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

临床荟萃杂志

Clinical Focus 림상췌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583X
  • 国内刊号: 13-10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荟萃》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李春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慧欣;康维娜;武笑颖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系指排除消化道以外疾病导致的出血,经常规胃镜、结肠镜及钡餐检查未发现病因,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占整体消化道出血病因的3%~5%[1-2].OGIB分为原因不明的隐性出血和显性出血.前者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和(或)缺铁性贫血,而无肉眼所见的血便.后者表现为血便、呕血等肉眼可见的出血.其病变主要位于小肠,传统检查方法对其诊断价值有限,一直是临床上颇感棘手的难题[3-4].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的问世,可以轻松获得全部小肠的影像学资料,为小肠疾病的内镜检查开辟了新的途径,为OGIB的诊治带来了突破性进展[5].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行CE检查OGIB患者51例,评估CE对OGIB的诊断价值,并对如何提高CE的诊断率加以探讨.

  • 双源CT和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及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刘世强;郑红梅;王卫;王春霞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婴幼儿中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属于一种急性自限性血管炎综合征.临床研究显示,川崎病主要是侵袭中小动脉,尤其在冠状动脉,可导致冠状动脉扩张[1].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易引起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猝死.因此,如何有效的诊断与评估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就双源CT与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与心功能评估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其应用价值.

  • 妊娠期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治疗前后振动反应成像的变化

    作者:陈永立;高慧;崔颖;杨凤香

    振动反应成像采用肺部呼吸成像诊断系统,通过呼吸振动所产生的能量被收集到电脑里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形成图象,该检测方法无放射影响、无痛、无创,可以在短时间内及时、快速检测肺部的功能变化,并且能重复监测,永久记录.本研究采用振动反应成像技术对357例妊娠期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患者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评价乳腺癌患者表阿霉素化疗联合参芪注射液治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

    作者:巩晓红;耿旭红;尹希;梁续飞;李增平;付争艳;郭丽娟

    目前化疗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表阿霉素(epirubicin,Epi)是乳腺癌患者常用的化疗药物,但其剂量累积性心脏毒性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患者用药早期即可发生心肌损害,晚期常导致心肌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因此,早期检测Epi化疗的心脏毒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评价乳腺癌患者Epi化疗联合参芪注射液治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

  • 微型营养评定法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状态分析中的意义

    作者:许旌;张洪;苏爱梅;赵玉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糖尿病病程中可先后出现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是各种并发症发生发展、认知功能及机体免疫力降低的重要因素,危害严重.当老年患者出现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等常规实验室指标下降的情况,多已发展为严重的营养不良[1-2].因此,如何及早筛选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人群,早期加以营养指导及干预,减少老年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RS波时限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血浆脑钠肽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杨威;王霞;刘凯元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ECG)是指利用无创心电记录仪从体表记录的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图形,在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体表心电图尤其是其中的QRS波时限与其他心脏疾病同样密切相关,如QRS波时限可有助于准确预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心肌收缩功能,因此在慢性心力衰竭的防治及预后监测中也有重要应用价值.我们采用12导联心电图记录仪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表心电图QRS时限,进一步分析其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及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相关性,旨在探讨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在评价CHF患者心脏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急诊胃镜下聚桂醇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

    作者:贾彦生;王建彬;康海燕;殷树英;金鹏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导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我国内科常见的急症,具有发病突然、出血量大、抢救困难、病死率高等特点,据报道,若不能及时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首次出血的病死率高达40%~70%[1],其中又以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为多见.胃镜下急诊硬化剂注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法,挽救了成千上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生命;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还体会到患者的贫血程度对疗效有影响.

  • 心力衰竭患者心率昼夜节律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华义;冯应君

    静息心率增快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强有力的预测因子[1-3].国外研究显示,24小时心率昼夜节律变化在预测患者预后方面较诊室心率值更有价值[4-5].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引起的以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重度受损为主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与体液激素改变的严重病症,其自主神经功能与体液激素改变必然伴随着心率及其节律的变化[5],现就心力衰竭患者心率昼夜节律变化及其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探讨如下.

  •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变化

    作者:薄德峰;李瑞霄;曹文功;田永春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骨质疏松为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1].骨质疏松表现为骨密度下降,骨的生物力学强度下降,轻微的外力作用或剧烈运动就会导致骨折.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与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肾病、25-(OH)D3水平等多种指标均相关,目前细胞因子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文献报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可促进骨形成,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GF-1水平,为临床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获得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调查与分析

    作者:王军;朱海龙;蒋炳林;吴娟;梁夷

    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医院感染性疾病,是老年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临床报道指出随着大量抗生素的推广使用,病原菌群变迁并出现多重耐药性,给临床治疗造成了困难[1].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呼吸系统重症疾病的治疗场所,该病房广谱抗生素的需求量较高,耐药病原菌的感染率相对高于普通病房,且以多重耐药菌(MDRB)感染为主[2].MDRB指的是对3类以上抗生素不敏感的病原菌,需要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予以杀灭.本研究以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为临床预防控制该类感染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 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及动态心电图心率减速力分析

    作者:刘艳丽;王晶;王雅静

    随着人们生活和行为方式的改变,青年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上升[1].目前,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硬化度的评价已成为当今高血压病防治的热点[2].早期筛查动脉硬化病变有助于将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战线前移,并在疾病的早期阶段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心率减速力(DC)早于2006年由德国慕尼黑心脏中心Georg Schmidt教授提出[3],是通过定量检测体内自主神经功能,特别是迷走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从而预警猝死的一种新方法[4].本研究通过检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踝臂指数(ABI)及DC值对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猝死预警,以期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并发症造成的严重后果.

  • EDNRA和eNOS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刘丽;蔡艺灵;黄旭升;冯凯;李薇;杜娟;段文博;崔永强;路浩军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及内皮素受体A型(EDNRA)基因与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aSAH共60例,详细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预后标准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进行评分.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方法对EDNRA基因3个多态位点(rs5335、rs6842241、rs6841581位点)及eNOS基因2个多态位点(G-894T、T-786C位点)进行研究,分析上述多态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预后病例中的分布.结果 预后良好38例(63.3%),预后差者22例(36.7%).预后良好组与预后差组EDNRA与eNOS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本组病例中,eNOS及EDNR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aSAH的预后无明显相关.

  • 实时三维超声检测心肌节段参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作者:韩立菊;常琳;周长钰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RT-3DE)检测冠状动脉左回旋支(LCX)供血心肌节段参数,探讨其对LCX狭窄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不稳定心绞痛且冠状动脉造影(CAG)示LCX病变的患者88例,据LCX病变程度分为两组,狭窄≥50%~75%为轻度组48例;狭窄≥75%为重度组40例;以CAG无明显病变的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3组患者均行RT-3DE检查,记录LCX支配心肌节段的平均运动幅度(EA)、舒张末容积(sEDV)、收缩末容积(sESV),计算节段射血分数(sEF),并对部分参数行ROC曲线分析及判别分析,判断其有效率、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 ①重度组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后壁基底段EA值、sEF较轻度组及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②ROC曲线示侧壁基底段、中间段sEF及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后壁基底段EA,均对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诊断价值,以侧壁基底段EA和sEF为佳;③以LCX狭窄程度≥75%为分组变量,以侧壁基底段EA1、sEF及中间段EA2为自变量进行判别分析,考核其总正确率为86.4%.结论 通过心肌节段EA、sEF的ROC曲线下面积及截点可评估相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选择适宜超声参数建立的判别函数可能成为预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标.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作者:高清江;吕璐;王梅;魏慧卿;李拥军;张国茹;王亚玲;周坤;刘涛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西洛他唑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血小板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318例患者分为双联抗血小板组和三联抗血小板组,于术前、术后7天及术后30天测定p-选择素及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并且统计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结果 术后7天、术后30天三联组较双联组P-选择素表达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25±2.09)% vs(6.03±2.12)%,(2.67±1.67)% vs (3.24±1.98)%,P<0.05].术后7天、术后30天三联组较双联组PAR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02±6.02)% vs (29.06±5.71)%,(20.03±4.62)% vs (26.78±4.35)%,P<0.05].随访1个月,三联组及双联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1.85%(3/162)、7.05%(11/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9.26%(15/162)、7.05%(11/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降低PCI术后MACE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 伊班膦酸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张孝利;程晓华;孟超;王会旺;冯科华;贾建伟;李俊鹏;张海艳

    目的 探讨伊班膦酸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骨质疏松或骨量低下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骨质疏松或骨量低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对照组血液透析3次/周,试验组在透析结束后加伊班膦酸钠静脉滴注,首次剂量1 mg,后续为2 mg/3个月,观察12个月.结果 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患者腰椎骨密度降低了16.6%(P<0.01),试验组骨密度增加了2.9%,两组骨密度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髋部骨密度均有降低,但试验组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和试验组钙、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血磷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伊班膦酸钠可有效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量丢失,降低骨折风险.

  • 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常培叶;赵平;刘志跃;秦莉

    目的 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发的多因素疾病,它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预探讨E选择素(SELE)基因在蒙古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标签SNP(tagSNP)方法采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蒙古族标本429例,汉族标本4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进行基因分型并构建单体型.结果 SELE基因共挑选9个tagSNP位点,在汉族人群中,SELE基因rs3917458和rs2179172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两民族高血压和正常血压组间的分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体型分析显示:在蒙古族人群,单体型GGC的频率在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汉族人群中,单体型ACA和单体型TCC频率在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ELE基因rs2179172和rs3917458位点在汉族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间有差异;携带单体型GGC的蒙古族个体形成高血压的风险增加,携带单体型ACA的汉族个体形成高血压的风险降低,而携带单体型TCC的汉族个体形成高血压的风险会增加.

  • 冬季与夏季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特点比较

    作者:郭明升;李薇

    目的 探讨冬、夏季节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BAS-TIA)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别.方法 225例VBAS-TIA患者按照发病时间分为冬季组(134例)和夏季组(91例),比较组间的性别、年龄和伴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的例数;比较组间的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颈部血管血流速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AS)、重度狭窄、椎动脉迂曲/纤细的例数.结果 与冬季组比较,夏季组患者的年龄较轻、男性和伴发高血压、高脂血症的例数均较少(P<0.05);伴发糖尿病、心脏病的例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冬季组比较,夏季组患者的血压、颈部血管血流速度以及AS、重度狭窄、椎动脉迂曲/纤细的例数均较少(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季节因素可能影响着不同时期VBAS-TIA的临床特点.

  •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诊断肺部及纵隔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宫小薇;段争;袁雅冬;于婧;刘欣;张爱彦

    目的 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肺部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32例接受EBUS-TBNA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终诊断为金标准,分析EBUS-TBNA诊断肺部及纵隔病变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32例患者穿刺淋巴结33组,穿刺肺内及纵隔占位病变8例次.EBUS-TBNA在诊断肺部及纵隔恶性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20/24)、100%(9/9)、87.9%(29/33)、100%(20/20)和69.2%(9/13).结论 EBUS-TBNA是诊断肺部及纵隔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杨爽;靳丽丽

    目的 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入选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高血压病Ⅱ级以上的老年患者.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标准组,n =71)和强化治疗组(强化组,n =67),两组均服用左旋氨氯地平2.5~5 mg,每日1次,或加贝那普利5~10 mg,每日1次,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标准组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 1次/晚,强化组应用阿托伐他汀40 mg 1/晚.入选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肝肾功能和血脂水平变化.所有患者均于入选时和治疗后8周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和比较相关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基线血压和血压变异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周治疗,标准组患者夜间SBP、晨峰SBP、白昼DBP、夜间DBP以及晨峰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强化组患者SBP、DBP以及晨峰血压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且强化组患者24 hSBP、白昼SBP、夜间SBP、白昼DBP和夜间DBP水平明显低于标准组(均P<0.05).经过8周治疗,标准组患者24 hSBPV、白昼SBPV、24 hDBPV、白昼DBPV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强化组患者24 hSBPV、白昼SBPV、夜间SBPV、24 hDBPV、白昼DBPV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5).与标准组相比,强化组患者白昼SBPV和DBPV改善更加明显(均P <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均降低(均P<0.05),强化组hs-CRP水平下降更加明显(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一定水平的升高,但是升高幅度无临床意义.结论 强化他汀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改善血压变异性.

  • 被动吸烟对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作者:程林华;刘建萍;霍亚南;黄强辉;李征华;王晨秀;罗莎

    目的 探讨被动吸烟对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以在我院新诊断的90例女性被动吸烟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被动吸烟组,以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运动控制及糖尿病并发症伴发情况等为配比条件选取新诊断的90例不被动吸烟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非被动吸烟组,测定两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进行1∶1的配对研究.结果 被动吸烟组的FBG、2 hPBG、HbA1c水平及反映胰岛素抵抗程度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高于非被动吸烟组,(8.24±2.10) mmol/L vs (7.56±2.06) mmol/L,(13.92±2.65) mmol/L vs (13.06±2.60) mmol/L,(7.94±1.41)% vs (7.52±1.36)%和(3.49 vs 3.14)(P<0.05).被动吸烟组的HbA1c≥8.0%的比例亦明显大于非被动吸烟组27.8% vs 15.6%(P<0.05).HbA1c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r=0.217,P<0.01).结论 被动吸烟可显著干扰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其机制可能与其加重胰岛素抵抗有关,被动吸烟的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可能远远高于不被动吸烟的T2DM患者.

  • 187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作者:郭嘉红;王文生;周敬华;闫东辉

    目的 了解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临床的分布与耐药特征,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20NE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药物敏感性纸片琼脂扩散(K-B)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87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茵临床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80.2%.其对复方磺胺甲恶唑、米诺环素、氯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3%、14.4%、19.8%、26.2%、34.6%、27.3%,而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黏菌素、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在95.0%以上.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对临床常用的多种抗生素有极高的耐药性,应积极开展病原学检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袁桂洪;孙航成;王跃;荆利君

    目的 观察与机械通气相关金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通过细菌培养和纸片扩散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情况,根据患者感染的病原学不同分为(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组,比较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意识状态,临床治疗时间.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 与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机械通气相关肺炎比较,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时间和插管时间延长,支气管镜检及其他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既往肺炎、以及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治疗史人数更多.结论 ICU工作的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减少呼吸机管路的交叉污染和不必要的支气管镜检查,尽可能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争取早日拔管,同时保护现有的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的药物.

  • 小儿神经肌肉病病因和诊断方法分析

    作者:岳玲;安会波;郑华城;王丽辉;张均喜;左月仙;靳梅

    目的 探讨小儿神经肌肉病不同诊断方法的价值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肌肉活检和或基因检测确诊的258例小儿神经肌肉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58例病因涉及2大类9种疾病.遗传性肌病177例(68.5%,177/258),其中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多(48.8%,126/258);脊肌萎缩症65例(25.2%,65/258),炎症性肌病共14例(5.4%,14/258).185例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不同程度增高,其中28例超过正常值上限百倍之上;肌电图60.0%(145/258)异常;258例中174例接受肌肉病理检查,122例明确诊断,182例接受了基因检测,136例确诊,44例经联合检测确诊,其中8例肌活检病理结果和基因检测结果均具有确诊意义.结论 肌营养不良、脊肌萎缩症、线粒体脑肌病、多发性肌炎是我院小儿神经肌肉病常见病因,诊断需要临床、生化、电生理、肌活捡病理学、基因检测综合分析,肌活检病理学和基因检测是确诊主要依据,给予联合检测可以提供全面的诊断信息.

  • 肺癌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苟云久;于珺;何晓东;谢定雄;赵静

    目的 系统评价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肺癌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国内外发表的评价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肺癌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4年4月.两位研究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应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个病例对照研究,包含肺癌组814例、对照组7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较对照组低(P<0.01),血清逆-三碘甲腺原氨酸(rT3)水平较对照组高(P<0.01),但血清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Ⅲ-Ⅳ期患者血清TT3水平较Ⅰ~Ⅱ期患者低(P<0.01),血清rT3水平较Ⅰ~Ⅱ期患者增高(P<0.01),但血清TT4、FT4和TSH水平与Ⅰ~Ⅱ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肺癌患者可伴有甲状腺功能的改变,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可能对判断肺癌病情及预后产生一定的意义.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张露;孙伟;华建武;陶静

    目的 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6例死亡的血液透析患者中,主要死亡病因为心血管事件15例(41.7%),脑血管意外7例(19.4%),感染7例(19.4%),上消化道出血3例(8.3%),恶性肿瘤2例(5.6%),原因不明2例(5.6%).与非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患者相比,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45.5%(10/22) vs 7.1%(1/14)(P<0.05)、充血性心力衰竭54.6%(12/22) vs 14.3%(2/14)(P<0.05)、左心室肥厚50.0%(11/22) vs14.3%(2/14)(P<0.05)的比例较高,而血白蛋白的水平较低(31.9 g/L vs 36.3 g/L,P<0.05).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透析前充血性心力衰竭史、左心室肥厚可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感染.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效预防和干预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等并发症,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早期和长期生存率.

  • 隐球菌病合并脑梗死1例

    作者:席学莉

    隐球菌属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腐生菌,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新生隐球菌.隐球菌病是由新生隐球菌感染引起的真菌病,通过吸入空气中的菌孢子引起感染,主要侵犯肺和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的年发病率约为0.4~0.9例/10万[1].肺隐球菌病并发隐球菌脑膜炎少见,合并脑梗死也少见,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以期提高对本病认识,提高早期诊断水平,避免误诊漏诊.

  • 半乳糖血凝素3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余倩;李小林;乔虹

    乳头状甲状腺癌是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有着较高的局部侵袭性和淋巴结转移率,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半乳糖血凝素3是一种半乳糖结合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高表达,其有效的检测不仅有助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及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也有助于其治疗及判断预后.本综述旨在系统讨论半乳糖血凝素3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可以对疾病的认识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脑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王丹萍;李亚迪;任辉;沈晓伶;黄志刚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疗效差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血氧水平依赖法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blood oxygen level depengent fMRI,BOLD-fMRI)是在IBS研究中基本、运用多的一种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此文概述了BOLD-fMRI的成像原理及其在IBS研究中的应用.

  • 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与心律失常新进展

    作者:董梅;郑明奇;刘刚

    随着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HCN)门控通道及其电流的研究也不断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探讨HCN在心率变化、遗传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开发新的抗心律失常HCN通道药物,指导临床决策.

  • 通心络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邢邯英;王超;魏聪;张会欣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自发糖尿病KK/Upj-Ay小鼠视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KK/UN-Ay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通心络低(1 g/kg)、中(2 g/kg)、高(4 g/kg)剂量4组,通心络灌胃给药12周.以C57BL/6小鼠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VEGF和PEDF的基因表达;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VEGF和PEDF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VEGF mRNA、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PEDF mRNA、蛋白则明显下降(P<0.01);通心络治疗1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而PED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通过抑制自发2型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VEGF的表达及提高PEDF的表达来改善视网膜病变.

  • 胃癌细胞中CD44v6与生存素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郑仕杰;姜仕柱;李琪毅;朱旭

    目的 探讨胃癌细胞MGC803中生存素蛋白活性降低对CD44v6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将传代后的胃癌MGC803细胞分为实验A、B组和对照组,两个实验组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生存素抗体,对照组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MGC803细胞样本中CD44v6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质量浓度的生存素抗体均能降低CD44v6蛋白表达;实验B组与实验A组比较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抑制生存素蛋白活性可降低胃癌细胞MGC803中CD44v6蛋白的表达.

  • JAK-STAT通路在兔心肌缺血后处理中的作用

    作者:付长江;刘苏;郭立新;闫世伟;左相荣;李瑞冰

    目的 观察JAK-STAT通路在兔心肌缺血后处理(IPO)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组1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0)只进行简单的缺血再灌注,即每只标本在阻断前降支30分钟后再进行120分钟的再灌注.组2单纯缺血后处理组(IPO组,n=10),给予IPO,不给予通道阻断剂.组3,进行IPO,同时给予JAK-STAT特异性阻断剂AG490(AG490 +IPO组,n=10).以阻断前10分钟为起点,期间每10分钟记录1次左心室压力情况.每组分别于阻断前、阻断后20分钟、再灌注后60分钟、120分钟抽取2 ml血液作为标本,分别进行心肌磷酸激酶(CPK)的检测;后处死,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各组的CPK于缺血、再灌注后均明显增加,组2 CPK于再灌注后较组1显著降低(P<0.05),而组3与组1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p/dt max是反映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重要指标,越靠近0点表明心功能越差,IPO对心功能起到了保护作用,而AG490阻断了IPO的保护作用.组2的细胞凋亡千分率均小于组1(P<0.01),组3与组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PO可以减少心肌细胞的坏死及凋亡、心肌酶的释放,改善心功能.JAK-STAT通路参与了IPO的保护机制.

  • 痰中带血、胸腔积液、下肢肿胀

    作者:鲍洁;张乐天;张玲

    1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43岁,已婚,农民,河北省蠡县人.主因间断痰中带血、气短2个月,右下肢肿胀5天于2011年9月14日入院.患者2月前无诱因出现间断痰中带血丝,鲜红色,量不多,无胸痛、发热,逐渐出现气短,活动后加重,曾就诊当地医院,胸片及胸部CT检查示“左胸腔少量积液”(图1),胸穿1次,抽出洗肉水样胸水大约300 ml,诊断“肺炎并胸腔积液”,抗感染治疗1个月症状好转出院.入院前5天,患者出现右下肢肿胀,伴疼痛,逐渐加重,当地医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下肢股总静脉、股浅静脉上段血栓形成、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状态、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减轻.

  • 贫血、血小板减少、意识障碍

    作者:陈海林;张丛丛;刘洪峰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7岁,汉族,已婚,农民,主因发热3天,发现血小板(PLT)减少1天于2013年5月30日入院.既往无特殊疾病.患者缘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38.7℃,当时伴寒战、头痛,无咳嗽咳痰、腹痛腹泻,无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无鼻衄、牙龈出血、血尿、黑便等情况,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患者体温仍时有升高,伴食欲减退,饮食量减少.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WBC) 4.28×109/L,血红蛋白(Hb) 102 g/L,PLT 25×109/L,肝功能: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63 U/L,总蛋白(TP)47.6 g/L,白蛋白(ALB) 26.1 g/L,总胆红素65.6μmol/L,直接胆红素13.2 μmol/L,间接胆红素52.4μmol/L,肾功能正常,故以“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收入我科.查体:体温36.8℃,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瘀斑,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两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心率78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临床荟萃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