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狼疮肾炎患者妊娠的母婴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叶蔚;颜露春;李玉婷;张颖

    目的 分析妊娠妇女中狼疮肾炎(LN)导致的母婴不良结局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我院2000年12月10日至2013年12月31日13年中收治的111例LN患者共117例次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LN的病情分为妊娠前疾病稳定组(n=78)、活动组(n=39)两组.分析妇女妊娠期病情加重、妊娠期或产后尿中蛋白含量增加和肾功能损害加重、子痫前期、低血小板血症、低补体血症等孕产妇不良结局情况,以及治疗需求的终止妊娠、胎儿丢失、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及胎儿或新生儿的不良结局等情况. 结果 妊娠前LN稳定组与活动组比较,两组孕产妇的不良结局无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组胎儿丢失或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稳定组(x2 =20.22,P<0.001),其中早产发生率高于稳定组(x2 =5.14,P=0.023),因治疗需求终止妊娠率高于稳定组(x2=16.71,P<0.001),死胎/新生儿死亡率高于稳定组(x2=9.54,P=0.002);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孕产妇病情加重的相关因素为低血小板血症(OR=o.303,95%CI 0.125~0.736)和低补体血症(OR=0.056,95%CI 0.006~0.507),发生子痫前期的相关因素为低血小板血症(OR=0.170,95%CI 0.051~0.56)及LN复发(OR=0.144,95%CI 0.025~0.841)(P均<0.05);胎儿或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孕妇发生子痫前期(OR=0.122,95%CI 0.029~0.513)和孕妇LN疾病活动期(OR=0.028,95%CI 0.006~0.135)(P均<0.05). 结论 LN孕妇在妊娠前期或妊娠期疾病处于活动期会增加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故临床上应建议LN的年轻妇女选择病情稳定期妊娠,并在妊娠期间严密监测孕妇的尿蛋白、血小板、补体及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LN活动并尽早治疗.

  •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新进展

    作者:王小芳;邓立菊;唐少颖;赵文兵

    目前对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发现了许多有效药物,对这些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进行整合分析,提出更合理的治疗LN研究方案.

    关键词: 狼疮肾炎
  • 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诱导治疗狼疮肾炎的短期效果观察

    作者:王水兵

    目的:对比研究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诱导治疗狼疮肾炎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狼疮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环磷酰胺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他克莫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他克莫司治疗狼疮肾炎的临床效果优于环磷酰胺,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临床 效果分析

    作者:唐伯玉

    目的 旨在探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狼疮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为丰富临床SLE合并狼疮肾炎治疗方法 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 选择笔者单位2015年1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60例SLE合并狼疮肾炎患者为研究资料,按治疗方法 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行单纯激素治疗;联合组30例,行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并就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尿蛋白、尿红细胞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研究资料经2年治疗后,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21,P<0.05);且尿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36,P<0.05);而尿红细胞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14,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1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结论 采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方案治疗SLE合并狼疮肾炎,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且并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具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欧亚龙教授治疗狼疮性肾炎反复血尿经验新启迪

    作者:任剑飞;宋为民;欧亚龙

    狼疮性肾炎(LN)常常多有血尿症状,临床中难以单一西药长期稳定地控制病情,需结合中医中药调护,导师欧亚龙教授运用中医活血化瘀法临证治疗多名LN患者血尿显奇效,遂总结经验,有所启迪,著于文,以求自我理论完善.

  • 霉酚酸酯、强的松、中药联合治疗狼疮肾复发5例

    作者:吴宪鸣;林江

    狼疮肾(LN)在治疗好转后可因继发感染或自身免疫再度紊乱等而复发。传统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CTX)对治疗LN非常有效,但它可增加恶性肿瘤和病毒感染的发生率及骨髓抑制作用,尤其是对曾用足够剂量CTX……

  • 纳米雄黄干预TWEAK-NF-κB信号通路下调MRL/IPr小鼠肾脏趋化因子表达的机理*

    作者:徐卫东;莫丽莎;邱明亮;杨柳;沈晓冬;喻建平

    目的:探讨纳米雄黄治疗SLE(LN)具体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分别给予MRL/lpr小鼠等体积高、中、低剂量的纳米雄黄混悬液及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小鼠血清ANA、ds-DNA抗体、IgG、IgM的水平,及肾脏组织的TWEAK、NF-κB、MC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纳米雄黄高、中、低剂量各组的ANA、ds-DNA抗体、IgG、IgM的水平明显降低,TWEAK、NF-κB、MCP-1 mRNA水平明显降低,TWEAK、NF-κB、MC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纳米雄黄可以通过干预TWEAK-NF-κB信号通路下调MRL/IPr小鼠肾脏MCP-1表达,从而降低ANA、ds-DNA抗体、IgG、IgM的水平,缓解自身免疫损伤,而起到治疗SLE(LN)的作用。

  • 益肾养阴合剂通过CXCR4/STAT3信号通路对MRL/lpr小鼠肾脏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吴洋;李东云;张巍琼;吴松柏

    目的:研究益肾养阴合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RL/lpr疾病模式小鼠饲养发病后,益肾养阴合剂灌胃给药(17.25 g·kg-1),同时阳性药组用醋酸泼尼松灌胃给药(0.65 mg·kg-1),正常C57背景小鼠和实验MRL/lpr小鼠组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2次,连续给药28 d,每7d收集尿液,检测尿蛋白变化情况;第29天取材肾脏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免疫球蛋白G(IgG)沉积情况;Raybiotech抗体芯片检测308个细胞因子变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验证部分变化因子(小鼠肾脏组织与患者血清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蛋白3(JAK2/STAT3)信号的磷酸化水平、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SDF1/CXCR4)信号轴、辅助性T细胞17(Th17)分泌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情况.结果:与MRL/lpr组比较,在中药和激素给药组,随着给药时间延长,尿蛋白含量逐渐降低,在第4周变化为明显(P<0.05),在给药28 d后,益肾养阴合剂组与醋酸泼尼松组的肾脏IgG沉积均有减轻(P<0.05).经Raybiotech抗体芯片筛查后发现,与C57正常小鼠,MRL/lpr疾病小鼠的肾脏SDF1,CXCR4蛋白信号表达有显著增强(P<0.01);与MRL/lpr疾病小鼠比较,益肾养阴合剂组的小鼠肾脏SDF1,CXCR4蛋白信号表达显著降低(P<0.01),经大样本量ELISA实验验证后,SDF1/CXCR4蛋白的抗体芯片结果可靠,进一步经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发现,与正常C57小鼠比较,MRL/lpr小鼠肾脏组织中JAK2/STAT3信号通路被激活,其磷酸化蛋白表达增高(P<0.05),SDF1,CXCR4,IL-17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小鼠比较,给予中药和激素灌胃处理28 d后JAK2,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SDF1,CXCR4蛋白表达下降(P<0.05),IL-17的表达也有明显的减少(P<0.05).结论:益肾养阴合剂可降低MRL/lpr模型小鼠的尿蛋白水平,其可通过抑制JAK2/STAT3与SDF1/CXCR4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辅助性T细胞17的活性,减少IL-17的分泌,起到肾脏保护作用.

  • 益髓生血汤减轻免疫抑制剂毒副作用及血液系统损害的疗效观察

    作者:钟起诚

    现代医学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等主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肿瘤主要采用放化疗.

  • 狼疮肾炎中医风湿证候与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严小倩;鲁盈;林京莲

    目的 分析狼疮肾炎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尿γ干扰素诱导蛋白(IP-10)水平及临床各项活动性指标与中医风湿证候的关系,为风湿证候微观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狼疮肾炎患者60例,分为风湿证候组(31例)与无风湿证候组(29例),另设健康组(20名)作为对照,收集临床资料,进行肾脏病理活动性及全身活动性评分,检测患者尿MCP-1与IP-10水平,综合分析风湿证候与各项活动性指标及临床活动性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1)风湿证候组较无风湿证候组更易出现发热、浆膜炎、浮肿及高血压(P<0.05);(2)风湿证候组具有更高的尿MCP-1、尿IP-10、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尿素氮水平,其镜下血尿、抗ds-DNA、抗Sm、抗核小体的阳性率、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及英国狼疮评估小组(BILAG)积分均高于无风湿证候组(P<0.05),血清白蛋白及补体C3水平低于无风湿证候组(P<0.05).(3)风湿证候组患者肾病理活动指数(AI)平均值高于无风湿证候组患者,病理类型以Ⅳ型多.结论 狼疮肾炎风湿证候患者较无风湿证候患者具有更严重的肾脏病变及免疫学异常;风湿证候与狼疮肾炎临床活动性指标密切相关.

  • 狼疮肾炎不同中医虚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F-α信号通路主要受体衔接蛋白的表达变化

    作者:阳晓;朱浪静;纪玉莲;陈伟英;李晓艳;余学清

    目的 探讨狼疮肾炎(LN)不同本虚证候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主要受体衔接蛋白-TNF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TRADD)、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和TNF受体相关因子-2(TRAF-2)表达变化.方法 确诊的51例LN住院患者辨证分型为阴虚内热证组(13例)、气阴两虚证组(26例)及脾肾阳虚证组(12例),设健康志愿者17名为正常组.收集外周静脉血,分离PBM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4种受体衔接蛋白、Caspase-3和白介素-1β(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阴虚内热组、气阴两虚组、脾肾阳虚组TRADD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分别为正常组的0.54、0.32和0.38倍(P<0.05,P<0.01),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FADD mRNA表达分别为正常组的0.79、0.62和0.72倍,仅气阴两虚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RIP-1 mRNA表达分别为正常组的0.79、0.50和0.60倍,气阴两虚组和脾肾阳虚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TRAF-2 mRNA表达分别为正常组的0.70、0.52和0.50倍,后两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L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组LN患者PBMCs中Caspase-3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1);(6)阴虚内热证组IL-1β mRNA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气阴两虚及脾肾阳虚证组(均P<0.05).结论 LN各虚证患者PBMCS中TRADD、FADD、RIP-1和TRAF-2 mRNA表达均不同程度低于正常组,其中气阴两虚组、脾肾阳虚组降低幅度较阴虚内热证组相对较小.这些信号蛋白介导的凋亡信号可能参与了LN本虚证候的形成.

  • 狼疮平颗粒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途径下调BXSB狼疮肾炎小鼠肾组织MCP-1表达

    作者:李桂英;路新卿;刘淑霞;李玲;张增海;徐建萍;李彤中;李英

    目的 研究狼疮平颗粒是否可以通过下调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途径抑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l,MCP-1)的表达而发挥对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小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将18只雄性11周龄BXSB LN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激素组和中药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甲泼尼龙、狼疮平颗粒灌胃;另选6只同周龄的雄性C57 BL/6小鼠作为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4周.测定24 h尿蛋白量;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MCP-1 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NF-κB p65表达;PAS染色做肾组织病理活动性指数(activity index,AI)计分;ELISA法检测ds-DNA抗体含量;分析上述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模型组24h尿蛋白水平、血清ds-DNA抗体含量、MCP-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NF-κB p65表达水平、AI计分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用药后中药组与激素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LN小鼠MCP-1蛋白表达水平与其mRNA表达水平、NF-κB p65表达水平、AI计分、24h尿蛋白定量及ds-DNA抗体含量均呈正相关(r=0.984、0.936、0.887、0.698、0.679,P<0.01).结论 狼疮平颗粒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核转位降低MCP-1水平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MCP-1在L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LN理想的治疗靶位之一.

  • 血清补体C1q与狼疮肾炎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郭宏林;黄山;洪燕英

    目的 探讨血清补体C1q在狼疮肾炎与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为临床狼疮肾炎与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住院治疗狼疮肾炎患者3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57例,同期体检健康人104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补体C1q水平.结果 狼疮肾炎组血清补体C1q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肾病组(P=0.00)和对照组(P=0.001);糖尿病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补体C1q水平在各组受试者中不同,检测血清补体C1q水平可用于狼疮肾炎与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CD11b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

    作者:李春梅;童凤琴;马怡;钱凯;张筠雩;严俊;陈兴国

    目的 分析CD11b基因rs1143679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中国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表达,并阐明该SNP与SLE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应用PCR-PFLP以及直接测序技术对中国汉族人群中58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624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并与临床表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SLE患者中CD11b rs1143679 GA基因型频率为1.89%,大大低于欧美国家的基因型频率,与香港及泰国地区接近.(2) CD11b rs1143679 GA基因型与狼疮肾炎有相关性(P=0.01),而与发病时间、关节炎、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损害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D11b rs1143679 SNP与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有关,并可能参与了狼疮肾炎的发生发展.

  • 狼疮肾炎患者PBMC-CM对系膜细胞表达MCP-1的影响

    作者:肖刚;甘华;杜晓刚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条件培养液(PBMC-CM)对系膜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观察LN患者PBMC-CM对系膜细胞表达MCP-1和蛋白激酶C(PKC)的影响.结果 LN患者PBMC-CM干预系膜细胞后,系膜细胞增多,培养上清Ⅳ型胶原和层黏蛋白表达增加,系膜细胞MCP-1、PKC表达增加,呈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LN患者PBMC-CM能刺激系膜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外基质增多及MCP-1的表达增加,从而可能参与LN发病.

  • 雌激素刺激活动性狼疮肾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L-10表达

    作者:王俭勤;李幼姬;王文革;夏延龄;王晓玲;叶任高

    探讨性激素对活动性狼疮肾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2细胞活化的影响.采用ELISA、RT-PCR等方法检测了雌激素对19例活动性狼疮肾炎和16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0表达的调节作用.活动期狼疮肾炎PBMC IL-10mRNA 和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与正常对照相比,雌激素明显提高了活动性狼疮肾炎PBMC IL-10蛋白和mRNA水平(P<0.05),雄激素的加入明显抑制了雌激素诱导的活动性狼疮肾炎PBMC IL-10蛋白和mRNA水平(P<0.05).雌激素、雄激素比例失调可能参与了活动性狼疮肾炎IL-10的高效表达.

  • 狼疮肾炎小鼠肾脏的比较蛋白质组学

    作者:施孟如;林全;吕建新

    目的 探讨狼疮肾炎(LN)小鼠肾脏和正常小鼠肾脏蛋白质组的差异.方法 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分离肾组织总蛋白质,凝胶用银染显色,扫描仪获取凝胶图像并对其进行软件分析.结果 同组实验重复3次,其中正常对照组3张图找到蛋白质点平均573±52个,匹配率为83%;LN组找到蛋白质点平均658+43个,匹配率为87%.经软件分析,LN组和对照组比较表达增加大于2倍的点有119个;降低大于0.5倍的点有140个.结论 LN小鼠肾脏蛋白质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可能和LN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 中国汉族人群FcγRIIIA F158V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相关

    作者:张昀;刘淑芬;曾学军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FcγRIIIA F158V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分布,以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特别是狼疮肾炎(LN)的遗传易感性和病程变化等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324例SLE患者和相匹配的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319名健康志愿者和体检对照,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LP)以及DNA测序验证等技术检测FcγRIIIA F158V基因型.进一步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FcγRIIIA基因的F等位基因频率约为60.8%.FcγRIIIA基因多态性在SLE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F基因型的SLE患者出现LN的风险较高,而VV基因型的SLE患者出现早发LN的风险较低.结论 FcγRIIIA基因多态性与SLE的发病有关,FF纯合子基因型可能存在对LN的易感性.VV纯合子基因型可能对LN晚发存在一定保护作用.

  • 白细胞介素-12信号转导参与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炎性损伤

    作者:李清刚;李幼姬;李志坚;黄凌虹;曾丽霞

    为观察白细胞介素-12(IL-12)在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TEC)炎症损伤的信号传递,以培养的正常小鼠TEC作为空白对照组,狼疮肾炎(LN)TEC作为实验组,以IL-12(10μg/L)刺激5min,利用放射自显影检测发现正常对照及LN组lck活性增强,后者更明显,应用lck抑制剂PP1后其活性消失.再以等浓度IL-12刺激TEC 15min,采用免疫印迹法观察到LN组P38磷酸化强于正常对照组,应用PP1或P38抑制剂SB203580则不发生P38磷酸化.给予IL-12刺激时发现LN组c-Jun 基因表达水平强于正常对照组,应用PP1或SB203580后则未有c-Jun基因表达,提示IL-12可通过lck/P38/c-Jun 信号途径参与对狼疮小鼠TEC的炎症损伤 .

  • 肾活检在狼疮肾炎中的评价

    作者:徐米清;陶怡

    目的 进一步分析肾活检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狼疮肾炎(LN)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行肾活检的LN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LN的病理类型以Ⅳ型比例高(40.7%),其次为V型(25.0%)和Ⅱ型(20.4%).其中76.9%合并肾小管-间质损害.病理上有活动性指标者91例(84.3%),慢性化指标者17例(15.7%).临床表现为隐匿性肾炎者,占11.1%,以Ⅱ型及Ⅲ型为主.急、慢性肾炎综合征者,占40.7%,以Ⅲ型为主.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占48.2%,以Ⅳ型及V型为主.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12.0%,主要见于Ⅳ型及Ⅵ型LN.结论 不同类型LN肾损害临床特征及LN肾脏病理与临床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的不均一性和多样性,应尽可能行肾穿刺活检以了解LN病理类型、肾小管间质损害情况并判断活动性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对不典型SLE、亚临床型LN更应尽早行肾穿刺活检.

959 条记录 1/48 页 « 12345678...474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