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

临床荟萃杂志

Clinical Focus 림상췌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583X
  • 国内刊号: 13-10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荟萃》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李春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急性低钾性麻痹76例临床分析

    作者:谢乐坤;王柏成;王芝茂

    急性低钾性麻痹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常因症状不典型,临床不重视及治疗不当,可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现收集了我院1989~1999年收治急性低钾性麻痹76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76例,男64例,女12例,男∶女为4.5∶1;年龄17~62岁,平均为32岁。发病季节以7、8、9、10月居多,分别为10、18、18、12例,占总发病的76%。发病前有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输液史25例,输液中配用地塞米松19例,其中地塞米松与丁胺卡那联用12例。1.2 临床特点 本组76例均急性起病,表现为四肢肌肉酸软无力,出现不同程度弛缓性瘫痪,以下肢为先,并重于上肢,肌张力、腱反射减退,感觉正常。除4例出现意识恍惚、昏睡外,余72例入院时意识清,上肢肌力Ⅱ~Ⅳ级,下肢肌力0~Ⅲ级。12例出现腹胀、胃纳差、恶心。7例有心悸、胸闷。4例病情进展迅速,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肌麻痹,伴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死亡3例。

  • 饮用被枯草杆菌污染的豆奶诱发群体性癔症爆发流行150例报道

    作者:程书权;冯均钊

    群体性癔症(colonial hysterics)是由强烈情绪反应或心理暗示激发的急性流行性精神障碍,多见于情感不稳定的青少年,尤其小学生。常由于集体接触某一生疏物品或药物后诱发。文献已报道首次玩消字灵,口服碘油丸,接种乙肝、乙脑、麻疹、霍乱、伤寒等疫苗致病者[1~3]。由饮用被枯草杆菌污染的鲜豆奶激发者,国内文献罕有报道。兹将近期发生于焦作市的一起爆发流行资料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1.1 流行情况 1996年12月13日上午9时40分课间休息时,焦作市某小学21个班的班主任,按惯例为7个年级的532名学生发放袋装新鲜豆奶,每人1包(200ml),饮用后约20分钟,学前二班一名6岁女童诉腹中不适,恶心、继之啼哭、并呕吐1次,老师以为患儿受凉,未引起注意。此后该班54名学生中又有27例先后发病,症状相似,均为腹痛、恶心、头痛、头晕、哭泣、烦躁等,老师逐将此讯报告校长,校教导处遂派各班班主任分头询问各年级情况,学前一、三班亦分别有14例发病,其他班级有部分学生发病,至10点30分共有150例出现前述症状。其中男71例,女79例。各年级发病情况如表1所示。校方立即与豆奶厂联系,11点50分由厂家将患儿全部送到医院。经组织医务人员对患儿进行检查,甄别出症状较显著的59例住院观察,其他疏散回家。

  •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85例临床分析

    作者:苗运玺;赵振蕾

    糖尿病患者因机体消耗、免疫力下降、高血糖等原因而易发生结核病已被公认,少数患者因肺结核症状不明显或被糖尿病症状掩盖而延误诊断,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很大影响和危害。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常规地进行肺结核病检查,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9年2月共诊治各类型肺结核患者1 869例,其中患有糖尿病者85例,占同期患者人数的4.5%,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 85例患者均为1993年1月至1999年2月在我院诊治在案的病例。1.2 性别与年龄分布 男58例(68.2%),女27例(31.8%)。年龄小17岁,大80岁,(平均58.37岁)。其中20岁以内2例(2.4%),20~39岁13例(15.3%),40~59岁36例(42.3%),60岁以上34例(40%)。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益展;曾仁和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为儿科常见病,约占小儿肺炎1/3[1]。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临床表现酷似病毒性或细菌性肺炎,病原微生物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现将我院几年来收治的60例MPP患儿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3例,女27例,≤3岁5例,4~8岁40例,9~12岁15例。1.2 症状 本组患者均有发热,体温38~40℃,弛张热、稽留热型均有。均有阵发性剧烈咳嗽、胸痛6例,气急4例,痰中带血2例,关节酸痛2例。1.3 体检 肺部体征不明显。呼吸音粗21例,鼾音27例,湿口 罗音20例 , X线检查均示双肺纹理增粗。右上、下肺野中内带有斑片或云絮状阴影31例,肺门增宽2例。1.4 并发症 尿路感染4例,荨麻疹2例,胸膜炎伴胸腔积液3例。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38例临床分析

    作者:黎冰;王平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一种综合征,其中以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病)常见。现将我院1990~1999年收治的38例(均为Graves病)甲亢性肝损害患者进行简易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1 临床资料  共38例,其中男5例,女33例;年龄16~67岁,平均42岁,均为住院患者,既往均无肝病史,均经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甲亢(Graves病)。2 临床表现  其中27例患者在未用抗甲状腺药物之前,查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升高(67~143U/L,正常值0~50U/L),给予足量抗甲状腺药物(他巴唑30mg/d或丙基硫氧嘧啶300mg/d),同时给予保肝治疗,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及T3、T4的恢复,谷丙转氨酶逐渐正常。11例患者在用抗甲状腺药物前未查肝功能,在门诊已开始用抗甲状腺药物3~7天,入院后查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升高,开始考虑为药物性肝损害,将药量减小,同时给予保肝治疗,但谷丙转氨酶仍持续上升,高可达256U/L,故考虑为甲亢性肝损害,将药量加至足量,同时加强保肝治疗,待T3、T4逐渐恢复正常时,谷丙转氨酶也逐渐恢复正常。3 讨 论  甲亢时对肝功能损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2]:①甲状腺素直接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造成肝损害;②代谢亢进以及由于合并心力衰竭、感染导致肝细胞相对缺氧,严重时发生肝小叶中心性坏死;③甲亢时分解代谢亢进使肝糖原、必需氨基酸、清蛋白等消耗均增加,可加重肝细胞损害;④甲亢时的自身免疫反应同样也可引起肝细胞损害。上述原因都可引起谷丙转氨酶增高,同时抗甲状腺药物也有使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副作用,故我们认为Graves病治疗前需查肝功能,用以鉴别是药物性肝损害还是甲亢性肝损害,以指导临床用药。

  • 胆心综合征36例分析

    作者:刘金祥;徐新民;江金凤

    胆心综合征临床并不少见,但多误诊为冠心病。它是由胆道疾病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其主要表现是胆病发作时,心前区痛和心电图异常。这些症状呈一过性,即随着胆病治愈而恢复正常。我院1990年1月至2000年1月,收治36例胆心综合征患者,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25~56岁,50岁以上者2例,余均在40岁以下。以中青年女性居多,病程3个月至6年不等。  临床表现:发热14例,伴畏寒10例,水肿2例,乏力32例,频发期前收缩,ST-T明显改变32例,上腹部不适或疼痛17例,3例呈发作性胆绞痛,右上腹或剑突下轻压痛12例,伴黄疸2例,胸闷29例,阵发性心前区痛16例。

  • 严重低血糖反应性脑血管痉挛13例

    作者:李芳;谷文平

    自1991年以来,我们收治医源性严重低血糖反应致脑血管痉挛13例。外院转入6例,门诊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收住院5例,住院治疗中出现反应2例。其中60~70岁8例,70~85岁5例,全部为老年人。本组病例提醒门诊和内科住院医师,如果以意识障碍或偏瘫就医,尤其伴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详细了解病史,以及降糖药物的用量、用法、 药物种类,常规检查血糖,以避免误诊和严重后果的发生。现例举典型病例如下。  例1,女,78岁。半年前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住某院检查治疗,CT头颅扫描报告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空腹血糖测定为10.2mmol/L,经抗凝、活血化瘀、改善脑循环、降糖等综合治疗,症状好转,生活可以自理出院。院外遵医嘱口服优降糖2.5mg,每日3次,降糖灵25mg,每日3次,以及其他抗凝药物。1周前出现腹泻、呕吐,进食明显减少,但一直坚持口服降糖药物。1992年8月25日逐渐出现意识丧失,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急送我院。查体:T35.5℃,P118次/min,BP90/68mmHg(1mmHg=0.133kPa),呼之不应,压迫眶上神经有反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右巴宾斯基征(+),左侧上下肢活动自如,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118次/min,律齐,心音低,急查血糖1.8mmol/L,CT头颅扫描左侧基底节区陈旧性脑梗死。即予50%葡萄糖 100ml静推,10%葡萄糖500ml静脉点滴及补充水、电解质,30min后意识转清,右侧肢体肌力由“ 0”级逐渐上升到“Ⅳ”级,次日复查空腹血糖5.8mmol/L,可下床活动,观察1周无异常而出院。

  • 近期医院感染的细菌和抗生素耐药情况分析

    作者:李月翠;徐军鹏

    随着生活质量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在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的增多,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脑血管意外、恶性肿瘤等疾病所占比例的增加,总的医院感染率下降,而呼吸系统的医院感染率则上升,医院感染的细菌构成比也发生了变化,抗生素耐药情况不容乐观。我们对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住院患者的病历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对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我院内、外各科室42 153份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2 结 果2.1 医院感染情况 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我院内、外科系统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历,共计2 042例。总的医院感染率为4.84%,每年的感染率,见表1。2.2 医院感染的送检率 1996~1999年期间本院内、外科系统总共送检标本数为6 125份,总的送检率为33.3%。每年的送检率,见表2。

  • 75例尿毒症患者感染分析

    作者:张芬;赵学智;潘凤军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由于其免疫功能下降,各种生理反射迟钝,易发生感染,临床症状可不明显,一旦发病,病情可迅速加重,甚至死亡。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及新的抗生素不断问世,尿毒症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易感性都在不断变化,为了解上述特点,现就我科1994年8月至1999年8月间75例尿毒症伴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发病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利于有效预防及合理用药,改善预后。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5例尿毒症住院患者,男39例,女36例。血液透析组53例,腹膜透析组22例,年龄14~83岁,平均(53.4±12.9)岁,其中60岁以上38例,占50.7%;平均住院天数(31.1±17.0)天。

  • 慢性心房颤动对病窦综合征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作者:王兵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安置心脏起搏器后,部分患者可出现慢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生慢性房颤后,常用的治疗方式有:①将其转复为窦性心律并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维持;②控制心室率并预防血栓形成和栓塞。对这两种治疗方式,究竟哪一种较好,是目前房颤治疗研究中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1]。在国内外一系列有关房颤治疗的研究中,若较好地控制心室率后,房颤本身对运动耐量有何影响尚未解决。我们选择无其他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的特发性病窦患者,在安置Ⅶ型心脏起搏器后,以无房颤发生的病例为对照,比较其与发生慢性房颤后较好地控制心室率者,在运动耐量方面有无差异,以探讨慢性房颤本身对这类患者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1986~1999年在我院安置VVI永久起搏器、于门诊随访的特发性病窦患者82例。病窦诊断方法及标准分类参照Ferrer和1977年6月《中华内科杂志》推荐的标准[2,3]。根据病史、体检、血脂、血糖、心电图、X线片、超声心动图、平板运动试验等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疾病证据。1.1.1 纳入标准 ①慢性房颤出现于起搏器置入之后,持续时间≥3个月,在此阶段的不同时间有3次以上心电图检查证实;②无运动障碍,能够进行运动试验。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40例临床分析

    作者:罗翠华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又称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亦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常早期引起颅内出血,病情凶猛,病死率高,存活者多有明显后遗症。我院自1993~1999年收治4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患儿,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在40例患儿中,男28例,女12例。日龄32~60天34例,60~75天5例,80天1例。母乳喂养者38例,占95%;混合喂养者2例,占5%。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无外伤史。1.2 临床表现 突然起病至入院2小时至2天者28例,2天以上者12例。发热31例,腹泻17例,惊厥18例,注射部位出血不止15例,消化道出血11例,瞳孔不等大,呼吸节律不规整6例,脑膜刺激征12例,严重贫血27例。

  • 132例心肌梗死患者血脂特点分析

    作者:李易;李雪梅;高颖斐;章克信;光雪峰

    现分析132例心肌梗死(MI)患者的血脂水平特点,旨在探讨昆明地区MI患者的血脂危险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收住我院符合条件的AMI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2~78(62.25±11.18)岁;OMI患者72例,男44例,女28例,年龄42~80(63.14±10.23)岁。同时收集年龄(61.24±12.36)岁,性别(男38例,女24例)无显著差异的健康人6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除外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及肝肾疾病者,且未服用他汀类或苯氧烷酸类等有明显降低血脂作用的药物。1.2 方法 均于清晨空腹静脉采血送检,用沉淀酶法或经日本日立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并计算得到TC、TG、LDL-C、HDL-C及TC/HDL-C值。1.3 统计学处理 指标均以 ±s表示,采用q检验。2 结 果  132例MI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血脂水平比较见表1。

  • 血磁治疗CO中毒迟发性脑病28例分析

    作者:朱国英;殷良知;邓庆地;谢琳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8例为我院1998年1月至2000年2月收治的重度CO中毒昏迷患者,经抢救及高压氧治疗患者脱离危险,基本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经过假愈期多数在2~4周后,又发生迟发性脑病。临床表现为中毒性精神病和震颤麻痹综合征。1.2 治疗方法 以血磁治疗为主,其他对症治疗为辅。采患者自体静脉血(150~180ml),经特定的磁场磁化,一定波长的光量子辐照,同时充以高浓度离子氧,使血液细胞及血浆经过磁化,光解、氧合发生磁光效应,光化学反应及氧合作用,使离体少量血液回输给患者后激应全身血液功能的改变。每日1次,10~15天为1疗程。1.3 治疗效果 本组28例,基本治愈20例,显效6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

  • 支气管哮喘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作者:蔡培泉;周秋云

    有时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可同时存在或先后发病。我们发现哮喘伴Graves病5例,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2例,伴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简称慢淋甲炎)2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1989~1999年共收治344例哮喘患者,其中变应性鼻炎继发哮喘9例,其中5例伴Graves病,男1例,女4例;2例伴甲减,男1例,女1例;2例伴慢淋甲炎,均为女性。年龄14~50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长短不一,哮喘病史10~40年,伴发病约数月至数年。1.2 临床表现1.2.1 症状 除咳、喘症状外,还有怕热5例,多汗5例,心悸5例,易怒5例,食欲亢进5例,乏力4例;怕冷2例,记忆力减退2例,食欲减退2例。1.2.2 体征 轻度桶状胸2例,两肺散布哮鸣音7例,两肺满布哮鸣音2例;轻度突眼5例,甲状腺弥散性大5例,甲状腺大质地坚实2例,甲状腺血管杂音2例,手震颤5例,体重减轻3例,表情呆滞2例,外表臃肿1例,眼睑及下肢非凹陷性水肿1例,体重增加1例。

  • 胰岛素瘤与功能性低血糖(附20例报道)

    作者:梁杏欢;秦映芬;戴霞;罗佐杰;林健

    胰岛素瘤临床上以低血糖症状为主,症状复杂,无特异性,易误诊,与功能性低血糖相似,二者有时难以鉴别。我科从1982年至2000年4月收治胰岛素瘤13例,功能性低血糖7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胰岛素瘤13例,女6例,男7例,年龄22~55岁;功能性低血糖7例,女4例,男3例,年龄30~47岁。1.2 影响发作的因素 本组胰岛素瘤患者在饥饿、运动时促进低血糖的发作,7例功能性低血糖则无;前者与情绪无关,空腹发作多见,且疾病呈进行性发展,后者与情绪有关,空腹一般无低血糖出现,疾病发展呈非进行性。1.3 症状 胰岛素瘤患者症状较重,本组有6例出现意识障碍,1例误诊为精神分裂症,13例出现典型的Wipple三联征,而功能性低血糖7例均无意识障碍,只表现为头昏、乏力、饥饿感,无Wipple三联征。1.4 辅助检查 见表1。

  • 鱼胆中毒50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世金;冯胜刚

    误服生鱼胆为本地区较常见的致中毒性肾病的病因之一,现对我科1995年5月至1999年10月收治的50例鱼胆中毒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条件 确切的误服鱼胆史(均为生鱼胆1~2枚,鱼重1.0~4.0kg,鲤鱼或草鱼),并多脏器损害。1.2 一般资料 男16例,女34例,男∶女=1∶2.1。年龄35~71岁,>50岁38例,占76%。农民44例,工人6例。1.3 临床表现1.3.1 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腹泻50例,占100%,腹痛38例,占76%。1.3.2 肝脏损害 SGOT、SGP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升高44例,占88%。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4例,占68%。

  • 肾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对比分析

    作者:郑勇;靳艳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原发性高血压与肾性高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方法:ABPM采用无创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白昼(6∶00~22∶00),每30min自动充气测量血压1次,夜间(22∶00至次日6∶00)每60min自动充气测量血压1次,记录时间为24小时,共测40个数据,剔除无原因可解释的收缩压>260mmHg或<80mmHg,舒张压>150mmHg或<40mmHg的数据。结果:白昼收缩压和舒张压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两组之间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夜间血压下降率原发性高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均>10%,肾性高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均<10%。结论:对于肾性高血压的治疗,尤其应注意选择能有效降低夜间血压的药物来恢复正常昼夜节律,使患者的血压在白昼与夜间都尽可能地控制在目标血压以下。

  • 女性患者心肌缺血诊断分析(附230例心得安实验)

    作者:陈情;张鹏;周玉文;李庆珍

    目的:探讨女性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的意义及相关因素。方法:予230例15~58岁女性,术前常规心电图符合心肌缺血者心得安实验,分组统计比较,分析其结果与绝经各期、缺血部位、心电图特点等的关系。结果:绝经后阴性率>绝经期阴性率>绝经前阴性率。下壁+前壁缺血的阴性率>前壁缺血的阴性率>下壁的阴性率。T波改变的阴性率>ST-T同时改变的阴性率>ST段下移的阴性率。结论:心得安实验的结果与绝经各期明显相关,与缺血部位及图形改变类型亦有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女性心肌缺血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尿毒症患者透析过程心功能改变

    作者:李虹;陈玉琼;罗子超;林利雅;林日英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过程心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心导纳图监测53例次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全过程心功能改变,透析液为醋酸盐液,检测时间为4小时。结果:血透过程心功能变化是个动态过程,透析开始后1小时射血前时间(PEP)缩短,2小时后平均动脉压(MAP)一度上升后回降,3小时后总外周阻力(TPR)降低明显,4小时后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心率(HR)增加,MAP、TPR下降,PEP及左室射血时间(LVET)缩短,但每搏量(SV),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室舒张期末压力(LVEDP)无显著改变。结论:血透过程心功能变化是个动态过程,随时间改变可引起CO,CI,MAP,TPR,HR,PEP,LVET不同变化。透析后可使心收缩功能改善,心排血量增加,但对舒张功能影响不大。

  • 猪苓多糖胶囊治疗慢性乙肝28例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陈卓鹏;罗群超

    自1998年9月以来,本科用猪苓多糖胶囊治疗慢性乙肝28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28例均为本科住院患者。男20例,女8例。年龄6~60岁,20岁以下3例,21~40岁14例,41~60岁11例,平均37.3岁。轻度18例,中度7例,重度3例。诊断均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标准。1.2 治疗方法 在一般护肝、活血化瘀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口服猪苓多糖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3个月为1疗程。1.3 观察项目 治疗前、治疗后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情况,并检测肝功能、HBVM、HBV-DNA和血、尿常规,HBVM采用ELISA检测,HBV-DNA采用PCR法检测。

  • 尼莫通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作者:肖雁;唐冬良;陈淑玲

      钙拮抗剂尼莫通有很强的扩张脑血管和增加脑血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应用它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和非出血性梗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我院住院治疗的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尼莫通治疗组和非尼莫通治疗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分会和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制订的标准[1],经CT和腰穿证实,无其他严重并发症,随机分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0例。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卧床、止血、降颅压、对症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生理盐水250ml+尼莫通10mg,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0天,停药后改尼莫通口服维持,共2周。1.3 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2 结 果  尼莫通治疗组无1例出现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治愈出院,观察3个月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有4例出现脑血管痉挛(CT排除再出血),其中1例自动出院后死亡,3例痉挛后再加用尼莫通,2例治愈,1例遗留偏瘫。3 讨 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25%~42%因脑血管痉挛继发缺血性脑梗死而出现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为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血液成分的机械化学刺激和神经因素有关,其中红细胞、5-HT和前列腺素对其起重要作用。现今有多种方法可治疗,如血管内球囊扩张术、动脉内灌注罂粟碱、脑池内血块清除及注入t-PA等,但因各种条件所限,不能广泛开展。尼莫通的活性成分是尼莫地平,它对大脑有抗血管收缩和抗缺血作用,能防止各种血管活性物质或血液及其降解产物引起的血管收缩,表现为选择性的扩张脑血管,解除SAH后的脑血管痉挛[2]。本治疗应用尼莫通,无一例出现脑血管痉挛,说明SAH后尽早应用尼莫通可有效预防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对已经出现的血管痉挛,也有一定疗效,方法较易开展。但在应用过程中,尤其是冠心病、低血压和老年患者,应慎用并注意观察心率和血压,好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避免因滴速过快而出现严重低血压和心率减慢等副反应。

  • 维奥欣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

    作者:吴洁;刘雅琴

    高血压患者存在血液粘度与脂质代谢异常[1],高粘血症可加重高血压患者血管损害,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2],而高脂血症又是血液粘度升高的主要原因。维奥欣为一新型中药制剂,且有降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环,清除自由基的作用[3]。我们用维奥欣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该药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38例原发性高血压(下称高血压)患者,均符合1999年中国高血压联盟结合WHO/ISH在1999年2月出版的高血压治疗指南的分类标准[4],即收缩压(SBP)140~159mmHg(1mmHg=0.133kPa),160~170mmHg,≥180mmHg依次为1级、2级和3级高血压;舒张压(DBP)90~99mmHg,100~109mmHg,≥110mmHg依次为1级、2级和3级高血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42~75岁,平均(58±10)岁。38例患者中1级高血压患者8例,2级者22例,3级者4例。

  • 速避凝与蚓激酶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马建龙;牟晓红;朱宇清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亦称为梗死前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并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的发生。近年来,我们采用速避凝与蚓激酶联合治疗UAP50例取得较好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临床观察UAP住院患者96例, 其中男65例,女31例,年龄37~76岁,平均61.2岁。病程1个月至3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对照组46例,男31例,女15例。两组间年龄对比无显著差异。全部病例均符合1979年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与分型标准,并经心电图、心肌酶检查除外AMI。

  • 环磷酰胺、肝素、强的松联合应用治疗紫癜性肾炎18例疗效观察

    作者:姚平;段维权;吕元成

    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的常见类型,也是决定其临床表现轻重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我科于1996~1999年,在标准强的松中长程疗法的基础上,采用环磷酰胺静脉冲击联合肝素钠静脉滴注治疗18例紫癜性肾炎,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在18例患儿中,男14例,女4例,年龄5~12岁。其中12例为过敏性紫癜发病1个月内发生,6例为紫癜消退后数月发生。临床表现16例以血尿为主,12例有程度不等的蛋白尿,2例有轻度水肿,1例有高血压。1.2 治疗方法1.2.1 环磷酰胺(cTx) 8~12mg/kg(开始用8mg/kg,如无不良反应,渐增至12mg/kg)加入生理盐水100ml内,或10%葡萄糖液250ml内,静脉滴注,静滴时间不少于1小时,连用2天,每2周1次,累积总剂量不超过150mg/kg。无明显水肿者,治疗前8小时至治疗后24小时给予“水化疗法”,即生理盐水和10%葡萄糖(按1∶1比例)2 000ml/m2,并鼓励患儿多饮水。每次冲击前后查血、尿常规,1~2个月查1次肝、肾功能。

  • 血栓通冻干粉针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作者:庞明;史文;苏卫红

    心血管疾病是多数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死因。随着我国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患病率也在升高。为了观察中药制剂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我们应用血栓通冻干粉针对4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研究,以评价其作用,为开拓中药治疗冠心病提供一些科学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按1980年广州会议的冠心病诊断标准,选择住院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用血栓通粉针,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年龄62~89岁,平均70.3岁,对照组年龄60~88岁,平均76岁。

  • 硝苯吡啶与依那普利治疗肺心病20例分析

    作者:陈荣伟

    近2年来,我院应用依那普利和硝苯吡啶治疗肺心病20例,疗效明显,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2~80岁,平均64岁。患者均有长期慢性阻塞性肺病史。咳、喘症状多在6年以上,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肺心病诊断标准。经氧疗、抗感染、祛痰、平喘、强心、利尿等治疗后,疗效不显著或加重者。1.2 治疗方法  在有效抗感染、吸氧、祛痰平喘、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支持治疗基础上,停用强心甙、利尿剂,加用依那普利10mg,每日2次,首剂减半;硝苯吡啶10mg,每日3次,口服,10天为1疗程。同时监测血压,每日2次。1.3 疗效评价 显效:胸闷、气喘、心悸明显减轻,肺部口 罗音减少,下肢水肿消除或明显减轻,心功能改善至Ⅰ级;有效:心悸、气喘、肺部口 罗音、下肢水肿有所减少或减轻,心功能改善至Ⅰ级;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 纳络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86例疗效观察

    作者:章月娟

    急性乙醇中毒是常见的内科急症,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探索一种对急性乙醇中毒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法很有必要。我们采用纳络酮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取得满意的疗效。我院于1995年2月至1998年3月,用纳络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86例患者,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急诊观察及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其中男66例,女20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为36.8岁。饮酒量(黄酒)250~1 750ml,平均为750ml。对照组58例,其中男46例,女12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为35.6岁。饮酒量(黄酒)250~1 500ml,平均为720ml。1.2 诊断标准 急性乙醇中毒的诊断标准[1]:①发病前有过量饮酒史;②呼吸、呕吐物中有乙醇气味;③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共济失调或呈昏睡、昏迷状态;④除外药物、化学性气体及其他原因所致的昏睡、昏迷。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内皮素变化的观察

    作者:胡合营;郑军萍

    对1990年3月至1998年3月收住院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前后的血浆中内皮素浓度进行了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及使用尿激酶后,内皮素的变化和内皮素变化与病情、疗效的关系,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有适应证而无禁忌证的20例住院患者,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56±12)(24~79)岁。所有患者符合WHO诊断标准。其中,前壁心肌梗死8例,前间壁梗死6例,下壁梗死6例,于发病后(6.15±3.56)(2~12)小时接受静脉尿激酶(广东天普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溶栓,尿激酶剂量为2 000万U加生理盐水100ml,30分钟内静脉滴入,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监测,接受静脉硝酸甘油、肝素、口服阿司匹林等治疗。

  • 网织血小板测定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意义

    作者:姚慧臣;王宁遂

    目前有关骨髓中血小板检测的技术仅限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和血小板放射性标记技术。骨髓细胞学检查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血小板寿命测定是间接检测骨髓血小板生成的好方法,但由于有放射性、污染、费时,临床难以常规进行。研究发现,急性失血后犬的血小板中存在RNA样物质,亚甲蓝染色呈阳性,此后有学者发现这种血小板可被噻唑橙(TO)染色,并能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中RNA含量。现就目前有关网织血小板计数在临床应用的评价与前景,综述如下。1 网织血小板的意义  血小板是来源于巨核细胞的细胞颗粒,这种细胞颗粒不含核或DNA成分,却含有少量的RNA,并且保持了合成少量蛋白质的能力[1]。人们把这种RNA含量较高的年轻的血小板称之为网织血小板。网织血小板是骨髓新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的血小板,噻唑橙标记的这种血小板荧光明显增强[2],噻唑橙可以透过活的血小板细胞膜,大量与核酸结合,血小板RNA含量与染色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并且噻唑橙标记网织血小板在用RNA酶处理后荧光几乎被清除,进一步证实荧光强度的增加,是由于网织血小板中RNA含量增加所致[3]。

  • 雷诺征和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手指血管病的定量分析

    作者:李澄;沈宏英

    在原发性和继发性雷诺现象中,手指血管病变活动性和严重程度的判定较为困难,但却十分重要。临床工作者需要客观的测定方法,以便确定具有雷诺现象的患者中,哪些具有潜在的结缔组织病,以及判定指、趾血管病变的发展和对治疗的反应。与概述有关方法,着重讨论原发性雷诺征(primary Raynauds phenomenon,PRP)和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1 甲襞显微镜检查  数字视频毛细血管显微镜具有测量单个毛细血管大小的优势。镜下SSc等结缔组织病患者的甲襞毛细血管异常特征是血管扩张,管襻模糊。甲襞毛细血管显微镜检查有助于判断有微血管异常的雷诺征患者或以后会发展成结缔组织病的潜在患者[1]。在一些横向研究中我们已见到有SSc的甲襞微循环描述,但多数是定性的,有少数是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甲襞毛细血管变性的定量分析好处是能够不受时间限制(over time),观测微血管病变的演变过程[2]。Statham等就雷诺征(Raynauds phenomenon,RP)和SSc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发现毛细血管数量要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RP患者微循环上的血管变化比SSc要轻的多[3]。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马海芝;尹建华;李桂青

    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可达40%以上。70%的生存者在1年内将再次出血。因此,必须在抢救失血性休克的基础上应用有效的长期的止血疗法。内镜下注射硬化剂、三腔气囊填塞、口服或胃内灌注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立止血、云南白药等短期内止血效果好,亦可合并应用抑制胃酸合成药增强止血效果,但远期疗效不理想。现仅对降门脉压、改善肝硬化的远期有效的药物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据Benoit等[1]阐明门脉高压形成的“后向血流学说”和“前向血流学说”的原理,将降门压药分为两类。

  • 卡托普利与某些药物联用治疗心血管病的进展

    作者:胡庭珍;李树力

    卡托普利(captopril,CPT)是第一代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某些疾病单用疗效欠佳。如与某些药物合用疗效明显提高。现将近年来的国内文献研究治疗心血管病的进展,综述如下。1 肺心病  实践证明,联合用药治疗肺心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取得显著疗效。杨丽娟[1]报道随机分组治疗50例重症肺心病患者,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和CPT,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2%,总有效率为92%,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PT能降低全身血管阻力,而酚妥拉明能扩张肺、肾、支气管及全身动静脉,二药均能同时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所以,二药合用相辅相成,持续发挥抗心衰作用。张玉英[2]等随机双盲分组对照,应用CPT、肝素治疗14天后对5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比较,结果显效35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86%,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 糖尿病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测定及临床应用

    作者:陈颖;赵元明;刘凌云;常洪劲

    临床研究已确定,血脂和载脂蛋白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度的良好指标[1,2],特别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降低是早发冠心病的强有力的独立危险因素[2]。而糖尿病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何早期发现及预防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已成为临床工作中颇受关注的问题。我们通过观察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探讨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脂质异常特点。1 资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糖尿病组68例,男36例,女32例,平均年龄55.2岁(34~76岁)。病程3个月至15年,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其中糖尿病伴冠心病(NIDDM-A组)38例,无冠心病(NIDDM-B组)30例,糖尿病和冠心病诊断按WHO标准。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3.6岁(28~72岁),均为健康体格检查合格者。

  • 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磷等6种元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晓真;闫西艴;敬慧智;胡婷婷;王中;吕凤英;贾莉婷;段红阳

    本研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血清磷、钙、镁、铁、铜、锌元素,观察上述变量在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变化,以期找出能预测AMI和诊断小灶AMI较敏感的指标。1 临床资料1.1 对象 将1996年9月至1997年2月住院的43例冠心病(CHD)患者,分为SAP、UAP、AMI 3组,年龄38~81岁,男27例,女16例,均测定了血清磷、钙、镁、铁、铜、锌6种元素。以上患者均符合WHO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

  • 免疫学检验非病理性异常值分析判断

    作者:刘爱萍;詹淑芬;代琼仙

    随着免疫学检验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结果的准确性。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观察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很多,常常出现的不符合病情或根本不应该出现的结果,我们称为非病理性异常值(错误结果)。  当有非病理性异常值出现,无论是临床医生或检验者,都应善于分析,找出原因,作出判断。一味追究检验原因是片面的,因为引起误差的原因,往往是从临床就开始的,它包括抽血前患者用药及饮食情况、取血方法、部位、标本运送和保存等方面,标本试验前阶段也称为分析前阶段。

  • 140例高血压患者的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蔡楚霞;张宏才;高年荣

    研究表明,高血压时由于脑血管是早、易受累的血管之一,因此高血压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有较高的异常率,我们对140例Ⅰ~Ⅲ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TCD检测结果分析,旨在探讨不同病期EH患者脑血管病变特点。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EH组按1998年WHO/IsH对EH新的分期诊断标准:Ⅰ期45例,Ⅱ期45例,Ⅲ期50例,共140例。年龄38~81岁,平均(59.2±5.3)岁,男67例,女73例。对照组均无心、脑、肾、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健康人30例,年龄36~72岁,平均(52.6±6.1)岁,男13例,女17例。

  • 青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介入治疗

    作者:郭金成;刘长虹;李静

    青年冠心病近年发病有增加趋势。现总结青年冠心病的临床、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特点,旨在加深对该病的认识。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94例年龄≤40岁的冠心病患者,男87例,女7例,年龄23~40(36.4±4.3)岁,其中临床诊断心绞痛且被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50%患者43例,心肌梗死患者51例,均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23例患者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Judking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至冠脉造影时间为1天至3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病情稳定后3~7天行冠脉造影。将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分为左主干、单支、双支和3支病变,双支以上为多支病变。以管腔≥50%为有意义的狭窄。

  • 105例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临床及内镜特点分析

    作者:吴火宝

    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和内镜表现均有一定的特点。随着人们寿命的明显延长,对这些特点的认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院自1986年1月至1996年1月共做胃镜检查7 282例,检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105例,与同期检出的35岁以下青年人DU216例进行比较,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凡年龄≥60岁者列为老年组,≤35岁的青年人为对照组。老年组105例,男74例,女31例,年龄60~84岁,平均(67.4±5.1)岁。病程15天至30余年,≥10年34例,与同期老年人胃溃疡之比0.65∶1(105/161)。对照组216例,男147例,女69例,年龄15~35岁,平均(27.3±4.7)岁。病程5天至20年,≥10年17例,与同期青年人胃溃疡之比2.18∶1(216/99)。

  • 血浆置换并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作者:彭小梅;龚智峰;徐璧云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thematosus,SLE)是一种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对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SLE)尚无理想疗法。我们探索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并中西医治疗7例SSLE,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7例SSLE均为住院患者,男1例,女6例,年龄21~35岁。均符合美国风湿学会1982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其中5例为狼疮危象[1],2例为急进性狼疮性肾炎[1],病程5天至3年,7例患者均有蛋白尿,5例狼疮危象者肾脏病理类型为3例系膜增生、1例微小病变、1例局灶硬化,2例急进性肾炎者肾脏病理类型均为弥漫增生型。

  • 葛根素在缺血血栓性疾病中对TXA2的影响

    作者:姜子恩;李金铭;苏俊华;王书桂

    目前缺血血栓性疾病发病甚高,严重的威协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广大同道在不断的为其治疗进行探索和研究,特别对临床治疗的研究广有报道。近年来对其临床治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联合用药可能是佳选择。本组欲在探讨联合用药前景,同时对葛根素在治疗缺血血栓性疾病中,对TXA2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研究对象 本组随机选择门诊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病种:缺血性疾病43例,血栓性疾病44例,共87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5例;大年龄82岁,小年龄35岁,平均年龄59.5岁;缺血性疾病43例中脑血管病20例、心血管病16例、周围血管病7例;血栓性疾病44例中脑梗死25例、心肌梗死4例、闭塞性脉管炎6例、深部静脉血栓形成9例。

  • 清热化湿为主治疗55例萎缩性胃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作者:黄季伟

    萎缩性胃炎是胃长期炎变的结果。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以往多强调胃阴不足,治以养阴为主,或养阴佐化湿;亦有人认为久病入络,从瘀论治。然根据我们近几年临床来看,撇开体检(胃镜检查)发现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萎缩性胃炎不论,以难以忍受的胃痛或胃胀闷不适来就诊或住院的则大多符合湿热气滞型,而胃阴不足型鲜见,与一般胃炎证治无异[1],对1993年3月至1996年3月3年间55例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住院临床资料(占同期胃炎住院患者73%),进行分析并证实了上述观点。1 病例选择  55例患者均经胃镜及病理诊断,其中7例伴局灶性肠化生,排除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萎缩性胃炎患者。主诉胃脘疼痛或痞闷不适。入院后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尿淀粉酶等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排除肝、胆、肾和胰腺疾患。患者入院前大多经不同程度的门诊治疗,如口服抗生素、制酸剂及中药等。

  • 微创及生化酶技术治疗中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作者:侍海存;钟建国;肖佩荣;王瑶

    自1999年4月至1999年12月,我院采用微创及生化酶技术治疗中重症高血压脑出血3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①治疗组:在38例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38~76岁,平均63.8岁。34例有2年以上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150~226/90~120mmHg(1mmHg=0.133kPa),从发病到穿刺抽血时间5~24小时8例,24~72小时22例,3~5天7例。②对照组:取1998年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40~75岁,平均62.3岁。32例有高血压病史。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38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校伟;商美光;娄元强

    我院自1998年8月至2000年3月,采用计算机体层摄影(CT)定位快速锥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颅内血肿3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25例,女13例,年龄20~81岁。高血压脑出血29例,外伤性颅内血肿5例,脑血管畸型致颅内血肿1例,其他3例。昏迷25例,昏睡11例,偏瘫31例,去脑强直发作1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区出血25例,脑叶8例,丘脑1例,小脑2例,脑室2例。1.2 出血至手术时间 小于6小时5例,7~24小时20例,大于24小时13例,出血量25~100ml。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附22例报告)

    作者:吴守方;刘占生;苗均普;冯娟;杨红梅;莫九香

    2000年4月~12月我们进行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效果显著,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共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37~83岁(平均52.5岁)。既往有明确原发性高血压病史20例,大多数患者不规则服用抗高血压药,合并糖尿病2例。1.2 临床表现 本组均为突发意识障碍,嗜睡7例,浅昏迷9例,中度昏迷2例,一侧脑疝3例,二侧脑疝1例,格拉斯格昏迷评分(GCS)15~25分13例,9~14分7例,8分以下2例。1.3 影像学检查 22例均行头颅CT检查,其中基底节区出血16例,丘脑出血4例,脑室出血2例,出血量<30ml 2例,30~60ml 17例,60~120ml 3例。1.4 出血至手术时间 3~6小时1例,6~24小时17例,24~72小时2例,10天2例。

  • 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急性尿潴留

    作者:王士平;吴可新

    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对不能耐受手术的高危急性尿潴留患者的处理方法不多。我们选择了8例高危急性尿潴留病例行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置入,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置入材料1.1 网状支架 采用北京高忆公司研制的带有特殊置入鞘的镍钛记忆合金金属网架、直径14mm,呈六边形,长度有30、35、40、45mm 4种规格。1.2 置入器 系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研制的置入器,可与Storz 0度窥镜配套。2 临床资料  共选择不能耐受手术的8例均确诊为前列腺增生所致急性尿潴留患者。年龄66~85岁,平均79.4岁。急性尿潴留时间1~20天。其中合并脑血管意外2例,肺心病2例,冠心病1例,高血压4例,糖尿病1例。

  • 经食管程控刺激麻醉剂的选择

    作者:吕聪敏;李莉;冯海新

    使用食管程控刺激法,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选择好食管粘膜麻醉剂亦是重要的一环,晚近我们在进行这项检查时,曾先后使用过1%地卡因和润滑止痛胶作为麻醉剂,经过对两组患者使用不同麻醉剂的麻醉效果比较,认为润滑止痛胶的麻醉效果优于地卡因,润滑止痛胶可作为食管调搏的理想麻醉剂。1 临床资料和结果  1997年前对疑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患者,经食管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或超速抑制时,使用1%地卡因麻醉的患者100例,其后使用润滑止痛胶麻醉的患者100例为对象。年龄大者78岁,小者7岁。分析两种麻醉剂对食管调搏刺激过程的麻醉效果。使用地卡因麻醉的方法是,1%地卡因用雾化喷洒法,对准咽喉部喷洒2~3下,停3~5分钟后插入食管电极,当食管电极插入鼻道时出现喷嚏,鼻道收缩,插管阻力大,当导管进入咽腔时,由于麻醉剂被唾液稀释及吞咽时的冲刷,降低了麻醉效果,因此多出现咳嗽、呕吐等插管反应。

  • 莫比可引起药物性胃炎伴出血1例

    作者:李良红

      患者,男,58岁。因患有原发性高血压(Ⅰ期)、冠心病和急性胃粘膜病变,在我院疗养。疗养期间患者因膝关节痛自行在浙江医院就诊,服用莫比可7.5mg/d,共10天,服药5天后饥饿时感中上腹烧灼感,大便有时不成形,但无黑便、恶心、呕吐、头昏、心悸症状,查大便常规阴性,大便潜血实验(),请消化科会诊考虑服用莫比可引起药物性胃炎伴出血。根据会诊意见,停服莫比可,给予洛赛克、雷尼替丁等药物治疗,2天后症状消失,1个星期后复查大便常规正常、潜血实验阴性。  莫比可是烯酚酸类的一种NSAID(非糖皮质消炎药镇痛),具有口服吸收好,进食时服用药物对吸收没有影响,消炎、止痛和退热效果明显,被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疼痛性骨关节炎(关节痛、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患者广泛使用,此药具有胃肠道的副作用,如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便秘、胀气、腹泻等,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隐伏或肉眼可见的胃肠道出血。本例服用莫比可出现上腹部烧灼感,大便潜血实验(),考虑是服用莫比可后引起消化道出血。患者曾经有服用阿司匹林后引起胃出血病史,莫比可和阿司匹林均为一种非激素消炎镇痛药,考虑两药机制相似,均有引起消化道出血可能的副作用。虽然临床研究表明使用莫比可推荐剂量,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穿孔、溃疡或出血的发生率,要比使用其他的NSAIDs标准剂量时低、镇痛疗效好。但是对有其他激素消炎镇痛药,曾经引起明显消化道症状或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用莫比可时须非常慎重。  本例就是曾有服用阿司匹林引起消化道出血史,服用常规剂量的莫比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总之,对有阿司匹林类似药物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如需用莫比可时应非常慎重。

  • 多处就诊致重复超量用药的危害(附3例报道)

    作者:吴筱芬;李陈凤

    在农村,一位患者短时间内就诊于多位医生不足为奇,医生常忽略前诊的治疗情况,以致重复用药,药物超量发生严重毒副作用。报道如下。1 病例报道  例1,患者女,5岁。发热、咳嗽6天,尿少1天入院。无肾炎等重要病史。查体:体重16.5kg,体温37.3℃,呼吸20次/min,血压83/53mmHg(1mmHg=0.133kPa)。颜面无水肿,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心率106次/min,律齐,无杂音,两肺呼吸音粗糙,肝脾正常,肾区无叩痛。血常规:血红蛋白116g/L,红细胞4.52×1012/L,白细胞9.47×109/L,中性粒细胞0.58,血小板162×109/L。出血热抗体(-)。尿常规:红细胞(+)、颗粒管型0~2/HP,蛋白(+)。血肌酐193μmol/L,尿素氮126mmol/L。拟急性肾炎,药物致肾损害可能。追问病史,患者病初3天反复就诊于6家诊所,经查实3天共用庆大霉素注射液38万U,阿米卡星0.8g,妥布霉素160mg,确诊氨基糖甙类药物超量致严重肾毒性损害。经护肾等治疗4周痊愈出院。

  • 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1例报道

    作者:任兰虎;付静;张琪琦

      患者男,8岁。其父诉患儿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活动后心悸、气短,休息后好转,病程1月余。在某省医院儿科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给予营养心肌、休息、对症治疗,好转后出院,继续口服药治疗。近3周无明显诱因,家人发现患儿活动后又出现上述症状,且较前加重,消瘦。门诊以“病毒性心肌炎”收住院。查体:脉搏118次/min ,发育正常,营养欠佳,甲状腺Ⅰ度肿大。双肝(-),心界常大,心率118次/min,心音尚可,节律整齐,无杂音,肝不大,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窦性心律过速,余(-);心肌酶谱CPK236U/L(90~130)、LDH254U/L(60~130),GOT69.20U/L(<25),心动超声,各房室壁腔无改变,搏动较快。  由于该患儿无明显诱因,病情反复发作,查体有甲状腺Ⅰ度肿大,心电图仅表现窦性心律过速。经仔细向家属追问病史,患儿有食量大、多汗、消瘦的症状。进一步化验检查血T3 5.39nmol/L,T4 237nmol/L,TSH8.9mU/L。经内分泌科会诊,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经相应治疗,患儿食量大、多汗、消瘦以及活动后心悸气短症状明显好转,体重增加。  讨论:①尽管特异性心肌疾病可由甲亢和病毒性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而且均可有活动后心悸、气短、心肌酶谱升高,因而易被临床医师混淆误诊,但是其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仍有许多不同,因此造成该患儿误诊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患儿小,自己未能提供全面的病史,同时家属也未能将患儿患病期间观察到异常情况(食量大、多汗、消瘦)提供给医生,而医生由于考虑不周,也未能仔细询问相关的和需鉴别的病史;另一方面,由于患儿年龄小,临床医生对患儿查体不重视和不详细,而是简单地从症状、体征和心肌酶谱化验就作出确诊,以致误诊。特别是在心电图上只有窦性心律过速,而无其他ST段改变、R波降低、病理性Q波、心律失常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改变的情况下,就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显得有些盲目。  总之,在确诊病毒性心肌炎时,须多方面考虑,同时应想到特异性心肌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从而进一步做相应的检查和鉴别,防止误诊和漏诊。

  • 心肌挫伤(附1例报道)

    作者:米树华;李红枫;郭永和

    心脏创伤是胸部顿挫伤或贯串通伤导致的心脏破裂、心肌挫伤、心肌撕裂、心包损伤、冠脉损伤、瓣膜断裂和心律失常[1,2]。心脏创伤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心肌挫伤是心脏创伤的重要表现。现报道1例经临床确诊并正确治疗的心肌挫伤,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3岁。因“外伤后胸闷7天,胸痛3天”于1999年8月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5天因地滑仰面摔于地上,背部着地。当时感胸闷、憋气,呈持续性,伴大汗,不伴胸痛、心悸和晕厥。次日至某医院行胸腰部MRI检查示:第11胸椎压缩性骨折。卧床休息。入院前2天夜间突感胸骨中下部持续性压迫性疼痛,被送往某医院。心电图示ST V1~V3弓背向上抬高0.4~0.6mV、ST V4弓背向上抬高0.15mV。血CK-MB增高(46U/L)。经胸部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室间隔运动轻度减低。诊断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胸痛无明显缓解,转入我院。既往体健。体检:T36.2℃,P68次/min,R18次/min,BP115/70mmHg(1mmHg=0.133kPa),平卧位,精神好,皮肤无出血点及瘀血。

  •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氟乙酰胺中毒体会

    作者:易国安

    氟乙酰胺是一种对人畜均有毒性作用的杀鼠剂。市场上有销售,如药物管理不善,常造成人群误服中毒。如抢救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将会危及患者生命。对氟乙酰胺中毒的患者,传统的抢救药物是肌注“解氟灵”,使其在体内生成乙酰基与氟乙酰胺在体内产生的氟乙酸竞争,达到对抗氟乙酰胺在体内的毒性作用,从而延缓潜伏期和缓解中毒症状。其次是洗胃、导泻等综合措施尽快排除体内毒物。对服药量过大,中毒时间较长,中毒症状较重的患者往往效果不佳。1997年8月,我院在抢救一起不慎将氟乙酰胺误当小苏打拌入面粉内制作馒头食用,造成13例集体中毒的病例中,其中4例因病情重笃,采取传统的内科治疗效果不好,而采用血液灌流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临床荟萃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