇

    目的:分析外籍不同语言的肿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的差异性,为实施多元文化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来自58个国家的222例肿瘤患者按不同语言分为泰国语、英语、印尼语、阿拉伯语4组。运用自行设计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其对住院告知、沟通能力、保护隐私、减轻疼痛、就医环境、饮食品质、健康教育、尊重信仰、护理技术等9个项目的满意率。结果患者对住院告知、护理技术、保护隐私、沟通能力、减轻疼痛、健康教育较满意>70%。对就医环境、尊重信仰、饮食品质满意度较低<60%。不同语种肿瘤患者住院告知、沟通能力、保护隐私、减轻疼痛、就医环境、护理技术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饮食品质、健康教育、尊重信仰的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籍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率与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有较大差距,调整护理模式,增加多元文化护理模式是提高外籍患者满意率的有效途经。

  • 结肠癌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陆曼曼;费素娟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能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引起肿瘤发生、维持肿瘤生长、保持肿瘤异质性的能力,与肿瘤的复发、转移和治疗耐受密切相关。 Wnt、Notch、Hedgehog 及TGF-β信号通路在维持CSC的生长及增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阐明CSC的相关信号通路,可以为结肠癌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 音乐治疗对肺癌患者干预机制及效果的研究进展

    作者:武兰兰;黄雪薇

    全球男性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则居第2位且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1]。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一经确诊通常为晚期,只有15%因局部一些症状被诊断出[2]。研究证实,用音乐治疗对肺癌患者进行干预,独特的声波具有催化作用,且自然、无创伤性,通过生理、心理相互作用来缓解肺癌患者的不良状态,对其康复心身、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目前国内外音乐治疗对肺癌患者的干预机制及效果进行综述。

  • 植物多糖对巨噬细胞免疫调控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倩倩;刘朝奇;袁丁

    植物多糖( polysaccharide )有众多药理作用,主要包括加强或者活化巨噬细胞免疫应答,进而发挥免疫调控、抗肿瘤、创面愈合和其他治疗作用,主要的作用机制是其固有的免疫调节尤其是对巨噬细胞的作用。植物和微生物多糖与大多数的表面受体相关,诱导巨噬细胞发挥与其相似的免疫应答,这表明多糖的结构特点在有机体中是共有的。因此,植物多糖的研究为发现新的治疗药物提供了方向,也为找到具有强大免疫调控作用的佐剂提供了机会。本文对分离自高等植物的多糖对巨噬细胞免疫调控影响的新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 离体心脏病理生理变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皓;李小辉;郑少忆;陈寄梅;庄建;朱平

    心脏移植是对终末期心脏病患者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而离体供心的保存是影响心脏移植成功率和术后患者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离体心脏保存的安全时限为4~6 h[1],超过这一时限,心脏将会产生不可逆的改变,因此,心脏移植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延长心脏保存时间和提高离体心脏的保存效果[2]。由于供体需求量的增加,供体筛选的标准变得更宽松,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供体和边缘供体被应用于临床[3],这也对供体心脏保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识离体心脏的病理生理变化是研究离体心脏保存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着重对近年来离体心脏保存方法和保存过程中离体心脏的病理生理变化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miRNA 表达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婷;余莉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具有特征性的bcr-abl融合基因,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s)的使用,越来越多的患者取得了长期无病生存,但由于基因突变及扩增诱使TKIs耐药,部分患者治疗失败[1]。近期国外研究发现CML耐药伴随着miRNA的异常表达。 miRNA是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非蛋白编码基因,通过精细复杂的调节网络使细胞内各种蛋白水平保持平衡,其异常表达抑制肿瘤基因信号通路或阻碍化疗药物的促凋亡作用,促使肿瘤细胞耐药。已发现miRNA异常表达与结肠癌、血液系统肿瘤、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等肿瘤的耐药相关,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现国外研究发现了多种miRNA通过影响和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代谢、凋亡及自我吞噬功能参与CML耐药。但其具体机制还不十分明确,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关注及进一步研究这些miRNA有助于深入了解CML的耐药机制,从分子途径解决CML耐药问题。国内CML耐药与miRNA表达异常鲜见研究报道,本文针对目前miRNA与CML的耐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CML耐药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 甲状腺疾病与尿酸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彧;冯烈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而甲状腺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已有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也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联[1-2]。本文综述甲状腺功能异常与高尿酸血症之间关系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艾灸防治宫颈癌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

    作者:邱圣红;孔怡琳;梁志娴;李清娟;桂玲;易梦婷;夏圆圆;高蕾

    目的:观察艾灸防治宫颈癌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方法将58例宫颈癌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 n=28)和观察组( n=30)。对照组从放疗开始采用口服蒙脱石散,观察组从放疗开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采用腹部穴位灸法艾灸神阙、关元、气海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直肠损伤情况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放射性直肠损伤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礸2=-3.677,P=0.001)。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3.405,P=0.001)。结论艾灸能明显缓解宫颈癌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相关症状,降低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有效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

    作者:李小燕;郭世俊;李春霖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 HUA)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642例HUA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就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血尿酸、血压、体质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合并HUA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气虚质、痰湿质为主,其中男性及女性均以痰湿质为主;青年以痰湿质为主、中年以气虚质为主、老年以气虚质为主。该类型患者与基础人群的体质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110.29,P=0.00),不同类型体质性别、年龄、血压分布不同,气虚质(P=0.04)及痰湿质( P=0.01)的尿酸值较高。结论年龄、性别均可能影响体质,血尿酸水平与体质类型具有一定相关性。

  • 腹针疗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作者:葛鸿庆;冯文轩;陈文治;薄智云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3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予以西药联合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腰痛功能障碍评价表( Oswestry) ODI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骨密度下降分值及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6个月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即刻、治疗后6个月,两组ODI指数、VAS评分及骨密度下降分值均较治疗前下降( 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两时点ODI指数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但治疗后两时点两组间骨密度下降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针疗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安全性好、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

    作者: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 死亡率和病死率

    作者:本刊编辑部

    1死亡率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常用的指标,用于衡量一定期间某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大小的一项指标。通常取自长期随访观察的特定人群,需要做大量的人群调查随访工作才能获得。常以年为单位,多用千分率、十万分率表示。

  • 《广东医学》编辑部关于投稿的郑重声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 东医学 投稿
  • 欢迎订阅2015年《广东医学》杂志

    作者: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 订阅 东医学
  • 发病率和患病率

    作者:本刊编辑部

    1发病率发病率(incidence rate)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观察时间单位可根据所研究的疾病病种及研究问题的特点决定,通常以年表示。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