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理行为干预对急性白血病患儿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

    作者:黄建琪

    小儿急性白血病的行为精神及心理因素在急性白血病的发病中的作用已有研究报道,因此除了给予药物治疗外,辅以心理行为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注射精神性反应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陈嘉

    目的:研究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时心理行为反应和预防对策.方法:2004年3月份"乙脑"疫苗免疫接种期间抽取同一所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共166人,按是否采用心理行为干预结合注射技术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的心理和精神反应.结果:观察组出现恐惧、精神性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注射时不能自觉配合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注射前做好心理行为干预,注射时操作手法熟练,动作轻柔快速可以减少精神性反应.

  • 他达那非与表面麻醉剂外用联合心理 行为干预对勃起功能障碍伴早泄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昕

    目的:探讨他达那非与表面麻醉剂外用联合心理行为干预对勃起功能障碍伴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勃起功能障碍伴早泄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他达那非治疗其中40例患者并划分为对照组,剩余40例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表面麻醉剂以及心理行为干预疗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结果:治疗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时观察组患者阴道内射精潜伏期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均明显较长.观察组患者对性生活的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不适反应的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他达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伴早泄的基础上使用表面麻醉剂外用联合心理行为干预疗法,能够提高患者病情恢复速度,临床疗效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应用价值显著.

  • 心理行为干预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研究

    作者:赵钊

    目的:对心理行为干预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86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干预后4、8周SANS、BPRS情况对照中,研究组SANS、BPR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SD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心理行为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伴抑郁焦虑患者的影响

    作者:陈利坚;叶斌;付丽霞;施骅

    目的 评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抑郁焦虑心理状况,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UC伴抑郁焦虑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UC伴抑郁焦虑患者56例,分别在干预前后应用SDS量表和SAS量表,以及相关知识问卷进行调查,评估期心理情况.结果 干预前UC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分值分别为(60.85±7.83)分和(53.73±6.47)分,均高于中国常模水平(P<0.05).干预后,UC患者抑郁和焦虑得分分别为(51.28 ±6.35)分和(49.14±7.54)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UC患者疾病的病因及诱因(73.21%)、服药知识(76.79%)、饮食知识(78.57%)、情绪对疾病的影响(85.71%)、何时需要就诊(76.79%)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UC伴抑郁焦虑患者开展心理行为干预十分有必要,可有效改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金华市网络成瘾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及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

    作者:叶美娟

    目的:探索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为防治青少年“网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和SCL-90自评量表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心理行为干预,主要为家庭干预和学校干预两个方面.结果:两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网瘾”者有较多的偏执、敌对倾向,主要表现出高焦虑、抑郁情绪,往往存在人际关系敏感.干预后“网瘾”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改善,尤其是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有显著性下降.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对改善成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有效的.

  • 在职培训中心理行为干预对新护士心理焦虑状态的影响

    作者:陈义;陈海菊;王乐怡

    目的:探讨在职培训中心理行为干预对新入职护士心理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以我院112名新聘护士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6人.对照组护士接受常规在职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心理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观察组中不同性别、年龄及民族护士SAS得分.结果:培训后,对照组SAS评分为61.72分(s=10.45),观察组SAS评分为41.35分(s=9.54),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培训前,且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培训前后观察组中不同民族、学历S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职培训中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心理焦虑情绪,对护理工作的开展与护理队伍的建设有深远意义.

  • 心理行为干预对胃镜插管成功率的影响

    作者:李升香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的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接受能力.方法:456例检查者分为干预组225例和对照组231例,干预组患者在检查前及检查过程中均给予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仍采用常规做法,比较两者的术中配合情况.结果:干预组在检查前及检查中均给予心理行为干预,其一次插管成功率及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加强医患沟通可减轻患者恐惧,以利检查顺利进行.

  • 对美沙酮解毒治疗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的研究

    作者:阚瑞云;韩永会

    者在戒毒脱瘾治疗期间,同时采用系统的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纠正其不良行为,提高其社会适应社会能力及抗拒毒品的能力来降低复吸率,以达到戒毒目的.从而减少艾滋病的感染几率,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 心理行为干预对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铁文;姜建利

    目的:探讨手术前心理行为干预对老年病人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准备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Ⅰ组不接受特定心理干预,Ⅱ组接受特定心里干预.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术前1天和手术后2~7天的认知功能.结果:术后认知功能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手术前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的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属的心理行为干预

    作者:宋金霞

    从全球来看,21世纪是一个人口普遍老龄化的社会.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正在迅速成为老龄化国家.随着老龄人口及高龄人口的增多,老年糖尿病患者也随之增加.众所周知,糖尿病是属于心身疾病的一种,其发生不仅与生物学因素有关,也与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糖尿病的控制是长期的、终身的,其防治原则是以糖尿病专业医务人员为核心,依靠病人、医护人员和社会三方面的紧密配合.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尤为重要.我科对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属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作者:李梅花;丁淑华;赵大芳

    高血压病是当今为广泛的一种身心疾病,社会心理因素在高血压病的形成和治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进步,护理模式的转变,社区护士在帮助高血压患者康复的过程中,把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与合理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结合起来,通过家庭访视来接触和了解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庭,对他们的健康状况、心理行为以及家庭功能进行评估,发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发掘和利用家庭资源,制定出能够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的护理服务治疗.

  • 心理行为干预对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作者:周婷婷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对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尿毒症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患者入院后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加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采用MOSSF-36生活量表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提高,实验组生理机能、情感职能、一般健康状况三项指标评分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高生活满意度.

  • 心理行为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 教学体会

    作者:方芳;李严;刘明珠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管理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长春市第六医院实习的22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11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教学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管理目标教学法,研究两组的效果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两组实习生操作技能考核与专业知识考试成绩分别是观察组为(39.51±2.07﹚分、(58.53±1.73﹚分,对照组为(28.17±1.39﹚分、(41.16±2.45﹚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管理中教学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又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利于患者的康复,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心理行为干预对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作者:彭喜娟;李莎;叶秀娟;黎建平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门诊首次发病并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治疗和常规告知注意事项,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行为干预,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与观察.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3、6月末分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疗效评定和不良反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定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及研究组第1、2、3、6月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且同期两组间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同期两组间TE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月末,两组WHOQOL-100各领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能提高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 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情绪特点及情绪疗法的干预效果

    作者:罗万勤

    目的:了解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情绪特点及情绪疗法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就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中选取118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情绪疗法,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命质量等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0,P<0.05);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0,P<0.05);研究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2,P<0.05);研究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125,P<0.05);研究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9,8.646,20.212;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情绪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自信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

  • 综合心理干预对早期鼻咽癌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作者:吴建华;邱伟

    目的:研究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早期鼻咽癌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根治行放射治疗的早期鼻咽癌患者118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心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后,患者在出院时,研究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62,P<0.05);研究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49,P<0.05);两组患者放射治疗期间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16.95%和15.25%,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个月后随访时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55.93%和16.95%,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19.36,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分别为86.44%和30.51%,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38.01,P<0.05);两组患者放射治疗期间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94.92%和22.03%,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64.53,P<0.05).结论:综合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早期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减轻放射线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程荣花

    目的:分析心理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160例,按入院顺序编号,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实施新辅助化疗,化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采用汉密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3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11.45±1.42)分、HAMA评分(12.10±1.15)分、PSQI评分(6.93±1.26)分较对照组低(t=-19.630,-16.873,-20.187;P<0.01),而SCL-90评分(80.45±5.77)分、QLQ-C30评分(87.15±10.21)分高于对照组(t=7.650,6.752;P<0.01);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Z=7.666,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明显改善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及新辅助化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 心理行为干预对抗震救灾官兵心身健康水平的影响

    作者:甘景梨;张东卫;赵兰民;高存友;祝希泉;张伟红;段惠峰

    目的 探讨抗震救灾条件下心理行为干预对官兵心身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参加抗震救灾的某部80名官兵,以班为单位随机分为心理行为干预组(研究组)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组(对照组).在执行任务的第31~33天起分别对研究组进行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表象训练等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卫生知识讲授,研究为期4用.应用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hinese Psychosomatic Health Scale,CPSHS)于干预前后进行测评和比较.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CPSHS总分及各项因子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CPSHS总分干预后研究组(22.12±10.55)和对照组(27.75±13.34)分别较干预前显著降低[(32.99±15.83)、(34.84±17.86).t分别为3.47和2.24,P<0.01和0.05],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骼肌肉、焦虑、抑郁因子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或0.05).研究组有效率48.65%、好转率91.89%均高于对照组的26.32%和71.05%(χ2=4.00、5.36,P<0.05).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是提高抗震救灾官兵心身健康水平的有效旁法.

  •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及情绪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付文;曹日芳;何晓燕;王维丹

    目的: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综合心理行为干预效果,筛查患者情绪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7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药物治疗不变前提下,辅以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进行生理指标、心理状况的测量随访,并进行比较。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MQ)、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研究对象干预后焦虑(χ2=4.321,P =0.036)、抑郁阳性率降低(χ2=11.605,P =0.000);主观支持评分较干预前高(t =‐2.074,P =0.042);积极应对维度评分较干预前高(t =‐2.022,P =0.047)。回归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对抑郁情绪存在影响。结论:①社区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生理指标改善不明显;②糖化血红蛋白是抑郁的影响因素。

331 条记录 1/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