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高血压疾病发展的相关性

    作者:章祎;王湛;蔡梦娇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CHD)、高血压疾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60例冠心病患者( CHD组)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于清晨空腹抽取其肘静脉血4 mL,静置离心后测量其Hcy和hs-CRP水平。结果 CHD组中的单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3个亚组的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支病变组的hs-CR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血压组中的1级组、2级组、3级组和CHD组的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高血压组中的2级组和3级组的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和hs-CRP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和治疗高血压及CHD的有效指标。

  • 水通道蛋白4和 P65在肠道病毒71型感染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脑与肺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何珍;郑伟华;欧维琳;唐芳;晏兰;钟涛;李雄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及P65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NP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以10例EV71感染合并肺水肿( PE)死亡病例为研究对象( PE组),以同时期10例非EV71感染合并PE死亡病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两组尸检病例的肺、脑组织AQP4及P65进行定性检测,采用积分光密度值( IOD)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免疫组化结果示PE组肺组织P65和AQP4均为强阳性表达,其IOD值高于对照组,在两组肺组织两者I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65及AQP4在PE组脑组织呈中度阳性表达,其IOD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AQP4及P65在EV71感染合并NPE脑与肺组织高表达,提示AQP4和P65可能参与了EV71致NPE形成的发病机制。

  • 缓慢连续超滤治疗成年人肾病综合征重度浮肿的效果观察

    作者:占丹丹;叶丹;鄢艳;杨柳;李敏;张莉;陈钦开

    目的:探讨缓慢连续超滤( SCUF)治疗成年人肾病综合征重度浮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成年人肾病综合征重度浮肿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 A组给予改善循环、排毒、扩容利尿及原发病治疗等一般性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SCUF脱水,治疗10~14 d后,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尿PCR、24 h尿量及体重变化;B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凝血功能( PT、APTT)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血白蛋白、尿PCR、24 h尿量及体重改善程度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处于正常范围内;凝血功能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SCUF能在维持血压、心率较稳定时有效地改善重度浮肿症状,疗效确切、安全。

  • 同型半胱氨酸引起血小板聚集率升高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作者:孔繁亮;陈小艳;陈缙;徐元杰;赵强;吴同果

    目的:研究高血压或(和)冠心病( CHD)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 Hcy)升高是否引起血小板聚集率升高,以及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38例高血压或(和) CH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Hcy与CHD、稳定性心绞痛( SA)、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急性心肌梗死( AMI)、心力衰竭( HF)、冠脉病变支数、再住院率以及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结果高Hcy患者CH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Hcy患者(84.7% vs 67.3%,P<0.001),其中高Hcy患者UA、AMI和HF的发生率均较低Hcy患者显著升高(44.1% vs 27.4%,33.5% vs 21.4%,41.2%vs 18.5%,P均<0.05);高Hcy的CHD患者三支病变较低Hcy患者显著升高(53.5% vs 32.7%,P=0.001),同样,其再住院率也显著升高(42.4%vs 19.5%,P<0.001)。高Hcy患者AA 0(0~4)Ω高于低Hcy患者0(0~1)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3)。结论 Hcy升高导致血小板聚集率升高,终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甚至预后不良。

  • 血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早期诊断新生儿急性肾损伤中的价值

    作者:佘萍莉;刘丹;王露;樊启红

    目的:探讨检测血及尿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GAL)在早期诊断新生儿急性肾损伤( AKI)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住院新生儿中有发生AKI风险者78例,按新AKI诊断标准分为AKI组24例和非AKI组54例。分别检测生后第1、2、3、7天血NGAL ( sNGAL )、尿NGAL ( uNGAL )、血肌酐( sCr )、尿肌酐(uCr)水平,比较两组间不同时间点各指标水平的差异,并对sNGAL、uNGAL/uCr早期诊断AKI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AKI组第1、2、3天sNGAL及uNGAL/uCr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KI组( P<0.05),而两组sCr水平在出生第1、2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差异才有统计学意义(P<0.05)。 sNGAL及uNGAL/uCr在第1、2天早期诊断AKI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好,前者稍优于后者。结论 sNGAL及uNGAL/uCr较sCr能更早地反映新生儿AKI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 PHLPP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何柳青;李婷婷;王姝阳;丁彦青;廖雯婷

    目的:探讨PHLPP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10例结直肠癌组织石蜡标本中PHLPP1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同时运用western blot 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10对新鲜结直肠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中PHLPP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另外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52例新鲜结直肠癌组织中PHLPP1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HLPP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western blot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的结果显示PHLP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配对的癌旁组织,并且PHLP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呈负相关( 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PHLPP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并且其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呈负相关, PHLPP1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可能发挥类似抑癌基因的作用。

  • 呼吸变异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

    作者:桑岭;刘晓青;何为群;陈思蓓;徐永昊;杨淳;余裕恒;刘学松;刘冬冬;黎毅敏

    目的:探讨呼吸变异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需要行有创机械通气并且终可以通过自主呼吸实验(SBT)并撤机的患者,根据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分别记录每个患者的性别、年龄、撤机前通气时间、APACHE Ⅱ评分、体质指数(BMI)、呼吸浅快指数(RSBI)、大吸气负压(MIP)、口腔闭合压(P0.1)以及SBT时的呼吸变异率包括:潮气量变异率(CV of Vt)、吸气时间变异率(CV of Ti)、呼吸周期变异率(CV of TTOT)、“责任周期”变异率( CV of Ti/TTOT )和平均吸气流速变异率( CV of Vt/Ti)。比较各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共入选符合标准患者57例,其中撤机成功组46例,撤机失败组11例。两组间性别、年龄、APACHE Ⅱ评分、BMI和撤机前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的P0.1和RSBI均低于撤机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撤机成功组的MIP、CV of Vt、CV of Ti、CV of TTOT、CV of Ti/TTOT和CV of Vt/Ti均高于撤机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为各撤机指标建立ROC曲线,并利用cut-off法得出各指标的预测阈值,其中CV of Vt/Ti的曲线下面积大,为0.962,95%CI为0.917~1.000,当其>15.5时,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度为93.5%,特异度为90.9%。 P0.1的曲线下面积小,为0.748,95%CI为0.713~0.784,当其<4.05 cmH2 O,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度为53.5%,特异度为87.4%。结论呼吸变异率是预测AECOPD患者撤机结局的有效指标,其中CV of Vt/Ti>15.5时,预测患者撤机成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慢病毒介导的 GFI -1基因沉默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单个核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杨熙;刘红;林赠华;陆伟;张亚平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的GFI-1基因沉默后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单个核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研究GFI-1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发病中作用。方法收集16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的外周血标本,以17例正常人的外周血作为正常对照。并采集患者及正常人的临床相关资料,以慢病毒感染方法沉默GFI-1基因,以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研究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GFI-1在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基因沉默后对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GFI-1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GFI-1沉默后72 h,与感染了空载体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单个核细胞相比细胞增殖显著受抑制(P<0.001),细胞凋亡也明显高于感染了空载体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单个核细胞(P<0.005),细胞周期阻滞。结论 GFI-1可能通过调控凋亡通路及细胞周期相关因子导致细胞凋亡周期阻滞,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 5DNT技术与二维超声在孕11~13+6周测量胎儿NT值中的比较

    作者:刘向娇;王丽敏;陈丹;马小燕;欧阳春艳

    目的:研究应用5D NT技术经腹部测量孕11~13+6周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 NT)的可行性及其与经腹部二维超声相比的优缺点。方法选择孕11~13+6周头臀径为45~84 mm的胎儿,由超声科A医生(高年资医生)和B医生(低年资医生)分别用二维超声、5 D NT技术测量胎儿NT值,比较这两种方法在NT测值、测量成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胎儿的NT测值在2位医生及2种方法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位医生分别用2种方法测量胎儿NT值,终测量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医生用2种方法的首次测量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医生用5D NT技术的首次测量成功率高于用二维超声,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D NT技术用于测量孕11~13+6周胎儿NT值具有可行性;对于低年资经验较少的医生,5D NT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胎儿NT的首次测量成功率,从而整体缩短了胎儿NT检查时间。

  • m iR -503在结直肠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常顺伍;王葆春;李成龙;黄坤;吕云福

    目的:探讨miR-50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功能。方法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细胞系( CaCo2、SW480、HCT-116、HT29、SW620)中miR-503的表达水平。用MTT比色法评估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情况。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miR-503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显著降低(P<0.05)。 miR-503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过表达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P<0.05)。结论 miR-503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明显降低。此外,miR-503对结直肠癌细胞起到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

  • 住院患者误吸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设计和应用

    作者:陶胜茹;蔡兴东;杨艳丽

    目的:设计住院患者的误吸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提高对误吸反流的早期护理安全预警系统,确保患者的住院安全。方法选取呼吸科收治的285例患者,其中误吸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非误吸患者251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危险因素评估表的具体条目,对各条目的分析采用χ2检验,对有意义变量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量表分值,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 ROC)分析佳截断值,确定分值和风险级别。结果既往误吸史、体位、人工气道、饮食方式、鼻饲方式等是发生误吸的主要危险因素。 ROC曲线分析显示,分值>3分时对发生误吸诊断的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5.0%。结论制定误吸高风险的评估量表,可以让临床医务人员迅速而准确地评估住院患者的误吸风险,对有风险的患者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误吸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

  • 肾病综合征伴发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作者:杨焕芳;万启军;何永成

    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 NS)伴发急性肾损伤( AKI)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上防治AKI及改善其预后提供依据。方法筛选住院的NS患者(228例),根据是否发生AKI将其分成AKI组(50例)和非AKI组(1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类型,并运用回归方程分析影响AKI发生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NS患者AKI的发生率为21.9%。与非AKI组相比,AKI组患者年龄轻、肾小球滤过率( eGFR)<60 mL/( min·1.73 m2)的患者人数比例高、利尿剂使用率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应用率低。 AKI组病理以微小病变肾病( MCD)常见,非AKI组以膜性肾病( MN)常见,且AKI组患者肾损伤病理类型以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多见。使用利尿剂、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基线血尿素氮水平升高和镜下血尿阳性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430、1.187、1.414和5.390。在50例NS伴发AKI患者中,肾功能恢复者42例,未恢复者8例。与未恢复者相比,肾功能恢复者年龄较轻,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较低。平均动脉压与NS伴发AKI患者肾功能恢复独立相关( OR=1.067)。结论 NS 患者AKI的发生率为21.9%,病理以MCD常见,且多伴有肾小管-间质损伤。使用利尿剂、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基线血尿素氮水平升高和镜下血尿阳性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平均动脉压升高与NS伴发AKI患者肾功能恢复独立相关。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彦峰;罗伟雄;罗伟文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联合血液灌流( HP)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入选64例严重脓毒症有血液净化治疗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CVVH组及CVVH+HP组,每组3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5 d时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 TT)及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1、3、5 d均可见血小板减少;与CVVH组比较, CVVH+HP组患者血小板数量下降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T、APTT、TT均较治疗前稍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VVH及HP均会造成血小板数量的减少,但对出凝血时间无明显影响,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血液灌流器可能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在行血液净化治疗中需密切监测。

  • 基于病案首页数据挖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黄东瑾;谢玲珠;郑仰纯;邱扬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日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平均住院日的控制方法。方法收集主要诊断为糖尿病或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老年患者病案首页数据,将可能影响其住院日的因素分为社会学因素、疾病因素和临床因素。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逐个筛选出影响住院日的因素,对筛选出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建立老年糖尿患者住院日分布的预测概率方程。结果(1)年龄( P<0.001)、职业(P=0.001)、付费方式(P<0.001)、住院次数(P<0.001)、伴随疾病(P<0.001)、慢性并发症(P<0.001)、医院感染(P<0.001)、手术(P<0.001)、3 d确诊(P<0.001)、转科(P=0.007)、疗效(P=0.003)等11个因素对住院日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经logistic回归分析,共筛选出8个对糖尿病患者住院日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按各因素优势比大小依次为:医院感染、手术、伴随疾病、慢性并发症、住院次数、年龄、付费方式、疗效。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日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医院感染、手术、合并伴随疾病或慢性并发症、多次住院、年龄增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付费、追求疗效等均可明显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日。

  • 肩袖损伤诊断中体格检查和 MRI 检查的可靠性评价

    作者:张庭;史晨辉;李刚;李蓓;张磊

    目的:评价肩关节体格检查和MRI对诊断冈上肌断裂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肩关节疾病患者,以肩关节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学分析Neer征、Hawkins征、疼痛弧、坠臂试验、冈上肌试验、夜间痛、肩峰下或肱骨大结节处压痛和MRI用于诊断冈上肌断裂的结果。结果疼痛弧灵敏度高为82.3%,冈上肌试验特异度高为81.8%,Neer征约登指数高为0.352,冈上肌实验、Neer征及Hawkins征三者联合试验特异度为95.5%。核磁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7.5%和90.9%。结论采用联合试验可以提高正确诊断率,冈上肌实验、Neer征及Hawkins征联合试验诊断正确率高且容易实施。 MRI可作为诊断肩袖损伤的首选方法。

  • 围生期水痘患者19例临床分析

    作者:龙昭华;勾晨雨;张嵩卉

    目的:探讨围生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感染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围生期水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围生期水痘感染病例中,妊娠早期感染7例(36.8%),妊娠中期感染6例(31.6%),妊娠晚期感染5例(26.3%),产后发病1例(5.3%)。孕妇并发症发生率10.5%(2/19),自然流产率5.3%(1/19),人工流产率31.6%,早产率33.3%(4/12)。先天性水痘综合征16.7%(2/12),先天性水痘16.7%(2/12),新生儿水痘8.3%(1/12)。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33.3%(4/12),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8.3%(1/12)。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25%(3/12),新生儿窒息率16.7%(2/12),新生儿死亡率8.3%(1/12)。剖宫产率50%(6/12)。结论围生期水痘感染可致早产、胎儿生长迟缓、先天性水痘综合征、新生儿死亡,孕妇可引起肺部、心脏并发症,应高度重视围生期水痘感染。

  • 轻型β地中海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 A2水平的变化

    作者:杜丽;秦丹卿;兰菲菲;黄演林;郭浩;王继成;余丽华;袁腾龙;张艳霞;王奕霞

    目的:研究轻型β地中海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A2( HbA2)水平,明确缺铁性贫血是否会对轻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HbA2水平造成影响。方法依据血红蛋白水平、血清铁蛋白水平及基因检测结果分为4组人群,包括正常人群、缺铁性贫血人群、轻型β地中海贫血人群和轻型β地中海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人群,采集外周血样品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然后对HbA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轻型β地中海贫血人群与轻型β地中海贫血复合缺铁性贫血人群的HbA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人群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轻型β地贫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HbA2值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即使合并缺铁性贫血, HbA2仍是筛查轻型β地中海贫血的可靠指标。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白毒伞中毒致急性肝衰竭的效果

    作者:张美华;余卫;王巧瑜;温凌;萧间开;潘洁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大鼠白毒伞中毒致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10只体重约80 g的雄性清洁级SD大鼠用于BMSCs的培养。另选取体重在220~250 g的成年大鼠45只作为研究对象,用于肝衰竭模型制备以及BMSCs输注治疗。在45只大鼠中随机抽取1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剩下的30只均给予白毒伞粗毒素灌胃制备肝衰竭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均分为两组,肝衰竭模型组和治疗组(实验BMSCs输注治疗)。对比各组大鼠7 d生存率及肝功能、凝血功能、炎症因子、肝脏病理等指标情况。结果与肝衰竭模型组相比,治疗组SD大鼠体重减轻明显更少,7 d生存率明显更高。移植结束后治疗组大鼠肝功能、凝血功能、炎症因子等指标及肝脏病理均较肝衰竭模型组显著改善( P<0.05)。结论 BMSCs输注对白毒伞中毒致急性肝衰竭大鼠具有十分明显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大鼠肝功能衰竭。

  •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及其突变体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赵萌;邵婷如;吕晓智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 FAPα)真核表达质粒pcDNA-wFAPα(野生型FAPα)、pcDNA-tFAPα(胞外段FAPα)和pcDNA-mFAPα(缺失624~704位氨基酸的突变型FAPα)。方法以口腔癌组织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wFAPαcDNA基因片段,连接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获得重组pcDNA-wFAPα质粒。以重组 pcDNA -wFAPα为模板,扩增 tFAPα基因片段;用 overlap PCR 技术,获得mFAPα基因;分别连接至pcDNA3.1(+)获得重组pcDNA-tFAPα和pcDNA-mFAPα质粒。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皆显示pcDNA-wFAPα、pcDNA-tFAPα和pcDNA-mFAPα为正确重组质粒。结论成功构建人野生型FAPα( wFAPα)、胞外段FAPα( tFAPα)和突变型FAPα( mFAPα)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FAPα在口腔鳞癌发病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 百里醌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王程;张炯;李飞;左松;廖盼丽

    目的:探讨百里醌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氧化及线粒体保护作用。方法检测百里醌对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肾脏病理形态、肾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LD)、一氧化氮(NO)的水平以及肾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组分中的MDA、GPx、GSH、SOD含量和ATP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百里醌可明显减少BUN、Cr、LD、NO、线粒体膜电位、肾组织和线粒体组分中MDA表达以及肾组织病理形态改变,但可明显增加ATP酶活性以及肾组织和线粒体组分中CAT、GPx与SOD的表达。结论百里醌预处理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和保护线粒体的作用相关。

  • 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中 IL -17、IL -21及 RORγt 的影响

    作者:王丽红;袁林栋;姜雪;李鹏;王嘉;孙武装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吸烟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外周血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 IL)-17、IL-21及转录因子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RORγt)表达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治疗COPD的价值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吸烟组及治疗组,每组10只。对照组每天自然饮食,不作任何特殊处理。吸烟组及治疗组给予烟雾干预,同时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干预。4个月后,测量大鼠体重、肺功能、计数肺泡灌洗液( BALF)中白细胞数量及分类,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方法对大鼠外周血及BALF中IL-17、IL-21及RORγt蛋白进行检测;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及肺实质中CD4+IL-17+T细胞( Th17)进行测定。结果实验结束后,肺功能检测显示吸烟组中动态肺顺应性( Cdyn )、呼气容积(FEV0.3)/用力肺活量(FVC)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呼气相气道相应阻力(Re)、吸气相气道相应阻力(Ri)明显升高。治疗组各项指标相对于吸烟组均有所改善。 ELISA 检测显示,吸烟组血浆及BALF 中IL -17、IL -21和RORγ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治疗组血浆及BALF中IL-17及RORγt蛋白的表达较吸烟组显著降低( P<0.05)。Th17细胞在吸烟组大鼠外周血及肺实质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5);治疗后,大鼠外周血及肺实质中的Th17细胞有所下降。结论 COPD大鼠的外周血及BALF中IL-17、IL-21及RORγt蛋白升高,辛伐他汀能够降低COPD大鼠血及BALF中IL-17、IL-21及RORγt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COPD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和肺结构破坏的机制之一。

  • 早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成年后抑郁易感性和海马GluR1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铭发;许婷;危智盛;李旭然;郑玉;周芩稷;董建阳;蔡翔

    目的:探讨早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成年后抑郁易感性和海马GluR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rague Dawley孕鼠分娩的56只新生雄性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母婴分离(MS)组、慢性重复性束缚应激(CRR)组和母婴分离并慢性重复性束缚应激( MS+CRR)组。 MS组和MS+CRR组幼鼠出生后第2~14天进行母婴分离应激3 h。鼠龄达7周(体重≈290 g)后,CRR组和MS+CRR组大鼠连续10 d给予3 h慢性重复性束缚应激。之后,进行旷场、新环境进食抑制及强迫游泳实验。结果与对照组、MS组和CRR组比较,MS+CRR组旷场总距离明显减少,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进食潜伏期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显著延长(均P<0.05);MS组海马GluR1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MS+CRR组海马GluR1的表达较其他3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期母婴分离可造成大鼠成年后抑郁易感性,且该易感性与海马GluR1的表达减少有关。

  • 7-甲氧基-1-四氢萘酮对人肝癌 HepG2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及其免疫学作用

    作者:文颖;蔡小燕;方薇;柴栋;付伟;张怀念;张咏莉

    目的:探讨化合物7-甲氧基-1-四氢萘酮(7-methoxy-1-tetralone)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增殖、凋亡、迁移与体内动物水平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细胞实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未加药组)、不同浓度给药组和分别给予0、40、100、250μmol/L的7-甲氧基-1-四氢萘酮处理肝癌HepG2细胞,通过MTT实验、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检测HepG2细胞增殖、凋亡、迁移情况;动物实验分组为生理盐水组、给药组、阳性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灌胃处理后检测肝、脾重比;ELISA 实验检测动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因子的变化。结果随着加药浓度的升高,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显示出明显的剂量-效应( 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增高,迁移抑制现象较明显(P<0.05),动物免疫器官肝、脾重比显示出上升的趋势(P<0.05),免疫因子TNF-α水平有所升高(P>0.05)。结论7-甲氧基-1-四氢萘酮能够抑制体外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运动性,同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器官应答性和免疫因子调节作用。

  • 银屑病模型小鼠肠道 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

    作者:胡文娟;闫玉红;陈海明;卢传坚

    目的:探讨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模型小鼠肠道免疫功能情况。方法25只雌性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每天予5%的咪喹莫特乳膏62.5 mg外涂背部皮肤,连续5 d,正常组未予任何处理。对模型组小鼠进行皮损矫正后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 PASI)评分及病理切片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Th17细胞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肠黏膜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IL)-17、IL-23、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背部皮肤出现典型的银屑病样皮疹改变;模型组脾脏指数较正常组升高(P<0.05),肠黏膜IL-17、IL-23、IL-6、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肠系膜Th17细胞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正常组( P<0.01)。结论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模型小鼠存在肠道免疫功能异常,提示肠道免疫功能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关。

  • 烟碱及单侧迷走神经切断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黄鹤;伦伟健;邓绿;梁晓燕;贾柳萍

    目的:观察烟碱和迷走神经切断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SPF级雌性Wistar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8只/组,分别予SAP造模假手术+生理盐水治疗( Sham+saline组), SAP+生理盐水治疗( SAP+saline组),SAP+烟碱治疗( SAP+nicotine组);正常对照大鼠+迷走神经切断假手术( Con+sham surgery组),SAP+迷走神经切断假手术( SAP+sham surgery组), SAP+迷走神经切断( SAP+vagoto-my组)。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SAP模型,术前30 min腹腔注射烟碱,或术前3 d行左侧迷走神经切断。术后12 h剖杀大鼠,观察胰腺、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IP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试剂盒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结果 SAP+saline组胰腺、肺组织病理学评分,AMY、LIPA、IL-6、MPO和HMGB1均较Sham+saline组升高(P<0.05),SAP+nicotine组上述指标均较SAP+saline组下降(P<0.05),SAP+sham surgery组上述指标均较Con+sham surgery组升高(P<0.05),SAP+vagotomy组上述指标均较SAP+sham surgery组升高( P<0.05)。结论烟碱可通过下调IL-6、MPO 和HMGB1减轻SAP肺损伤,单侧迷走神经切断可加剧SAP肺损伤。

  • p21在曲古菌抑素A诱导人肝癌细胞Hep3 B uc002mbe.2表达中的作用

    作者:陈婷;薛才林;古诚鑫;杨涛;郭佳念;甘静娣;林漫鹏;杨辉

    目的:探讨p21在曲古菌抑素A( TSA)诱导肝癌细胞内uc002mbe.2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TSA处理肝癌细胞Hep3B后p21蛋白与uc002mbe.2表达变化的关系,并进一步利用RNA干扰技术敲低肝癌细胞p21的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单干扰p21和干扰p21联合TSA处理后Hep3B细胞uc002mbe.2表达的变化。结果干扰p21表达,对Hep3B细胞uc002mbe.2表达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降低TSA诱导的Hep3B细胞uc002mbe.2的表达( P<0.05)。结论 p21在TSA诱导肝癌细胞uc002mbe.2表达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 大肠癌术前应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的作用及安全性

    作者:李世龙;张宝;苗雅静;张海光;赵永生;张德江;佟贵权

    目的:观察大肠癌患者术前应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的安全性和止血效果。方法40例大肠癌患者(其中结肠癌23例、直肠癌17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0例,术前20 min分别予以尖吻蝮蛇血凝酶2 U/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及等量生理盐水安慰剂;术前、术后第3天分别记录患者凝血、肝肾功能结果;记录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32.3±11.6)mL、术后引流量(24.9±7.7)mL,对照组术中失血量(58.7.3±15.7)mL、术后引流量(36.3±8.4)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凝血、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术前应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可明显降低患者出血倾向,疗效安全、有效。

  • 高位硬膜外三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曾彦茹;佘守章;曾祝文

    目的:探讨颈部高位硬膜外( C5-6)三氧(30μg/mL)联合较高浓度局麻药(1%利多卡因)和较低浓度皮质激素(0.01%)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5例,随机分成3组(n=15),配制治疗液1%利多卡因+0.01%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0.01%维生素B125 mL。 A组:行颈部硬膜外( C5-6)穿刺,注入治疗液后,缓慢注射30μg/mL三氧5 mL;B组:行颈部硬膜外( C5-6)穿刺,注入相同的治疗液;C组:行颈椎( C6)椎旁神经阻滞,注入相同的治疗液。3组均分别在治疗前30 min和治疗后30 min采用耶格MS-SCOPE肺功能仪行肺功能检查,测量患者VT、BF、MV、FEV1、FEV1%pred、FVC、FEV1/FVC%、PEF、MVV;并于治疗前1 min(T0),治疗后1、5、10、15、20、25、30 min 8个时间点(T0~T7)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SpO2);2周后第2次治疗。记录治疗前(T0)、第2和第3次治疗前(T8、T9)及治疗后1、3、6个月时点(T10~T12) VAS评分,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的有效率。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VT、BF、MV、FEV1、FEV1%pred、FVC、FEV1/FVC%、PEF、MVV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SpO2在T6和T7时点明显优于T0,且明显优于同时点的B组(P<0.05),在T8~T10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B组患者在T8~T10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有效率高达93.33%,明显高于B组,且所有患者均能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P<0.05)。结论颈部高位硬膜外(C5-6)三氧(30μg/mL)联合较高浓度局麻药(1%利多卡因)和较低浓度皮质激素(0.01%)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镇痛作用强,维持时间长,有效率高,对患者的循环功能无影响,呼吸有所改善,值得在临床上选用。

  • 《广东医学》协办单位名单

    作者:

    关键词: 东医学 单位
  • 加用卡托普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对心功能及心肌酶的影响

    作者:刘萍

    目的:探讨加用卡托普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选择病毒性心肌炎患儿98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为常规治疗加用卡托普利,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心电图、血清谷草转氨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及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显效率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早搏、ST-T疗效显效率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ST、LDH、cTnI、CK-MB、CK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的指标为左室射血分数、心室短轴缩短率以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与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卡托普利能明显减轻患儿临床症状,明显降低AST、LDH、cTnI、CK-MB、CK等指标,明显改善心功能,对早搏及ST-T改变有一定疗效。

  • CT导向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肺转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王秀臣;李月;何晶晶

    目的:探讨肝癌肺转移患者经CT导向下行微波消融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肺转移瘤微波消融治疗的肝癌肺转移患者中10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资料。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胸痛6例、气胸3例、肠胀气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术后严密观察,查找原因,对因对症护理。结果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均能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做好并发症的护理,是保证微波消融治疗肝癌肺转移成功的有效措施。

  • 膀胱恶性副神经节瘤1例

    作者:孙晓玲;张清泉;王林娜;张晓娟

    患者女,83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3个月,伴血块,偶伴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及排尿困难等症状,于2015年1月29日11:05入住我院泌尿外科,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6/89 mmHg。全身皮肤及黏膜未见黄染、出血、瘀斑及结节。双肺呼吸音清,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率88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存在。双下肢无水肿。双肾区无隆起,未触及包块,无叩痛。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未触及包块,无压痛。耻骨上膀胱区无膨隆,无压痛。 B超:双肾形态大小未见异常,包膜完整光滑,肾实质厚度正常,回声均匀,集合部未见分离,两者比例正常。双侧输尿管稍增粗。膀胱充盈差,膀胱三角区可见27 mm ×21 mm稍高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并可见血流信号。提示:膀胱内高回声团块,建议进一步检查。尿常规:镜检尿白细胞(+)、红细胞(++++)。初步诊断为膀胱占位。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给予抗感染、化痰、平喘、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积极术前准备,于2015年2月4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手术顺利,安返病房,术后病理大体描述:带双侧部分输尿管的膀胱组织1块,膀胱组织大小7 cm ×6 cm ×2 cm,膀胱三角区见一肿物,肿物大小3 cm ×2 cm ×1 cm,表面不光滑,可见数个小溃疡,肿物切面灰黄色,质略脆,细腻。左侧部分输尿管长2 cm,直径0.5 cm,纵行剖开,膀胱输尿管口可见一隆起区,大小0.5 cm ×0.3 cm ×0.1 cm,余黏膜未见明显异常,右侧部分输尿管长2.3 cm,直径0.6 cm,纵行剖开,膀胱输尿管口可见一隆起区,大小0.5 cm ×0.3 cm ×0.1 cm,余黏膜未见异常。病理回报:结合肿瘤免疫表型,符合膀胱恶性副神经节瘤,侵及双侧输尿管,膀胱边缘及输尿管断端未见受侵。见图1。免疫组化结果:CD34(血管+),CgA(+),CK(-), Desmin(-), Ki -67(+<15%), S-100(+),Syn(+),Vimentin(+)。见图2。术后给予抗感染、化痰、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并给予根治性手术及化疗。随访1年,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生活质量良好。

  • 耻骨上区局部热敷预防前列腺癌电切术后尿潴留的效果

    作者:傅小莉;谢彩叶;梁安施

    目的:探讨耻骨上区局部热敷预防前列腺癌电切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前列腺癌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68例并按数字随机法分为热敷组(n=34)和常规组(n=34)。两组均进行前列腺癌电切术治疗,常规组采取常规前列腺癌围术期护理并于术后采用听流水声的方法促进排尿,热敷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于术后采用热毛巾于耻骨联合上区4横指膀胱处进行局部热敷,每次5~10 min直至患者可自行排尿。以术后6h仍无排尿或排尿困难为尿潴留标准,比较两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术后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热敷组尿潴留的发生率为2.94%,常规组尿潴留的发生率为23.53%,热敷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P<0.05)。与常规组比较,热敷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缩短,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减少( P<0.05)。两组前列腺癌电切术后消化道反应、感染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热敷组护理依从性和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4.12%和91.18%,均高于常规组的76.47%和70.59%(P<0.05)。结论耻骨上区局部热敷可有效预防前列腺癌电切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及满意度,且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少,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的神经梅毒1例

    作者:张玉龙;王慧萍;黄春华

    患者,男,52岁,已婚,无业。因大便障碍7 d,双下肢麻木乏力伴排尿困难3 d于2015年10月8日入院。患者7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障碍,无便意感,3d前出现双下肢麻木乏力伴排尿困难,不能缓解,次日症状加重,下肢不能行走,下腹部胀满,排尿费劲,时有尿失禁,腰部以下感觉减退,双上肢灵活,无视物模糊,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无耳聋耳鸣,无畏寒发热等,曾在外院门诊,行胸髓MRI 示:T1~8脊髓异常信号(图1),考虑脊髓炎,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而来我科住院。

  • 子宫肌壁间妊娠2例

    作者:张赛男;彭冬先;郭鹏;熊翔鹏

    例1.33岁,因停经71 d,下腹不适伴阴道间断流血2 d于2013年1月3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无痛经, G3 P1。患者分别于停经38 d及43 d当地医院查β-HCG分别为4592 IU/L及11654 IU/L。于停经69 d出现下腹坠胀感及不规则阴道流血,行B超检查提示:不除外过期流产并宫底右侧肌层绒毛植入可能。以“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待排”收入院。既往行剖宫产1次,人工流产2次,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2次。入院生命体征平稳,专科检查:外阴已婚型,阴道通畅,分泌物量少,呈咖啡色,宫颈光滑。查β-HCG 28418.9 IU/L,B超示子宫前壁见混合性占位56 mm ×53 mm ×35 mm。在B超监视宫腔镜直视下行手术治疗,术中使用双极电刀切开宫腔前壁,见孕囊样结构约30 mm ×25 mm,刮匙刮除孕囊样组织,子宫前壁创面渗血明显,中转开腹缝合子宫肌层止血后关腹。术后恢复好。术后病理回报:送检组织主要为绒毛及滋养叶细胞,平滑肌组织间可见少许绒毛及滋养叶细胞。术后第4天复查β-HCG降至755.6 IU/L,术后门诊随访1月余β-HCG恢复正常。

  • HIV感染窗口期合并间质性肺疾病1例

    作者:王鹭;温中梅;段美娜;彭丽萍

    患者,男,22岁,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10 d,发热3 d 于2015年3月21日入院。既往体健,但近1个月躯干及四肢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体格检查:体温38℃,咽后壁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双侧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听诊双下肺少许湿啰音。心脏、腹部及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HIV抗体(胶体金法)阴性。血常规:WBC 8.7×109· L-1, NE%0.84,LY%0.10。肝功、肾功未见异常。过敏原检测:血清IgE>200。痰培养:大量白色念珠菌。肺CT:双肺间质性炎变,不除外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初步诊断为变态反应性肺泡炎,给予甲泼尼龙40 mg 2次/d静脉滴注调节免疫,左氧氟沙星0.4 g1次/d静脉滴注抗感染,氟康唑0.2 g1次/d静脉滴注抗真菌。8d后患者呼吸困难缓解,体温恢复正常出院。嘱其出院后口服泼尼松50 mg 1次/d,每隔3 d减5 mg,逐步减量。4月3日患者因呼吸困难再次入院。实验室检查:真菌D 293 pg/mL。痰培养:正常菌群。动脉血气分析PO259 mmHg。入院后给予其甲泼尼龙40 mg 2次/d静脉滴注,伏立康唑50 mg 2次/d口服,抗生素调整为头孢米诺2.0 g,每8 h 1次静脉滴注。6 d后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呼吸频次达44次/min,并伴有发热,高体温39℃,储氧面罩8 L/min高流量吸氧状态下动脉血气分析PO239 mmHg。复查肺CT双肺弥漫改变,部分肺组织实变,其内可见含气支气管影,较前片有所进展加重。患者肺部间质性炎变,足量足疗程应用激素治疗情况下病情进行性加重,且多次复查血常规均提示淋巴细胞比例降低,给予复查HIV抗体(胶体金法)阳性。于长春市感染控制中心行HIV 抗体筛查试验( ELISA 法)显示阳性;确认试验( Western blot法)阳性。追问病史患者1个月前曾有不洁性行为。预后:患者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10 d后死亡。

  • 同期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甲状腺癌1例

    作者:陈广树;冯烈

    患者女,43岁,因干咳3个月,颈部肿大2个月,加重伴咳痰14 d 于2015年7月13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97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6/90 mmHg;双侧颈后及锁骨上窝可触及浅表肿大淋巴结,大约1.5 cm ×2.0 cm,质硬,轻压痛,左侧散发,右侧呈串珠样。颈软,左侧甲状腺Ⅱ°肿大,右侧甲状腺Ⅲ°肿大,质韧,随吞咽上下活动,与气管关系密切。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肝颈回流征(-)。胸廓无畸形,呼吸运动对称,语颤对称,双肺叩诊音清,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腹检查无特殊。

  • 硅橡胶与聚氯乙烯吸痰管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作者:王秀萍;郑翠霞;徐娟;张景;吴鹤鸣

    目的:探讨硅橡胶和聚氯乙烯吸痰管在吸痰时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例,由培训合格的护士分别在吸痰管规格、吸痰深度、时间、压力、湿化液及其滴速均相同的条件下予材质为聚氯乙烯、硅橡胶的吸痰管吸痰,由2名护士共同评估吸痰效果,并记录患者出现气道黏膜出血情况以及吸痰前1 min和吸痰后1 min、10 min的血氧浓度、血压、颅内压变化情况。结果与吸痰前1 min比较,A、B组吸痰后1 min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下降(P<0.05),血压及颅内压显著升高(P<0.05),而吸痰后10 min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P<0.05),血压及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痰后1 min相比,吸痰后10 min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P<0.05),但血压及颅内压回落。与B组比较,A组吸痰前1 min和吸痰后10 min,血氧饱和度、血压及颅内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A组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硅橡胶吸痰管对患者的黏膜损伤、血氧、血压、颅内压影响较小。

    关键词: 脑出血 吸痰 颅内压
  • 心肌梗死患者延续性护理知识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徐勤勤;单伟颖;王颖;闫宏伟;金大鹏;单伟超

    目的:了解心肌梗死患者延续性护理知识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干预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对河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心脏科195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肌梗死患者延续性护理知识需求总得分(155.71±13.345)分,心肌梗死患者对“饮食相关知识[(4.31±0.600)分]、运动相关知识[(4.30±0.629)分]”的维度及维度下的知识需求程度较高,而对“生活相关知识[(4.24±0.649)分]”的知识需求程度较低。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年龄、文化程度、住院史是心肌梗死患者延续性护理知识需求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延续性护理知识需求程度较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开展针对性教育,提高心肌梗死患者延续期知识水平,从而帮助患者尽快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 医务人员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红;李萍;陈桂莲;卜玉霞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甲状腺结节的检出情况和相关因素。方法对2704名医务人员进行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生化检查。结果2704名医务人员中检出甲状腺结节986例,检出率为36.46%;随着年龄的增长,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各个年龄阶段女性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男性( P=0.000)。986例甲状腺结节检出者中12例诊断为甲状腺癌。与无甲状腺结节检出者相比,甲状腺结节检出者收缩压、空腹血糖增高( P=0.000),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的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健康体检中应普及甲状腺超声检查,通过对血压、血糖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减少甲状腺结节的发生。

  • 儿童青少年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谭磊

    目的:评估儿童青少年哮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分析其潜在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在我院确诊为哮喘的299例患儿,分别进行皮肤点刺试验( SPT )、肺功能检查和填写儿科哮喘生活质量调查问卷( PAQLQ)以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 C-ACT),以PAQLQ平均分值5.0分为临界值分为低生活质量组(<5.0分)与高生活质量组(≥5.0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差异及控制水平,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210例(70.2%)儿童被诊断为间歇性哮喘,59例(19.7%)轻度哮喘,30(10.0%)中度持续哮喘,SPT阳性率为70.9%。高生活质量组和低生活质量组间,患儿母亲年龄、母亲生育年龄、近1个月和1年哮喘急性发作次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在哮喘控制水平、家庭收入以及是否按医嘱规律服药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是否存在其他过敏反应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频率(近1个月发作次数)(OR=0.052)是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而患儿母亲生育年龄(OR=1.218)、通气功能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高]( OR=1.090)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完全控制( OR=29.313)可能是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保护因素。结论母亲生育年龄、哮喘严重程度、发作频率、肺功能以及哮喘控制水平均会影响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而正常肺功能的患儿也可能出现生活质量水平的显著降低,因此对哮喘患儿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是必要的。

  • 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病耻感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梁祖光;李大连;陈婷妹

    目的:调查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病耻感,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抽样方式收集收治的重性精神病患者234例,首先对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内在病耻感水平,患者病耻感经历,社会支持获得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内在病耻感相关因素。结果患者内在病耻感各维度均异常,患者病耻感经历各维度均异常,社会支持获得率降低,生活质量较差,学历越高、有正当职业、社会支持度高、生活质量高以及心理压力小为内在病耻感的负性相关因素,疾病病程越长以及住院次数超过2次为内在病耻感的正性相关因素。结论重性精神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强烈,尤其是学历低、无正当职业、疾病病程长、住院次数多者,社会支持获得度低,生活质量差。

  • 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因子6与肿瘤侵袭和迁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单雄威;于小明;王广发;魏强

    临床上对于肿瘤侵袭和转移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导致了肿瘤疾病的高死亡率。研究显示超过90%肿瘤相关死亡是由肿瘤侵袭和转移引起[1]。肿瘤细胞实现远处侵袭和转移,必须具有降解细胞外基质、侵袭和迁移的运动能力。因此,研究肿瘤细胞获得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调控机制,将为研究转移性肿瘤治疗新策略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 铁调素与铁过载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娜;张王芳;张宝玺;吴晓莉;马夫天;赵晓庆

    铁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但如铁含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机体造成影响。铁可以催化形成氧自由基,从而引发脂质过氧化、酶变性等,铁还是微生物和肿瘤细胞生长所必须的因子,可为它们的生长提供很好的营养环境。铁调素( hepcidin )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的一种小分子多肽,是铁经肠黏膜吸收、由巨噬细胞回收、转移至肝储存的终自我平衡调节器,在铁代谢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孙明月等[1]提出许多铁代谢相关疾病与铁调素的异常表达有关。铁过载(iron overload,IOL)又称铁负荷过多,是指由于铁的供给超过铁的需要而引起体内总铁量过多,广泛沉积于人体一些器官和组织的实质细胞,常伴有纤维组织增生,导致多脏器功能损害, IOL分为原发性(遗传性血色病)和继发性(长期输注红细胞所致的IOL疾病如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近年来研究发现,铁调素在IOL相关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这一内容进行综述。

  • 中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现状

    作者:赵昌盛;钟群杰;林剑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口比例的逐渐增加,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备受关注。膝关节骨关节炎( KOA)是老年人常见病,并且是引起老年人活动障碍的主要原因,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着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 KOA是被报道多的外周关节疾病。有效地防治该病不仅可以改善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还可以降低晚期膝关节置换率,也可减轻社会和经济的负担。各种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是制定其防治措施的基本资料。国际上欧、美等国家有关KOA的患病率已有许多报道。在国内,关于中国人的KOA的流行病学调查也逐渐增多。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先后进行了多项调查报道KOA的流行病学特点,了解到KOA在中国的基本情况。随后,其他省份也报道了KOA的流行病调查研究。目前,缺少对近年来国内KOA流行病学调查现状的整理和总结。现将国内KOA的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整理、总结,以期为未来的KOA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指导。

  • 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控及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中原;陈建英

    间充质干细胞( MSC)自19世纪60年代发现以来因其强大的向多系细胞分化的能力而备受关注,很多研究者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期望可以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MSC来源广泛,不仅仅存在于骨髓中,它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组织中,且体外易于增殖。科研人员常用其三系分化能力来证明其干细胞性,在特殊的条件下,MSC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以及软骨细胞。近些年来发现其具有免疫调控能力,极大地增加了科研人员对其的研究热情,其强大的免疫抑制能力使其有望应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结肠炎、克罗恩肠病[2]、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3]以及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EAE)[4-5]等。临床试验证实,MSC对上述提到的疾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有着令人满意的效果,有时候无明显效果甚至加重原有的疾病。究其原因,综合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MSC不仅仅可以进行免疫抑制,在某些情况下其亦可以增强免疫反应从而加重炎症反应和疾病的进展。

  • 免疫检测点与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倩;史健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恶性肿瘤之一[1]。在世界范围内,它在男性中是排名第三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在女性中排名第二位[2]。我们发现在初次就诊时有超过20%的结直肠癌患者已出现远处转移,其5年生存率大约为12%[3]。虽然目前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治疗手段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晚期结直肠癌病死率仍然很高。近年来,免疫治疗突飞猛进[4],机体免疫系统不仅有免疫监视作用,在某些阶段还可以促进肿瘤免疫逃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研发的免疫治疗药物,尤其是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在治疗黑色素瘤[5]及非小细胞肺癌[6]中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疗效,使得这些新的药物被批准应用于临床。这些药物在其他多种上皮肿瘤中也表现出了很强的疗效,这提示我们免疫治疗很有可能成为治疗结直肠癌新的方法。本文着重于综述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 不明部位妊娠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李海萍;鲁敏;胡桂英;曾俐琴;罗喜平

    妇科门诊因早孕腹痛、阴道流血或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要求超声检查就诊患者,当超声检查在宫内、宫外均未看到孕囊时,临床诊断为“妊娠状态”、“异位妊娠待排”等,而其准确诊断为不明部位妊娠( pregnancy of unknown location , PUL),目前部分医院尚未引进PUL诊断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故以其他诊断替代。治疗重点在于早期识别异位妊娠,临床常用方法为定期监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孕酮及超声,而具体监测周期及频率尚未统一,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PUL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超声技术对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良恶性结节诊断的进展

    作者:王琰;崔可飞;付超;黄媛婧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病因不明,现多认为其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自1955年Daily等首次报道HT合并甲状腺癌以来,关于HT合并甲状腺癌的研究越来越多,HT可能为甲状腺癌的癌前病变这一观点也被国内外学者提出[2-3]。有研究显示,HT多合并微小乳头状癌,HT背景下甲状腺癌结节的平均直径要明显小于无HT背景的甲状腺癌患者,因此HT伴甲状腺癌时临床触诊很难被发现[4-6]。另外HT并非一直表现为弥漫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导致超声表现多样性,给传统超声的诊断带来了挑战。随着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技术、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术( FNAB)等技术的发展成熟,给HT背景下合并良恶性结节的超声诊断带来了信心,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7]。对于HT背景下结节良恶性的鉴别,由于超声表现复杂多变,传统超声诊断效能有限,这种结节的鉴别诊断一直是难点[8]。一些新兴超声技术的出现,对于这一类结节鉴别的效果如何,国内的报道也甚少。本文综合传统超声及各种新兴技术的特点进行探讨,为这类结节超声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 土茯苓苦参汤外洗联合针灸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

    作者:陈冬梅;田庆玲;张双;张润春

    目的:探讨土茯苓苦参汤外洗联合针灸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94例实施土茯苓苦参汤外洗治疗,观察组患儿94例实施土茯苓苦参汤外洗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儿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体温复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疱疹愈合时间、精神状况改善时间、自我行为控制时间、情绪波动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土茯苓苦参汤外洗联合针灸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患儿的效果和免疫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作者:乞国艳;薛银萍;刘鹏;顾珊珊;刘朝英;董会民;杨红霞

    目的:观察和探讨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或无效的重症肌无力( MG)眼肌型患儿的效果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因子变化。方法选择明确诊断MG眼肌型、年龄3个月至15岁,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MG眼肌型患儿161例,单纯接受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在治疗前、后1、3、6、12个月使用许氏绝对与相对评分法评价MG的症状的严重程度,并检测外周淋巴细胞因子。结果(1)接受单纯中药治疗后1、3、6、12个月患儿临床绝对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患儿临床绝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组内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3、6、12个月平均临床相对评分显示临床痊愈率分别为12.40%、66.90%、91.70%、96.20%。(2)血清细胞因子IL-6、IL-12、IL-17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2个月比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治疗前后指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MG眼肌型患儿的细胞因子IL-4上升、IL-6、IL-12、IL-17明显下降,改变了MG眼肌型患儿的免疫状态,使MG眼肌型症状完全缓解率高且不易复发,治疗效果显著。

  • 电针配合中药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效果及机制

    作者:陈彩凤;陈淑慧;廖月红;李云英;李松键;唐兆烽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中药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54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电针+穴注组、电针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耳聋、耳鸣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其疗效,同时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测试。结果电针+穴注组疗效优于电针组,电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1);电针配合中药穴位注射对于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提高较为明显;以轻、中度耳聋患者的疗效为显著(P<0.05),而重度耳聋患者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病程越短、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测试结果对比发现,电针及配合中药穴位注射能提高患者的耳蜗、听神经及外侧丘系桥脑的兴奋性和传导性。结论电针配合中药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以轻、中度听力损失的患者疗效显著,且病程越短、年龄越小者疗效越好。

  • 结肠宁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作者:王振疆;陈渝萍;黄剑迎;梁月环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宁对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46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选择20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观察组予结肠宁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秦口服治疗,对照组予美沙拉秦口服,疗程30 d。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肠道10种正常菌群及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肠黏膜通透性与健康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与健康组无差别(P>0.05)。(2)治疗前除观察组的肠球菌和对照组的梭菌外其他均明显异于健康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酵母菌、消化球菌、梭菌、双歧杆菌、乳杆菌和真杆菌菌落数量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后酵母菌、乳杆菌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歧杆菌等其他7个菌种依然低于健康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菌落总数均明显多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恢复更为明显(P<0.05)。结论中药结肠宁联合美沙拉秦及单用美沙拉秦均能改善肠黏膜通透性,诱导UC临床缓解,但在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及促进益生菌增殖方面前者较后者更为显著。

  • 益眼明口服液治疗围绝经期中重度干眼的效果

    作者:陈兹满;林斌武;欧扬;李振萍;庞龙;张梅芳

    目的:观察益眼明口服液对围绝经期中重度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中重度干眼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服用益眼明口服液20 mL 3次/d,配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4次/d;对照组30例,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4次/d。治疗后观察28、72 d临床疗效、泪液分泌试验Ⅰ、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眼部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8 d后各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2 d,各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各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除FL评分,余体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d,各体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均改善,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益眼明口服液治疗围绝经期中重度干眼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